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发性肝癌转移复发的机理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冯亮杰[1](2020)在《术中异体输血对早期肝细胞癌患者复发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术中异体输血对早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收治的101例行肝切除术且病理结果回示为肝细胞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SPSS21.0专业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及Cox 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早期肝癌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术中输血对早期肝癌患者无瘤生存率的影响。结果101例肝癌患者中,术中行输血治疗的有38例,未行输血治疗的有63例,Kaplan-Meier法分析术中输血对两组肝癌患者无瘤生存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输血组的1年、2年、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1.4%、51.1%、38.8%;未输血组分别为82.6%、74.8.2%、58.6%,两组结果差异经Log Rank检验有统计学意义(x2=5.956,P=0.035)。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中异体输血、肝硬化程度及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是影响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中异体输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硬化程度是影响早期肝癌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异体输血会降低早期肝癌患者的无瘤生存率,应尽量减少术中出血,用血时尽可能输注去白血细胞成分或采用自体血回输技术,以提高患者预后水平。
黄祝晓[2](2014)在《莲龙消积方改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莲龙消积方改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探讨中医药治疗肝癌的效应机制,并探索肝癌治疗的最佳方式方法。方法:采用开放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125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三组,即中药组(莲龙消积方组)40例、综合治疗组(莲龙消积方联合榄香烯化疗药介入组)40例、化疗介入组(单纯西药化疗药介入组)45例。一个疗程30天为一个观察周期,观察三组中医证候、体能状况(KPS)评分、肿瘤病人生活质量QOL评分、AFP值变化情况、肝肾功能、血常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中医证候比较:三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改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14,P<0.01),中药组、综合治疗组、化疗介入组对中医证候改善的有效率分别为67.5%(27/40)、78.5%(31/40)、36.6%(16/45),中药组和综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化疗介入组。②AFP值变化情况比较:三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AFP值均有变化,中药组36例发生变化,3例下降至正常,14例下降未至正常,19例升高;综合治疗组35例发生变化,其中5例下降至正常,26例下降未至正常,4例升高;化疗介入组39例发生变化,3例转为正常,21例下降未至正常,15例升高。三组治疗后AFP值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4,P<0.05);三组下降率分别为47.22%(17/36)、88.6%(31/35)、61.5.0%(24/39),综合治疗组降低AFP值明显优于中药组、化疗介入组。③ALT、AST改善情况比较:三组治疗前后比较,中药组和综合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介入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ALT、AST治疗后差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和综合治疗组均能改善ALT、AST。④体力状况(KPS)评分比较:三组治疗前后比较,中药组(χ2=-3.371)和综合治疗组(χ2=-5.0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介入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1,P>0.05);三组治疗后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32,P<0.01),其改善率分别为47.5%(19/40)、52.5%(21/40)、11.1%(5/45),中药组和综合治疗组优于化疗介入组。⑤生活质量QOL评分比较:三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改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51,P<0.01),中药组、综合治疗组、化疗介入组三组改善生活质量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5%(31/40)、80.0%(32/40)、44.45%(20/45),三组均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中药组和综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化疗介入组,其中综合治疗组改善最明显。⑥安全性评价:各组BUN、Cr台疗前后及治疗后差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和综合治疗组WBC、NE%、HGB、PLT四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介入组NE%升高、HGB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中药对肾功能、血常规无明显影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结论:莲龙消积方能够缓解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症状、改善AST及ALT、提高体能、改善生活质量,莲龙消积方联合榄香烯化疗药介入的改善作用最好。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3](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指出
