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伦敦:古都处处有佳景(论文文献综述)
李岚[1](2020)在《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文中提出近代以来,由于工商业的发展,东部沿海城市发生了深刻变革,而且对内陆城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西方规划思想也深刻影响着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作为内陆城市的太原,随着近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格局和风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太原特殊的政治和军事环境,规划建设亦呈现出许多独特性。本文以近代太原城市的规划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地理学、新史学、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等方法,在研究近代太原复杂社会背景的基础上,以城市发展的时间脉络为经,以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要素(机构、规划、建设、思想、人物等)为纬,系统挖掘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梳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脉络,揭示了在复杂社会环境下太原自主建设与创新的发展过程,进而形成对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建设特点、实施动因的理论认识。本文分析了太原山水人文环境及其古代城市发展演变历程,归纳总结了近代太原城市发展的地理、人文及规划建设基础;通过对近代发展历程的基础研究,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历程分为四个阶段: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并从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事件、要素、人物方面阐述其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呈现出的近现代化、本土化的特征及多元化的规划思想。本文通过对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的整理,系统梳理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发展脉络,提出了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分期,揭示了太原社会、政治、经济与城市规划建设演变的历史特征;发掘了珍贵的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历史文献,对中国近代内陆城市规划建设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科技史料价值;进一步提出了太原城市规划建设中“革化因循、人心化育、文化传承与复兴、遗产保护”的现代启示,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资鉴意义。
王曼利[2](2019)在《长安画派艺术价值:基于艺术品价格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安画派萌发至今已约一甲子,但关于画派艺术品价格的研究既少且浅,艺术价值研究又多忽略艺术界的建构作用。我们以画派基本问题为研究起点,以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为指导,在画派艺术品价格的考察中分析它与艺术价值的关系,从艺术社会学视角探究画派艺术价值的建构途径与方式,挖掘出画派多元的艺术价值。论文具体分为六部分:第一章:绪论。简要回顾国内外艺术市场的历史与我国艺术市场的发展现状,梳理和分析了长安画派艺术品价格和艺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与可借鉴的理论资源,指出:在经济繁荣的今天,艺术经济学和艺术社会学的理论观照是该画派研究的应有之义。第二章:长安画派:概念、构成和风格。我们从艺术地理学视角对画派名称进行解读,认为此名与长安地理及文化所积淀成的心理原型有关。我们从广义和狭义上对画派构成进行概括,以1961年参加“西安美协中国画研究室习作展”的6人作为文本的研究对象,因篇幅所限,重点放在赵望云、石鲁、何海霞和方济众4人上。画派艺术思想深受延安文艺理论影响,作品多表现人民生活,具有强烈的地域艺术风格。第三章:长安画派绘画价格:基于访谈、文献与画廊。我们通过访谈和文献分析补充了画派从萌芽期到2000年的作品价格,通过市场调查和深度访谈获取了画廊价格。长安画派作品价格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同步,价格受宏观经济和居民购买力影响直接,作品的艺术水准、传播和营销得力与否同样影响画派价格。陕西地区画廊中画派作品数量少、价格低,艺术家市场地位不同,作品价格已产生分层。第四章:长安画派绘画价格:基于拍卖机构数据。通过对雅昌艺术网中长安画派作品拍卖价格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分析,我们对赵望云、石鲁、何海霞和方济众个人国画作品拍卖价格指数和画派整体拍卖价格态势及其中的规律性问题进行了探究。画派艺术品拍卖成交数量少、成交额和均价普遍较低,市场有一定认可度,但与着名画派和画家相比作品价格不高,价值与价格发生了较大偏离。第五章:艺术生产: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的建构。本章借鉴丹托和迪基的“艺术界”和“艺术体制”、贝克尔的“艺术界”和布尔迪厄的“资本”、“场”等概念,糅合惯常的艺术界概念,将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置于艺术体制网络中,从博物馆和美术馆(收藏与定位)、艺术展览(展示与传播)、艺术批评(评论与阐释)和艺术营销中介(宣传与销售)等方面分析画派艺术价值建构的途径与方式。作品离开画家之手后其艺术价值由艺术界共同赋予,艺术价值的认定、传播与阐释有益于艺术品价格的提高。第六章:多元复合: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研究。本章以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为出发点和依据,从思想价值、审美价值和启示价值三方面研究了长安画派的艺术价值。画派创作表现了“人”的母题和大地情怀,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体现了艺术家对文艺思想时代最强音的积极响应、既破又立的艺术超越精神,以及艺术家巨大的人格魅力,这些都是长安画派值得被传播的价值,也是决定艺术品价格的强大内驱力。结论:在长安画派的不同阶段,其艺术品价格与艺术价值呈现出时而吻合时而背离的复杂关系,这是正常的,但背离也是有原因的。我们要加大对画派学术价值的深度研究和科学传播,辅以时间条件,画派艺术品价格仍首先取决于其艺术价值。这也符合马克思对价值与价格关系的科学总结。
丁金诺[3](2019)在《老舍小说中的城市书写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在社会形态上处于由长期的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进行突发性形态转变的时期,而新的历史行程则要求新的社会文化形态与之配合。转型时期的中国现代文学便是这种社会历史性转变在文化思想和文学形态上的具体体现。老舍作为这一时期最为重要、最为典型的作家之一,由于其小说创作的广度和深度,其作品中既有着艺术独创性,又同时具有整个时代中国文学的诸多典型性特征。老舍的小说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揭示和反思,以及实践五四以来的文化启蒙精神对国民性的批判、继承和弘扬,特别是在借鉴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的人道主义思想以建设中国文学事业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力量,也高度集中地反映出了文学形态的总体性风格。由于有着旅居英国的经历,老舍深受英国乃至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特别是查尔斯·狄更斯等人创作的影响,其小说对北京城市的书写,显然得益于一般是西方19世纪城市书写,特别是狄更斯对伦敦城市书写的文学经验成果。在参悟国外经验和思考本国文学需要的基础上,老舍的小说创作以可贵的写实精神和开拓姿态创造了中国气派的“城市小说”的形态特点。从基本的、具体的创作特点来看,老舍是一位典型的“城市作家”,其小说创作从形式到内容均具有明显的城市文学特性。他的小说让北京这座城市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重的印记。作为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整个东方都占有重要地位的古老王都,北京这座城市在这一时期的动荡、变故以及重大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中国从古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缩影。而从文学形态的总体特征上看,老舍对北京的书写,极具代表性地显示出了中国文学在这一时期的现代性转向。