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安软件园成为国家软件出口基地(论文文献综述)
樊贵莲[1](2018)在《面向产业集群创新的多维邻近协同作用研究》文中认为产业集群作为创新的重要载体,具有比单个企业更多潜在的创新优势。这种优势与集群天然的地理邻近有关。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产业集群都欣欣向荣,不同产业集群的创新表现存在明显差异,单纯从地理邻近的优势很难对此做出解释。创新是一个空间和非空间因素的复杂联合,集群主体间的相互作用除了受地理邻近的影响,还与认知邻近、制度邻近有关。只有通过扩大邻近的概念,分析多种邻近的作用才可能对集群创新有更深刻的理解。越来越多的学者已开始探讨地理邻近、认知邻近等多种邻近对创新的影响,但大多是分别研究不同邻近的作用,尚没有充分的理论涉及邻近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以及动态性。而在实践中,各种邻近对于集群创新总是共同并且动态地发生作用的。因此,研究多维邻近如何协同作用于产业集群创新具有更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产业集群理论、创新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知识管理等相关理论,采用多案例研究、层次回归分析、系统动力学等方法,以“多维邻近如何协同作用于产业集群创新”为核心问题,以系统论的“要素——结构——功能”为基本逻辑,构建了多维邻近协同作用于产业集群创新的分析框架,深入具体地分析了多维邻近对集群创新的协同作用路径与机制,并从产业集群演化的不同阶段、多维邻近的不同组合两个角度探讨了多维邻近对集群创新的动态影响。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及观点如下:(1)构建了多维邻近对产业集群创新协同作用的分析框架。在辨识并界定产业集群多维邻近,即地理邻近、认知邻近、制度邻近概念的基础上,提出邻近势能的概念,建立起集群多维邻近——邻近势能——创新动能——集群创新的分析框架,即在集群这样一个“创新场”中,集群主体间的多维邻近产生了强大的邻近势能,在主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邻近势能转化为创新动能,创新动能的增加提升了集群的创新能力和创新速度,进而促进集群创新。(2)深入剖析了多维邻近对集群创新的协同作用路径和机制。选取有代表性的5个产业园区进行实地调查访谈,采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对所收集的资料逐级编码,提炼出多维邻近对产业集群创新协同作用的三条路径:直接作用路径、间接作用路径、外部作用路径。同时,揭示了多维邻近对集群创新的协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产业集群创新过程中,地理邻近、认知邻近、制度邻近彼此独立而又密切联系,以不同的方式贡献于集群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知识转移。其中,地理邻近是使能因素,是集群创新的加速机制;认知邻近是桥接因素,是集群创新的核心传导机制;制度邻近是环境因素,是产业集群创新的协调机制。这三种邻近相互补充、相互加强,协同促进集群创新。地理邻近伴随制度邻近,使集群中认知邻近的主体能够更有效地处理他们的相似性,实现更大程度的结合,使认知邻近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更大的价值。(3)基于产业集群演进的不同阶段,探讨了多维邻近对集群创新协同作用的动态变化。选取237个研究样本,首先采用曲线拟合、动态聚类方法进行阶段划分,然后对处于不同阶段的样本分别进行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集群形成期,地理邻近发挥主导作用;在成长期,认知邻近起主导作用;在成熟再造期,制度邻近起主导作用。另外,创新活动支持力度对多维邻近与集群不同阶段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4)研究了多维邻近的各种不同组合对集群创新的影响。通过深入细致地分析多维邻近与集群创新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分别构建了地理邻近作用子系统、认知邻近作用子系统、制度邻近作用子系统,根据这三种邻近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多维邻近对集群创新协同作用的总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设置多维邻近不同组合的多种情景模式进行仿真模拟。研究发现,在适度范围内,任何一种邻近的提高都有利于集群创新绩效的增加,但超过某一界限即过度邻近会对集群创新绩效产生负影响,但这可以通过其它邻近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弥补。地理邻近和认知邻近的组合最有利于集群创新。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在于,突破了仅从单一邻近维度难以完全解释集群创新的局限,将多维邻近的相互关联性和动态性纳入现有的研究框架,建构了多维邻近对集群创新协同作用的理论模型,揭示了多维邻近影响集群创新的本质,即多维邻近的问题不是远近的问题,而是资源结构的问题;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不是资源集聚的问题,而是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其实践意义在于,为中国产业集群建设和结构优化提供指导。政府管理部门在促进企业地理邻近的同时更要注重适度的认知邻近,而且应随着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适时地进行政策调整。从长期来看,应统筹考虑区域内产业间的相互关联性及地理邻近性,建立长期的产业共生计划。
李丽,李勇坚[2](2018)在《推动我国软件园区创新发展》文中认为我国软件园区集聚了大量的软件企业,已成为我国软件出口的主力,并占全国软件出口的比重已达到60%。本文总结了我国软件园区的各种类型,分析了我国软件园区经营情况与软件园区软件出口情况,分析了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软件商业模式创新等对软件园区发展的影响与挑战,提出了在新形势下提升软件园区竞争力的若干对策。
李燕妮,白杨,吴增军[3](2016)在《品质西安 魅力软件 人文新城》文中研究指明作为西安高新区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专业园区,西安软件园自成立以来,历经18年的发展,年平均增速达到30%,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西安,古称长安,华夏文明发祥地,丝绸之路起始点。中国地理中心,是中国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继北京、上海之后,西安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第三个"国际化大都市",也是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
