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样的设备 同样的员工 两种经营 两种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石娜娜[1](2018)在《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商品生产、对外贸易和商品流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7年中国的制造业产量接近全世界的33%,产值规模居世界第一位;从2009年起至今,我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国;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6万亿人民币,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我国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商品流通大国,但由于在国际上缺少独立自主的流通渠道,缺乏国际一流的流通企业,中国还并不算是商品流通强国,同发达国家比起来,中国的国际流通影响力太小。自2004年我国商品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以来,世界知名零售企业纷至沓来,目前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绝大部分一落户中国,零售业已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但是在国际化的大潮下,中国零售企业一直被动地接受国际竞争对手的挑战,而没有主动做出国际化的回应。自2001年我国正式实施“走出去”国家战略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不断扩大。从2012年开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一连续3年位列全球第三,2015年跃居世界第二。然而,与我国成为商品出口大国、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和外资零售企业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极不协调的是我国零售业“走出去”却明显滞后。从《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来看,截至到2016年末,我国的批发和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1691.7亿美元,只占当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13573.9亿美元的12.5%。2016年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208.9亿美元,只占当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1961.5亿美元的10.7%。更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是投资流量还是投资存量,目前我国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和东盟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很少。零售企业国际化始于二十世纪中后期,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受益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管制的放松,零售业向海外扩张进行跨国投资的步伐进一步加速,不但有发达国家更有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参与其中,跨国经营已经成为零售企业重要的经营战略之一,国际化一经日益成为全球零售领域的重要特征。根据德勤公司发布的《Global Powers of Retailing 2018》显示,2016财年“全球零售250强”企业中有168家企业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经营,国际化率为67.2%。国际知名的零售商沃尔玛和家乐福分别在29个和34个国家经营,其中沃尔玛在美国本土有5332个门店,还有6363个门店分布在亚洲、美洲、欧洲等海外市场,2016年净销售额4813.17亿美元,其中海外市场(不含山姆会员店)贡献了 1161.19亿美元,贡献率超过27%。2016年家乐福门店数量达到11935个,法国本土5539家,其余6396家分别分布于欧洲、亚洲、美洲的34个国家和地区,并贡献了年销售额766.45亿欧元的53.16%。可以说国际化是这些大型跨国零售企业取得成功乃至成为行业巨头的关键因素之一,沃尔玛更凭借其在全球布局获得可观收益,并连续多年稳居世界500强企业首位。2015年8月28日,国务院在《关于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已经中指出:必须推动我国从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此,必须构建开放融合的流通体系,提高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为此,要大力实施流通“走出去”战略。推动国内流通渠道向境外延伸,打造全球供应链体系。并鼓励流通企业与制造企业集群式“走出去”,促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同时鼓励电子商务企业“走出去”,提升互联网信息服务国际化水平;要创建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国内外市场互联互通,打造内外贸融合发展的流通网络。经受了本土零售国际化竞争的洗礼后,中国零售企业初步具备了“走出去”的资金、技术、管理、品牌等资源条件,“走出去”可以成为中国零售企业转型发展、开拓创新的主要方向。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流通产业国际化和世界产业控制权一经从制造环节向流通环节转移的大背景下,积极地推动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形成中零售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联动发展,是中国建立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中国零售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国国际分工地位,促进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巩固我国经济在国际竞争中的国家竞争优势有重大意义,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本文将以中国零售业对外投资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重要性,深入研究跨国零售企业成功实现国际化的一般经验,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数据统计分析法、实地考察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系统探讨在当前独特的国情和特殊的历史时机下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首先从零售业“走出去”战略入手,分析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重要性。然后,借鉴国外经验,探讨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循此逻辑,按照“战略提出→国际经验比较→现状描述与案例分析→路径选择”的总体框架展开。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包括第一、二章节,主要论述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理论来源、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框架、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以及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是问题的提出,是论文的第三章,总结了“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发展、演变和实施成果,以及当前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状况,提出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四章,是国际经验比较,该部分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分析发达国家与亚洲发展中国家零售企业国际化的经验与教训。第四部分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路径研究,包括第五、六、七、八章。第五章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现状,以数据统计分析和案例研究结合的方式分析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状况,并分析中国零售业“走出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六章,分析跨境电商在中国零售业“走出去”中的作用。第七章,“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研究。第八章,对接“一带一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分析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策略。
