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脂血症中医辨治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林巧云[1](2017)在《周仲瑛教授从“痰瘀”辨治高脂血症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文以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近三十年来所积累高脂血症病案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以"痰瘀"为切入点,从症状、舌脉、病机、药物等角度,归纳周老对高脂血症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临证辨证要领和用药经验,探讨其从痰瘀辨治高脂血症的学术思想体系,为临床辨治高脂血症提供新思路。方法:运用MedcaseV3.2仓公诊籍病案数据记录及分析系统,运用强化FPGrowth算法构建加强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模型,使用Xminer Operation Tool运算工具对研究数据进行挖掘处理和逻辑分析,对计量性趋势数据运用Medcase Chart进行解构分析与图形表达。结合数据分析结果,以周仲瑛教授临证辨治思路为模型,运用中医基本理论,重点从病机认识、辨治思路、临床用药等多方位、多角度进行经验探讨与总结。结果:病案数据共861诊次(285人次),其中男性156例,女性129例。发病年龄最低8岁,最高86岁,平均年龄54.65岁,60-69岁之间发病人群最广;症状分布前10的症状分别是头晕、口干、肢体麻木、肢体疼痛、便溏、乏力、胸闷、肢体酸软、失眠、肢体肿;舌象多以暗红(53%)暗紫(30%)舌、苔黄薄腻(51%)为主;临床多见滑、细、弦、涩四种脉象,分别占64%,62%,28%,19%;病机概要多肝肾亏虚(27%)、痰瘀阻络(24%);脏腑涉及肝、脾、肾、肺、心、胃、胆、血脉等,以肝(55%)、肾(47%)、脾(10%)三脏为主,重视络(28%)的损伤;病理因素痰、瘀分别占了 40%和39%;其次是湿、热,占25%,27%,风、火,浊、毒,分别占22%,3%,3%,1%;病理因素的兼夹以痰瘀(32.5%)、瘀热(25.2%)、湿热(22.3%)最为常见;治疗药物频次前30分别是丹参、炙僵蚕、山楂肉、泽泻、桑寄生、制首乌、天麻、枸杞子、夏枯草、地黄、白蒺藜、川芎、决明子、鬼箭羽、葛根、石斛、泽兰、郁金、海藻、法半夏、玄参、茵陈、制黄精、麦冬、地骨皮、赤芍、炒苍术、黄连、鸡血藤、柴胡。症状内关联中头晕→头痛→视糊→耳鸣→胸闷之间的关联紧密(置信度0.4-0.8),舌象中舌质暗(红)→苔黄薄腻关联紧密;病机中肝肾亏虚→痰瘀阻络的支持度最高(0.1206),脉象内关联中置信度为1.0的有沉→细、数,弦→滑、数,小→滑,病机中肝肾亏虚→痰瘀阻络的支持度最高,药物内关联中制首乌→桑寄生→炙僵蚕→丹参→山楂肉→泽泻之间的关联度最大。运用聚类法聚类出三类核心方:(1)制首乌、桑寄生、鬼箭羽、丹参、炙僵蚕、泽兰、制黄精、海藻、泽泻、山楂肉;(2)天麻、白蒺藜、决明子、夏枯草、泽泻、制首乌、枸杞子、炙僵蚕、丹参;(3)玄参、茵陈、炒苍术、黄柏、泽泻、炙僵蚕、鬼箭羽、荷叶、炙水蛭、虎杖。结论:1.本病临床证候复杂多端,涉及多脏腑多系统病变,常见头晕头痛、心胸疼痛、胸闷、肢体麻木疼痛、胁痛、腹胀、视力模糊等,多见暗红(紫)舌、苔黄薄腻;多见滑、细、弦、涩四种脉象。2.本病本虚标实,病变脏腑主要在肝、肾、脾,与心、脑相关,久病及络。病理因素以痰、瘀、湿、热、风、火,浊、毒为主,痰、瘀最为常见并贯穿整个病理过程,是高脂血症进展的关键因素。核心病机为肝肾亏虚、痰瘀阻络,常见有肝郁脾虚,痰凝瘀阻;肝肾亏虚,痰瘀阻络;痰瘀阻络、湿热内蕴;痰浊瘀阻、内风扰动;痰瘀阻络、心营不畅;痰瘀阻络、气血(阴)两虚六个证型。3.周仲瑛教授治疗本病多从痰瘀立论,多采用化痰逐瘀、驱邪通脉之法,配合疏导气机,注重调补脏腑,从本缓治,临床当辨别痰瘀的属性、部位、兼夹及先后等不同而治疗各异。4.临证用药多以化痰行瘀为主,配合滋补肝肾药、清热利湿药、祛风通络药、益气养阴药等,特色用药如天南星、海藻、僵蚕、姜黄、山楂、荷叶、玄参、水蛭、鬼箭羽、泽泻等。
普勇斌[2](2015)在《赵淳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高脂血症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赵淳教授的学术思想渊源概要导师赵淳教授1964年毕业于昆明医学院医疗系,1980年毕业于云南中医学院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两年制)。系统学习了中西医药理论和临床各学科知识,奠定了坚实的中西医理论和专业知识基础。50余年来导师学经典、跟名师、做临床,曾在云南省名中医许子建、李小圃、诸葛连祥、戴惠芬教授等指导下,研读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神农本草经》等诸多中医典籍,博采众长,学以致用。导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坚持不断学习和掌握现代中医学、西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新进展、新理论、新技术、新疗法,中西医并重,力求将二者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发展创新,从而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这对导师学术思想的形成、发展、成熟产生了重大影响。2.赵淳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整理与研究2.1学术思想:2.1.1“整体观念”是导师学术思想的基本观点。导师认为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多重的、自我调节的稳态系统,要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强调其疾病的发生是由于阴阳平衡失调、五脏系统调控失常、经络调节机能平衡失常等引起,病变的发生是以自身的调控系统失常为主,重视协调阴阳和脏腑功能,治疗以调整疗法为主,通过调动机体正气对抗内外邪气,达到恢复人体正常的动态平衡的目的,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2.1.2“辨证论治”是导师中医诊治疾病的重要思路和方法、“治病求本”是导师诊治疾病的基本准则。导师指出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导师指出在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中,必须要探求疾病的根本原因,从而采取针对疾病根本原因确定正确的治本方法。掌握标本转化的规律,始终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才能做到治病求本。2.1.3导师善于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医学实践。导师指出“治未病”包含两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2.1.4“病证结合”是导师中西医结合诊治疾病方法论的核心。导师指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主要是指将中医辨证、西医辨病、病证结合的方法。导师在临证时注重运用中西医两法收集临床资料,作好“双重诊断”,诊断常先辨病后辨证,并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这样不仅有利于扩大思路,为患者提供优化治疗方案,而且对于把握病情变化和转归,判断预后都十分有益。2.1.5与时俱进,遵古而不泥古,继承发扬创新是导师学术思想的鲜明特征。导师强调既要发扬中医学中的辩证思想,又要与时俱进、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既要借鉴古代医学的经验,又要积极吸收利用现代科学、哲学等的最新成果,应用其先进的思想、方法,使科学思维、理念、方法与中医学相结合,创造出现代中医学的新思维、新理论、新方法。导师多年来特别重视开展中西医结合救治急危重症优化诊疗方案和治疗关键环节的研究,突出中医特色和优势,提出了“急症多痰、痰病多急”,“新病亦可入络”,“瘀分轻重缓急”,“辨证识瘀”,“菌/毒/炎/脏”并治等学术新观点。2.2临床经验:2.2.1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症(AS)的经验赵淳教授指出,AS是一种慢性、进展性、全程炎症、急性突变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随着AS研究进展及认识的转变,革新了冠心病的防治策略,国外学者提出了“从易损斑块到易损患者”的新概念,赵淳教授认为这种思路的转变与传统中医学提倡的整体观念、因人治宜及防重于治的思想相吻合。导师指出正虚、痰瘀互结是AS的主要病因病机,毒邪为患在AS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提出“通补结合”治疗原则和方法,主张“通”以豁痰软坚、通腑降浊、化瘀通络为治法;“补”以健脾益气、补益肝肾为治法。强调发挥中医药多环节、多靶点整体调节的优势和西药靶向治疗的特点相结合,应重视对易损患者坚持长期全面综合治疗。赵淳教授临症常将AS辨证为脾虚痰阻、气滞血瘀、痰瘀阻滞、湿毒内盛、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进行论治,导师强调上述证型常相互兼夹,辨治时应注意兼顾。笔者体会到对AS的干预已从治疗危险因素的传统治疗模式到阻止或逆转斑块进展,治疗“动脉”而不仅是“危险因素”管理模式的转变,即危险因素干预+血管(干预)管理,特别是对易损患者的保护(血液保护、血管保护、心脑保护),中医药对于易损患者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这是防治AS的新理念。2.2.2防治高血压病的经验导师指出,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头痛或眩晕范畴。病因常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内伤虚损等有关。肝肾阴阳失调,心脑肾等脏器受损为其发病关键,病理因素有风、火、痰、瘀、虚。其病性多为下虚上实,虚实夹杂。肝肾不足为下虚,肝阳上亢,风火、风痰上扰为上实。由于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病理环节十分复杂,仅对患者单纯降压治疗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只有采取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等)对患者进行整体调节才能提高本病的控制率,获得满意疗效。高血压1级,低危与中危患者应认真改变生活方式,并按中医辨证论治,大多数患者即可达到治疗目标;高血压2、3级,高危与很高危患者须立即开始对高血压及并存的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进行药物治疗,以达到治疗目标。要充分发挥中西医药各自的优势,做到优势互补,制定和完善中西医结合优化诊治方案,实施个体化治疗并持之以恒。导师对本病的辨证分为肝阳上亢、痰浊中阻、肝肾亏虚、气血亏虚、痰瘀阻络五个证型,各证型可单独出现,亦可相互并见,须详察病情,辨证治疗。笔者体会到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有独特的优势,体现出多系统多环节整体调节的特点,辨治时除灵活运用中药煎剂外可选用对证的现代中药制剂,以加强降压和防治靶器官损害、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2.2.3救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经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指急性严重感染及一些非感染因素诱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症(SIRS),24小时后导致机体同时或相继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功能可逆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导师指出,MODS可在中医学“脏竭症”范畴认识,脏竭症是指多脏腑合病或并病,表现多种危重证候,多个脏腑精气衰竭(脱证、肺衰、关格、血证、心衰、神昏等)。本病的形成,多是由于素体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阴阳气血失衡,复因外感邪毒、严重创伤、大手术等使热、毒、瘀、湿等内犯机体,正虚邪实,正不胜邪,气机逆乱,两个或两个以上脏真脏器严重受损,阴阳欲离欲决而发病。可概括为正虚毒损,络脉瘀滞,气机逆乱,脏腑功能衰竭。