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与城市形象工程

西部大开发与城市形象工程

一、西部大开发与城市形象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喻健,宋璨羽,苗义程[1](2020)在《跨媒介传播下贵州文化形象的演变与重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贵州文化形象是基于贵州自然生态基础和历史人文基础、体现贵州精神和核心文化特色、反映贵州整体面貌并逐步凝练、传播、广为人知而出现的区域文化形象,它是国家文化形象的局部呈现和重要支撑。贵州文化形象由于先天因素曾有过长期的负面形象传播,但在不同时代背景和国家战略需求下,贵州文化形象又发生过不同视角的转变,曾在历史上放射过奇异的光芒。21世纪以来,贵州文化形象正在进行新的建构,从顶层设计到跨媒介传播,新的贵州文化形象逐渐明亮清晰,尤其是贵州主流新闻媒体与文化娱乐、赛事会展平台,发挥跨媒介传播优势,最大限度地增强和扩大了贵州文化形象的传播效应,促进了贵州文化形象得以迅速重构与提升。

高菘[2](2020)在《城市电影对重庆城市形象的塑造研究》文中认为当前,电影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观看电影逐渐成为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我国年观影人次与年票房收入逐年上升,电影产业也创造出了巨大的商业价值。与此同时,我国城市建设进入高峰期,城市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在电影与城市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电影在此期间获得了极好的发展契机。本文选择重庆市为研究个例,缘于城市电影在重庆市的发展尤为突出并具有典型性。上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式确立与逐步完善,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刺激下城市化开始加速,逐渐摆脱了此前城市化进程停滞、缓慢的状态,重庆在这时期也展开了如火如荼的现代化建设。在1997年正式挂牌直辖市后,重庆在政策优势与区位优势的引领下,城市化发展更是得到大力推进。超速发展下的重庆开始发生剧变,城市空间改旧造新,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显着提升,城市化所引发出的问题也日益尖锐……这样的背景为关注城市变革的电影导演提供了绝佳的创作环境,重庆成为城市电影的主要取景地之一。自此,在重庆创作的城市电影开始将“城市”作为表达重点,“城市”成为电影叙事中的重要元素,所以本文将研究范畴定位于1997年至2019年在重庆拍摄的城市电影。现今,我国城市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各城市将发展重点转向引进优质资源,“抢人大战”愈演愈烈,而如何利用传播媒介塑造良好城市形象成为各城市在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因素之一。电影的传播功能在近几年不断被放大,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电影塑造良好城市形象在当前也颇具现实意义。本文以重庆市作为研究个例,以李普曼“拟态环境”为基础研究理论,并将该理论的两个重要主体(“媒介”与“受众”)设定为研究方向,从“媒介内容”与“受众”两方面探讨城市电影对重庆城市形象的塑造力与传播力。本文各部分内容概况如下:第1章:绪论。阐明本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难点、研究创新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基础理论。第2章:城市电影与重庆城市形象综述。对城市电影、城市形象进行概念界定,阐述我国城市电影发展史、重庆市区域特征,总结电影媒介呈现重庆城市形象的三个阶段,并依此细分研究范畴。第3章:城市电影对重庆元素的呈现。选取对重庆城市形象塑造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城市电影为目标样本进行内容分析,提取重庆景观符号、城市群体符号进行意象解读,表明城市电影中重庆元素的呈现与运用情况。第4章:城市电影对重庆城市形象的塑造。以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论”作为研究框架,从“物质形象”、“精神形象”、“社会形象”三个维度阐述城市电影所塑造的重庆城市形象。第5章:城市电影对重庆城市形象的塑造效果。透过问卷数据从电影受众的视角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城市电影对城市形象的塑造效果及传播效果。第6章:城市电影对重庆城市形象塑造的优势、不足及优化策略。基于前文研究提出现阶段城市电影在“媒介内容”与“传播”方面的优势及不足,并针对不足提出相应优化策略。

晏冉[3](2020)在《“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化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以抖音等新媒体为代表的传播媒介成为城市形象传播的重要渠道,展示着城市的文化习俗与城市独有的风景名胜,而抖音等新媒体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为城市“走红”于网络提供了便利。西安的走红缘于2018年初抖音APP上一名用户发布的“摔碗酒”视频,该视频在短期内被大量转载评论,西安也因此多次登上抖音、微博等媒体的热搜榜。西安的走红不是意外而是“蓄谋已久”,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致力于打造闻名中外的历史名城、旅游胜地,在城市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下不断寻求城市形象传播的新路径,通过丰富传播内容、拓宽传播途径、重视受众需求以及官方民众共合作来进行有效的城市形象传播。本文将以“5w”模式、议程设置理论、城市品牌营销相关理论以及受众心理相关理论等为理论基础,结合实证调查分析来研究西安走红的原因以及传播“网红西安”城市形象所应用到的策略方法。包括“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的内容特点与内容构成,传播受众的分类以及根据受众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所采取的针对性传播策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的三大主体:政府、企业与民众,探讨各主体的传播目的与动机。在探讨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的方式渠道时分析了应用不同媒介进行城市形象传播,以及非媒介传播渠道的参与方式,最后通过问卷调查从受众心理、态度与行为层面来呈现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的效果。同时深入探讨打造网红城市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网红城市”作为近年来城市形象传播衍生出的新概念本身具有前瞻性,而城市走红于网络所带来的巨大收益也值得探究,在对“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的研究中运用到多学科理论进行分析,具有创新性。

杨懿玲[4](2019)在《区域发展视域下重庆地方发展报道与城市发展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发展理念,也是十九大对中国区域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呈现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和东部率先的总体趋势。无论国家还是地方层面的发展报道,一直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形式,广泛而深入地报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思路、新举措,以及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能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舆论支持。随着新媒体与社交媒体的不断兴起,地方发展报道变得十分广泛而全面,丰富多样的地方发展报道也会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基于发展新闻学和发展报道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地方发展报道的概念。在区域发展视角下,分析了区域发展、地方发展报道与城市发展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重庆作为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在带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拥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战略影响,重庆的地方发展报道也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将重庆放入中国西部地区、长江经济带以及“一带一路”的国家和区域发展大环境下,提出重庆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并以重庆“两点、两地、两高”主题新闻报道为例,探究了重庆城市发展的报道领域、报道议题、报道主体以及消息来源。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文献与案例分析,提出了区域发展视角下地方发展报道具有扩大区域发展影响力、促进区域人文建设、服务地方行政决策、促进社会稳定。并且提出地方发展报道的建议,包括强化区域协调发展、塑造城市形象、强化地方发展报道的服务作用与典型作用、注重地方发展报道的前瞻性与新闻价值,对于提高地方报道的影响力,全面促进重庆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李霖[5](2019)在《成都城市外交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外交是一种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开展的次国家行为体对外交往活动,是丰富国家间交往的重要形式。实践证明,城市外交的开展对国家和地方而言都是双赢。随着中国与外国城市结为友好城市的增多,城市外交已成为近十年来在国内崛起的一个研究领域。本文选取成都作为研究对象,因成都是当前国家重点发展的国家级中心城市。成都因形成时间早,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对外交往早于东部沿海中心城市上海和深圳、厦门等经济特区,相关文史研究表明成都在秦汉时期是“南方丝绸之路”起点。作为一个内陆城市,成都在新时代的城市外交发展丝毫不落后于地理条件更优越的沿海城市。“一带一路”战略为成都城市国际化插上腾飞的翅膀,成都的城市外交也将大有作为。本文首先通过已有的研究结合自己的观点对“外交”概念进行解释,然后对“城市外交”下一个合适的定义。因成都的经济发展在四川省呈现一览众山小的局面,笔者认为成都作为中心城市应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从而实现协调发展,笔者将广义的成都城市外交扩展到四川与国外友好省州对外交往。本文从优势和困境的角度对成都城市外交做综合分析,归纳总结出成都的城市外交发展要在制度、经济和文化方面加以优化。

