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据大集中不利是现实(论文文献综述)
侯拓宇[1](2021)在《基于微气候感知的严寒城市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商业活动日趋频繁,商业区功能拓展,大型商业区成为我国大、中城市城市双修、旧城更新的建设重点。在严寒城市,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的经济、文化、生态等效益受到严寒气候制约,人们的感知和活动常常受到气候的负面影响,室外空间的使用率也随着满意度的降低而下降。因此,使微气候满足室外空间的活动者诉求,营造舒适、可驻足的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已经成为严寒城市发展的迫切需求。在设计中对空间形态进行调整是调节微气候的有效方式,本文针对严寒城市哈尔滨大型商业区及其室外空间的活动者进行调查,结合微气候参数实测,定量微气候感知指标并建立了用于严寒城市的微气候感知指标预测模型,探讨室外空间形态对微气候感知的影响机制,以期为哈尔滨乃至我国严寒城市的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设计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本研究按照“理论支撑—现状调查—模型构建—机制分析—规划指导”的研究框架展开。在理论支撑方面,本文提出“微气候感知”概念并以此构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本研究首先针对室外空间活动者群体及行为特征提出并阐释了“微气候感知”概念。同时,深入剖析了人体热平衡、环境知觉和热舒适理论对“微气候感知”基础理论与评价技术的支撑作用。最后以此为依托,通过揭示室外空间、活动者和微气候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实现微气候感知所包含的主观评价和客观定量,搭建了本研究整体的研究理论和技术体系。在现状调查方面,本文主要针对哈尔滨市的大型商业区进行实地调研。本研究收集了哈尔滨大型商业区实例,归纳出三类布局形式,据此选择了三个典型案例进行实地调查。实地调查分为室外空间现状、人群行为活动和微气候满意度现状。为主、客观数据采集的地点、人群和问卷提供选择和设计依据。在模型构建方面,本文对微气候感知指标进行定量并建立了微气候感知综合指标预测模型。本研究首先统计并计算出微气候感知分项指标的均值区间、区间阈值。其次,建立微气候感知综合指标预测模型,并根据模型计算得到适中阈值。最后,制定微气候感知评价指标等级,计算指标等级对应数值及权重,并明确各组评价指标的应用范围,为微气候感知的评价和计算提供依据。在机制分析方面,本文深入探讨了室外空间形态对微气候感知的影响机制。本研究首先针对空间形态因素进行微气候参数的实测,得出室外空间形态对微气候感知的影响特征。其次,将实测结果导入微气候感知综合指标预测模型并计算结果,分析影响要素。最后分别就层峡、建筑和下垫面三个方面,通过计算机模拟各项要素对微气候感知产生的具体影响效用,揭示其影响机制。在规划指导方面,基于微气候感知提出适用于严寒城市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的设计策略。在设计目标指引的统领下,首先提出空间布局的引导性组织设计策略,针对区域合理组织活动路径和节点,使有利空间充分发挥作用。同时,提出空间要素的控制性调节设计策略,通过层峡尺度、建筑组合和下垫面绿化控制室外空间形态,从而对微气候感知进行有效调节。最后提出规划管理实施保障策略。为了改善严寒城市微气候条件以提升活动者在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的活动体验,本文深入分析了室外空间微气候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以微气候感知作为理论切入点,将室外空间、活动者与微气候多重现实因素有机整合。微气候感知指标的定量,为活动者对微气候的主观评价提供了衡量依据。揭示空间形态影响机制,为改善室外空间的微气候提供了调整依据。研究所得的定量成果及方法路径,不仅丰富了微气候研究领域的理论及技术方法体系,而且为严寒城市商业空间环境质量提升提供了理论及实践支撑。
欧阳君[2](2020)在《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以湖南省A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以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思维为支撑的“智慧城市”理念应运而生,对传统的城市管理理念实现了重构和解构,成为城市管理从数字化迈向智慧化的重要标志。基于此,本文通过深入挖掘大数据背景下A市智慧城市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比国内先进地区智慧城市建设现状,吸收借鉴先进经验和成果,并根据A市调研实际状况,提出大数据背景下完善A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通过对大数据背景下A市智慧城市建设现状研究,得出其存在的问题包括:政府数据开放不到位导致存在信息孤岛,应用系统及数据资源整合难,信息技术应用不充分和智慧城市建设社会关注度不高。导致问题的原因为:顶层设计不完善,智慧城市建设的管理体制未理顺,智慧城市建设的保障机制不完善和公众参与宣传不到位。最后,在借鉴国内先进地区智慧城市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完善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通过数据开放打破信息孤岛、理顺智慧城市建设的管理体制、强化智慧城市建设的“人、财、物”保障与引导公众应用大数据等方面提出大数据背景下完善A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创新社会服务理念,优化城市管理活动,呼应百姓需求,对于进一步推动A市完善“智慧城市”管理模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郝鹏睿[3](2020)在《国地税机构改革背景下税收征管信息化问题研究 ——以寻甸税务局为例》文中指出税收工作为适应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进行一次次改革,税收信息化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具有根基性的支撑作用,有利于整个税收工作的现代化推进步伐,有助于税收征管的大幅度提升。税收管理方式的变革得益于税收信息化的推动,从而由上至下提升整体税收管理水平。我国税收信息化建设在保障税收收入连年大幅度增长、完善纳税人服务体系、深化税收管理、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国地税机构合并后,彻底打开国地税数据壁垒,风控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国地税与工商、社保可能也随时合并接口,税务机关获取的大数据信息更真实、有效,税收征管工作进入可控范围,税收信息化发展到了能够适应当前工作需要的高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实现系统的整体优化是必然趋势,我们寻求的高质量税收现代化的发展与明显落后的管理手段渐渐不匹配,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一大难题。寻甸税务局必须寻求税收征管信息化发展的道路,高效管理人力资源,革新技术以实现管理的跃变,突破税收治理困境,进入税收现代化。本文拟运用新公共服务、信息不对称、政府流程再造等理论,通过对寻甸县税务局税收征管信息化工作现状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基层税务税务机关发展征管信息化的困难和思路,并发现其中的亮点和创新,从个案找出共性,通过科学论证从而提出可行性较强的建议,让税收征管信息化真正推进税收事业勇攀高峰,进一步思考如何将信息技术的运用与税收执法工作的贯彻落实相结合,立足于实现依法治税的现代化目标更好的发挥征管信息化建设在税收领域的作用和价值,真正有效地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与管理资源的节约,同时达到二者之间的协调一致。
