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株潭地区水煤浆产业化若干问题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车将[1](2015)在《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对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理论体系进行了创新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区域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价值,而且对西北生态农业具体的建设,形成了的实用性宏观生态农业模式体系,由于具体区域的具体实用性微观模式的建立是建立在具体区域的自然、社会等方面的条件基础之上的,所以本研究围绕西北县域生态农业的实用性微观模式的建立,采用了统计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在西北地区各省选取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县为例,深入的探讨了县域生态农业的实用性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方法,从而总结出了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建立的分类特点和规律,为西北生态农业的建设提供实用性方法。在此基础上又根据国内外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西北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是走有西北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在西北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宏观模式体系。并以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建设,对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区域模式的建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研究采取统计资料分析、典型调查与大范围考察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论证相结合,理论创新、实例分析与前人成果相结合的方法,围绕西北生态农业创新发展这一核心,开展相关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西北生态农业理论体系的建立。西北生态农业是在全球替代农业类型发展影响下,结和中国具体国情,以生态学、农学、经济学、资源环境学、工程学等学科理论与技术为指导,全面、协调、循环、持续为特征,具有区域特色,与时俱进,以实现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相一致为目标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2)根据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总结了9个主要类型区的主要生态农业模式,为西北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思路。西北农业的地域性非常明显,自然条件的纬度、经度、垂直地带差异很大,农村社会经济基础差异明显,这种地域性差异对农业生产、农村市场和农业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在西北地区发展生态农业要尊重地域性差异,从区域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特点、人文特色和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赢需求出发,构建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模式。3)国外生态农业建设对中国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的启示。研究发现,国外可持续生态农业的模式选择是同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联系在一起;国外生态农业理论虽然不是很成熟,实践规模也很小,但影响却非常深远,它充分体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代表了农业的发展方向;由于西北地区的地理自然环境与国外沙、埃、澳等国家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可以借鉴它们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经验,并从中得到启发。西北地区受荒漠化严重,粮食安全、贫困问题,以及环境脆弱等压力的困扰,其生态农业发展的复杂性更大。所以,在生态农业模式的选择上就不能机械地照搬发达国家,应该寻求适宜西北地区的发展模式。4)依据西北的自然和经济特征划分了不同的生态区,西北地区可分为:西北内陆生态农业区和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区(不包括山西和河南部分)。在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发展集水型生态农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集水型生态农业是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对于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可分为高山、山地及山前坡地和平原、盆地(绿洲),在高山、山前坡地和平原区,适合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是立体开发利用型模式,在盆地(绿洲)区,通过与农户的结合,发展在农户的水平上的小规模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或者商品规模化生产型生态农业。5)在西北地区县域基础上,就西北地区生态农业县域具体发展模式展开研究。通过对中国西北15个县的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研究,利用聚类分析模型的方法来分析西北具体的建设模式,得出了六种类型,明确不同区域主攻方向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发现总结了其中的一些特点和规律。为区域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了方法。6)建设优势产业是建设西北经济的必然选择。西北地区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和气候资源,遵循“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出自己的特色”的原则,围绕棉花、糖料、烟叶、水果、肉类、奶类、花卉、中药材等优势资源,积极发展了诸多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并建立了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渐形成以特色农业产业为重点的区域布局。7)为推进西北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以陕西省为例,探索了西北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发展模式。设计了关中平原、陕北黄土高原、陕南盆地的不同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陕北地区处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条件贫困的双重困境中,该分区应当主要采用生态恢复和治理模式。陕南地区经济情况、区位条件相对一般、资源状况较好,适合以生态标志型产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为主的开发模式。关中地区经济情况发达、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相对紧缺,适合通过加快农业及农村结构模式调整,以生态农业科技园区等组织结构方式,构建具有农业生产、加工、示范、研发、培训、休闲观光等多功能的都市型农业经济。前述西北不同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正好可以作为产业化模式建设发展的蓝本,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效地设计产业化系统发展模式。8)建立了西北生态农业的对策建议和政策保障体系。发展西北生态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因此必须针对西北具体地情况,按照农业循环经济的要求,通过构建生态理念、生态制度、生态科技、生态主体、生态生产等多种途径,推进西北生态农业的稳定发展。
张锐[2](2014)在《两型农业生产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 ——以长株潭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两型农业生产体系是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的必由之路。但由于提出“两型农业”的时间还不长,对“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学术研究,尚处于理解或者概念性探索阶段。对什么是“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其需包括哪些内容,还“见仁见智”;不同地区适合哪种“两型农业”发展模式,哪种“两型农业生产体系”能与之相匹配,各地区对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情况的考核也无标准。鉴于此,本文选择两型农业生产体系构建与评价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实证研究等研究方法,系统对的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现状、理论基础、发展模式选择、两型农业生产体系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等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共九章,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问题提出、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主要创新点。第二部分即第二、三章,主要就国内外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理论及实践现状进行了研究。第三部分包括第四、五章,主要以两型农业产业价值和地理区位经济综合水平为维度,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两型农业发展模式选择矩阵;并在此基础上对两型农业生产体系进行了构建,回答了“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包括哪些内容的问题。第四部分即第六、七章,主要对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综合评价体系进行了构建,并以长株潭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五部分即第八章,主要对长株潭地区两型农业发展模式选择、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思路与目标,以及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具体研究。第六部分为结论与展望,概况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展望。主要结论有: (1)从两型农业系统化经营、绿色农业科技、两型农民培育、两型农业政策制度激发以及两型农业组织协同五个方面构建了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综合模型。(2)以农业结构与经济发展、资源利用效率、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科技水平、农业支持保障水平等5个指标为二级指标,以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农业GDP、农业总产值占GDP比重、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例、养殖业产值比重等25个指标为三级指标,构建了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3)实证研究表明:2008-2012年期间长株潭地区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趋势基本逐渐转好,但尚未进入良性循环,且在某些方面遇到了发展瓶颈。(4)长株潭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重点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以确保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一是、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健全环境约束与生态补偿机制;二是、加大农民培养力度,培育两型农民;三是、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提高两型农业科技含量;四是、健全产业化组织模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五是、健全农业服务体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谢伟峰[3](2014)在《湖南地区工业转型升级的测度及金融支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摘要:工业经济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主战场,而工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离不开金融部门的推动和支持。