何帆[6](2019)在《框架理论视阈宁夏回族自治区形象建构研究 ——以《人民日报》、《中国民族报》与《宁夏日报》(2000-2018)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关于区域形象建构问题关乎该地区软实力的增强,地区形象的传播如今对于每个城市来说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地区形象的宣传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对地区形象的塑造,挖掘该地方与其他城市不同的文化符号,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是宁夏回族自治区。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产生全球化与本土化、多元化和一体化、多样性与单一性、“去政治化”与“文化化”等多种议题,如何处理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关系,政府如何引导民族地区的发展方向,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加之,宁夏回族自治区在2018年正值成立60周年,从西海固“不食之地”曾经“苦瘠甲天下”到“天下黄河富宁夏”,再到如今“塞上江南”、“鱼米之乡”,各项事业发生历史性的变化,宁夏多地区现已摘掉了“贫困帽”,这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脱离苦海,取得的伟大革命胜利;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追赶超越,走过改革开放的40年。对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媒介形象建构研究同时也是对近几十年发展结果的呈现。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笔者发现运用框架理论对于某地区、人物或某一特定群体整体形象建构的研究有不少,但关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形象建构的文献几乎没有。本研究着眼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该地区2017年末常住人口681.79万人,其中回族人口占36.31%,同时关注到改革开放40周年暨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这一时间点,从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和戈夫曼的“框架理论”的理论视角出发,运用定量及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即对“人民日报”、“中国民族报报”和“宁夏日报”三家报纸抽取样本后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有关宁夏的新闻内容、报道方式、新闻数量、报道主题、新闻体裁等方面进行对比,定性即对文本话语、报道内容、选题倾向、策略偏向、立场态度等微观层面进行细致、动态的描述及分析,同时综合运用深度访谈、问卷调查、个案研究对新闻主流媒体中展现出的宁夏政治形象、经济形象、文化形象、社会形象、生态环境形象进行总结,最后提出了一定的发展策略。全文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介绍该文章选题背景有其历史渊源与现实孕育,其次是其研究目的与意义并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综述,然后分析了研究的难点,关键点和创新点。指出框架理论视闽下新闻媒体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形象建构研究可以说是首次尝试。第二部分为第一章,是在框架理论视阈下对有关宁夏回族自治区报道进行分析,从报道的时间和数量,报道的主题,新闻类型和信息来源,介绍了“人民日报”、“中国民族报”和“宁夏日报”的报道框架,并且对“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报道进行个案研究。第三部分为第二章,具体对框架理论视阈下宁夏回族自治区形象的建构进行议题分析,从政府领导工作、西部大开发与政法改革展现出宁夏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国统-的政治形象;从中阿经贸论坛与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呈现出不沿边、不靠海,经济相对滞后,但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的经济形象;从教育、文学、文艺活动、旅游、传统节日、美食六个方面显示多民族文化形象,但仍必须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社会和谐,保障民生,民族团结,宗教与和谐,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社会形象;从“苦瘠甲天下”到“塞上江南”,生态建设成效显着,巩固扩大“人进沙退”成果的生态环境形象。第四部分为第三章,分析宁夏形象建构中存在宣传意识不强、传播途径与方式单一、传统媒体报喜不报忧、受众对媒体信息误读问题的存在。第五部分为第四章,针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区情以及新闻媒体的具体报道,文章提出了(1)增强城市形象塑造意识(2)政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3)把握城市传播基本原则(4)发展文化传媒产业,增强城市影响力(5)传者与受众双向互动传播(6)利用与发挥微视频传播优势(7)细分目标受众群实施分众传播(8)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传播城市正能量的发展建议。第六部分为结语,是对全文的概括与总结。对比分析过去的18年里“人民日报”、“中国民族报”和“宁夏日报”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报道主题倾向和报道话语策略,深入探讨新闻媒体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报道的视角和取向。并总结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传播地区优秀文化是我们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宁夏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必须继续弘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宁夏精神,共同努力,建设一个开放,和谐,繁荣,美丽的宁夏。

陈东君[7](2019)在《攀枝花城市景观的传承与再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化时代城市出现文化趋同的同质化倾向,城市景观是文化精神等抽象氛围的现实载体,中国“千城一面”的现实情况让城市景观价值定位与实施方法成为学术界讨论研究的热点。攀枝花市作为中国近现代建设的资源型工业城市,其城市文化及对城市景观价值的认知显见的区别于传统城市,在景观层面的开发研究仍存在极大的理论需求与拓展潜质。因此本文希望在以工业城市为范围的城市景观领域发现更具体深入的理论视角,辨析工业类城市景观传承与再生的核心内容。本文回顾“城市景观”的相关研究,以城市景观“传承”与“再生”目的为原则,总结经验,构建一个关于城市中“景观”与“历史背景”、“文化特征”的关联性视角,以此引导本文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以攀枝花城市历史背景与规划建设为脉络,完整的梳理了攀枝花城市景观的建设发展过程。随后,解构攀枝花城市景观,详尽的分析其景观构成,从“城市文化”与“景观”的联系性入手,比对攀枝花城市景观,系统的整合了城市景观现状及其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结合进一步调研访查资料的研究,确立“时代价值观引导城市景观选择与建设行为”的理论观点。由此跳脱景观学科限制,在城市景观领域展开关于国内人文精神需求与资本经济发展相对矛盾的研究视角,以此揭示城市景观建设过程中,主导城市景观时空联系断裂与趋同化现状的是政府与开发商同民众不同的价值选择。发现城市景观传承与再生的核心在于对城市景观空间表征—价值内因—时间层积关联属性的整体把控。以前文研究成果为指导,挖掘“攀枝花式”的城市景观资源,并尝试结合专业知识对攀枝花城市景观传承与再生提出优化建议。