陈森[4](2019)在《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扶贫绩效评价 ——以云南省集中连片特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经过30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中国的减贫事业取得显着成效。但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贫困面广、程度深、类型众多等特点逐渐凸显。为进一步推进减贫事业,中国积极谋划布局,从划定集中连片区到精准扶贫再到打赢脱贫攻坚战,均体现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胜利的决心。各地也积极响应,制定地方性的扶贫政策。为了解扶贫政策成效,正确认识现有扶贫政策的效率,提高扶贫政策的精准性,作为减贫成效检测重要手段的扶贫绩效评价至关重要。扶贫绩效评价对于考核减贫成效与政策精准,推进脱贫攻坚进程,更好地促进贫困地区及其人口脱贫现实意义巨大。为此,本文结合扶贫绩效评价的特点选取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评价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基于反贫困理论、绩效评价理论以及相关学者研究初步确定温饱水平、社会发展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三个扶贫绩效评价维度,同时结合已有研究经验与相关性分析确定维度衡量指标,完成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最后,选取云南省集中连片特困区确定的85个贫困县为研究对象,结合上文得到的指标体系对该区域扶贫绩效进行评价。在构建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对云南省集中连片特困区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并对85个贫困县扶贫绩效进行排序,得到以下评价结果:(1)2010—2016年间,云南省集中连片特困区总体扶贫绩效呈持续缓慢上涨趋势,且总体扶贫绩效评价等级从很差变为较差,同时云南省四大集中连片特困区综合扶贫绩效均呈现出与总体一致的变化趋势即持续缓慢上升。(2)云南省集中连片特困区各维度扶贫绩效均不理想,但存在差异,温饱水平维度扶贫绩效一般,社会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维度扶贫绩效较差。(3)按各维度扶贫绩效变动幅度进行分类,2010—2016年间四大集中连片特困区扶贫绩效分为三类,分别为全面提升型、部分提升经济发展停滞型、部分提升社会发展停滞型。其中,滇西边境山区、云南省滇桂黔石漠化地区属于全面提升型,云南省四省藏区属于社会发展停滞型,云南省乌蒙山片区属于经济发展停滞型。(4)云南省各集中连片特困县市区2016年扶贫绩效差异较为明显,空间上大体呈现出“中间开花,边沿耷拉”的分布。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参考性政策建议:(1)云南省集中连片特困区应当创新农村扶贫模式,助力农村地区脱贫;完善公共服务,提高社会发展水平;(2)四大片区因根据评价结果及其原因差异化提出绩效维度的扶贫绩效水平。其中,滇西边境山区与云南省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进一步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维度的绩效提高;云南省乌蒙山片区应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维度的扶贫绩效,云南省四省藏区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维度的扶贫绩效;(3)各县域制定差异化扶贫政策,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结合区域内不同县域地理区位、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等特点,在不同县域制定并实施扶贫政策应实现差异化,以实现不同县域的多元性协调发展。
张悦[5](2019)在《基于互助养老理念的苏南乡村养老设施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人口红利正在消失,老龄化进程加快,社会已经进入老龄化的结构性转变阶段,人口老龄化已成为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乡村青壮年劳动力持续单向流入城市,乡村社会空心化和老年人空巢化态势严峻,人口老龄化呈现城乡倒置的局面。然而城乡差异巨大,国家政策制度的忽视及财政投入的缺乏、社会关注度的空白和乡村养老资源基础的匮乏均使得乡村地区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设施供给水平落后;再者城乡之间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观念具有显着差异,沿用城市养老思路解决乡村养老困境无法取得良好效用。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养老问题的解决提升到了重要层面,乡村养老事业的发展成为了乡村振兴发展的一大考验。当前乡村养老问题错综复杂,通过创新养老模式,优化乡村养老设施配置,探索符合乡村实际的养老新路径,对于完善乡村养老服务功能体系,建立健全乡村养老保障,推进乡村养老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互助共济思想古已有之,互助养老实践起源于乡土社会,符合乡村社会传统观念,为乡村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苏南地区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率先进入老龄化的地区之一,对于苏南乡村老龄化问题的解决具有典型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此为背景,以苏南乡村为研究对象,以互助养老理念为指导,采取理论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总结问题,剖析原因,提出苏南乡村养老设施的优化策略,对于苏南乡村养老设施的优化和养老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互助养老和养老设施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探寻养老模式、养老服务体系和养老设施体系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结归纳研究方向和优化重点;其次,按照“养老模式-养老服务体系-养老设施体系”的分析框架,基于互助养老理念提出应用互助养老模式解决乡村养老困境,总结分析其发展趋势及发展基础,论述互助养老发展模式及机制,在此基础之上明确互助养老服务体系定位并对体系进行构建,从而明确互助养老理念下的养老设施配置目标、支撑要素体系及重点规划内容,为后文养老设施优化策略的提出指引方向;再次,总结归纳苏南乡村老龄化现状及老年人特征,通对养老地点选择倾向、养老方式选择意愿及设施使用情况的分析,推论苏南乡村的养老服务及设施需求,多维度分析养老设施现状问题及成因;最后结合苏南乡村实际,从物质经济条件和社会组织能力两方面论证苏南乡村具备互助养老实行基础,分析苏南乡村养老设施优化重点与路径,从完善分级分类体系、调整配置标准和优化空间布局模式三方面提出具体优化策略,并从运作管理、利益表达与反馈及信息化平台三方面予以机制保障。
武凤阳[6](2019)在《贵州省改善贫困状况的产业选择研究》文中指出贫困问题是世界性难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热点问题。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减贫成果显着,但仍面临着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贵州的贫困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随着扶贫开发进入“精准扶贫”的新阶段,脱贫内涵的转变、扶贫资金效果的减弱、顽固型贫困的存在等现实状况要求我们必须从贫困地区内生发展的视角为其赋能、帮助其具备“造血能力”,产业发展则是使贫困地区实现造血式发展、巩固脱贫成果的根本途径。在此背景下,本文从贵州省目前的贫困状况和产业发展状况着手,总结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分析发现产业发展能力不足是贵州贫困的重要原因,而进一步分析贵州省三次产业及细分行业的减贫效应,发现不同产业在促进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中贡献程度不一致,且差别较大。本文认为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良好的产业发展来实现,创新地提出以改善贫困状况为目标的产业选择理论,认为与要素禀赋相适配、市场需求大、具有较好的产业带动作用且一定程度上能够促农增收的产业部门在减贫上具有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借鉴协同学、投入产出等理论,提出了测算产业与要素适配、市场潜力和市场竞争力、产业关联带动、产业促农增收的方法,利用组合指数模型和DEA模型构建的二维优选模型作为产业选择测评方法,同时辅以定性分析方法确定产业选择结果,补充了关于减贫及产业选择的理论成果。运用本文研究的产业选择方法,为贵州省选出以改善贫困状况为目标,应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农林牧渔业;食品、酒、饮料和烟草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旅游业;中药产业。