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庆市中稻气候生态适应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尧[1](2021)在《应急建设的老旧住区适应性更新设计研究 ——以唐山河北一号小区为例》文中认为当前我国城市发展重心逐渐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增长,从增长当量的开发建设转向整治存量的更新改造,老旧住区改造已经成为城市更新发展的主要内容。老旧住区更新不仅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美化城市形象,还是未来可持续发展、减少资源浪费的必由之路。但目前对应急建设的老旧住区更新改造研究不足。1976年唐山发生大地震,为解决震后灾民安置问题,快速建造了应急建设住区。这些住区的物质条件水平己经不能匹配居民现代生活的需求,但由于历史事件的纪念意义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需求,这些住区需要适应性更新改造。本文以唐山河北一号小区为例,展开应急建设的老旧住区适应性更新设计研究。首先,本文选取了日本东京花田团地、辽宁沈阳市泰南小区、四川新北川县城三个案例,从公众参与、阶段推进、更新适宜和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分析,明确老旧住区更新改造的目标,归纳应急建设住区的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总结出应急建设的老旧住区改造方法,并在唐山河北一号小区适应性更新中应用。其次,本文运用文献研究、调研分析、系统研究和对比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回顾国内外老旧住区更新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实践,综合比较国内外老旧住区更新改造方法;了解唐山震后复建的时代背景,在住区环境、建筑单体和住宅内部三个方面详细分析老旧住区主要矛盾,总结出平面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组织不便捷和社区活力不足等现状问题。根据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归纳出老旧住区适应性更新设计原则:继承性原则、参与性原则、渐进性原则和适应性原则。最后,以更新原则为出发点,提出应急建设的老旧住区适应性更新设计策略:情境延续与要素保留、政府统筹与居民参与、分步推进与适度更新、空间优化与低技节能四部分。为唐山河北一号小区适应性更新工作提供指导,为老旧住区更新改造以及新区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龙光红[2](2021)在《重庆市中心城区街道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评价与优化》文中研究说明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承载了一座城市的门户形象作用,其整体质量的高低对市容市貌、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有着长足的影响。然而现有景观的营造中,缺乏相关理论指导,存在诸如树种选择单一、常绿落叶比例不合理、植物景观大同小异、缺乏养护管理等问题,且目前关于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评价的研究较少。本文选取重庆市中心城区47条道路,共计54个调查样段为研究对象,分现状调查和景观评价两部分内容展开。首先,实地调研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的树种组成结构、生长情况及特性、景观配置、管护情况、种植规范性及植物景观满意度,并进行归纳总结。其次,在前半部分调研认知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大量道路植物景观评价相关文献内容分析与专家意见咨询,构建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评价体系,并对54个调查对象进行评价分级。最后,基于调查与评价结果对不同类型道路的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提出优化策略,旨在为日后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的建设与优化提供一些思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调查统计,样段内应用的植物共有84种,隶属于50科73属,其中乔木、灌木、草本分别有31种、32种、21种;虽然总体植物种类较为丰富,但是就单条道路而言,约有35.19%的样段其应用植物不超过3种,个别样段甚至仅有1种植物,且有62.96%的样段使用了黄葛树、小叶榕,植物种类丰富度较低、物种选择过于集中,草本地被植物较少。木本植物的常绿落叶比约为2.71:1,常绿植物占比过多,不利于冬季采光,季相变化不够丰富。乡土与外来植物之比为4.25:1,乡土树种应用充分,地带性特征较明显。观花和观叶植物种类较丰富,观果和其它类型较为匮乏,冬季景观萧条。(2)植物景观的竖向层次不够丰富且缺乏层次间的过渡与衔接,单、双层结构达到55.17%;平面种植形式则以树池式为主,约占46.30%。在生长情况上,行道树倾斜、根系露土、有枯落物、枝下高不达标的现象较为严重。分不同道路等级来看,乔灌草多层结构及树带式、组合式的应用频率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生长不佳现象表现为支路>次干路>主干路。(3)植物景观的管护质量以及种植规范性有待提升,在管理养护方面,除树干刷白、树池覆盖、修枝截干应用程度较高外,其它措施应用不足,且维护成本中人工费占比大;在种植规范性方面,存在株距偏小、种植池宽度不达标的问题,并且随道路等级降低而越发严重。市民普遍认为目前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的效果一般,存在常绿树过多、景观配置单调且疏于管理等问题。(4)从景观性、生态性、经济适用性三个方面出发,下设11个评价指标,包含6个定量指标和5个定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原理构建了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评价体系模型。指标层中权重排名前4位的因子依次为观赏特征多样性、植物的生长势、环境协调性、景观安全性,它们是提升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综合质量的关键因素。对54个调查样段的植物景观进行评价后,等级属于“优秀”的有6个,“良好”的有17个,“一般”的有18个,“较差”的有11个,“极差”的有2个。整体上为中等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分不同道路等级来看,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质量效果表现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5)综合调研和评价结果对植物景观提出优化策略如下:优化常绿落叶比,各生活型统筹兼顾;丰富植物种类,挖掘优秀乡土植物资源;注重观赏特征与季相景观的营造;丰富竖向层次,选择适宜的搭配形式;增加草本地被植物的应用,融入花境、草境;重视管理养护,设立长效维护机制;建立并完善重庆当地的行道树植物景观建设规范;重视原有景观较差道路的绿化提质工作;借鉴国内外优秀案例,营造特色优质景观街道。
郭贵香[3](2021)在《重庆市中心城区综合公园花境景观美学评价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各地公园建设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公园绿地景观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综合公园因辐射面积大,服务的人群也更多,植物景观类型多样,同时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对外窗口,故较高水平的植物景观对公园景观质量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花境作为一种极具艺术性的植物造景形式,具有较高的美学特性,是植物景观的主角,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视觉感受,在各地公园中都得到了广泛运用。但当前公园里面花境景观建设大多存在注重短期效果,公园景观存在趋同性、缺乏地域性特征、观赏效果不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花境景观的观赏价值,很多花境毫无美感可言,降低了公园植物景观质量水平。因此,如何从美学的角度进行公园花境植物景观建设的探讨也是值得关注的话题。本文以综合公园花境景观作为研究对象,以园林美学、园林植物学、审美心理学等基础理论为指导,结合调研实际,选取25个花境样地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对花境景观植物特性、观赏形式、类型、偏好进行了分析研究。理论结合实际的基础之上选取影响花境景观美学质量的主要特征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花境景观美学评价体系,对现状景观质量水平进行评估分析、花境景观类型质量水平进行总结分析,并对样本影响因子得分进行分析比较,基于评价和现状调查结果,提出公园花境景观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公园花境景观质量提升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花境植物特性方面:调查公园花境使用植物种类共148种,隶属66科,129属,其中以菊科(14种)、禾本科(10种)、百合科(8种)、蔷薇科(7种)、唇形科、马鞭草科(各6种)应用为主。多年生草花和花灌木类植物占比最高,观赏草和其他类型植物的使用明显不足,植物生活型不够丰富,植物观赏特征以观花为主,观叶、观果为辅,常绿和落叶相结合,常绿植物在花境中的应用较多,季相变化不明显,同一公园里面花境的植物使用较为单一,缺乏独特性。植物适生效果较好,运用乡土性的植物还有很大开发空间。(2)花境景观形式特征方面:花境的植物组合美、色彩和谐美、艺术构图美、景观空间层次美、景观季相美、疏密感、整洁度、感知美、与环境协调性等都是影响花境美学表现的重要因素,调研总结可知公园花境观赏形式上存在的问题是整体色彩运用不足,景观季相变化不丰富,景观的层次较为缺乏,部分花境地域特色性较差,可识别性不强,缺乏创意表达。公园花境的类型依道路空间、林缘草坪空间、节点景观空间、建筑空间、水体空间等进行划分,配置模式以多年生草花+花灌木类、一二年草花+多年生草花+花灌木类+观赏草、多年生草花+花灌木类+乔木运用较多。偏好调查中发现公园游人对花境的视觉美感最为偏爱,喜花色、叶色鲜艳的花境植物。(3)本文主要以花境的美学质量为探讨,构建了以植物特性美、景观形式美、主观感知美为准则层,以物质多样性、植物组合的观赏性等15项指标为指标层的花境景观美学评价体系,并制定专家指标赋权问卷,对各层因子权重进行打分,结合各赋值结果进行计算,最后得出最终指标的权重值,在准则层权重值中景观形式美>植物特性美>主观感知美;在指标层中,权重值靠前的指标有景观的组合观赏性、植物色彩运用、植物的适生性、景观整体艺术性、物种多样性、景观与环境的协调度,这几项是花境景观美感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4)设定花境综合质量分级评价等级,通过各指标得分计算结果统计,结果显示公园花境等级为I级的样本点有5个,等级评价为II级的有16个,等级为III级的有4个,说明重庆市综合公园里面的花境景观整体水平处于中上等,但优秀的花境景观数量不多,部分花境还需进行改善提升,根据调研实际及评价结果提出优化策略:在植物特性层面,合理增加植物物种,丰富植物类型组成;加强乡土植物的挖掘和使用,并进行了使用植物推荐。在景观形式美层面,加强色彩原理的运用,丰富景观色彩变化;丰富花境景观季相变化,合理构建景观空间;强化艺术构图手法,增强景观形式美感;合理配置植物,彰显自然灵动。在主观感知层面,在花境景观周围创造停留空间;打造特色标志景观。针对性的提出花境优化设计遵循原则,结合各层级指标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选取在评价中得分较低的各类样地进行景观的优化设计,最大化结合实际,为深入公园花境景观研究做参考。