王雪娟,马亚妮,党佩英,王晶[4](2015)在《西安软件园竞争力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西安软件园为研究对象,通过用软件园竞争力评价模型,对西安软件园的竞争力进行评价:软件园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软件园的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国际竞争力不够强,出口到国外的产品数量比较少;软件园收入在陕西省国民经济收入中仅占6.5%;软件园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小,龙头企业少。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在继续推行现有扶持政策的同时,提高服务职能,提高软件企业的自主性,提高产学研互动合作,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努力培养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带动软件园发展。
许旸[5](2013)在《西安高新区软件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软件产业是陕西省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地方经济结构优化的重点产业。作为陕西省软件企业的聚集地,西安高新区软件园近年来发展迅速,软件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日益凸显,但是集群发展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系统地评价西安高新区软件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进一步促进软件产业集群发展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介绍西安软件园的发展情况,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与支持性的产业、企业战略竞争与企业结构、机会和政府五个方面分析了西安高新区软件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了对西安高新区软件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进行客观评价,本文首先以“钻石模型”为基础,借鉴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原则,选择市场集聚度、生产要素集聚度、企业发展与科研实力、金融机构支持度和政府支持度五个一级指标和十一个二级指标,构建了西安高新区软件产业集群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选择专家意见法和层次分析法作为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得到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数据,并据此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然后结合西安软件园的发展数据应用评价体系对软件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绘制趋势图对西安高新区软件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进行分析,最后得到四点结论。从结论可以看到,西安高新区软件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总体保持上升,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如集群发展对政府支持依赖度较高,企业科研实力有所下降,生产要素吸引力不强等。最后文章根据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西安高新区软件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
田野[6](2013)在《IT服务外包中基于冲突解决的知识共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知识经济日渐膨胀的今天,离岸经营、跨国交易、全球贸易合作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必然,跨文化知识共享日益成为企业的核心问题。在IT服务外包中,由于交易双方不同民族国籍、风俗习惯、行为准则、宗教信仰等差别造成接发包双方难以沟通、进而阻碍建立互信机制,时常发生商业冲突和矛盾,造成双方知识流通障碍,最终影响外包项目的顺利实施。基于此,论文首先介绍了现阶段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在了解现有研究的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西安软件园内专门从事离岸IT服务外包业务的企业的调查,利用了文化交融的概念,以知识共享为结果变量,研究基于冲突处理时文化交融、边界跨越、沟通、信任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建立了知识共享影响因素模型,利用SPSS17.0和AMO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收集的问卷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实证分析结果。最终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离岸IT服务外包中的跨文化知识管理策略,归纳出离岸IT服务外包中的跨文化知识共享最佳实践,提出构建跨文化学习与知识共享机制的具体建议。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文化交融、冲突解决和信任对知识共享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而文化交融对冲突解决和信任没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同时,边界跨越对冲突解决、沟通和文化交融都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作用。此外,沟通对冲突处理和信任都有明显的正向影响作用。
信妍[7](2011)在《IT外包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IT外包是企业在快速变化环境下的一种战略选择,而IT外包中的知识转移对于外包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已有文献基础上,提出IT外包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并提出假设。结合对西安软件园内9家从事IT外包业务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调查,设计调查问卷,并对这些企业中参与外包项目的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用SPSS17.0和AMOS16.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信任与业务熟悉度对合作双方关系有正向影响;信息技术能力对信任有正向影响;合作双方关系对知识转移有正向影响;信息技术能力对知识转移有正向影响。
