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森林公园人工景物规划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熊若竹[1](2021)在《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山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万州区狮子山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对于自然山水都有着强烈的向往之情,因而城市山地系统对于一个城市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但在城市与社会现代化进程飞速发展的今天,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人口暴增、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无疑对城镇所处的自然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和破坏。如今,保护一座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已经逐渐成为了全世界所关注的重要话题,那么城市如何规划山水环境,更好地让人们接触大自然、修身养性、休闲娱乐?一些山地城市又如何规划山地公园?本文将以生态理念为基础,从自然生态、景观生态、经济生态和人文生态四个方面着手,对城市山地公园的规划和设计方法进行一定研究与探索。文章首先对生态理念、生态规划、城市山地公园等的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的内涵进行学习研究,对国内外优秀山地公园的规划案例进行分析借鉴,找出了可借鉴之处。总结得出现在城市山地公园的特征、价值及其面临的生态问题。其中我国城市山地公园拥有的生态价值主要有自然资源的价值、独特的景观价值、经济建设的价值和文化内涵的价值四个方面。目前我国的城市山地公园面临的问题主要有: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经济开发建设困难和人文结构单一。再针对城市山地公园的特征、价值及其面临的生态问题,进一步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基于生态理念下的城市山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策略与方法。主要从自然生态、景观生态、经济生态和人文生态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措施和方法。最后将基于生态理念下的城市山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策略与方法运用到对重庆市万州区狮子山公园规划的实例中去,对其开展规划实践。通过本研究提出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山地公园规划策略及设计方法。能丰富并且完善城市山地公园在生态规划设计实践中的科学理念,也能对今后本地区或其他地区城市山地公园的生态化规划建设提供实际的参考作用。
杨倩[2](2021)在《影响情绪的城市公园景观要素和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发展带给人们丰富的物质生活或社会资源,同时也带来了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压力,高压的工作和生活状态若不能及时缓解,会使得人们压抑的负面情绪逐渐放大、精神压力陡增,从而导致心理亚健康甚至心理疾病的产生。我国城市公园建设如火如荼,城市公园的存在能满足人们公共健康需求;作为亲近自然的主要活动场所,在城市公园中观赏自然景观或进行活动都对人们的情绪具有影响,人们在公园内舒缓身心,城市公园具有潜在的情绪调节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也为城市公园和情绪研究提供了新途径和新思路。现有研究都尚未充分分析既成公园环境与情绪之间的相关关系,都只是依据绿地的健康效益对情绪开展验证性和探索性的研究,基于网络文本数据的情绪和城市公园景观研究还有待补充,以人的情绪为研究主体,对城市公园景观要素进行研究,可以为城市公园建设和改造优化提供新思路和建议。本文以重庆市主城区内6个城市公园蔡家中央森林公园、中央公园、碧津公园、花卉园、鸿恩寺森林公园和鹅岭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文本分析和线下调研结合的研究方式开展研究。利用爬虫工具爬取样本公园的评论及相关信息获取基础数据7062条,采用内容分析法、情感分析法,运用词频分析和情感分析技术,通过文本分析和现场调研,综合文献综述筛选出城市公园中影响情绪的、包括自然景观要素、人工景观要素和心理特征要素在内的景观要素因子共20个指标;利用正负情绪量表(PANAS量表)和公园使用状况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有效数据260份)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城市公园景观构成要素与情绪的关系,明确景观要素对情绪影响的重要程度。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对人们整体满意度,情绪分布、来源以及积极情绪下的行为活动和景观要素偏好进行分析,发现:人们对各公园的评分分值均在4以上,总体呈现满意状态,各公园景观和设施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公园中人们情绪状态以积极情绪为主,积极情绪占比均在88%以上,远高于消极情绪;情绪分布及倾向来源中,积极情绪评价主要在绿化率高、景色优美、交通便利等方面,而消极情绪文本评价则聚焦于配套服务设施陈旧短缺、管理不当等方面;景观要素(包括植物、草坪、建筑等)、行为活动、天气气候、公园区位交通、公园服务设施、卫生状况等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们在公园休闲游玩的情绪。(2)问卷调查同样发现人们普遍认为公园景观要素对情绪有改善作用,以情绪量表获取人们情绪值,积极情绪各项均值均在3.0以上,消极情绪均值均在2.0以下,人们在各公园内均呈现积极的心理情感状态;公园使用和基本信息层面,学历(p=0.036<0.05)对情绪改善存在显着性差异。(3)对情绪与景观要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各景观要素均对情绪产生显着影响;将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分别作为因变量,城市公园各景观要素作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得到影响程度相关性最高的几项景观因子:空间私密性(回归系数值1.841)、水体可参与度(回归系数值1.623)、地形起伏(回归系数值2.234)、植物景观层次丰富(回归系数值1.486)和路灯数量充足(回归系数值1.003)对积极情绪有显着正向的影响;水体可参与度强(回归系数值-1.771)、空间私密性强(回归系数值-1.992)、导视系统清晰(回归系数值-1.991)、地形起伏(回归系数值-1.635)、休息设施充足(回归系数值-1.582)对消极情绪呈显着负相关。在此结果上,综合公园研究共性,针对性的提出了人性化、吸引力、参与性、多样性的优化设计原则,以及选择优质积极景观要素、合理划分功能活动空间、规划情感引导动态游线等基于情绪影响和情绪引导的城市公园优化设计策略。
朱静怡[3](2021)在《基于AHP与SD法的城市公园景观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城市公园作为最贴近人们生活的城市绿地,对于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追求城市公园建设数量和效率的同时,景观雷同的现象屡见不鲜。对城市公园进行景观评价有助于提高景观质量,优化游客游赏体验,为更好地管理和改善公园景观提供参考依据。首先,本文通过研究城市公园景观评价相关理论,从游客需求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一套基于AHP与SD法的城市公园景观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杭州市太子湾公园、花港观鱼公园以及柳浪闻莺公园进行景观评价,结合定性分析检验模型合理性,为城市公园景观评价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第一步,以观赏需求、生态需求和活动需求为准则层,景观形象、空间组织等6项指标为子准则层,景观丰富度、景观协调性等18项指标为因子层,构建城市公园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第二步,咨询专家意见,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评价因子权重;第三步,运用语义差异法(SD)选取因子层18项指标对应的形容词对设计问卷,对公园使用者进行调查,分析问卷结果;第四步,结合AHP得出的权重对SD法得分结果进行加权计算,将最终得分进行百分化处理,得出三个城市公园的最终得分,并结合实地调研分析结果合理性。