初亚奇[4](2020)在《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突变与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自然水文循环被严重破坏,城市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从而引发城市内涝、水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水安全与水生态问题。同时,寒地城市独特的地域气候特征与水文条件等,致使城市发展与水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突出,城市雨洪管理实施难度增加。因此,本文以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为视角,从流域、城市、河段多尺度构建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满足城市雨洪管理需求,提升寒地城市水生态、水安全、水景观功能,以期对寒地海绵城市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论文在大量背景理论研究下,首先梳理寒地城市地域特征,识别不同尺度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问题,以“格局—过程—尺度”为切入点,提出多尺度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理论,建立理论框架与技术路线,并进一步确立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城市管控理论与技术方法,分析格局与水生态过程、城市内涝的影响机制,阐述多尺度管控内容与相关技术方法;其次,构建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即“流域尺度空间耦合(宏观)——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城市尺度系统耦合(中观)——寒地海绵系统优化、河段尺度功能耦合(微观)——河岸带生态修复与措施建设”,并提出相应体系内容与技术方法;再次,以沈抚新区作为寒地城市研究区域,对应规划体系框架建立多尺度空间,在流域尺度下,利用GIS空间计算与分析法进行空间耦合,提取与水生态系统密切相关的多种基底要素,进行耦合叠加,构建不同水平的水生态安全格局,根据底线(低)、一般(中)、满意(高)三级水平划分禁限建区域,优化城市水生态安全格局,为城市尺度寒地海绵系统耦合提供刚性骨架;在城市尺度下,基于流域尺度空间格局,对城市多级排水系统进行整合优化,一是寒地海绵生态系统优化,确定水系廊道和绿地斑块布局,二是寒地城市排水管网优化,运用SWMM模型对城市排水管网系统进行调整,使其达到不同降雨重现期下的排水要求,三是寒地适宜性低影响开发系统,划分管控分区并对各分区所应用措施规模进行定量计算,最后利用SWMM模型对优化前后方案进行模拟校验,验证其优化后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并注重寒地雨雪水资源化利用,实现寒地海绵系统耦合最优模式;在河段尺度下,在流域尺度水生态安全格局框架上,依据城市尺度寒地海绵生态系统格局与低影响开发系统定量方案,对研究区域内的河岸带进行海绵结构布局与方案设计,使具有寒地适宜性水生态修复与低影响开发措施两者在设计中并行,同时对河岸带的寒地植物进行优化配置,实现寒地海绵河岸带的功能要素耦合。论文涉及城乡规划、景观、水文等多学科理论融合,着眼于城市规划与设计层面,集成多种相关技术方法。通过多尺度体系构建,明确寒地海绵不同尺度规划内容,最后将相关规划理论与技术方法运用到实践方案中,检验该理论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寒地海绵城市规划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保障。
邹泽敬[5](2020)在《青海循化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布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街子镇为撒拉族发源地,地处青藏高原及黄土高原交界处,是在独特自然生态环境及宗教文化条件的共同作用下逐步生长发展而来。这些地域特征映射在空间上使街子镇形成独特的适地性空间布局模式。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及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街子镇在城镇发展大潮中不断进行着空间拓展和新的规划建设。由于规划管理者及当地居民对地域环境的忽视,一方面,导致盲目扩张的城镇空间出现与地域环境不相适应的情况,另一方面,历经百年传承的与地域环境相互适应的空间布局特色在城镇化的大潮中被逐步淹没,当地居民的归属感与地域自豪感也在逐步消失。如何保证在地域空间布局特色不被埋没的基础上开展城镇建设,如何使城镇在未来的空间布局中适应地域环境、解决现状问题、传承空间特色成为街子镇在发展建设过程中重点关注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传承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布局特色、解决不适地空间布局问题、引导其他类似城镇合理科学布局为目的,采用理论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访谈法、多学科交叉研究法以及借助ArcGIS、Depthmap等软件的定量分析法,以现状地域生态文化环境特征的梳理为基础,从空间功能、结构、形态三方面入手探讨城镇适应地域环境的空间布局思路及实施方法途径。通过现状地域特征的梳理总结出街子镇在生态方面处于河谷地区两山两河相夹、气候温和、水源充沛、秋冬多风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文化方面以撒拉宗教文化为核心,依托特殊地缘社会组织关系的地域文化环境特征。在城镇空间功能、结构、形态布局方面,首先调整街子镇生态及历史文化功能定位模糊的问题,传承地域生态及文化功能特色,打造突出的绿色生态保育功能及历史文化保护功能,并在此核心功能指引下促进以民族文化旅游为主的绿色生态产业功能发展,强化以宗教文化为导向的内向型居住功能传承,协调好外向型文化旅游服务功能与内向型宗教居住功能间的关系,避免相互影响。在空间结构方面,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在不侵犯生态底线的原则下确定合理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及“北限、东进、南控、西延”的城镇拓展方向。基于此,在适应生态方面形成外部生态环境与内部绿色空间相融合的城镇绿色生态网络,适应文化方面构建城镇历史文化保护结构,并以此为原则发展满足文化旅游及文化居住的多功能多层级城镇空间结构,深化以宗教为核心的居住生活结构,促进城镇空间结构与地域生态及文化环境间的有机结合。在空间形态方面,传承适应地域环境的特色空间形态,形成与周边生态环境及自然边界相协调的城镇外部形态,加强街子河两侧组团空间的联系性,实现外松内紧的城镇外部空间形态。城镇内部形态传承历史核心区布局模式,保证其他区域布局与其的相互协调。完善绿化系统,强化服务于居民及游客的城镇核心、轴线,及各功能用地配置。完善居住社区中心除清真寺外的其他日常生活服务设施。综上,打造绿色生态入城、历史保护层级清晰、宗教文化特色传承、游居有序分离、古今融会贯通的街子镇空间布局形态。
林林[6](2020)在《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色彩意象研究是城市风貌与城市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构成了城市特定的形态样式,又营造出特有的城市情感。以往的城市色彩规划侧重于物质形态色彩的规划,缺乏对公众情感的色彩认知,出现主观随意、不符合公共利益的城市色彩决策和管理方式。因此,城市色彩规划如何兼顾科学规划与公众认知,从城市色彩意象的层面建立完整的构成模式体系,产生具有特色的城市风貌,将是当今我国城市建设走向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大连城市为依托,以城市色彩意象的历史演变为基础,研究城市色彩意象的外在物象和内在情感,关注视觉物象和情感境界的表征。研究以调研过程的大量实例结合色彩地理学和色彩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比对六个城市不同视角下的色彩意象认知,以及扎根理论的情感意象调查,从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出发寻求大连城市色彩的构成原则与策略,以及在城市特色形成上的城市规划意义。研究对大连城市色彩的历史分期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大连城市色彩基于地理环境、建筑材料、文化基质、城市属性等所形成的色彩的历史意象要素;对大连城市色彩的构成要素进行实证调研,归纳出由自然环境色彩、人文环境色彩和人工环境色彩所组成的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物象模式要素;从不同视角分析城市色彩意象的认知意象,并通过扎根理论对城市色彩意象的情感意象展开调查研究,生成城市色彩意象的整体意象,建立城市色彩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从要素、结构组织和意义方面共同建立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系统。研究发现在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建过程中,在历史模式要素的作用下,物象模式要素和境界模式要素共同构成城市的色彩意象,且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定性定量关系以及彼此影响、共同作用的内在机制。通过将意象理论引入城市色彩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以构成模式的视野来剖析城市色彩意象问题,提出基于视觉思维理论的城市色彩意象,以此实现城市色彩理论的拓展与创新。研究分别从意象中“象”与“意”的角度阐述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物象和境界模式要素,首先分析自然环境色彩、人文环境色彩和人工环境色彩的现状样本信息,归纳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特征和演变规律,提炼出物象模式要素;其次从意象的结构层次即认知意象和情感意象共同生成整体意象展开研究,以人在不同视角下的城市色彩认知意象和主观色彩情感意象评价分析,生成大连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基于以上分析创新性的提出在城市色彩发展和文化演进背景下的大连城市色彩构成模式系统,为大连城市特色风貌的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规划策略。