信妍[8](2011)在《基于关系质量的IT外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关系质量的角度出发,以从事IT外包业务的企业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已有的文献理论总结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关系质量的IT外包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并提出了研究假设。通过对北京中关村软件园、上海浦东软件园和西安软件园内20多家企业的问卷调查,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1.0和AMOS17.0对收集的283份有效问卷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并对本文提出的理论模型和假设进行了验证。同时,将收集的数据按东、西部地区分为两个样本,分别对其进行模型的验证。揭示了在总体样本和不同地区间样本下,关系质量中信任、沟通、相互承诺、良好冲突处理这四个维度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及对知识转移的影响作用。通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在总体样本的分析中,沟通、信任和相互承诺对知识转移产生均显着正向影响,且沟通的总体影响效果最大;良好冲突处理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未通过显着性检验,仅以信任为中介产生间接影响效果。(2)从不同地区的角度出发,在东部地区样本下的分析中,沟通和相互承诺对知识转移均产生显着正向影响;信任和良好冲突处理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未通过显着性检验。在西部地区样本下的分析中,沟通和良好冲突处理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未通过显着性检验;信任和相互承诺对知识转移均产生显着正向影响。针对研究结论,本文从建立沟通渠道、信任机制、有效的冲突处理和培养员工对企业的承诺信任感这几个方面提出了IT外包接包方企业如何提高知识转移效率的建议。
冯凯[9](2010)在《发展沈阳国际软件园的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当世界步入信息时代,作为信息产业核心的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已成为新世纪全球的第一大产业,软件产业已经成为推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软件服务业作为一种“无污染、微能耗、高就业”的产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其具有自身的高增长性、与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的高关联性以及对传统产业的高渗透性等特点,是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必要支撑。国内外软件产业发展的实践证明,软件园区作为产业发展关键要素的载体,在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发展过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它需要为软件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完善的、必要的产业要素集聚平台,实现了各类要素互动协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各类要素的效用。论文首先对软件园区的发展要素进行分析。从外部层面来看,包括城市的产业结构、政府的产业引导、政府的产业政策和城市的自然条件等方面,从内部层面来看,包括园区的基础设施、办公条件和产业发展服务平台等方面,都会影响和制约着软件园区的发展。然后论文通过沈阳国际软件园与国内其他的软件园区和沈阳已有的其他园区相比,找出沈阳国际软件园存在的差距与不足。虽然在沈阳已有的软件园区中规模最大,但是与国内知名的软件园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其中不仅仅表现在园区规模、配套设施等方面,更重要的是表现在相应的产业发展服务方面。最后通过研究,找到沈阳国际软件园的发展对策。第一,要给园区清晰的定位,园区主要为什么类型的企业提供服务。第二,园区需要搭建什么样的平台,才能更好的为企业服好务;第三,园区以联盟或协会的形式建立哪些组织,才能更好的把企业的资源整合和充分利用起来;第四,园区需要政府提供什么样的政策支持,才能为企业提供更好的产业环境。
赵枫[10](2010)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中国服务外包基地的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信息技术浪潮的迅猛发展,许多跨国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将非核心业务流程进行服务外包,而发展中国家以低成本优势及不断优化的投资环境成为了服务外包的承接地。在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产业转移过程中,规模经济效应和专业化效应促使全球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高速成长,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正在努力提升自身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能力,以期处于服务外包产业链中的更有利位置。面对这一历史机遇,中国从国家战略的层面,全面规划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布局,以承接服务外包为助推器,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低碳经济在GDP中比重,促进地区经济的高速可持续发展。自2000年开始,我国已陆续确立了11个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6个国家级软件出口基地,14个中国服务外包基地,4个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基地,20个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经过近10年的发展历程,目前急需建立一个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基地进行综合评价,促进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全面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在此背景下,本文依据波特的竞争力“钻石”模型理论和相关的区域竞争力理论以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产业特征,在寻找共性、量表设计、样本选取、数据采集和因子提取的基础上建立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应用模糊多因素、多层次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14个基地城市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排序,并应用聚类分析法对各基地城市进行定位,并提出对策建议。