苗雄鹰[4](2013)在《循环AFPmRNA及α-干扰素对巨大肝癌(≥10cm)术后复发转移预测及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肝癌早期症状隐匿,缺乏特异性,并且绝大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未能进行常规的肝癌筛查,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均已到中晚期,因此大肝癌(直径≥5cm)和巨大肝癌(直径≥10cm)在我国大陆地区很常见。近年来,随着肝胆外科手术切除技术的提高和肝外科理论知识的积累、肝脏影像学技术的进步、肝脏围手术期管理理论和经验的丰富以及治疗观念上的更新,大肝癌及巨大肝癌的手术切除效果获得了大大的改善,但与小肝癌相比,大肝癌外科治疗的远期疗效仍有待提高,围手术期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有待进一步下降。肝癌术后5年累计复发率高达35%-75%,仍为主要死亡原因。肝癌术后复发分为近期复发(术后≤2年)及远期复发(>2年)。一般认为,肝癌术后近期复发归咎于被切除肿瘤的残存肿瘤细胞,当这些残存肿瘤细胞发展到常规影像学检查技术可以发现的程度,要么由于复发病灶太大,要么已合并出现远处转移,致使积极的治疗常常无法施行或收效甚微。因此,肝癌术后早期发现这些残存的肿瘤细胞将有助于规划术后进一步的治疗策略。肿瘤细胞可以自发脱落或人为挤压导致脱落后进入全身循环成为肝内或远处转移灶。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鉴定肿瘤特异性基因转录产物(mRNA/循环DNA)这种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敏感地发现少许血样标本中存在的脱落肿瘤细胞(Isolated tumor cell, ITC)。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ITC可以被看做是肿瘤术后预后的一个指标。α-甲胎球蛋白信使RNA (AFPmRNA)通常被认为是肝脏特异及肿瘤特异的标志物。临床研究表明,外周血AFPmRNA与肝细胞肝癌血源性播散有关,对接受手术治疗、无水酒精注射或肝动脉化疗栓塞的肝癌患者有预后价值。然而,据我们所知,目前尚无文献报告大肝癌切除术后外周血AFPmRNA的变化情况及其与肝癌术后预后的关系,因此我们进行本研究以探求大肝癌切除术后监测外周血AFPmRNA能否预测术后肝癌的复发及转移。肝癌肿瘤直径超过10cm表明肿瘤已处于进展期,形成子灶或侵犯血管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导致术后肝内复发/转移和肝外复发/转移的可能性亦大大增加。据报道巨大肝癌(直径≥10cm)术后第一年复发率高达35%-72%,高复发率导致此类患者预后差。因此,抑制复发,特别是早期复发,是改善巨大肝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迄今为止,已有诸多研究报告肝癌术后辅助治疗可以减少复发。这些辅助治疗包括: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化疗、非循环性环甲酸治疗、免疫治疗及干扰素治疗。干扰素治疗作为肝癌术后辅助治疗是近十几年来兴起的热点。干扰素是一类细胞因子,拥有一系列的生物学特性,既有抗肿瘤特性,如抗增殖及抗血管形成,也有抗病毒等特性一些作者报告,α-干扰素可明显降低术后早期复发,但也有与之相矛盾的临床研究报告。此外,一些回顾性及样本量较少的前瞻性研究发现,α-干扰素可以提高患者总生存率,而与此相反的临床研究结果亦可见于文献。尚未见文献报道术后α-干扰素治疗是否影响巨大肝癌患者术后复发及生存。方法1.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外周血AFPmRNA实验分为大肝癌(≥10cm)手术切除组(n=178例)和对照组(n=60,其中20名健康志愿者及40名非肝癌住院病人)。分别于术前及术后两周从各实验对象抽取外周静脉血5ml,用巢式RT-PCR检测AFPmRNA;2.统计所有178例巨大肝癌病人临床病理资料,对这些病人进行追踪随访,及时发现复发灶并记录患者生存情况;3.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以确定AFPmRNA能否预测巨大肝癌患者早期复发;4.α-干扰素用于AFPmRNA(+)患者术后治疗;60例术后AFPmRNA(+)巨大肝癌(≥10cm)病人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白术后第5-6周开始,用α-干扰素对实验组病人进行肌肉注射,初始剂量为300万U/次,2次/周,持续2周,随后改为500万U/次,3次/周,持续18个月;5.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以确定α-干扰素是否影响巨大肝癌患者术后复发及总生存率。结果1.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可以检测到外周血肝癌特异性AFPmRNA:2.对照组术前及术后外周血AFPmRNA均为阴性;3.实验组术前44.9%(80/178)患者外周血AFPmRNA为阳性,术后38.8%(69/178)为阳性;4.37例术后外周血AFPmRNA(+)患者术后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4.6%、33.9%、0%;92例术后外周血AFPmRNA(-)患者术后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0.0%、62.1%、29.1%,二者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5.统计学分析表明,外周血AFPmRNA是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子;6.α-干扰素治疗组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0.0%、33.3%、28.3%,较对照组的35.3%、14.1%、0%高,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7.