在充分分析产业选择结果的基础上,测算所选重点部门的投资溢出效应和就业溢出效应,以观测这些产业在贵州省经济发展和改善贫困状况过程中的贡献程度。最后,为贵州省改善贫困状况的产业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魏军波[7](2018)在《社会税收风险管理系统的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互联网+”对传统的税收管理提出了重大的挑战,包括云计算在内的技术发展对传统的税收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一般认为,传统的税收征管模式是基于征纳双方,为防范税收风险而构建的制度框架。一定程度上,税收风险管理主要是围绕国家财政利益最大化去构建风险管理系统,忽视了税收征管部门与其他管理部门合作协同,去防范社会税收风险的发生。近年来,随着理论界与实务界对“互联网+”技术应用,以及对由此产生影响的研究不断深入,将税收风险纳入多维度视角进行探讨,已经得到学术界的认同,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事实上,国内的税收征管部门已经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尝试构建新的税收征管体制,以防范税收风险的发生。实践催生了理论研究的必要。论文选择基于社会税收风险的视角,探讨社会税收风险管理的理论机理,并进一步结合实证研究,提出社会税收风险管理系统的优化对策。其选题意义在于:其一,拓宽了“互联网+”政务模式在税收征管系统中的应用,使得税收管理服务逐渐由单元化、微元化向社会化演化;其二,通过构建蚁群聚类算法和云服务技术基础,通过大数据平台,识别税收风险,构建了面向社会的社会税收风险管理人机交互系统。这为探讨“互联网+”背景下社会税收风险管理的技术路径提供了有效的尝试。为了探讨社会税收风险管理系统优化的理论机理与相关对策,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1)基于社会契约视角,论文刻画了社会税收风险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将税收风险产生的动因与后果,从传统的征纳税双方拓展到社会治理层面进行诠释,构建了社会福利效用目标函数,提出了优化税收风险管理模型。据此,逻辑推演了影响社会税收风险的相关因素。结合“互联网+”,论文提出了税务部门可以通过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协同,以防范税收风险的对策建议。(2)构建了社会税收风险传播模型。论文探索性地将征税双方之外的社会利益相关方纳入模型,通过建立目标函数,引入代际变化(社会效用贴现因子)等因素。藉此分析影响税收风险的因素以及动态演变机理,对可能的后果进行理论推演,阐释了税收风险管理对社会经济风险、社会总体福利的显着影响。(3)实证研究方面,论文提出了JS省A市的社会税收风险管理方案。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机器学习、云服务等现代技术方法和平台,论文采用现代技术方法,研究社会税收风险管理优化系统逻辑模型构建,提出了具体的社会税收风险优化管理方法和对策。即,A市税收征管部门协同社会利益相关方建立社会税收风险训练模型、推送模型。操作层面上,则是通过完善社会税收风险识别和管理知识库系统,强化征管,降低税收风险。
张磊[8](2018)在《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西部地区分布着大量的山地草原,地势海拔高,植被呈垂直分布,地形起伏大,气候环境恶劣,生态体系复杂。这些地区既是我国重点自然保护区和西部内陆主要河流的水源地,又是我国少数民族牧民主要聚居地。在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牧民生活环境和提高生活水平、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和保护民族文化的背景下,该地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的生态化、现代化和地域性建设显得十分必要。但现有牧民定居点内居住建筑出现了直接照搬城市住宅的现象,并存在应对自然生态环境措施不足、建筑空间功能不完善、传承地域文化方式单一和逐渐失去牧区居住建筑内涵等问题。因其自身的缺陷和局限,制约了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牧民定居工程的良性建设。新的居住要求与现实条件决定了定居点内居住建筑必须更新来解决其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本文以西部山地草原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对其建立一套适合的建筑模式理论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本文从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环境出发,系统分析出影响本地区居住建筑的外部环境因素,并运用生态学基本原理和环境决定理论,分析了居住建筑系统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该地区现有定居点居住建筑进行了深入的现场实地调研和仪器测试数据分析,发现建筑空间适应性差、能耗高、室内热舒适性不足、太阳能利用方式不够和地域建筑文化缺失等现象,牧区传统建筑所蕴含的草原文化生态营造智慧被现代工业化的建造方式所完全取代。对于上述问题不能仅按照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法去解决还要从地区建筑学方法论出发,按照绿色建筑设计方法探索该地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模式化的解决方案。通过对牧民定居点聚落的演变及居住建筑演变历程、建筑空间、形态、技术的演变等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综合的提出了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的演变影响要素和规律。从分析建筑内涵出发,找到决定本地区居住建筑形式及演变的系统关系和居住建筑原始模型为定居建筑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将西部山地草原牧区发展背景及定居点居住建筑存在的问题为依据,以居住建筑拥有地域性特征并符合时代性为要求;以符合地域环境特征、满足牧民现代生产生活需求、降低建筑能耗并利用可再生能源、提供健康的物理环境作为原则,论文提出了西部山地草原牧区定居点居住建筑设计策略。具体为顺应自然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设计策略、建筑空间的适应性设计策略、适宜性技术利用的优化性设计策略和地域建筑文化传承的再生性设计策略。进而通过模式理论的建构后提出从建筑选址布局模式、建筑空间模式、建筑技术模式、地域语言模式四方面的建筑模式,通过四者之间共同作用,实现建筑功能、技术、文化三位一体的融合发展,具有对自然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双适应的特征。建筑选址布局模式是综合考虑地域气候及地形条件以及顺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建筑选址和总体布局;建筑空间模式是从内部空间构成入手,按照空间功能进行分类并明确模块化的布局模式;建筑技术模式是从建筑建构方式、建筑构造和资源利用三方面相关及时提出模式;地域语言模式主要是从建筑形体语言、色彩与装饰二方面,总结其表现方式,从而找到实现地域建筑文化的延续与传承的方法。结合西部山地草原牧区定居点居住建筑模式理论和设计方法,通过肃南康乐牧民定居点示范工程项目上进行了建筑方案创作实践,通过计算机定量模拟方式对方案的生态性能进行评定,以验证该建筑模式理论和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论文旨在推动西部山地草原牧区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完成该地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生态化、现代化、地域性的建设目标。
