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杭州市地震灾害地质背景及抗震设防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蒋杰[1](2021)在《杭州市钱塘新区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地下空间开发是应对目前空间短缺问题的最佳方案,国内的许多城市都将地下空间作为新一轮规划的重心,但由于地下空间开发具有不可逆的特性,冒进式开发易造成资源浪费,部分发达城市浅层地下空间已趋饱和,因此,在开发前进行地下空间地质适宜性评价是实现合理有序开发的重要环节,也是国土空间科学规划的必要前提。本文通过收集钱塘新区范围内地质资料及相关学术成果,对研究区内影响地下空间开发的地质环境条件进行识别,从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活动断裂及地震效应、环境地质问题五个方面,构建了浅层、次浅层和次深层的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地下工程需要考虑较长时间维度的稳定性,本文借鉴了负面清单法的核心思想,对各种制约地下空间发展的不利条件进行负面清算,加入了砂土液化、崩滑流灾害、地面沉降及渗透破坏等地质灾害的易发性指标。传统的评价方法具有较明显的“短板效应”,权重确定过程未能充分考虑指标内部差异性,具有较强主观性,本文通过引入变权分析理论加以优化,构建了层次-变权分析模型,根据每个评价单元内指标的实际质量好坏来对常权权重进行数学修正,最后通过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得到研究区三个层位的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结果。本次研究的评价深度为地下50m以浅,划分为浅层(0~15m)、次浅层(15~30m)和次深层(30~50m)三个层位,根据评价结果划定四个适宜性等级:适宜性好(Ⅰ级)、适宜性较好(Ⅱ级)、适宜性中等(Ⅲ级)和适宜性较差(Ⅳ级),主要评价结果为:(1)浅层地下空间Ⅰ级和Ⅱ级区域占比67.47%,总体适宜进行开发,主要制约因素是岩土体综合特征及砂土液化、渗透破坏;(2)次浅层地下空间以Ⅰ级和Ⅱ级区域占比45.7%,其地质条件复杂,具有一定的开发难度,主要制约因素包括岩土体综合特征、含水层富水性和渗透破坏等因素;(3)次深层地下空间Ⅰ级和Ⅱ级区域占比72.17%,能较好支撑地下空间开发,但是地下水控制难度较大,进行开发时需着重考虑水力条件。目前钱塘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程度还处在较低的水平,本研究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进行了探索,并在评价方法优化方面取得了一定创新,可为钱塘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同时为地下空间规划的编制提供理论支撑。
马东周[2](2021)在《包容性视角下新北川县城公益性服务设施使用后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世纪以来,国家经济水平显着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精神文化生活丰富,民生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日常城市生活中,公益性服务设施作为人与社会沟通交流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包容性程度直接影响城市的运行状况。本文从包容性视角出发,对新北川县城公益性服务设施的安全性、可达性、适用性和关怀性进行使用后评估,强调城市发展成果惠及人人,在得到评估结论的同时,寻求一套具有包容性和普适性的公益性服务设施使用优化策略,让城市公益性服务设施在设计、施工建设和使用运营过程中更加合理有序。文章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二部分为文章初始章节,首先描述研究背景、目的意义与内容,制定对应的研究路线,其次,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中,关于包容性、公益性服务设施与使用后评估三个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了解当下研究基本概况。第三部分是研究对象的现状描述与总结,在明确北川县域以及新县城地理概况、灾害特征、震后损失与重建发展过程等背景状况后,结合规范标准,分析总结新县城公益性服务设施布局现状,为后续研究做铺垫。第四部分主要内容是构建指标体系,开展定量评估,根据设施性质的不同,分别构建各具侧重点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获得客观详细的指标权重并加以分析。第五部分主要内容是展开应用研究,在确定指标权重基础上,选取每类公益性服务设施中最具代表性的机构作为样本,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其结果代表对应设施的使用包容性程度,根据评价结果,总结分析各类设施优化紧迫性较高指标,提出优化建议,增强设施包容性。本文创造性地在公益性服务设施的使用后评估过程中,融入包容性,构建具有包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验证。通过对评估结论的分析,得出新北川县城公益性服务设施在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以及日常使用等方面的包容性整体良好,部分设施较为优秀,但在诸多细节方面,也存在亟待优化和改进之处。加强公益性服务设施包容性程度的策略应包括政策性措施与针对性措施,其中,政策性措施包括加强政府顶层设计,推进过程的平等共享,加强风险预测预警、增加管理投入和开展包容性设计;针对性措施需根据设施具体情况展开精准提升。综上所述,所得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希望能对新北川县城,或其他类似城市的公益性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与使用提供一定参考。
杜亚男[3](2021)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避难新模式研究 ——以宁夏海原县老城区为例》文中提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在地震发生时为灾民提供避难和临时生活的安全场所,是灾后重建及灾后救援工作的基础。如何科学地规划布局并维护管理好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使其在地震灾害发生后,最大限度地发挥避难与救灾功能,仍是目前我国防灾减灾领域急需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采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模式,为海原县老城区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拓展了思路。应急避难场所与公园绿地、学校、公共建筑等的衔接,为城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注入了全新思想。(2)采用建筑易损性分析法对海原县老城区进行研究,预测Ⅷ度地震时,无家可归人数为25890人,占老城区总人口 47%。(3)根据“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理念选取32处应急避难场所,采用公共区位理论(LA模型),遵循安全性、容纳性、就近性、“平灾结合”的基本原则规划应急避难场所,得到符合LA模型要求的20处应急避难场所。(4)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研究区域应急避难场所进行评价,得分为“优”、“良”、“中”和“差”的场所分别为1处、10处、8处和1处。根据评价结果,确定19处更加贴合海原县老城区现状的应急避难场所。(5)依据“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模式、无家可归人口数及层次分析法评价结果,制定海原县老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分类方案(紧急避难场所、固定避难场所、中心避难场所),提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及优化策略,为城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提供借鉴。本文以宁夏海原县老城区为例,利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模式,将应急避难场所与公园绿地、学校、公共大型建筑等结合,拓展应急避难场所的外延,提出从前期受灾人口预测到避难场所选取再到对应急避难场所评价一体化规划方法。采用公共区位理论(LA模型)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进行规划,在建筑易损性分析、受灾人口预测、构建应急避难场所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的基础上,对应急避难场所进行评价和优化,科学规划海原县老城区应急避难场所,研究结果符合海原县老城区现状及防灾减灾需求,可为我国中小型城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提供思路和参考。本文得到宁夏重点研发项目《基于区位配置模型的社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设计研究》(2016KJHM38)、宁夏自然基金项目《基于区位配置模型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空间规划研究——以海原县老城区为例》(2020AAC03047)等项目的资助。