α-干扰素治疗组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2.5%、71.2%、49.8%,对照组为53.3%、33.8%、22.6%,两组之间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8.统计学分析表明α-干扰素是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9.统计学分析表明肝硬化、肿瘤数目、血管侵犯均是巨大肝癌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1.能在巨大肝癌病人术前及术后外周血中检测到AFPmRNA:2.巨大肝癌术后外周血AFPmRNA可以作为预测肝癌早期复发的指标之一;3.术后α-干扰素治疗可以提高1、2、3年无瘤生存率,但无显着统计学意义;4.术后α-干扰素可以显着提高1、2、3年总生存率;5.肝硬化、肿瘤数目、血管侵犯均是巨大肝癌术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汪增秀[5](2012)在《人参皂苷Rg3、索拉非尼、奥沙利铂不同联合方案抗人肝癌细胞株侵袭与转移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观察人参皂苷Rg3、索拉非尼、奥沙利铂单药、两药联合、三药联合作用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增殖、黏附和侵袭的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为中药与化疗和分子靶向药物联合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人类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增殖抑制实验法(MTT法)、细胞黏附实验、细胞迁移实验、细胞体外侵袭实验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系统观察人参皂苷Rg3、奥沙利铂、索拉非尼单药或联合对SMMC-7721细胞的抑制黏附、侵袭与转移的作用和表达CD44V6、MMP-9、VEGF-C基因蛋白的影响。结果:MTT法结果显示,人参皂苷Rg3(7.5μg/ml)、索拉非尼(1.25μmol/L)、奥沙利铂(0.25μg/ml)单药、两药联合(人参皂苷Rg3+索拉非尼,索拉非尼+奥沙利铂,奥沙利铂+人参皂苷Rg3)、三药联合(人参皂苷Rg3+索拉非尼+奥沙利铂)对SMMC-7721细胞均有抑制增殖的作用,各组药物在作用24h时对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均小于15%。(2)用MTT法检测黏附于FN上1h、2h的SMMC-7721细胞,人参皂苷Rg3作用2h与1h比较,黏附抑制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当三药相互两两联合(人参皂苷Rg3+索拉非尼,索拉非尼+奥沙利铂,奥沙利铂+人参皂苷Rg3)时黏附1h,表现为协同作用(Q>1.15);黏附2h时,索拉非尼联合奥沙利铂或人参皂苷Rg3,其抑制黏附作用均好于索拉非尼单药(P<0.05);但无论是黏附1h还是2h,三药与两药组之间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用MTT法检测黏附于Matrigel上1h、2h的SMMC-7721细胞,当三药相互两两联合时黏附1h,表现为协同作用(Q>1.15);黏附2h时,索拉非尼联合奥沙利铂或人参皂苷Rg3抑制黏附作用均好于索拉非尼(P<0.05),黏附2h时,三药联合比两药联合体现了更好的抗黏附作用(P<0.01)。(3)细胞迁移实验表明,奥沙利铂、索拉非尼单药对SMMC-7721细胞的迁移抑制作用较好;奥沙利铂+人参皂苷Rg3比人参皂苷Rg3单药抑制迁移作用明显(P<0.01);奥沙利铂+索拉非尼比索拉非尼单药抑制迁移作用明显(P<0.01);人参皂苷Rg3+索拉非尼比人参皂苷Rg3单药抑制迁移作用明显(P<0.01);奥沙利铂+人参皂苷Rg3表现为相加作用,人参皂苷Rg3+索拉非尼与奥沙利铂+索拉非尼表现为协同作用。王药联合抑制迁移作用优于人参皂苷Rg3+索拉非尼组及奥沙利铂+人参皂苷Rg3组(P<0.01)。(4)细胞侵袭实验表明,奥沙利铂、索拉非尼单药对SMMC-7721细胞的侵袭抑制作用较好;奥沙利铂+人参皂苷Rg3比人参皂苷Rg3单药抑制侵袭作用明显(P<0.01);奥沙利铂+索拉非尼比索拉非尼单药抑制侵袭作用明显(P<0.01);人参皂苷Rg3+索拉非尼比人参皂苷Rg3单药抑制侵袭作用明显(P<0.01);奥沙利铂+人参皂苷Rg3与奥沙利铂+索拉非尼表现为相加作用;三药联合比人参皂苷Rg3+索拉非尼组及奥沙利铂+人参皂苷Rg3抑制侵袭作用明显(P<0.05)。(5)免疫细胞化学法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g3可使SMMC-7721细胞CD44V6及MMP-9表达减弱(P<0.05),奥沙利铂可使SMMC-7721细胞CD44V6、VEGF-C、MMP-9表达减弱(P<0.05);索拉非尼可使VEGF-C、MMP-9表达减弱(P<0.05);两药联合(人参皂苷Rg3+索拉非尼,索拉非尼+奥沙利铂,奥沙利铂+人参皂苷Rg3)对VEGF-C蛋白的影响,明显高于单药(P<0.01);对CD44V6蛋白的影响,索拉非尼+奥沙利铂及奥沙利铂+人参皂苷Rg3两药组优于单药(P<0.05),人参皂苷Rg3+索拉非尼联合优于索拉非尼(P<0.05);对MMP-9蛋白影响方面,索拉非尼+奥沙利铂优于索拉非尼单药(P<0.05),奥沙利铂+人参皂苷Rg3优于人参皂苷Rg3(P<0.05);三药联合组较两药联合组使相关蛋白CD44V6、VEGF-C、MMP-9的表达减弱更明显(P<0.01)。结论:(1)人参皂苷Rg3、索拉非尼、奥沙利铂单药及两药、三药联合对肝癌SMMC-7721细胞有一定的抑制黏附、迁移和侵袭的能力;在抑制SMMC-7721细胞黏附方面,奥沙利铂与人参皂苷Rg3抗黏附作用较强,三药相互两两联合时体现协同作用,三药联合后抗细胞黏附作用最大;而在抑制SMMC-7721细胞迁移侵袭方面,奥沙利铂与索拉非尼作用较强,三药相互两两联合时体现协同或相加作用,三者联合后抗细胞迁移侵袭作用最强。(2)人参皂苷Rg3可使SMMC-7721细胞CD44V6及MMP-9表达减弱,奥沙利铂可使SMMC-7721细胞CD44V6、VEGF-C、MMP-9的表达均减弱,索拉非尼可使VEGF-C、 MMP-9的表达减弱;整体体现出两药联合效果好于单药,三药联合后减弱蛋白表达好于两药。
