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德育课实效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毛连军[1](2020)在《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及其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社会结构由传统的“熟人”社会转向公共空间不断扩大的“陌生人”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与人之间不友善、不和谐现象也不断出现。人们呼唤友善道德价值,但传统友善观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亟需进行价值重构以建立新型友善关系。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将友善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范畴,是对这一问题的深切回应,如何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成为重要课题。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出场正是时代需要和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但“差等之爱”的传统友善观需要进行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以“博爱”为核心的西方友善观由于其抽象性、虚伪性和超阶级性而必然是“浮于空想”,只能批判超越。为此,从马克思主义关于友善的思想中汲取资源,立足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方法探求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建设,无疑十分必要。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建构的基本思路就是坚持友善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即既要凸显友善作为公共道德普遍性的本质(质);又不能忽略其作为个体情感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应限定在友善的程度(量)方面。这样,友善既不会沦为抽象道德,也不会沦为伪善;既契合现代公共道德要求,又符合私人情感的内在特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友善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规范,是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根基之所在,起到基础性作用和原点意义。具体从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核心要素来看,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包括仁爱、尊重、宽容、互助四个主要方面,从层次和范围来看,包括人际友善、社会友善、国际友善和生态友善四个基本维度。这一友善价值观不是什么别的友善价值观,而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中华民族特色并富有时代性特征的全新友善价值观。当然,这样的友善价值观不是对所有人和所有事无条件的服从和满足,友善交往关系和助人行为应具有合理程度,必须遵循正当性和适当性原则,维护社会共同道德标准和伦理秩序,这是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深入把握具体内涵的同时,本论文的中心议题就是要回答“为什么”,即我们为什么要培育这样的友善价值观?我们为什么要对陌生的他人友善?从马克思唯物史观视角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意识都是被意识到的存在,人的道德意识归根到底是社会生活方式的观念再现,进一步而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存在形式决定了人的社会交往方式,因此,人的社会存在是友善交往方式得以存在的依据,而当今中国的社会存在决定着人性向善的必然趋势。本论文试图通过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话、交汇和融合,以“关系主义”思维取代“实体主义”思维,建立“真实共同体”,从本体论视角寻找友善的理论依据;以“现实的人”取代“抽象的人”,立足于“人的需要”,从人性论视角寻找友善价值观的理论依据。最后,本论文尝试探索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培育的场域、路径、方法及其机制。原有社会有机体被打破,我们亟需重建社会有机体,特别是要大力充实社会基层生活空间,建构新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培育空间,为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培育提供现实场域和实现路径。同时,为了确保培育落地见效,需努力建构媒体渗透法、文化涵养法、榜样激励法等培育方法和利益激励机制、制度保障机制等培育机制。
高红[2](2020)在《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道德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校德育变革深受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其中,社会道德状况是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基础变量。本研究拟以社会道德现状为立足点,以学校德育目标、德育课程、德育主体、德育评价、德育方法的变革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从社会、学校、家庭视域入手,探析社会道德之于学校德育变革影响的现状和原因,旨在寻求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道德支持路径,进而吁请人们关注社会道德之于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最终为提高学校德育变革的实效提供更为深厚的社会学支持。本文主体内容包含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要式地阐述了选题的缘由、意义、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之处、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第二部分主要以价值观立场、认识方法论为依据,扼要阐述了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现状——优良社会道德的发展与进步是当前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主流,不良社会道德的存在与蔓延是当前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支流;第三部分主要从社会教育的道德启蒙作用、社会道德对儿童品德发展的影响、学校德育的局限性等方面论述了社会道德之于学校德育变革的重要作用;第四部分运用访谈法与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从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目标、德育课程、德育主体、德育评价、德育方法变革的影响入手,阐论了社会道德之于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第五部分主要从社会与学校合作育人作用尚未彰显、学校道德教育的育德功能尚未充分显现、教师对学生优良社会道德引导的忽视、家庭对儿童社会道德教育的失位四个方面探讨了社会道德影响学校德育变革的原因;第六部分主要结合当前学校德育变革的现实困境,从学校、学校与社会合作、教师、家庭的角度出发,为学校德育变革获取社会道德支持的可行性路径作了推究与论述。