王思成[4](2020)在《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滨海城市兼具高经济贡献度与高风险敏感度,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对复杂且多样化“城市病”风险的源头管控。而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偏重空间与设施的被动应灾,缺乏动态风险治理技术支撑,导致防灾能力认知不清、“平灾结合”缺失、多规衔接困难等现实矛盾,工程性综合防灾体系亟待引入精细化风险治理思路进行拓展与完善。论文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智慧技术的滨海大城市安全策略与综合防灾措施研究》(13&ZD162)的支撑下,以安全风险治理为导向,探究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全文按“发现问题--聚焦困难--寻找办法--应用反馈”的思路展开,在风险治理与防灾规划两大重要领域之间,构建耦合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体系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框架,将风险治理技术的应用,由规划前期分析,拓展到从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通过理论探索、规划溯源、路径细化,辨析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特征,论证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其重构路径,组建融合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系统,提出差异性防灾空间规划策略,达到摸清滨海城市安全风险底数、准确全面风险评估、提高综合防灾效率的目的。在风险治理理论探索层面。运用灾害链式效应分析方法,从物质型灾害和风险治理行为的“双视角”建立了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整体认知路径。由传统物质灾变能量的正向传递转为风险治理行为的反作用力研究,创建了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出风险治理行为在应对物质型灾害“汇集-迸发”式的灾变能量正向传导时,具有“圈层结构”的逐级互馈特征,认为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必须依此机理特征,形成多层级的防灾空间体系。嫁接风险管理学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度量方法,构建了适用于滨海城市的灾害链式效应风险评估框架,认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必须以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为目标,通过风险评估耦合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体系,丰富了多学科交叉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理论内涵。在综合防灾规划溯源层面。论文通过纵向多灾种防灾技术演进分析,横向多部门防灾规划类比,认为现状综合防灾能力认知不清是导致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的根源。紧扣所有防灾规划均以最低防灾基础设施投资,换来最优防灾减灾效果的本质诉求,移植经济地理空间计量模型,首次提出运用综合防灾效率评价,规范并统一综合防灾能力认知方法。通过量化防灾成本、灾害产出、风险环境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得到影响我国滨海城市综合防灾效率提升的5个核心驱动变量,依此制定韧性短板补齐对策。通过对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与综合防灾效率的研究,得到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规划的响应机制。分别从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拓展性重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的完善性重构,形成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融合“全过程”风险治理技术的重构路径,为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在规划路径细化层面。突破传统综合防灾规划静态、单向的风险评估定式,细化“多维度”风险评估指标框架:通过多元主体的灾害链式效应分析,认为灾变能量在政府、公众与物质空间环境间,存在领域、时间与影响维度的衍生关系,逐项建立了集成灾害属性、政府治理、居民参与等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评判标准,为综合防灾规划提供了理性数据支撑。改变防灾设施均等化配置或减灾措施趋同化集合的规划方式,细化“多层级”空间治理体系内容:通过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组建,认为治理差异性是滨海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的关键点,针对不同空间层级的主导型灾害风险及其灾害链网络结构特征,分级划定风险管控与防灾规划的重点内容,最大程度地发挥防灾基建与管理投入的效用,提高综合防灾规划效率。以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风险治理为目标,细化“全过程”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认为耦合风险监测、评估、管控机制的综合防灾规划,必须具备风险情报搜集与分析、风险控制与防灾空间布局、风险应急处置与规划实施三个阶段。完整呈现了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通过天津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应用反馈,表明本文“全过程”风险治理、“多维度”风险评估、“多层级”风险管控的规划路径,有利于提升滨海城市整体韧性,可为其他城市开展安全风险治理,建设综合防灾体系提供研究范例。
王尧树[5](2020)在《汶川地震纪念景观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为宏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汶川地震纪念景观体系,这为精神家园的重建,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提供了重要载体,其空间分布的不均质性和空间错置现状引发了对灾后重建区空间正义问题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审视现存地震纪念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以汶川地震纪念景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Arc GIS、Geo Da、SPSS等定量分析工具,使用标准差椭圆、平均最近邻、多距离空间聚类、空间自相关、核密度分析、缓冲区分析、标准距离、OLS模型和GWR模型等方法,揭示地震纪念景观的空间分布格局、方向性特征、分布模式、聚集特征和空间关系,探讨景观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取得如下主要结论与认识:第一,汶川地震纪念景观可划分为宏观、中观与微观3个主类,地震纪念地、地震遗址公园、地震遗址、地震场馆、纪念园、纪念广场、遇难者公墓、纪念学校、地名景观、纪念碑石、纪念雕塑、纪念墙共12个亚类和若干景观元。第二,3类空间尺度地震纪念景观分布于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雅安、南充、巴中、阿坝8个市州,地震纪念地与地震遗址呈“零星状”分布,地震遗址呈现出以汶川、青川、彭州三个聚集点为核心向外围扩散的格局,地震场馆整体呈“带状”分布,纪念园与遇难者公墓呈“稀疏式串珠状”分布,纪念广场呈“紧密式串珠状”分布,纪念学校呈“单中心、放射状”的“扇”型结构分布,地名景观呈“双中心,喷射状”分布,纪念碑石呈“带状”分布,纪念雕塑与纪念墙分别呈“间断式串珠状”与“零星状”分布。同时,上述12类地震纪念景观方向性显着,均呈现东南-西北展布。第三,平均最邻近指数与K值计算结果,显示汶川地震纪念景观呈现显着的高程度空间结构聚类特征;全局空间自相关莫兰指数值大于零,表示地震纪念景观在空间上呈正相关,且趋于空间聚集。第四,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成都、德阳、绵阳等5个市州属于高高聚集,雅安、甘孜、巴中等6个市州属于低高聚集,乐山、眉山、凉山等10个市州为低低聚集;LISA集聚图显示成都、德阳、绵阳、阿坝共4个市州呈现出显着的空间聚集性特征,南充属于LH形区域,表明与相邻的市州呈现显着的空间负相关关系;核密度分析显示汶川地震纪念景观空间分布差异显着,聚集性特征显着,呈现出以汶川映秀(震中)、德阳绵竹、广元青川3个聚集点为核心向外围扩散的格局。第五,缓冲区分析显示汶川震纪念景观表现出明显的以四大地震遗址区为中心,随着距离增加而逐渐衰减的特征,且四大地震遗址区对地震纪念景观的排布具有较强导向性影响;标准距离分析显示汶川地震纪念景观集中度:宏观尺度景观>中观尺度景观>微观尺度景观。第六,OLS模型中面积加权平均烈度、万人死亡和失踪率2个因子与地震纪念景观数量呈正相关性,且在影响程度上前者大于后者;GWR模型中面积加权平均烈度、万人死亡和失踪率、万人倒塌房屋率、规划重建项目数、规划总投资5个因子与地震纪念景观数量呈正相关关系,地震灾害危险度、万人转移安置率、第三产业产值、城镇化率、公路里程5个因子与地震纪念景观数量呈负相关关系,且上述10个因子回归系数绝对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基本处在灾区边界的县、市、区。综上所述,聚焦地震纪念景观空间配置问题,通过系统梳理地震纪念景观类型,揭示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对汶川地震纪性景观保护及其纪念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望为优化地震纪念景观空间配置,特别是规划建设理想的灾后地方性空间提供理论基础与借鉴。