倪震[2](2019)在《双边市场下网约车平台并购行为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平台也在这种新的经营模式中发挥中心作用,平台并购成为互联网经济研究的热点。互联网平台的运营活动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研究平台并购问题既要看到传统并购动因,又要紧扣双边市场的特殊性。由于公众对网约车平台并购行为关注较为强烈,网约车平台的并购动因既有传统并购的价格控制,又存在双边市场特有的交叉网络外部性。因而对网约车平台并购的研究能够很好地启发公众思考,正确管制网约车平台并购与运营。本文在论证网约车平台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的前提下,认为需要将传统价格控制和双边市场特有的交叉网络外部性结合起来探讨,重点研究并购造成的定价和社会福利变化。同时并购可以分为经营独立双平台和单平台两种并购模式,前者提高了价格控制能力,后者提高价格控制能力与交叉网络外部性,不同的并购模式将会带来迥异的变化,并且两种并购模式可以转变。模型结论可以解释网约车平台滴滴与优步并购案例,二者的并购经历了经营双平台和经营单平台两个阶段,需要分别探讨,而管制部门则需要做到分类管制、分阶段管制和积极发展多种出行方式。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介绍网约车行业发展状况,阐述网约车平台双边市场特征。网约车平台是指为司机和乘客的运载出行提供交易平台的企业,网约车平台具有双边市场属性,网约车平台的经营活动具有交叉网络外部性、定价非中性等双边市场特征。通过行业分析发现,我国网约车行业自2014年初具规模以来快速发展,出现较多的网约车平台并购现象,其并购动因包括传统的价格控制和双边市场特有的交叉网络外部性,在研究网约车并购行为必须同时考虑到这两种动因。(2)构建网约车平台并购模型,对比研究并购带来的价格和福利变化。Hotelling模型是研究双边市场问题最常用、发展最为成熟的模型。本文构建并购前、经营独立双平台并购和经营单平台并购三个Hotelling模型,通过两两对比来研究并购前后及不同并购模式下网约车平台定价和社会福利变化,用社会福利大小来说明对并购行为的支持与否。通过对比得出三个结论:第一,经营独立双平台的并购行为将会提高价格、提升平台利润、降低社会福利;第二,经营单平台的并购行为将会降低价格、提升平台利润、有极大可能提高社会福利;第三,在对比两种并购模式中发现,经营独立双平台将更多的提高平台利润,而经营单平台则会更多的提高社会福利,需要更好的利用管制方法对并购行为加以规范引导。(3)对网约车平台滴滴和优步的并购做案例分析。从滴滴和优步的发展历程、现状和特点来看网约车平台的并购实际上接近双寡头并购,滴滴优步的并购将同时提高价格控制水平和用户的交叉网络外部性水平。并且,滴滴优步的并购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经营独立双平台的并购阶段和经营单平台的并购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并购各有侧重,前者倾向于价格控制,后者在价格控制的基础上寻求更高的交叉网络外部性。根据前文数理模型和案例材料的分析发现,滴滴优步并购的第一阶段结束了网约车行业恶性价格竞争,提高了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打车费用和平台利润都有所提高,而并购第二阶段的结束使得网约车行业规范程度和用户交叉网络外部性都有所提高,符合模型结论。并购之后的滴滴固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价格控制能力,但由于出行选择的多样性和上下游企业进入的可能性,滴滴的价格控制难以保证其获得超额利润,滴滴未来也将更加致力于提高差异化服务水平。本文研究意义在于同时将传统并购的价格控制动因和双边市场特有的交叉网络外部性引入并购模型中,认为网约车等平台并购行为在不同模式下将带来迥异的结果。理论模型可以较好的解读现实中网约车平台并购行为并加以衍生拓展,政府管制则需要同时关注价格控制和交叉网络外部性,对并购行为加以引导,通过发展多种出行方式来缓解并购带来的价格控制。
田秀[3](2017)在《基于财务指标和属性指标的家庭林场及其认定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放活了林权,盘活了森林资源,促进了家庭林场这一新型经营主体的创建。诸多学者对家庭林场的发展路径和前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部分省的林业部门发布了家庭林场的认定管理办法,开始鼓励和推广该地区家庭林场的发展。但是,目前家庭林场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两个严峻的问题。其一,家庭林场的现有定义仅简单的从家庭农场移植过来,没有考虑到林业具有的特殊性,没有经过实地调研和基础数据的有效验证,准确性有待考究。其二,家庭林场认定标准不统一,尚未形成成熟系统的认定指标体系,政府部门尚未出台有关认定管理的指导性文件,林业部门对家庭林场的认定管理工作难以推进。主流观点认为根据家庭农场的定义来概述家庭林场的定义,本文则通过实证分析验证现有概念中体现出家庭林场的特点是否与现实中的家庭林场的特征相符,力求明晰家庭林场的本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修正现有定义。地方林业部门对如何开展家庭林场的认定管理工作较为疑惑,本文则从认定基础、认定条件、认定机制和管理制度四个方面系统的研究了家庭林场的认定管理问题,明确了家庭林场认定管理的内容。在对家庭林场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尝试建立由财务指标和属性指标相结合的家庭林场认定指标体系,并探究计算核心指标--林地面积的最低准入标准的方法。本文采用对比分析和描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借助图表形式更直观的描述分析了家庭林场和普通农户在11项指标中呈现出的特征,结果发现家庭林场现有定义中对家庭林场特征的描述存在一些问题。根据对家庭林场特征的实证分析,梳理归纳出现实中家庭林场具有的显着特征,通过对家庭林场在雇佣劳动力、林业生产经营活动、适度规模三个方面的特征,修正了现有定义,进一步给出了家庭林场的新定义;识别出发展家庭林场的潜在目标群体应该是林业大户。在明确家庭林场特征的基础上,从认定基础、认定条件、认定机制和管理制度四个方面探究了家庭林场认定管理问题。根据对家庭林场财务特征和属性特征的分析,建立了由申请者身份、受教育程度和非农经历三个属性指标及林地面积、林业投入产出比、资产负债率三个财务指标构成的认定指标体系,并基于机会成本理论建立了测算林地面积最低准入标准的模型。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家庭林场的特征,验证了家庭林场现有定义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修正家庭林场的现有定义,明晰了家庭林场的特征,帮助人们更清晰的认识家庭林场,走出对家庭林场认知的误区。识别出了林业大户是发展家庭林场的潜在目标群体,为林业部门推广家庭林场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未来培育家庭林场的重点关注对象和目标。根据对家庭林场特征的分析,从认定基础、认定条件、认定机制和管理者制度四个方面研究了家庭林场的认定管理问题,明确了家庭林场认定管理的内容,推进地方林业部门对家庭林场认定管理工作的开展。制定了家庭林场认定指标体系,建立了测算林地面积最低准入标准的模型,为林业部门制定具体的认定指标体系,确定认定标准提供了参考依据。
刘颖[4](2016)在《供应链成本分配动力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分配机制的视角来研究微观企业活动,实际上是研究社会经济运行中资源配置的方式与方法,研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具体途径。经济全球化以及产品内国际垂直分工背景下,供应链成本分配作为企业之间资源再分配的方法与模式,得到理论界与实务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此同时,由于目前理论界缺少对供应链成本分配背后动力机制问题的系统性分析,供应链成本分配规则与方法的多样化以及内在分配逻辑的混乱逐渐体现出来,并且困扰着其作用的发挥与显现。供应链成本分配动力机制作为推动供应链成本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供应链成员企业参与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基础,是保证供应链成员企业间高效、合理的成本分配,维持供应链战略联盟稳定性的重要前提。因此,深入探索供应链成本分配潜在的驱动力量及其运作特征,提出具有一般性的动力机制理论框架,对于规范和梳理当前混乱的成本分配规则与逻辑,以及企业内部成本分配方法的解构与重塑,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支撑。本论文依据不同学科领域中供应链成本分配的研究特点,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法、交叉研究法、系统分析法、博弈分析法和实证检验等方法,提出供应链成本分配动力机制理论框架,其中涵盖静态与动态两种方法、三个维度的研究内容。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供应链成本分配驱动机制进行系统仿真研究,探索供应链成本分配三大驱动力量的内在逻辑内涵及其动态演变趋势,对供应链成本分配三维驱动理论提供显性化、可视化的印证与检验;同时分别针对三维驱动理论中的基本力量、派生力量与约束力量展开专题讨论,并分别针对其内在假设、遵循原理以及对供应链成本分配规则与逻辑的影响特征,进行深入探索与系统分析。本论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比较管理科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等不同学科,针对供应链成本分配理论研究的差异,并且指出当前成本分配理论存在内在规则混乱与逻辑缺陷。本论文立足于供应链成本分配不同学科(管理科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等领域)的研究视角与具体内容的差异性,通过对供应链成本分配的目标、原理、过程以及特征的深入探索发现:①经济学视角下的成本分配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即资源配置的效率性与激励性,是一种社会生产范围下的合作分配;②会计学下的成本分配研究,不同于经济学与管理科学,其突出于分配信息有效利用的特征,而不仅仅局限于供应链成本的有效分配特征;③管理科学下的成本分配,主要涉及公平与激励视角下的成本分配有效性问题,更加侧重于学理层面的系统分析与研究。(2)提出一套由三维驱动力量组成的供应链成本分配动力机制理论框架,试图统一不同学科领域中成本分配理论的内在逻辑。①本论文试图从三维观视角,深入探究供应链成本分配动力机制的内在特征及其动态演化规律;②依据现实情境中经济学、会计学、管理科学、工商管理等学科领域中的供应链成本分配研究内容作为理论基础,抽象并概括出商业趋利性、管理多目标性与政治多维性三维潜在驱动力量;③从力量结构的视角,建立了以商业趋利性为基本力量(首要目标)、管理多目标性为派生力量(辅助目标)、政治多维性为约束力量(必要目标)的供应链成本分配动力机制理论框架,一定程度上弥补和完善了现有供应链成本分配理论体系的不足。(3)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揭示供应链成本分配背后商业趋利性、管理多目标性、政治多维性,三维驱动力量的内在影响规律,更好的理解成本分配逻辑的权变性与动态性。①本论文引入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系统仿真模型,系统、动态分析供应链成本分配潜在三维动力模块的内在规律特征及其动态演变趋势,拓展与深化供应链成本分配动力机制理论框架的研究内容;②同时将供应链成本分配动力机制问题进一步延伸到传统企业成本分配之中,成本会计作为企业内部成本分配的规则,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经济全球化以及市场经济的环境要求;③本论文试图为传统企业成本会计的解构与重塑提供一种理论上的支撑,在验证理论分析结果的同时,为更好的指导现实世界提供参考。(4)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分别针对商业趋利性、管理多目标性、政治多维性,三个动力维度进一步做专题研究,着重分析每一动力维度对成本分配过程与结果的影响规律与特征,进一步解释当前供应链成本分配规则多样化与分配逻辑混乱的问题。①商业趋利性是供应链成本分配的首要驱动力量,国外管理科学领域的成本分配理论研究成果,几乎都是基于商业趋利性视角。本论文将从契约理论--合作博弈--非合作博弈--供应链成员企业地位检验的逻辑线索展开,分析其内在特征,丰富商业趋利性视角下的成本分配理论;②管理多目标性是供应链成本分配的派生力量,本论文将从目标理论--成本核算理论--成本计划理论--异质性分配理论逻辑线索进行展开,构建多目标维度下SCCA理论,进一步丰富成本分配理论;③政治多维性是供应链成本分配过程中潜在的一种约束力量,本论文将从政治多维理论--SCCA公理检验体系--SCCA会计准则约束的逻辑线索进行展开,来系统分析政治多维维度下的成本分配规律与特征。