李婉姝[3](2020)在《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拓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不平衡、不充分”不仅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也有明显体现,从“五位一体”整体的角度可以将其归结为:经济领域义利观教育简单化、政治领域理想信念教育效果弱化、文化领域审美教育匮乏、社会领域法治教育不足、生态领域道德教育缺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自身只有实现全面发展,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而充实、发展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表现为一种现实需求与紧迫性、必然性和可行性的高度统一。新时代的义利观教育就是要融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在抗疫斗争中深化当前利益与长期利益的辩证关系认识;生命的意义不只有奉献或占有,还有创造,这是义与利之外更值得过的人生。要引领学生超越功利,在义与利之外,在创造中学会“享受人生”。这个享受不是物质享受,而是精神享受,是在创造的过程中精神的满足和愉悦。沉浸在创造中的人,超越了现实的我,是“乐”的作用使身心得到滋养,维护个人的身心平衡和心态平和,课程美育正是通过调节每个人的精神和谐,来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维护社会的安定。理想信念教育要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思想,深化对“四个自信”的认识、强化忧患意识。美育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内核进行创新性转化,引领审美活动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自然生发出超越功利境界、超越道德境界,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一种超越了“自我”的有限性的审美境界,获得一种精神的解放,享受人生。法治教育注重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促进法治教育内容“校园化”、“生活化”。生态道德教育要引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新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具体时代和历史的产物,是不断丰富、完善的动态发展过程。同时审美活动一方面是个体的精神活动,另一方面又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它要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思政课程与课程美育互相补充,互相配合,但不能互相替代。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中融入课程美育意识,才能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的梦。
张婵娟[4](2020)在《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价值观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的根本使命在于立德树人。以塑造个体道德人格与推动社会德性发展为己任的学校德育,是践行立德树人使命的重要载体,亦是体现教育之道德本性的主要渠道。然而,当下学校德育变革成效不彰、实效不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委,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学校德育变革并未放眼于整个社会变革的进程与途径,尚未从社会价值观变迁的视域寻绎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病症所在,也未能从社会价值观视域寻求有效的变革之道。社会价值观是社会群体普遍持有的价值取向与价值判断标准,是制约并指导个体道德行为与社会道德发展的重要变量,也自然是规约学校德育变革之方向、效益的重要因素。由此,本文拟以学校德育变革为立足点,以社会价值观之于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为切入点,通过深入学校与家庭进行现场访谈,并结合典型案例对当前社会价值观的现实图景及其之于学校德育变革的基本状况,予以较为深入的理论阐述与基于现场访谈的深度分析,旨在推究社会价值观之于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状况,并循此构建学校德育变革主动获取社会价值观支持的可行性路径及建议。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研究的缘由、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研究方法予以简要阐述;第二部分较为详实地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价值观的现实图景,重点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西方社会价值观等层面分析影响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多元社会价值观图景;第三部分从学校、教师、社会、家庭四个维度分析了学校德育变革游离社会价值观影响的原因;第四部分以第三部分的原因分析为基点,从社会应构建并弘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学校应加强社会价值观的正面教育与引导、家庭应强化儿童对社会价值观的认知与理解、教师自身应成为优良社会价值观的弘扬者四个方面,具体阐论了学校德育变革主动寻求社会价值观支持的变革路径。
何瑞[5](2020)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以青海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支持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办出特点、办出水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正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在中职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获得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和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综合素质人才,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载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正是中职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目前,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学状况总体是好的,在树德育人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受到自身因素及外界影响,部分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新时代背景下青海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提出五个方面的策略思考,旨在以达到增强中职学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为中职学生成长成才奠定科学思想基础和正确价值导向的建议措施。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以及通过文献梳理对美、英、法、日、韩等国职业教育所开展的公民、道德、法制、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以及国内专家学者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思政课教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第二部分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及其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意义进行了概述,并对中等职业学校思政课内涵和特点,以及学生主要特征进行了阐释和分析;第三部分对青海省5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进行问卷实证调查,利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青海省部分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从主客观层面对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第五部分针对青海省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策略。
胡志远[6](2019)在《浅谈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 提高职校德育课教学实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当下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的现象,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就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职校德育课教学实效性做一探讨。