冯天兵[6](2020)在《广元市工程地质环境对城市规划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广元市中心城区环境地质较为复杂,大致可分为中山、低山丘陵、河谷丘坝;南部临四川盆地,北部邻龙门山脉,城市以东西走向分布在河谷之中,为较为平缓地段,嘉陵江横穿城市。本文以广元市城区环境地质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聚类法两种方法对城市环境地质进行评价研究。将广元市工程地质环境评价结果作为城市用地规划的重要依据,尝试分析解决广元城市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并通过与广元市现行城市规划对比,对现有规划现有提出调整方案的建议,同时提出广元城市规划优化方案。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收集广元市城区自然地质环境背景、工程地质条件资料,分析广元市城区所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主要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地面塌陷,并对其防治原则,防治措施作出建议。(2)在充分了解广元市中心城区地质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影响因素基础之上,选择:地形坡度、相对高差、地热资源丰富程度、地下水丰富程度、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地质灾害危害性程度、地质灾害治理难易程度、人类工程活动强度和人口密度9个因素为地质环境评价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灰色聚类分析法建立计算模型,两者结果较为一致,最终得到,在对广元市的121个划分网格中,达到地质环境评价优良区共有35个单元格,面积约占研究总面积的28.93%,这一区域地势方面起伏不大,高差的值较为适宜,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不高;地质环境评价中等区有80个单元格,占总面积约66.12%,这些区域涉足丘陵地区,所以相对于前者来说地形起伏更大,常年受到一些地质灾害的威胁;地质环境评价差区有6个单元格,占总面积的4.96%,这些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同时地质灾害危险性威胁较大,作为城市的建设土地来说应另做考量。(3)以广元城市规划区环境地质治理综合评价为基础,结合广元市的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城市规划方案的分析。根据分析得到的地质环境的情况对广元市的城市用地规划布局和地质环境的优化提出了建议,包括在城市布局方面如何改善城市建设、公共服务建设、居住地用地建设;在地质环境用地方面鼓励分区建设,水资源等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与环境保护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高宇[7](2020)在《基于风貌保护的传统民居内部结构重建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有5000多座传统村落和不计其数的传统民居对其进行保护是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重需要。同时,这些具有特色风貌的传统民居有相当部分由于年久失修已经成为危房,亟需对其进行加固改造。而大多数传统民居建造年代久远且存在原生结构缺陷,仅靠传统加固无法使其安全性达到要求。在此情况下,课题组采用外墙保留-内部重建的方式对这些危旧民居进行,同时保持原有建筑的风貌特征没有大的改变。然而,对于这种外墙保留-内部重建的加固改造模式,目前并没有相应的规范的设计方法。因此,本文以课题组设计改造的实际工程为基础,对此类改造模式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对实际乡村房屋进行了加固改造。对房屋各构件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与分析,确定使用外墙保留-内部重建对房屋进行加固改造,并参与设计、施工。发现结构改造难点、总结结构改造设计要素、设计结构改造方案以及确定施工工序等改造技术措施。(2)针对单面配筋砂浆加固的砖墙建立了36个有限元模型,研究单面配筋砂浆面层加固的墙体在向平面外两侧弯曲时的不同力学性能,得出墙体向不同侧弯曲时的荷载-位移曲线。并通过对比不同面层所加固墙体的计算结果,研究加固面层厚度、面层强度、配筋率等因素对加固后墙体平面外性能的影响。(3)针对外墙保留-内部重建房屋在地震等水平作用下的内力进行研究,结合外墙的特殊平面外性能研究结构在水平作用下的主要工作模式。将结构简化为二维计算简图进行理论分析,并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进行验证。确定该类改造中外部墙体和内部新建结构的相互影响状态,得到内外部分之间连接体系的内力计算方法。综上,外墙保留-内部重建式的改造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建筑的延性和安全性,可推广于农村地区;该类改造房屋在地震等水平作用下的受力状态也有一定的特殊性,掌握建筑的内力分配规律对于今后该类房屋的改造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威涛[8](2019)在《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地壳运动的活跃,使多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明显上升,并且灾难性事件增多。与此同时,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城市人口持续增长,这就意味着有大量的城市人口正在、也将更多地暴露于自然灾害威胁之下。城市疏散避难空间是灾害情景下工程抗灾设防受损后的第二道防线——保障人口生命安全的底线空间,也是收容救助活动的集核空间、城市机能运转的辅助空间。所以,疏散避难空间的规划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和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适应灾害风险”简称“适灾”,是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建设的根本目标,指在不同的灾害风险条件下都可以可靠地发挥庇护、收容、救助等关键职能,降低甚至避免灾害风险导致的人口及相关社会经济损失。但是,当我们审视当前各个城市的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工作时,会发现似乎陷入了一种困局——规划者们常常遵循既定经验范式,采用实体中心的规划技术手段(指从自上而下的视角关注事物的平面与静态结构)就灾害谈设计,从而忽视或回避了疏散避难空间和灾害风险之间复杂的、生动的适应关系及运行逻辑,导致难以把握这种适应关系所形塑的适灾对策。何为“适灾”?如何“适灾”?这成为现有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亟待回归、思考并解答的问题。首次采用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对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内部运行机理和外部规划响应进行双向探索。通过适灾机理向规划响应的推导,最后落足于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的应用,不仅帮助突破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适灾困局,还在于弥补现有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研究的理论缺欠。也期待通过贡献出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研究的专项性成果,启发其他城市空间适灾理论的充实和适灾规划的完善。以基础平台搭建-适灾总体探讨-适灾分题探讨-适灾规划应用为研究路线依次展开:第一部分,搭建“适灾”研究的基础平台。通过梳理归纳“疏散避难空间”、“灾害风险”、“CAS理论”的发展动态,搭建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研究和规划应用的基础平台,奠定研究广度、深度和精度。包括:明确以综合疏散避难空间为研究主体,规划内容向多灾种、多时段、多手段、多尺度和多主体5个方面扩展;明确以损失型灾害风险为适应对象,分解为致灾性、暴露性和敏感性3个风险维度;引入CAS经典理论,辅以社会生态系统的CAS衍生理论、城市空间系统的CAS应用程序,探索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适灾问题。第二部分,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总体探讨。通过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与CAS理论的耦合分析,论证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属于复杂适应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起包括空间复杂性表现、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适灾系统构成、适灾系统外部特征和适灾系统内部机制在内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思想。其中,通过挖掘适应概念的可持续发展内核,提出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再通过搭建内部机制达到适灾要求的作用框架,建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适灾运行机理模型。然后,将适灾理论思想和适灾机理模型转化为规划语言,确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概念,重塑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体系,包括:建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总体思路;将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转化为新的规划原则;受适灾机理模型启发建立规划方法集合;确立清晰的规划流程和完整的规划内容;赋予新的规划属性和价值等。