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形势下文献检索课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何美子[1](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之问”。青年是国家的未来,重视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既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多元文化的侵袭、个体自我意识的萌发,使得人们遭遇前所未有的认同危机,如何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任务。价值观乃文化之核心。价值观和价值观教育始终存在于一定的文化之中,核心价值观教育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认同教育。本研究着眼于大学生群体,使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系统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等方法,以文化认同为研究视域,探究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议题,既拓展了研究思路,又为其提供了学理性依据。通过对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概念的界定与梳理,对其进行了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三个维度的划分,制定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调查问卷”。通过对上海、武汉、成都、大连地区不同层次的12所高校142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三个维度的1 1个指标,除“行为体验”之外10个指标均显着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三个维度、“四个自信”的认同度以及样本基本情况变量中的7个变量均显着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多因素影响综合模型,并对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状与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当前认同的总体状况较好,但仍存在认知认同与行为认同的错位、内涵认同与现状认同的不平衡、主体内部差异等问题,究其原因,包括国家、社会、高校以及大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因素。本研究聚焦高校,基于价值性、结构性、群体性、阶段性的目标导向,以“分别提高,协同整合”为基本思路,在“大思政”、文化育人以及知行合一的原则下,建立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情感认同以及行为认同的“三位一体”立体化教育模式。一是以认知认同的“三性”为主线增强认同的引导力,包括认知认同的科学性、全面性以及连续性三个方面;二是以情感认同的“五融合”为着力点增强认同的驱动力,包括主体融合、情感融合、视域融合、话语融合以及场域融合五个维度;三是以行为认同的“两个实践”为依托增强认同的践行力,包括生活化的实践与社会化的实践两个层面。
周利娜[2](2020)在《云南师范大学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思想的具体化,是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基本问题,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依据,是高校怎样培养人的动力保障,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因素。人才培养模式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社会教育需求的多样化发展,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培养过程的实施、培养评价的开展具备指导性意义,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一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问题、影响因素和改进措施,为专业发展及人才培养提供应有的服务。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开展研究,对国内外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影响因素、结构维度以及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与总结。本研究基于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和能力本位教育理论展开研究,并且结合国家和云南省层面关于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的政策解读,为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构建了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研究将人才培养模式划分为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评价三个维度,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人口学变量对学生对于培养过程满意度的影响没有显着性差异。研究发现,云南师范大学东南亚小语种专业的学生对人才培养的整体认同程度属于中等微偏上水平,存在既定培养目标与社会实际需求差异化、课程规划与学生需求不完全符合,教学实施过程存在认知偏差、师资队伍建设体系不完备,生源区域性限制、教学环境差、评价体系部分缺失等问题。针对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国家、社会、高校和学生四个层面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分析,严格按照本文所界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维度,提出强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功能、深化课程体系的实用性和合理性、优化教师与学生管理制度、加强教学过程的实效性和提高人才培养评价的完整性和反馈作用五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雷阳[3](2020)在《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提升研究》文中提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针对新时代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了“六要”标准,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1)同时,随着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和新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出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面临着在新时代下如何提高自身素养以及如何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各种挑战,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由于没有明确自身应具备的素质而不能及时结合新要求在课堂中教育教学的情况。由此可见,如何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以适应新时期要求是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以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为什么提升——提升什么——怎么提升”为主线,首先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提升的背景,说明“为什么”的问题。其次依据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时代背景,结合中学思想政治课特点,梳理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的主要内容,说明“是什么”的问题。最后,以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的主要内容为目标,依据时代背景探索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的提升路径,说明“怎么做”的问题,进而为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贡献力量。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提升的背景。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梳理和现实条件的审视,本部分从习近平教师观赋予的新使命、信息化社会的新挑战和教育发展新目标的新要求三个视角出发对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提升的背景进行分析,析出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被赋予了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守正创新的新使命,面临着对教师主导地位、角色定位以及教学能力更新与应用的新挑战,要适应提升创新性思维能力、因材育人素养以及专业知识深广的新要求。第二部分,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的主要内容。本章按照“政治素养”“师德素养”“业务素养”三个方面来深刻理解“六个要”的科学内涵,梳理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的主要内容,即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人格要正、自律要严六个方面。第三部分,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的提升路径。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师资队伍要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为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能承担“新使命”、面对“新挑战”和承担“新要求”,本研究以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的主要内容为目标,提出了国家要营造助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提升的外部环境、学校要加强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的培养培训工作、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增强提升自我的动力与能力等提升路径。
