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和田子项目区水盐平衡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包城[1](2021)在《和田风沙土条件下日光温室滴灌番茄耗水规律及灌溉制度研究》文中提出
杨锐[2](2021)在《新疆和田地区平原区地下水硬度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
秦佳豪[3](2021)在《风沙土条件下根层铺多孔膜对水分运动及木耳菜生长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王硕[4](2021)在《和田河沙漠段河床渗透规律研究》文中认为河床沉积物的渗透规律是影响着地表-地下水转化能力的重要因素,是科学研究水文过程中河水渗漏、溶质运移等活动的必要指标。本文采用双环入渗仪法测定和田河三个不同河段的河床垂向渗透系数,利用现场试验和实地取样测量渗透速率及渗透系数,分析河床沉积物的渗透特性,从而厘清不同来水条件下各河段的渗漏水量。主要结论如下所示:(1)在稳定前,和田河大桥河床的入渗率最大,红白山次之,肖夹克的入渗率最小,稳定后同理。和田河大桥河床水分入渗量最大,红白山和肖夹克水分入渗量较为接近,肖夹克略小。在常用的三个土壤入渗计算公式中,考斯加可夫(Koctakob)公式最适用于沙漠段水分入渗的研究。(2)和田河河床渗透系数存在空间变异性。在水平方向上,同一河段的不同位置中,从河中心到河岸,河床沉积物的渗透系数值大体是逐渐减小的;在垂直方向上(沿河流由上游到下游的流向),上游的河床沉积物的渗透系数值最大,中游略大,下游最小。(3)颗粒分析能揭示颗粒的性质,是探究渗透速率和渗透系数的主要因素。渗透速率和渗透系数较大的值对应的颗粒粒径往往较大,上、中、下游土样中粒径分别为73μm、65μm、51μm,对应的稳定入渗速率依次是28.71mm/min、21.23mm/min、18.48mm/min。随着和田河上、中、下游河段土样粒径的依次减小,其稳定入渗速率也显示出逐次递减的变化规律。(4)在12.5%、50%和87.5%三个来水频率下,河段耗水量、渗漏水量及单位河长渗漏水量均呈现出递减趋势。段2耗水量相对最少,在3个来水频率下占总耗水量的比例均在在20%以下。在同一来水频率下,河段渗漏水量的顺序依次为:段1>段2>段3,而单位河长渗漏水量则为:段1>段3>段2。
梁晓燕[5](2020)在《怀头他拉灌区水资源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是决定社会发展兴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资源之一。随着我国人口增长、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各行业的快速发展,用水量迅速增加,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怀头他拉灌区位于青海省德令哈市,地处内陆河干旱区,农业灌溉需水量大,但存在水资源量不足且用水效率不高等问题。在当前有限的水资源基础上开源节流并进行有效、公平、合理地分配,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以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生态系统稳定健康,是该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论文基于水平衡原理探究了研究区的水循环转化规律,并本着可持续发展原则对当地的水资源配置进行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分析了研究区的水循环要素变化特征、灌区现状供用水结构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降水量呈增加趋势,且年内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于5-9月,灌区蒸发量大,主要集中于春季和夏季;灌区供、用水结构单一,多年平均水资源量2438.6万m3,现状年总供水量1448.49万m3,存在水资源短缺、用水效率低等主要水问题。(2)构建了怀头他拉灌区散耗水文模型,基于灌区现状农业种植结构,研究了灌区降水/灌溉水-土壤水-作物蒸腾耗水的水分转化规律。结果表明:灌区的水面蒸发约占耗水总量的34%,灌溉地入渗补给地下水量占灌溉地总水量62%,灌区社会经济系统用水占比43%,挤占自然生态系统耗水。(3)结合区域发展规划,综合考虑源区-灌区降水径流挖潜能力及实现,分析预测不同规划水平年相应的供需水状况,并进行供需平衡分析。结果表明:在充分考虑源区降雨挖潜、灌区农艺节水措施条件下,规划水平年2025年枯水年,该灌区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缺水率为21.3%;2035年平水年和枯水年水资源缺水率分别为18.9%、39.4%。(4)构建灌区多用户多目标水资源协调高效利用配置模型,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并基于适用于该灌区的散耗水文模型对水资源配置方案效应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规划年2025年,农业用水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可供水量增加,能满足用户需求、保证下游湖泊得到补给维持生态稳定健康发展,还能适当的扩大畜牧业养殖规模,进一步增加经济效益;2035年在枯水年的条件下用户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通过丰水年进行以丰补欠后供需矛盾得到缓解,实现了该区域系统的最优化配置,且在丰水年、平水年条件下,已无多余水资源可用,因此认为该区农业种植规模已达到最大规模。
