一、去年外汇市场交易活跃(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静[1](2020)在《货币国际化视野下的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阶段,我国“贸易结算+离岸中心”这一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路径正面临一定瓶颈,经济实力和贸易规模尚不足以完全支撑人民币国际化。国际经验表明,货币职能在金融领域的国际化对货币国际化起到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国际债券是金融市场国际化的重要内容,在货币国际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如果缺乏一个具有一定发展深度的金融市场和丰富的人民币金融产品体系,人民币作为国际投融资的货币地位就难以确立。因此,研究金融市场的改革开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行稳致远,也是一个值得继续深挖的课题。在此情况下,将人民币国际债券作为金融领域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的突破口或是一个方向。近年来,金融制度创新、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高、“一带一路”朋友圈扩容等发展环境的优化为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虽然学术界对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发展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但由于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整体尚处于发展初期,现阶段专门聚焦人民币国际债券的研究文献仍然较少;“熊猫债券”和离岸人民币债券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促进作用得到普遍认可,但整体来说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类的定量研究。本论文将国际债券与货币国际化纳入一个统一的研究框架,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述,拟回答和解决以下三个核心问题:第一,国际债券与货币国际化之间的影响机理是怎样的?国际债券是否能显着作用货币国际化?第二,现阶段发展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的意义以及影响该市场发展的显着因素有哪些?第三,如何通过发展这一市场,以更好地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首先是提出问题。本论文从国际债券、货币国际化、国际债券与货币国际化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了文献梳理和理论研究,重点从理论层面论述了国际债券影响货币国际化的两个机理。一方面明晰了本文拟研究的主题,另一方面为之后章节的实证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其次是分析问题。包括分析性研究和实证研究两部分。分析性研究方面,一是通过国际案例对比研究,分析和总结了全球主要国际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和可借鉴经验;二是剖析了“熊猫债券”、离岸人民币债券、SDR债券的发展现状,分析总结了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障碍,并进一步根据两大机理指出了人民币国际债券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实证研究方面,先是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论证和检验了国际债券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展国际债券能够助推货币国际化进程。在确立国际债券对货币国际化的积极作用后,接下来就是研究如何发展的问题。本论文构建了SVAR模型对人民币国际债券的影响因素及机理进行分析,为如何发展人民币国际债券提供方向。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研究结果显示,汇率波动性、金融市场发展和经济实力是影响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发展的前三大因素,资本账户开放和对外贸易对人民币国际债券会产生较为明显的扰动,但贡献率均较低;作为币值稳定性指标之一的通货膨胀对人民币国际债券发展的贡献较小。最后是解决问题。在总结主要研究结论后,基于货币国际化视角,提出了下一步人民币国际债券发展的政策建议。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从货币环流机制和国际货币职能两个层面提出了国际债券和货币国际化的理论逻辑关系。经验上,国际债券对货币国际化的促进作用已得到普遍认可,但缺乏理论层面的论证和研究,本文尝试在这方面有所贡献。二是运用计量方法定量研究人民币国际债券,使得研究结论更具说服力,而以往对人民币国际债券的研究多以定性研究为主。三是本论文既有主要货币国际债券发展经验提供的国际范式,又立足中国实际展开定性和实证分析,使得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更具参考意义。
刘凌云[2](2020)在《燃煤发电项目双因素风险分析及期货对冲模型研究》文中认为燃煤发电项目是指以煤炭为燃料,正在规划、建设或已经投产运营的火力发电单元。由于煤炭燃料约占到火力发电生产运营成本的70%,我国煤炭产量70%以上用于发电,燃煤火力发电量又占到我国各类发电总量的70%以上,这“三个70%”的根本问题是煤炭。所以,从宏观层面上讲,国家以什么方式有效配置煤炭资源,如何高效利用煤炭资源,怎样调整能源结构,是摆在政府决策者们面前的重要问题;从微观层面上讲,我国煤炭价格购销市场化所引起的价格波动频次增加和波动幅度不断加大,给我国燃煤火力发电厂的正常生产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构成不容忽视的经营风险。认真研究煤炭市场供求关系变化规律及如何规避煤炭价格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是燃煤火力发电项目的规划、建设与运营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纲领指导下,火电项目建设面临着硬约束。相反,新能源发电装机呈高速发展态势,水力发电对火力发电影响显着。但水力发电出功不稳定性,给燃煤火力发电项目功率稳定输出产生不可忽视的风险。本论文将煤炭价格波动、新能源发电替代及不稳定性对燃煤火力发电造成的冲击定义为双因素风险。本研究主要从如何利用动力煤期货工具视角深入研究化解双因素风险的对策与方法,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深度探究煤炭价格波动、新能源发电变化与燃煤火力发电出功之间的经济理论关系和数量关系。在理论方面,采用价格波动理论较先进的状态空间模型理论,分析煤炭价格与燃煤火力发电之间、新能源发电与燃煤火力发电、煤炭价格与煤炭社会库存之间的关系特征,选择合适的状态空间模型类型,构建了完善分析模型:实证方面,通过收集了十年以上的煤炭价格指数、煤炭社会库存、新能源发电及燃煤火力发电量的历史数据基础上,经过严谨的经济计量分析,构建了四大计量经济理论模型,检验了双因素风险分析及期货对冲策略诸经济模型的正确性。本论文根据状态空间模型理论和金融期货理论,构建了燃煤火力发电项目煤炭现货和期货库存最优比例模型、双因素风险期货对冲模型。这些模型,为燃煤发电项目运营有效利用煤炭期货对冲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根据状态空间模型理论,量化分析我国煤炭价格、新能源发电与煤炭社会库存及火力发电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以此研判煤炭价格走势、煤炭社会库存变化、煤炭火力发电变化情况,合理安排煤炭库存,以及煤炭实际库存与虚拟库存比例关系,并在煤炭期货市场上开展套期保值交易,达到规避煤炭价格波动风险和降低生产经营成本的目的。基于上述思想及思路,研究内容具体包括以下五个主要部分:(1)燃煤发电项目双因素风险的成因。本研究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结合生产实际,深入分析了燃煤发电项目建设与运营中面临的经营管理问题,认为我国煤炭购销市场化而加剧了煤炭价格的波动,给煤炭消费和生产者带来了很大的经营风险,随后分析了引起煤炭价格波动的诸多因素及深层次的原因;同时研究了新能源发电替代及出功不稳定性对燃煤火力发电产生的冲击及原因分析,准确定义为“双因素”及“双因素风险”,为论文展开研究奠定了逻辑基础。(2)对本研究起到支撑作用的相关基础理论综述。把经济波动理论及价格波动理论引入到煤炭现货市场、期货市场价格波动分析中;根据经济滤波理论,对经济变量进行滤波整理,为得到构建模型所需要的数据提供了处理分析方法;运用协整理论实证分析了模型的正确性;期货套期保值理论,为本论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期货对冲策略模型提供理论支持;状态空间模型理论是本论文主要模型构建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3)双因素风险识别及影响要素研究。应对风险必须准确分析风险源问题,本论文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风险分析,在供给方面,煤炭价格波动是主要因素,影响很大;在需求方面,对煤炭火力发电量影响较大的因素中,就波动性而言,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是主要因素。本论文将煤炭价格波动和新能源发电不稳定性这两个变量风险定义为煤炭火力发电项目运营中的“双因素风险”。(4)构建燃煤发电项目双因素风险期货对冲模型。依据模型构建的总体思路,运用状况空间模型理论,针对煤炭价格与燃煤火力发电之间的关系特征、新能源发电与燃煤火力发电之间关系特征,构建了煤炭价格对火力发电量影响的理论模型及煤炭价格对库存影响模型,新能源发电量变化对燃煤发电量影响的理论模型,建立了煤炭现货实际库存与虚拟库存理论模型,得到了双因素风险期货对冲模策略模型。(5)模型实证研究和燃煤火力发电项目案例应用分析。建立“煤炭价格波动与火力发电量变动”、“新能源发电不稳定与火力发电量变动”、“煤炭价格波动和新能源发电不稳定与火力发电量”、“煤炭价格波动与煤炭社会库存量”的实证模型。最后选取了江苏某火电项目案例,验证了本论文分析方法及模型应用的合理性及有效性。为我国燃煤火力发电项目运营中开展类似业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操指导。
刘霞[3](2019)在《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分层结构与统计监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经济增长率平均达到9.48%的水平,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继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跃升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后,2018年GDP总量突破90万亿元,再度迈入一个新台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现已初步建立起依赖市场机制作为社会资源配置基础性手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形成了经济多元化、布局全球化的全新经济格局。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经济结构的变迁,一个与现代经济相适应,且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体系得以初步建立,形成了以国有金融机构为主导、市场效率为原则、多层次资产市场为支撑的金融体系结构。如果说,在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结构形成及金融发展过程中不存在系统性金融风险,那显然是“闭眼说瞎话”,可是,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表明,40年的市场化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的确未曾发生过系统性金融风险,这种现象不仅与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理论不一致,而且在世界各国的实践中也是极其罕见的。