邝学军[6](2008)在《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影响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术后肝内复发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1年1月至2005年1月期间收治的194例因原发性肝癌而实施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并经术后病理诊断证实为肝细胞癌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后复发时间将全部病例划分为2年内复发组和2年内未复发组,比较两组之间可能影响肝细胞癌术后肝内复发的23项临床因素。临床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术前血清甲胎蛋白浓度、术前血清碱性磷酸酶浓度、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肿瘤最大直径、肿瘤病灶数目、肿瘤包膜、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切缘、手术中总失血量等。结果1.2年内复发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0.16个月,1年、2年、3年、4年和5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4%、32%、13%、6%和0%;2年内未复发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9.00个月,相应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100%、92%、75%和68%。Gehan比分检验法比较2年内复发组和2年内未复发组的生存曲线,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年内复发组的术前血清甲胎蛋白浓度>20ng/ml、术前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浓度>40U/L、术前血清碱性磷酸酶浓度>135U/L、术前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浓度>50U/L、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测定为阳性、肿瘤最大直径>5cm、肿瘤病灶数目为2个、手术持续时间≥180分钟、手术中总失血量≥1000ml、手术中有输血的病例数的构成比高于2年内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清碱性磷酸酶浓度>135U/L、肿瘤最大直径>5cm、肿瘤病灶数目为2个、手术中总失血量≥1000ml是影响肝细胞癌术后肝内复发的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4.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实施生物治疗共68例,术后1年和2年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32.85%和41.18%;实施其它辅助治疗共126例,术后1年和2年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47.62%和56.35%。两组之间术后1年和2年累积复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1.根治性切除术后容易复发是肝细胞癌的生物学特性,术后肝内复发是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2.术前血清甲胎蛋白浓度>20ng/ml、术前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浓度>40U/L、术前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浓度>50U/L、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测定为阳性、手术持续时间≥180分钟、手术中有输血是影响肝细胞癌术后肝内复发的重要因素。3.术前血清碱性磷酸酶浓度>135U/L、肿瘤最大直径>5cm、肿瘤病灶数目为2个、手术中总失血量≥1000ml是影响肝细胞癌术后肝内复发的独立的危险因素。4.术中坚持无瘤原则,常规使用术中B超,缩短手术持续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避免输血和术后早期应用CD3AK细胞进行生物治疗是预防HCC术后肝内复发的有效措施。
崔永安[7](2003)在《原发性肝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砒霜制剂抗肝癌肿瘤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原发性肝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素有“癌中之王”之称,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比单纯应用手术、放疗、化疗及其他疗法,疗效提高、毒副反应小。有鉴于此,本文总结分析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的新进展、研究思路及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辨法论治”治疗肝癌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新思路。继而运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技术,系统观察了中药砒霜制剂(As2O3)对肝癌肿瘤血管形成的影响。 全文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研究,在总结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的新进展、研究思路及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辨法论治”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中的作用和地位。第二部分为实验研究,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系统观察了中药砒霜制剂(As2O3)对肝癌肿瘤血管形成的影响。包括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形态学手段,MTT法、流式细胞术等生物学新技术,观察了As2O3对肝癌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CAM技术,观察了As2O3对鸡胚尿囊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As2O3对肝癌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VEGF、整合素β1、E-钙粘附素及EGFR等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从而揭示了砒霜抗肝癌作用及防治肝癌复发与转移的机制。