王璐[6](2020)在《阿克苏河流域盐渍化区包气带水盐运移规律及潜水位动态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阿克苏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的西北边缘,北枕汉腾格里山群,南望广袤千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自治区重要的粮食及果蔬生产基地,农业生产在本地区占主导地位。由于近些年发展经济,水资源消耗较大,人口规模增加,使得阿克苏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造成农业缺水、地表水与地下水开发利用比例不协调、积盐、季节性缺水、地下水矿化度升高、区内地下水浅埋区土壤沙化盐渍化面积扩大等环境问题。所以亟需研究包气带水盐运移规律,厘清土壤盐渍化的主控因素,对潜水位进行动态调控研究,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地表水地下水联合开采及土壤盐渍化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论文主要成果如下:1、在研究区现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野外取样,针对区内土壤结构、灌溉制度、种植作物等将研究区盐渍化分为6个区;2、对研究区不同土壤结构、不同水位埋深(潜水位不同)的土样进行不同灌溉方式的室内灌溉试验,结果表明低含盐量灌溉水更利于携带走包气带土壤表层的盐分,灌溉水的含盐量越大越容易造成土壤表层盐分的积聚和潜水的咸化。相同条件下,水流通量越大,土壤中盐随水流进入地下水越多;3、在砂地中以滴灌方式和漫灌方式灌溉时灌溉入渗系数分别为0.394和0.438,在黏土中以滴灌方式和漫灌方式灌溉时灌溉入渗系数分别为0.377和0.413。4、土壤水电导率、地下水埋深及其矿化度是影响土壤盐渍化最主要的因素。通过收集研究区包气带易溶盐结果使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土壤全盐量与土壤水电导率的关系为:Y=0.184X+0.082,R2=0.989、土壤全盐量与地下水埋深、地下水矿化度之间的关系为:Ss=0.011+0.136D+0.076T;5、根据室内灌溉、弥散试验、基础地理数据、气象数据、土地利用数据、水文地质参数等,建立不同分区代表性A-F组剖面的Hydrus-1D包气带土柱模型,模拟包气带垂向水盐运移;A组种植棉花灌溉定额为100m3/a,地下水位埋深控制在2.3m以下,可使包气带浅部处于非盐渍化状态。B组为未生长植物的盐碱地、E组为天然牧草地,单纯的水位调控对其盐渍化影响不大。C组、D组、F组分别将潜水位保持在1.7m、2.8m、3.2m以下,可使包气带浅部处于非盐渍化状态;6、将潜水面作为包气带及饱水带的纽带,利用Hydrus-1D模拟计算下边界的水盐交换量。将此水盐交换量作为地下水上边界源汇项,带入到GMS三维地下水数值模型后运行得到其水位及盐分变化。以2018年为现状年,预测2019~2025年其各观测孔水位变幅在1m到7m之间。北部上游、西南部、东部、中游,地下水矿化度均出现下降趋势,位于北部库玛拉河上游附近、东南侧呈现上升趋势。预测研究区南侧易溶盐范围均大于3g/kg,且盐渍化范围逐年增大;7、利用多目标优化法,通过Matlab优化工具箱中linprog函数对2018~2025年开采水量进行模拟优化,预测各行政区内监测点从2018~2025年的优化后总降深分别为4.04m,2.27m,1.47m,4.69m。非盐渍化区域面积逐渐增加,到2025年增至2884.096km2。强盐渍化区面积逐年减少,由2018年的11780.4km2减至1267.948km2。由此证明研究区内多年土壤含盐量变化情况可以土壤盐渍化情况得到改善。得出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将多目标优化法优越性和稳定性运用到土壤盐渍化治理中可缓解当地土壤盐渍化趋势。
马春兰[7](2014)在《不同梯度下克里雅河流域中游平原区水盐时空分异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是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影响生态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在我国水资源短缺和分布极不平衡的大背景下,干旱半干旱区的水资源问题是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重中之重,充分掌握水盐的分布特征是水资源合理开发使用和保护的前提。本文以克里雅河流域中游平原区为例,研究其地下水埋深、地下水水质和土壤含盐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地下水埋深与土壤含盐量之间的关系,通过野外考察、室内试验、地统计法及空间数据分析法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并运用耦合评价模型和Stella模型对地下水埋深与土壤含盐量的相关关系及土壤含盐量和各主要因子的反馈机制进行展开以下研究:1、研究了克里雅河流域中游平原区地下水埋深时空分异规律;2、研究了克里雅河流域中游平原区地下水最大含盐量和最小含盐量的时空分布特征;3、研究了克里雅河流域中游平原区土壤表层含盐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土壤含盐量垂直分布特征;4、研究了克里雅河流域中游平原区地下水埋深、地下水水质与土壤含盐量的空间相关性和耦合度;5、研究了社会经济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中主要因素与水盐的反馈机制,其结果:1、地下水埋深在不同水平梯度上,时空分异规律各不相同:在纬度梯度上,地下水埋深由北部低海拔地区向南部高海拔地区逐渐增大,且地下水埋深在南部低纬度地区的活跃度大于北部高纬度地区,且地下水埋深变化幅度也呈现出相同的趋势;在经度梯度上,东部高经度地区的地下水活跃程度要高于西部低经度地区,地下水埋深的时空变化受河流的影响,距离河流越远,受到的影响和变化幅度越小,反之越大;且现有的河流的影响作用大于古河道的影响作用。