第三部分,以滨海城市为例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分题探讨。滨海城市是社会经济活动最活跃、人口最集中、灾害形势最复杂的城市地区之一。通过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保障灾害情景下的人口安全,并以人口之安全维护社会经济之稳定,对于滨海城市而言至关重要。根据适灾规划体系指导,将适灾规划分为“确保场所和环境庇护安全,适应多灾种致灾性”、“确保紧急和生活收容有效,适应人口暴露性”、“辅助城市持续运转和快速恢复,适应救助敏感性”3项专题分别展开。在每个专题下,首先通过分析滨海城市灾害风险主要影响要素,确定灾害风险评价指标,辨析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异特征;然后,针对滨海城市典型的灾害风险特征,将适灾运行机理模型具象化,形成疏散避难空间使用行动情景图式;以该图式为依据,搭建跟随灾害风险提升、承载邻域层自治行动向城市层统筹行动升级的疏散避难空间形制、配置和布局策略。第四部分,对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做规划应用研究。在对前文提出的空间适灾规划策略进行应用的同时,就应用研究区域本身发现并解决适灾专题探讨中忽视的差异性和细节性问题,指导我国滨海城市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提升,也为其他城市地区提供有益的借鉴。最后,建立一套指涉多方参与主体、识别多层规划权责、执行多元规划程序的规划保障措施,用于保障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编制、实施和使用的效果。
沈建中[9](2019)在《避难场所及逃生通道在农村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以晋江市内坑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晋江市内坑镇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地震带,受到附近海域及台湾破坏性地震影响且常为有感地震,在东南沿海是常受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的代表性地区。内坑镇在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事件发生时,利用避难场所及逃生通道转移群众和避险,然而,也暴露出避难场所及逃生通道发挥作用有限,仅起到“住”的功能。本研究通过问卷及访谈调查了内坑镇现有避难场所及逃生通道的基本情况,分析农村居民、农村干部及工作人员对避难场所及逃生通道的认知情况、发挥作用的感知情况和参与宣传演练情况等,并基于社会风险管理理论对内坑镇的突发风险类型及突发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基于应急管理理论分析避难场所及逃生通道有没有发挥作用、发挥哪些作用,分析避难场所及逃生通道发挥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梳理避难场所及逃生通道的现有作用机制,提出发挥作用有限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包揽一切”造成的村级自治组织的不作为、缺乏宣传与演练、群众缺乏防灾意识、逃生通道被占用、避难场所位置不清、缺乏防灾物质储备等。基于对避难场所及逃生通道现有作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结合相关利益主体的特点,构建避难场所及逃生通道在农村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发挥作用的新模式——“村委会、老人会+学校+政府+群众”,主要是:以村委会、老人会为牵头发动群众的主体;以学校现有的防灾减灾培训、演练等为载体,搭建宣传、教育、演练、避难、救助等为一体的平台;政府主要以指导和监督为主。在减灾阶段,优化避难场所及逃生通道的布局,强化宣传、演练,建立应急机制,发挥村委会、老人会的动员群众参与的积极作用,在平安时期,发挥避难场所及逃生通道的宣传、教育、演练等作用,并做好应急预案的编制及恢复重建的设计方案等,同时,村委会、老人会或学校指定专人负责避难场所及逃生通道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发动乡贤、企业、个人等捐资、捐物,多方筹措防灾减灾资金,政府做好指导和监督及相关资金保障;在准备阶段,政府指导村委会、老人会或学校做好应急物质储备、设备采购等相关应急措施,建立村级应急队伍,深化避难场所及逃生通道提供避难疏散、安置、救援等作用的能力;在响应阶段,村委会、老人会、学校及政府共同做好抗灾、救灾工作,调动一切力量和物质,确保临时避难场所、固定避难场所能提供灾难期间安置食宿、应急用电等基本生活保障作用,发挥应急救护、指挥中心等作用,逃生通道能顺畅、及时疏散避难群众至避难场所;在恢复阶段,各方共同参与,按照减灾阶段制定的重建方案等开展家园恢复,同时,继续提供后续的避难居住,基本生活保障的作用,直至家园恢复重建完成;此外,灾后还要做好灾后应急物质储备库的物质补缺补漏等工作,并切实管理、维护到位,充分发挥避难场所及逃生通道的作用,为其他地方应急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王晓雯[10](2019)在《韧性理念下的泉州市综合应急避难场所体系规划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城市极端灾害频发,城市对于安全保障的需求日益增大。灾害给城市造成重大破坏和损失的程度与城市空间的承灾性紧密相关,避难空间是城市安全建设的重要物质空间载体,是城市应对灾害的重要保障。韧性理论有助于提升城市空间抵御灾害冲击的能力,韧性城市的建设是城市安全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必然趋势。因此,基于韧性理论,对综合应急避难场所体系的规划研究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本文先对系统论、韧性城市、综合防灾、灾害风险等基础理论进行梳理,其次分析综合应急避难场所体系和韧性综合防灾规划相关研究,总结应急避难场所体系的主要问题是忽视系统性建设、不注重灾害全过程的规划应对、缺乏韧性理念下针对多种灾害类型的规划研究及对策差异化定制与实践。其次,在研究理论方面,本文按照系统论思路和韧性理念的内涵,遵循不同灾害和避难主体的差异性,分析不同避难行为对避难场所的不同需求,对系统环境进行分析,研究与之相对的韧性角度下的综合性应急避难场所体系的系统功能、要素与结构的应具备的韧性特征和能力;并剖析综合应急避难场所系统运行机制,探讨不同阶段的韧性响应的关键因素,以期为系统功能、要素、结构发挥其作用的过程中提供有力支撑。在分析方法与技术手段方面,依据理论研究的内涵与结果,构建综合灾害评估—选址适宜评价—紧急避难选址——固定避难布局—中心避难优化—响应运行提升的思路流程和技术方法体系,以指导实证研究。然后,在实践方面,首先确定泉州主要灾害种类,再从单灾种风险分析评价入手,对多灾种进行耦合分析,最后全面综合分析多灾害情景下的后果,依据评价结果对应急避难场所进行选址适宜性评价。再进行固定避难场所的选址布局;结合固定避难场所布局结果和可达性分析对中心避难场所进行布局与优化;结合系统运行过程对应急响应能力进行评价与提升。最终,建构一个基于灾害类型多样、结合避难需求差异、顺应应急避难场所空间运行规律的综合应急避难场所体系框架,弥补应急避难场所研究中系统性不强的缺点。探索不同灾种响应、不同层次应急避难场所韧性规划、不同阶段系统运行能力提升的整体流程,为综合应急避难体系的规划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二、杭州市地震灾害地质背景及抗震设防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杭州市地震灾害地质背景及抗震设防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杭州市钱塘新区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1.5 实物工作量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自然地理概况 |
2.3 区域地质背景 |
2.3.1 地层岩性 |
2.3.2 地形地貌 |
2.3.3 地质构造 |
2.4 工程地质概况 |
2.4.1 工程地质条件 |
2.4.2 水文地质条件 |
2.5 不良地质条件 |
2.6 地下空间发展现状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下空间开发地质影响因素分析 |
3.1 地形地貌 |
3.1.1 地形坡度 |
3.1.2 地貌类型 |
3.2 工程地质条件 |
3.2.1 岩土体综合特征 |
3.2.2 地基承载力 |
3.2.3 软土厚度 |
3.2.4 卵砾石厚度 |
3.3 水文地质条件 |
3.3.1 含水层富水性 |
3.3.2 含水层厚度 |
3.4 地震效应 |
3.4.1 活动断裂 |
3.4.2 场地类别 |
3.4.3 砂土液化 |
3.5 环境地质问题 |
3.5.1 地下水腐蚀性 |
3.5.2 崩滑流易发性 |
3.5.3 地面沉降易发性 |
3.5.4 渗透破坏易发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下空间地质适宜性评价方法体系 |
4.1 评价范围 |
4.1.1 评价深度范围 |
4.1.2 评价单元划分 |
4.2 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2.3 指标量化分级方法 |
4.3 评价因子权重确定 |
4.3.1 层次分析法 |
4.3.2 层次分析法优缺点分析 |
4.3.3 变权分析法 |
4.3.4 局部变权计算 |
4.4 综合评价 |
4.4.1 传统综合评价方法 |
4.4.2 灰色关联分析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评价结果分析与讨论 |
5.1 评价结果分析 |
5.1.1 浅层地下空间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1.2 次浅层地下空间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1.3 次深层地下空间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2 评价结果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学术成果 |
