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奶牛人工诱导泌乳技术最佳方案的筛选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闫向民[1](2020)在《新疆褐牛肉用功能基因筛选及基于转录组和全基因组的群体选育进程分析》文中提出新疆褐牛是以新疆本地哈萨克牛为母本,先后与瑞士褐牛、阿拉塔乌牛以及科斯特罗姆牛进行杂交,经长期选育而成的乳肉兼用型牛。经过多年改良,其肉、乳产量得以有效提高。目前,新疆褐牛和哈萨克牛是新疆肉牛生产的主要品种。本研究以新疆褐牛和哈萨克牛种用群体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两个品种的屠宰性状、胴体性状、营养成分、食用品质进行了对比分析;接着,通过转录组测序比较了两个品种牛背最长肌转录组差异,挖掘差异表达基因和潜在影响肉质的生物学通路;最后,通过基因组重测序技术明确了到目前阶段为止新疆褐牛选育过程中受人为选择的基因,并利用转录组及基因组测序结果联合分析的方法明确了新疆褐牛选育过程中有关肉质性状的分子改良进展,主要结果如下:1、新疆褐牛与哈萨克牛群体间屠宰及胴体性状、肉质性状对比分析发现,新疆褐牛产肉性能、体表脂肪沉积、胴体指标优于哈萨克牛;新疆褐牛部位肉剪切力值、蒸煮损失等肉质性状好于哈萨克牛。2、RNA高通量测序表明,哈萨克牛与新疆褐牛背最长肌存在67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在哈萨克牛中高表达的共286个,在新疆褐牛高表达的共387个。其中,(1)ABLIM2、ACTB、ARPC1A、DNAAF1、COL12A1、STC1、ITGA7等基因可潜在影响肌纤维形成和分布,进而影响产肉量和肉质;(2)ADCY6、ATP5E、POR、LDHA、ACACB、ACOT2、CPT1A、FADS3等基因可影响能量产生、利用、脂类运输和代谢,从而潜在影响肌间脂肪含量,进而影响肉质;(3)CH1、NMNAT3、PTS、CFB、FBXO32、NAMPT、PANK1、ANXA9、BIN3、CRYAB、SIRT5、DCLRE1C、MCM6、ARNTL、HLX、ADCY10、AOX1、ADAMTS10、ATAD3等基因可影响碳水化合物、辅酶、无机离子转运和代谢和苷酸转运/代谢、转录、翻译后修饰、蛋白质更新和信号转导,进而对细胞基本生物学功能进行调控;除此之外,UBIAD1、C1H21ORF7、CMYA1、CCDC138等大量基因也具有差异表达,但具体生物学功能尚不明确;(4)CFB、GLUL、FBXO32、FUT11、GCNT1、GLCE、ACTB、ARPC1A、STC1、ADCY6、POR、LDHA、ACACB、ACOT2、CPT1A基因在新疆褐牛和哈萨克牛的股四头肌、腰大肌、斜方肌、半腱肌、肋间肌这5个部位肉中存在差异表达,并可能是影响肉质的候选基因。3、全基因组重测序结果表明,哈萨克牛和新疆褐牛群体间存在500余万个SNP位点和70余万个Small Indel位点;哈萨克牛和新疆褐牛群体所有SNP/Small Indel涉及功能基因10000个以上,生物学通路258个。而全基因组和转录组联合分析表明,新疆褐牛与哈萨克牛相比,新疆褐牛选育过程中,有4000余个区段受到选择,并调控大量基因进行差异表达,涉及Rap1 signaling pathway、Ras signaling pathway、Chemokine signaling pathway、Fox O signaling pathway、Neuroactive ligand-receptor interaction、Protein processing in endoplasmic reticulum、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Regulation of actin cytoskeleton、Hippo signaling pathway、Focal adhesion、MAPK signaling pathway等85个生物学通路。本研究初步明确了新疆褐牛选育过程中基因组和转录组水平的变化,探讨了新疆褐牛在基因组和转录水平的选育进程,为下一步新疆褐牛专用品系的育种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蒋玲玉[2](2020)在《利福昔明注入剂处方研究及检测方法的建立》文中研究指明奶牛用局部注入剂指应用于乳腺或子宫内、经乳管或配合导管经子宫注入的剂型,与全身给药相比较,疗效更好且组织残留更低。利福昔明注入剂产品的研制为治疗奶牛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提供了有效防治手段。本文旨在建立利福昔明子宫注入剂含量测定HPLC法,同时研制稳定有效且在牛奶中分散度较好的利福昔明乳房注入剂并进行质量评价。本文建立的利福昔明子宫注入剂含量分析方法专属性强;10–32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34600X-49100;定量限为0.6μg/mL,检测限为0.25μg/mL;准确度良好,利福昔明的回收率在98.29%-101.87%之间,RSD=1.24%;在考察范围即柱温35-45℃、流速1.2-1.6mLmin/、波长274-278nm、流动相比例变化±5%、流动相pH6.8-7.6及3根不同色谱柱之间,含量RSD分别为0.22%、0.29%、0.33%、0.48%、0.29%、0.52%,表明该方法可靠性高。对6批中试样品中利福昔明的含量为99.8%-102%。所建立的利福昔明乳房注入剂含量方法专属性强;在20–1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6805X+25358;定量限为0.4μg/mL,检测限为0.15μg/mL;重复性、方法精密度及中间精密度试验中含量RSD分别为0.48%、0.95%、0.45%,方法精密度及中间精密度的相对偏差为1.52%,故精密度高;准确度高,利福昔明的回收率在99.45%-101.31%之间,RSD=0.61%;在考察范围即柱温25-45℃、流速1.2-1.7mLmin/、波长273-281nm、流动相pH6.8-7.6、流动相比例变化±5%及3根不同色谱柱之间,含量RSD分别为1.81%、0.65%、1.38%、1.54%、0.82%、1.28%,表明该方法可靠性高。6批中试样品中利福昔明的含量为99.08%-102.47%。本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二次回归旋转正交试验对利福昔明乳房注入剂的最佳处方及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处方工艺如下所示:取适量大豆油加热至60-80℃,加入0.07g单硬脂酸甘油酯恒温搅拌30min后,冷却至36-42℃加入0.19g羊毛脂,搅拌至融化,随后添加0.17mL吐温-80、0.034mL司盘-80搅拌均匀后放入0.1g利福昔明(粒径5-10μm),最后补加大豆油至5mL,研磨均匀,灌封,60Co-γ射线辐射灭菌。所制备的样品稳定且在乳中的分散度好,符合兽药典的规定。本文对所研制利福昔明乳房注入剂进行加速、光照和长期稳定性以及局部皮肤刺激性进行研究。(1)温度30±2℃、相对湿度60±5%条件下放置6个月、照度4500±500Lx条件下敞口放置10天及在温度25±2℃、相对湿度60±5%条件下长期贮存18个月后,利福昔明乳房注入剂的性状、水分、无菌、沉降体积比、粒度、含量及有关物质均符合药典规定,该制剂稳定性良好。(2)利福昔明乳房注入剂对新西兰兔的皮肤及阴道粘膜均无刺激性,粘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无异常,符合安全性试验的标准。
赵亚军[3](2019)在《高精料条件下奶牛复合益生菌的筛选》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体外发酵、动物饲养试验研究不同益生菌间的复合效应,旨在筛选高精料条件下最佳的复合益生菌。试验分3部分进行,试验一:通过体外发酵,研究高精料条件下酿酒酵母A(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Y1)、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Y2)、酿酒酵母B(S.cerevisiae B,Y3)、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Y4)、酿酒酵母C(S.cerevisiae C,Y5)、热带假丝酵母A(Candida tropicalis A,Y6)、热带假丝酵母B(C.tropicalis B,Y7)、酿酒酵母D(S.cerevisiae D,Y8)、热带假丝酵母C(C.tropicalis C,Y9)、酿酒酵母E(S.cerevisiae E,Y10)等10株酵母及其复合菌在添加量为1×108CFU·30 mL-1时对牛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Y3与Y4、Y6、Y7、Y8、Y9,Y7与Y1、Y5在提高瘤胃pH方面存在正复合效应;Y8与Y4、Y7在提高MCP浓度方面具有正复合效应,Y3与Y7、Y8、Y9、Y10,Y6与Y8复合在减少产气方面具有正复合效应;Y7与Y8、Y7与Y9显着增加丙酸比例;Y7与Y8复合显着降低乙酸丙酸比例。最终,筛选出在提升瘤胃pH方面的最佳复合菌:Y3+Y8(YT)、Y3+Y4+Y5+Y6+Y7+Y8+Y9(YS)。试验二:通过体外发酵技术,研究高精料条件下复合酵母YT、YS与枯草芽胞杆菌A(Bacillus subtilis A,B1)、枯草芽胞杆菌B(B.subtilis B,B2)、枯草芽胞杆菌C(B.subtilis C,B3)、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B4)、枯草芽胞杆菌D(B.subtilis D,B5)等5株细菌在添加量为1×108CFU·30 mL-1时的复合效应。试验结果显示,YT与B2、B3、B5复合在提高pH方面存在正复合效应;YT与B2,YS与B2、B3复合在降低NH3-N浓度,提升MCP浓度方面存在正复合效应;在调节瘤胃发酵模式方面,YT与B2、B3、B5,YS与B2、B3显着降低了乙酸丙酸比例。最终,筛选出在提高瘤胃pH方面的最佳复合菌:YT+B2、YT+B3、YT+B5与YS+B2。试验三:选取40头荷斯坦奶牛按区组试验设计分为5组,其中I-IV组分别饲喂YT+B3、YT+B5、YS+B2、YT+B2,另设对照组。每天每头奶牛饲喂酵母和细菌各5×109CFU。试验结果显示,YT+B3可显着提高瘤胃pH、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YT+B2可促进奶牛对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提高动物的消化能力。综上,YT+B3对提升瘤胃pH、DMI、产奶量方面,YT+B2对提高动物消化能力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是较好的两种复合菌。
