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后张预应力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吴文彬[1](2021)在《福建省《混凝土结构工程后张预应力施工技术规程》编制解析》文中研究指明修订版福建省《混凝土结构工程后张预应力施工技术规程》,目前已通过专家审查,即将发布实施,可更好地规范和指导福建省后张预应力工程的施工与验收。本文简要介绍了规程的编制背景、主要修订技术内容、规程内容、特点特色以及相应的工程实践情况,以方便各方准确贯彻实施相关要求和规定。
李本远[2](2020)在《多级耗能后张预应力筋节段拼装墩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节段拼装墩已经被证明是加速桥梁施工并最大程度减少交通中断的有效方案。由于这种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差,在地震地区的应用受到限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后张预应力筋节段墩多级耗能方法,对采用该方法的节段墩抗震性能进行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介绍了多级耗能后张预应力筋节段墩的体系组成部分。把多级耗能后张预应力筋节段墩在横向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分为了两个阶段-消压前阶段和消压后阶段。并对消压后阶段预应力筋的力学行为进行了描述。提出了考虑预应力和耗能钢筋应力变化的迭代式的弯矩-曲率分析方法。在弯矩-曲率分析基础上求解对应的力-位移曲线。(2)分析了受拉恢复刚度、受压恢复刚度以及损伤因子对混凝土滞回行为的影响。对比了用不同方法计算损伤因子的结果。建立了后张预应力筋节段墩数值分析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3)对所提出的多级耗能节段墩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其破坏模式,阐述其耗能的原理。揭示了多级耗能的本质是不断的降低节段墩体系最薄弱点的地震作用力。研究了耗能钢筋和预应筋共同对节段墩体系性能的影响。多级耗能方法较仅在墩底截面设置耗能装置具有更优的抗震性能。
陈若祥[3](2020)在《现浇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缺陷及预防对策》文中研究说明伴随当前节能减排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采用低碳、环保、节能的建筑混凝土结构,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不仅具有节能减排的优势,还符合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但由于预应力筋长期处于高应力的工作状态,极易发生腐蚀变化而导致使用寿命减少,以柏林议会大厦为例,其屋顶采用现浇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后来发生的坍塌事故都是由其腐蚀、脆性破坏导致,给建筑质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极大威胁。基于此,本文将以现浇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质量缺陷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其质量缺陷表现和预防策略。使得现浇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满足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
杨辉[4](2020)在《局部后张预应力装配式框架节点抗震性能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国家密集颁布关于推广装配式建筑的政策文件,装配式结构在我国的推广应用迎来了高峰。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预制率高,生产、施工效率高,是适合建筑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结构形式。当前国内主要采用现浇混凝土加强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大量现场湿作业带来质量参差不齐、施工效率低下等共性技术问题。本文依托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装配式混凝土工业化建筑高效施工关键技术与示范”(2016YFC0701703),为了进一步提高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装配效率,提出了一种新型干湿混合式局部后张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可广泛应用于抗震地区的多层、高层建筑中。