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设计影响因素分析

城市景观设计影响因素分析

一、城市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杰[1](2021)在《城市绿地景观格局、生态-社会效应对公众环境感知的影响及驱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绿地提供的环境显着影响人的感知和身心健康,在高度城市化的上海尤为突出,城市绿地的景观格局、生态-社会效应对人的环境感知有重要影响。准确获取公众对城市绿地的环境感知是引导公众规范环境行为、提升城市绿地管理水平的前提,众源大数据为定量公众环境感知带来了新的视角与可能性。未来的城市建设需要进一步审视人与环境的关系,将环境感知整合到城市绿地规划,也有助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SDGs)11的实现。本研究以上海市50处典型城市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大众点评数据深入刻画公众对城市绿地的环境感知。结合GF-6、Sentinel-2、Landsat-8遥感影像、高德地图POI、OSM交通路网、Worldpop人口等数据,根据环境要素、游憩服务词频统计分析公众环境感知偏好,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分析公众的环境感知情感态度。在考虑景观格局、生态-社会效应23个影响因子的背景下,综合运用皮尔逊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全子集回归、等级方差分离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揭示城市绿地对公众环境感知的主导影响因子和作用关系机理,并提出城市绿地环境提升的管理对策。主要研究结果包括以下3个方面:(1)基于网络点评数据定量城市绿地公众环境感知的偏好及情感态度。通过大众点评文字可以归纳出公众感知的自然和人工环境要素共9类环境要素,其中,人工环境要素占52.81%,自然环境要素类占47.19%;同时,可以归纳出5类游憩服务,按词频由高到低排序为游憩活动、社交互动、运动健身、美学欣赏、历史文化,比例分别为36.64%、27.89%、13.98%、11.03%、10.46%。通过对游憩服务的感知频率进行聚类分析,识别并总结出4种典型的绿地类型:社交互动主导型绿地侧重与家人朋友一起游览,以大型公园绿地或适宜亲子出行的小型绿地为主;康体健身主导型绿地侧重于锻炼及游览,以中小型绿地、滨水绿地为主;历史文化主导型绿地一般具有历史文化背景或定期举办文化节事活动,以小型绿地为主;综合维度型绿地公众一般在游憩服务各方面都有显着的感知,面积差异较大。基于LSTM深度学习方法,利用公众发表的在线评论词句语义分析,获取其对城市绿地的情感态度。50处城市绿地的情感态度值在0.52-0.94之间,总体反馈偏积极和中立。从评论时间分析,不同季节的点评量和情感态度具有差异性,春季(3-5月)点评数量占全年44.60%,情感态度值为0.708;夏季(6-8月)点评数量占17.39%,情感为0.717;秋季(9-11月)点评数量占24.60%,情感为0.728;冬季(12-2月)点评数量占13.41%,情感为0.733。城市绿地中植物观赏期和节事活动对点评量有较大的影响。(2)分析城市绿地景观格局、生态-社会效应现状,进而识别出23个环境感知的影响因素。景观格局方面,城市绿地内部斑块数量众多,平均斑块数量(NP)达到184.62;平均斑块密度(PD)和边缘密度(ED)分别为1350.36个/km2和1295.02个/km2,绿地内部存在一定的景观破碎化;斑块形状指标(LSI)为12.63,多数斑块形状复杂,边缘效应较强烈;斑块多度密度(PRD)平均值为79.70个/km2,在不同绿地差异明显,多样性较高;平均蔓延度指标(CONTAG)为57.92%,聚集度指数(AI)为93.60%,存在连通度较高的优势斑块类型,且同类型的斑块相互聚合,结构紧凑。绿地边界的临街率平均为57.68%,50处绿地中有26%的边界滨水,平均出入口数量达到5.68个,出入口开放性较高。情感态度、点评量与ED、PRD、CONTAG、AI、入口开放性等指标具有相关性。生态效应方面,50处城市绿地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四季平均值为0.557,说明上海典型城市绿地地表植被生长健康。同时,城市绿地具有温度调节功能,全年平均降温幅度为0-3.22℃,平均降温1.53℃,降温范围为0-500m,平均降温距离185.60m。从季节上看,夏季是植被生长最茂盛的季节,NDVI值最高,达到0.618,降温幅度也最大,达到2.13℃;冬季的NDVI值最低,仅为0.448,降温幅度最小,仅为0.60℃;过渡季节春季和秋季分别为植被生长期和落叶期,NDVI值分别为0.554和0.498,过渡季节降温幅度1.83℃。绿地内部温度与情感态度具有相关性。社会经济方面,绿地外部500米步行服务区范围内交通设施密度为1.54个/ha,服务设施密度为3.68个/ha,人口密度达到320.11人/ha,平均距离市中心6991.71m,说明城市绿地交通及服务设施配套完善。情感态度与交通设施密度、服务设施密度、人口密度均成正相关,与距市中心距离成负相关。(3)揭示城市绿地公众环境感知评论量及情感态度的驱动机制。绿地面积(TA)对评论量的影响最大,独立贡献率为69.35%,绿地面积越大,其内部温度越低,环境适宜,同时,内部同类型斑块紧凑,连通性高;其他3个影响评论量的指标为连接度指数(COHESION)、建筑景观形状指标(LSI-building)、边缘密度(ED),独立贡献率分别为16.40%、8.50%、5.75%。城市绿地内部要素空间连接度越高,建筑形状越不规则,景观破碎度越小,点评量越多。对绿地情感态度影响最大的是交通设施密度,独立贡献率为51.49%,公交、地铁站及停车场密度越高,公众点评情感态度也越高;排名第二的是边缘密度(ED),独立贡献率为48.51%,边缘密度越大的绿地,NDVI越高,植被长势好,内部景观破碎度大,斑块多样性丰富,通常离市中心较近,周边服务设施完善。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城市绿地环境规划与管理提升策略:交通便利的小型绿地和功能完善的大型城市绿地所发挥的作用具有重叠和互补的关系。在城郊建立新的大型绿地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同时,重视小型绿地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作用,可通过举办节事、植物观赏活动、展示历史文化提高市民前往绿地的频率,通过设计小径、走廊,增加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等方式提高可进入性。在设计绿地时应尽量使绿地边缘形状复杂化,注重植物色彩变化和生境多样性的营造;在规划管理过程中,充分考虑绿地生态效应,通过完善公共交通线网,提高交通通达度,对绿地周边商业用地、餐饮、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给予更多关注。城市绿地网络点评的文本能够快速有效地获得公众对绿地环境感知的偏好和情感态度。本研究揭示了城市绿地特征对环境感知影响的差异,量化了景观格局、生态效应和社会经济情况对公众环境感知的影响,基于此的驱动机制分析可制定能够反映社会需求的管理政策,同时为城市绿地规划和环境管理提供了新的数据和方法,为可持续的城市绿地管理规划提供了重要的补充。