郑天豪[4](2019)在《miR-105b通过靶向AKT3参与LPS诱导的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反应》文中研究说明MicroRNAs(miRNAs)作为一类具有高度保守性的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广泛参与到包括免疫系统在内的生物体各个系统的活动中。文献报道miR-105b在炎症反应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但在家养动物中未见miR-105b与炎症反应的相关研究。奶牛乳房炎是由革兰氏阴性细菌等病原体感染乳腺上皮细胞引起的一种疾病,严重危害奶牛生产及其经济效益。为了探讨miR-105b在奶牛乳房炎症中是否有调控作用,本试验用大肠杆菌来源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处理牛乳腺上皮细胞,建立体外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qRT-PCR、过表达和抑制表达等技术验证miR-105b在炎症反应过程中的作用,为奶牛乳房炎的相关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结果如下:(1)用不同浓度LPS刺激牛乳腺上皮细胞后,通过CCK8试验发现LPS浓度为10μg/m L时细胞抑制率最接近10%。用10μg/m L的LPS刺激牛乳腺上皮细胞,处理不同时间后通过ELISA和qRT-PCR检测TNF-α细胞因子浓度和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发现LPS处理6 h时TNF-α的含量极显着增高。同时,Western blot检测发现TLR4、Myd88的蛋白水平显着升高(p<0.05),说明在牛乳腺上皮细胞中,10μg/m L LPS处理6 h可有效触发炎症因子的表达和分泌,且LPS是通过与TLR4结合,同时募集配体Myd88来介导炎症反应,细胞炎症模型构建成功。(2)采用qRT-PCR技术对miR-105b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发现miR-105b在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模型中极显着高表达(p<0.01),表明miR-105b可能参与LPS诱导的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反应。(3)利用生物信息学对miR-105b的靶基因预测发现,AKT3与miR-105b具有一个保守的结合位点,表明AKT3是miR-105b的一个潜在靶基因。进一步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发现,miR-105b mimic和AKT3 3’UTR野生质粒共转染后,其荧光素酶活性降低显着低于miR-105b NC组,表明miR-105b可与AKT33’UTR靶向结合,抑制AKT3的活性。(4)miR-105b mimic转染效率研究发现,转染后miR-105b的表达水平极显着增高(p<0.01),约为对照组的800倍,表明转染成功。然后继续用LPS感染6 h,结果显示炎症因子TNF-α、IL-6 mRNA水平均极显着降低(p<0.01),IL-10的mRNA表达量显着增高(p<0.05);AKT3和p-AKT3的蛋白水平显着降低(p<0.05)。(5)进一步转染miR-105b inhibitor,细胞内miR-105b的表达量显着下调(p<0.05)。LPS诱导6 h后,炎症因子TNF-α、IL-6的mRNA水平均极显着增高(p<0.01),IL-10的mRNA表达量无显着差异;AKT3和p-AKT3的蛋白水平显着增高(p<0.05)。综上所述,在LPS诱导的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反应中,miR-105b可通过靶向AKT3基因抑制TNF-α和IL-6 mRNA的表达,进而抑制炎症发生。
吴宁[5](2018)在《磷酸替米考星的体内外药效学、一般药理学及其对靶动物猪的安全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替米考星是畜禽专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极强的抗菌能力,耐药性低,抗菌谱广,对全部革兰氏阳性菌、部分革兰阴性氏菌、支原体、螺旋体均有抑杀作用,用于治疗猪、鸡、羊、奶牛等的感染疾病。但因其具有难溶于水、味苦等适口性差等特点,该药物的临床应用一直存在局限性。猪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的慢性疾病,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临床症状主要为慢性喘气、干咳。继发感染其他病原体时,动物会出现食欲不振、发热、呼吸困难及机能衰竭等症状。在不同日龄的同圈猪之间,该病可以互相传染,导致猪体增重率降低、死亡增加、饲养效率低和医药成本增加,经济损失巨大。为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和便于临床应用,替米考星的化学结构上增加磷酸基团可有效增加其水溶性。为了客观评价宁夏泰瑞制药有限公司所研制的磷酸替米考星原料药及其制剂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对猪支原体肺炎的体内、外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对实验动物安全药理学特点和对靶动物猪的安全性,我们进行了本研究。本试验采用96孔板进行倍比稀释的微量稀释法客观比较了磷酸替米考星、替米考星、泰乐菌素和泰妙菌素等4种抗生素对9种畜禽常见病原微生物的体外抑菌活性,即最小抑菌浓度(MIC)。试验结果显示,磷酸替米考星对猪肺炎支原体与鸡毒支原体的MIC分别为0.3125 μg/mL和0.0049 μg/mL,表现出较强抑菌活性;对猪链球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等临床致病菌的MIC也均在0.0049-2.5μg/mL之间,抑菌活性良好;与其他受试抗生素相比,磷酸替米考星具有更强或相当的抑菌活性。与主要对照药物替米考星相比,磷酸替米考星的水溶性更强、便于饲喂给药。试验表明,磷酸替米考星对受试病原微生物(支原体、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抑制效果良好,且对部分病原的效果优于替米考星,可用于治疗上述敏感菌所致的畜禽疾病。本试验评价了 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对人工感染猪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首先建立了人工感染猪支原体的肺炎模型,通过观察试验猪的死亡率、治愈率、有效率、增重效果、感染仔猪的肺部病变等级,评估不同剂量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对人工感染猪支原体肺炎病猪的治疗效果。研究显示,100 mg/L10%磷酸替米考星溶性粉显示出明显地对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但60-80 mg/L剂量通过饮水口服途径即已显示出良好治疗效果,并且使用60-80 mg/L剂量的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治疗效果与市售替米考星可溶性粉(10 g/0.1 kg,75 mg/几水,以替米考星计)相当。同时,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还具有缓解患猪增重减慢的作用。试验表明,60-80 mg/几剂量可作为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治疗猪支原体肺炎的推荐使用剂量。而与替米考星相比,增加了磷酸基团的磷酸替米考星显着增强了其水溶性,因此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在临床使用中会更加便捷。为进一步确定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对猪肺炎支原体的治疗效果、临床应用剂量、治疗时间等使用相关问题,在前述人工猪支原体肺炎模型基础上,本试验通过检测各组受试猪的死亡率、治愈率、有效率、增重效果、感染仔猪的肺部病变评分以及相关生理生化和尿液等相关指标,进行了 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对猪肺炎支原体病的临床治疗试验。结果显示,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100 mg/L、80 mg/L、60 mg/几剂量组对猪支原体肺炎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显着降低患病猪肺脏的实变评分,且与对照组10%替米考星可溶性粉药物的治疗效果相当。饲喂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可以改善受试猪的相对增重效果。以100 mg/几水-60 mg/几水的剂量对猪只使用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不显着影响受试猪的血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和尿常规指标,使用于试验动物猪是安全的。由此可见,在临床上使用60-80 mg/几水剂量的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治疗猪支原体肺炎是安全且有效的。在经过实验室的治疗试验和II期临床试验基础上进行该III期临床试验,以进一步验证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对仔猪自然感染猪肺炎支原体病的治疗效果,为其在家畜疫病防治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本研究在自然感染猪支原体肺炎的病猪上,通过检测各组受试猪死亡率、治愈率、有效率、增重效果、感染仔猪的肺部病变评分等指标,进行了 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治疗猪肺炎支原体病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80 mg/几剂量组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对猪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60 mg/几剂量组和10%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对照药物组;但各治疗组的治疗效果相当。