这一研究对科学地判断我国各基地城市在产业竞争力方面的差距,正确把握形成差距的因素和原因,指导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承接地优化资源配置,为国际跨国公司在选择服务外包承接地时提供参考和依据,同时可以为国家宏观指导各基地城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依据。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产业集聚特征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内在机理进行理论研究和分析。这一部分的研究首先是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相关概念的界定入手,并从北美产业分类体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银行、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中国统计局、中国工信部等角度对信息技术产业、服务外包、ITO、BPO和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等概念进行界定。其次,总结归纳了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产业特征,指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具有知识资源技术特征、数字化产品特征、垄断的市场特征、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特征和产业集聚的创新效应特征,说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主要不是靠投资和劳动的增加而是靠技术和知识的投入,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中技术、知识、创新、从业人员水平、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等非常重要。第三,对全球软件和信息服务市场进行对比分析,并着重从全球服务外包转移方市场、承接方市场来研究,说明在评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时其产业规模、出口能力、国际跨国公司进园数量、企业运营成本等也至关重要。最后,在对比分析了中国14个城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产业规模能力、出口能力、从业人员结构和企业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主题: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问题,并对这一问题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和评论,确立了本文主题的研究框架、思路和方法。2.基于波特的竞争力“钻石”模型理论和因子分析方法建立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这一部分的研究是以波特的竞争力“钻石”模型理论为研究起点,以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为研究主线,对竞争力指标评价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初步预选了54个指标作为理论预选,并将其制成问卷进行评价指标的专家筛选。然后,以回收的有效问卷为基础,使用因子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因子提取和解释能力分析。以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截取数据,确定提取5个因子,并命名为产业规模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源竞争力、企业运营成本和环境支撑力5个一级指标,通过研究发现,这5个因子可以解释变量总方差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说明本文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全面的评价了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竞争力。最后,根据上述原理,创建了一个含有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48个三级指标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详细说明和分析。这一部分是后面从数量上研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指标权重的理论基础。3.采用层次分析法研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问题。这一部分的研究是从选择层次分析法作为本文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开始的,并对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方法进行概述,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分别构造产业规模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源竞争力、企业运营成本、环境支撑力等各级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判断矩阵模型,确定各指标权重,并对各指标权重的有效性和各指标的组合一致性进行验证。最后,得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各级指标的权重。这一部分是后面从数量上研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的基础。4.基于本文已建立的评价体系和指标权重,采用模糊多因素、多层次综合评判方法和聚类分析法研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排序、定位问题。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已建立的评价体系和确定的指标权重,选择模糊多因素、多层次综合评判方法作为竞争力综合评价的研究方法,确定中国14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为评价对象,利用2007年数据,对中国14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分别从产业规模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源竞争力、企业运营成本、环境支撑力等5个方面进行优劣势评价、排名和分析。