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轮机叶片动应力计算方法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霖[1](2021)在《热电联产用宽负荷小型背压式汽轮机调节级叶片强度优化》文中研究指明汽轮机作为大型旋转设备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而叶片作为核心部件决定着汽轮机能否安全稳定运行。调节级作为汽轮机的第一个做功级,处于压力最大、温度最高的恶劣环境,叶片承受高压差、高焓降、高冲击以及由于部分进汽引起的激振力和热应力等,比其他所有压力级的工作环境都复杂,更容易出现事故。本文以某钢厂热电联产中的小型背压式汽轮机的调节级叶片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在宽负荷变化范围内的受力情况。通过对调节级叶片的受力分析,找出其受力的组成部分,着重关注离心力引起的离心拉应力、离心弯应力和汽流力引起的汽流弯应力。基于静强度的理论分析法,建立力学计算模型,得出以上三种应力和合成应力的计算公式,并确定叶型底部1-1截面和叶根颈部2-2截面为危险截面,借助热力计算程序AxTurbo和三维软件SolidWorks,分别求出各典型工况下1-1截面进出汽边、背弧和2-2截面a、b、c、d四点的应力值,找出初始叶片在强度设计上存在的缺陷;通过对调节级叶片受力影响因素的分析,分别从叶片结构和运行方式两方面对叶片进行优化,采用菱形叶片代替弧形叶片、采用复合滑压运行代替定压运行,并对各优化方案进行对比,得出采用菱形叶片复合滑压运行为最优方案。基于有限元分析法,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对上述优化方案中的叶片强度进行校核,分别从截面平均应力和叶根应力集中两方面考察叶片优化前后的受力情况,结果与理论计算一致,菱形叶片复合滑压运行时叶片的受力情况最优。此外,在Workbench界面中建立Modal功能模块,分别对弧形叶片和菱形叶片进行模态计算,得出两种叶片低频激振和高频激振的避开率均满足规范要求,从振动的角度来看两种形式的叶片均足够安全。
徐美超[2](2021)在《小容积流量下汽轮机末级叶片动力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新能源发电的迅猛发展,新能源消纳与并网成为难题。为了进一步消纳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减少弃风弃光率,火电机组将长期承担深度调峰任务。当汽轮机组工作在低负荷工况下,由于进汽质量流量的减少,汽轮机的最末级会出现蒸汽的体积小于通流结构的几何体积,蒸汽无法充满流道并在流道中形成涡系的工况,称为小容积流量工况。涡系使流场环境变得复杂,导致叶片承受较高的作用力,容易发生断裂事故。小容积流量下汽轮机末级叶片的安全运行是汽轮机深度调峰的关键问题之一,对其动力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考虑蒸汽在汽轮机末级为湿蒸汽两相流,采用欧拉-欧拉法对小容积流量下汽轮机末级的三维非平衡凝结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末级流场存在由回流涡、分离涡、动静间隙涡组成的涡系。流量减小过程中,在动叶压力面首先出现由负攻角形成的分离涡,分离涡首先形成的位置是40%相对叶高而不是叶顶。而后在动叶根部出现逆压区,形成回流涡。最后在静叶出口顶端形成动静间隙涡,流场中动静间隙涡处的温度最高。低于10%THA工况下,由于蒸汽在静叶和动叶中沿叶高方向的流动具有膨胀-压缩,压缩-压缩,压缩-膨胀的特点,导致无量纲参数反动度已无法反映级内蒸汽的膨胀特性。通过对速度三角形的分析,得到5%THA工况下,动静间隙涡的速度大于叶顶的圆周线速度。根据对流场的计算得到小容积流量下的排汽温度,对排汽温度超温的工况进行排汽通道喷水减温数值模拟,并研究了喷水减温对末级流场的影响。采用欧拉-拉格朗日质子追踪法对排汽通道内喷水减温的传热传质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低压通道的流场具有蒸汽与减温水温差小、蒸汽流动速度快的特点,导致减温水的蒸发量极小。不同工况下的喷水量与进口蒸汽质量流量呈负相关关系。喷水减温对末级流场有一定的影响,低压缸喷水减温使末级动叶的压力系数增加,使叶片最高温度降低3-9℃。喷水对动静间隙涡和分离涡的影响不明显,但增加了回流涡的高度和流速。同时,喷水使动叶压比增大,导致动叶消耗的轴功降低。其次,采用流固耦合方法结合循环对称分析和弹塑性分析对小容积流量下末级动叶的强度进行了研究。叶片最大变形量位于叶片前缘80%相对叶高处。入口蒸汽流量减少,最大变形量与最大等效应力均增加。20%-5%THA工况下,喷水减温使最大变形量减小0.47%-7.08%,使吸力面上的最大等效应力减小1.77%-2.94%,使压力面上的最大等效应力减小1.13%-2.65%。以不同工况下叶片的等效应力分布为预应力计算了末级动叶片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分析了叶片的前6阶振型和0-3节径的轮盘振型以及不同工况对叶片固有频率的影响。此外喷水减温使叶片的固有频率增加。最后,由于流场涡流的存在使汽轮机末级叶片工作在非定常汽流力和局部高温的条件下,采用双向流固耦合的方法计算汽轮机末级叶片的三维瞬态流场、弹塑性应变场和应力场,并估算不同容积流量工况下末级动叶片的疲劳寿命。在90%相对叶高处,存在动静间隙涡自激的非定常激励。根据叶片表面最大等效应力分布确定了叶片的三个危险点,分别位于压力面叶顶(DP1)、吸力面90%相对叶高处(DP2)和压力面叶根尾缘(DP3)。随着容积流量的减少,危险点的等效应力增加,应变范围增加,寿命减少。10%-5%THA工况下,DP2的应变-寿命最短。DP2的应变振动频率与蒸汽压力的振动频率相一致,证明在疲劳寿命计算中考虑非定常汽流力是必要的。喷水减温使叶片的应变-寿命有所增加。本文为末级叶片在小容积流量下的安全运行提供了理论指导。