(2)包容性视角下新北川县城公益性服务设施使用后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包容性重建”的提出 |
1.1.2 “包容性重建”在新北川县城的体现与应用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包容性 |
2.2.2 公益性服务设施 |
2.2.3 使用后评估 |
2.3 本章小结 |
3 新北川县城公益性服务设施布局现状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与地形 |
3.1.2 灾害特征 |
3.2 受灾情况及灾后重建总结 |
3.2.1 受灾情况 |
3.2.2 灾后重建及发展过程 |
3.3 新北川县城公益性服务设施布局概况 |
3.3.1 教育科研设施 |
3.3.2 文化体育设施 |
3.3.3 医疗卫生设施 |
3.3.4 社会福利设施 |
3.4 公益性服务设施现状总结 |
3.5 本章小结 |
4 使用后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与分析 |
4.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1 教育科研设施 |
4.2.2 文化体育设施 |
4.2.3 医疗卫生设施 |
4.2.4 社会福利设施 |
4.3 指标体系的内容及说明 |
4.4 评价方法设计 |
4.4.1 评价方法的选取与运用意义 |
4.4.2 层次分析法 |
4.4.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4.5 问卷调查基础信息小结 |
4.6 指标权重计算与分析 |
4.6.1 教育科研设施 |
4.6.2 文化体育设施 |
4.6.3 医疗卫生设施 |
4.6.4 社会福利设施 |
4.7 本章小结 |
5 使用后评估应用研究 |
5.1 教育科研设施 |
5.1.1 北川中学基本概况介绍 |
5.1.2 方案值计算 |
5.1.3 北川中学使用后评估结果分析 |
5.2 文化体育设施 |
5.2.1 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基本情况介绍 |
5.2.2 方案值计算及结果分析 |
5.3 医疗卫生设施 |
5.3.1 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基本情况介绍 |
5.3.2 方案值计算及结果分析 |
5.4 社会福利设施 |
5.4.1 北川羌族自治县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基本情况介绍 |
5.4.2 方案值计算及结果分析 |
5.5 新北川公益性服务设施使用提升策略 |
5.5.1 教育科研设施 |
5.5.2 文化体育设施 |
5.5.3 医疗卫生设施 |
5.5.4 社会福利设施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总结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避难新模式研究 ——以宁夏海原县老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3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避难新模式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空间规划理论及应用 |
2.1 空间句法模型 |
2.2 建筑易损性预测及无家可归人口预测模型 |
2.3 公共设施区位配置模型(LA模型) |
2.4 层次分析法(AHP) |
2.5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原县老城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现状分析 |
3.1 引言 |
3.2 老城区基本概况 |
3.3 老城区道路可达性评价 |
3.4 老城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原县老城区居住建筑易损性及受灾人口数预测 |
4.1 引言 |
4.2 基于已知震害矩阵的建筑易损性预测及无家可归人口预测模型 |
4.3 海原县老城区居住建筑结构震害影响因素的选取 |
4.4 海原县老城区震害易损性分析 |
4.5 海原县老城区受灾人口数预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LA模型的海原县老城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 |
5.1 引言 |
5.2 老城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候选设施点分析 |
5.3 老城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分析 |
5.4 LA模型与层次分析法结合必要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海原县老城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评价及规划布局优化 |
6.1 引言 |
6.2 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 |
6.3 评价指标权重的赋值 |
6.4 海原县老城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权重计算 |
6.5 海原县老城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综合权重分析及优化策略 |
6.6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模式下的海原县老城区避难场所类型划分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4)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新型城镇化发展成熟期的城市病治理短板 |
1.1.2 滨海城市经济贡献与多灾风险的现实矛盾 |
1.1.3 重大改革机遇期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调适 |
1.1.4 城市安全危机演变下的风险治理应用创新 |
1.1.5 重大课题项目支撑与研究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3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3.1 有关风险治理的核心概念界定 |
1.3.2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范围界定 |
1.3.3 滨海城市灾害链与综合防灾规划内涵 |
1.3.4 论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划定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核心研究方法 |
1.4.3 整体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动态综述 |
2.1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理论体系梳理 |
2.1.1 风险管理与城市治理的同源关系 |
2.1.2 灾害学与生命线系统的共生机制 |
2.1.3 安全城市与韧性城市的协同适灾 |
2.2 风险治理与防灾减灾关联性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外风险治理研究存在防灾热点 |
2.2.2 国内外防灾减灾研究偏重单灾治理 |
2.2.3 二者耦合的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纽带 |
2.3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启示 |
2.3.1 主体多元化:从风险管理到风险治理 |
2.3.2 治理立体化:从减灾工程到防灾体系 |
2.3.3 措施精细化:从灾前评估到动态管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系统机理特征辨析 |
3.1 滨海城市整体灾害链式效应的互馈机理 |
3.1.1 物质灾害与管理危机的海洋特性 |
3.1.2 空间是灾害链延伸的核心载体 |
3.1.3 物质与管理灾害链的互馈关系 |
3.1.4 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的断链减灾 |
3.2 风险治理行为反作用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
3.2.1 风险系统之模糊开放与逐级互馈 |
3.2.2 治理行为之因果回路与反向驱动 |
3.3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构建 |
3.3.1 灾害链式效应动态风险评估模式 |
3.3.2 灾害信息集成综合风险评估框架 |
3.4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特征的解析 |
3.4.1 要素治理的“复合”与“多维”特性 |
3.4.2 网络治理的“长链”与“双刃”特性 |
3.4.3 综合治理的多元化与全过程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治理响应 |
4.1 综合防灾规划困境识别与矛盾梳理 |
4.1.1 整体认知错位导致规划实施低效 |
4.1.2 纵向防灾能力与设防标准冲突 |
4.1.3 横向多种规划间难以相互衔接 |
4.2 综合防灾效率评价与规划困境破解 |
4.2.1 综合防灾效率时空演进下认知防灾能力 |
4.2.2 综合防灾效率导向下补齐韧性治理短板 |
4.3 综合防灾规划与风险治理响应机制 |
4.3.1 风险治理耦合空间规划的必要性 |
4.3.2 综合防灾规划系统响应的可行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耦合“全过程”风险治理的综合防灾规划路径 |
5.1 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重构路径 |
5.1.1 规划内容与方法的并行重构 |