李安静[5](2013)在《城市公交广告资源定价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各地政府纷纷响应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政策,公交设施得到发展与改善。因此,以公交设施为载体的公交广告资源得到扩张和改良,公交广告市场的媒体供给得到保障。同时,近年来公交广告作为户外广告这一新媒体的典型代表在繁荣的广告市场中的发展势不可挡,有着良好市场前景。但是,缺乏理论支撑的传统经营方法与定价策略限制了公交广告资源的高效发展。本文站在资源所有者公交企业的角度,对公交广告资源的市场特点和定价策略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分析公交广告资源特点,介绍市场概况,总结各城市经营现状。翻阅历史文献并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参考以往研究成果的同时调查了解现实情况,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公交广告资源情况进行初步了解。其次,探寻公交广告资源的价值规律,分析产业链节点企业间的利益构成,研究资源价格机理。运用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解释资源的价值规律,深入分析内在机理。再次,探讨合理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提出以培育市场价值为目的的定价策略。将公交广告资源国有化的特点与资源经营市场化的优势相结合,有针对性的提出一套经营管理机制,试图为我国公交企业对公交广告资源的经营管理提供建议。最后,结合成都市公共交通集团公司广告分公司的具体经营情况,分析了成都公交媒体经营过程对使用本文提出的合理定价机制的使用情况与取得的经营效果。本文将实地调研法、专家访谈法和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相结合,综合运用经济学、营销学、广告学等理论,分析公交广告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探讨合理定价策略,力图为公交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策略参考。
王海佼[6](2012)在《我国政府信息服务创新研究》文中指出政府信息资源作为战略性资源,在信息社会中的需求越来越大,其配置问题逐渐成为政府和社会关心的热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立法层次较低,规范、引导、约束力不足,对提高我国政府信息服务水平、解决我国政府信息供求矛盾问题的作用有限。政府信息服务水平低下,已造成诸多不良后果:政府信息公信力不足,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政府信息服务力不足,阻碍经济良性发展;政府信息引导力不足,影响公民社会进步。我国政府信息服务体系亟待变革,需要用创新满足公众越来越大的信息需求。本文遵循“我国政府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问题根源——如何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解决问题的制度保障”思路开展研究。第2章对我国26个省级行政区域政府信息服务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得出我国政府信息服务的整体水平比较落后,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服务理念缺失、有效供给不足、技术推动乏力、激励与约束措施错位、信息鸿沟扩大。这些问题是由多种复杂因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有四个方面:一是文化因素,民主文化缺失,愚民思想横行;是制度因素,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的现象普遍存在;三是经济因素,收入差距导致信息鸿沟;四是国民素质因素,公民意识淡薄,缺乏维护自身权利和参政议政的积极性。第3章分析了政府信息服务创新的动力,并在借鉴国外政府信息服务模式的基础上提出要改变我国政府信息服务现状,必须从三个方面推动创新:一是服务理念创新,包括重塑行政文化价值,树立服务型理念,由经济建设性向社会服务型转变,由歧视性服务向平等性服务转化;二是服务主体创新,公益性政府信息服务应该由政府职能部门、第三部门和公益性社会组织共同提供,营利性政府信息服务应该主要由企业法人和第三部门通过市场渠道提供,政府负责政府信息服务市场培育和管理。三是服务模式创新,建立以政府主导、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相结合的服务模式。第4章认为,政府信息服务创新实质上是制度变迁的一种,在借鉴制度变迁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我国政府信息服务创新的路径依赖主要有四种:传统政治文化的约束、政治体制的约束、既得利益集团的约束、二元经济体制的约束。但是在推动政府信息服务创新上,党中央和中央政府有意愿、底层公众有呼声。综合考量这些因素,本文认为,我国政府信息服务创新路径应该是渐进式的,而不是突进式的;应该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而不是单独依赖政府或公众。在借鉴产权经济理论和政府流程再造理论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意识重塑——体制改革——组织重塑——产权划分——绩效驱动——制度保障”渐进式创新路径。其中:意识重塑解决创新的理念问题;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解决创新的环境问题;组织重塑解决创新的组织问题;产权划分解决创新过程中的利益分配问题,政府信息资源所有权划分是基础、使用权划分是关键、收益权划分是核心;技术保障解决创新的物理手段问题,包括基础保障技术和安全保障技术;绩效驱动解决创新的自发动力问题。制度是政府信息服务创新的保障。解决政府信息服务创新的整体环境和规则问题,离不开党政分离制度和产权分配制度;解决服务主体创新问题,离不开政府信息服务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解决信息服务主体的规制问题,离不开激励与监督制度;解决公益性政府信息服务主体的激励问题,离不开绩效评估制度。本文第5章针对这五个问题,设计了保障政府信息服务创新的五项制度,提出用正式制度保障创新活动的可持续性。最后本文得出结论(第6章),我国政府信息职能部门及公职人员必须要更新服务理念,以开放、公平、公正的服务态度,将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提高政府信息服务水平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为此,必须要打破政府在政府信息服务领域的垄断地位,引入竞争机制,鼓励社会组织、企业法人和个人投资、参与政府信息服务建设与发展,政府通过立法保障投资人的收益权。政府职能部门及政府拨款事业单位负责提供外部性较强的公益性政府信息。政府在培育政府信息服务市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公民公平、公正获取信息的权利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两点:一是利用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激励理论、博弈论等经济学理论和工具分析政府信息资源配置,探讨我国政府信息服务创新的路径选择问题,并设计政府信息服务创新路径,是一种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上的拓展;二是将政府信息服务分成营利性政府信息服务和公益性政府信息服务,并提出不同种类的政府信息服务由不同的服务主体提供,在研究内容上有所创新。
郭旭东[7](2009)在《不同金融市场条件下杠杆收购模式的研究》文中提出并购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而杠杆收购则是并购发展到一定阶段,在金融部门的高度配合下的产物,是一个国家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双双走向成熟的标志。本文是在我国逐渐融入世界资本市场、杠杆收购在我国逐渐发展并逐步与世界接轨这样的大背景下写作完成的。本文从国际、国内两个视角对杠杆收购展开分析:一方面深入剖析了国外成熟杠杆收购的运作模式以及产生的背景和发展历程,另一方面研究了国内在杠杆收购方面的既有探索和尝试,以及对我国欠发达的杠杆收购环境条件做出分析,并进行了未来可行模式的探讨。为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杠杆收购,本文抓住了杠杆收购的两大特点——融资收购和目标企业未来收入作为还款担保,进行深入分析。文章先研究了国外的各种以不同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为融资渠道的运作模式以及相应的金融市场环境,然后将国内的市场环境和已有的杠杆模式与国际进行比较,再研究国内为杠杆收购的可行运作模式,并且得出结论,我国目前阶段没有“真正的”杠杆收购,因为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环境不具备“以目标公司未来收入作为还款保障”的条件。最后针对我国欠发达金融市场环境所产生的最核心的问题——融资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引入博弈论有关理论进行分析,并建立博弈论模型进行求解,并针对模型找到的问题提出创新性的杠杆收购模式来解决问题。全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1、详细研究了杠杆收购这一目前在国际上十分先进的、流行的收购模式。较为全面的对其基本概念、种类、运作模式、特点和作用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国外的杠杆收购的发展路径和规律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希望借此把握中国杠杆收购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提供经验借鉴。2、详细研究了我国杠杆收购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模式及其特点。在与国外发达金融市场环境做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当前中国欠发达的金融环境的现状、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制度性障碍等问题。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分析了我国曾经出现的杠杆收购模式及其特点。3、通过比较国外的杠杆收购的融资实践以及分析我国特殊的金融环境,试图探寻在我国可行的杠杆收购运作模式,并且着重分析和论述了以银行、信托、私募基金等金融机构作为杠杆收购融资渠道的三种可行运作模式。4、利用博弈论分析框架对欠发达金融市场条件下产生的最核心的问题——杠杆收购的融资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交易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借鉴融资租赁的交易模式设计新型的杠杆收购方式,并就其可行性做了初步探讨。