西医学认为MODS发生的主要机制是内毒素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SIRS/CARS(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失衡、免疫抑制、血管内皮损伤、微循环障碍、凝血和纤溶系统失衡、组织器官受损尤其是肠屏障功能受损等病理生理环节是脓毒症发生、发展,加重导致MODS的关键。导师强调MODS的中医病机总属“正虚邪实”,总治则是“扶正”和“祛邪”并举,辨证论治分为实证与虚证。实证包括热毒炽盛证(如痰热壅肺证、肝胆湿热证、阳明腑实证)、热入营血证、气血两燔证、气滞血瘀证等;虚证包括心肺脾肾俱虚证、气阴耗伤证、阳气暴脱证、阴厥阳脱证等。MODS最突出的是有各器官受损的危重变证表现如:脱证(休克)、肺衰[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关格(急性肾功能障碍)、肠痹(急性胃肠功能障碍)、血证(凝血功能障碍)、心衰(急性心衰)、神昏(急性肝、脑功能障碍)等,导师强调须及时针对各脏器功能受损或衰竭辨病辨证论治。由于MODS病情危重,应采取中西医结合综合防治措施,从而提高MODS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笔者体会到中医药对MODS的救治独具特色,优势显着,应重视在MODS抢救全过程中正确应用。运用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辩证论治”、“治未病”思想认识MODS,能丰富诊治策略、思路和方法。MODS的中医基本辨证体系是以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为主,具有六经相传、卫气营血相传的传变规律和脏腑辨证规律。导师提出的“菌/毒/炎/脏并治”新理论、新疗法是以抗生素杀菌抑菌,以清热解毒、化瘀通络、通腑泄热治法及方药清除、中和、降解毒素,调整炎性介质,修复血管内皮损伤,恢复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动态平衡;以调畅气血、益气救阴、回阳固脱治法及方药恢复机体免疫功能,保护重要器官。此新疗法应作为防治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MODS的重要方法,并贯穿始终,全病程应用。2.2.4赵淳教授经验方研究导师稽古征今,自创多首经验方,组方独特,用于相应的病证,疗效显着,对这些方剂进行整理研究,可以使笔者更深刻地理解导师的学术思想和经验及用药规律。景虎通脉方组成:红景天、虎杖、三七粉、水蛭粉、茯苓、白首乌。功效:活血化瘀,益气通脉,解毒豁痰。主治:用于防治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肥胖,动脉粥样硬化症等之痰瘀阻滞证。定眩平压方组成:天麻、钩藤、葛根、黄芩、茯苓、菊花、石决明、杜仲、桑寄生、白术、半夏、川牛膝、荷顶、丹参、甘草。功效:平肝潜阳,滋养肝肾,活血化痰。主治:用于治疗肝阳上亢,症见:头痛头胀,耳鸣目眩,少寐多梦;或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红,脉弦数。现用于治疗高血压病、脑卒中、梅尼埃病等的眩晕、头痛。真龙定心方组成:生龙骨、生牡蛎、紫石英、甘松、太子参、麦冬、丹参、炒酸枣仁、柏子仁、炙远志、炙甘草。功效:益气养阴,宁心安神,定悸复脉。主治:用于治疗气阴耗伤证,有心悸不宁,失眠多梦,胸闷气短,烦躁不安,自汗等表现者。3.赵淳教授景虎通脉方治疗高脂血症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景虎通脉方治疗高脂血症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课题将60例高脂血症痰瘀互结证患者通过数字随机方法分为试验组(景虎通脉方组)与对照组(血脂康胶囊组),每组30例患者,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临床观察结束后,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试验组调节血脂有效率是86.67%,而对照组有效率是83.33%,说明景虎通脉方可降低血清TC、LDL-C、TG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同时还可升高HDL-C,两组调节血脂效果相当,两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比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都明显减少,通过软件分析组内的统计学比较及组间统计学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果同时显示中医证候积分差值试验组大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中医临床症候改善有效率是90.00%,对照组是80.00%,实验结果表明两组均能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且赵淳教授景虎通脉方改善中医证候病情较显着,疗效明显高于血脂康胶囊组,且结果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观察景虎通脉方以健脾化痰,活血化瘀通络为法能对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进行有效调节,降低AI,该经验方治疗高脂血症痰瘀互结证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3](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认为
王燕[4](2011)在《西北燥证与心系疾病关联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分析新疆地区心系疾病与西北燥证的罹患关系;2)分析新疆地区心系疾病病情、证情与西北燥证主兼证的相关性;3)分析新疆地区心系疾病患者与西北燥证罹患者素体状态的异同,从而揭示西北燥证对新疆地区心系疾病患者病证状态的影响。方法:运用文献学分析方法及临床流行病学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共收集1314份调查问卷,其中病例组486例,对照组828例,对2组西北燥证罹患率、西北燥证证情、气血阴阳及五脏虚证罹患率进行比较。对病例组中燥证组非燥证组病情、临床证候证情、西北燥证证情、虚证证情进行比较。资料全部收回后采取EPIDATA3.0录入,然后导出数据。由SPSS16.0统计软件完成统计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均进行人口学资料均衡性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方差不齐者采用t’检验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值小于或等于0.05将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意义。计数资料多组间两两比较时,检验水准α’ = 2α/k(k-1)。结果:1)心系疾病病例组西北燥证罹患率为37.86%,对照组为18.47%,病例组高于对照组(χ2=60.329,P<0.01)。各病种病例组西北燥证罹患率均高于对照组(均有P<0.05)。各病种西北燥证罹患率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神经衰弱(62.65%)、皮肤瘙痒症(49.35%)、冠心病(31.48%)、高血压(31.37%)、痤疮(24.13%);2)心系疾病组西北燥证总积分高于对照组(P<0.01)。各证候除肺心脾风火燥证两组无差异外,其余主兼证西北燥证积分二者均有显着差异,病例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各证候均数差值以心肾阴虚证及肺卫孔窍皮肤燥证最高;3)除高血压外,各病种病例组外燥证均高于对照组(均有P<0.05),尤以皮肤瘙痒症、痤疮明显。高血压、冠心病、神经衰弱三病种内燥证均高于外燥证(均有P<0.05)。皮肤瘙痒症、痤疮内燥证与外燥证积分比较未显示出差异(P>0.05);4)高血压与神经衰弱燥证组病情积分均高于非燥证组(均见P<0.01)。皮肤瘙痒症与痤疮燥证组与非燥证组病情积分未显示出差异(P>0.05);5)高血压阴阳两虚证与燥证总证情相关性最强(r=0.864,P<0.01);典型相关分析提示,西北燥证主兼证与高血压各证有很强关联性,其中因变量组阴阳两虚证、痰湿壅盛证与自变量组脾胃蕴湿证、肝肾精血不足证相关性最强。神经衰弱气郁化火证与西北燥证总证情相关性最强(r=0.692,P<0.01);典型相关分析提示,西北燥证主兼证与神经衰弱各证有很强关联性,其中因变量组肝阴亏虚证、气郁化火证与自变量组肝肾精血不足证、心肾阴虚证相关性最强。皮肤瘙痒症血虚风燥证与西北燥证总证情相关性最强(r=0.517,P<0.01);典型相关分析提示,西北燥证主兼证与皮肤瘙痒症各证有很强关联性,其中因变量组血虚风燥证、湿热壅盛证与自变量组肺心脾风火燥证、脾胃阴虚证相关性最强。痤疮湿热证与西北燥证总证情相关性最强(r=0.391,P<0.01);典型相关分析提示,西北燥证主兼证与痤疮各证有很强关联性,其中因变量组湿热证、风热证与自变量组肺心脾风火燥证、肺卫孔窍皮肤燥证相关性最强;6)高血压病情与西北燥证证情有较强关联度(fi=0.51)。类证中与肝肾精血不足证(fi=0.49)、肺心脾风燥证(fi=0.38)、心肾阴虚证(fi=0.38)关联度也较强(P<0.01)。神经衰弱病情与西北燥证证情病证切合指数=0.31(P<0.01),提示神经衰弱病情与西北燥证证情有较强关联度。与各类兼证病证切合指数均有P<0.01,尤以肝肾精血不足证病证切合指数(fi=0.40)最大,其次是脾胃蕴湿证(fi=0.37)、心肾阴虚证(fi=0.32)、脾胃阴虚证(fi=0.32),与肺心脾风火燥证关联度最小(fi=0.29)。皮肤瘙痒症病情除与肺心脾风火燥证(fi=0.30,P<0.01)有较强关联度外,其余各证fi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痤疮病情积分与西北燥证病证切合指数经检验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心系疾病病例组气虚证、阳虚证、心虚证、肝虚证罹患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虚证罹患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冠心病组阳虚证、心虚证、肺虚证、肝虚证罹患率高于对照组(均有P<0.01)。高血压组心虚证、肝虚证罹患率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衰弱组气虚证、心虚证、肝虚证罹患率高于对照组(P<0.01),其他虚证罹患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皮肤瘙痒症组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罹患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尤以气虚证、阳虚证明显(P<0.01)。痤疮组各类虚证罹患情况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8)冠心病燥证组气血阴阳虚证及五脏罹患率均高于非燥证组(P<0.01)。高血压燥证组气血阴阳及五脏虚证罹患率均高于非燥证组(P<0.01)。神经衰弱燥证组气虚证、阴虚证、心虚证、肺虚证、肝虚证罹患率高于非燥证组(P<0.01)。血虚证、阳虚证、脾虚证、肾虚证罹患率2组无差异(P>0.05)。皮肤瘙痒症燥证组阴虚证、阳虚证、心虚证、肝虚证、肾虚证罹患率高于非燥证组(P<0.05)。气虚证、血虚证、肺虚证、脾虚证、胃虚证罹患率2组无差异(P>0.05)。痤疮燥证组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肝虚证高于非燥证组(P<0.05)。其他虚证罹患率2组无差异(P>0.05);9)病证组、唯病组、唯证组、非病证组4组虚证比较:既罹患心系疾病又罹患西北燥证的人群体质最差,各类虚证均较明显。其次为西北燥证罹患者,再次为仅患有心系疾病者,而以既无疾病又无西北燥证罹患的人群体质状态最佳。结论:1)西北燥证是新疆地区心系疾病的危险因素。西北燥证是新疆地区心系疾病的共同临床伴随证候,并以心肾阴虚证为突出表现;2)新疆地区心系疾病病情和证情与西北燥证主兼各证均有较强相关性,随各病种特点,与西北燥证主兼证相关性亲疏不等;3)新疆地区心系疾病组虚证证情较对照组严重,突出表现为气虚、阳虚、心虚和肝虚证重而且多;4)冠心病组以阳虚为主,其次为气虚。五脏虚证中以心虚、肺虚、肝虚较为突出。其中肺虚证是新疆地区冠心病患者特殊素体状态。高血压组以心虚、肝虚为主,亦有气虚表现。这是新疆地区高血压患者有别于内地的体质特点。神经衰弱组气虚、心虚、肝虚较为突出。皮肤瘙痒症组气虚、阴虚、阳虚较为突出。痤疮组因年龄较轻,整体体质状况较好,但亦有肾虚表现。肾虚可能是新疆地区痤疮患者的潜在病理状态;5)西北燥证加重新疆地区心系疾病虚证证情。西北燥证是新疆民众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表现形式,防治西北燥证有助于提高新疆地区民众的健康水平。
