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炉炉底炉缸内衬材料的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陈冬,范川泽,邱道钦,赵奇强[1](2021)在《罗源闽光新1号高炉设计特点及应用实践》文中研究说明为实现罗源闽光新1号高炉生产的节能环保,保证炉况稳定顺行,通过对高炉本体系统、新型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以及炉顶均排压煤气回收系统进行介绍,设计采用了最新的工艺、设备及技术,将其应用于高炉生产后,各项指标均优于设计指标,平均利用系数在3.6 t/(m3·d)以上,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王佑宝,高配亮,蔡国庆,秦建涛,常雅楠[2](2021)在《高炉陶瓷杯用长寿耐材的研制与设计创新》文中指出说明了高炉陶瓷杯的作用、陶瓷杯耐材需具备的性能,以及设计和选材对高炉长寿的重要意义;指出了陶瓷杯侵蚀类型和类锅底状均匀侵蚀对高炉长寿化的重要作用。重点介绍了鲁耐-浦项型复合结构陶瓷杯的创新设计理念及耐材的优点,阐述了陶瓷杯使用过程中形成锅底状均匀侵蚀的理念和设计实现方式。通过试验检测和陶瓷杯热工计算,对陶瓷垫高温膨胀和可压缩情况进行分析,指出过小的陶瓷垫泥缝不利于耐材膨胀吸收。
张艳利,彭西高,贾全利[3](2021)在《高炉关键部位耐火材料技术现状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简要介绍了我国炼铁高炉的基本状况和冶炼工艺流程,归纳了高炉各部位用耐火材料的主要类型并分析了关键部位耐火材料的损毁机制,重点阐述了炼铁高炉关键部位用耐火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情况,指出了我国炼铁高炉耐火材料技术取得较大进展,某些材料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可以自给自足。
李庆洋,于国华,陈诚,张向国,王冰[4](2021)在《5100 m3高炉长寿综合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山钢集团日照钢铁厂规划建设两座5 100 m3高炉,设计年产铁水810万t。高炉设计中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长寿技术,包括采用合理的高炉内型,采用薄壁结构,炉腹、炉腰及炉身下部关键部位采用铜冷却壁,炉底炉缸采用"传热法"的设计理念,选用进口优质炭砖,炉体采用全冷却结构和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并设计了完善的炉体监测系统。
雷鸣,杜屏,周夏芝,王振阳,刘欢,周新富[5](2021)在《沙钢3号高炉炉缸炉底侵蚀结厚智能监测系统》文中提出高炉炉缸炉底耐材寿命是影响高炉一代炉役寿命的限制性环节,及时了解炉缸炉底的侵蚀情况并作出针对性调整措施至关重要。基于传热学、数值模拟、遗传算法等研究方法,结合炉缸炉底侵蚀、结厚的形成机理,利用炉缸炉底热电偶在线采集的温度数据,开发了沙钢3号高炉炉缸炉底侵蚀结厚智能监测系统。该系统还原了沙钢3号高炉整个炉缸炉底区域的温度场分布,实现了侵蚀结厚的动态模拟。此外,相比以往模型,本模型改进了人机交互方式,使炉缸炉底侵蚀结厚模拟结果以更加直观的图像与视频方式予以展示,从而使炼铁工作者更容易掌握炉缸炉底侵蚀现状及变化趋势。
何景泉[6](2021)在《高炉炉缸象脚型侵蚀形貌的传热反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杨思宇[7](2021)在《明清滇西南地区铅银遗址冶炼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学界对古代铅银冶炼技术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古代文献的解读上,而对分布在铅银遗址的冶炼渣的分析研究较少,目前还没有学者对滇西南地区的铅银冶炼废弃物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分析。