充分发挥金融发展的核心作用,深化工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基于工业转型升级的系统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等动态特征,本文对湖南地区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金融发展对工业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以及金融支持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以深化金融发展对工业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针对本文的研究对象,简要回顾了工业转型升级和金融支持的相关理论,同时对现有的国内外成功案例进行经验总结。进一步,从工业转型升级的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利益主体博弈分析和影响路径三个层面对金融发展支持工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为下文展开实证研究奠定基础。为对湖南地区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现状有一个理性认识,结合工业转型升级的内涵与主要内容,本文构建了工业转型升级的测度指标体系,具体细分为工业发展、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资源节约、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和对外开放共计6个准则层、18个底层指标。同时,利用群决策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指标的综合权重进行测度,进而构建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水平的测度方法。选取湖南省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衡阳市、岳阳市和常德市6个地区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建立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对湖南地区工业转型升级的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发现,整体上湖南地区工业转型升级在2005年-2011年间呈现平稳状态,改善并不明显,同时各地区在工业转型升级各子层面的表现存在显着差异。以湖南地区工业转型升级各子层面发展指数和综合发展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以金融相关率、金融中介效率和金融结构三个指标作为金融发展代理指标且作为解释变量,利用面板数据模型从宏观层面实证研究了湖南地区金融发展对工业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湖南地区工业转型升级确实有显着的积极支持作用,并且对工业转型升级各子层面的作用效果不尽相同。特别地,关于金融发展对工业转型升级综合发展的支持作用,金融发展规模的作用强度最大,其次是金融结构,最后是金融效率。此外,利用系统GMM估计和差分阶GMM估计消除模型内生性带来的偏差并验证结果的稳健性。为设计合理的金融支持体系,通过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湖南工业转型升级金融支持水平的影响因素展开实证分析。其中,金融支持水平划分为金融产品创新水平、金融机构支持工业转型升级能力、金融制度支持工业转型升级能力三个维度,影响因素划分为社会环境、金融结构和工业产业三个维度。利用小样本数据的搜集与分析,对初始调查问卷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进而得到修订后的最终调查问卷。通过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对结构方程模型不断检验和修正,实证分析了湖南工业转型升级金融支持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环境因素、金融机构因素以及工业产业因素是金融支持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金融机构因素对金融支持水平的影响最为显着,社会环境因素、工业产业因素对金融支持水平呈正相关影响的假设部分成立。另外,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高金融机构与工业产业组织效率是提升金融支持水平的关键。充分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结合实证结果,提出了一系列加强金融发展支持工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第一,构建湖南工业转型升级金融支撑平台;第二,完善工业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体系;第三,探索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有效结合的运行体制;第四,优化湖南工业转型升级的金融生态环境。
侯胜鹏[4](2013)在《中部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及运行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不仅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中部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和自然资源优越,历来是我国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基地,被称之为中国“粮仓”和“鱼米之乡”,中部地区也是全国“三农”问题最为突出的区域、推进新一轮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内需增长极具潜力的区域,在新时期国家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深入研究中部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与运行机理,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道路,加快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基础,对推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三农”问题的破解、实现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在综合和借鉴目前已有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结合中部地区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中部地区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测评了当前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并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国外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和对中部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启示与借鉴,开展了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选择研究和驱动因子与运行机理分析,进而提出了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构建了中部地区现代农业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表明中部地区现代农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中部地区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由目标层、准则层(5个一级指标)和指标层(15个二级指标)组成,能综合反映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及装备水平、教育与信息服务水平、政府及信贷扶持水平、农村生态环境水平、农业生产力及经济发展水平。根据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总指数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目前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评价总指数为65.85%,说明中部地区现代农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同时,计算出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安徽省、山西省、江西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总指数分别为66.37%、65.7%、69.98%、58.61%、62.68%和69.27%,这说明中部六省现代农业都分别进入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快速发展阶段。并运用雷达图,对中部地区以及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安徽省、山西省、江西省进行雷达图分析,找出中部地区以及6个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短板”,并比较6个省发展现代农业的相同点与不同点。(2)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一个SWOT矩阵框架,并得到四个策略组合。四个策略组合分别是SO策略、ST策略、WO策略和WT策略。其中,SO策略主要是指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并促使两种因素结合,最大程度地促进中部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WO策略是指克服内部劣势,利用外部机会,避免劣势对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阻碍作用:ST策略主要指利用内部优势,克制外部威胁,使优势趋于最大,威胁趋于最小,降低可能由威胁产生的脆弱性;WT策略是指克服内部劣势,抵制外部威胁,使劣势和威胁因素都趋于最小,并努力解决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3)对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基于不同地形情况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根据中部地区地形和适宜农作物种植情况,具体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选择如下:在山地地区,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条件,选择发展当地的优势主导农产品和农业龙头企业,以进一步推动当地现代农业的发展;在丘陵地区,因为此地形地面坡度较为和缓,可以种植大量的经济作物如种植棉花和茶树等以提高农民收入,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在平原地区,因适宜人的居住和生活,且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因此种植粮食作物是最为适宜和实在的,因此产业化经营模式是最优选择;在高原地区,由于中部高原地区的水资源相对较少,可以种植一些抗早作物,以高新技术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在盆地地区,中部盆地分布相对较少,因此可以针对盆地的气候和自然条件,调整不同的种植结构,以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合理布局。(4)对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驱动因子与运行机理进行了分析。从内部驱动因子、外部驱动因子两个方面研究了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驱动因子,并深入分析了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的构成、特征和机能以及运行机理。(5)提出了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建议。明确了中部地区要确定发展目标、明确发展模式和方向、培育建设主体、突出发展重点等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各地成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与协调机构、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力度、加快金融体制改革、进行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完善农业信息化体系、加快农业物流体系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产业多样化发展、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促进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创新、培养新型农民等对策建议,为政府制定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体现在以下几点:(1)本文构建了衡量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客观、科学地评价出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2)文中对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长株潭“两型农业”、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河南特色农业、江西绿色农业、安徽高效农业、山西节水农业等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选择。(3)从内部驱动因子、外部驱动因子两个方面来研究了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驱动因子,并深入分析了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的运行机理。