谢罡[2](2021)在《城市马拉松赛道景观质量、城市形象与参赛者重游意愿关系研究 ——以上海马拉松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受到政策利好、竞赛体系科学化、资本不断涌入、民众健康诉求不断升级的多重利好下,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形成爆发式的上涨。城市马拉松推动城市旅游的关键因素,几乎成为了每个城市的必办赛事。随着城市马拉松赛事蓬勃发展的同时,城市马拉松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产品创新不足、赛事同质化的现象。这种问题也会影响我国城市马拉松的持续发展,基于此,本研究将从赛道景观质量角度来考虑来改变城市马拉松赛事从而提升参赛者对城市形象的感知及重游意愿。通过梳理城市马拉松、赛道景观质量、城市形象和重游意愿等相关文献,依据景观视觉吸引理论、城市意象理论、认知情感系统理论、理性理论和态度理论,构建“城市马拉松赛道景观质量——城市形象——重游意愿”的理论模型。以上海马拉松参赛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SPSS Process宏程序分析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最后,对本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相关结论,并根据景观美学理论为城市马拉松赛道景观提出建议和启示。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第一,本研究验证了“赛道景观质量——城市形象——重游意愿”模型,揭示了赛道景观质量、城市形象和参赛者的重游意愿之间的作用机制。首先,赛道景观质量对城市形象和重游意愿有显着正向影响。其次,城市形象对重游意愿有显着正向影响,并在赛道景观质量和重游意愿关系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第二,本研究探究了城市马拉松赛事参赛者的景观要素的偏好。标志性景观、历史文化景观和标识系统这三类景观要素对于参赛者的吸引力比较高。第三,城市马拉松赛道景观质量对参赛者城市形象及其两个维度,即城市认知形象和城市情感形象都有显着正向影响。第四,城市马拉松赛道景观质量和城市形象对参赛者的重游意愿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城市认知形象也对参赛者的重游意愿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城市情感形象则对参赛者的重游意愿没有显着的影响。这主要可能是参赛者在对赛道景观质量的认知主要对应于城市认知形象。因此,参赛者的赛道景观质量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很难通过城市情感形象作为中介来影响重游意愿。第五,城市形象(城市认知形象)在城市马拉松赛道景观质量与参赛者重游意愿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并且城市形象对参赛者重游意愿的间接效应发挥主导作用。而城市情感形象则没有起到中介作用。本研究提出的研究假设模型有助于确立城市马拉松参赛者对景观吸引要素的偏好,了解城市马拉松赛道景观对城市形象和重游意愿的的关系和作用机制。实践方面,本研究在理论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景观学方面的相关理论针对性的提出了实践启示,为未来城市马拉松赛事组织方提供有了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杨琬莹[3](2021)在《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文中提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公众审美及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增长,营造舒适、美观、宜居的城市景观环境已成为公众、城市建设者及管理者三方共同追求的愿望。然而,不少已建成的景观环境与公众目标相悖难以被公众接受,并在舆论的压力下面临“打破重来”的窘境。随之而来的反复拆建,对城市形象、经济及人们日常生活都造成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协调景观环境与公众接受之间的关系,已成为社会和业内学者不断思索的命题。本文以城市景观环境中的公共艺术为研究对象,从风景园林学科视角出发,通过多理论融合分析,以接受活动过程为依据,从接受活动中的实体、目标、中介、活动四个方面展开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的研究,建立公众接受视角下的景观设计原则、设计策略及设计模式。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构建。研究以接受美学、知觉现象学、景观美学、环境行为学等相关理论为研究理论基础,对城市景观环境中接受活动的结构要素进行分析,构建以“实体——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中介——公众行为模式、目标——公共艺术接受效应、活动——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的实现路径”组成的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2)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评价分析。1)城市景观环境中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分析。公共艺术接受效应是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中的研究目标,本文以公众在景观环境中的接受活动过程作为分析路径,从“审美接受”及“身体接受”两个角度揭示公共艺术接受效应产生的因素,构建由期待效应指标、召唤效应指标、交流效应指标、身体效应指标4个二级指标,及13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量化分析。2)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提取与评价分析。公共艺术景观环境是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中的研究实体组成部分,本文从公共艺术、景观类型、空间特征等角度分析,确定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中物理要素集,并以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物理要素进行成分提取及分析,提出由场所性因子、审美性因子、自然性因子、维护性因子组成的特征因子,并运用SBE分析方法及方格测量法对公共艺术景观环境中物理要素进行评价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总结接受性景观环境特征和空间模式特征。3)基于SEM的影响路径及中介效应评价分析。根据上述分析结论,采用SEM对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的影响路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及筛选,解析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产生接受效应的关键影响因素、影响路径以及公众行为模式作为中介变量的影响效应,形成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的解释框架。(3)提出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策略。综合前文各个章节结论提取关键影响因素,以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研究为基础提出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原则;根据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的分析结论,提出景观设计策略;并运用模块化思维方法提出包括信息收集与提取(Collect)、要素思维地图(Map)、景观模式应对(Pattern)的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模式。最后,通过对西安华清宫街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实践,对策略的有效性做进一步的应用与探索。通过以上核心内容研究,本论文旨在为风景园林学中有关公众接受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探索,并在此基础上,为景观设计实践提供现实指导。

黄曦娇[4](2021)在《基于格局演变分析的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健康评价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由于对秦岭北麓保护与发展关系处理不当,生态环境破坏行为层出不穷,其根源在于空间管控失效。而生态健康评价是识别空间问题,进而实现有效空间管控的关键所在。如何从景观尺度进行具有空间管控导向的生态健康评价,使得健康评价兼具空间属性与生态内核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秦岭北麓长安区段为研究对象,基于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和PSR理论模型,采用马尔科夫转移矩阵模型、景观格局指数法、指标体系法、层次分析法等基本方法,通过景观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构建了景观尺度的健康评价体系,并基于此进行长安区段实证研究及空间管控策略提出,以期实现秦岭北麓生态保护和发展的协调。本研究主要内容包含4部分:(1)基础理论研究及分析框架的提出。概述景观健康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厘清景观健康的内涵,梳理相关理论,并提出本文的分析框架及技术路线;(2)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Fragstats软件中的标准法和移动窗口法从景观整体水平及类型水平两个尺度分析长安区段1990-2020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对演变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识别出景观健康评价关键指标;(3)秦岭北麓景观健康评价体系构建。基于景观格局演变分析结果,结合秦岭北麓区域特征,运用指标体系法基于PSR模型构建适应于秦岭北麓的景观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了8个项目层的17项具体指标;并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赋予权重;(4)长安区段景观健康评价实证研究。以秦岭北麓长安区段为例,对其2000年、2010年及2020年的景观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对景观健康变化进行定量、定位分析,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尺度诊断区域现存生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空间管控策略。本研究主要结论有4点:(1)提出了景观格局演变分析与景观健康评价的衔接关系;(2)构建了基于PSR理论模型的秦岭北麓景观健康评价体系;(3)评价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的景观健康变化状况;(4)指认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生态问题并提出空间管控策略。

黄安琦[5](2021)在《环巢湖湿地公园群游憩满意度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已成为生态环境修复的关注焦点,在国际社会中具有普遍意义。根据湿地生态系统的综合性、生态脆弱性、多样性等方面考虑,完善湿地保护法律制度体系,用于保护湿地整体的生态安全屏障。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湿地公园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领域。城市的本质是人们的生活形态和生活方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游憩活动已然是人民群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需求,给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是现代化城市的一项基本功能。城市湿地公园不仅是居民的重要开放场所,更是成为了人民休闲游玩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已成为政府的准则和出发点。首先,游憩满意度评价是主要以参与者的真实感触为观察要点,根据实证调查数据的处理和评价因素的分析,找出其评价区域的实际存在的问题,明确优化提升方向。因此,相对开展游憩满意度评价研究的城市湿地公园,以游憩区域的民众为研究目标,找出城市湿地公园游憩项目所需改进的环节,在提升和创新方面上,提高城市居民对游憩功能的评价程度,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其次,在相关文献理论的支持下,在明确环巢湖湿地公园群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对安徽肥西三河国家湿地公园、安徽合肥巢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以及安徽巢湖半岛国家湿地公园这三个国家湿地公园的调研。全文梳理了城市湿地公园的相关研究,阐述了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游憩满意度的相关实践探索,明确了未来的发展趋向。再次,根据实地调研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熵值法以及IPA分析法对环巢湖区域的城市湿地公园进行游憩满意度分析,探寻环巢湖区域城市湿地公园群众参与游憩活动中现有的实际问题,从而根据存在的问题,针对环巢湖湿地公园群游憩活动,构建环巢湖湿地公园群游憩满意度评价体系,5个维度的准则层和30个指标因子。分别提出相应游憩满意度评价因子的优化策略。最后,经过对环巢湖湿地公园群游憩满意度的分析结果以及实证研究,落实评价体系,对环巢湖湿地公园群的未来生态规划建设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及对该地区的整体生态保护和居民游憩品质有所提高。图:[30]表:[44]参:[84]