10%磷酸替米考星60-80 mg/几对猪支原体肺炎自然发病猪群饮水饲喂治疗1周,能显着改善猪群的生长速度,且效果好于相同含量的替米考星,但和健康猪群相比仍有很大差距。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60-80 mg/几剂量组、10%替米考星75 mg/L对照组可明显降低猪支原体肺炎自然发病猪肺脏病变变程度。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60-80 mg/几剂量的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饮水治疗猪自然感染肺炎支原体的效果显着,且治疗效果与治疗剂量成正比。本试验还探讨了 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对家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小鼠神经系统和大鼠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40 mg/kg、20 mg/kg和10 mg/kg三个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蒸馏水)经十二指肠给药后180 min内,受试麻醉犬各剂量组各时间点血压、呼吸频率、呼吸幅度及各项心电图指标给药前后自身对照,无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该药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犬心血管与呼吸系统都没有显着影响。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对小鼠神经系统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240 mg/kg、120 mg/kg和60 mg/kg三个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蒸馏水)灌胃给药后,均对小鼠耳壳血管及尾色泽无明显影响,各剂量组小鼠活动正常;该药对小鼠机能协调无明显影响;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各剂量组与阈下剂量的戊巴比妥钠无协同作用,对小鼠自发活动没有明显影响(P>0.05)。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对大鼠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影响试验的结果表明,120 mg/kg、60 mg/kg和3 0 mg/kg三个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蒸馏水)灌胃给药后,除高剂量组显着升高大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中剂量组显着升高尿素氮外(其值仍在正常范围之内),三个剂量组对大鼠胆汁分泌、肠推进、胃液分泌、尿常规、泌尿系统相关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明显影响(P>0.05)。同时,为具体评估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在靶动物猪上临床使用时的安全性,本研究以50头40日龄健康断奶姜曲海品系仔猪为试验对象,分别以1倍、3倍、5倍及10倍剂量该药物连续饮水给药21 d,检测喂服该受试药物前后试验猪的血常规、血生化、血凝、尿常规、料重比等指标以及组织病理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受试仔猪没有表现出明显不良症状,除10倍剂量受试猪的生化指标血清钙、肌酸激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极显着差异(P<0.01)外,其它各用药组受试猪的所有检测指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没有显着性差异或其测定值均位于正常值范围,未出现与用药明显相关的不良反应。说明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毒性很小,受试猪体的耐受性高,至少以10倍推荐剂量连续饮水给药21 d对靶动物猪是安全的。另外,本试验补充了正常饲养的姜曲海品系仔猪血常规、血生化、凝血指标、尿常规、生长期的饲料报酬等方面的统计数据,为上述指标的进一步研究或者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本研究证明,磷酸替米考星对支原体支原体、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良好的抑菌效果,60-80 mg/几水及以上剂量的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对人工感染和自然感染的猪肺炎支原体病有着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建议将60-80 mg/几水作为推荐剂量,饮水口服,每日1次,连用7日。同时,本研究还表明,受试剂量的磷酸替米考星对实验动物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小鼠神经系统和大鼠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均无明显的毒性作用,10倍推荐剂量的磷酸替米考星对靶动物猪的各项生理指标也是安全的。本研究为磷酸替米考星及其制剂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了有效的试验依据。
钱民怡[6](2017)在《阿莫西林与黄芩素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协同抗菌机制研究及其复方制剂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主要疾病之一,严重危害到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金黄色葡萄球(金葡菌)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针对其感染,抗生素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PRSA)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已严重威胁到常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AMO)的药效。我国具有丰富的中药资源,本研究拟从中药中筛选可增强PRSA和MRSA对AMO敏感性的中药单体/提取物并研究其协同抗菌机制,中西复配研制复方制剂,以期为耐药金葡菌引起的奶牛乳房炎治疗提供一个有效新制剂。本研究借助联合药敏试验(棋盘法)从21种中药中筛选得到黄芩素(BAI):≥2 μg/mL可使AMO对MRSA标准菌株ATCC33591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由64 μg/mL降低至≤4 μg/mL,即AMO+BAI逆转了 ATCC33591对AMO的耐药性,两者联合对MRSA和PRSA临床分离菌株均呈现协同抗菌作用。最小杀菌浓度(MBC)测定表明16μg/mLBAI可使AMO对ATCC33591的MBC值由64μg/mL降至16μg/mL;时间杀菌曲线测定表明32μg/mL AMO与64 μg/mL BAI联合作用至24 h细菌全部死亡,比单药降低了约1011CFU/mL和109 CFU/mL;BAI可增强AMO的抗菌后效应(PAE),使其对ATCC33591的PAE由1h延长至3h;防突变浓度(MPC)测定结果表明,BAI可减小AMO对金葡菌的MPC及MPC/MIC值而减少其耐药突变选择窗,提示两者联合应用可减缓金葡菌耐药性的发生。通过构建粒细胞减少小鼠大腿肌肉感染模型研究了AMO+BAI对小鼠MRSA感染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两者联合用药在小鼠体内杀菌效果要优于单药。对AMO+BAI的协同抗菌机制进行了初探。用碘量法测定BAI对青霉素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BAI可通过抑制青霉素酶活性对AMO起保护作用,但其抑制效果弱于β-内酰胺抑制剂—克拉维酸钾。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成功构建了 MRSA重组菌株(RN4220+pAM401-mecA),联合药敏试验结果表明BAI同样可增强RN4220+pAM401-mecA对AMO的敏感性。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到BAI对RN4220+pAM401-mecA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表达量并无显着影响。通过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和荧光成像法分析了 BAI对PBP蛋白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BAI能明显抑制青霉素敏感蛋白PBP3的活性,而对PBP2a的活性则无影响。综上结果表明BAI通过抑制青霉素酶和PBP3的活性来发挥其与AMO的协同抗菌作用。通过单因素筛选分散媒等辅料后,以沉降体积比和重分散性为考察指标,借助正交设计对制剂的处方与工艺进行优化,并于中试车间进行工艺放大,成功研制出3批样品——阿莫西林黄芩素混悬乳房注入剂。建立了制剂中AMO和BAI含量检测的HPLC法,经方法学验证两种药物方法的回收率高(>99%)、线性良好、专属性强、精密度、重复性和耐用性良好,测得3批中试样品中两药的含量均大于97%。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本制剂符合质量要求,在避光、室温下保存,至少保持18个月稳定。进行了阿莫西林黄芩素混悬乳房注入剂对临床泌乳期奶牛乳房炎的疗效研究。选择38头患有临床型乳房炎的泌乳期荷斯坦奶牛(50个患病乳区),以每个乳区作为单个病例,根据给药前细菌分离结果将病例平均分为受试药物组和对照药物(速诺LC)组。结果表明,对于金葡菌感染的乳房炎,受试药物的治愈率为50.00%,与对照药相当(45.00%);而对MRSA引起的奶牛乳房炎,受试药物组的治愈率要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0.0%和20.0%;对于总的细菌学治愈率,受试药物组与对照药物分别为68.42%和69.09%,结果表明受试制剂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具有较好的疗效。综上所述,本研究筛选得到AMO+BAI对耐药金葡菌具有协同抗菌效应,BAI可降低AMO的MPC而减缓金葡菌耐药性的发生;BAI与AMO的协同抗菌机制与BAI抑制青霉素酶和PBP3的活性有关;在此基础上成功研制了阿莫西林黄芩素混悬乳房注入剂,该制剂质量可控,对金葡菌引起的泌乳期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具有良好的疗效。本研究“中西合用”制剂的研制为兽用新制剂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新型奶牛乳房炎复方制剂的研制与新药注册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科学支撑。