李铮[7](2019)在《中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综观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相关研究成果,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居多,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次之,可以说基本覆盖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畴。但是,还有一个特殊群体——中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此项研究在学界处于一种被忽视的状态,虽然不是百分百的“空场”,却也是极少有人涉猎。事实上,中职学校是最基础的职业教育环节,在中职教育体系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同样是首要的、基础的。中职学生即便专业素养很突出,倘若没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没有是非判断能力,没有批判错误社会思潮的能力,同样不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之,近年来国家逐步提升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职业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的同时,社会不断发展也对中职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需要进一步提升中职学生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及能力素质。因此,以中职学生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探索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升其教学实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既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个新的拓展点,也是中职学校教育体系的一个新的切入点。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采取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手法,以吉首市职业中专学校为个案,调查了中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从中分析出目前中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突出问题:其一,目前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还主要按照中学生政治课教学的模式,开设哲学与人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以及政治经济与社会四门课程,整个课程体系覆盖偏窄,其核心课程与人才培养主要目标均没有充分体现,也难以与中职学生的需求相配;其二,没有充分考虑中职学生的一个特殊性,即毕业后绝大部分学生就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如果在校期间没有经历系统的、规范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他们难以树立科学的、正确的理想、理念、信仰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对青年一代的成长和成才都是不利的。其三,目前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育环境、师资队伍、教学实效等方面都是不尽如人意的。基于此,本文就其原因和对策作了一定程度的探索。诚然,由于个人的能力和水平有限,还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好中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种种问题,仅仅旨在将这一系列问题抛出来,引起学者们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投身,共同研究,共同解决。
万学锡[8](2019)在《云南省昭通市某县农村中学德育管理问题的调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世界经济高速发展及文化加速交融,传统道德教育面临着巨大挑战,农村初中生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面临巨大挑战。学生的道德培养一方面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学生们的生活和学习主要在学校。因此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很大程度决定着学校德育的建设。在广大的农村这种情况更为明显。在农村我们的学生的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为有限,这造成了对孩子的教育上,要么出现太过急躁,要么就是娇生惯养,这两种教育方式对于学生的德育都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学校在应试考试的大旗下多多少少有重智轻德的倾向,学校的德育呈现单一形式,缺乏趣味性,缺乏时效性的特点。本文从农村初中学生的德育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分析,针对当前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与思路。一是德育理念的转变;二是制定出与农村初中生身心发展相适应的德育目标;三是德育目标具体化;四是德育内容充实;五是完善德育评价体系;六是利用政策引导手段提高道德管理意识。
闫昌锐[9](2019)在《系统德育论》文中研究指明德育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完成这一工程,不仅要在结构、目标、内容、管理等一系列问题上树立正确的认识和定位,而且要以德育系统整体为研究对象,建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道德教育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在科学的思想引领以及政治导向下,我国道德教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当前由传统到现代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德育研究又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从整体上来看,传统研究比较注重于德育系统要素的单一研究、德育场域的局部研究以及德育过程的阶段性研究,而对于学校德育整体建构的系统性研究则开始的较晚,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学校德育系统虽然从形式上看比较完整,但德育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以及与社会和环境的交互性与适应性仍有待增强。我国德育系统的整体建构发展缓慢,关键是缺乏具有方法论指导意义的理论,为“系统建设”提供既满足时代发展需要又适应道德教育规律等特殊要求的指导。系统科学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的提出确立了系统科学的学科地位,使人们对系统整体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科学的高度,并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以相对论、量子论为基础,系统科学逐步突破传统科学的物质观、还原观、时空观,逐步从自然科学领域过渡到社会人文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维方式与研究范式的变革。系统科学引入道德教育研究,不仅在认识论上,要求我们要充分把握德育系统主体、过程及结果的组织复杂性问题,而且在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上为我们提供了更为清晰的研究视角,使人们的研究视域从追求道德教育的实体性、确定性、程序性、阶段性等转向关注德育系统的生成性、混沌性、过程性、整体性上来。