因此,本研究对滇西南地区古代铅银冶炼技术的探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石羊厂,保山市龙陵县勐糯遗址、杨梅厂,保山腾冲市明光镇明光六厂,德宏芒市厂河、德宏盈江县六红厂,临沧市沧源班洪乡茂隆厂这几处遗址的年代均可追溯至明清时期。本研究采用文献解读、实地调查和实验分析(主要是扫描电镜)的方法,对云南省西南部七处冶炼遗址采集的炉渣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检验,揭示了这些遗址生产铅、银的初步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龙陵县勐糯遗址、明光镇明光六厂遗址使用炼铅炉,添加木炭与钙质造渣剂,采用焙烧—还原熔炼法冶炼含银的铅锌矿,冶炼产物考虑为含银铅锭与炉渣;双柏县石羊厂遗址、龙陵县杨梅厂遗址、盈江县六红厂遗址以及沧源县茂隆厂遗址使用分银炉,以木炭为燃料,氧化吹炼含银铅锭,冶炼产物考虑为纯银与氧化铅熔渣。炉渣的硅酸度、碱度、密度基本符合现代冶金理论对于炉渣理化性质的要求。根据古籍记载、实地调查情况来看,芒市厂河遗址普遍被认为是一个铅银遗址,但实验结果表明,该遗址为一炼铜遗址,推测有使用铅银遗址进行铜矿冶炼的可能。通过对滇南西地区银厂系统的梳理,发现明清时期滇西南银厂已具有现代化组织管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本研究还以石羊厂的两种冶炼炉测量数据为基础进行三维建模,并进行流体力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石羊厂蜂窝炉有使用自然风鼓风的可能。由于材料有限,本研究所涉及的几处遗址的具体提银方法,有待进一步的考古发现加以详尽的研究与探讨。
王新东,胡启晨,柏凌[8](2021)在《唐钢新区2922 m3高炉设计特点》文中研究表明重点对唐钢新区3座2922 m3高炉本体综合长寿、上料及炉顶布料系统、旋切式顶燃热风炉、平坦化双矩形出铁场、高炉煤气净化系统及TRT等设计特点进行了阐述,并对高比例球团矿冶炼、原燃料高效转载、高风温、高炉全方位监测、炉顶均压煤气全回收等技术进行了分析。高炉使用60%球团矿和40%烧结矿,为适应炉料结构的变化,高炉从炉型设计、冷却结构特点、冷却系统配置、耐材布置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优化,以实现高炉冶炼绿色化、炉体结构长寿化、炼铁装备智能化、污染物减排源头化的目标。
徐凯强[9](2021)在《含钛高炉渣泡沫化及炉缸沉积物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钒钛磁铁矿是一种多金属元素的复合矿石,现阶段主要利用高炉法处理钒钛磁铁矿。陕西洋县地区经过多年勘察,发现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其钒钛磁铁矿属于中低钛型钒钛磁铁矿。由于钒钛磁铁矿具有比普通铁矿石高的TiO2含量的成分特点,高炉冶炼时会产生如炉渣泡沫化,炉缸沉积物等问题。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关于含钛高炉渣泡沫化和炉缸沉积物研究进行分析了解后,基于高炉冶炼工艺,模拟洋县钒钛磁铁矿冶炼还原,在实验室进行高温试验,针对中低钛高炉泡沫渣及炉缸沉积物进行研究,从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了泡沫渣和沉积物生成机理,得出以下结论。TiO2含量从7%增加到15%,炉渣的最大发泡高度从2.65cm增加到2.95cm,所用时间从120s增加至165s;碱度的变化对泡沫最高高度变化不大,主要是泡沫持续时间随着碱度的增加而增多;MgO含量从7%增加到13%,炉渣最大发泡高度从2.8cm降低至2.7cm,所用时间从165s降低至150s;FeO含量从10%增加到20%,炉渣的最大发泡高度从2.7cm增加至2.8cm,所用时间从180s降低至105s;温度越高,炉渣的最大发泡高度从2.7cm增加至2.85cm,所用时间从150s增加至180s。