郭蕊[7](2020)在《健康建筑理念下适应青少年的大连室外健身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健康建筑为国家所积极倡导,大连市居民健身的积极性也随之高涨,室外健身空间带来的环境便利不同于室内,能够同时满足人们的健身需求和城市健身文明的传播,大连作为北方沿海城市中具有传统运动文化的城市,其地理位置与气候特征均满足一年四季进行健身活动的条件。同时,健身需求人群逐渐年轻化,青少年阶段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因此,室外健身空间应根据人群及地域适应性进行调整。本文以适应青少年的大连室外健身空间为研究对象,针对大连市室外健身空间中功能单一、管理缺位和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以室外健身场地的塑造方式、健身步道的区位规划和室外健身器械的整体布局的视角和研究主体为切入点,探索适应青少年的大连室外健身空间的设计策略。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含一、二章,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际案例的对比分析,解读健康建筑理念及其“健身”要素的相关标准,全面解析了大连地区室外健身空间建设的现状和现今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第二部分包含三、四章,是两个并列层级的章节,分别从青少年日常行为和大连市地域特征的视角对大连市室外健身空间进行分析。运用社会调研和统计分析等方法,总结出“复合化”、“人性化”与“适应性”的基础原则,是适应青少年的大连室外健身空间设计的依据与目标,提炼出初步的营建构想。第三部是为第五章,基于对本文第三、四章重点要素的分析,以场地的选址、步道的规划和健身器材的布局三个对象为核心,从复合化的空间功能、人性化的空间形态与适应性的空间环境三个角度,总结出适应青少年的大连室外健身空间的设计策略,并结合大连市3个公园的实例进行设计策略的应用,为室外健身环境设计提供新的发展方向。本文旨在令室外健身空间满足健康建筑的标准,将青少年行为特点与大连市地域特征相结合,基于大连市的健身文化,以室外健身场地、健身步道和室外健身器械为研究对象,总结出适应青少年的大连室外健身空间的设计策略,提高城市活力和市民生活的健康性,以期对新时代室外健身空间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设计指导。
李姝蕙[8](2020)在《济南小龟山山体公园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人口不断增多,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居民对城市绿地活动区域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济南作为省会城市,随着城市发展,部分山体被纳入城市建设范围,如何将山体融入于城市生态生活中,成为为居民提供健身锻炼、回归自然的立体化城市绿地,是当前的一次研究课题。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通过对城市山体公园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归纳,从概念、意义、设计理论、专项设计等方面对国内外城市山体公园的规划设计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城市山体公园的研究脉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通过对重庆鹅岭公园、临沂皇山公园、以及济南的八个山体公园:转山公园、牧牛山公园、大山坡公园、卧牛山公园、郎茂山公园、卧虎山公园、匡山公园和药山公园,进行实地考察和具有针对性的案例分析,总结出山体公园在景观组织、规划布局、地形设计、植物设计、雨洪设计以及文化传承设计等方面的设计策略,总结城市山体公园规划设计的理论方法。山体公园不同于平地公园,在设计时更着重于场地本身的特点,公园在服务功能上也有所区别,是以健身游览、回归自然作为主要目标,注重自然生态景观的公园绿地。在空间景观组织方面,城市山体公园具有塑造城市天际线的作用,要把握好山体制高点、山体景观视线以及脊部轮廓线。通过观景亭台充分发挥地形优势。在植物设计时,要保护休整原有植被,根据不同坡向和土壤环境,补植耐粗放管理的乔灌草树种,丰富植物景观。在水源设计上,要根据现有条件修建蓄水池、植草沟、排水渠等雨洪设施,将水景观与雨水系统结合,充分利用地形优势,建造水塘、瀑布及跌水景观。在文化的传承与表达上,也可以通过文化景墙、雕塑、铺装、建筑等方面进行设计。在城市山体公园规划设计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济南自然条件和小龟山基址现状,对济南小龟山进行了山体公园规划设计。济南小龟山山体公园是以:“生态、健身、文化”为规划设计指导思想。打造的以近自然为原则、休闲健身为主题、山体景观为亮点的为居民服务的城市山体公园。在景观组织、竖向设计、植物设计等方面进行分区设计,形成“三轴、两带、六区、多点”的景观空间规划布局。规划设计有六大功能分区,山顶游览区、登山漫步区、密林氧吧区、滨水游乐区、花田观赏区、休闲健身区。区域建设有矿坑广场、龟山阁、健身广场、阳光草坪、廊院飞花、观岱台等三十多个景观节点。完成了竖向、道路、建筑、雨洪、植物及公共设施等专项设计,公园合理布置空间结构,建立脊线风景带;通过修复破损山体,建造断崖休闲景观;丰富植物多样性,形成乔灌草的稳定山林景观,通过因地制宜的竖向设计和济南地域文化的融入,突出济南小龟山山体公园的自然人文特色,满足居民,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结构。
向雁[9](2020)在《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文中认为粮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水和耕地是支撑粮食生产最重要的资源。东北地区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也是种植结构优化的重点区域,研究其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对促进区域粮食可持续生产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1990-2017年时序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剖析了东北地区水、耕地和粮食时空变化态势;利用LMDI、虚拟耕地、综合灌溉定额等方法探讨了粮食生产与耕地、水资源利用的关联关系;构建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WLF),阐明了三者的关联状况;建立了LSTM模型,预测了水-耕地-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最后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诊断了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的基本态势和时空演变特征。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偏少,地下水供水比例及灌溉用水占比偏高,水资源总量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空间分布错位,三大平原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普遍偏高。1996年以来耕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耕地去向由生态用地为主,转变为建设用地为主,增加耕地来源以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为主,形成了“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耕地占用生态用地”占补格局;耕地利用结构主要变化方向为旱地向水田转化,水田面积及占比上升。1990-2017年粮食播种面积增加909.82万hm2;水稻和玉米面积占比分别上升11.09个和14.00个百分点,大豆、小麦、杂粮分别下降3.16个、13.42个、8.51个百分点。水稻生产向三江和松嫩平原地区聚集,玉米生产在中部至南部地区发展较快。(2)剖析了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二元关联关系。粮食-耕地关联分析表明,粮食生产中的低产作物转向高产作物,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呈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0.24 hm2/t降至2017年的0.17 hm2/t,粮食种植结构向节地方向发展。粮食-水关联分析表明,水稻面积占比上升,旱地作物面积占比下降,粮食综合灌溉定额呈上升趋势,由1990年的1838.30 m3/hm2增至2017年的2192.52 m3/hm2,粮食种植结构向耗水型方向发展。水土匹配分析表明,基于水资源自然本底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两种水土资源匹配状况差距较大。(3)建立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WLF),测算了四种情境下的关联关系。基于粮食生产用地总面积,无论在水资源本底情境,还是在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省域尺度均处于不平衡状态,并且均缺水;地市级尺度,两种情境下分别有87.96%和82.41%的地市处于不平衡状态,主要为缺水状态。表明将全部耕地发展为灌溉耕地是不现实的。基于粮食生产现有灌溉耕地面积,无论在水资源本底情境,还是在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省级尺度均处于平衡状态,说明在不增加灌溉面积情况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是平衡的;地市级尺度,两种情境下分别有47.22%和44.44%的地市处于水多地少状态,说明还有一定的增加灌溉面积的潜力。