吴丹[8](2018)在《兰州城市形象变迁的媒介呈现研究 ——以《甘肃日报》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从城市形象的媒介呈现角度出发,通过研究建国后兰州市主要报纸刊物《甘肃日报》自1949年发刊起对兰州城市形象的叙述。按照时间顺序,借助空间政治事件和历史事件,纵横交叉勾勒出兰州城市形象的变迁。借助文本分析方法,对文献进行深度挖掘,建构出不同阶段兰州城市的形象。结合城市空间理论及媒介地理学相关理论,分析每个阶段城市媒介形象呈现的内在动因。每个阶段的研究重点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城市形象描述及媒介呈现;其二是城市形象建设的核心点及建设原因,结合媒介地理学分析城市形象本身因此出现了什么变化,这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研究最后一部分通过梳理兰州城市不同阶段的媒介呈现,分析其定位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和阶段性媒介形象相符合,进而对兰州城市形象构建和定位存在的问题作出总结。自古以来兰州城市形象意蕴丰富,在古代就已形成“军事要塞”、“丝绸之路中心城市”、“少数民族大融合”、“佛教文化”、“西域文化”和“茶马古道”共同构筑了兰州灿烂的历史文明。近代由于特殊的战略地位,兰州又被定义为“军工城市”和“西北货物集散中心”。1949年至1978年,在第四个五年结束之前的这段时间内,正值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热潮,兰州形象演变为“西部工业区重镇”。在全国积极打造化工业中心、建设一盘棋的大背景下,兰州作为西部中心城市被有效地组织进全国工业规划网格里。正是因为兰州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化原料、雄厚的军工发展基础,使得兰州迅速在国家部署下成为“西部工业中心城市”和“石化重镇”。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兰州还是作为西部工业中心的主要形象出现,但其定位和发展方向出现了一定的调整,即部分工厂的功能逐渐转向民用,国家性的战略功能在逐渐弱化。主要原因在于80年代国家追求现代化,同时也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现代化,即整个区域大的战略性工业城市的规模都在缩减。90年代至新世纪,商业社会崛起,消费主义浪潮席卷全国,消费至上的观点使得各个城市除了发展主导产业外,更注重发展城市特色,如区域经济、特色产业、文化产业等。而兰州也意识到城市定位和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性,因此借助于西部大开发的国家战略,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部署。但这个阶段兰州城市形象也因为定位没有充分结合兰州特色而显得十分混乱,且始终停留在浅层次的政策宣传和号召上,没有形成兰州特色形象。2010年以来,兰州城市形象也有了大的突破和发展,借助“兰州新区”、“兰州治霾成功兰州蓝”、“一带一路”、“兰州国际马拉松赛”等符号向外发生,兰州在逐渐找到属于自身的特色定位。

顾磊[9](2017)在《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飞速推进,中国城市在这种背景下呈现出了一系列变化:如信息流动的加速、新兴产业的出现、文化的融合、城市空间的重构、地域之间的联系多样化等等。与此同时,中国城市与水之间的关系也正在发生巨大的转折,这种转变发生在各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领域。为了探索城市与水之间的复杂关系,本研究融合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基于“整体论”视野,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并遵循“概念建构-理论梳理与构架-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的研究脉络,采用长时间的参与观察法与实地访谈法所获得的大量原始资料与文献所获资料相结合,对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明确了城市涉水景观的概念与分类;第二章首先在对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按阶段分析了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政治经济背景以及城市政体,探析了转型中资本的循环与累积,以及行动者网络中多元化的参与角色及其联盟,最后尝试构建了转型的“水-社会之循环网”模式。第三到第四章,以兰州与成都为案例,综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方法,通过多案例研究法分别研究了各自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转型、城市水设施景观转型、城市水文化景观转型。第五章在对兰州与成都案例深度透视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第六章是结论和展望部分。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对“水景观”一词的深度梳理和剖析,提出了对城市涉水景观内涵的新认识,即这个概念兼具“视觉性”、“地方性”、“实体性”、“文化性”、“政治性”等综合特质。在此基础上,将城市涉水景观分为三个层次: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城市水设施景观和城市水文化景观。(2)中国城市水景转型过程具有复杂性特征,呈现出合作性与冲突性、全球化与地方性、路径依赖与不确定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混合特质。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在受到宏观结构力量驱动的同时,近几年一些个体与组织的微观行动在某些领域也能发挥显着的作用,同时一些偶然性、地方性与冲突性事件亦间接推进了城市水景的转型。城市之间也存在差异,如兰州市城市涉水景观中的商业性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成都市除了商业性以外,还同时趋于公益性。(3)水体及其水岸景观、水设施景观、水文化景观这三类城市水景的转型过程不尽相同,在构成了自身“水-社会之循环网”同时,这几类景观网络彼此也互有交叉融为整体的网络。水体及其水岸景观转型与城市更新、房地产开发关系紧密,兼具公益性和商业性,投资建设与管理由单一的行政逻辑逐渐转为政企合作逻辑。城市设施景观大多为公益性工程,随科技进步和政府投入的驱动而增长,政企合作逐渐开展,部分设施也会间接促进房地产的发展。城市水文化景观从以前政府主导走向了多种形式并存,其中部分因地产或旅游开发趋于商业化,也有因民间社团的加入走向公益化道路。(4)中国城市水景转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计划经济时期,以工业化和初步城市化为主要特征,设施建设保障工业与城市的安全与繁荣,却疏远了人水关系,水体遭到填埋或污染,水文化开始没落;二是改革开放初期,工业化与城市化共同发展,水体污染与填埋加剧。另外,一些河流整治工程开始修复河流与河岸,逐渐改变了城市水景的面貌。三是改革开放深化期——1990年代末期至今,城市化发展加速,水设施建设加快,水域填埋与人工湿地建设并存,部分设施与复兴的水文化景观促进了房地产的兴起、绅士化进程以及新经济的转型。此外,部分城市涉水景观还出现了公益化的趋势,以及2012年开始在国家生态文明政策倡导下的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并重的新发展态势。(5)中国城市涉水景观治理的特征发生了转变,即从计划经济时期的以政府为主的动员、投资与管理,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府引领下的政企合作、官民合作、乃至多层级合作的新模式。目前,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实际上处于传统“指令式”和“协作式”治理模式之间的混合状态。此外,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策略上应更要注重地方性、偶然性、可持续性、冲突性与兼容性,以促进多方共赢的局面,迈向多元目标与多元价值包容发展。