徐强国[8](2007)在《会计价值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斯(1990)预言,在企业内部会计系统替代了市场价格机制,而且会计系统的效率高于市场价格机制的效率,是组织成本低于市场交易成本的原因,并决定着企业对市场的替代。证明这一命题是个疑难问题,我们将这一疑难问题折分,就目前所具备的条件,并在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会计角度讨论会计系统与市场价格机制的相互关系,分析会计系统结构及其运行机制,进而探讨会计系统是怎样运行的,又是怎样在企业内部协调生产经营流程的。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朝着说明会计系统对市场价格机制替代的方向靠近了一步,对于进一步深入探讨会计和企业的本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分为九章,其主要内容和主要论点及结论摘要如下:第1章市场、企业与会计本章循着市场里的企业、企业里的会计这一逻辑思路来理解会计。为此,通过“产权——合同——价值机制”三维模式来分析市场、企业,并为理解会计奠定理论基础。产权和合同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两只轮子,而价值机制是调节这两只轮子运行的“神经中枢”。科斯的贡献之一是将生产要素定义为产权要素,指出生产要素交换实质上是权利交换。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产权要素不断地分割、分离,并通过合同予以让渡。企业的功能是将产权通过合同集合进行组合,构成了企业产权即剩余控制权,并形成公司治理机制,会计是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市场竞争机制和公司治理机制,决定着会计系统在协调企业业务流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产权会计论和会计契约论是对会计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会计价值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2章会计价值机制论本章简要阐述了企业的发展和会计的发展,分析了企业发展与会计系统发展演变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与市场价格机制的比较,构建了“会计价值目标——会计价值计量——会计价值激励”三位一体的会计价值机制理论,并将其作为会计价值论的概念框架。市场价格体系的功能有两个:一是传递信息的功能,二是价值激励功能,二者不可分割。市场价格机制就是依信息而行动的动力伴随着传递出来的信息。会计系统也具备传递信息和价值激励这两种功能,其与市场价格机制比较所不同的是,会计系统是有目标的,而且由于企业内部的职能分工,会计成为企业内部的一个管理职能部门。会计价值目标、会计价值计量和会计价值激励三者不可分割,会计价值的实质是差异化,包括会计价值差异计量和会计价值差异激励,并通过会计价值差异计量和会计价值差异激励实现会计价值目标。第3章产权组合与价值机制本章说明企业产权要素组合及其定价机制,定价机制是会计价值计量和会计价值激励的基础。企业将各种产权要素通过合同集合在企业内部进行组合,组合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定价过程。在筹资阶段货币资产的货币时间价值机制要求同质等价;购买阶段商品资产的市场价格机制要求异质等价;生产阶段要素组合要求差异增值;分配阶段公司治理机制要求按要素贡献分配。由于产权要素交易只转让使用权而保留所有权,致使产权在企业的组合及其定价,直接牵涉要素所有者的经济利益,使得会计价值计量具有会计价值激励功能。第4章会计价值目标本章对三位一体会计价值机制理论中的会计价值目标展开论述。企业目标有两个:一个是顾客价值目标,一个是会计价值目标。会计价值目标是一个体系,包括筹资阶段资本成本最小化、购买阶段的资产成本最小化,生产阶段的价值增殖最大化、销售阶段的价值实现最大化、分配阶段的要素所有者价值最大化。对利润最大化、股东价值最大化、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等会计价值的最终目标进行了评论,认为在我国目前情况下这几种目标都有存在的价值,但作为公司的会计价值目标应该选择要素所有者价值最大化。第5章会计价值计量本章对三位一体会计价值机制理论中的会计价值计量展开论述。会计价值计量的核心问题是统一价值计量基础,因为只有统一价值计量基础,企业间的会计报表才具有可比性,报表信息才具有差异化意义。然而,价值计量基础决定于价值机制,不同的价值形态有着不同的价值机制,包括货币价值的时间价值机制、商品价值的市场价格机制、生产价值的增值价值机制、产权价值的分配价值机制,这些价值机制决定着会计价值计量基础。由于企业资产由不同的价值形态构成,难于寻找被认可的统一的资产定义,目前关于资产的定义有:价值观、成本观和产权观。价值观概括了生产价值的增值价值属性,成本观概括了商品价值的市场价格属性,产权观概括了分配价值属性,但难于将价值观、成本观和产权观统一起来。资本市场的发展,致使历史成本单一计量模式解体,形成了混合计量模式,从混合计量模式到公允价值计量,反映出人们追寻统一计量基础的努力。由于不同价值形态的资产具有不同的价值属性,统一价值计量基础的努力将非常艰难。第6章会计价值激励本章对三位一体会计价值机制理论中的会计价值激励展开论述。会计价值激励同样是基于价值机制。筹资阶段的货币时间价值机制,激励企业寻求最有资本结构;购买阶段的市场价格机制激励企业追寻最优资产结构;生产阶段的增值价值机制,激励企业寻求最优流程结构;分配阶段的公司治理机制决定着企业最终的分配结构。反过来,分配结构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资本结构决定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等等。会计价值激励以价值机制为基础,传递着外部市场竞争的信息,迫使企业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外部市场竞争和内部公司治理,决定会计价值机制作用的发挥,对企业绩效有着直接的影响。第7章会计价值创造本章将会计价值机制与价值链分析、过程价值分析、利润库分析、利润价值链分析结合起来,优化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企业价值增值来自于企业竞争优势,企业竞争优势源自于差异化,包括成本差异和产品差异。会计价值机制通过与市场或竞争对手比较建立会计价值目标,运用会计价值计量找出每一个作业点的差异、作业点的相互联系所呈现出的差异,以及企业价值链与其他企业价值链之间的差异,通过会计价值激励增加增值时间、消除非增值时间,增强增值作业、外包非增值作业,强化增值价值、减少非增值价值,优化企业价值链及其价值系统,进行企业价值创造。第8章会计价值实现本章分析了顾客价值目标与会计价值目标的冲突和融合。顾客价值由顾客自己定义,企业只有将顾客价值内部化并作为企业价值链的导向,会计价值目标才能最终得以实现。顾客差异化价值是会计价值的最终来源,会计价值机制通过会计价值计量辨识差异,通过会计价值激励促使企业价值链与顾客差异化价值进行融合,最终实现会计价值目标。第9章会计价值分配本章探讨了会计价值分配的内容、分配原则,以及分配方式。会计价值分配的内容是企业新创造的价值,即剩余收益。分配原则是按要素贡献分配,就是要在要素的贡献与报酬之间建立因果关系。剩余分配是在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分配,产权要素交易只转让使用权而保留了所有权,所保留的所有权成为要素所有者对剩余收益进行索取的权利依据。分配方式是建立预算管理制度,通过会计价值目标的建立,以及对要素所有者的权利运用、责任履行进行会计价值计量与评价,并与经济利益挂钩,最终实现按要素贡献分配。
邱慧芳[9](2004)在《国际直接投资—基于空间经济与区位的一般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是交叉地带的尝试研究,试图用长期被主流经济学所忽视的空间经济和区位分析方法研究国际直接投资的一般原因。本文认为,国际直接投资的本质是企业生产经营地点的空间转移和扩散,之所以会有国际直接投资现象,是因为企业会不断地选择最佳的生产经营区位,而任何企业一定时间点上的生产区位,都只是至多与该时间段内企业内部所拥有的资源以及这些资源所能支配的外部资源相匹配的区位,它不可能与不断变化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永远匹配。因此,企业的区位必须不断调整和转移。当这种转移到达国外时,国际直接投资就产生了。在经典的经济学分析中,尤其是在新古典主义方法的典范——阿罗-德布鲁体系——中,空间因子被完全忽视了,经典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点”上的经济活动规律。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批评,认为任何经济活动都不能离开一定的空间范围。在对国际直接投资的研究中,如果我们忽视了经济活动的空间性,假定经济活动是在一个“点”上进行的,那么也就不存在所谓的“‘对外’直接投资”的问题。所以本文主张所有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都必须以“空间”作为研究的平台。本文将企业放在一个具体的空间中进行研究,认为企业的区位选择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空间成本是不容忽视的。空间成本被定义为直接与距离相关的、对企业生产和经营有重要影响的成本,它包括运输成本、跨越空间距离的时间成本以及额外的信息成本。由于空间成本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至关重要,所以企业的区位选择直接影响到其生产经营效果。而由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内部和外部条件会不断地变化,因此, 任何企业都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永远合理的区位。企业应该根据内部和外部各种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区位。这样,企业区位的确定和转移,本质上是企业对内部和外部环境及其变化的适应性的空间表现。本文建立了企业生产经营区位转移的一般动力模型,认为内生和外生的力量会不断地打破企业既有的生产经营区位均衡,但企业的区位有“路径依赖”和“区位锁定”力量,这两种力量的增减变化决定企业生产经营地点转移与否。企业内生的区位的失衡,主要指的是企业作为不断发展和成长的有机体,内部条件的不断变化<WP=4>会打破其原有的区位均衡,使得企业的区位发生变化。换言之,企业的发展会破坏自身的区位均衡。外生的区位失衡指的是各种外部条件,如自然资源、劳动力、政策等等会打破企业既有的区位均衡。当各种内生的和外生的促使企业区位发生转移的力量大于企业的区位“锁定”力量时,企业的区位就会发生转移和扩散,对外直接投资于是有可能发生。本文还分析了影响内生和外生打破区位均衡的力量以及区位锁定的力量的主要因素,认为行业的差异是最重要的原因。不同行业由于产品性质、产业联系效应等有差异,因此,不同行业的企业的区位均衡和失衡的变化规律不同。这样,本文解释了跨国公司跨国化指数与企业所在行业有关的问题。本文认为,由于不同产品的市场区有大小之分,企业的区位锁定力量有差异,因此,一些行业(如食品饮料行业)比另一些行业(如汽车制造行业)更有必要和可能在空间上频繁地转移和扩散生产经营地点,这样,不同行业的跨国公司的跨国化指数就会有差异。本文认为,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发展和扩张及外部条件变化的自然结果。任何企业的生产经营区位,都要依据企业内部和外部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当企业的最佳生产经营区位在国外时,对外直接投资现象就发生了。本文事先并没有给企业设定任何母国国家特征背景,只是将企业作为一个不断发展并不断与周围环境发生关系的“有机体”来研究,因此,本文的研究应该具有一般意义。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是:(1)明确提出了企业生产经营区位的确定和转移是企业对环境适应性的空间表现的观点;(2)构建了企业生产经营地点的空间转移的动力模型;(3)分析了行业特征对企业生产经营地点空间转移的主要影响;(4)首次较全面地分析了跨国公司跨国化指数与行业有关的现象。