这样一套结合了专家权重和使用者感受的评价模型,使得评价结果更具专业性和科学性。其次,基于景观评价模型得出三个城市公园的景观评价结果如下:花港观鱼公园(89.38)>柳浪闻莺公园(87.94)>太子湾公园(82.54)。该结果显示,游客对三个城市公园景观的整体评价较高,其中得分最高的公园是花港观鱼公园,该公园作为杭州市最知名公园之一,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结合实地调研,笔者认为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验证了基于AHP与SD法的城市公园景观评价模型的合理性。再次,以得分最低的太子湾公园为例,对景观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基于游客的观赏需求、生态需求和活动需求笔者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景观提升建议:(1)优化空间结构,彰显景观特色;(2)增加乡土树种,提高物种多样性;(3)挖掘文化内涵,丰富活动空间,完善公共设施。最后,结合研究结果和实地调研,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与提升建议:(1)注重因地制宜,凸显特色主题;(2)合理配置植物,平衡生态系统;(3)设计以人为本,丰富休闲空间;(4)挖掘文化内涵,提升公园品质。本文构建的基于AHP与SD法的城市公园景观评价模型可为其他城市公园的景观评价提供参考,该套模型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由于研究对象的选取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其他地域城市公园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杜娇娇[4](2020)在《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崂山太清景区动态游赏规划及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旅游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我国已步入大众旅游时代。风景名胜区因其独特的环境特征和丰富的景观资源成为游客的最佳选择。由于风景名胜区中固有的传统游赏模式以及景区建设已不能满足游客的高质量的游赏体验和感受,在此形势的背景下,以有效保护自然风景区为发展前提,合理地利用风景区现有的资源,满足广大游客多元的个性化游赏服务需求,提供丰富高质量的个性化游赏服务和体验,成为风景名胜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青岛崂山太清风景区为例进行研究,借助游憩机会谱的构建方法,选取景区中有价值的环境因子,调整相关评价参数,建立适合的游憩机会谱(ROS),量化环境类型的划分,制定游憩活动清单,从而寻求景区在环境、活动、管理、设施之间的动态变化规律,建立动态游赏体系,并对不同环境类型提出相应的优化设计对策,科学指导景区的综合性发展。首先,对研究样地的自然环境现状、风景资源现状以及游赏道路现状进行实地调研,明确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以及研究的方法。展开对太清景区游赏特征的研究分析,主要以自然环境特征、游客活动特征以及在时空特征下游客的游赏活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分析得到游客游赏活动在流量分布、活动时间变化、空间变化以及活动类型均出现有规律的动态变化,这与景区中所提供的生态环境资源、景区游赏活动事件以及游赏机会有直接关系,运用景区游赏活动特征及规律为后续构建游憩机会谱的研究打下基础。其次,构建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系,通过利用调查问卷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筛选出物理环境因子、社会因子、管理因子,并进行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命名,利用数学模型计算获得各个因子以及各指标层的权重,将景区划分成生态游憩型、景观游憩型、设施游憩型以及商业生活型四种类型,并分析不同环境类型的评价指标在景区的特征体现,包括游憩机会、游憩活动体验、活动场地要求以及游憩机会谱序列,构建太清景区的游憩机会谱,为之后的动态游赏规划系统和设计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再次,基于构建的游憩机会谱和对景区游赏特征的研究,总结景区环境、游赏行为以及与景区管理之间的动态变化规律,形成包括动态管理模式、空间游赏路径、游赏景区游赏主题以及游憩机会选择的动态游赏体系。该体系需要收集处理海量游赏信息数据,完成对游憩活动的指引、反馈和定制的个性服务,同时对环境的适应性进行监测。能够实现为游憩者提供科学的游赏指引和高品质的游赏感受,给管理者提供高效管理并配置游赏资源分配的方案;为规划者及时提供使用评价,及时的修正并对游赏环境设计进行优化,利用该体系的内容可直接指导景区的优化设计。最后,以游憩机会谱以及建立的动态游赏规划体系为基础,形成以保护为主的生态游憩型,以景观美感为主的景观游憩型,以活动参与为主的设施游憩型和以品质体验为主的商业生活型的环境类型优化设计策略,运用此设计要点,选取景区中四种环境类型的局部地块进行设计优化运用,并为其他类似景区在游赏规划方法上提供可以借鉴的办法。本论文的研究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借助构建的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研究风景名胜区的动态游赏规划能够对景区的建设实践以及发展方向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游赏规划的基础上引入“动态”的观点,可以分析风景区资源特征、空间分布、游赏主次关系及利用可行性,依据游客的动态游赏行为、游赏内容选择、游赏路线选择将游赏信息及时传达给游憩者。动态游赏规划通过游赏特征的潜在规律进行优化设计指导和管理措施协调,可以全面展示风景区景观形象、呈现景源价值、提升游览体验。依据研究成果构思景区、景线、景群及主要景点的游赏主题与形象,解决景区可持续发展与游憩者活动体验之间的矛盾关系,平衡游憩机会与景区可持续发展和景源保护的关系,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充分满足游客的游赏需求并激活景区中潜在的游赏活力,提高游赏质量;通过划分环境类型合理规划布局景区的动态游赏内容,针对以上景区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优化和发展措施,所得到的研究成果为后续的景区建设提供指导,并为其他景区建设和发展提供思路和方法。
冯甜[5](2020)在《基于儿童活动特征的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研究 ——以福建省三明市赤头坂国有林场为例》文中认为现如今,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疏远,儿童“自然缺失症”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而拥有丰富自然及人文资源的森林是儿童接触大自然的首要环境。于是,林业转型升级趋势下催生的森林体验基地的研究与实践成为了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思路和方向。但是目前以儿童为主的森林体验基地的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基于儿童活动特征的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研究有其必要性和深远意义。本文试图抓住森林这一特殊环境,从儿童这一特殊人群出发,通过对儿童活动特征、森林体验以及国内外相关案例三方面的基础分析与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原则、目标以及方法,并应用到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赤头坂森林体验基地的设计实践中。探索以“儿童为本”,满足儿童自然体验需求的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策略和方向,以期为推动儿童健康成长和森林多功能利用贡献力量。论文总共分七个章节进行探讨。(1)通过对相关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结分析,发现目前国内基于儿童的森林体验基地研究和实践还处在初级阶段,存在研究范围狭窄、理论体系不完善、设计粗糙和套用范式等问题。(2)基于现有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儿童成熟学说、认知发展理论、行为主义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总结出儿童在自然环境下的活动特征:不同年龄的儿童在活动时间、活动空间、活动体能、活动尺度以及活动动机等方面具有显着不同;儿童游戏有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为儿童活动内容设计提供依据。