张悦[6](2021)在《恢复性知觉理论下城市滨水公园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今城市中往往因人口数量多,节奏快,竞争大,信息爆炸等原因,使人们心理压力和身体压力都远远高于健康水平。而有些环境,却可以帮助人们减轻压力及与之相伴的各种不良情绪,减少心理疲劳,甚至促进心理和生理健康,这种环境被称为"恢复性环境"。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滨水公园恢复性的相关理论与恢复性知觉在环境中的体现和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现存问题,提出基于恢复性知觉的滨水公园景观设计原则和方法。根据所研究恢复性知觉的影响因素及基于影响因素所得出的设计原则,针对山东省菏泽市赵王河周边现存公园进行恢复性知觉改造设计,突出场所依恋对人恢复性知觉的影响,提高滨水公园环境恢复性,同时根据夜间恢复性需求高,利用率高的特点,针对功能性照明,辅助性照明,景观照明着重进行设计。以期为滨水公园景观的恢复性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刘贝贝[7](2021)在《基于唐皇城文化感知的慢行游线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历史西安经历了中华文明史中的炎黄初创、周礼奠基、大秦集成、汉唐辉煌四个比较重要的时期,其中唐长安时期所承载的文化是西安历史文化的核心板块,结合唐历史文化资源的特征以及西安的时代发展背景,确立唐长安城是彰显大唐风范与盛唐文化的最优平台,其保护展示对于挖掘西安历史文化内涵,提升西安历史文化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唐长安城由外郭城、皇城、宫城三部分组成,整体区域范围达到84平方公里。其中作为中央官署机构集中分布的皇城是隋唐都城建设的首创,但由于历史时期的战争驱使、朝代更迭和自然因素的侵袭使得唐时期的城市格局和建筑肌理不可避免地遭受一定程度的损坏,尤其是目前唐皇城范围内遗留下的具有唐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寥寥无几,给人们感知唐皇城文化与唐文化带来了困难。本文结合唐皇城和西安老城的空间叠合关系,确立西安城墙范围内的11.7平方公里为文章研究范围,具体结合文化感知和慢行游线的相关理论、唐皇城文化资源的现状梳理、唐皇城历史文化感知问题的相关分析、唐皇城文化感知慢行游线设计对策和以南广济街为例的文化感知慢行游线案例探讨这五方面进行展开论述。本文首先从文化感知和慢行游线的相关理论出发,总结文化感知与慢行游线的关系和在慢行游线中加强文化感知的意义,以及梳理了慢行游线中的文化感知主体、载体、方式,为下文展开唐皇城文化感知的论述提供依据。其次,本文在梳理研究范围内存在的唐历史文化资源和慢行游线的现状基础之上,结合对游客和居民的文化感知调研分析,发现目前唐皇城文化感知慢行游线存在三个比较典型的问题:分别是研究范围内感知唐文化的代表性空间不足、文化感知场所之间缺乏有效的慢行游览线路串接以及居民和游客的文化感知方式单一。在明确以上问题的基础上,本文分别对游客和居民的文化感知需求和慢行出行需求进行解读,进而为唐皇城文化感知慢行游线的整合提供依据,以此初步确立出唐皇城文化感知慢行游线的空间走向,期望可以构建集文化展示、旅游服务、历史生活、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慢行休闲廊道。接着在下文中具体提出唐皇城文化感知慢行游线的设计目标、原则,以及从整体感知、环境感知和活动感知三方面提出慢行游线空间的优化策略,期望能够增强游客和居民在慢行游线中的文化感知度。本文在最后以南广济街为例,基于其历史地位和现状情况,从环境感知和活动感知两方面进行慢行游线空间设计的探讨,以期在能够集中展示街道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的同时,又能改善游客和居民的慢行出行体验。

郑阿敏[8](2021)在《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公墓选址影响因素分析 ——以临安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公墓选址乱象频生,极大地影响了城乡人居景观环境,因此探索科学合理的公墓选址是景观规划设计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定量分析自然、心理、社会经济、交通区位、政策法规方面的影响因素对公墓选址的影响,选用SPSS26.0和AMOS26.0工具进行问卷数据处理和模型路径分析,得到公墓选址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及具体影响关系。基于此研究不同年龄、不同群体及城乡区别对公墓选址是否具有调节作用,最后总结出公墓选址影响因素量化对城市景观的影响,提出相应实践启示并指出研究的不足和后续研究的方向。相关结论如下:(1)公墓选址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实地调研、文献阅读以及临安区公墓选址现状分析,归纳了包括坡度、风水质量、建设成本、景观敏感度、各类保护区限制开发边界、土地保护政策等33个二级影响因素,并划分为6个类别分别为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心理因素、交通区位因素、政策法规因素、公墓选址因素。(2)在0.5%的显着性水平下研究假设均成立。即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心理因素、交通区位因素、政策法规因素显着正向影响公墓选址,且控制变量(年龄、学历)对公墓选址也具有显着影响。从影响程度来看,交通区位因素影响程度最大,路径系数为0.202;其次为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心理因素、政策法规因素,路径系数分别为0.169、0.165、0.162、0.118。(3)不同年龄、不同群众及城乡区别的认知差异对公墓选址均有极显着影响,普通群众更注重社会经济因素对公墓选址的影响,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更注重心理因素对公墓选址的影响,青年心理因素对公墓选址的影响明显强于中老年,中老年更加注重自然因素对公墓选址的影响,城市人口更加注重交通区位因素的影响。(4)基于公墓选址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提出公墓选址实践启示。政府方面要加强多部门协调发展,发挥好引导推动作用;民众方面要摒弃传统思想观念,遵循相关政策法规,正确认识公墓选址。

蔺晔涵[9](2020)在《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水城县营盘乡旅游综合体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休闲度假游的时代性发展,旅游综合体业态逐渐成为我国旅游业的新兴项目之一,其中山地旅游综合体是其中的重要类型之一。由于山地具有特殊的地形地质条件与敏感的生态系统,盲目的开发建设不仅会导致对山地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侵占,也会对旅游综合体及当地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本文旨在探索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对山地旅游综合体进行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通过对我国山地旅游综合体发展趋势及特点的研究,明确前期土地适宜性评价重要意义和作用;通过研究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对其指导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规划和设计分别进行总结和研究。在规划层面,山地旅游综合体的土地适宜性评价需从等级体系的建立、指标分级选取、模型构建及GIS技术的综合利用,通过将评价指标划分为基本与特殊两种类型,及建立具有山地系数的评价模型实现对山地环境的综合评价,并根据最终结果指导总体规划布局。在设计层面,结合土地适宜性单因子评价结果与综合性评价,对山地旅游总体中的道路、建筑、植物景观、水系、公共空间以及旅游活动项目的设计要点进行分析与总结。同时借鉴国内外典型案例,在贵州省水城县营盘乡旅游综合体的景观规划设计实践中对以上研究成果进行应用。