刘光磊[7](2008)在《奶牛乳中IgG变化规律及其转运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提高乳中IgG含量为主线,以乳中IgG生成和转运调控机理为研究目的,通过六个试验系统研究了影响IgG含量及转运的因素、转运受体基因多态性对IgG含量和转运的影响、免疫刺激后奶牛乳中IgG消长规律及转运变化、免疫刺激后基因表达变化等转运机理。试验一以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研究了影响乳中IgG浓度及转运总量的影响因素。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相关分析方法表明乳中IgG浓度与奶牛胎次(r = 0.378,P < 0.01)、泌乳天数(r = -0.145,P < 0.05)、乳糖(r = -0.223,P < 0.01)和体细胞分数SCS(r = 0.217,P < 0.01)相关显着;通径分析表明胎次对乳中IgG浓度的通径系数为Py1,x1 =0.31(P < 0.01),为影响乳中IgG浓度的直接因素,而乳糖、产奶阶段和SCS的通径系数分别为Py1,x6 =-0.12、Py1, x2 =-0.11和Py1, x8=0.11,但均不显着(P > 0.05)表明这些因素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综合作用的结果。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胎次、产奶阶段、乳成分等8项指标与免疫活性蛋白浓度之间存在4对典型变量,第一对和第二对典型变量分别包含了数据信息的67.3%和24.3%,具有统计意义。通径分析、典型分析可以刻画约IgG变异信息的30%、IgA 10%、IgM 20%、Lf 60%,说明本研究所涉及因素不能充分刻画乳中Ig浓度所有的变异,还有许多未知因素尚未涉及。本研究首次提出Lf指数(Lactoferrin Index)和IgG指数(Immunoglobulin G Index),根据指数大小,可以预测乳中Lf和IgG浓度的高低。通过筛选,乳中Lf和IgG的含量分别提高了40.7%和19.5%,筛选效果显着。试验二进行了奶牛FcRn受体α链FCGRT基因和β链B2M基因SNP多态性与乳中IgG浓度及转运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FCGRT基因启动区存在4个SNP,分为6个单倍型,共有11种单倍型组合,但单倍型组合对牛奶IgG含量和牛奶IgG转运总量的效应均不显着(P>0.05)。在B2M基因外显子上存在3个SNP位点,分为4个单倍型,共有8种单倍型组合,单倍型组合对牛奶IgG含量和牛奶IgG转运总量的效应显着(P < 0.05),对血清IgG含量和牛奶血液IgG浓度比值没有显着影响。单倍型组合H3H3奶牛个体为双碱基缺失纯合的奶牛个体,其奶牛个体有较低的乳IgG浓度和较高的血清IgG浓度(P < 0.05),表明双碱基缺失纯合个体的乳腺转运IgG效率较低。通径分析表明添加B2M单倍型组合因素后,刻画IgG变异信息提高到40%.试验三以Lipase为抗原模型,成功的制备了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疫苗,ISCOM微粒为典型的笼格状微粒,形态均一,大小平均为27.0nm,为二十面体结构。试验四在ISCOM疫苗制备的基础上,引进奶牛乳腺埋植技术和抗原缓释技术制备抗原缓释剂(ARD),通过对奶牛乳腺埋植3种ARD,分别在埋植后0d、14d和28d刺激奶牛产生特异性抗体进入乳中。研究表明,乳腺埋植ARD对奶牛生产性能和乳成分没有影响,不会引发奶牛乳房炎;埋植后奶牛外周血液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试验组T淋巴细胞SI指数在15d时显着增高(P<0.05),表明ARD具有细胞免疫刺激作用,使奶牛的细胞免疫得到一定提高。奶牛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滴定效价均明显升高,ELISA滴定效价平均为2×106;埋植后9d便可检测到乳清中特异性抗体,其应答规律与3种ARD的释放一致。通过比较血清和乳清中特异性抗体含量变化,发现在血清效价相同的情况下,奶牛个体对IgG的转运存在差异;ARD埋植免疫后11d和20d抗体转运出现短暂性上升。试验五比较了初乳、常乳和免疫乳中特异性IgG效价,结果表明,ARD免疫后乳中ELISA效价平均为4.1×104,可以达到23d初乳的水平。试验六以泌乳小鼠为模型研究ISCOM免疫刺激后FCGRT和B2M基因mRNA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小鼠乳腺B2M和FCGRT基因随着泌乳天数的上升而下降,B2M基因在0d表达最高,FCGRT基因在1d表达最高,此后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免疫荧光结果表明,0d的乳腺上皮细胞膜上的FcRn受体表达量要高于其它时间点。ISCOM的免疫刺激后,小鼠乳腺FCGRT和B2M基因mRNA表达上调,免疫后4d的FCGRT和B2M基因表达量要高于免疫后8d的表达量。
赵义斌,徐庆林,周韶[8](2002)在《奶牛人工诱导泌乳技术最佳方案的筛选试验》文中提出将中国荷斯坦经产不孕牛 3l头、处女牛 17头分别按诱乳前产奶量和体重相近的原则分为 9组和 5组 ,分别以利血平等不同辅助剂与主诱乳针剂配合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 ,经产牛和处女牛均以主诱乳针剂 +利血平组的产奶量最高 ,分别比对照组 (不用辅助剂 )或用其它辅助剂的各组产奶量的平均值提高 2 6 .18% (P <0 .0 5 )和 87.2 4 % (P <0 .0 1) ;经产牛的诱乳成功率试验组达 10 0 % ,而对照组仅为 75 %。
骆志安[9](1986)在《奶牛人工诱导泌乳技术的进展》文中指出 奶牛的不孕或难孕,直接影响生产水平,既无功消耗草料,浪费人力又降低经济效益。据乌鲁木齐地区5个牛场1976~1981年的不完全统计,在366头淘汰母牛中(不包括结核,布病淘汰的牛)有23%是属于难配不孕,停止泌乳的牛。如果加上在群的不孕牛,数量就更大。这个问题在我省也严重地存在。长期以来,人们就在探索如何使这类无法治疗的奶牛在不孕情况下也能产奶的问题。托尔纳(Turner)在1931年提出了雌激素促进乳腺导管系统的生长,孕酮与雌激素结合促使乳腺腺泡充分发育,垂体前
蔡明成[10](2019)在《牛奶外泌体炎症相关microRNA的筛选及其功能验证》文中研究指明乳房炎是制约奶牛产业发展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是造成隐性乳房炎主要的细菌之一。在乳腺组织中,乳腺上皮细胞在牛奶分泌和先天免疫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S.aureus可激活乳腺上皮细胞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同时可影响免疫细胞的激活、分化或迁移等,其中miRNAs(microRNAs,miRNAs)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外泌体是具有细胞间通讯功能的纳米级胞外囊泡,且已被证实存在于牛奶以及细胞上清液中。但是S.aureus影响牛奶或乳腺上皮细胞来源外泌体miRNAs的研究较少,且炎症状态下乳腺上皮细胞与免疫细胞之间的通讯机制也并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分别利用S.aureus或磷脂壁酸(Lipoteichoic acid,LTA)感染乳腺组织和乳腺上皮细胞,筛选炎症相关的miRNAs,探究miRNAs在炎症反应中的调控机制,阐明乳腺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之间的调节途径。本研究分别从健康(HH)和乳房炎(HM)的牛奶中分离外泌体,用miRNA-seq技术对炎症相关miRNAs进行筛选及功能分析;然后,利用S.aureus来源LTA构建炎症细胞模型,分析了细胞和外泌体中miRNAs的表达,探讨了细胞中特异高表达的miR-23a在炎症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同时初步研究了外泌体对巨噬细胞的影响;最后,利用荧光定量、流式细胞检测以及miRNA过表达和抑制表达等技术分析乳腺上皮细胞来源外泌体miR-221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用透射电镜、Nanosight和Western blot鉴定所得囊泡符合外泌体经典特征。由此,构建了6个miRNA-seq文库,共鉴定了1472个miRNAs,包括492个已知和980个新预测miRNAs。对已知miRNAs表达模式分析发现,少量高表达miRNAs占全部miRNAs的80%左右。在HH和HM中共鉴定出18个差异表达分析miRNAs,且主要参与疾病、免疫和炎症的调节。(2)40μg/mL LTA感染奶牛乳腺上皮细胞6 h后,炎症因子TNF-α和IL-6 mRNA表达水平显着升高,且其浓度均随时间延长而增高。