谭志喜[10](2015)在《大美陕西宜游城市定量测度及提升路径研究》文中提出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受到各行业的积极响应,并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旅游业是展示“美丽中国”的平台,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轴心产业。2013年,国家旅游局推出“美丽中国之旅”;2014年,确定为“美丽中国之旅——2014智慧旅游年”;2015年,进一步定位为“美丽中国一丝绸之路旅游年”。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出游率超过150%,这一进程的不断推进,使旅游内化为居民生活的刚性需求,促进了旅游业的迅猛增长。城市作为国内旅游的目的地、客源地、中转地,已撑开整个现代旅游的空间骨架。宜游城市是旅游业与城市同轨发展、深度融合的产物,在历史的档口,与“美丽中国”建设耦合。大美陕西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依据生态文明、城市品牌、旅游美学等理论,遵循“理论架构—构建指标—定量测度—建设路径”的思路,运用理论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框定大美陕西与宜游城市内在逻辑,构建宜游指标体系,进行分区域、单城市综合测度,以结果对区域、城市形象定位,提升建设路径。主要结论如下:(1)界定一个概念:宜游城市。在“美丽中国”的理念下,认为宜游城市是指建立在宜居基础上,具有独特吸引力且能较好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城市,与行政上市以及市辖县(区)的范围相对应,从中观层面形成城市旅游的空间范围。(2)探讨一个关系:大美陕西与宜游城市。“美丽中国”提出后,受到理论界与业界重视,成为治国理念与理论研究、产业发展的耦合。城市是接纳游客的重要场所,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主阵地。大美陕西是“美丽中国”的有机组成部分,宜游城市是大美陕西的核心,建设好宜游城市能凸显大美陕西的“亮点”。(3)构建一套指标并进行测评:运用演绎法,辨析文献,通过界定宜游城市的概念,在厘清内涵、外延及特征的基础上,从彰显正能量、消减负能量两个层面,构建七个维度、19个评价因素层、64个指标宜游城市测评体系,并对陕西十地市宜游城市进行测评。结果显示:①旅游吸引力:南北低、中间极高;交通可达性:南低、中高、北次高;旅游信息、设施与服务能力:中北高、南低;旅游业绩:中部高、南北低、南比北高;环境适宜性:北低南高;社会包容性:中间大南北低;经济生活性:两头低中间高。②前四个因素综合结果呈优、差搭配四种组合,后三个因素综合结果呈优优与差差组合分化。③对单个城市进行SWOT分析与雷达图直观呈现宜游性;将陕西十地市聚类分为3类、4类,两者对比,分为4类较为合理,与研究假设吻合;检验综合结果与各评价综合层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各因素之间关系显着。(4)提出建设路径:综合评价结果,着眼于宏观战略与形象塑造来提出提升路径,将陕西比作“大鹏”,提出旅游腾飞战略,分区域与城市形象定位实现建设构想。分区域:关中地区:核心主轴—鹏之躯干;陕北地区:黄土风情—鹏之北翼;陕南地区:山水秦岭—鹏之南翼;各城市:西安:千年帝都、丝路起点,宝鸡:炎帝故里、垂名青铜,咸阳:秦都咸阳、帝陵之乡,渭南:“渭”峨华夏、险峻华山,铜川:药王仙山、独树一果,延安:革命圣地、寻根之城,榆林:锦绣榆林、绿色沙旅,汉中:三国属蜀、颐养福地,安康:“硒”世“镇”宝、安乐康泰,商洛:商山洛水、峡谷体验;对区域和单个城市的建设要素排序,进行建设探讨,引导陕西建成全国地位重要、区域优势突出、城市布局合理、适宜游客旅游的综合型、多功能城市活动圈。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1)旅游视角下的“美丽中国”探究,旅游业(学)是一个发现美、鉴赏美、建设美的产业,与“美丽中国”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基于此,分别从四个维度提出:因何而美—从旅游资源的视角出发探讨美的成因、机制;到底多美—从旅游美学的视角进行美的评价、比较;美有何用—从旅游经济学、伦理学视角分析美的效用、价值;如何更美—从旅游管理的视角思考美的建设、形象定位等,试图建立“美丽中国”旅游研究的理论框架。(2)在“美丽中国”的理念下,注重城市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的有机融合,循着城市发展历史脉络:城→市→城市→宜居城市→宜游城市;进行理论分析,辨识城市功能的变化,对比宜居与宜游,提炼宜游城市的概念,廓清内涵、外延及特征及地域空间范围。(3)基于宜游城市概念、内涵、外延及特征及地域空间范围,经历“述评→借鉴→考量→重生”四个阶段,构建相对合理的宜游城市指标体系,由7个评价因素层、19个评价因子层、64个评价因子构成;综合专家意见、层次分析法确立各指标的权重。

二、西部大开发与城市形象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大开发与城市形象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跨媒介传播下贵州文化形象的演变与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贵州文化形象的生成基础及相关理论阐释
    (一)贵州文化形象的生成基础
        1.自然生态基础
        2. 历史人文基础
    (二)理论背景及核心概念阐释
        1. 文化形象
        2. 跨媒介传播
二、贵州文化形象的历史演变及其跨媒介传播
    (一)“三言”“两语”的传统贵州文化形象
    (二)不同时代背景下贵州文化形象的视角转变
        1. 明朝“移民实边”时期的“屯边贵州”形象
        2. 红军长征时期的“红色贵州”形象
        3. 抗日战争时期的贵州“大后方”形象。
        4. 三线建设时期的贵州“大三线”形象
三、21世纪以来贵州文化形象的跨媒介重构
    (一)重构的目标指向与形象定位
        1. 贵州发展目标与顶层设计回顾
        2.“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的多彩贵州文化形象
        3.“百姓富,生态美”的新时代贵州文化形象
    (二)贵州文化形象重构的跨媒介传播方式与效应
        1.“多彩贵州”的跨媒介传播方式与效应
        2. 贵州“生态美”的跨媒介传播方式与效应
        3. 贵州文化形象在文化娱乐与赛事会展领域的传播效应
四、结语