陆原[8](2011)在《健脾解毒方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和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原发性肝癌(PLC)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我国第2位恶性肿瘤致死原因。主要治疗方法有手术、介入和中医药等。因大部分PLC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故目前治疗采用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为主。尽管TACE术可以一定程度地缩小瘤体、改善PLC预后,但对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方面的疗效并不理想。而中医药具有独特优势,从整体进行辨证论治,扶正祛邪,标本兼顾,是治疗肝癌的有效方法。健脾解毒方(JJP)是导师刘沈林教授基于对肝癌中医发病机制的总结,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得出的经验方。由太子参、茯苓、炒白术、薏苡仁、半枝莲、莪术、地鳖虫、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炙甘草组成,具有健脾益气,解毒散结之功效,临床疗效确切。本研究临床部分为探索肝癌中西医优化治疗方案,实验部分为求进一步探讨该方抗肝癌的机理。临床研究部分目的观察JJP联合介入治疗PLC的疗效及对生存期、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按照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66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每组33人。对照组采用TACE治疗为主,治疗组采用TACE+健脾解毒方,疗程为3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症状、证候、瘤体、血常规、肝功能等指标以及Child-pugh分级、KPS积分、安全性评价,以及随访6月和12月观察生存率。数据采用统计学处理。结果1.2组患者治疗前年龄、性别、病情、基线症状无统计学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2. TACE术联合JJP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肝癌患者的症状、证候、血细胞水平及肝功能,与对照组比较,P<0.01或P<0.05,有显着差异。3.联合治疗组在Child-pugh分级、KPS积分、生存期方面均有显着改善,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明显差异。4.2组患者在瘤体缩小方面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联合治疗组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结论TACE术联合JJP治疗PLC,可减毒增效,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从而改善肝癌患者的预后。发挥中医药优势,弥补TACE治疗远期疗效不佳的缺点,为中西医结合治疗PLC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实验研究部分目的探讨JJP体外抗肝癌的效应和作用机制。方法用血清药理学方法,按低、中、高3种浓度制备JJP含药血清,分别作用于人肝癌细胞HepG2和SMMC-7721细胞,并以生理盐水血清为阴性对照组,5-FU血清为阳性对照组,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JJP血清作用后,2种肝癌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用MTT法检测JJP血清对2种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流式细胞仪、AnnexinV/PI染色法、荧光显微镜检测JJP血清对2种肝癌细胞的凋亡作用;Transwell法检测JJP血清对2种肝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用RT-PCR法,在mRNA水平检测JJP血清对HepG2和SMMC-7721细胞中CD44和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1.光镜下,经不同浓度JJP含药血清作用,HepG2和SMMC-7721细胞形态均出现死亡或凋亡改变,增殖程度受到明显抑制,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1),并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电镜下的超微结构显示,JJP血清作用后,肝癌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表现,其中高剂量组表现更加明显。2.JJP血清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按低、中、高浓度排列)24h分别为20.52%,46.47%,59.45%;48h为26.47%,57.97%,67.84%,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JJP血清对SMMC-7721细胞的抑制率:24h为41.7%,59.42%,70.15%;48h为49.29%,69.04%,73.04%。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其中JJP血清作用48h后,对SMMC-7721细胞的抑制率与阳性对照组5-FU血清抑制率接近。3.JJP血清对HepG2细胞的凋亡率分别达到9.23±0.51%,19.67±2.48%,40.6±1.77%;对SMMC-7721的凋亡率分别为:9.27±0.71%,14.77±1.62%,25.67±2.37%,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荧光显微镜下,经AnnexinV/PI染色,随着JJP血清作用时间的延长渐出现早期、晚期凋亡细胞和坏死细胞的荧光染色表现。4.JJP血清对HepG2细胞的迁移抑制率为:36.63%,42.57%,64.3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P<0.01);对SMMC-7721细胞的迁移抑制率为32.46%,49.12%,58.77%,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1或P<0.05)。