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嫩平原黑土带玉米高产栽培模式

松嫩平原黑土带玉米高产栽培模式

一、松嫩平原黑土带玉米高产栽培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向雁[1](2020)在《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文中认为粮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水和耕地是支撑粮食生产最重要的资源。东北地区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也是种植结构优化的重点区域,研究其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对促进区域粮食可持续生产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1990-2017年时序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剖析了东北地区水、耕地和粮食时空变化态势;利用LMDI、虚拟耕地、综合灌溉定额等方法探讨了粮食生产与耕地、水资源利用的关联关系;构建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WLF),阐明了三者的关联状况;建立了LSTM模型,预测了水-耕地-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最后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诊断了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的基本态势和时空演变特征。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偏少,地下水供水比例及灌溉用水占比偏高,水资源总量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空间分布错位,三大平原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普遍偏高。1996年以来耕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耕地去向由生态用地为主,转变为建设用地为主,增加耕地来源以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为主,形成了“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耕地占用生态用地”占补格局;耕地利用结构主要变化方向为旱地向水田转化,水田面积及占比上升。1990-2017年粮食播种面积增加909.82万hm2;水稻和玉米面积占比分别上升11.09个和14.00个百分点,大豆、小麦、杂粮分别下降3.16个、13.42个、8.51个百分点。水稻生产向三江和松嫩平原地区聚集,玉米生产在中部至南部地区发展较快。(2)剖析了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二元关联关系。粮食-耕地关联分析表明,粮食生产中的低产作物转向高产作物,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呈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0.24 hm2/t降至2017年的0.17 hm2/t,粮食种植结构向节地方向发展。粮食-水关联分析表明,水稻面积占比上升,旱地作物面积占比下降,粮食综合灌溉定额呈上升趋势,由1990年的1838.30 m3/hm2增至2017年的2192.52 m3/hm2,粮食种植结构向耗水型方向发展。水土匹配分析表明,基于水资源自然本底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两种水土资源匹配状况差距较大。(3)建立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WLF),测算了四种情境下的关联关系。基于粮食生产用地总面积,无论在水资源本底情境,还是在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省域尺度均处于不平衡状态,并且均缺水;地市级尺度,两种情境下分别有87.96%和82.41%的地市处于不平衡状态,主要为缺水状态。表明将全部耕地发展为灌溉耕地是不现实的。基于粮食生产现有灌溉耕地面积,无论在水资源本底情境,还是在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省级尺度均处于平衡状态,说明在不增加灌溉面积情况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是平衡的;地市级尺度,两种情境下分别有47.22%和44.44%的地市处于水多地少状态,说明还有一定的增加灌溉面积的潜力。水多地少区域主要集中于山区,可采取水权流转方式实现山区与平原地区的区域均衡。(4)构建了水-耕地-粮食的LSTM综合预测模型,预测了未来三者关联状况,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结果表明,到2030年,在灌溉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基于粮食生产用地总面积,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总体将仍处于缺水状态;基于粮食灌溉耕地面积,吉林省和辽宁省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总体将继续保持平衡状态,黑龙江省将变为轻度缺水状态。耕地资源、水资源、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灌溉定额等因素对水-耕地-粮食关联具有直接的影响,针对各地市水-耕地-粮食关联特点,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和水土资源配置,是改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的有效手段。创新点:(1)构建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评价水、耕地与粮食生产的适宜和满足程度;(2)建立了水-耕地-粮食的LSTM综合预测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3)揭示了东北地区粮食结构调整与水、耕地资源的关系,提出精准调控策略。

张延成[2](2020)在《基于遥感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辨识与水土流失评价》文中指出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地处世界仅存的四大黑土带之一,耕地面积居全国之首。研究区域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核心区,总面积15.78×104km2,其中耕地8.81×104km2,包括哈尔滨(局部)、齐齐哈尔、大庆、绥化、黑河(局部)5个地级行政区、33个市县。本区地带性土壤以黑土、黑钙土为主,宜耕性强,自然禀赋优越,但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过度索取,导致黑土理化性状和生态功能严重退化,黑土区正在由“生态功能区”转变为“生态脆弱区”,水土流失已成为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制约因素。本论文采取遥感与信息化手段,借助大地域、多尺度、高时空分辨率遥感数据及土壤侵蚀模型判别技术,并与DEM数据、土地利用、行政区划、高程分带、土壤分类矢量数据融合叠加,创建生成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地理空间数据集,揭示了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水土流失赋存状态、消长态势及空间分异格局,为我省实施黑土地保护,维持耕地红线,开展耕地水土保持监测提供了基础支撑。为评估水土流失防治效果、优化水土保持工程布局,巩固水土流失治理成果提供了科学依据。1、明确了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本底及现状分布。经遥感辨识与GIS分析,2000年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面积本底为79560.58km2,耕地水土流失面积本底为39758.59km2,占耕地总面积的50%。耕地年侵蚀总量可达到4680×104t/a,相当于年损失15600hm2耕地。2019年黑土区耕地面积现状为88050.56km2,占区域总面积的55.8%。按坡度分级划分,黑土区<0.25°的耕地占耕地面积的69.3%,>15°耕地占耕地面积的0.01%。按高程分带划分,黑土耕地主要分布于松嫩平原中部海拔100-200m之间,占耕地总面积的55.1%。按土壤类型划分,黑土区耕地的主要地带性土壤为黑土,其次为黑钙土、暗棕壤,分别占耕地面积的30.7%、18.2%、9.1%。2、揭示了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消长态势及演变特征。采用GIS叠置分析技术,经对两个时间节点遥感数据对比分析,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面积由2000年的79502.73km2增加到2019年的88050.56km2,其变化量概括为:一是其它土地类型转变为耕地21449.17km2;二是耕地转出其它土地12901.87km2。总体而言,本区耕地面积的相对变量有限增长,但耕地转入转出的绝对变量变幅较大,尤其是部分可能引发逆向效应的指标(如林地草原开垦、湿地开发)和局部地区(如黑河市)表现突出。3、明确了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水土流失现状、消长态势及演变特征。采用CSLE和耕地风蚀模型,结合相关要素的数字化成果对耕地水土流失强度开展图斑尺度的解算分析。结果显示:2019年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水力风力侵蚀总面积36676.55km2,占耕地总面积的41.7%。其中:水力侵蚀面积32651.29km2,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北部、东部漫川漫岗农业区;风力侵蚀面积4025.26km2,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西部农牧风沙区。评价时段2000年~2019年跨度内,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由2000年的39758.59km2降低到2019年的36676.55km2,按各级强度级别消长态势划分,其中轻度侵蚀变化量为+7638.40km2,中度侵蚀变化量为-9241.10km2,强烈侵蚀变化量为-1701.48km2,极强烈侵蚀变化量为+32.39km2,剧烈侵蚀变化量为-3675.14km2。水土流失演变整体形势趋缓。4、开展水土流失防治效果遥感评价。基于黑土耕地辨识与消长态势研判,耕地水土流失目前仍为本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亟待开展水土保持成效评价,指导水土流失科学治理,采用遥感数据与水土保持监测成果,通过典型剖析与宏观调查开展水土保持效果评价。结果显示:2010年以来,黑土耕地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累计治理面积453.45km2。农发工程实施水土保持耕作措施2598.36km2。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由2000年的39758.59km2降低到2019年的36676.55km2,其中,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 14485.33km2,减幅为64.5%,治理区各项工程年可拦蓄径流总量31795.26×104m3/a,保土总量达651.37×104t/a,相当于年可减少损失黑土耕地1736.98hm2。5、提出区域水土流失防治策略基于项目研究成果,针对评价时段内耕地转入转入消长变化强烈、典型黑土区水土流失敏感性和脆弱性分析,以及多年治理出现水土流失中强度面积减少、轻度面积增加的特征规律,通过对社会管理机制和政策环境的剖析,分别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策略,防止耕地转入转出变幅扩大;集中优势资源,开展典型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规模化治理;提高标准,多元投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等防治策略。为做好区域水土保持工作,保护黑土耕地提出了科学建议。目前,黑龙江省黑土41.7%的耕地处于水土流失胁迫之下,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黑土耕地将长期面临水土流失加剧和耕层变薄的严峻挑战,应加大对黑土保育科技支撑项目的扶持力度,加快黑土区生态环境整治与水土流失治理,保护黑土地,筑牢北大仓。

