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制天然水果保鲜剂(论文文献综述)
王鑫[1](2020)在《纳米银-氧化淀粉涂膜对无籽露葡萄和南丰蜜桔的保鲜性及安全性探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涂膜保鲜技术因其绿色安全、高效方便等优点成为果蔬保鲜的研究热点之一。本论文采用氧化淀粉为膜基材,纳米银作为无机抗菌剂,茶多酚为天然保鲜剂,制备出复合抗菌保鲜膜来探究其对无籽露葡萄和南丰蜜桔两种鲜果的保鲜效果。第一部分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纳米银溶胶。制备过程中转子的转速越低所制得的纳米银性能越好。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表明低转速时制得粒径均匀分布的纳米银溶胶,稳定性良好。第二部分研究了纳米银-氧化淀粉涂膜液对两种鲜果的保鲜效果。研究发现此法保鲜效果良好。涂膜可以维持住果实内部的水分和营养物质,降低失重率;茶多酚的抗氧化性和纳米银的抗菌性能可以显着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降低;涂膜还可以使无籽露葡萄保持较低的相对电导率。涂膜后两种鲜果的保存期限可以延长3到5天,当涂膜液中茶多酚添加量为2~3%时,保鲜效果更优。第三部分探究了此涂膜的安全性。用原子发射光谱法探究了纳米银在两种果实中的迁移和累积情况。储藏时间延长,纳米银在果实中的迁移率不断增加。果实去皮后纳米银迁移率只有1~9%,其累积量远低于欧盟限量标准;而只清洗果实不去皮时纳米银迁移率高达22~37%,储藏1周后其累积量则高于欧盟限量标准。此涂膜保鲜方式更适用于去皮型果蔬。
戚雯雯[2](2020)在《合掌消抑菌富集物对柑橘绿霉病的抑菌机理及其保鲜效果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以安全无毒的天然植物保鲜剂代替化学杀菌剂,用于防治柑橘采后病害成为研究热点。合掌消(Cynanchum amplexicaule)是我国特有的药用植物。本文以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和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为指示菌,采用生物活性追踪的方法,对合掌消中抑制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物质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抑菌富集物,研究了合掌消抑菌富集物的抑菌机理,并探讨了其对柑橘果实的诱导抗病性机制以及在贮藏保鲜方面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50%乙醇为溶剂,采用加热回流浸提法提取合掌消。通过萃取粗分离、AB-8大孔树脂、硅胶柱层析和薄层色谱检测对合掌消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牛津杯法测定抑菌活性,对抑菌活性最强部分进行下一步分离,最终得到五个组分,其中组分1对指状青霉的抑菌圈直径最大,为29.48mm,表明组分1对指状青霉有较强抑菌活性,含有合掌消中较强的抑菌物质,组分1即为合掌消抑菌富集物。2.以指状青霉为供试菌,抑菌圈直径为指标,研究合掌消抑菌富集物的浓度与抑菌效果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其对指状青霉的最小抑菌浓度与最小杀菌浓度,并通过测定抑菌富集物对指状青霉的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形态、膜外电导率、脂质与麦角固醇含量、细胞保水性的影响,以揭示合掌消抑菌富集物的抑菌机理,此外还对富集物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掌消抑菌富集物的浓度与抑菌效果呈正相关,处理浓度越大,抑菌圈直径越大,对指状青霉的MIC、MBC分别为0.3mg/m L、0.6mg/m L。温度、p H对抑菌富集物的抑菌活性影响较小,性质较为稳定,能有效抑制孢子萌发,使菌丝畸形生长。作用于细胞膜,菌体脂质含量明显减少和麦角固醇合成受到抑制,破坏病原菌细胞膜的结构,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强,内容物和离子等外泄,导致膜外电导率上升,细胞保水性下降。因此,合掌消抑菌富集物对抑制指状青霉的菌丝生长和繁殖有显着效果。3.纽荷尔脐橙预处理后,先接种3mg/m L(5MBC)合掌消抑菌富集物,再接种指状青霉孢子悬浮液,观察记录柑橘发病率与病斑直径,测定柑橘果实品质指标和抗病性相关酶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接种合掌消抑菌富集物能显着降低纽荷尔脐橙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对绿霉病有明显抑制作用。接种抑菌富集物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抗坏血酸含量均维持在较高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果皮中MDA含量减少,膜脂过氧化程度低。在接种72内,处理组果实POD、PPO、PAL活性快速升高,酶活性分别于72h时达到峰值,而对照组果实于96h才达到峰值,并且处理组POD、PPO、PAL活性最大值高于对照组,依次是对照组的1.54、1.99、1.92倍。以上结果说明,合掌消抑菌富集物是通过提前诱导防御酶活性升高,以增强果实抗病性,从而有效抑制柑橘绿霉病害。4.将0.3mg/m L(MIC)合掌消抑菌富集物复配海藻酸钠等制成复合涂膜剂,分别用复合涂膜剂与未添加抑菌富集物的涂膜剂对南丰蜜橘进行涂膜处理,测定在(5±1)℃贮藏条件下,果实品质和相关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复合涂膜剂处理对南丰蜜橘的防腐保鲜有明显效果,能降低果实腐烂率和失重率;降低呼吸速率,减少TSS、TA、VC、总糖等营养物质的消耗;同时维持总酚含量,抑制LOX活性,降低MDA含量;在贮藏前期诱导POD、PPO、PAL活性增强,提高抗病性,后期抑制POD、PAL活性,延缓衰老,但对PPO活性抑制效果不明显。
李湲湲[3](2020)在《二氧化氯控释瓦楞纸箱和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水果保鲜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水果是人们摄取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等营养的重要来源之一,但由于水果营养丰富、含水率高,且在采摘和贮藏过程中易受到机械损伤、被致病菌感染引起腐坏,最终导致较大的货架损失。目前控制新鲜果蔬微生物感染的策略有冷藏和使用抗菌剂,但冷藏对设备要求高、造价昂贵,成本过高,同时在果蔬表面直接喷洒抗菌剂作用时间短且易形成安全隐患。因此,在包装材料中加入抗菌剂的抗菌包装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当包装材料与抗菌剂结合时,通常需要抗菌剂与产品紧密接触才能有效产品抑制表面微生物的生长,但新鲜果蔬往往比表面积较大、形状不规则,不可能保证它们与包装材料的有效接触。非直接接触式挥发性或气态抗菌剂能够扩散到每个包装内产品暴露的表面,是抗菌包装更好的选择,而这种技术的关键就在于在适当的条件下控制抗菌药物的释放,使其释放稳定、连续。ClO2(二氧化氯)是一种安全广谱的抗菌剂,同时ClO2具有强氧化性还可减少采后果蔬的乙烯释放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果蔬保鲜剂。但气态和液态ClO2都不稳定,限制了ClO2的实际应用,而常温下为固态的NaClO2(亚氯酸钠)能够在酸性条件下释放ClO2。因此,本文以NaClO2为前驱体,首先以双层涂布的方式制备了ClO2控释瓦楞纸箱,并探究了ClO2的释放行为,评价了控释纸箱对草莓的保鲜效果。为扩大ClO2控释包装的应用,制备了ClO2控释微胶囊,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以提高包封率,并对优化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进行了表征,测定了ClO2的释放行为,并将其应用于圣女果包装以评价其保鲜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采用PVA(聚乙烯醇)-NaClO2-硅藻土的混合分散液对瓦楞纸箱箱体内表面进行第一次涂层,然后喷洒壳聚糖乙酸溶液以进行二次涂层,以制备ClO2控释瓦楞纸箱。对该控释纸箱的释放行为进行研究发现,控释纸箱可在高湿度条件下释放出ClO2气体,而硅藻土的加入稳定并延长了释放。随着涂层中NaClO2含量的增加,ClO2的释放浓度随之增加。在100%的湿度条件下,9 g/L NaClO2的涂层瓦楞纸箱可持续释放ClO2至第14天,浓度最高可达1.8 mg/m3。但由于涂布层均为吸水性高分子,导致控释纸箱的抗压性能相较于未处理组显着性下降。(2)将NaClO2浓度为3 g/L、6 g/L和9 g/L的控释纸箱用于新鲜草莓的包装,以未处理纸箱为对照组,评价了控释纸箱在常温条件下对草莓的保鲜效果。与对照组相比,9g/L NaClO2控释纸箱包装的草莓的腐烂率和质损率分别降低了21.88%和6.84%,同时更好的保持了表面颜色和硬度,延缓了营养物质的消耗。由此说明,ClO2控释纸箱包装了草莓后,可在草莓的呼吸和蒸腾作用产生的CO2和水蒸气的作用下,诱导NaClO2反应释放ClO2,达到延长草莓货架期的目的。(3)采用NaClO2为芯材,聚乳酸(PLA)为壁材,同时溶解或均匀分散在三氯甲烷-乙醇混合液的油相中,并以聚乙烯醇(PVA)为乳化剂,去离子水为水相,成功制备包封了NaClO2的PLA微胶囊。以包封率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对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优工艺为:PVA浓度为0.5%,油水相体积比为80:350,芯、壁材质量比为1:10,油相中乙醇与三氯甲烷体积比为1:4。此时制得的NaClO2微胶囊包封率最高,为55.75%。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结果可知,NaClO2被成功包封进PLA中。制得的微胶囊呈肉眼可见的白色圆球形,平均粒径为498.08μm,粒径分布集中在400~600μm。对微胶囊的ClO2释放行为进行测定,发现在高湿度环境下,与柠檬酸微胶囊混合的NaClO2微胶囊可释放出ClO2,且释放速率受两种微胶囊比例和温度的影响。(4)在装有新鲜圣女果的纸箱中,放置NaClO2微胶囊和柠檬酸微胶囊的混合物,两种微胶囊比例分别为3:0(M-3)、1:1.5(MA-1)和3:4.5(MA-3),以不放入微胶囊为空白对照组CK,评价ClO2控释微胶囊对圣女果的保鲜效果。在20℃和90%RH条件下贮藏,在第18天时,对照组的腐烂率达到了86.67%,而MA-3仅为31.67%,M-3的腐烂率为55.00%,MA-1有71.67%,但与CK相比仍降低了15%。质损率在四组之间比较也呈现出相同趋势,第18天时,CK的质损率达到了7.93%,而MA-3仅为5.23%,M-3为6.03%,MA-1有6.34%,与CK相比质损率都呈现降低趋势。除此之外,实验组圣女果的颜色、硬度都有较好的维持作用,同时尽管ClO2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气体,但从最终结果来看它没有引起圣女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的降低,相反CK的抗坏血酸含量是最低的。由此说明,ClO2控释微胶囊能够有效延长圣女果的货架期。M-3与MA-1相比较,M-3具有更好的保鲜效果,说明仅用NaClO2微胶囊进行保鲜时,水果自身释放的水分和CO2也能诱导释放ClO2起到良好的保鲜效果,并且由于M-3中NaClO2微胶囊的量是MA-1的三倍,产生的ClO2更多使保鲜效果更好。