(2)城市电影对重庆城市形象的塑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城市电影研究现状
        1.2.2 城市形象相关研究现状
        1.2.3 电影媒介与城市形象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及难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难点
    1.5 理论综述
        1.5.1 “拟态环境”理论
        1.5.2 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论”
第2章 城市电影与重庆城市形象
    2.1 城市电影
        2.1.1 城市电影界定
        2.1.2 我国城市电影发展概况
    2.2 城市形象与重庆区域特征
        2.2.1 城市形象
        2.2.2 重庆城市区域特征
    2.3 电影媒介对重庆城市形象塑造的三阶段
        2.3.1 1997年之前:“重庆元素”单一,以红色空间为主
        2.3.2 1997-2007:“重庆城市元素”逐渐丰富并参与电影叙事
        2.3.3 2008-2019:“重庆城市元素”丰富,城市文化显现
        2.3.4 小结
第3章 城市电影中的重庆元素呈现
    3.1 城市电影中的重庆景观符号
        3.1.1 雾
        3.1.2 江
        3.1.3 特色交通
        3.1.4 人文建筑
        3.1.5 火锅
    3.2 城市电影中的重庆城市人群
        3.2.1 城市电影中的欲望群体
        3.2.2 城市电影中的重庆阶层矛盾
        3.2.3 城市电影中的城市流动人口
第4章 “空间三元论”框架下城市电影对重庆城市形象的塑造
    4.1 1997-2007:城市发展剧变下的“新直辖市”
        4.1.1 物质形象:城市建设加快,现代化城市样貌初现
        4.1.2 精神形象:群体竞争意识与城市包容性凸显
        4.1.3 社会形象: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二元矛盾与城市生存压力
    4.2 2008-2019:经济发展下繁荣开放的西部都市
        4.2.1 物质形象:城市空间现代化程度较高
        4.2.2 精神形象:青年群体情感诉求下的都市生活心态
        4.2.3 社会形象:消费语境下城市内个体价值追求
第5章 城市电影对重庆城市形象的塑造效果
    5.1 城市电影对重庆城市形象塑造效果的问卷调查分析
        5.1.1 调查基本情况
        5.1.2 调查思路
        5.1.3 调查结果
    5.2 城市电影对重庆城市形象塑造的传播效果
        5.2.1 认知层面:受众认知易生偏差、对城市文化认知较差
        5.2.2 态度层面:受众对重庆城市形象态度趋向较为积极
        5.2.3 行为层面:受众行为选择呈现较大差异
第6章 城市电影对重庆城市形象塑造的优势、不足及优化策略
    6.1 城市电影对重庆城市形象塑造的优势
        6.1.1 电影艺术属性增强城市形象塑造力
        6.1.2 电影产业化与类型化发展提升城市形象传播力
    6.2 城市电影对重庆城市形象塑造的不足
        6.2.1 内容创作乏力
        6.2.2 媒介传播缺位
    6.3 城市电影对重庆城市形象塑造及传播的优化策略
        6.3.1 电影创作者:加强城市电影对重庆城市形象塑造力
        6.3.2 地方政府:提升城市电影对重庆城市形象传播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3)“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概念阐释与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网红城市”兴起的原因及传播价值
    第一节 “网红城市”产生的媒介生态分析
        一、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便利
        二、大数据实现精准营销
        三、UGC满足用户内容需求
    第二节 “网红城市”产生的时代背景分析
        一、城市营销的再度觉醒
        二、城市文化传播备受关注
        三、城市品牌构建战略创新
    第三节 “网红城市”的传播价值
        一、城市品牌形象的高效传播
        二、加快城市经济的发展
        三、为城市旅游业带来生机
第二章 “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符号的建构与塑造
    第一节 “网红西安”城市形象的符号建构
        一、实物符号:历史名胜与网红景点
        二、感官符号:传统美食与城市民谣
        三、文化符号:华夏文明与节庆风俗
        四、影视符号:热播剧目与短视频
    第二节 “网红西安”城市形象符号的塑造
        一、政府:统揽全局提升城市竞争力
        二、企业:积极参与进行软文化传播
        三、公众:弥补官方话语不足成为主力
第三章 “网红西安”城市形象的媒介传播与受众认知
    第一节 媒介渠道传播“网红西安”城市形象
        一、传统媒体“议程设置”增加城市曝光度
        二、社交媒体口碑传播增强信息公信力
        三、实物传播:看得见的城市文明
    第二节 媒介传播拓升受众的形象认知
        一、“网红西安”城市形象的受众分类
        二、基于受众心理特点的传播策略
        三、基于受众态度制定传播策略
第四章 “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效果及问题反思
    第一节 “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效果
        一、问卷设计、发放与回收
        二、“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效果分析
    第二节 构建西安“网红城市”形象存在的问题
        一、传播内容泛娱乐化消解城市历史底蕴
        二、游客数量激增带来环境问题
        三、网红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四、恶性事件影响城市媒介形象
    第三节 “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提升策略
        一、运用“旅游+”理念打破“门票经济”
        二、媒体曝光收费乱象营造城市温馨氛围
        三、重视绿化环境提升整体城市形象
        四、“网红营销”挖掘西安发展潜能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区域发展视域下重庆地方发展报道与城市发展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框架
    1.5 理论与方法
    1.6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地方发展报道与重庆城市发展
    2.1 地方发展报道的概念及内涵
    2.2 区域发展与重庆城市发展的关系
        2.2.1 区域发展理论
        2.2.2 重庆地方发展历程及现状
    2.3 地方发展报道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2.3.1 反映地方发展现实
        2.3.2 促进公众认同,凝聚民众精神
        2.3.3 协同地方发展竞合关系
        2.3.4 舆论引导建构地方发展方向
第3章 地方发展报道框架分析——以重庆“两点、两地、两高”主题新闻报道为例
    3.1 重庆“两点、两地、两高”建设意义
    3.2 重庆“两点、两地、两高”新闻框架分析类目划分
        3.2.1 报道领域类目
        3.2.2 报道议题类目
        3.2.3 报道主体类目
        3.2.4 消息来源类目
第4章 地方发展报道对城市发展的功能和作用
    4.1 扩大区域发展经济影响力
        4.1.1 经济发展方向的定位
        4.1.2 城市形象宣传
    4.2 促进区域文化建设
        4.2.1 强化地方文化认同感
        4.2.2 提升地方受众的文化素养
    4.3 服务地方行政决策
        4.3.1 区域经济决策
        4.3.2 区域民生决策
        4.3.3 区域文化教育决策
    4.4 促进社会稳定
        4.4.1 发展报道能够缓解公众情绪
        4.4.2 发展报道能够推动问题的解决
        4.4.3 发展报道能够监督权的施行
第5章 区域发展视角下地方发展报道建议
    5.1 利用地方发展报道强化区域协调发展
    5.2 注重区域发展过程中城市形象的塑造
    5.3 强化地方发展报道的服务作用与典型作用
    5.4 注重地方发展报道的前瞻性与新闻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成都城市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城市外交的概念、形式及作用
    第一节 城市外交的概念界定
        一、外交的含义
        二、城市外交的定义
    第二节 城市外交的主要形式
        一、参与城市国际组织
        二、结交国际友好城市
        三、开展城市公共外交
        四、缔结国际合作协议
    第三节 城市外交的作用
        一、国家外交的重要补充
        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三、缓冲国家间矛盾
第三章 成都城市外交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当代成都发展
    第一节 成都城市外交发展雏形
        一、先秦至秦汉时期的成都对外交往
        二、蒙元时期的成都对外交往
        三、鸦片战争时期至新中国成立时期的成都对外交往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城市发展
        一、从西南腹地走向开放前哨
        二、成都的国际化战略
第四章 成都城市外交实践
    第一节 成都参与城市国际组织及城市论坛
        一、加入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
        二、加入C40城市
        三、加入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
        四、主办亚洲城市论坛及世界文化名城论坛
    第二节 广结国际友好城市
        一、成都与首个国际友好城市蒙彼利埃城市外交研究
        二、配合中巴“全天候友谊”的成都与拉合尔城市外交
        三、中泰一家亲的成都-清迈府城市外交
        四、以软件产业为媒的成都与班加罗尔城市外交