邢策[3](2020)在《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研究》文中指出粮食问题是我国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既要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保证有效供给,又要确保粮食的质量安全。自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逐年递增,2015年实现“十一连增”,粮食总量达到12428.7亿斤。但是,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5年出版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一书中的测算:到2020年,按总人口数量为14.3亿、粮食消费人均平均水平为409~414公斤计算,我国人口对粮食的总需求量将达到58487~59202万吨,基于我国现在的粮食生产能力,国内粮食的供给缺口将达到4000~5000万吨左右,可以看出,粮食缺口问题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我国粮食持续增产的背后面临着粮食供给的脆弱平衡、强制平衡和紧张平衡。因此,要解决“十三五”期间粮食缺口问题,不仅要通过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供需结构,更要通过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并进一步提升粮食产出能力。黑龙江省作为国内商品粮食净调出的重要商品粮主产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国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农业发展环境下,黑龙江省如何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商品粮主产区为实施主体,依托各项措施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商品粮净调出量,为解决国内粮食供需紧平衡提供支持,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已成为当前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探讨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路径尤为关键。首先,从农业圈带理论、农业区域专业化理论、空间规划理论入手,对粮食主产区、商品粮主产区概念的进行剖析,并比较分析了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主产区的异同;从投入产出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入手,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全面分析,提出可以将自然产出能力、要素投入能力、科技支撑能力、政策保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风险抵御能力作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构成要素;将粮食产量、农民收入、粮食生产效率、商品粮净调出量、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作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表征要素。因此,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构成要素角度出发,归纳并总结了现行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发现,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现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在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面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定并提升商品粮净调出量等的情况下,仍需要突破瓶颈,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其次,借助于演化博弈分析,从理论分析的角度论证了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借鉴了国内外重点粮食生产区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典型经验。基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现状、理论分析、经验借鉴,选择出适合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发现,所选择的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路径在依据路径选择的目标和路径选择的原则的前提下,可以分为内生路径、外生路径及多重相关路径。利用系统动力学对所选择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路径实施效果进行仿真模拟,研究发现,所选择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路径可以在未来的实施过程中实现商品粮主产区的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粮食生产效率提升、商品粮净出口量增加、农业可持续发展。再次,提出了保障商品粮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措施。从粮食主产区共有和商品粮主产区特有的特点出发,提出应从建立耕地保护机制、强化财政资金监管、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建立有效的反哺机制等方面给予保障。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初步构建了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选择的理论框架,建立了适合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路径,包括内生路径,外生路径和多重相关路径。其次,根据系统动力学的相关理论及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的特点,构建了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效果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首次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所选择的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的运行效果进行了仿真模拟。

吴倩[4](2019)在《黑龙江省耕地分等因素分级与质量提升分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现阶段必须坚持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优先保护耕地资源。黑龙江是我国的粮食大省,为保障粮食安全,耕地质量提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法、GIS对比分析法对黑龙江省耕地质量进行研究。本文在对分等因素汇总分析与耕地等别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对分等因素进行分级并分析限制因素,运用综合分析和图层叠加方法进行省级、二级区两种尺度耕地质量提升分区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本文梳理了黑龙江省耕地分等因素、权重以及积分规则,并分析2015-2017年度耕地质量等别情况:2015-2017年黑龙江省自然等、利用等、经济等主要集中在11-13等,耕地质量等别总体偏低。大兴安岭山地区气温低,积温少,耕地等别在11-15等,属于耕地质量低值区;三江平原长白山地区地势平坦,机械化程度高,等别是10-14等;松嫩平原地势平坦,土壤条件好加上积温多,耕地等别涵盖7-13等,是全省耕地质量高值区。(2)对黑龙江省分等因素进行分级汇总,得到8个分等因素的分级图,分析得出省级耕地质量的限制因素为表层土壤质地、黑土层厚度、排水条件、障碍层距地表深度。黑龙江省二级区尺度上大小兴安岭山地区限制因素为黑土层厚度、表层土壤质地、地形坡度、障碍层距地表深度;三江平原长白山地区的限制因素是有机质含量、表层土壤质地、地形坡度、障碍层距地表深度。松嫩平原区限制因素为黑土层厚度、排水条件、盐渍化程度,并提出分等因素调整建议。(3)在本文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耕地质量提升分区。一是省级尺度的质量提升分区,以限制因素分析中的4个分等因素进行耕地质量提升分区;二是二级区尺度的耕地质量提升分区。得到图两种方法的分区图。分区体系为合理利用区、优先整治区、重点整治区,两种方法对比分析,方法一通过分等因素分级后的省级尺度上的耕地质量提升分区更加有效,全省统一标准,准确识别重要的限制因素,准确划分重点整治区域,更有利于提升耕地质量。(4)提出耕地质量建议:切实保护黑土地,增加农业资金支持与保护意识,减少农业污染保护环境,进行中低产田改造,加强农田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土地整治,有效保护耕地资源与提升耕地质量,为今后保护耕地与提升耕地质量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张茂鑫[5](2018)在《东北旱田不同农作情景下土壤有机碳变化及固碳潜力的模拟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大气CO2浓度的上升和气候变暖问题的加剧,碳固定问题成为研究热点。中国东北地区为全球仅有的三大黑土带之一,土质肥沃,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过度开垦利用造成土壤肥力不断下降,同时东北地区土壤碳储量也呈现源的状态,对全球碳循环造成负面影响。因此,研究东北未来旱田土壤有机碳变化和固碳能力,不仅能够准确把握农田肥力变化趋势,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全球碳循环,为提升土壤碳库容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优化地区环境提供理论基础,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东北旱田耕层(020cm)土壤有机碳(SOC)为研究对象,基于6个长期定位观测实验站点数据、19个农业部监测网连续观测数据和36个文献收集站点数据充分校验验证DAYCENT模型对东北旱田土壤有机碳(SOC)变化的模拟能力。应用DAYCENT模型模拟研究黑土区典型站点的SOC未来变化;将东北旱田以15km×15km网格化,提取2064个网格,模拟不同农作情景下SOC时空变化,从而实现了从站点模拟到区域模拟的升尺度过程。并估算了东北旱田固碳潜力。研究结果如下:(1)应用6个长期定位观测实验站点数据校验和验证DAYCENT模型在施用化肥(NPK)、化肥配施有机肥(MNPK)、秸秆还田配施化肥(SNPK)、免耕(NT)4种情景的模拟能力;19个农业部监测网连续观测数据和36个文献收集站点数据校验和验证DAYCENT模型的广域适用性,并对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模拟校验和验证评价参数均在合理范围内,模拟效果良好,在东北旱田不同农作情景下DAYCENT模型模拟SOC具有广泛适用性。(2)选取黑土区6个长期定位观测站点,设置NPK、MNPK、SNPK、NT 4种农作情景对未来SOC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NPK对黑土区各站点SOC提升没有显着作用;MNPK对SOC初始值低的土壤,对SOC有一定提升效果,与模拟初始年份相比,到2100年对SOC提升的范围为6.07%32.97%(海伦除外),但对于SOC初始值高的土壤,不能抑制其SOC降低的趋势;SNPK和NT对黑土区6个站点土SOC提升都有积极作用,到2100年,这2种措施可使各站点(海伦除外)SOC提高16.78%52.47%。海伦站点SOC初始值较高,NT和SNPK可以维持地力。(3)在东北旱田提取2064个网格,设置NPK、MNPK、SNPK、NT、INPK、IMNPK、ISNPK、INT8种农作情景,模拟未来气候条件下SOC的变化。各时期东北旱田SOC均值模拟效果为:NT>INT>SNPK>ISNPK>MNPK>IMNPK>NPK>INPK,且随着模拟年份的增加,除NPK、INPK难以维持SOC值,其他情景都有积极影响,NT具有绝对优势。在2080年NT处理达到最佳24.8/kg,与1980年相比上升0.4%。区域上:在辽西、辽南沿海、辽河平原(朝阳、大连、阜新、沈阳)等地,SOC初始值较低,在最优情景年期下SOC提升幅度高达60%以上。在三江平原、东部山区(吉林省的白山、通化及黑龙江省的鹤岗、鸡西、双鸭山等地)SOC初始含量较高地区在最优情景年期下SOC与其他情景比较虽然下降幅度缩减但仍然下降22%以上。各情景下增加灌溉处理和原情景下SOC差值较小在±1%以内,但在中西部(辽宁省的朝阳、铁岭、抚顺及吉林省的白城、松原)灌溉对SOC的提升有一定积极作用。(4)分析东北旱田最大SOC出现的情景,估算土壤固碳潜力。东北旱田SOC固碳潜力为6.49kg/m2,土壤有机碳潜在固碳能力为1.07 kg/m2。土壤最大碳储量为2009Tg,土壤潜在有机碳储量332Tg。固碳潜力表现为自东向西,自北向南逐渐递减。潜在固碳能力自西向东逐渐增加,经过长期耕作的黑土带有较大的潜在固碳能力。而黑龙江北部纯林区,三江平原土壤肥沃,潜在固碳能力较小。黑龙江省土壤碳储量占东北旱田50%以上,但潜在碳储量相对最小。(5)2030年、2050年、2080年、2100年4个时期东北旱田的SOC密度分别5.84kg/m2、6.11kg/m2、6.27kg/m2、6.19kg/m2,最大碳储量分别是1808Tg、1891Tg、1941Tg、1918Tg,土壤潜在有机碳储量分别为131Tg、214Tg、264Tg、241Tg。各指标在2080年达最高。东北旱田均表现为自南向北,自西向东逐渐增加,三江平原、东北山区、北部林区固碳潜力巨大但潜在固碳能力有限。同时揭示了各时期SOC密度最大值对应的最佳情景。各时期最大值普遍出现在NT情景,辽西、吉林西部、松花盆地中北部、三江平原东部普遍以INT为最优情景。