2、平原区北部高纬度地区地下水最大含盐量明显高于南部低纬度地区,中部地区最大含盐量高于东西部地区,但地下水含盐变化幅度都较小;地下水含盐量随着河流的走向,越往下游越高,且古河道地下水含盐量高于现有渠道地下水含盐量。3、克里雅河流域中游平原区低纬度的南部地区土壤表层含盐量高于高纬度的北部地区土壤表层含盐量,且随着河流流向越往下游土壤表层含盐量越高;低经度的西部地区土壤表层含盐量大于高经度的东部地区土壤含盐量,喀尔克乡土壤盐渍化较为严重,在喀尔克乡西部部分区域存在土壤严重盐渍化情况;古河道区域的土壤含盐量高于现有河道土壤含盐量。克里雅河流域中游平原区作物生长期时的土壤表层含盐量高于非生长期时的含量,且大部分地区土壤含盐量变化幅度较大;4、从土壤含盐量垂直角度上分析可知,每层土壤含盐量分布特征大致相同,西部喀尔克乡地区和东部克里雅河流主干道流经地区呈环状分布,而中部希吾勒乡、劳改农场等地区则呈明显的带状分布;在土壤含盐量垂直分布中,20~40cm层含盐量分布特征变化较为明显,而在其他各层上,平原区东西部区域的土壤含盐量变化不大,只有中部希吾勒乡等地区含盐量变化相对较为明显;在20~40cm层上,除了部分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区域土壤含盐量略有降低外,其他区域含盐量都略有增加。5、由耦合度评价模型证明可知,地下水埋深与土壤表层盐分含量二者之间耦合程度较高,且地下水埋深越小与土壤盐分含量呈反比关系;同时也说明该耦合评价模型适合在克里雅河流域中游平原区应用,还能进一步说明在克里雅河流域中游平原区地下水埋深分布现状下,土壤表层含盐量分布的大致趋势,为今后地下水与土壤盐分的监测和研究提供了便利。
程仲雷[8](2012)在《克里雅绿洲盐渍化及地下水调控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下水位的合理、有效调控,是地下水及水盐运移规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有效防治土壤盐渍化的重要方法之一。土壤盐渍化直接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农作物产出率降低,已成为当今社会农业生产面临的日益严峻的重大问题。在此背景下,本论文针对克里雅绿洲内各乡镇实地踏勘和调研,取得相关基础数据,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理论计算方法,并经过实地验证,初步探明不同区域地下水埋深、浅埋地下水动态储量和盐渍化类型及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地下水调控的措施、排水出路以及盐碱地治理中相关的其他各类措施,以期为干旱区绿洲农业生产、生态恢复、水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践经验支持。初步形成了以下结论:1.研究区地下水埋深变异系数大于30%,属于强变异。通过单样本柯尔莫哥洛夫-斯米诺夫(Kolomogorov-Semirnov,K-S)检验,发现其值服从正态分布,符合地统计学和半方差模型建立的要求,且可以用高斯模型进行拟合。2.绿洲地下水埋深与矿化度的空间特征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即在地势上由南向北,地下水埋深逐渐变小,而地下水矿化度则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地下水埋深季节变化明显,地下水位变化一般滞后于地表水径流和引灌水量变化。5~9月为高水位期,10月到翌年4月为低水位期,动态变化即地下水埋深变化趋势表现为:从3月开始上升,5月地下水埋深达到最高,之后开始下降,到9月之后埋深达到最大,之后地下水埋深又开始上升。3.从地下水水质(矿化度、TDS)变化和季节变化看,呈现出了从3月开始下降,到9月达到最大,之后开始缓慢回升,季节变化明显。地下水环境变化究其原因,是由于研究区农业灌溉的影响,当地农业灌溉有相当一部分是抽取地下水来灌溉,一部分灌溉的回归水下渗,导致浅层地下水的离子含量增加;水化学特征依次为Cl+SO4+Na和HCO3+SO4+Na+Mg型;下部水化学类型HCO3+Cl+Na。地下水的水化学遵循干旱区地下水的运移规律。PH值均>8.0,说明土壤呈碱性;总体上各个离子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4.克里雅绿洲绿洲水资源总量基本上为出山口的河川径流与山前地下水侧渗量之和,即水资源总量约为10.787×108m3,其中克里雅地表水资源量为河川径流10.477×108m3,地下水天然补给量0.310×108m3。克里雅流域地下水由山前侧向补给量0.31×108m3及平原区降水补给量两部份组成,由于平原区降水极少,且蒸发强烈,形成的补给量极不稳定,大多数年份不能形成补给,故实际只应考虑山前侧向补给量0.31×108m3,这样流域地下水天然补给量,亦即实质意义上的地下水资源量仅为0.31×108m3。5.克里雅流域转化地下水量3.64×108m3/a,地下水天然补给量为0.31×108m3,则地下水资源量为地下水天然补给量与转化补给地下水量之和,为3.95×108m3,地下水天然补给量和转化补给量分别占总补给量的7.85%、92.15%。需要说明的是该数值只是一般意义上地下水资源量,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资源量”。虽然水资源转化重复量的数量很大,地下水的利用是必要和很有意义的。但在概念上要明确,如采取渠道防渗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是以减少水资源转化重复量为前提的;如建设水源地开采地下水,是利用水资源转化重复量。但这两方面都不能增加水资源可利用量。6.通过水均衡分析,较好地反映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与补给关系,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利用和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通过近期和远期水盐平衡计算与分析表明:近期灌区处于积盐状态,年平均灌区积盐19.00×104T。远期规划相关工程项目的得以实施,诸如加强节水灌溉措施,健全排水系统,灌区每年将可以实现脱盐,每年可脱盐19.83×104T,脱盐的前期主要是将灌区历史积盐逐步排向灌区地势较低的北部荒漠承泄区,而后灌区实现水盐平衡,将使项目区水盐动态向良性循环转化。通过水盐平衡分析,因排盐需要,排出区外的地下水在规划期不少于1.05×108m3。依据灌区排水规模(1.05×108m3)、地下水开采初步规模(1.20×108m3)及工程实施后潜水蒸发规模(1.77×108m3),由此可以估算出小于2m的浅埋地下水可降深1.26m,可实现所要求农区地下水临界埋深深度。7.根据灌区农区排水、排盐的实际,地下水调控措施确定为明排和井排措施,并初步确定明排工程项目,其中干排6条,支排38条,机电井规模为350眼。关于承泄区,即排水的泄流区则主要是分别引入灌区北部沙漠区和排入克里雅河下游河道。