最后,为了在我国14个城市中找出该产业发展具有共同特点的一些城市,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我国14个城市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进行聚类分析,将我国14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分成几类,找出每一类共同的特点,以利于更好的研究各地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定位,从而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政策,促进全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这一研究对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政策的制定、投资的决策以及产业的管理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5.在前面各部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本文总的结论和建议。一是本文创建了一个包含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48个三级指标的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本指标体系比较全面的评价了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竞争力;二是利用本文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确立了北京、深圳、上海属于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的第一层次,南京、成都、大连、杭州、广州属于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的第二层次,济南、天津、西安、武汉、长沙和合肥属于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的第三层次;三是利用本文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发现了北京、上海、深圳主要适合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端产品的开发;大连、成都、西安、武汉、合肥、长沙和济南主要适合服务外包业务,属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低端产品的开发;杭州、南京、广州和天津适合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中端产品的开发。发现北京、杭州、广州、南京主要针对于内需市场;深圳、上海、大连、天津主要针对于外需市场,会更有利于全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整体发展。最后,根据本文研究结果,建议建立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塘软件服务外包产业集聚;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软件服务外包产业集聚;以深圳为中心,沿珠江沿岸广州、珠海等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软件服务外包产业集群;以大连为对外窗口的东北地区软件服务外包产业集群,打造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的领军城市;建立以武汉、成都、西安为中心的中西部服务外包交付中心。本文的研究为全面规划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长期发展的产业布局,整体提升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为我国政府制定科技政策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1.本文创建了一个包含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48个三级指标的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这一系统比较符合我国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宗旨,比较全面的评价了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竞争力。2.科学地确定了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各要素的权重,通过引入比例标度用数指标所构成的矩阵,用来确定各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权重稀疏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各项指标权重的相对客观性,从而避免指标权重的主观性,更加强调合理性。3.对我国14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进行评价排名、聚类和定位,研究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的优势和劣势,找出每一类基地城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产业发展共同特征,对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进行合理的国家统一产业布局提出了建议。
二、西安软件园成为国家软件出口基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安软件园成为国家软件出口基地(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产业集群创新的多维邻近协同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产业集群是创新的重要载体 |
1.1.2 不同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呈现明显差异 |
1.1.3 邻近研究视角的兴起及现有研究的不足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产业集群理论 |
2.1.2 新经济地理理论 |
2.1.3 创新网络理论 |
2.1.4 知识管理理论 |
2.2 邻近与创新的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外研究概况 |
2.2.2 邻近与合作创新 |
2.2.3 邻近与知识溢出 |
2.2.4 邻近与创新网络 |
2.3 产业集群创新研究综述 |
2.3.1 知识溢出与集群创新 |
2.3.2 网络特征与集群创新 |
2.3.3 环境因素与集群创新 |
2.3.4 竞合关系与集群创新 |
2.4 多维邻近与产业集群创新研究综述 |
2.4.1 产业集群的邻近问题 |
2.4.2 单一或多维邻近与集群创新 |
2.5 文献评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维邻近对产业集群创新协同作用的分析框架 |
3.1 产业集群创新相关概念界定 |
3.1.1 产业集群 |
3.1.2 产业集群创新 |
3.1.4 产业集群创新绩效 |
3.2 产业集群多维邻近辨析 |
3.2.1 现有关于多维邻近的不同理解 |
3.2.2 对多维邻近的重新认识 |
3.2.3 多维邻近的特点 |