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如下几点:(1)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得系统性金融风险始终处于可控之范围;(2)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使得金融运行中累积的系统性风险不断得到化解;(3)经济的快速发展与金融结构的不断优化使系统性金融风险得以缓解,相对风险水平不断被降低。然而,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不断增大,外部经济冲击愈来愈强,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越来越突出,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错位日益明显。在这种现实背景下,我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不仅不可能在发展中获得化解,相反更有可能使系统性金融风险加速恶化,甚至有可能成为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引爆点,因此,从理论与实践上系统探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产生、测度、演化过程以及监测与防范,对于创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保障我国经济与金融稳定健康运行无疑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载体是金融体系,金融体系结构决定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风险源、影响程度、相互关系及其演化规律,当我们考察系统性金融风险时,首先要立足于金融体系结构,然后依据金融体系结构的特征去探讨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及其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演化过程及其规律,并依此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统计监测系统,为防范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科学的依据及其有效的政策指引。简单观察不难发现,我国的金融体系结构属于较为典型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结构,其中,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交通银行五大国有银行又是银行体系下的系统性重要银行,这就意味着,只要我们抓住了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的经营风险特征,就能基本反映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状况。为了给出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定量测度,本文借鉴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结构下金融危机的表现特征,将我国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与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结构下爆发金融危机相对应,由此提出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模型,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从银行资产构成层面入手,分别对系统性重要银行各类资产风险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压力测试分析探寻我国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风险源,为构建相应的统计监测系统与寻求化解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着力点提供现实的依据与技术支持。本文的分析表明:(1)整体来看,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不高,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概率不大,金融体系运行安全,即便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与2015年国内股灾的冲击下,系统性金融风险也是处在可控区间内;(2)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存在自身不断恶化的趋势,这一点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3)就当前的状况而言,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主要风险源是房地产市场,其次是外汇市场,再次是同业拆借市场;(4)压力测试分析显示,如果房地产市场均价降低34.14%,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下降至5.5RMB/$,同业拆借利率降至0附近,均都必然促发系统性金融风险;(5)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基本不产生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这么三点,一是现行分业经营制度安排阻隔了风险的传递,二是无风险债券主导的产品结构提供的保障,三是散户型市场投资者结构的分散化效应;(6)虽然我国金融运行一直处于相对安全区,但经济下行的压力、外部环境可能的恶化以及系统性金融风险自身的累积与演化过程必将加深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隐患,当前对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的重点应置于房地产市场和外汇市场,保持汇率稳定与房价的适度泡沫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提出了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分层结构,并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了这种分层结构之间的内在关系与机理;(2)构建了符合我国金融体系结构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模型,明确了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数界面;(3)探寻了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风险源,明确了控制房地产市场、外汇市场和同业拆借市场风险对防范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意义;(4)构建了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统计监测体系与重要市场监测次序。
张格[4](2019)在《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研究(1937-1945)》文中提出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遂成为抗战大后方政治、经济中心。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被日军接管之后,重庆成为抗战大后方的金融中心。以此为基础,重庆金融市场成长为抗战大后方金融市场网络的核心,对抗战大后方的经济与金融影响极大,为国民政府坚持抗战以及抗战的最终胜利做出了贡献。目前学界对于战时重庆金融的研究成果很多,但对于战时重庆金融市场则仍缺乏系统的研究成果。因此本篇论文以重庆市档案馆未刊档案、已经出版的档案资料汇编、民国时期期刊与报纸、各地方志与文史资料为主要史料,以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并结合经济学与金融学的研究方法,对战时重庆金融市场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以求还原战时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原貌,探索重庆金融市场的作用与特点,分析重庆金融市场与战时财政、经济与社会的关系。本篇论文的主要内容共分为五个章节进行论述,主要写作思路如下:文章首先解决1937-1945年重庆金融市场中各金融子市场的发展过程、发展原因以及发展结果等方面的问题。重庆开埠之后,随着商业贸易的繁荣、金融人才的涌现以及金融机构的增加,促使重庆金融市场开始发展。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前,重庆金融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市场不完善、发展不健全且部分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特点,货币市场、内汇市场、证券市场发展迅速,而黄金、保险与外汇市场相对滞后。全面抗战爆发之后,重庆金融市场在普遍的公债投机、公债价格骤跌以及全国金融市场动荡的影响下,最终爆发了公债风潮,而公债风潮又进一步引发重庆证券市场与利率市场的动荡。为平息公债风潮,国民政府遂开始在重庆金融市场中实施金融统制政策,受此影响,重庆货币市场、内汇市场、票据市场、证券市场与利率市场均完成了变革。而原来发展相对滞后的黄金、保险与外汇市场则因为战时需求的增多以及金融投机的刺激而得到极大发展。重庆金融市场通过国民政府的政策干预也逐渐适应了战时状态,该金融市场的相关业务进一步扩大,服务内容不断增多,金融市场体系更加完善和成熟。然后,文章通过论述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解决重庆金融市场在1937-1945年的地位变化问题。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十分迅速,地位空前提高,为近代以来之顶峰。全面抗战爆发之前,重庆金融市场的地位仅为区域性质的金融市场中心,其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南地区,规模有限,影响范围较窄,与西南各地金融市场的联系也十分有限。全面抗战爆发之后,重庆金融市场开始快速发展,金融机构增加,资本额不断增长,金融市场规模继续扩大,与抗战大后方各地金融市场的联系显着提高。在此基础之上,重庆金融市场的影响范围突破了西南地区的限制,逐渐覆盖整个抗战大后方。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抗战大后方金融市场网络逐渐形成,而重庆金融市场则成为抗战大后方金融市场网络的核心。再者,文章通过论述重庆金融市场在战时发展的过程与地位,分析该时期重庆金融市场与战时经济、战时财政与战时社会的相互关系,并指出1937-1945年重庆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对于战时经济与金融的影响具有双重属性。重庆金融市场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将自身的各种业务向抗战大后方各地金融市场中传播,推动各地金融市场的发展。同时,重庆金融市场为抗战大后方工、农、商业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渠道,为战时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另一方面,重庆金融市场也对战时经济与金融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从全面抗战爆发初期开始,重庆金融市场就一直出现层出不穷的金融风潮。而导致金融风潮频发的原因是金融市场中普遍存在的金融投机等违法行为,大量的金融投机不仅破坏了以重庆为核心的抗战大后方金融市场网络的秩序,同时也刺激了社会生产资本逐渐脱离实体经济,社会游资增多,导致重庆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日益严重,难以控制。另外,重庆金融市场在全面抗战时期的发展,与战时政府财政、社会均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而这些联系也影响着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轨迹,并进一步反映出重庆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最后,文章以论述完毕的内容为基础,总结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时代特点。重庆金融市场因处在特殊的时代环境中,具有其自身的时代特点。