这对于揭示德育系统的发展运行机制,探索德育系统建构的创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以系统科学理论及其思想和原理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工具来考察学校德育系统的要素、结构、环境等基本范畴,探讨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存在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整体建构学校德育系统的路径及其优化的策略,是本文的核心思想。基于此,论文在整体上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的要素解析,这是德育系统整体构建及其优化的基础。系统由要素构成,道德教育作为复杂系统,它包括要素、层次以及环境三大基础子系统。其中要素子系统包括主体要素、过程要素及形态要素;层次子系统包括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不同学段;环境系统包括家庭德育环境、学校德育环境以及社会德育环境。三大子系统横向耦合,纵向贯通、深度推进,共同构成了德育系统的三维立体模型。通过对德育系统的耦合机制、竞争与协同机制、控制机制以及超循环反馈机制来分析德育系统的整体性、非线性、自组织性等复杂性特征。第二,系统论视野下德育系统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这是学校德育系统整体构建及其优化的依据。基于德育系统的三维模型,研究发现德育系统在要素系统、层次系统以及环境系统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德育要素缺乏耦合。具体表现在主体要素的割裂化、过程要素的破碎化以及形态要素的断裂化;其次是德育系统层次衔接不当。主要表现在德育目标缺乏连贯性,德育内容缺乏递进性、德育方法缺乏过渡性等问题;再次是德育系统与环境协同缺失。从学校环境来看,教学与学习环境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制度德育环境异化、硬件设施环境德育功能较弱。从家庭德育环境方面来看,存在家庭的价值导向、教育观念、及教育期望与学校存在一定的冲突,导致家庭与学校相互推倭德育责任等。从社会环境方面来看,存在学校正面引导与社会不道德现象的冲突。通过对如上问题的探讨,从传统德育观念、政策制度的价值取向、德育管理的缺陷以及德育主体的制约等方面分析了德育系统问题存在的原因。第三,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的整体建构及其优化策略。实现德育系统功能的整体性涌现,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促进德育要素的高度耦合,重视德育要素的整体性、把握过程要素的关系性和关注形态要素的全息性,实现部分与整体的内在统一;其次,要加强大、中、小学德育过程的衔接,具体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队伍等方面的衔接,以推动德育系统的层次性功能跃迁,实现德育系统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再次,要营造道德教育的高效场域,促进家庭、学校、社会德育的协同发展,形成道德教育的合力。
侯郭燕[10](2019)在《大学生德育审美化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德育审美化是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指导下,立足于德育和美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美学角度、利用美育方法来改革德育以达到更好效果的一种理念。大学生德育审美化就是基于这种理念实施德育教育的一种模式。实行大学生德育审美化,是基于培养大学生正向审美价值观、提升大学生德育效果的需要。目前,高校已将美育范畴的情感教育和艺术手段引入了德育教育过程中,对其实践效果、存在问题及如何改进等等的关注和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以德育审美化的相关理论为指导,以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和相关实践活动的开展为主要切入点,采用文本解读法、案例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期望能够系统地凝练和总结出当前大学生德育审美化的实践中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推进大学生德育审美化的实践探寻出切实可行的路径。本研究由以下三部分展开:第一章主要是概述了大学生德育审美化的相关理论。首先界定德育审美化等主要概念;然后从“美善统一”说、中西方“以美育德”思想、德育美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四个方面梳理了大学生德育审美化的理论依据;而后阐述了大学生德育审美化实践的基本内容、特点和原则,为接下来的实践现状研究提供做好理论铺垫。第二章集中分析了大学生德育审美化的实践现状。首先,结合典型案例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环境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德育审美化取得的成效;而后,通过案例分析并辅以问卷调查数据,阐述了当前存在的教育者审美素养不足、受教育者总体审美价值观不容乐观、审美教育环节建设不够、校园环境美有待提升等问题;最后,从网络媒体、资源共享、体制机制以及领导重视程度四个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三章的核心是对如何推进大学生德育审美化实践的路径探讨。结合当前实际,从教师美、教学美、环境美以及优化网络空间四个方面提出了实践路径,力求上下一体、内外一心,合力推进大学生德育审美化的实践。最后,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现状,提出大学生德育审美化应该是一个进行时,要不断地探索完善,以提升大学生德育的实效性,不断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德育课实效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德育课实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及其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框架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出场逻辑 |
第一节 友善价值观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
一、价值、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 |
二、友善、友善观和友善价值观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出场动因 |
一、社会变迁、空间变化需要新的友善观 |
二、市场化、技术化缺陷需要新的友善观 |
三、网络化交往方式需要新的友善观 |
第三节 友善价值观的历史考察 |
一、“差等之爱”的传统友善观“不合时宜” |
二、“博爱主义”的西方友善观“浮于空想” |
三、马克思主义友善思想的“正确指引” |
第四节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出场 |
一、狭隘的“私人友善”转向普遍的“公共友善” |
二、抽象的“普遍友善”转向现实的“真正友善” |
三、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地位 |
第二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内涵、特征及其内在要求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内涵 |
一、友善的核心要素 |
二、友善的基本维度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特征 |
一、社会主义属性 |
二、中华民族特性 |
三、时代性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
一、友善交往关系之维 |
二、助人行为方面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本体论依据分析 |
一、“实体主义”思维阻碍“他人”价值的确立 |
二、“关系主义”价值建构 |
三、“真实共同体”和“友善”的生成逻辑 |
第二节 人性论依据分析 |
一、传统儒家人性论 |
二、西方友善人性论 |
三、马克思主义友善人性论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培育场域和路径 |
第一节 家庭培育 |
一、家庭在个体友善价值观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
二、家庭培育的实现路径 |
第二节 学校培育 |
一、教育引导 |
二、环境渗透 |
三、实践养成 |
第三节 社会培育 |
一、社会培育的地位和作用 |
二、社会培育的实现路径 |
