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杂交早稻不同抛栽深度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徐一兰,刘唐兴,付爱斌[1](2020)在《不同栽插方式对双季稻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明南方双季稻区不同栽插方式对水稻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根据早稻和晚稻的育苗移栽方式设置双季稻抛栽、手插和机插3种栽插处理,对3种栽插方式下双季稻的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光合特性和产量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早、晚稻各主要生育时期,抛栽和手插处理均有利于提高水稻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叶片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各处理水稻叶片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大小均表现为抛栽>手插>机插,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大小表现为分别手插>抛栽>机插和机插>手插>抛栽。各处理间水稻千粒重均无显着性差异;早稻和晚稻产量均以抛栽处理最高,分别较机插处理增加1 506.7和1 444.5 kg·hm-2。因此,抛栽处理有利于提高双季稻植株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和光合特性,改善产量构成因素,从而获得较高的水稻产量。
胡继杰,钟楚,房玉伟,陈孝赏,刘守坎[2](2019)在《种植方式调控早稻生长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种植方式多样性是中国水稻生产主要特点之一,对于应对多变的种植环境,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揭示不同种植方式下早稻生长发育特性和高产形成特征,本研究阐述了中国目前早稻生产和种植方式发展现状,归纳了不同种植方式对早稻根系生长、养分吸收、干物质积累、茎蘖动态、生育期变化、产量和品质形成,以及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影响,并认为今后可以从不同种植方式下早稻生育进程的内在机理、稻田杂草群落组成及其物种多样性和稻田土壤矿质元素流失特征展开探究。
王苏影,吴建富,潘晓华,黄山,曾勇军,谭雪明,石庆华[3](2018)在《稻草切碎全量还田抛秧栽培双季稻立苗和生长的影响因素》文中提出为实现机械化稻草切碎全量还田条件下抛栽水稻的快速立苗,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稻草还田(设稻草全量还田和稻草不还田)以及在稻草全量还田条件下秧龄(早稻设25、30 d,晚稻设20、25、30 d)、抛栽方式(设点抛和人工撒抛)、耕作方式(设机械深耕和机械旋耕)对早、晚稻抛栽立苗及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稻草全量还田不利于晚稻立苗及根系生长,但对早稻影响较小;晚稻稻草全量还田的秧苗立苗时间比稻草不还田至少延长2 d;抛栽2 d后单株根质量大于稻草不还田;抛栽4 d后稻草全量还田处理水稻叶面积、黄叶比低于稻草不还田处理。相同耕作与抛栽方式下,秧龄越短水稻立苗和根系生长越快,早稻30 d秧龄秧苗立苗时间比25 d至少长2 d;晚稻30 d秧苗立苗时间比20 d秧苗至少长3 d,比25 d秧苗至少长1 d。相同耕作方式及秧龄条件下,早、晚稻点抛后的立苗角度、立苗比例均大于撒抛,且早稻点抛立苗时间比撒抛至少缩短2 d,晚稻至少缩短1 d。相同抛栽方式及秧龄条件下,晚稻深耕立苗时间比旋耕短、根系数量比旋耕多;早、晚稻深耕秧苗的叶面积指数大于旋耕。生产上,在稻草全量还田时,早稻秧龄宜为25 d,晚稻秧龄宜为20~25 d,采用点抛及深耕的方式有利于抛栽稻立苗及生长。
戴炜,龙文飞,唐志伟,傅志强[4](2018)在《“早蓄晚灌”节水条件下轻简栽培模式对双季晚稻产量与物质转运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探讨"早蓄晚灌"节水条件下轻简栽培模式对双季晚稻产量与物质转运的影响,于2016年在湖南省冷水滩区梯冲田进行了人工移栽、抛秧、机插秧的种植方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早稻旋耕人插人收+晚稻免耕人插人收模式的晚稻产量最高,较其他处理高1.03%24.15%;产量与千粒重和每株有效穗数呈显着正相关;不同处理水稻茎鞘和叶片物质输出率为23.62%37.79%,物质转换率为18.82%40.47%,以早稻旋耕抛栽机收+晚稻免耕人栽机收模式最高;不同处理对水稻叶片转运特性的影响高于茎鞘,对物质输出率的影响高于物质转换率,对表观输出量的影响相对较低。综合考虑水稻产量、适度规模化生产和农村劳动力条件,开发适宜农机具,改进机插抛秧技术,梯冲田水稻生产应以早稻旋耕抛栽机收,早稻生长后期蓄水,晚稻免耕机插(抛栽)机收模式为宜。
吕伟生[5](2016)在《双季机插稻高产形成规律及定量栽培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家庭农场和农村合作社的发展,水稻机插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双季机插稻高产形成规律不明晰、配套的定量栽培技术相对滞后。因此,于20132015年在江西双季稻区,就双季机插稻高产品种特征及叶龄模式参数、高产群体形成规律及群体质量指标、安全生产季节安排、壮秧形态及技术指标、基本苗定量及行株距配置、氮肥合理运筹等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以期为双季机插稻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双季机插稻叶龄模式参数及高产品种特征机插早稻主茎平均总叶片数N为10.712.2,叶数变幅1013,伸长节间数n均为4个,够苗叶龄为N-n+1。机插晚稻品种主茎平均总叶片数为14.415.2,叶数变幅1416,伸长节间数均为5个,够苗叶龄为N-n。高产类型机插双季稻具有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全生育期特别是中后期干物质生产量及单茎干物质量大、中后期LAI较高、穗型较大、总颖花量大、粒叶比协调和日产量高等基本特征。高产类型机插早稻生育期为110113 d,日产量7579 kg/hm2/d,每穗粒数115135粒,千粒重2628 g;高产类型机插晚稻115120 d,日产量7882 kg/hm2/d,每穗粒数130150粒,千粒重2528 g。二、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形成规律双季机插稻不同产量水平群体在有效穗数、每穗粒数以及群体总颖花量上存在显着差异,而在结实率和千粒重方面则无显着差异,以较多的穗数和较大的穗型协同产出较高的总颖花量,同时保证正常的结实率和千粒重,是双季机插稻高产的重要特征。高产群体表现为前期早发稳长,早稻在N-n+1叶龄期、晚稻在N-n叶龄期够苗,拔节期形成适宜的高峰苗数,具有较高的成穗率和有效穗;群体粒叶比协调,中后期吸肥力强,后期具有较高的LAI和物质生产量,全生育期物质生产量大;以适量的前期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为基础,着重提高中后期群体生长量,实现穗粒结构协调与源库协调,是双季机插稻高产形成的显着特点和基本规律。三、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各主要生育时期定量指标在研究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形成规律的同时,结合方差分析、相关及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产量水平在9000 kg/hm2以上的双季机插稻群体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二次枝梗分化期、抽穗期、成熟期的定量指标。主要结果如下:1、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早稻:茎蘖数为340370万/hm2,LAI1.41.6,干物质量9201080 kg/hm2。晚稻:茎蘖数为345380万/hm2,LAI1.72.1,干物质量10501300 kg/hm2。2、二次枝梗分化期早稻:茎蘖数510575万/hm2,LAI 3.23.7,物质生产22002550 kg/hm2。晚稻:茎蘖数545635万/hm2,LAI4.85.4,物质生产40004400 kg/hm2。3、抽穗期早稻:有效穗335365万/hm2,成穗率60%以上,总颖花量4300048500万朵/hm2,LAI 6.26.7,颖花/叶0.680.77朵/cm2;干物质量82209420 kg/hm2。晚稻:有效穗335370万,成穗率55%以上,总颖花量4300050000万朵/hm2,LAI 6.57.4,颖花/叶0.630.72朵/cm2,干物质量1010011000 kg/hm2。4、成熟期早稻:LAI维持在3.54.0,抽穗后干物质生产量56506230 kg/hm2,总干物质生产量1425014750 kg/hm2。晚稻:LAI维持在3.44.2,抽穗后干物质生产量62006500 kg/hm2,总干物质生产量1605016800 kg/hm2。四、双季机插稻定量栽培技术1、江西双季机插稻安全生产期近30年(1984—2013)江西早稻安全播种期和移栽期提前、晚稻安全齐穗期延迟不明显、成熟期显着推迟,双季安全生产季节显着延长,安全生产季节内温度明显升高、积温显着增加、日照时数无显着变化,且地区间存在一定差异。从生产的安全性和温光利用的高效性来看,当前气候变化总体有利于江西双季机插稻的发展。早稻机插育秧安全播种期:赣北3月23日、赣中3月21日、赣南3月16日;早稻安全移栽期:赣北4月20日、赣中4月16日、赣南4月13日;晚稻安全齐穗期:赣北9月14日,赣中9月15日,赣南9月20日;晚稻安全成熟期:赣北10月22日,赣中10月25日,赣南10月31日。2、双季机插稻壮秧指标在基质旱育秧条件下,合理播种密度、适龄机插有利于提高秧苗素质、机插质量及产量。早稻机插秧龄宜控制24d(叶龄3.5左右)以内,播种密度杂交稻2.02.5粒/cm2、常规稻2.53.0粒/cm2,对应的壮秧指标为:叶龄3.03.6叶,苗高1417cm,茎基宽2.7mm以上,白根数9条以上,单株干重30mg以上,壮秧指数5.0以上,成苗率75%以上,大田分蘖缺位杂交稻2.0以下、常规稻2.7以下,单株大田发根数7条以上。