刘荣[4](2020)在《多功能生物蛋白涂层的制备及其在鲜切水果上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类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鲜切水果行业在近几年得到了迅速兴起,与此同时,有关鲜切水果保质期过短的问题暴露出来,成为人类面临的又一大难题。现阶段鲜切水果的保鲜主要依靠保鲜膜和低温冷藏保鲜,然而保鲜膜的大量使用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另外低温冷藏对不同水果有合适的储藏温度,温度过低会造成某些水果发生冻害。本文中,提出一种绿色、易操作、成本低、可适用于大多数市面常见水果且在常温下就可以实现的方法来达到鲜切水果的保鲜效果。首先制备出了一种混合液,利用溶菌酶与半胱氨酸之间的还原反应形成相转变溶液,该溶液在浸涂后可在食品表面自组装形成一层生物蛋白质涂层,此生物蛋白质涂层可涂覆在几乎任意基材上且有强大的粘附性能,同时可以按需控制各种分子的包载和释放。在此基础上,将果胶加入相转变溶液中来增强膜的功能性,这层薄膜就可以将果胶包载在鲜切水果表面。其次,为了验证涂层的功能,将鲜切水果浸入保鲜剂中,使得水果表面形成一层薄膜,来探究该薄膜对鲜切水果的保鲜能力。通过各种水果的浸涂实验,已经证明该保鲜液可以在鲜切水果表面形成一层有助于鲜切水果的薄膜,这种涂层可以在常温下使鲜切水果的保质期延长,延长率为75%-900%。本文以鲜切苹果为例,研究了保鲜剂对果实失重、硬度、褐变等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保鲜剂可以使得实验组的果实失重率下降60%;丙二醛含量下降39.19%;PPO含量下降对照组的28.57%、POD含量下降为对照组的29.27%;硬度为对照组的4倍;褐变指数降为对照组的31.15%;而V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基本不会变化;同时可以抑制水果表面真菌繁殖、无细胞毒性、不会影响小鼠正常生长。这种保鲜液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成本非常低(500 m L成本人民币3元,可以循环持续用到保鲜液用完为止),可以有效降低鲜切水果的褐变程度、降低呼吸作用、维持硬度和维C的含量等来延长鲜切水果的保质期。同时对该体系做了细胞毒性实验和动物实验,证明了在体系是无毒的,且不会影响小鼠的成长。果胶本身就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且无每日添加量的限制,所以本文中研究的保鲜体系可以成为一种延长加工水果保质期的有前途的方法。
余易琳[5](2020)在《纳米纤维素/壳聚糖复合涂膜对柑橘的保鲜效果及涂膜制备与表征》文中研究指明将可食性涂膜应用于采后果实中,可通过调节果实与外界环境的水分和气体交换速率来达到延缓果实的呼吸强度和蒸腾作用的目的,从而延长果实贮藏期。在壳聚糖涂膜中添加纳米纤维素,可进一步调控涂膜的阻隔性和稳定性,从而增强其保鲜效果。然而,现今的保鲜研究当中少有将关注点放于柑橘涂膜后贮藏期间的结构变化。同时,通过观察果皮表面在贮藏期间的微观形貌变化可知,涂膜层在果实气孔附近出现了微孔,导致其完整性受损,从而影响柑橘保鲜效果。另外,在现有的研究中仅仅探究了不同种类的果蔬在壳聚糖涂膜后的保鲜效果,其保鲜机理尚未有深入研究。采取的研究保鲜机理的方法都是将涂膜材料在平板上制成独立的薄膜对其结构性能等进行表征,与涂膜保鲜的试验结果结合,协助解释其保鲜机理。但是,用流延法在平板上制得的薄膜,与果蔬涂膜后形成的涂膜层的结构性能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不能完全替代可食性薄膜的性能来解释果蔬的保鲜机理。因此,本研究将纳米纤维素添加到壳聚糖当中,用于柑橘的涂膜保鲜,在优化了纳米纤维素浓度的基础上,采用二次涂膜的方式探究了果实贮藏期间涂膜结构的变化与果实贮藏品质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制备可剥离的橘皮上形成的纳米纤维素/壳聚糖复合涂膜,明确了纳米纤维素对复合涂膜性能的影响,从而为纳米纤维素增强壳聚糖涂膜对柑橘的保鲜机理提供理论帮助。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纳米纤维素浓度对复合涂膜保鲜效果的影响。将质量分数为0%、3%、6%和9%(纳米纤维素占壳聚糖的干重)的纳米纤维素/壳聚糖复合涂膜用于到红桔保鲜,并以未处理组为对照,考察复合涂膜的保鲜效果。同时,采用培养皿流延法制备了相同纳米纤维素含量的独立膜,并对其进行了抗张性能和阻隔性能的表征。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组,6NCC/CS(6%浓度的纳米纤维素/壳聚糖)复合涂膜可降低红桔的腐烂率60.5%,减少丙二醛的积累,有利于果实保持硬度,并维持其营养物质的含量。同时,相较于纯壳聚糖薄膜,6%浓度纳米纤维素的添加能提高复合膜的抗张性能60.2%,降低吸湿性26%,提高对水蒸气和氧气的阻隔能力。2.复合涂膜对蜜橘果肉和果皮的抗氧化活性及品质的影响。将2NCC/CS复合膜液(2%浓度的纳米纤维素/壳聚糖)与咪鲜胺保鲜剂运用到蜜橘涂膜保鲜当中,定期测定蜜橘果肉和果皮的各种生理活性指标,抗氧化物质变化和感官指标,观察果皮表面的微观形貌变化。结果表明,与咪鲜胺相比,2NCC/CS涂膜对蜜橘的腐烂率、呼吸速率、丙二醛和相对电导率等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同时,2NCC/CS涂膜组的感官评价分数最高,更有利于酸、糖、抗坏血酸、总酚和类黄酮等营养物质的保存。另外,2NCC/CS涂膜能保持果实更高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SOD活性(Superoxide dismutase,超氧化物歧化酶)和POD酶活性(Peroxidase,过氧化物歧化酶)。通过观测果皮涂膜的微观形貌可知,在第3天时,CS组表面的涂膜层由于亲水性涂膜在果实的蒸腾作用下遭到破坏,在果实的气孔处出现微孔,而2NCC/CS组的涂膜层在第5天才出现微孔。壳聚糖由于果实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其完整性被破坏,而纳米纤维素的加入能一定程度地增强壳聚糖涂膜的结构稳定性,由此可知柑橘的保鲜效果与涂膜结构的稳定性密切相关。3.二次涂膜时间对蜜橘保鲜效果的影响。为解决柑橘果实作用而导致的涂膜层被破坏,在其气孔附近出现微孔的问题。分别用CS和2NCC/CS初次涂膜,然后在不同的时间(第3天和第5天)进行二次涂膜(记为CS-3、CS-5、2NCC/CS-3、2NCC/CS-5),观察涂膜层的微观形貌,定期测定蜜橘果肉和果皮的生理生化指标与抗氧化活性。结果发现,CS组和2NCC/CS的果皮分别在第三天和在第五天产生微孔。二次涂膜后涂膜层的微孔被修复,表面再次变得致密平整。贮藏第12天时,2NCC/CS-3的失重率和腐烂率均为最低,相较于为CK分别降低了35.7%和41.7%。2NCC/CS-3在贮藏期间的呼吸速率最低,果实内部维持了较低O2和高CO2气体浓度,具有较高的硬度,较好地保持糖、酸和叶绿素等物质的含量,且总酚、类黄酮和抗坏血酸等抗氧化物质的含量高于其他组,抑制了活性氧的产生,维持了较高的DPPH清除率。可得结论,在在微孔出现前进行二次涂膜,可在较长时间内维持涂膜结构的完整性,从而提高对柑橘的保鲜效果。4.果皮表面可食膜与平板膜结构和性能的表征。分别在两种界面(橘皮和聚苯乙烯平板)制备四种不同浓度(纳米纤维素分别占壳聚糖质量的0%、2%、4%和6%,壳聚糖在水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为1.5%)的复合薄膜,果皮界面形成的薄膜记为C型薄膜,平板界面形成的薄膜记为P型薄膜。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扫描电镜,水接触角,热重等表征方法,表征薄膜的微观形貌、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C型薄膜对紫外光的阻隔性能更强,且随着纳米纤维素浓度的增加,两种薄膜的透光率逐渐减小。P-6NCC/CS(聚苯乙烯平板制备得到的6%浓度的纳米纤维素/壳聚糖薄膜)相较P-CS(聚苯乙烯平板制备得到的纯壳聚糖薄膜),C-6NCC/CS(橘皮表面制备得到的6%浓度的纳米纤维素/壳聚糖薄膜)相较C-CS(橘皮表面制备得到的纯壳聚糖薄膜),薄膜样品在在800 nm处的透光率分别降低了15.8%和5.5%。然而所有薄膜红的外光谱图变化不大。C-6NCC/CS比P-6NCC/CS的热分解温度高26.9℃;同时,C型薄膜的水蒸气阻隔性能,吸湿率均降低,表面形貌粗糙,结晶度降低。因此,P型薄膜和C型薄膜的结构性能存在差异,不能完全用平板膜代替可食性膜来协助解释柑橘的涂膜保鲜机理。但是,随着复合膜中纳米纤维素含量的变化,两种薄膜的变化趋势相一致。仍然可以证明,纳米纤维素的添加有利于壳聚糖涂膜的结构稳定性。
张海婷[6](2019)在《细叶小檗生物碱的制备与抑菌活性研究》文中指出细叶小檗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和中部省份,目前均为野生无人工培育,传统医学一直以其根、茎为入药部位,在抑菌、抗炎、清热、祛湿方面有良好效果。而细叶小檗的果实产量也很可观,因其口感酸涩不适直接食用,因而处于落果荒山的自然现状,研究发现小檗果实中除基本营养成分外,含有小檗生物碱成分。本研究以细叶小檗果实为研究对象,研究半仿生提取生物碱工艺,对提取物进行抑菌作用广谱性、有效性及基本抑菌机制的初步研究,并在常规果蔬中进行抑菌效果验证试验。获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半仿生法提取细叶小檗生物碱。生物碱提取量和抑菌圈为衡量指标,得到提取最优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27%,液料比32mL/g,提取温度52℃,超声波功率300W,pH2.2条件下提取40min,pH7.6条件下提取20min,pH8.5条件下提取20min,在此最优条件下,获得细叶小檗总生物碱的提取量达到16.10±0.54 mg/g,大肠杆菌的抑菌圈为91.21±0.47 mm。该法与单一超声法相比,提取生物碱效率是其1.31倍,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是其1.07倍。(2)通过对细叶小檗生物碱在不同加工条件下的稳定性和三种菌的抑菌活性的考察发现,偏酸性的pH条件有利于细叶小檗生物碱残留及发挥良好的抑菌优势;温度是影响小檗碱发生不可逆转变的重要影响因素,与残留量和抑菌活性呈负相关的关系;自然光照和紫外光照对细叶小檗生物碱的残留与活性不产生显着影响。细叶小檗的热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在高温82℃处理,pH2条件下的速率常数为0.0244,回归系数0.8738,而pH11条件下速率常数为0.0180,回归系数0.9816。(3)通过细叶小檗生物碱对四种食品常见细菌最低抑菌浓度及生长曲线的研究,证实小檗碱对于常见细菌抑菌效果具有一定广谱性,特别是对大肠杆菌抑菌作用最为显着,最低抑菌浓度仅为2.4 mg/mL,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效果优于革兰氏阳性菌。从菌悬浮液电导率的测定同样反映出生物碱对于大肠杆菌有显着的抑制效果,作用机理在于小檗碱作用于细菌胞壁与胞膜,使其结构不完整,对菌体细胞膜通透性产生影响,破坏菌体细胞内的离子稳态,电解质外泄,导致菌体死亡;在菌体蛋白合成作用的研究中可知,小檗碱抑制菌胞内蛋白表达,对其合成造成抑制,导致细胞蛋白含量减少,小檗碱抑制了蛋白质表达合成,使钠钾ATP酶活性也受到抑制。(4)为验证果蔬保藏过程中细叶小檗抑菌效应,选取不耐储藏的草莓、黄瓜作为受试对象进行生物碱高、中、低剂量的浸泡处理。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的小檗碱处理,可有效保持果实中主要化学成分呈现缓慢衰减的状态;生物碱浸泡组别的果蔬感官和硬度等物理性质指标显示出保藏中的优势;果蔬腐烂率、失重率、呼吸强度也直观反映出生物碱对果蔬品质能够提供良好的抑菌和提高保藏品质效果。