娄彦梅[5](2010)在《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中医证候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目前艾滋病HAART治疗相关高脂血症的中医药证候研究及治疗方面尚属空白,本研究在国家“十一五”重大专项,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资助下,通过对未感染HIV高脂血症患者及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患者不同人群的症状、体征、中医证候、客观指标及十年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等特点进行研究、分析、总结,探讨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的流行病学特点、中医证候规律及与十年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的相关性分析,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及降低心血管风险性提供依据,也为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中医证候及辨证论证奠定基础。方法:1.文献综述:通过查阅1979年-2010年2月PubMed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医学文献资料库中的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英文文献216篇,中文文献21篇及高脂血症的中医药研究文献,分析总结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目前现代医学及中医药研究进展。2.理论研究:(1)艾滋病患者在HAART治疗中出现相关的血脂异常等症状,使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大大提高,因此艾滋病相关的血脂异常是艾滋病治疗中一个重要的方面。通过对非艾滋病人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研究分析,在查阅中西医相关艾滋病及高脂血症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中外现代文献的观点,对此类患者中医证候学规律与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的病因病机、中医证候、研究进展进行客观地评价分析和总结,进行初步比较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与临床实践的方法,探讨中医药对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的认识,为中医证候研究及治疗方面,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2)HAART相关高脂血症在用药过程中通常出现比较晚,平均2~6年以上,因此治疗初期往往不能引起重视;其次,其中的脂肪异常分布往往是不可逆的;并且,脂肪代谢的异常是导致心血管病变重要病因;再加上它可能会影响HAART药物的治疗效果,所以对它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以中医治疗未病的理论思想初步探讨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中医证候与十年心血管风险评估相关性,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依据,以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3.临床研究:(2)对366例未感染HIV高脂血症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体征、中医证候、十年心血管疾病(CVD)风险评估,血脂指标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其证候规律及与客观指标,风险评估得分的相关性。应用SAS9.1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提取中医证候要素(公因子)。(2)对60例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体征,中医证候,十年CVD风险评估,血脂指标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其证候规律及与客观指标,风险评估得分的相关性。应用SAS9.1.3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提取中医证候要素(公因子)。(3)对以上两组患者群的症状、体征、中医证候进行比较研究,进一步分析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患者证候规律及病因病机,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提供依据。(4)应用典则相关分析对以上两组患者群的症状、体征、中医证候、十年CVD风险评估,血脂指标相关性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两者的不同特点及之间的差异。结果:1.流行病学特征、症状、体征的研究(1)流行病学特征比较本次研究病例中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组低HDL-C血症所占比例最大(33.33%),其次是高TG血症(28.33%),混合型高脂血症(25%),高TC血症所占比例最小(13.33%)。而未感染HIV的原发性高脂血症主要以混合型高脂血症最为多见,其次是高TC血症,两者有明显的不同。伴发疾病中,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患者伴发脂肪肝者35例,高血压者9例,冠心病者5例。与未感染HIV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主要伴发高血压相比,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其主要伴发疾病为脂肪肝,这可能与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主要是以血清TG的升高为主要表现有关。研究结果显示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患者脂肪分布中面颊消瘦占最大比例(58.11%),其次为腹围增加(18.92%)及四肢脂肪菲薄,血管暴露(8.11%)。未感染HIV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约半数以上未出现脂肪异常分布情况,而在肥胖患者中的腹围增加亦为单纯的腹围增加并无同时存在向心性脂肪堆积。采用国内外医师普遍公认的来自Framingham’心脏病研究的ATPⅢ风险评估系统(ATP Risk Estimator)进行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及危险等级分级。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患者中低危患者(十年危险性<5%)40例(66.67%),中危患者(十年危险性5~10%)10例(16.67%),高危患者(CHD或CHD等危症,或十年危险性10-15%)5例(8.33%),极高危患者(ACS或缺血性心血管病合并DM或十年危险性>15%)5例(8.33%)。与未感染HIV高脂血症患者的危险等级分布没有显着性差异。(2)症状、体征的比较研究从两组患者群的51项症状、体征的比较结果看,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患者出现频率在40%以上的有10项,依次为:疲乏(76.67%)、形体异常(76.67%)、口苦(50%)、腰酸(45%)、健忘(43.33%)、口渴(43.33%)、心中烦闷(42.37%)、面色苍白(41.67%)、腰膝无力(41.67%)、四肢麻木(41.67%)。而未感染HIV高脂血症患者症状、体征出现频率在30%以上的有9项,分别为:疲乏(66.39%)、腰膝无力(61.48%)、食欲不振(50%)、烦躁易怒(44.81%)、四肢麻木(38.52%)、胸闷(37.16%)、心中烦闷(36.34%)、头痛(32.79%)、形体肥胖(30.6%)。可见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组较未感染HIV组症状较为明显。2.366例未感染HIV的原发性高脂血症证候研究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得出12个公因子,结合专业知识,研究结果显示,原发性高脂血症主要证候以气滞血瘀证最为常见,依次为痰浊瘀阻证、脾气虚证、肝郁气滞兼有郁热证、气阴两虚证、阴虚痰湿证,脾胃虚弱证、肾阳虚证,心气虚证,显示原发性高脂血症中医病机重在肝脾肾功能失调,痰浊瘀血阻滞。3.66例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证候研究与未感染HIV的原发性高脂血症相比,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患者群中肾虚证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脾虚痰阻证。而未感染组气滞血瘀证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痰浊瘀阻证及脾气虚证。研究结果显示未感染HIV高脂血症组证候分布以实证的气滞血瘀证为主,而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组证候分布以虚证的肾虚证为主。4.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病因病机根据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患者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合文献研究及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的病机大多属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艾滋病患者肾气亏虚,肝脾肾的运化功能失常,是引起HAART相关高脂血症的重要病机。与非AIDS高脂血症患者相比,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患者的肾虚证较为明显,尤其是HAART治疗疗程较长的患者,与肾虚的程度明显相关。5.年龄、BMI、心血管危险评分及危险分级、血脂指标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分析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患者群与未感染HIV的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群年龄、BMI、心血管危险评分及危险分级、血脂指标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分析研究,以典则相关分析对两组分别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未感染HIV的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群:X3(冠心病十年风险评估)与F9(痰浊瘀阻证),X1(年龄)与F1(心气虚证)的相关性最大,且都呈正相关。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患者群:X4(心血管疾病危险分级)与F2(脾虚痰阻证因子)的相关性最大,且呈正相关,说明脾虚痰浊瘀阻程度越重其心血管病风险等级越高,其发生心血管病并发症的危险性越大。结论1.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与未感染HIV的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症状、体征存在某些差异。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组较未感染HIV组症状较为明显,原因可能是受艾滋病本身复杂病理改变的影响。2.与未感染HIV的原发性高脂血症相比,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患者肾虚证出现频率最高。而未感染组气滞血瘀证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痰浊瘀阻证及脾气虚证。结果显示也间接说明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以虚证证候占大多数,也提示在临床治疗中中医药治疗要更加偏重于补虚益正,以提高治疗疗效。3.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属本虚标实之证,属痰、浊、瘀范畴,以正虚为本,痰瘀为标,属本虚标实证。肾气亏虚,肝脾肾的运化功能失常,是引起HAART相关高脂血症的重要病机。与非AIDS高脂血症患者相比,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患者的肾虚证较为明显,尤其是HAART台疗疗程较长的患者,与肾虚的程度明显相关,因此治疗更应加强健脾益肾、益气养心、活血化痰的治疗。4.目前,在AIDS,患者HAART治疗后出现的毒副作用中,高脂血症已经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高脂血症的出现,使患者暴露于心血管并发症的概率在不断增加,而目前调节脂代谢最为有效的他汀类药物,又和蛋白酶抑制剂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此类患者中医证候研究,为中医药辨证治疗HAART后的高脂血症提供有利依据,对发挥中医药优势,减小HAART的毒副作用,提高HAART的依从性同时改善脂代谢,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5.从本研究的因子分析结果看,为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证候规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但由于课题研究时间的限制,还需要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在将来更多的验证。