晚稻机插秧龄宜控制在21d(叶龄4.5左右)以内,播种密度约2粒/cm2,对应的壮秧指标为:叶龄3.54.5叶,苗高1518cm,茎基宽3.2mm以上,白根数13条以上,单株干重40mg以上,壮秧指数9.0以上,成苗率80%以上,大田分蘖缺位0.8以下,单株大田发根数13条以上。3、双季机插稻适宜行株距配置及基本苗公式参数与传统“9寸”插秧机相比,采用高速乘坐式“7寸”窄行距插秧机有利于获取较多的有效穗数和较高的总颖花量而实现高产;在行距25cm条件下,早稻株距以1214cm为宜,晚稻株距以14cm为宜。机插早稻一次分蘖主要发生在主茎第36叶位,第4、5叶位为分蘖发生与成穗的优势叶位;二次分蘖发生较少,以1/3、2/3、1/4为主,但均不能成穗;单株分蘖成穗数杂交稻约3.1个,常规稻约2.2个。机插晚稻一次分蘖集中在主茎第37叶位,第36叶位为分蘖发生与成穗的优势叶位;二次分蘖在3/05/0上均有发生,但成穗1/3和1/4为主;主要依靠一次分蘖成穗,二次分蘖成穗较少;单株分蘖成穗数4.5个左右。早稻在34叶期移栽,杂交稻bn为1.71.8,a为-1.2-1.1,r约0.75,常规稻bn为2.52.7,a为-1.3-1.1,r约0.7;晚稻在4叶1心期移栽,bn=0.70.8,a=0.50.6,r=0.790.83。机插早、晚稻主茎及优势蘖位穗部性状较好,穗粒结构协调,产量较高,对群体产量贡献大。根据基本苗公式及参数计算出的基本苗处理基本达到预期穗数,且穗粒结构协调,产量较高,验证了公式及其参数适合于双季机插稻基本苗的计算。4、双季机插稻氮肥运筹技术适量施氮可同步增加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从而扩大群体库容量,机插早、晚稻分别在施氮量为180 kg/hm2和195 kg/hm2时即可达到较高产量,同时保持较高的氮素吸收利用率。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具有显着影响,基蘖肥与穗肥比例早稻8﹕2至7﹕3、晚稻7﹕3,移栽后7 d+倒2叶抽出期追施氮肥,有利于分蘖成穗,中后期维持较高的LAI和干物质积累量,粒叶比协调,穗数充足、穗型较大、总颖花量高,并同步提高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率。
唐海明,肖小平,逄焕成,聂泽民,李玉义,汤文光,于天一,汪柯,李强,杨光立[6](2015)在《双季稻区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光合生理特性、粒叶比及产量的影响》文中指出为探明洞庭湖平原双季稻区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光合生理特性、粒叶比和产量的影响,以常规稻和杂交稻为材料,对塑料软盘育秧抛栽、手插和机插3种栽培方式水稻的光合生理特性、粒叶比和产量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抛栽和手插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在分蘖期、齐穗期和灌浆期均显着高于机插,但各栽培方式间在成熟期无显着差异。2)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在水稻主要生育期表现为:抛栽>手插>机插。3)手插早稻的颖花数/叶面积、实粒数/叶面积和粒重/叶面积分别比机插平均增加17.7%、20.6%和10.0%,抛栽晚稻分别比机插平均增加29.1%、37.3%和12.1%。4)分蘖期、齐穗期和灌浆期,不同栽培方式水稻叶片光合速率大小顺序为抛栽>手插>机插。5)分蘖期和齐穗期,水稻叶片气孔导度大小顺序为抛栽>手插>机插;成熟期,则表现为手插>机插>抛栽。6)水稻各个生育期,叶片蒸腾速率表现为抛栽>手插>机插,但各栽培方式间均无显着性差异。7)不同栽培方式间水稻产量差异显着,抛栽最高,机插最低;抛栽和手插早稻分别比机插增产1 203.31 346.7和776.71 045.4kg/hm2,晚稻分别比机插增产2 128.72 212.2和1 574.21 603.9kg/hm2。说明不同栽培方式水稻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有各自特征,与机插相比,抛栽和手插处理提高水稻粒叶比,改善源库关系,有利于改善水稻群体质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增加水稻产量。
郭保卫[7](2013)在《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形成及其生理生态特征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试验于2010-2011年在扬州大学海安试验基地及扬州大学农学院试验农场进行。以粳型超级稻品种武运粳24、南粳44为研究材料,用434单孔塑盘和新型3连孔、2连孔塑盘旱育秧,分别设置摆栽、点抛、常规撒抛等抛栽方式,并以盘育毯状苗机插作为对照。秧龄均为25d,单孔秧盘每孔3苗,2连孔秧盘每连孔4苗,3连孔秧盘每连孔6苗,机插秧秧龄20d,每穴4苗。就不同抛栽方式水稻产量形成及光合物质生产特征、分蘖特性、根系形态生理特征、氮素吸收利用、株型特征、抗倒伏能力和稻米品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以明确水稻有序摆抛栽的超高产形成及其生理生态优势,探索抛秧稻超高产新模式,为促进抛秧轻简化超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抛栽方式的产量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机插,有序摆抛栽显着高于撒抛和机插。不同连孔处理间则为2连孔>3连孔>单孔。2连孔、3连孔有序摆抛栽产量超过11t hm-2,单孔撒抛和机插稻产量只有10-10.5t hm-2。就不同抛栽方式而言,有序摆栽和点抛群体起点质量高,发棵快,各生育时期群体叶面积、粒叶比、光合势、物质生产、积累、后期剑叶光合速率和物质转运均优于撒抛,后期通风透光性好,仍能保持较强的物质生产和抗倒伏能力,最终产量高。就不同结构秧盘处理而言,2连孔、3连孔摆栽次数较单孔减少1/3-1/2,提高了摆栽速度。2连孔稻株中、后期表现出较强的优势,能保持较强抗倒伏和群体物质生产能力,最终产量大于3连孔和单孔,3连孔和单孔稻株间差异不显着。有序摆抛栽稻群体起点质量高,活棵快,前期有着适宜的光合物质积累和叶面积,后期保持较强的光合物质生产、积累和转运能力,是实现超级稻稳定超高产的基础,2连孔稻株整个生育时期均表现出较强的物质生产和生长优势,3连孔稻株也具有一定优势。因此,2连孔、3连孔有序摆抛栽是一种水稻省工超高产栽培新模式。2.(1)分蘖发生叶位和成穗:①有序摆栽和点抛稻的一次分蘖发生在主茎1-6叶位,二次分蘖发生在1/1、1/2、1/3,优势分蘖发生和成穗是主茎3-5叶位的一次分蘖,一次分蘖占总茎蘖比例为65-70%;撒抛稻分蘖的发生叶位比摆栽和点抛高两个叶位,一次分蘖叶位也是1-6,二次分蘖发生在1/1、1/2、1/3、2/1、2/3,优势分蘖发生和成穗为主茎3-6叶位,一次分蘖比例60%多点,二次分蘖比例比摆栽、点抛稍高些。机插稻的一次分蘖叶位3-7,优势分蘖叶位4-7;南粳44一次分蘖比例介于点抛处理之间,武运粳24的一次分蘖比例高于抛栽培处理,二次分蘖比例与一次分蘖趋势相反。不同抛栽方式间一次分蘖比例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二次分蘖呈现相反趋势。②同种栽插方式下不同连孔处理间分蘖发生叶位和成穗叶位相同,一次分蘖各叶位上分蘖发生率、成穗率和成穗数基本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二次分蘖则表现为2连孔、单孔>3连孔。不同连孔处理间一次分蘖比例、二次分蘖比例均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2)分蘖对产量贡献及穗部性状:①有序摆抛栽水稻一次分蘖与主茎对产量的贡献率90%左右,撒抛稻主茎和一次分蘖对产量的贡献率85%左右,机插稻主茎对产量的贡献率两品种间有不同,南粳44介于撒抛和摆抛、点栽之间,武运粳24高于抛栽处理。不同抛栽方式间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单穗重和着粒密度、单株和群体产量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机插。②不同连孔处理间一次分蘖对产量贡献无明显变化规律,二次分蘖对产量的贡献表现为2连孔、单孔>3连孔,不同连孔处理间穗粒数、单穗重表现为3连孔>2连孔>单孔,着生密度和单株产量、群体产量则为2连孔>单孔、3连孔。所有处理的一次分蘖发生率、成穗率和的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单穗重和着粒密度等均高于二次分蘖,主茎对产量贡献率高于20%,可见水稻有序摆抛栽主茎和低位优势分蘖优势明显。3.水稻有序摆栽和点抛后秧苗根系长度、根数、单株根重高于撒抛和机插,栽后7d3连孔稻苗优势明显,栽后15d2连孔秧苗表现出较强的优势。各生育时期群体根干重、根系冠比、根系活力表现摆栽>点抛>撒抛>机插,不同连孔稻株间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根系吸收总面积、活跃吸收表面积和吸收面积比与穗后根系伤流量亦呈现相同趋势。各生育时期的根系干重、根冠比、根系活力及抽穗期单茎根系伤流量、根系吸收表面积、活跃吸收表面积、活跃吸收比与产量极显着相关。齐穗15d,70%上根系分布在0-5cm,90%以上根系分布在0-10cm,各层根干重、根体积、根重密度抛栽方式间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不同连孔处理间为2连孔>3连孔>单孔,5-10cm、10-15cm、15-20cm的根系比例亦呈现此趋势。0-20cm内,各层根系干重、根系体积、根重密度与产量极显着相关,上层根系对产量贡献较大,0-10cm贡献率达90%以上。总之,水稻有序摆抛栽根系发生快,各时期活力强,后期分布合理,其良好的根系特性是其超高产形成的地下部特征和生理基础。4.(1)水稻有序摆抛栽各生育时期全株含氮率低于撒抛,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和拔节期吸氮量相对较低,拔节后吸氮量显着或极显着高于撒抛,阶段吸氮量和阶段吸收比例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3连孔和2连孔植株各生育时期含氮率和阶段吸氮比例较高,且前期能保持适宜的吸氮量,拔节后吸氮能力显着增强,各生育时期吸氮量、阶段吸氮量和阶段吸收比例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2)氮素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偏生产力、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籽粒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和产量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机插,氮素利用率各指标、偏生产力、氮素收获在不同连孔处理间均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百公斤籽粒需氮量、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籽粒生产效率呈现相反趋势。