何建雄[5](2013)在《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目标的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以湖南衡阳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连接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纽带,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序列中占据着绝对的基础地位。这种基础地位在中国中、西部地区尤其突出。作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体,县域经济的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因此,如何加强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应该充分考虑的经济战略。然而,根据对国外同类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以及中国县域经济近年来的发展历程的分析,我们在关注县域经济发展总量和速度的同时,还需要对县域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县域经济这种从很大程度上需要以县域内已有资源为发展基础的区域经济形式,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关注伴生于经济发展的环境问题尤显重要。然而,在学术界尤其是国内学术界,其视角大都停留在县域内GDP的发展方面,对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伴生的环境问题关注甚少,仅有的一些研究成果大都停留在对县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基本理念的阐述方面,针对县域经济发展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成果则更少。本文充分认识到县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之间的关联性,借用经济增长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两型社会建设等相关理论,用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选择湖南省衡阳市作为研究案例地区,深入探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视角下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和路径选择。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县域经济的内涵与特点、规范研究了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和谐协调发展的“边界”;其次从实践层面实证分析了案例地区近年来的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在经济高速增长状态下所面临的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现实的状况,并进行综合评价;再次,进一步探讨基于“两型”视角下的衡阳市县域经济如何“提质提速、增量增效”,如何选择一种更加合理的、面向资源节约的、环境友好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并使之转变为:呈现总量继续扩张、质量趋好、效益提升、民生改善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最后,探讨衡阳市实现县域经济“两型社会建设”所需政策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有:一、绪论。主要内容包括论文写作背景、论文写作的意义、论文研究框架、关键的技术路线和思路,并对其进行阐述和解释,对论文的创新点进行陈述。二、面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目标的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检索。主要包括县域经济及基于“两型”发展目标的县域经济内涵与特点、县域经济发展基本理论等相关内容的介绍,论文从理论层面上分析县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和谐关系构建,主要检索理论基础问题。三、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及启示。论文通过对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较为突出的区域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揭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历程,总结其发展经验和教训,以达到为本论文研究对象提供基本启示的目的。四、基于“两型社会”建设视角的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型及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内容是面向“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目标的县域经济的综合评价问题。通过对“经济发展度”、“社会公平度”和“环境协调度”等三个方面的主要因子的构建,构造出面向“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目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综合评价模型。五、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目标的衡阳市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证分析。主要内容是结合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基本状况,借助第四章评估模型的使用对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揭示衡阳市基于“两型”目标的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深层次矛盾。六、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主要内容是以衡阳市的各个县、县级市为具体研究对象,针对各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及其存在的具体问题与原因,结合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提出促进衡阳市各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模式、对策措施,形成比较完整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七、湖南省衡阳市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主要内容是通过第六章的基本阐述,本文认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依托资源优势,走特色经济之路: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两型”县域经济发展;坚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两型”县域经济;壮大县域民营经济,培育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点等四个方面的基本路径。基于上述基本判断,结合上述四种基本路径,文章给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八、结论与展望。总结全文,对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与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盛志宏[6](2012)在《长株潭“两型”农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农业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社会各界人士开始深刻地意识到,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所付出的代价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农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长株潭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先进的科技优势和稳定的资金优势为“两型”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本文拟运用发展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相关理论,认真吸收国内学者和国外学者关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研究成就,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深刻剖析长株潭“两型”农业发展的现状以及运用SWOT分析法对长株潭“两型”农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等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对比分析国外“两型”农业发展经验,从政府、农民、制度建设和立法等多个角度提出了长株潭“两型”农业发展的相关针对性的建议。认为长株潭“两型”农业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科学引导,营造宽松“两型”发展环境;二是调优结构,建设“两型”生产体系;三是鼓励研发,广泛推广“两型”技术;四是改革创新,大胆建立“两型”制度;五是提升观念,积极倡导“两型”生活。
刘红峰[7](2012)在《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人口膨胀、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对水资源和耕地等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的耗损、生态环境的破坏使人类感到越来越大的压力,我国农业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三分之二的篇幅谈农业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强调要坚持产业需求导向,从农民实际需要出发,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的重要部署,明确了农业科技创新的价值取向是面向产业需求,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脱节问题。本研究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历史嬗变入手,梳理了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资源、环境之间存在的悖论与劣化问题,探索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资源、环境之间无法实现经济社会问题与科技创新对接的成因,在传统农业科技创新与资源、环境之间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系统的不兼容性的基础上,借鉴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及邻近类似国家的农业环境与资源科技创新与运行体制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在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要素介入农业科技创新耦合下的框架模型,探索设计了产、学、研、府、民多主体、多角度、多视野、全方面、立体式、链条螺旋性协同运行的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并构建了切合我国生态与生物特质(按六大区域划分)的农业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两型)科技创新评价指标系统的育化、选择机制,对我国两型农业科技创新制度环境系统、两型农业科技创新运行系统、两型农业科技创新产出能力系统、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的资源节约系统、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的环境友好系统等六大系统进行了论证,构建了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的评价系统,为促进两型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决策支持。嗣后,本研究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预判两型农业科技创新在未来20-40年所面临的发展机遇与系列巨大挑战,对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的深层次演进方向提出了科学定位和趋势把握。