3.2.4 产业集群多维邻近界定 |
3.3 邻近势能概念的提出 |
3.3.1 邻近势能的概念 |
3.3.2 邻近势能的性质 |
3.4 多维邻近对产业集群创新协同作用框架构建 |
3.4.1 多维邻近形成邻近势能 |
3.4.2 邻近势能转化为创新动能 |
3.4.3 创新动能转化为创新绩效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维邻近对产业集群创新的协同作用路径与机制 |
4.1 研究方法与案例选取 |
4.1.1 研究方法 |
4.1.2 案例选取及背景介绍 |
4.2 数据收集与处理 |
4.2.1 数据收集 |
4.2.2 数据处理 |
4.3 研究发现 |
4.3.1 多维邻近对集群创新的直接作用路径 |
4.3.2 多维邻近对集群创新的间接作用路径 |
4.3.3 多维邻近对集群创新的外部作用路径 |
4.3.4 三种邻近在集群创新中的不同角色 |
4.3.5 三种邻近协同促进集群创新的机制 |
4.4 结果讨论 |
4.4.1 多维邻近对集群创新的协同作用路径 |
4.4.2 多维邻近对集群创新的协同作用机制 |
4.5 主要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产业集群不同阶段多维邻近对集群创新的影响 |
5.1 产业集群演化阶段的划分 |
5.2 基于集群演化阶段的多维邻近与创新绩效的时变关系 |
5.2.1 研究假设 |
5.2.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2.3 变量设定及测度指标选取 |
5.2.4 假设检验与结果分析 |
5.3 结果讨论 |
5.3.1 创新活动支持力度的调节作用 |
5.3.2 多维邻近对集群创新的动态影响 |
5.4 主要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多维邻近不同组合对集群创新的影响 |
6.1 基于多维邻近协同作用的产业集群创新sd模型构建 |
6.1.1 问题界定 |
6.1.2 单一邻近与产业集群创新子系统 |
6.1.3 多维邻近与产业集群创新总系统 |
6.1.4 模型变量与方程构建 |
6.1.5 模型有效性检验 |
6.2 仿真模拟与结果分析 |
6.2.1 单一邻近变化模式 |
6.2.2 两种邻近组合变化模式 |
6.2.3 三种邻近组合变化模式 |
6.3 结果讨论 |
6.3.1 过度邻近对集群创新的影响 |
6.3.2 不同邻近之间的弥补作用 |
6.3.3 不同组合模式对集群创新的影响 |
6.4 主要结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基于邻近视角的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政策建议 |
7.2.1 根据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政策 |
7.2.2 注重各种邻近的协同作用 |
7.2.3 建立长期的产业共生计划 |
7.3 研究局限与不足 |
7.4 未来的研究方向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4)西安软件园竞争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安软件园竞争力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
二、西安软件园发展的内部机理 |
三、西安软件园发展的产业环境 |
四、小结 |
(5)西安高新区软件产业集群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
1.4.1 创新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软件产业的界定及其特点 |
2.1.1 软件产业的界定 |
2.1.2 软件产业的特点 |
2.2 产业集群理论 |
2.2.1 产业集群的概念 |
2.2.2 产业集群的分类 |
2.2.3 钻石模型理论 |
第三章 西安高新区软件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西安软件园概况 |
3.2 西安高新区软件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3.2.1 生产要素 |
3.2.2 需求条件 |
3.2.3 相关产业与支持性的产业 |
3.2.4 企业战略竞争与企业结构 |
3.2.5 机会和政府 |
3.3 西安高新区软件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西安高新区软件产业集群发展评价分析 |
4.1 西安高新区软件产业集群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1.1 建立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
4.1.2 指标选取的依据 |
4.1.3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4.2 指标相对权重的确定 |
4.2.1 权重确定的方法和步骤 |
4.2.2 层次结构模型的构建 |
4.2.3 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确定 |
4.2.4 各指标对软件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力排序 |
4.3 西安高新区软件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分析 |
4.3.1 评价体系各指标指数值和总指数值的计算 |
4.3.2 评价分析 |
4.3.3 结论 |
第五章 促进西安高新区软件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完善政府服务职能,提高软件企业自主性 |
5.2 加强政产学研互动合作,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
5.3 培养骨干企业带动软件集群发展 |
5.4 加强本地合作,形成特色软件产业集群 |
5.5 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合理软件人才结构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6)IT服务外包中基于冲突解决的知识共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和流程 |
1.4.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离岸 IT 服务外包的相关理论 |
2.1.1 离岸 IT 服务外包的定义 |
2.1.2 离岸 IT 服务外包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 |
2.1.3 IT 服务外包的业务范畴和价值体现 |
2.2 跨文化知识共享的相关理论 |
2.3 边界跨越的相关理论 |
2.4 文化交融的相关理论 |
第三章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构建 |
3.1 研究变量与理论假设 |
3.1.1 冲突解决 |
3.1.2 文化交融 |
3.1.3 信任 |
3.1.4 沟通 |
3.1.5 边界跨越 |
3.1.6 知识共享 |
3.2 理论模型构建 |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调查实施 |
4.1 调查研究目的 |
4.2 调查设计及调查实施 |
4.2.1 问卷设计 |
4.2.2 样本区域描述 |