本文采用文献调研、理论分析、试验研究、数值模拟、工程示范等多元化的综合研究方法,对新型节点的抗震性能和影响因素,新型节点框架结构的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对国内外现有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连接形式的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提出了新型干湿混合式局部后张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构造和概念设计,既实现了预制结构逐跨和上下楼层立体交叉装配施工,又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2、制作了4个预制和1个现浇对比试件,开展低周反复荷载下的足尺模型试验,对新型节点的抗震性能及可能影响节点性能的相关构造包括预应力筋的类型、粘结方式、灌浆料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节点为梁端塑性铰破坏,满足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试验强度与理论值相符,具有较好的安全储备;极限变形能力强,延性与现浇构件相当;因钢筋滑移的影响耗能较弱。3、优化了节点构造,又开展了4个足尺新型节点预制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进一步研究新型节点的抗震性能及相关影响因素包括灌浆料类型、叠合层钢筋的连接方式、预应力张拉力大小和梁端塑性铰区箍筋类型等。结果表明,采用高强钢筋试件的各项性能指标与现浇试件类似;新型节点的最优构造方案为高强钢筋、局部无粘结、波纹管灌浆和梁端开口箍筋的构造组合。4、系统回顾和总结了目前梁柱节点构件非线性分析模拟的方法。基于Open SEES软件,给出了新型节点试件的纤维模型模拟方法,并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针对预应力筋类型、张拉力大小及其粘结方式等因素进行了参数化分析。5、新型节点框架结构的设计理念为同等现浇,其设计过程总体上可按照现行设计、施工相关规范进行。给出了新型节点预制框架结构的设计流程,并在前文试验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设计相关问题进行系统总结和进一步探讨,包括梁柱构件的设计,节点核心区的抗剪设计,梁柱结合处牛腿和缺口梁设计及相关构造要求等,给出了计算方法或设计建议。6、新型节点构造新颖,其关键施工工艺尚无成熟经验可借鉴。提出了弧形钢筋加工、管道定位、预应力张拉和接缝处管道连接等关键施工方法。在工艺试验研究、试点工程应用的基础上,对新型节点构件制作、安装阶段的关键施工工艺和控制标准进行系统总结。同时也表明,关键施工工艺和控制标准能满足实际工程应用要求。
刘瑞,郑烈,耿明路,何志刚[5](2019)在《建筑工程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管理》文中认为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是近些年新研发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当中应用的灵活性较强,与传统混凝土结构施工相比,在施工技术水平、结构质量以及施工造价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建筑工程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专业性较强,包含的施工工艺种类也较为多样,因而想要切实发挥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优势,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施工管理措施进行管控。
樊志谦[6](2019)在《哈齐高铁900t后张预应力箱梁关键施工技术与列车运行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高架桥梁是我国已达到长度近30000km的高铁的主要结构形式,其中70%采用箱梁高架桥形式。在哈齐高铁全线高架桥就占比70%以上,其中90%为32m跨单箱单室简支箱梁,为保证其100年的设计使用寿命,需解决大吨位后张预应力箱梁建造以及在高速列车运行下的性能问题,为此,有必要开展900t后张预应力箱梁关键施工措施研究以解决其建造技术难题,开展不同列车运行速度下箱梁受力性能以验证设计和施工技术的合理性。本文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首先,探讨了四项900t后张预应力箱梁关键施工技术。一是采用橡胶棒抽拔成孔方法,解决了箱梁密集预应力束曲线孔道成型技术难题,有效避免了常规塑料波纹管和金属波纹管孔道成型时因混凝土振捣浇筑等造成的漏浆,降低了密集预应力束穿束难度,减小了预应力孔道灌浆不密实的风险。二是形成了由固定式底模、液压自动收缩式钢内模、整体式钢外模组成的大型箱梁模板体系,所研发的包含液压系统和走行结构的内模板施工作业快捷且能有效保证箱梁的截面尺寸和结构施工质量。三是实现了一体机轮胎式提梁机对900t箱梁的提运一体化作业,采用的“四点起吊,三点平衡”思路,使落梁、吊梁过程达到了协调统一。四是按均衡起吊原理完成了架梁作业,提出了架桥机悬臂过孔防侧翻方法。其次,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不同荷载工况下箱梁施工数值模拟。采用分时间和分段的方式对结构自重、二期恒载、预应力作用下箱梁进行了计算分析,获得了应力分布以及预应力引起的反拱和施工阶段的总变形等。结合两个循环周期的现场荷载试验,确定的控制截面应力、弯矩以及跨中挠度等,与模拟结果具有较好的吻合程度,验证了模拟分析施工过程的合理性。最后,完成了不同列车行驶速度下900t后张预应力箱梁性能分析。发现箱梁受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摩擦力的影响,获得了列车移动状态预应力梁体箱梁变形,确定了竖向应变和梁的挠度与火车速度相关性,模拟了不同列车行驶速度的箱梁受力状态,定量分析了速度与箱梁应力应变正相关性。通过列车运行下箱梁性能分析,验证了对箱梁施工过程有效控制后,900t后张预应力箱梁可达到设计要求。