张德芹[6](2005)在《芪蓝糖脂宁胶囊治疗实验性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药效学研究及机理探讨》文中指出芪蓝糖脂宁胶囊是针对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病因病机创制的科研处方。本课题以研究探索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有效中药复方制剂为目的,从文献研究、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三方面对芪蓝糖脂宁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从而为研发安全、有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中成药新药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础。 1.文献研究:全面查阅整理了近 10 年来国内外糖尿病、高脂血症的相关研究文献资料,对目前西医、中医对于糖尿病、高脂血症发病机理、治疗用药研究概况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综述,掌握了相关项目科研前沿动态。 2.理论研究: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紧密结合目前临床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治疗现状,首次较系统地论述了“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从虚、痰、瘀、毒论治”的治疗理论,认为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发生,主要由于气阴不足,痰浊瘀血胶结,蕴积日久成毒所致,其中气阴不足为本,痰瘀毒蕴积为标,故以扶正祛邪为基本治疗原则,以益气养阴,化痰降浊,祛瘀解毒为治疗大法,对于阐发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中医病因病机,寻找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3.实验研究 3.1 基础药效:成功地复制了实验性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观察了芪蓝糖脂宁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大鼠糖、脂代谢以及胰腺、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的影响。 糖代谢指标血清生化学检测结果表明,芪蓝糖脂宁胶囊中、低剂量组能明显降低空腹血糖水平,其降糖作用虽较阳性药二甲双胍对照组显效稍慢,但随着用药周期的延长,血糖水平呈稳定的下降趋势,且在保持大鼠体重及调整大鼠活动状态上均较二甲双胍组为优。 脂代谢指标血清生化学检测结果显示,芪蓝糖脂宁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均具有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的作用,其调脂总体疗效与阳性药脂必妥胶囊对照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 大鼠胰腺、肝脏组织 HE 染色结果显示,芪蓝糖脂宁胶囊具有改善胰腺、肝脏病理损害的作用。以上初步药效学研究结果证明,芪蓝糖脂宁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有效,组方合理。 3.2 机理探讨:在基础药效实验基础上,进行了芪蓝糖脂宁胶囊作用机理探讨。 3.2.1 采用比色法分析了芪蓝糖脂宁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大鼠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芪蓝糖脂宁胶囊高、中、低剂量组能显着降低4芪蓝糖脂宁胶囊治疗实验性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药效学研究及机理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且各组大鼠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与空腹血糖水平成正相关,表明空腹血糖水平越高,血红蛋白发生糖化的程度越重。3.2.2 采用放射免疫法分析了芪蓝糖脂宁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大鼠血清胰岛素、C 肽、血浆胰高血糖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芪蓝糖脂宁胶囊可使血清胰岛素、C 肽含量明显降低,提示芪蓝糖脂宁胶囊改善糖代谢并不通过促进胰岛素的释放,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研究结果显示芪蓝糖脂宁胶囊中、低剂量组血浆胰高血糖素较模型组明显降低,提示芪蓝糖脂宁胶囊可通过调整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起到改善糖代谢的作用。3.2.3 采用比色法分析了芪蓝糖脂宁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大鼠血清及肝脏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芪蓝糖脂宁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均可使血清及肝组织中游离脂肪酸含量明显降低,提示芪蓝糖脂宁胶囊通过减低脂毒性对机体的损害,达到改善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异常的作用。3.2.4 采用放射免疫法分析了芪蓝糖脂宁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大鼠血浆 TXB2、6-Keto-PGF1α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芪蓝糖脂宁胶囊能显着降低血浆 TXB2含量,升高 6-Keto-PGF1α含量,使 TXB2/6-Keto-PGF1α比值下降,说明芪蓝糖脂宁胶囊可通过影响 TXB2与 6-Keto-PGF1α这些参与周围循环的细胞因子,调节由TXB2/6-Keto-PGF1α平衡失调引起的血小板聚集、血管痉挛收缩、血栓形成和微循环障碍等改变,促进血液运行,改善微循环,恢复组织的正常功能状态,进而达到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痰瘀内阻的作用。3.2.5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了芪蓝糖脂宁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大鼠肝细胞凋亡及其相关调控基因Bax、Bcl-2的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芪蓝糖脂宁胶囊可使肝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下降,Bax蛋白表达降低,Bcl-2蛋白表达上调,表明芪蓝糖脂宁胶囊主要是通过调节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蛋白表达,抑制肝细胞过度凋亡的产生,从而恢复肝细胞的正常功能,发挥调节糖、脂代谢的作用。3.2.6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了芪蓝糖脂宁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大鼠胰岛β细胞、α细胞病理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芪蓝糖脂宁胶囊可使胰岛素阳性反应β细胞数量增多,阳性反应较模型组明显增强,胰高血糖素阳性反应α细胞数量减少,阳性反应较模型组明显减弱。提示芪蓝糖脂宁胶囊可通过修复STZ造成的胰岛β细胞损伤,调节胰岛α细胞分泌激素水平来发挥降血糖作用。3.2.7 采用 RT-PCR 产物半定量技术分析了芪蓝糖脂宁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大鼠肝组织胰岛素受体 mRNA 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芪蓝糖脂宁胶囊可使肝组
陆露[7](2021)在《健脾化痰活血通络法治疗高血压伴高脂血症(痰湿夹瘀型)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以健脾化痰活血通络为法治疗高血压伴高脂血症(痰湿夹瘀证)患者,通过观察其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血压、血脂水平等变化,来评估健脾化痰活血通络法治疗高血压伴高脂血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中医药治疗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及思路。方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痰湿夹瘀型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94例,按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以健脾化痰活血通络为法自拟方),45天为一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血压、血脂水平变化情况。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前均有下降;组间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2)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74.47%,89.36%,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压比较: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明显下降(P<0.05);组间相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4)血脂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L均较前有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TC、TG、LDL-L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健脾化痰活血通络法能够降低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中医证候;2、健脾化痰活血通络法可以改善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的血压水平;3、健脾化痰活血通络法可以改善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4、治疗期间对照组、观察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