在重庆金融市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尤其在全面抗战后期,金融黑市与金融投机在重庆金融市场中频频出现,金融市场的风险分散功能与宏观调控功能逐渐失灵,而金融市场的积累功能与配置功能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难以发挥作用,社会财富在此过程中逐渐集中于社会上层的特权阶级之手,一般民众生活越发艰难,而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也越发严重。为维护金融市场的秩序,国民政府也做出了及时的反应,努力整顿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其采取的方法主要为联合地方政府与重庆民间金融组织进行政策监管、机构监管与行业自律等。但是由于国民政府本身的政策失误,政府内部的腐败以及民间组织自律能力的低下,多种形式的监管与自律均不能起到稳定金融市场的效果,最终使得重庆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一直延续至全面抗战结束。同时,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均获得发展,并呈现出现代化的特点,而这对于重庆金融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熊威[5](2019)在《人民币在岸与离岸外汇市场联动效应分析 ——基于Copula-DCC-GARCH模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中美贸易战的持续升级,中国迫切需要使人民币国际化,使其经济融入全球金融体系,并摆脱美元霸权。而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迅猛发展,离岸人民币外汇市场也在迅速发展,并且其交易量已经远超在岸人民币外汇市场。这表明离岸市场发挥了不可忽略的作用,人民币离岸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不同于在岸人民币外汇市场受中国人民银行调控,离岸人民币外汇市场的运作是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无法受到国内监管当局的管控,这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双重汇率机制。由于离岸不受央行的控制,无法预计的汇率波动和暴露的汇率风险,一直是世界各地跨国公司的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因此,研究当前情况下人民币外汇市场的联动关系,防止汇率风险的产生和传递就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剖析人民币在岸和离岸外汇市场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的机理入手,结合经典的外汇市场理论和中国的特殊国情,分析了两个市场的价格即汇率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基础。在实证分析中本文选取了2012年4月16日到2018年12月20日的人民币在岸与离岸即远期汇率的收盘价,利用VAR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和COPULA-DCC-GARCH模型,对人民币在岸和离岸市场即远期汇率之间的静态、动态以及长、短期联动效应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首先,我国人民币在岸和离岸市场之间的信息传递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阻碍和限制,但是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稳步推进,人民币在岸和离岸市场的联动变得更加的紧密。其次,相比于人民币在岸外汇市场,离岸外汇市场之间的相关系数要更高,信息的传递更为快速、准确,并且离岸外汇市场的波动更为剧烈,这与离岸人民币外汇市场自由化程度高、监管不受限有关。并且CNH市场与NDF市场、DF市场之间的动态条件相关系数均比CNY市场与NDF市场、DF市场之间的动态条件相关系数要大,这就说明离岸即期与在离岸即远期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人民币汇率的信息中心已经转移到离岸市场了。最后,在岸和离岸外汇市场间的动态相关系数都是呈现一个明显的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在“8.11汇改”后,在岸和离岸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显着,说明我国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也展现了应有的成效。最后从研究结论出发对人民币外汇市场的建设、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和监管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葛海玲[6](2017)在《在岸金融市场与文化软实力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影响的跨学科研究》文中提出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研究对我国对外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对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现有的人民币离岸市场理论具有理论意义,对加快建设人民币离岸市场体系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较为全面详细地分析了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全面对比了美元、日元等货币国际化的进程以及香港、新加坡等人民币离岸市场与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区别和关联,指出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建立与发展的特殊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以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国际货币理论、人民币国际化理论、文化软实力理论等为理论基础,重点聚焦以下几个问题展开研究:(1)建立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对境内金融市场的影响;(2)国内金融市场与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关系;(3)文化软实力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影响;(4)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存在的预期风险与预防思路。本研究分别构建以下四个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1)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对国内金融货币政策的影响与互动关系模型;(2)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国内在岸市场汇率联动机制的相互影响模型;(3)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汇率决定因素模型;(4)文化软实力变量对伦敦人民币债券交易的影响模型。针对上述4个模型,本研究采用以下数据开展研究:(1)伦敦人民币存款月度数据(HRD)来代表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规模;同时,选取同期我国M2月度数据代表我国的货币市场规模,考察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2)选取境内人民币汇率(CNY)市场人民币对美元的即期汇率、境外汇率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的定盘价(CNH)和每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的收盘价表示境外人民币NDF市场的交易数据,考察伦敦人民币离岸和在岸市场汇率联动机制及影响;(3)对于伦敦离岸人民币即期汇率,选取央行中间价、CNY NDF价格、银行间离岸人民币拆借利率、美元指数四个因子分别代表不同的指标;选取离岸人民币掉期点(CNH swap point),银行间拆借利率、在岸人民币即期汇率(CNY spot)、及CNY NDF作为四个最重要的因子,分析离岸人民币远期汇率;(4)文化软实力变量分别选取5个一级指标,包括国际文化贸易与服务力、国际旅游竞争力、国际教育能力、文化影响力、汉语言文化传播力,以及20个二级指标的数据,同时选取2005-2015年间伦敦证交所人民币债券交易数据,考察文化软实力竞争力是否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有实际影响。模型检验运用eviews软件,进行自回归模型(var)分析,同时运用了adf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johensen协整检验、脉冲检验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变量和模型是否符合经济学意义进行考量。本研究发现:(1)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对境内货币政策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影响,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能够对我国货币供给产生反向影响,进而影响在岸人民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这不利于我国货币政策的精准实施。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处于发展初期,规模相比于其它人民币离岸市场小很多,其对我国境内货币供给的影响程度很小,对内地金融市场的冲击力也可给予有把握的控制。但随着我国人民币朝着国际化方向的发展,资本账户逐渐放开,海外人民币业务及离岸金融市场必将迅猛发展,规模大幅度增加,扩大了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规模和市场维度,使离岸人民币流量的监测变得更加困难,其对境内货币政策的影响途径也会日益复杂,风险也逐渐增强。(2)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存在复杂的联动关系,对国内货币政策而言,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处于初级阶段,规模较小,对我国境内人民币供给影响很小。而国内人民币供给量能够对人民币离岸市场产生较弱的反向冲击。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即期汇率价格与在岸人民币市场即期汇率价格存在双向影响,远期汇率能够引导在岸人民币即期汇率的走势,离岸即期汇率与在岸即期汇率的变化基本保持一致,呈波动状态,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离岸即期汇率对在岸即期汇率具有长期的正向影响。同时在岸金融市场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有重要决定作用,在岸金融市场的政策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有重要影响作用,在岸金融市场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价格有决定作用,在岸金融市场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有功能补足作用。(3)文化软实力因素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具体反映在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各项指标对中国公司债券在伦敦交易所的成交额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文化软实力总体影响的回归系数显着为正向,10个指标均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有显着正向影响(r20.22),其中,国家形象指数、来华留学生总数、全球孔子学院数等文化软实力因素影响更为明显(r20.27)。