本文通过对老舍的小说创作中的城市书写进行研究,将文学研究与社会历史及文化背景相结合,试图发掘老舍小说中的城市书写所蕴含的中国文学现代性意蕴。老舍的小说创作在文学基因上,对于中国文学传统既有着继承又有着批判性的发展,他以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为基础,对中国文学传统中的保守性和抒情性特征进行了反思和改造,以大胆的革新精神和可贵的艺术勇气所创作的城市小说弥补了中国文学传统中这一文学类型的缺失。同时,通过对老舍小说中特定历史时期北京城市各个层面的书写,本文试图梳理出北京这座集传统与近现代特性于一身的中国重要城市在文化特性上与相关时期整个中国社会在文化及思想意识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其作品对具体城市生活的书写,揭示其中包含的转型期整个中国社会所面临的若干基本问题,并挖掘他的小说创作对于传统文学做出突破与改造,以及这种突破与改造在该时期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中发挥的作用,特别是对其中包含的文学与现实生活的相互制约关系的复杂性做出力所能及的阐述。在此研究中,论者清醒地认识到,老舍自身在其小说创作中有着相当大的矛盾性和复杂性。而这种特征同时也是同时期中国现代文学在转型过程中所共有的一种民族性和历史性问题。通过对老舍小说中城市书写的反思,本论文最终着眼于对整个中国现代文学转型期,尤其是五四新文学存续时期的一种结合着历史理解的文学反思。由于历史进程的客观法则的制约作用以及社会形态上的发育不完善,中国现代文学在其关键的转型期并未形成成熟或发达的现实主义思潮特性。或者说,此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尚处于一种尚未完成的残缺状态。本文依据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这种基础性观点,力求论证中国现代文学演变进程的若干曲折表现以及相关历史规律,探索其中包含的经验和教训,以期提示中国文学的近现代特殊矛盾和必然性前景,希求为中国文学的创作繁荣和理论提升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林广臻[4](2018)在《唐宋岭南州府园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岭南州府园林的概念,最早由岭南园林的理论家刘管平先生在研究岭南园林历史发展后总结提出,其对于惠州西湖的田野调查和理论总结是岭南州府园林研究的肇始。岭南州府园林的理论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充实岭南园林研究的内容,扩展岭南园林研究的框架。本研究从唐宋时期岭南州府园林的历史形成和园林特色两个维度展开,对岭南州府园林的形成背景、历史演进、生态建构、公共特性、历史影响等方面做了具体阐述,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和结论。本论文的第一章是绪论,主要论述了本论文的选题、研究基础、概念界定、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章探讨了岭南州府园林形成的时代背景,唐宋时期岭南区域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沿革、迁跃发展、岭南地区主要州府城市的建设发展、文化发展与融合、岭外同类型风景园林的建设,都共同构成了唐宋岭南州府园林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第三章回顾了唐宋时期岭南州府园林典型实例的历史演化过程,指出了岭南州府园林的演化和城市发展息息相关,并提炼了风景营造的四个行为模式,建立了岭南州府园林历史研究的基本框架。第四章论述了岭南州府园林整体平衡的生态格局建构,以及这个生态格局对州府城市的影响,尤其是在城市农业生产中起到的基础性影响。第五章论述了岭南州府园林的公共特性,对公共与公共性本身的认识进行了基本的区分。从岭南州府园林管治和使用的实际出发,分析了岭南州府园林在古代城市公共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第六章分析了岭南州府园林旷墺交替的风景空间关系,归纳了岭南州府园林营造的基本范式,指出了岭南州府园林善于从景致变化中提炼四季游览的主题,以及从风景建筑、风景植物、风景品题三个角度探讨了其营造基本内容。第七章揭示了唐宋时期大规模的州府园林营造实践,是中国古典园林从风景到园林转化历史进程的关键环节。岭南州府园林是古代城市发展的生态屏障,其对于当今的城市发展仍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其公共性特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发韧于中国本土的公共园林营造,进而指出作为一种具有中国古典特色的“公家园林”的存在。通过史料的收集和分析,以及多维度的展开研究,本论文回答了有关唐宋时期岭南州府园林营造的基本问题,阐释了关于岭南州府园林的许多复杂现象,认为岭南州府园林作为岭南园林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和研究对象而存在,在古代岭南城市发展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点,随着社会现实的变迁不断发展。
张雪葳[5](2018)在《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城乡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寻找身份与文化认同成为当代人的精神需求。中国古代千姿百态的“山—水—城”寄托着人们的家园情感,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智慧,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得失参照与灵感来源。古代福州是公认的“山—水—城”典范。它代表着城市设计与自然系统的完美结合,也显示了百姓生活与山水环境的密切联系。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综合视角,重点探讨了传统山水文化影响下古代福州的城市发展与风景演变。文章简要分析了福州的地理区位与自然基础,以明确其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特征;概述了中国历代都城的营城实践,以此作为福州古代城市发展的经验来源;从先秦、秦汉、魏晋、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六个历史阶段全面梳理了福州古代城市的发展历程,探讨了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并总结了福州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为了探讨物质空间与人文精神的互动关系,本文提出了山水风景体系的概念,并将其视为为山水格局、世俗空间、艺术表达三个层次耦合叠加的结果。其中,山水格局包括自然天成的山形水势、因地制宜的农田水利、合形辅势的景观要素和雅俗共赏的风水模式;世俗空间包括政治空间、交通空间、生产空间和游赏空间;艺术表达包括时令风俗、诗画八景和跨时空对比。通过这三个层次的综合解析,以期全面、生动地展现福州山水风景体系中,山水科学、山水美学与山水空间的互动关系。文章进而从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等方面,归纳了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面对中国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文章尝试从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价值互补的角度,提出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四个保护发展路径。分别是: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思路创新:基于风景园林的视角,聚焦山水文化与营城实践的互动关系,归纳古人因借山水、融于山水的空间实践与价值认知;(2)方法创新:借鉴并完善了乡土景观的层状叠加体系,用以探寻历史形态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内涵;(3)成果创新:整合历史、地理、文学、民俗等多方面研究成果,完善福州传统人地关系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孙浩宇[6](2017)在《《盛京时报》清末诗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盛京时报》是一份重要的东北近现代报刊文献,整理研究所载清末诗词作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论文旨在发掘诗词作品,了解诗人行迹、洞晓诗学风尚,谙悉日人2汉诗的创作和刊载,为东北诗歌史研究提供文献、贡献思路。本文从两个角度进行研究,一是整理诗词文献,稽考诗人生平,二是总结清末东北诗词的创作情况及诗坛风貌,分析思想和艺术。所设重要章节有:前贤章:整理《盛京时报》所载明清两组诗作,展现其倡导东省3诗词创作之义。陈所蕴、陈继儒、谢肇淛是晚明名家,诗风偏重性情。周沐润等写太平天国,富有现实关怀。时代章:整理《盛京时报》主笔徐镜心、女杰秋瑾、吕清扬的诗文作品,其中吕氏执掌东省女教,是时代女性的代表。整理林广尘、陈敬岳、吴禄贞等的诗作以展现《盛京时报》对中国革命的态度。整理丁福保、徐卓呆等沪上文化精英以及南社陈蜕庵、沈次约的诗作,可见其时东省思想文化的进步开放。日本章:整理日本汉诗人森槐南、宫崎来城、落合东郭、三谷耕云、结城蓄堂、森沧浪等的作品以及郁曼陀《东京竹枝词》,展现东省诗坛与日本的密切关系。整理数次中日互访、交流的诗会作品,呈现所谓诗谊。日方森槐南、结城蓄堂、永井禾原,中方熊希龄、谢荫昌、程学恂、汪洋、姚绍崇、王荷、沈毅包括锡清、张元奇都曾参与其中。锡清的诗见报及存世很少,有拾遗价值。东省章:整理满洲蒙古人、下层官员怡钦的大量诗作,展现其思想文化在东省士绅中的代表性。整理退居东省的诗人刘焕书,梳理其所参与的京师着涒吟社,展现京奉文化交流的信息。整理张元奇在《盛京时报》发表的《辽东集》诗作,阐发有关作品深刻的政治文化涵义。如“好太王碑诗”,其创作较早,与日本人当时企图掠夺有关。该诗在《盛京时报》发表,对保护好太王碑有作用。整理陶大均、程道元、魏元旷等东省官员的诗作。整理《盛京时报》《东三省日报》两个报人群体的创作,呈现二者创作意图的区别。综论章:《盛京时报》所载诗词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报载特征。其作品体现出历史与现实的广阔关怀。各类宦游士子的创作,表达出理想与现实、家与国的矛盾与困顿。报载诗词又体现出显着的地域特征与市井特征。