李林峰[6](2018)在《基于多目标优化的黑龙江省种植结构调整》文中研究说明种植结构调整工作,是将一个地区的不同作物种植面积与该地农业资源禀赋之间进行一个优化合理的配置过程,以期提高不同农作物对不同区域的适宜性。在调整过程中尽可能的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降低环境破坏且产生较高的经济收益。粮食质与量的安全统称为粮食安全,通过对粮食安全程度的判断,可以看出该区是否处于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在近十几年里,我国为保障14亿人口的粮食安全,一味的追求粮食产量,虽然粮食产量及经济效益逐年增加。但随之引来一系列生态环境破坏、水资源浪费的现象,逐渐引起政府及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关注。黑龙江省地处三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共同冲击下形成的东北平原之上,该地是着名的黑土带,因为其土壤有机质丰富且适宜农作物生长发育,使得该区成为我国着名的东北冷粮区。研究区的粮食面积及产量位居我国第一位,对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起到重要意义。长期以来,黑龙江省以种植水稻及玉米为主,并且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这主要因为大豆、高粱、马铃薯种植规模逐渐被玉米、水稻取代,造成该区种植结构出现不合理的现象。该种现象的出现,会引起农业水资源浪费、土壤板结、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根据存在问题对黑龙江省进行种植结构调整研究。本研究以黑龙江省种植结构调整为研究对象。首先,从我国对种植结构调整背景、政策及黑龙江省自然概况、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农业生产状况出发,概括出影响、制约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的问题;其次,通过详细对比分析国内外进行种植结构调整不同方法,选择出兼顾经济、生态和节水效益的综合效益多目标优化法,作为研究区种植结构调整的方法并构建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并根据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利用Mat LAB软件构建多目标优化模型;然后,根据多目标优化模型所需数据,进行数据的收集及处理工作,将所计算及统计的黑龙江省耕地总面积、生态效益指标、人均粮食需求量、五种作物单产、水资源总量及作物需水量等数据输入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计算;最后,将调整后综合效益下的五种农作物种植面积大小及综合效益下的产值与2015年黑龙江省现状进行对比分析;根据结论对未来黑龙江省种植结构调整提出意见及展望,以期为黑龙江省未来进行种植结构调整提供参考及方向。

陈藜藜[7](2018)在《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及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是科学把握区域耕地安全状态的有效途径,既可掌握耕地系统安全运行存在的优势条件,为保障耕地系统安全可持续提供支撑,又可以预先发现耕地系统未来运行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成因,为提前实施预防耕地系统安全风险和化解警情的措施提供依据,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重要基础。黑龙江省耕地面积丰富,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1.7%,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黑龙江省耕地资源和粮食总量丰富,但部分地区耕地土壤污染、耕地生态环境破坏、水土流失以及农药和化肥施用过量等问题凸显,且2015年黑龙江省中、低等产田面积高达1580.49万hm2,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99.69%,耕地质量令人堪忧。因此,准确识别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状况并及时地做出科学预警,既保持区域的优势条件,保障耕地系统安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又准确识别出耕地系统安全问题区域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耕地系统安全调控途径和措施,对于保障全省耕地系统安全运行,实现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共同可持续至关重要。已有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及调控方面的相关研究,多从单一空间尺度,针对耕地资源数量、质量和生态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简单组合进行预警研究,缺乏系统性的多尺度预警研究;对于预警现状评定和预警预测结果精度都较低,无法准确把握区域耕地系统安全警情状况,更缺少对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机理的探究,且耕地系统安全调控多为宏观对策建议,缺乏定量的、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调控方案。本文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区,基于其自然生态、社会经济以及耕地利用相关数据,引入生物免疫机理,从系统角度构建省、市和县域不同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体系,并运用主客观赋权法和数值转化方法构建基于改进突变级数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评定模型,同时引入Elman神经网络模型,科学识别研究区不同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系统性把握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状态;分析不同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时空变化特征,并通过分析权重大小,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确定不同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变化的关键性驱动因素,阐明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变化的作用机理;分别通过调控预警直接影响因素和预警根本驱动因素,以定量的分区情景模拟和耕地格局优化的方式分别对市和县域(与斑块相结合)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进行调控,并结合省级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定性的宏观调控对策,构成研究区不同尺度的耕地系统安全调控方案。研究结果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结果表明:(1)从系统的角度尝试性地提出了耕地系统和耕地系统安全的概念,构建了基于生物免疫机理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理论分析框架,并分别从政策推动调控、分区情景模拟调控以及耕地格局优化调控方式构建了省域、市域和县域不同尺度下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调控理论分析框架。(2)改进突变级数模型和Elman神经网络模型可为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现状评定和预警预测研究提供新的方法。改进突变级数模型揭示了不同尺度下近20年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现状结果,更能凸显评价对象之“优、劣”特征,更符合客观实际,且该方法是针对传统突变级数模型本身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具有普适性;Elman神经网络模型揭示了未来20年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结果,测试拟合精度高,误差小,预测结果可靠。(3)不同尺度下黑龙江省整体耕地系统安全警情较高,耕地系统安全状况不容乐观,亟待合理有效调控。①省域尺度下1995~2014年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警度由“无警(安全或较安全状态)”上升至“轻警”,再至“中警”,且在当前警情发展态势下,2015~2034年预警警度处于“轻警”与“中警”之间;②市域尺度下1995~2014仅有2个市域处于较安全状态,3个处于重警状态,其他7个处于轻警和中警状态;且在当前警情发展态势下,2015~2034年12个地市中都有出现预警值降低的阶段,但整体上最终都呈现预警值升高的趋势,即各地市耕地系统安全警情还将有所增加;③县域尺度下2014年全省72个县域中,有69个县域处于预警状态,约为县域总数94%,处于轻警、中警和重警状态的县域分别为28、32和9个,仅有3个县域处于较安全状态。(4)不同尺度下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时空分异特征显着。①省域尺度下 1995~2014年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历史变化呈现较剧烈的波动特征,且在当前发展趋势下,2015~2034年将呈现与历史研究时段相一致的变化特征;②市域尺度下1995~2014年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值呈现一定的波动特征,且在当前发展趋势下,12个地级市中,除伊春市和绥化市外,其他10个地级市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变化都具有时间序列上的持续性,在未来将主要延续各自在近20年内的历史变化,大体上呈现先升高后降低,最终略有升高的趋势;重警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东南部的鸡西市和双鸭山市,以及西部的齐齐哈尔市和大庆市,轻警区(安全和较安全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黑河市、伊春市和牡丹江市等中北部和南部地区;③县域尺度下2014年西部县域预警水平最高,东部次之,南北轴带地区(包括中部)最低。预警值高-高型和低-低型以“组团”形式凸显,聚集性较强;预警值低-高型和高-低型县域较少,且零星分散。(5)构建面板数据模型科学有效实现了市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时空变化的关键性驱动因素的识别。①人口自然增长率、自然灾害指数、单位耕地面积农业三废指数、单位耕地面积废水负荷量和森林覆盖率是1995~2014年市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时空变化的关键性驱动因素,除森林覆盖率与预警值呈显着负相关外,其他4个驱动因素呈显着正相关;②科学有效的面板数据模型的构建应逐步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模型选择、工具变量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否则将可能产生伪回归现象。(6)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实现了县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空间分异的关键性驱动因素作用大小的空间化。①高程、坡度和年均气温3个自然因素和人均GDP、城镇化水平、地均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水土协调度、单位耕地面积农业三废指数和路网密度6个社会经济因素对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有着显着的影响,且影响的空间差异较为显着:高程和坡度对预警的作用呈现西北向东南递减规律;年均气温则是对西部和南部作用高,东部和北部作用低;水土协调度对预警作用呈现由东部向西部逐渐递减;人均GDP、城镇化水平、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单位耕地面积农业三废指和路网密度对预警作用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②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因素空间可视化,回归系数随空间位置发生变化,充分考虑了各县域空间异质特征,能够精准地刻画各因素的空间变化特征,可为研究区耕地系统保护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7)单位耕地面积农业三废指数是省域、市域和县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空间分异的共同关键驱动因素,亟待改变以增加农业三废的施用量提高粮食产量的恶性增长方式;在自然变化、区域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耕地效益相互作用下产生的“自然条件和人类经济发展—耕地经营方式—耕地效益—耕地系统安全”循环互动过程,是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时空动态变化的内在驱动机理,为耕地系统安全调控及土地利用的科学规划提供了更丰富的有效信息。(8)在省域尺度,从减少耕地系统“隐患”、增强耕地系统“免疫”、缓解耕地系统“压力”和提高耕地系统“响应”四个方面提出了整体性、宏观政策性的耕地系统安全调控措施;在市域尺度,分别设定3区(松嫩平原经济发展区、三江平原综合发展区和山地丘陵生态功能区)最优分析情景,通过调控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直接影响因素,未来20年(2015~2035年)市域耕地系统安全状态将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县域(与斑块相结合)尺度,通过调控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根本驱动因素,从优化耕地格局的角度,引入FLUS模型,设定不同模拟情景,确定了粮食安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综合调控情景下耕地格局最利于缓解耕地系统安全警情。