LTA感染3 h后TLR2和MyD88mRNA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蛋白表达分析发现,LTA通过与TLR2结合,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细胞炎症反应。然而,TLR2抑制剂OxPAPC处理后,PI3K/AKT信号通路不能被激活,表明TLR2在LTA诱导的炎症反应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3)对14个筛选的炎症相关miRNAs研究发现,LTA感染3 h时miRNAs表达水平显着升高,且随后呈降低趋势,其中miR-23a在3 h和24 h极显着升高。另外,LTA处理后,11个外泌体来源miRNAs在24 h表达升高(其中miR-221上升最高),3个miRNAs表达降低。对miR-23a靶基因预测和KEGG pathway富集分析发现,其主要参与JAK/STAT、PI3K/AKT以及MAPK等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发现,miR-23a直接靶向PI3K 3’UTR。miR-23a过表达和抑制表达试验发现,miR-23a可通过靶向PI3K激活或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细胞炎症反应的调节。将外泌体与牛外周血巨噬细胞共培养,发现细胞表面蛋白CD11b表达水平升高,TNF-α和iNOS mRNA表达水平升高,而Arg-1 mRNA表达水平降低,表明该外泌体促进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4)利用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系(HC11)和巨噬细胞(RAW264.7)体外模拟细胞间通讯研究发现,LTA感染12 h后HC11来源外泌体中miR-221表达极显着升高,且与RAW264.7共培养后,巨噬细胞中miR-221极显着高表达。同时,巨噬细胞TNF-αmRNA表达上调,Arg-1 mRNA表达下调,细胞膜蛋白CD11b和CD206表达分别升高和降低。miR-221过表达和抑制表达后,Exo(mimic)和Exo(inhibitor)中miR-221的水平分别极显着升高和降低。Exo(mimic)和Exo(inhibitor)与巨噬细胞共培养后,分别可促进和抑制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靶基因分析发现,miR-221与SOCS1靶向结合。通过对JAK/STAT信号通路中STAT1、STAT3和STAT6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研究发现,SOCS1通过调节STAT1和STAT3影响巨噬细胞极化,而在此过程中,STAT6的磷酸化并未发生显着变化。综上所述,LTA感染的乳腺上皮细胞可分泌高表达miR-221的外泌体,且被巨噬细胞摄入,靶向SOCS1参与JAK-STAT信号通路的调节,促进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综上所述,本试验在奶牛乳房炎体内和体外模型中,筛选并鉴定了miR-23a在S.aureus引起的炎症反应中的调控作用,并阐明了乳腺上皮细胞通过分泌包含高表达miR-221的外泌体影响巨噬细胞极化的细胞间调节机制,为深入揭示S.aureus引起的奶牛乳房炎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也为奶牛乳房炎抗病育种提供数据支撑。
二、奶牛人工诱导泌乳技术最佳方案的筛选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奶牛人工诱导泌乳技术最佳方案的筛选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褐牛肉用功能基因筛选及基于转录组和全基因组的群体选育进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新疆褐牛遗传改良进展 |
1.1 无序杂交的改良阶段(20世纪初-1949年) |
1.2 有序导入的选育阶段(1950年至1976年) |
1.3 品种形成的登记阶段(1977-1986年) |
1.4 选育提高的扩群阶段(1987-2006年) |
1.5 专用品系的培育阶段(2007年至今) |
第2章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牛生产中的应用 |
2.1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牛业生产与研究中的应用 |
2.2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在牛业生产与研究中的应用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新疆褐牛产肉能力及肉品质综合评价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结果与分析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2章 新疆褐牛与哈萨克牛背最长肌差异表达基因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新疆褐牛与哈萨克牛不同部位肉功能基因差异表达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新疆褐牛和哈萨克牛全基因组测序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利用基因组及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新疆褐牛选育进程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利福昔明注入剂处方研究及检测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奶牛常见病概述 |
1.1.1 奶牛乳房炎 |
1.1.2 奶牛子宫内膜炎 |
1.2 奶牛用注入剂型 |
1.2.1 局部注入剂概念 |
1.2.2 与全身用药相比优势 |
1.2.3 奶牛乳房炎防治用注入剂 |
1.2.4 奶牛子宫内膜炎防治用注入剂 |
1.3 利福昔明的检测方法 |
1.3.1 利福昔明概述 |
1.3.2 色谱法 |
1.3.3 分光光度法 |
1.3.4 其他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目的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利福昔明子宫注入剂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1.1 主要药品与试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色谱条件 |
2.2.2 溶液配制 |
2.2.3 方法学验证 |
2.2.4 制剂含量测定 |
2.3 试验结果 |
2.3.1 方法专属性试验结果 |
2.3.2 线性及范围 |
2.3.3 检测限与定量限 |
2.3.4 重复性试验结果 |
2.3.5 准确度试验结果 |
2.3.6 耐用性试验结果 |
2.3.7 含量测定结果 |
2.4 讨论 |
2.4.1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
2.4.2 耐用性试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利福昔明乳房注入剂处方研究及质量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剂与药品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3.2 处方工艺研究 |
3.2.1 试验方法 |
3.2.2 试验结果 |
3.2.3 讨论 |
3.3 含量方法研究 |
3.3.1 试验方法 |
3.3.2 试验结果 |
3.3.3 讨论 |
3.4 稳定性试验 |
3.4.1 试验方法 |
3.4.2 试验结果 |
3.4.3 讨论 |
3.5 局部刺激性试验研究 |
3.5.1 试验方法 |
3.5.2 试验结果 |
3.5.3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3.6.1 处方工艺研究 |
3.6.2 含量方法学 |
3.6.3 稳定性试验 |
3.6.4 局部刺激性试验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高精料条件下奶牛复合益生菌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词表(Abbreviations) |
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 高精日粮对对反刍动物的影响 |
1.1 高精日粮对对采食量的影响 |
1.2 高精日粮对对瘤胃代谢的影响 |
1.3 高精日粮对乳成分的影响 |
2 SARA及其调控 |
2.1 SARA的发生机理 |
2.2 SARA的影响 |
2.3 调控措施 |
3 益生菌的概述 |
3.1 益生菌的概念及种类 |
3.2 益生菌的作用机理 |
4 益生菌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研究进展 |
4.1 单种益生菌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研究进展 |
4.2 复合益生菌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研究进展 |
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5.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5.2 研究内容 |
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体外法研究酵母菌对牛瘤胃代谢的复合效应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菌种与培养 |
1.2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
1.3 试验思路与方法 |
1.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酵母及其复合对体外发酵pH、NH_3-N、MCP、产气量和降解率的影响 |