杨亚娟[8](2012)在《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比较研究》文中认为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既为两大城市圈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重大的机遇,也对城市圈各方面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今,“两型社会”建设已完成第一阶段工作,步入下一个起点,本文以此契机,选取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圈为研究对象,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为切入点,研究“两型社会”的内涵与两大城市圈的“两型社会”建设情况。首先探讨了“两型社会”的理论内涵与科学体系。认为“两型社会”是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资源环境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政策调控为手段,沿着生产消费这条主线,结合社会各个层面上各个主体的参与,积极建设重点实践领域,保证主线正常良好的运行,维持社会健康、协调、持续的发展。其次,研究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圈“两型建设”的基础条件,分别从自然基础、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三方面进行两型建设的条件分析,比较两大城市圈各项基础条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两型建设中发挥优势改善劣势提供依据;从国家和地方角度研究两型建设的政策环境,结合重点领域的配套政策和改革措施,综合考察两型建设政策措施的制定、实施与成效;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计算“两型社会”发展指数,结合资源利用、环境友好、科技创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五大指标综合评价分析“两型社会”建设的发展水平。最后,总结两型社会建设成果,对未来提出展望。
江可馨[9](2011)在《城市群发展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文中指出长株潭城市群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发展区域,在自身城市化过程中也存在着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因此,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对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环境资源进行综合评定,同时寻找出其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通过深入分析,最终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以期为长株潭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杨瑞[10](2011)在《长株潭都市农业多功能定位视角下农产品关联供应链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7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被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地区要更好的完成“两型社会”的建设,在农业方面就要构建“两型”农业。研究发现,都市农业这一新兴现代农业形式,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载体,正好与建设“两型农业”的内涵相吻合。本文在这一背景下,研究都市农业多功能定位视角下农产品供应链的模式选择。本课题的研究不仅可以填补都市农业相关理论及农产品供应链相关理论空白,而且对长株潭地区“两型社会”的建设以及都市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国内外都市农业的功能研究,本研究认为都市农业具有多功能的特征,各功能的优先发展顺序因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或资源条件的不同而多有差异,其功能的拓展应逐步由低级向高级推进。根据长株潭城市群的区域发展规划,将长株潭地区都市农业的功能定位为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功能。同时将长株潭都市农业分为了四大功能区,并对不同功能区都市农业优先发展的功能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农产品关联供应链是在绿色供应链的框架下,通过供应链跨链间的合作与协调来实现资源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双赢的一种供应链网络组织系统。长株潭都市农业的四大功能区除了纯生态区以外(纯生态区提供的是休闲服务业,需要顾客上门体验,不存在本文所研究的供应链),其他三区都要兼顾生态和经济功能。由此可见,农产品关联供应链模式正好是与长株潭都市农业的功能定位相符合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文章通过对关联供应链模式概念内涵和特征的深入分析,探讨了关联供应链实施的必要性,并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长株潭都市农产品关联供应链模式实施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长株潭都市农产品关联供应链构建的对策建议。最后,本文进行了对福建圣农集团农产品关联供应链模式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分析,认为长株潭地区都市农产品关联供应链的发展可以借鉴圣农集团的成功经验。
二、长株潭地区水煤浆产业化若干问题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株潭地区水煤浆产业化若干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农业发展遇到的严峻问题 |
1.1.2 西北生态环境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l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探析 |
2.1 生态农业基本概念 |
2.1.1 生态农业概念的缘起 |
2.1.2 中国生态农业的概念 |
2.1.3 生态农业模式的概念 |
2.1.4 生态农业产业化概念的源起 |
2.1.5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
2.2 生态农业理论 |
2.2.1 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
2.2.2 中国生态农业基本特征 |
2.3 生态农业产业化理论 |
2.3.1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
2.3.2 生态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区别与联系 |
2.3.3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阶段性分析 |
2.4 生态农业模式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关系与功能优势 |
2.4.1 生态农业模式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关系 |
2.4.2 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优势 |
2.5 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理论 |
2.5.1 生态农业的区域差异性 |
2.5.2 区域生态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及机遇 |
2.5.3 区域生态农业模式构建 |
2.5.4 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模式概述 |
2.5.5 区域生态农业推进战略 |
第三章 国内外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对西北的借鉴 |
3.1 国外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 |
3.1.1 国外生态农业的概况 |
3.1.2 沙特,埃及,澳大利亚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的经验 |
3.1.3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对沙特,埃及,澳大利亚经验的借鉴 |
3.1.4 以色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的经验 |
3.1.5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对以色列经验的借鉴 |
3.1.6 国外发达国家生态农业的借鉴 |
3.1.7 国外生态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建构及其对西北的借鉴 |
3.2 国内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 |
3.2.1 国内生态农业的概况 |
3.2.2 国内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 |
3.2.3 国内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 |
3.2.4 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类型 |
3.2.5 国内生态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
3.2.6 国内生态农业模式的借鉴 |
3.2.7 国内生态农业政策的借鉴 |
第四章 西北生态农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模式分析 |
4.1 西北的自然与经济建设特征 |
4.1.1 西北内陆生态农业区 |
4.1.2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 |
4.2 西北生态农业现存主要问题 |
4.2.1 自然条件 |
4.2.2 社会经济条件 |
4.3 西北地区生态农业模式分析 |
4.3.1 国内外生态农业模式研究概况 |
4.3.2 西北建设生态农业模式的借鉴 |
4.4 西北生态农业微观模式与技术 |
4.4.1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 |
4.4.2 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 |
4.5 西北生态农业宏观主导模式模型 |
4.5.1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模型 |
4.5.2 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模型 |
第五章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选择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
5.1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设计方法概论 |
5.1.1 模式设计的基本概念 |
5.1.2 模式设计基本指导思想与原则 |
5.1.3 模式设计分类层次如下 |
5.1.4 模式设计的因素分析 |
5.1.5 模式设计程序 |
5.1.6 模式设计的文字表述 |
5.2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分析 |
5.2.1 西北主要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区域分布 |
5.2.2 生态农业模式类型的比重和覆盖度分析 |
5.2.3 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相似性聚类 |
5.2.4 结果 |
5.3 实例:陕西省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借鉴 |
5.3.1 陕西省主要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区域分布 |
5.3.2 生态农业模式类型的比重和覆盖度分析 |
5.3.3 模式建设的相似性聚类及其区域分布特点 |
5.3.4 结果 |
第六章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其发展模式分析 |
6.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
6.1.1 建设优势产业是建设西北经济的必然选择 |
6.1.2 建设优势产业是增加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
6.1.3 西北优势产业的建设对于民族和睦具有重大意义 |