(3)从森林体验的角度出发,阐明了森林丰富的资源为自然体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探讨了森林对于儿童成长的积极作用,总结出:森林景观体验模式包括感知类审美体验模式、认知型学习体验模式、参与类实践体验模式三类;森林体验体系构建包括体验景观塑造、活动方案策划、解说系统组织三部分。(4)通过对五个优秀的国内外实践进行案例分析,总结提炼出四个方面的设计借鉴要点:①合理规划森林体验景观功能分区;②营造沉浸式体验感受;③加强与社会服务的合作;④打造精致的自然式景观。为基于儿童活动特征的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策略提供了实践依据。(5)综合儿童活动特征、森林体验以及国内外相关案例三部分的内容,研究认为以儿童为主的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应基于生态性原则、以儿童为本原则、包容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安全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通过感知类审美体验、认知型学习体验以及参与类实践体验三方面进行景观塑造,通过综合型活动和单一型活动两方面进行活动策划,通过人员解说和非人员解说两方面组织解说系统,共同构建完善的森林体验总体系。(6)将以上研究应用于福建省三明市赤头坂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中,进行了总体设计、分区设计、交通设计、竖向设计、水系设计、设施设计、植物设计、活动策划、解说系统组织等方面的内容。(7)进一步系统总结研究和实践内容,为今后的规划设计理论和实践提供指导。
吕菲菲[6](2020)在《生态修复视角下城市山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河北省承德市大梁顶山地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的主体是“人”,城市服务于“人”,城市与的人关系密切。城市山地公园是人们进行休闲娱乐活动的主体空间,具有为城市市民服务的功能。随着人们对城市山地自然资源大面积的开采与掠夺,生态系统受到自然因素与人为活动的影响,发生了畸变。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植被受损、生物多样性退减、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割裂了城市与山地良好的自然过渡带,严重的影响了城市市民的生活质量,导致城市与山地的联系日渐“疏远”。处于城市与山地自然过渡带的城市山地公园是市民户外散步、健身的主要“媒介”,也是进行生态修复的重要“节点”,因此对城市山地公园进行生态修复势在必行。如何修复被污染与退化的城市山地公园生态环境、恢复城市山地公园的生态功能、减少城市化进程中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以及生态修复措施如何在城市山地公园生态系统中发挥其重要作用,是人们关心的焦点问题,也是城市山地公园需要落实的首要任务,更是城市山地公园为人民服务的保障。这也体现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美好愿景。论文以城市山地公园为对象,结合生态学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城市山地公园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提出生态修复的视角下城市山地公园规划目标及策略。论文期望能够结合“生态修复”手段,构建集“生态保育、休闲游憩、科普教育”三位一体的城市山地公园。论文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相关理论综述。针对生态修复与城市山地公园相关概念做出界定,分析国内外生态修复技术与城市山地公园的相关研究,为生态修复视角下城市山地公园的规划提供相关理论指导。第二部分总结并分析案例中的优秀的设计经验。该部分以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设计学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自然教育学等为指导,以生态优先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等为保障,结合生态修复视角下城市山地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法,提出生态修复视角下城市山地公园营建目标及策略。第三部分给出河北省承德市大梁顶山地公园规划设计案例。从国家战略层面、京津冀协同战略层面、承德绿地系统规划层面等分析了承德建设山地公园的必要性。通过GIS分析,明确了大梁顶公园为承德市生态示范型山地公园,针对大梁顶山地公园的前期分析选出大梁顶山地公园建设核心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承德大梁顶山地公园最终规划设计方案。方案提出了公园的总体规划构思、依据、原则、目标及与生态修复相关的策略。针对生态修复专项进行了重点规划,道路交通、服务设施、科普展示等专项进行了详细规划。为城市山地公园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特色的景观游憩路线、构建趣味的科普教育体系,提供更多的设计可能性。
刘玲[7](2020)在《借古探今:乡村绿色综合体空间形态的适应性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我国乡村面积广大,分布于城市与“第一自然”之间的广大区域中,它是人类聚居繁衍的发祥地,是人类生产生活所创造的“第二自然”空间,也是现代人们所向往的美丽人居环境的典范。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化不断向乡村扩展,乡村的范围呈现逐步缩小的趋势并形成了乡村城市化的现象,乡村城市化对乡村人口转移、乡村产业转型、基础设施完善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改变了乡村景观原有的风貌,美丽人居环境的乡村也产生了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根据人类聚居环境学中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工与自然之间的过渡为:大都市-城市-乡村-荒野[1],乡村位于城市与荒野之间,其景观既不能城市化也不可荒野化,应在保有“乡村性”的基础上实现人工与自然可持续发展。有关乡村景观规划的研究和实践项目丰富而多样,涉及多专业多领域,本文试图将规划与风景园林专业相结合,提出一种网状与点状相结合的乡村景观规划模式:乡村绿色综合体。这一规划模式分为两个层级:网状的乡村绿色综合体规划和点状的乡村绿色综合体规划;第一层级是将城市以外的绿色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与乡村串联为一体,形成以乡村为中心的多功能绿色保护网络体系;第二层级是将网络体系中的点状乡村以生态适宜、形态适应、文态呼应、心态感应的多种绿色功能和基础设施功能综合于一体;两者相结合构建一种自上而下的乡村景观规划模式。中国传统营造思想下形成的中国地景文化结合中国古典园林有关空间规划的控制是本文空间形态适应性研究的理论支撑,而空间形态在“四态”当中属于重要的设计表现部分,本文以此作为研究方向,探讨空间的适应性分析和空间形态的适应性设计,并以明清皇家苑囿的空间营造为主要借鉴,形成“借古探今”的乡村绿色综合体空间形态适应性的理论基础。以空间的适应性分析和空间形态的适应性设计两部分作为空间形态适应性设计研究的技术路径,并结合登封金银花溪的实践项目探讨空间布局如何适应尺度、形胜、地景和地望,空间形态的细化如何适应空间布局、乡村绿色综合体的功能和各空间的构成要素。通过本文的设计研究期望延展乡村景观规划的构建模式,推动中国古典园林与乡村景观空间设计的结合。保护和利用乡村这一国土空间尺度下的重要绿色本底,为构建乡村人居美好环境产生积极的作用。
刘可丹[8](2020)在《南宁市青秀湖公园滨水景观调查与评价》文中指出滨水景观是城市的稀缺资源,其生态和景观价值对城市生活具有显着提升作用,对于一个城市的感知印象意义重大。公众是城市公共空间的获益者,也是滨水景观的直接感受者,其对滨水景观的评价尤为重要,也最应被反映于规划设计中。本文以南宁市青秀湖公园滨水景观为调查对象,选择样点拍摄照片,运用美景度评价法测定公众审美偏好,基于照片内容分析量化客观景观要素,计算相关要素占画面比例,通过回归分析构建美景度值和景观要素量值关系模型,以探究滨水景观要素对公众审美偏好的影响,为今后城市滨水空间建设提供参考。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统计40张样本照片美景度值并分析测定景观要素量值,通过回归分析得到模型Ysbe=-36.169-275.113 X4+5.680 X6-17.216 X102+15.224X132+44.457 X141+42.793 X142+27.186 X144+55.096 X145+77.264 X147+27.142X154+23.173 X155+26.108 X156+19.640 X162-29.537 X171,表明对青秀湖公园滨水景观美景度有影响的景观要素按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为:周边建筑面积占比>植物景观模式>周边建筑风格>水面景物>驳岸类型>水生植物>开花植物>植物种类多样性。(2)调查所选样点包括滨水道路、面湖园椅、观景平台三类观景点,比较不同类型观景点的美景度,分析公园观景点设置现状,发现部分观景点视觉质量不佳,赏景休憩设施不完善。(3)后续一年中对相同样点进行另3次不同季节的调查,分析公园美景度四季变化,结果表明公园整体美景度以夏秋为佳,对比美景度四季差异较大的样点照片,发现植物色彩、季相变化、落叶乔木枝干形态、开花植物和水体流动性等因素影响滨水景观美景度动态变化。(4)基于上述基础并结合公园实地情况,提出相关优化策略:按规管理城市建筑风貌,协调园内外景观体系;增设亲水设施,改造湖岸景观;畅通观景视线,优化赏景休憩空间;营建复层植物群落,展现植物景观季相变化;因地制宜应用湿地植物,提高湿地景观质量。