赵郁飞[7](2017)在《近百年女性词史研究》文中提出近百年女性词史研究,即以女性为创作主体、创作时间大致框定在1900—2000年的词史研究。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旧体)诗词研究”提出的基础上自然成立的,它既是“20世纪诗词研究”的“子菜单”之一,又葆涵有自身特定的独立性。从历史时段讲,自晚清、民国、共和国直至网络时代的一百年中,不可胜数的女词家以佳词丽句秀出闺阃、卓然挺立,不仅足以同世男性相抗轶,壮百年词史之声色;更能上摩前贤之垒,在百年词史镌刻芳名。近百年女性词史构成了对20世纪词史的补益及对千年女性词史的续写,理应获得更多瞩目。女性词将以何等姿态与分量“入史”?在近代词特别是民国词研究呈显出持续热火状态的大背景下,专门的女性词研究不免显得门庭冷落、贫瘠荏弱一些。虽然先行者已贡献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文献与理论工作,但整体系统研究20世纪女性词——也即续写《女性词史》——的工作还仍然处于学界的期待视野当中。其实,对大量女性词文献及理论的搜罗告诉我们:只要理念调转得充分允洽,对其进行整合性研究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条件已经具备。这部续写的《女性词史》虽在时段上不得不处于“续”的地位,而其理论意义则越轶出了古代文学研究的藩篱,成为中国文学熔铸对接的一个重要“中观”层面。本文绪论部分包含“近百年女性词史的概念厘定与研究起点”、“共时与历时:近百年女性词的词史定位”、“体量与坐标:近百年女性词的探研路径”三部分,除了解决了选题必要性、合法性的问题外,也基本确定了行文方法论——以政治∕物理时间断限设定章;以本时期内最杰出或最具代表性的女性词人设定节,并在她身后选择性地安排与之关联的其他女词人;同时穿插文学潮流、重大问题等其他信息,以期营造丰富、立体、灵活的“学术观感”。虽然并未刻意求全,但正文选取的女词家也即个案也达到了百家左右。第一章“清民之际女性词坛”以传统才媛吕凤、罗庄为核心,以其他官夫人、“名父之女”等不同身份的“旧女性”作为补益,展现民国到来之前的世纪之初的女性词坛。第二章为“以南社诸子为核心的新女性词人群”。在风云万变、百废俱兴的民国,女性词史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新女性”势必造就“新词史”:“人中龙凤女苏黄”、擅书“海外新词”的吕碧城是百年中第一座高峰,她的周围还有胞姊吕惠如、戊戌变法时期杰出女性薛绍徽、千里寻父的康有为之女康同璧等。“湖湘双璧”张默君与陈家庆是南社女词人最高艺术成就的代表,而章太炎夫人汤国梨、女性收藏家潘静淑等都各臻精诣。在“秋风秋雨”笼罩下,还出现了秋瑾至友徐自华、徐蕴华姊妹以及虽属社外而受秋瑾影响深巨的女杰刘韵琴与郭坚忍。南社,为百年女性词史带来了强健的发端。第三章“民国中后期学人与艺人词坛”时期是词史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密集地诞生了沈祖棻、陈小翠、周錬霞、丁宁(具体位置在下一章)“民国四大女词人”——也是百年、千年中的一流词家,为波澜壮阔的女性词史长篇谱就了高潮澎湃的最强章回。本章对相对火热的沈祖棻研究提出了路径上的反思商榷,回顾了尉素秋、冯沅君的抗战心史,论证了陈小翠所以称为“百年冠冕”的理由,并为“万人低首拜红裙”的周錬霞作出了现代性别意识下的学术判断,最后简述了福建何振岱老人门下“寿香社女词人群”的创作情况。第四章“共和国初建期词人群体”中,深入剖析了由民国入共和国的卓越女词人丁宁历经数十年磨折的填词生涯,表彰了共和国第一代女词家代表、曾流落新疆的蔡淑萍记录时代创痛的词业成就,回顾了茅于美的绝美情词,最后梳理了岭南女性词发展小史——包括冼玉清及朱庸斋门下的沈厚韶、梁雪芸、苏些雩,其中苏氏以清新明畅的时代风貌堪称分春馆女弟子翘楚。第五章“以学人为主干的新时期词群”。在风雅赓续的荆棘路上,一定是学人保存着那一颗火种。本章首先介绍了词名沉埋的刘柏丽,她以纤手挽起颓势,在新时期鼓荡起英迈的稼轩风,是“当代学辛首功”。特色各异的“学人三家词”段晓华、景蜀慧、李舜华至今还活跃在词坛上,而享誉十数年的李静凤堪称当代婉约大家,她的《散花词》是百年女词人存词量之最。新时期不可不提桃李满天下的叶嘉莹,她继承了苦水门风,并传递到了女弟子曾庆雨、石任之一代青年词人手中。第六章为“网络女性词坛”。如果说民国三十年是“黄金时代”,那么自2000年以来迎来创作、艺术高峰的网络词坛就是女性词的“白银时代”:任淡如创办了最着名的诗词网站之一菊斋,其中不仅有第一代“偶像级”词人孟依依,更有以秦月明、看朱成碧、如月之秋为代表的女性作者,她们为早期网络词史留下亮丽的色彩。问余斋主人、添雪斋是网坛一流女词人的代表,她们一守正、一开新;一雄浑、一奇丽,形成了双峰并峙的局面。发初覆眉横空出世,以空灵幽深的“小眉体”直指人心,带来了女性与文学遇合所能发生的最美妙的“化学反应”。如今最为活跃的新生代女词人夏婉墨、唐颢宇及她们创新意味浓郁的创作,让我们对古典诗词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乐观和希望。第七章“港台及海外女性词坛”引入地域观照视角,对文化环境、创作生态有别于大陆的香港、台湾、海外女性词人进行梳理论述。其中佼佼者如香港之张纫诗、潘思敏;台湾之琦君、张荃及海外之李祁、张充和,皆面目自具、各足成家。时间、空间的双重维度共同撑构起繁复多元、生机勃勃的百年女性词史。
李光耀[8](2015)在《基于CIS理论的城市景观形象特色营造研究》文中指出城市景观形象特色作为一个城市景观发展的驱动力,既是城市景观长远发展的坐标,支撑整个城市景观生存、竞争、变化,也是城市景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魅力所在。优质的城市景观形象特色能增强城市的识别性和记忆性,提高城市知名度,突出城市的魅力,它蕴含于多种多样的内容与形式中,其形成有自然因素、人工因素、社会因素等许多因素。为提高城市景观形象的识别性,本研究按照CIS原理,对于城市景观形象识别系统的结构延展成“城市景观形象识别五要素”并细分为:城市景观形象理念识另(Mind Identity)、城市景观形象地缘识别(Geography Identity)、城市景观形象行为识别(Behavior Identity)、城市景观形象人文识别(Human Identity)和城市景观形象视觉识另(Visual Identity)。在深入挖掘城市本身的地缘条件、人文历史的情况下,通过提炼城市景观营造理念为引导,用特色的城市景观视觉形象和行为活动表现将一个城市的景观形象与另一个城市区别开。全文分四部分,共十章。第一部分是基础理论部分,包括前三章,回顾并分析了国内外与本论题相关的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的成果,从而获得关于国内外城市景观形象特色发展的整体认知。对城市景观形象特色一些相关概念作出了明确的界定和厘清,并通过对城市景观形象导入CIS理论的可行性、策略等做了深入讨论,以便论题的展开。第二部分是核心研究部分,包括第四至第八章,主要对城市景观形象识别五要素进行详细的研讨,首先分析了城市景观形象理念识别的内涵,研究了城市景观形象理念的定位,其后依次将其他识别要素结合到CIS理论下城市植物景观形象设计、城市滨水景观形象设计、城市色彩景观形象设计和城市人文景观形象设计等,具体论述如何营造城市景观形象特色。第三部分是结尾论述部分,包括第九章,主要探讨了当前城市景观形象营造CIS战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四部分是总结展望部分,分析总结本研究的研究成果,对整篇论文进行理论总结,并展望城市景观形象特色营造引入CIS理论的前景,提出城市景观形象特色营造引入CIS理论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通过宏观及微观的协调,按步完成,分层实施。通过分析、总结,论文的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具体的创新性探索:1)探索了城市景观形象特色营造过程中引入CIS理论的方法;2)结合CIS理论,将城市景观形象识别的结构系统延展出城市景观形象识别五要素;3)提出了构建城市景观形象特色营造的CIS策略;4)研究出当前城市景观形象营造CIS战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磊[9](2014)在《历史文化名城特色街道风景研究 ——以北京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拥有大量的历史文化名城,街道风景能够充分体现其特色。北京,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北京的城市历史发展形态与街道格局密不可分,直至今日仍沿用元大都“棋盘式”街道的规划布局。街道宽大平直,体现了其深厚的历史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北京的传统格局上及其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找寻历史文化名城特色街道风景的沿革规律,使其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特殊性在街道风景设计中延续,妥善解决现代化建设与历史传承之间的矛盾,在街道风景创造中应充分体现北京的历史特征与时代背景。本文从北京的城市建设变迁过程这一视角入手,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与方法,历史文化名城历史特殊性在街道风景设计中的作用并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沿革、精神面貌、建筑美学等在北京城的体现,以北京具有不同代表性的长安街、王府井大街、南礼士路为研究对象,创造独具北京特色的街道风景,为市民提供一个感受北京历史特色的场所。立足现实,努力寻求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力求将城市街道风景艺术与现代技术融合,创造出独具文化品味和时代特色街道风景,从街道风景设计中体现出北京的特色。