6.1.4 国家主体功能区政策对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影响 |
6.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6.2.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指导思想 |
6.2.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指导原则 |
6.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条件分析 |
6.3.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分析 |
6.3.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劣势分析 |
6.4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辨析 |
6.4.1 生态农业产业化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区别 |
6.4.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分区设计对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意义 |
6.4.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设计 |
第七章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案例 |
7.1 案例: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探析 |
7.2 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选择 |
7.2.1 关中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
7.2.2 陕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
7.2.3 陕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
第八章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与政策保障 |
8.1 西北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8.1.1 树立科学的生态农业理念 |
8.1.2 树立生态建设与富民增收并举的经济发展观 |
8.1.3 创新先进的生态农业科技 |
8.1.4 构建以节水为核心的生态农业模式 |
8.1.5 健全生态农业人才、技术、资金的保障机制 |
8.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
8.2.1 建立生态发展观 |
8.2.2 理清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建设基本思路 |
8.2.3 加强生态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 |
8.2.4 发展合理的生态农业产业 |
8.2.5 完善生态农业产业化制度 |
8.2.6 做强绿色龙头企业 |
8.2.7 绿色产品品牌化 |
8.2.8 建设生态农业基地,实现农业生态产业化标准化管理 |
8.2.9 提升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科技水平 |
8.2.10西北优势产业的选择 |
8.3 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的政策保障 |
8.3.1 国家在项目建设政策上支持西北 |
8.3.2 实行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 |
8.3.3 加大金融信贷支持政策,建立西北开发专项资金 |
8.3.4 加大优化西北投资环境,吸引外来资金和人才政策 |
8.3.5 建立支持西北国家级开发区建设的政策 |
8.3.6 产业政策 |
8.3.7 建立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和政绩考核政策 |
8.3.8 建立培育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政策 |
8.3.9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
8.3.10乡镇企业参与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 |
8.3.11重视农业立法,推进农业法律体系政策建立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主要结论 |
9.1.1 创新设计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与西北生态农业模式的必要性 |
9.1.2 西北生态农业模式 |
9.1.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 |
9.1.4 西北生态农业发展的保障 |
9.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两型农业生产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 ——以长株潭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问题的提出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内容 |
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 |
1 基本概念界定 |
1.1 两型农业定义 |
1.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概念和内涵 |
1.3 两型农业与传统农业生产体系的比较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3 理论基础 |
3.1 系统论 |
3.2 生态农业理论 |
3.3 循环农业理论 |
3.4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3.5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两型农业发展研究 |
1 国外两型农业发展现状 |
1.1 美国精准农业发展模式 |
1.2 以色列节水型农业发展模式 |
1.3 日本环保型农业发展模式 |
1.4 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两型农业实践 |
2 国内两型农业发展现状 |
2.1 产生背景 |
2.2 国内两型农业建设的探索 |
2.3 存在的问题 |
3 国外两型农业发展的启示 |
4 小结 |
第四章 具有中国特色的两型农业发展模式设计 |
1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两型农业发展模式 |
1.1 农业生产中的价值链理论创构 |
1.2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基本两型农业模式 |
1.3 不同层次的两型农业价值链模式 |
2 基于经济地理区位差异的两型农业发展模式 |
2.1 我国地理区位差异情况 |
2.2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情况 |
2.3 两型农业发展模式选择矩阵 |
3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两型农业发展模式选择矩阵 |
4 小结 |
第五章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构建 |
1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构建原则与目的 |
1.1 构建出发点 |
1.2 构建原则 |
1.3 构建目的 |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子系统构建 |
2.1 两型农业系统化经营体系构建 |
2.2 绿色农业科技体系构建 |
2.3 两型农民培育体系构建 |
2.4 两型农业组织协同体系构建 |
2.5 两型农业政策制度激发体系构建 |
3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综合模型构建 |
4 小结 |
第六章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评价模型确立 |
1 评价指标体系内涵及构建原则 |
1.1 评价指标体系内涵 |
1.2 构建原则 |
2 影响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要素分析 |
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
3.2 各级评价指标含义 |
4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测 |
5 小结 |
第七章 长株潭地区两型农业生产体系评价研究 |
1 长株潭地区农业发展现状 |
1.1 长株潭地区基本情况 |
1.2 长株潭地区农业发展现状 |
1.3 长株潭地区发展两型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2 长株潭地区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综合评价 |
2.1 数据来源及标准化 |
2.2 综合评价 |
3 小结 |
第八章 长株潭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总体构想 |
1 两型农业发展模式选择 |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思路与目标 |
2.1 建设思路 |
2.2 建设目标 |
3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具体实施措施 |
3.1 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健全环境约束与生态补偿机制 |
3.2 加大农民培养力度,培育两型农民 |
3.3 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提高两型农业科技含量 |
3.4 健全产业化组织模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
3.5 健全农业服务体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
3.6 广泛宣传,尽快实施 |
4 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专家权重确定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 |
(3)湖南地区工业转型升级的测度及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图 |
2 金融支持工业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
2.1 金融支持工业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
2.1.1 工业转型升级的相关理论 |
2.1.2 金融支持的相关理论 |
2.2 金融发展支持工业转型升级的国内外经验 |
2.2.1 金融发展支持工业转型升级的国外经验 |
2.2.2 我国发达地区金融支持工业转型升级的经验 |
2.2.3 经验总结 |
3 金融支持工业转型升级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 |
3.1 金融支持工业转型升级中利益主体间作用的博弈分析 |
3.1.1 金融支持工业转型升级中利益主体特征 |
3.1.2 不完美信息下的三方利益主体的博弈分析 |
3.2 金融支持工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 |
3.2.1 资金流量支持机制 |
3.2.2 资金导向支持机制 |
3.2.3 金融制度支持机制 |
3.2.4 信息揭示机制 |
3.2.5 风险防范支持机制 |
3.2.6 产业整合机制 |
3.2.7 间接影响机制 |
3.3 本章小结 |
4 湖南地区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水平测度研究 |
4.1 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水平测度的理论分析 |
4.1.1 工业转型升级的内涵 |
4.1.2 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内容 |
4.2 工业转型升级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4.2.2 工业转型升级的指标体系 |
4.2.3 指标说明 |
4.3 测度方法的构建 |
4.3.1 测度方法的选择 |
4.3.2 工业转型发展水平的测度模型 |
4.4 湖南地区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水平的测度 |
4.4.1 数据样本的搜集与预处理 |
4.4.2 基于群决策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权重确定 |
4.4.3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客观权重确定 |
4.4.4 综合赋权法确定综合权重 |
4.4.5 湖南地区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水平测度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湖南地区工业转型升级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
5.1 面板数据模型的构建 |
5.1.1 面板数据模型 |
5.1.2 面板数据模型识别 |
5.1.3 模型估计方法及相关检验 |
5.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金融发展对工业发展的作用关系研究 |