程明喜[4](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文中提出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设计主体进行课程设计时所持的导向性的价值观,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确定中的选择性倾向。课程价值取向伴随课程设计的技术安排和要素实施的全过程,是课程设计具体技术背后的“幽灵”和“无形的手”。笔者在长期从事教师培训过程中发现,当前,我国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思想观念多样、课程设计理念纷繁芜杂、各种声音此消彼长现象。由于缺少研究,很多课程参与主体,包括不同培训机构、课程设计者、培训者、参培教师等课程取向意识缺失,无法在相对共识、清晰的课程立场下有效沟通、设计课程并形成合力,这是导致教师培训“无序”与“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立足于我国教师培训的历史与现实,视界从1978年起至2018年,整整贯通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研究旨在考察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三是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以教师培训历史发展为主线,聚焦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主要采取了文献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和德尔菲法。一是文献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确立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依据不同时期教师培训重要政策和关键事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进行了“四阶段”划分。将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置于历史坐标下,还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历史真相。二是文本分析。研究按教师培训发展四阶段展开,选取了不同时期多种形态的教师培训课程37份,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三方面展开文本分析,揭示了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并依据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做出判定,最后,确定了不同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而全面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变迁。三是德尔菲法和访谈法。通过文献阅读,初步圈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运用德尔菲法,通过对11位培训专家的函询,确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六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育改革与发展、培训政策与标准、培训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最后,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及参训教师的访谈,揭示了不同因素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以及“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取向;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课程呈现出能力中心取向;“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课程呈现出专业发展取向与综合素养取向并存取向。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整体上呈现出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专业发展、向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第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形成与变迁受多种因素影响。第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本研究提出的建议是:一是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第一,加强教师培训课程研究,提升课程取向意识,在明晰的课程取向指导下实施课程设计技术;第二,加强教师培训政策、标准和理论学习,确保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和规范的课程设计技术。二是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第一,把握教育改革与教育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作出正确判断;第二,有意识地建立课程设计团队,避免课程设计者个体视角偏见和经验束缚;第三,本着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设置培训项目,基于教师实际,聚焦主题设计培训课程。三是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第一,立足教育改革与发展,及时更新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提供依据;第二,立足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及时出台教师培训政策、推广教师培训经验。四是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第一,进行综合素养取向下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第二,选择知识社会学视角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行深度分析。
刘凤侠,王立新[5](2017)在《多角色融合培养文献检索课教师的探索与实践——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针对当前高校文检课教师队伍存在的师资队伍断层、培训进修机会少、知识结构多元化缺失、教师角色定位不明确等现状,结合沈阳农业大学文检课教师、查新员及学科馆员深度融合的师资培养模式的实践及多年文检课的教学经验,提出文检课师资队伍建设新思考。
吴青[6](2014)在《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模式创新探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文献检索课由于课程本身、教师自身和教学方法等因素的影响,教学效果较低,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是:以教材为本,优化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改进教学方法;以实践为依据,优化课程设置;以网络为平台,创新教学媒介。