张军[10](2003)在《企业成长的系统控制论》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以经济学研究范式中基本理论硬核的历史变迁为出发点,回顾了经济学史上各种划时代的人性假设,并以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后斯密时代的“管理人”以及基于马克思有关论述的“自由人”假设,作为划分经济学研究范式不同发展阶段的标志,认为贯穿这三大人性假设的主线是“自由”原则,而经济学研究范式变迁的实质则是对不同“主体自由”的扬弃过程。通过揭示各种人性假设与其产生的社会实践背景间的关系,提出了应当以“知识人”假设作为构建当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人性基础。论文在此假设前提下,并以系统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作为主要研究工具,对企业本质及其成长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 论文认为,企业的本质是一个“知识人——利益协同体”,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表现为“一个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之间在一定物化资本配置格局中的特别合约”;企业成长的动机是“知识人——利益协同体”在外界竞争压力的作用下为求得自身发展的一种本能冲动;企业成长的实质是企业这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不断与外界进行物流、能流、人流以及信息流的交互作用,从而实现自组织和自演进的自然系统过程;企业在与外界环境持续进行物流、能流、人流以及信息流交换的同时,形成了自身的“经济场”;影响企业成长经济场有效运行的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政府职能演进、市场环境演进以及产业技术演进等)和内部组织因素(包括资本聚量演进、组织结构演进以及企业制度演进等),将以上影响元素结合起来,就构成了企业成长的六维坐标图体系;在内外部影响元素的共同作用下,企业成长一般将历经产品经营→品牌经营→资产经营→资本经营→规则经营的发展阶段;在企业不同成长阶段,发挥主导作用的影响因素一般会有所差异,因此,企业成长战略的侧重点也将伴随着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和要求而有所调整。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论文认为,引导企业健康成长的向导是战略管理,并对战略管理的内涵与理论变迁、当代企业战略联盟与企业成长以及构建中国企业跨国战略联盟的原则与建议进行了研究.在产品经营部分,论文对企业产品经营的内涵、150认证与产品经营的关系以及中国企业培育产品核心竞争力的路径展开了详细论述。在品牌经营部分,论文通过对企业品牌经营的内涵与决定因素、品牌经营战略、品牌经营与企业成长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品牌经营战略的具体措施。在资产经营部分,论文对企业资产经营的内涵与地位、资产并购与企业成长的关系做了详细分析,重点研究了中国企业资产并购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在资本经营部分,论文就企业资本经营的内涵与地位、资本经营的原则与方式展开了系统研究,对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经营绩效进行了全面剖析,针对当前中国上市公司产权资本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从企业角度、市场角度和政府角度,提出了推进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经营良性运行的策略。规则经营是企业成长的臻境,也是21世纪企业成长战略的最新发展动态。在此,论文首先对企业规则经营的内涵和运行环境进行了创新性分析:其次对企业规则经营的基本理论做了必要阐述;而后重点研究了企业规则经营的方式与相关策略;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企业从事规则经营的系统应对方案。
二、同样的设备 同样的员工 两种经营 两种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同样的设备 同样的员工 两种经营 两种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来源 |
1.2.1 垄断优势论 |
1.2.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1.2.3 内部化理论 |
1.2.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1.2.5 价值链理论 |
1.2.6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 |
1.5.2 难点和不足 |
第2章 零售业国际化的研究综述 |
2.1 国外零售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
2.1.1 零售业国际化的内涵 |
2.1.2 零售业国际化的动机 |
2.1.3 零售业国际化的区位选择 |
2.1.4 零售业国际化的进入方式 |
2.1.5 零售业的标准化与本土化 |
2.1.6 零售业国际化的撤资 |
2.2 国内零售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
2.2.1 “走出去”战略 |
2.2.2 国内流通产业的地位和贡献 |
2.2.3 国内学者对零售业国际化的研究 |
2.2.4 中国零售业的“走出去” |
2.3 文献述评 |
第3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现状 |
3.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概况 |
3.1.1 中国零售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 |
3.1.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空间分布情况 |
3.1.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市场主体情况 |
3.1.4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成功案例数量少 |
3.2 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案例分析 |
3.2.1 国美进军香港 |
3.2.2 苏宁的国际化 |
3.2.3 阿里巴巴的全球化 |
3.3 零售业“走出去”的影响因素 |
3.3.1 零售业“走出去”的宏观影响因素 |
3.3.2 零售业“走出去”的微观影响因素 |
3.4 零售业“走出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3.4.1 变量选择 |
3.4.2 模型设计 |
3.4.3 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
3.5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3.5.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 |
3.5.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挑战 |
3.6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缓慢的原因分析 |
3.6.1 中国零售企业竞争力弱 |
3.6.2 中国零售企业品牌影响力小 |
3.6.3 中国零售企业缺乏国际经验 |
3.6.4 中国零售企业承担汇率风险能力差 |
3.6.5 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政府支持少 |
第4章 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零售国际化经验 |
4.1 全球零售业的发展情况和国际化状况 |
4.1.1 全球零售业的总体发展情况 |
4.1.2 零售商的市场主导能力 |
4.1.3 发达国家跨国零售企业的主导地位 |
4.1.4 发展中国家零售业的总体发展情况 |
4.1.5 零售业的业态创新和多样化 |
4.1.6 零售业的经营国际化 |
4.1.7 零售业的零售数字化 |
4.2 发达国家的零售国际化 |
4.2.1 美国的零售国际化 |
4.2.2 欧洲的零售国际化 |
4.2.3 日本的零售国际化 |
4.2.4 发达国家零售企业国际化的一般经验 |
4.3 发展中国家的零售国际化-以泰国为例 |
4.3.1 发展中国家零售国际化的一般情况 |
4.3.2 泰国零售业的国际化 |
4.3.3 卜蜂莲花的国际化 |
4.3.4 卜蜂莲花在华扩张历程 |
第5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分析 |
5.1 “走出去”战略 |
5.1.1 “走出去”的内涵 |
5.1.2 “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和发展 |
5.1.3 “走出去”的概况 |
5.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宏观视角 |
5.2.1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宏观背景 |
5.2.2 顺应对外经济的发展规律 |
5.2.3 构建自主流通网络的重要手段 |
5.2.4 价值链升级的外部驱动 |
5.2.5 内外贸一体化的内部推动 |
5.2.6 有利于缓和中美贸易摩擦 |
5.2.7 有助于供给侧改革顺利实施 |
5.2.8 实现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的客观要求 |
5.2.9 促进我国文化输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
5.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微观视角 |
5.3.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推动因素 |
5.3.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拉动因素 |
5.3.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便利化因素 |
第6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创新途径:跨境电商 |
6.1 跨境电子商务 |
6.1.1 跨境电子商务的涵义 |
6.1.2 跨境网络零售 |
6.2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 |
6.2.1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环境 |
6.2.2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状况 |
6.3 跨境电商与传统零售的区别 |
6.3.1 跨境电商具有跨地域性 |
6.3.2 跨境电商信息传播速度快 |
6.3.3 跨境电商以大数据为基础 |
6.3.4 跨境电商的成本结构不同 |
6.3.5 跨境电商的客户体验不同 |
6.4 跨境电商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新途径 |
6.5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SWOT分析 |
6.5.1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优势 |