王加兴[3](2021)在《小流量工况下汽轮机末级叶片安全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新能源发电投入到了社会生产及使用中。在此过程中,火力发电厂需要进行灵活调整来消纳新能源发电。在此需求下,大量火电机组将长期在小流量工况下运行,这时汽轮机低压缸末级也将长期处于小流量工况,末级流场环境会变得非常恶劣,并出现脱流、倒流、鼓风超温、湿蒸汽凝结和结构失稳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末级叶片的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导致叶片在小流量工况下的安全性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有必要通过研究上述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来分析小流量工况下汽轮机低压缸末级叶片的安全性。为了全面分析小流量工况下汽轮机末级叶片的安全性,本文以某电厂中300MW机组汽轮机低压缸末级叶片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末级三维模型,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对末级流场流动特性、湿蒸汽凝结特性和叶片结构动力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对末级叶片结构稳定性及运行寿命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结合小流量工况下末级流场的实际情况,考虑了叶片实际运行于湿蒸汽区,本文采用了两相流动模型、经修正的均质成核模型和液滴生长模型相结合的形式,对小流量工况下末级流场及湿蒸汽的凝结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定常与非定常两种方法全面的分析了末级流场在小流量工况下的汽动特性及凝结特性。结果表明,小流量工况下末级流道内会出现很强的三维流动状态,并且随着流量的减小脱流逐渐增强,极限流线出现了多处明显的分离区,做功能力下降并发生了鼓风超温和湿蒸汽凝结现象。工况为5%THA时,动叶区域脱流现象已变得非常严重,其范围在30%叶高至97%叶高之间。动叶片进口顶部的绝对汽流角及相对汽流角分别达到了-25度和-170度。各工况下成核率沿叶高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成核率最大值的位置主要在70%至80%叶高之间,且最大值达到了1.8。并且湿蒸汽凝结后的液滴群会随时间的变化不断运动,还会与叶片表面发生接触及碰撞。长时间运行时,会对叶片安全性产生严重影响。(2)对末级叶片进行了结构侧建模,通过流固耦合方法和模态分析方法对末级叶片进行了结构动力学分析,研究了小流量工况下末级叶片的结构稳定性。分析了小流量工况下叶片结构所受的应力、应变、频率、振型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流量工况下末级叶片的等效应力沿着叶根至叶顶逐渐减小,并且随着工况的减小最大等效应力逐渐增加。其中等效应力较大的区域主要位于叶根尾缘0至20%叶高区间,集中在进汽边和出汽边。3%THA时,末级叶片最大等效应力急剧增加,且最大达到了571.85MPa。而应变分布较为均匀,从叶根至叶顶逐渐增加,此时最大应变为3%THA工况时的1.9643mm,位于叶顶靠近围带与叶片相连的位置。当工况小于8%THA时,叶片所受应力将超出材料屈服极限,所以可将8%THA工况作为最小安全流量,当工况大于8%THA时,叶片结构所受应力小于材料屈服极限,满足末级叶片的运行安全要求。由于叶片所受汽流力为高频激振力,其频率远高于叶片固有频率,因此小流量下,汽轮机末级叶片不会发生共振。(3)结合小流量工况下汽轮机末级叶片所处的流场的流动特性、凝结特性及结构动力特性,通过名义应力法和应力应变法则对末级叶片的运行寿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小流量工况下随着流量的不断减小,末级叶片的运行寿命逐渐降低。当工况为30%THA时,叶片寿命为2.142×109小时,当工况减小到5%THA时,叶片寿命为1493.45小时。并且当运行工况在8%THA以上时,满足机组在消纳新能源或供热最长运行期内的安全运行要求。
张博[4](2021)在《工业汽轮机转静子组件稳态运行安全分析》文中认为工业汽轮机作为国家发展的重大装备,其制造的先进性是我国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作为驱动设备,工业汽轮机已经广泛应用于化工、发电、核动力等行业。随着国民经济和近代工业的发展,传统蒸汽轮机技术在我国也有了快速的发展,总体上向着更高功率密度和更高进汽参数发展。在工业汽轮机广泛应用的同时,要保证汽轮机机组在恶劣环境下的安全可靠工作,必须进行转静子组件在运行状态下的强度计算和可靠性分析。本文以某型号高压工业汽轮机为研究对象,以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Workbench为平台,进行整机汽缸热固耦合分析,完成初始稳态运行下的强度校核,对汽轮机各压力级进行变工况计算,分析参数波动对汽轮机定功率运行的影响,对汽轮机末端第八级动叶盘进行动静强度校核,为服役期间的安全检查以及形成完整的汽轮机部件可靠性分析规范提供参考。以工业汽轮机汽缸及其组件为研究对象,对其水压试验工况、初始稳态运行、10万小时运行工况下的温度场、应力场和汽密性等进行计算,通过引入Norton-Bailey蠕变本构方程和Cocks-Ashby多轴韧度系数,进行考虑多轴效应的汽缸蠕变强度校核。研究结果表明,汽缸在水压试验工况、初始稳态及长时运行后的结构强度及汽密性满足正常工作要求,其中高温蠕变使汽缸原有应力场发生明显松弛,在进汽缸蒸汽室管口、进汽流道内和高温螺栓孔周蠕变积累较大,在服役期间安全检查时应当引起厂商重视。进行汽轮机主蒸汽温度及压力参数波动后,汽轮机定功率稳定运行的变工况简化计算,实现了各级蒸汽温度及压力变化的准确计算。编制汽轮机对流换热系数计算平台,通过Matlab驱动实现了汽轮机变工况重分析,分析进汽参数波动对汽轮机各级温度场、应力场及蠕变行为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进汽参数变化对各级温度场、应力场和应变场的影响规律和程度不同,但不会导致明显的位置重分布,对各级温度场和高温区域蠕变会产生较大影响,对前三级和末端两级的应力场影响较大。最后以汽轮机第八级动叶片组成的叶盘为研究对象,采用循环对称方法研究不同约束条件下叶片及叶盘的动静态特性,校核叶盘结构的静强度,并利用Campbell图和干涉图对叶盘进行振动安全分析。结果表明,叶盘动静态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余海[5](2020)在《旋转机械叶片高周疲劳预测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旋转机械作为现在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动力设备,其主要部件叶片的安全性对于工业正常与生产生活极为重要。