喻钰[9](2010)在《和田河流域近期耗水研究》文中指出蒸散发是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的最终消耗,是水资源配置的最终形式。无论从水循环与转化研究,还是从水资源配置与利用,原有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已不能满足深入了解干旱区水分运动规律的要求,因此对干旱区的耗水研究是十分重要和有价值的。耗水分析应是干旱地区水资源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和田河流域位于封闭的大陆腹地,终年处于极端干旱状态,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具有典型大陆性特征的温带、暖温带干旱区。自然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决定了和田地区降水稀少、蒸发剧烈的水文特性,因此蒸散耗水成为该地区水分运动的重要形式。通过现场考察、资料收集与向当地专家咨询,初步了解了和田河流域的气候、水资源开发利用等情况,并在此工作基础上,运用“和田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对和田河流域近期耗水做了更深入的探讨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和田河径流因水量补给来源稳定,其多年变化平缓。但年内分配极为不均,水量多集中在夏、秋两季。上游两支流径流变化趋势均不显着,喀拉喀什河表现为递增趋势,玉龙喀什河为递减趋势。两支流年径流量周期性均不显着。(2)研究了“和田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并针对和田河流域水资源特点对模型部分参数加以调整,重新进行验证,使之适用于目前流域的水量模拟。(3)运用“和田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对和田河流域水量平衡和耗水量进行分析计算,初步揭示了流域的水分运动规律。结果表明:和田绿洲农区是主要的耗水体,灌溉植被蒸散耗水比例大,天然植被和裸地耗水相对较小;灌区渠系管理不到位,水量损失严重,有一半以上引水量损失在途中;河道蒸发、渗漏及洪水漫溢损失严重,占河道总径流的三分之一左右。(4)在以上水量分析工作基础上,探讨出和田河来水量较往年偏低、乌鲁瓦提水库汛期削减来水量偏多、中游河道私扒乱引现象严重以及支流、干流河道两侧的岔流造成水量损失是导致2004、2007、2008三年向塔河输水量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5)分析和田河流域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合理性建议。
钟瑞森[10](2008)在《干旱绿洲区分布式三维水盐运移模型研究与应用实践》文中指出水资源综合评价,要求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水量和水质同时评价;同样,水资源合理配置,要求地表水和地下水统一调配,水量配置的同时要兼顾用水户对水质的不同需求。为了适应这一要求,在分析干旱绿洲区水资源利用与转化及盐分迁移的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以耗水计算为中心、统筹地表水盐和地下水盐的干旱绿洲区分布式三维水盐运移模型,并以焉耆盆地为例进行了实践性的应用。本研究将干旱绿洲区概括地划分为灌溉单元、城乡单元和生态单元等三类计算单元,以模块化设计理念的MODFLOW为基本框架,分别建立各类计算单元的耗水计算程序包,构成与地下水流过程(GWF)的源汇项相联系的干旱绿洲区耗水过程(OCU);并根据水盐平衡基本原理,将耗水计算、河道流量演算、井流计算及地下水溶质运移过程(GWT)的相关变量耦合联立,构成均衡体水盐平衡过程(WSB);GWF、GWT、OCU和WSB等过程的整体结合,即形成本研究的主体模型。因研究区内博斯腾湖水循环和盐分迁移的特殊性,还研究建立了适应于博斯腾湖的吞吐型湖泊水盐调控模型。鉴于模型数据前后处理的复杂性,探索性地研究了结合3S(RS, GIS, GPS)技术的数据获取与处理方法。在焉耆盆地平原绿洲区的应用实践中,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应用水文小波分析法对研究区主要地表来水的年际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得到开都河主要存在6a、10a、15a和38a等四个主周期;黄水沟和清水河主要存在10a和6a两个中短期主周期。(2)近年焉耆盆地绿洲区生态耗水量仅占31%左右;从利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角度考虑,目前绿洲区水土开发已经过度饱和,超越了开都河-孔雀河流域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不宜继续扩大耕地面积,可维持土地利用的现状。(3)从适宜生态水位(地下水埋深2~4m)的角度考虑,绿洲区农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过低,地下水埋深普遍低于2m;非农区渠道防渗率偏高,致使地下水补给少而地下水埋深大于5m;应适度地优先开采地下水用于农业灌溉。(4)焉耆盆地近期规划可增加进入博斯腾湖的总水量,如果合理调节宝浪苏木分水枢纽的分水比例及大、小湖区的出湖水量,博斯腾湖既可在安全水位间运行且水质可逐年改善。(5)焉耆盆地近期规划实施的工程项目对博斯腾湖的水环境是有利的,博斯腾湖水环境向良性循环发展。