(4)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面临各种潜在风险,包括政策错配风险、市场预期风险、离岸与在岸人民币价格体系差异引发的投机套利风险、人民币短期跨境流动风险、法律制度不完善风险、跨境人民币资金池净流出风险、离岸人民币金融体系不完善的风险,以及英国经济不稳定等风险。本研究取得的理论创新和贡献在于,在国内离岸金融研究领域开创性地提出了二个重要论点:第一,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并用实证模型数据分析揭示了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之间的联动和双向影响关系;第二,文化软实力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采用实证模型验证了文化软环境对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影响,从而提出二者应当同步建设的思路。本研究的实践层面贡献在于,指出了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中的独特优势和问题,将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相结合,提出金融监管体系建设措施、风险防范措施、相关法律法规、文化软实力提升策略等。为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对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具有现实的借鉴作用。由于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形成的时间相对较短,缺乏完整的市场公开数据和资料,相关数据研究的样本区间有限,难以准确计量实证分析。今后的研究可对离岸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的跨境套利、境内在岸市场和境外离岸市场的交互影响等问题深入探讨。对文化软实力的影响程度的探讨可选取更多的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指标。
舒欢[7](2016)在《商业银行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创新与产品运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汇改进入第十个年头,人民币汇率变动已经脱离了前期单向升值的预期,趋向接近均衡水平下的双边波动和宽区间震荡格局,在跨境资金流动更加频繁和便利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对于汇率避险工具的运用和需求更加丰富,而监管部门对于人民币外汇衍生品业务,特别是期权等相关业务的逐渐放开,更好地顺应了汇率市场波动的需求,为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套保工具选择。此外,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亚投行的设立以及沪粤津闽四大自贸区的挂牌,我国迎来了继建立深圳特区、加入WTO后的“再开放”时代,中国企业、居民和资本加快“走出去”步伐,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跨境金融也迈入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此新常态下,各商业银行开始愈加激烈地抢夺跨境业务这一高地,在跨境投融资渠道的丰富、相关汇率衍生产品的综合方案运用与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本文从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历程,跨境金融市场发展阶段入手,根据中国汇率衍生产品市场运行特点,人民币跨境业务发展情况,分析了境内人民外汇衍生品业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机会。为了进一步契合商业银行代客金融市场业务的发展定位,本文从产品视图、客户需求营销及商业银行代客交易业务发展战略等角度,深入阐述了商业银行在代客人民币外汇衍生品业务中具体思路和措施。随后,本文根据境内外汇市场发展趋势,以及跨境金融、自贸区等特色业务所带来的环境变化,重点就人民币外汇期权产品设计、衍生品与跨境金融的结合运用进行了研究分析,并以ZW集团实际经营为例,对企业客户遇到的经营性外汇套期保值、资产增值和跨境资金融通避险需求进行了分析,最后笔者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提出人民币汇率衍生品业务发展和产品创新建议。
曾之明[8](2011)在《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离岸金融中心(Offshore Financial Center)又称离岸金融市场或境外金融市场,是指在高度自由化和国际化的金融管理体制和优惠的税制条件下,主要由非居民参与的、经营可自由兑换货币、在货币发行国境内或境外进行资金融通的、基本不受法规和税制限制的自由交易中心。货币国际化的市场条件,是随着各项该货币相关的离岸业务展开并随着该货币计价的产品成长成熟而逐步扩散的市场自发过程,发展离岸业务可以说是货币国际化的必然过程。后金融危机时代是中国加快资本形成和资源布局的重要时间窗口,人民币离岸中心将成为中国金融稳渐开放战略的重要支点。按照“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人民币离岸中心-人民币国际化”的国家金融战略,应积极打造人民币资本的境外“资金池”,寻找提升香港离岸金融中心优势的路径,也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一个试验场,同时完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多元功能,形成人民币资金的良性回流机制,加强香港和内地的金融创新和监管合作,通过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的国际化“跳板”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一个亟待探讨的现实课题。本文基于人民币国际化大背景,剖析了现阶段创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必要性,揭示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的动力机制。根据国际离岸金融中心成因理论,借鉴国际离岸金融中心发展的模式经验,评估我国创建离岸金融中心的可行性,探讨现阶段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运用博弈分析和模糊评价法、多因子分析法对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发展的区位模式进行实证抉择。对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势态及其对境内货币金融的效应进行评估,指出建设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面临的障碍因素。提出完善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运行机制的思路,探讨构建合理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利率形成机制、汇率形成机制、信用扩张机制、多方竞争机制、协调发展机制。进而对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路径进行设计,提出采取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的动力模式,探讨了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功能定位、发展战略和政策支持体系。最后揭示了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对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监管模式进行比较选择,提出应采取分离型监管模式,并探讨了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风险监管的框架内容。1.本文基于金融创新、货币国际化和金融地理理论,剖析国际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动因、社会经济功能。在人民币国际化大背景下,根据人民币离岸货币的形成和运行渠道,揭示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的市场需求,剖析了构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为探讨人民币离岸中心创新奠定理论基础。2.本文运用协整检验等实证方法,进行了人民币离岸货币的规模测算,分析了跨境人民币结算对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的助推效应。运用协整方法实证研究跨境人民币流通扩容态势及对离岸金融创新的需求引导,论证了后危机时代创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可行性,提出了民族经济背景下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功能定位。3.基于金融集聚理论和信息流金融理论分析,揭示了现代国际离岸金融中心的成因要素。构建了离岸金融中心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金融中心成熟度模型对几大金融中心进行竞争力综合评价。进而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人民币离岸中心形成要素评价体系,结合模糊评价法和多因子分析法对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做出区位模式选择。4.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解释了离岸金融中心的运行机理,提出完善人民币离岸中心运行机制的思路。探讨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利率形成和汇率形成定价机制,剖析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信用扩张机制及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探讨了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的多方竞争机制和协调发展机制。5.根据金融集聚理论进行了离岸金融中心创建的条件分析,进行了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布局的博弈选择。通过对国际离岸金融中心形成路径的比较借鉴,提出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可选择政策推动、市场主导的动力模式。合理界定现阶段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功能定位,评估了现阶段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的战略步骤,探讨了优化香港金融生态的创新策略,并对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进行了配套设计。6.通过金融生态理论揭示离岸金融中心发展中制度要素的权重地位。通过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对境内货币金融的影响的实证研究,揭示了其利弊效应,评析了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在跨境资本流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而对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监管模式进行比较选择,提出应构建“分离型”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逐渐向适度“渗透型”过渡,构思了完善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风险监管体系的内容框架,提出稳健推进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建设的运作思路和整体方案。