5.3.2 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关系研究 |
5.3.3 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关系研究 |
5.3.4 金融发展对资源节约的作用关系研究 |
5.3.5 金融发展对对外开放的作用关系研究 |
5.3.6 金融发展对工业转型升级的综合作用关系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湖南工业转型升级金融支持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6.1 维度结构与研究假设 |
6.1.1 维度结构 |
6.1.2 研究假设 |
6.2 研究方法 |
6.2.1 结构方程模型 |
6.2.2 研究分析工具 |
6.3 小样本数据收集与分析 |
6.3.1 小样本数据描述 |
6.3.2 小样本量表的信度检验 |
6.3.3 小样本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6.4 大样本数据收集与验证性因素分析 |
6.4.1 大样本数据收集及描述 |
6.4.2 变量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6.5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修正与假设检验 |
6.5.1 相关性分析 |
6.5.2 初始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6.5.3 结构方程模型的修正 |
6.6 本章小结 |
7 加强金融发展支持工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
7.1 构建湖南工业转型升级金融支撑平台 |
7.1.1 湖南工业转型升级金融支持平台基本介绍 |
7.1.2 湖南工业转型升级金融支撑平台架构 |
7.2 完善工业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体系 |
7.2.1 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 |
7.2.2 鼓励引导非正规金融发展,构建非正规信贷体系 |
7.2.3 加快长沙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提升金融集聚和辐射能力 |
7.2.4 加强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
7.3 探索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有效结合的运行体制 |
7.3.1 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在工业转型升级中的导向扩虹效应 |
7.3.2 鼓励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 |
7.4 优化湖南工业转型升级的金融生态环境 |
7.4.1 防范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金融风险 |
7.4.2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社会信用环境 |
7.4.3 构建良好的政银企关系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中部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及运行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关于现代农业的研究 |
1.2.2 国内关于现代农业的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篇章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篇章结构 |
1.4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现代农业及其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现代农业的科学内涵、特征及发展阶段 |
2.1.1 现代农业的科学内涵 |
2.1.2 现代农业的特征 |
2.1.3 现代农业的发展阶段 |
2.1.4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比较 |
2.1.5 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的区别与联系 |
2.2 发展现代农业的理论基础 |
2.2.1 多功能农业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农业区位理论 |
2.2.4 技术创新与扩散理论 |
2.2.5 制度创新理论 |
2.2.6 专业化分工理论 |
2.2.7 产业集群理论 |
第三章 中部地区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 |
3.1 中部地区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1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
3.1.2 具体指标的选取及解释 |
3.2 中部地区现代农业评价指标的权重、目标值及发展阶段的确定 |
3.2.1 权重的确定 |
3.2.2 目标值的确定 |
3.2.3 发展阶段的确定 |
3.3 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 |
3.3.1 数据来源 |
3.3.2 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价 |
3.4 基本结论 |
第四章 中部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SWOT分析 |
4.1 中部地区农业发展的地位 |
4.1.1 农业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
4.1.2 中部地区农业在全国农业发展中的地位 |
4.2 中部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SWOT分析 |
4.2.1 中部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内部优势 |
4.2.2 中部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内部劣势 |
4.2.3 中部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外部机会 |
4.2.4 中部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外部威胁 |
4.3 中部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SWOT矩阵框架及其简要发展策略 |
第五章 国外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和启示 |
5.1 美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
5.1.1 大力发展家庭农场 |
5.1.2 进行规模经营和机械化生产 |
5.1.3 政府的大力支持 |
5.1.4 实行专业化生产 |
5.1.5 建立完备的农业教育、科研与技术推广体系 |
5.2 加拿大现代农业的发展 |
5.2.1 发展家庭农场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
5.2.2 政府非常重视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
5.2.3 制定法律法规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作用 |
5.2.4 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 |
5.2.5 培养高素质与高技能的农业生产人员 |
5.3 日本现代农业的发展 |
5.3.1 发展“一村一品”的农业发展模式 |
5.3.2 政府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 |
5.3.3 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
5.3.4 不断完善农业法律体系 |
5.3.5 充分发挥农协的作用 |
5.3.6 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教体系 |
5.4 以色列现代农业的发展 |
5.4.1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
5.4.2 采用节水灌溉技术 |
5.4.3 广泛地运用高科技种养技术 |
5.4.4 加强政府的扶持 |
5.5 国外经验的启示与借鉴 |
5.5.1 发展特色的农业发展模式 |
5.5.2 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 |
5.5.3 重视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创新,提高其推广及应用水平 |
5.5.4 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
5.5.5 培养大批量新型职业农民 |
第六章 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 |
6.1 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 |
6.1.1 长株潭“两型农业” |
6.1.2 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 |
6.1.3 河南特色农业 |
6.1.4 江西绿色农业 |
6.1.5 安徽高效农业 |
6.1.6 山西节水农业 |
6.2 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制约因素 |
6.2.1 环境因素 |
6.2.2 资源因素 |
6.2.3 体制因素 |
6.3 基于不同地形情况下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选择 |
第七章 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驱动因子与运行机理分析 |
7.1 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驱动因子构成 |
7.1.1 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因子 |
7.1.2 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外在驱动因子 |
7.2 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 |
7.2.1 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的组成部分 |
7.2.2 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的特征 |
7.2.3 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的机能 |
7.3 驱动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的运行机理 |
7.3.1 契合关系下的现代农业发展驱动力 |
7.3.2 主要驱动力推动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运行机理 |
第八章 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建议 |
8.1 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
8.1.1 确定发展目标 |
8.1.2 明确发展模式和方向 |
8.1.3 培育建设主体 |
8.1.4 突出发展重点 |
8.2 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8.2.1 成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与协调机构 |
8.2.2 推进财政体制改革 |
8.2.3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
8.2.4 进行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
8.2.5 加快农业物流体系建设 |
8.2.6 完善农业信息化体系 |
8.2.7 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
8.2.8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8.2.9 促进农村产业多样化发展 |
8.2.10 推进各类农民合作组织的快速发展 |
8.2.11 鼓励农业科技服务组织进行创新 |
8.2.12 培养新型农民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目录 |
(5)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目标的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以湖南衡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选题的背景 |
2 研究的目的与研究的意义 |
2.1 研究的目的 |
2.2 研究的意义 |
3 研究架构、关键的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3.1 研究架构 |
3.2 关键的技术路线 |
3.3 研究方法 |
4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和应用价值 |
第二章 面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目标的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