佟玉欣[8](2018)在《松嫩平原黑土区种植结构调整对SOC、土壤pH和侵蚀的影响》文中指出在全球化进程中,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受到农产品价格、产量和政策等因素影响,导致土地利用的变化日趋频繁。种植结构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产生诸多影响。本研究通过网格化样点采集松嫩平原黑土区土壤样本,并进行跟踪调研,建立了松嫩平原黑土区作物系统土壤有机碳(SOC)和土壤酸化评价方法;利用修正土壤流失方程(RULSE)建立黑土区作物系统土壤侵蚀评价方法;探讨了黑土区不同作物系统的SOC、土壤酸化和土壤侵蚀变化,提出了黑土区土壤作物系统优化管理措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2005到2014年,松嫩平原黑土区种植结构转变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净效益,大豆玉米效益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产量和成本上。随着玉米种植密度增加和优良品种选育,玉米的产量从5.05 Mg ha-1显着增加到6.14 Mgha-1,而同期大豆的单位面积产量没有明显增长。大豆净效益的下降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进而转向稳定创收的玉米生产。(2)从2005到2014年松嫩平原黑土区SOC下降了 11.9%。不同作物系统的SOC变化有显着差异,大豆连作系统的SOC含量下降了 37.7%,大豆玉米交替种植系统下降了 13.6%,玉米连作系统增加了 12.3%。初始SOC决定作物系统SOC变化的方向,但SOC变化幅度取决于作物碳投入。种植结构从低生物量作物(大豆)转变为高生物量作物(玉米)可以维持甚至提高SOC。(3)从2005到2014年,松嫩平原黑土区的土壤pH值平均降低了 0.27个单位,土壤呈逐渐酸化的趋势。其中大豆连作系统pH下降0.16个单位,玉米连作系统下降0.30个单位,大豆玉米交替种植系统下降0.25个单位。通过对作物系统净氢离子通量进行分析,发现玉米比大豆具有更强的酸化效应,因为玉米系统十年间氮循环产生的H+为91.3 kmol ha-1,高于大豆连作系统的25.5 kmol ha-1。(4)2016年克山县侵蚀总量为158万Mg,与2011年相比下降了 12万Mg(7.3%)。转换区域是土壤侵蚀变化的主要区域。转换区域土壤侵蚀下降主要原因是覆盖与管理因子的变化。在7月份,大豆转换为玉米对全县土壤侵蚀下降的贡献度为45.8%。同时,1-2°坡上大豆转换为玉米对全县土壤侵蚀下降的贡献率为35.3%。在精确量化SOC、土壤酸化和侵蚀的同时,需要综合考虑作物系统对土壤质量的其它影响因素。黑土区作物系统中大豆玉米交替种植系统的土壤质量综合效益最优。因此,在交替种植系统采取提高密度、培育高密品种、提高秸秆还田率、接种根瘤菌、优化施肥量等技术措施,结合施用石灰、保护性耕作和施用外源生物炭等优化技术措施,可以达到优化土壤质量综合效益的目的,实现黑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杜桂芹,徐秀艳,李道顺,王丽娟,曾宪海[9](2015)在《哈尔滨市呼兰区玉米“215模式”高产栽培技术》文中指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位于素称"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松嫩平原中部,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日照充足、雨热同季,非常适宜北方玉米生产。作为黑龙江省的产粮大区,呼兰区玉米年均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65万亩左右,占全区总耕地面积的80%以上,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为深度挖掘玉米增产潜力,呼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技术创新为主攻方向,总结出以通透栽培、合理密植、精细管理为主体的玉米"215模式"高产栽

于兴洋[10](2014)在《东北黑土带农田生态系统干旱脆弱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东北黑土带作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干旱危害不断加强,严重危害粮食产量和粮食安全。因此,如何评价客观评价干旱对粮食产量产生的胁迫作用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脆弱性理论框架作为近年来兴起的胁迫分析工具,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灾害分析等领域。据此,本文结合东北黑土带干旱时空变化规律与区域生产力模拟,运用脆弱性理论框架定量评价该地区干旱脆弱性,并提出适应性策略。干旱时空变化规律研究采用MK检验、Sen’s Slope和标准降雨指数(SPI)等方法,分析了东北地区作物生长季(五月到九月)和夏季(六月到八月)干旱发生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生长季和夏季区域平均降雨量在过去的40年中下降斜率分别为1.72mm/年和1.12mm/年。基于气候突变分析结果表明,存在两个相同的降雨减少年代(1965-1983和1996-2009),显着性达到95%显着区间。对这两个年代干旱发生情况对比研究表明,严重干旱集中发生在1996-2009年代中。此外,干旱灾害在近十年中发生更为严重。尤其2001年的生长季和2007年的夏季,超过25%的面积(2.0×105平方千米)遭受严重干旱(重旱和极旱)。区域生产力主要通过Crop-C模型方法进行模拟,并基于2012于德惠和海伦试验站的定位模拟实验对模型关键参数进行建立和调整。并通过多年历史数据的校正和验证过程最终确定黑土带农田生态系统玉米和大豆的参数α分别为17和8。对于参数建立和调整过程结果表明,德惠和海伦试验地玉米均优于大豆模拟;对于多年历史数据的校正和验证过程,结果进一步解释模型的模拟效果,两种作物产量整体上效果模拟较为良好,表明该模型可以适用于东北黑土带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模拟。区域脆弱性评价运用SUST脆弱性评价模型,我们对东北黑土带2007年遭受的严重干旱进行了空间分析,同时结合暴露性与两种作物模式生产力模拟最终定量分析了该地区存在的干旱脆弱性。2007年作为近年来该地区发生的严重干旱,超过80%(3.5×104平方千米)的地区域遭受不同级别的干旱,其中大部分干旱胁迫地区主要遭受重度干旱;干旱暴露性分析基于对1979年至2007年多年干旱发生频数据统计。东北黑土带干旱暴露性多集中于1.0-2.0次/十年,面积超过90%(3.9×104平方千米);2007年两种作物种植模式玉米和大豆生产力模拟结果表明:玉米和大豆产量由东北黑土带北部地区向南部地区递增,严重减产地区均集中于北部和中部地区(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SUST脆弱性分析结果表明:两种作物植模式脆弱性主要集中分布于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和四平市(吉林省)。该结果表明:脆弱性较强地区应注重推广有效的适应性策略(如抗旱作物引种和增加灌溉措施等)提高该地区干旱适应性。基于室内试验探讨大豆干旱适应性策略,其结果表明:对于磷肥施肥试验,适量施用磷肥以30mg/kg施用量为最适,过高施用量在干旱条件下可能对大豆生长造成胁迫;对于调整降雨格局试验,以增加40%降雨最适于促进大豆生物量累积。相反,减少降雨均明显降低进植物根系和地上部生物量;对于调整格局和磷肥复合实验,长降雨间隔可以提高大豆生物量积累。同时,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调整降雨格局对比磷肥施用更有利于生物量积累及根系发育。

二、松嫩平原黑土带玉米高产栽培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松嫩平原黑土带玉米高产栽培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水-耕地-粮食安全是全球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1.1.2 我国水-耕地-粮食安全出现新的挑战
        1.1.3 东北地区面临新一轮粮食生产及种植结构调整的压力较为突出
    1.2 研究意义
        1.2.1 为水土资源匹配以及水土粮的关联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1.2.2 为相关部门提供“控”与“调”的决策参考
        1.2.3 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灌溉定额及灌溉需求的认识
        1.2.4 有助于强化深度学习在农业领域的运用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区域
        1.3.2 研究目标
        1.3.3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多源信息复合
        1.4.2 多模型与多指标综合
        1.4.3 多研究尺度整合
        1.4.4 总体研究与分类研究结合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耕地-粮食的研究进展
    2.1 耕地利用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2.1.1 耕地数量、质量和粮食生产的表征关系
        2.1.2 耕地数量保障范畴与目标争议
        2.1.3 耕地利用变化研究的两大类方向
        2.1.4 耕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2.2 水资源利用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2.2.1 水资源配置思想的转变
        2.2.2 水资源投入与粮食生产的关系
        2.2.3 粮食生产的水资源承载力
        2.2.4 粮食作物虚拟水与水足迹
        2.2.5 灌溉需水量与作物需水量
        2.2.6 灌溉与雨养的产量差距
        2.2.7 灌溉定额与种植结构
    2.3 水土资源匹配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2.3.1 水土资源匹配的重要性
        2.3.2 水土资源匹配的生态学与地理学解释
        2.3.3 水土资源匹配测算
        2.3.4 粮食结构调整的水土资源效应
    2.4 总结评述
        2.4.1 粮食结构调整对不同时空尺度的耕地利用的影响研究有待加强
        2.4.2 粮食作物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有待加强
        2.4.3 水土资源匹配的测度存在较大差异
        2.4.4 水-耕地-粮食三者的关联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2.4.5 耕地、水、粮食的未来情景预测方法仍有改进与丰富的空间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概述
    3.1 概念界定
    3.2 理论基础
        3.2.1 自然资源经济学理论
        3.2.2 农业经济学理论
        3.2.3 资源地理学理论
    3.3 分析模型
        3.3.1 耕地利用与粮食空间分布分析模型
        3.3.2 耕地-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3.3.3 水-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3.3.4 水-耕地-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3.3.5 长短期记忆模型(LSTM)
    3.4 研究区概况
        3.4.1 地形地貌
        3.4.2 气候特征
        3.4.3 土壤条件
    3.5 数据来源
第四章 水-耕地-粮食时序变化特征
    4.1 耕地变化特征
        4.1.1 耕地总量
        4.1.2 耕地利用结构
        4.1.3 耕地灌溉面积
        4.1.4 耕地质量等别
    4.2 水资源变化特征
        4.2.1 水资源总量
        4.2.2 供水能力