窦豆[8](2021)在《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上篇:以《金匮要略》仲景薏苡四方(即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薏苡附子散、薏苡附子败酱散和《千金》苇茎汤)为出发点,考证澄清四方条文的原文原貌和仲景原意,梳理后世注家流变和传承脉络,从古今相关医案报道中总结薏苡四方的临床应用情况。下篇:以上篇为基础,分析薏苡四方所体现的治则治法、配伍选药及剂量制法等规律,结合仲景对湿邪及痈、痹的“病脉证治”认识,总结提炼仲景之薏苡仁运用经验,并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附篇: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效进行初步的现代诠释。研究方法:上篇:对薏苡四方进行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研究,具体方法包括:1.版本校勘:将邓珍本、吴迁本等进行对照,对于差异较大者,考证其正误,以期最大限度接近原貌。2.字义考证:借助上古汉语文献对仲景薏苡四方条文进行逐字训义,从训诂学角度考证回归仲景原意。3.疑难问题辨析:分析后世注家对仲景原文诠释的流变,以求溯流澄源,结合字义考证结果,对条文和方药相关问题进行析疑。4.医案整理分析:借助中华医典和中国知网等数字工具,系统收集薏苡四方相关古今医案,进行定量数据分析整理,体现循证医学思想。下篇:从继承、发展和后世应用论述仲景运用薏苡仁的方法和规律,具体方法包括: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文献,搜集、整理仲景之前先民对薏苡的认识;整理后世本草及医案医话等着作中对仲景运用薏苡经验的传承发展。2.理论探讨:结合《黄帝内经》中对于湿邪、痹、痈的有关论述,分析仲景对水、湿、痰、饮、雾等邪气致病的认识以及痹、痈之“病脉证治”,总结提炼仲景对薏苡仁功效的发展及其运用薏苡仁之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方法为蛋白组学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成果:上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麻杏苡甘汤剂量应以吴迁本为是,并非“轻剂”;本方证以湿邪致病为主,存在久聚寒凉的因素,而非“痹久化热”;全方散寒除湿,薏苡在方中起到祛湿除痹的关键作用,这蕴含着为仲景所独有、而后世却未能充分挖掘继承的治湿法,即“动以治静,下气祛湿”。2.薏苡附子散之“胸痹缓急”应理解为“(胸痹疼痛症状的)舒缓安适和紧切拘急”,即基于“缓”、“急(褊)”的本义“宽绰、窄紧”而直译。本病以湿邪痹阻心胸为核心,薏苡在其中具有下气祛湿除痹之功。本方为平素服用所设,而非急救之剂。3.薏苡附子败酱散所论之痈脓,属病久本湿标热之证,全方功效为清热除湿消痈,方中薏苡起到化湿消痈之用,附子为扶真阳以祛湿而非祛寒。方后“小便当下”并非误写,而是本方确能通利小便而消痈。薏苡附子败酱散在后世的解读中,逐渐被认为与大黄牡丹汤一祛寒湿、一治湿热,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方的应用。4.《千金》苇茎汤确属仲景原方,而非首创于《千金》;条文中之“烦满”指热郁而成的胸胁胀满,非情志症状;“胸中甲错”所述可能为心胸脏腑纹理之变化;“瓜”字在仲景时期专指果瓜中的甜瓜,故仲景之“瓜瓣”应为甜瓜子而非冬瓜子。注家对本方治疗湿热还是津亏存在争议,实际上湿热内壅即可形成津液疏布障碍,因而正适合使用既能利湿、又不温燥伤津的薏苡仁进行治疗。本方之变方、类方亦说明薏苡仁在方中发挥着祛湿、消痈、排脓的重要作用。5.由医案整理可知,仲景薏苡四方在后世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运用,适应症不断扩大,同时在传承中也出现了诸多发展变化,如以麻杏苡甘汤配伍大量清热利湿之品治疗湿热证、以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大附子用量治疗寒湿阳虚证等。下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截至仲景之前,人们对薏苡功效的认识已经包括:治疗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轻身省欲;胜瘴气;令人宜子。2.仲景对于湿邪为患的认识具有内在统一性:湿邪重浊、滞着不行,静而不动,寒湿闭阻而成痹、湿热壅滞则为痈。薏苡四方所治疗的风湿痹、胸痹、肠痈、肺痈之根本病机均不离湿邪为害。3.仲景将《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薏苡仁“下气”功效用于祛湿,将薏苡仁功效发挥为“下气祛湿,解痹消痈”,是其独有的发展和贡献,与后世之燥湿法有较大区别。仲景薏苡运用经验主要可概括为: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治疗湿邪闭阻壅滞之痹与痈脓,在配伍上突显了薏苡“凉体而温用”的特点,在治法上达到了“治实以补虚”的目的。4.仲景的薏苡仁运用经验在后世得到传承。一方面是本草着作中的体现:薏苡四方主治之肺痈、风湿、胸痹等疾病在后世本草着作中作为薏苡主治范围得到了传承保留。另一方面是在临床运用中的体现:既有经方派的继承发扬,如运用薏苡诸方治疗痈、痹等证;亦有温病学派的拓展运用,如创立三仁汤等,从理论和临床上丰富了对薏苡的功效认识及运用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薏苡仁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蛋白组学检测显示共有66种蛋白表达显着升高或降低。2.部分差异蛋白可能通过控制炎症反应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在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脓毒症、肝脓疡、急性阑尾炎等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作用,即体现薏苡仁“解痹消痈”的功能。3.部分差异蛋白可发挥调节血脂、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等作用,同时,本研究发现薏苡仁能够下调10种促癌基因和上调1种抑癌基因的表达。这三类疾病均与中医之水湿痰浊关系密切,对这些蛋白的调节可能为薏苡仁“下气祛湿”化浊功效之体现。结论:1.本研究基于薏苡四方的原文原意澄清及流变梳理,得出了部分与现有认识不完全相同的理解。这些理解来源于较为可靠的考据方法和翔实的文献证据,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仲景之原意。2.仲景基于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凉体温用、治实补虚等方法,运用薏苡仁治疗痹、痈等,属湿邪为患、闭阻壅滞之病证。这些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提炼总结,使得《金匮要略》中部分隐性知识得以显性化,有利于其更好地为临床所用。3.蛋白组学研究初步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进行了现代诠释,但本研究样本量小,仅为初步探索,后续还需更多研究进行验证。本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1.纵横结合:上篇为纵向研究,即按照从上古汉语文献、历代注家到现代医案的脉络,从源至流,澄清仲景原意。下篇为横向研究,即探讨薏苡四方及其主治疾病之共性,挖掘其内在联系。纵向研究为横向研究之基础,而后者是前者的深入和延申。2.理论贯通:在《黄帝内经》关于湿邪、痹和痈的病理生理之经典理论指导下,探讨仲景对于痹和痈的“病脉证治”诊疗思路,使二者之理论相互贯通,深度阐发薏苡四方主治疾病规律和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3.古今融合:对于薏苡仁影响蛋白组学变化的分析,以结合中医理论为主,阐发其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关系,将中医理论与现代诠释有机融合,以期指导进一步的探索。
李睿[9](2021)在《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甲状腺自身抗体、血尿酸的相关性》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脂代谢紊乱(dyslipidemia)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探讨T2DM合并脂代谢紊乱的证型分布规律,研究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血尿酸等相关指标与临床资料在不同证型分布的差异,分析各临床指标与不同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为T2DM合并脂代谢紊乱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客观参考依据,为本病的中医辨证现代化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本研究收集2020年5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T2DM合并脂代谢紊乱患者,按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患者255例。参照2011年《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中医诊疗标准》,对纳入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气滞痰阻证、脾虚湿困证、湿热内蕴证、肝肾阴虚证和脾肾阳虚证。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与相关临床指标,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程、烟酒史、既往病史、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血尿酸(SUA)。运用SPSS2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探讨T2DM合并脂代谢紊乱中医证型与上述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T2DM合并脂代谢紊乱患者255例,男性145例,女性110例,平均年龄为58.98±14.53岁,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55.69%,63.54%患者的病程在5年以上,吸烟史79人,饮酒史46人,90名患者有相关的家族史,151例患者合并高血压,77例合并脑血管疾病,41例合并心血管疾病。65.10%的患者BMI>24 kg/m2,属于超重范围。HbAlc的均值为 9.07±2.31%,89.58%患者的 HbA1c≥6.5%。2.本研究的中医证型分布为:肝肾阴虚证(47.45%)>湿热内蕴证(27.45%)>气滞痰阻证(14.12%)>脾虚湿困证(5.5%)=脾肾阳虚证(5.5%)。3.在年龄方面,5个中医证型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湿热内蕴证年龄最小,与气滞痰阻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病程方面,5个中医证型之间比较存在差异性(P<0.05),脾肾阳虚证病程最长,与气滞痰阻证、湿热内蕴证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阴虚证次之,与气滞痰阻证、湿热内蕴证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在糖代谢指标方面,5个中医证型之间的FBG比较存在差异性(P<0.05),脾肾阳虚证的FBG水平最高,与气滞痰阻证、脾虚湿困证、湿热内蕴证、肝肾阴虚证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个中医证型之间的HbAlc比较存在差异性(P<0.05),脾肾阳虚证的HbA1c水平最高,与脾虚湿困证、湿热内蕴证、肝肾阴虚证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痰阻证与湿热内蕴证之间的HbA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在脂代谢指标方面,5个中医证型之间的TC、TG、LDL-C 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湿热内蕴证与气滞痰阻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相比,TC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虚湿困证与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相比,TC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水平上,脾虚湿困证最高,与气滞痰阻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内蕴证的TG水平较高,与气滞痰阻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内蕴证的LDL-C明显高于肝肾阴虚证(P<0.05)。