JJP血清对HepG2细胞的侵袭抑制率为:23.07%,46.15%,69.23%,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JJP血清对SMMC-7721细胞的侵袭抑制率为31.25%,52.08%,64.58%,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或P<0.05)5.JJP血清对HepG2细胞CD44的相对光密度比值为1.68±0.15,1.63±0.27,1.39±0.53,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或P<0.05),高剂量JJP组比值超过阳性对照组(P<0.05)。JJP血清对HepG2细胞VEGF相对光密度比值为0.92±0.02,0.89±0.26,0.72±0.03,中、高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或P<0.05)。JJP血清对SMMC-7721细胞CD44的相对光密度比值为1.81±0.06,1.78±0.04,1.69±0.38,中、高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或P<0.05),JJP血清对SMMC-7721细胞VEGF的光密度比值为0.99±0.06,0.94±0.18,0.89±0.07,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结论JJP含药血清体外可以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抑制肝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JJP含药血清抗肝癌的效应,可能与通过下调CD44和VEGF基因的表达,从而达到抑制肝癌侵袭转移及血管生成有关。
董道先[9](2009)在《肝脏小占位病变影像诊断与处置对策》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提高对肝脏小占位病变的影像诊断水平及处置能力。方法:本研究收集我院2005.12~2008.12间肝脏占位性病变共161例病例的资料,收集其临床资料、B超、MRI及AFP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所有病例均由两名以上高年资医师诊断,疑难病例经全科集体讨论;诊断为微小肝癌的,综合了MRI、B超和/或AFP结果及临床治疗转归的资料。所有病例均进行了螺旋CT检查。采用GE Lightspeed四层螺旋CT机,常规先平扫,后增强: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造影剂,速率3.0ml/S,注射300mgI/ml的碘比乐,用量1.5ml/kg/人次(国人通常用量约95ml),第25、45、70秒依次行动脉早期、动脉晚期、门静脉期三期扫描,部分病例第3、第5分钟于兴趣区延迟扫描;其中32例做了MRI检查对比,均采用GE 1.5T Signa MRI机扫描,平扫序列:轴位T2WI脂肪抑制及T1WI同相位反相位,冠状位T2WI脂肪抑制。增强:经肘静脉推注Gd-DTPA20ml后行轴位、冠状位增强扫描。对于AFP明显升高的肝内微小结节,我们推荐行碘油CT检查,并于一月后复查CT,有碘油沉积者进一步行介入治疗;无碘油沉积者,三个月后再复查CT、AFP,如病灶明显增大者,则建议行手术或介入治疗;若三月后病灶大小仍无变化,再间隔3~6个月复查。依此方案对肝脏恶性肿瘤进行筛查。结果:本组病例161例,包括诊断为肝癌125例(含微小肝癌7例)、血管瘤26例、FNH 9例、肝动脉瘤1例。常规螺旋CT扫描能明确诊断的共124例,37例通过与MRI、AFP检查及碘油CT综合分析判断的。本组病例中,行碘油CT检查的11例(7例微小肝癌、4例小肝癌),均进行了介入治疗。125例诊断为肝癌的病例,男、女分别为102:23,约≈4.43:1,男性平均年龄56.2岁,女性平均年龄61.0岁;男性高发年龄段为40~70岁,女性高发年龄段为50~80岁,均以60~70岁年龄段发病的最集中。本组病例中,1例有多次CT、MRI检查及AFP结果的病例,清晰而完整地显示了病灶由肝硬化结节—→不典型增生结节—→小肝癌转变过程的影像资料,显示了病灶的血供由门静脉供血为主转变为肝动脉供血为主,CT增强检查清晰地显示病灶的血供变化规律。本研究中,动脉早期+动脉晚期扫描能发现所有的富血供病灶,门脉期扫描能帮助定性诊断,但不能发现更多的病灶。结论:对于肝脏小及微小占位性病变,螺旋CT三期扫描及MRI能很好地鉴别其良恶性,对于肝癌的筛查有重要意义。常规三期扫描中,动脉期行双期扫描能很好的鉴别出富血供病灶的血供特征,有助于鉴别诊断;门静脉期扫描能协助定性诊断。多种影像检查联合使用并结合AFP结果综合判断,能提高微小肝癌诊断的准确性。规范化肝癌筛查流程可以很好的指导日常工作。
曾智明[10](2008)在《968例原发性肝癌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以外科手术为主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自1985年3月至2006年12月住院手术治疗且完整资料的肝癌,共968例,通过电话联系、信访的方式进行随访。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分析手术切除、栓塞化疗(TACE)、无水酒精注射术、生物治疗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对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及复发率的影响。结果:1、剖腹探查活检术74例,单纯肝动脉结扎、肝动脉和门静脉插管术113例,肝癌切除术781例,其中随访时间最长的264个月,最短时间1个月,失访8例,失访率0.01%,已死亡387例,现存活386例。生存10年以上46例,其中无瘤生存25例,带瘤生存5例已经死亡16例。生存5年以上144例,其中无瘤生存67例,带瘤生存22例,已经死亡55例。2、术后1年、3年、5年、10年生存率姑息性切除组分别为70.3%、36.6%、28.1%、17.0%,根治性切除组分别为84.2%、58.5%、49.0%、32.2%,两组比较统计学有显着差异(P<0.05)。3、切除后综合治疗组术后1年、3年、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83.0%、56.0%、46.9%、30.1%,切除后无综合治疗组1年、3年、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76.0%、47.0%、40.1%、24.0%,两组比较统计学有显着差异(P<0.05)。4、不同直径大小肝癌切除术后1年、3年、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代表肿瘤直径)(?)≤3 cm:分别为94.0%、77.1%、71.5%、49.5%,3cm<(?)≤5cm:分别为88.4%、61.0%、50.5%、32.9%,5 cm<(?)≤10cm:分别为81.1%、53.4%、43.1%、27.2%,(?)