5.1.2 规划目标与定位的治理解构 |
5.2 全过程风险治理下的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设计 |
5.2.1 耦合事前风险分析的规划准备阶段 |
5.2.2 注重事中风险防控的规划编制阶段 |
5.2.3 兼顾事后风险救治的规划实施与更新 |
5.3 规划路径拓展之“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 |
5.3.1 领域-时间-影响维度评估要素构成 |
5.3.2 灾害-政府-公众维度多元评估主体 |
5.3.3 是非-分级-连续维度四级评判标准 |
5.4 规划路径完善之“多层级”空间治理方法 |
5.4.1 宏观层风险治理等级与空间层次划分 |
5.4.2 中观层“双向度”风险防控空间格局构建 |
5.4.3 微观层风险模拟与防灾行动可视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多元主体性的“多维度”风险评估路径 |
6.1 滨海城市多元治理主体的风险评估路径生成 |
6.2 灾害属性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细化 |
6.2.1 聚合城镇化影响的自然灾害指标 |
6.2.2 安全生产要素论的事故灾难指标 |
6.2.3 公共卫生标准化的应急能力指标 |
6.2.4 社会安全保障力的风险预警指标 |
6.3 政府治理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甄选 |
6.3.1 影响维度下的风险治理效能指标 |
6.3.2 政府风险治理效能评判标准细分 |
6.3.3 政府安全风险综合治理效能评定 |
6.4 公众参与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提炼 |
6.4.1 面向居民空间安全感的核心指标 |
6.4.2 融入居民调查的核心指标再精炼 |
6.4.3 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指数评定 |
6.5 链接多维度评估与多层级防灾的行动计划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治理差异性的“多层级”空间防灾路径 |
7.1 区域风险源监控及整体韧性治理 |
7.1.1 区域风险分级之“一表一系统”区划 |
7.1.2 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的韧性治理 |
7.1.3 生命线系统工程的互联共享 |
7.2 城区可接受风险标准与防灾空间治理 |
7.2.1 城区防灾基准之可接受风险标准 |
7.2.2 “耐灾”结构导向的避难疏散体系优化 |
7.2.3 对标防灾空间分区的减灾措施优选 |
7.2.4 PADHI防灾设施选址与规划决策 |
7.3 社区居民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可视化治理 |
7.3.1 社区设施适宜性之防灾生活圈 |
7.3.2 风险源登记导向的社区风险地图 |
7.3.3 对标全景可视化的防灾体验馆设计 |
7.4 建筑物敏感度评价及防灾细部治理 |
7.4.1 建筑物外部敏感度之易损性整治 |
7.4.2 灾时仿真模拟导向的安全疏散路径 |
7.4.3 对标功能差异性的内部防灾能力提升 |
7.5 防灾救灾联动应急管理响应方案 |
7.5.1 RBS/M分级的多风险动态管控响应 |
7.5.2 责权事权下的多部门联动救灾响应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实证 |
8.1 天津市中心城区既有灾害风险环境特征识别 |
8.1.1 海陆过渡下的八类主导自然灾害 |
8.1.2 双城互动下的四类主体事故灾难 |
8.1.3 既有风险评估偏重单向风险分级 |
8.1.4 兼顾治理“核心-基础”划定研究范围 |
8.2 针对城区主导型灾害的“多维度”风险评估 |
8.2.1 灾害属性具备灾源防控与分级治理条件 |
8.2.2 政府治理存在专项防灾与系统实现短板 |
8.2.3 居民安全呈现生态与避难疏散供给不足 |
8.3 响应风险评估结果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 |
8.3.1 “源-流-汇”指数导向的生态韧性规划 |
8.3.2 动态风险治理导向的专项防灾响应 |
8.3.3 避难短缺-疏散过量矛盾下的治理优化 |
8.3.4 “三元”耦合导向的防灾空间治理系统实现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论文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
附录B:滨海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防灾能力与空间脆弱性指标详解 |
附录C: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调查问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汶川地震纪念景观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地震纪念景观 |
1.2.2 地震纪念景观空间分布 |
1.2.3 研究区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目的及关键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3.3 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案、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4.3 研究思路 |
1.4.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特色和创新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理区位 |
2.2 地层岩性 |
2.2.1 龙门山及四川盆地地层 |
2.2.2 马尔康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3.1 构造背景 |
2.3.2 活动构造 |
2.4 地貌特征 |
2.5 地震灾害 |
2.5.1 汶川地震 |
2.5.2 灾后重建 |
第3章 地震纪念景观系统 |
3.1 类型划分 |
3.2 分类统计 |
3.3 典型景观发育特征 |
3.3.1 宏观尺度 |
3.3.2 中观尺度 |
3.3.3 微观尺度 |
第4章 地震纪念景观空间分布 |
4.1 分布特征 |
4.1.1 点密度图 |
4.1.2 分布方向 |
4.2 分布模式 |
4.2.1 平均最近邻 |
4.2.2 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 |
4.2.3 全局空间自相关 |
4.3 聚集特征 |
4.3.1 局部空间自相关 |
4.3.2 核密度分析 |
4.4 空间关系 |
4.4.1 缓冲区分析 |
4.4.2 标准距离 |
第5章 地震纪念景观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
5.1 影响因子选取 |
5.2 全局水平影响因素 |
5.2.1 OLS模型影响因素 |
5.2.2 OLS模型诊断 |
5.3 局部水平影响因素 |
5.3.1 GWR模型参数 |
5.3.2 GWR回归结果 |
结论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A 地震纪念景观属性数据 |
附录 B 影响因子原始数据 |
附录 C 影响因子标准化数据 |
附录 D 图版 |
附录 E 影响因子回归系数一览表 |
(6)广元市工程地质环境对城市规划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广元市城市自然地质环境背景 |
2.1 概述 |
2.2 研究对象概况 |
2.2.1 总体概况 |
2.2.2 自然地理 |
2.2.3 交通状况 |
2.2.4 经济社会 |
2.3 工程地质背景特征 |
2.3.1 工程地质概况 |
2.3.2 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 |
2.3.3 工程地质分区 |
2.3.4 人口密度及人类工程活动强度 |
2.4 生态环境现状 |
2.4.1 水环境 |
2.4.2 大气环境 |
2.5 资源条件 |
2.5.1 矿产资源 |
2.5.2 土地资源 |
2.5.3 水利资源 |
2.5.4 景观风貌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广元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措施 |
3.1 概述 |
3.2 广元市地质灾害分布情况 |
3.2.1 现状情况 |
3.2.2 广元市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
3.3 对策建议 |
3.3.1 防治原则 |
3.3.2 防治对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广元城市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
4.1 概述 |
4.2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
4.2.1 评价意义 |
4.2.2 评价方法 |
4.2.3 评价原则 |
4.3 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体系 |
4.3.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3.2 各个因子取值标准的确定 |
4.4 层次分析法评价 |
4.4.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流程 |
4.4.2 模型的建立与运算 |
4.4.3 广元市地质环境评价单元划分及赋值 |
4.4.4 层次分析法的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分析结果 |
4.5 灰色聚类法评价 |
4.5.1 灰色聚类法基本步骤 |
4.5.2 灰色聚类法的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分析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地质环境评价的城市规划调整优化方案 |