    第三节 开展城市公共外交
        一、举办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
        二、在海外举办文化周活动及文艺演出
        三、主办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
    第四节 缔结国际合作协议或备忘录
        一、基础设施国际合作协议或备忘录
        二、教育领域国际合作协议或备忘录
        三、其他领域国际合作协议或备忘录
第五章 成都城市外交发展进程的优势与困境
    第一节 成都城市外交的优势
        一、区位优势独特
        二、外国领事馆和跨国公司集中入驻
        三、高校资源丰富
        四、国家战略的实施
        五、交通基础设施逐渐成型
    第二节 成都城市外交的困境
        一、处于地震多发地带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
        三、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还略显不足
        四、重庆等周边中心城市的同质化竞争
        五、人才吸引力依旧严峻
        六、媒体国际化程度有待提高
第六章 优化成都城市外交的构想
    第一节 强化城市管理
        一、建立新型城市外交运行机制
        二、为吸引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第二节 提高城市经济发展质量
        一、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和产业结构调整
        二、加强与省内周边地区及其他西部省份的合作
    第三节 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一、加强城市品牌建设
        二、强化城市宣传
        三扩展人文交流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框架理论视阈宁夏回族自治区形象建构研究 ——以《人民日报》、《中国民族报》与《宁夏日报》(2000-2018)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缘起
        (一) 历史渊源
        (二) 现实观照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综述
        (一) 媒介框架理论研究综述
        (二) 媒体框架理论与形象建构实证研究
    四、研究的难点、重点及创新之处
    五、研究方法
        (一) 文献分析法
        (二) 内容分析法
        (三) 抽样统计法
        (四) 问卷调查法
第一章 框架理论视阈下有关宁夏的报道分析
    一、《人民日报》有关宁夏的报道框架
        (一) 报道时间及数量
        (二) 新闻体裁及信息来源
        (三) 报道主题
        (四) 词频统计
    二、《中国民族报》有关宁夏的报道框架
        (一) 报道时段及数量
        (二) 报道主题
        (三) 词频统计
    三、《宁夏日报》有关宁夏的报道框架
        (一) 报道时段及数量
        (二) 报道主题
        (三) 词频统计
    四、“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报道个案研究
        (一) 史今回顾
        (二) 新闻文本统计
        (三) 样本分析
第二章 框架理论视阈下宁夏媒介形象议题分析
    一、政治议题
        (一) 政府领导工作
        (二) 西部大开发
        (三) 政法体制
    二、经济议题
        (一) 中阿经贸论坛
        (二) 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
    三、文化议题
        (一) 教育
        (二) 文学
        (三) 文艺活动
        (四) 旅游
        (五) 传统节日
        (六) 美食
    四、社会议题
        (一) 民族团结宗教和顺
        (二) 社会和谐保障民生
    五、生态议题
        (一) 防沙治沙
        (二) 水文资源
第三章 宁夏媒介形象建构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形象宣传意识不足
    二、传播途径与方式较为单一
    三、传统媒体“报喜不报忧”现象
    四、受众对媒体信息误读
第四章 宁夏媒介形象建构策略选择
    一、增强城市形象塑造意识
    二、政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三、把握城市传播基本原则
    四、发展传媒产业增强传播影响力
    五、传者与受众双向互动传播
    六、细分目标受众群实施分众传播
    七、利用与发挥微视频传播优势
    八、加快城市建设传递城市正能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问卷调查
    附录二: 宁夏回族自治区六十大庆图片
    附录三: 宁夏特色文化元素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攀枝花城市景观的传承与再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3 研究对象
        1.1.4 研究内容
    1.2 相关研究评述
        1.2.1 城市景观与城市特色相关研究
        1.2.2 工业文化景观相关研究及案例
        1.2.3 基本概念界定
    1.3 研究方法
        1.3.1 实地考察法
        1.3.2 文献研究法
        1.3.3 定性研究法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记忆中的攀枝花——城市景观脉络及其历史背景
    2.1 60 年代的攀枝花
        2.1.1 攀枝花城市规划及建设背景
        2.1.2 第一次城市总体规划(1965)
        2.1.3 60 年代原生态的城市景观
    2.2 70 年代的攀枝花
        2.2.1 70 年代城市规划建设及相关背景
        2.2.2 70 年代开始萌芽的城市景观
    2.3 80 年代的攀枝花
        2.3.1 80 年代城市总体规划专业化发展
        2.3.2 80 年代得到发展的城市景观
    2.4 90 年代的攀枝花
        2.4.1 21 世纪城市新的机遇与要求
        2.4.2 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1997)
        2.4.3 90 年代持续扩展的城市景观
    2.5 21 世纪的攀枝花
        2.5.1 21 世纪城市转型发展背景
        2.5.2 21 世纪城市转型规划建设
        2.5.3 21 世纪逐渐兴盛的城市景观
    2.6 特殊的时代背景孕育特殊的城市文化
第三章 转型中的攀枝花——城市景观构成及其现状问题
    3.1 攀枝花城市景观主要构成及选择因素
        3.1.1 街巷空间选择因素
        3.1.2 城市建筑选择因素
        3.1.3 公共开放空间选择因素
    3.2 攀枝花城市空间格局解析(城市景观基底环境)
        3.2.1 攀枝花城市空间格局的演进
        3.2.2 攀枝花城市山、江、城的空间关系
    3.3 攀枝花街巷空间解析
        3.3.1 攀枝花街巷空间背景与特征分析
        3.3.2 攀枝花城市街巷空间个案分析——炳草岗街区
        3.3.3 城市转型中街巷级配的失调与断裂问题
    3.4 攀枝花建筑及构筑物解析
        3.4.1 攀枝花建筑物及构筑物背景与特征分析
        3.4.2 城市建筑个案分析—攀钢建筑群
        3.4.3 城市转型中建筑风貌陈杂与空间挤压问题
    3.5 攀枝花公共开放空间解析
        3.5.1 公共开放空间背景与特征分析
        3.5.2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个案分析——公园景区
        3.5.3 城市转型中公共开放空间模式化建设与趋同化效果
    3.6 快速的城市转型催生快速的城市景观
第四章 迷茫中的攀枝花——景观价值失落及其成因背景
    4.1 攀枝花从城市景观价值失落到城市印象的迷茫
        4.1.1 市民的迷茫
        4.1.2 游客的迷茫
    4.2 社会大背景对攀枝花城市景观认知的影响
        4.2.1 社会大背景下国内城市景观的文化空洞
        4.2.2 中国主流文化背景对工业文化的忽视
        4.2.3 攀枝花城市景观价值认知的迷茫
    4.3 经济背景对攀枝花城市景观建设的误导
        4.3.1 攀枝花转型期资本化的开发建设模式
        4.3.2 攀枝花内城的衰落与景观的物化
        4.3.3 攀枝花城市景观价值定位的迷茫
    4.4 迷茫的景观价值诱发迷茫的城市文化
第五章 宝藏中的攀枝花——景观资源分析及其潜力价值
    5.1 攀枝花城市景观资源分析
        5.1.1 攀枝花城市景观资源的构成要素与层积载体
        5.1.2 基于“表征-内因”关联的攀枝花城市景观资源要素特征识别
        5.1.3 基于“空间-时间”关联的攀枝花城市景观资源层积分析
        5.1.4 攀枝花城市景观资源层积模型构建
    5.2 攀枝花优势景观资源
        5.2.1 攀枝花以工业文化为核心的人文景观宝藏
        5.2.2 攀枝花以裂谷环境为核心的自然景观宝藏
    5.3 攀枝花城市景观资源潜力价值分析
        5.3.1 攀枝花工业人文景观资源潜力价值分析
        5.3.2 攀枝花城市自然景观潜力价值分析
    5.4 独特的景观资源迸发独特的景观魅力
第六章 愿景中的攀枝花——景观优化策略及方案建议
    6.1 城市空间格局的传承与再生(城市景观基底环境保障)
        6.1.1 地域特征的传承
        6.1.2 生态环境的再生
    6.2 城市街巷空间的传承与再生
        6.2.1 裂谷山地特征感强化(被动)——立体街巷实践构想
        6.2.2 街巷风格与氛围强化(主动)——工业风格元素融合实践构想
    6.3 城市建筑及建筑群的传承与再生
        6.3.1 裂谷山地特征感强化(被动)——重塑建筑与环境联系
        6.3.2 建筑风格和谐与特征强化(主动)——色彩、材质统一实践构想
    6.4 公共开放空间的传承与再生
        6.4.1 裂谷山地特征感强化(被动)——立体空间实践构想
        6.4.2 空间地域性与标志性塑造(主动)——地域性工业文化景观实践构想
    6.5 理想的景观规划创造理想的城市景观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从事的研究
附录 B:图片索引
附录 C:表格索引
致谢