而对旋转叶片的振动数值模拟分析,以及在气动因素影响下的叶片安全性分析,进行疲劳寿命估计,是叶片在设计中避免故障以及叶片运行中出现故障时的进行故障根本原因分析的有效手段。文章首先阐述了有限元方法,对某典型透平机械叶片设计阶段的模态分析,计算叶片的静/动模态频率。结果表明叶片在低阶(1阶)模态下静/动频变化相对高阶模态较大,同时绘制坎贝尔图,判断叶片是否发生共振。然后,通过模拟某轴流风机动叶片在大转角下出现叶片裂纹故障问题分析。研究了由“能量法”推导出模态气动阻尼比的过程,以及不同叶间相位角状态下的各叶片的位置关系式。并揭示了动叶片在不同转角与不同叶间相位角下各阶模态气动阻尼比的变化规律。通过叶片坎贝尔图分析可能出现共振状态下的转速,并提出微调方案,阐明转速与叶片非定常气动力与动应力的关系。通过计算发现,在额定转速附近微调转速,可以相应减小叶片所受动应力大小,同时使风机叶片避免长期处于大转角下运行。针对高速叶轮激振与叶片振动试验台,选取叶轮与轴的连接部分-胀紧套进行相应的强度分析,介绍了胀紧套的结构与工作特点。选择不同材料,不同转速时计算胀紧套与叶轮静结构强度,以及不同预紧力下胀紧套外套的轴向位移量关系曲线,在后续实验中,需要进一步对胀紧套连接叶轮的合理转速进行进一步实验。最后通过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对某A、B、C三个叶片进行振动监测测量,并与有限元分析模态应变-幅值结果对比,结果说明有限元计算方法的可行性,但实验的部分还需进一步的优化,以达到降低误差的目的。
马建伟[6](2020)在《超低负荷多级湿蒸汽透平非定常气动特性的数值研究》文中指出现有的多样化发电方式需要汽轮机机组灵活运行,这导致低压缸长期运行在低负荷工况,流场结构呈现非常复杂的三维流动,尤其是末级长叶片叶栅内的流动,会产生脱流、回流等现象,甚至进入鼓风状态运行,使得机组的经济性及安全性降低,因此研究低压缸小流量工况运行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某典型汽轮机的几何参数,建立了低压缸多级叶栅分析计算模型,采用商业软件ANSYS-CFX进行数值计算,研究了极小流量工况条件下低压缸内部的流场结构,以及末级长叶片非定常气动与振动特性,为超临界和超超临界供热机组在深度调峰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首先对六级透平简化求解模型进定常计算,通过分析子午流场、S1流面流场、末级动叶表面流动情况、温度场分布和湿度分布等,考察了不同流量工况下低压缸湿蒸汽流动情况。结果表明,汽轮机低压缸在进入鼓风工况前的流动状态相对较好,当运行在极小流量工况下时,流场结构极其复杂,尤其是最末级叶栅内部的流动,相继出现了回流涡、分离涡、动静间隙涡。这些涡结构相互作用使得末级动叶表面的压力分布进行重构,经零压区向完全负压区发展。然后以六级透平定常计算结果为初场,采用CFX中的叶轮机械非定常计算方法TBR-TT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研究了该方法在超低负荷工况下多级湿蒸汽透平中模拟内部流场的可行性,并在多个进口流量工况下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研究了末级长叶片的非定常气动特性以及相应的流场旋涡结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该方法基于k-e湍流模型进行计算时,即使在小流量工况下,也能较快较好地收敛。汽轮机低压缸末级动叶所受的非定常流体激振力随着进口质量流量的减小出现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在小于2.83kg/s时出现了突增现象。研究发现,非定常激振力的这种变化规律主要受到末级动叶顶部区域非稳态流场结构的影响。最后,采用传统的非定常计算方法,基于SST湍流模型在建模通道数比为3:5:3:4的低压缸末两级简化计算模型中进行瞬态模拟。结果表明,在极小流量工况下,末级动叶表面静压监测信号中不仅包含末级静叶通过频率及其倍频,还在低频区域产生了不同幅值的尖峰和尖峰群。旋涡识别分析发现,叶根和叶中区域旋涡结构较为稳定,而叶尖区域由于间隙涡等因素在周向表现出明显的不均匀性,在鼓风工况点末级动叶叶顶区域出现沿周向传播的旋转不稳定现象。
周威[7](2020)在《小流量条件下汽轮机长叶片涡流颤振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网峰谷差越来越大,大型火电机组要经常承担深度调峰的任务,从而导致末级动叶片经常处在小容积流量的工况下,这对机组的效率和安全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了研究末级动叶片处在小容积流量下流场的特性、叶片附近区域的气动性能,建立全三维的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蒸汽的脱流机理,对处在小容积流量下动叶片引起颤振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结果对提高机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物理建模软件为slidworks,网格划分的软件为ICEM,网格类型为非结构化网格,模拟分析软件为FLUENT,采用标准的k-ε湍流模型封闭的N-S方程组,以亚临界的600MW的汽轮机末级1000mm动叶片为研究对象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对动叶片进行三维的实体建模、网格生成,通过改变入口流量对汽轮机末级动叶片进行模拟分析,讨论了相对容积流量的改变下蒸汽在叶顶、叶根、叶身以及受力面、背压面通道内的流动情况,结果表明:通过级的相对容积流量减小到一半,叶片附近的流场整体开始出现紊乱的趋势;随着相对容积流量减小到40%,叶片底部的静压急剧身高,沿叶片表面的蒸汽流线已完全脱离,并在叶片顶部及叶身附近开始形成涡流团。对动叶片进行数值上及有限元模态自振频率的理论分析,给出了一种对叶片自振频率的计算过程,再以能量法为出发点,对叶片的振动特性以及非定常流动下的动应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汽轮机末级叶片在小容积流量工况下动应力突增的原因,是相对容积流量减小到40%以下时形成小涡流的一种自激振动,使得叶片产生了失速颤振。