        4.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4.2.4 用水量变化
        4.2.5 用水总量控制目标
        4.2.6 农田灌溉用水
    4.3 粮食作物生产特征
        4.3.1 粮食生产
        4.3.2 水稻生产
        4.3.3 玉米生产
        4.3.4 小麦生产
        4.3.5 大豆生产
        4.3.6 杂粮生产
    4.4 章节小结
第五章 水-耕地-粮食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1 耕地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1.1 水田与旱地的空间分布
        5.1.2 “水改田”与“旱改水”分布区域
        5.1.3 新增耕地来源与分布区域
        5.1.4 减少耕地去向与分布区域
    5.2 水资源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2.1 水资源总量空间分布
        5.2.2 供水量空间分布
        5.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等级分区评价
        5.2.4 水资源总量与用水量的空间匹配分布
        5.2.5 灌溉用水量空间分布变化
    5.3 粮食作物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3.1 粮食生产空间自相关分析
        5.3.2 粮食生产重心移动特征
        5.3.3 粮食生产空间分布
        5.3.4 各粮食作物生产空间分布
        5.3.5 粮食种植结构空间聚类
    5.4 章节小结
第六章 粮食-耕地(LF)关联研究
    6.1 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效应
        6.1.1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6.1.2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时序差异
        6.1.3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空间分异
        6.1.4 耕地利用效应主导因素
    6.2 粮食生产结构对虚拟耕地的影响
        6.2.1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时序变化特征
        6.2.2 粮食生产变化对虚拟耕地含量时序变化的影响
        6.2.3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空间聚类
        6.2.4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变化幅度的空间差异
        6.2.5 粮食生产变化对虚拟耕地含量影响的空间差异
        6.2.6 结构及单产变化对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增减变化的影响
    6.3 章节小结
第七章 粮食-水(WF)关联研究
    7.1 粮食生产结构变化对综合灌溉定额影响
        7.1.1 粮食作物综合灌溉定额时序变化
        7.1.2 粮食种植结构对综合灌溉定额变化影响的阶段特征
        7.1.3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空间分布
        7.1.4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变化影响因素
    7.2 粮食生产变化对灌溉需水量变化影响
        7.2.1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时序变化
        7.2.2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时序变化的影响因素
        7.2.3 粮食生产变化对需水强度的影响
        7.2.4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空间分布
        7.2.5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变化影响因素空间特征
        7.2.6 粮食作物需水强度主要影响因素
    7.3 章节小结
第八章 水-耕地-粮食(WLF)关联研究
    8.1 水土资源匹配研究
        8.1.1 粮食生产可利用水资源
        8.1.2 粮食生产可利用耕地资源
        8.1.3 粮食生产水土资源匹配变化
    8.2 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研究
        8.2.1 不同情境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时空变化
        8.2.2 不同情境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变化影响因素
    8.3 章节小结
第九章 未来水-耕地-粮食(WLF)关联及调控
    9.1 预测模型构建
        9.1.1 LSTM模型构建
        9.1.2 对比模型构建
        9.1.3 模型评价指标
    9.2 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情况预测
        9.2.1 耕地总面积预测
        9.2.2 耕地复种指数变化预测
        9.2.3 粮食面积比例变化预测
    9.3 粮食种植结构变化预测
        9.3.1 水稻播种面积预测
        9.3.2 玉米播种面积预测
        9.3.3 大豆播种面积预测
        9.3.4 其他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预测
        9.3.5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预测
    9.4 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情况预测
        9.4.1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预测
        9.4.2 粮食灌溉用水量预测
        9.4.3 农田灌溉用水效率预测
        9.4.4 灌溉耕地面积预测
    9.5 未来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预测
    9.6 水-耕地-粮食关联调控策略
        9.6.1 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
        9.6.2 灌溉水资源管理
        9.6.3 灌溉用水效率优化
        9.6.4 灌溉定额管理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10.1 主要结论
    10.2 创新之处
        10.2.1 方法创新
        10.2.2 内容创新
        10.2.3 实践创新
    10.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基于遥感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辨识与水土流失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区域生态环境与水土流失现状评述
    1.2 遥感和水土流失概念与内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际遥感发展与研究现状
        1.3.2 国内遥感发展与研究现状
    1.4 立题依据、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5 研究内容
2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区域概况
    2.1 地理区域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特征
    2.4 土地资源
    2.5 土壤资源
    2.6 生物资源
    2.7 水文概况
    2.8 社会经济
    2.9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情况
        2.9.1 水土流失成因与危害
        2.9.2 水土流失类型与分布
        2.9.3 水土保持现状
3 黑土耕地本底遥感调查及水土流失分析
    3.1 耕地本底值获取方法与途径
        3.1.1 基础数据
        3.1.2 本底值遥感调查的技术路线
    3.2 本底值遥感调查研究方法
    3.3 黑土耕地本底分布情况
        3.3.1 总体分布
        3.3.2 行政单元黑土耕地水土流失分布
        3.3.3 行政单元黑土耕地坡度分级分布
    3.4 黑土耕地水土流失分析评价
    3.5 小结
4 黑土耕地变化遥感调查及水土流失评价
    4.1 黑土耕地遥感辨识与空间提取技术
        4.1.1 基础遥感数据源
        4.1.2 解译技术路线
        4.1.3 技术实现过程
        4.1.4 解译结果与分析
    4.2 黑土耕地土壤侵蚀类型与强度界定技术
        4.2.1 基础数据
        4.2.2 技术路线
        4.2.3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系统
        4.2.4 土壤侵蚀模型
        4.2.5 数据处理与模型计算
        4.2.6 解译结果与分析
    4.3 小结
5 黑土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成效遥感评价
    5.1 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工程实施
    5.2 水土流失防治农业生态开发工程实施
    5.3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遥感评价
        5.3.1 控制水土流失效果典型评价
        5.3.2 控制水土流失效果总体评价
        5.3.3 保护黑土耕地效果评价
        5.3.4 经济效益评价
        5.3.5 社会效益评价
    5.4 小结
6 黑土耕地水土流失防治管理建议
    6.1 区域层面水土流失防治建议
        6.1.1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水土保持区划格局
        6.1.2 水土保持区划总体防治方略
        6.1.3 水土保持区划分区防治建议
    6.2 策略层面水土流失防治建议
        6.2.1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策略,防止耕地转入转出变幅扩大
        6.2.2 集中优势资源,开展典型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规模化治理
        6.2.3 提高标准,多元投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
    6.3 技术支持层面水土流失防治建议
        6.3.1 开展科学研究
        6.3.2 组织技术示范与推广
        6.3.3 加强管理能力建设
    6.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3)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2 理论参照系: 研究的核心概念及基础理论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商品粮
        2.1.2 粮食主产区
        2.1.3 商品粮主产区
        2.1.4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2 研究的基础理论
        2.2.1 商品粮主产区研究的基础理论
        2.2.2 投入产出理论
        2.2.3 公共物品理论与外部性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商品粮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作用机理
        2.3.1 演化博弈的前提假设及指标设定
        2.3.2 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与演化策略分析
        2.3.3 演化博弈分析结论
    2.4 本章小结
3 现实参照系: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典型经验分析与借鉴
    3.1 国外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分析