董浩[7](2019)在《改性氧化石墨稀/磺化聚醚醚酮平衡气调膜的制备及其保鲜果蔬的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果蔬采后损失率超过30%,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生鲜果蔬的贮运保鲜技术已成为我国农产品加工贮运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平衡气调包装技术可通过调节贮藏环境的气体成分,使其长期维持在适宜果蔬贮藏的水平,从而延长果蔬的贮藏期。平衡气调包装技术的关键在于所使用的气调膜,优异的气调膜可在一定的贮藏环境下,依靠自身的透气性能自发建立和维持较理想的气氛条件,最终达到延长果蔬保鲜期的目的。本文以聚醚醚酮(PEEK)为原料,对其进行磺化改性获得磺化聚醚醚酮(SPEEK),同时,以氨基化的氧化石墨烯(AGO)为改性材料,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备了具有磺酸基网络的AGO/SPEEK平衡气调膜。研究中,阐明了SPEEK有机高分子链与AGO无机填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改善气调膜性能(主要CO2渗透性、CO2/O2分离性和水蒸气透过性等)的调控机制,为新型自发平衡气调膜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PEEK的磺化改性制备了SPEEK气调膜,研究了磺化时间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EK磺化5-25 h后的磺化度可达51.6-92.5%之间;PEEK磺化改性后,分子结构中成功引入磺酸(-SO3H)基团,溶解性大幅提高,结晶度不断降低,相比于PEEK的单一阶段热降解行为,SPEEK的质量损失可分为三个阶段,低磺化度或中等磺化度的SPEEK膜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随着磺化时间的增加,SPEEK的磺化度显着增加,SPEEK膜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显着降低、断裂伸长率呈上升趋势、亲水性不断增强,膜的吸水性、体积溶胀率和厚度改变率均显着增加,对CO2和O2的气体透过性逐渐增大,渗透系数也不断增加,理想气体分离因子α(CO2/O2)总体呈现缓慢变大的趋势,从2.50不断增加到8.37;不同磺化度SPEEK膜的水蒸气渗透系数在1.48-3.12×10-12g.cm/(cm2·s·Pa)之间,远高于PE膜,较大的透湿性不利于新鲜果蔬的保藏。(2)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GO,利用乙二胺对GO进行改性制备了AGO,并对AGO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GO中的羧基和环氧基与乙二胺发生酰胺化反应,改性成功;GO功能化后,AGO的2θ角不断减小,衍射峰也不断宽化,热稳定性增强;XPS显示,AGO在400.0 eV的结合能下出现了一个新的吸收峰(N1s),C-OH,C-O-C和O-C=O基团处的强度明显降低或消失,285.8 eV的结合能下出现新的吸收峰,对应于C-N基团,这进一步验证了GO的功能化主要是通过乙二胺与氧基反应形成C-N键(酰胺、亚胺)实现的;SEM和TEM观察发现,GO有较不规则褶皱的片状结构,呈较透明的纱状薄片,边缘轮廓较清晰,而AGO的片层较为松散和平整,表面褶皱浅化,表面和边缘更为模糊。(3)进行SPEEK气体分离膜的AGO功能化研究,制备了AGO/SPEEK平衡气调膜,重点阐明了AGO与SPEEK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改善膜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AGO/SPEEK气调膜中-SO3H基团与-NH2基团之间存在较强的酸碱相互作用,AGO与SPEEK之间产生的大量氢键(AGO中的极性基团如-OH,-O-和C=O与SPEEK中的O-H基团)和静电力,较大程度地破坏了SPEEK聚合物链原本的有序排列,XRD谱图显示在15-30°处的衍射峰进一步减弱;SEM观察发现,AGO粒子均匀嵌入SPEEK膜中,由于AGO填料与SPEEK有机分子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膜的断面比未改性的更为粗糙;相比于GO/SPEEK膜,AGO/SPEEK膜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相比于SPEEK膜,GO/SPEEK和AGO/SPEEK膜的吸水率和体积溶胀率随着GO或者AGO含量的增加而不断减小;添加AGO后,AGO/SPEEK膜的水蒸气渗透率出现下降的趋势,随着AGO含量的增加,CO2渗透率随之增加,α(CO2/O2)和α(CO2/N2)也不断增加,优异的CO2渗透性及α(CO2/O2)将更有利于果蔬的贮藏保鲜。(4)AGO/SPEEK平衡气调膜保鲜果蔬的研究。探讨果蔬在贮藏过程中的感官品质和物理化学变化,结果表明,AGO/SPEEK平衡气调膜具有较高的CO2渗透性和α(CO2/O2),采用AGO/SPEEK平衡气调膜包装贮藏的樱桃番茄,其感官评分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的更慢,硬度下降较为缓慢,色差变化在同一贮藏期较低,可接受贮藏期在25-30天,pH值在贮藏期间基本呈现小幅度逐渐增加的趋势,但是在贮藏后期,不同包装的样品pH值均出现下降的现象,失重率差异不显着,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和PVDC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贮藏末期仅减少10-20%,显着优于对照组和其他包装组,维生素C含量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在贮藏结束(30天)还基本维持在30mg/100 g左右;采用AGO/SPEEK平衡气调膜包装贮藏的生菜,其感官评分、色差、pH值、失重率等品质变化与樱桃番茄相似,维生素C含量在贮藏期间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叶绿素含量从58 mg/kg逐渐减小到贮藏末期的12-15 mg/kg,显着优于空白对照组。因此,AGO/SPEEK平衡气调膜能够一定程度上维持樱桃番茄和生菜的感官品质和理化指标,在延长果蔬保鲜期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更适于樱桃番茄的平衡气调贮藏,对于高呼吸强度带叶蔬菜的包装贮藏,还明显不能满足。(5)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果蔬中7种常见真菌毒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分析了果蔬中真菌毒素含量及其在AGO/SPEEK平衡气调包装贮藏过程中真菌毒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建立的检测方法灵敏可靠,7种待测物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定量限(LOQ)最低可达0.2μg/kg,基质效应基本可以忽略,回收率在81.1-116%之间;新鲜果蔬以及常温和4℃下贮藏的带叶蔬菜中,7种真菌毒素的浓度均低于所建立方法的检出限(LOD),但低温和平衡气调包装有利于延长带叶蔬菜的贮藏保鲜期;草莓在贮藏期间主要检出了交链孢酚(AOH)和交链孢酚单甲醚(AME)两种真菌毒素,其中常温保存3天和4℃保存7天就已经检测到真菌毒素,西红柿在贮藏期间主要检出了细交链格孢酮酸(TeA),使用AGO/SPEEK平衡气调膜包装草莓和西红柿可显着减缓真菌毒素出现的时间并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含量。
郭莎莎[8](2018)在《紫苏在圣女果防腐保鲜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应用领域涉及广泛,但主要集中在药用和食用上,是国家卫计委颁布的第一批60种“药食同源”的中药之一。大量研究表明紫苏具有丰富的生理活性成分,有研究表明紫苏对酱油、肉制品、卤制品、海鲜等具有良好的防腐保鲜作用,但在果蔬防腐保鲜中的应用未见详细研究报道。由于化学防腐保鲜剂的滥用造成病原菌抗性的提高,环境污染以及农药高残留危害人体健康等一系列问题的不断增多,现代人对绿色生活的追求使得天然防腐保鲜剂越来越受到关注。为探索紫苏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本研究测定了紫苏提取液对圣女果的保鲜效果;同时对紫苏中的有效抑菌成分及其抑菌机制进行了研究,特别是从微生物群体效应方向进行进一步的抑菌机制的探究。主要结果如下:1.本试验以圣女果为供试果蔬,紫苏提取物为供试材料,在室温(20-25℃)下采用浸泡的处理方法。以清水作为空白对照(CK),以25%咪鲜胺和可湿性1-MCP的等比复配1000倍稀释液作为药剂对照进行为期27d的观察测定。就紫苏提取液对圣女果保鲜作用得出以下结论:在常温下,紫苏提取液可以有效提高水果好果率,降低腐烂指数;保持水果硬度,抑制果实VC的氧化分解及丙二醛的增加;减缓可溶性固形物的消耗和延缓可滴定酸含量的降低,有效保持圣女果营养价值,使果实的可食性更好。2.从导致圣女果腐烂变质的病原微生物中分离到一株致病菌,通过反接试验发现此菌对圣女果的致病性为100%。通过r-DNA ITS序列比较鉴定方法,发现此菌与撕裂蜡孔菌(Ceriporia lacerata)同源性为99%,通过形态鉴定和显微观察得出此菌具有蜡孔菌属的显着特征:菌丝壁光滑,菌丝交叉分布平行分布,偶尔有隔且具有分枝。经乳酚棉蓝染液染色后有嗜蓝反应。因此确定导致圣女果腐烂的致病菌为撕裂蜡孔菌(Ceriporia lacerata),系首次在圣女果中发现此菌。3.紫苏抑菌有效成分的确定及联合用药: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对紫苏主要活性成分迷迭香酸进行挖掘验证。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紫苏水提液进行检测,发现样品中含迷迭香酸。对迷迭香酸进行含量计算后取相同浓度的迷迭香酸标准品对所分离得到的撕裂蜡孔菌(Ceriporia lacerata)进行抑制力测定,结果表明迷迭香酸是紫苏水提液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接着对紫苏进行复配应用,结果表明紫苏水提液与苯甲酸钠的联合使用在比例为2:3时对圣女果中的撕裂蜡孔菌(Ceriporia lacerata)的抑制率最高,为14.8%。4.对紫苏中的活性成分迷迭香酸进行深度探究,试图从微生物群体效应方向来阐述迷迭香酸对大肠杆菌生物膜的干扰。结果如下:迷迭香酸作为群体效应(Quorum Sensing)信号分子类似物,两种方法结晶紫法和MTT法均证明迷迭香酸在大肠杆菌生物膜的成熟和未成熟时期分别具有双向的调节作用,且具有浓度效应。具体表现为在大肠杆菌生物膜生长期间,迷迭香酸随着浓的升高对生物膜有抑制作用,而在生物膜成熟后迷迭香酸对其具有促进作用。