碱度从1.05增至1.25,渣中的TiC晶粒尺寸从3μm增加至5μm;TiO2含量从7%增加到15%,渣中的TiC晶粒尺寸从1μm增加至5μm;渣中MgO含量的多少不会影响TiC的生成;在氩气气氛下只生成TiC,在氮气气氛下,会同时生成TiC和Ti N,并且氮气含量越高Ti N占比越高。泡沫渣的气体来源为渣中的TiO2和FeO被焦炭和铁中的碳还原生成的CO气体,并伴随生成了TiC,Ti N固体颗粒,这些颗粒物改变了炉渣的物理性质,润湿渣焦界面,增加了炉渣粘度,促进气泡的生成,抑制气泡不易溢出,从而产生泡沫渣。TiC和Ti N生成的反应在高炉内向正向进行,在高炉强还原气氛条件下,并且焦炭及氮气较多时,TiC和Ti N是会在一定条件下同时生成的。发生均质形核在较高温度和较高a TiO2时容易发生;在石墨表面容易非均质形核生成TiC和Ti N。
吴迪,金峰,刘勇,毕传光[10](2021)在《炉缸内流动传热特性与侵蚀监测模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分析实际工况下高炉炉缸内流动与换热特性并对炭砖内侵蚀线进行预测,运用了计算流体力学(CFD)和二维快速反推算法的方法对炉底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全尺寸炉底CFD模拟较好地展示了炉底流固区域的温度场和流场特征,测点温度与历史热电偶测温值小于5.2%,吻合效果较好;当炉体内存在气隙时,气隙左右分别形成极热区与极冷区,这与历史数据中热电偶温度骤变的现象吻合,且气隙厚度分别为10、20、30mm时气隙左右温差相对于无气隙分别为原来的14.7、18.9、21.4倍;二维快反计算推演出了"象脚型"侵蚀的形状,最大侵蚀的位置在铁口下方1~3m内,最小残余厚度与实际测值误差为13.5%,这与高炉实际侵蚀情况十分吻合。
二、高炉炉底炉缸内衬材料的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炉炉底炉缸内衬材料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罗源闽光新1号高炉设计特点及应用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罗源闽光新1号高炉概述 |
2 设计特点及分析 |
2.1 高炉本体系统 |
2.1.1 高炉炉型 |
2.1.2 炉体冷却结构及冷却系统 |
2.1.3 内衬结构和材质 |
2.1.3. 1 炉底、炉缸内衬结构 |
2.1.3. 2 炉腹、炉腰、炉身内衬结构 |
2.1.3. 3 炉顶煤气封罩上的喷涂层材质 |
2.2 新型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 |
2.3 炉顶均排压煤气回收系统 |
3 结论 |
(2)高炉陶瓷杯用长寿耐材的研制与设计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高炉陶瓷杯耐材的选材 |
2.1 陶瓷杯的作用及耐材性能要求 |
2.2 高炉炉缸的侵蚀形式 |
2.3 陶瓷杯用微孔莫来石砖的技术优势 |
3 陶瓷杯垫设计创新与热工计算 |
3.1 陶瓷垫自锁防漂浮结构设计 |
3.2 陶瓷垫材料的热工模拟及整体膨胀计算 |
4结语 |
(3)高炉关键部位耐火材料技术现状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高炉的基本结构和冶炼工艺 |
3 高炉用耐火材料及其损毁机制 |
4 高炉关键部位耐火材料 |
4.1 碳砖 |
4.2 陶瓷杯 |
4.3 碳复合砖 |
4.4 Si C风口砖 |
4.5 维护材料及技术 |
(1)炉缸挖补与灌浆技术[4] |
(2)不定形耐火材料 |
(3)其他技术 |
5 结论 |
(4)5100 m3高炉长寿综合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合理的高炉内型 |
1.1 高炉内型参数的确定 |
1.2 高炉内型的主要设计特点 |
2 科学选择高炉耐材结构 |
2.1 炉底炉缸耐材配置 |
(1)炉底耐材配置 |
(2)炉缸耐材配置 |
2.2 其它区域耐材配置 |
3 炉体全冷却结构 |
3.1 合理选择炉体冷却设备 |
(1)炉底冷却结构形式 |