(3)不同抛栽方式间抽穗及成熟期根系、茎鞘、叶、穗和总干重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不同连孔处理间均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不同抛栽方式处理穗后根系及穗部含氮率和吸氮量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机插,茎鞘和叶片呈现相反的趋势;不同连孔处理穗后叶片和穗中含氮率均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抽穗期茎鞘与成熟期根系的含氮率差异不显着。各器官中的吸氮量亦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有序摆栽和点抛稻的茎鞘与叶向穗转移的氮素量大、转运率高,且根系具有较强的吸收养分能力。茎鞘和叶的氮素转运量和转运率均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水稻有序摆抛栽前期有合理含氮量和积累量,各生育阶段氮素吸收能力较强,抽穗后具有较高的氮素积累量、转运量和转运率,是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形成的营养机理。5.(1)不同抛栽方式水稻间的抗倒伏能力差异显着,有序摆栽稻的茎秆倒伏指数和群体倒伏指数最小,抗倒伏能力最强,点抛稻抗倒伏能力其次,撒抛稻茎秆倒伏指数和群体倒伏指数最大,抗倒伏能力最差。就不同连孔稻株而言,各抛栽方式下均表现为2孔>3连孔、单孔,2连孔稻株抗倒伏能力优势明显,3连孔和单孔互有高低。(2)抗折力与茎秆抗倒伏能力、群体抗倒伏能力极显着正相关,是影响抗倒伏能力的重要因素。抗折力与株高、重心高度、茎秆粗度、茎壁厚度、茎秆干重、叶鞘干重、单位节间干重、节间基部至穗顶的长度和鲜重及弯曲力矩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与相对重心高度和节间长度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3)2连孔、3连孔有序摆抛稻株,抗倒伏能力强,主要因为基部节间短、粗、壁厚,后期茎秆充实度好。抛栽稻高产、超高产栽培中,2连孔、3连孔有序摆抛稻株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是一种抗倒伏能力较强的高产轻简栽培方式。6.有序摆抛水稻上三叶较长,叶片叶基角、叶开角与披垂度相对较小,上三叶叶长不同连孔处理间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叶片叶基角、叶开角与披垂度则为2连孔<3连孔<单孔,叶长与每穗粒数、单穗重及产量极显着相关,与单位面积穗数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叶基角、叶开角和披垂度则呈现相反的相关趋势,且部分差异极显着或显着。水稻有序摆抛栽穗后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指数、剑叶SPAD值较高,且下降速度慢,不同连孔处理间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衰减速度表现为单孔<3连孔<2连孔。不同抛栽方式的叶位着生高度和相对着生高度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不同连孔处理间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上三叶叶片着生高度与相对着生高度、剑叶到倒2叶的叶枕距、与产量、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单穗重极显着或显着相关,而与有效穗数极显着负相关。穗长、穗着生密度、抽穗后茎鞘重与每穗粒数、单穗重及产量极显着或显着正相关,与有效穗数极显着或显着负相关。株高与产量和穗粒数显着正相关,而与秆长与产量及构成因素相关性均不显着。7.(1)加工品质。不同抛栽方式水稻间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密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机插,不同连孔处理间2连孔>3连孔>单孔,稀植有序摆抛栽利于加工品质的改善。(2)外观品质。不同抛栽方式间垩白率、垩白大小和垩白度呈现摆栽>点抛>撒抛、机插的趋势;不同连孔处理间则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3连孔、2连孔穴内分蘖多且竞争强,一定程度减少了穴内空间,所以其外观品质较单孔稍差。(3)蒸煮食味品质。不同抛栽方式水稻的胶稠度、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和崩解值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机插,而蛋白质含量呈现相反趋势。不同连孔处理间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变化较小,峰值黏度、崩解值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最终黏度和回复则为3连孔、2连孔<单孔。有序摆抛栽可在较多性状上改善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特别2连孔、3连孔有序栽插在稻米品质上有明显改善(除外观品质)。
韦剑锋,李生,梁和,徐世宏,史丹妮,江立庚[8](2012)在《育秧方式和壮秧剂对抛栽早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文中指出以杂交水稻桂两优2号为试材,设土床旱育秧(A1)、编织布旱育秧(A2)、塑盘旱育秧(A3)、编织布湿润育秧(A4)、塑盘湿润育秧(A5)5种育秧方式及壮秧剂处理2个因素,研究育秧方式对抛栽早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抛栽后立苗最快的是A2,其次是A3和A5,A1和A4最慢;分蘖最快、数量最多的是A2,其次是A1,A4分蘖最慢、数量最少;干物质积累A2具有明显优势,其次是A3、A5和A1,A4积累最少;A2的产量最高、产量性状较好,A4产量最低、产量性状较差,其他处理的产量及性状介于A2与A4之间。施用壮秧剂可促进早稻生长,改善产量性状,提高产量。育秧方式与壮秧剂交互作用对早稻产量及主要性状有显着影响。综合早稻生长和产量及性状看,本试验条件下最适合的育秧方式是编织布与施壮秧剂组合旱育秧。
柴慧清[9](2012)在《地力和养分管理模式对湖南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提出以湘早籼45号,黄花粘为供试材料,选择高中低地力的水稻田块,设置不施氮肥模式(T1)、农民习惯施肥模式(T2)、最佳养分管理模式(T3)3种养分管理模式,研究地力及养分管理模式对早晚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以陆两优996、天优华占为供试材料,选择地力中等的水稻田块,设置不施氮肥模式(T1)、农民习惯施肥模式(T2)、最佳养分模式(T3)、超高产模式(T4)超高产高效模式(T5、T6、T7)7种养分管理模式,研究其对早晚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所得结果分别如下:1.地力和养分管理模式均影响水稻产量。早晚稻高中低三种地力下施氮比不施氮增产7.97%~53.94%,而且T3比T2增产效果好,且早稻增产幅度以中地力条件下最高,晚稻低地力增产效果好。早晚稻高中低三种地力水平中,T3以有机、无机肥适当配施,基肥、分蘖肥、穗肥按一定比例分施来降低了氮肥的施用量,肥料利用率均高于T2,而且随着土壤地力不同而改变。2.在不同养分管理模式试验研究中表明,养分运筹对水稻产量影响显着,施氮可以极显着提高产量。与T2相比,T3、T6都显着提高了产量,表明产量不仅与施氮量有关,氮肥的管理也很重要,T3、T5、T6、T7要优于T2,合理施肥显着提高了产量,降低氮肥的施用量,并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增加穗数与保证成穗质量是获得高产和超高产的基础,本次试验中合理密植与施肥调控相结合有效的提高了单位面积有效穗。分蘖及株高测定结果表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在水稻生长前期养分供应效果好。在均衡施用氮、磷、钾肥的前提下,T3、T5、T6、T7有着较好的长势和较高的分蘖质量,有利于水稻的同化作用和作物产量的提高。不同管理模式对土壤养分含量影响不一,对土壤全氮相同基础地力水平下影响趋势基本相同,但不同地方试验结果却不同,土壤全磷、速效磷、全钾的变化状况一致,均提高。对pH影响不一致,益阳降低,湘阴先升高再降低。
黄景[10](2012)在《免耕配合稻草还田的氮素行为及土壤质量效应》文中指出为了探讨免耕对稻田氮素利用、转化、迁移与平衡及土壤质量的影响,本文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普通免耕(CNT)、稻草还田免耕(SNT)、普通常耕(CCT)和稻草还田常耕(SCT)4种耕作方式对稻田土壤有效态氮转化、施肥后田面水氮素转化、施肥后稻田氨挥发、氮素淋溶、水稻生长、水稻地上部全氮、水稻氮素利用率、土壤剖面形态性质、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免耕稻田土壤氮素转化免耕降低了0-5cm土层硝态氮和5-20cm土层碱解氮含量、提高了施肥后第1天至6天田面水的铵态氮、硝态氮和总氮含量。有无稻草还田对稻田氮素转化影响明显,CNT处理提高了5-20cm土层硝态氮和0-5cm土层灌浆期以前碱解氮含量;降低了0-20cm土层土壤铵态氮含量。SNT处理提高了0-5cm土层土壤铵态氮和碱解氮含量、比CNT处理降低了施肥后田面水的铵态氮、硝态氮和总氮含量。2、免耕稻田氮素迁移免耕增加了施肥后第1天至第6天氨挥发量和水稻各生长期氨挥发量、增加了氮素淋溶量。有无稻草还田对稻田氮素迁移影响明显,CNT处理减少了水稻吸氮量和土壤氮素残留量。SNT处理增加了土壤氮素残留量、比CNT处理减少了施肥后第1天至第6天氨挥发量和水稻各生长期氨挥发量以及氮素淋溶量、比CCT处理增加了水稻氮素吸收量。3、免耕稻田氮素平衡耕作方式与稻草还田对稻田氮素平衡影响明显。CNT稻田土壤氮素输入量大体上与CCT稻田相当,但输出量增加,土壤全氮增幅减少;SNT稻田土壤氮素输入量大体上与SCT稻田相当,但输出量减少,土壤全氮增幅增加;SNT比CNT显着增加土壤全氮含量。稻草还田对维持免耕稻田氮素平衡起到重要作用。4、免耕水稻生长与氮素利用稻草还田促进了水稻生长和增加了水稻氮素吸收量,提高了水稻氮素回收效率。