郭敏[7](2012)在《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视域的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研究》文中指出鉴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求的背景,本研究从教师专业发展视域,通过多种研究方法等,对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发展历程、新中国高校教师有关职后教育政策和我国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现状分析与考察,力求在把握我国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发展的基本脉络、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推进我国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发展的建议,以期为国家相关部门制定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政策提供参考。全文除绪论和结束语外,研究正文共分为四章。绪论中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内容、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研究假设、研究的主要问题和重点与难点、拟创新之处,并对文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及其关系进行了阐释。第一章,教师专业发展与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关于“教师专业发展”,不同学者的理解有所的不同,其中包括诸多与教师专业发展相关度比较高的概念;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也有着比较厚实的根基,但主要涉及中小学教师的发展。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既需要体育教师个体自身在其职业生涯中不断的努力,也需要教师个体职业生涯环境中各种促进因素的和谐。职后教育是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第二章,国内外教师职后教育的发展历程。国外,早在17世纪末英国已出现教师职后教育。从1944年《麦克奈尔报告》的颁布到1972年《詹姆斯报告》的产生以及20世纪初的终身教育思想影响,由法国保罗·郎格朗提倡的“职后教育”现已在许多国家形成共识;国外高校,尤其是一流的高校都注重通过各种有效机制促进教师职后教育的发展和保障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水平。国内,新中国成立后,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在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60多年的历程中,历经了因在不同历史背景和政策而显现出不同历史特征的六个阶段。第三章,我国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现状研究。现行国家有关高校教师职后教育的政策和遍及全国的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组织已成为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发展的保障,而高校教师资格认定与聘任制度的实施是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主要有“在岗”与“离岗”两种教育方式和多种教育形式与内容,多数教师趋向于“在岗”的职后教育方式并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不同职称与学历背景的教师对职后教育的认识存在差别;目前,国家还缺乏对体育教师参与职后教育的鼓励与支持性政策和专门指导理论;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发展整体规划与分类形式还存在不足等。第四章,进一步推动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发展的思考。根据不同类型高校的发展要求和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技能表现特征,在分析高校教师职后教育有关政策法规、高校教师资格证制度和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存在不足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推动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发展与改进的思考与建议。
陈喜红[8](2012)在《普通本科高校文检课建设策略探讨——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阐述了文检课开设的必要性,介绍了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开设文检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文检课建设对策。
陈丽[9](2011)在《新时期医药院校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探讨》文中认为简述信息素质教育环境下医药院校文献检索课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分析当前文献检索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包括教材内容要有专业特色、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王大磊[10](2011)在《共和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关键。因此,制定科学的教师政策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旨在对我国建国以来的中小学教师政策进行系统的历史考察和逻辑分析,并努力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当代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政策内容的若干建议。本论文除导言外,共分五章,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通过对近现代及建国后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的历史回顾,可以看到经过不断的调整与发展,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政策主要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由传统的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实现了教师教育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职后培训进修的一体化;二是由封闭的师范教育体系向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转变;三是由中专、大专、本科构成的传统三级师范教育体制向由大专、本科、研究生构成的新三级师范教育体制转变。进入新的世纪以来,随着一系列教师教育政策的出台和完善,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师教育体系的完善。教师教育标准体系的建立、教师教育体制的创新、教师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教师教育国际化、教师教育公平等将是其发展的趋势,最终目的是建立与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师和教育的需求。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四章,把我国建国以来制定的教师专业发展政策分为教师准入政策、教师任用政策和教师待遇政策三部分,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考察、分析和反思。第二章,重点阐述了要把好中小学教师的“入口”关,从政策上规范中小学教师的任职资格标准,严格教师准入制度,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教师岗位聘任制,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迫切要求。第三章的教师任用政策,从教师培训政策、教师评价政策、教师评聘政策、教师激励政策4个方面阐述了建国以来我国教师任用政策的制定、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其中在教师激励方面的政策制定很不完善,有必要借鉴新加坡等国家在激励教师工作方面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从而切实调动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第四章的教师待遇政策从教师地位、教师职业权利、教师工资、教师福利等方面阐述了我国中小学教师待遇政策的历史发展变化过程,强调了教师待遇政策在整个教师政策体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第三部分是第五章,以W区为个案具体探讨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近几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促进城乡教师均衡发展的政策。主要包括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免费师范生政策、农村教师编制改革政策、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和新教师统一招聘政策、严禁聘用代课教师、大规模农村教师培训、城乡教师交流等政策。这些政策在W区得到很好的执行,然而仍有不足之处。文章最后根据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政策在建国后实施的实际情况及本人在实践中的广泛调查提出了一些建议:明确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的目标和方向,促进政策执行者及相关人员对政策的理解,尽快提高执行主体的执行能力,政策制定需要考虑政策之间的兼容性。同时要重新定位政府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角色,切实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政策在政府教育中的地位从边缘到教育政策中心的转变。
二、新形势下文献检索课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形势下文献检索课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1.2.2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本理论阐释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新时代大学生 |