邓宏印,王贺[7](2019)在《后张预应力桥梁施工中预应力张拉的质量控制》文中指出桥梁施工采用后张预应力技术,提高预应力张拉质量控制能力水平非常关键。应从具体的施工中各环节加强施工质量的控制,保障桥梁工程质量。对桥梁后张预应力施工的质量问题原因以及处理措施进行阐述,并对后张预应力张拉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分析,为实际施工提供一定的启示。
娄晨光[8](2019)在《混凝土板双向曲线预应力筋施工布置形式优化及结构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板因其独特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大跨度楼盖与屋盖结构当中。目前,预应力混凝土板双向曲线预应力筋施工过程中,由于双向曲线预应力筋线形都是二次抛物线,在空间上呈现双曲索网状,产生了交叉编网的现象,这一现象大大增加了预应力筋铺放和定位的难度,大幅度增加了现场施工的工作量,延缓了施工进度,增加了预应力筋布置中的施工差错。本文为消除混凝土板中双向曲线预应力筋交叉编网的现象,对混凝土板双向预应力筋施工布置形式进行优化,提出了优化原则,确定了优化方案,即双向预应力筋线形均由直线段与曲线过渡段交替相连,板顶和板底均设置为直线段,板顶直线段横跨支座,板底直线段位于板跨中部;一个方向预应力筋均匀布置在另外一个方向预应力筋线形为直线段的范围内。基于该优化方案,使用ABAQUS进行结构性能有限元模拟。模拟结果如下:混凝土板双向曲线预应力筋施工布置形式优化前后试件的承载能力基本一致;混凝土板双向预应力筋施工布置形式优化后的试件在正常使用荷载下的跨中挠度值比优化前有所降低。为了比较试件在优化前后的裂缝宽度,本文分析了各国规范裂缝宽度计算公式,选择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进行双向曲线预应力筋施工布置形式优化前后混凝土板裂缝宽度的分析。最终发现,混凝土板双向预应力筋施工布置形式优化后的试件在正常使用荷载下的裂缝宽度与优化前对比,偏差为5.6%,即两者的裂缝宽度基本一致。然后,利用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刚度计算公式得到的双向曲线预应力筋施工布置优化前后混凝土板在正常使用阶段挠度计算值与模拟值相差74%,而美国ACI规范刚度计算公式得到的双向曲线预应力筋施工布置优化前后混凝土板在正常使用阶段挠度计算值与模拟值相差21.5%。因此,设计人员选择按规范计算曲线预应力混凝土板挠度时宜采用美国ACI规范刚度计算公式。最后,介绍了双向曲线预应力筋施工布置形式优化后预应力施工的准备和预应力施工流程。
周继谋,曹淑静[9](2016)在《建筑工程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就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探讨,旨在通过这种尝试,能够更好地将这种施工技术运用到建筑工程当中。
张德锋[10](2015)在《现浇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全过程控制与对策》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介绍了现浇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全过程控制的理念,包括材料进场检验、制作与安装、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以及孔道压浆等各阶段质量控制措施,并对容易造成预应力施工质量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避免出现质量缺陷的具体预防措施。
二、后张预应力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后张预应力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福建省《混凝土结构工程后张预应力施工技术规程》编制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1《规程》编制背景 |
1.1 任务来源 |
1.2 编制背景 |
2《规程》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 |
2.1 材料 |
2.2 删除“构造要求”章节 |
2.3“施工”内容的修订 |
2.4 超长结构预应力施工规定 |
3《规程》的主要内容及特色 |
3.1 主要内容 |
3.2 特点特色 |
4 工程实践情况和相关数据验证 |
4.1 施工质量控制 |
4.1.1 原材料 |
4.1.2 制作与安装 |
4.1.3 张拉与锚固 |
4.1.4 孔道压浆与封锚 |
4.2 安全控制 |
4.3 预应力施工现场测试 |
5 预应力工程施工病害处理工程应用[4] |
6 结语 |
(2)多级耗能后张预应力筋节段拼装墩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节段拼装墩的优点 |
1.1.2 节段拼装墩的缺点 |
1.2 节段拼装墩的应用现状 |
1.2.1 起步阶段 |
1.2.2 发展阶段 |
1.2.3 迅速发展阶段 |
1.2.4 完善阶段 |
1.3 后张预应力筋节段拼装墩的研究现状 |
1.3.1 摇摆墩体系的出现 |
1.3.2 试验研究 |
1.3.3 数值模拟 |
1.3.4 理论分析 |
1.4 多级耗能节段墩的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
1.5 研究意义、待解决问题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待解决问题 |