王韶晗[9](2020)在《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森林公园入口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平衡好社会的发展与生态资源的保护,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要求。森林公园入口空间是人工干扰自然环境的典型代表,是森林公园内部功能最为复合、游人需求最为多样的区域,是整个公园游览序列的开端,也是游人对森林公园最直观的印象。因此对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森林公园入口空间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可为提升该地区森林公园品质,保障当地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该地区经济向上发展贡献一定力量。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思想;在相关文献总结、经典案例分析及实地考察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森林公园入口空间的相关概念及基本的设计要求;结合国家标准及相关设计规范的要求,利用层次分析方法构建了包括功能性、生态性、美感度3方面的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森林公园入口空间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依靠专家打分得出各层指标的相对权重,并确定相应的赋值标准以及具体的量化计算方法;利用描述性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四所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入口空间质量进行对照评价;基于量化分析结果,总结其建设效果受限成因,在宏观层面以功能性、生态性、美感度为根本要求,凝练适于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建设的基本原则,并形成整体设计策略,从而指导该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的总体建设工作;同时将此要求贯彻于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的平面设计、空间组织、要素设计、可持续设计等各项设计要点之中,对各个部分进行细化研究,形成一定的量化标准,进而全方位满足各项指标的建设效果,建设出符合空间使用者需求,满足生态可持续发展,兼具地域文化美感度的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本文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期科学、准确的指导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的建设工作。希望通过本文研究,能够在提升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建设效果,促进当地经济与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形成一定的理论支持,从而对黑龙江省乃至我国其他寒地区域的森林公园入口空间建设工作提供参照。
何嘉丽[10](2020)在《20世纪50年代杭州西湖风景园林建设历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界遗产杭州西湖园林生发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近现代的建设中,经历了从城郊公共园林到“公园城市”的转变,尤其在20世纪50年代,受到“系统学习苏联经验”和“积极探索民族形式”一对矛盾意识形态的深刻影响,从而产生了一套全新的、以“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实践方法论。本文着眼于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杭州新西湖“公园化”的改造,结合文献、图像、规划设计资料和当事人口述采访等方式,由社会意识形态到生动具体的风景建设,探索传统园林文化与西方现代公园模式、传统公共园林与现代城市公园等多层面的源流问题。通过研究形成以下5个专题,从不同的侧面还原西湖现代化建设探索的多样性内涵,用以丰富中国现代园林发展史的脉络,并对当下的风景园林文化发展提出建议。第一部分“新中国新西湖”,关注于近现代杭州西湖的三次“公园化”历史进程,指出20世纪50年代的西湖建设在古典与现代发展中承上启下的转折地位,初步构建其时社会意识形态及西湖改造实践的历史面貌。第二部分包括“苏联经验”“民族形式”两个章节,梳理50年代西湖建设的矛盾理念,着重体现为对西方风景园林模式的学习和对传统园林文化的继承,以及对新西湖民族形式的探索。同时,对杭州西湖作为“现代公园”及“传统公共园林”之差异概念进行辨析,从内涵上阐发新西湖改造背后的社会意识差异,提出新西湖文化内涵与表现形式的矛盾问题。第三部分“实用与艺术”“风景背后的园林人”,承接矛盾理念之探讨,聚焦生动具体的新西湖建设实践、其践行者及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矛盾问题,体现在“生产性与消费性”“科学性与艺术与性”“专业性与通俗性”等一系列二元辩证方法论的实践,从而探究新西湖建设中除国家意识、行业基础外,个人因素在偶然性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展现20世纪50年代杭州西湖风景园林建设的立体面貌,挖掘西湖文化景观得以传承发扬的主客观因素,总结服务于21世纪公园城市建设的“西湖园林范式”。
二、森林公园人工景物规划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森林公园人工景物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山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万州区狮子山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现状 |
1.3.2 国内相关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及研究框架 |
1.5.1 创新点 |
1.5.2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概念解释 |
2.2 理论概述 |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2 可接受的改变极限(LAC)理论 |
2.2.3 低影响开发(LID)理论 |
2.2.4 海绵城市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 |
2.3.1 国内案例分析 |
2.3.2 国外案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城市山地公园的特征、价值及其面临的生态问题 |
3.1 城市山地公园的特征 |
3.1.1 多变的空间形态 |
3.1.2 丰富的景观视线 |
3.1.3 多样多层次的植物资源 |
3.1.4 立体化的交通形式 |
3.2 城市山地公园的价值 |
3.2.1 自然资源的价值 |
3.2.2 独特的景观价值 |
3.2.3 经济建设的价值 |
3.2.4 文化内涵的价值 |
3.3 城市山地公园的面临的生态问题 |
3.3.1 自然资源遭到破坏 |
3.3.2 开发建设困难 |
3.3.3 社会人文结构单一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山地公园规划设计策略及方法研究 |
4.1 自然生态 |
4.1.1 合理规划选址 |
4.1.2 重视山体特征的水体设计 |
4.1.3 选用透水性铺装 |
4.1.4 布置生态植草沟 |
4.1.5 强化森林火灾防治 |
4.2 景观生态 |
4.2.1 合理利用制高点 |
4.2.2 观景点的控制 |
4.2.3 动态视景的打造 |
4.2.4 依据地形营造植物景观 |
4.2.5 注重植物季相变化 |
4.2.6 景观突出自然野趣 |
4.3 经济生态 |
4.3.1 依据地形布局功能区 |
4.3.2 顺应山地特点布置道路 |
4.3.3 植物多选用乡土树种 |
4.3.4 稳固破面及挡土墙设计 |
4.4 人文生态 |
4.4.1 合理利用郊野元素 |
4.4.2 发掘利用山水文化 |
4.4.3 珍惜保护历史遗迹 |