第五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培育方法和手段 |
第一节 媒体渗透法 |
一、加强传统媒体建设 |
二、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 |
第二节 文化熏陶法 |
一、传统文化涵养 |
二、文化作品浸润 |
第三节 榜样激励法 |
一、道德绅士的示范效应 |
二、文化名人的公众效应 |
三、行业精英的标杆效应 |
四、党员干部的表率效应 |
第六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培育机制及其运行 |
第一节 利益激励机制及其运行 |
一、利益激励机制作用发挥的根据 |
二、构建培育友善的利益基础 |
三、利益激励机制的运行 |
第二节 态势激发机制及其运行 |
一、态势激发机制作用发挥的根据 |
二、态势激发机制的运行 |
第三节 制度保障机制及其运行 |
一、制度保障机制作用发挥的根据 |
二、制度保障机制的运行:激励约束 |
三、制度保障机制的运行:依法兴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外文文献 |
(2)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道德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缘由 |
1.学校德育变革是促进社会道德发展的重要路径 |
2.社会道德状况是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重要因素 |
3.社会道德之于学校德育变革影响的研究相对匮乏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德育变革 |
2.社会道德 |
(四)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2.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1.研究重点 |
2.研究难点 |
3.创新之处 |
(六)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案例分析法 |
3.访谈法 |
一、当前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整体图景 |
(一)评价我国社会道德发展整体图景的方法论依据 |
1.价值观立场 |
2.认识方法论 |
(二)当前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现状 |
1.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主流:优良社会道德的发展与进步 |
2.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支流:不良社会道德的存在与蔓延 |
二、社会道德是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重要因素 |
(一)道德启蒙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功能 |
(二)社会教育是儿童道德发展的重要场域 |
(三)社会道德是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基础变量 |
三、我国社会道德发展之于学校德育变革影响的分析 |
(一)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目标变革的影响 |
(二)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课程变革的影响 |
1.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学科课程的影响 |
2.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活动课程的影响 |
3.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隐性课程的影响 |
(三)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主体变革的影响 |
1.社会道德对教师的影响 |
2.社会道德对学生的影响 |
(四)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评价变革的影响 |
(五)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方法变革的影响 |
四、社会道德影响学校德育变革的原因分析 |
(一)学校与社会合作育人作用尚未彰显 |
1.学校与家庭、社会合作目的的功利化 |
2.学校与家庭、社会合作对象的边缘化 |
3.学校与家庭、社会沟通合作的形式化 |
(二)学校道德教育对社会道德资源的忽视 |
1.学校对社会道德育人作用的忽视 |
2.学校对优良社会道德资源的挖掘不充分 |
3.学校缺乏对不良社会道德的抵御机制 |
(三)教师对学生树立正确社会道德观念的引导不力 |
1.教师自身道德素质需要提高 |
2.教师的德育方法单一乏力 |
3.教师德育评价方式保守落后 |
(四)家庭对儿童社会道德教育的失位 |
1.家长的道德素养尚待提升 |
2.家长的教育观念有待改善 |
3.家庭德育的内容尚需拓展 |
4.家长的角色定位尚需明晰 |
5.家长的教育方式仍需完善 |
五、学校德育变革获取社会道德支持的有效路径 |
(一)社会应彰显与学校合作育人的良好氛围 |
1.明晰学校与家庭、社会合作的目的 |
2.正确处理社会德育与学校德育的关系 |
3.提高学校与家庭、社会沟通的实效性 |
(二)学校应主动挖掘社会道德资源 |
1.学校要重视社会道德的育人作用 |
2.深入挖掘优良社会道德资源,丰富德育内容 |
3.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社会道德的影响 |
(三)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社会道德观念的引导 |
1.提升道德素养,发挥示范作用 |
2.更新德育方法,加深道德理解 |
3.优化教育评价,丰富道德体验 |
(四)家长应营造良好的家庭道德氛围 |
1.提升自身道德素质,发挥榜样作用 |
2.加强自我教育,树立正确教育观念 |
3.明晰社会道德影响,准确定位教育角色 |
4.采用多元教育方法,增强教育实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拓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本理论概述 |
2.1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相关概述 |
2.1.1 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发展与内容的界定 |
2.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演进 |
2.2 新时代的相关概述 |
2.2.1 新时代的内涵 |
2.2.2 新时代的特征 |
2.3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相关概述 |
2.3.1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2.3.2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特征 |
2.3.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美育的关系 |
2.4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相关思想 |
2.4.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2.4.2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2.4.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2.4.4 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
2.4.5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
2.4.6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第3章 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存问题 |
3.1.1 经济领域义利观教育简单化 |
3.1.2 政治领域理想信念教育效果弱化 |
3.1.3 文化领域审美教育匮乏 |
3.1.4 社会领域法治教育不足 |
3.1.5 生态领域道德教育缺位 |
3.2 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3.2.1 拜金主义泛滥 |
3.2.2 理想信念淡薄 |
3.2.3 媚俗文化蔓延 |
3.2.4 法律观念淡漠 |
3.2.5 责任意识缺失 |
第4章 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新思考 |
4.1 经济领域丰富义利观教育内涵 |