RESEARCH DEPARTMENT.CHINA FOREIGN EXCHANGE TRADE SYSTEM & NATIONAL INTERBANK FUNDING CENTER[9](2011)在《2011年上半年银行间市场运行报告》文中研究说明2011年上半年,银行间市场运行平稳,交易稳步增长。主要特点是:货币市场资金面大幅收紧,主要货币市场利率大幅上升;银行间国债指数震荡上扬,国债收益率曲线整体上移;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保持较快升值速度,非美货币即期交易显着活跃;利率互换交易量大幅增长,利率互换交易确认服务推出;汇率衍生品市场交易稳定增长,期权产品上线完善外汇衍生产品体系。
RESEARCH DEPARTMENT,CHINA FOREIGN EXCHANGE TRADE SYSTEM & NATIONAL INTERBANK FUNDING CENTER[10](2011)在《2011年4月银行间市场运行报告》文中研究表明2011年4月份,银行间市场平稳运行,交易量继续稳步增长。其主要特点是:货币市场资金面逐渐收紧,短期利率有所上升;国债指数震荡上行,现券交易集中于中短期品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升值速度加快,交易价波幅扩大,非美货币交易继续活跃;人民币外汇期权交易正式启航,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同比显着放大。
二、去年外汇市场交易活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去年外汇市场交易活跃(论文提纲范文)
(1)货币国际化视野下的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有关概念界定 |
一、国际债券 |
二、人民币国际债券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际债券相关理论与发展研究 |
一、国际债券相关理论 |
二、国际债券发展研究 |
第二节 货币国际化相关理论 |
一、货币国际化内涵 |
二、货币国际化逻辑 |
第三节 国际债券与货币国际化关系的理论分析 |
一、基于货币环流的分析 |
二、基于国际货币职能的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全球视角的主要国际债券发展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国际债券市场发展现状 |
一、国际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 |
二、国际债券市场的主要特征 |
第二节 主要国际债券的发展经验 |
一、美元国际债券 |
二、日元国际债券 |
三、英镑国际债券 |
四、澳元国际债券 |
五、其他国际债券 |
第三节 经验总结和比较分析 |
第四章 人民币国际债券发展历程及瓶颈问题研究 |
第一节 人民币国际债券的发展意义与机遇 |
一、发展意义 |
二、发展机遇 |
第二节 人民币国际债券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
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 |
二、熊猫债券 |
三、离岸人民币债券 |
四、SDR债券 |
第三节 人民币国际债券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分析 |
一、市场环境层面 |
二、制度政策层面 |
三、金融基础设施层面 |
第四节 人民币国际债券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分析 |
一、基于人民币跨境流动 |
二、基于人民币国际货币职能 |
第五章 基于国际债券与货币国际化关系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 |
第一节 现有研究 |
第二节 变量选取与数据检验 |
一、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二、数据检验 |
第三节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构建 |
一、建立模型 |
二、模型估计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发展机理的SVAR模型研究 |
第一节 国际债券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机理分析 |
一、宏观因子及影响机理 |
二、微观因子及影响机理 |
三、影响机理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SVAR模型构建与估计 |
一、国际债券统计说明 |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检验 |
三、SVAR模型构建与估计 |
第三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实证结果 |
二、结论分析 |
第四节 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发展的现实条件-基于模型的进一步分析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和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相关建议 |
一、从完善货币环流机制角度 |
二、从促进国际货币职能发挥角度 |
第三节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燃煤发电项目双因素风险分析及期货对冲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径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径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 波动理论 |
2.1.1 经济波动理论 |
2.1.2 价格波动理论 |
2.1.3 宏观经济变量波动周期基本分析法 |
2.1.4 经济变量波动周期分析的滤波法 |
2.2 期货市场相关理论 |
2.2.1 动力煤价格指数 |
2.2.2 期货价格理论 |
2.2.3 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关系 |
2.2.4 煤炭期货套期保值理论 |
2.3 协整理论 |
2.4 状态空间模型基本理论 |
2.4.1 状态空间模型概念及构成 |
2.4.2 状态空间模型的类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燃煤发电项目双因素风险分析 |
3.1 我国煤炭及燃煤发电现状分析 |
3.1.1 煤炭供给状况分析 |
3.1.2 燃煤发电行业现状分析 |
3.2 影响燃煤火力发电量因素分析 |
3.2.1 影响火力发电量的一般因素分析 |
3.2.2 火力发电量影响双因素分析 |
3.2.3 煤炭价格、火力发电量、煤炭库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
3.3 燃煤发电项目双因素风险定义及风险因素分析 |
3.3.1 燃煤发电项目双因素风险定义 |
3.3.2 煤炭价格波动对火电项目经营风险因素分析 |
3.3.3 新能源替代波动因素及风险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煤炭期货套期保值策略研究 |
4.1 煤炭现货市场 |
4.1.1 煤炭国际现货市场 |
4.1.2 煤炭国内现货市场的特点 |
4.2 煤炭期货市场 |
4.2.1 国际煤炭期货市场 |
4.2.2 国内煤炭期货市场 |
4.3 煤炭期货套期保值利益分析及操作步骤 |
4.3.1 煤炭期货套期保值参与者利益分析 |
4.3.2 煤炭期货套期保值操作策略 |
4.4 基差及煤炭期货风险对冲 |
4.4.1 基差概念 |
4.4.2 期货风险对冲 |
4.5 煤炭期货套期保值风险管理 |
4.5.1 煤炭期货套期保值存在的风险因素分析 |
4.5.2 煤炭期货套保操作的风险管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双因素风险的期货对冲模型构建 |
5.1 模型构建总体设计 |
5.2 燃煤火电项目双因素关联性模型研究 |
5.2.1 煤炭价格对火力发电量影响的理论模型 |
5.2.2 煤炭价格对煤炭库存量影响的理论模型 |
5.2.3 价格波动、新能源发电量波动对火力发电量影响的理论模型 |
5.2.4 煤炭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联动关系理论模型 |
5.3 煤炭最优库存与期货套期保值对冲策略模型 |
5.3.1 煤炭实际库存与虚拟库存模型的思想基础 |
5.3.2 煤炭实际与虚拟库存模型的建立 |
5.3.3 煤炭实际库存与虚拟库存模型的应用 |
5.3.4 煤炭期货对冲模型 |
5.4 模型特点介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燃煤发电双因素风险及期货对冲模型实证与应用 |
6.1 燃煤发电项目双因素风险及期货对冲模型实证分析 |
6.1.1 数据收集与整理 |
6.1.2 煤炭价格对火力发电量影响模型的实证分析 |
6.1.3 煤炭价格对库存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4 价格波动、新能源发电不稳定对火力发电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5 煤炭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联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
6.2 煤炭期货套期保值对冲策略案例应用分析 |
6.2.1 燃煤火电项目案例简介 |
6.2.2 煤炭现货库存和与期货虚拟库存安排 |
6.2.3 煤炭现货期货对冲交易 |
6.2.4 煤炭现货期货对冲交易收益分析 |
6.2.5 煤炭期货等量对冲策略算例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分层结构与统计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总体分析框架和主要内容 |
1.3.1 总体分析框架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 |
2.1.1 概率法 |
2.1.2 波动性法 |
2.1.3 范围法 |
2.2 预警分析与压力测试 |
2.2.1 预警模型 |
2.2.2 压力测试 |
2.3 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 |
3.1 金融体系结构的形成与演化 |
3.1.1 金融结构的形成 |
3.1.2 金融结构的演化 |
3.2 金融体系结构分类 |
3.2.1 两分法 |
3.2.2 我国金融体系结构 |
3.3 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结构的层次性 |
3.3.1 银行业市场结构 |
3.3.2 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 |
3.4 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结构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 |
3.4.1 银行危机的标准 |
3.4.2 基于CCA模型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 |
3.5 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结构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的层级结构 |
3.5.1 系统性重要银行的资产层级结构分析 |
3.5.2 银行主要资产对应的资产市场分析 |
3.5.3 基于资产构成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层级结构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股票市场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
4.1 我国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分析 |
4.1.1 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状况 |
4.1.2 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测度方法 |
4.1.3 我国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水平 |
4.1.4 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爆发的影响 |
4.2 股票市场风险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 |
4.2.1 融资融券渠道 |
4.2.2 股权质押渠道 |