水多地少区域主要集中于山区,可采取水权流转方式实现山区与平原地区的区域均衡。(4)构建了水-耕地-粮食的LSTM综合预测模型,预测了未来三者关联状况,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结果表明,到2030年,在灌溉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基于粮食生产用地总面积,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总体将仍处于缺水状态;基于粮食灌溉耕地面积,吉林省和辽宁省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总体将继续保持平衡状态,黑龙江省将变为轻度缺水状态。耕地资源、水资源、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灌溉定额等因素对水-耕地-粮食关联具有直接的影响,针对各地市水-耕地-粮食关联特点,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和水土资源配置,是改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的有效手段。创新点:(1)构建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评价水、耕地与粮食生产的适宜和满足程度;(2)建立了水-耕地-粮食的LSTM综合预测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3)揭示了东北地区粮食结构调整与水、耕地资源的关系,提出精准调控策略。
曹雅倩[10](2020)在《环境适应性视角下的泸州古城城址演变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古代城镇选址研究是一个结合多领域问题的综合性复杂学科,其形成及发展与自然地貌、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环境要素息息相关。“适应性”作为一种系统的、共生的和动态的思维方式,将研究对象与其环境共同看做一个整体,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系统的去对待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这与研究一座城市的兴起、发展和衰落等阶段所需考虑的问题基本一致,基于环境适应性研究理论,系统的研究古城选址复杂的自然与社会文化环境构成,能够以点及面的弥补复杂环境影响下城市选址研究上的不足,更有利于对古城选址在方法论上进行总结与提炼。泸州古城历史文化悠久,为川内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挖掘价值;城市规模中等,地形地势南北割裂,是一座大江大川交织割裂上的典型的山地军事堡寨;且历史文化悠久,城址迁移频繁,在同类型的历史城镇选址研究中极具代表性;本研究将生态适应性理论引入古城选址研究中,将“古城选址”(适应主体)和“环境”作为并置主体,首先根据环境的概念和属性,对泸州市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构成进行动态的叙述,以说明泸州古城形成的外部条件在地形地貌、社会文化以及军政环境的构成上具有复杂性;其次,通过系统的划分古城选址的层级特征,提炼宏观圈层层次、行政边界、行政中心以及微观的城址朝向、边界、功能布局、山水关系几大要素的动态演进过程;在此基础上,以史实为依据重点研究城址迁移突变的三个历史节点,阐述城址迁移的外部环境变革,整理出相应时期的泸州古城选址变迁及相应的客观环境系统状态,以推导其背后的逻辑与动力机制;最终对泸州古城选址的适应性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总结:泸州古城选址在适应性演进历程中,一方面选址系统通过改变自身形态特征,使之和环境相契合,另一方面,则通能动的改变环境,使之与业已形成的选址系统相匹配。泸州古城选址作为整体是逐渐形成的,在适应的过程中,既存在对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双重妥协,也存在对两者的协同适应与能动改造。
二、重庆市中稻气候生态适应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庆市中稻气候生态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应急建设的老旧住区适应性更新设计研究 ——以唐山河北一号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社会背景 |
1.1.3 城市背景 |
1.2 相关概念释义 |
1.2.1 应急建设 |
1.2.2 老旧住区 |
1.2.3 更新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老旧住区适应性更新理论和实践 |
2.1 适应性更新理论基础 |
2.1.1 适应性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
2.1.2 建筑适应性理论 |
2.1.3 适应性更新理论 |
2.2 国外老旧住区更新改造理论和实践 |
2.2.1 国外住区更新改造理论 |
2.2.2 国外住区更新改造历程与实践 |
2.3 国内老旧住区更新改造理论与实践 |
2.3.1 国内住区更新改造理论 |
2.3.2 国内住区更新改造历程与实践 |
2.4 小结 |
3 住区更新相关案例分析 |
3.1 日本东京花田团地——公众参与型 |
3.1.1 项目概况 |
3.1.2 更新参与主体 |
3.1.3 全方位更新改造 |
3.1.4 实现公众管理 |
3.2 沈阳市泰南小区——渐进适应型 |
3.2.1 项目概况 |
3.2.2 分阶段推进 |
3.2.3 持续性提升 |
3.2.4 适应发展需求 |
3.3 四川省北川新县城——文化传承型 |
3.3.1 项目概况 |
3.3.2 保留社会结构 |
3.3.3 彰显民族特色 |
3.3.4 提升空间舒适性 |
3.4 小结 |
4 唐山市灾后重建住区现状调研 |
4.1 唐山市震后重建小区发展概况 |
4.1.1 唐山市震后重建规划 |
4.1.2 唐山震后重建小区建设概况 |
4.1.3 唐山市老旧住区更新实践 |
4.2 唐山市老旧住区调研目的与内容 |
4.2.1 调研目的 |
4.2.2 调研对象 |
4.2.3 调研内容 |
4.3 唐山市灾后重建住宅住区社会结构特点 |
4.3.1 居民构成 |
4.3.2 社会网络及居民归属感 |
4.4 唐山老旧住区现状调研 |
4.4.1 住区环境现状 |
4.4.2 建筑单体现状 |
4.4.3 住户内使用现状 |
4.5 唐山震后重建住区调研结果分析 |
4.5.1 现状问题总结 |
4.5.2 重建住区的改造需求分析 |
4.5.3 应急建设住区与普通住区对比分析 |
4.6 小结 |
5 应急建设的老旧住区更新设计原则 |
5.1 参与性原则 |
5.1.1 多元主体协同参与 |
5.1.2 公共参与社会治理 |
5.2 渐进性原则 |
5.2.1 分批改造和逐步推进 |
5.2.2 合理创造和适度更新 |
5.2.3 匹配需求和满足人群 |
5.3 继承性原则 |
5.3.1 融合城市肌理 |
5.3.2 保留构成要素 |
5.3.3 延续情境脉络 |
5.4 适应性原则 |
5.4.1 自然环境适应 |
5.4.2 外环境适应 |
5.4.3 内环境适应 |
5.5 小结 |
6 应急建设的老旧住区更新设计策略 |
6.1 政府统筹与居民参与 |
6.1.1 政府统筹:兼容多方利益 |
6.1.2 居民参与:融入社区管理 |
6.2 分步推进与适度更新 |
6.2.1 加建功能单元 |
6.2.2 提升建筑形象 |
6.2.3 优化垂直交通 |
6.3 情境延续与要素保留 |
6.3.1 利用原有建筑 |
6.3.2 增加交往空间 |
6.3.3 优化交通空间 |
6.4 空间优化与低技节能 |
6.4.1 完善景观系统 |
6.4.2 减少能源消耗 |
6.4.3 优化平面布局 |
6.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研问卷 |
附录B 图片索引 |
附录C 图表索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重庆市中心城区街道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评价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重庆城市品质提升的需要 |
1.1.2 行道树绿化的重要性 |
1.1.3 重庆市推进行道树绿化建设的实践情况 |
1.1.4 重庆市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面临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行道树绿化树种选择的研究 |
1.3.2 行道树绿化配置的研究 |
1.3.3 行道树绿化价值功能的研究 |
1.3.4 行道树绿化评价的研究 |
1.4 研究范畴界定 |
1.4.1 街道 |
1.4.2 行道树绿化带 |
1.4.3 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 |
1.4.4 植物景观评价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主要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森林生态学与园林植物学 |
2.2 园林植物造景与植物景观美学 |
2.3 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设计 |
2.4 植物景观评价 |
2.5 层次分析法 |
第3章 重庆市中心城区街道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现状调查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地理位置及地貌特征 |
3.1.2 植被资源及绿化建设 |
3.1.3 行道树绿化概况 |
3.2 调查对象 |
3.2.1 选取原则 |
3.2.2 调查对象的确定 |
3.3 调查内容及方法 |
3.3.1 调查内容 |
3.3.2 调查方法 |
3.4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4.1 植物组成结构分析 |
3.4.2 植物生长情况及特性分析 |
3.4.3 植物景观配置分析 |
3.4.4 植物景观管护分析 |
3.4.5 植物景观种植规范性分析 |
3.4.6 植物景观满意度调查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评价 |
4.1 评价方法 |
4.2 评价体系构建 |
4.2.1 指标确定 |
4.2.2 指标含义及计算方法 |
4.2.3 指标赋权 |
4.2.4 指标量化与综合计算 |
4.3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3.1 总体评价结果分析 |
4.3.2 不同等级道路的评价结果分析 |
4.3.3 不同层次结构的评价结果分析 |
4.3.4 新旧道路的评价结果分析 |
第5章 现存问题及优化策略 |
5.1 存在问题分析 |
5.2 优化策略 |
5.2.1 总体优化策略 |
5.2.2 不同等级道路的优化策略 |
5.2.3 不同层次结构的优化策略 |