4.1.1 正确理解义与利的关系 |
4.1.2 制定有层次性的道义要求 |
4.1.3 多维度推进义利观教育 |
4.2 政治领域深化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 |
4.2.1 新增“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教育内容 |
4.2.2 在抗击疫情斗争中深化“四个自信”认识 |
4.2.3 在践行理想信念过程中强化忧患意识 |
4.3 文化领域发掘美育教学的内容 |
4.3.1 美育的新发展与美育的再认识 |
4.3.2 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
4.3.3 美育教学的内容与功能 |
4.4 社会领域增强法治教育的实效 |
4.4.1 不断充实法治教育的内容 |
4.4.2 培育良好社会心态是法治社会的前提 |
4.4.3 全面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 |
4.5 生态领域重新认识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 |
4.5.1 深化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想 |
4.5.2 推动构建生态化人类命运共同体 |
4.5.3 生态道德教育的新发展 |
第5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4)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价值观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缘由 |
1.社会价值观状况是影响学校德育变革的重要变量 |
2.提高学校德育变革的实效性需要社会价值观的正向引导 |
3.有关社会价值观之于学校德育变革影响的研究相对匮乏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德育变革 |
2.社会价值观 |
(四)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2.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研究的重点 |
2.研究的难点 |
3.研究的创新点 |
(六)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案例分析法 |
3.访谈法 |
一、我国社会价值观基本图景分析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主导地位 |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主导 |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维主导 |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主导 |
(二)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余绪未绝 |
1.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道德观:以德为先的价值追求 |
2.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生活观:以和为贵的交往之道 |
3.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实践观:剔除人欲的人格修炼 |
(三)西方社会价值观影响广泛 |
1.西方社会个性主义价值观的滥觞 |
2.西方社会利己主义价值观的流行 |
3.西方社会相对主义价值观的泛滥 |
(四)一元社会价值观主导与多元社会价值观并存 |
二、社会价值观影响学校德育变革的基本状况分析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引领 |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校德育变革提供方向指导 |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学校德育目标的制定 |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校德育课程的变革 |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校德育变革提供文化养料 |
(二)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深刻影响 |
1.优良传统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促进 |
2.不良传统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阻碍 |
(三)西方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 |
1.西方优良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推动 |
2.西方不良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冲击 |
(四)社会价值观的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对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 |
三、学校德育变革游离社会价值观影响的原因分析 |
(一)学校德育汲取社会价值观教育作用的自觉性不强 |
1.学校发挥社会价值观教育的观念需要加强 |
2.学校开展社会价值观教育活动的效果不佳 |
3.校园文化建设未深入反映社会价值观的内容 |
(二)教师对学生社会价值观的引导作用不够 |
1.教师课堂教学内容欠缺社会价值观教育的引导 |
2.教师课堂教学缺乏鲜活社会价值观案例的讨论 |
3.教师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社会价值观的客观评价 |
(三)社会与学校协同育人机制与途径不畅 |
(四)家庭对儿童社会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尚显薄弱 |
1.家长缺乏对社会价值观的辩证理解 |
2.家长忽视自身行为对儿童价值观的熏染 |
3.家长疏忽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价值观的引导 |
四、学校德育变革寻求社会价值观支持的路径分析 |
(一)社会应构建并弘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
1.净化社会价值观氛围,加强优良价值观的舆论引导 |
2.加强与学校的联动,构建并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
(二)学校应加强社会价值观的正面教育与引导 |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的价值观构建 |
2.改革学校德育课程,优化社会价值观的教育方式 |
3.优化德育评价方式,增强社会价值观的教育嵌入 |
(三)家庭应强化儿童对社会价值观的认知与理解 |
1.强化家长对社会价值观的理解,重视对儿童的价值观教育 |
2.不断提高家长自身素养,注重言传身教的影响 |
3.丰富家庭教育内容,增强社会价值观教育的成效 |
(四)教师自身应成为优良社会价值观的弘扬者 |
1.不断提升自身价值素养,履行优良价值观的导引职责 |
2.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方法,深化学生对社会价值观的理解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以青海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及其开展意义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及中职学校思政课概念定义 |
一、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 |
二、中职学校思政课内涵及特点 |
第二节 中职学校基本定义及其学生特征 |
一、中职学校及其学生的基本定义 |
二、中职学生构成及主要特征 |
第三节 中职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 |
一、中职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目的 |
二、中职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
第二章 青海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思政课教学现状调查 |
第一节 青海省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学问卷调查概况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思政课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素质、考核方式的关联 |