>10cm:分别为66.4%、30.7%、24.4%、11.0%。各组两两比较,统计学分析差异显着(P<0.05)。5、不同直径大小肝癌切除术后1年、3年、5年、累计复发率分别为((?)代表肿瘤直径)(?)≤3 cm:10.3%、25.6%、28.2%,3cm<(?)≤5cm:27.6%、51.9%、57.5%,5 cm<(?)≤10cm:39.1%、57.3%、63.1%、(?)>10cm:57.9%、74.2%、78.6%。结论:(1)以手术为主的外科综合治疗方法是治疗肝癌的重要手段。(2)通过普查早期发现小肝癌、不能切除的肝癌综合治疗转变为可切除的肝癌、改进手术方法和技巧等手段可提高肝癌手术切除率。(3)术后综合治疗可以降低肝癌术后复发率,提高肝癌手术治疗效果。(4)利用肝动脉结扎和并肝动脉和门静脉双插管化疗、微波固化、冷冻、超引导注射无水酒精、多弹头射频治疗、肝动脉栓塞化疗等多学科进行综合治疗不能切除的肝癌,可以提高肝癌总体治疗效果,对提高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患者的寿命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二、原发性肝癌转移复发的机理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原发性肝癌转移复发的机理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术中异体输血对早期肝细胞癌患者复发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研究背景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原发性肝癌预后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莲龙消积方改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
1. 中医对原发性肝癌病因病机认识 |
2. 中医药对原发性肝癌治疗研究 |
3. 问题与展望 |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基础实验研究 |
1. 中药单药和复方制剂治疗肝癌实验研究 |
2. 中医不同治法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 |
3. 中药介入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 |
4.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诊疗标准 |
3. 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循环AFPmRNA及α-干扰素对巨大肝癌(≥10cm)术后复发转移预测及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实验设计 |
第一章 循环AFPmRNA对巨大肝癌(直径≥10cm)术后复发/转移预测的临床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章 α-干扰素对巨大肝癌(直径≥10cm)术后复发/转移影响临床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一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博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5)人参皂苷Rg3、索拉非尼、奥沙利铂不同联合方案抗人肝癌细胞株侵袭与转移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抗原发性肝癌黏附、侵袭与转移的研究进展 |
1 在原发性肝癌转移过程中细胞黏附分子的作用 |
2 原发性肝癌转移中肿瘤侵袭相关蛋白酶的作用 |
3 肿瘤血管生成对促进原发性肝癌转移的作用 |
4 影响原发性肝癌侵袭、转移的基因 |
5 中医药抗原发性肝癌侵袭与转移的作用 |
第二部分 人参皂苷Rg3、索拉非尼、奥沙利铂不同联合方案抗人肝癌细胞株侵袭与转移的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MTT法观察各组药物对SMMC一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 |
2.2 细胞黏附实验结果 |
2.3 细胞迁移实验 |
2.4 细胞侵袭实验结果 |
2.5 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黏附、侵袭及转移相关基因蛋白的影响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人参皂苷Rg3、奥沙利铂、索拉非尼单药及联合抗人肝癌细胞株黏附和侵袭的作用 |
2. 人参皂苷Rg3、奥沙利铂、索拉非尼单药和联合抗人肝癌细胞株黏附侵袭的机制研究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录 |
文献综述 |
符号及缩略语说明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论文 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
1、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2、中文摘要 |
3、英文摘要 |
4、前言 |
5、资料与方法 |
6、结果 |
7、讨论 |
8、结论 |
9、参考文献 |
10、附图 |
二、综述 |
11、综述内容 |
12、综述参考文献 |
三、致谢 |
(7)原发性肝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砒霜制剂抗肝癌肿瘤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肝癌的临床治疗概况 |
一、 肝癌的手术疗法 |
二、 肝癌的介入疗法 |
三、 肝癌的放射治疗 |
四、 肝癌的化疗 |
五、 肝癌的生物治疗及其他 |
六、 肝癌的中医药治疗 |
七、 肝癌的综合治疗 |
八、 肝癌临床治疗研究展望 |
第二章 肝癌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肝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适应证及其优势 |
二、 肝癌中西医结合治疗指导原则 |
三、 肝癌中西医综合治疗实施方案 |
四、 肝癌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 |
五、 肝癌中医治则治法的理论基础及现代研究 |
六、 中西医结合防治肝癌的实验研究 |
第三章 中西医有机结合辨法论治在防治肝癌中的作用和地位 |
一、 中西医有机结合辨法论治思想的提出 |
二、 中西医有机结合辨法论治的理论基础及实践依据 |
三、 辨法论治与辨证论治、辨病论治的关系 |