王建利[9](2016)在《广东银信中心产品开发管理的优化》文中研究说明银行日常业务开展和经营管理需要金融信息技术特别是先进的中后台系统的支撑,为解决广东省单个法人农合机构没有集中的技术力量,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且难以承担信息化建设的巨大成本。2007年1月,广东省联社正式启动全省农合机构数据大集中工程建设。2009年12月底,省联社将清算中心几个具有服务职能的部门合并,成立了广东银信中心,并正式将数据大集中工程的运营与管理移交给银信中心,银信中心逐渐成为广东省各农合机构中后台系统的开发和保障基地。经过近7年的快速发展,银信中心为广东省农合机构开发出大量的中后台系统,大大提高了全省农合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但是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改变大众依赖银行机构的传统服务模式,使大量的中小型银行,尤其是各农合机构,面临着被整合和淘汰出局的命运。在此背景下,各农合机构对于银信中心开发中后台系统产品的开发效率与针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针对广东银信中心产品开发管理优化的研究十分迫切且必要。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广东银信中心产品开发管理。本文首先通过对相关理论的综述为管理的优化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为管理优化的开展提供可借鉴的方法论。之后通过实地调研与访谈的方式,了解广东银信中心产品开发管理的现状以及产品开发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然后深刻剖析了现阶段广东银信中心产品开发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再参照同业机构产品开发管理的成功做法和相关理论,提出具体的优化措施;最后在前文的基础上总结出对同业机构完善产品开发管理的借鉴意义与启示。
孟韬[10](2015)在《曲靖市地方税务局信息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税务信息化是各项税务工作的依托,是现代科学技术在税务管理中具体应用,是税务工作的先进生产力。曲靖市地方税务局的信息化建设在省局的垂直领导和市局的强力推进下,十余年来硬件基础设施、系统应用建设、信息化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信息化建设水平也一直处于全省前列。在目前省局乃至总局数据集中的模式下,曲靖市地方税务局信息化工作主要内容逐渐转向为保障网络畅通、保障信息安全、保障机房各硬件设施运行正常等。因此,部份税务干部认为当前在信息化工作上只要当好“看护人”角色就行,在信息化建设上产生了“等”和“靠”的思想,对地市级能做些什么、如何做、如何创新发展等问题还没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当前国家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云南地税开始了新一轮征管改革,提出了建设云南地税电子税务,同时国家税务总局在全国税务机关推行统一的征管规范和纳税服务规范,国家金税三期工程也正在全国国地税推行。云南地税信息化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此大背景下,曲靖市地方税务局要想有所作为、有所创新,就必须找准着力点,在总局和省局的一体化框架下继续走出自己的特色,将曲靖市地方税务局信息化建设继续向前推进,为全省地税的信息化建设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本文运用信息化发展阶段模型:诺兰——米歇模型对曲靖市地方税务局信息化建设历程进行分析,以确定当前所处阶段以及未来发展阶段。然后以信息化发展下一阶段目标为导向,具体分析曲靖市地方税务局当前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再借鉴国内外税务信息化建设的先进经验,结合当前国家和全省地方税务信息化建设的大环境,提出继续推进曲靖市地方税务局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文章主体共分以下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为本文的研究找到突破口,并明确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为税务信息化的相关理论。对论文中涉及到的税务信息化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引用的信息化发展阶段模型:诺兰——米歇模型进行概述,以作为本文的理论支撑。第三部分为曲靖市地方税务局信息化发展概述。首先对曲靖市地方税务局信息化建设历程进行概述;再用诺兰——米歇模型对曲靖市地方税务局信息化整个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明确当前所处阶段及未来发展阶段。第四部分为曲靖市地方税务局信息化建设问题及成因分析。以信息化发展下一阶段目标为导向,具体分析曲靖市地方税务局信息化建设现状与上述目标之间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并对形成问题的成因进行剖析。第五部分为国内外税务信息化建设经验借鉴。通过对部分国家和国内部分税务信息化建设先进地区的实践经验进行介绍,提取出可供借鉴的几项重要启示,对提出曲靖市地方税务局信息化的发展对策起到有益的借鉴作用。第六部分为继续推进曲靖市地方税务局信息化建设的对策。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继续推进曲靖市地方税务局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二、数据大集中不利是现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据大集中不利是现实(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微气候感知的严寒城市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严寒气候对城市发展的限制亟待突破 |
1.1.2 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利用需求持续提升 |
1.1.3 活动者关于改善微气候的诉求逐步明确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严寒城市 |
1.4.2 微气候与微气候感知 |
1.4.3 大型商业区 |
1.4.4 室外空间及空间形态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理论框架构建 |
2.1 微气候感知概念解析 |
2.1.1 概念缘起 |
2.1.2 概念阐释 |
2.1.3 内涵解析 |
2.2 微气候感知理论基础与评价技术 |
2.2.1 理论基础 |
2.2.2 评价技术 |
2.3 基于微气候感知的室外空间研究理论框架 |
2.3.1 框架构成 |
2.3.2 技术体系 |
2.3.3 研究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哈尔滨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现状调查内容与方法 |
3.1.1 空间形态收集与归类 |
3.1.2 行为活动观察与记录 |
3.1.3 微气候满意度主观调查 |
3.2 哈尔滨大型商业区空间形态现状 |
3.2.1 主要布局 |
3.2.2 典型案例 |
3.2.3 空间类型 |
3.2.4 空间构成 |
3.3 哈尔滨大型商业区室外人群活动现状 |
3.3.1 活动人群组成 |
3.3.2 高频活动类型 |
3.3.3 高频活动空间 |
3.4 哈尔滨大型商业区室外微气候现状 |
3.4.1 哈尔滨城市气候及微气候总体特征 |
3.4.2 不同活动空间的微气候满意度差异 |
3.4.3 微气候要素对活动者主观判断的影响程度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尔滨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微气候感知定量研究 |
4.1 微气候感知指标定量样本的处理流程 |
4.1.1 定量样本数据采集 |
4.1.2 样本容量、信度与效度检验 |
4.1.3 定量样本统计与计算 |
4.2 微气候感知分项指标定量 |
4.2.1 分项指标样本分布 |
4.2.2 分项指标均值区间 |
4.2.3 分项指标阈值确定 |
4.3 微气候感知综合指标定量 |
4.3.1 综合指标样本分布 |
4.3.2 综合指标预测模型 |
4.3.3 综合指标适中阈值 |
4.4 微气候感知指标评价量表 |
4.4.1 综合指标等级、换算及评价量表 |
4.4.2 分项指标等级、权重及评价量表 |
4.4.3 评价量表的应用范围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哈尔滨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形态的微气候感知影响机制 |
5.1 影响机制关系框架及研究流程 |
5.1.1 关系框架及内容 |
5.1.2 研究流程与方法 |
5.2 空间形态对微气候参数的影响特征 |
5.2.1 实测案例及测点分布 |
5.2.2 步行街型大型商业区空间形态的影响特征 |
5.2.3 组团型大型商业区空间形态的影响特征 |
5.2.4 综合体型大型商业区空间形态的影响特征 |
5.3 影响微气候感知的空间形态要素 |