三、思政课教学效果与基本情况题项的关联 |
第二节 青海省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从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角度看 |
二、从教学方法的角度看 |
三、从教师素质和师生关系的角度看 |
四、从考核方式的角度看 |
第三章 青海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思政课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客观层面的原因分析 |
一、社会因素 |
二、学校教育因素 |
三、家庭影响因素 |
第二节 主观层面的原因分析 |
一、学生自身因素 |
二、教师自身因素 |
第四章 青海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策略思考 |
第一节 推进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协同育人 |
一、加强中职学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
二、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 |
三、把思政课教学改革纳入中职学校教学管理重要范畴 |
第二节 优化中职学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 |
一、推进职业精神教育 |
二、重视法治教育 |
三、注重人格教育 |
四、提倡社会实践教育 |
五、实施竞争激励教育 |
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
第三节 创新中职学校思政课的教学方法 |
一、运用探讨式和体验式教学法 |
二、运用创新思维教学法和典型案例教学法 |
三、运用情感教学法 |
四、运用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
第四节 构建多角度和全方位的学业评价体系 |
一、注重考察社会实践环节表现 |
二、注重发挥多元评价主体作用 |
第五节 提升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素养 |
一、提升思政课教师政治素养 |
二、提升思政课教师人格素养 |
三、提升思政课教师学识素养 |
四、加强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浅谈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 提高职校德育课教学实效(论文提纲范文)
一、造成德育课教学低效的主要原因 |
1.学校和教师方面的原因 |
2.学生方面的原因 |
3.教材、教法方面的原因 |
二、将信息化手段融入德育课教学的作用 |
1.改变观念认识,转变教师角色 |
2.实现课程整合,激发教师创新 |
3.提高业务水平,加强知识更新 |
三、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德育课教学实效的具体表现 |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
2.丰富教学内容,扩展教学空间,突出与时俱进 |
3.增强德育课教学的信服度,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
(7)中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创新 |
第一章 中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特殊性分析 |
第一节 中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
一、社会主义办学的重要标志 |
二、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内容 |
三、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
第二节 中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
一、中职学校的特殊性 |
二、中职学校学生的特殊性 |
三、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
第二章 中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中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与分析 |
一、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研究 |
二、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分析 |
第二节 中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系统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缺位 |
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模糊 |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然”与“实然”的偏离 |
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单一 |
五、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 |
第三节 中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
三、思想政治理论师资力量不够专业 |
四、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和认可都不高 |
第三章 改进中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思考 |
第一节 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 |
一、更新中职学校教育理念 |
二、建构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 |
三、打造专业的师资队伍 |
第二节 优化教育环境,营造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 |
一、创造活力开放的课堂环境 |
二、打造健康的校园环境 |
三、利用良好的社会环境 |
第三节 创新教育方法,增强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
一、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 |
二、“请进来”与“走出去”有机结合 |
三、传统教学与空间教学有机结合 |
第四节 拓展教育载体,提升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一、重点打造中职学校特色的“青马工程” |
二、依托红色资源开展中职学校特色体验教学 |
三、推进教育实践与中职学校专业建设有机结合 |
第五节 更新教材体系,确保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精准性 |
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内容为基础 |
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 |
三、以地方性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为拓展 |
四、以中职学校特色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为补充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云南省昭通市某县农村中学德育管理问题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与目的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价值 |
三、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核心概念的界定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思路 |
(二)方法 |
第二章 某县农村中学德育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
一、某县农村中学的基本情况 |
(一)农村地区学校的设置情况 |
(二)地区师资力量现状 |
二、个案学校的概况 |
三、调查的基本情况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方式 |
四、某县农村中学德育管理现状 |
(一)领导对德育管理的淡化 |
(二)德育教师管理弱化 |
(三)德育管理途径单一 |