2.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1.3 文化认同与价值观认同 |
2.2 文化认同与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辩证关系 |
2.2.1 文化认同是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础 |
2.2.2 核心价值观决定文化的根本性质与深层意义 |
2.2.3 文化认同与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进程具有内在统一性 |
2.3 文化认同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必要性 |
2.3.1 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迫切需要 |
2.3.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 |
2.3.3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客观需要 |
2.3.4 坚定中国文化自信的内在需要 |
2.4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维度 |
2.4.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本内涵 |
2.4.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主要维度 |
3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调查设计 |
3.1 研究框架的构建 |
3.1.1 维度指标设计与操作化定义 |
3.1.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3.1.3 理论模型的构建 |
3.1.4 主体维度的全面分析 |
3.2 预调查问卷的形成与修正 |
3.2.1 预调查问卷的设计 |
3.2.2 预调查样本的构成 |
3.2.3 统计分析工具 |
3.2.4 预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3.3 正式调查问卷的构成 |
3.3.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总量表设计 |
3.3.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量表设计 |
3.3.3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量表设计 |
3.3.4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认同量表设计 |
4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证研究结果 |
4.1 正式调研样本的基本情况描述 |
4.1.1 学校因素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2 家庭因素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3 个人因素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 正式调研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4.2.1 信度分析 |
4.2.2 效度分析 |
4.3 假设检验 |
4.3.1 量表的相关分析 |
4.3.2 量表的回归分析 |
4.3.3 假设检验结果 |
4.4 理论模型的修正与解释 |
4.4.1 理论模型的修正 |
4.4.2 理论模型的解释 |
4.4.3 实证研究小结 |
5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5.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成效 |
5.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较高的知晓度与情感认同度 |
5.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较高认同度 |
5.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二个词内涵的较高认同度 |
5.1.4 “四个自信”的较高认同度 |
5.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的问题 |
5.2.1 认知认同与行为认同之间存在错位 |
5.2.2 内涵认同与现状认同存在不平衡性 |
5.2.3 大学生群体内部存在差异性认同 |
5.2.4 大学生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存在价值认同的危机 |
5.3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3.1 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与主体自觉之间存在内在张力 |
5.3.2 高校“三全育人”的实效性与思想文化主阵地之间存在内在张力 |
5.3.3 国家发展的现实性与大学生的理想性之间存在内在张力 |
5.3.4 世界大变局与意识形态安全之间存在内在张力 |
6 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对策 |
6.1 紧扣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核心目标 |
6.1.1 抓牢价值性目标 |
6.1.2 实践结构性目标 |
6.1.3 发展群体性目标 |
6.1.4 夯实阶段性目标 |
6.2 遵循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本原则 |
6.2.1 全面坚持“大思政”的原则 |
6.2.2 全域落实文化育人的原则 |
6.2.3 全程贯彻知行合一的原则 |
6.3 优化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施路径 |
6.3.1 以认知认同“三性”为主线增强认同的引导力 |
6.3.2 以情感认同“五融合”为着力点增强认同的驱动力 |
6.3.3 以行为认同“两个实践”为依托增强认同的践行力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调查问卷 |
附录B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云南师范大学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提高东南亚小语种人才培养质量是云南面向东南亚国家发展的现实需求 |
(二)云南省东南亚小语种人才培养的新机遇 |
(三)从多元文化校园中找到关注点——东南亚小语种人才培养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二)关于东南亚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与研究重难点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重难点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东南亚小语种 |
二、人才培养模式 |
三、东南亚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
二、能力本位教育理论 |
第二章 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政府层面——政策实施和文化认同需求 |
一、国家政策导向 |
二、文化认同需求 |
第二节 社会层面——企业对外发展需求 |
第三节 高校层面——区域高等教育发展需求 |
第四节 学生层面——就业选择转向需求 |
第三章 云南师范大学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调查研究对象 |
二、问卷编制与访谈提纲设计 |
三、问卷统计工具 |
四、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二节 数据统计与分析 |
一、调查对象统计情况分析 |
二、东南亚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现状分析 |
三、东南亚小语种人才培养过程现状在人口变量学上的差异分析 |
第三节 云南师范大学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模式实施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 |
一、云南师范大学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现状 |
二、云南师范大学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完善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
第一节 强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功能 |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构人才培养目标 |
二、强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引导功能 |
三、增强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控功能 |
第二节 深化课程体系的实用性和合理性 |
一、有效吸收实施主体反馈信息,改善课程规划 |
二、加大国内外高校沟通力度,合力解决国外课程管理问题。 |
三、以能力本位教育理论为基础,实行技能模块课程分流制度 |
四、强调隐形教育作用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性 |
第三节 优化教师与学生管理制度 |
一、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制度 |
二、加强学生管理制度 |
第四节 加强教学过程的实效性 |
一、教学模式选择多样化 |
二、多渠道获取资金保障,建设专业化教学环境 |
三、以专业教师团队为主导,合力改善教材问题 |