5.3.1 步行街型大型商业区的微气候感知评价分析 |
5.3.2 组团型大型商业区的微气候感知评价分析 |
5.3.3 综合体型大型商业区的微气候感知评价分析 |
5.3.4 对微气候感知具有影响的空间形态要素 |
5.4 空间形态对微气候感知的影响效用 |
5.4.1 层峡尺度对微气候感知的影响效用 |
5.4.2 建筑组合对微气候感知的影响效用 |
5.4.3 下垫面绿化对微气候感知的影响效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哈尔滨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规划设计策略 |
6.1 设计目标指引 |
6.2 空间布局的引导性组织设计策略 |
6.2.1 通过微气候感知进行设计节点布局 |
6.2.2 更新微气候有利空间的活动路径 |
6.3 空间要素的控制性调节设计策略 |
6.3.1 层峡尺度控制 |
6.3.2 建筑组合控制 |
6.3.3 下垫面绿化控制 |
6.4 规划管理实施保障策略 |
6.4.1 构建空间联动的技术路线 |
6.4.2 推广微气候感知定量内容 |
6.4.3 完善实施中管理监督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以湖南省A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研究意义 |
0.2.1 理论意义 |
0.2.2 实践意义 |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1 国外研究现状 |
0.3.2 国内研究现状 |
0.3.3 评述 |
0.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0.4.1 研究内容 |
0.4.2 研究方法 |
0.5 创新之处 |
第1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1 智慧城市 |
1.1.1 智慧城市的概念 |
1.1.2 智慧城市的特征 |
1.2 大数据 |
1.2.1 大数据的概念 |
1.2.2 大数据的特征 |
1.2.3 大数据与智慧城市的联系 |
1.3 理论基础 |
1.3.1 数据开放共享理论 |
1.3.2 协同治理理论 |
1.3.3 电子政务理论 |
第2章 大数据背景下智慧A市建设现状及问题 |
2.1 智慧A市建设现状 |
2.1.1 智慧A市建设背景和当前形势 |
2.1.2 智慧A市实施进度及计划 |
2.1.3 智慧A市建设内容及措施 |
2.2 智慧A市建设面临问题 |
2.2.1 数据开放不到位 |
2.2.2 数据资源整合难 |
2.2.3 技术应用不充分 |
2.2.4 社会关注度不高 |
2.3 智慧A市建设问题剖析 |
2.3.1 顶层设计不完善 |
2.3.2 管理体制未理顺 |
2.3.3 公众参与度不高 |
第3章 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借鉴与启示 |
3.1 经验借鉴 |
3.1.1 贵阳市经验借鉴 |
3.1.2 杭州市经验借鉴 |
3.1.3 上海市经验借鉴 |
3.1.4 宁波市经验借鉴 |
3.2 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启示 |
3.2.1 统筹完善顶层设计 |
3.2.2 推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
3.2.3 规范智慧城市的建设与管理 |
3.2.4 创新智慧城市建设模式 |
3.2.5 注重智慧城市建设人才引进和培养 |
3.2.6 重视公共信息平台和大数据资源库的建设 |
3.2.7 智慧城市重点项目聚焦民生及社会服务 |
第4章 大数据背景下完善智慧A市建设的对策 |
4.1 完善顶层设计 |
4.1.1 明确建设目标及标准 |
4.1.2 树立科学理念 |
4.1.3 提升至重大战略统筹推进 |
4.2 理顺管理体制,实现协同治理 |
4.2.1 加强组织领导 |
4.2.2 建设A市大数据中心 |
4.2.3 完善制度体系 |
4.2.4 推进数据共享开放 |
4.3 强化“人、财、物”保障 |
4.3.1 重视人才建设 |
4.3.2 鼓励多元参与 |
4.3.3 创新技术环境 |
4.4 引导公众参与智慧A市建设 |
4.4.1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
4.4.2 加强宣传推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国地税机构改革背景下税收征管信息化问题研究 ——以寻甸税务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有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有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案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案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税收信息化 |
二、税收管理 |
三、税收征管信息化 |
四、国地税机构合并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新公共服务的理论 |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
三、流程再造理论 |
第二章 国地税机构改革背景下税务部门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 |
第一节 税务部门税收征管信息化的发展研究 |
一、我国税收征管信息化的发展 |
二、寻甸税务税收征管信息化的发展 |
第二节 寻甸县国地税机构改革概况 |
一、寻甸县国地税机构改革概况 |
二、税费收入概况 |
第三节 寻甸国地税机构合并后税收征管信息系统优化状况 |
一、寻甸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的优化整合现状 |
二、寻甸税收征管信息系统整合优化的成效 |
第三章 寻甸税务税收征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寻甸税收征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
一、风险和挑战威胁信息安全 |
二、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本不足 |
三、税收征管落后于信息技术发展 |
第二节 寻甸税收征管信息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税务干部信息安全意识淡薄 |
二、忽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
三、税收人员年龄结构断层 |
四、税收业务与信息技术不协调 |
第四章 提升寻甸税务税收征管信息化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
第一节 提升征收管理的资源利用水平 |
一、革新征管体制,实现信息化的高精专管理 |
二、创新组织结构,实现资源共享 |
第二节 拓展税收领域的信息化建设 |
一、加强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
二、创立税收领域的信息文化 |
第三节 重塑税收管理的模式 |
一、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 |
二、构建征管信息化体系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扶贫绩效评价 ——以云南省集中连片特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扶贫绩效评价 |
二、扶贫绩效评价方法 |
三、现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论文结构 |
第四节 研究路径与方法 |
一、研究路径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二、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扶贫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贫困与反贫困内涵 |
二、扶贫绩效 |
三、扶贫绩效评价 |
第二节 绩效评价的支撑理论 |
一、政府绩效管理理论 |
二、系统评价理论 |
三、目标一致性理论 |
第三章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一节 扶贫绩效评价方法的选取 |
一、扶贫绩效评价方法的选取 |
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原理 |
第二节 扶贫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构建原则 |
二、构建依据 |
三、指标体系构成 |