4.2.3 问卷发放与数据收集 |
4.2.4 调研样本描述 |
第五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5.1 样本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5.1.1 样本的信度分析 |
5.1.2 样本的效度分析 |
5.2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5.2.1 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
5.2.2 一阶验证性因子分析 |
5.2.3 结构模型的拟合检验 |
5.3 实证分析的结果讨论 |
第六章 管理启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附录A:预调研调查问卷 |
附录B:正式调查问卷 |
(7)IT外包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
1.1 研究理论 |
1.2 研究假设 |
1.2.1 信任。 |
1.2.2 业务熟悉度。 |
1.2.3 合作双方关系。 |
1.2.4 信息技术能力。 |
1.3 概念模型 |
2 研究方法 |
2.1 调查对象与问卷设计 |
2.2 样本数量与问卷回收 |
3 实证研究结果 |
3.1 效度与信度分析 |
3.2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8)基于关系质量的IT外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知识转移的基本理论 |
2.1.1 知识转移的定义 |
2.1.2 知识转移的分类 |
2.2 IT 外包的相关理论 |
2.2.1 IT 外包的概念 |
2.2.2 IT 外包的理论基础 |
2.3 关系质量的相关理论 |
2.3.1 关系质量的定义 |
2.3.2 关系质量的维度划分 |
2.4 基于关系质量的IT 外包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三章 基于关系质量的IT 外包知识转移理论模型构建 |
3.1 概念模型构架 |
3.2 研究变量及假设的提出 |
3.2.1 自变量 |
3.2.2 中介变量 |
3.2.3 因变量 |
第四章 问卷形成和数据分析 |
4.1 调查问卷设计 |
4.1.1 调查问卷设计思路和构成 |
4.1.2 调查问卷的变量说明 |
4.2 问卷发放与数据收集 |
4.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4.2.2 问卷发放和回收 |
4.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1 项目人员特征统计 |
4.3.2 IT 外包项目的特征统计 |
4.3.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4.4 数据效度和信度分析 |
4.4.1 样本的效度分析 |
4.4.2 样本的信度分析 |
第五章 结构方程模型的检验 |
5.1 结构方程模型概述 |
5.2 总体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5.2.1 初始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5.2.2 结构方程模型的修正与检验 |
5.2.3 实证分析结果总结 |
5.3 不同地区下的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5.3.1 西部地区的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5.3.2 东部地区的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5.3.3 东西部地区实证结果总结 |
5.4 研究启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主要创新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附录A |
附录B |
(9)发展沈阳国际软件园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中国软件园区发展现状及建设发展的要素 |
2.1 中国软件园区发展现状 |
2.1.1 园区特色渐趋明显 |
2.1.2 园区引导作用、辐射作用逐步显现 |
2.1.3 专业化、规范化的园区经营管理模式将逐步形成 |
2.1.4 园区间展开竞争与合作 |
2.2 软件园建设发展的外部要素 |
2.2.1 软件园所在城市是否适合发展软件产业 |
2.2.2 政府的产业引导 |
2.2.3 政府的产业扶持政策 |
2.2.4 城市的自然文化环境 |
2.3 软件园建设发展的内部要素 |
2.3.1 良好的基础设施与服务平台 |
2.3.2 良好的产业发展服务平台 |
第3章 沈阳国际软件园概况 |
3.1 沈阳国际软件园有限公司概况 |
3.2 沈阳国际软件园总体规划 |
3.3 沈阳国际软件园建设和运营现状 |
第4章 沈阳国际软件园与其他园区的比较分析 |
4.1 与中国国内其他城市软件园区的比较分析 |
4.1.1 大连软件园 |
4.1.2 齐鲁软件园 |
4.1.3 西安软件园 |
4.1.4 天津滨海高新区软件园 |
4.1.5 与中国国内其他城市软件园区的综合比较 |
4.2 与沈阳市其他园区的比较分析 |
4.2.1 皇姑软件大厦 |
4.2.2 火炬信息产业园 |
4.2.3 沈阳数字识别技术装备产业园 |
4.2.4 东北总部基地 |
4.2.5 与沈阳市其他园区的综合比较 |
第5章 发展沈阳国际软件园的措施 |
5.1 清晰定位沈阳国际软件园的产业发展特色 |
5.1.1 引入众多世界500强企业的研发中心 |
5.1.2 集聚工业软件开发企业 |
5.1.3 集聚工业研发与设计型企业 |
5.1.4 建成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基地 |
5.1.5 引入中国移动位置服务基地 |
5.1.6 建设IT教育培训基地 |
5.2 搭建好软件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 |
5.2.1 搭建人力资源服务平台 |
5.2.2 搭建产业政策咨询服务平台 |
5.2.3 搭建法律咨询服务平台 |
5.2.4 搭建投融资服务平台 |
5.3 成立与建设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 |
5.3.1 建立沈阳软件园区联盟 |
5.3.2 搭建沈阳软件与信息服务公共平台 |
5.3.3 成立沈阳市两化融合企业联盟 |
5.4 争取更多政府在产业政策上的大力扶持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中国服务外包基地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1.1.1 蓬勃发展的服务外包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1.2.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
1.2.3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述 |
1.3 研究的基本框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的基本框架 |
1.3.2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 |