稻田免耕后,CNT处理水稻株高、分蘖数、有效穗数、叶面积、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RuBP羧化酶蛋白含量、干物质累积量、叶片和茎的全氮含量、氮素累积量、氮素回收效率和产量均为处理中最低,但穗全氮含量、氮素稻谷生产效率、氮素运转效率和氮素收获指数为处理中最高。SNT处理水稻株高、分蘖数、有效穗数、叶面积、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RuBP羧化酶蛋白含量、干物质累积量、叶片和茎的全氮含量、氮素累积量、氮素农艺效率、氮素回收效率和产量高于CCT处理,但氮素稻谷生产效率、氮素运转效率和氮素收获指数低于CCT处理。5、免耕对土壤剖面形态的影响免耕对土壤剖面形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无稻草还田免耕形成的土壤剖面形态也存在差异。免耕对Ap层(犁底层)、W层(潴育层)和C层(母质层)的形态影响不明显,但Aa(耕作层)的形态产生了较大的变化。CNT处理形成了Aa1-Aa2-Aa3的耕作层亚层构型;SNT处理形成了O-Aa1-Aa2-Aa3的耕作层亚层构型,O层是有机质覆盖层,由不同分解程度稻草组成,是SNT独特的剖面发生层。免耕处理Aal层比常耕处理的薄,但免耕处理的Aal层色调深、容重小、结构好、pH低、根系密集、孔隙多、疏松。与SNT处理相比较,CNT的Aa2和Aa3层则色调浅、容重大、根系和孔隙少、鳝血斑数量少、裂隙出现部位高、紧实。SNT的Aa2和Aa3层剖面形态性质和特征与常耕的相应土层相当。6、免耕对稻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免耕提高了0-5cm土层持水性能,增加了>1mm水稳性大团聚体数量。SNT处理5-20cm土层持水性、有效水含量范围、水稳性大团聚体数量与常耕土壤相当,但CNT处理5-20cm土层持水性能降低、有效水含量范围和水稳性大团聚体数量减小。7、免耕对稻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免耕使土壤有机碳、腐殖质、氮素、磷素和钾素在表层土壤富集,提高了表层有效锌、有效硼含量,降低了表层土壤pH值、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和有效铜含量。免耕处理耕作层的5-20cm层土壤有机碳、腐殖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锌和有效硼含量小于常耕土壤,其中CNT减少的幅度大于SNT。免耕处理Ap层、W层和C层的pH值、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与常耕处理差异不明显,Ap层、W层和C层的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铜及W层和C层的碱解氮、速效钾、有效锌和有效硼均有增加的趋势。8、免耕对稻田田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免耕提高了0-5cm层土壤的蔗糖酶、脲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等酶的活性,其中以SNT处理增幅最大,但降低了耕作层5-20cm层土壤的蔗糖酶、脲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等酶的活性,其中以CNT处理降幅最大。9、免耕对稻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免耕增加了0-5cm层土壤真菌、放线菌数量,其中以SNT处理增幅最大,减少了耕作层亚硝化细菌和5-20cm层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氨化细菌、嫌气性固氮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嫌气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其中以CNT减幅最大。SNT处理增加了表层0-5cm土壤细菌、氨化细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其中SNT处理0-20cm土层的氨化细菌、0-12cm土层的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显着大于其它处理。因此,稻草还田免耕对水稻的生长、产量和氮素利用及土壤肥力性状的效应优于普通常耕。
二、杂交早稻不同抛栽深度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杂交早稻不同抛栽深度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栽插方式对双季稻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
1.3 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 |
1.3.1 生育期记载 |
1.3.2 样品采集 |
1.3.3 叶片理化指标测定 |
1.3.4 叶片光合指标测定 |
1.3.5 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稻叶片MDA和Pro含量 |
2.2 水稻叶片SOD、POD和CAT活性 |
2.3 水稻植株叶片的光合特性 |
2.3.1 叶片SPAD值 |
2.3.2 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 |
2.4 不同栽插方式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 |
2.5 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3 讨论 |
3.1 栽插方式与水稻植株生理特性的关系 |
3.2 栽插方式与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 |
(2)种植方式调控早稻生长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早稻生产和种植方式发展现状 |
1.1 中国早稻生产现状 |
1.2 种植方式发展现状 |
2 不同种植方式与早稻生长特性 |
2.1 种植方式对早稻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
2.2 种植方式对早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2.3 种植方式对早稻茎蘖成穗规律、叶片生长及生育期的影响 |
2.4 种植方式对早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2.5 种植方式对早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3 不同种植方式下早稻生产经济和生态效益 |
3.1 经济效益 |
3.2 生态效益 |
4 展望 |
(4)“早蓄晚灌”节水条件下轻简栽培模式对双季晚稻产量与物质转运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2.1 产量及其构成 |
1.2.2 茎鞘、叶片物质输出率及物质转换率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轻简栽培模式对晚稻产量的影响 |
2.1.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1.2 水稻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分析 |
2.2 水稻物质输出及物质转换率 |
3 结论与讨论 |
3.1 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 种植方式对水稻干物质运输与转化的影响 |
3.3 南方丘陵山区轻简化栽培是适应规模化生产的必要条件 |
(5)双季机插稻高产形成规律及定量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概述 |
2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2.1 水稻叶龄模式 |
2.2 水稻群体质量 |
2.3 栽培技术定量 |
2.3.1 适宜播期的确定 |
2.3.1.1 最佳抽穗结实期 |
2.3.1.2 安全生产季节 |
2.3.2 育秧技术的定量 |
2.3.2.1 壮秧标准 |
2.3.2.2 适宜播量 |
2.3.2.3 机插育秧 |
2.3.3 基本苗数的定量 |
2.3.3.1 基本苗公式的建立 |
2.3.3.2 基本苗公式的应用 |
2.3.4 施肥技术的定量 |
2.3.4.1 定量施肥技术 |
2.3.4.2 氮肥的精确定量 |
2.3.5 灌溉技术的定量 |
2.3.5.1 节水灌溉技术 |
2.3.5.2 精确灌溉技术 |
3 以往研究的不足及本研究的思路 |
第二章 双季机插稻叶龄模式参数及高产品种特征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叶蘖动态及生育进程 |
1.3.2 干物质量及叶面积指数(LAI) |
1.3.3 产量及产量构成 |
1.4 分析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叶龄模式参数 |
2.2 产量及产量构成 |
2.2.1 机插早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 |
2.2.2 机插晚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 |
2.2.2 分蘖特性 |
2.2.3 干物质生产特性 |
2.2.4 LAI及粒叶比 |
3 讨论 |
3.1 双季机插稻品种的叶龄模式参数 |
3.2 双季机插稻高产品种的产量结构特征 |
3.3 双季机插稻高产品种的群体发育特征 |
3.4 双季机插稻高产品种的优化搭配 |
4 小结 |
第三章 双季机插稻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的产量构成特征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调查与测定方法 |
1.4 分析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1.1 早稻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1.2 晚稻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2 穗数、粒数与总颖花量的关系 |
2.2.1 不同产量水平穗数、粒数与总颖花量的关系 |
2.2.2 不同产量水平间穗数、粒数与总颖花量的关系 |
3 讨论 |
3.1 双季机插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异特点及协同规律 |