6.5.2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劣势 |
6.5.3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机遇 |
6.5.4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挑战 |
6.6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实现路径 |
6.6.1 国家参与和政策支持 |
6.6.2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
6.6.3 多种手段改善网购体验 |
6.6.4 改进物流效率 |
6.6.5 巩固制造业基石 |
6.6.6 不遗余力地推行人民币国际化 |
第7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 |
7.1 “一带一路”倡议 |
7.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
7.1.2 “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容 |
7.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 |
7.2.1 相对于发达国家零售业的比较优势 |
7.2.2 相对于发展中国家零售业的比较优势 |
7.2.3 零售业相对于第二产业的比较优势 |
7.2.4 相对于其他地区“一带一路”给零售业带来的比较优势 |
第8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 |
8.1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时机选择 |
8.1.1 零售企业具备“走出去”能力的时机 |
8.1.2 进入目标国际市场的有利时机 |
8.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区位选择 |
8.2.1 中亚五国 |
8.2.2 东南亚十一国 |
8.2.3 南亚八国 |
8.2.4 独联体七国 |
8.2.5 中东欧及南欧十八国 |
8.2.6 南太平洋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
8.2.7 西亚北非国家和蒙古 |
8.3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进入方式选择 |
8.3.1 中亚国家的进入方式 |
8.3.2 东南亚国家的进入方式 |
8.3.3 印度的进入方式 |
8.3.4 独联体国家的进入方式 |
8.3.5 澳大利亚的进入方式 |
8.4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业态选择 |
8.5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标准化与本土化战略 |
8.6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支撑体系 |
8.6.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宏观层面的支撑体系 |
8.6.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中观层面的支撑体系 |
8.6.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微观基础改造 |
第9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必要性 |
9.1.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可行性 |
9.1.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双边市场下网约车平台并购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框架与方法 |
第三节 研究重点与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双边市场概念 |
第二节 双边市场基本问题研究 |
第三节 双边市场并购行为研究 |
第三章 网约车行业现状及平台双边市场特征分析 |
第一节 网约车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
第二节 网约车平台双边市场特征 |
第三节 网约车平台并购的影响因素 |
第四章 网约车平台并购模型 |
第一节 并购前的价格和社会福利分析 |
第二节 经营独立双平台的并购行为分析 |
第三节 经营单平台的并购行为分析 |
第四节 两种并购的比较 |
第五章 网约车平台并购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滴滴与优步发展历程 |
第二节 滴滴与优步并购动因 |
第三节 滴滴与优步并购行为及经济效应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文章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基于财务指标和属性指标的家庭林场及其认定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技术框架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理论和概念 |
2.1 机会成本理论 |
2.2 适度规模化经营 |
2.3 新型经营主体 |
2.4 新型职业农民 |
2.5 运用财务指标和属性指标的必要性 |
2.6 认定及认定管理 |
第三章 家庭林场的现有概念及特征 |
3.1 家庭林场的现有概念及由来 |
3.2 家庭林场的性质和特征 |
3.3 家庭林场的发展现状 |
3.4 现有家庭林场存在的问题 |
3.4.1 现有概念有待验证 |
3.4.2 认定管理存在问题 |
第四章 家庭林场特征的实证分析 |
4.1 经营者的属性特征 |
4.1.1 经营管理者的特征 |
4.2 家庭林场的财务特征 |
4.2.1 生物性资产-林地资源 |
4.2.2 收入特征 |
4.2.3 劳动力成本 |
4.2.4 资金利用率 |
4.2.5 筹融资渠道 |
4.2.6 林业经营效益 |
4.2.7 资金需求 |
4.3 修正家庭林场的现有定义 |
4.3.1 雇佣劳动力特征 |
4.3.2 林业生产经营活动特征 |
4.3.3 适度规模的特征 |
4.3.4 创办家庭林场的潜在目标群体 |
第五章 家庭林场的认定管理 |
5.1 家庭林场的认定基础 |
5.2 家庭林场的认定条件 |
5.2.1 制定认定指标体系 |
5.2.2 建立测算林地面积最低准入标准的模型 |
5.3 家庭林场的认定机制 |
5.3.1 认定机构 |
5.3.2 工商部门注册 |
5.3.3 认定的行政程序 |
5.4 管理制度 |
5.4.1 档案管理制度 |
5.4.2 财务监管制度 |
5.4.3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制度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建议对策 |
6.1.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1.2 对策及建议 |
6.2 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供应链成本分配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1.3.1 研究的创新点 |
1.3.2 研究的不足 |
1.4 主要概念界定 |
1.4.1 供应链成本(SCC) |
1.4.2 供应链成本分配(SCCA) |
1.4.3 成本分配动力机制(CADM) |
1.4.4 商业趋利性(BSI) |
1.4.5 管理多目标性(MMO) |
1.4.6 政治多维性(PMD) |
1.4.7 合作博弈理论(CGT) |
1.4.8 成本分配公理(CDJ) |
1.5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述评 |
2.1 供应链成本与管理的文献述评 |
2.1.1 供应链成本的概念范畴 |
2.1.2 供应链成本管理的争论 |
2.2 供应链成本分配的文献述评 |
2.2.1 供应链成本分配研究概述 |
2.2.2 供应链成本分配的核心问题 |
2.3 供应链系统动力学的相关文献综述 |
2.3.1 牛鞭效应的系统研究综述 |
2.3.2 库存策略的系统研究综述 |
2.3.3 供应链流程再造的系统研究综述 |
2.4 结论与启示 |
第三章 供应链成本分配与动力机制 |
3.1 SCCA概念与范畴界定 |
3.1.1 不同领域下成本分配概念的比较 |
3.1.2 本论文对SCCA概念与范畴的界定 |
3.1.3 SCCA与动力机制之间的关系 |
3.2 SCCA的多维研究视角 |
3.2.1 契约制定:经济学理层 |
3.2.2 契约执行:管理目标层 |
3.2.3 契约检验:政治约束层 |
3.3 动力机制的静态与动态视角 |
3.3.1 静态视角 |
3.3.2 动态视角 |
3.4 本章小结与以下章节安排 |
第四章 三维观下SCCA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
4.1 SCCA动力机制下的三维视角 |
4.1.1 基本力量:商业趋利性视角 |
4.1.2 派生力量:管理多目标性视角 |
4.1.3 约束力量:政治多维性视角 |
4.2 SCCA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4.2.1 建模目标及系统边界 |
4.2.2 商业趋利性子系统模型 |
4.2.3 管理多目标性子系统模型 |
4.2.4 政治多维性子系统模型 |
4.3 系统动力学流图与模型仿真 |
4.3.1 SCCA动力机制的系统流图 |
4.3.2 SCCA动力机制模型的构建 |
4.3.3 SCCA动力机制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商业趋利性:SCCA契约制定视角 |
5.1 商业趋利性与供应链成本分配 |
5.2 供应链成本分配契约理论 |
5.2.1 SCCA契约的概述 |
5.2.2 SCCA契约研究成果 |
5.2.3 SCCA契约类型与动态平衡原理 |
5.3 合作博弈理论下的SCCA方法与模型 |
5.3.1 合作博弈理论概述 |
5.3.2 合作博弈解的拓展 |
5.4 随机需求驱动下的SCCA契约模型 |
5.4.1 报童模型(Newsvendor Problem)概述 |
5.4.2 非弹性需求下供应链成本分配契约设计 |
5.4.3 努力程度下供应链成本分配契约设计 |
5.4.4 Downside-risk控制下供应链成本分配契约设计 |
5.5 契约谈判能力对SCCA影响的实证检验 |
5.5.1 问题的提出 |
5.5.2 论分析与基本假设 |
5.5.3 数据获取与模型构建 |
5.5.4 实证检验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管理多目标性:SCCA契约执行视角 |
6.1 管理多目标性与供应链成本分配 |
6.2 供应链成本分配目标理论 |
6.2.1 目标理论概述 |
6.2.2 目标分类与成本效益原理 |
6.2.3 SCCA多目标属性要求 |
6.2.4 管理目标属性下的SCCA特征 |
6.3 供应链成本核算与成本计划的分配规则 |
6.3.1 供应链成本层次划分 |
6.3.2 作业成本法分配逻辑 |
6.3.3 基于作业的供应链成本核算 |
6.3.4 基于作业的供应链成本计划 |
6.4 供应链成本分配环境异质性问题 |
6.4.1 供应链成本分配环境概述 |
6.4.2 供应链成本异质分配模型 |
6.5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政治多维性:SCCA契约检验视角 |
7.1 政治多维性与供应链成本分配 |
7.2 供应链成本分配政治多维理论 |
7.2.1 政治多维理论概述 |