5.1 优化原则 |
5.2 城区用地布局建议调整方案 |
5.2.1 城市建设用地优化方案 |
5.2.2 人口居住用地优化方案 |
5.2.3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优化方案 |
5.3 基于地质环境评价的优化策略 |
5.3.1 鼓励分区建设,促进地质环境改善 |
5.3.2 水资源等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
5.3.3 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
5.3.4 做好灾害的预警和应对工作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基于风貌保护的传统民居内部结构重建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传统民居保护概述 |
1.2.1 传统民居的安全性评价与保护层级 |
1.2.2 传统民居墙体及其常见病害 |
1.2.3 现有墙体加固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传统建筑保护研究现状 |
1.3.2 国内传统建筑保护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5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外墙保留-内部结构重建房屋的设计与改造案例 |
2.1 国内类似改造案例概述 |
2.2 课题组实际工程案例 |
2.3 改造案例结构安全性评估 |
2.4 改造案例功能要求与结构改造难点 |
2.4.1 建筑功能改造要求 |
2.4.2 结构设计改造难点 |
2.5 结构改造设计与方案 |
2.5.1 结构改造设计思路 |
2.5.2 结构改造方案 |
2.5.3 结构改造施工要求 |
2.6 本章小结 |
3 单面配筋砂浆面层加固墙体平面外力学性能分析 |
3.1 基于ABAQUS的砌体有限元分析方法 |
3.1.1 墙体建模方法 |
3.1.2 材料本构关系选取 |
3.1.3 材料模型选择 |
3.2 墙体平面外性能有限元分析可行性验证 |
3.2.1 未加固砖墙平面外试验简介 |
3.2.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2.3 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与分析 |
3.3 模型设计 |
3.4 内侧弯曲结果与分析 |
3.4.1 墙体破坏过程 |
3.4.2 加固面层厚度影响 |
3.4.3 配筋率和砂浆面层强度影响 |
3.5 外侧弯曲受力性能分析 |
3.5.1 外侧弯曲荷载曲线特点 |
3.5.2 不同厚度或强度面层影响 |
3.5.3 配筋率影响 |
3.6 小结 |
4 改造后房屋结构整体内力分析及设计研究 |
4.1 结构内力计算方法研究 |
4.1.1 结构计算简图 |
4.1.2 结构工作模式分析与计算 |
4.2 基于实际案例的改造结构内力分析 |
4.2.1 计算案例设计 |
4.2.2 结构内力公式计算 |
4.2.3 计算案例的有限元分析 |
4.2.4 有限元数值模拟与公式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4.3 基于实际案例的改造结构时程分析 |
4.3.1 阻尼比选取 |
4.3.2 地震波选取 |
4.3.3 结构抗震工作模式验证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及参与科研情况 |
(8)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自然灾害频发和人口持续增长的城市安全矛盾 |
1.1.2 我国城市空间研究中灾害风险适应议题的涌现 |
1.1.3 现有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中灾害风险适应的瓶颈 |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2.1 疏散避难空间 |
1.2.2 突发性自然灾害 |
1.2.3 适应灾害风险(适灾)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理论目的与意义 |
1.3.2 现实目的与意义 |
1.3.3 实践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点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对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梳理 |
2.1.1 我国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
2.1.2 日本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
2.1.3 其他国家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
2.2 对灾害风险研究的梳理 |
2.2.1 关注成灾机理的致灾型概念与研究 |
2.2.2 推进灾害管理的损失型概念与研究 |
2.3 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与应用 |
2.3.1 CAS理论基础之一:复杂系统的发展与贡献 |
2.3.2 CAS理论基础之二:适应概念的内涵与内核 |
2.3.3 CAS经典理论的建立:复杂性和适应性的交融 |
2.3.4 CAS视角下社会生态系统内部机制的挖掘 |
2.3.5 CAS视角下城市空间系统外部响应的推导 |
2.4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对本文的启示 |
2.4.1 明确综合疏散避难空间为研究主体 |
2.4.2 明确损失型灾害风险为适应对象 |
2.4.3 确定CAS理论为研究基础 |
2.4.4 确立适灾理论设计导向适灾规划应用的研究路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与规划体系建构 |
3.1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系统复杂性表现 |
3.1.1 多元要素与结构的复杂性 |
3.1.2 多重职能与使用的复杂性 |
3.2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风险适应性要求 |
3.2.1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公平使用要求 |
3.2.2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持续使用要求 |
3.2.3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异同使用要求 |
3.3 CAS理论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确立 |
3.3.1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主体辨析 |
3.3.2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外部特征 |
3.3.3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内部机制 |
3.4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模型的建立 |
3.4.1 适灾机理之一:运行“统筹与自治兼顾”的标识机制,施行异同使用 |
3.4.2 适灾机理之二:运行“涌现与扰沌并行”的积木机制,实现公平使用 |
3.4.3 适灾机理之三:运行“弹性适应性循环”的内部模型,确保持续使用 |
3.5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体系的生成 |
3.5.1 承接适灾理论设计的适灾规划响应框架 |
3.5.2 基于公平性-持续性-异同性原则的规划方法集合 |
3.5.3 基于专题导向-风险导向-主体导向的规划内容搭建 |
3.5.4 基于适应-事实-复杂-人本属性的规划价值审视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一:适应多灾种致灾性,确保场所和环境庇护安全 |
4.1 滨海城市多灾种致灾性风险特征归纳 |
4.1.1 海陆相接的致灾机制与灾害形势 |
4.1.2 地震-潮灾-台风-火灾的致灾性评价指标 |
4.1.3 近海-远海的空间分异倾向 |
4.2 滨海城市致灾性风险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
4.2.1 地震与火灾致灾性的适应机理具化 |
4.2.2 潮灾与风灾致灾性的适应机理具化 |
4.3 致灾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庇护策略搭建 |
4.3.1 邻域层多灾种场所性庇护方式的差异 |
4.3.2 城市层近海向远海的环境性庇护撤离 |
4.3.3 针对安全庇护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二:适应人口暴露性,确保紧急和生活收容有效 |
5.1 滨海城市人口暴露性风险特征识别 |
5.1.1 人口发展与避难场所资源条件 |
5.1.2 紧急收容-生活收容的暴露性评价指标 |
5.1.3 中心-外围的空间分异倾向 |
5.2 滨海城市暴露性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
5.3 暴露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收容策略搭建 |
5.3.1 邻域层紧急至生活的收容规格提升 |
5.3.2 城市层中心向外围的生活性收容转移 |
5.3.3 针对有效收容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三:适应救助敏感性,辅助城市持续运转和快速恢复 |
6.1 滨海城市救助敏感性风险特征辨析 |
6.1.1 主要救助单位及救助行动流线 |
6.1.2 生命安全-生活重建的敏感性评价指标 |
6.1.3 边缘-轴线的空间分异倾向 |
6.2 滨海城市敏感性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
6.3 敏感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救助策略搭建 |