蔺阿琳[10](2020)在《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对太阳能的高效利用已使得现代生活变得舒适环保,尤其在应对当今全球能源短缺问题方面,太阳能在其能源转化领域发挥着突出贡献,促进了人类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城市具有人口高度聚集、用电需求量多、建筑密度大等特征,城市太阳能利用由此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本研究基于城市环境现状及能源需求、太阳能利用的客观发展趋势和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缺失等研究背景,以太阳能可利用空间有序、高质量开发建设为目标,挖掘城市规划与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作用机理,揭示空间尺度与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关系并构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以哈尔滨市为例,评估主城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提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全文在“理论研究-机理解析-模型构建-空间评估-规划实施”的技术框架下展开研究。在理论研究层面,对城市太阳能利用与城市规划相互影响关系和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等方面进行梳理,以此奠定了本文的研究基础。结合能源景观和能源规划理论、空间规划相关理论和太阳能利用相关理论分析,对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现有的评估指标、评估方法和设计框架进行归纳,为研究构建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在机理解析层面,阐述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分异特征和制约因素。通过实地踏勘、公众和专家问卷访谈、视觉Q方法以及文献分析法对我国城市太阳能利用的安装现状、使用偏好、视觉景观影响以及地理空间、行政空间和用地类型的分布特征进行调查分析。以上述研究结果为基础,总结我国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影响因素有如下四个方面:空间分布与开发秩序、自然环境与建筑环境、国家政策与地方制度、视觉感知与使用偏好,可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提供基础数据和评估指标选取等方面的支持,并为模型构建奠定基础。在模型构建层面,以评估目标框架为指导,按照“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标准构建-评估模型解析”的思路构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综合关键词频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法与可转换主观评价量化法等方法构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指标体系并确定权重,结合概念内涵、设立依据、衡量标准以及描述方法建立评估指标的评价标准。最后依据空间应用尺度划分评估模型为三个子模型,分别是城市整体尺度下的宏观层级子模型、城市分区尺度下的中观层级子模型和单体建筑尺度下的微观层级子模型。通过探究城市空间要素、主观感知偏好与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关系,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在空间评估层面,论文以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子模型为基础,以哈尔滨市主城区为研究范围,借助Arc GIS工具,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级评估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其中宏观层级评估结果是基于城市整体尺度借助规划数据的评估,适用于整体城区;中观层级评估结果是基于分区尺度借助现状数据的评估,偏重已建成区;微观层级评估结果是基于单体建筑尺度借助现状数据的评估,偏重已建成区。通过宏观和中观层级评估结果的耦合,从城市空间和建筑布局视角得到太阳能可利用空间适宜性评估结果,从而形成规划框架。同时,通过微观层级评估结果,归纳形成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规划引导。在规划实施层面,从控制性和引导性两个维度提出哈尔滨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根据宏观和中观层级耦合结果提出控制性规划策略,着眼于提出不同空间类型的管控策略,以及实现新旧城区重点性布局。同时,探索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发展时序和功能定位。根据微观层级结果提出引导性规划策略,着眼于提升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开发质量。通过规划重点区域,提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质量提升的措施;同时通过协调建筑个体太阳能利用形式来促进景观风貌的保护,结合创新设计用以提升公众的视觉审美。此外,为了保障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实施还应该建立各部门协调的管理监督机制,促进与法定规划衔接,从资金和政策等方面完善城市太阳能开发的保障机制。为了应对当前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开发失序以及与城市规划脱节等问题,本研究深入探索了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问题,通过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研究将太阳能利用空间和城市空间环境品质塑造有机结合。通过控制建设范围、提出建设要求、规划建设时序等手段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作为一个评估方法将空间规划与能源规划相结合,是对相关理论和方法的补充,也是对空间规划的深入探讨和思考。

二、城市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绿地景观格局、生态-社会效应对公众环境感知的影响及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3 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与内涵
    2.2 城市绿地公众环境感知研究进展
    2.3 环境感知的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2.4 研究趋势总结与评述
第3章 研究区、数据来源与方法
    3.1 研究区域
        3.1.1 研究城市概况
        3.1.2 典型城市绿地筛选
    3.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预处理
    3.3 研究方法
第4章 城市绿地公众环境感知偏好及情感态度定量评估
    4.1 城市绿地公众环境感知偏好
        4.1.1 公众环境感知意向词典构建
        4.1.2 环境要素感知偏好
        4.1.3 游憩服务感知偏好
        4.1.4 基于游憩服务感知偏好的绿地分类
    4.2 城市绿地公众环境感知情感态度
        4.2.1 情感分析与方法选择
        4.2.2 基于LSTM的公众环境感知情感态度模型
        4.2.3 城市绿地环境感知情感态度整体情况
        4.2.4 环境要素感知情感态度
        4.2.5 游憩服务感知情感态度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绿地公众环境感知影响因素分析
    5.1 景观格局对环境感知的影响
        5.1.1 内部景观格局
        5.1.2 边界空间分布
        5.1.3 景观格局与环境感知相关性
    5.2 生态效应对环境感知的影响
        5.2.1 植被生长状态
        5.2.2 温度调节功能
        5.2.3 生态效应与环境感知相关性
    5.3 社会经济对环境感知的影响
        5.3.1 交通距离及周围设施
        5.3.2 服务人口情况
        5.3.3 社会经济与环境感知相关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绿地公众环境感知驱动机制分析
    6.1 城市绿地环境感知关键影响因子筛选与识别
        6.1.1 评论量主导影响因子识别及驱动分析
        6.1.2 情感态度主导影响因子识别及驱动分析
    6.2 基于公众环境感知的城市绿地规划管理提升策略
        6.2.1 景观格局环境感知特征及规划管理策略
        6.2.2 生态效应环境感知特征及规划管理策略
        6.2.3 社会经济环境感知特征及规划管理策略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城市绿地点评数量及LSTM情感预测结果
附录 B 研究区景观格局、生态效应及社会经济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城市马拉松赛道景观质量、城市形象与参赛者重游意愿关系研究 ——以上海马拉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城市马拉松
        2.1.2 赛道景观质量
        2.1.3 城市形象
        2.1.4 重游意愿
    2.2 城市马拉松赛道景观的相关研究
        2.2.1 赛道景观与马拉松的相关研究
        2.2.2 赛道景观与马拉松参赛者的相关研究
    2.3 城市马拉松赛道景观与城市形象相关研究
        2.3.1 城市马拉松与城市形象的相关研究
        2.3.2 景观与城市形象的相关研究
    2.4 景观、城市形象、体育赛事与重游意愿相关研究
        2.4.1 景观对重游意愿影响相关研究
        2.4.2 城市形象与重游意愿影响相关研究
        2.4.3 体育赛事对重游意愿影响相关研究
    2.5 文献小结
3.研究假设提出
    3.1 赛道景观质量与城市形象之间的关系
    3.2 赛道景观质量与参赛者重游意愿之间的关系
    3.3 赛事举办地的城市形象与参赛者重游意愿之间的关系
    3.4 城市形象对赛道景观质量与参赛者重游意愿的中介效应
    3.5 研究概念模型构建
4.研究方法
    4.1 文献资料法
    4.2 问卷调查法
    4.3 数理统计法
5.研究结果分析
    5.1 样本特征描述
    5.2 信度和效度分析
    5.3 基本数据分析
    5.4 相关性分析
    5.5 研究假设检验
        5.5.1 假设检验
        5.5.2 研究假设结果汇总
    5.6 人口统计特征与研究变量的相关分析
        5.6.1 性别对于研究变量的影响分析
        5.6.2 年龄对于研究变量的影响分析
        5.6.3 受教育程度对研究变量的影响分析
        5.6.4 户籍对研究变量的影响分析
        5.6.5 年收入水平对研究变量的影响分析
        5.6.6 小结
    5.7 训练特征与参赛次数与研究变量相关分析
        5.7.1 周跑步频率对研究变量的影响分析
        5.7.2 参加上海马拉松的频率对研究变量的影响分析
        5.7.3 小结
6.讨论与启示
    6.1 城市马拉松赛道景观可显着促进城市形象提升
    6.2 城市马拉松赛道景观质量可显着促进参赛者重游意愿
    6.3 城市形象可显着促进参赛者重游意愿
    6.4 研究启示
        6.4.1 利用景观美学理论提升城市马拉松赛道景观
        6.4.2 利用景观为参赛者竞技层面服务
7.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8.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问卷)