二、和田子项目区水盐平衡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和田子项目区水盐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4)和田河沙漠段河床渗透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渗透系数的测定方法及应用 |
1.2.2 渗透系数及速率空间变异性研究 |
1.2.3 河道渗漏水量国内外研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自然地理状况 |
2.1 地理位置条件 |
2.2 气候及生态环境 |
2.2.1 气候条件 |
2.2.2 生态环境 |
2.3 社会经济条件 |
2.4 水文地质情况 |
2.5 植被特征 |
第3章 和田河沙漠地带河床入渗特征研究 |
3.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3.1.1 数据来源 |
3.1.2 试验布置 |
3.1.3 研究方法 |
3.2 河床渗透系数的特征 |
3.3 河床入渗特征研究 |
3.4 河床入渗特征入渗模型分析 |
3.5 和田河上中下游的入渗率变化特点 |
3.5.1 和田河上中下游的入渗率变化特点 |
3.5.2 和田河不同河段的的渗透性对比 |
3.6 讨论 |
3.7 小结 |
第4章 和田河干流河床沉积物颗粒特征 |
4.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4.1.1 野外取样及数据处理 |
4.1.2 数据处理 |
4.2 沉积物颗粒分布范围 |
4.3 颗粒含量的空间变化规律 |
4.4 颗粒组成对渗透系数的影响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5章 不同来水频率下和田河干流河段渗漏水量 |
5.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5.1.1 数据来源 |
5.1.2 数据研究方法 |
5.2 不同来水频率下河段耗水量 |
5.3 和田河月平均径流量及变化趋势 |
5.4 不同来水频率下各河段的渗漏水量 |
5.5 渗漏水量及渗透系数结果验证 |
5.6 讨论 |
5.7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怀头他拉灌区水资源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水资源配置研究进展 |
1.2.2 国内水资源配置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形地貌状况 |
2.1.2 河流水系 |
2.1.3 气候条件 |
2.1.4 社会经济状况 |
2.2 研究区水循环要素特征分析 |
2.2.1 降水量变化特征 |
2.2.2 蒸发量变化特征 |
2.3 研究区水资源状况 |
2.3.1 降水资源 |
2.3.2 地表水资源 |
2.3.3 地下水资源量 |
2.3.4 水资源总量 |
2.4 研究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4.1 水利工程设施概况 |
2.4.2 现状供水量情况 |
2.4.3 现状用水结构 |
2.5 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
2.5.1 用水浪费严重 |
2.5.2 管理方式粗犷 |
2.6 本章小结 |
3 灌区水分转化机制 |
3.1 散耗模型的结构 |
3.1.1 水库水量平衡 |
3.1.2 渠系水量平衡 |
3.1.3 灌溉地模块 |
3.1.4 非灌溉地模块 |
3.1.5 地下水模块 |
3.2 模型应用 |
3.2.1 数据输入 |
3.2.2 模型验证 |
3.2.3 研究区水循环转化规律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研究区供需水量预测 |
4.1 研究区可供水量分析 |
4.2 需水量预测方法 |
4.2.1 回归分析法 |
4.2.2 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 |
4.2.3 人工神经网络 |
4.2.4 组合预测模型 |
4.2.5 定额法 |
4.3 研究区需水量预测 |
4.3.1 生活需水量 |
4.3.2 生态需水量 |
4.3.3 农业需水量 |
4.3.4 总需水量 |
4.4 供需平衡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怀头他拉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
5.1 水资源优化配置基本理论 |
5.1.1 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5.1.2 水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
5.2 水资源配置属性 |
5.3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求解方法 |
5.3.1 传统优化算法 |
5.3.2 智能优化算法 |
5.4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建立 |
5.4.1 目标函数 |
5.4.2 约束条件 |
5.4.3 模型参数确定 |
5.4.4 模型求解 |
5.5 结果分析 |
5.6 耗散模型模拟结果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阿克苏河流域盐渍化区包气带水盐运移规律及潜水位动态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包气带水盐运移研究现状 |