7.在TGAb方面,5个中医证型之间有显着的差异(P<0.05)。脾虚湿困证的TGAb水平明显高于湿热内蕴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P<0.05)。气滞痰阻证的TGAb水平明显高于湿热内蕴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P<0.05)。在TPOAb方面,5个中医证型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8.在SUA方面,5个中医证型之间有显着的差异(P<0.05)。脾肾阳虚证的SUA水平明显高于其余四组证型(P<0.05)。9.以某个中医证型的有无作为因变量,将年龄、病程、FBG、HbAlc、TC、TG、LDL-C、TGAb、SUA等指标纳入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气滞痰阻证与TgAb呈正相关(P<0.05);脾虚湿困证与TG、TgAb呈正相关(P<0.05);湿热内蕴证与年龄、HbAlc呈负相关(P<0.05),与TG、LDL-C呈正相关(P<0.05);肝肾阴虚证与病程呈正相关(P<0.05),与TC、TgAb呈负相关(P<0.05);脾肾阳虚证与年龄、FBG、HbAlc、SUA 呈正相关(P<0.05)。结论:1.T2DM合并脂代谢紊乱患者多存在年龄大、病程长、高BMI、血糖控制较差的特点。2.T2DM合并脂代谢紊乱患者的常见中医证型依次为:肝肾阴虚证>湿热内蕴证>气滞痰阻证>脾虚湿困证=脾肾阳虚证,主要证型为肝肾阴虚证和湿热内蕴证。湿热内蕴证年龄最小、病程最短、血糖控制较好,处于疾病的初期,与TC、TG、LDL-C水平升高密切相关;脾肾阳虚证年龄最大、病程最长、血糖控制较差,处于疾病终末期,与SUA水平升高密切相关;肝肾阴虚证的病程较长;脾虚湿困证与TC、TG、TgAb水平升高密切相关;气滞痰阻证与TgAb水平升高密切相关。3.年龄、病程、FBG、HbAlc、TG、TC、LDL-C、TgAb、SUA 可作为 T2DM 合并脂代谢紊乱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参考依据。
葛明立[10](2020)在《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索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的关系,从而为从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角度研究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对高血压病发病的影响及其机制提供参考,以便于形成针对高血压病病因的治疗方法;同时也有助于从遗传的角度认识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的实质,寻找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的遗传学基础,有助于鉴定高危人群,以利于对高血压病的早期预防,也为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的客观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根据相应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2018年01月~2019年06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高血压患者120例。采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和病案号),个人史(吸烟史和饮酒史),既往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史、糖尿病病史和高脂血症病史),主要诊断,中医辨证信息,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基因型和表型)和血脂信息(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录入数据,并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1.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和并发症情况均与高血压的发病相关,年龄增长、性别为男性、存在吸烟史和饮酒史以及合并高脂血症均会使高血压病的患病率提高或发病年龄提前,而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或糖尿病与发病年龄无相关性,其中男性患者发病较早可能与存在吸烟史和饮酒史有关。2.本研究纳入的高血压病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型分布为ε 3/ε 3型(65.0%)>ε 3/ε 4 型(16.7%)>ε 2/ε 3 型(14.2%)>ε 2/ε 4 型(3.3%)>ε 2/ε 2 型(0.8%)>ε 4/ε4 型(0.0%),基因表型分布为 E3 型(68.3%)>E4型(16.7%)>E2 型(15.0%),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为£ 3(80.4%)>ε 4(10.0%)>ε 2(9.6%),不同性别间基因型分布、基因表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无明显差异。3.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病发病年龄,中医证候,血浆甘油三脂、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是否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脂血症无相关性;而与合并糖尿病相关,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ε2等位基因频率较低;并且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相关,E2表型者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E3表型者,其中女性E2表型者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E3和E4表型者,男性各表型者间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差异不明显。4.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候分布为痰湿壅盛证(62.5%)>阴阳两虚证(15.8%)>肝火亢盛证(13.3%)>阴虚阳亢证(8.3%),不同性别间证候分布无明显差异。5.饮酒史和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相关,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者痰湿壅盛证比例较高。而吸烟史、年龄、病程、发病年龄、血脂水平以及是否合并糖尿病或高脂血症与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候无相关性。6.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候无明显相关性,但结合数据特点,从理论上分析,载脂蛋白Eε 4等位基因与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可能具有相关性,其相关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结论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候相关,ε 4等位基因可能与痰湿壅盛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年龄增长、吸烟史和饮酒史可能促进了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饮酒可能会导致痰湿雍盛证与肝火亢盛证的出现。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候可能与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均具有相关性。
二、高脂血症中医辨治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脂血症中医辨治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周仲瑛教授从“痰瘀”辨治高脂血症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研究概况 |
1. 现代医学对高脂血症的认识与治疗 |
1.1 高脂血症的诊断及分类 |
1.1.1 高脂血症的诊断 |
1.1.2 高脂血症的分类 |
1.2 高脂血症的流行病学 |
1.3 高脂血症与相关疾病 |
1.4 高脂血症的治疗原则 |
1.5 高脂血症防治方法 |
1.5.1 药物治疗 |
1.5.2 非药物治疗 |
2. 中医学对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 |
2.1 中医学对血脂及高脂血症的认识 |
2.2 中医对高脂血症病因的研究 |
2.2.1 饮食不节、运化失司 |
2.2.2 年老体弱、脏腑亏虚 |
2.2.3 情志不遂、气机失调 |
2.2.4 劳逸失常、气血不畅 |
2.3 中医对高脂血症病机的研究 |
2.3.1 脾运失健、生痰聚湿 |
2.3.2 肾元精亏、根虚不固 |
2.3.3 肝郁气滞、疏泄不及 |
2.3.4 心脉瘀阻、血运滞缓 |
2.3.5 痰浊瘀阻是疾病之标 |
2.4 中医对高脂血症证候分型的研究 |
2.5 中医对高脂血症治法的研究 |
2.5.1 健脾化痰 |
2.5.2 疏肝补肾 |
2.5.3 活血化痰 |
2.5.4 清热解毒 |
2.5.5 其他治疗方法 |
2.6 中医对高脂血症治疗方药的研究 |
2.6.1 单味中药 |
2.6.2 自拟方 |
3. 从痰瘀论治高脂血症相关文献研究 |
3.1 古代文献研究 |
3.1.1 痰瘀来源及兼夹认识 |
3.1.2 痰瘀致病及治疗认识 |
3.2 现代文献研究 |
3.2.1 痰瘀病理实质研究进展 |
3.2.2 痰瘀同治临床研究进展 |
4. 述评 |
第二部分 病案数据挖掘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病案来源 |
2.2 纳入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病案的预处理 |
3.2 病案信息纳入方法 |
3.3 病案信息采集方法 |
3.4 数据处理过程 |
3.4.1 数据录入过程 |
3.4.2 数据清理过程 |
3.4.3 中医药术语数据规范化 |
3.5 病案数据挖掘平台的建立 |
3.6 病案信息数据挖掘方法 |
4. 结果 |
4.1 频次频率统计结果 |
4.1.1 性别频次频率分布 |
4.1.2 年龄频次频率分布 |
4.1.3 临床症状频次频率分布 |
4.1.4 舌象频次频率分布 |
4.1.5 脉象频次频率分布 |
4.1.6 病机频次频率分布 |
4.1.7 脏腑病位频次频率分布 |
4.1.8 病理因素频次频率分布 |
4.1.9 药物频次频率分布 |
4.2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
4.2.1 临床症状内关联规则项集 |
4.2.2 舌象内关联规则项集 |
4.2.3 脉象内关联规则项集 |
4.2.4 病机内关联规则项集 |
4.2.5 药物内关联规则项集 |
4.3 K-均值聚类分析数据结果 |
4.3.1 聚类核心方 |
4.3.2 聚类核心病机 |
5. 讨论 |
5.1 患病体质 |
5.2 临床症状 |
5.3 舌脉特点 |
5.4 病机概要 |
5.5 病变脏腑 |
5.6 病理因素 |
5.7 治疗用药 |
第三部分 周仲瑛教授从痰瘀辨治高脂血症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探讨 |
1. 病因病机经验探讨 |
1.1 脏腑功能亏虚是发病的始动因素 |
1.2 气血津液失调是生痰致瘀之基础 |
1.3 痰疲阻络是疾病主要病理表现 |
1.4 痰瘀化热酿毒是其病理转归 |
1.5 多脏多因复合兼夹是其病机特点 |
2. 治疗及用药经验 |
2.1 化痰逐瘀、驱邪通脉 |
2.2 疏导气机、助化痰瘀 |
2.3 审因定位、兼夹有别 |
2.4 调补脏腑、从本缓治 |
3. 痰瘀辨治要诀 |
3.1 辨痰瘀属性 |
3.2 辨痰瘀部位 |
3.3 辨痰瘀兼夹 |
3.4 辨痰瘀先后 |
4. 常见证型 |
4.1 肝郁脾虚、痰凝疲阻 |
4.2 肝肾亏虚、痰瘀阻络 |