(3)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公共艺术建设需求增长引发公众接受问题
        1.1.2 风景园林学视角协调公共艺术与公众关系
        1.1.3 城市景观环境中公共艺术接受机制、接受效应与设计策略
    1.2 研究对象及核心概念
        1.2.1 研究对象
        1.2.2 核心概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景观公共艺术研究综述
        1.4.2 国内景观公共艺术研究综述
        1.4.3 景观接受研究
        1.4.4 研究现状总结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2 理论启发与接受机制模型构建
    2.1 接受美学的启发
        2.1.1 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
        2.1.2 审美接受启发与局限
    2.2 知觉现象学的启发
        2.2.1 知觉现象学的基本观点
        2.2.2 身体接受启发与局限
    2.3 风景园林学相关理论启发
        2.3.1 景观美学的启发
        2.3.2 环境行为学的启发
    2.4 公共艺术接受机制构成与理论模型构建
        2.4.1 接受活动中的结构要素分析
        2.4.2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分析
        2.4.3 公众行为模式分析
        2.4.4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
        2.4.5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的实现路径
        2.4.6 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构建
    2.5 技术路线
    2.6 本章小节
3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3.1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的内涵
        3.1.1 接受效应的内涵认知
        3.1.2 接受效应的产生维度
        3.1.3 接受效应的接受层次
    3.2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指标构建原则
        3.2.2 期待效应指标
        3.2.3 召唤效应指标
        3.2.4 交流效应指标
        3.2.5 身体效应指标
    3.3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
        3.3.1 研究区域分析
        3.3.2 研究对象选取
        3.3.3 评价方法选择
        3.3.4 评价指标赋权
    3.4 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3.4.1 街道环境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3.4.2 公园环境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3.5 本章小节
4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提取与评价分析
    4.1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提取
        4.1.1 指标来源
        4.1.2 问卷调查
        4.1.3 因子适宜性判断
        4.1.4 因子提取与命名
    4.2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分析
        4.2.1 场所性因子分析
        4.2.2 审美性因子分析
        4.2.3 自然性因子分析
        4.2.4 维护性因子分析
    4.3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定量化评价
        4.3.1 评价体系
        4.3.2 研究步骤
        4.3.3 照片测量方法
        4.3.4 分析评价
    4.4 接受性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总结
        4.4.1 景观环境特征总结
        4.4.2 空间模式特征总结
    4.5 本章小结
5 接受机制影响路径及中介效应评价分析
    5.1 概念框架与研究假设
        5.1.1 概念框架
        5.1.2 研究变量
        5.1.3 研究假设
        5.1.4 研究方法
    5.2 数据收集与分析
        5.2.1 问卷与量表设计
        5.2.2 问卷数据收集
        5.2.3 正式调查问卷
        5.2.4 信度与效度检验
        5.2.5 CFA分析
        5.2.6 相关分析及区别效度
    5.3 SEM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5.3.1 SEM拟合度分析
        5.3.2 SEM路径系数
        5.3.3 SEM模型修正
        5.3.4 中介效应检验
    5.4 实证结果与讨论
        5.4.1 公众行为模式在机制模型中介效应讨论
        5.4.2 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影响路径与效应讨论
        5.4.3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与接受效应关系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应用
    6.1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原则
        6.1.1 以人为本的原则
        6.1.2 满足期待性原则
        6.1.3 整体性思维原则
        6.1.4 过程性思维原则
    6.2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策略
        6.2.1 易于识别的景观结构
        6.2.2 激活空间的景观比照
        6.2.3 空间留白的景观联想
        6.2.4 情感沉浸的景观体验
        6.2.5 支持行为的景观路径
        6.2.6 生态协同的景观表达
    6.3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模式
        6.3.1 信息收集与提取(C)
        6.3.2 要素思维地图(M)
    6.4 西安市华清宫街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实践与探索
        6.4.1 项目背景
        6.4.2 场地概况
        6.4.3 策略应用
        6.4.4 设计方法
    6.5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附录1:读博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2:西安公共艺术信息汇总表(部分)
附录3:调查问卷
附录4:预调研与量表修订

(4)基于格局演变分析的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健康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现实问题
        1.1.2 学科问题
        1.1.3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 研究对象
        1.2.1 研究对象确定
        1.2.2 时空范围界定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文献综述
        1.5.1 生态评价相关研究
        1.5.2 景观健康相关研究
        1.5.3 景观格局相关研究
        1.5.4 压力-状态-响应(PSR)理论模型相关研究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
    1.8 写作框架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2.1 景观健康评价理论与方法
        2.1.1 景观健康相关概念
        2.1.2 景观健康评价理论基础
        2.1.3 健康评价研究的时空尺度
        2.1.4 景观健康评价研究方法
    2.2 景观格局演变理论与方法
        2.2.1 景观格局相关概念
        2.2.2 景观格局演变理论基础
        2.2.3 景观格局演变相关研究方法
    2.3 连接景观格局与景观健康的理论
        2.3.1 格局-过程-功能理论
        2.3.2 PSR理论模型
        2.3.3 相关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2.4 基于上述理论方法的分析框架
        2.4.1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2.4.2 基于分析框架的技术路线
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3.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概况
        3.1.1 自然资源概况
        3.1.2 人文经济概况
    3.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2.1 多源数据
        3.2.2 土地利用分类及解译
        3.2.3 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分析
    3.3 景观格局演变时空特征分析
        3.3.1 景观格局指数选择
        3.3.2 类型水平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3.3.3 景观整体水平景观格局演变时空特征分析
    3.4 景观格局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3.4.1 自然地理影响因子
        3.4.2 社会人文影响因子
        3.4.3 关键影响因子识别
    3.5 基于景观格局演变分析的评价时间节点选取与关键指标识别
        3.5.1 基于格局演变分析的评价时间节点选取
        3.5.2 基于影响因素分析的关键压力指标识别
        3.5.3 基于格局演变特征分析的关键状态指标识别
        3.5.4 基于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的关键响应指标识别
    3.6 本章小结
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健康评价体系构建
    4.1 景观健康研究尺度与评价范畴
        4.1.1 研究尺度
        4.1.2 评价范畴
    4.2 基于PSR模型的景观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2.3 评价指标内容解析
        4.2.4 指标数据标准化
        4.2.5 指标权重值确定
    4.3 景观健康综合指数及等级划分
    4.4 景观健康综合指数变化信息提取
    4.5 本章小结
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健康评价及空间管控策略
    5.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健康单因子评价
        5.1.1 压力层单因子评价
        5.1.2 状态层单因子评价
        5.1.3 响应层单因子评价
    5.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健康综合评价
        5.2.1 压力—状态—响应集成评价结果
        5.2.2 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5.3 基于景观健康评价结果的生态问题指认
        5.3.1 宏观尺度——景观整体
        5.3.2 中观尺度——斑块廊道
        5.3.3 微观尺度——要素类型
    5.4 基于景观健康评价结果的空间管控策略
        5.4.1 空间管控原则
        5.4.2 空间管控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Ⅱ 图片索引
附录- Ⅲ 表格索引
致谢