1.5.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多级耗能节段拼装墩的抗震设计概念 |
2.1 多级耗能节段拼装墩的组成部分 |
2.1.1 节段拼装墩接缝的连接形式 |
2.1.2 后张预应力筋节段拼装墩的组成部分 |
2.1.3 本文所采用的节段拼装墩体系 |
2.2 横向荷载下多级耗能节段墩的力学行为 |
2.2.1 响应阶段 |
2.2.2 消压后阶段预应力筋的力学行为 |
2.3 多级耗能节段墩的弯矩-曲线分析 |
2.3.1 消压前阶段的弯矩-曲率分析 |
2.3.2 消压后阶段的弯矩-曲率分析 |
2.4 力-位移曲线分析 |
2.4.1 消压前阶段的力-位移分析 |
2.4.2 消压后阶段的力-位移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节段墩的数值模拟及验证 |
3.1 节段拼装墩试验 |
3.1.1 试件尺寸 |
3.1.2 JH1的材料特性 |
3.1.3 JH1试件的荷载 |
3.2 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 |
3.2.1 混凝土材料的本构曲线 |
3.2.2 混凝土滞回行为 |
3.2.3 混凝土塑性行为 |
3.3 ABAQUS建模 |
3.3.1 创建部件 |
3.3.2 材料特性 |
3.3.3 相互作用 |
3.3.4 荷载 |
3.4 结果对比 |
3.4.1 滞回曲线 |
3.4.2 横向力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节段墩多级耗能的破坏模式和耗能机理 |
4.1 多级耗能节段墩的构造 |
4.2 多级耗能节段墩的破坏模式 |
4.2.1 参考构件的破坏形式 |
4.2.2 一级耗能节段墩的破坏形式 |
4.2.3 二级耗能节段墩的破坏形式 |
4.2.4 三级耗能节段墩的破坏形式 |
4.3 多级耗能节段墩的耗能能力比较 |
4.3.1 同级耗能节段墩体系的耗能能力比较 |
4.3.2 不同级耗能节段墩体系的耗能能力比较 |
4.4 多级耗能节段墩性能影响因素的参数分析 |
4.4.1 轴压比的影响 |
4.4.2 耗能钢筋的影响 |
4.4.3 轴压比与耗能钢筋的共同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不足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现浇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缺陷及预防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现浇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缺陷分析 |
2 现浇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问题预防对策 |
2.1 材料进场阶段施工质量问题预防 |
2.2 安装阶段施工质量问题预防 |
2.3 张拉事故的预防 |
2.4 孔道灌浆质量的把控 |
3 小结 |
(4)局部后张预应力装配式框架节点抗震性能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节点分类 |
1.3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形式 |
1.3.1 湿式连接 |
1.3.2 干式连接 |
1.3.3 干湿混合式连接 |
1.4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课题来源 |
1.6 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图 |
1.8 创新点 |
第二章 新型节点构造及理论分析研究 |
2.1 引言 |
2.2 当前梁柱节点存在的问题 |
2.3 新型节点的概念设计 |
2.3.1 节点构造理念 |
2.3.2 节点构造 |
2.3.3 施工流程 |
2.4 新型节点性能的理论分析 |
2.4.1 节点设计原则 |
2.4.2 抗弯强度设计 |
2.4.3 抗剪强度设计 |
2.4.4 单调荷载作用下的截面分析 |
2.5 新型梁柱节点延性性能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节点抗震性能验证性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背景工程简介 |
3.3 试验构件设计 |
3.3.1 现浇试件 |
3.3.2 预制试件 |
3.4 试件加工 |
3.5 材料特性 |
3.6 试验加载设计 |
3.6.1 试验设备和加载工装 |
3.6.2 试验加载制度 |
3.7 试验量测内容 |
3.8 试验过程及现象 |
3.8.1 试件CP试验过程及现象 |
3.8.2 试件PC-1试验过程及现象 |
3.8.3 试件PC-2试验过程及现象 |
3.8.4 试件PC-3试验过程及现象 |
3.8.5 试件PC-4试验过程及现象 |
3.9 破坏过程及破坏模式分析 |
3.9.1 破坏过程 |
3.9.2 破坏模式 |
3.9.3 钢筋滑移情况 |
3.10 试验结果分析 |
3.10.1 滞回曲线 |
3.10.2 骨架曲线 |
3.10.3 承载能力 |
3.10.4 强度退化 |
3.10.5 延性分析 |
3.10.6 刚度退化 |
3.10.7 耗能能力 |
3.11 梁端结合部混凝土表面应变分析 |
3.12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节点构造优化及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构件的优化和试验参数 |
4.3 试件加工 |
4.4 材料特性 |
4.5 试验加载设计 |
4.5.1 试验加载工装加固 |
4.5.2 试验加载制度 |