第四章 云南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一、研究区域 |
二、数据来源 |
第二节 数据标准化与指标权重确定 |
一、数据标准化 |
二、指标权重确定 |
第三节 评价等级的确立与隶属度函数的确立 |
一、评价等级的确立 |
二、隶属度函数的确立 |
第四节 扶贫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 |
一、云南省集中连片特困区扶贫绩效整体评价 |
二、云南省四大集中连片特困区扶贫绩效评价 |
三、各集中连片特困县(市区)扶贫绩效评价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云南省集中连片特困区整体政策建议 |
二、云南省四大集中连片特困区的政策建议 |
三、各集中连片特困县(市区)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目录 |
(5)基于互助养老理念的苏南乡村养老设施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社会背景 |
1.1.2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政策背景 |
1.1.3 乡村养老模式亟需转变的现实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基础研究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养老模式与互助养老 |
2.1.2 养老服务与养老设施 |
2.2 相关理论 |
2.2.1 积极老龄化理论 |
2.2.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3 互助养老国内外研究进展 |
2.3.1 国外互助养老相关研究 |
2.3.2 国内互助养老相关研究 |
2.3.3 小结 |
2.4 养老设施国内外研究进展 |
2.4.1 国外养老设施相关研究 |
2.4.2 国内养老设施相关研究 |
2.4.3 小结 |
第三章 互助养老理念下乡村养老设施体系探析 |
3.1 互助养老模式及其发展机制 |
3.1.1 互助养老模式发展趋势 |
3.1.2 互助养老模式发展基础 |
3.1.3 互助养老发展模式及机制 |
3.2 互助养老模式下的养老服务体系 |
3.2.1 互助养老服务体系的定位 |
3.2.2 互助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 |
3.3 互助养老模式下的养老设施体系 |
3.3.1 设施配置目标 |
3.3.2 设施支撑体系 |
3.3.3 设施规划内容 |
3.4 小结 |
第四章 苏南乡村养老设施现状及问题 |
4.1 苏南乡村老龄化现状 |
4.1.1 苏南乡村老龄化现状分析 |
4.1.2 苏南乡村老年人特征分析 |
4.2 苏南乡村养老需求分析 |
4.2.1 养老地点意愿分析 |
4.2.2 养老方式意愿分析 |
4.2.3 养老设施使用及需求分析 |
4.3 苏南乡村养老设施现状问题总结 |
4.3.1 服务功能——功能不全,适用性差,忽视情感需要 |
4.3.2 布局选址——覆盖率低,可达性差,脱离日常生活 |
4.3.3 运营管理——一元供给,管理松散,供给需求错位 |
4.3.4 建设落地——注重形式,偏离需求,缺乏人性化设计 |
4.4 相关原因剖析 |
4.4.1 制度与政策层面——重城轻乡、单向决策、一元供给 |
4.4.2 经济与市场层面——市场低迷、消极建设、服务降级 |
4.4.3 文化与社会层面——观念传统、恋土恋乡、需求转变 |
4.4.4 规划与管理层面——关注不足、规范缺位、标准缺失 |
4.5 小结 |
第五章 互助养老理念下苏南乡村养老设施的优化 |
5.1 苏南乡村互助养老实行基础 |
5.1.1 相对完善的物质经济基础 |
5.1.2 积极高效的社会组织能力 |
5.2 苏南乡村养老设施优化重点与路径 |
5.2.1 养老设施优化重点 |
5.2.2 养老设施优化路径 |
5.3 苏南乡村养老设施体系构建与优化 |
5.3.1 体系框架重构:“单一型”向“复合型”的全面化提升 |
5.3.2 配置标准调整:“标准化”向“差异化”的内涵式优化 |
5.3.3 空间布局优化:“集中式”向“集中+分散式”的嵌入式拓展 |
5.4 苏南乡村互助养老组织运作机制优化 |
5.4.1 构建多元立体的设施运作与管理机制 |
5.4.2 完善自由民主的利益表达与反馈机制 |
5.4.3 搭建高效便捷的信息管理服务平台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2.1 乡村养老思路的创新—“一元供给”向“多方共建”的转换 |
6.2.2 理论研究视角的创新—“互助养老”理念运用于养老设施优化 |
6.3 不足与展望 |
6.3.1 理论分析有待深化 |
6.3.2 实证检验尚需扩展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6)贵州省改善贫困状况的产业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关于贫困的研究 |
1.2.2 关于产业选择的研究 |
1.2.3 关于贵州省贫困问题及产业发展的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3.1 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2 贵州省贫困及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
2.1 贵州省贫困状况分析 |
2.1.1 整体贫困状况 |
2.1.2 省内贫困状况 |
2.1.3 省内三大集中连片特困区域贫困状况 |
2.1.4 贫困问题的主要特征 |
2.1.5 贫困问题的成因分析 |
2.2 贵州省产业发展概况 |
2.2.1 产业结构变化 |
2.2.2 第一产业的发展概况 |
2.2.3 第二产业的发展概况 |
2.2.4 第三产业的发展概况 |
3 贵州省改善贫困状况的产业贡献分析 |
3.1 分析改善贫困状况的指标选取及说明 |
3.2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构成 |
3.3 产业减贫贡献的测度 |
3.3.1 第一产业各行业的减贫贡献 |
3.3.2 第二产业各行业的减贫贡献 |
3.3.3 第三产业各行业的减贫贡献 |
4 改善贫困状况的产业选择理论与方法研究 |
4.1 改善贫困状况的产业选择理论研究 |
4.1.1 产业选择的基本思想和原则 |
4.1.2 产业选择思路 |
4.2 改善贫困状况的产业选择基准 |
4.2.1 产业发展应与要素禀赋适配 |
4.2.2 产业发展应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
4.2.3 产业发展应有良好的带动作用 |
4.2.4 产业发展应具有促农增收作用 |
4.3 改善贫困状况的产业选择方法研究 |
4.3.1 产业选择模型设计 |
4.3.2 产业选择基准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4.3.3 DEA模型构建 |
4.3.4 其他方法补充分析和选择 |
5 贵州省改善贫困状况的产业选择结果 |
5.1 产业选择基准的测度及综合评价结果 |
5.1.1 要素禀赋适配基准测度结果 |
5.1.2 市场潜力和市场竞争力基准测度结果 |
5.1.3 产业关联带动基准测度结果 |
5.1.4 产业发展促农增收基准测度结果 |
5.1.5 产业综合评价选择结果 |
5.2 DEA模型评测结果 |
5.3 二维优选模型选择结果 |
5.4 定性分析补充选择结果 |
5.4.1 中药产业 |
5.4.2 旅游业 |
6 所选重点产业的溢出效应分析 |
6.1 投资溢出效应分析 |
6.1.1 测度方法及数据来源 |
6.1.2 投资溢出效应的测度 |
6.2 就业溢出效应分析 |
6.2.1 测度方法及数据来源 |
6.2.2 就业溢出效应的测度 |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社会税收风险管理系统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路线图 |
1.6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企业纳税风险管理认知与成因的国外研究现状 |
2.1.2 .企业纳税风险管理机制的国外研究现状 |
2.1.3 .政府税收风险管理的国外研究现状 |
2.1.4 企业纳税风险管理认知与成因的国内研究现状 |
2.1.5 .企业纳税风险管理机制的国内研究现状 |
2.1.6 .政府税收风险管理的国内研究现状 |
2.1.7 研究评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税收风险理论 |
2.2.2 税收风险管理理论 |
2.2.3 博弈论理论 |
2.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5 契约理论 |
2.2.6 全面社会税收风险管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社会税收风险管理系统优化分析 |
3.1 社会税收风险管理影响要素分析 |
3.1.1 企业收入 |
3.1.2 税率 |
3.1.3 税收稽查 |
3.1.4 税收处罚 |