5.2.4 新旧道路的优化策略 |
5.2.5 设计思路与植物推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道路基本信息补充表 |
附录2 植物名录统计表 |
附录3 景观效果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4 道路植物景观评价指标使用频次统计表 |
附录5 评价指标筛选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6 评价指标赋权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7 定性评价指标打分问卷 |
附录8 各样段评价结果 |
致谢 |
(3)重庆市中心城区综合公园花境景观美学评价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范畴界定 |
1.2.1 中心城区 |
1.2.2 综合公园 |
1.2.3 花境 |
1.2.4 景观美学评价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花境的研究与实践 |
1.3.2 植物景观美学评价研究进展 |
1.3.3 重庆地区花境研究概况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景观评价相关理论基础及评价方法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园林美学理论 |
2.1.2 植物造景的群落理论 |
2.1.3 景观三元论 |
2.1.4 审美心理学 |
2.2 景观美学评价理论学派和评价方法 |
2.2.1 景观美学评价理论学派 |
2.2.2 景观美学评价方法 |
2.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2.4 层次分析法用于花境景观美学评价的合理性 |
2.4.1 层次分析法选取依据及优势 |
2.4.2 层次分析法与花境景观美学评价的关联性分析 |
2.4.3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公园花境实地调研分析 |
3.1 调研区域概况 |
3.1.1 自然地理概况 |
3.1.2 重庆花境发展基本情况概况 |
3.2 调研方案 |
3.2.1 调研对象与评价主体的选择 |
3.2.2 调研内容 |
3.2.3 调研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花境植物特征分析 |
3.3.2 花境景观组合美分析 |
3.3.3 花境景观色彩美分析 |
3.3.4 花境景观构图艺术性分析 |
3.3.5 花境景观空间层次美分析 |
3.3.6 花境景观季相美分析 |
3.3.7 花境景观管护分析 |
3.3.8 花境景观感知美分析 |
3.3.9 花境景观类型分析 |
3.3.10 花境景观偏好调查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花境景观美学评价体系构建与结果分析 |
4.1 花境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2 评价指标的确定 |
4.2 指标权重的计算及结果分析 |
4.2.1 构造判断矩阵 |
4.2.2 因子权重值计算步骤 |
4.2.3 一致性检验 |
4.2.4 层次总排序与检验 |
4.2.5 权重结果与分析 |
4.3 综合景观评价计算 |
4.3.1 评价指标赋值计算 |
4.3.2 综合评价计算 |
4.4 综合景观评价结果与分析 |
4.4.1 花境样本点景观质量分析 |
4.4.2 花境景观类型质量分析 |
4.4.3 景观评价因子各样本比较分析 |
4.4.4 景观美学评价得分较优样地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综合公园绿地花境景观优化策略 |
5.1 综合公园花境景观存在的问题 |
5.1.1 物种组成特性方面 |
5.1.2 植物色彩的搭配 |
5.1.3 花境的层次结构 |
5.1.4 花境的季相景观 |
5.1.5 景观的特色性和创新性 |
5.1.6 花境景观的管理养护 |
5.2 公园花境景观的优化原则和策略 |
5.2.1 优化原则 |
5.2.2 优化策略 |
5.2.3 公园花境景观的养护管理问题及策略探讨 |
5.3 花境景观优化设计 |
5.3.1 主景花境优化 |
5.3.2 庭院花境优化 |
5.3.3 林缘花境优化 |
5.3.4 路缘花境优化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花境植物名录表 |
附录2:花境植物运用频率统计表 |
附录3:花境问卷调研表 |
附录4:评价指标权重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5:各样地指标得分结果汇总 |
附录6:花境景观美学评价样地照片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4)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气候突变引发城市内涝灾害频发 |
1.1.2 快速城镇化导致水生态系统退化严重 |
1.1.3 寒地城市发展致使雨洪管理需求增加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概念与范围界定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
2.1 水生态与水安全理论研究进展 |
2.1.1 城市水生态理论研究 |
2.1.2 城市水安全理论研究 |
2.1.3 研究评述 |
2.2 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研究 |
2.2.1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概念及意义 |
2.2.2 “格局—过程—尺度”关系理论研究 |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2.4 研究评述 |
2.3 雨洪管理体系研究进展 |
2.3.1 宏观层面防洪排涝 |
2.3.2 中观层面雨洪管理 |
2.3.3 微观层面河岸带设计 |
2.3.4 寒地城市雨洪管理研究 |
2.3.5 经验总结与启示 |
2.4 我国海绵城市相关研究动态 |
2.4.1 我国海绵城市理论发展与现状统计 |
2.4.2 我国海绵城市内容研究与技术方法 |
2.4.3 我国海绵城市政策发展与地方实践 |
2.4.4 我国寒地海绵城市存在问题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的理论与方法 |
3.1 寒地城市地域特征 |
3.1.1 寒地流域自然地理特征 |
3.1.2 寒地城市水系空间特征 |
3.1.3 寒地城市河岸带功能特征 |
3.2 多尺度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问题识别 |
3.2.1 流域尺度现状问题 |
3.2.2 城市尺度现状问题 |
3.2.3 河段尺度现状问题 |
3.3 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理论研究 |
3.3.1 理论基础 |
3.3.2 理论框架 |
3.3.3 技术路线 |
3.4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管控理论与方法 |
3.4.1 格局对水生态与水安全的作用机制 |
3.4.2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管控内容 |
3.4.3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管控的关键技术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框架 |
4.1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目标与原则 |
4.1.1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目标 |
4.1.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原则 |
4.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 |
4.2.1 研究区域选取与空间尺度划分 |
4.2.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要点 |
4.2.3 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 |
4.3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技术与方法 |
4.3.1 Arc GIS在不同尺度中的应用 |
4.3.2 流域尺度格局构建与分析方法 |
4.3.3 SWMM在城市尺度中的应用 |
4.3.4 低影响开发技术的寒地适宜性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流域尺度的沈抚新区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5.1 沈抚新区现状分析与评价 |
5.1.1 自然条件现状 |
5.1.2 水土资源分析 |
5.2 水生态安全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单因子要素影响分析 |
5.2.2 综合要素影响分析 |
5.3 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5.3.1 水生态安全格局等级划分 |
5.3.2 土地适宜性评价 |
5.3.3 生态关键区识别 |
5.3.4 水生态安全格局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尺度的沈抚中心城区寒地海绵规划与系统优化 |
6.1 沈抚中心城区水生态与水安全条件概况 |
6.1.1 地形地势现状与雨洪来源 |
6.1.2 降水特征与暴雨雨型 |
6.1.3 降雨径流控制分析 |
6.1.4 水资源利用潜力分析 |
6.2 城市海绵系统格局构建与优化 |
6.2.1 城市海绵生态系统格局构建 |
6.2.2 海绵城市排水系统优化 |
6.2.3 海绵城市雨雪水资源化利用 |
6.3 低影响开发系统构建与定量方案 |
6.3.1 沈抚中心城区海绵城市管控分区划分 |
6.3.2 各管控分区低影响开发设施选择与组合 |
6.3.3 沈抚中心城区低影响开发系统构建 |
6.3.4 海绵城市规划方案定量计算 |
6.4 海绵系统优化方案模拟与分析 |
6.4.1 预规划方案模拟分析 |
6.4.2 优化方案模拟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河段尺度的浑河沈抚段生态建设与低影响开发设计 |
7.1 浑河河岸带概况与问题分析 |
7.1.1 研究区概况 |
7.1.2 生态安全问题分析 |
7.2 城市河岸带结构布局与水生态修复 |
7.2.1 河岸带海绵结构布局 |
7.2.2 寒地河岸带水生态修复措施 |
7.3 城市河岸带海绵设计与LID措施应用 |
7.3.1 河岸带海绵景观设计方案 |
7.3.2 寒地低影响开发措施应用设计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青海循化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快速发展导致城镇建设与地域特征不相适应 |