(2)炉体冷却壁形式 |
3.2 采用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强化炉体冷却 |
4 完善的炉体监测系统 |
(1)高炉炉衬温度监测 |
(2)高炉冷却壁温度监测 |
(3)冷却水温差及热负荷监测 |
(4)炉体静压监测 |
(5)冷却水监测系统 |
5 投产后运行情况 |
6 结语 |
(5)沙钢3号高炉炉缸炉底侵蚀结厚智能监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模型建立 |
1.1 沙钢3号高炉炉缸炉底砌筑结构 |
1.2 炉缸炉底物理模型构建 |
1.3 温度场模型建立 |
1.3.1 有限差分方程的离散 |
1.3.2 凝固潜热的处理 |
1.4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处理 |
2 模型功能设置 |
2.1 系统运行管理模块 |
2.2 截面侵蚀分析 |
2.2.1 纵剖面侵蚀 |
2.2.2 横剖面侵蚀 |
2.2.3 分层展开图 |
2.3 热电偶温度数据采集及处理模块 |
2.3.1 热电偶剖面显示 |
2.3.2 热电偶温度列表 |
2.3.3 横剖雷达图 |
2.3.4 实时温度趋势 |
2.3.5 历史温度趋势 |
3 结论 |
(7)明清滇西南地区铅银遗址冶炼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古代铅银冶炼研究概况 |
1.2.2 云南地区铅银冶炼沿革 |
1.2.3 冶炼遗址研究方法 |
1.2.4 小结 |
1.3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性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性 |
2 遗址简介与样品介绍 |
2.1 遗址简介 |
2.2 样品介绍 |
3 实验方法及炉渣检测 |
3.1 实验方法 |
3.2 炉渣检测 |
3.2.1 楚雄双柏县石羊厂炉渣检测结果 |
3.2.2 保山龙陵县勐糯遗址炉渣检测结果 |
3.2.3 保山龙陵县杨梅厂遗址炉渣检测结果 |
3.2.4 腾冲明光镇明光六厂炉渣检测结果 |
3.2.5 德宏芒市厂河遗址炉渣检测结果 |
3.2.6 德宏盈江县六红厂遗址炉渣检测结果 |
3.2.7 临沧沧源县茂隆厂遗址炉渣检测结果 |
4 滇西南地区铅银冶炼技术分析 |
4.1 炉渣成分 |
4.2 炉渣中的金属颗粒 |
4.3 硅酸度分析 |
4.4 碱度分析 |
4.5 密度分析 |
4.6 矿石类型分析 |
4.7 燃料和还原剂的分析 |
4.8 冶炼方法的分析 |
5 滇西南地区冶炼炉分析——以石羊厂为例 |
5.1 石羊厂文献记载 |
5.2 双柏县石羊厂遗址调查 |
5.3 石羊厂典型冶炼炉型复原 |
5.4 基于数值模拟的炼炉鼓风分析 |
6 滇西南地区银厂体系与其影响 |
6.1 云南滇西南地区银厂体系概况 |
6.1.1 滇西南银厂建设——以明光厂为例 |
6.1.2 云南地区矿厂厂务设置 |
6.2 滇西南地区银厂对当地社会的影响——以茂隆厂为例 |
6.2.1 茂隆厂兴衰史 |
6.2.2 茂隆厂对当地文化的影响 |
6.2.3 茂隆厂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9)含钛高炉渣泡沫化及炉缸沉积物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钒钛磁铁矿概况及其发展 |
1.1.1 钒钛磁铁矿资源分布情况 |
1.1.2 钒钛磁铁矿资源的综合利用 |
1.1.3 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发展 |
1.2 含钛高炉渣泡沫化问题及其研究现状 |
1.2.1 炉渣泡沫化问题 |
1.2.2 炉渣泡沫化研究现状 |
1.3 含钛炉缸沉积物问题及其研究现状 |
1.3.1 炉缸沉积物问题 |
1.3.2 炉缸沉积物研究现状 |
1.4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含钛高炉渣泡沫化实验研究 |
2.2.1 泡沫化实验研究方法 |