四、 辨法论治在肝癌临床治疗中的运用 |
五、 辨法论治亟待研究的问题 |
第二部分 三氧化二砷抗肝癌肿瘤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 |
实验一: As_2O_3对肝癌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
实验二: CAM技术观察三氧化二砷对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 |
实验三: As_2O_3对肝癌诱导内皮细胞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 |
结语 |
个人简历 |
致谢 |
(8)健脾解毒方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和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肝癌的渊源和认识 |
2. 中医结合放射介入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
3. 中医药抗肝癌实验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临床研究思路 |
1. 综合治疗成为肝癌治疗的趋势 |
2. 中医药参与是提高肝癌疗效的重要途径 |
二、临床研究方案 |
1. 试验设计 |
2. 研究目标人群 |
3. 治疗方案 |
4. 观察指标 |
5. 疗效标准 |
6. 统计学处理 |
三、研究结果 |
1. 临床资料 |
2. 治疗结果 |
3 安全性评价 |
4. 脱落病例情况 |
四、讨论 |
1. TACE术治疗肝癌的地位与问题 |
2. 中医药在肝癌综合治疗中的优势和作用 |
3. 肝癌的中医病机为正亏脾虚,癌毒蕴解,以健脾益气,解毒散结为治疗大法 |
4. JJP的立论方义与中药药理 |
5. 临床疗效评价 |
6.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JJP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生物学形态、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指标检测 |
3. 统计方法 |
4. 实验结果 |
实验二 JJP含药血清对肝癌细胞迁移侵袭及CD44、VGEF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统计方法 |
3. 实验结果 |
讨论 |
1. 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的选择 |
2. 人体肝癌细胞的体外研究是实验研究肝癌的必要手段 |
3. 评价中药体外抗肝癌实验的主要内容 |
4. JJP体外抗肝癌实验评价 |
5.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缩略词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肝脏小占位病变影像诊断与处置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上篇 文献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现状及进展: |
三、综合评价 |
中篇 临床研究 |
一、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下篇 讨论 |
一、肝癌诊疗现状 |
二、肝癌的流行病学 |
三、肝脏占位影像学检查 |
四、肝癌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基础 |
五、肝癌的继发改变与鉴别意义 |
六、小肝癌 |
七、存在问题 |
八、今后研究思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968例原发性肝癌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论文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及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二、综述 |
正文 |
参考文献 |
三、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原发性肝癌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研究进展 |
四、致谢 |
四、原发性肝癌转移复发的机理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术中异体输血对早期肝细胞癌患者复发的影响分析[D]. 冯亮杰. 郑州大学, 2020(02)
- [2]莲龙消积方改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D]. 黄祝晓.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3]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 [4]循环AFPmRNA及α-干扰素对巨大肝癌(≥10cm)术后复发转移预测及影响的临床研究[D]. 苗雄鹰. 中南大学, 2013(03)
- [5]人参皂苷Rg3、索拉非尼、奥沙利铂不同联合方案抗人肝癌细胞株侵袭与转移的实验研究[D]. 汪增秀.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
- [6]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D]. 邝学军. 广西医科大学, 2008(10)
- [7]原发性肝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砒霜制剂抗肝癌肿瘤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D]. 崔永安.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3(01)
- [8]健脾解毒方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和机理研究[D]. 陆原.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2)
- [9]肝脏小占位病变影像诊断与处置对策[D]. 董道先.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11)
- [10]968例原发性肝癌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分析[D]. 曾智明. 广西医科大学,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