1.2.2 潜水位动态调控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3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交通地理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水文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地质条件 |
2.3.2 水文地质条件 |
2.4 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
第3章 样品采集测试及试验 |
3.1 土样的采集及测试 |
3.2 室内灌溉试验 |
3.2.1 试验目的 |
3.2.2 试验装置 |
3.2.3 试验方案 |
3.3 室内灌溉试验结果分析 |
3.3.1 土壤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分析 |
3.3.2 土壤水TDS的变化规律分析 |
3.3.3 灌溉入渗系数 |
3.4 室内弥散试验 |
3.4.1 试验设计 |
3.4.2 试验内容 |
3.4.3 数据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包气带-饱水带水盐交换影响因素及模拟 |
4.1 包气带盐渍化影响因素分析 |
4.1.1 全盐量与土壤水电导率关系分析 |
4.1.2 全盐量与地下水埋深、水质关系分析 |
4.2 包气带水盐运移数值模拟 |
4.2.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4.2.2 水盐运移的数学模型 |
4.2.3 模型参数的确定 |
4.2.4 参数识别与模型验证 |
4.3 最优灌溉方案设计 |
4.3.1 预报方案 |
4.3.2 包气带水盐运移预报及分析 |
4.3.3 最优灌溉方案及水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下水水盐均衡分析与饱水带数值模拟 |
5.1 地下水水盐均衡分析 |
5.1.1 模拟区范围 |
5.1.2 水盐均衡方程 |
5.2 地下水水流及溶质数值模型 |
5.2.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5.2.2 数学模型 |
5.2.3 时空离散 |
5.3 源汇项的处理 |
5.4 模型识别 |
5.4.1 模型识别的依据 |
5.4.2 参数率定的方法 |
5.4.3 稳定流识别 |
5.5 模型验证 |
5.5.1 地下水流模型验证 |
5.5.2 地下水溶质模型验证 |
5.5.3 水盐均衡项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6 盐渍化预测 |
5.6.1 预报方案 |
5.6.2 预报结果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多目标下的潜水位动态优化调控 |
6.1 优化目标建立 |
6.2 优化目标数学模型 |
6.3 潜水位动态优化调控模式 |
6.4 流域潜水位动态分析总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7)不同梯度下克里雅河流域中游平原区水盐时空分异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本校已有研究成果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选择 |
2.2 研究区概况 |
2.2.1 地理位置 |
2.2.2 地形条件 |
2.2.3 气候条件 |
2.2.4 水文特征 |
2.2.5 土地资源特征 |
2.2.6 社会经济状况 |
第三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1.1 地下水、土壤特征分析 |
3.1.2 地下水埋深、地下水含盐量与土壤表层含盐量的耦合关系研究 |
3.1.3 影响机制反馈模型 |
3.2 方法 |
3.2.1 野外考察法 |
3.2.2 室内试验分析法 |
3.2.3 地统计学方法 |
3.2.4 耦合评价模型 |
3.2.5 系统动力学方法 |
3.3 研究环境 |
3.3.1 Surfer 软件 |
3.3.2 GS+软件 |
3.4 技术路线图 |
第四章 地下水、土壤变化特征分析 |
4.1 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
4.1.1 地下水埋深时间序列分析 |
4.1.2 地下水含盐量时间尺度分析 |
4.1.3 土壤表层含盐量时间尺度特征分析 |
4.2 地下水、土壤因子空间变异结构分析 |
4.3 地下水埋深空间序列分析 |
4.3.1 地下水埋深空间序列分析 |
4.3.2 地下水水质空间变化特征 |
4.3.3 土壤含盐量空间变化特征 |
第五章 时空耦合与反馈关系研究 |
5.1 水盐时空耦合分析 |
5.2 回归分析 |
5.3 水盐运移可持续发展模型 |
5.3.1 社会子系统 |
5.3.2 经济子系统 |
5.3.3 生态环境子系统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参与项目和发表论文 |
致谢 |
(8)克里雅绿洲盐渍化及地下水调控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区选择 |
1.4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
1.5.1 野外考察内容 |
1.5.2 数据获取及处理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因素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 |
2.2.3 水资源 |
2.2.4 土壤 |
2.2.5 植被状况 |
2.3 人文因素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试验设计 |