4.4.4 传承民俗特色文化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生态理念的重庆市万州区狮子山公园规划设计 |
5.1 基本概况 |
5.1.1 区位条件 |
5.1.2 地形地貌 |
5.1.3 地质灾害 |
5.1.4 自然条件 |
5.1.5 视觉景观 |
5.1.6 上位规划和相关规划 |
5.2 公园总体布局 |
5.2.1 规划选址 |
5.2.2 设计目标 |
5.2.3 规划布局 |
5.3 自然生态设计 |
5.3.1 水体设计 |
5.3.2 铺装的选用 |
5.4 景观生态设计 |
5.4.1 合理制定观景点 |
5.4.2 景点规划与线路设计 |
5.4.3 自然野趣景观设计 |
5.4.4 种植设计 |
5.5 经济生态设计 |
5.5.1 功能分区的布局 |
5.5.2 道路交通设计 |
5.5.3 自然灾害防治 |
5.6 人文生态设计 |
5.6.1 历史文化研究 |
5.6.2 历史遗迹保护 |
5.6.3 山地民俗文化节日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影响情绪的城市公园景观要素和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城市公园及情绪相关理论研究 |
2.1 基本概念 |
2.2 基础理论 |
2.3 影响情绪的城市公园研究 |
2.4 情绪测度及分析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网络文本的城市公园情绪分析 |
3.1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对象的确定 |
3.2 网络文本数据采集及处理 |
3.3 词频分析研究城市公园景观感知 |
3.4 基于网络文本的城市公园情绪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城市公园景观要素与情绪的相关性研究 |
4.1 样本公园景观要素现状调查 |
4.2 城市公园使用状况分析 |
4.3 城市公园景观要素与情绪的相关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情绪的城市公园优化设计策略 |
5.1 基于调研和研究结果的总结 |
5.2 基于情绪的城市公园优化设计原则 |
5.3 基于情绪的城市公园优化设计策略 |
6 结论与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各公园词频数据表 |
附录2 开放式问卷访谈 |
附录3 城市公园使用及情绪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3)基于AHP与SD法的城市公园景观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环境有待改善 |
1.1.2 环境质量受到重视,公园建设有待加强 |
1.1.3 城市公园千篇一律,景观质量有待提高 |
1.1.4 景观审美差异明显,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市公园 |
2.1.2 景观评价 |
2.1.3 层次分析法(AHP) |
2.1.4 语义差异法(SD)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景观美学理论 |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3 环境心理学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3.1 国外研究进展 |
2.3.2 国内研究进展 |
2.3.3 小结 |
2.4 本章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评价方法 |
3.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3.1.1 杭州市概况 |
3.1.2 杭州市城市公园发展现状 |
3.1.3 研究对象选取 |
3.2 研究评价的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4 城市公园景观评价模型 |
4.1 城市公园景观评价模型的构建原则 |
4.1.1 科学性 |
4.1.2 系统性 |
4.1.3 可操作性 |
4.2 城市公园景观评价模型的构建依据 |
4.3 城市公园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1 指标的选取 |
4.3.2 城市公园景观评价指标体系 |
4.3.3 城市公园景观评价指标描述 |
4.4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4.4.1 专家意见咨询及判断矩阵构建 |
4.4.2 各项指标相对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
4.4.3 各项指标综合权重计算及确定 |
4.5 语义差异法景观评价 |
4.5.1 评价者选取 |
4.5.2 语义差异法问卷调查 |
4.5.3 景观评价数据整理 |
4.6 本章小结 |
5 城市公园景观评价实例研究 |
5.1 调研计划 |
5.1.1 调查问卷设计 |
5.1.2 评价者选取 |
5.1.3 调研时间及地点 |
5.2 太子湾公园实例调查与分析 |
5.2.1 公园概况 |
5.2.2 数据调查与处理 |
5.2.3 景观评价结果分析 |
5.3 花港观鱼公园实例调查与分析 |
5.3.1 公园概况 |
5.3.2 数据调查与处理 |
5.3.3 景观评价结果分析 |
5.4 柳浪闻莺公园实例调查与分析 |
5.4.1 公园概况 |
5.4.2 问卷调查与处理 |
5.4.3 景观评价结果分析 |
5.5 综合对比分析 |
5.5.1 观赏需求 |
5.5.2 生态需求 |
5.5.3 活动需求 |
5.6 本章小结 |
6 基于景观评价结果的太子湾公园景观提升建议 |
6.1 太子湾公园景观评价结果分析 |
6.1.1 观赏需求 |
6.1.2 生态需求 |
6.1.3 活动需求 |
6.2 太子湾公园景观提升建议 |
6.2.1 基于观赏需求,优化空间结构,彰显景观特色 |
6.2.2 基于生态需求,增加乡土树种,提高物种多样性 |
6.2.3 基于活动需求,挖掘文化内涵,丰富活动空间,完善公共设施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主要结论与讨论 |
7.2 研究创新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公园景观评价预调研打分问卷 |
附录二 专家意见征询表 |
附录三 |
附录四 公园景观评价打分问卷 |
作者简历 |
(4)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崂山太清景区动态游赏规划及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风景名胜区概念 |
1.3.2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概念 |
1.3.3 游憩机会谱相关概念界定 |
1.3.4 游赏轨迹聚类概念 |
1.3.5 动态游赏规划概念 |
1.4 游憩机会谱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游憩机会谱的发展背景及历程 |
1.4.2 游憩机会谱的国外研究进展及水平 |
1.4.3 游憩机会谱的国内研究进展及水平 |
1.4.4 国内外游憩机会谱案例分析 |
1.4.5 游憩机会谱发展现状中的问题小结 |
1.5 研究样地概况 |
1.5.1 崂山太清景区的历史变革 |
1.5.2 崂山太清景区现状资源普查 |
1.6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6.1 本文研究内容 |
1.6.2 本文研究方法 |
1.7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第2章 崂山太清景区游赏特征研究 |
2.1 崂山太清景区影响游赏特征的自然环境特征 |
2.1.1 自然资源类型特征 |
2.1.2 游赏路径特征 |
2.1.3 景点分布特征 |
2.1.4 景点季相特征 |
2.2 崂山太清景区影响游赏特征的游客行为活动特征 |
2.2.1 游客流量分布变化 |
2.2.2 游客游赏活动时间变化 |
2.2.3 游客游赏活动空间变化 |
2.2.4 游客游赏活动类型变化 |
2.3 崂山太清景区时空背景下的游赏特征 |
2.3.1 与景区时空背景相结合的游赏轨迹聚类特征 |
2.3.2 与景区时空背景相结合的游赏出行链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崂山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构建与分析 |
3.1 崂山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的构建概述 |
3.1.1 崂山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主要解决问题 |
3.1.2 崂山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的谱系界定 |
3.1.3 崂山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的框架特征 |