李渊源[8](2019)在《轴流风叶动叶顶间隙对叶片动应力的影响研究及叶片激振实验台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叶片是轴流压气机的核心部件,其安全可靠至关重要。叶顶间隙会影响压气机内部的流场分布,叶顶间隙的大小会对压气机的压比、效率及气动阻尼产生重要影响,并通过影响叶片的气动应力进而影响到叶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在压气机设计阶段必须考虑叶顶间隙的因素。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能量法”进行叶片气动弹性分析的理论基础,提出了具体的数值计算方法,并以NASARotor67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然后,以某矿用轴流压气机为例,计算了叶片在18°、30°及45°入气角下不同叶顶间隙时叶片的气动阻尼比。在获得压气机气动阻尼比之后,通过非定常数值计算和强迫振动的谐响应分析,获得了 18°、30°和45°三个动叶入气角度在不同叶顶间隙下的的非定常气动力及动应力。在不同入气角下的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动叶顶隙的变化,叶片动应力也存在变化,叶顶间隙的大小与动应力为非线性关系,存在某叶顶间隙,使得叶片在该叶顶间隙时所受的动应力最大,此时叶片出现高周疲劳的风险也更高。该结论可为轴流压气机动叶顶间隙高度控制提供参考,对压气机设计和故障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基于本课题组的叶片激振实验台和高速叶片振动监测实验台,对实验台测试叶片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将高速叶片振动监测实验台的叶片进行非定常气动分析所得的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非常接近,完全达到了故障预测的目的。
金俊先[9](2019)在《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经济性及末级叶片安全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日益增长的带有间歇特征、不稳定特征的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接入电网,以及电力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导致电网负荷峰谷差日益增大,电网对火电机组调峰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经济性和安全性问题,对汽轮机组调峰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选定国内目前某600MW超临界汽轮机组作为研究目标,并陆续对其在深度调峰下的各项性能进行研究分析。首先,在深度调峰下,汽轮机主辅机运行状态更加复杂,为了掌握汽轮机组的热经济性能,分析并计算汽轮机组调峰能耗特性,创建机组变负荷调峰能耗计算模型,然后对机组在不同负荷工况下的试验数据进行采集,经过整理后进行简单计算并分析,确定汽轮机组不同负荷调峰状态下的能耗指标,得到了负荷率与汽轮机组在不同工况下各项经济性指标的对应关系,对其经济性进行简要分析。其次,在对汽轮机组经济性研究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了解深度调峰对低压缸末级的气动性能的影响,以600MW汽轮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商业计算流体软件Ansys CFX 16.1,通过改变出口背压的方式对汽轮机组末级流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其末级叶片在设计工况和高背压工况下的流动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末级背压的升高,汽轮机组末级级内流动状态会发生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受进口负攻角及逆压梯度的影响,叶片尾缘发生流动分离,并逐渐形成回流涡,级内损失增大并有可能引发叶片鼓风、颤振水蚀等现象。最后,从机组的安全性角度出发,为了确保末级叶片在高背压小容积流量工况下流场的安全可靠工作,采用流固热耦合的方法,着重对不同背压条件下末级动叶片的强度进行安全校核,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背压条件下,末级动叶等效应力随背压升高而轻微降低,从模拟结果来看,本文研究的末级叶片强度符合许用应力条件,在机组调峰的运行过程中,末级叶片自身强度满足深度调峰的要求。模拟结果对汽轮机末级叶片的设计和改型具有一定程度的参考价值,对提高火电厂在实际调峰过程中的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张佳敏,余德启,王恭义,吕凯[10](2015)在《汽轮机叶片动响应计算及高周疲劳寿命评估方法》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类对能源高效利用的不断追求,汽轮机作为实现能源转换的重要装备,其设计的安全可靠性尤为重要。叶片作为汽轮机的重要部件,长期工作在非稳态流场中,由于承受汽流激振力的作用而使得叶片发生强迫振动,并产生相当大的振动应力。历史数据表明,汽轮机叶片的断裂事故大多数是由于叶片振动应力过大所致。因此,为了充分保证叶片设计的安全可靠性,需要对叶片的振动应力及高周疲劳强度进行计算分析。本文讨论了一种基于模态的稳态动力学分析理论和有限元技术的动响应计算方法,并引入了高周疲劳寿命评估方法,来对汽轮机叶片进行动强度评估。结合商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将该研究成果应用到了某汽轮机低压末级长叶片的动应力计算分析中,获得了叶片不同模态下的动力响应,并对叶片最大动应力点进行了高周疲劳寿命分析。结果表明,引入的有限元动应力计算方法及高周疲劳寿命评估方法,能够可靠地用于评估叶片的动强度,提高叶片设计水平。
二、汽轮机叶片动应力计算方法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汽轮机叶片动应力计算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热电联产用宽负荷小型背压式汽轮机调节级叶片强度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2 调节级相关数据及典型工况 |