3.2 地统计学原理与方法 |
3.2.1 地统计学简介 |
3.2.2 半方差函数 |
3.2.3 克里金(Kriging)最优内插法 |
第四章 克里雅绿洲地下水埋深、水质及盐碱地分布 |
4.1 地下水埋深空间特征分析 |
4.1.1 初步统计分析 |
4.1.2 地下水埋深插值分析 |
4.2 地下水水质空间特征分析 |
4.2.1 初步统计分析 |
4.2.2 地下水水质特征参数 Kriging 插值 |
4.2.3 地下水化学(离子)特征及组成 |
4.3 土壤盐分特征及分布 |
4.3.1 土壤盐分特征统计 |
4.3.2 盐碱地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克里雅绿洲水资源、水均衡及水盐平衡分析 |
5.1 水资源 |
5.1.1 地表水资源量 |
5.1.2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 |
5.1.3 地表水可供水量 |
5.2 地下水资源 |
5.2.1 地下水天然补给量 |
5.2.2 地下水资源量 |
5.2.3 地下水可开采量 |
5.3 水资源总量 |
5.4 水均衡分析 |
5.4.1 主要参数的确定 |
5.4.2 近期水均衡分析 |
5.4.3 远期水均衡分析 |
5.5 水盐平衡分析 |
5.5.1 近期水盐平衡分析 |
5.5.2 远期水盐平衡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克里雅绿洲盐渍化及地下水调控措施 |
6.1 地下水临界深度的确定 |
6.2 排水模数 |
6.3 地下水调控措施 |
6.3.1 地下水(浅埋)埋深基本情况 |
6.3.2 地下水(浅埋)动态变化 |
6.3.3 地下水(浅埋)水质情况 |
6.3.4 地下水调控主要参数及措施论证 |
6.3.5 地下水调控分区(盐碱地改良利用分区) |
6.3.6 明排工程措施 |
6.3.7 井排工程措施 |
6.3.8 关于承泄区 |
6.3.9 关于排水的再利用 |
6.4 本章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基本结论 |
7.2 存在的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参与项目和发表论文 |
致谢 |
(9)和田河流域近期耗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干旱区水资源研究 |
1.3.2 干旱区水文模型研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预期研究成果 |
2.和田河流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条件 |
2.2 气候及生态环境 |
2.2.1 气候条件 |
2.2.2 生态环境 |
2.3 社会经济条件 |
2.4 流域水资源 |
2.4.1 流域水系情况 |
2.4.2 河流水文特征 |
2.5 水文地质条件 |
2.5.1 地下水赋存条件 |
2.5.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2.5.3 地下水埋深 |
2.5.4 水化学类型 |
2.5.5 水质 |
2.6 小结 |
3.和田河来水特性及流域近期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 |
3.1 和田河来水特性分析 |
3.1.1 径流多年变化特征 |
3.1.2 径流年内分配特征 |
3.1.3 径流趋势性 |
3.1.4 径流周期性 |
3.2 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 |
3.2.1 水资源状况 |
3.2.2 水利工程 |
3.2.3 用水分析 |
3.3 小结 |
4.和田河流域耗水研究 |
4.1 和田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 |
4.1.1 模型总体思路 |
4.1.2 模型结构 |
4.2 资料收集及数据处理 |
4.2.1 资料收集 |
4.2.2 部分输入数据的处理 |
4.3 模型检验 |
4.4 流域耗水研究 |
4.4.1 和田绿洲耗水研究 |
4.4.2 流域河道耗水研究 |
4.4.3 和田河流域总耗水 |
4.5 小结 |
5.和田河向塔河输水量减少的原因分析 |
5.1 和田河来水量变化对肖塔站出流量的影响 |
5.2 出山口至两河渠首耗水量变化对肖塔站出流量的影响 |
5.3 渠首引水量对肖塔站出流量的影响 |
5.4 沿河增开引水口对肖塔站出流量的影响 |
5.5 和田河干流段耗水量变化对肖塔站出流量的影响 |
5.6 乌鲁瓦提水库汛期下泄流量对肖塔站出流量的影响 |
5.7 和田河干流河道两侧出现岔流滞水区对肖塔站出流量的影响 |
5.8 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合理性建议 |
5.8.1 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现象严重 |
5.8.2 灌溉引水过度,农业用水和生态用水比例失衡 |
5.8.3 河道疏于整治,过流能力不足 |
5.8.4 地下水位过高,潜水无效、低效蒸发量大 |
5.8.5 水资源开发利用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
5.9 小结 |
6.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干旱绿洲区分布式三维水盐运移模型研究与应用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区域水盐平衡模型 |
1.2.2 地下水数值模拟 |
1.2.3 地表水与地下水耦合模拟 |
1.2.4 小波分析在水文学中的应用进展 |
1.2.5 焉耆盆地研究现状 |
1.2.6 综述小结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干旱绿洲区分布式三维水盐运移模型 |
2.1 干旱绿洲区水循环与盐分迁移特征 |