3.2 崂山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的构建 |
3.2.1 环境变量的初步筛选与拟定 |
3.2.2 环境变量的因子分析 |
3.2.3 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命名 |
3.2.4 游憩机会谱分级体系建立 |
3.3 崂山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的特征分析 |
3.3.1 游憩环境类型应用特征分析 |
3.3.2 游憩活动类型和游憩机会特征分析 |
3.3.3 游憩机会谱因子构成及类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崂山太清景区动态游赏规划体系 |
4.1 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动态游赏规划原则 |
4.1.1 协调游赏活动与景源保护之间的矛盾 |
4.1.2 协调现状固有格局与游赏活动变化之间的矛盾 |
4.1.3 协调游赏需求与配套设施之间的矛盾 |
4.2 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动态游赏规划体系内容建设 |
4.2.1 动态管理模式 |
4.2.2 动态空间游赏路径 |
4.2.3 动态游憩环境类型及规划保护 |
4.2.4 动态游赏主题及游憩机会选择 |
4.3 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动态游赏规划体系实现方法 |
4.3.1 形成动态游赏的指标体系 |
4.3.2 建立动态游赏体系的信息处理平台 |
4.3.3 实行动态游赏体系的运行机制 |
4.3.4 动态游赏体系的应用意义与价值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崂山太清景区动态游赏优化设计与对策 |
5.1 崂山太清景区优化设计对策 |
5.1.1 平衡游憩活动在游憩地中分布,合理分配环境压力 |
5.1.2 增强游憩地局部空间优化,进行适游区的品质重建 |
5.1.3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游赏行为指导 |
5.2 基于游憩机会谱的环境类型优化设计要点 |
5.2.1 以生态保护为主的生态游憩型 |
5.2.2 以景观美感为主的景观游憩型 |
5.2.3 以活动参与为主的设施游憩型 |
5.2.4 以品质体验为主的商业生活游憩型 |
5.3 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崂山太清景区动态游赏优化设计 |
5.3.1 生态游憩型 |
5.3.2 景观游憩型 |
5.3.3 设施游憩型 |
5.3.4 商业生活游憩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主要的研究工作和结论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附录 “崂山太清游憩机会及体验调查” |
致谢 |
(5)基于儿童活动特征的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研究 ——以福建省三明市赤头坂国有林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口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口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儿童活动特征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儿童活动特征国内研究现状 |
1.2.3 自然体验国外研究现状 |
1.2.4 自然体验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儿童活动特征研究 |
2.1 活动主体研究 |
2.1.1 儿童 |
2.1.2 儿童年龄划分 |
2.2 儿童活动特征 |
2.2.1 活动时间 |
2.2.2 活动空间 |
2.2.3 活动体能 |
2.2.4 活动尺度 |
2.2.5 活动动机 |
2.3 儿童游戏基础研究 |
2.3.1 儿童游戏的概念 |
2.3.2 儿童游戏的类别 |
3 森林环境的特征和体验方式研究 |
3.1 森林景观资源的特征 |
3.2 森林环境与儿童的关系 |
3.2.1 远离自然的不利影响 |
3.2.2 接触森林的有利影响 |
3.3 森林景观体验模式 |
3.3.1 感知类审美体验模式 |
3.3.2 认知型学习体验模式 |
3.3.3 参与类实践体验模式 |
3.4 森林体验体系构成要素 |
3.4.1 体验景观塑造 |
3.4.2 体验活动策划 |
3.4.3 解说系统组织 |
4 案例研究与分析 |
4.1 美国杰斯特公园儿童自然游乐园 |
4.1.1 项口简介 |
4.1.2 可参考借鉴之处 |
4.2 美国纽约布鲁克林植物园儿童花园 |
4.2.1 项口简介 |
4.2.2 可参考借鉴之处 |
4.3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儿童乐园 |
4.3.1 项目简介 |
4.3.2 可参考借鉴之处 |
4.4 德国EINS+ALLES (ONE+ALL)感官公园 |
4.4.1 项目简介 |
4.4.2 可参考借鉴之处 |
4.5 北京八达岭森林公园森林体验中心 |
4.5.1 项目简介 |
4.5.2 可参考借鉴之处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儿童活动特征的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策略 |
5.1 设计原则 |
5.1.1 生态性原则 |
5.1.2 以儿童为本原则 |
5.1.3 包容性原则 |
5.1.4 因地制宜原则 |
5.1.5 安全性原则 |
5.1.6 整体性原则 |
5.2 预期口标 |
5.2.1 缓解儿童的“自然缺失症” |
5.2.2 推动儿童的高素质发展 |
5.2.3 满足不同年龄儿童的活动需求 |
5.3 森林体验景观塑造方法 |
5.3.1 选址与布局 |
5.3.2 交通系统设计 |
5.3.3 森林体验景观设计 |
5.4 森林体验活动方案策划 |
5.5 森林体验解说系统组织 |
6 福建省三明市赤头坂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 |
6.1 项口概况 |
6.1.1 项口背景 |
6.1.2 区位分析 |
6.1.3 交通分析 |
6.1.4 土地利用现状 |
6.1.5 风景资源分析 |
6.1.6 SWOT分析 |
6.2 规划愿景 |
6.2.1 规划理念 |
6.2.2 规划策略 |
6.3 福建省三明市赤头坂森林体验基地景观塑造 |
6.3.1 总体结构 |
6.3.2 功能分区 |
6.3.3 分区规划 |
6.3.4 交通规划 |
6.3.5 竖向规划 |
6.3.6 水系规划 |
6.3.7 设施规划 |
6.3.8 植物规划 |
6.4 福建省三明市赤头坂森林体验基地活动策划 |
6.4.1 综合型活动 |
6.4.2 单一型活动 |
6.5 福建省三明市赤头坂森林体验基地解说组织 |
6.5.1 人员配备 |
6.5.2 解说设施 |
6.6 用地平衡表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福建省三明市赤头坂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图集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件 |
(6)生态修复视角下城市山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河北省承德市大梁顶山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框架 |
1.4.2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城市山地公园 |
2.1.1 地形 |
2.1.2 山地 |
2.1.3 城市公园 |
2.1.4 城市与城市山地公园 |
2.1.5 山地公园与城市山地公园 |
2.2 生态修复 |
2.2.1 生态系统 |
2.2.2 生态学 |
2.2.3 生态修复 |
2.2.4 “生态修复”与“生态恢复” |
2.2.5 “生态修复”与“生态文明” |
2.2.6 生态修复的方式及意义 |
3 国内外案例分析 |
3.1 国内案例分析 |
3.1.1 兰山山地生态公园 |
3.1.2 上海辰山植物矿坑花园 |
3.1.3 漳州碧湖生态公园 |
3.2 国外案例分析 |
3.2.1 美国丹佛山地公园 |
3.2.2 西班牙巴塞罗那山地公园 |
3.2.3 德国北杜伊斯堡公园 |
4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
4.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4.2 生态伦理学理论 |
4.3 生态修复理论 |
4.4 生态设计理论 |
4.5 城市美学理论 |
4.6 自然教育学理论 |
5 生态修复视角下城市山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法 |
5.1 影响城市山地公园规划设计的因素 |
5.1.1 自然特征 |
5.1.2 城与山的关系 |
5.1.3 地域文化因素 |
5.2 修复城市山地公园中的生态要素 |