(8)兰州城市形象变迁的媒介呈现研究 ——以《甘肃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问题
        0.1.3 研究内容
        0.1.4 选题意义
    0.2 城市形象文献研究综述
        0.2.1 城市形象范式概述及文献内容分析样本统计
        0.2.2 2000 年之前的“城市形象”研究
        0.2.3 2000 年至2007年“城市形象”研究
        0.2.4 2008 年至今“城市形象”研究
        0.2.5 兰州城市形象
        0.2.6 文献述评
    0.3 研究方法
    0.4 兰州城市历史形象分析
        0.4.1 两汉时期的“军事重镇”形象凸显
        0.4.2 “丝绸之路中心城市”
        0.4.3 “唐蕃古道”和“茶马互市”
        0.4.4 “西北政治与商贸中心城市”
        0.4.5 “军工城市”形象呈现
        0.4.6 “西北货物集散中心”形象呈现
第一章 工业化时期兰州城市形象变迁
    1.1 “一五”:欣欣向荣建设新兰州
    1.2 “二五”:工业中心城市形象凸现
    1.3 “三五”“四五”:全国一盘棋下兰州城市形象的弱化
    1.4 小结
第二章 改革开放时期兰州城市形象变迁
    2.1 “工业城市”内核转变:由快速发展转向理性管理
    2.2 “干旱城市”和“污染城市”初露端倪
    2.3 “商业城市”和“瓜果城市”概念初现
    2.4 小结
第三章 市场经济发展以来兰州城市形象变迁
    3.1 市场经济中兰州“商贸中心”地位的确定
    3.2 “和谐兰州”、“物流中心”、“旅游城市”的新定位
    3.3 兰州城市形象出现新突破
    3.4 小结
第四章 兰州城市形象变迁历程及存在问题
    4.1 “工业城市”形象与定位
    4.2 “商贸中心”形象与定位
    4.3 “丝绸之路中心城市”形象与定位
    4.4 “和谐城市”形象与定位
    4.5 从“污染城市”到“兰州蓝”环境治理典范
    4.6 兰州城市形象塑造过程中的缺陷分析
        4.6.1 兰州品牌形象树立中自我限制,使重大资源旁落
        4.6.2 观念约束导致资源优势始终不能变成优势资源
        4.6.3 历史文化的挖掘始终缺乏底蕴
        4.6.4 近年来兰州形象急需更加清晰的宣传定位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缘起
    1.2 选题背景
        1.2.1 水与城市的复杂关系
        1.2.2 中国城市转型与城市涉水景观
        1.2.3 在全球化与地方化之间碰撞的城市涉水景观
    1.3 选题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进展与科学问题
        1.4.1 研究进展
        1.4.2 科学问题的提出
    1.5 研究思路与组织框架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1.6 案例地选择及资料来源
        1.6.1 案例地选择
        1.6.2 资料与数据来源
第二章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理论构架
    2.1 理论梳理
        2.1.1 城市政治生态学理论
        2.1.2 城市政体理论与增长机器理论
        2.1.3 尺度政治理论
        2.1.4 后结构主义视角下的网络理论
        2.1.5 从科层制到治理理论
        2.1.6 现代性理论
        2.1.7 后现代性理论与后现代城市
        2.1.8 空间的生产与第三空间理论
    2.2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理论模式建构
        2.2.1 转型中的政治经济背景与城市政体
        2.2.2 转型的资本视角:循环与累积
        2.2.3 转型的行动者网络视角:角色多元化与结盟网络化
        2.2.4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水-社会之循环网”模式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兰州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
    3.1 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的变迁
        3.1.1 穿城而过:城市与水的历史回顾
        3.1.2 与河争地:人与洪水的游击战
        3.1.3 政府主导下的水岸开发:黄河风情线及沿岸域的变迁
        3.1.4 市政府控制下的中小型河道:填埋、利用与整治
        3.1.5 被遗忘的水景观:滩滩相连的候鸟天堂
        3.1.6 河谷型城市特殊的水景观:排洪沟、山洪、泥石流与滑坡
        3.1.7 美中不足:公众感知的兰州城市河流及其沿岸景观
    3.2 城市水设施景观的变迁
        3.2.1 兰州供水历史回顾:从溥惠渠到刘家峡
        3.2.2 政府失职与企业失责:兰州城市供水事故的频发
        3.2.3 城市水源地的隐患与监督:水电业的霸权与NGO的努力
        3.2.4 黄土山上造青山:自上而下的南北两山绿化上水工程
        3.2.5 理不清的污水、雨水与洪水:城市排水曲折的现代化进程
        3.2.6 迈向公私合伙:滨河交通设施的跨越发展
    3.3 城市水文化景观的变迁
        3.3.1 传统的水文化景观
        3.3.2 当代的水文化景观
        3.3.3 艺术作品与媒介表征的城市水景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
    4.1 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的变迁
        4.1.1 溯流而上:城市与水的历史回顾
        4.1.2 政府主导下的治河工程:里程碑式的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
        4.1.3 政企合作的进阶与退二进三的开端:沙河综合整治工程与东调工程
        4.1.4 NGO发起的反河流填埋运动:西郊河事件
        4.1.5 社区发起的城市湿地保留运动:大观堰事件
        4.1.6 企业插手下的市政郊野公园:城市绿化水系网络的非均衡发展
        4.1.7 新时代的绿色治理体制:环城生态圈以及人工湿地打造
        4.1.8 豪华的“腐烂河”:公众感知的成都城市河流及其水岸景观
    4.2 城市水设施景观的变迁
        4.2.1 供水历史的转折:从都江堰到李家岩
        4.2.2 公众反坝运动的第一次胜利:杨柳湖水电站事件
        4.2.3 城市生命线上广泛的反水电联盟:柏条河事件
        4.2.4 国家的回归与地方的失落:城市排污设施的演进过程
        4.2.5 雨洪管理专家话语的转变:从灰色设施到绿色设施
        4.2.6 被各种设施阻碍的水路交通:撑不起的城市航运
    4.3 城市水文化景观的变迁
        4.3.1 传统的水文化景观
        4.3.2 当代的水文化景观
        4.3.3 艺术作品与媒介表征的城市水景观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
    5.1 科层制的固守与超越:兰州城市涉水景观的深度透视
        5.1.1 中国涉水事务的科层制
        5.1.2 涉水事务的地方层级
    5.2 网络、冲突与尺度政治: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深度透视
        5.2.1 水景行动者网络及其冲突
        5.2.2 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尺度政治视角
    5.3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治理模式
        5.3.1 协作式治理:能力与局限
        5.3.2 治理的谱系:从兰州到成都
        5.3.3 治理的拓展:治理术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10)大美陕西宜游城市定量测度及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宏观背景
        1.1.2 课题支撑