        3.1.1 美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3.1.2 法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3.1.3 印度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3.1.4 荷兰粮食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3.1.5 以色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3.2 国内产粮大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分析
        3.2.1 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3.2.2 山东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3.2.3 江苏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3.2.4 内蒙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3.2.5 新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3.3 对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启示
        3.3.1 积极推进耕地保护及土地规模化经营提升自然产出能力
        3.3.2 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提升要素投入能力
        3.3.3 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3.3.4 积极出台支持政策提升政策保障能力
        3.3.5 引导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提升组织管理能力
        3.3.6 健全农业保险机制提升风险抵御能力
    3.4 本章小结
4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现状及评价
    4.1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现状
        4.1.1 粮食生产自然产出现状
        4.1.2 粮食生产要素投入现状
        4.1.3 粮食生产科技支撑现状
        4.1.4 粮食生产政策保障现状
        4.1.5 粮食生产组织管理现状
        4.1.6 粮食生产风险抵御现状
    4.2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产出及商品粮净调出现状
        4.2.1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产量情况
        4.2.2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产出结构分析
        4.2.3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商品粮净调出情况
    4.3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
        4.3.1 DEA的基本原理
        4.3.2 DEA的基本模型
        4.3.3 基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构成因素的评价指标选取
        4.3.4 基于DEA的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
        4.3.5 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瓶颈分析
    5.1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构成要素投入总量及效率仍需提升
        5.1.1 粮食数量提升的水土资源承载力日益趋紧
        5.1.2 实行耕地流转及适度规模化经营的机制不完善
        5.1.3 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依然偏低
        5.1.4 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依然存在短板
        5.1.5 农业科技衔接机制不畅
        5.1.6 财政政策支农力度仍显不足
        5.1.7 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发展滞后
        5.1.8 种粮农民生产积极性保护与调动不足
        5.1.9 农村金融服务发展不平衡
    5.2 实现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要求存在差距
        5.2.1 粮食结构调整过程中保产增收的压力不断加大
        5.2.2 粮食产业链融合深度不够
        5.2.3 粮食去库存缺少完善的利益补偿与发展互助机制
    5.3 本章小结
6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路径选择及仿真模拟
    6.1 路径选择的目标
    6.2 路径选择的原则
    6.3 内生路径选择
        6.3.1 坚守耕地当量红线
        6.3.2 提高耕地质量等级
        6.3.3 培育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
        6.3.4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6.4 外生路径选择
        6.4.1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6.4.2 提升财政支农政策效率
        6.4.3 促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化经营
        6.4.4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6.4.5 健全农业保险机制
    6.5 多重相关路径选择
        6.5.1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5.2 提高粮食全要素生产率
        6.5.3 实施粮食生产全球化战略
    6.6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效果仿真模拟
        6.6.1 系统动力学简介
        6.6.2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6.6.3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效果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6.6.4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效果系统动力学模型检验
        6.6.5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效果仿真模拟
        6.6.6 结果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保障措施
    7.1 建立完善的耕地保护机制
        7.1.1 建立耕地质量监测机制和预警机制
        7.1.2 建立耕地保护联动机制
    7.2 强化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政策实效
        7.2.1 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及粮食主销区互助资金
        7.2.2 促进粮食三项补贴改革的落实
    7.3 搭建现代化的粮食流通网络
        7.3.1 完善粮食市场体系
        7.3.2 加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和管理
        7.3.3 积极打造立体化的粮食物流网络
    7.4 充分调动粮食生产主体积极性
        7.4.1 建立促进粮食生产主体增收的长效机制
        7.4.2 优先发展商品粮主产区教育事业
    7.5 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7.5.1 扩大公益性服务体系的覆盖范围
        7.5.2 促进经营性服务体系内粮食产业价值链的延伸
        7.5.3 提升专项服务体系支撑作用
    7.6 完善粮食生产的组织管理体系
        7.6.1 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
        7.6.2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7.7 完善配套支持体系
        7.7.1 积极推动商品粮主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7.7.2 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7.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黑龙江省耕地分等因素分级与质量提升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耕地质量评价
        1.3.2 土地整治
        1.3.3 研究评述
    1.4 数据来源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
    2.1 人地关系理论
    2.2 木桶理论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农用地分等情况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条件及行政区划
        3.1.2 自然条件
        3.1.3 社会经济状况
        3.1.4 土地利用状况
    3.2 分等因素指标区以及权重
    3.3 分等因素计分规则
    3.4 耕地质量等别情况
        3.4.1 国家自然等概况
        3.4.2 国家利用等概况
        3.4.3 国家经济等概况
        3.4.4 耕地面积变化
        3.4.5 二级区耕地质量分析
        3.4.6 综合分析
4 分等因素分级与分析
    4.1 分等因素分级
        4.1.1 表层土壤质地
        4.1.2 地形坡度
        4.1.3 黑土层厚度
        4.1.4 排水条件
        4.1.5 土壤酸碱度
        4.1.6 土壤有机质含量
        4.1.7 盐渍化程度
        4.1.8 障碍层距地表深度
    4.2 限制因素分析
        4.2.1 省级尺度限制因素分析
        4.2.2 二级区尺度限制因素分析
    4.3 分等因素调整建议
5 耕地质量提升分区
    5.1 省级尺度的质量提升分区
    5.2 二级区尺度的质量提升分区
        5.2.1 大小兴安岭山地区
        5.2.2 三江平原长白山地区
        5.2.3 松嫩平原区
        5.2.4 总体分析
    5.3 分区方法比较
        5.3.1 分区方法对比
        5.3.2 分区结果对比
        5.3.3 分区与前人研究对比
        5.3.4 分区方法的优缺点
6 耕地质量提升建议
    6.1 黑土地保护与质量培育
        6.1.1 黑土地保护
        6.1.2 黑土质量培育
    6.2 低产田改造
    6.3 提升土壤有机质
    6.4 土地整治措施
        6.4.1 表层土壤质地改良
        6.4.2 地形坡度改良
        6.4.3 黑土层厚度改良
        6.4.4 排水条件改良
        6.4.5 土壤酸碱度改良
        6.4.6 有机质含量改良
        6.4.7 盐渍化程度改良
        6.4.8 障碍层距地表深度改良
7 结论与讨论
    7.1 基本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东北旱田不同农作情景下土壤有机碳变化及固碳潜力的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土壤碳库研究进展
        1.2.2 土壤有机碳的模型研究进展
    1.3 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
        1.3.1 土壤性质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1.3.2 气候因素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1.3.3 人为因素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1.1 气候
        2.1.2 地形
        2.1.3 土壤
    2.2 农业资源概况
    2.3 农作制度及农田管理措施概况
        2.3.1 农作制度
        2.3.2 施肥量
        2.3.3 灌溉
第三章 DAYCENT模型的校验和验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不同农作情景下DAYCENT模型模拟能力