2.1 信息技术产业概念的界定 |
2.1.1 《北美产业分类体系》(NAICS)对信息技术产业的界定 |
2.1.2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信息技术产业的界定 |
2.1.3 《世界银行》对信息技术产业的界定 |
2.1.4 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对信息技术产业的界定 |
2.1.5 中国对信息技术产业的界定 |
2.2 服务外包概念的界定 |
2.2.1 服务外包概念的界定 |
2.2.2 服务外包的分类 |
2.3 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概念的界定 |
2.3.1 信息服务业概念的界定 |
2.3.2 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概念的界定 |
3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产业特征 |
3.1 具有以知识为资源的技术特征 |
3.2 具有数字化的产品特征 |
3.3 具有垄断市场性质特征 |
3.4 具有产业集聚特征 |
3.4.1 产业集聚的创新效应 |
3.4.2 产业集聚的经济规避效应 |
3.4.3 产业集聚经济效应 |
4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 |
4.1 全球服务外包市场现状 |
4.1.1 转移方市场总体情况 |
4.1.2 承接方市场总体情况 |
4.2 印度服务外包市场现状 |
4.3 中国服务外包市场现状 |
4.3.1 中国离岸服务外包市场总体情况 |
4.3.2 中国业务流程外包市场总体情况 |
4.3.3 中国服务外包客户分布情况 |
4.3.4 中国服务外包政策支持情况 |
4.4 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总体情况 |
4.4.1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规模能力 |
4.4.2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出口能力 |
4.4.3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从业人员结构 |
4.4.4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状况 |
5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建立 |
5.1 产业竞争力的概念和测度理论依据 |
5.1.1 产业竞争力的概念 |
5.1.2 产业竞争力的测度理论依据 |
5.1.3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测度视角 |
5.2 评价体系的经验研究 |
5.3 评价目的与指标构建原则 |
5.3.1 评价目的 |
5.3.2 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 |
5.4 评价指标的构建方法 |
5.4.1 构建方法概述 |
5.4.2 因子分析法 |
5.5 评价指标的选择步骤 |
5.5.1 评价指标的理论预选 |
5.5.2 评价指标的专家筛选 |
5.5.3 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评价指标的选取与命名 |
5.6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建立 |
5.6.1 产业规模竞争力 |
5.6.2 技术创新能力 |
5.6.3 人力资源竞争力 |
5.6.4 企业运营成本 |
5.6.5 环境支撑力 |
6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6.1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6.1.1 评价方法概述 |
6.1.2 层次分析法 |
6.2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
6.2.1 构造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
6.2.2 构造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判断矩阵模型 |
7 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综合评价 |
7.1 模糊多因素、多层次综合评判方法 |
7.2 数据采集 |
7.3 评价对象 |
7.4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综合评价 |
7.4.1 产业规模竞争力评价 |
7.4.2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
7.4.3 人力资源竞争力评价 |
7.4.4 企业运营成本评价 |
7.4.5 环境支撑力评价 |
7.4.6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综合评价 |
7.5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聚类分析 |
7.5.1 系统聚类分析法 |
7.5.2 聚类要素的数据处理 |
7.5.3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各项指标的聚类分析 |
8 结论及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8.3 总结与展望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西安软件园成为国家软件出口基地(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产业集群创新的多维邻近协同作用研究[D]. 樊贵莲. 山西财经大学, 2018(05)
- [2]推动我国软件园区创新发展[J]. 李丽,李勇坚. 全球化, 2018(04)
- [3]品质西安 魅力软件 人文新城[J]. 李燕妮,白杨,吴增军. 服务外包, 2016(05)
- [4]西安软件园竞争力分析[J]. 王雪娟,马亚妮,党佩英,王晶. 新西部(理论版), 2015(01)
- [5]西安高新区软件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 许旸. 西安石油大学, 2013(08)
- [6]IT服务外包中基于冲突解决的知识共享研究[D]. 田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3(S2)
- [7]IT外包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信妍. 情报杂志, 2011(S1)
- [8]基于关系质量的IT外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 信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1(07)
- [9]发展沈阳国际软件园的对策研究[D]. 冯凯. 东北大学, 2010(05)
- [10]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中国服务外包基地的评价[D]. 赵枫. 东北财经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