第五节 提高人才培养评价的完整性和反馈作用 |
一、丰富评价方式,注重评价过程 |
二、建立毕业生反馈调查体系,解决人才输出评价缺失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B:管理层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C:一线任课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D:在校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E:毕业生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评述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提升的背景 |
一、习近平教师观赋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新使命 |
(一)教师师德观赋予立德树人使命 |
(二)教师角色观赋予铸魂育人使命 |
(三)教师使命观赋予守正创新使命 |
二、信息化社会使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面临新挑战 |
(一)主导地位的挑战 |
(二)角色定位的挑战 |
(三)教学能力更新与应用的挑战 |
三、教育发展新目标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新要求 |
(一)创新性思维能力 |
(二)因材育人素养 |
(三)专业知识深广 |
第二章 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的主要内容 |
一、政治素养 |
(一)政治要强 |
(二)情怀要深 |
二、师德素养 |
(一)自律要严 |
(二)人格要正 |
三、业务素养 |
(一)思维要新 |
(二)视野要广 |
第三章 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的提升路径 |
一、国家要营造助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提升的外部环境 |
(一)大力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
(二)加强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的政策导向和投入力度 |
(三)完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考核评价体系 |
二、学校要加强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的培养培训工作 |
(一)高师院校要合理设置培养课程体系 |
(二)高中学校要深化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职业培训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增强自我提升的动力与能力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增强自我提升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增强自我提升的关键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理解及界定 |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 |
二、课程设计 |
三、价值与价值取向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理论意义 |
三、现实意义 |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的研究 |
一、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 |
二、教师培训历史分期研究 |
三、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研究述评 |
第二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的研究 |
一、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
二、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研究 |
三、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研究 |
四、教师培训课程问题与策略研究 |
第三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
一、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 |
第四节 关于教师培训的其他研究 |
一、教师培训思想研究 |
二、教师培训理论研究 |
三、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
四、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
五、教师知识与教师素质研究 |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本体论研究 |
第一节 价值取向及其相关范畴 |
一、价值与价值取向 |
二、价值取向形成的机制 |
三、价值取向的特点、作用与规定性 |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及其价值取向 |
一、一般意义课程的多种界说 |
二、教师培训课程 |
三、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 |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 |
第一节 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二节 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并举阶段(1989-1998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三节 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四节 “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 年至今)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分析 |
第一节 知识中心取向教师培训课程的探察(1978-1988 年) |
一、学历补偿培训:八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非学历培训:八十年代非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学历补偿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中心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
第二节 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分析(1989-1998 年) |
一、学历补偿与提高培训:九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课程特征分析 |
三、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向能力过渡取向的共性特征 |
第三节 能力中心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透视(1999-2009 年) |
一、全员教师岗位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教师培训课程能力中心价值取向的共性特征 |
第四节 专业发展与综合素养取向下教师培训课程的聚焦(2010 年至今) |
一、“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教师培训课程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
第六章 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确定 |
一、可能影响因素的圈定 |
二、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
三、影响因素的分类 |
第二节 影响因素的分析 |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 |
二、培训政策与标准 |
三、培训理论与实践 |
四、教育技术的发展 |
五、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
六、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 |
第三节 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
一、社会学的视角 |
二、课程目标的社会应对与选择 |
三、课程结构的社会谋划与平衡 |
四、课程内容的社会筛选与重组 |
五、培训方式的社会惯习与创新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呈现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向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 |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受多种因素影响 |
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一、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 |
二、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 |
三、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