岳淑丽[9](2017)在《桉叶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荔枝、樱桃番茄保鲜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桉叶精油(Eucalyptus essential oils,EEO)来源天然、成本低廉、安全,具有广谱抑菌性,在果蔬保鲜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液态的桉叶精油存在不稳定、易挥发、不溶于水、高浓度下具有腐蚀性等问题,不便贮藏与使用。因此,本文以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为壁材,采用包合法制备桉叶精油微胶囊,系统地优化其制备工艺,深入探讨β-CD包埋对桉叶精油抑菌性能及成分的影响,对桉叶精油微胶囊的结构、性能进行测试分析,最后研究桉叶精油微胶囊用作抑菌保鲜剂或制备成抑菌保鲜膜后对荔枝、樱桃番茄的保鲜效果,以期为利用桉叶精油资源、开发天然安全的果蔬抑菌保鲜剂及果蔬抑菌保鲜包装材料提供依据。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精油微胶囊包埋油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精油微胶囊包埋油含量测定方法中常用的干燥失重法、挥发油测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不超过5%,加标回收率在90%120%之间,均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干燥失重法实验误差较大,测定结果高于其它两种方法,适用样品量大的检测。紫外分光光度法影响因素较多,操作复杂,成本较高,但检测速度快。挥发油测定法操作简便、成本低,但耗时较长,且需保证能从微胶囊中蒸馏出0.1 mL以上的精油才适合选用此法。(2)β-CD包埋对桉叶精油微胶抑菌性能及成分的影响。桉叶精油包埋前后对供试细菌、酵母菌和霉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包埋后的桉叶精油对供试菌的抑菌活性稍有下降,气相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不变,仅对酿酒酵母和桔青霉的气相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稍有上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试结果表明,桉叶精油包埋前后均以萜烯类和醇类化合物为主,主要成分中的蒎烯、伞花烯、柠檬烯、松油烯、崁烯和桉叶素等在包埋前后相对含量变化不大。包埋过程并未对桉叶精油的抑菌性能及成分造成明显影响。(3)正交设计联用响应面法优化桉叶精油微胶囊制备工艺。正交和Plackett-Burman(PB)实验结果均表明,壁芯比、包埋温度和包埋时间是影响桉叶精油微胶囊包埋效果的主要因素,乙醇与精油比、水与β-CD比为次要因素。通过联用正交实验和响应面实验,最终确定桉叶精油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包埋温度46℃、包埋时间108 min、壁芯比9.59、乙醇与精油比20:1、水与β-CD比10:1。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桉叶精油微胶囊包埋率和包埋得率分别为71.17%、86.30%。(4)桉叶精油微胶囊结构表征及缓释性能研究。扫描电镜图显示桉叶精油微胶囊呈平行四边形,排列有序、致密,表面光洁平整。激光散射粒度分布分析仪测得桉叶精油微胶囊的粒径主要分布在545μm之间,呈正态分布,平均径18.6μm。傅里叶红外光谱图峰形和峰位变化证明桉叶精油微胶囊的成功制备。热重和差示扫描量热曲线表明桉叶精油微胶囊在120℃之前的热失重较为平缓,微胶囊化可明显提高桉叶精油的热稳定性,延缓桉叶精油的挥发。环境温湿度的提高对桉叶精油微胶囊的释放有促进作用,其释放过程介于扩散限制和一级动力学之间,与Avrami’s公式拟合较好。(5)桉叶精油微胶囊在荔枝、樱桃番茄保鲜中的应用研究。桉叶精油微胶囊应用于荔枝6℃低温和樱桃番茄常温贮藏保鲜实验结果均表明,桉叶精油微胶囊可延缓果实感官品质的下降,减缓维生素C(vitamin C,VC)的氧化和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ity,TA)、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es,TSS)等的消耗,较好的保持果实的营养品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可延长荔枝保鲜期5 d、樱桃番茄保鲜期2 d。(6)桉叶精油微胶囊抑菌保鲜膜的制备及其在荔枝、樱桃番茄保鲜中的应用研究。桉叶精油微胶囊可作为抑菌保鲜剂用于制备抑菌保鲜膜。用占成膜液中去离子水质量0.6%的桉叶精油微胶囊制备的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抑菌保鲜膜性能最佳。将其应用于荔枝6℃低温、樱桃番茄常温保鲜中,可减缓果实水分向外界的蒸腾,抑制呼吸,减缓VC的氧化和TA、TSS等的消耗,降低失重率,维持果实的感官品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可延长两种水果的保鲜期2 d。
王楠[10](2016)在《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在樱桃番茄保鲜上的应用》文中认为本课题研究天然植物精油微胶囊的制备技术与方法,并将制得的样品作为抗菌剂用于樱桃番茄的保鲜包装,以期延长果蔬的货架寿命。首先试验了牛至、丁香、罗勒、山苍子精油对根霉、黑曲霉、灰霉、交链孢霉、青霉生长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综合抑菌效果最好的是牛至和山苍子精油,牛至精油对五种霉菌最低抑菌用量为80μL,山苍子精油为40μL。通过物理混合法和锐孔法制备了多孔淀粉(PS)、多孔淀粉-乙基纤维素(PSE)、海藻酸钠(CA)及海藻酸钠-多孔淀粉(CAS)为壁材的精油微胶囊;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微胶囊制备成型效果、包埋效率、产率及粒径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进行配方优化;试验优化出微胶囊制备最佳比例及指标为:PS牛至微囊壁芯比3:1,包埋效率98.2%,产率90.6%;PSE牛至微囊壁芯比2.5:1,EC水分散体稀释25倍,喷涂三次,包埋效率91.3%,产率46.4%;CA牛至微囊海藻酸钠溶液浓度2.5%,氯化钙溶液浓度1.5%,壁芯比1.25:1时包埋效率55.7%,产率54.8%;CAS牛至微囊精油淀粉比1:3,海藻酸钠浓度2.5%,氯化钙浓度1.5%时包埋效率88.2%,产率44.2%,粒径约1mm。对优化后的CA及CAS精油微胶囊进行了抑菌实验,对五种霉菌的最低抑菌用量为:CA牛至微胶囊为0.136g,CAS牛至微胶囊为0.296g,二者实际包埋精油体积均为40μL;CA山苍子微胶囊为0.162g,实际包埋精油60μL;CAS山苍子微胶囊为0.189g,实际包埋精油30μL。对四种微胶囊在不同温湿度及包装环境中的释放性能进行分析,冷藏(5℃)和常温(23℃)下空白包装内PS牛至微囊释放最为缓慢,适于贮存;常温下在模拟高湿包装及果蔬包装内,CAS牛至微胶囊释放效果最佳且呈指数型释放方式,具有抑菌持续性能良好的保鲜效果。以感官评价、发病率、失重率、PH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为保鲜评价指标,分别在室温及冷藏条件下试验了 CA及CAS牛至微胶囊对樱桃番茄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与CK空白组比较,室温下CA组微胶囊用量为0.544g/100g(樱桃番茄)时,可延长保鲜期2天;CAS组微胶囊用量为0.888g/100g(樱桃番茄)时,可延长保鲜期4天;冷藏(5℃)条件下总体表现优于室温组的抑菌保鲜效果,当微胶囊用量与室温最佳效果用量相同时,则可延长保鲜期至少7天。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本课题研究制备的精油微胶囊保鲜剂,可有效延长樱桃番茄果蔬的货架寿命。
二、自制天然水果保鲜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制天然水果保鲜剂(论文提纲范文)
(1)纳米银-氧化淀粉涂膜对无籽露葡萄和南丰蜜桔的保鲜性及安全性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果蔬保鲜技术 |
1.2.1 低温储藏 |
1.2.2 气调处理 |
1.2.3 化学保鲜 |
1.2.4 辐射保鲜 |
1.3 可食性涂膜保鲜技术 |
1.3.1 涂膜保鲜的定义 |
1.3.2 涂膜保鲜的作用机理 |
1.4 氧化淀粉的概况 |
1.4.1 氧化淀粉的性质 |
1.4.2 氧化淀粉在食品保鲜中的研究现状 |
1.5 茶多酚的概况 |
1.5.1 茶多酚的性质 |
1.5.2 茶多酚在食品保鲜中的研究现状 |
1.6 纳米银的概况 |
1.6.1 纳米银的性质 |
1.6.2 纳米银在食品保鲜中的研究现状 |
1.7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7.1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2 本实验的研究内容 |
1.8 研究技术路线 |
2 纳米银的制备及条件优化探究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纳米银的合成 |
2.2.2 纳米银的表征 |
2.2.3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转速对纳米银溶胶的影响 |
2.3.2 储藏时间对纳米银稳定性的探究 |
2.4 本章小结 |
3 纳米银-氧化淀粉复合膜对无籽露葡萄保鲜作用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样品处理 |
3.2.2 失重率的测定 |
3.2.3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
3.2.4 可滴定酸含量的测定 |
3.2.5 相对电导率的测定 |
3.2.6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
3.2.7 数据分析 |
3.3 不同涂膜处理对无籽露葡萄的保鲜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涂膜处理对无籽露葡萄失重率的影响 |
3.3.2 不同涂膜处理对无籽露葡萄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
3.3.3 不同涂膜处理对无籽露葡萄可滴定酸的影响 |
3.3.4 不同涂膜处理对无籽露葡萄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3.3.5 不同涂膜处理对无籽露葡萄维生素C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纳米银-氧化淀粉复合膜对南丰蜜桔保鲜作用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样品处理 |