        3.1.2 不同地区DAYCENT模型的适用性研究
        3.1.3 DAYCENT模型模拟及效果评价方法
        3.1.4 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方法
        3.1.5 气象数据及土壤基本数据
    3.2 结果与分析
        3.2.1 DAYCENT模型校验及验证
        3.2.2 不同地区DAYCENT模型的适用性
        3.2.3 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3.3 讨论与小结
        3.3.1 讨论
        3.3.2 小结
第四章 东北黑土区典型站点不同农作情景下土壤有机碳未来变化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4.3.1 讨论
        4.3.2 小结
第五章 东北旱田广域范围内不同农作情景下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化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历史时期土壤有机碳模拟情况
        5.2.2 2010年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
        5.2.3 不同农作情景下2030年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
        5.2.4 不同农作情景下2050年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
        5.2.5 不同农作情景下2080年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
        5.2.6 不同农作情景下2100年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
        5.2.7 东北旱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子及变化特征
    5.3 讨论与小结
        5.3.1 讨论
        5.3.2 小结
第六章 东北旱田土壤有机碳固碳潜力及固碳能力估算
    6.1 计算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东北旱田固碳潜力、有机碳潜在固碳能力
        6.2.2 东北旱田土壤最大碳储量及土壤潜在有机碳储量提升
        6.2.3 东北旱田不同时期固碳潜力、有机碳潜在固碳能力
        6.2.4 东北旱田不同时期土壤最大碳储量、土壤潜在有机碳储量
    6.3 讨论与小结
        6.3.1 讨论
        6.3.2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经历及学术成果

(6)基于多目标优化的黑龙江省种植结构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种植结构调整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基于模型的种植结构调整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黑龙江省概况
2.1 黑龙江省自然地理概况
    2.1.1 研究区位置及行政区划
    2.1.2 黑龙江省自然环境概况
2.2 黑龙江省社会经济状况
2.3 黑龙江省2015年农业生产状况
    2.3.1 农业基础状况
    2.3.2 农业投入水平
    2.3.3 黑龙江省农业产出水平
    2.3.4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水平 第三章 黑龙江省种植结构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
3.1 黑龙江省种植结构存在问题
    3.1.1 不重视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管理
    3.1.2 轻视对新农作物品种的创新及研发
    3.1.3 缺乏市场导向的洞察力
    3.1.4 缺乏对农业科技的发展及人才的培养
    3.1.5 农户追求短期效益,缺乏长远的规划
    3.1.6 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3.2 种植结构调整影响因素
    3.2.1 环境承载力大小
    3.2.2 农户的主观决策
    3.2.3 效益因素
    3.2.4 市场因素
    3.2.5 政策因素 第四章 多目标优化种植结构调整模型构建
4.1 多目标优化相关理论
    4.1.1 多目标优化概述
    4.1.2 多目标模糊折中算法
4.2 目标函数的构建
    4.2.1 经济效益目标函数
    4.2.2 节水效益目标
    4.2.3 生态效益目标
4.3 约束条件的构建
    4.3.1 总面积约束
    4.3.2 水资源总量
    4.3.3 粮食要求约束
    4.3.4 其他约束条件
4.4 Mat LAB多目标优化模型构建 第五章 黑龙江省多目标优化种植结构调整
5.1 模型数据的收集与计算
    5.1.1 耕地面积
    5.1.2 作物需水量
    5.1.3 生态效益指标选取
    5.1.4 五种粮食人均年需求量
    5.1.5 2015年五种作物种植面积
    5.1.6 黑龙江省各地级市作物单产
    5.1.7 黑龙江省水资源概况
    5.1.8 黑龙江省五种农作物平均售价及成本
5.2 多目标优化种植结构调整结果
    5.2.1 综合效益目标下作物种植面积
    5.2.2 综合效益目标下面积与现状对比
    5.2.3 综合效益目标下各地级市效益产值
    5.2.4 综合效益目标下产值与现状对比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意见
    6.2.1 种植结构调整意见
    6.2.2 种植结构调整方向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7)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及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多学科相结合方法
        1.5.2 典型调查法
        1.5.3 数理统计分析方法
        1.5.4 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7 创新点
        1.7.1 构建了基于生物免疫机理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识别体系
        1.7.2 实现了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关键驱动因素的识别
        1.7.3 构建了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机理框架
        1.7.4 探索了省-市-县多尺度的耕地系统安全调控方案
第2章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及调控理论分析框架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耕地系统安全
        2.1.2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
        2.1.3 耕地系统安全调控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论
        2.2.2 控制论
        2.2.3 地域分异理论
    2.3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理论分析框架
        2.3.1 生物免疫机理应用于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的可行性分析
        2.3.2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内容
        2.3.3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目标
        2.3.4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结构流程
        2.3.5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功能模块
    2.4 耕地系统安全调控理论分析框架
        2.4.1 耕地系统安全调控思想
        2.4.2 耕地系统安全调控主体
        2.4.3 耕地系统安全调控原则
        2.4.4 耕地系统安全调控目标
        2.4.5 耕地系统安全调控内容框架
    2.5 总体理论分析框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及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条件
        3.1.2 社会经济条件
        3.1.3 耕地资源安全现状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
第4章 基于生物免疫机理的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
    4.1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4.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1.2 抗原(Ag) -抗体(Ab)框架模型
    4.2 基于改进突变级数模型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现状模型构建
        4.2.1 改进的突变级数模型
        4.2.2 现状评定模型的构建
        4.2.3 预警评判标准
    4.3 基于Elman模型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预测模型构建
        4.3.1 Elman神经网络原理及学习算法
        4.3.2 预测模型的构建
    4.4 省域尺度下研究区耕地系统安全预警
        4.4.1 省域尺度下基于Ag-Ab模型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
        4.4.2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现状结果及分析
        4.4.3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预测结果及分析
    4.5 市域尺度下研究区耕地系统安全预警
        4.5.1 市域尺度下基于Ag-Ab模型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
        4.5.2 耕地系统安全警情现状结果及分析
        4.5.3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预测结果及分析
    4.6 县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
        4.6.1 县域尺度下基于Ag-Ab模型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
        4.6.2 耕地系统安全警情现状结果及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时空分异特征
    5.1 省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时间序列变化特征
        5.1.1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历史变化特征
        5.1.2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发展趋势特征
    5.2 市域尺度下研究区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时空分异特征
        5.2.1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历史变化特征
        5.2.2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发展趋势特征
        5.2.3 不同时段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空间格局特征
    5.3 县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空间分异特征
        5.3.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及原理
        5.3.2 县域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空间分异特征
        5.3.3 县域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空间自相关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机理