1 县域经济的内涵与外延 |
1.1 县域经济的内涵 |
1.2 基本特征 |
1.3 县域经济的基本类型 |
1.3.1 以产业结构为基础划分的类型 |
1.3.2 以发展动力为基础划分的类型 |
1.4 县域经济的地位与作用 |
2 “两型社会”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的基础理论 |
2.1 经济增长理论 |
2.2 区域经济理论 |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 低碳经济理论 |
2.5 两型社会建设理论 |
3 “两型社会”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综述 |
3.1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综述 |
3.2 关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研究 |
第三章 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目标的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 |
1 国外县域经济发展实践 |
1.1 德国的县域经济发展实践 |
1.2 日本的县域经济发展实践 |
1.3 韩国的县域经济发展实践 |
2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实践 |
2.1 国内的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
2.2 中国东、中、西部县域经济发展实践 |
2.2.1 东部地区(长江三角洲)的县域经济发展实践 |
2.2.2 中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实践 |
2.2.3 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实践 |
3 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
3.1 正确认识发展制约因素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
3.2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 |
3.3 政府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合理支持是必然趋势 |
第四章 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目标的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1 可持续发展模型回顾与评价 |
1.1 可持续发展模型回顾 |
1.2 可持续发展模型评述 |
2 建立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
3 评价指标的选取 |
3.1 县域经济发展度 |
3.2 人际、城乡与县级公平度 |
3.3 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度 |
3.4 县域经济发展总表 |
4 基本评价模型构建 |
第五章 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目标的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以湖南省衡阳市为例 |
1 湖南省衡阳市概况及其县域经济发展历史沿革 |
2 湖南省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概述 |
2.1 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
2.2 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成效 |
2.3 衡阳市内各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比较 |
2.4 衡阳市同省内其他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比较 |
3 湖南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评价 |
3.1 湖南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的选取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衡阳市与湖南内其他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对比分析 |
3.3 基于综合分析法的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
4 湖南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分析 |
4.1 衡阳市县域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三高一低” |
4.2 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 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分析 |
第六章 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目标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湖南衡阳市为例 |
1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
1.1 依靠要素投入量增加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
1.2 依靠要素投入效率提高(产业效率)的经济发展模式 |
2 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目标的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
2.1 影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具体因素 |
2.2 基于具体影响因素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划分 |
3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 |
3.1 县域经济特色化道路 |
3.2 农业产业化道路 |
3.3 新型工业化道路 |
3.4 农村城镇化道路 |
3.5 民营经济主体化道路 |
第七章 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目标的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
1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依托资源优势,走特色经济之路 |
1.1 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县域经济特色发展的路径选择 |
1.2 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县域经济特色发展的具体措施 |
2 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两型”县域经济发展 |
2.1 以农村城镇化促进“两型”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
2.2 以农村城镇化路径促进“两型”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
3 以新型工业化推进“两型”县域经济建设 |
3.1 路径选择 |
3.2 具体措施 |
4 壮大县域民营经济,培育本地区有特色的经济发展增长点 |
4.1 基于衡阳市各县域的特色,壮大民营经济的路径选择 |
4.2 以壮大民营经济的方式推进县域经济“两型”发展的具体措施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1 研究总结 |
2 论文主要结论 |
3 论文的局限性 |
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长株潭“两型”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研究综述 |
3.1 国外研究动态 |
3.2 国内研究动态 |
3.3 研究述评 |
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4.1 研究方法 |
4.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长株潭两型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概述 |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 “两型”社会 |
1.2 “两型”农业 |
1.3 农业现代化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农业现代化发展理论 |
第三章 长株潭“两型”农业发展实证分析 |
1 长株潭“两型”农业现有的模式 |
1.1 资源节约型“四节”模式 |
1.2 环境友好型“三洁”模式 |
1.3 生态文明型“三循环”模式 |
2 长株潭“两型”农业发展的现状 |
2.1 生产总产值稳定增长,“两型”农业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
2.2 长株潭“两型”农业增长快速 |
2.3 “两型”农业结构不断优化 |
2.4 龙头企业区域化、特色化,竞争力不断增强 |
2.5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农产品市场广阔 |
2.6 农业设施装备水平提高 |
3 对长株潭“两型”农业的SWOT分析 |
3.1 长株潭发展“两型”农业优势分析 |
3.2 长株潭发展“两型”农业劣势分析 |
3.3 长株潭“两型”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
3.4 长株潭发展“两型”农业的挑战 |
第四章 国内外“两型”农业发展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1 国内外“两型”农业发展的经验 |
1.1 国内“两型”农业发展经验 |
1.2 国外“两型”农业发展经验 |
2 对长株潭“两型”农业发展的启示 |
2.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
2.2 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 |
2.3 鼓励农业企业发展和农产品贸易 |
2.4 鼓励生态农业的发展 |
2.5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
第五章 长株潭“两型”农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1 科学引导,营造宽松“两型”发展环境 |
1.1 宣传引导 |
1.2 考核引导 |
1.3 政策、财税、信贷引导 |
2 调优结构,建设“两型”生产体系 |
2.1 积极调整农业生产中的能源结构 |
2.2 以循环农业为核心,推进“种-养-加”一体化经营 |
2.3 突出抓好“三品”基地建设 |
2.4 探索建设农业生态产业园 |
3 鼓励研发,广泛推广“两型”技术 |
4 改革创新,大胆建立“两型”制度 |
4.1 逐步建立发展“两型”农业的地方性政策法规体系 |
4.2 完善农产品市场保障机制 |
4.3 逐步建立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的投入机制 |
4.4 建立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 |
5 提升观念,积极倡导“两型”生活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1.1 现实背景 |
1.2 理论背景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 国外研究概况 |
3.2 国内研究现状 |
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4.1 研究内容 |
4.2 技术路线 |
4.3 研究方法 |
5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的内涵与特征 |
1 两型农业的概念 |
1.1 两型农业的理论背景 |
1.2 两型农业的内涵 |
2 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的内涵 |
2.1 两型农业科技的内涵 |
2.2 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的内涵 |
2.3 两型农业科技创新与传统农业科技创新对比分析 |
3 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的特征 |
3.1 复杂性与系统性 |
3.2 多元性与协同性 |
3.3 风险性与高效性 |
3.4 公共性与外部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的演化与借鉴 |
1 科技创新理论演变 |
1.1 科技创新的基本理论 |
1.2 科技创新的理论演化 |
2 我国两型农业科技创新演化 |
3 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现状 |
3.1 研发现状 |
3.2 播散现状 |
3.3 农业高等院校教育现状 |
3.4 农业企业科技创新现状 |
3.5 法制政策现状 |
4 国外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经验借鉴 |
4.1 美国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经验借鉴 |
4.2 法国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经验借鉴 |
4.3 日本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经验借鉴 |