3.2 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的穗粒结构特征 |
4 小结 |
第四章 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形成的共性规律及定量化指标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2.1 育秧基质试验 |
1.2.2 播种量试验 |
1.2.3 秧龄试验 |
1.2.4 行株距配置试验 |
1.2.5 氮肥运筹试验 |
1.2.6 基本苗公式及参数验证试验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叶蘖动态 |
1.3.2 干物质量及叶面积指数(LAI) |
1.3.3 植株含氮率 |
1.3.4 产量及产量构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类型划分 |
2.2 双季机插稻高产形成的共性规律 |
2.2.1 分蘖成穗特征 |
2.2.2 LAI动态与粒叶比 |
2.2.3 氮素吸收与干物质生产特点 |
2.3 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的定量指标 |
2.3.1 有效分蘖临界期 |
2.3.1.1 茎蘖数 |
2.3.1.2 LAI |
2.3.1.3 干物质量 |
2.3.2 二次枝梗分化期 |
2.3.1.1 茎蘖数 |
2.3.1.2 LAI |
2.3.1.3 干物质量 |
2.3.3 抽穗期 |
2.3.3.1 有效穗及成穗率 |
2.3.3.2 总颖花量 |
2.3.3.3 LAI及粒叶比 |
2.3.3.4 干物质量 |
2.3.4 成熟期 |
2.3.4.1 LAI |
2.3.4.2 抽穗后干物质生产量及总干物质量 |
3 讨论 |
3.1 双季机插稻高产形成的共性规律 |
3.2 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的定量指标 |
4 小结 |
第五章 江西双季机插稻安全生产期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计算方法 |
1.2.1 安全日期 |
1.2.2 各保证率的安全日期 |
1.2.3 双季安全生产季节天数 |
1.2.4 气候变化倾向率 |
1.2.5 温光资源特征 |
1.3 分析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安全生产日期及其变化 |
2.1.1 早稻安全播种期 |
2.1.2 早稻安全移栽期 |
2.1.3 晚稻安全齐穗期 |
2.1.4 晚稻安全成熟期 |
2.2 双季稻安全生产季节及其变化 |
2.3 双季稻安全生产季节的温光资源及其变化 |
2.3.1 热量资源 |
2.3.2 光照资源 |
2.4 双季稻实际生产日期 |
2.5 双季稻安全生产日期 |
3 讨论 |
3.1 气候变化对双季稻安全生产季节及温光资源的影响 |
3.2 晚稻安全齐穗临界温度 |
3.3 气候变化对双季稻轻型种植方式的意义 |
4 小结 |
第六章 双季机插稻壮秧指标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1 成苗率 |
1.2.2 秧苗形态 |
1.2.3 秧苗田间发根力 |
1.2.4 秧苗大田分蘖缺位 |
1.2.5 机插质量 |
1.2.6 产量及产量构成 |
1.3 相关指标计算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育秧基质对秧苗素质、机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
2.1.1 育秧基质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2.1.2 育秧基质对机插质量的影响 |
2.1.3 育秧基质对产量的影响 |
2.2 秧龄对秧苗素质、机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
2.2.1 秧龄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2.2.2 秧龄对机插质量的影响 |
2.2.3 秧龄对产量的影响 |
2.3 播种密度对秧苗素质、机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
2.3.1 播种密度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2.3.2 播种密度对秧苗鞘叶配置的影响 |
2.3.3 播种密度对机插质量的影响 |
2.3.4 播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
2.4 机插壮秧指标 |
3 讨论 |
3.1 双季机插稻适宜的育秧基质 |
3.2 双季机插稻适宜的播种密度 |
3.3 双季机插稻适宜的移栽秧龄 |
3.4 双季机插稻壮秧指标 |
4 小结 |
第七章 双季机插稻基本苗公式参数及行株距配置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1.1 机插行株距配置试验 |
1.1.2 机插基本苗公式参数研究试验 |
1.2 调查与测定方法 |
1.2.1 分蘖发生及成穗状况调查 |
1.2.2 茎蘖动态调查 |
1.3 分析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机插行株距配置对早、晚稻产量的影响 |
2.2 双季机插稻分蘖成穗特性 |
2.2.1 分蘖发生叶位及发生率 |
2.2.2 分蘖成穗叶位及成穗率 |
2.2.3 成穗茎蘖组成及其对群体产量的贡献 |
2.2.4 成穗茎蘖的穗部性状 |
2.3 双季机插稻基本苗公式参数的确定及验证 |
2.3.1 基本苗公式及参数的确定 |
2.3.2 基本苗公式及参数的验证 |
3 讨论 |
3.1 双季机插稻分蘖发生与成穗规律 |
3.2 双季机插稻茎蘖穗对产量的贡献 |
3.3 双季机插稻基本苗公式参数 |
3.4 双季机插稻适宜行株距配置 |
4 小结 |
第八章 氮肥运筹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1 茎蘖动态 |
1.2.2 干物质量及叶面积指数(LAI) |
1.2.3 植株含氮率 |
1.2.4 产量及产量构成 |
1.3 相关指标计算 |
1.4 分析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施氮量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2.2.1 施氮量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2.2.2 施氮量对双季机插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2.2 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2.2.1 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2.2.2 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双季机插稻分蘖成穗的影响 |
2.2.3 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双季机插稻LAI及粒叶比的影响 |
2.2.4 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双季机插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
2.2.5 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双季机插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双季机插稻适宜施氮量 |
3.2 双季机插稻适宜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 |
3.3 双季机插稻氮素吸收利用问题 |
4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果 |
1.1 双季机插稻叶龄模式参数及高产品种特征 |
1.2 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形成规律 |
1.3 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各主要生育时期定量指标 |
1.4 双季机插稻安全生产期 |
1.5 双季机插稻壮秧指标 |
1.6 双季机插稻适宜行株距配置及基本苗公式参数 |
1.7 双季机插稻氮肥运筹技术 |
2 本研究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双季稻区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光合生理特性、粒叶比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3.1 叶面积指数测定 |
1.3.2 齐穗期粒叶比 |
1.3.3叶片SPAD值、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测定 |
1.3.4 产量与产量性状 |
1.4 数据统计及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LAI的影响 |
2.2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粒叶比的影响 |
2.3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叶片SPAD值的影响 |
2.4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的影响 |
2.4.1 不同栽培方式水稻叶片光合速率 |
2.4.2 不同栽培方式水稻叶片气孔导度 |
2.4.3 不同栽培方式水稻叶片蒸腾速率 |
2.5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
3.2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 |
4 结论 |
(7)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形成及其生理生态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4 研究进展 |
4.1 水稻抛秧超高产的研究进展 |
4.1.1 水稻超高产概念 |
4.1.2 水稻塑盘旱育壮秧奠定超高产基础 |
4.1.3 水稻塑盘旱育抛栽方式 |
4.1.4 水稻塑盘旱育抛栽超高产形成特性 |