四、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多角色融合培养文献检索课教师的探索与实践——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文检课师资队伍的现状调研 |
1.1 调研方法与内容 |
1.2 调研结果与分析 |
1.2.1 年龄结构及数量 |
1.2.2 职称及学历结构 |
1.2.3 学科背景及外语水平 |
1.2.4 教师编制及培训情况 |
2 文检课师资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知识陈旧过时, 师资力量薄弱断层 |
2.2 教师培训缺失, 继续教育形势严峻 |
2.3 学科背景单一, 复合型人才匮乏 |
2.4 教师角色缺失, 定位不明确 |
2.5 教学方法缺少创新, 理论与实践不能同步 |
3 培养复合型文检课教师的策略 |
3.1 建立文检课教师选拔及常态化培训机制 |
3.2 加强文检课教师教研能力的培养 |
3.3 实行文检课教师考评与动态管理结合的评价体制 |
3.4 加大文检课高端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 |
3.5 强化文检课教师综合素养能力的提升 |
(6)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模式创新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模式现状 |
1、对文献检索课的认识程度不够 |
2、文献检索课授课时间偏少 |
3、文献检索课开课时间不一 |
二、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模式低效的成因 |
1、文检课课程设置因素 |
2、文检课教师自身因素 |
3、文检课教学模式因素 |
三、创新高校文检课教学模式的途径 |
1、以教材为本, 优化教学内容 |
2、以学生为主体, 改进教学方法 |
3、以实践为依据, 优化课程设置 |
4、以网络为平台, 创新教学媒介 |
(7)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视域的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内容 |
三、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价值 |
四、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二) 国内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研究现状 |
五、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方法 |
六、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一) 研究思路 |
(二) 技术路线 |
七、研究假设、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和重点与难点、拟创新之处 |
(一) 研究假设 |
(二) 本研究的具体问题 |
(三)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四) 拟创新点 |
八、相关核心概念及其关系阐释 |
(一) 教师与体育教师、高校教师与高校体育教师 |
(二)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及其关系 |
(三) 终身教育、继续教育与职后教育 |
第一章 教师专业发展与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 |
第一节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 |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概述 |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 |
第二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与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 |
一、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
二、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
三、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是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内外教师职后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国外教师的职后教育发展 |
一、国外教师职后教育的发展历程 |
二、国外高校教师职后教育的经验 |
第二节 国内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历程 |
一、国内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发展 |
二、建国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历史回顾与及其发展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现状研究 |
第一节 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发展的保障与推动力 |
一、国家政策、法规和师资培训组织与机构体系的保障 |
二、高校教师资格认定与聘任制度是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
第二节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现行的主要方式 |
一、在职在岗教育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主流方式 |
二、在职离岗职后教育是目前高校培养高层次体育人才的重要教育方式 |
第三节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有关教育的政策与法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基础知识等内容 |
二、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知识教育 |
三、体育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的更新和最新前沿信息与体育技术的教育 |
四、现代教育思想及观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 |
五、现代教育技术、外语等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
六、课程和教学改革、教材建设与扩充体育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为主的教育 |
第四节 不同职称或岗位与学历背景的高校体育教师对职后教育的认识 |
一、不同职称或岗位的高校体育教师对职后教育的认识有多方面的一致 |
二、不同职称或岗位与学历背景的体育教师对职后教育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
第五节 目前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总体效果反映 |
一、教师参加的职后教育内容比职前所接受的教育内容更符合实际工作发展的需要 |
二、当前所开展的职后教育内容符合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 |
三、当前所开展的职后教育活动有较高的满意度 |
第六节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鼓励与支持高校体育教师参与职后教育的政策与措施还显不足 |
二、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发展缺乏明确的指导理论 |
三、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发展整体规划与分类形式存在不足 |
四、目前高校体育教师参与职后教育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进一步推动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落实国家有关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法规,配套出台相关工作细则 |
一、进一步贯彻落实政策法规,切实保障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权利 |
二、配套出台工作细则,保障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快速持续发展 |
第二节 改进我国高校教师资格制度 |
一、我国高校教师资格制度面临的形势 |
二、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教师资格制度中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 |
三、改进我国高校教师资格制度建议 |
第三节 建立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分类标准,实施高校体育教师职后分类教育 |
一、不同层次与类型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有不同的发展方向与要求 |
二、不同类型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需要分类开展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附件 |
附件1 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情况调查问卷表 |
附件2 关于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情况拟访谈调查的主要问题提纲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普通本科高校文检课建设策略探讨——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文检课开设的必要性 |