5.2.1 土壤修复 |
5.2.2 山体修复 |
5.2.3 植被修复 |
5.2.4 水体修复 |
5.3 城市山地公园空间布局设计 |
5.3.1 山地地貌的自然特征 |
5.3.2 城市山地公园道路系规划设计 |
5.3.3 城市山地公园视觉空间设计 |
5.3.4 城市山地公园植被设计 |
5.3.5 城市山地公园水系设计 |
5.3.6 城市山地公园文化景观营造 |
6 生态修复视角下城市山地公园规划设计内容 |
6.1 生态修复视角下城市山地公园规划设计原则 |
6.1.1 生态优先原则 |
6.1.2 因地制宜原则 |
6.1.3 可持续发展原则 |
6.1.4 参与性原则 |
6.1.5 分期规划原则 |
6.1.6 以人为本原则 |
6.2 生态修复视角下城市山地公园规划设计目标 |
6.2.1 基于城市关联的空间目标 |
6.2.2 基于环境宜人的生态目标 |
6.2.3 基于旅游产品的功能目标 |
6.2.4 基于文化内容的科教目标 |
6.3 生态修复视角下城市山地公园规划设计策略 |
6.3.1 加强城与山之间的关联 |
6.3.2 修复场地自然生态要素 |
6.3.3 打造场地景观游憩线路 |
6.3.4 激活场地历史文化脉络 |
6.3.5 构建场地科普教育体系 |
7 河北省承德市大梁顶山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
7.1 背景分析 |
7.1.1 上位解读 |
7.1.2 山地公园边界划定与类型划分 |
7.1.3 前期分析 |
7.1.4 承德大梁顶山地公园规划建设核心区 |
7.1.5 SWOT分析 |
7.2 规划构思 |
7.2.1 规划依据 |
7.2.2 规划原则 |
7.2.3 规划定位 |
7.2.4 规划目标 |
7.2.5 规划策略 |
7.2.6 规划理念 |
7.3 总体布局 |
7.3.1 总体规划平面图 |
7.3.2 鸟瞰图 |
7.3.3 总体规划构想 |
7.3.4 总体规划结构 |
7.3.5 规划分区 |
7.4 分区规划 |
7.4.1 综合服务区 |
7.4.2 山地修复保育区 |
7.4.3 生态教育区 |
7.4.4 山地文化区 |
7.4.5 五彩拓展区 |
7.4.6 农艺游赏区 |
7.4.7 登山揽胜区 |
7.4.8 溪谷康养区 |
7.5 生态修复规划 |
7.5.1 大梁顶山地公园核心区生态问题 |
7.5.2 地形生态修复 |
7.5.3 水体生态修复 |
7.5.4 植被生态修复 |
7.5.5 人文修复 |
7.6 专项规划 |
7.6.1 交通规划 |
7.6.2 竖向规划 |
7.6.3 服务设施规划 |
7.6.4 建筑专项规划 |
7.6.5 标识系统规划 |
7.6.6 照明系统规划 |
7.6.7 科普解说系统规划 |
7.6.8 产业规划 |
7.6.9 节事活动规划 |
7.6.10 安全防火规划 |
7.6.11 经济技术指标 |
8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创新点 |
8.3 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件 |
(7)借古探今:乡村绿色综合体空间形态的适应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缘起 |
1.2 相关研究概况及现状存在的问题 |
1.2.1 乡村景观规划理论的研究概况 |
1.2.2 绿色综合体的研究进展 |
1.2.3 空间形态适应性的研究概况 |
1.2.4 现状存在的问题 |
1.3 概念解析 |
1.3.1 “乡村绿色综合体”的提出 |
1.3.2 空间形态的适应性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和实践意义 |
1.5 研究方法、论文框架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1.5.3 技术路线 |
2. 乡村绿色综合体空间形态的适应性理论基础 |
2.1 地景为魂、苑囿为鉴 |
2.2 四态融合,遵从自然 |
2.2.1 形态适应 |
2.2.2 生态适宜 |
2.2.3 文态呼应 |
2.2.4 心态感应 |
2.3 “借”苑囿之空间形态以“探”乡村绿色综合体空间形态如何适应性设计 |
2.3.1 北京西郊“三山五园” |
2.3.2 清漪园 |
2.3.3 承德避暑山庄 |
3. 乡村绿色综合体空间形态适应性设计的技术路径 |
3.1 构建图示 |
3.2 空间的适应性分析——守望形胜、因借地景 |
3.2.1 空间尺度的量化控制 |
3.2.2 内外形胜的分析 |
3.2.3 内部地望的分析—视觉借景 |
3.2.4 空间的布局 |
3.3 空间形态的适应性设计——开辟“自然”、营建人工 |
3.3.1 自然空间形态的设计—开辟“自然” |
3.3.2 人工空间形态的设计—营建人工 |
4. 登封金银花溪乡村绿色综合体空间形态适应性的设计实践 |
4.1 项目概况 |
4.1.1 项目简介 |
4.1.2 设计研究范围 |
4.2 大环境概况与基本条件 |
4.2.1 大环境概况 |
4.2.2 基本条件分析 |
4.3 设计理念与发展愿景 |
4.3.1 设计理念 |
4.3.2 发展愿景 |
4.4 金银花溪乡村绿色综合体——空间的适应性分析 |
4.4.1 内外形胜的分析 |
4.4.2 内部地望分析 |
4.4.3 空间尺度的分析 |
4.4.4 空间架构的构思 |
4.5 金银花溪乡村绿色综合体——总体规划布局 |
4.5.1 总平面图 |
4.5.2 空间结构布局图 |
4.5.3 功能布局图 |
4.5.4 空间序列图 |
4.6 金银花溪乡村绿色综合体——空间形态的适应性设计 |
4.6.1 山水空间形态 |
4.6.2 植物空间形态 |
4.6.3 场所空间形态 |
4.6.4 道路空间形态 |
5. 结语 |
5.1 结论 |
5.2 不足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8)南宁市青秀湖公园滨水景观调查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城市公园 |
1.3.2 景观 |
1.3.3 滨水区 |
1.3.4 滨水景观 |
1.3.5 视觉评价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的研究与实践 |
1.4.2 国内的研究与实践 |
1.4.3 发展趋势 |
第二章 调查内容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综述 |
2.2.2 实地调查 |
2.2.3 美景度评价法及景观要素量化 |
2.2.4 美景度动态变化比较 |
2.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调查与评价分析 |
3.1 研究地概况 |
3.1.1 自然环境概况 |
3.1.2 历史人文概况 |
3.2 南宁市青秀湖公园景观调查与分析 |
3.2.1 景观布局 |
3.2.2 水库设施景观 |
3.2.3 植物景观 |
3.2.4 建筑景观 |
3.2.5 园路景观 |
3.3 南宁市青秀湖公园滨水景观视觉评价 |
3.3.1 评价结果 |
3.3.2 景观要素的分解 |
3.3.3 美景度与景观要素模型的建立 |
3.3.4 结果分析 |
3.4 南宁市青秀湖公园滨水观景点现状调查与分析 |
3.4.1 滨水空间观景点的设计 |
3.4.2 公园滨水观景点现状分析 |
3.5 南宁市青秀湖公园滨水景观美景度动态变化分析 |
3.5.1 公园总体变化情况 |
3.5.2 主要样点的分析 |
第四章 南宁市青秀湖公园滨水景观特点及优化策略 |
4.1 滨水景观特点 |
4.1.1 借景园外,引入标志性景观 |
4.1.2 利用场地既有景观,保留历史记忆 |
4.1.3 尊重滨水特性,建筑小品契合环境 |
4.1.4 保留原有植被,打造湿地景观 |
4.2 滨水景观主要问题 |
4.2.1 陋景未屏,部分园外住区建筑突兀 |
4.2.2 水库设施美感不足,影响园区景观体系 |
4.2.3 部分观景点视觉质量欠佳,观景设施有待完善 |
4.2.4 园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略显贫乏,植物景观缺乏季相变化 |
4.2.5 湿地植被设计与养护不到位,植物景观质量不高 |
4.3 滨水景观优化策略 |
4.3.1 按规管理城市建筑风貌,协调园内外景观体系 |
4.3.2 增设亲水设施,改造湖岸景观 |
4.3.3 畅通观景视线,优化赏景休憩空间 |
4.3.4 营建复层植物群落,展现植物景观季相变化 |
4.3.5 因地制宜应用湿地植物,提高湿地景观质量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森林公园入口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1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2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3 研究现状总结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森林公园入口空间设计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 |
2.1 森林公园入口空间相关界定 |
2.1.1 概念界定 |
2.1.2 功能特性 |
2.1.3 影响因素 |
2.1.4 布局分类 |
2.1.5 构成要素 |
2.2 定性理论与方法研究 |
2.2.1 行为需求 |
2.2.2 空间场所 |
2.2.3 可持续与环境承载力 |
2.2.4 景观美学 |