3.1.5 社会规范因素 |
3.2 社会税收管理成本最优化分析 |
3.3 社会税收风险管理系统模型优化分析 |
3.3.1 微观模型 |
3.3.2 宏观模型 |
3.4 社会税收风险管理系统优化过程分析:风险扩散模型 |
3.4.1 风险扩散模型描述 |
3.4.2 风险扩散模型的基本假设 |
3.4.3 社会税收风险管理系统优化过程分析 |
3.4.4 社会税收风险管理系统优化结果分析:风险扩散模型 |
3.5 基于社会税收风险管理系统模型的实验性检验 |
3.5.1 实验方案设计 |
3.5.2 样本与数据的选取 |
3.5.3 实验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社会税收风险管理系统优化模型 |
4.1 传统税收风险管理现状 |
4.2 现代社会税收风险管理的新特点 |
4.2.1 研究对象拓展:由样本到总体 |
4.2.2 研究领域拓展:由因果关系到相关关系 |
4.3 社会税收风险管理系统优化流程构建 |
4.4 社会税收风险管理系统优化逻辑结构构建 |
4.4.1 现代社会税收风险管理模型结构 |
4.4.2 社会税收风险训练库 |
4.4.3 社会税收风险推送平台 |
4.5 社会税收数据分类与筛选:蚁群聚类算法 |
4.5.1 蚁群聚类算法的LF算法模型 |
4.5.2 社会税收数据分类与筛选的可行性分析 |
4.5.3 社会税收数据分类与筛选:LF算法 |
4.6 税收大数据的存储和清洗 |
4.7 社会税收风险管理系统云服务构成 |
4.7.1 云服务技术基础构成 |
4.7.2 社会税收风险管理系统云服务平台架构 |
4.7.3 基于云服务的税收风险管理系统层次模型 |
4.8 社会税收风险识别与管理知识库构建 |
4.8.1 社会税收风险识别知识库运作机制 |
4.8.2 社会税收风险任务提交与分解模型 |
4.8.3 社会税收风险任务管理协调运作流程 |
4.9 社会税收风险管理系统优化技术环境部署与维护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社会税收风险管理系统评价模型:基于纳税遵从视角的实证调查 |
5.1 研究假设提出 |
5.2 社会税收风险管理系统优化评价模型的构建 |
5.3 实证检验分析 |
5.3.1 测量模型检验 |
5.3.2 结构模型实证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构建社会税收风险管理系统优化平台:基于JS省A市的应用研究 |
6.1 社会税收风险管理优化的工作制度和流程构建 |
6.1.1 风险识别 |
6.1.2 风险排序与推送 |
6.1.3 税收风险应对 |
6.2 社会税收风险管理系统优化试点效果 |
6.2.1 A市实施税收风险管理系统优化前的现状和问题 |
6.2.2 社会税收风险管理系统优化实施具体举措 |
6.2.3 实施社会税收风险管理优化的效果 |
6.3 社会税收风险管理系统优化税种分析:以企业所得税为例 |
6.3.2 企业所得税风险管理模型与指标优化设计 |
6.3.3 企业所得税风险管理工作机制优化 |
6.4 社会税收风险管理系统优化推广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性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8)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1.2 西部山地草原牧区居住建筑的发展转型 |
1.1.3 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的问题与发展困境 |
1.2 研究对象的释义、界定及内涵 |
1.2.1 研究对象的释义 |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3 研究对象的内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与课题来源 |
1.6.1 研究主要结构框架 |
1.6.2 课题来源 |
2.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环境状况 |
2.1 自然环境 |
2.1.1 气候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水文 |
2.1.4 土壤与植被 |
2.2 生态环境 |
2.2.1 生态环境现状 |
2.2.2 生态环境恶化成因分析 |
2.3 社会环境 |
2.3.1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2.3.2 生产生活方式 |
2.3.3 文化宗教及习俗 |
2.4 小结 |
3.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牧民定居点现状 |
3.1.1 形成的背景 |
3.1.2 类型特征 |
3.1.3 聚落特征 |
3.2 居住建筑现状 |
3.2.0 建筑类型 |
3.2.1 建筑用地 |
3.2.2 空间特征 |
3.2.3 建构特征 |
3.2.4 室内物理环境特征 |
3.2.5 建筑用能特征 |
3.3 存在的问题 |
3.4 小结 |
4.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的演变及内涵 |
4.1 社会变革 |
4.1.1 社会经济发展 |
4.1.2 生产关系及方式的变化 |
4.2 居住形态的转变 |
4.2.1 演变历程 |
4.2.2 新型城镇化建设 |
4.2.3 房屋建设政策的变化 |
4.2.4 居住人口与家庭的变化 |
4.3 聚落演变 |
4.3.1 位置的变化 |
4.3.2 规模的变化 |
4.3.3 功能的变化 |
4.4 建筑空间演变 |
4.4.1 空间功能关系的变化 |
4.4.2 平面布局的变化 |
4.4.3 空间特性的变化 |
4.5 建筑技术演变 |
4.5.1 建筑材料的更替 |
4.5.2 建造方式的更新 |
4.5.3 资源利用方式 |
4.6 演变分析 |
4.6.1 人的需求 |
4.6.2 社会发展 |
4.6.3 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
4.6.4 生态保护要求 |
4.6.5 发展趋势 |
4.7 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内涵的剖析 |
4.7.1 牧区定居点居住建筑的基因 |
4.7.2 “人、草、畜”的关系对定居点居住建筑的影响解析 |
4.7.3 西部山地草原牧区定居点居住建筑的原始模型 |
4.8 小结 |
5.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设计策略 |
5.1 策略的依据及原则 |
5.1.1 策略依据 |
5.1.2 策略原则 |
5.2 顺应自然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设计策略 |
5.2.1 避风向阳、近水沿路的建筑选址 |
5.2.2 集中式的群体布局、集合式的建筑布局 |
5.2.3 建筑用地的红线控制 |
5.2.4 就地就近取材,使用可再生能源 |
5.3 建筑空间的适应性设计策略 |
5.3.1 明确化的空间功能 |
5.3.2 适宜性的空间布局 |
5.4 适宜性技术利用的优化性设计策略 |
5.4.1 选择地方材料的现代化建构方式 |
5.4.2 太阳能资源的多级利用 |
5.4.3 选用适宜的节能措施 |
5.5 地域建筑文化传承的再生性设计策略 |
5.5.1 传统建筑形态的现代功能化运用 |
5.5.2 传统建筑内部中心化空间的现代营建方式 |
5.5.3 传统建筑色彩装饰的现代表达 |
5.6 小结 |
6.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模式研究 |
6.1 模式的理论建构 |
6.1.1 居住建筑模式理论关系图示 |
6.1.2 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模式的形成 |
6.2 建筑选址布局模式 |
6.2.1 建筑选址 |
6.2.2 总体布局 |
6.3 建筑空间模式 |
6.3.1 功能空间 |
6.3.2 附加阳光间 |
6.3.3 空间组合方式 |
6.4 建筑技术模式 |
6.4.1 建构方式 |
6.4.2 建筑构造 |
6.4.3 资源利用 |
6.5 地域语言模式 |
6.5.1 建筑形体语言 |
6.5.2 装饰与色彩 |
6.6 小结 |
7.建筑实践 |
7.1 项目概况 |
7.1.1 康乐乡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状况 |
7.1.2 项目介绍 |
7.2 康乐乡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现状与分析 |
7.2.1 背景条件 |
7.2.2 聚落形态 |
7.2.3 单体建筑 |
7.2.4 居住时态调研及存在问题 |
7.3 康乐乡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方案设计 |
7.3.1 总体规划布局 |
7.3.2 建筑平面设计 |
7.3.3 建筑造型设计 |
7.3.4 结构体系 |
7.3.5 围护结构构造 |
7.4 康乐乡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方案模拟 |