(四)德育管理内容狭窄 |
(五)德育管理评估偏颇 |
五、个案学校德育管理的现状 |
六、德育管理主要问题表现 |
(一)对德育和管理认识不到位 |
(二)德育投入不充足 |
(三)德育忽视个性心理疏导 |
(四)德育计划不落实 |
(五)德育目标不明确 |
(六)德育评价不全面 |
(七)德育管理内容空泛化,缺少实效性 |
(八)德育管理机构成立,但存在相互协调不够 |
(九)德育管理中缺乏全员参与意识 |
(十)农村中学德育管理时效性低,少数学生品德素质差 |
(十一)学生的自我管理比较薄弱 |
第三章 某县农村中学德育管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德育认识不到位。 |
二、农村学校德育管理与实践联系不紧密 |
三、德育管理方法运用简单 |
四、德育管理的内容简单化 |
五、社会、家庭教育同步协调不够 |
六、德育管理的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
七、德育管理队伍建设亟待改善 |
八、政府对农村中学德育的政策引导和投入不足 |
第四章 某县农村中学德育问题的对策 |
一、转变德育理念 |
二、制定符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的德育目标 |
三、德育管理目标具体化 |
四、德育管理内容充实 |
五、完善德育管理评价体系 |
六、提高德育管理教师队伍的专业性 |
七、利用政策引导手段提高道德管理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德育问题研究学生问卷 |
(9)系统德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理论背景 |
(二) 现实背景 |
(三) 政策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已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一章 系统科学及其理论渊源 |
一、系统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
(一) 系统科学的产生 |
(二) 系统科学的发展 |
二、系统科学的内涵 |
(一) 系统的概念内涵 |
(二) 系统科学的基本范畴 |
(三) 系统的分类 |
三、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 |
(一) 整体性原理 |
(二) 层次性原理 |
(三) 开放性原理 |
(四) 自组织性原理 |
四、系统科学的应用 |
(一) 系统科学的生物学应用 |
(二) 系统科学的管理学应用 |
(三) 系统科学的经济学应用 |
(四) 系统科学的物理学应用 |
(五) 系统科学的社会学应用 |
(六) 对德育系统研究的启示 |
第二章 德育系统的理论建构 |
一、德育系统的内涵 |
(一) 概念界定 |
(二) 三维模型 |
二、德育系统的结构 |
(一) 要素结构 |
(二) 层次结构 |
(三) 环境结构 |
三、德育系统运行机制 |
(一) 德育系统运行机制的内涵 |
(二) 德育系统运行机制的内容 |
第三章 系统论视野下的德育困境 |
一、德育系统构成要素缺乏耦合 |
(一) 主体要素割裂化 |
(二) 过程要素断裂化 |
(三) 形态要素破碎化 |
二、德育系统层次衔接不当 |
(一) 目标衔接缺乏连贯性 |
(二) 内容衔接缺乏递进性 |
(三) 方法衔接缺乏过渡性 |
三、德育系统与环境协同缺失 |
(一) 学校德育环境育人能力欠缺 |
(二) 家校德育环境协同性不强 |
(三) 学校引导与社会道德冲突 |
第四章 德育困境的根源分析 |
一、传统德育模式的限制 |
(一) 价值取向的工具化 |
(二) 思维观念的简单化 |
(三) 德育运作的秩序化 |
二、德育政策专业化水平不高 |
(一) 政策目标强调共性忽视个性 |
(二) 政策制定过程缺乏程序正义 |
(三) 政策内容的专业化不强 |
三、德育管理的缺陷 |
(一) 德育管理的限制 |
(二) 德育评价因素 |
四、德育主体的制约 |
(一) 德育师资专业化水平低 |
(二) 忽视学生德性成长规律 |
(三) 家长道德教育素养欠缺 |
第五章 完善德育系统的对策建议 |
一、促进德育要素的高度耦合 |
(一) 重视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
(二) 把握过程要素的关系性 |
(三) 关注形态要素的全息性 |
二、加强德育过程的有效衔接 |
(一) 加强德育目标衔接 |
(二) 深化德育内容衔接 |
(三) 促进德育师资衔接 |
三、营造道德教育的高效场 |
(一) 创建“三位一体”德育模式 |
(二) 创新学校德育环境 |
(三) 增强家庭德育意识 |
(四) 整合社会德育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大学生德育审美化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大学生德育审美化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德育审美化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德育的概念 |
二、美育的概念 |
三、德育审美化的概念 |
第二节 德育审美化的理论依据 |
一、“美善统一”说 |
二、中西方的“以美育德”思想 |
三、德育和美育的内在联系 |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第三节 大学生德育审美化实践的内容、特点及原则 |
一、大学生德育审美化实践的基本内容 |
二、大学生德育审美化实践的特点 |
三、大学生德育审美化实践的原则 |
第二章 大学生德育审美化的实践现状 |
第一节 大学生德育审美化实践的经验总结 |
一、形成了教学模式美 |
二、增加了教学内容美 |
三、实现了教学方法美 |
四、打造了教学环境美 |
第二节 大学生德育审美化实践的问题探讨 |
一、教师的美育知识与审美素养有待提高 |
二、受教育者总体的审美价值观不容乐观 |
三、审美教育环节建设不足 |
四、校园环境美有待提升 |
第三节 大学生德育审美化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体制机制不健全,缺乏制度保障 |
二、网络媒体的发展对大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 |
三、高校间的德育审美化资源共享不足 |
四、相关领导和部门缺乏足够的重视 |
第三章 大学生德育审美化实践的路径探讨 |
第一节 塑造教师美 |
一、教师形象美的塑造 |
二、教师知识美的丰富 |
三、教师审美修养的提高 |
第二节 创造教学美 |
一、注重德育教学的内容美 |
二、注重德育教学的方法美 |
三、建立审美化的德育考核评价 |
第三节 提升校园美 |
一、打造优美的自然环境 |
二、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
三、建设健康的空间环境 |
第四节 优化德育审美化的网络空间 |
一、利用“云课堂”搭建教学新空间 |
二、重视“微”力量的运用 |
三、实现德育资源的网络化共享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德育课实效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及其培育研究[D]. 毛连军. 东南大学, 2020(02)
- [2]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道德基础研究[D]. 高红.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3]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拓展研究[D]. 李婉姝.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4]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价值观基础研究[D]. 张婵娟.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5]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以青海省为例[D]. 何瑞.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6]浅谈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 提高职校德育课教学实效[J]. 胡志远.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9(08)
- [7]中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李铮. 吉首大学, 2019(02)
- [8]云南省昭通市某县农村中学德育管理问题的调查研究[D]. 万学锡.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9]系统德育论[D]. 闫昌锐.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大学生德育审美化的实践研究[D]. 侯郭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