(5)环巢湖湿地公园群游憩满意度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治背景
        1.1.2 社会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游憩
        1.3.2 游憩满意度
        1.3.3 城市湿地
        1.3.4 城市湿地公园
    1.4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湿地公园相关研究
        2.1.1 国内城市湿地公园发展现状研究
        2.1.2 国外城市湿地公园的发展现状
        2.1.3 国内城市湿地公园评价研究
        2.1.4 国外城市湿地公园评价研究
        2.1.5 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评价相关研究述评
    2.2 满意度的相关研究
        2.2.1 国内满意度的相关研究
        2.2.2 国外满意度相关研究
        2.2.3 游憩满意度研究
        2.2.4 满意度相关研究评述
    2.3 .国内外相关实践探索
    2.4 相关基础理论
        2.4.1 湿地生态位理论
        2.4.2 游憩效益理论
        2.4.3 游客感知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环巢湖湿地公园群游憩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
    3.1 游憩满意度的评价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3.1.1 必要性分析
        3.1.2 可行性分析
    3.2 满意度评价指标遵循原则
        3.2.1 真实性原则
        3.2.2 科学合理性原则
        3.2.3 系统层次性原则
        3.2.4 可操作性和可比性原则
        3.2.5 以人为本原则
    3.3 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1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3.3.2 评价指标体系筛选
        3.3.3 评价指标体系分层
    3.4 游憩满意度模型的构建
        3.4.1 层次分析法
        3.4.2 熵值法
        3.4.3 IPA分析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巢湖湿地公园群游憩满意度实证分析
    4.1 环巢湖地区概况
        4.1.1 地理区位
        4.1.2 区域划分
        4.1.3 地形地貌
        4.1.4 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
    4.2 环巢湖湿地公园群建设进展
        4.2.1 巢湖湿地变迁
        4.2.2 湿地类型及分布
    4.3 问卷调查设计与分析
        4.3.1 问卷调查设计
        4.3.2 问卷等级量表选择
        4.3.3 问卷调查设计结构
    4.4 问卷预调查
        4.4.1 信度检验
        4.4.2 效度检验
    4.5 正式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
        4.5.1 问卷情况与数据来源
        4.5.2 数据描述性分析
        4.5.3 数据可靠性分析
    4.6 游憩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4.6.1 基于AHP-熵值法的游憩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4.6.2 基于IPA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游憩满意度的环巢湖湿地公园群的优化策略
    5.1 加强生态环境整治,提高游憩者生态意识
        5.1.1 改善水环境质量
        5.1.2 加强生态环境整治
        5.1.3 强化政府生态伦理责任的重要性
        5.1.4 制定湿地游憩者生态行为规范
        5.1.5 增强对湿地生态景观的感知与体验
    5.2 改善游憩设施,提升游憩氛围
        5.2.1 完善生态观光设施
        5.2.2 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
        5.2.3 建设公共安全设施
    5.3 基础设施优化,增进游憩体验感
        5.3.1 完善环卫设施建设
        5.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5.3.3 优化湿地公园交通系统
    5.4 丰富文化内涵,优化宣传模式
        5.4.1 增强活动的参与性与体验
        5.4.2 湿地文化活动策划
        5.4.3 构建湿地文化展示体系
    5.5 合理设计湿地景观,提升整体游憩氛围
        5.5.1 水体景观设计
        5.5.2 园中植物的合理配置
        5.5.3 对游憩景观加以引导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顾客满意度模型研究表
附录二 环巢湖湿地公园群游憩调查问卷
致谢
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6)恢复性知觉理论下城市滨水公园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理论研究概况
        1.国外理论研究概况
        2.国内理论研究概况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问卷调查法
        3.案例分析法
        4.实例法
    (四)研究框架
        1.研究内容
        2.技术路线图
二、恢复性滨水公园案例研究
    (一)案例1 日本Rinku公园
        1.项目概况
        2.恢复性环境设计分析
        3.Rinku公园恢复性知觉设计的启示
        4.小结
    (二)案例2 上海浦东华为基地
        1.项目概况
        2.恢复性环境设计分析
        3.华为基地恢复性知觉设计的启示
        4.小结
三、滨水公园恢复性影响因素及分析
    (一)恢复性影响因素
    (二)影响因素分析
        1.压力
        2.注意力
        3.偏好与场所依恋
        4.控制感和隐私权
        5.身体活动和体育锻炼
        6.社会支持
        7.照明规划
        8.服务人群
    (三)滨水公园恢复性设计分析
    (四)滨水公园恢复性设计原则
四、菏泽市赵王河公园现状分析
    (一)现状分析
        1.区域及交通概况
        2.人口分析
        3.水域分析
        4.上位规划
        5.现状设施
        6.气候环境
        7.swot分析
        8.恢复性知觉在设计的影响及应用
        9.恢复性知觉的设计体现
    (二)可行性分析
五、赵王河公园恢复性景观设计
    (一)设计构思
    (二)具体设计
        1.概念推衍
        2.总体规划图
        3.平面分区图
        4.设计依据
    (三)专项设计
        1.植物选择与配比
        2.硬质铺装
        3.交通流线
        4.水生态控制与治理
        5.驳岸及亲水节点
        6.灯光设计
        7.照明及灯具设计
六、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7)基于唐皇城文化感知的慢行游线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1.3 学术背景
    1.2 研究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范围、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对象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5.3 技术路线
2 文化感知与慢行游线的相关理论研究
    2.1 文化感知的相关理论研究
        2.1.1 文化的相关概念
        2.1.2 感知的相关概念
        2.1.3 文化感知的概念阐释
        2.1.4 文化感知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2.2 慢行游线的相关理论研究
        2.2.1 慢行交通系统的概念与特征
        2.2.2 慢行游线的概念阐释
        2.2.3 慢行游线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2.3 文化感知与慢行游线设计的结合
        2.3.1 文化感知与慢行游线的关系
        2.3.2 慢行游线中的文化感知主体
        2.3.3 慢行游线中的文化感知内容
        2.3.4 慢行游线中的文化感知载体
        2.3.5 慢行游线中的文化感知方式
    2.4 本章小结
3 唐皇城历史文化感知与慢行游线现状解读
    3.1 唐皇城基本情况概述
        3.1.1 唐长安城布局概述
        3.1.2 唐皇城布局概述
        3.1.3 唐皇城与西安老城的空间关系
    3.2 唐皇城历史文化解读
        3.2.1 唐长安城历史文化资源梳理
        3.2.2 唐皇城历史文化资源梳理
        3.2.3 唐皇城历史文化价值解读
    3.3 唐皇城历史文化感知现状梳理
        3.3.1 唐皇城历史文化空间感知现状
        3.3.2 唐皇城历史生活要素感知现状
    3.4 唐皇城慢行游线现状梳理
        3.4.1 唐皇城道路等级现状
        3.4.2 唐皇城慢行游线构成现状
        3.4.3 唐皇城历史文化资源与慢行游线的串接现状
    3.5 唐皇城历史文化感知与慢行游线存在的问题
        3.5.1 唐皇城历史文化感知场所缺乏
        3.5.2 唐皇城慢行游线感知内容不足
        3.5.3 唐皇城历史文化感知方式单一
        3.5.4 唐皇城历史文化感知慢行游线未成体系
    3.6 本章小结
4 唐皇城历史文化感知与慢行游线现存问题分析
    4.1 唐皇城历史文化感知相关调研分析
        4.1.1 唐皇城历史文化感知调研问卷设置
        4.1.2 唐皇城历史文化感知调研分析
    4.2 唐皇城慢行游线相关调研分析
        4.2.1 唐皇城慢行游线调研问卷设置
        4.2.2 唐皇城慢行主体出行方式分析
        4.2.3 唐皇城慢行主体出行需求分析
        4.2.4 唐皇城慢行游线构成分析
    4.3 唐皇城历史文化感知与慢行游线整合分析
        4.3.1 历史文化感知慢行游线区域选择分析
        4.3.2 空间整合下的慢行游线选择分析
    4.4 唐皇城历史文化感知慢行游线价值分析
        4.4.1 文化感知慢行游线概述
        4.4.2 文化感知慢行游线价值解析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唐皇城文化感知的慢行游线设计对策
    5.1 唐皇城历史文化感知慢行游线设计目标
        5.1.1 提升唐文化感知度
        5.1.2 促进街区活力提升
        5.1.3 优化慢行出行体验
    5.2 唐皇城历史文化感知慢行游线设计原则
        5.2.1 历史文化叠加共存原则
        5.2.2 整体性与多样性兼顾原则
        5.2.3 历史文化感知全面化原则
        5.2.4 慢行游线完整连续串接原则
    5.3 唐皇城历史文化感知慢行游线设计策略
        5.3.1 唐皇城慢行游线整体文化展示策略
        5.3.2 唐皇城慢行游线整体文化感知策略
        5.3.3 唐皇城慢行游线建筑空间感知策略
        5.3.4 唐皇城慢行游线景观环境感知策略
        5.3.5 唐皇城慢行游线活动感知相关策略
        5.3.6 唐皇城慢行游线线路支撑策略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唐皇城文化感知的慢行游线案例研究探讨
    6.1 概况
        6.1.1 区位段落
        6.1.2 周边现状
    6.2 目标与定位
        6.2.1 规划目标
        6.2.2 规划定位
    6.3 建筑空间感知载体
        6.3.1 风格与体量
        6.3.2 形态与细部
        6.3.3 材质与色彩
    6.4 景观环境感知载体
        6.4.1 绿化景观
        6.4.2 小品设施
    6.5 活动感知载体
        6.5.1 业态布局
        6.5.2 人群活动
    6.6 慢行游线保障载体
        6.6.1 铺装设施
        6.6.2 灯光照明设施
        6.6.3 指示标识设施
        6.6.4 隔离设施
        6.6.5 无障碍设施
        6.6.6 停车设施
        6.6.7 公共交通的接驳
    6.7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录
附录二 表录
附录三 调查问卷
致谢