4.1.5 水稻抛秧超高产研究展望 |
4.2 有序程度对抛秧稻高产形成影响的研究进展 |
4.2.1 不同有序程度抛栽稻抛栽方式 |
4.2.2 不同有序程度抛栽稻高产、超高产形成特点 |
4.2.3 水稻有序抛秧的展望 |
4.3 水稻稀植超高产模式及生理生态特征研究进展 |
4.3.1 水稻稀植高产、超高产栽培的发展 |
4.3.2 水稻稀植超高产主要模式 |
4.3.3 水稻稀植超高产的生理基础 |
4.3.4 水稻稀植超高产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有序摆抛栽对超级稻超高产与光合生产力的影响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1 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的测定 |
1.4.2 剑叶光合速率 |
1.4.3 透光率测定 |
1.4.4 单穴物理学指标测定 |
1.4.5 产量的测定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群体起点结构及质量 |
2.1.1 栽后秧苗分布 |
2.1.2 栽后稻苗素质 |
2.2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光合特性及物质生产 |
2.2.1 各生育时期物质生产与积累 |
2.2.2 抽穗期群体叶面积组成及粒叶比 |
2.2.3 各生育阶段群体生长率和光合势 |
2.2.4 抽穗后茎鞘干重及物质转移 |
2.2.5 抽穗后剑叶光合速率 |
2.3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抗倒伏性 |
2.4 水稻有序摆抛栽抽穗期的群体透光率 |
2.5 水稻有序摆抛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6 水稻有序摆抛栽产量的方差分析 |
3 讨论 |
3.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光合物质生产特性 |
3.2 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特性与稀植超高产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分蘖发生与成穗特性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1 分蘖发生与成穗的追踪 |
1.4.2 茎蘖动态 |
1.4.3 实收计产 |
1.5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发生叶位及发生率 |
2.2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分蘖成穗叶位及成穗率差异 |
2.3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茎蘖发生动态 |
2.4 水稻有序摆抛栽分蘖成穗的茎蘖组成 |
2.5 水稻有序摆抛栽各成穗分蘖对产量的贡献 |
2.6 水稻有序摆抛栽各成穗分蘖穗部性状及产量构成 |
3 讨论 |
3.1 关于不同抛栽方式水稻主茎分蘖发生与成穗 |
3.2 不同抛栽方式水稻的分蘖规律与优势分蘖利用 |
3.3 不同抛栽方式水稻各叶位分蘖与产量的关系 |
3.4 关于抛栽稻合理利用分蘖成穗,进一步促进水稻超高产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的根系形态生理特征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1 根系干重、根冠比 |
1.4.2 根系体积、根系活力、根系吸收面积 |
1.4.3 根系伤流 |
1.4.4 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产量及构成因素 |
2.2 栽后秧苗的根系特点 |
2.3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根系干重及根冠比 |
2.4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根系活力 |
2.5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根系吸收表面积 |
2.6 水稻有序摆抛栽抽穗后根系伤流变化 |
2.7 水稻有序摆抛栽后期根系在土层中的分布 |
2.7.1 各层根系干重及比例 |
2.7.2 各层根系体积与根干重密度 |
2.8 根系特征与产量的相关性 |
2.8.1 各生育期根系特征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
2.8.2 根系特征与产量的关系 |
3 讨论 |
3.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根形态生理系特征 |
3.1.1 根系生长特性 |
3.1.2 根系分布特性 |
3.2 稀植栽培与根系活力的关系 |
3.3 根系特征与水稻超高产的关系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氮素吸收利用与分配转运特点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1 植株全氮的测定 |
1.4.2 计产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含氮率与吸氮量 |
2.2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氮素阶段吸收量与阶段吸收速率 |
2.3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氮素利用效率和百千克籽粒需氮量 |
2.4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抽穗期氮素积累、分配与转运 |
2.4.1 水稻有序摆抛栽抽穗期的干物质与氮素的积累、分配 |
2.4.2 水稻有序摆抛栽成熟期的干物质与氮素的积累、分配 |
2.4.3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氮素转运量 |
3 讨论 |
3.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氮素吸收、积累特性 |
3.2 水稻有序摆抛的氮素分配、转运与生产特性 |
3.3 氮素吸收、积累及转运特点与水稻高产的关系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有序摆抛栽对超级稻植株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1 节间农艺指标 |
1.4.2 茎干抗折力 |
1.4.3 重心高度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有序摆抛栽超级稻茎秆的抗倒伏能力 |
2.2 有序摆抛栽超级稻的植株性状 |
2.3 有序摆抛栽超级稻的茎秆充实度性状 |
2.4 抗倒伏特性与茎秆主要物理性状的相关性 |
3 讨论 |
3.1 关于有序摆抛栽对水稻抗倒伏性的影响 |
3.2 关于水稻抗倒伏性状特征间的关系 |
3.3 关于水稻植株抗倒伏性与稀植栽插的关系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的株型特征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1 叶面积 |
1.4.2 上部叶片倾斜角度及叶枕高度 |
1.4.3 SPAD值 |
1.4.4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产量及构成 |
2.2 水稻有序摆抛栽抽穗期的叶片配置 |
2.3 水稻有序摆抛栽上部叶片的空间分布 |
2.4 水稻有序摆抛栽穗后叶面积变化 |
2.5 水稻有序摆抛栽穗后剑叶SPAD变化 |
2.6 株型指标与产量及构成因素的相关分析 |
3 讨论 |
3.1 关于不同抛栽方式水稻株型特征的探讨 |
3.2 关于不同抛栽方式水稻株型与产量的关系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有序摆抛栽对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供试品种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1 产量的测定 |
1.4.2 稻米品质 |
1.4.3 稻米淀粉黏滞特性 |
1.5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有序摆抛栽水稻的产量 |
2.2 有序摆抛栽水稻稻米品质 |
2.2.1 有序摆抛栽水稻稻米的加工品质 |
2.2.2 有序摆抛栽水稻稻米的外观品质 |
2.2.3 有序摆抛栽水稻稻米的蒸煮食味与营养品质 |
2.2.4 有序摆抛栽水稻稻米的RVA谱特征值 |
3 小结与讨论 |
3.1 有序摆抛栽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 |
3.2 有序摆抛栽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
3.3 有序摆抛栽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
3.4 壮苗合理栽插提高稻米品质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1.1 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及光合物质生产特征优势 |
1.2 水稻有序摆抛栽分蘖发生利用优势 |
1.3 水稻有序摆抛栽根系形态生理特征优势 |
1.4 水稻有序摆抛栽氮素吸收利用优势 |
1.5 水稻有序摆抛栽群体抗倒伏能力 |
1.6 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的株型特征 |
1.7 水稻有序摆抛栽品质性状特征 |
2 讨论 |
2.1 有关水稻有序摆抛稳定超高产形成的生理生态机制 |
2.1.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生理生态特征及超高产机制 |
2.1.2 水稻稀植栽插与超高产轻简栽培 |
2.2 进一步提高有序摆抛水稻超高产潜力的技术关键 |
2.3 水稻有序摆抛栽进一步深化与拓展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地力和养分管理模式对湖南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湖南省水稻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 |
2.1.1 近10年水稻生产状况 |
2.1.2 湖南水稻生产潜力分析 |