2.2 酵母及其复合对体外发酵VFA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体外法研究酵母与细菌对高精料牛瘤胃代谢的复合效应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菌种与培养 |
1.2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
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
1.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酵母与细菌复合对体外发酵的影响 |
2.2 酵母与细菌复合对体外发酵VFA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饲喂复合益生菌对奶牛瘤胃发酵、生产性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试验日粮及饲养管理 |
1.4 样品采集与分析 |
1.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饲喂复合益生菌对奶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
2.2 饲喂复合益生菌对奶牛采食量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2.3 饲喂复合益生菌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 |
3 讨论 |
3.1 饲喂复合益生菌对奶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
3.2 饲喂复合益生菌对奶牛采食量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3.3 饲喂复合益生菌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录 |
致谢 |
(4)miR-105b通过靶向AKT3参与LPS诱导的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文献综述 |
1.1 奶牛乳房炎概述 |
1.1.1.奶牛乳房炎的危害 |
1.1.2.奶牛乳房炎的致病机理 |
1.1.3.乳腺组织的免疫反应机制 |
1.2 炎症因子研究进展 |
1.3 炎症相关信号通路 |
1.3.1 PI3K/AKT信号通路 |
1.3.2 NF-κB信号通路 |
1.3.3 JAK/STAT信号通路 |
1.4 AKT3与炎症反应 |
1.5 miRNA与炎症 |
1.5.1 miRNA在炎症中的研究进展 |
1.5.2 miR-105b的研究进展 |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细胞 |
2.2 主要耗材 |
2.3 仪器与试剂 |
2.3.1 主要仪器 |
2.3.2 主要试剂及配制 |
2.4 实验方法 |
2.4.1 牛乳腺上皮细胞的传代培养 |
2.4.2 LPS处理牛乳腺上皮细胞构建炎症模型 |
2.4.3 细胞转染 |
2.4.4 总RNA的提取 |
2.4.5 RNA样品质检 |
2.4.6 cDNA的合成 |
2.4.7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 |
2.4.8 蛋白质的提取 |
2.4.9 蛋白浓度的测定 |
2.4.10 Western blotting |
2.4.11 靶基因预测 |
2.4.12 pmirGLO-(Mut)-AKT3-3'UTR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2.4.13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分析 |
2.4.14 数据的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培养 |
3.2 牛乳腺上皮细胞体外炎症模型构建 |
3.3 miR-105b在 LPS诱导炎症模型中高表达 |
3.4 miR-105b的靶基因验证 |
3.4.1 miR-105b的靶基因预测 |
3.4.2 miR-105b生物学功能的预测 |
3.4.3 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的构建 |
3.4.4 miR-105b与 AKT3 的靶标关系的验证 |
3.5 过表达miR-105b抑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炎症反应 |
3.6 抑制表达miR-105b促进牛乳腺上皮细胞的炎症反应 |
4 讨论 |
4.1 LPS诱导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模型的建立 |
4.2 miR-105b在炎症模型6 H时高表达 |
4.3 AKT3是miR-105b的靶基因 |
4.4 miR-105b抑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炎症反应 |
5.结论 |
6.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磷酸替米考星的体内外药效学、一般药理学及其对靶动物猪的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部分缩写的中英文对照 |
引言 |
第一章 磷酸替米考星与猪支原体肺炎 |
1 替米考星研究进展 |
1.1 替米考星的概况 |
1.2 替米考星的抑菌效果及其相关机理 |
1.3 替米考星的安全药理学研究 |
1.4 替米考星的药效学研究与临床应用 |
1.5 替米考星的不良反应与缺陷 |
2 磷酸替米考星研究进展 |
2.1 磷酸替米考星的概况 |
2.2 磷酸替米考星作用机理 |
2.3 磷酸替米考星的毒性与毒理学研究 |
2.4 磷酸替米考星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2.5 磷酸替米考星药效学研究 |
3 猪支原体肺炎研究进展 |
3.1 支原体概况 |
3.2 猪支原体病 |
3.3 猪支原体肺炎 |
3.4 猪肺炎支原体 |
3.5 猪肺炎支原体致病机理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磷酸替米考星对畜禽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药品及药液的配制 |
1.2 受试菌株 |
1.3 细菌培养基 |
1.4 菌液制备 |
1.5 最小抑菌浓度检测 |
1.6 结果判定 |
2 结果 |
2.1 磷酸替米考星等受试药物对支原体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 |
2.2 磷酸替米考星等受试药物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 |
2.3 磷酸替米考星等受试药物对革兰氏阴性菌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对人工感染猪肺炎支原体病的治疗剂量筛选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动物 |
1.3 试验分组 |
1.4 菌种及培养基 |
1.5 人工感染试验动物 |
1.6 临床观察及药物治疗 |
1.7 疗效评价指标 |
1.8 数据的统计处理 |
2 结果 |
2.1 猪肺炎支原体病人工感染模型建立 |
2.2 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对人工诱发猪肺炎支原体病的治疗效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治疗人工感染猪肺炎支原体病的Ⅱ期临床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动物 |
1.3 试验分组 |
1.4 接种菌液 |
1.5 试验动物的人工感染 |
1.6 临床观察及药物治疗 |
1.7 疗效评价指标 |
1.8 数据的统计处理 |
2 结果 |
2.1 猪肺炎支原体病人工感染模型建立 |
2.2 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对人工感染猪肺炎支原体病的治疗效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对肺炎支原体自然感染猪的Ⅲ期临床试验 |
1 材料方法 |
1.1 药品 |
1.2 试验动物 |
1.3 仔猪呼吸道感染猪肺炎支原体的确诊 |
1.4 试验方法 |
1.5 疗效评价指标 |
1.6 数据的统计处理 |
2 结果 |
2.1 各试验组受试仔猪在试验期内的死亡情况 |
2.2 各试验组受试仔猪的死亡率、治愈率、有效率 |
2.3 各试验组受试仔猪的相对增重率 |
2.4 各试验组受试猪肺脏病变评分比较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的安全药理学研究 |
1 试验材料 |
1.1 药物与试剂 |
1.2 受试动物 |
1.3 试验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对犬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的作用 |
2.2 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对小鼠神经系统的影响 |
2.3 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对大鼠消化系统的影响 |
2.4 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对大鼠泌尿系统的影响 |
3 结果 |
3.1 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对犬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的作用 |
3.2 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对小鼠神经系统的影响 |
3.3 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对大鼠消化系统的影响 |
3.4 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对大鼠泌尿系统的影响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对靶动物猪的安全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分组及处理 |