2.3 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
2.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2.3.2 评价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特征分析与总结 |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1 指标初定 |
3.1.2 指标筛选 |
3.1.3 指标体系建立 |
3.2 评价体系建立 |
3.2.1 评价标准 |
3.2.2 指标权重确定 |
3.2.3 综合分级 |
3.3 研究对象概况 |
3.3.1 区位概况 |
3.3.2 森林公园发展概况 |
3.3.3 入口空间调研概况 |
3.4 统计结果分析 |
3.4.1 描述性分析结果 |
3.4.2 层次分析结果 |
3.4.3 对比分析 |
3.4.4 特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现状成因与设计策略 |
4.1 现状特征成因分析 |
4.1.1 区域条件所限 |
4.1.2 管理体制不完善所限 |
4.1.3 规划设计滞后所限 |
4.2 总体设计原则 |
4.2.1 功能性 |
4.2.2 生态性 |
4.2.3 美感度 |
4.3 基本设计策略 |
4.3.1 确定空间选址 |
4.3.2 划定设计范围 |
4.3.3 明确容量尺度 |
4.3.4 场地地形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5 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平面设计与空间组织 |
5.1 平面设计 |
5.1.1 功能组织 |
5.1.2 交通组织 |
5.1.3 平面形式 |
5.2 空间组织 |
5.2.1 空间的划分 |
5.2.2 空间的围合 |
5.2.3 形式的丰富 |
5.2.4 序列的组织 |
5.3 本章小结 |
6 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要素与可持续设计 |
6.1 要素设计 |
6.1.1 基面要素 |
6.1.2 维护面要素 |
6.1.3 设施小品要素 |
6.2 可持续设计 |
6.2.1 建设的全生命周期 |
6.2.2 空间小气候设计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20世纪50年代杭州西湖风景园林建设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新中国风景园林发展建设 |
1.1.2 西湖民族文化与时代内容 |
1.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内容 |
1.3.1 系统梳理西湖建设的社会意识形态 |
1.3.2 演绎分析西湖建设的创造性实践 |
1.3.3 深入探索西湖建设的主体与历史性特征 |
1.4 资料来源 |
1.4.1 文献材料 |
1.4.2 图像资料 |
1.4.3 采访资料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法(Literature Research) |
1.5.2 图像法(Iconologia) |
1.5.3 口述访谈法(Oral History) |
1.6 创新性 |
1.6.1 历史阶段的特殊性 |
1.6.2 经典对象的新解读 |
1.6.3 叙事型的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新中国新西湖”:杭州西湖“公园化”历程 |
2.1 “公园化”前奏:古典西湖城市公共园林建设 |
2.2 第一次“公园化”:20世纪初期的西湖融城改造 |
2.2.1 西湖入城 |
2.2.2 西湖博览会 |
2.3 第二次“公园化”:20世纪中期的人民公园建设 |
2.3.1 社会主义的改造 |
2.3.2 外来文化的影响 |
2.3.3 民族风格的传承 |
2.4 第三次“公园化”:21世纪“公园城市”伟大设想 |
2.4.1 第三次公园化改造 |
2.4.2 走向公园城市 |
2.5 小结:作为城市文化手段的西湖公园 |
第三章 “苏联经验”:新西湖风景建设思潮(1) |
3.1 理论:“系统学苏”的风景园林模式 |
3.1.1 “一边倒”的新中国绿化思想 |
3.1.2 “苏联模式”及其发展历程 |
3.1.3 “系统学苏”的杭州西湖规划 |
3.2 实践:前苏联专家指导下的新西湖建设 |
3.3.1 服务生活:高效的公共空间体系 |
3.3.2 文化休闲:城市公园结合历史名胜 |
3.3.3 绿色康养:休疗养区及森林公园 |
3.3.4 艺术形式:民族特色与园林形式 |
3.3 矛盾:西方模式与西湖传统的相斥性 |
3.3.1 实用主义的西方园林模式 |
3.3.2 西湖园林的传统人文理想 |
3.4 小结:西湖传统园林的西化改造 |
第四章 “民族形式”:新西湖风景建设思潮(2) |
4.1 理论:新西湖民族形式的探讨 |
4.1.1 西湖园林的文化传统 |
4.1.2 新形式的提出 |
4.1.3 新西湖的民族形式 |
4.2 实践:新西湖建设的传统实践 |
4.2.1 除旧立新,建设现代的西湖 |
4.2.2 结合生产,实现大地园林化 |
4.2.3 弘扬传统,探索园林新形式 |
4.3 矛盾:西湖传统的争与让 |
4.3.1 景象与意象:空间理论vs山水美学 |
4.3.2 解读与重构:集体记忆更新 |
4.3.3 形式与内涵:场所特征与社会精神 |
4.4 小结:西湖园林新形式的诞生 |
第五章 “实用与艺术”:新西湖建设实践方法论 |
5.1 西湖园林的实用性与艺术性 |
5.1.1 消费性与生产性 |
5.1.2 科学性与艺术性 |
5.1.3 专业性与通俗性 |
5.2 用添以艺,风景园圃 |
5.2.1 诗画美的生产园圃 |
5.2.2 生态美的植物景观 |
5.2.3 园林植物的时代性价值 |
5.3 艺寓于用,名胜公园 |
5.3.1 历史文化转译 |
5.3.2 社会功能表达 |
5.3.3 名胜公园的形式与意识 |
5.4 以艺导用,庭园佳苑 |
5.4.1 环境主导的庭园改造 |
5.4.2 百年风格的延续 |
5.4.3 庭园传统的认知与实践 |
5.5 小结:文质圆融的西湖园林发展历程 |
第六章 “风景背后的园林人”:新西湖建设主体 |
6.1 新西湖的建设力量 |
6.1.1 主导·管理者 |
6.1.2 主体·实践者 |
6.1.3 受众·参与者 |
6.2 新主体的矛盾关系 |
6.2.1 个人文化背景差异 |
6.2.2 理论与实践的矛盾 |
6.3 小结:园林化环境营建思路地不断进步 |
第七章 20世纪50年代新西湖建设历史成就 |
7.1 实践成果 |
7.1.1 西湖开放与公园化总建设 |
7.1.2 历史风景点的保护与开发 |
7.1.3 西湖建设风格的初步探索 |
7.2 理论成果 |
7.2.1 中西融合的风景园林模式 |
7.2.2 西湖传统教化功能的延续 |
7.2.3 多样风景造园手法的创造 |
7.3 余论 |
7.2.1 西湖建设的问题与启示 |
7.2.2 本研究未尽之处 |
参考文献 |
图录 |
附录一 ·杭州西湖历代名园古迹一览表 |
附录二 ·档案资料 |
附录三 ·口述访谈记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森林公园人工景物规划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山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万州区狮子山公园为例[D]. 熊若竹.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2]影响情绪的城市公园景观要素和优化策略研究[D]. 杨倩. 西南大学, 2021(01)
- [3]基于AHP与SD法的城市公园景观评价研究[D]. 朱静怡. 浙江大学, 2021(01)
- [4]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崂山太清景区动态游赏规划及优化设计研究[D]. 杜娇娇.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2)
- [5]基于儿童活动特征的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研究 ——以福建省三明市赤头坂国有林场为例[D]. 冯甜.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生态修复视角下城市山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河北省承德市大梁顶山地公园为例[D]. 吕菲菲.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借古探今:乡村绿色综合体空间形态的适应性设计研究[D]. 刘玲.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6)
- [8]南宁市青秀湖公园滨水景观调查与评价[D]. 刘可丹. 广西大学, 2020(02)
- [9]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森林公园入口空间设计研究[D]. 王韶晗.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10]20世纪50年代杭州西湖风景园林建设历史研究[D]. 何嘉丽.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