4.2.2 失重率的测定 |
4.2.3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
4.2.4 可滴定酸含量的测定 |
4.2.5 pH值的测定 |
4.2.6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
4.2.7 数据分析 |
4.3 不同涂膜处理对南丰蜜桔的保鲜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涂膜处理对南丰蜜桔失重率的影响 |
4.3.2 不同涂膜处理对南丰蜜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4.3.3 不同涂膜处理对南丰蜜桔可滴定酸的影响 |
4.3.4 不同涂膜处理对南丰蜜桔pH值的影响 |
4.3.5 不同涂膜处理对南丰蜜桔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纳米银在此涂膜方式中的安全性探究 |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标准溶液的配制 |
5.2.2 样品处理与消解 |
5.2.3 ICP样品测定 |
5.2.4 数据处理 |
5.2.5 数据分析 |
5.3 结果分析 |
5.3.1 纳米银在两种鲜果中的迁移率 |
5.3.2 纳米银在两种鲜果中的累积率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2)合掌消抑菌富集物对柑橘绿霉病的抑菌机理及其保鲜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柑橘生产概况及主要采后病害 |
1.1.1 柑橘生产概况 |
1.1.2 柑橘采后主要病害 |
1.2 柑橘贮藏保鲜方法 |
1.2.1 物理方法保鲜 |
1.2.2 化学方法保鲜 |
1.2.3 生物技术保鲜 |
1.3 天然保鲜剂对柑橘采后病害的防治 |
1.3.1 动物源保鲜剂 |
1.3.2 植物源保鲜剂 |
1.3.3 微生物源保鲜剂 |
1.4 天然精油与果蔬保鲜 |
1.4.1 天然精油对病原菌的抑菌机理 |
1.4.2 天然精油的诱导作用 |
1.4.3 天然精油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
1.5 中草药提取物与果蔬保鲜 |
1.5.1 中草药提取物对病原菌的抑菌机理 |
1.5.2 中草药提取物的诱导作用 |
1.5.3 中草药提取物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
1.6 合掌消研究概况 |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1.7.1 研究目的 |
1.7.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合掌消抑菌富集物的提取及分离纯化 |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菌液的制备 |
2.2.2 抑菌效果测定 |
2.2.3 合掌消抑菌物质的提取 |
2.2.4 合掌消抑菌物质分离纯化流程 |
2.2.4.1 萃取粗分离 |
2.2.4.2 AB-8大孔树脂分离 |
2.2.4.3 硅胶柱分离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合掌消提取物不同萃取组分的抑菌活性 |
2.4.2 AB-8大孔树脂柱层析组分抑菌活性 |
2.4.3 展开剂的确定 |
2.4.4 硅胶柱分离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3章 合掌消富集物对指状青霉的抑菌特性 |
3.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菌种活化及菌悬液的制备 |
3.2.2 合掌消富集物对指状青霉抑制效果研究 |
3.2.2.1 抑菌活性测定 |
3.2.2.2 合掌消富集物对指状青霉的最低抑菌浓度、最小杀菌浓度 |
3.2.3 合掌消富集物对指状青霉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
3.2.4 合掌消富集物对指状青霉菌丝生长的影响 |
3.2.5 温度、pH对合掌消富集物抑菌效果的影响 |
3.2.6 合掌消富集物对指状青霉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3.2.7 合掌消富集物对指状青霉脂质含量的影响 |
3.2.8 合掌消富集物对指状青霉菌麦角固醇的影响 |
3.2.9 合掌消富集物对指状青霉菌丝重量和保水性的影响 |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合掌消抑菌富集物抑菌效果 |
3.4.2 合掌消抑菌富集物对指状青霉的MIC、MBC |
3.4.3 合掌消抑菌富集物对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
3.4.4 合掌消抑菌富集物对菌丝形态的影响 |
3.4.5 温度、pH对合掌消抑菌富集物抑菌效果的影响 |
3.4.6 合掌消抑菌富集物对指状青霉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3.4.7 合掌消富集物对指状青霉脂质含量的影响 |
3.4.8 合掌消抑菌富集物对指状青霉麦角固醇含量的影响 |
3.4.9 合掌消抑菌富集物对指状青霉菌丝湿重与保水性的影响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4章 合掌消抑菌富集物诱导脐橙果实抗绿霉病的生理机制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菌悬液的制备 |
4.2.2 纽荷尔脐橙损伤接种处理 |
4.3 测定指标和方法 |
4.3.1 可溶性固形物测定 |
4.3.2 可滴定酸含量测定 |
4.3.3 维生素C含量测定 |
4.3.4 防御酶活性测定 |
4.3.4.1 POD酶活性测定 |
4.3.4.2 PPO酶活性测定 |
4.3.4.3 PAL酶活性测定 |
4.3.4.4 LOX酶活性测定 |
4.3.5 MDA含量测定 |
4.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合掌消抑菌富集物对脐橙绿霉病的影响 |
4.5.2 合掌消抑菌富集物对脐橙主要品质的影响 |
4.5.3 合掌消抑菌富集物对脐橙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
4.5.3.1 合掌消抑菌富集物对脐橙POD酶活性的影响 |
4.5.3.2 合掌消抑菌富集物对脐橙PPO酶活性的影响 |
4.5.3.3 合掌消抑菌富集物对脐橙PAL酶活性的影响 |
4.5.3.4 合掌消抑菌富集物对脐橙LOX酶活性的影响 |
4.5.3.5 合掌消抑菌富集物对脐橙MDA含量的影响 |
4.6 讨论 |
4.7 小结 |
第5章 合掌消抑菌富集物复合涂膜对南丰蜜橘贮藏保鲜的影响 |
5.1 试验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2.1 复合涂膜剂配制 |
5.2.2 南丰蜜橘果实处理 |
5.2.3 测定指标 |
5.2.3.1 腐烂率和失重率的测定 |
5.2.4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的测定 |
5.2.5 可滴定酸(TA)和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
5.2.6 总糖含量的测定 |
5.2.7 呼吸速率的测定 |
5.2.8 防御酶活性的测定 |
5.2.9 总酚含量和MDA含量的测定 |
5.3 数据处理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合掌消抑菌富集物复合涂膜对南丰蜜橘腐烂率的影响 |
5.4.2 合掌消抑菌富集物复合涂膜对南丰蜜橘失重率的影响 |
5.4.3 合掌消抑菌富集物复合涂膜对南丰蜜橘呼吸强度的影响 |
5.4.4 合掌消抑菌富集物复合涂膜对南丰蜜橘主要品质成分的影响 |
5.4.4.1 合掌消抑菌富集物复合涂膜对南丰蜜橘TSS含量的影响 |
5.4.4.2 合掌消抑菌富集物复合涂膜对南丰蜜橘TA含量的影响 |
5.4.4.3 合掌消抑菌富集物复合涂膜对南丰蜜橘Vc含量的影响 |
5.4.4.4 合掌消抑菌富集物复合涂膜对南丰蜜橘总糖含量的影响 |
5.4.5 合掌消抑菌富集物复合涂膜对南丰蜜橘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
5.4.5.1 合掌消抑菌富集物复合涂膜对南丰蜜橘POD的影响 |
5.4.5.2 合掌消抑菌富集物复合涂膜对南丰蜜橘PPO活性的影响 |
5.4.5.3 合掌消抑菌富集物复合涂膜对南丰蜜橘PAL活性的影响 |
5.4.5.4 合掌消抑菌富集物复合涂膜对南丰蜜橘LOX活性的影响 |
5.4.6 合掌消抑菌富集物复合涂膜对南丰蜜橘总酚含量的影响 |
5.4.7 合掌消抑菌富集物复合涂膜对南丰蜜橘MDA含量的影响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3)二氧化氯控释瓦楞纸箱和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水果保鲜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果蔬贮藏保鲜技术概述 |
1.2 食品控释抗菌包装概述 |
1.2.1 控制释放方式 |
1.2.2 抗菌剂种类 |
1.3 二氧化氯概述 |
1.3.1 ClO_2的性质 |
1.3.2 二氧化氯的杀菌机理 |
1.3.3 二氧化氯对果蔬微生物的影响 |
1.3.4 二氧化氯对果蔬品质的影响 |
1.4 研究的意义与实验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二氧化氯控释瓦楞纸箱制备及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二氧化氯控释瓦楞纸板的制备 |
2.3.2 二氧化氯控释瓦楞纸板释放速率的测定 |
2.3.3 二氧化氯控释瓦楞纸板释放效率 |
2.3.4 含水率测定 |
2.3.5 二氧化氯控释瓦楞纸板机械性能测定 |
2.3.6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控释瓦楞纸箱释放行为 |
2.4.2 二氧化氯控释纸箱的机械性能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二氧化氯控释瓦楞纸箱对草莓的保鲜效果评价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样品准备及试验方法 |
3.3.2 腐烂率 |
3.3.3 质量损失率 |
3.3.4 色差 |
3.3.5 硬度 |
3.3.6 抗坏血酸含量 |
3.3.7 可滴定酸含量 |
3.3.8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
3.3.9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腐烂率的变化 |
3.4.2 质量损失率的变化 |
3.4.3 色差的变化 |
3.4.4 硬度的变化 |
3.4.5 抗坏血酸、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二氧化氯控释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ClO_2控释微胶囊的制备 |