4.3 痰瘀阻络、湿热内蕴 |
4.4 痰浊瘀阻、内风扰动 |
4.5 痰瘀阻络、心营不畅 |
4.6 痰瘀阻络、气血(阴)两虚 |
5. 特色用药 |
5.1 天南星 |
5.2 海藻 |
5.3 僵蚕 |
5.4 姜黄 |
5.5 山楂 |
5.6 荷叶 |
5.7 玄参 |
5.8 水蛭 |
5.9 鬼箭羽 |
5.10 泽泻 |
6. 常见药对 |
6.1 白僵蚕 鬼箭羽 |
6.2 泽兰 泽泻 |
6.3 荷叶 山楂 |
6.4 瓜蒌皮 丹参 |
6.5 水蛭 制大黄 |
6.6 天南星 海藻 |
7. 临证备要 |
7.1 分清痰瘀层次侧重及病邪兼夹 |
7.2 痰瘀停聚部位有别治法有异 |
7.3 处理好气血水三者之间的关系 |
7.4 怡情养性,注重日常调养 |
第四部分 典型病案选 |
1. 心脑供血不足案 |
2. 房颤案 |
3. 脂肪肝案 |
4. 脑梗案 |
5. 血脂异常案 |
创新点 |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学术活动 |
致谢 |
附录 |
1. 临床症状频次频率分布 |
3. 病机频次频率分布 |
4. 药物频次频率分布 |
(2)赵淳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高脂血症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英汉对照 |
第一部分 赵淳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整理与研究 |
学术思想渊源概要 |
学术思想整理研究 |
“整体观念”是导师学术思想的基本观点 |
“辨证论治”是导师中医诊治疾病的重要思路和方法、“治病求本”是导师诊治疾病的基本准则 |
导师善于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医学实践 |
“病证结合”是导师中西医结合诊治疾病方法论的核心 |
与时俱进,遵古而不泥古,继承发扬创新是导师学术思想的鲜明特征 |
临床经验整理研究 |
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症的经验 |
防治高血压病的经验 |
救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经验 |
赵淳教授经验方的整理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赵淳教授景虎通脉方治疗高脂血症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临床资料与材料 |
病例来源 |
诊断标准 |
病例纳入、排除及剔除标准 |
临床资料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中医学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
现代医学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小结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病例观察表 |
(4)西北燥证与心系疾病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心系疾病与西北燥证病机关联性分析 |
1. 心系疾病的概念与疾病谱系 |
1.1 心系疾病的概念 |
1.2 心系疾病与他系疾病疾病谱的划分 |
2.西北燥证病因病机及证候分析 |
2.1 西北燥证病因病机及证候文献学分析 |
2.2 西北燥证病因病机及证候流行病学分析 |
3. 西北燥证与心系疾病病机关联性 |
3.1 新疆多发病中的心系疾病 |
3.2 新疆心系疾病的病机分析 |
3.3 心系疾病与西北燥证病机关联性分析 |
4. 小结 第二部分 心系疾病与西北燥证罹患关系及病情证情分析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心系疾病组与对照组西北燥证罹患率比较 |
2.2 心系疾病组与对照组西北燥证证情比较 |
2.3 心系疾病组与对照组内燥证、外燥证积分比较 |
2.4 心系疾病组病情分析 |
2.5 心系疾病组中医证候分析 |
2.6 心系疾病中医证情与与西北燥证关联度分析 |
2.7 心系疾病病情与西北燥证关联度分析 |
2.8 心系疾病和肺系疾病、脾系疾病西北燥证罹患率比较 |
3. 讨论 |
4. 小结 第三部分 心系疾病与西北燥证罹患者素体状态分析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心系疾病组虚证罹患情况分析 |
2.2 心系疾病组虚证积分情况分析 |
2.3 心系疾病燥证组与非燥证组虚证罹患情况比较 |
2.4 心系疾病燥证组与非燥证组虚证积分比较 |
2.5 心系疾病病证组、唯病组、唯证组、非病证组虚证积分比较 |
2.6 心系疾病组中医证候与西北燥证主兼证及虚证聚类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一 中医心系疾病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燥证的病因病机及治则研究概述 |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
(5)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中医证候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表 |
前言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流行病学 |
2. 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
3. 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
4. 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的诊断与治疗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中医学研究现状 |
1. 中医对艾滋病的认识 |
2.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研究现状 |
3. 中医对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的研究现状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研究一 中医对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的认识 |
1. 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病因病机的探讨 |
2. 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与未感染HIV高脂血症证候学研究异同 |
3.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的探讨 |
4. 小结 |
研究二 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心血管病危险性研究 |
1. 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研究现状及心血管病危险分级 |
2. 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中医证候与十年心血管风险评估相关性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研究一 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群中医证候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3. 结果 |
5. 讨论 |
研究二 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患者群中医证候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一 原发性高脂血症中医临床证候病例调查表 |
附录二 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中医临床证候病例调查表 |
(6)芪蓝糖脂宁胶囊治疗实验性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药效学研究及机理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综述一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中医药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实验性糖尿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四 实验性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从虚痰瘀毒论治理论探讨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芪蓝糖脂宁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大鼠糖代谢和胰腺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芪蓝糖脂宁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大鼠脂代谢和肝脏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芪蓝糖脂宁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大鼠血清、肝脏游离脂肪酸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芪蓝糖脂宁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大鼠血浆 TXB_2、6-Keto-PGF_(1α)含量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五 芪蓝糖脂宁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大鼠肝细胞凋亡及Bax 、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六 芪蓝糖脂宁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大鼠胰岛β细胞、α细胞病理形态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七 芪蓝糖脂宁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大鼠肝组织胰岛素受体 mRNA表达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八 芪蓝糖脂宁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大鼠骨骼肌胰岛素受体 mRNA表达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九 芪蓝糖脂宁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大鼠骨骼肌 GluT4 mRNA 表达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照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健脾化痰活血通络法治疗高血压伴高脂血症(痰湿夹瘀型)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传统医学对高血压伴高脂血症的认识及研究 |
1.1 传统医学对高血压、高脂血症病名的认识 |
1.2 传统医学对高血压、高脂血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高血压伴高脂血症的研究 |
2.1 流行病学研究 |
2.2 高血压、高脂血症的危害 |
2.3 高血压、高脂血症的病因研究 |
2.4 高血压、高脂血症的发病机制研究 |
2.5 现代医学对高血压、高脂血症的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标准 |
2.6 终止实验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分组方法 |
3.2 治疗方法 |
4 观察指标 |
4.1 安全性指标 |
4.2 疗效性观察指标 |
4.3 疗效判定标准 |
5 统计方法 |
6 结果 |
6.1 一般临床资料 |
6.2 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 |
6.3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比较 |
6.4 并发症 |