    1.2 研究价值及意义
        1.2.1 理论价值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3.1 “美丽中国”研究动态
        1.3.2 城市旅游的研究
        1.3.3 宜游城市的研究
        1.3.4 问题与述评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总体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样本选择
第2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兼议“美丽中国”旅游学
    2.1 概念界定
        2.1.1 “美丽中国”及大美陕西
        2.1.2 宜游城市
        2.1.3 指标体系
        2.1.4 建设路径
        2.1.5 正能量及负能量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生态文明理论
        2.2.2 城市品牌理论
        2.2.3 旅游美学理论兼论美与旅游的关系
    2.3 旅游视角下的“美丽中国”理论探讨
        2.3.1 “美丽中国”的学科框架
        2.3.2 旅游视角下的“美丽中国”理论架构——四个维度
        2.3.3 宜游城市:“美丽中国”与旅游业发展、城市建设的耦合
        2.3.4 大美陕西宜游城市的内在逻辑:三个问题
第3章 大美陕西“因何而美”:宜游城市的宏观背景
    3.1 成因之一:自然山水之美
        3.1.1 地质地貌—大地龙脉与鬼斧神工
        3.1.2 河流气候—纵横交错与层次分明
        3.1.3 生态植被—林木蓊郁与水秀山明
    3.2 成因之二:历史积淀之美
        3.2.1 远古时代—华夏之根
        3.2.2 秦汉时期—国家统—与大气磅礴
        3.2.3 隋唐鼎盛—名扬海外与盛世气象
    3.3 成因之三:区域文化之美
        3.3.1 关中地区—帝王与乡土文化为主
        3.3.2 陕北地区—红色与民俗文化为主
        3.3.3 陕南地区—生态及移民文化为主
    3.4 成因之四:发展和谐之美
        3.4.1 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3.4.2 基础设施改善与社会事业进步
        3.4.3 科技与教育高地
    3.5 陕西与西北其他4省的比较
        3.5.1 国家级景观资源比较:既多且优
        3.5.2 历史遗迹比较:位居首位
        3.5.3 4A级及以上景区比较:优势突出
        3.5.4 经济社会建设及旅游业比较:差距明显
第4章 宜游城市指标体系构建
    4.1 城市旅游的地域空间范围:微观、中观、宏观
    4.2 宜游城市的内涵、外延及特征
        4.2.1 宜游城市的内涵及外延
        4.2.2 宜游城市的特征
    4.3 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及技术路线
        4.3.1 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4.3.2 指标体系构建的技术路线
    4.4 相关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
        4.4.1 优秀旅游城市指标体系—普及化
        4.4.2 最佳旅游城市指标体系—高端化
        4.4.3 宜游城市及其他指标体系
    4.5 构建指标体系原则
        4.5.1 理论指导原则
        4.5.2 可操作性原则
        4.5.3 对比性原则
        4.5.4 代表性与前瞻性原则
        4.5.5 界定清晰原则
    4.6 构建宜游城市指标体系
        4.6.1 指标体系总目标层
        4.6.2 指标体系中各评价综合层分析
        4.6.3 指标体系中各评价综合层之间关系
        4.6.4 指标权重及正逆性判断
    4.7 宜游指标体系的确立及特征分析
第5章 大美陕西“到底多美—各美其美”:宜游城市测评及SWOT分析
    5.1 数据来源与整理
    5.2 评价模型及方法
        5.2.1 评价模型
        5.2.2 评价方法
    5.3 结果分析
        5.3.1 旅游吸引力:南北低、中间极高
        5.3.2 交通可达性:南低、中高、北次高
        5.3.3 旅游信息、设施与服务能力:中北高、南低
        5.3.4 旅游业绩:中部高、南北低、南比北高
        5.3.5 前四个因素比较:优、差搭配四种组合
        5.3.6 环境适宜性:北低南高
        5.3.7 社会包容性:中间大南北低
        5.3.8 经济生活性:两头低中间高
        5.3.9 后三个因素的比较:优优与差差组合分化
    5.4 单城市SWOT分析及区域间比较
        5.4.1 单城市SWOT分析
        5.4.2 区域间比较
    5.5 十地市聚类与各综合层之间关系
        5.5.1 十地市聚类分级
        5.5.2 各综合层之间的关系
第6章 大美陕西“如何更美”:宜游城市的提升路径
    6.1 分析方法及建设原则
        6.1.1 分析方法
        6.1.2 建设原则
    6.2 大美陕西区域布局:宏观战略
        6.2.1 “大鹏”腾飞战略
        6.2.2 关中地区:核心主轴——鹏之躯干
        6.2.3 陕北地区:黄土风情——鹏之北翼
        6.2.4 陕南地区:山水秦岭——鹏之南翼
        6.2.5 区域建设因素比较
    6.3 各城市建设:百花齐放
        6.3.1 西安:千年帝都、丝路起点
        6.3.2 宝鸡:炎帝故里、垂名青铜
        6.3.3 咸阳:秦都咸阳、帝陵之乡
        6.3.4 渭南:“渭”峨华夏、险峻华山
        6.3.5 铜川:药王仙山、独树一果
        6.3.6 延安:革命圣地、寻根之城
        6.3.7 榆林:锦绣榆林、绿色沙旅
        6.3.8 汉中:三国属蜀、颐养福地
        6.3.9 安康:“硒”世“镇”宝、安乐康泰
        6.3.10 商洛:商山洛水、峡谷体验
        6.3.11 各城市建设因素比较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未来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四、西部大开发与城市形象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跨媒介传播下贵州文化形象的演变与重构研究[J]. 喻健,宋璨羽,苗义程.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 [2]城市电影对重庆城市形象的塑造研究[D]. 高菘.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3]“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研究[D]. 晏冉.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区域发展视域下重庆地方发展报道与城市发展关系研究[D]. 杨懿玲. 重庆工商大学, 2019(01)
  • [5]成都城市外交研究[D]. 李霖. 华侨大学, 2019(01)
  • [6]框架理论视阈宁夏回族自治区形象建构研究 ——以《人民日报》、《中国民族报》与《宁夏日报》(2000-2018)为例[D]. 何帆.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7]攀枝花城市景观的传承与再生研究[D]. 陈东君.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8]兰州城市形象变迁的媒介呈现研究 ——以《甘肃日报》为例[D]. 吴丹. 兰州大学, 2018(11)
  • [9]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D]. 顾磊. 兰州大学, 2017(03)
  • [10]大美陕西宜游城市定量测度及提升路径研究[D]. 谭志喜.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2)

标签:;  ;  ;  ;  ;  

西部大开发与城市形象工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