4.3.2 NaClO_2控释微胶囊的包封率 |
4.3.3 微胶囊制备工艺单因素优化 |
4.3.4 微胶囊形貌表征与粒径测定 |
4.3.5 热重分析 |
4.3.6 红外光谱测定 |
4.3.7 二氧化氯控释微胶囊释放行为 |
4.3.8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微胶囊制备工艺单因素优化 |
4.4.2 形态特征与粒径 |
4.4.3 TGA分析 |
4.4.4 红外光谱 |
4.4.5 二氧化氯控释微胶囊释放行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二氧化氯控释微胶囊对圣女果的保鲜效果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样品准备及试验方法 |
5.3.2 腐烂率 |
5.3.3 质量损失率 |
5.3.4 色差 |
5.3.5 硬度 |
5.3.6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
5.3.7 可滴定酸含量 |
5.3.8 抗坏血酸含量 |
5.3.9 总抗氧化能力 |
5.3.10 数据处理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腐烂率的变化 |
5.4.2 质量损失率的变化 |
5.4.3 色差的变化 |
5.4.4 硬度的变化 |
5.4.5 抗坏血酸、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 |
5.4.6 总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 |
(4)多功能生物蛋白涂层的制备及其在鲜切水果上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果加工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水果加工的研究背景 |
1.1.2 水果加工的研究意义 |
1.1.3 鲜切水果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
1.2 生物蛋白涂层原料介绍 |
1.2.1 溶菌酶(Lysozyme简写Lys) |
1.2.2 L-半胱氨酸(L-Cysteine简写L-Cys) |
1.2.3 果胶(Pectin简写Pec) |
1.2.4 生物蛋白涂层用于水果保鲜的可行性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生物蛋白保鲜剂的合成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和试剂 |
2.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
2.2.3 样品的制备 |
2.2.4 样品的表征和性能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透射电子显微镜 |
2.3.2 原子力显微镜 |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3.4 傅里叶-红外光谱 |
2.3.5 荧光显微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物蛋白涂层在鲜切苹果保鲜上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和试剂 |
3.2.2 仪器设备 |
3.2.3 保鲜剂的制备及对水果的处理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水果表面腐烂情况 |
3.3.2 呼吸强度 |
3.3.3 失重率 |
3.3.4 硬度 |
3.3.5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度) |
3.3.6 褐变程度 |
3.3.7 Vc含量测试 |
3.3.8 丙二醛含量测试(MDA) |
3.3.9 多酚氧化酶(PPO)含量 |
3.3.10 过氧化物酶(POD)含量 |
3.3.11 表面总菌群数量 |
3.3.12 细胞毒性 |
3.3.13 动物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物蛋白涂层对其他水果的保鲜效果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和试剂 |
4.2.2 仪器设备 |
4.2.3 保鲜剂的制备及对水果的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水果拼盘 |
4.3.2 香蕉 |
4.3.3 梨 |
4.3.4 黄桃 |
4.3.5 青芒 |
4.3.6 火龙果 |
4.3.7 甜瓜 |
4.3.8 土豆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纳米纤维素/壳聚糖复合涂膜对柑橘的保鲜效果及涂膜制备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柑橘 |
1.1.1 柑橘概述 |
1.1.2 柑橘采后生理与贮藏 |
1.1.3 柑橘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
1.2 可食性涂膜 |
1.2.1 可食性涂膜的保鲜技术和机理 |
1.2.2 多糖类可食性涂膜 |
1.2.3 壳聚糖涂膜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
1.3 纳米复合材料在涂膜保鲜中的应用 |
1.3.1 壳聚糖基纳米复合材料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
1.3.2 纳米纤维素/壳聚糖复合材料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纳米纤维素浓度对复合涂膜保鲜效果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器材和方法 |
2.2.1 材料与仪器 |
2.2.2 独立膜的制备 |
2.2.3 独立膜的表征 |
2.2.4 红桔保鲜效果的测定 |
2.2.5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独立膜的表征 |
2.3.2 涂膜对红桔的保鲜效果 |
2.4 本章结论 |
第3章 复合涂膜对蜜橘果肉和果皮的抗氧化活性及品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器材和方法 |
3.2.1 材料与仪器 |
3.2.2 涂膜液的制备 |
3.2.3 果实涂膜 |
3.2.4 测定方法 |
3.2.5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蜜橘果实的基本生理生化指标 |
3.3.2 蜜橘果实当ROS的生成和膜脂过氧化 |
3.3.3 蜜橘果实中酶活性变化 |
3.3.4 感官评价 |
3.3.5 果皮表面的微观形貌图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二次涂膜时间对蜜橘保鲜效果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器材和方法 |
4.2.1 材料与仪器 |
4.2.2 涂膜液的制备 |
4.2.3 果实涂膜 |
4.2.4 果实的测定方法 |
4.2.5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贮藏时间果皮表面的微观形态 |
4.3.2 果实的基本生理生化指标 |
4.3.3 蜜橘果实中ROS的生成和膜脂过氧化 |
4.3.4 蜜橘果肉和果皮的酶活性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果皮涂膜与平板膜结构和性能的表征 |
5.1 引言 |
5.2 实验器材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复合膜液的制备 |
5.2.3 薄膜的制备 |
5.2.4 薄膜表征方法 |
5.2.5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FTIR光谱图 |
5.3.2 UV透过率 |
5.3.3 SEM |
5.3.4 水蒸气透过系数,吸湿率和水接触角 |
5.3.5 TGA |
5.3.6 XRD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6)细叶小檗生物碱的制备与抑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2 .细叶小檗 |
1.2.1 细叶小檗果实中的主要活性成分 |
1.2.2. 生物碱的生理功能 |
1.2.3.生物碱提取方法 |
1.3. 体外抑菌活性的研究方法 |
1.3.1. 菌丝生长速率法 |
1.3.2. 杯碟法 |
1.3.3. 滤纸片法 |
1.3.4. 麦氏比浊法 |
1.3.5. 酶标快速检测法 |
1.4. 小檗碱的抑菌机理 |
1.5. 果蔬保鲜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果蔬腐败的微生物 |
1.5.2. 果蔬保鲜剂分类 |
2. 半仿生法提取细叶小檗总生物碱的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原料预处理 |
2.3.2 总生物碱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3 细叶小檗总生物碱提取量的计算 |
2.3.4 培养基的配置 |
2.3.5 受试菌种的制备 |
2.3.6 细菌菌悬液的制备 |
2.3.7 抑菌圈测定方法 |
2.3.8 细叶小檗总生械半仿生提取工艺的单因杂验 |
2.3.9 细叶小檗中总生物碱提取及抑菌活性工艺优化 |
2.3.10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不同条件对细叶小檗碱抑菌活性影响与热降解动力学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细叶小檗生物碱提取液准备 |
3.3.2 细叶小檗生物碱对三种细菌抑菌活性的研究 |
3.3.3 细叶小檗总生物碱降解的影响因素实验 |
3.3.4 细叶小檗总生物碱在酸碱条件的热降解实验 |
3.3.5 细叶小檗总生物碱的热降解模型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总生物碱提取物抑菌浓度和抑菌方法的确定 |
3.4.2 PH值处理对总生物碱残留量的影响 |
3.4.3 pH值处理对总生物碱抑菌活性的影响 |
3.4.4 温度对总生物碱残留量的影响 |
3.4.5 温度处理对总生物碱抑菌活性的影响 |
3.4.6 光照处理对总生物碱残留量的影响 |
3.4.7 光照处理对总生物碱抑菌活性的影响 |
3.4.8 细叶小檗总生物碱在酸碱条件的热降解结果 |
3.4.9 细叶小檗总生物碱降解模型的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4. 细叶小檗碱的抑菌能力及抑菌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小檗碱预处理 |
4.3.2 细叶小檗生物碱抑菌活力的评价 |
4.3.3 生长曲线的测定 |
4.3.4 细叶小檗生物碱抑菌机理的研究 |
4.3.5 数据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细叶小檗碱对四种菌抑菌活力的评价 |