2.2.2 泡沫化实验设备与装置 |
2.3 炉缸沉积物实验研究 |
2.3.1 沉积物实验研究方法 |
2.3.2 沉积物实验设备与装置 |
2.4 分析方法 |
2.4.1 XRD分析 |
2.4.2 傅里叶红外光谱 |
2.4.3 SEM-EDS |
3 含钛高炉渣泡沫化实验研究 |
3.1 实验方案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TiO_2对泡沫化的影响 |
3.2.2 碱度对泡沫化的影响 |
3.2.3 MgO对泡沫化的影响 |
3.2.4 FeO对泡沫化的影响 |
3.2.5 温度对泡沫化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含钛高炉渣沉积物生成研究 |
4.1 实验方案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1 碱度对沉积物生成的影响 |
4.2.2 TiO_2对沉积物生成的影响 |
4.2.3 MgO对沉积物生成的影响 |
4.2.4 气氛对沉积物生成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泡沫渣及沉积物生成的理论分析 |
5.1 炉渣起泡生成机理分析 |
5.1.1 气体生成的热力学分析 |
5.1.2 气泡生长过程 |
5.1.3 泡沫渣形成过程 |
5.2 沉积物生成反应机理 |
5.2.1 碳氮化钛生成热力学分析 |
5.2.2 碳氮化钛生成动力学分析 |
5.2.3 碳氮化钛生成过程 |
5.3 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炉缸内流动传热特性与侵蚀监测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 数值方法 |
1.1 几何模型 |
1.2 计算流体力学控制方程 |
1.3 反演算法 |
1.4 边界条件及网格无关性验证 |
1.4.1 边界条件明细 |
1.4.2 网格无关性验证 |
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2.1 H-1冷却壁计算结果 |
2.2 三维整炉计算的验证与结果分析 |
2.3 气隙产生对于高炉温度场分布的影响 |
2.4 气隙位置对于温度场的影响 |
2.5 反推算法的计算结果 |
4 结论 |
四、高炉炉底炉缸内衬材料的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罗源闽光新1号高炉设计特点及应用实践[J]. 陈冬,范川泽,邱道钦,赵奇强. 山西冶金, 2021(05)
- [2]高炉陶瓷杯用长寿耐材的研制与设计创新[J]. 王佑宝,高配亮,蔡国庆,秦建涛,常雅楠. 山东冶金, 2021(05)
- [3]高炉关键部位耐火材料技术现状与发展[A]. 张艳利,彭西高,贾全利. 第十六届全国不定形耐火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 2021
- [4]5100 m3高炉长寿综合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李庆洋,于国华,陈诚,张向国,王冰. 工业炉, 2021(04)
- [5]沙钢3号高炉炉缸炉底侵蚀结厚智能监测系统[J]. 雷鸣,杜屏,周夏芝,王振阳,刘欢,周新富. 冶金自动化, 2021(05)
- [6]高炉炉缸象脚型侵蚀形貌的传热反问题研究[D]. 何景泉. 燕山大学, 2021
- [7]明清滇西南地区铅银遗址冶炼技术研究[D]. 杨思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8]唐钢新区2922 m3高炉设计特点[J]. 王新东,胡启晨,柏凌. 炼铁, 2021(03)
- [9]含钛高炉渣泡沫化及炉缸沉积物特性研究[D]. 徐凯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10]炉缸内流动传热特性与侵蚀监测模型[J]. 吴迪,金峰,刘勇,毕传光. 钢铁, 2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