辛亚莉[10](2014)在《临安城市地理研究 ——以《梦粱录》为研究个案》文中研究说明临安作为南宋都城,在10-13世纪世界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世界城市发展史,临安城市的空前繁荣,促进了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于当时世界城市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记载临安繁荣盛世的文献层出不穷,从各个角度展现临安繁华市貌,而《梦粱录》就是其中重要文献之一。《梦粱录》是宋末吴自牧所着的一部描写南宋都城临安繁华市貌的史学笔记。内容博杂,记载了临安城市景观、里巷风俗、地理环境等各个方面,为研究临安城市地理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源泉。本文将以历史城市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历史文化地理及《梦粱录》的特色价值四个角度为切入点,全面分析并梳理相关历史地理史料,力图再现南宋临安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原貌,还一个真实的南宋。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梦粱录》为研究个案,参照相关历史文献的整理,结合相关资料,综合运用文献学、历史学、历史地理学及城市规划学等相关学科知识,重点采用史料分析法,再现南宋都城临安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发展概况,探讨临安社会发展对于后世社会的影响。本文重点从城市地理、经济地理、文化地理三个方向出发,对《梦粱录》中相关史料做一分类研究,深入探讨临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其他方面的发展状况,为城市规划、城市化发展研究探讨新方向。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梦粱录》的概况,包括了吴自牧与《梦粱录》,《梦粱录》的内容,版本流传,研究状况,研究意义等。正文部分:通过对《梦粱录》记载关于都城临安内部规划,人口、手工业、商业及社会生活等全方面史料的梳理,多层次、全方位的探析《梦粱录》在临安城市、经济、文化方面的历史地理史料价值。结语部分:简单论述了《梦粱录》对于研究临安城市地理的重要性。
二、伦敦:古都处处有佳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伦敦:古都处处有佳景(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问题、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主要问题 |
1.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1 研究对象及相关范畴 |
1.3.2 空间范畴和时间断限 |
1.4 研究依据的基础理论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5.1 国外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 |
1.5.2 国内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相关的研究 |
1.5.3 近代太原城市史的相关研究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论文框架 |
2 太原近代城市建设背景和历史分期 |
2.1 太原城市的自然地理基础 |
2.1.1 太原概况 |
2.1.2 山川形势 |
2.1.3 交通条件 |
2.1.4 资源环境 |
2.2 太原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 |
2.2.1 行政建置沿革 |
2.2.2 晋商都会 |
2.2.3 地方历史名人 |
2.3 近代以前太原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 |
2.3.1 城市起源与城址变迁 |
2.3.2 明代军事重镇及城市格局 |
2.3.3 清代城市功能的转变与发展 |
2.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其主要内容 |
2.4.1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依据 |
2.4.2 各历史分期的主要内容 |
2.5 本章小结 |
3 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 |
3.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的萌芽和发展计划的制定 |
3.1.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与地方自治 |
3.1.2 广泛探索到地方自治 |
3.2 实业初创与城市近代化发展 |
3.2.1 交通体系的发展 |
3.2.2 城市经济职能的发展变迁 |
3.2.3 城市文化教育职能的加强 |
3.3 本章小结 |
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 |
4.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和制度建立 |
4.1.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与发展变化 |
4.1.2 城市管理制度的建立 |
4.2 西方“市政建设”思想的引入和十年建设计划 |
4.2.1 西方“市政”思想的引入 |
4.2.2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 |
4.2.3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的思想评析 |
4.3 若干重要城市规划建设项目的评析 |
4.3.1 督军府 |
4.3.2 傅公祠 |
4.3.3 同蒲铁路 |
4.3.4 西北实业公司 |
4.3.5 环城公路 |
4.3.6 学校及新式文化建筑 |
4.3.7 公园整修与开放 |
4.3.8 植树造林 |
4.3.9 古迹保护 |
4.3.10 其它市政建设 |
4.4 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活跃阶段的原因 |
4.4.1 特殊的政治环境 |
4.4.2 太原的基本经济状况 |
4.4.3 太原的人口状况 |
4.4.4 具有先进思想和地方营建经验的人才推动 |
4.5 阎锡山地方自治理念探源 |
4.5.1 阎锡山和“山西自治”“太原试验” |
4.5.2 阎锡山的地方自治理念 |
4.6 本章小结 |
5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 |
5.1 日本占领时期制定的《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评析 |
5.1.1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产生的社会背景 |
5.1.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
5.1.3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历史影响 |
5.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与其它城市规划的比较 |
5.2.1 与同时期华北地区其它都市计划的比较 |
5.2.2 与不同时期国人制定的城市规划比较 |
5.3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建设 |
5.3.1 交通运输 |
5.3.2 工矿企业 |
5.3.3 水道建设 |
5.3.4 其它方面建设 |
5.4 本章小结 |
6 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 |
6.1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建构 |
6.1.1 太原的军事防御布局机制 |
6.1.2 太原军事防御工事构筑设施 |
6.1.3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的影响 |
6.2 新中国成立前太原的城市规划 |
6.2.1 建城问题讨论以及对太原城市发展方向的再认识 |
6.2.2 新版城市规划生成 |
6.2.3 市政改善工程 |
6.3 本章小结 |
7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影响 |