4.4 印度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经验借鉴 |
4.5 韩国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经验借鉴 |
4.6 国外两型农业科技创新比较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的系统与功能 |
1 系统机理 |
1.1 系统组织过程 |
1.2 系统组织模式 |
1.3 系统组织原理 |
2 系统结构 |
2.1 系统结构 |
3 系统功能 |
3.1 研发功能及创新模式 |
3.2 教育功能及创新模式 |
3.3 播散功能及创新模式 |
3.4 两型功能及创新模式 |
3.5 信息化功能及创新模式 |
3.6 生态公民功能及创新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的阻抗与动力 |
1 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的阻抗 |
1.1 宏观环境阻抗分析 |
1.2 微观环境阻抗分析 |
1.3 创新客体阻抗分析 |
2 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的动力 |
2.1 环境友好型动力分析 |
2.2 资源节约的动力分析 |
2.3 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的制度动力 |
2.4 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的市场动力 |
2.5 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综合动力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的育化与机制 |
1 两型农业科技创新育化的总体思路 |
1.1 育化基础 |
1.2 育化原则 |
1.3 育化目标 |
2 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的育化环境 |
2.1 宏观环境育化 |
2.2 微观环境育化 |
2.3 育化能力 |
3 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的机制创新 |
3.1 投入创新 |
3.2 运行创新 |
3.3 管理创新 |
3.4 协同创新 |
3.5 评价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两型农业科技创新评价 |
1 两型农业科技创新测度 |
1.1 测度原理 |
1.2 测度方法 |
2 两型农业科技创新评价系统构建基础 |
2.1 评价指标系统的构建原则 |
2.2 评价指标系统研究意义 |
2.3 指标体系功能分析 |
2.4 评价系统构建过程 |
3 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的评价指标系统 |
3.1 指标遴选 |
3.2 指标计算 |
4 基于31个省、直、区两型农业科技创新评价的实证研究 |
4.1 建立评价模型 |
4.2 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的评价 |
4.3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两型农业科技创新实证分析 |
4.4 基于对MATLAB的两型农业科技创新三维动态评价 |
4.5 基于网络分析法的两型农业科技创新评价及实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两型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方向展望 |
1 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的集成战略 |
1.1 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的集成战略特征 |
1.2 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的集成战略选择 |
2 两型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方向 |
2.1 重点创新领域 |
2.2 重点播散领域 |
2.3 重点监控领域 |
3 两型农业科技创新展望 |
3.1 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科技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及建议 |
1 研究结论 |
2 政策建议 |
2.1 增加两型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比重并转变投入方式 |
2.2 实施两型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教育战略 |
2.3 完善两型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政策系统 |
2.4 建立两型农业科技创新体制保障系统 |
2.5 优化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环境 |
3 问题思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两型社会”建设的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两型社会”建设的理论研究 |
2.1 “两型社会”建设的理论背景 |
2.1.1 “两型社会”建设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
2.1.2 “两型社会”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实践 |
2.1.3 “两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
2.2 “两型社会”建设的科学体系 |
2.2.1 “两型社会”建设的内涵 |
2.2.2 “两型社会”建设的科学体系 |
3.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基础比较 |
3.1 自然条件 |
3.1.1 地理区位条件 |
3.1.2 地形地貌条件 |
3.1.3 气候条件 |
3.1.4 土壤条件 |
3.1.5 生物条件 |
3.1.6 水系条件 |
3.1.7 矿产条件 |
3.2 经济基础 |
3.2.1 资源条件 |
3.2.2 人口条件 |
3.2.3 经济条件 |
3.3 社会文化基础 |
3.3.1 环境条件 |
3.3.2 交通条件 |
3.3.3 城镇化发展 |
3.3.4 旅游资源 |
3.3.5 科教条件 |
4 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政策比较 |
4.1 “两型社会”建设的政策环境比较 |
4.1.1 国家政策环境 |
4.1.2 武汉城市圈政策环境 |
4.1.3 长株潭城市圈政策环境 |
4.2 “两型社会”建设的配套政策与改革措施比较 |
4.2.1 资源节约领域改革 |
4.2.2 环境保护领域改革 |
4.2.3 科技创新领域改革 |
4.2.4 产业结构领域改革 |
4.2.5 统筹城乡发展领域改革 |
4.2.6 节约集约用地领域改革 |
4.2.7 财税金融领域改革 |
4.2.8 行政管理领域改革 |
5 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评价及分析 |
5.1 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5.1.1 指标选择原则 |
5.1.2 指标内容 |
5.1.3 评价指标选择 |
5.2 综合评价 |
5.2.1 评价方法及模型建立 |
5.2.2 实证分析结果 |
5.3 评价结果分析 |
5.3.1 资源利用水平 |
5.3.2 环境友好水平 |
5.3.3 经济增长水平 |
5.3.4 科技创新水平 |
5.3.5 社会发展水平 |
5.3.6 综合发展水平 |
5.4 优化建议 |
6 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展望 |
6.1 “两型社会”建设成果 |
6.2 “两型社会”建设新路径 |
6.2.1 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带动“两型社会”建设 |
6.2.2 坚持以农业现代化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
6.2.3 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促进“两型社会”建设 |
6.2.4 坚持以信息化支撑“两型社会”建设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城市群发展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
2.1 城市群的生态系统 |
2.2 城市群的环境污染问题 |
3 相应对策 |
3.1 构建生态同建、环境同治的城市群环保体制 |
3.2 促进城市生态系统协调, 建设特色的生态型城市群 |
3.3 加大科技投入, 促进产业转型 |
3.4 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区域产业生态化水平的整体提高 |
4 结论 |
(10)长株潭都市农业多功能定位视角下农产品关联供应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及分析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分析框架 |
1.3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
1.3.1 都市农业 |
1.3.2 农产品供应链 |
1.4 本研究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都市农业相关研究综述 |
2.1.1 都市农业的特征 |
2.1.2 都市农业的功能 |
2.1.3 长株潭都市农业的研究现状 |
2.2 供应链相关研究综述 |
2.2.1 概述 |
2.2.2 供应链的模式及结构演变 |
2.2.3 农产品供应链研究 |
2.2.4 绿色供应链研究 |
2.2.5 关联供应链研究 |
2.3 文献评述 |
3 长株潭城市群都市农业功能定位 |
3.1 长株潭发展都市农业的资源禀赋分析 |
3.1.1 优势资源分析 |
3.1.2 障碍因素分析 |
3.2 长株潭都市农业的功能定位与农业发展模式 |
3.2.1 两型农业的多功能定位 |
3.2.2 长株潭都市农业的多功能定位 |
3.2.3 长株潭城市群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 |
3.3 小结 |
4 长株潭都市农产品关联供应链模式研究 |
4.1 引言 |
4.2 长株潭现有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及效果评估 |
4.2.1 长株潭现有农产品供应链模式 |
4.2.2 长株潭现有农产品供应链模式效果评估 |
4.3 农产品关联供应链模式 |
4.3.1 农产品关联供应链的内涵 |
4.3.2 农产品关联供应链的特征 |
4.4 长株潭都市农产品关联供应链实施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4.4.1 长株潭都市农产品关联供应链实施的必要性 |
4.4.2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长株潭农产品关联供应链实施可行性分析 |
4.5 长株潭都市农产品关联供应链实施存在的障碍及对策建议 |
4.5.1 长株潭都市农产品关联供应链模式实施存在的障碍 |
4.5.2 长株潭都市农产品关联供应链模式实施的对策建议 |
4.6 小结 |
5 案例研究:宁乡水稻关联供应链模式对圣农经验的借鉴 |
5.1 圣农基本情况 |
5.2 圣农集团"一主三副"的关联供应链模式 |
5.2.1 一条主产业供应链 |
5.2.2 三条副产业供应链 |
5.3 圣农关联供应链模式的多赢局面 |
5.3.1 经济效益 |
5.3.2 生态效益 |
5.3.3 社会效益 |
5.4 宁乡水稻对圣农成功经验的借鉴 |
5.5 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长株潭地区水煤浆产业化若干问题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D]. 车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9)
- [2]两型农业生产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 ——以长株潭地区为例[D]. 张锐. 湖南农业大学, 2014(04)
- [3]湖南地区工业转型升级的测度及金融支持研究[D]. 谢伟峰. 中南大学, 2014(02)
- [4]中部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及运行机理研究[D]. 侯胜鹏.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5]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目标的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以湖南衡阳市为例[D]. 何建雄.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6]长株潭“两型”农业发展研究[D]. 盛志宏. 湖南农业大学, 2012(05)
- [7]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研究[D]. 刘红峰. 湖南农业大学, 2012(12)
- [8]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比较研究[D]. 杨亚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0)
- [9]城市群发展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 江可馨. 科技传播, 2011(16)
- [10]长株潭都市农业多功能定位视角下农产品关联供应链模式研究[D]. 杨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