1.1.2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及发展 |
1.1.3 街子镇与地域环境相互适应形成了突出地域特色的城镇发展路径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空间布局相关研究 |
1.3.2 历史文化名镇相关研究 |
1.3.3 街子镇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街子镇发展现状及地域环境特征 |
2.1 街子镇概况 |
2.1.1 街子镇发展历程 |
2.1.2 街子镇发展现状 |
2.1.3 研究范围确定 |
2.2 街子镇地域生态环境特征 |
2.2.1 地形环境特征 |
2.2.2 水文环境特征 |
2.2.3 气候环境特征 |
2.3 街子镇地域文化环境特征 |
2.3.1 民族宗教文化特征 |
2.3.2 社会组织关系特征 |
2.3.3 其他民族文化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组织 |
3.1 街子镇空间功能现状特征梳理 |
3.2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特色提取 |
3.3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问题识别 |
3.3.1 适应地域生态的街子镇功能问题识别 |
3.3.2 适应地域文化的街子镇功能问题识别 |
3.4 街子镇适地性功能定位 |
3.4.1 街子镇发展条件分析 |
3.4.2 体现适地性的街子镇功能定位基本思路 |
3.4.3 体现适地性的街子镇功能定位 |
3.5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组织基本思路与实施途径 |
3.5.1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组织基本思路 |
3.5.2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组织实施途径 |
3.6 本章小结 |
4.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构建 |
4.1 街子镇空间结构现状特征梳理 |
4.2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特色提取 |
4.2.1 适应地域生态的空间结构特色提取 |
4.2.2 适应地域文化的空间结构特色提取 |
4.3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问题识别 |
4.3.1 适应地域生态的空间结构问题识别 |
4.3.2 适应地域文化的空间结构问题识别 |
4.4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构建基本思路与实施途径 |
4.4.1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构建基本思路 |
4.4.2 凸显适地性的城镇建设用地选择及发展方向判断 |
4.4.3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构建实施途径 |
4.5 本章小结 |
5.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形态布局 |
5.1 街子镇空间形态现状特征梳理 |
5.2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形态特色提取 |
5.2.1 适应地域生态的空间形态特色提取 |
5.2.2 适应地域文化的空间形态特色提取 |
5.3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形态问题识别 |
5.3.1 适应地域生态的空间形态问题识别 |
5.3.2 适应地域文化的空间形态问题识别 |
5.4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形态布局基本思路及实施途径 |
5.4.1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形态布局基本思路 |
5.4.2 街子镇适地性外部空间形态布局实施途径 |
5.4.3 街子镇适地性内部空间形态布局实施途径 |
5.5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6)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城市色彩及相关理论研究 |
1.2.2 意象相关理论研究 |
1.2.3 建筑、城市和景观色彩意象理论研究 |
1.2.4 既有研究总结及本文研究观点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城市色彩 |
1.3.2 意象 |
1.3.3 城市色彩意象 |
1.3.4 模式 |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的理论框架 |
2.1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 |
2.1.1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参照 |
2.1.2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应用 |
2.2 模式理论 |
2.3 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历史沿革 |
3.1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萌芽期(1898年之前) |
3.1.1 汉建城邑 |
3.1.2 石筑山城 |
3.1.3 辽南方城 |
3.2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形成期(1898年至1945年) |
3.2.1 沙俄租借时期(1898年至1904年) |
3.2.2 日本占领时期(1905年至1945年) |
3.3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调整期(1945年至1990年) |
3.3.1 新中国建立前后(1945年至1952年) |
3.3.2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年至1957年) |
3.3.3 “大跃进”、“大调整”和“文革”时期(1958年至1977年) |
3.3.4 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1990年) |
3.4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多元发展期(1990年至今) |
3.5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阶段特征与演变规律 |
3.6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意象的历史模式要素 |
3.7 本章小结 |
4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视觉物象 |
4.1 调查样本的选择 |
4.1.1 调查样本确立基础 |
4.1.2 大连城市基础概况 |
4.1.3 色彩调研内容 |
4.2 调查方法和技术手段 |
4.2.1 色彩调查方法 |
4.2.2 色彩调查技术手段 |
4.2.3 色彩信息参数管理 |
4.3 色彩要素调查结果与分析 |
4.3.1 自然环境色彩要素 |
4.3.2 人文环境色彩要素 |
4.3.3 人工环境色彩要素 |
4.4 大连城市色彩体系的总体色谱 |
4.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物象模式要素 |
4.6 本章小结 |
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情感境界 |
5.1 城市色彩的认知意象研究 |
5.1.1 调查内容与步骤 |
5.1.2 相关理论阐述 |
5.2 不同视角下的城市色彩意象 |
5.2.1 万能视角下的大连城市色彩 |
5.2.2 立面视角下的城市色彩 |
5.2.3 街景视角下的城市色彩 |
5.2.4 不同视角下城市色彩意象的意境体验 |
5.3 城市色彩的情感意象研究 |
5.3.1 调查目的 |
5.3.2 调查设计 |
5.3.3 数据采集 |
5.4 城市色彩意象的意境认知模型 |
5.4.1 过程分析 |
5.4.2 理论检验与模型构建 |
5.5 大连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 |
5.5.1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评价主体 |
5.5.2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 |
5.5.3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发生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6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系统 |
6.1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影响要素 |
6.1.1 城市的自然环境要素 |
6.1.2 城市的时空发展过程 |
6.1.3 公众的城市行为活动 |
6.1.4 城市功能的演进变化 |
6.2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演变要素 |
6.2.1 物质空间的更新 |
6.2.2 文化内涵的传承 |
6.2.3 经济社会的发展 |
6.3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观念要素 |
6.3.1 视觉感知 |
6.3.2 美学符号 |
6.3.3 文化经历 |
6.3.4 共情体验 |
6.3.5 多维融合 |
6.4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结构组织 |
6.4.1 意象构成的纵轴: 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的延伸 |
6.4.2 意象构成的横轴: 外来文化向本体文化的延伸 |
6.4.3 意象构成的竖轴: 具象表达向逻辑表达的延伸 |
6.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的意义 |
6.5.1 理论层面 |
6.5.2 实践层面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建筑色彩调查数据 |
附录B 色彩数据分析样本 |
附录C 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健康建筑理念下适应青少年的大连室外健身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缘起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健康建筑理论与标准 |