4.5.3 测点布置 |
4.6 试验过程及现象 |
4.6.1 试件SP-1试验过程及现象 |
4.6.2 试件SP-2试验过程及现象 |
4.6.3 试件SP-3试验过程及现象 |
4.6.4 试件SP-4试验过程及现象 |
4.7 破坏过程及破坏模式分析 |
4.7.1 破坏过程 |
4.7.2 破坏模式 |
4.8 试验结果分析 |
4.8.1 滞回曲线 |
4.8.2 骨架曲线 |
4.8.3 承载能力 |
4.8.4 强度退化 |
4.8.5 延性分析 |
4.8.6 刚度退化 |
4.8.7 耗能能力 |
4.9 梁端结合部平截面假定分析 |
4.10 钢筋应变分析 |
4.10.1 叠合层钢筋应变 |
4.10.2 节点核心区箍筋应变 |
4.10.3 牛腿钢筋应变 |
4.10.4 缺口梁钢筋应变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OpenSEES的数值模拟及参数化分析研究 |
5.1 引言 |
5.2 梁柱节点模型 |
5.3 基于OpenSEES的非线性分析 |
5.3.1 OpenSEES简介 |
5.3.2 梁柱非线性单元 |
5.3.3 非线性模拟关键问题 |
5.3.4 修正Kent-Park混凝土本构 |
5.3.5 Pointo钢筋本构 |
5.3.6 广义一维滞回Pinching4材料 |
5.4 节点核心区模型 |
5.4.1 集中弹簧模型 |
5.4.2 剪切板模型 |
5.4.3 节点核心区骨架曲线 |
5.4.4 弹簧骨架曲线 |
5.4.5 滞回规则 |
5.5 钢筋粘结滑移模型 |
5.5.1 局部粘结-滑移关系 |
5.5.2 总体粘结-滑移关系 |
5.5.3 钢筋应力-滑移曲线 |
5.5.4 滞回规则 |
5.6 基于OpenSEES的分析模型建立 |
5.6.1 现浇试件模型 |
5.6.2 预制试件有粘结模型 |
5.6.3 预制试件无粘结模型 |
5.6.4 零长度截面单元 |
5.6.5 预制试件梁端细部构造模拟 |
5.7 现浇试件模拟结果 |
5.8 预制有粘结试件模拟结果分析 |
5.8.1 模拟与试验结果对比 |
5.8.2 预应力筋无粘结长度参数分析 |
5.8.3 预应力筋张拉应力参数分析 |
5.9 预制无粘结试件模拟结果 |
5.9.1 模拟与试验结果对比 |
5.9.2 预应力筋张拉应力参数分析 |
5.9.3 预应力筋类型 |
5.10 耗能能力的探讨 |
5.11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型节点预制框架结构设计研究 |
6.1 引言 |
6.2 新型节点预制框架结构设计流程 |
6.2.1 少支架施工 |
6.2.2 无支架施工 |
6.3 预制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
6.4 构件尺寸拟定及节点总体布置 |
6.5 预应力弧形钢筋配置 |
6.6 接缝及灌缝 |
6.7 波纹管及灌浆 |
6.8 无粘结长度 |
6.9 预制梁、叠合梁设计 |
6.9.1 使用阶段验算 |
6.9.2 施工阶段验算 |
6.9.3 梁端接缝处截面钢筋应力计算 |
6.10 预制柱设计 |
6.11 节点核心区设计 |
6.11.1 新型节点核心区受力分析 |
6.11.2 节点核心区抗剪强度计算 |
6.11.3 节点核心区设计建议 |
6.12 牛腿受力设计 |
6.12.1 简支牛腿 |
6.12.2 刚接暗牛腿 |
6.12.3 新型节点牛腿拉压杆模型 |
6.12.4 新型节点牛腿设计建议 |
6.13 缺口梁设计 |
6.13.1 简支缺口梁 |
6.13.2 刚接缺口梁 |
6.13.3 新型节点缺口梁拉压杆模型 |
6.13.4 新型节点缺口梁设计建议 |
6.1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施工工艺及控制标准研究 |
7.1 引言 |
7.2 关键施工方法和工艺试验研究 |
7.2.1 预应力钢筋弯弧 |
7.2.2 波纹管定位和安装 |
7.2.3 接缝处管道连接 |
7.2.4 预应钢筋穿束 |
7.2.5 预应钢筋张拉 |
7.3 施工工艺和操作要点 |
7.3.1 施工流程 |
7.3.2 构件制作 |
7.3.3 构件安装 |
7.4 控制标准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参考文献 |
(5)建筑工程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建筑工程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准备管理 |
2 建筑工程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的管理 |
2.1 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
2.2 施工材料质量管理 |
3 施工技术应用管理工作 |
3.1 技术施工管理方案的规划 |
3.2 施工技术质量管控 |
3.3 施工质量管控 |
4 结语 |
(6)哈齐高铁900t后张预应力箱梁关键施工技术与列车运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哈齐高铁概况 |
1.4 存在的问题 |
1.5 拟开展的工作 |
第2章 箱梁建造及提运架关键措施 |
2.1 引言 |
2.2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结构设计 |
2.2.1 箱梁结构尺寸及技术参数 |
2.2.2 主要技术要求 |
2.3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预制工艺分析 |
2.3.1 对模板的要求 |
2.3.2 对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 |