2.1 外部条件 |
2.2 配汽方式的选择 |
2.3 喷嘴与调阀的配置 |
2.4 动叶片的选型 |
2.5 叶片的截面几何特性 |
2.6 典型工况下调节级的热力性能数据 |
2.7 本章小结 |
3 调节级叶片强度的理论计算 |
3.1 调节级叶片受力情况概述 |
3.2 叶型部分的应力计算 |
3.2.1 离心拉应力 |
3.2.2 离心弯应力 |
3.2.3 汽流弯应力 |
3.2.4 合成应力 |
3.3 叶根部分的应力计算 |
3.4 叶片应力计算汇总 |
3.4.1 叶片材料及许用应力 |
3.4.2 截面受力计算汇总 |
3.4.3 截面受力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调节级叶片强度及受力优化 |
4.1 改变叶片几何结构 |
4.1.1 改变型线的相对位置 |
4.1.2 截面受力计算汇总 |
4.1.3 截面受力结果分析 |
4.2 改变运行方式 |
4.2.1 运行方式简介 |
4.2.2 热力性能数据 |
4.2.3 截面受力计算汇总 |
4.2.4 截面受力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调节级叶片强度的有限元分析 |
5.1 模型处理 |
5.2 调节级叶片受力结果及分析 |
5.2.1 仅在离心力作用下的受力 |
5.2.2 在离心力和汽流力作用下的受力 |
5.2.3 受力结果分析 |
5.2.4 与理论分析结果对比 |
5.3 频率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1、教育经历 |
2、工作经历 |
(2)小容积流量下汽轮机末级叶片动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小容积流量下末级流场特性研究现状 |
1.2.2 喷水减温传热传质特性的研究现状 |
1.2.3 汽轮机末级叶片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2.4 汽轮机末级叶片瞬态动力响应研究现状 |
1.3 研究现状总结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小容积流量下末级流场的数值研究 |
2.1 前言 |
2.2 湿蒸汽凝结流动数值方法 |
2.2.1 基本控制方程及湍流模型 |
2.2.2 几何模型及网格划分 |
2.2.3 数值方法与边界条件 |
2.2.4 数学模型准确性验证 |
2.2.5 计算结果准确性验证 |
2.3 小容积流量下末级流场特性分析 |
2.3.1 小容积流量下末级的压力特征 |
2.3.2 小容积流量下末级的出汽角特征 |
2.3.3 小容积流量下末级的反动度特征 |
2.3.4 小容积流量下末级的温度特征 |
2.3.5 小容积流量下末级流场的涡系结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排汽通道喷水减温对末级流场的影响研究 |
3.1 前言 |
3.2 喷水减温的相变传热传质计算方法 |
3.2.1 控制方程 |
3.2.2 喷水减温数值方法 |
3.2.3 数学模型验证 |
3.3 喷水减温的传热传质特性分析 |
3.3.1 排汽通道流场特性 |
3.3.2 喷水减温后排汽通道温度分布 |
3.3.3 相变传热传质特性分析 |
3.4 喷水减温对末级气动性能的影响 |
3.4.1 喷水减温对末级速度场的影响 |
3.4.2 喷水减温对压力场的影响 |
3.4.3 喷水减温对能量转换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小容积流量下汽轮机末级力学性能分析 |
4.1 前言 |
4.2 静强度计算数值方法 |
4.2.1 结构域基本控制方程 |
4.2.2 循环对称分析一般方程 |
4.2.3 双线性随动强化模型 |
4.2.4 叶片结构模型及网格划分 |
4.2.5 流固耦合数值方法 |
4.3 末级叶片的强度性能分析 |
4.3.1 末级叶片的等效应力分析 |
4.3.2 末级叶片变形量分布 |
4.4 喷水减温对末级叶片强度性能的影响 |
4.4.1 喷水减温对末级叶片温度的影响 |
4.4.2 喷水减温对末级叶片变形量的影响 |
4.4.3 喷水减温对末级叶片等效应力的影响 |
4.5 汽轮机末级叶片的模态分析 |
4.5.1 循环对称模态分析数值计算方法 |
4.5.2 末级叶片的固有频率分析 |
4.5.3 末级叶片的振型分析 |
4.5.4 预应力条件下末级叶片的模态分析 |
4.6 喷水减温对叶片固有振动特性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非定常工况下末级叶片的动力响应研究 |
5.1 前言 |
5.2 双向流固耦合数值模拟计算方法 |
5.2.1 流固耦合面动网格设置 |
5.2.2 双向流固耦合系统 |
5.2.3 材料疲劳特性 |
5.2.4 时间步长稳定性验证 |
5.3 小容积流量下末级流场非定常气动载荷研究 |
5.3.1 监控点的设置 |
5.3.2 涡流的非定常性 |
5.3.3 非定常性形成机理及特征 |
5.4 末级叶片的动力响应 |
5.4.1 局部危险点的确认 |
5.4.2 非定常气动载荷对叶片动力响应的影响 |
5.5 末级叶片疲劳寿命评估 |
5.6 喷水减温对应变-寿命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3)小流量工况下汽轮机末级叶片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小流量工况下汽轮机末级定常流场分析 |
2.1 数学模型 |
2.1.1 控制方程及湍流模型的确定 |
2.1.2 湿蒸汽凝结模型 |
2.1.3 模型验证 |
2.2 物理模型与边界条件 |
2.2.1 物理模型及边界条件的确定 |
2.2.2 网格划分及验证 |
2.3 小流量工况下末级流场脱流特性分析 |
2.3.1 流场多维流线分布特性 |
2.3.2 流场速度三角形及攻角分布特性 |
2.4 小流量工况下末级流场热力参数的分析 |
2.4.1 流场温度分布特性 |
2.4.2 流场压力分布特性 |
2.4.3 流场中反动度变化特性 |
2.5 小流量工况下末级流场中凝结液滴特性分析 |
2.5.1 流场中湿蒸汽成核率分布特性 |
2.5.2 流场中凝结液滴数量分布特性 |
2.5.3 流场中凝结液滴粒径分布特性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小流量工况下汽轮机末级非定常流场分析 |