    6.1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因素分析模型构建
        6.1.1 驱动因素的选取及分析
        6.1.2 面板数据模型构建
        6.1.3 最小二乘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构建
    6.2 省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因素分析
        6.2.1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因素作用大小
        6.2.2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因素作用比较分析
    6.3 市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因素分析
        6.3.1 单位根检验
        6.3.2 协整检验
        6.3.3 面板数据模型的选择
        6.3.4 组间异方差、序列相关和横截面相关检验
        6.3.5 内生性检验
        6.3.6 不同面板数据模型回归结果比较及驱动因素作用分析
    6.4 县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因素分析
        6.4.1 OLS模型估算结果
        6.4.2 GWR模型估算结果
        6.4.3 驱动因素的空间差异分析
    6.5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机理分析
        6.5.1 不同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关键性驱动因素比较
        6.5.2 自然生态因素对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机理分析
        6.5.3 社会经济因素对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机理分析
        6.5.4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机理框架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调控
    7.1 省域尺度下基于政策推动的耕地系统安全总体调控
        7.1.1 总体调控体系构建
        7.1.2 基于政策推动的调控内容
    7.2 市域尺度下基于情景分析的耕地系统安全分区调控
        7.2.1 分区调控原则
        7.2.2 分区指标体系构建
        7.2.3 分区结果
        7.2.4 分区调控情景设定
        7.2.5 基于情景分析的各分区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变化趋势分析
    7.3 县域尺度下基于耕地格局优化的耕地系统安全调控
        7.3.1 耕地格局时空变化特征
        7.3.2 基于耕地格局优化的耕地系统安全调控原理及模型
        7.3.3 基于耕地格局优化的耕地系统安全调控技术框架
        7.3.4 基于FLUS模型的耕地格局情景模拟
        7.3.5 不同调控情景下耕地在不同地形上分布的耕地系统安全警情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8)松嫩平原黑土区种植结构调整对SOC、土壤pH和侵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综述
        1.1.1 土壤有机碳研究进展
        1.1.2 土壤酸化研究进展
        1.1.3 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松嫩平原种植结构和生产方式转变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地点描述
        2.2.2 数据来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黑土区种植结构调整现状
        2.3.2 黑土区大豆玉米产量效益变化
        2.3.3 黑土区大豆玉米生产方式变化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黑土区种植结构调整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地点描述
        3.2.2 样本采集
        3.2.3 土壤有机碳储存评价方法
        3.2.4 各因素对土壤有机碳变化贡献的量化方法
        3.2.5 统计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黑土区土壤有机碳变化
        3.3.2 黑土区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3.3.3 影响因素对土壤有机碳变化的贡献评价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黑土区种植结构调整对土壤酸化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地点
        4.2.2 数据来源
        4.2.3 酸化潜力计算方法
        4.2.4 统计分析方法
    4.3 结果
        4.3.1 黑土区土壤pH变化
        4.3.2 pH变化原因分析
        4.3.3 净土壤H+通量与土壤pH之间的关系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黑土区种植结构调整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以克山县为例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研究区域概况
        5.2.2 土壤侵蚀模型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研究区域土壤侵蚀模数及等级划分
        5.3.2 研究区域侵蚀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5.3.3 种植结构对土壤侵蚀变化的影响分析
        5.3.4 保护性耕作对作物系统土壤侵蚀影响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综合讨论与主要结论
    6.1 综合讨论
        6.1.1 松嫩平原黑土区种植结构调整的土壤质量综合效益
        6.1.2 松嫩平原黑土区作物系统优化技术措施
        6.1.3 松嫩平原黑土区种植结构调整对策和建议
    6.2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6.3 研究特色与创新
    6.4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哈尔滨市呼兰区玉米“215模式”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玉米“215模式”高产栽培技术含义及增产原因分析
2 玉米“215模式”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2.1 选择耐密品种
    2.3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
    2.4 化控要及时
    2.5 管理要精细
    2.6 防治病虫
    2.7 适时收获做到不下酷霜不收获, 通过适时晚收来增加成熟度, 降低籽粒含水量, 确保增产提质。

(10)东北黑土带农田生态系统干旱脆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一、 脆弱性理论研究进展
        二、 干旱指数研究进展
        三、 生产力模型研究进展
        四、 适应性策略研究进展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特色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一、 研究内容
        二、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方法
    第一节 研究区域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 时空数据源获取
        二、 区域生产力模拟(CROP-C模型)
        三、 干旱指数(SPI)的建立
        四、 区域脆弱性定量评价方法构建
        五、 技术路线
第三章 东北地区干旱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研究区域及数据源获取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 干旱指数(SPI指数)
        二、 趋势检验
        三、 气候突变检验
        四、 趋势大小(斜率)计算
    第四节 结果分析
        一、 多年区域平均降雨量动态分析
        二、 干旱发生年纪变化
        三、 干旱趋势空间分析
        四、 近年来干旱发生强度和影响范围空间分析
    第五节 讨论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东北黑土带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模拟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一、 CROP-C模型介绍
        二、 模型有效性计算方法
        三、 试验地设计及数据源获取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一、 作物生产力模型(CROP-C模型)参数建立
        二、 模型有效性验证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空间尺度东北黑土带农田生态系统干旱脆弱性及适应性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一、 脆弱性计算方法
        二、 干旱暴露计算方法
        三、 模型参数空间空间化
        四、 空间参数源获取
    第三节 结果分析
        一、 严重干旱干旱级别及影响范围空间分布
        二、 东北黑土带干旱暴露性空间分布特征
        三、 严重干旱年份东北黑土带生态系统生产力空间分布
        四、 东北黑土带农田生态系统干旱脆弱性空间分布特征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基于室内试验的大豆干旱适应性策略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第三节 结果分析
        一、 不同磷肥处理对大豆生物量及根系的影响
        二、 降雨格局调控对大豆生物量及根系的影响
        三、 调整降雨格局与施用磷肥对大豆生物量及根系的影响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一、 主要结论
    二、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四、松嫩平原黑土带玉米高产栽培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D]. 向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2]基于遥感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辨识与水土流失评价[D]. 张延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3]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研究[D]. 邢策.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4]黑龙江省耕地分等因素分级与质量提升分区研究[D]. 吴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5]东北旱田不同农作情景下土壤有机碳变化及固碳潜力的模拟研究[D]. 张茂鑫.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3)
  • [6]基于多目标优化的黑龙江省种植结构调整[D]. 李林峰. 吉林师范大学, 2018(06)
  • [7]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及调控研究[D]. 陈藜藜. 东北大学, 2018(12)
  • [8]松嫩平原黑土区种植结构调整对SOC、土壤pH和侵蚀的影响[D]. 佟玉欣.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9]哈尔滨市呼兰区玉米“215模式”高产栽培技术[J]. 杜桂芹,徐秀艳,李道顺,王丽娟,曾宪海. 中国农技推广, 2015(05)
  • [10]东北黑土带农田生态系统干旱脆弱性研究[D]. 于兴洋.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4(01)

标签:;  ;  ;  ;  ;  

松嫩平原黑土带玉米高产栽培模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