1.1 信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
1.2 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
1.3 学院发展的需要 |
2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开设文检课的现状及问题 |
2.1 文检课开设情况 |
2.2 教学方法手段落后 |
2.3 文检课教材缺乏新颖性 |
3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文检课建设对策 |
3.1 领导重视和改善教学环境 |
3.2 教学针对性 |
3.2.1 入馆教育 |
3.2.2 数据库 |
3.2.3 网络资源 |
3.3 师资队伍建设 |
4 结语 |
(10)共和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的历史变迁 |
第一节 近现代中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的概述 |
一、近代中国教师教育政策及特征 |
二、现代中国教师教育政策及特征 |
三、近现代中国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的反思 |
第二节 共和国成立后30年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的曲折变化(1949-1977) |
一、过渡时期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政策 |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政策 |
三、社会主义教育遭受严重破坏阶段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政策 |
第三节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的恢复与调整(1978-1989) |
一、三级师范体制的确立 |
二、重视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 |
三、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 |
第四节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的法制化、科学化和系统化(1990-2010) |
一、提出师范教育层次结构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 |
二、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及继续教育工程的启动 |
三、开放的、非定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新体系的形成 |
四、我国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的未来发展趋势 |
第二章 教师准入政策 |
第一节 教师的素质标准要求 |
一、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回顾 |
二、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实施中的问题 |
三、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分析 |
四、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改革对策 |
第二节 教师培养要求及教师职务任命制度 |
一、教师培养要求及其政策展望 |
二、我国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建设的历史考察 |
三、中小学教师的入职程序 |
第三章 教师任用政策 |
第一节 教师培训政策 |
一、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历史变迁 |
二、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分析 |
三、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建议 |
第二节 教师评价政策 |
一、新时期我国教师评价制度的回眸 |
二、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的现状审视 |
三、关于改进中小学教师评价政策的对策分析 |
第三节 教师评聘政策 |
一、教师法律身份问题 |
二、考核制度及择优评聘的竞争机制的建立 |
三、教师聘任合同的期限 |
四、完善教师权益的救济途径 |
五、教师职务聘任制的完善 |
第四节 对教师的激励政策 |
一、当前教师激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二、做好教师激励工作的对策 |
第四章 教师待遇政策 |
第一节 教师地位方面的政策研究 |
一、建国前教师地位的历史考察 |
二、建国后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的变化 |
三、提高中小学教师地位的战略意义 |
四、提高我国教师地位的策略 |
第二节 教师职业权利方面的政策研究 |
一、建国以来我国对中小学教师职业权利方面规定的考察 |
二、中小学教师所享有的法定权利分析 |
三、对现行中小学教师权利体系的反思 |
四、保障中小学教师合法权益的策略 |
第三节 教师工资方面的政策研究 |
一、我国中小学教师工资政策的考察 |
二、我国中小学教师工资政策的成就 |
三、建国后我国中小学教师工资政策的不足 |
四、中小学教师工资政策的改革措施 |
第四节 教师福利方面的政策研究 |
一、教师福利方面规定的政策考察 |
二、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福利的对策 |
第五章 个案研究:NY县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分析 |
第一节 建国前NY的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的有关情况 |
一、NY县概况 |
二、清末民初至建国前NY的教师政策 |
第二节 建国后至"文革"时期NY县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政策 |
一、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初创时期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状况 |
二、"文化革命"时期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 |
第三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20世纪末NY县的教师专业发展政策 |
一、民办教师队伍得到有效的整顿 |
二、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 |
三、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 |
第四节 21世纪以来W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的问题与对策 |
一、W区中小学教师轮岗制政策失真问题探讨 |
二、W区中小学代课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研究 |
三、推进W区基础教育发展的政策扫描与分析 |
四、从访谈看W区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的执行情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新形势下文献检索课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D]. 何美子.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2]云南师范大学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周利娜. 云南师范大学, 2020(12)
- [3]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提升研究[D]. 雷阳. 西南大学, 2020(01)
-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 程明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5]多角色融合培养文献检索课教师的探索与实践——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J]. 刘凤侠,王立新.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7(07)
- [6]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模式创新探究[J]. 吴青. 新西部(理论版), 2014(14)
- [7]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视域的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研究[D]. 郭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5)
- [8]普通本科高校文检课建设策略探讨——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为例[J]. 陈喜红.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2(02)
- [9]新时期医药院校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探讨[J]. 陈丽.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1(06)
- [10]共和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研究[D]. 王大磊.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