1.3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1.4 试验项目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试验猪的临床表现 |
2.2 血液常规分析 |
2.3 血凝指标分析 |
2.4 血清生化指标分析 |
2.5 尿常规分析 |
2.6 增重及料重比 |
2.7 组织病理学检查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致谢 |
(6)阿莫西林与黄芩素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协同抗菌机制研究及其复方制剂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综述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奶牛乳房炎现状 |
1.3 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
1.3.1 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流行病学研究 |
1.3.2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机制 |
1.3.3 抗耐药金葡菌的药物研发概况 |
1.4 阿莫西林与黄芩素的研究进展 |
1.4.1 理化性质 |
1.4.2 药效学与临床疗效 |
1.4.3 药代学 |
1.4.4 毒理学 |
1.4.5 制剂学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阿莫西林与黄芩素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联合抗菌作用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抗MRSA的中药筛选结果 |
2.3.2 阿莫西林与黄芩素对耐药金葡菌的联合药敏试验结果 |
2.3.3 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结果 |
2.3.4 体外杀菌曲线的绘制结果 |
2.3.5 防突变浓度(MPC)的测定结果 |
2.3.6 抗菌后效应(PAE)的测定结果 |
2.3.7 阿莫西林与黄芩素在MRSA感染小鼠的药效学结果 |
2.4 讨论 |
2.4.1 关于与阿莫西林联用对MRSA具有协同作用的中药筛选 |
2.4.2 关于黄芩素对阿莫西林抗MRSA的增敏作用与其结构的关系 |
2.4.3 关于对小鼠金葡菌感染模型的药效学研究 |
2.4.4 关于防突变浓度和耐药突变选择窗 |
2.5 小结 |
第三章 阿莫西林与黄芩素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联合抗菌机制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黄芩素与多种抗生素对MRSA的联合作用 |
3.3.2 黄芩素与青霉素酶联用对阿莫西林/青霉素G抗菌活性的影响 |
3.3.3 黄芩素对青霉素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
3.3.4 重组菌RN4220+pAM401-mecA的构建结果 |
3.3.5 阿莫西林与黄芩素对MRSA重组菌的联合抗菌效果 |
3.3.6 黄芩素对MRSA重组菌PBP2a表达量的影响 |
3.3.7 黄芩素对PBP2a、PBP3蛋白活性的影响结果 |
3.4 讨论 |
3.4.1 关于黄芩素对青霉素酶活性的影响 |
3.4.2 关于黄芩素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MRSA协同作用 |
3.4.3 关于黄芩素对mecA表达水平的影响 |
3.4.4 关于黄芩素对青霉素结合蛋白活性的影响 |
3.4.5 黄芩素与阿莫西林协同抗MRSA作用其他可能机理 |
3.5 小结 |
第四章 阿莫西林黄芩素混悬乳房注入剂的研制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 |
4.3 试验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制剂处方及工艺的确定 |
4.4.2 质量考察结果 |
4.4.3 制剂中药物含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和测定结果 |
4.4.4 制剂的稳定性 |
4.5 讨论 |
4.5.1 关于剂型的选择和剂量的确定 |
4.5.2 关于制剂处方筛选和制备工艺 |
4.5.3 关于制剂中药物含量的检测方法 |
4.5.4 关于制剂中有关物质的研究 |
4.5.5 关于制剂的稳定性 |
4.6 小结 |
第五章 阿莫西林黄芩素混悬乳房注入剂对泌乳期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疗效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临床观察结果 |
5.3.2 细菌学检查结果 |
5.4 讨论 |
5.4.1 关于病例的选择 |
5.4.2 关于疗效的判定 |
5.4.3 关于细菌的分离及鉴定 |
5.4.4 关于细菌的分离情况 |
5.4.5 关于给药剂量和治疗效果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奶牛乳中IgG变化规律及其转运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牛奶免疫活性蛋白功能及提高技术研究进展 |
2.2 免疫乳生产最新研究进展 |
2.3 奶牛乳腺Ig合成与分泌机理 |
2.4 免疫球蛋白转运受体研究进展 |
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3.1 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中国荷斯坦奶牛泌乳期乳中免疫活性蛋白含量影响因素 |
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1 研究内容 |
1.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奶牛的选择及样品的采集 |
2.2 乳成分及体细胞数的测定 |
2.3 夹心ELISA测定Ig和Lf的含量 |
2.4 IgG/Lf高合成能力奶牛筛选软件开发及奶牛筛选试验 |
2.5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单因素方差分析:乳中IgG含量的影响因素 |
3.2 多元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影响乳中IgG含量的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 |
3.3 典型相关分析 |
3.4 IgG/Lf高合成能力奶牛筛选试验效果 |
4 讨论 |
4.1 影响乳中IgG浓度的因素 |
4.2 影响乳中Lf浓度的因素 |
4.3 乳中Ig和Lf浓度与DHI数据之间的典型相关分析及其应用 |
4.4 本研究所涉及的因素未能足够刻画乳中Ig的变异信息 |
5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中国荷斯坦奶牛FcRn受体α链FCGRT基因和β链82M基因SNP多态性与乳中IgG含量及转运的相关性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1 研究内容 |
1.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奶牛的选择及样品的采集 |
2.2 夹心ELISA测定血液及乳中IgG含量 |
2.3 样品DNA的提取 |
2.4 PCR扩增、产物测序及SNP位点的确定 |
2.5 FCGRT基因利用SNP Stream进行基因分型 |
2.6 82M基因利用直接测序法进行基因分型 |
2.7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DNA提取效果及PCR扩增结果 |
3.2 PCR产物测序分析发现SNP位点 |
3.3 FCGRT基因多态性分析及其与乳中IgG含量及转运的相关 |
3.4 B2M基因多态性分析及其与乳中IgG含量及转运的相关 |
4 讨论 |
5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疫苗制作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
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1 研究内容 |
1.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抗原模型 |
2.2 ISCOM疫苗制作 |
2.3 ISCOM疫苗免疫效果 |
2.4 数据统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ISCOM疫苗电镜观察结果 |
3.2 ISCOM疫苗体内毒性试验及安全剂量 |
3.3 ISCOM疫苗对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的影响 |
4 讨论 |
4.1 ISCOM微粒的制备 |
4.2 Quil A是ISCOM疫苗安全性的限制因素 |
4.3 ISCOM对小鼠体液免疫的影响 |
5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奶牛埋植抗原缓释剂(ARD)后乳中IgG含量及转运变化 |
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1 研究内容 |
1.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第一期试验 |
2.2 第二期试验 |
2.3 数据统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第一期试验 |
3.2 第二期试验 |
4 讨论 |
4.1 ARD埋植是一种新型的免疫乳生产方法 |
4.2 ARD生产免疫乳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
4.3 抗体的乳腺转运在奶牛个体间存在较大差异 |
4.4 ARD埋植免疫后抗体转运出现短暂性上调 |