7.1 西方文化输入与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近代化 |
7.2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本土化特征 |
7.3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的历史嬗变 |
7.4 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与其它城市的比较 |
7.5 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启示 |
7.6 小结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长安画派艺术价值:基于艺术品价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基于艺术与市场结合的客观历史 |
1.1.2 基于我国艺术市场的发展现状 |
1.1.3 基于长安画派绘画价格现状——从赵望云说起 |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价值 |
1.5 概念界定及数据来源 |
1.5.1 本文的“艺术品价格” |
1.5.2 数据来源 |
第二章 长安画派:概念、构成与风格 |
2.1 画派形成条件分析 |
2.1.1 经济因素 |
2.1.2 政治环境与时代精神 |
2.1.3 环境因素 |
2.1.4 艺术赞助 |
2.1.5 艺术观念与艺术风格 |
2.2 艺术地理学视域中的“长安画派” |
2.2.1 艺术地理学阐释“长安画派”名称的可能性 |
2.2.2 “长安画派”名称的艺术地理学追问 |
2.3 长安画派的构成 |
2.3.1 长安画派:艺术观念与理想的层次 |
2.3.3 长安画派:网络组织凝聚的层次 |
2.3.4 本文研究的长安画派 |
2.4 长安画派的艺术风格 |
2.4.1 赵望云的艺术风格 |
2.4.2 石鲁的艺术风格 |
2.4.3 何海霞的艺术风格 |
2.4.4 方济众的艺术风格 |
第三章 长安画派绘画价格:基于访谈、文献与画廊 |
3.1 长安画派绘画价格:基于访谈与文献分析 |
3.1.1 赵望云绘画价格 |
3.1.2 石鲁绘画价格 |
3.1.3 何海霞绘画价格 |
3.2 长安画派绘画价格:基于画廊的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 |
3.2.1 长安画派绘画价格问卷调查 |
3.2.2 经营长安画派作品画廊的深度访谈 |
3.2.3 经营长安画派画廊的价格地图 |
第四章 长安画派绘画价格:基于拍卖机构数据 |
4.1 赵望云国画价格 |
4.2 石鲁国画价格 |
4.3 何海霞国画价格 |
4.4 方济众国画价格 |
4.5 长安画派国画作品价格整体态势 |
第五章 艺术生产: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的建构 |
5.1 艺术界相关理论回溯 |
5.2 博物馆和美术馆对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的阐释 |
5.3 艺术展览对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的阐释 |
5.4 文艺批评者对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的阐释 |
5.5 营销中介对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的阐释 |
第六章 多元复合: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研究 |
6.1 求索创新的思想价值 |
6.1.1 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 |
6.1.2 探索,探索,再三探索 |
6.1.3 文艺思想最强音的响应者 |
6.1.4 艺术思想的根性意义 |
6.2 深厚绵长的审美价值 |
6.2.1 “人”的母题与深沉的大地情怀 |
6.2.2 艺术创作既破又立的超越精神 |
6.2.3 对西北地域美术元素的开拓表现 |
6.3 生命深度的启示价值 |
6.3.1 为艺的赤子之心 |
6.3.2 为人的傲人风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3)老舍小说中的城市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目标 |
三、老舍小说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四、关于老舍“城市书写”的研究范畴 |
第一章 城市书写的“舶来性”——西方传统及其影响 |
第一节 西方文学中的城市书写及理论研究 |
第二节 “城市作家”的养成——狄更斯对老舍的文学影响 |
第三节 独特的“城市作家”——老舍与同时期的中国文学 |
第二章 城市书写对于中国文学的特殊意义 |
第一节 对抒情性传统的反叛 |
第二节 城市书写的语言特征 |
第三章 老舍时代的北京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北京的城市文化冲撞与转型 |
第二节 “五四”时代的文化变革与老舍小说创作的关系 |
第四章 老舍小说中的北京形象 |
第一节 空间:城市形象的文化表征 |
第二节 家族:城市形象的浓缩模式 |
第三节 市民:城市形象的世俗层面 |
第五章 老舍小说中的北京人 |
第一节 现代意识观照下的中国“旧人” |
第二节 动荡时期的“城市病患者”与中国“新人” |
第六章 老舍城市书写的“民族性”特征 |
第一节 民族传统与现代精神的矛盾 |
第二节 老舍城市小说的独特性 |
第七章 对老舍城市书写及中国现代文学转型的反思 |
第一节 迟到的启蒙与机会主义倾向 |
第二节 未完成的现实主义与现代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4)唐宋岭南州府园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选题 |
1.1.1 研究的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2.1 中国古典自然山水园林的理论研究 |
1.2.2 关于唐宋岭南地区的相关研究 |
1.2.3 岭南古典园林理论的相关研究 |
1.2.4 关于岭南州府园林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的基本界定 |
1.3.1 研究的时间范畴 |
1.3.2 研究的空间范畴 |
1.3.3 研究的关键问题 |
1.3.4 研究对象的定义 |
1.4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
1.4.1 园林学科的一般研究方法 |
1.4.2 多学科下的综合视角 |
1.4.3 研究的主要工具 |
1.4.4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时代转折背景下的缘起 |
2.1 自然环境与历史沿革 |
2.1.1 气候变化下的山水发育 |
2.1.2 历史沿革演化 |
2.2 岭南地区的跃迁发展 |
2.2.1 区域发展的变革时期 |
2.2.2 交通线路的结构组织 |
2.2.3 贬官谪宦的促进作用 |
2.3 文化上的发展与融合 |
2.3.1 山水艺文创作与桃源想象 |
2.3.2 儒释道文化思想的传播 |
2.3.3 文化融合与风水的图示表达 |
2.4 主要州府城市建设略论 |
2.4.1 广州府 |
2.4.2 静江府(桂林) |
2.4.3 潮州 |
2.4.4 雷州 |
2.4.5 端州(肇庆) |
2.4.6 邕州(南宁) |
2.4.7 惠州 |
2.5 岭外同类型风景建设的带动 |
2.5.1 绍兴鉴湖 |
2.5.2 颍州西湖 |
2.5.3 杭州西湖 |
2.5.4 福州西湖 |
2.5.5 启示与借鉴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历时演进的城市风景 |
3.1 代表性风景园林实践 |
3.1.1 惠州西湖:钱塘颖水更罗浮 |
3.1.2 潮州西湖:潮阳山水东南奇 |
3.1.3 桂林城湖:桂林山水甲天下 |
3.1.4 端州星湖:一区仙境蓬莱岛 |
3.1.5 雷州西湖:烟水苍茫情有无 |
3.1.6 广州药洲:惟馀九曜巉岩石 |
3.1.7 邕州南湖:鱼稻溪山若江南 |
3.1.8 连州海阳湖:千峰立水皆自殊 |
3.2 历时演化的风景园林 |
3.2.1 历时性与共时性 |
3.2.2 城湖共进的历史主线 |
3.2.3 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 |
3.3 风景营造的行为模式 |
3.3.1 风景发现 |
3.3.2 风景建设 |
3.3.3 风景游乐 |
3.3.4 风景传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整体平衡的生态建构 |
4.1 山水城林湖田的整体认识 |
4.1.1 风水术影响的风景格局 |
4.1.2 城市水利营建及其风景化 |
4.1.3 古代山水城市的实践成果 |
4.2 城市生态功能的补充 |
4.2.1 调蓄 |
4.2.2 涵养 |
4.2.3 防灾 |
4.2.4 物质交换 |
4.3 服务生产的风景空间 |
4.3.1 农业灌溉的用水来源 |
4.3.2 湖泊的生产 |
4.3.3 农业生产的风景化 |
4.3.4 交通运输及风景游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经世致用的公家园林 |
5.1 关于公共本身的认识 |
5.1.1 公共园林和园林的公共性 |
5.1.2 中国古代的“公共”与现代西方的公共 |
5.1.3 基于历史唯物的事实判断 |
5.2 州府当局管治的空间区域 |
5.2.1 州府当局的管治责任 |
5.2.2 官宦主导的风景“客厅” |
5.2.3 社会参与和财政投入 |
5.3 服务州府官民的风景园林 |