7.4.1 软件模拟 |
7.4.2 生态性能模拟与分析 |
7.5 小结 |
8.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9)广东银信中心产品开发管理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银行中后台系统开发平台综述 |
1.3.2 软件需求管理文献综述 |
1.3.3 软件开发项目管理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广东银信中心产品开发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1 广东银信中心的总体概况 |
2.2 广东银信中心产品开发管理的现状 |
2.2.1 业务需求管理 |
2.2.2 系统开发 |
2.2.3 报障 |
2.3 广东银信中心产品开发管理存在的问题 |
2.3.1 产品开发滞后性严重 |
2.3.2 产品开发偏差性突出 |
2.3.3 产品开发创新性不足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东银信中心产品开发管理的问题成因分析 |
3.1 产品使用对象存在特殊性 |
3.1.1 农合机构数量众多且差异明显 |
3.1.2 银信中心与农合机构关系特殊 |
3.2 组织结构存在缺陷 |
3.2.1 部门职能界定模糊 |
3.2.2 部门架构存在缺位 |
3.3 人员因素制约 |
3.3.1 员工数量不足 |
3.3.2 员工整体专业素质低 |
3.4 沟通机制不健全 |
3.4.1 外部沟通 |
3.4.2 内部沟通 |
3.5 业务需求管理体系不完善 |
3.5.1 业务需求分析存在缺陷 |
3.5.2 业务需求管理权限的归属比较模糊 |
3.5.3 业务需求决策链条过长 |
3.6 系统开发的效率偏低 |
3.6.1 开发模式单一化 |
3.6.2 开发过程标准化程度低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东银信中心产品开发管理的优化措施 |
4.1 优化组织架构 |
4.1.1 新设CIOS |
4.1.2 设立业务支持部与业务创新部 |
4.1.3 设立独立的测试部 |
4.2 重视员工培训和人才培养 |
4.3 完善业务需求管理体系建设 |
4.3.1 业务需求收集 |
4.3.2 业务需求分析 |
4.3.3 建立项目需求管理平台 |
4.3.4 开放部分系统开发权限平衡统一性与个性化业务需求 |
4.4 提高系统开发效率 |
4.4.1 改进传统开发模式 |
4.4.2 引入敏捷开发模式 |
4.4.3 注重测试环节 |
4.5 建立科学合理的报障机制 |
4.6 加强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沟通交流 |
4.6.1 外部沟通 |
4.6.2 内部沟通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同业机构产品开发管理的启示 |
5.1 注重完善业务需求管理体系 |
5.2 缩短产品开发的决策链 |
5.3 开放部分系统开发权限 |
5.4 灵活使用不同的产品开发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曲靖市地方税务局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一)应用系统 |
(二)基础设施 |
(三)保障措施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对税务信息化的研究 |
(二)对信息化发展阶段理论的研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五、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税务信息化的相关理论 |
第一节 税务信息化的含义 |
一、税务信息 |
二、税务信息化 |
第二节 税务信息化的特点及内容 |
一、税务信息化的特点 |
二、税务信息化的内容 |
第三节 诺兰——米歇信息化发展阶段理论模型 |
一、初装阶段 |
二、蔓延阶段 |
三、控制阶段 |
四、集成阶段 |
五、数据管理阶段 |
六、成熟阶段 |
第二章 曲靖市地方税务局信息化发展概述 |
第一节 曲靖市地方税务局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曲靖市地方税务局信息化发展历程 |
一、应用系统建设 |
二、基础设施 |
三、保障措施 |
第三节 曲靖市地方税务局信息化发展阶段分析 |
一、初装阶段(1994年——1996年) |
二、蔓延阶段(1997年——2002年) |
三、控制阶段(2003年——2008年) |
四、集成阶段(2009年至今) |
第三章 曲靖市地方税务局信息化建设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信息化组织管理水平 |
一、领导层对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
二、信息化规划开发管理还亟待提高 |
三、管理决策信息化水平较低 |
第二节 信息化应用水平 |
一、税费征收管理信息化水平还需提高 |
二、行政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 |
三、纳税服务信息化水平不够 |
四、外部涉税信息交互自动化程度低 |
第三节 信息化人才队伍 |
一、中级技术人才不足 |
二、没有高级技术人才 |
三、信息部门人员平均年龄偏大 |
第四章 国内外税务信息化建设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税务信息化建设介绍 |
一、美国 |
二、澳大利亚 |
第二节 国内税务信息化建设介绍 |
一、湖南省地方税务局 |
二、铜陵市地方税务局 |
三、广东省地方税务局 |
第三节 国内外税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启示 |
一、信息化组织管理方面 |
二、信息化应用方面 |
三、信息化人才方面 |
第五章 继续推进曲靖市地方税务局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
第一节 当前背景分析 |
第二节 加强信息安全与运维工作 |
一、完善和落实好各项信息安全制度 |
二、加强管理,确保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 |
三、建立健全市县一级运维管理机制 |
四、加强对各应用系统的运行维护 |
五、完善信息安全应急处理机制 |
第三节 提高税收内外业务信息化水平 |
一、努力做好各应用系统的整合 |
二、提高各应用系统的应用水平 |
三、努力实现主要辅助软件自主开发 |
第四节 加强税收信息采集和数据的分析利用 |
一、建立数据管理机制 |
二、强化数据信息采集工作 |
三、加强数据的分析利用 |
第五节 完善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数据大集中不利是现实(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微气候感知的严寒城市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D]. 侯拓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2]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以湖南省A市为例[D]. 欧阳君. 湘潭大学, 2020(02)
- [3]国地税机构改革背景下税收征管信息化问题研究 ——以寻甸税务局为例[D]. 郝鹏睿.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4]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扶贫绩效评价 ——以云南省集中连片特困区为例[D]. 陈森.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2)
- [5]基于互助养老理念的苏南乡村养老设施优化策略研究[D]. 张悦.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6]贵州省改善贫困状况的产业选择研究[D]. 武凤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7]社会税收风险管理系统的优化研究[D]. 魏军波. 东南大学, 2018(03)
- [8]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模式研究[D]. 张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6)
- [9]广东银信中心产品开发管理的优化[D]. 王建利.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5)
- [10]曲靖市地方税务局信息化建设研究[D]. 孟韬. 云南财经大学,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