4.4.2 细叶小檗碱对四种受试菌生长曲线的影响 |
4.4.3 细叶小檗对四种受试菌体形态的影响 |
4.4.4 细叶小檗生物碱对菌悬液电导率的影响 |
4.4.5 细叶小檗生物碱对核酸溶出量的影响 |
4.4.6 细叶小檗生物碱对菌体蛋白合成的影响 |
4.4.7 生物碱对钠钾ATP酶活力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细叶小檗生物碱对果蔬保鲜效果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仪器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3 试验方法 |
5.3.1 细叶小檗生物碱配置 |
5.3.2 果蔬预处理及取样方案 |
5.3.3 果蔬的感官评定 |
5.3.4 果蔬腐烂率的测定 |
5.3.5 果蔬失重率的测定 |
5.3.6 果蔬涂膜通透性的测定 |
5.3.7 果蔬呼吸强度的测定 |
5.3.8 果蔬硬度的测定 |
5.3.9 果蔬营养成分的测定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果蔬的感官评定结果 |
5.4.2 果蔬腐烂率变化 |
5.4.3 果蔬失重率的测定结果 |
5.4.4 果蔬呼吸强度测定结果 |
5.4.5 果蔬硬度测定结果 |
5.4.6 果蔬中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5.4.7 果蔬可溶性固形物测定结果 |
5.4.8 果蔬酸度测定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7)改性氧化石墨稀/磺化聚醚醚酮平衡气调膜的制备及其保鲜果蔬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果蔬采后品质及生理变化机制 |
1.2.1 果蔬采后的呼吸和蒸腾作用 |
1.2.2 果蔬采后的品质变化 |
1.2.3 果蔬贮藏品质的影响因素 |
1.3 果蔬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
1.3.1 物理保鲜 |
1.3.2 化学保鲜 |
1.3.3 生物保鲜 |
1.3.4 气调保鲜 |
1.4 高分子气调膜及其果蔬保鲜应用 |
1.4.1 高分子气调膜 |
1.4.2 高分子气调膜的气体透过性 |
1.4.3 高分子气调膜的选择性渗透 |
1.4.4 无机/有机杂化气调膜 |
1.4.5 气调膜的果蔬保鲜应用研究进展 |
1.5 聚醚醚酮膜的特点及其改性研究 |
1.5.1 聚醚醚酮作为平衡气调膜材料的优势 |
1.5.2 聚醚醚酮的改性研究 |
1.5.3 氧化石墨烯作为改性填料的优势 |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磺化聚醚醚酮气调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PEEK材料的磺化改性 |
2.3.2 磺化度的测定 |
2.3.3 材料溶解性能测试 |
2.3.4 SPEEK膜的制备 |
2.3.5 红外光谱(FTIR)测试 |
2.3.6 X射线衍射(XRD)测试 |
2.3.7 扫描电镜(SEM)测试 |
2.3.8 热重(TG-DSC)测试 |
2.3.9 膜机械性能测试 |
2.3.10 膜透气性测试 |
2.3.11 膜透湿性测试 |
2.3.12 膜亲水性测试 |
2.3.13 膜吸水率及溶胀性测试 |
2.3.14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SPEEK磺化度分析 |
2.4.2 改性前后材料溶解性分析 |
2.4.3 FTIR分析 |
2.4.4 XRD分析 |
2.4.5 SEM分析 |
2.4.6 TG-DSC分析 |
2.4.7 机械性能分析 |
2.4.8 膜亲水性、吸水率及溶胀性分析 |
2.4.9 膜透气性分析 |
2.4.10 膜透湿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功能化氧化石墨烯(GO)改性的SPEEK气调膜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氧化石墨烯(GO)的制备 |
3.3.2 GO的改性 |
3.3.3 功能化GO的表征 |
3.3.4 AGO/SPEEK膜的制备 |
3.3.5 AGO/SPEEK膜的FTIR表征 |
3.3.6 AGO/SPEEK膜的XRD表征 |
3.3.7 AGO/SPEEK膜的SEM表征 |
3.3.8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AGO的FTIR分析 |
3.4.2 AGO的XRD分析 |
3.4.4 AGO的SEM和TEM分析 |
3.4.4 AGO的XPS分析 |
3.4.5 AGO的TG-DSC分析 |
3.4.6 AGO/SPEEK膜的FTIR分析 |
3.4.7 AGO/SPEEK膜的XRD分析 |
3.4.8 AGO/SPEEK膜的SEM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GO与SPEEK相互作用机制及其改善膜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AGO/SPEEK膜的制备 |
4.3.2 ATR-FTIR测试 |
4.3.3 TG-DSC测试 |
4.3.4 XPS测试 |
4.3.5 机械性能测试 |
4.3.6 膜吸水率及溶胀性测试 |
4.3.7 膜亲水性测试 |
4.3.8 透湿性测试 |
4.3.9 透气性测试 |
4.3.10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ATR-FTIR分析 |
4.4.2 TG-DSC分析 |
4.4.3 XPS分析 |
4.4.4 机械性能分析 |
4.4.5 吸水率、亲水性及溶胀性能分析 |
4.4.6 透湿性分析 |
4.4.7 AGO与SPEEK相互作用分析 |
4.4.8 AGO/SPEEK气调膜透气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平衡气调膜的果蔬保鲜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仪器 |
5.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5.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果蔬的新型气调包装保鲜 |
5.3.2 包装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测定 |
5.3.3 果蔬的感官品质分析 |
5.3.4 果蔬的理化指标分析 |
5.3.5 无机阴离子污染物分析 |
5.3.6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贮藏期间包装内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
5.4.2 贮藏期间樱桃番茄和生菜的感官品质变化 |
5.4.3 贮藏期间樱桃番茄和生菜的理化指标变化 |
5.4.4 贮藏期间生菜中ClO_4~-和BrO_3~-污染物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果蔬在气调保鲜过程中典型真菌毒素的变化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仪器 |
6.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
6.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样品前处理 |
6.3.2 UHPLC-MS/MS检测条件 |
6.3.3 果蔬的新型气调包装保鲜 |
6.3.4 果蔬贮藏过程中典型真菌毒素的分析检测 |
6.3.5 数据处理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质谱条件的优化 |
6.4.2 色谱条件的优化 |
6.4.3 前处理条件的选择 |
6.4.4 净化条件的优化 |
6.4.5 方法学考察 |
6.4.6 果蔬在平衡气调包装贮藏过程中典型真菌毒素的变化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紫苏在圣女果防腐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果蔬采后腐烂状况 |
2 果蔬贮藏中使用的保鲜措施 |
2.1 化学保鲜技术 |
2.2 物理保鲜技术 |
2.3 生物保鲜技术 |
3 果蔬天然保鲜剂的研究 |
3.1 药用植物类保鲜剂 |
3.2 天然香辛料类保鲜剂 |
4 紫苏研究现状 |
4.1 紫苏 |
4.2 紫苏功能 |
4.2.1 抗衰老、抗氧化 |
4.2.2 抗炎 |
4.2.3 抗微生物 |
5 紫苏有效成分 |
5.1 挥发油 |
5.2 黄酮类物质 |
5.3 迷迭香酸 |
6 微生物群体效应 |
6.1 群体效应与生物膜 |
6.2 植物提取物对生物膜的抑制 |
6.3 迷迭香酸抑制生物膜的研究 |
7 立题依据 |
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紫苏提取液对圣女果贮藏保鲜效果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试剂与药品 |
1.1.2 试验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1.2.1 紫苏提取液的制备 |
1.2.2 果蔬处理 |
1.2.3 指标测定方法 |
1.2.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处理对圣女果好果率的影响 |
2.2 不同处理对圣女果腐烂指数的影响 |
2.3 不同处理对圣女果硬度的影响 |
2.4 不同处理对圣女果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
2.5 不同处理对圣女果维生素C的影响 |
2.6 不同处理对圣女果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
2.7 不同处理对圣女果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章 圣女果贮藏期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培养基 |
1.1.2 主要仪器 |
1.1.3 主要试剂及药品 |
1.2 方法 |
1.2.1 圣女果果实贮藏期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
1.2.2 致病性检测 |
1.2.3 圣女果果实病原菌的鉴定 |
2.结果与分析 |
2.1 病原菌的发病症状 |
2.2 致病性检验结果 |
2.3 病原菌的形态特征 |
2.4 病原菌的rDNA-ITS序列分析 |
2.4.1 rDNA-ITS序列测定结果 |
2.4.2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四章 紫苏提取液有效成分的确定及其复配应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培养基 |
1.1.2 主要仪器 |
1.1.3 试剂及药品 |
1.2 试验方法 |
1.2.1 紫苏提取液中迷迭香酸含量的测定 |
1.2.1.1 色谱柱条件 |
1.2.1.2 迷迭香酸对照品溶液 |
1.2.1.3 供试品溶液 |
1.2.1.4 样品的测定 |
1.2.2 紫苏中迷迭香酸与纯品迷迭香酸抑菌活性比较 |