4.3 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实证分析 |
4.3.1 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 |
4.3.2 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的实证分析 |
4.3.3 压力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房地产市场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
5.1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分析 |
5.1.1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状况及原因 |
5.1.2 房地产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
5.2 房地产市场风险向系统性金融风险传导的机制 |
5.2.1 投资挤出渠道 |
5.2.2 银行信贷渠道 |
5.3 房地产市场系统性风险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实证分析 |
5.3.1 房地产市场价格与银行信贷的数量关系 |
5.3.2 房地产市场系统性风险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分析 |
5.3.3 压力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债券市场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
6.1 我国债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分析 |
6.1.1 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状况 |
6.1.2 债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
6.2 债券市场风险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 |
6.2.1 债券市场商业银行托管分析 |
6.2.2 价格渠道和信用违约渠道 |
6.3 债券市场系统性风险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实证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外汇市场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
7.1 我国外汇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分析 |
7.1.1 汇率的决定理论与汇率制度 |
7.1.2 我国汇率市场的发展及汇率制度 |
7.1.3 外汇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
7.2 外汇市场风险向系统性风险的传导机制 |
7.2.1 汇率风险 |
7.2.2 汇率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
7.3 外汇市场系统性风险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实证分析 |
7.3.1 银行汇率风险的测算方法 |
7.3.2 我国商业银行外汇敞口状况 |
7.3.3 汇率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实证分析 |
7.3.4 压力测试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同业拆借市场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
8.1 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系统性风险分析 |
8.1.1 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状况 |
8.1.2 同业拆借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
8.2 同业拆借市场风险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 |
8.2.1 利率渠道 |
8.2.2 银行部门内部风险传递 |
8.3 同业拆借市场系统性风险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实证分析 |
8.3.1 同业拆借利率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实证分析 |
8.3.2 压力测试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统计监测 |
9.1 系统性金融风险自身恶化趋势监测 |
9.2 资产市场监测 |
9.2.1 房地产市场监测 |
9.2.2 外汇市场监测 |
9.2.3 同业拆借市场监测 |
9.2.4 股票市场监测 |
9.2.5 债券市场监测 |
9.4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与建议 |
10.1.1 研究结论 |
10.1.2 政策建议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参考文献 |
后记 |
(4)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相关概念的辨析 |
(一)金融市场与近代重庆金融市场的概念辨析 |
(二)研究时间的概念辨析 |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资料与方法 |
(一)研究资料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与创新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全面抗战爆发后重庆金融市场的动荡 |
第一节 1937 年之前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 |
一、货币市场从混乱向统一与规范发展 |
二、以申汇交易为主的重庆内汇市场 |
三、重庆证券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
四、全面抗战之前尚未充分发展的市场 |
第二节 公债风潮与重庆证券市场的动荡 |
一、重庆公债风潮的爆发 |
二、公债风潮的最终解决 |
第三节 全面抗战爆发后的重庆比期风潮与利率市场的动荡 |
一、全面抗战前期重庆利率市场的动荡 |
二、1938 年-1940 年利率市场的平稳发展 |
三、1941 年重庆利率风潮与比期的废除 |
四、日拆制度时期的重庆利率市场 |
第四节 重建后方证券交易所的筹备与争论 |
一、重建后方证券交易所的必要性 |
二、筹备重建后方证券交易所及其引发的论争 |
小结 |
第二章 重庆传统金融市场在战时的变革 |
第一节 重庆向法币发行中心的转型 |
一、1937-1938 年国民政府法币发行中心的内迁 |
二、1939-1942 年重庆法币发行中心的建立与巩固 |
三、1942 年之后的重庆法币发行中心 |
第二节 全面抗战时期的重庆票据市场 |
一、重庆票据交换的曲折发展 |
二、重庆票据承兑贴现的快速发展 |
第三节 全面抗战时期重庆内汇市场变迁 |
一、1937-1941 年的重庆内汇市场 |
二、1942-1945 年的重庆内汇市场 |
小结 |
第三章 战时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 |
第一节 战时重庆外汇市场的崛起 |
一、追随上海时期的重庆外汇市场 |
二、独立发展时期的重庆外汇市场 |
第二节 战时重庆黄金市场与黄金风潮 |
一、黄金统制初期的重庆黄金市场 |
二、黄金统制成熟期的重庆黄金市场 |
三、开放黄金自由交易时期的重庆黄金市场 |
第三节 战时重庆的保险业与保险市场 |
一、全面抗战爆发与重庆保险市场兴起(1937-1941) |
二、战时重庆保险市场的发展与兴盛(1942-1945) |
三、战时重庆保险市场的主要保险业务 |
小结 |
第四章 战时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
一、国民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政策与法令监管 |
二、国民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监管的主要机构 |
第二节 地方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
一、地方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监管的开端 |
二、四川省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
三、重庆市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
第三节 重庆金融业对重庆金融市场的自律监管 |
一、重庆市银钱业同业公会对金融市场的自律监管 |
二、重庆市保险业同业公会对保险市场的自律监管 |
三、重庆市银楼业同业公会对黄金市场的自律监管 |
小结 |
第五章 重庆金融市场在抗战大后方的中心地位 |
第一节 重庆货币市场在大后方的网络辐射 |
一、法币在抗战大后方各主要金融市场的推广 |
二、重庆票据市场在大后方的延伸 |
三、重庆利率市场对于大后方的影响 |
第二节 重庆黄金与外汇市场在大后方的网络辐射 |
一、重庆黄金市场在大后方各地的拓展 |
二、以重庆为核心的抗战大后方外汇市场网络的构建 |
第三节 重庆保险市场在大后方的网络辐射 |
一、战时保险市场在西南的网络构建 |
二、战时保险市场在西北的网络构建 |
小结 |
结语 |
一、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双重性 |
二、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作用分析 |
三、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特点分析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阶段发表文章 |
(5)人民币在岸与离岸外汇市场联动效应分析 ——基于Copula-DCC-GARCH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本文研究方法 |
1.3. 本文结构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及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人民币外汇市场间价格联动性的文献评述 |
2.2. 人民币外汇市场间波动联动性的文献评述 |
2.3. 文献述评 |
3. 人民币在岸与离岸外汇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
3.1. 人民币在岸与离岸外汇市场的发展状况 |
3.2. 人民币在岸和离岸外汇市场结构的对比分析 |
3.2.1. 汇率制度的对比分析 |
3.2.2. 市场参与主体的对比分析 |
3.2.3. 市场监管机构的对比分析 |
3.2.4. 微观交易结构的对比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人民币在岸和离岸外汇市场间的联系机理分析 |
4.1.“飞地”经济——一种特殊的联系 |
4.2. 不完全的信息传导机制 |
4.3. 不完全的利率平价机制 |
4.4. 市场间的羊群效应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5. 人民币外汇市场间价格溢出实证分析 |
5.1. 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 |
5.1.1. 数据来源 |
5.1.2. 描述性统计 |
5.2. 实证分析 |
5.2.1. 平稳性检验 |
5.2.2. 模型介绍 |
5.2.3. 格兰杰因果检验 |
5.3. 本章小结 |
6. 人民币外汇市场间波动溢出实证分析 |
6.1. 模型说明和模型设定 |
6.1.1. DCC-GARCH模型 |
6.1.2. 常见的几种Copula函数形式 |
6.1.3. Copula-DCC-GARCH模型 |
6.2. 实证分析 |
6.2.1. ARCH效应检验 |
6.2.2. GARCH模型的选择 |
6.2.3. 估计动态相关系数 |
6.3. 实证结论 |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在岸金融市场与文化软实力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影响的跨学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创新 |