(8)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公墓选址影响因素分析 ——以临安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缺乏科学合理的公墓选址规划体系
        1.1.2 选址布局混乱造成青山白化、土地浪费
        1.1.3 殡葬改革发展滞后制约公墓选址
        1.1.4 公墓选址不当影响城乡景观环境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1.3.1 公墓选址相关概念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公墓选址影响因素分析及理论模型提出
    2.1 公墓选址影响因素分析
        2.1.1 自然因素
        2.1.2 社会经济因素
        2.1.3 心理因素
        2.1.4 交通区位因素
        2.1.5 政策法规
        2.1.6 公墓选址
    2.2 理论模型提出
        2.2.1 模型的假设
        2.2.2 模型的设定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公墓选址实证分析
    3.1 结构方程模型(SEM)概述
        3.1.1 SEM的定义
        3.1.2 SEM的特点
        3.1.3 SEM的分析步骤
        3.1.4 结构方程模型表达形式
        3.1.5 结构方程多群组理念
    3.2 问卷设计
    3.3 变量测量
        3.3.1 因变量
        3.3.2 自变量
        3.3.3 控制变量
    3.4 小样本测试
        3.4.1 探索性因子分析
    3.5 数据收集及样本情况
        3.5.1 调研区概况
        3.5.2 数据收集
        3.5.3 样本情况
    3.6 数据分析与处理
        3.6.1 信度分析
        3.6.2 相关性分析
        3.6.3 共同方法偏差
    3.7 基于SEM公墓选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3.7.1 验证性因子分析
        3.7.2 修正后的总测量模型验证性因子分析(CFA)
        3.7.3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
        3.7.4 拟合结果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公墓选址的多群组模型分析
    4.1 不同年龄多群组模型分析
    4.2 不同人群多群组模型分析
    4.3 城乡差异多群组模型分析
    4.4 研究结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5.2.1 理论贡献
        5.2.2 实践启示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公墓选址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B
个人简介
致谢