7.2.2 SCCA契约制定下的公理体系检验 |
7.2.3 SCCA契约执行下的会计准则约束 |
7.2.4 政治多维性与约束原理 |
7.3 供应链成本分配公理检验体系 |
7.3.1 SCCA的基本公理 |
7.3.2 SCCA的一般公理 |
7.3.3 SCCA的特殊公理 |
7.4 会计准则约束的政治层面分析 |
7.4.1 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组织架构的政治性 |
7.4.2 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应循程序的政治性 |
7.4.3 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发展战略的政治性 |
7.4.4 会计准则中的成本核算约束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 |
(5)城市公交广告资源定价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与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内容框架 |
1.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框架 |
第2章 公交广告资源经营现状分析 |
2.1 公交广告资源的概述 |
2.1.1 基本概念 |
2.1.2 公交广告资源的类别分析 |
2.2 公交广告资源的特点及价值评估指标 |
2.2.1 公交广告资源的特点 |
2.2.2 公交广告资源的价值评估指标 |
2.3 国内部分城市公交广告资源经营评述 |
2.3.1 北京市公交广告经营概况 |
2.3.2 西安市公交广告经营概况 |
2.3.3 重庆市公交广告经营概况 |
2.3.4 上海市公交广告经营概况 |
2.3.5 成都市公交广告经营概况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公交广告资源价格机理分析 |
3.1 公交广告资源定价影响因素分析 |
3.1.1 公交广告资源市场概况 |
3.1.2 公交广告资源定价目标 |
3.1.3 公交广告资源价格的影响因素 |
3.2 公交广告媒体资源价格规律分析 |
3.2.1 公交媒体价值及其转化形态 |
3.2.2 基于供需理论的最优销售量研究 |
3.3 公交广告产业链各节点企业利益分析 |
3.3.1 广告主广告投放效果分析与策略选择 |
3.3.2 广告经销商的利润构成分析与策略选择 |
3.3.3 公交企业的利益分析和策略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公交广告资源定价机制与定价策略研究 |
4.1 公交广告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
4.1.1 资源分类与捆绑销售 |
4.1.2 认知价值定价 |
4.1.3 公交广告需求预测 |
4.1.4 交易机制研究 |
4.2 公交广告资源定价策略研究 |
4.2.1 浮动价格策略研究 |
4.2.2 回补价格策略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案例:成都公交集团广告分公司 |
5.1 广告经营的历史沿革 |
5.1.1 体制改革遗留问题 |
5.1.2 协商定价的背景与利弊 |
5.2 合理定价策略的使用与效果实现 |
5.2.1 定价策略的实施情况 |
5.2.2 成都公交广告经营成果的评价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我国政府信息服务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之处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论 |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框架设计 |
1.2.1 核心概念界定 |
1.2.2 政府信息服务创新的内容 |
1.2.3 论文的框架设计 |
1.2.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我国政府信息服务现状分析 |
2.1 我国政府信息服务现状调查 |
2.1.1 调查目的 |
2.1.2 调查程序 |
2.1.3 调查结果 |
2.2 我国政府信息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
2.2.1 服务理念缺失 |
2.2.2 有效供给不足 |
2.2.3 技术推动乏力 |
2.2.4 激励与约束措施缺位 |
2.2.5 信息鸿沟扩大 |
2.3 我国政府信息服务问题根源分析 |
2.3.1 文化因素: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
2.3.2 制度因素:人治大于法治 |
2.3.3 经济因素:人均收入水平决定信息化水平 |
2.3.4 国民素质:公民意识淡薄 |
2.4 小结 |
3 政府信息服务创新体系的构建 |
3.1 我国政府信息服务创新的动力分析 |
3.1.1 社会需求是我国政府信息服务创新的牵引力 |
3.1.2 信息与通讯技术进步是我国政府信息服务创新的推动力 |
3.1.3 成本-收益考量是我国政府信息服务创新的驱动力 |
3.2 国外政府信息服务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
3.2.1 美国政府信息服务模式 |
3.2.2 欧盟政府信息服务模式 |
3.2.3 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政府信息服务模式 |
3.2.4 其他国家和地区政府信息服务模式 |
3.2.5 国外政府信息服务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
3.3 对我国政府信息服务创新体系的设想 |
3.3.1 我国政府信息服务的理念创新 |
3.3.2 我国政府信息服务主体的创新 |
3.3.3 我国政府信息服务模式创新 |
3.4 小结 |
4 我国政府信息服务创新的路径选择 |
4.1 我国政府信息服务创新路径选择的理论基础 |
4.1.1 制度变迁理论 |
4.1.2 产权经济理论 |
4.2 我国政府信息服务创新的路径依赖 |
4.2.1 传统政治文化的约束 |
4.2.2 政治体制的约束 |
4.2.3 既得利益集团的约束 |
4.2.4 二元经济体制的约束 |
4.3 我国政府信息服务创新的路径确定 |
4.3.1 渐进式创新路径符合社会和公众利益 |
4.3.2 上下结合式创新路径的制度变迁成本最低 |
4.4 我国政府信息服务创新的路径设计 |
4.4.1 意识重塑——解决政府信息服务创新的理念问题 |
4.4.2 体制改革——解决政府信息服务创新的环境问题 |
4.4.3 组织重塑——解决政府信息服务创新的组织问题 |
4.4.4 产权划分——解决政府信息服务创新的利益分配问题 |
4.4.5 技术保障——解决政府信息服务创新的物理手段问题 |
4.4.6 绩效驱动——解决政府信息服务创新的自发动力问题 |
4.5 小结 |
5 我国政府信息服务创新中的制度设计 |
5.1 党政分离制度 |
5.1.1 党政分离与政治体制改革 |
5.1.2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执政 |
5.1.3 党组织如何在政府信息服务领域发挥领导作用 |
5.2 政府信息资源产权制度 |
5.2.1 政府信息资源产权制度设立原则 |
5.2.2 政府信息资源产权制度的内容 |
5.2.3 政府信息资源产权制度实施细则 |
5.3 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 |
5.3.1 政府信息服务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的内涵 |
5.3.2 政府信息服务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的整体设计 |
5.3.3 政府信息服务市场准入审批机构设置 |
5.3.4 政府信息服务市场准入条件 |
5.3.5 政府信息服务市场准入形式 |
5.4 监督与激励制度 |
5.4.1 公益性政府信息服务主体的监督与激励制度 |
5.4.2 营利性政府信息服务主体的监督与激励制度 |
5.5 绩效评估制度 |
5.5.1 我国政府信息服务绩效评估现状 |
5.5.2 政府信息服务绩效评估主体多元化 |
5.5.3 政府信息服务绩效合同设计 |
5.5.4 政府信息服务绩效评估制度化 |
5.6 小结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7)不同金融市场条件下杠杆收购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与动因 |
1.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3.1 本文的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杠杆收购的意义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创新 |
第二章 杠杆收购的相关内容及理论述评 |
2.1 杠杆收购的有关要素研究 |
2.1.1 杠杆收购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
2.1.2 杠杆收购的主要目的 |
2.1.3 杠杆收购在并购中的影响力 |
2.1.4 杠杆收购与其他并购类型的比较 |
2.1.5 杠杆收购的基本运作流程和模型述评 |
2.2 杠杆收购的类型和方式分析 |
2.2.1 收购类型归纳和总结 |
2.2.2 收购方式研究 |
2.3 杠杆收购的特点及主要作用分析 |
2.3.1 杠杆收购的主要特点 |
2.3.2 杠杆收购的主要作用分析 |
2.4 杠杆收购的特点及主要作用分析 |
2.4.1 资本结构理论 |
2.4.2 代理理论 |
2.4.3 企业家创新理论 |
2.4.4 价值低估理论 |
第三章 国外发达金融市场条件下的杠杆收购模式研究 |
3.1 美国杠杆收购市场发展状况述评 |
3.1.1 杠杆收购发展的有利金融市场环境 |
3.1.2 公司治理领域的深刻变革和金融资本主义的再生对杠杆收购的影响分析 |
3.1.3 美国市场杠杆收购的发展历程归纳和分析 |
3.2 欧洲杠杆收购的发展情况和主要模式分析 |
3.2.1 欧洲杠杆收购市场与私人股权投资 |
3.2.2 欧盟范围内最近杠杆收购活动的主要原因分析 |
3.2.3 欧洲杠杆收购的主要融资机构地位和作用分析 |
3.2.4 欧洲杠杆收购的主要融资工具 |
3.2.5 杠杆收购融资成本分析 |
第四章 与发达市场相比杠杆收购在我国发展存在的障碍研究 |
4.1 杠杆收购成功的微观条件分析 |
4.2 杠杆收购宏观市场环境的中外比较 |
4.3 我国杠杆收购的障碍分析 |
第五章 杠杆收购在我国的发展模式述评 |
5.1 中国杠杆收购发展现状 |
5.1.1 中国杠杆收购的主要模式研究 |
5.1.2 中国杠杆收购市场的主要特点分析 |
5.2 杠杆收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1 并购的制度性障碍总结分析 |
5.2.2 资本市场结构不平衡 |
第六章 我国实施杠杆收购的运作模式研究 |
6.1 实施杠杆收购的可行性分析 |
6.1.1 中国基本具备了进行杠杆收购的金融环境 |
6.1.2 中国杠杆收购法制环境分析 |
6.2 中国实施杠杆收购的可行运作模式 |
6.2.1 以银行为主导的杠杆收购模式 |
6.2.2 以信托方式运作的杠杆收购 |
6.2.3 以私募基金等战略投资者为主导的模式 |
6.2.4 以私募基金等战略投资者为主导的模式 |
第七章 中国杠杆收购融资双方的博弈分析及解决方式 |
7.1 杠杆收购中融资双方的博弈分析 |
7.1.1 运用博弈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
7.1.2 博弈模型说明 |
7.2 博弈问题的解决方式——用租赁的方式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模式设计 |