5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初乳、常乳和免疫乳中的IgG含量的变化规律及比较 |
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1 研究内容 |
1.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免疫后乳样品的采集 |
2.2 初乳和常乳样品采集 |
2.3 乳清和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的测定 |
2.4 乳清和血清中总IgG含量的测定 |
2.5 SDS-PAGE电泳及相对定量分析 |
2.6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初乳中特异性IgG的变化规律及与免疫乳的比较 |
3.2 初乳、常乳中总Ig含量的变化规律及与免疫乳的比较 |
3.3 SDS-PAGE电泳及其相对定量分析 |
4 讨论 |
4.1 初乳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免疫乳的比较 |
4.2 SDS-PAGE电泳及乳清中主要蛋白的相对定量分析 |
5 本章结论 |
第七章 小鼠ISCOM免疫刺激对乳腺IgG转运及FcRn受体表达的影响 |
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1 研究内容 |
1.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ISCOM疫苗制作 |
2.2 泌乳小鼠的准备、免疫及样品采集 |
2.3 小鼠免疫细胞、细胞因子及IgG的测定 |
2.4 Real Time-PCR测定小鼠乳腺FcRn基因mRNA表达 |
2.5 免疫荧光测定乳腺FcRn在细胞膜的表达 |
2.6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ISCOM免疫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
3.2 ISCOM免疫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
3.3 ISCOM免疫对小鼠乳腺FCGRT和82M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 |
3.4 ISCOM免疫对小鼠乳腺FcRn受体在细胞膜上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4.1 ISCOM疫苗对小鼠体液及细胞免疫的影响 |
4.2 ISCOM疫苗对小鼠IgG转运的影响 |
4.3 ISCOM疫苗对受体表达的影响 |
5 本章结论 |
第八章 总体结论 |
1 论文总体结论 |
2 本研究创新点 |
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ELISA测定乳中总Ig含量和特异性抗体效价 |
附录二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IgG/Lf高合成能力奶牛筛选系统V1.0》程序设计和解决方案 |
附录三 12 重SNPstream基因分型系统操作方法 |
附录四 本研究登录Genebank的SNP序列 |
附录五 SDS-PAGE电泳及Quantity One定量分析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牛奶外泌体炎症相关microRNA的筛选及其功能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奶牛乳房炎研究进展 |
1.1.1 奶牛乳房炎致病因素 |
1.1.2 乳房炎与牛奶体细胞数 |
1.1.3 Toll样受体和LTA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
1.1.4 miRNA在乳房炎中的调控作用 |
1.2 外泌体的研究进展 |
1.2.1 外泌体的发现 |
1.2.2 外泌体的组成 |
1.2.3 外泌体的分离与鉴定 |
1.2.4 外泌体参与的功能调节 |
1.3 巨噬细胞极化的研究进展 |
1.3.1 巨噬细胞极化的发现 |
1.3.2 M1 型和M2 型巨噬细胞极化的调节 |
1.3.3 巨噬细胞极化与病原菌 |
1.3.4 巨噬细胞极化与炎症 |
1.3.5 microRNA在巨噬细胞极化中的作用 |
1.4 本研究的内容和目的意义 |
1.4.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乳房炎和健康奶牛母乳来源外泌体microRNA表达谱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牛奶来源外泌体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2.2.2 miRNA测序数据概述 |
2.2.3 miRNA的鉴定 |
2.2.4 miRNAs差异表达及其靶基因功能富集 |
2.2.5 差异表达miRNA的 qRT-PCR验证 |
2.3 讨论 |
2.3.1 奶牛乳房炎及其相关基因的筛选 |
2.3.2 牛奶来源外泌体中非编码小RNA的分布 |
2.3.3 牛奶来源外泌体miRNAs的表达模式 |
2.3.4 乳房炎对牛奶来源外泌体中miRNAs表达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来源LTA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反应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LTA的最适感染浓度筛选 |
3.2.2 LTA对 Mac-T细胞炎症相关基因的影响 |
3.2.3 LTA对 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
3.2.4 TLR2 抑制后LTA对 Mac-T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奶牛乳房炎细胞模型的构建 |
3.3.2 LTA对 TLR2/MyD88 及其相关炎症通路的影响 |
3.3.3 TLR2 作为模式识别受体的重要作用 |
3.4 小结 |
第四章 LTA感染后Mac-T细胞和外泌体miRNAs的表达变化及其调控作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乳腺上皮细胞来源外泌体的鉴定 |
4.2.2 LTA感染对乳腺上皮细胞及其来源外泌体中miRNA的影响 |
4.2.3 miR-23a参与的信号通路及其与PI3K的靶向关系 |
4.2.4 miR-23a过表达和抑制表达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
4.2.5 乳腺上皮细胞来源外泌体对牛外周血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LTA对 Mac-T细胞及其来源外泌体中miRNAs的影响 |
4.3.2 miR-23a在 LTA诱导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反应中的调控作用 |
4.3.3 Mac-T细胞来源外泌体的细胞间通讯作用 |
4.4 小结 |
第五章 乳腺上皮细胞来源外泌体携带miR-221 参与巨噬细胞极化的调节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HC11 来源外泌体的分离和鉴定 |
5.2.2 巨噬细胞对HC11 来源外泌体的摄取 |
5.2.3 不同处理HC11 来源外泌体对RAW264.7 细胞极化的影响 |
5.2.4 抑制表达miR-221后HC11 来源外泌体对巨噬细胞的影响 |
5.2.5 过表达miR-221后HC11 来源外泌体对巨噬细胞的影响 |
5.2.6 miR-221与SOCS1 靶向关系的验证 |
5.2.7 miR-221 通过调节JAK/STAT信号通路影响巨噬细胞极化 |
5.3 讨论 |
5.3.1 乳腺上皮细胞来源分泌外泌体与巨噬细胞之间的联系 |
5.3.2 乳腺上皮细胞外泌体miR-221 在巨噬细胞极化中的重要作用 |
5.3.3 miR-221 通过靶向SOCS1 参与JAK-STAT信号通路的调节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下一步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奶牛人工诱导泌乳技术最佳方案的筛选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褐牛肉用功能基因筛选及基于转录组和全基因组的群体选育进程分析[D]. 闫向民. 吉林大学, 2020
- [2]利福昔明注入剂处方研究及检测方法的建立[D]. 蒋玲玉.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3]高精料条件下奶牛复合益生菌的筛选[D]. 赵亚军.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4]miR-105b通过靶向AKT3参与LPS诱导的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反应[D]. 郑天豪.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5]磷酸替米考星的体内外药效学、一般药理学及其对靶动物猪的安全性研究[D]. 吴宁.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6]阿莫西林与黄芩素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协同抗菌机制研究及其复方制剂的研制[D]. 钱民怡.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5)
- [7]奶牛乳中IgG变化规律及其转运影响因素研究[D]. 刘光磊.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8]奶牛人工诱导泌乳技术最佳方案的筛选试验[J]. 赵义斌,徐庆林,周韶.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2(01)
- [9]奶牛人工诱导泌乳技术的进展[J]. 骆志安. 黑龙江畜牧兽医, 1986(05)
- [10]牛奶外泌体炎症相关microRNA的筛选及其功能验证[D]. 蔡明成.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