6.5 安全性评价及不良反应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2 健脾化痰活血通络法治疗高血压伴高脂血症痰湿夹瘀型的探讨 |
2.1 导师关于高血压伴高血脂症痰湿夹瘀型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 导师关于高血压伴高脂血症痰湿夹瘀型的治疗 |
3 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3.1 方源 |
3.2 方药组成 |
3.3 方义 |
3.4 现代药理学分析 |
4 对本课题研究的疗效分析 |
4.1 血压水平分析 |
4.2 血脂水平分析 |
4.3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
5 问题与展望 |
5.1 问题 |
5.2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伴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8)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金匮要略》薏苡四方研究述评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上篇:《金匮要略》薏苡四方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第一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方法 |
1 版本校勘,明确仲景原文 |
2 字义考证,回归仲景原意 |
3 针对疑难问题,梳理注家观点 |
4 整理医案,分析后世应用传承与流变 |
第二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意义 |
第三节 麻杏苡甘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四节 薏苡附子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五节 薏苡附子败酱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六节 《千金》苇茎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七节 上篇总结 |
1 薏苡四方文献考证结果汇总 |
2 薏苡四方传承流变的综合分析 |
第二章 下篇: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 |
第一节 东汉时期之前的先民对薏苡的认识 |
1 薏苡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种植情况 |
2 夏商时期薏苡崇拜及其遗留影响 |
3 截至东汉时期对薏苡药用价值的认识 |
4 小结 |
第二节 仲景运用薏苡仁临床经验及其对薏苡仁药用功能的发展 |
1 仲景对《金匮要略》薏苡四方所治疾病的认识 |
2 仲景对薏苡仁药用功能认识的发展 |
3 仲景运用薏苡仁的具体经验 |
第三节 后世对于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
1 后世本草着作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
2 后世医案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
第四节 下篇总结 |
第三章 附篇:基于蛋白组学的薏苡仁功效现代诠释初探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1 蛋白组学研究介绍 |
2 蛋白组学与中医药 |
3 技术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1 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
2 生物信息分析 |
第四节 讨论和结论 |
1 对差异蛋白功能的解读及其与薏苡仁功效的关系分析 |
2 薏苡仁调节上述蛋白的成分基础分析 |
3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工作展望 |
4 本研究的结论 |
第五节 附篇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M现代医案来源目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甲状腺自身抗体、血尿酸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1.1 病名认识 |
1.2 病因认识 |
1.3 病机认识 |
1.4 辨证分型 |
2 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2.1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的认识 |
2.2 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的病理机制 |
2.3 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与甲状腺自身抗体、血尿酸关系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3 临床资料收集 |
3.1 一般资料收集 |
3.2 实验室指标 |
4 统计学处理 |
5 统计结果 |
5.1 一般资料 |
5.2 中医证型分布 |
5.3 各中医证型间一般资料比较 |
5.4 各中医证型间相关生化指标比较 |
5.5 不同中医证型与生化指标的Logistic回归 |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
1. T2DM合并脂代谢紊乱的中医证型分布 |
2. T2DM合并脂代谢紊乱的中医证型分布与一般情况的关系 |
2.1 中医证型分布与年龄的关系 |
2.2 中医证型分布与病程的关系 |
2.3 中医证型分布与性别的关系 |
2.4 中医证型分布与BMI的关系 |
3. T2DM合并脂代谢紊乱的中医证型分布与生化指标的关系 |
3.1 中医证型分布与糖代谢指标的关系 |
3.2 中医证型分布与脂代谢指标的关系 |
3.3 中医证型分布与TgAb、TPOAb的关系 |
3.4 中医证型分布与SUA的关系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英文缩略词表 |
附录二: 临床调查表 |
附录三: 症状观察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综述一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
1 影响高血压发病的因素 |
1.1 遗传因素 |
1.2 环境因素 |
1.3 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
1.4 其他因素 |
2 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机制 |
2.1 神经机制 |
2.2 肾脏机制 |
2.3 激素机制 |
2.4 血管机制 |
2.5 胰岛素抵抗 |
3 载脂蛋白E及其基因的多态性 |
3.1 载脂蛋白E的多态性 |
3.2 载脂蛋白E基因的多态性 |
4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等疾病的关系 |
4.1 基因频率 |
4.2 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 |
4.3 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4.4 基因多态性与血脂异常 |
4.5 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 |
4.6 载脂蛋白E引起高血压病可能的机制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
1 高血压病的中医病名 |
2 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 |
3 高血压病的辨证分型 |
4 高血压病的中医治疗 |
4.1 中医内治法 |
4.2 中医外治法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研究资料及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3 质量控制 |
4 数据整理及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研究对象的资料分析 |
1.1 一般情况分析 |
1.2 个人史情况分析 |
1.3 并发症情况分析 |
2 高血压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分析 |
2.1 遗传平衡检验 |
2.2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性别 |
2.3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年龄 |
2.4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病并发症 |
2.5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 |
3 高血压患者证候分布规律 |
3.1 证候与性别 |
3.2 证候与年龄 |
3.3 证候与吸烟和饮酒 |
3.4 证候与并发症 |
3.5 证候与血脂水平 |
4 高血压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型、表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证候的关系 |
分析与讨论 |
1 一般情况与病史分析 |
1.1 性别与年龄 |
1.2 高血压病病程与发病年龄 |
1.3 吸烟史与饮酒史 |
1.4 并发症 |
2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分析 |
3 证候分析 |
4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病证候的关系 |
5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病证候相关性的探讨 |
5.1 载脂蛋白E基因与血脂异常 |
5.2 血脂异常与痰湿 |
5.3 载脂蛋白E基因与痰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病例观察表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高脂血症中医辨治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周仲瑛教授从“痰瘀”辨治高脂血症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D]. 林巧云.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7)
- [2]赵淳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高脂血症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研究[D]. 普勇斌. 云南中医学院, 2015(11)
- [3]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 [4]西北燥证与心系疾病关联性研究[D]. 王燕. 新疆医科大学, 2011(06)
- [5]艾滋病HAART相关高脂血症中医证候规律研究[D]. 娄彦梅.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10)
- [6]芪蓝糖脂宁胶囊治疗实验性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药效学研究及机理探讨[D]. 张德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5(04)
- [7]健脾化痰活血通络法治疗高血压伴高脂血症(痰湿夹瘀型)的疗效观察[D]. 陆露.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8]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D]. 窦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9]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甲状腺自身抗体、血尿酸的相关性[D]. 李睿.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D]. 葛明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