1.3.2 适应青少年的室外健身空间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2 国内外室外健身空间相关理论与实践发展 |
2.1 室外健身场地研究理论与实践 |
2.1.1 国内研究理论与现状分析 |
2.1.2 国外研究理论与现状分析 |
2.2 健身步道研究理论与实践 |
2.2.1 国内研究理论与实践分析 |
2.2.2 国外研究理论与实践分析 |
2.3 室外健身器械与设施的研究与实践 |
2.3.1 国内研究发展理论与现状 |
2.3.2 国外研究发展理论与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3 室外健身空间与青少年健身行为的互动研究 |
3.1 室外健身空间青少年运动行为模式 |
3.1.1 行为内容 |
3.1.2 行为时空分布 |
3.1.3 行为空间区域规划 |
3.1.4 青少年健身行为特征 |
3.2 室外健身空间青少年运动需求 |
3.2.1 空间面积需求 |
3.2.2 安全保障需求 |
3.2.3 应急服务需求 |
3.2.4 休闲娱乐需求 |
3.3 室外健身空间现状与现存问题分析 |
3.3.1 室外健身空间现状分析 |
3.3.2 室外健身“线面”空间现存问题 |
3.3.3 室外健身“点状”空间现存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室外健身空间针对大连地区的分析研究 |
4.1 室外健身空间外部条件影响因素 |
4.1.1 大连地区气候的影响 |
4.1.2 地域文化的影响 |
4.1.3 健身方式的影响 |
4.1.4 社会价值的影响 |
4.2 符合大连特征的健身模式与规划定位 |
4.2.1 总体模式定位 |
4.2.2 功能空间定位 |
4.2.3 设施规模定位 |
4.3 适应大连地区的健身空间设计研究 |
4.3.1 室外健身场地选址 |
4.3.2 健身步道交通规划 |
4.3.3 健身器材与设施空间布局 |
4.4 契合大连地区室外健身环境的空间设想 |
4.4.1 复合化的空间功能 |
4.4.2 人性化的空间形态 |
4.4.3 适应性的空间环境 |
4.5 本章小结 |
5 健康建筑理念下大连室外健身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
5.1 大连市复合化的室外健身空间布局方式 |
5.1.1 健身场地空间组合方式 |
5.1.2 健身步道流线组织方式 |
5.1.3 健身器材与设施组织方式 |
5.1.4 复合化空间布局的应用——以大连市中山公园为例 |
5.2 大连市人性化的室外健身空间设计原则 |
5.2.1 室外健身场地设计基础 |
5.2.2 健身步道设计基础 |
5.2.3 健身器材与设施的设计基础 |
5.2.4 人性化空间设计的应用——以付家庄滨海公园为例 |
5.3 大连市适应性的室外健身空间设计策略 |
5.3.1 设计区位布局策略 |
5.3.2 设计交通规划策略 |
5.3.3 设计空间营建策略 |
5.3.4 景观要素设计策略 |
5.3.5 适应性综合设计的应用——以西山湖公园为例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片索引 |
附录B 表格索引 |
附录C 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济南小龟山山体公园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城市山体公园的相关概念与内涵 |
1.4.1 山地 |
1.4.2 山体公园 |
1.4.3 城市山体公园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案例调研与分析 |
2.1 调研的内容与方法 |
2.1.1 调研方法 |
2.1.2 调研内容 |
2.2 调研的案例 |
2.2.1 重庆鹅岭公园 |
2.2.2 临沂皇山公园 |
2.2.3 转山公园 |
2.2.4 牧牛山公园 |
2.2.5 大山坡公园 |
2.2.6 卧牛山公园 |
2.2.7 郎茂山公园 |
2.2.8 卧虎山公园 |
2.2.9 匡山公园 |
2.2.10 药山公园 |
2.3 城市山体公园规划设计方法 |
2.3.1 山地景观空间组织 |
2.3.2 规划设计布局 |
2.3.3 道路景观设计 |
2.3.4 植物景观设计 |
2.3.5 水体景观设计 |
2.3.6 文化的传承与表达 |
2.3.7 小结 |
第3章 济南小龟山山体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
3.1 区位与区域概况 |
3.1.1 基址区位 |
3.1.2 区域概况 |
3.1.3 基址现状 |
3.2 规划设计目标 |
3.3 规划设计理念与原则 |
3.3.1 规划设计理念 |
3.3.2 规划设计原则 |
3.3.3 规划设计依据 |
3.4 总体布局与规划分区 |
3.4.1 总体布局 |
3.4.2 功能分区 |
3.5 专项设计 |
3.5.1 竖向设计 |
3.5.2 道路交通设计 |
3.5.3 雨洪系统设计 |
3.5.4 植物配置设计 |
3.5.5 公共服务设施设计 |
3.5.6 防灾避险安全性设计 |
3.5.7 文化传承设计 |
3.6 主要景点设计 |
3.6.1 松石迎宾 |
3.6.2 矿坑广场 |
3.6.3 围坐广场 |
3.6.4 寿康健身广场 |
3.6.5 柏林健身广场 |
3.6.6 同圆健身广场 |
3.6.7 沙坑游乐 |
3.6.8 科普广场 |
3.6.9 荷花喷泉 |
3.6.10 龟山雕塑 |
3.6.11 廊苑飞花 |
3.6.12 石林观枫 |
3.6.13 服务管理处 |
3.6.14 龟山阁 |
3.6.15 舜亭 |
3.6.16 顶峰揽胜 |
3.7 经济技术指标 |
第4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附件 |
(9)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耕地-粮食安全是全球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
1.1.2 我国水-耕地-粮食安全出现新的挑战 |
1.1.3 东北地区面临新一轮粮食生产及种植结构调整的压力较为突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为水土资源匹配以及水土粮的关联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
1.2.2 为相关部门提供“控”与“调”的决策参考 |
1.2.3 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灌溉定额及灌溉需求的认识 |
1.2.4 有助于强化深度学习在农业领域的运用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区域 |
1.3.2 研究目标 |
1.3.3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多源信息复合 |
1.4.2 多模型与多指标综合 |
1.4.3 多研究尺度整合 |
1.4.4 总体研究与分类研究结合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耕地-粮食的研究进展 |
2.1 耕地利用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
2.1.1 耕地数量、质量和粮食生产的表征关系 |
2.1.2 耕地数量保障范畴与目标争议 |
2.1.3 耕地利用变化研究的两大类方向 |
2.1.4 耕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
2.2 水资源利用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
2.2.1 水资源配置思想的转变 |
2.2.2 水资源投入与粮食生产的关系 |
2.2.3 粮食生产的水资源承载力 |
2.2.4 粮食作物虚拟水与水足迹 |
2.2.5 灌溉需水量与作物需水量 |
2.2.6 灌溉与雨养的产量差距 |
2.2.7 灌溉定额与种植结构 |
2.3 水土资源匹配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
2.3.1 水土资源匹配的重要性 |
2.3.2 水土资源匹配的生态学与地理学解释 |
2.3.3 水土资源匹配测算 |
2.3.4 粮食结构调整的水土资源效应 |
2.4 总结评述 |
2.4.1 粮食结构调整对不同时空尺度的耕地利用的影响研究有待加强 |
2.4.2 粮食作物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有待加强 |
2.4.3 水土资源匹配的测度存在较大差异 |
2.4.4 水-耕地-粮食三者的关联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
2.4.5 耕地、水、粮食的未来情景预测方法仍有改进与丰富的空间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概述 |
3.1 概念界定 |
3.2 理论基础 |
3.2.1 自然资源经济学理论 |
3.2.2 农业经济学理论 |
3.2.3 资源地理学理论 |
3.3 分析模型 |
3.3.1 耕地利用与粮食空间分布分析模型 |
3.3.2 耕地-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
3.3.3 水-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
3.3.4 水-耕地-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
3.3.5 长短期记忆模型(LSTM) |
3.4 研究区概况 |
3.4.1 地形地貌 |
3.4.2 气候特征 |
3.4.3 土壤条件 |
3.5 数据来源 |
第四章 水-耕地-粮食时序变化特征 |
4.1 耕地变化特征 |
4.1.1 耕地总量 |
4.1.2 耕地利用结构 |
4.1.3 耕地灌溉面积 |
4.1.4 耕地质量等别 |
4.2 水资源变化特征 |
4.2.1 水资源总量 |
4.2.2 供水能力 |
4.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
4.2.4 用水量变化 |
4.2.5 用水总量控制目标 |
4.2.6 农田灌溉用水 |
4.3 粮食作物生产特征 |
4.3.1 粮食生产 |
4.3.2 水稻生产 |
4.3.3 玉米生产 |
4.3.4 小麦生产 |
4.3.5 大豆生产 |
4.3.6 杂粮生产 |
4.4 章节小结 |
第五章 水-耕地-粮食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5.1 耕地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5.1.1 水田与旱地的空间分布 |
5.1.2 “水改田”与“旱改水”分布区域 |
5.1.3 新增耕地来源与分布区域 |
5.1.4 减少耕地去向与分布区域 |
5.2 水资源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5.2.1 水资源总量空间分布 |
5.2.2 供水量空间分布 |
5.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等级分区评价 |