2.1.3 湖南水稻省水稻施肥现状 |
2.2 地力对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
2.3 水稻养分管理模式研究现状 |
2.3.1 国内外养分管理技术研究现状 |
2.3.2 养分管理模式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2.3.3 养分管理模式对水稻干物质的影响 |
3. 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土壤基础地力、养分管理模式对双季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1. 材料、方法与试验设计 |
1.1 供试水稻品种 |
1.2 试验地点及土壤理化性质 |
1.3 试验处理 |
1.4 取样方法及测定项目 |
1.4.1 取样方法 |
1.4.2 测定项目 |
1.5 数据处理和相关参数的计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地力水平下不同养分管理模式对水稻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
2.1.1 对早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2.1.2 对晚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2.2 不同地力水平下不同养分管理模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2.2.1 对早稻产量的影响 |
2.2.2 对晚稻产量的影响 |
2.3 不同地力水平下不同养分管理模式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2.3.1 对早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2.3.2 对晚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章 不同养分管理模式对湖南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1. 材料、方法与试验设计 |
1.1 供试水稻品种 |
1.2 试验地点及土壤理化性质 |
1.3 试验处理 |
1.4 取样方法及测定项目 |
1.4.1 植株样采集方法 |
1.4.2 茎蘖消长动态记录 |
1.4.3 水稻分蘖盛期、抽穗期、成熟期植株样测定指标 |
1.4.4 土样采集方法 |
1.4.5 土样测定指标 |
1.4.6 考种计产指标 |
1.4.7 分析测定方法 |
1.5 数据处理和相关参数的计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养分管理模式对水稻株高及分蘖动态变化的影响 |
2.1.1 对早稻株高及分蘖动态变化的影响 |
2.1.2 对晚稻株高及分蘖动态变化的影响 |
2.2 不同养分管理模式对水稻地上部分养分动态累积的影响 |
2.2.1 不同养分管理模式对早稻养分动态累积的影响 |
2.2.2 不同养分管理模式对晚稻养分累积的影响 |
2.3 不同养分管理模式对稻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
2.4 不同养分管理模式对产量的影响 |
2.4.1 不同养分管理模式对早稻产量的影响 |
2.4.2 不同养分管理模式对晚稻产量的影响 |
2.5 不同养分管理模式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2.5.1 不同养分管理模式对早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2.5.2 不同养分管理模式对晚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2.6 不同养分管理模式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2.6.1 不同养分管理模式对早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2.6.2 不同养分管理模式对晚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养分管理模式对株高及分蘖动态变化的影响 |
3.2 不同养分管理模式对水稻地上部分养分动态累积的影响 |
3.3 不同养分管理模式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 不同养分管理模式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第四章 结论 |
1. 小结 |
2. 创新点 |
3. 前景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免耕配合稻草还田的氮素行为及土壤质量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1.1 免耕的起源和发展 |
1.1.1 免耕的含义 |
1.1.2 免耕的起源和发展 |
1.2 水稻免耕栽培的发展现状 |
1.2.1 国外水稻免耕栽培的发展现状 |
1.2.2 国内水稻免耕栽培的发展现状 |
1.2.3 水稻免耕栽培的作用与效果 |
1.3 免耕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1 免耕对水稻立苗的影响 |
1.3.2 免耕对水稻分蘖特性的影响 |
1.3.3 免耕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
1.3.4 免耕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 |
1.3.5 免耕对水稻根系的影响 |
1.3.6 免耕对水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1.3.7 免耕对水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
1.3.8 免耕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1.4 免耕水稻氮素利用特性 |
1.4.1 免耕水稻氮肥运筹研究 |
1.4.2 免耕水稻氮素利用特性 |
1.4.3 免耕水稻氮素利用调控研究 |
1.5 稻田氨挥发损失 |
1.6 稻田氮素渗漏损失 |
1.7 免耕对稻田土壤性状的影响 |
1.7.1 免耕对稻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1.7.1.1 免耕对稻田土壤温度的影响 |
1.7.1.2 免耕对稻田土壤水分特性的影响 |
1.7.1.3 免耕对稻田土壤结构的影响 |
1.7.1.4 免耕对稻田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 |
1.7.1.5 免耕对稻田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 |
1.7.2 免耕对稻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1.7.2.1 免耕对稻田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1.7.2.2 免耕对稻田土壤pH值的影响 |
1.7.2.3 免耕对稻田土壤氮素的影响 |
1.7.2.4 免耕对稻田土壤磷素的影响 |
1.7.2.5 免耕对稻田土壤钾素的影响 |
1.7.3 免耕对稻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1.7.4 免耕对稻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1.8 免耕对稻田水层养分的影响 |
1.9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
1.9.1 免耕稻田氮素利用、转化、迁移及平衡 |
1.9.2 免耕水稻生长与氮素利用特性 |
1.9.3 免耕对稻田土壤性状的影响 |
第二章 免耕稻田氮素转化、迁移与平衡 |
摘要 |
Abstract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点概况 |
2.1.2 供试土壤、水稻品种及还田稻草 |
2.1.3 试验设计 |
2.1.4 田间管理 |
2.1.4.1 秧苗培育 |
2.1.4.2 试验区整理 |
2.1.4.3 试验区施肥 |
2.1.4.4 水稻移栽及田间管理 |
2.1.5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5.1 土壤速效态氮素养分样品采集及测定方法 |
2.1.5.2 田面水样品采集及测定方法 |
2.1.5.3 土壤全氮样品采集及测定方法 |
2.1.5.4 稻田氨捕获及其挥发量测定 |
2.1.5.5 稻田淋溶液的收集及其氮素含量测定 |
2.1.5.6 水稻植株样品的采集及其氮素总量的测定 |
2.1.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免耕对稻田土壤有效态氮的影响 |
2.2.1.1 对土壤铵态氮的影响 |
2.2.1.2 对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
2.2.1.3 对土壤碱解氮的影响 |
2.2.2 免耕对稻田施肥后田面水氮素变化的影响 |
2.2.2.1 对田面水铵态氮变化的影响 |
2.2.2.2 对田面水硝态氮变化的影响 |
2.2.2.3 对田面水总氮变化的影响 |
2.2.3 免耕对稻田氨挥发的影响 |
2.2.3.1 对施肥后氨挥发量变化的影响 |
2.2.3.2 对水稻生长期氨挥发量的影响 |
2.2.4 免耕对稻田氮素淋溶的影响 |
2.2.4.1 对铵态氮淋溶的影响 |
2.2.4.2 对硝态氮淋溶的影响 |
2.2.4.3 对亚硝态氮淋溶的影响 |
2.2.4.4 对总氮淋溶的影响 |
2.2.5 免耕对水稻植株氮吸收量及土壤氮素残留量的影响 |
2.2.6 免耕对稻田氮素平衡的影响 |
2.2.6.1 免耕对稻田氮素输入的影响 |
2.2.6.2 免耕对稻田氮素输出的影响 |
2.2.6.3 免耕对稻田氮素平衡的影响 |
2.3 小结 |
2.3.1 免耕稻田土壤氮素有效性 |
2.3.2 免耕稻田施肥后田面水氮素变化 |
2.3.3 免耕稻田施肥后氨挥发 |
2.3.4 免耕稻田氮素淋溶 |
2.3.5 免耕稻田水稻植株吸氮量 |
2.3.6 免耕稻田土壤氮素残留量 |
2.3.7 免耕稻田氮素平衡 |
第三章 免耕水稻生长与氮素利用特性 |
摘要 |
Abstract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点概况 |
3.1.2 供试土壤和水稻品种 |
3.1.3 试验设计 |
3.1.4 田间管理 |