3.1 模型及边界条件 |
3.1.1 模型及边界条件 |
3.1.2 非定常计算的收敛特性 |
3.2 小流量工况下末级非定常流场的分析 |
3.2.1 非定常流场多维流线分布特性 |
3.2.2 非定常流场反动度变化特性 |
3.2.3 非定常流场热力参数分布特性 |
3.3 小流量工况下末级非定常流场湿蒸汽凝结特性的分析 |
3.3.1 非定常流场中湿蒸汽成核率分布特性 |
3.3.2 非定常流场中凝结液滴粒径分布特性 |
3.3.3 非定常流场中凝结液滴数量分布特性 |
3.4 小流量工况下汽轮机叶片所受汽流力的非定常特性 |
3.4.1 非定常流场中汽流力的分布特性 |
3.4.2 非定常汽流力的频谱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小流量工况下汽轮机末级叶片的强度校核及疲劳分析 |
4.1 模型及网格 |
4.1.1 结构模型的确定 |
4.1.2 网格划分 |
4.1.3 网格无关性的验证 |
4.1.4 边界条件的确定 |
4.2 小流量工况下汽轮机末级叶片动力学分析 |
4.2.1 分析原理 |
4.2.2 叶片的应力分析 |
4.2.3 叶片的应变分析 |
4.3 小流量工况下汽轮机末叶片模态分析 |
4.3.1 模态分析方法介绍 |
4.3.2 叶片的振型分析 |
4.3.3 叶片的频率分析 |
4.4 小流量工况下汽轮机末叶片寿命预测及安全评估 |
4.4.1 寿命分析方法介绍 |
4.4.2 传统寿命预测方法及理论 |
4.4.3 叶片的寿命及安全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成果 |
致谢 |
(4)工业汽轮机转静子组件稳态运行安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汽轮机结构强度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汽轮机高温蠕变强度研究现状 |
1.2.2 汽轮机变工况研究现状 |
1.2.3 汽轮机叶片振动特性与强度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工业汽轮机转静子强度理论和变工况计算方法 |
2.1 汽缸有限元计算方法 |
2.1.1 汽缸热固耦合分析的有限元计算方法 |
2.1.2 蠕变计算的有限元计算方法 |
2.1.3 旋转对称叶片的自由振动有限元计算 |
2.2 高温蠕变强度理论基础 |
2.3 汽缸变工况热力计算方法 |
2.3.1 水和水蒸汽热力参数计算方法 |
2.3.2 汽缸变工况计算方法 |
2.4 叶片共振及强度分析 |
2.4.1 汽轮机叶片强度安全性考核方法 |
2.4.2 汽轮机叶片及叶盘结构共振分析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工业汽轮机汽缸高温强度分析 |
3.1 汽轮机汽缸结构与工作参数 |
3.1.1 汽缸有限元模型 |
3.1.2 汽缸材料特性 |
3.1.3 汽缸额定工况边界条件 |
3.2 汽轮机额定工况强度计算 |
3.2.1 汽缸水压试验校核 |
3.2.2 汽缸初始稳态温度场 |
3.2.3 汽缸初始稳态应力场 |
3.2.4 汽缸初始稳态位移场 |
3.2.5 汽缸长时蠕变强度分析 |
3.3 汽缸密封面汽密性分析 |
3.3.1 水压密封性能计算 |
3.3.2 初始稳态工况密封性能计算 |
3.3.3 蠕变工况密封性能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4 工业汽轮机变工况参数计算及敏感性分析 |
4.1 汽轮机变工况热力参数计算 |
4.1.1 水和水蒸汽热力参数计算 |
4.1.2 对流换热系数计算平台 |
4.1.3 Matlab驱动的汽轮机变工况简化计算 |
4.2 汽轮机进汽参数变化敏感性分析 |
4.2.1 温度场变化 |
4.2.2 应力场变化 |
4.2.3 应变场变化 |
4.2.4 位移场变化 |
4.3 本章小结 |
5 工业汽轮机末级叶盘结构动静强度分析 |
5.1 叶片及叶盘结构的频率分析 |
5.1.1 叶片三维模型 |
5.1.2 不同约束条件下的模态分析 |
5.1.3 预应力模态计算及共振分析 |
5.1.4 基于干涉图法的汽轮机叶盘共振分析 |
5.2 叶盘结构的强度校核 |
5.2.1 轮槽-叶片模型的建立 |
5.2.2 不同边界条件下的叶片受力分析 |
5.2.3 叶片强度校核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旋转机械叶片高周疲劳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叶片气动弹性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叶片振动响应分析方法 |
1.2.3 叶片振动试验测试技术与高速测试试验台叶轮(片)工装固定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叶片振动特性分析 |
2.1 概述 |
2.2 有限元法及计算软件 |
2.2.1 有限元分析方法 |
2.2.2 ANSYS Workbench软件 |
2.3 叶片振动特性分析 |
2.3.1 叶片振动 |
2.3.2 模态分析 |
2.3.3 叶片模态计算 |
2.3.4 坎贝尔图绘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叶片气动阻尼和气动载荷激励下振动响应分析 |
3.1 概述 |
3.2 叶片气动阻尼比计算方法 |
3.2.1 CFX软件及计算方法 |
3.2.2 叶片气动阻尼和能量法 |
3.2.3 叶片位置与叶间相位角关系 |
3.3 叶片颤振分析 |
3.3.1 叶片模型与扩展文件提取 |
3.3.2 流场建模 |
3.3.3 气动颤振分析 |
3.3.4 叶片气动阻尼计算结果 |
3.4 非定常气动力分析 |
3.4.1 叶片排动、静干涉 |
3.4.2 非定常气动力计算方法 |
3.4.3 计算过程 |
3.4.4 计算结果 |
3.5 旋转叶片振动响应分析 |
3.5.1 谐响应分析 |
3.5.2 动叶片振动响应结果分析 |
3.6 叶片疲劳损伤评估 |
3.6.1 疲劳与叶片高周疲劳 |
3.6.2 结构疲劳影响因素 |
3.6.3 风机动叶疲劳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胀紧套联接分析 |
4.1 概述 |
4.2 高速叶轮激振试验台 |
4.2.1 试验台部分 |
4.3 胀紧套结构与工作原理 |
4.3.1 胀紧套结构特点 |