5.3.1 官民共享的游赏之地 |
5.3.2 多元包容的文化空间 |
5.3.3 园林活动反映世俗生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风景营造的主要内容 |
6.1 风景特色 |
6.1.1 旷奥交替的风景嵌套 |
6.1.2 汀岛桥亭的营造组织 |
6.1.3 物相变化的景致捕捉 |
6.2 基本营造内容 |
6.2.1 风景建筑 |
6.2.2 风景植物 |
6.2.3 风景品题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对后世园林营造的影响初探 |
7.1 从风景到园林 |
7.1.1 “以石代山”的中唐转折 |
7.1.2 药洲:一个特例的再思考 |
7.1.3 置石到叠山转化的再观察 |
7.1.4 空间同构与尺度收敛 |
7.2 功能叠加的大尺度城市风景 |
7.2.1 以古为新:朴素实用的风景基础设施 |
7.2.2 公家园林:有别于西方的“古典公共园林” |
7.3 本章小结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一:岭南州府园林纪事表 |
附录二:唐宋岭南州府园林部分选文 |
附录三:唐律疏议相关部分摘录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5)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对现代城市问题的反思 |
1.1.2. 对古代人居智慧的挖掘 |
1.1.3. 跨学科交流的研究趋势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探究古人营城中的风景立意 |
1.2.2. 完善“山—水—城”研究方法 |
1.2.3. 系统解读福州传统人地关系 |
1.3. 重要概念辨析 |
1.3.1. 山水文化 |
1.3.2. 山水风景体系 |
1.4. 研究对象 |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5.1. 城市、自然与文化的综合思考 |
1.5.2. 不同视角的中国古代城市研究 |
1.5.3. 重视东方特征的传统意象研究 |
1.5.4. 古代福州山水风景的相关研究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2. 福州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基础 |
2.1. 地理区位 |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1.2. 省域/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2. 自然环境基础 |
2.2.1. 地质形成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气候条件 |
2.2.4. 水文条件 |
2.2.5. 土壤条件 |
2.3. 小结 |
3. 福州城市发展背景与历史沿革 |
3.1. 中国古代营城实践与山水的互动关系 |
3.1.1.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发展概述 |
3.1.2.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影响因素 |
3.2. 古代福州历史沿革与发展历程 |
3.2.1. 先秦——远古溯源与闽和闽越 |
3.2.2. 秦汉——山水萌芽与汉冶城 |
3.2.3. 魏晋——融合发展与晋子城 |
3.2.4. 隋唐五代——基业始成与三次拓城 |
3.2.5. 宋元——初奠辉煌与宋外城 |
3.2.6. 明清——曲折成熟与明清福州府 |
3.3. 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 |
3.3.1. 地理环境 |
3.3.2. 自然条件 |
3.3.3. 文化观念 |
3.3.4. 经济基础 |
3.3.5. 政治影响 |
3.3.6. 建造技术 |
3.4. 福州营城实践的主要成就 |
3.5. 小结 |
4.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解析 |
4.1. 山水风景体系的基本内容 |
4.1.1. 山水风景体系的内涵 |
4.1.2. 山水风景体系的层次 |
4.2.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 |
4.2.1. 山水格局 |
4.2.2. 世俗空间 |
4.2.3. 艺术表达 |
4.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 |
4.3.1. 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 |
4.3.2. 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 |
4.3.3. 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 |
4.3.4. 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 |
4.4. 小结 |
5.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与发展 |
5.1. 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 |
5.1.1. 山水科学——从天地人和到人工控制 |
5.1.2. 山水美学——从雅俗共赏到传统失落 |
5.1.3. 山水空间——从居山水间到看山望海 |
5.2. 传统经验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
5.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发展途径 |
5.3.1. 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 |
5.3.2. 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 |
5.3.3. 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 |
5.3.4. 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地域独立、特征显着的自然环境基础 |
6.1.2. 因借自然、兼收并蓄的古代营城实践 |
6.1.3. 天地人和、雅俗共赏的山水风景体系 |
6.1.4. 古今一体、中西交融的风景维护路径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附录一: 福州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盛京时报》清末诗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步骤 |
三、研究价值 |
第一章 《盛京时报》清末诗词·前贤章 |
第一节 晚明篇 |
一、陈所蕴 |
二、陈继儒 |
三、谢肇淛 |
第二节 晚清篇 |
一、周沐润 |
二、周氏兄弟 |
三、陶文鼎 |
第二章 《盛京时报》清末诗词·时代章 |
第一节 志士篇 |
一、徐镜心 |
二、女杰:秋瑾、吕清扬,附:《读归安任烈妇事略题后》 |
三、烈士:林广尘、陈敬岳、吴禄贞,附:《哀陆静山》 |
第二节 时彦篇 |
一、丁福保 |
二、徐卓呆、马炯章 |
三、南社:陈蜕庵、沈次约 |
第三章 《盛京时报》清末诗词·日本章 |
第一节 日人汉诗篇 |
一、宫崎来城 |
二、森槐南 |
三、鲤溪宫胁、落合东郭、三谷耕云、神田抱琴、结城蓄堂、森沧浪 |
四、绝海中津《蕉坚稿》 |
第二节 与日交往篇 |
一、旅日诗:郁曼陀、于振宗 |
二、赴日观光诗会 |
三、日人来东诗会 |
附:伊藤博文事件及山根立庵诗 |
第四章 《盛京时报》清末诗词·东省章 |
第一节 怡钦篇 |
一、诗痴与考据 |
二、东省开明一士绅 |
三、经济之心与世俗之情 |
四、纪事之义与近体之好 |
附:刘焕书及京师着涒吟社 |
第二节 张元奇篇 |
一、生平与交游 |
二、《辽东集》 |
三、诸体皆备一东坡 |
第三节 东省官员篇 |
一、陶大均及会稽诸陶 |
二、程道元、曹祖培、王荷 |
三、魏元旷 |
第四节 东省报人篇 |
一、《盛京时报》记者 |
二、《东三省日报》记者 |
第五章 《盛京时报》清末诗词·综论章 |
第一节 历史与现实 |
一、政治记忆 |
二、现实情怀 |
三、爱国维新 |
第二节 士子与传统 |
一、淑世之志 |
二、感时之心 |
三、感遇之情 |
第三节 地域与市井 |
一、东北边塞诗 |
二、沈阳八景诗 |
三、消闲诗作 |
第四节 游子与生活 |
一、唱和交往 |
二、羁旅情怀 |
三、书生旨趣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盛京时报》清末诗词刊载一览表 |
附录二《盛京时报》清末作家作品一览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后记 |
(7)近百年女性词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近百年女性词史研究论纲 |
一、概念厘定与研究起点 |
二、共时与历时:近百年女性词的词史定位 |
三、体量与坐标:近百年女性词的探研路径 |
第一章 清民之际女性词坛 |
第一节 凡鸟偏从末世来:论吕凤词 |
一、漱玉为骨格,杂采诸家 |
二、吕凤与聊园词社 |
三、传统才女的精神困境 |
四、庚子变局中的女性书写:许禧身、刘鉴 |
五、左又宜 |
第二节 最后的女性遗民罗庄 |
一、“今日犹自不能忘”的遗民情怀 |
二、“被男人宽容出来的才女” |
三、李慎溶 |
第二章 以南社诸子为中心的民国新女性词人群 |
第一节“谁识隐娘微旨”:论吕碧城词 |
一、狂慧与奇哀:吕碧城词的艺术特质 |
二、“近三百年词家之殿军”辨 |