2.3.3 橡胶抽拔棒的使用 |
2.4 张拉方法与张拉工艺 |
2.4.1 预应力筋要求 |
2.4.2 张拉工艺及注意事项 |
2.5 混凝土箱梁提运架关键问题 |
2.5.1 提运梁关键问题 |
2.5.2 运架梁关键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施工阶段箱梁性能模拟与变形实测 |
3.1 引言 |
3.2 箱梁数值模拟 |
3.2.1 有限元模型选择 |
3.2.2 建模和网络划分 |
3.3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数值模拟 |
3.3.1 预应力引起的变形理论计算 |
3.3.2 箱梁恒载的数值模拟 |
3.3.3 混凝土箱梁施工受力分析 |
3.4 箱梁的静载试验 |
3.4.1 箱梁加载预应力理论依据 |
3.4.2 静载加载方式 |
3.4.3 静载试验基础参数 |
3.4.4 静载试验准备及过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列车运行下箱梁性能模拟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高速列车行进下后张预应力箱梁响应分析 |
4.2.1 受力分析 |
4.2.2 变形分析 |
4.2.3 火车不同速度载荷下箱梁的受力数值模拟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后张预应力桥梁施工中预应力张拉的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桥梁后张预应力施工的质量问题原因及处理措施 |
1.1 桥梁后张预应力施工的质量问题原因分析 |
(1)钢绞线滑丝断丝质量问题 |
(2)预应力筋铸固质量问题 |
(3)箱梁起拱没有达到标准要求 |
1.2 桥梁后张预应力施工的质量问题处理措施 |
(1)钢绞线的断丝滑丝处理措施 |
(2)波纹管中铸固的处理措施 |
(3)箱梁起拱的处理措施 |
2 后张预应力桥梁预应力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
3 结语 |
(8)混凝土板双向曲线预应力筋施工布置形式优化及结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简介 |
1.2.1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提出与发展 |
1.2.2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
1.3 混凝土板双向曲线预应力筋施工布置形式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混凝土板双向曲线预应力筋施工布置形式优化方案 |
2.1 概述 |
2.2 混凝土板双向预应力筋常见施工布置形式介绍 |
2.2.1 均匀布置二次抛物线形 |
2.2.2 均匀布置直线形 |
2.2.3 集中布置二次抛物线形 |
2.3 混凝土板双向曲线预应力筋施工布置形式优化方案 |
2.3.1 施工布置形式优化原则 |
2.3.2 优化后施工布置形式介绍 |
2.4 预应力筋线形分析 |
2.4.1 等效荷载法介绍 |
2.4.2 预应力筋等效荷载及反弯矩 |
2.5 算例优化 |
2.5.1 算例介绍 |
2.5.2 算例双向无粘结预应力筋施工布置形式优化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混凝土板双向曲线预应力筋施工布置形式优化有限元分析 |
3.1 概述 |
3.2 材料的本构关系 |
3.2.1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
3.2.2 普通钢筋的本构关系 |
3.2.3 预应力钢筋的本构关系 |
3.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3.1 部件、材料和截面类型 |
3.3.2 分析步的设置 |
3.3.3 无粘结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板的相互作用 |
3.3.4 预应力的施加、荷载与边界条件 |
3.3.5 网格划分和单元类型 |
3.4 有限元模型准确性验证 |
3.5 直线段长度系数分析 |
3.5.1 板顶直线段长度系数分析 |
3.5.2 板底直线段长度系数分析 |
3.6 有限元结果分析 |
3.6.1 有限元应力云图 |
3.6.2 跨中荷载-挠度曲线 |
3.7 优化前后极限状态对比 |
3.7.1 优化前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比 |
3.7.2 优化前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对比 |
3.8 参数分析 |
3.8.1 板支承方式影响分析 |
3.8.2 混凝土板厚影响分析 |
3.8.3 板跨度影响分析 |
3.8.4 混凝土强度等级影响分析 |
3.8.5 有效张拉应力影响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向曲线预应力筋施工布置形式优化后混凝土板裂缝宽度分析 |
4.1 概述 |
4.2 混凝土裂缝开展理论 |
4.2.1 粘结-滑移法 |
4.2.2 无滑移法 |
4.2.3 综合分析法 |
4.2.4 数理统计方法 |
4.3 裂缝宽度计算方法 |
4.3.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裂缝宽度计算方法 |
4.3.2 英国BS8110-1997 规范裂缝宽度计算方法 |
4.3.3 欧洲《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EC2-1997)裂缝宽度计算方法 |