5.2.4 水资源总量与用水量的空间匹配分布 |
5.2.5 灌溉用水量空间分布变化 |
5.3 粮食作物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5.3.1 粮食生产空间自相关分析 |
5.3.2 粮食生产重心移动特征 |
5.3.3 粮食生产空间分布 |
5.3.4 各粮食作物生产空间分布 |
5.3.5 粮食种植结构空间聚类 |
5.4 章节小结 |
第六章 粮食-耕地(LF)关联研究 |
6.1 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效应 |
6.1.1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
6.1.2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时序差异 |
6.1.3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空间分异 |
6.1.4 耕地利用效应主导因素 |
6.2 粮食生产结构对虚拟耕地的影响 |
6.2.1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时序变化特征 |
6.2.2 粮食生产变化对虚拟耕地含量时序变化的影响 |
6.2.3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空间聚类 |
6.2.4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变化幅度的空间差异 |
6.2.5 粮食生产变化对虚拟耕地含量影响的空间差异 |
6.2.6 结构及单产变化对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增减变化的影响 |
6.3 章节小结 |
第七章 粮食-水(WF)关联研究 |
7.1 粮食生产结构变化对综合灌溉定额影响 |
7.1.1 粮食作物综合灌溉定额时序变化 |
7.1.2 粮食种植结构对综合灌溉定额变化影响的阶段特征 |
7.1.3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空间分布 |
7.1.4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变化影响因素 |
7.2 粮食生产变化对灌溉需水量变化影响 |
7.2.1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时序变化 |
7.2.2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时序变化的影响因素 |
7.2.3 粮食生产变化对需水强度的影响 |
7.2.4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空间分布 |
7.2.5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变化影响因素空间特征 |
7.2.6 粮食作物需水强度主要影响因素 |
7.3 章节小结 |
第八章 水-耕地-粮食(WLF)关联研究 |
8.1 水土资源匹配研究 |
8.1.1 粮食生产可利用水资源 |
8.1.2 粮食生产可利用耕地资源 |
8.1.3 粮食生产水土资源匹配变化 |
8.2 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研究 |
8.2.1 不同情境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时空变化 |
8.2.2 不同情境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变化影响因素 |
8.3 章节小结 |
第九章 未来水-耕地-粮食(WLF)关联及调控 |
9.1 预测模型构建 |
9.1.1 LSTM模型构建 |
9.1.2 对比模型构建 |
9.1.3 模型评价指标 |
9.2 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情况预测 |
9.2.1 耕地总面积预测 |
9.2.2 耕地复种指数变化预测 |
9.2.3 粮食面积比例变化预测 |
9.3 粮食种植结构变化预测 |
9.3.1 水稻播种面积预测 |
9.3.2 玉米播种面积预测 |
9.3.3 大豆播种面积预测 |
9.3.4 其他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预测 |
9.3.5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预测 |
9.4 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情况预测 |
9.4.1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预测 |
9.4.2 粮食灌溉用水量预测 |
9.4.3 农田灌溉用水效率预测 |
9.4.4 灌溉耕地面积预测 |
9.5 未来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预测 |
9.6 水-耕地-粮食关联调控策略 |
9.6.1 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 |
9.6.2 灌溉水资源管理 |
9.6.3 灌溉用水效率优化 |
9.6.4 灌溉定额管理 |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创新之处 |
10.2.1 方法创新 |
10.2.2 内容创新 |
10.2.3 实践创新 |
10.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环境适应性视角下的泸州古城城址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泸州古城的复杂环境构成 |
1.1.2 城镇选址与环境适应性研究 |
1.2 研究对象 |
1.2.1 研究范围空间限定 |
1.2.2 研究时间跨度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环境适应性研究与古城营建 |
1.3.2 古代城市选址的研究综述 |
1.3.3 泸州古城营建相关研究 |
1.4 研究主旨、意义和方法 |
1.4.1 研究主旨 |
1.4.2 研究意义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环境适应视角下的古城选址理论研究 |
2.1 环境适应性理论的再认识 |
2.1.1 环境适应性理念的形成与发展 |
2.1.2 .适应性思维模式特性 |
2.2 古城选址的环境适应性层级构建 |
2.2.1 古城选址相关概念 |
2.2.2 外部环境——影响选址的环境因素提取 |
2.2.3 适应性主体——古城选址的层级体系构建 |
2.3 基于环境适应性理论的古城选址研究机制 |
2.3.1 选址体系与外部环境的整体观 |
2.3.2 动态发展的环境适应过程 |
2.3.3 基于协同适应思维的选址适应方式 |
第三章 泸州城外部环境及城址层级系统概况 |
3.1 泸州古城外部环境要素 |
3.1.1 自然环境要素特征 |
3.1.2 人文环境要素特征 |
3.2 环境适应性主体——泸州古城城址体系概述 |
3.2.1 宏观层级——从“内地边陲”到“边区中心” |
3.2.2 微观层级——三座城池的城市形态 |
第四章 泸州古城选址动态适应演化 |
4.1 从混沌到有序:选址管驿嘴 |
4.1.1 军政环境:秦汉西南夷开发下“边郡”初立 |
4.1.2 自然环境:适灾环境下的“据险围城” |
4.1.3 文化环境:注重环境求实用的思想体系 |
4.2 分岔与突变:泸城三迁 |
4.2.1 军政环境:宋蒙战争背景下的泸城三迁 |
4.2.2 社会经济:发展停滞 |
4.2.3 自然环境:城址安全失衡,人居环境失陷 |
4.3 成熟跳跃:溯回管驿嘴 |
4.3.1 军政环境:边郡的内郡化下的行政中心南移 |
4.3.2 社会经济:区域交通机遇下的商品经济的繁荣 |
4.3.3 社会文化:因势利导与礼制发展思想融合下的城镇格局 |
4.3.4 经济技术:技术创新成熟下城市用地扩张 |
第五章 泸州古城环境适应性机制总结 |
5.1 从动适应山地环境多层面的城镇选址 |
5.1.1 环境承载容量规限下的城镇空间发展 |
5.1.2 安全需求动力下的防御结合山城选址 |
5.2 协同适应城镇功能的空间结构演化 |
5.2.1 与“山地军事堡寨”相适应的城政合一的封闭空间 |
5.2.2 与“边区中心”相适应的城郭分离 |
5.2.3 与“贸易转运中心”相协调的双轴线空间延展 |
5.3 能动改造环境的变革与发展 |
5.3.1 经济技术引导下土地的利用率的逐渐提高 |
5.3.2 城镇经济网络的形成及城镇空间的多样性发展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泸州古城选址环境适应性发展研究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6.2.1 研究创新 |
6.2.2 研究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地方志书与文史资料 |
着作图书文献 |
学术刊物文献 |
学位论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重庆市中稻气候生态适应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应急建设的老旧住区适应性更新设计研究 ——以唐山河北一号小区为例[D]. 李尧.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重庆市中心城区街道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评价与优化[D]. 龙光红. 西南大学, 2021(01)
- [3]重庆市中心城区综合公园花境景观美学评价及优化研究[D]. 郭贵香. 西南大学, 2021(01)
- [4]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D]. 初亚奇. 天津大学, 2020
- [5]青海循化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布局研究[D]. 邹泽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D]. 林林.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7]健康建筑理念下适应青少年的大连室外健身空间设计研究[D]. 郭蕊.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8]济南小龟山山体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 李姝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2)
- [9]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D]. 向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10]环境适应性视角下的泸州古城城址演变研究[D]. 曹雅倩.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