6.3.1 邻域层初级至高级的救助服务升级 |
6.3.2 城市层轴线向边缘的高级救助调遣 |
6.3.3 针对可靠救助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规划应用与规划保障 |
7.1 天津滨海新区和核心区概况 |
7.1.1 滨海新区核心区应用研究范围 |
7.1.2 地震、风暴潮、火灾致灾条件充分 |
7.1.3 人口增长但疏散避难空间资源发展不齐 |
7.1.4 海河垂直海岸构成“T”状城市发展轴 |
7.2 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应用研究价值 |
7.2.1 具有滨海城市的典型灾害风险特征,发挥先行先试 |
7.2.2 暂无系统的疏散避难空间规划成果,填补现状缺失 |
7.2.3 城市建设和规划编制都处于调整期,把握规划时机 |
7.3 多灾种致灾性风险可视化与庇护型策略 |
7.3.1 多灾种致灾性风险评价 |
7.3.2 邻域层庇护型策略提升 |
7.3.3 城市层庇护型策略提升 |
7.4 人口暴露性风险可视化与收容型策略 |
7.4.1 人口暴露性风险评价 |
7.4.2 邻域层暴露型策略提升 |
7.4.3 城市层暴露型策略提升 |
7.5 救助敏感性风险可视化与救助型策略 |
7.5.1 救助敏感性风险评价 |
7.5.2 邻域层救助型策略提升 |
7.5.3 城市层救助型策略提升 |
7.6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保障措施 |
7.6.1 基于异同性原则的多方权责分配制度 |
7.6.2 基于公平性原则的多层规划参与程序 |
7.6.3 基于持续性原则的多阶信息智慧平台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结语 |
8.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8.2 本文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避难场所及逃生通道在农村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以晋江市内坑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研究相关概念 |
一、突发事件 |
二、避难场所 |
三、逃生通道 |
第二节 研究理论基础 |
一、社会风险管理理论 |
二、应急管理理论 |
第三章 内坑镇避难场所及逃生通道发挥作用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内坑镇的区位环境及安全风险分析 |
一、内坑镇的区位环境 |
二、内坑镇突发安全风险分析 |
第二节 内坑镇避难场所和逃生通道的分布分析 |
一、内坑镇避难场所分布分析 |
二、内坑镇逃生通道分布分析 |
第三节 内坑镇避难场所发挥作用现状分析 |
一、避难场所发挥作用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
二、避难场所发挥作用评价分析 |
第四节 内坑镇逃生通道发挥作用现状分析 |
一、逃生通道发挥作用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
二、逃生通道发挥作用评价分析 |
第四章 内坑镇避难场所及逃生通道发挥作用方面存在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内坑镇影响避难场所与逃生通道发挥作用的主要问题 |
一、影响避难场所发挥作用的主要问题 |
二、影响逃生通道发挥作用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内坑镇影响避难场所与逃生通道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 |
一、内坑镇影响避难场所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 |
二、内坑镇影响逃生通道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 |
第五章 提升避难场所及逃生通道作用的对策 |
第一节 优化避难场所与逃生通道规划布局 |
一、优化避难场所的规划布局 |
二、优化逃生通道的规划布局 |
三、避难场所及逃生通道的分级结构 |
第二节 完善避难场所及逃生通道的使用与维护 |
一、平灾结合的运营策略 |
二、日常使用与维护 |
三、应急使用与恢复 |
第三节 完善避难场所及逃生通道的保障措施 |
一、法律保障 |
二、组织保障 |
三、经济保障 |
四、宣传与演练保障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韧性理念下的泉州市综合应急避难场所体系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进入新的高风险时代 |
1.1.2 城市安全问题重要性不断增强 |
1.1.3 韧性城市建设是城市安全发展的必然趋势 |
1.1.4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研究缺乏较为系统的理论架构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基础理论研究 |
2.1.1 系统论 |
2.1.2 韧性理论及韧性城市理论 |
2.1.3 综合防灾规划 |
2.1.4 灾害风险理论 |
2.1.5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2 综合应急避难场所体系及体系规划相关研究 |
2.2.1 我国综合应急避难场所体系及体系规划相关研究 |
2.2.2 国外综合应急避难场所体系及体系规划相关研究 |
2.2.3 小结 |
2.3 韧性理念下的综合防灾相关研究 |
2.3.1 国外韧性综合防灾相关研究 |
2.3.2 我国韧性综合防灾相关研究 |
2.3.3 小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韧性理念下的综合应急避难场所体系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城市概况 |
3.1.2 灾害识别与统计 |
3.1.3 应急避难场所资源 |
3.2 研究体系 |
3.2.1 综合应急避难场所系统环境 |
3.2.2 综合应急避难场所系统构成 |
3.2.3 综合应急避难场所系统运行 |
3.3 技术方法体系 |
3.3.1 基于触发关系的综合灾害风险分析 |
3.3.2 综合灾害风险影响下的避难场所适宜性评价 |
3.3.3 基于网络分析法的可达性分析 |
3.3.4 AHP层次分析法与线性加权综合法 |
3.3.5 基本思路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固定避难场所的韧性空间布局 |
4.1 多灾种耦合风险区划分析与评价 |
4.1.1 单灾种风险分析与评价 |
4.1.2 综合风险分析与评价 |
4.2 综合灾害风险评估指导下的应急避难场所选址与布局 |
4.2.1 应急避难场所选址适宜性分析与评价 |
4.2.2 需求预测 |
4.2.3 固定应急避难场所布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可达性的中心避难场所布局优化 |
5.1 应急避难疏散通道评价与规划 |
5.1.1 区域应急避难疏散方向评价规划 |
5.1.2 城市应急避难疏散能力评价规划 |
5.2 基于可达性分析的应急避难场所布局分析与评价 |
5.2.1 基于可达性的应急避难场所布局分析方法 |
5.2.2 应急避难场所布局评价 |
5.3 基于可达性的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与优化 |
5.3.1 基于定量模型的中心应急避难场所的初步布局 |
5.3.2 建议远期规划的中心应急避难场所点位布局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应急避难场所运行响应能力评价与综合提升 |
6.1 应急避难响应能力分析 |
6.1.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6.1.2 评价模型构建 |
6.2 应急避难响应能力评价 |
6.2.1 应急避难响应单项能力评价 |
6.2.2 应急避难响应综合能力评价 |
6.3 应急避难响应能力提升策略 |
6.3.1 应急避难响应单项能力提升策略 |
6.3.2 应急避难响应能力综合提升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杭州市地震灾害地质背景及抗震设防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杭州市钱塘新区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D]. 蒋杰.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01)
- [2]包容性视角下新北川县城公益性服务设施使用后评估研究[D]. 马东周.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3]“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避难新模式研究 ——以宁夏海原县老城区为例[D]. 杜亚男. 宁夏大学, 2021
- [4]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D]. 王思成. 天津大学, 2020(01)
- [5]汶川地震纪念景观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王尧树.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6]广元市工程地质环境对城市规划影响研究[D]. 冯天兵.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7]基于风貌保护的传统民居内部结构重建设计方法研究[D]. 高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D]. 张威涛. 天津大学, 2019(01)
- [9]避难场所及逃生通道在农村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以晋江市内坑镇为例[D]. 沈建中. 华侨大学, 2019(05)
- [10]韧性理念下的泉州市综合应急避难场所体系规划研究[D]. 王晓雯. 天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