2.1.1 水资源的形成和散耗 |
2.1.2 水资源利用与转化 |
2.1.3 盐分迁移的特点 |
2.2 模型构建思路及其功能 |
2.2.1 模型构建思路 |
2.2.2 模型的基本功能 |
2.2.3 应用潜力与目标 |
2.3 MODFLOW 原理及其过程 |
2.3.1 MODFLOW 设计概念 |
2.3.2 MODFLOW-GWF |
2.3.3 MODFLOW-GWT |
2.4 干旱绿洲区耗水过程(OCU) |
2.4.1 农区耗水子程序包(FRM) |
2.4.2 非农区耗水子程序包(OFM) |
2.5 水盐平衡过程(WSB) |
2.5.1 WSB 原理及其解决方案 |
2.5.2 均衡体的划分与编号约定 |
2.5.3 均衡体水体平衡原理 |
2.5.4 均衡体盐平衡原理 |
2.5.5 供需水计算与平衡方程 |
2.6 模型数据需求 |
2.7 GUI 设计与构想 |
2.8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3.1 地理位置 |
3.2 气象 |
3.3 地质地貌特征 |
3.4 土壤和植被 |
3.5 水质 |
3.6 水利工程概况 |
3.6.1 引水工程 |
3.6.2 灌溉工程 |
3.6.3 提水工程 |
3.6.4 排水工程 |
3.7 社会经济概况 |
3.8 环境变化 |
第四章 地表水文过程分析与预测 |
4.1 数学方法与模型 |
4.1.1 径流年内分配特征的量化分析 |
4.1.2 水文系统多时间尺度小波分析法 |
4.1.3 水文系统小波预测方法 |
4.2 焉耆盆地地表水系概况 |
4.2.1 开都河 |
4.2.2 黄水沟 |
4.2.3 清水河 |
4.2.4 乌拉斯台河及其支流 |
4.2.5 北部小溪 |
4.3 地表水文过程分析 |
4.3.1 开都河大山口站径流分析 |
4.3.2 黄水沟站径流分析 |
4.3.3 清水河克尔古提站径流分析 |
4.4 地表水文过程预测 |
4.5 小结 |
第五章 水文地质特征及地下水系统分析 |
5.1 第四系含水系统特征 |
5.1.1 第四系含水系统介质组成 |
5.1.2 第四系含水系统结构 |
5.2 第四系地下水流动系统划分 |
5.2.1 平面流动系统 |
5.2.2 剖面流动系统 |
5.3 第四系孔隙水系统的补给与排泄 |
5.3.1 河流、渠系的渗漏补给 |
5.3.2 灌溉水渗漏补给 |
5.3.3 山区河谷地下径流对盆地的侧向补给 |
5.3.4 盆地内大气降水入渗补给 |
5.4 第四系地下水系统水化学特征 |
5.5 地下水系统水位及矿化度动态分析 |
5.5.1 第四系地下水系统水位动态特征 |
5.5.2 地下水矿化度动态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绿洲区耗水与水盐平衡分析 |
6.1 模型的构建 |
6.1.1 格网剖分与分层 |
6.1.2 均衡面的划分 |
6.1.3 时间离散 |
6.1.4 边界条件 |
6.2 数据准备及其获取 |
6.2.1 地表高程数据 |
6.2.2 三类单元分布数据 |
6.2.3 灌区建设数据 |
6.2.4 作物类型数据 |
6.2.5 包气带土壤类型数据 |
6.2.6 生态单元数据 |
6.2.7 城乡单元数据 |
6.2.8 水系分支与分段 |
6.3 模型率定与检验 |
6.3.1 初始参数拟选 |
6.3.2 率定与检验过程 |
6.3.3 参数率定结果 |
6.4 绿洲区耗水分析 |
6.4.1 耗水量分析 |
6.4.2 耗水分布分析 |
6.5 灌区水盐平衡分析 |
6.5.1 水土平衡分析 |
6.5.2 供需水与盐平衡分析 |
6.6 小结 |
第七章 博斯腾湖水环境与可调出水量预测 |
7.1 博斯腾湖水循环与盐分迁移特点 |
7.1.1 水循环特点 |
7.1.2 盐分迁移特点 |
7.2 调控模型的构建及其实现 |
7.2.1 模型的基本原理 |
7.2.2 参数率定与模型验证 |
7.2.3 控制指标及其调控方法 |
7.3 1960~2003 年水盐变化 |
7.3.1 资料分析 |
7.3.2 水盐历史变化 |
7.4 情景方案预测分析 |
7.4.1 情景设置与预测方法 |
7.4.2 调控分析 |
7.4.3 水盐变化趋势 |
7.4.4 情景B 与情景A 比较分析 |
7.4.5 可调出水量分析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与展望 |
8.1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和田子项目区水盐平衡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和田风沙土条件下日光温室滴灌番茄耗水规律及灌溉制度研究[D]. 包城.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2]新疆和田地区平原区地下水硬度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D]. 杨锐.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3]风沙土条件下根层铺多孔膜对水分运动及木耳菜生长的影响研究[D]. 秦佳豪.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4]和田河沙漠段河床渗透规律研究[D]. 王硕.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5]怀头他拉灌区水资源配置研究[D]. 梁晓燕. 西安理工大学, 2020(10)
- [6]阿克苏河流域盐渍化区包气带水盐运移规律及潜水位动态调控研究[D]. 王璐. 新疆大学, 2020(07)
- [7]不同梯度下克里雅河流域中游平原区水盐时空分异规律研究[D]. 马春兰. 新疆大学, 2014(02)
- [8]克里雅绿洲盐渍化及地下水调控措施研究[D]. 程仲雷. 新疆大学, 2012(03)
- [9]和田河流域近期耗水研究[D]. 喻钰. 西安理工大学, 2010(11)
- [10]干旱绿洲区分布式三维水盐运移模型研究与应用实践[D]. 钟瑞森. 新疆农业大学,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