1.3 本研究的不足 |
1.4 结构安排 第2章 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2.1 本研究的关键概念 |
2.1.1 离岸金融市场 |
2.1.2 在岸金融市场 |
2.1.3 人民币国际化 |
2.1.4 文化软实力 |
2.2 国际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历史综述 |
2.2.1 离岸金融市场概述 |
2.2.2 欧洲美元市场的发展 |
2.2.3 欧洲日元市场的发展 |
2.3 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现状 |
2.3.1 主要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现状 |
2.3.2 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形成的背景 |
2.3.3 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优势分析 |
2.3.4 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形成的意义 |
2.4 人民币离岸市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1 针对离岸市场及离岸金融中心的研究 |
2.4.2 基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离岸市场的研究 |
2.4.3 针对香港、新加坡、台湾等人民币离岸市场的研究 |
2.4.4 针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的研究 |
2.5 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结构与产品构成现状 |
2.5.1 伦敦人民币存款市场 |
2.5.2 伦敦人民币货币交易市场 |
2.5.3 伦敦人民币债券市场 |
2.5.4 伦敦人民币外汇交易市场 |
2.5.5 人民币交易结算系统 |
2.5.6 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趋势 |
2.6 文化软实力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2.6.1 国外文化软实力研究 |
2.6.2 国内文化软实力研究 第3章 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
3.1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1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
3.1.2 国际货币理论 |
3.1.3 人民币国际化理论 |
3.1.4 文化软实力理论 |
3.2 研究框架 |
3.3 研究问题 |
3.4 研究假设 |
3.5 研究模型 |
3.5.1 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对国内金融货币政策的影响与关系模型 |
3.5.2 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汇率联动机制的相互影响模型 |
3.5.3 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汇率因素决定模型 |
3.5.4 影响伦敦证交所中资证券交易规模的文化软实力指标模型 |
3.6 研究方法与数据 |
3.6.1 研究方法 |
3.6.2 实证模型测量方法与数据 第4章 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国内金融市场关联影响 |
4.1 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 |
4.1.1 离岸人民币货币创造机制 |
4.1.2 实证检验分析 |
4.1.3 滞后期确定和VAR模型的建立 |
4.1.4 脉冲检验 |
4.1.5 研究发现 |
4.2 伦敦人民币离岸和在岸市场利率汇率联动机制的原因及影响分析 |
4.2.1 离岸和在岸市场的汇率形成机制 |
4.2.2 离岸市场对在岸市场汇率影响的信息传递机制 |
4.2.3 离岸市场对在岸市场汇率/利率的影响机制分析 |
4.3 在岸金融市场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影响 |
4.3.1 国内货币政策对于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影响 |
4.3.2 国内金融市场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有价格决定因素 |
4.3.3 国内金融市场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有功能补充作用 |
4.4 研究发现 第5章 文化软实力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影响 |
5.1 文化软实力指标数据分析 |
5.1.1 对外文化贸易与服务 |
5.1.2 国际旅游收支数据分析 |
5.1.3 国际教育数据分析 |
5.1.4 文化影响力数据分析 |
5.1.5 汉语言文化传播力 |
5.2 文化软实力变量对伦敦人民币交易量的影响回归模型 |
5.3 文化软实力对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的促进作用 |
5.3.1 文化软实力对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建设的影响 |
5.3.2 国际话语权软实力对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建设的影响 |
5.3.3 金融软实力对离岸金融市场建设的影响 第6章 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的预期风险分析 |
6.1 预期风险的产生 |
6.1.1 政策取向原因 |
6.1.2 市场预期原因 |
6.1.3 离岸与在岸价格体系的差异 |
6.2 预期风险的表现 |
6.2.1 投机套利阻碍市场健康发展的风险 |
6.2.2 人民币离岸市场扩张削弱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风险 |
6.2.3 人民币跨境流动的风险 |
6.3 法律风险分析 |
6.3.1 离岸法律问题的特殊性 |
6.3.2 法律监管分析 |
6.4 其他风险 |
6.4.1 跨境人民币资金池净流出的风险 |
6.4.2 离岸人民币金融体系不完善造成的风险 |
6.4.3 离岸银行体系面临的系统性风险 |
6.4.4 英国经济环境不稳定的风险 |
6.5 风险防范思路 |
6.5.1 做好离岸人民币的监测和统计,提高风险意识,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
6.5.2 推进利率市场化及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
6.5.3 构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形成逆周期调节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 |
6.5.4 推动伦敦离岸市场进一步发展 第7章 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的对策建议 |
7.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7.1.1 人民币离岸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 |
7.1.2 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 |
7.2 促进在岸市场建设 |
7.2.1 促进中国在岸债券市场市场化 |
7.2.2 加速发展中国外汇市场 |
7.2.3 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 |
7.2.4 加快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 |
7.2.5 鼓励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 |
7.3 加强离岸市场自身运行机制的改革 |
7.3.1 完善伦敦离岸市场的回流机制 |
7.3.2 丰富伦敦离岸市场人民币产品的种类 |
7.4 加强金融协调监管 |
7.4.1 加强在岸市场协调监管 |
7.4.2 加强在岸与离岸市场协调监管 |
7.4.3 完善离岸金融市场监管法律制度 |
7.5 促进离岸人民币利率市场化 |
7.5.1 离岸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 |
7.5.2 离岸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途径 |
7.6 进一步推进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 |
7.6.1 加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 |
7.6.2 拓展离岸人民币金融产品,形成自我循环机制 |
7.6.3 推进国内金融市场化改革 |
7.6.4 适时适度推进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 |
7.6.5 构建多市场并存的人民币离岸市场体系 |
7.7 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国际认同和影响力 |
7.7.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文化软实力国际影响力 |
7.7.2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国软实力的吸引力 |
7.7.3 提升我国国民素质,展现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魅力 第8章 结论 |
8.1 研究发现 |
8.1.1 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对国内货币政策产生影响 |
8.1.2 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国内金融市场存在复杂的联动关系 |
8.1.3 文化软实力因素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产生影响 |
8.1.4 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面临的风险 |
8.2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文化软实力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影响测量指标体系 附录B 伦敦证交所人民币债券成交数据(2012-2016)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商业银行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创新与产品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2章 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发展综述 |
2.1 人民币外汇衍生品的含义 |
2.2 境内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发展历程 |
2.2.1 产品发展阶段 |
2.2.2 中国汇率衍生产品市场运行特点 |
2.3 境外场外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概况 |
2.4 离岸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比较 |
2.4.1 离岸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 |
2.4.2 离岸人民币无本金交割期权 |
2.4.3 人民币汇率期货 |
第3章 商业银行代客人民币外汇衍生品业务现状 |
3.1 业务概况 |
3.1.1 产品种类 |
3.1.2 业务开展情况 |
3.2 境内外汇衍生品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 跨境金融市场发展 |
3.3.1 人民币国际化历程 |
3.3.2 跨境金融业务机会 |
3.4 中外代客外汇交易业务比较 |
3.5 产品视图 |
3.6 客户营销分析框架 |
第4章 代客人民币外汇衍生品产品创新和运用 |
4.1 人民币外汇期权产品的创新与运用 |
4.1.1 差价组合期权 |