4.3.2 胀紧套工作原理 |
4.3.3 胀紧套力学行为 |
4.4 胀紧套静强度有限元分析 |
4.4.1 胀紧套模型有限元分析 |
4.4.2 不同材料下胀紧套分析 |
4.4.3 加载载荷分析 |
4.4.4 不同转速下胀紧套分析 |
4.5 胀紧套装拆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叶片振动测试试验与计算对比 |
5.1 概述 |
5.2 试验方法简介 |
5.3 叶片模态计算 |
5.3.1 有限元计算结果 |
5.4 试验设备 |
5.5 试验测试结果比对 |
5.5.1 试验测量参数 |
5.5.2 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对比 |
5.6 应变—幅值比结果与误差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6)超低负荷多级湿蒸汽透平非定常气动特性的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叶轮机械非定常计算方法研究 |
1.3 低负荷湿蒸汽流场特性研究现状 |
1.3.1 理论研究 |
1.3.2 实验研究 |
1.3.3 数值模拟研究 |
1.4 涡激振动研究现状 |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数值计算方法 |
2.1 引言 |
2.2 流体控制方程 |
2.3 数值计算的湍流模型 |
2.3.1 标准k-?湍流模型 |
2.3.2 标准k-ω湍流模型 |
2.3.3 SST湍流模型 |
2.4 交界面设置 |
2.4.1 混合平面交界面 |
2.4.2 冻结转子法 |
2.4.3 瞬态转子定子交界面 |
2.5 多级非定常计算方法介绍及初步验证 |
2.5.1 TBR瞬态模型介绍 |
2.5.2 计算方法的敏感性验证 |
2.6 湍流模型的对比分析与选取 |
2.6.1 收敛性对比 |
2.6.2 非定常脉动载荷预测对比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汽轮机低压缸末六级叶片通道的定常计算 |
3.1 引言 |
3.2 计算区域及网格划分 |
3.3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3.4 低压通流流场结构分析 |
3.4.1 鼓风工况的确定 |
3.4.2 通流区域子午流场及脱流高度的变化规律 |
3.4.3 各工况叶栅流场结构的刻画 |
3.4.4 温度场分析 |
3.4.5 湿度分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低压通流部分六级流场非定常计算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计算方法说明 |
4.3 计算收敛情况确认 |
4.4 汽轮机级内非定常流动特性分析 |
4.4.1 叶片非定常气动力特性分析 |
4.4.2 叶片载荷脉动特征分析 |
4.4.3 超低负荷低压末级动叶栅三维流动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低压通流部分两级流场非定常计算与分析 |
5.1 引言 |
5.2 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 |
5.3 末级转子叶片气流激振力及频谱分析 |
5.4 旋涡结构识别与分析 |
5.4.1 Q准则识别旋涡结构 |
5.4.2 二次流线 |
5.4.3 螺旋度法 |
5.5 S3流面湍动能分析 |
5.6 叶顶流动结构诱导不稳定原理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小流量条件下汽轮机长叶片涡流颤振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础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实验研究现状 |
1.2.3 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2.4 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末级内流场计算的理论分析 |
2.1 末级长叶片小容积流量简介 |
2.1.1 末级蒸汽流动特性 |
2.1.2 颤振问题 |
2.2 末级流场数值模拟计算的基础理论 |
2.2.1 数值模拟计算概述 |
2.2.2 数值模拟计算的基本步骤 |
2.2.3 数值模拟的控制方程 |
2.2.4 数值模拟中的湍流模型 |
2.2.5 数值模拟中的边界条件 |
2.2.6 数值模拟的求解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容积流量下汽轮机末级脱流特性分析 |
3.1 概述 |
3.1.1 600MW末级叶片结构分析 |
3.2 末级动叶片实体建模 |
3.2.1 物理模型 |
3.2.2 网格划分 |
3.3 计算方法及边界条件 |
3.3.1 计算方法 |
3.3.2 边界条件 |
3.4 计算结果分析 |
3.4.1 小容积流量工况对动叶附近流场的影响 |
3.4.2 小容积流量工况下叶片受力面迹线图 |
3.4.3 小容积流量工况下叶片背压面迹线图 |
3.4.4 小容积流量工况下叶片根部压力云图 |
3.4.5 小容积流量工况下叶片顶部流速图及静压云图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小容积流量工况下引起叶片颤振分析 |
4.1 概述 |
4.1.1 叶片的振动及相关概念 |
4.2 叶片自振频率的计算 |
4.2.1 利用数值上能量法对叶片自振频率的计算 |
4.2.2 利用数值模拟对叶片自振频率的计算 |
4.3 涡流状态下叶片颤振机理的确定 |
4.3.1 非定常流动的叶片扭转振动 |
4.3.2 非定常流动的叶片弯曲振动 |
4.4 气动稳定性分析及判断颤振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轴流风叶动叶顶间隙对叶片动应力的影响研究及叶片激振实验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叶片颤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叶片叶顶间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叶片气动阻尼比的数值计算 |