三、圣因长姊吕惠如 |
四、薛绍徽、陈芸 |
五、康同璧 |
第二节“湖湘双璧”:张默君与陈家庆 |
一、“天予此生潇洒,不负雄奇骚雅”:论张默君词 |
二、“总芳馨怀抱意难禁”:论陈家庆词 |
第三节“秋风秋雨”词人群:徐自华、徐蕴华 |
一、“秋山秋水带余哀”:忏慧词人徐自华 |
二、南社“格律派”女将徐蕴华 |
三、刘韵琴、郭坚忍 |
第三章 民国中后期女性词坛 |
第一节 千秋谁似李夫人:论沈祖棻词 |
一、“藏钩射覆总难猜”:“词史”还是“心史”? |
二、“难从故纸觅桃源”:《涉江词》的“奄有众妙”与自我局碍——兼谈词体拟古之得失 |
三、写情圣手盛静霞 |
四、王兰馨 |
第二节 乱世萍踪:尉素秋与冯沅君 |
一、“自古逢秋悲寂寥”:论尉素秋词 |
二、知行兼擅的词学名家冯沅君 |
三、梁璆的《菩萨蛮·五都词》 |
第三节 百年冠冕陈小翠词 |
一、“算能传、天壤惟文字”:陈小翠的填词生涯 |
二、“湖海胸襟,珠玑咳唾”:陈小翠“词人之词”论 |
三、“三百年来女布衣”:“中性视角”与高士情怀 |
四、“鸳蝴词”传人温倩华 |
五、艺苑词侣顾飞、顾青瑶、陈乃文、陈懋恒 |
第四节“一生爱好是天然”:论周錬霞词 |
一、艳词中女作手 |
二、“峻嶙奇气不堪驯” |
三、爱国女俦杨令茀 |
第五节 寿香社女词人合论 |
一、寿香社词群简论 |
二、王真、何曦、王德愔、施秉庄 |
三、刘蘅、叶可羲、张苏铮、薛念娟、王闲、郑元昭 |
第四章 共和国初建期词人群体 |
第一节“不种黄葵仰面花”:论丁宁词 |
一、“百灵噎恨听哀弦” |
二、刚柔并举、骨采相兼 |
三、“民国四大女词人”简论 |
四、“慷慨使气”的吕小薇词 |
第二节 蔡淑萍与“边雁啼秋”的《萍影词》 |
一、“边雁,边雁,南去云天漫漫” |
二、笃诚与忧患 |
三、丁小玲 |
四、王筱婧、李蕴珠、宋亦英 |
五、周素子的“传体词”与张雪风《鹃红词》 |
第三节“妾有夜光珠,采掬经沧海”:论茅于美词 |
一、叙写一己情事的《夜珠词》 |
二、“此是纯粹之诗” |
三、志洁情芳的张珍怀词 |
四、黄墨谷、柯昌泌、吴君琇 |
第四节 广东现当代女性词人举述 |
一、“岭南巾帼第一”冼玉清 |
二、分春馆女弟子群:沈厚韶、梁雪芸、苏些雩 |
第五章 以学人词为主干的“新时期”词坛 |
第一节“不变惟此变,渤海半扬灰”:论刘柏丽词 |
一、当代学辛首功 |
二、“风雅不亡缘善变” |
第二节 学人三家词:段晓华、景蜀慧、李舜华 |
一、渊雅雍容的段晓华词 |
二、幽秀深窈的景蜀慧词 |
三、剑气箫心的李舜华词 |
第三节“衣边吹散余馨”:论李静凤词 |
一、“藕孔藏身”、“天机触发”的创作观 |
二、雅厚深挚的《散花词》 |
三、谷海鹰与“天心冷、清骨难描”的《捞月集》 |
四、周燕婷、韩倚云、伊淑桦、徐源 |
第四节 叶嘉莹与红蕖词弟子 |
一、“人生易老梦偏痴”:论叶嘉莹词 |
二、曾庆雨、石任之 |
第六章 网络女性词坛 |
第一节 早期网络女词人群体扫描 |
一、“菊斋主人”任淡如与“葬花教主”孟依依 |
二、秦月明、看朱成碧、秦紫箫、萼绿华、采薇、兰之幽兮 ..239三、如月之秋、蓝小蚁、蓝烟、绿烟、飘茵 |
第二节 网坛“二斋”:问余斋主人与添雪斋词 |
一、上揖湖海楼的问余斋词 |
二、“这一抹、灵魂澄碧”:论添雪斋词 |
第三节“我是池中素色莲”:发初覆眉与“小眉体” |
一、从“与子宛如初见”到“与俱磨欲尽,壮骨与春鬓” |
二、“白是情痴红是慧”的小眉体 |
三、非烟、让眉、苏画舸、岛姬 |
第四节 性灵小兽夏婉墨 |
一、“会有心花出我襟” |
二、“生气百年虎虎” |
三、“浩歌悲泣”的陆蓓容词 |
四、黄佳娜、罗恺文、唐颢宇 |
第七章 港台及海外女性词坛 |
第一节“海自波涛云自闲”的香港女性词坛 |
一、南海女子张纫诗 |
二、“学稼轩”的潘思敏与琴人蔡德允 |
三、黄倩芬、刘佩蕙等 |
第二节“过江名士,海陬人杰”:台湾女词家举述 |
一、天风阁传人琦君、张荃 |
二、张雪茵、江芷 |
第三节 海外女性词坛 |
一、“掷平生万事天之末”:论李祁词 |
二、“人间装点自由他”:论张充和词 |
三、赵文漪等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8)基于CIS理论的城市景观形象特色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缘起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缘起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城市景观的理论研究 |
1.2.2 关于城市特色问题的研究 |
1.2.3 从系统角度研究城市景观 |
1.2.4 城市景观形象设计相关研究 |
1.2.5 关于城市景观美学的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课题研究方法 |
2 城市景观形象基本知识 |
2.1 城市景观的界定 |
2.1.1 城市景观的定义 |
2.1.2 城市景观元素分类 |
2.1.3 城市景观的内涵 |
2.1.4 城市景观的属性特点和分类 |
2.2 城市景观形象 |
2.2.1 城市景观形象概念 |
2.2.2 城市景观形象的构成与特征 |
2.2.3 城市景观形象定位 |
2.3 城市景观形象营造的理论基础 |
2.3.1 城市形态理论 |
2.3.2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
2.3.3 景观规划学理论 |
3 城市景观形象识别CIS战略基础 |
3.1 CIS理论概述 |
3.1.1 CIS理论含义 |
3.1.2 CIS的普适性与专有性 |
3.2 城市景观形象识别系统的理论研究 |
3.2.1 城市景观形象识别系统的概述 |
3.2.2 组织CIS与城市景观形象识别系统的比较 |
3.2.3 城市景观形象识别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效果 |
3.2.4 城市景观形象识别系统构成要素 |
3.2.5 城市景观形象识别系统的特征 |
3.3 城市景观形象特色营造 |
3.3.1 城市景观形象特色内涵解析 |
3.3.2 城市景观形象特色的形成基础 |
3.3.3 城市景观形象特色的构成要素 |
3.3.4 城市景观形象特色的特点 |
3.3.5 塑造城市景观形象特色 |
3.3.6 城市景观形象特色构建原则 |
3.4 城市景观形象CIS战略的实现模式 |
3.4.1 城市景观形象CIS战略的结构模式 |
3.4.2 确定城市特色要素和展示方法 |
3.5 城市景观形象CIS战略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 |
3.5.1 区域政治环境的影响 |
3.5.2 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 |
3.5.3 城市环境条件的影响 |
3.5.4 城市文化环境的影响 |
3.5.5 城市历史发展的影响 |
3.6 小结 |
4 CIS理论下城市景观形象理念识别 |
4.1 城市景观形象理念识别概述 |
4.1.1 城市景观形象理念识别的定义 |
4.1.2 城市景观形象理念识别的内涵 |
4.1.3 城市景观形象理念识别的功能 |
4.1.4 城市景观形象理念识别系统构成要素 |
4.1.5 城市景观形象理念识别性及相关性分析 |
4.2 城市景观形象理念定位 |
4.2.1 城市景观形象理念定位的原则 |
4.2.2 城市景观形象理念定位的维度 |
4.2.4 城市景观形象理念的定位步骤 |
4.3 城市景观形象理念识别导入 |
4.3.1 城市景观形象理念识别导入的总体原则 |
4.3.2 城市景观形象理念设计的导入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5 CIS理论下城市植物景观形象设计 |
5.1 城市植物景观的概述 |
5.1.1 基本概念 |
5.1.2 城市植物景观形象中植物类型 |
5.1.3 植物景观的特点 |
5.2 城市植物景观形成的基本原理 |
5.2.1 植物景观的形成原理 |
5.2.2 植物景观表现时序变化 |
5.2.3 植物创造观赏景点 |
5.2.4 利用园林植物形成地域景观特色 |
5.2.5 利用植物烘托建筑、雕塑、小品 |
5.2.6 植物景观的营造意境 |
5.3 城市植物景观形象特色营造 |
5.3.1 营造城市植物景观特色的影响因素 |
5.3.2 营造城市植物景观特色的种植原则 |
5.3.3 营造城市植物景观特色的方法 |
5.4 构建城市植物景观形象的CIS策略 |
5.4.1 城市植物景观形象识别与城市景观形象理念 |
5.4.2 城市植物景观形象视觉识别体系 |
5.4.3 城市植物景观视觉识别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CIS理论下城市滨水景观形象设计 |
6.1 城市滨水景观的概述 |
6.1.1 基本概念 |
6.1.2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内涵 |
6.1.3 城市滨水景观的构成 |
6.1.4 城市滨水景现设计的空间类型 |
6.1.5 城市滨水景观的基本特征 |
6.2 可识别城市滨水景观空间营造 |
6.2.1 滨水空间功能的可识别性 |
6.2.2 滨水空间秩序的可识别性 |
6.2.3 滨水空间感知系统的可识别性 |
6.2.4 滨水空间形态要素的可识别性 |
6.2.5 滨水空间物质要素的可识别性 |
6.3 可识别城市滨水景观主题的构建 |
6.3.1 城市滨水景观主题定位研究 |
6.3.2 城市滨水景观主题定位的理论基础 |
6.3.3 城市滨水景观主题定位的途径 |
6.4 可识别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原则 |
6.4.1 整体性原则 |
6.4.2 系统与区域原则 |
6.4.3 人文性原则 |
6.4.4 连续性原则 |
6.4.5 形象与生态并重原则 |
6.5 城市特色滨水景观形象的营建方法 |
6.5.1 修缮与保留 |
6.5.2 借鉴与转化 |
6.5.3 重现与象征 |
6.6 构建城市特色滨水景观形象的CIS策略 |
6.6.1 滨水区驳岸景观设计 |
6.6.2 滨水区植物景观设计 |
6.6.3 滨水道路景观设计 |
6.6.4 滨水区文化景观设计 |