3.1.5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5.1 水稻生长参数和稻株各器官氮素含量测定 |
3.1.5.2 水稻叶片酶活性和酶蛋白含量测定 |
3.1.5.3 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测定 |
3.1.6 氮素利用指标计算方法 |
3.1.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免耕对水稻生长与物质生产的影响 |
3.2.1.1 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
3.2.1.2 对水稻分蘖消长的影响 |
3.2.1.3 对水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2.1.4 对水稻干物质累积量的影响 |
3.2.2 免耕对水稻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3.2.3 免耕对水稻叶片RuBP羧化酶蛋白含量的影响 |
3.2.4 免耕对水稻植株各器官全氮含量的影响 |
3.2.4.1 对水稻叶片全氮含量的影响 |
3.2.4.2 对水稻茎全氮含量的影响 |
3.2.4.3 对水稻穗全氮含量的影响 |
3.2.5 免耕对水稻氮素累积量的影响 |
3.2.6 免耕对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3.2.6.1 对水稻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的影响 |
3.2.6.2 对水稻氮素稻谷生产效率的影响 |
3.2.6.3 对水稻氮素运转效率的影响 |
3.2.6.4 对水稻氮素收获指数的影响 |
3.2.6.5 对水稻氮素农艺效率的影响 |
3.2.6.6 对水稻氮素回收效率的影响 |
3.2.7 免耕对水稻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 小结 |
3.3.1 免耕水稻的生长与干物质生产 |
3.3.2 免耕水稻叶片酶活性和酶蛋白含量 |
3.3.3 免耕水稻植株全氮含量和氮素累积量 |
3.3.4 免耕水稻氮素利用效率 |
3.3.5 免耕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 |
第四章 免耕对稻田土壤理化性状、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摘要 |
Abstract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点概况 |
4.1.2 供试土壤和水稻品种与还田稻草 |
4.1.3 试验设计 |
4.1.4 田间管理 |
4.1.5 土壤样品采集与方法 |
4.1.5.1 试验前基础土壤样品采集 |
4.1.5.2 试验期后土壤样品采集 |
4.1.6 土壤样品风干与制备 |
4.1.6.1 测定土壤化学性质样品制备 |
4.1.6.2 测定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样品制备 |
4.1.6.3 测定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样品制备 |
4.1.7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1.7.1 土壤剖面形态 |
4.1.7.2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项目与方法 |
4.1.7.3 土壤化学性质测定项目与方法 |
4.1.7.4 土壤酶活性测定项目与方法 |
4.1.7.5 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项目与方法 |
4.1.8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免耕对土壤剖面形态的影响 |
4.2.1.1 对土壤剖面形态基本性质的影响 |
4.2.1.2 对土壤剖面形态物理性质的影响 |
4.2.1.3 对土壤剖面形态化学性质的影响 |
4.2.2 免耕对稻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4.2.2.1 对土壤持水性能的影响 |
4.2.2.2 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
4.2.3 免耕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4.2.3.1 对土壤pH值的影响 |
4.2.3.2 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4.2.3.3 对土壤腐殖质的影响 |
4.2.3.4 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影响 |
4.2.3.5 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
4.2.3.6 对土壤磷素的影响 |
4.2.3.7 对土壤钾素的影响 |
4.2.3.8 对土壤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的影响 |
4.2.3.9 对土壤有效铜、锌和硼的影响 |
4.2.4 免耕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2.4.1 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4.2.4.2 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4.2.4.3 对土壤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4.2.4.4 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4.2.4.5 对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2.5 免耕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4.2.5.1 对土壤细菌数量的影响 |
4.2.5.2 对土壤真菌数量的影响 |
4.2.5.3 对土壤放线菌数量的影响 |
4.2.5.4 对土壤氨化细菌数量的影响 |
4.2.5.5 对土壤嫌气性固氮菌数量的影响 |
4.2.5.6 对土壤亚硝化细菌数量的影响 |
4.2.5.7 对土壤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的影响 |
4.2.5.8 对土壤嫌气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的影响 |
4.3 小结 |
4.3.1 免耕稻田土壤剖面形态 |
4.3.2 免耕稻田土壤物理性质 |
4.3.3 免耕稻田土壤化学性质 |
4.3.4 免耕稻田土壤酶活性 |
4.3.5 免耕稻田土壤微生物数量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摘要 |
Abstract |
5.1 全文结论 |
5.1.1 免耕稻田氮素转化与迁移特点 |
5.1.2 免耕水稻的生长与氮素吸收利用特性 |
5.1.3 免耕对稻田土壤理化及生物性状的影响 |
5.1.3.1 免耕对稻田土壤剖面形态的影响 |
5.1.3.2 免耕对稻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5.1.3.3 免耕对稻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5.1.3.4 免耕对稻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1.3.5 免耕对稻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5.2 全文讨论 |
5.2.1 免耕稻田氮素损失问题 |
5.2.2 稻草还田与免耕水稻氮素利用问题 |
5.2.3 免耕稻田土壤肥力的发展及水稻免耕持续发展问题 |
5.2.4 免耕稻田土壤分类问题 |
5.2.5 免耕稻田氮素调控 |
5.2.5.1 选用保水性能良好的土壤进行水稻免耕 |
5.2.5.2 冬季保持稻草覆盖或种植绿肥 |
5.2.5.3 采用稻草还田进行免耕 |
5.2.5.4 氮肥后移 |
5.2.5.5 套养红萍 |
5.2.5.6 选用根系发达水稻品种 |
5.3 本研究创新点 |
5.4 本研究不足之处 |
5.5 有待深入研究的内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杂交早稻不同抛栽深度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栽插方式对双季稻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 徐一兰,刘唐兴,付爱斌.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12)
- [2]种植方式调控早稻生长研究进展[J]. 胡继杰,钟楚,房玉伟,陈孝赏,刘守坎. 中国农学通报, 2019(27)
- [3]稻草切碎全量还田抛秧栽培双季稻立苗和生长的影响因素[J]. 王苏影,吴建富,潘晓华,黄山,曾勇军,谭雪明,石庆华. 农业工程学报, 2018(11)
- [4]“早蓄晚灌”节水条件下轻简栽培模式对双季晚稻产量与物质转运特性的影响[J]. 戴炜,龙文飞,唐志伟,傅志强. 作物研究, 2018(03)
- [5]双季机插稻高产形成规律及定量栽培技术研究[D]. 吕伟生. 江西农业大学, 2016(04)
- [6]双季稻区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光合生理特性、粒叶比及产量的影响[J]. 唐海明,肖小平,逄焕成,聂泽民,李玉义,汤文光,于天一,汪柯,李强,杨光立.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5(04)
- [7]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形成及其生理生态特征的研究[D]. 郭保卫. 扬州大学, 2013(04)
- [8]育秧方式和壮秧剂对抛栽早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韦剑锋,李生,梁和,徐世宏,史丹妮,江立庚. 作物杂志, 2012(04)
- [9]地力和养分管理模式对湖南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D]. 柴慧清. 湖南农业大学, 2012(01)
- [10]免耕配合稻草还田的氮素行为及土壤质量效应[D]. 黄景. 广西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