2.1 概述 |
2.2 振动系统阻尼参数之间的关系 |
2.3 基于能量法的气动阻尼数值计算方法 |
2.3.1 叶片的颤振 |
2.3.2 能量法 |
2.3.3 气动阻尼的数值计算方法 |
2.4 气动阻尼计算方法验证 |
2.4.1 验证对象的选取 |
2.4.2 NASA Rotor 67叶片的建模 |
2.4.3 计算方法验证 |
2.5 轴流风机动叶在不同角度下的气动阻尼计算 |
2.5.1 流场及叶片结构建模 |
2.5.2 轴流风机动叶的气动阻尼计算流程 |
2.5.3 轴流风机动叶在不同角度下的气动阻尼计算结果 |
2.6 轴流风机不同叶顶间隙下叶片的气动阻尼计算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轴流风机叶片的动应力分析 |
3.1 概述 |
3.2 离心载荷及静应力分析 |
3.3 非定常气动力分析 |
3.3.1 非线性谐波法 |
3.3.2 时间变换法 |
3.3.3 动静干涉 |
3.3.4 坎贝尔图 |
3.3.5 非定常气动力计算流程 |
3.3.6 非定常气动力计算结果 |
3.4 叶片受迫振动分析 |
3.4.1 谐响应分析 |
3.4.2 动应力计算流程 |
3.4.3 叶片动应力计算结果 |
3.5 叶片疲劳寿命分析 |
3.5.1 疲劳的概念 |
3.5.2 高周疲劳 |
3.5.3 叶片疲劳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叶片激振测试实验台 |
4.1 概述 |
4.2 实验台介绍 |
4.2.1 叶片旋转系统 |
4.2.2 热空气激励系统 |
4.2.3 实验台数据采集控制系统 |
4.3 待测叶片数值计算 |
4.3.1 计算模型 |
4.3.2 静力学计算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速叶片振动预测 |
5.1 概述 |
5.2 实验台介绍 |
5.3 叶片最大振幅计算 |
5.3.1 有限元模型 |
5.3.2 模态分析 |
5.3.3 非定常气动力分析 |
5.3.4 叶片最大激振振幅计算 |
5.4 实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比对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附件 |
(9)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经济性及末级叶片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深度调峰下机组经济性研究动态 |
1.2.2 深度调峰末级流场研究动态 |
1.2.3 叶片强度分析研究动态 |
1.3 目前汽轮机组调峰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 |
2 汽轮机组深度调峰经济性研究 |
2.1 600 MW机组深度调峰试验 |
2.1.1 调峰试验标准 |
2.1.2 600 MW机组试验方法 |
2.1.3 试验测点及测量仪表 |
2.1.4 试验设备状态及试验程序 |
2.1.5 试验数据的计算及整理 |
2.2 600 MW机组调峰经济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汽轮机末级流场数值计算方法 |
3.1 计算流体力学理论 |
3.1.1 控制方程 |
3.1.2 湍流模型 |
3.1.3 计算方法 |
3.2 计算结构力学 |
3.2.1 理论方程 |
3.2.2 计算方法 |
3.2.3 流固耦合面数据传递 |
3.3 本章小结 |
4 600MW机组深度调峰下末级流场特性分析 |
4.1 深度调峰下末级流场概述 |
4.2 物理模型与网格划分 |
4.2.1 研究对象 |
4.2.2 物理模型 |
4.2.3 网格划分 |
4.3 数值方法及边界条件 |
4.4 计算结果分析 |
4.4.1 末级动静叶压力分布 |
4.4.2 静叶速度场分析 |
4.4.3 动叶速度场分析 |
4.4.4 末级静叶压力面极限流线分布 |
4.4.5 末级静叶吸力面的极限流线分布 |
4.4.6 末级动叶压力面极限流线 |
4.4.7 末级动叶吸力面极限流线 |
4.5 本章小结 |
5 600MW机组深度调峰下末级叶片安全性分析 |
5.1 流固耦合分析 |
5.2 有限元模型 |
5.3 网格划分 |
5.4 边界条件设置 |
5.5 流固热耦合计算结果 |
5.5.1 强度分析 |
5.6 叶片强度安全性校核 |
5.6.1 强度校核原理 |
5.6.2 不同背压下动叶片安全校核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汽轮机叶片动应力计算方法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热电联产用宽负荷小型背压式汽轮机调节级叶片强度优化[D]. 陈霖. 浙江大学, 2021(02)
- [2]小容积流量下汽轮机末级叶片动力特性研究[D]. 徐美超. 东北电力大学, 2021(01)
- [3]小流量工况下汽轮机末级叶片安全性分析[D]. 王加兴. 东北电力大学, 2021(09)
- [4]工业汽轮机转静子组件稳态运行安全分析[D]. 张博.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5]旋转机械叶片高周疲劳预测方法研究[D]. 余海. 北京化工大学, 2020
- [6]超低负荷多级湿蒸汽透平非定常气动特性的数值研究[D]. 马建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7]小流量条件下汽轮机长叶片涡流颤振的数值模拟研究[D]. 周威.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8]轴流风叶动叶顶间隙对叶片动应力的影响研究及叶片激振实验台设计[D]. 李渊源.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9]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经济性及末级叶片安全性研究[D]. 金俊先. 沈阳工程学院, 2019(01)
- [10]汽轮机叶片动响应计算及高周疲劳寿命评估方法[A]. 张佳敏,余德启,王恭义,吕凯. 第11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会议论文集,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