4.1.2 海鸥期权组合 |
4.1.3 跨式期权组合 |
4.1.4 理财型期权组合产品 |
4.1.5 期权产品特点 |
4.2 人民币外汇衍生产品在跨境融资项下的创新 |
4.2.1 上海自贸区跨境金融发展 |
4.2.2 融资租赁公司外汇业务政策 |
4.2.3 人民币外汇掉期产品结合融资租赁业务的创新运用 |
4.2.4 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产品与境外发债业务的组合运用 |
4.2.5 人民币外汇掉期在资产负债中的运用 |
4.3 代客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发展战略研究 |
4.3.1 产品营销策略 |
4.3.2 目标客户选择及业务传导 |
4.3.3 服务延展 |
第5章 ZW集团人民币外汇衍生品运用案例分析 |
5.1 案例背景 |
5.1.1 客户基本情况 |
5.1.2 银企关系及合作现状 |
5.2 客户需求分析 |
5.3 产品方案设计 |
5.3.1 保值增值类资产运作产品 |
5.3.2 经营性收付汇套保产品 |
5.3.3 资产负债避险套保产品 |
5.4 案例分析 |
5.4.1 合作效果 |
5.4.2 案例启示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人民币汇率衍生品发展趋势及建议 |
6.3 人民币汇率衍生产品创新思考 |
6.3.1 人民币外汇期货合约 |
6.3.2 标准化人民币外汇衍生品(期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动态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
2.1 人民币离岸金融的相关概念内涵 |
2.1.1 离岸金融的概念界定 |
2.1.2 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含义 |
2.2 人民币离岸业务的发展趋势 |
2.2.1 我国离岸金融业务发展的历程 |
2.2.2 人民币离岸货币的现实需求 |
2.2.3 人民币离岸货币的供给前景 |
2.2.4 人民币离岸货币的规模测算 |
2.3 跨境结算助推人民币离岸市场创新 |
2.3.1 跨境人民币结算的现实分析 |
2.3.2 跨境结算的离岸创新需求 |
2.4 后危机时代创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必要性 |
2.4.1 赶超战略的需要 |
2.4.2 金融国际化的需要 |
2.4.3 人民币国际化的需要 |
2.4.4 利率汇率改革的需要 |
2.4.5 缓解收支失衡的需要 |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际离岸金融中心发展的经验借鉴 |
3.1 国际离岸金融中心发展进程 |
3.2 国际离岸金融中心发展的类型布局 |
3.3 全球化背景下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趋势 |
3.3.1 小型中心消弱趋势 |
3.3.2 离岸业务多元趋势 |
3.3.3 离岸中心整合趋势 |
3.3.4 后发中心崛起趋势 |
3.4 国际离岸金融中心发展的经验总结 |
3.4.1 区位优势是基础条件 |
3.4.2 制度要素是首要条件 |
3.4.3 监管体系是重要保障 |
3.4.4 国际经验启示 |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发展布局的实证抉择 |
4.1 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发展布局的争议 |
4.2 人民币离岸中心主要竞争城市实力比较 |
4.2.1 硬指标比较 |
4.2.2 软指标比较 |
4.2.3 全球金融中心竞争格局分析 |
4.2.4 国际离岸中心提高竞争力的经验 |
4.3 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布局的博弈选择 |
4.3.1 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 |
4.3.2 政府与市场的博弈 |
4.3.3 现阶段离岸中心布局的战略选择 |
4.4 人民币离岸中心区位模式的实证抉择 |
4.4.1 人民币离岸中心区位模式的布局选择 |
4.4.2 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具体选址 |
4.5 现阶段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 |
4.5.1 民族经济背景下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功能定位 |
4.5.2 人民币可兑换前香港离岸中心的战略定位 |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势态及效应评析 |
5.1 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的现实背景 |
5.1.1 资本管制的环境 |
5.1.2 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 |
5.1.3 金融管制差异的刺激 |
5.1.4 人民币供求激增的现实 |
5.1.5 东亚中心的转化可能 |
5.2 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现状 |
5.2.1 人民币存款快增 |
5.2.2 跨境人民币结算扩容 |
5.2.3 债券业务成核心 |
5.2.4 人民币产品的创新 |
5.2.5 清算机制的更新 |
5.3 香港人民币市场前景展望 |
5.3.1 香港人民币存款前景展望 |
5.3.2 香港个人人民币存款前景预测 |
5.3.3 香港企业人民币存款前景预测 |
5.3.4 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 |
5.4 货币流动对称性对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的影响 |
5.4.1 货币流动对称性对离岸金融市场价格的影响 |
5.4.2 货币流动对称性对离岸金融市场影响的借鉴 |
5.4.3 结论与启示 |
5.4.4 香港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主要障碍 |
5.4.5 政策建议 |
5.5 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对国内经济的综合影响 |
5.5.1 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的积极影响 |
5.5.2 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的消极影响 |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运行机制分析 |
6.1 不同离岸金融中心动力模式的比较借鉴 |
6.1.1 自然形成型离岸金融市场 |
6.1.2 传统的政府推动型市场 |
6.1.3 创新的政策推动型市场 |
6.2 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模式抉择 |
6.2.1 国际离岸金融中心发展的经验借鉴 |
6.2.2 市场演进政策引导模式应为首选 |
6.3 人民币离岸利率形成机制分析 |
6.3.1 离岸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和利率 |
6.3.2 多个离岸中心竞争中的利率定价 |
6.3.3 人民币离岸利率的形成与影响 |
6.4 人民币离岸汇率形成机制剖析 |
6.4.1 人民币离岸汇率的形成决定 |
6.4.2 离岸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及影响 |
6.5 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信用扩张机制 |
6.5.1 人民币离岸市场信用扩张的理论分析 |
6.5.2 人民币离岸货币市场的乘数分析 |
6.5.3 人民币离岸货币市场乘数效应估测 |
6.6 构建沪深港金融市场协调发展机制 |
6.6.1 沪深港离岸中心的竞争优势对比 |
6.6.2 加强深港金融监管协调问题 |
6.6.3 加强沪港金融中心的竞合协调 |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人民币离岸中心监管框架与配套政策措施 |
7.1 离岸金融市场风险及传导机理 |
7.1.1 离岸金融市场的微观风险 |
7.1.2 离岸金融市场的宏观风险 |
7.2 人民币离岸市场运行的风险效应分析 |
7.2.1 理论模型构建 |
7.2.2 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风险预测 |
7.2.3 人民币离岸中心面临的风险挑战 |
7.2.4 结论 |
7.3 我国离岸金融中心监管模式的比较选择 |
7.3.1 离岸金融市场监管模式的比较 |
7.3.2 人民币离岸中心监管模式的比较判断 |
7.3.3 人民币离岸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取向 |
7.4 完善人民币离岸金融风险监管体系 |
7.4.1 健全离岸金融相关法律 |
7.4.2 建立完善外部监管体系 |
7.4.3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
7.4.4 加强重点内容监管安排 |
7.5 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的配套政策 |
7.5.1 人民币离岸中心业务模式的选择 |
7.5.2 构建香港人民币业务发展的合理机制 |
7.5.3 完善离岸金融风险监管框架 |
7.5.4 逐步协调离岸业务管制制度 |
7.5.5 完善离岸业务的政策配套支持 |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2011年4月银行间市场运行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Money Market |
Bond Market |
FX Market |
Derivatives market |
Interest-rate derivatives |
Exchange-rate derivatives |
一、货币市场 |
二、债券市场 |
三、外汇市场 |
四、衍生品市场 |
(一)利率衍生品市场: |
(二)汇率衍生品市场: |
四、去年外汇市场交易活跃(论文参考文献)
- [1]货币国际化视野下的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发展研究[D]. 李海静.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8)
- [2]燃煤发电项目双因素风险分析及期货对冲模型研究[D]. 刘凌云.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3]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分层结构与统计监测研究[D]. 刘霞.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4]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研究(1937-1945)[D]. 张格. 西南大学, 2019(01)
- [5]人民币在岸与离岸外汇市场联动效应分析 ——基于Copula-DCC-GARCH模型[D]. 熊威.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6]在岸金融市场与文化软实力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影响的跨学科研究[D]. 葛海玲.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7(10)
- [7]商业银行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创新与产品运用研究[D]. 舒欢.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6)
- [8]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发展研究[D]. 曾之明. 中南大学, 2011(12)
- [9]2011年上半年银行间市场运行报告[J]. RESEARCH DEPARTMENT.CHINA FOREIGN EXCHANGE TRADE SYSTEM & NATIONAL INTERBANK FUNDING CENTER. 中国货币市场, 2011(07)
- [10]2011年4月银行间市场运行报告[J]. RESEARCH DEPARTMENT,CHINA FOREIGN EXCHANGE TRADE SYSTEM & NATIONAL INTERBANK FUNDING CENTER. 中国货币市场,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