4.3.4 美国ACI规范裂缝宽度计算方法 |
4.3.5 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对比 |
4.4 裂缝宽度计算 |
4.4.1 优化前后应力云图 |
4.4.2 裂缝宽度计算 |
4.5 不同参数下优化后裂缝宽度对比 |
4.5.1 不同板顶直线段长度系数下裂缝宽度 |
4.5.2 不同板底直线段长度系数下裂缝宽度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优化后预应力混凝土板正常使用阶段刚度分析 |
5.1 概述 |
5.2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板刚度计算方法简要介绍 |
5.3 各国规范刚度计算公式 |
5.3.1 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刚度计算方法 |
5.3.2 美国ACI规范刚度计算方法 |
5.4 优化前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板刚度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优化后混凝土板预应力施工流程指导 |
6.1 概述 |
6.2 施工准备 |
6.2.1 预应力筋材料 |
6.2.2 预应力筋的运输与堆放 |
6.3 施工流程 |
6.3.1 无粘结预应力筋铺放 |
6.3.2 无粘结预应力筋定位固定 |
6.3.3 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 |
6.3.4 无粘结预应力筋端部处理和锚具封闭保护 |
6.4 质量控制 |
6.4.1 施工前质量控制 |
6.4.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9)建筑工程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特点和优势 |
1.1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概念和特点 |
1.2 后张预应力施工技术适用范围及要求 |
2 后张预应力施工技术施工工序及质量控制 |
2.1 浇筑与拉伸 |
2.2 后张预应力施工技术大跨度设计 |
2.3 后张预应力施工技术对工期问题的处理 |
2.4 质量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原材料控制 |
2.5 后张预应力施工技术中的混凝土浇筑 |
3 结语 |
(10)现浇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全过程控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进场检验 |
1.1 预应力筋 |
1.2 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
1.3 成孔管材 |
1.4 灌浆材料 |
2 制作与安装质量控制 |
2.1 预应力筋下料与制作检查 |
2.2 有粘结预应力安装检查 |
2.3 无粘结预应力筋铺设 |
2.4 预应力筋束形位置偏差 |
2.5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
3 张拉质量控制 |
4 压浆质量控制 |
5 结语 |
四、后张预应力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建省《混凝土结构工程后张预应力施工技术规程》编制解析[J]. 吴文彬. 福建建设科技, 2021(01)
- [2]多级耗能后张预应力筋节段拼装墩的抗震性能研究[D]. 李本远.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现浇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缺陷及预防对策[J]. 陈若祥. 农家参谋, 2020(07)
- [4]局部后张预应力装配式框架节点抗震性能及应用研究[D]. 杨辉. 东南大学, 2020(01)
- [5]建筑工程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管理[J]. 刘瑞,郑烈,耿明路,何志刚. 居舍, 2019(27)
- [6]哈齐高铁900t后张预应力箱梁关键施工技术与列车运行分析[D]. 樊志谦.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7]后张预应力桥梁施工中预应力张拉的质量控制[J]. 邓宏印,王贺. 交通世界, 2019(19)
- [8]混凝土板双向曲线预应力筋施工布置形式优化及结构性能研究[D]. 娄晨光.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9]建筑工程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 周继谋,曹淑静. 居业, 2016(09)
- [10]现浇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全过程控制与对策[A]. 张德锋. 第十七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会议暨第十三届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5
标签:预应力论文; 预应力管道压浆论文; 质量控制方法论文;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论文; 混凝土振捣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