(9)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水城县营盘乡旅游综合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4.1 国内山地旅游综合体研究进展综述
        1.4.2 国外山地旅游综合体研究进展综述
    1.5 技术路线
2.山地旅游综合体研究概述
    2.1 相关概念研究
        2.1.1 山地
        2.1.2 山地旅游
        2.1.3 旅游综合体
        2.1.4 山地旅游综合体
    2.2 旅游综合体发展及趋势
        2.2.1 国外旅游综合体的发展
        2.2.2 国内旅游综合体的发展
        2.2.3 国内外旅游综合体发展趋势研究
    2.3 山地旅游综合体发展概况
        2.3.1 国外山地旅游综合体发展概况
        2.3.2 国内山地旅游综合体发展概况
        2.3.3 我国山地旅游综合体发展特点概述
    2.4 本章小结
3. 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概述
    3.1 土地适宜性评价概念
    3.2 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3.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3.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3.3 土地适宜性评价应用领域概述
        3.3.1 农林牧业用地土地适宜性评价
        3.3.2 城市建设用地土地适宜性评价
        3.3.3 旅游开发用地土地适宜性评价
        3.3.4 复垦与整理型土地适宜性评价
    3.4 土地适宜性评价步骤概述
        3.4.1 确定评价对象及体系
        3.4.2 划定评价单元
        3.4.3 选取评价因子
        3.4.4 评价因子量化分级及权重确定你觉得
        3.4.5 单因子评价与多因子综合评价
        3.4.6 评价结果与分析
    3.5 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概述
        3.5.1 层次分析法(AHP)
        3.5.2 德尔斐法(DELPHI)
        3.5.3 限制因素法与综合指数法
        3.5.4 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3.5.5 地理信息系统(GIS)方法
    3.6 本章小结
4.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4.1 影响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的自然要素
        4.1.1 山地地形
        4.1.2 山地地质
        4.1.3 山地植被
        4.1.4 山地水系
    4.2 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规划总体原则
        4.2.1 生态优先原则
        4.2.2 尊重本底原则
        4.2.3 可持续发展原则
        4.2.4 低影响开发原则
    4.3 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规划方法研究
        4.3.1 山顶型旅游综合体
        4.3.2 山坡型旅游综合体
        4.3.3 山麓型旅游综合体
        4.3.4 山谷型旅游综合体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总体规划
    5.1 山地旅游综合体用地特征及评价要求
        5.1.1 山地旅游综合体用地特征
        5.1.2 山地旅游综合体土地适宜性评价要求
    5.2 山地旅游综合体评价要素分析
        5.2.1 地形地貌
        5.2.2 生态环境
        5.2.3 自然灾害
        5.2.4 水文条件
        5.2.5 社会因素
    5.3 山地旅游综合体土地适宜性评价体系规划
        5.3.1 评价等级划分及依据
        5.3.2 评价指标设置与处理
        5.3.3 确定参评因子权重
        5.3.4 建立评价模型
    5.4 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规划概述
        5.4.1 土地适宜性等级划分与规划布局
        5.4.2 单因子评价与建设类型
        5.4.3 综合评价与功能分区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设计研究
    6.1 道路系统设计
        6.1.1 道路选线及形式
        6.1.2 道路材料选择
    6.2 建筑设计
        6.2.1 建筑选址及依据
        6.2.2 建筑形态及布局
    6.3 植物景观设计
        6.3.1 植物景观分区设计
        6.3.2 植物选择及梯度设计
    6.4 水系设计
        6.4.1 引水布局及依据
        6.4.2 水景设计
    6.5 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6.6 活动项目规划类型
7. 相关案例分析
    7.1 南昆山自然保护区十字水生态度假村
        7.1.1 项目概况
        7.1.2 规划设计内容及借鉴策略
    7.2 海南呀诺达热带雨林旅游度假区
        7.2.1 项目概况
        7.2.2 规划设计内容及借鉴策略
    7.3 山西深山墕旅游综合体
        7.3.1 项目概况
        7.3.2 规划设计内容及借鉴策略
    7.4 美国科罗拉多州洛基山修复性景观
        7.4.1 项目概况
        7.4.2 规划设计内容及借鉴策略
    7.5 阿尔卑斯多洛米蒂埃尼度假村
        7.5.1 项目概况
        7.5.2 规划设计内容及借鉴策略
8. 水城县营盘乡旅游综合体景观规划设计
    8.1 项目概况
        8.1.1 项目区位及概况
        8.1.2 区域背景
        8.1.3 场地交通环境
        8.1.4 周边旅游资源
        8.1.5 场地现状概况
    8.2 场地分析
        8.2.1 地形地貌分析
        8.2.2 生态环境分析
        8.2.3 自然灾害分析
        8.2.4 水文条件分析
        8.2.5 社会因素分析
        8.2.6 SWOT分析
    8.3 规划设计原则与依据
        8.3.1 规划设计原则
        8.3.2 规划设计依据
    8.4 规划设计愿景与策略
        8.4.1 规划愿景
        8.4.2 战略目标
        8.4.3 设计策略
    8.5 土地适宜性评价体系
        8.5.1 评价原则与依据
        8.5.2 等级划分与规划布局
        8.5.3 单因子评价与建设类型
        8.5.4 综合评价与功能分区
    8.6 总体规划设计
        8.6.1 设计理念
        8.6.2 规划布局与景观结构
        8.6.3 功能分区规划
        8.6.4 旅游主题分区规划
    8.7 景观节点设计
        8.7.1 入口管理区
        8.7.2 文娱体验区
        8.7.3 后勤服务区
        8.7.4 山地游览区
        8.7.5 亲子居住区
        8.7.6 静修居住区
        8.7.7 商务居住区
        8.7.8 生态体验区
    8.8 专项设计
        8.8.1 竖向设计
        8.8.2 植物景观设计
        8.8.3 道路系统设计
        8.8.4 山林驿站设计
        8.8.5 旅游活动设计
        8.8.6 建筑概念设计
        8.8.7 标识系统设计
        8.8.8 经济技术指标
9.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图纸附录

(10)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环境危机及其能源需求
        1.1.2 城市太阳能利用的客观发展趋势
        1.1.3 构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诉求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太阳能与太阳辐射
        2.1.2 城市太阳能利用
        2.1.3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
    2.2 相关理论支撑
        2.2.1 能源规划相关理论
        2.2.2 空间规划相关理论
        2.2.3 太阳能利用相关理论
    2.3 太阳能利用与城市规划相互影响研究
        2.3.1 城市规划对太阳能利用的影响
        2.3.2 太阳能利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2.4 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研究基础
        2.4.1 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框架
        2.4.2 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1 调研内容与方法
        3.1.1 基础调研阐述
        3.1.2 实地调研阐述
    3.2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分布现状分析
        3.2.1 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3.2.2 行政空间分布特征
        3.2.3 城市用地分布特征
    3.3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使用现状分析
        3.3.1 太阳能安装情况分析
        3.3.2 太阳能使用偏好分析
        3.3.3 太阳能视觉影响分析
    3.4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影响因素分析
        3.4.1 空间分布与开发秩序
        3.4.2 自然环境与建筑环境
        3.4.3 国家政策与地方制度
        3.4.4 视觉感知与使用偏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的建立
    4.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目标框架
    4.2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4.2.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2 评估指标筛选与指标层构成
        4.2.3 评估指标体系层次结构的建立
        4.2.4 评估指标权重的计算
    4.3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指标评价标准建立
        4.3.1 评估指标的数据来源与等级划分
        4.3.2 可利用条件准则下评价标准阐释
        4.3.3 可利用程度准则下评价标准阐释
        4.3.4 可持续效果准则下评价标准阐释
    4.4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的构建
        4.4.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总模型构建
        4.4.2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子模型划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研究思路
        5.1.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原则
        5.1.2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研究框架
    5.2 哈尔滨市宏观层级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2.1 基于可利用条件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2.2 基于可利用程度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2.3 基于可持续效果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2.4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宏观布局
    5.3 哈尔滨市中观层级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3.1 基于可利用条件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3.2 基于可利用程度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3.3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分区布局
    5.4 哈尔滨市微观层级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4.1 基于可利用程度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4.2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微观识别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
    6.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目标指引
        6.1.1 保障城市太阳能资源合理利用
        6.1.2 对接城市不同尺度的空间格局
        6.1.3 推动规划统筹协调与一体化发展
    6.2 哈尔滨太阳能可利用空间控制性规划策略
        6.2.1 空间布局的差别化管控
        6.2.2 新旧城区的重点性布局
        6.2.3 时序策划的渐进式发展
    6.3 哈尔滨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引导性规划策略
        6.3.1 优化重点区域实现质量提升
        6.3.2 协调建筑个体促进风貌保护
        6.3.3 加强创新设计提升视觉审美
    6.4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的保障实施策略
        6.4.1 建立各部门协调的管理监督体制
        6.4.2 建立与法定规划衔接的技术路线
        6.4.3 完善城市太阳能开发的保障机制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城市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绿地景观格局、生态-社会效应对公众环境感知的影响及驱动机制研究[D]. 李杰. 上海师范大学, 2021
  • [2]城市马拉松赛道景观质量、城市形象与参赛者重游意愿关系研究 ——以上海马拉松为例[D]. 谢罡.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2)
  • [3]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D]. 杨琬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格局演变分析的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健康评价研究[D]. 黄曦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环巢湖湿地公园群游憩满意度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D]. 黄安琦.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6]恢复性知觉理论下城市滨水公园设计研究[D]. 张悦.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7]基于唐皇城文化感知的慢行游线规划设计研究[D]. 刘贝贝.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8]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公墓选址影响因素分析 ——以临安区为例[D]. 郑阿敏.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9]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水城县营盘乡旅游综合体为例[D]. 蔺晔涵.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10]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D]. 蔺阿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城市景观设计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