第八章 全文总结 |
8.1 主要结论 |
8.2 本文的主要不足及说明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会计价值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导论 |
0.1 研究的问题 |
0.2 问题背景 |
0.3 研究设计与研究目的 |
0.4 本文的创新点 |
0.5 本文结构 |
第1章 市场、企业与会计 |
1.1 资源市场配置的三维模型 |
1.2 资源企业配置的三维模型 |
1.3 企业里的会计 |
第2章 会计价值机制论 |
2.1 企业与会计 |
2.2 会计价值机制论 |
2.3 会计价值的实质:差异化 |
第3章 要素组合与价值机制 |
3.1 经济活动与价值形态 |
3.2 价值形态与价值机制 |
3.3 价值机制与计量基础 |
第4章 会计价值目标 |
4.1 企业目标与财务目标 |
4.2 财务目标理论评论 |
4.3 现实中的财务目标 |
4.4 要素所有者价值最大化 |
第5章 会计价值计量 |
5.1 资源价值属性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
5.2 资源价值属性多样性与价值机制 |
5.3 资源价值属性与计量基础 |
5.4 计量基础与转移价格 |
第6章 会计价值激励 |
6.1 时间价值机制与最优资本结构 |
6.2 市场价格机制与最优资产结构 |
6.3 增值价值机制与企业流程结构 |
6.4 产权结构与分配结构 |
第7章 会计价值创造 |
7.1 价值创造、价值增值与竞争优势 |
7.2 劳动过程与活动、作业 |
7.3 从交易记录到价值创造 |
7.4 价值链作为价值创造的分析工具 |
7.5 从作业成本法到作业成本管理 |
7.6 标杆管理与平衡记分卡 |
7.7 过程价值分析与利润价值链 |
7.8 优化价值链 |
7.9 会计价值机制与价值创造 |
第8章 会计价值实现 |
8.1 顾客价值目标与会计价值目标 |
8.2 顾客价值目标与会计价值目标的冲突 |
8.3 顾客价值目标与会计价值目标的融合 |
8.4 顾客价值与会计价值的实现 |
第9章 会计价值分配 |
9.1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贡献分配 |
9.2 要素报酬与价值机制 |
9.3 要素贡献与要素报酬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国际直接投资—基于空间经济与区位的一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1 导 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FDI理论研究回顾 |
1.3 对现有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反思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结构 |
2 作为有机体的企业:空间影响和企业的区位决策 |
2.1 作为有机体的企业 |
2.2 空间及其影响:空间成本 |
2.3 区位论与企业的区位 |
2.4 小结 |
3 要素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基于运输费用的FDI |
3.1 空间与国际直接投资:一般分析 |
3.2 全球范围内要素的空间分布和空间流动的差异性 |
3.3 简单的运输费用分析模型:基于运输费用的FDI |
3.4 运输费用影响下的FDI模型对相关理论的补充 |
3.5 小 结 |
4 区位系统均衡与失衡的动力模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一般原因 |
4.1 问题的提出与建模思想 |
4.2 企业的初始区位与区位均衡 |
4.3 内生的区位失衡 |
4.4 外生的区位失衡 |
4.5 区位的稳定性:“区位锁定”力量 |
4.6 企业区位转移及跨国经营的充要条件 |
4.7 小结 |
5 产品和行业、企业特征对区位均衡的影响 |
5.1 基本现象 |
5.2 产品特征的影响 |
5.3 行业特征及企业特征的影响 |
5.4 多样化经营的企业与企业不同部门的空间分离 |
5.5 小结 |
6 TNI指数和NSI指数:现象及其解释 |
6.1 TNI指数和NSI指数的统计现象 |
6.2 基本解释:行业差别母国差异 |
6.3 小结 |
7 对国际直接投资部分现象的解释及本文研究的政策含义 |
7.1 对国际直接投资部分现象的解释 |
7.2 本文研究的政策含义 |
7.3 小结 |
8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 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10)企业成长的系统控制论(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 选题意义与目的 |
二、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三、 论文结构与创新 |
1 理论硬核与研究工具 |
1.1 理论硬核:知识人假设 |
1.1.1 “经济人”假设的历史变迁与马克思的批判 |
1.1.2 当代西方人性假设的发展及我国经济学研究范式的重构 |
1.2 研究工具: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 |
1.2.1 系统思想溯源与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的产生 |
1.2.2 系统理论在社会科学中的运用 |
2 企业成长的条件 |
2.1 企业的本质:知识人-利益协同体 |
2.1.1 马克思的企业本质理论 |
2.1.2 西方学者的企业本质理论 |
2.1.3 我国学者的企业本质理论 |
2.1.4 对以上理论的综合评述与本文观点 |
2.2 企业成长的条件:六维坐标图体系 |
2.2.1 企业成长的内涵 |
2.2.2 企业成长的条件 |
3 企业成长与战略管理 |
3.1 企业战略管理的内涵与理论变迁 |
3.1.1 战略与企业战略管理的内涵 |
3.1.2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历史变迁 |
3.1.3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变迁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
3.2 当代企业战略联盟与成长研究 |
3.2.1 企业战略联盟的构成与运作方式 |
3.2.2 企业跨国战略联盟形成的动因与特征 |
3.3 构建中国企业跨国战略联盟的原则与建议 |
3.3.1 中国企业构建跨国战略联盟的基本原则 |
3.3.2 中国企业构建跨国战略联盟的具体建议 |
4 企业成长与产品经营 |
4.1 企业产品经营的内涵 |
4.1.1 产品与产品认知价值 |
4.1.2 企业产品经营的内涵 |
4.2 ISO认证与产品经营 |
4.2.1 ISO的渊源与演进 |
4.2.2 ISO与WTO的关系 |
4.2.3 ISO 9000与企业产品经营 |
4.2.4 ISO 14000与企业产品经营 |
4.3 培育产品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成长 |
4.3.1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溯源 |
4.3.2 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 |
4.3.3 培育中国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的系统方案 |
5 企业成长与品牌经营 |
5.1 企业品牌经营的内涵与决定因素 |
5.1.1 品牌与品牌经营的内涵 |
5.1.2 企业品牌经营的方式与决定因素 |
5.2 企业品牌经营战略研究 |
5.2.1 企业传统品牌经营战略 |
5.2.2 企业品牌关系经营战略 |
5.2.3 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品牌经营战略 |
5.3 品牌经营与企业成长 |
5.3.1 品牌经营促进企业成长的机理 |
5.3.2 西方国家企业品牌经营的历程与启示 |
5.3.3 中国企业跨国品牌经营研究 |
6 企业成长与资产经营 |
6.1 企业资产经营的内涵与地位 |
6.1.1 资产与资产经营的内涵 |
6.1.2 企业资产经营与产品经营的关系 |
6.2 资产并购与企业成长 |
6.2.1 资产并购的内涵与模式 |
6.2.2 企业资产并购的理论综述 |
6.2.3 国外企业资产并购与成长的历史演进 |
6.3 中国企业资产并购与成长研究 |
6.3.1 中国企业资产并购的历史回顾 |
6.3.2 中国企业资产并购的动机与模式 |
6.3.3 当前中国企业资产并购的制约因素 |
6.3.4 推动中国企业资产并购的对策分析 |
7 企业成长与资本经营 |
7.1 企业资本经营的内涵与地位 |
7.1.1 资本与资本经营的内涵 |
7.1.2 企业资本经营的地位 |
7.2 企业资本经营的原则与方式 |
7.2.1 企业资本经营的基本原则 |
7.2.2 企业资本经营的方式 |
7.3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经营与成长研究 |
7.3.1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经营的绩效分析 |
7.3.2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经营面临的问题 |
7.3.3 推进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经营良性运行的系统方案 |
8 企业成长与规则经营 |
8.1 企业规则经营的内涵与运行环境研究 |
8.1.1 企业规则经营的内涵 |
8.1.2 企业规则经营的运行环境研究 |
8.2 企业规则经营的基本理论综述 |
8.2.1 哈耶克的规则(制度)理论 |
8.2.2 伯恩斯的规则-系统理论 |
8.2.3 我国学者的规则(制度)理论 |
8.3 企业规则经营的方式与策略 |
8.3.1 企业技术规则经营 |
8.3.2 企业管理规则经营 |
8.3.3 企业市场规则经营 |
8.3.4 企业政府规则经营 |
8.3.5 小结 |
8.4 中国企业从事规则经营的系统方案 |
8.4.1 中国企业从事规则经营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8.4.2 中国企业从事规则经营的机制建设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致谢 |
四、同样的设备 同样的员工 两种经营 两种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D]. 石娜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03)
- [2]双边市场下网约车平台并购行为研究[D]. 倪震. 浙江财经大学, 2019(04)
- [3]基于财务指标和属性指标的家庭林场及其认定管理研究[D]. 田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
- [4]供应链成本分配动力机制研究[D]. 刘颖. 东南大学, 2016(02)
- [5]城市公交广告资源定价机制研究[D]. 李安静.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1)
- [6]我国政府信息服务创新研究[D]. 王海佼. 武汉大学, 2012(05)
- [7]不同金融市场条件下杠杆收购模式的研究[D]. 郭旭东. 天津大学, 2009(12)
- [8]会计价值论[D]. 徐强国. 天津财经大学, 2007(09)
- [9]国际直接投资—基于空间经济与区位的一般研究[D]. 邱慧芳. 华中科技大学, 2004(02)
- [10]企业成长的系统控制论[D]. 张军. 四川大学, 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