6.6.5 滨水区夜景景观设计 |
6.6.6 滨水公共基础设施景观设计 |
6.7 本章小结 |
7 CIS理论下的城市色彩景观形象规划 |
7.1 城市色彩景观规划 |
7.1.1 城市色彩景观形象系统构成 |
7.1.2 城市景观色彩的特性 |
7.1.3 城市景观色彩的主体 |
7.2 影响城市景观色彩形象设计的因素 |
7.2.1 自然环境因素 |
7.2.2 人文环境因素 |
7.3 城市景观色彩规划的层次 |
7.3.1 道路 |
7.3.2 区域 |
7.3.3 城市 |
7.3.4 三层次的关联 |
7.4 城市景观色彩形象规划CIS方法论 |
7.4.1 规划原则 |
7.4.2 城市景观色彩规划模式 |
7.4.3 城市景观色彩规划步骤 |
7.5 CIS理论下的城市景观整体色彩设计 |
7.5.1 定位城市景观整体色彩基调 |
7.5.2 城市景观整体色彩基调的定位 |
7.5.3 城市景观整体色彩基调的实现 |
7.6 CIS理论下城市景观分区色彩设计 |
7.6.1 分层次城市景观色彩设计与引导 |
7.6.2 加强城市特色景观地段的色彩引导的必要性 |
7.6.3 城市典型景观地段的色彩分析与引导 |
7.7 本章小结 |
8 CIS理论下城市景观形象人文识别的构建 |
8.1 城市景观形象人文识别系统概述 |
8.1.1 城市景观形象人文识别系统的含义 |
8.1.2 城市景观形象人文识别的元素 |
8.1.3 人文历史文脉要素在城市景观形象中应用的分类 |
8.2 城市景观形象与人文历史文脉的关系 |
8.2.1 传统城市景观形象特点 |
8.2.2 城市景观形象与城市人文历史环境的关系 |
8.2.3 城市景观形象与城市时空文脉环境的联系 |
8.2.4 城市景观形象与地域性自然环境的关系 |
8.3 CIS理论下城市景观形象中人文特色传承的运用方法 |
8.3.1 城市景观形象中人文特色的传承途径 |
8.3.2 城市景观形象传承人文历史文脉的设计方法 |
8.3.3 城市景观形象传承人文历史文脉的设计原则 |
8.4 城市景观形象的人文识别营建的CIS策略 |
8.4.1 人文历史文脉显性要素的应用 |
8.4.2 人文历史文脉隐性要素的应用 |
8.5 本章小结 |
9 城市景观形象营造CIS战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9.1 城市景观形象CIS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9.1.1 城市政府对城市景观形象CIS的认识存在偏差 |
9.1.2 城市景观形象营造市场体系发育不成熟 |
9.1.3 城市景观形象缺乏其他组织及公民的参与 |
9.1.4 城市景观形象规划、建设和管理相脱节 |
9.2 城市景观形象CIS应用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
9.2.1 城市景观形象CIS应用中的政府因素分析 |
9.2.2 城市景观形象CIS应用中的市场因素分析 |
9.2.3 城市景观形象CIS应用中的社会因素分析 |
9.3 城市景观形象CIS应用对策研究 |
9.3.1 城市政府在城市景观形象特色塑造中的转变 |
9.3.2 完善市场机制,发展城市景观形象建设 |
9.3.3 城市政府明确城市景观形象定位 |
9.3.4 拓宽公民参与渠道 |
9.4 本章小结 |
10 结语 |
参考文献 |
(9)历史文化名城特色街道风景研究 ——以北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提出背景 |
1.1.2 区域宏观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概念界定 |
1.4 课题研究概况 |
1.4.1 国内研究概况 |
1.4.2 国外研究概况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2 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北京城市建设变迁史研究概述 |
2.1 古蓟城—建城之初 |
2.2 唐幽州—北方重镇 |
2.3 辽南京—契丹陪都 |
2.4 金中都—初次建都 |
2.5 元大都—宏图初现 |
2.6 明北京—大局划定 |
2.7 清北京—繁华延续 |
2.8 本章小结 |
3 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北京街道风景沿革规律初探 |
3.1 历史文化名城街道风景形态特征 |
3.1.1 形态完整--街道网络和空间 |
3.1.2 识别清晰-街道风景的环境意象 |
3.1.3 视觉和谐-街道风景色彩与装饰 |
3.2 历史文化名城特色街道风景人文特征 |
3.2.1 秩序严谨--礼制社会的产物 |
3.2.2 意蕴丰富--文化古都的风姿 |
3.2.3 市井繁华--动态场所的生成 |
3.3 本章小结 |
4 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北京街道风景案例分析 |
4.1 纪念性街道--长安街风景 |
4.1.1 街道历史沿革 |
4.1.2 街道风景现状特征 |
4.1.3 街道风景人文特征 |
4.2 商业性街道--王府井大街风景 |
4.2.1 街道历史沿革 |
4.2.2 街道风景现状 |
4.2.3 街道风景人文特征 |
4.3 生活性街道--南礼士路风景 |
4.3.1 街道历史沿革 |
4.3.2 街道风景现状特征 |
4.3.3 街道风景人文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北京街道风景 |
5.1 特殊的城市特色定位 |
5.1.1 “以大为美”的特色象征意义 |
5.1.2 北京特色轴线 |
5.2 变化的生活风貌特色 |
5.2.1 由“小院特色”而“大院特色” |
5.2.2 交通方式的变迁特色 |
5.2.3 精神文明风貌特色 |
5.3 建筑审美特色 |
5.3.1 建筑艺术特色 |
5.3.2 时代审美价值特色 |
5.4 本章小结 |
6 历史文化名城特色街道风景的未来设想 |
6.1 界墙的形态整合 |
6.2 建筑界立面统一 |
6.3 可辨识系统的构建 |
6.4 步行系统的完善 |
6.5 构建风景评价机制 |
6.5.1 风景与风景评价 |
6.5.2 风景评价理论概述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图表目录 |
附录二 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10)临安城市地理研究 ——以《梦粱录》为研究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回顾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内容 |
五、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第一章 历史城市地理研究的史料价值 |
第一节 城市内部布局 |
一、宫城 |
二、外城 |
第二节 城市行政管理体系的完善 |
一、“厢”制的历史由来与变迁 |
二、临安坊巷建置 |
三、消防与治安管理 |
第三节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
一、街道 |
二、桥梁 |
三、水井 |
四、河道水运 |
五、西湖园林 |
第二章 历史经济地理研究的史料价值 |
第一节 人口 |
一、人口数量 |
二、人口结构 |
第二节 手工业 |
一、生产生活制造业 |
二、文化用品制造业 |
第三节 商业 |
一、专业的团行市 |
二、店铺 |
三、市场类型 |
四、租赁业 |
第三章 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的史料价值 |
第一节 文化教育 |
一、学校贡院 |
二、文化名人 |
第二节 宗教祭祀 |
一、佛道文化 |
二、民间信仰 |
第三节 民俗 |
一. 岁时节日民俗 |
二. 行业风俗 |
三. 人生礼俗 |
第四节 娱乐生活 |
一、瓦舍勾栏 |
二、百戏伎艺 |
三、妓女妓乐 |
第四章 《梦粱录》的特色、价值与比较研究 |
第一节 《梦粱录》的特色与价值 |
第二节 《梦粱录》与《东京梦华录》 |
第三节 《梦粱录》与《咸淳临安志》 |
第四节 《梦粱录》与同类文献比较研究 |
一.《梦梁录》与《都城纪胜》 |
二、《梦粱录》与《西湖老人繁盛录》 |
三、《梦粱录》与《武林旧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伦敦:古都处处有佳景(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D]. 李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长安画派艺术价值:基于艺术品价格的研究[D]. 王曼利. 西北大学, 2019(04)
- [3]老舍小说中的城市书写研究[D]. 丁金诺.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4]唐宋岭南州府园林研究[D]. 林广臻.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5]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D]. 张雪葳.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6]《盛京时报》清末诗词研究[D]. 孙浩宇. 吉林大学, 2017(03)
- [7]近百年女性词史研究[D]. 赵郁飞. 吉林大学, 2017(09)
- [8]基于CIS理论的城市景观形象特色营造研究[D]. 李光耀. 南京林业大学, 2015(04)
- [9]历史文化名城特色街道风景研究 ——以北京为例[D]. 张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8)
- [10]临安城市地理研究 ——以《梦粱录》为研究个案[D]. 辛亚莉.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