1.2.2.1 药品的制备 |
1.2.2.2 抑菌活性的测定 |
1.2.3 联合用药对撕裂蜡孔菌的抑制力比较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迷迭香酸对照品标准曲线 |
2.2 样品中迷迭香酸含量的测定 |
2.3 紫苏中迷迭香酸与纯品迷迭香酸的抑菌活性比较 |
2.4 联合用药对撕裂蜡孔菌的抑制力比较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五章 迷迭香酸对大肠杆菌生物膜的干预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供试菌株 |
1.1.2 供试培养基 |
1.1.3 试验药品 |
1.1.4 试验器材 |
1.2 试验方法 |
1.2.1 菌悬液及药液的制备 |
1.2.2 大肠杆菌生物膜生长动力学测定 |
1.2.3 迷迭香酸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
1.2.4 结晶紫法测定迷迭香酸对大肠杆菌生长中生物膜的影响 |
1.2.5 结晶紫法测定迷迭香酸对大肠杆菌成熟生物膜的影响 |
1.2.6 MTT法测迷迭香酸对生长中生物膜的影响 |
1.2.7 MTT法测迷迭香酸对成熟生物膜的影响 |
1.2.8 迷迭香酸对大肠杆菌生长中生物膜多糖的影响 |
1.2.9 光学显微镜对成熟生物膜的观察 |
1.2.10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大肠杆菌生物膜生长曲线的测定结果 |
2.2 迷迭香酸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结果 |
2.3 结晶紫法测定迷迭香酸对大肠杆菌生长中生物膜的影响结果 |
2.4 结晶紫法测迷迭香酸对大肠杆菌成熟生物膜的影响结果 |
2.5 MTT法测迷迭香酸对大肠杆菌生长中生物膜的影响结果 |
2.6 MTT法测迷迭香酸对大肠杆菌成熟生物膜的影响结果 |
2.7 迷迭香酸对大肠杆菌生长中生物膜多糖的影响 |
2.8 迷迭香酸对大肠杆菌成熟生物膜中多糖的影响 |
2.9 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的迷迭香酸对大肠杆菌成熟生物膜的作用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1 全文总结 |
2 展望 |
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桉叶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荔枝、樱桃番茄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及中英文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植物精油 |
1.2 桉叶精油 |
1.2.1 桉叶精油的生物活性 |
1.2.2 桉叶精油的应用 |
1.2.3 桉叶精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3 精油微胶囊 |
1.3.1 精油微胶囊的壁材 |
1.3.2 精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1.4 荔枝、樱桃番茄保鲜现状 |
1.4.1 荔枝保鲜现状 |
1.4.2 樱桃番茄保鲜现状 |
1.4.3 荔枝、樱桃番茄贮藏保鲜存在的问题 |
1.5 精油微胶囊在果蔬保鲜中的研究现状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1 主要研究内容 |
1.7.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精油微胶囊包埋油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样品的制备 |
2.3.2 干燥失重法 |
2.3.3 挥发油测定法 |
2.3.4 紫外分光光度法 |
2.3.5 精密度实验 |
2.3.6 准确度实验 |
2.3.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紫外分光光度法最大吸收波长及标准曲线 |
2.4.2 精密度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3 准确度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4 3种测定方法的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β-CD包埋对桉叶精油抑菌性能及成分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包埋后桉叶精油样品的提取 |
3.3.2 菌悬液的制备 |
3.3.3 抑菌活性的测定 |
3.3.4 气相MIC及MBC的测定 |
3.3.5 桉叶精油包埋前后成分测定 |
3.3.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桉叶精油包埋前后抑菌活性的测定结果与讨论 |
3.4.2 桉叶精油包埋前后气相MIC及MBC的测定结果与讨论 |
3.4.3 桉叶精油包埋前后成分测定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正交设计联用响应面法优化桉叶精油微胶囊制备工艺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桉叶精油微胶囊制备工艺流程 |
4.3.2 桉叶精油微胶囊包埋效果的测定 |
4.3.3 桉叶精油微胶囊制备工艺单因素实验 |
4.3.4 桉叶精油微胶囊制备工艺正交实验 |
4.3.5 桉叶精油微胶囊制备工艺RSM实验 |
4.3.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2 正交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3 RSM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4 桉叶精油微胶囊制备最佳工艺条件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桉叶精油微胶囊结构表征及缓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仪器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桉叶精油微胶囊结构表征 |
5.3.2 桉叶精油微胶囊在不同环境温湿度下的缓释实验 |
5.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桉叶精油微胶囊SEM结果与讨论 |
5.4.2 桉叶精油微胶囊粒度测定结果与讨论 |
5.4.3 桉叶精油微胶囊红外光谱测试结果与讨论 |
5.4.4 桉叶精油微胶囊热重及差示扫描量热测试结果与讨论 |
5.4.5 桉叶精油微胶囊在不同温度下的缓释性能 |
5.4.6 桉叶精油微胶囊在不同湿度下的缓释性能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桉叶精油微胶囊在荔枝、樱桃番茄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仪器 |
6.2.1 材料与试剂 |
6.2.2 仪器与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原料处理 |
6.3.2 荔枝测定指标及方法 |
6.3.3 樱桃番茄测定指标及方法 |
6.3.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桉叶精油微胶囊对荔枝贮藏品质的影响 |
6.4.2 桉叶精油微胶囊对樱桃番茄贮藏品质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桉叶精油微胶囊抑菌保鲜膜的制备及其在荔枝、樱桃番茄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仪器 |
7.2.1 材料与试剂 |
7.2.2 仪器与设备 |
7.3 实验方法 |
7.3.1 KGM普通膜的制备 |
7.3.2 KGM抑菌保鲜膜的制备 |
7.3.3 薄膜的测试指标及方法 |
7.3.4 KGM抑菌保鲜膜对荔枝保鲜效果的影响 |
7.3.5 KGM抑菌保鲜膜对樱桃番茄保鲜效果的影响 |
7.3.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桉叶精油微胶囊添加量对KGM抑菌保鲜膜性能的影响 |
7.4.2 KGM抑菌保鲜膜对荔枝保鲜效果的影响 |
7.4.3 KGM抑菌保鲜膜对樱桃番茄保鲜效果的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在樱桃番茄保鲜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果蔬保鲜研究与应用近况 |
1.2.1 低温保鲜 |
1.2.2 气调保鲜 |
1.2.3 保鲜剂保鲜 |
1.3 天然植物精油的抑菌作用与保鲜机理 |
1.3.1 天然植物精油的抑菌作用 |
1.3.2 植物精油的抑菌保鲜机理 |
1.4 微胶囊的结构与制备技术 |
1.4.1 微胶囊的形态结构 |
1.4.2 微胶囊的组成 |
1.4.3 微胶囊化目的及功能 |
1.4.4 微胶囊制备技术 |
1.5 植物精油微胶囊的释放性能及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
1.5.1 精油微胶囊释放性能的研究 |
1.5.2 精油微胶囊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精油的GC-MS分析 |
2.3.2 微胶囊的制备及表征 |
2.3.3 精油及微胶囊的抑菌试验 |
2.3.4 微胶囊的释放性能试验 |
2.3.5 精油微胶囊对樱桃番茄的保鲜试验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精油的筛选及分析 |
3.1.1 精油对霉菌抑制效果的比较筛选 |
3.1.2 牛至和山苍子精油的最低抑菌用量 |
3.1.3 牛至精油的组分分析 |
3.1.4 山苍子精油的组分分析 |
3.1.5 微胶囊中精油含量分析 |
3.2 影响PS及PSE微胶囊性能的因素 |
3.2.1 壁芯比对PS微胶囊的影响 |
3.2.2 壁芯比对PSE微胶囊的影响 |
3.2.3 EC喷涂液稀释倍数对PSE微胶囊的影响 |
3.2.4 EC喷涂液喷涂次数对PSE微胶囊的影响 |
3.2.5 PS和PSE微胶囊的最优配方及形态结构 |
3.3 影响CA及CAS微胶囊性能的因素 |
3.3.1 多孔淀粉用量对CAS微胶囊的影响 |
3.3.2 海藻酸钠浓度对CAS微胶囊的影响 |
3.3.3 氯化钙浓度对CAS微胶囊的影响 |
3.3.4 成型孔径对CAS微胶囊的影响 |
3.3.5 造粒液面距对CAS微胶囊的影响 |
3.3.6 影响CA微胶囊性能的因素 |
3.3.7 CAS微胶囊正交试验 |
3.3.8 CA微胶囊正交试验 |
3.3.9 微胶囊最佳制备配比下的比较 |
3.4 微胶囊抑菌效果评价 |
3.4.1 CA及CAS微胶囊的最低抑菌用量 |
3.4.2 PS及PSE微胶囊的抑菌效果 |
3.5 精油微胶囊释放性能的研究 |
3.5.1 温湿度对精油微胶囊释放速率的影响 |
3.5.2 包装环境对精油微胶囊释放速率的影响 |
3.6 精油微胶囊对樱桃番茄保鲜效果的研究 |
3.6.1 室温下CA及CAS牛至微胶囊对樱桃番茄的保鲜效果 |
3.6.2 冷藏(5℃)环境下CA及CAS牛至微胶囊对樱桃番茄的保鲜效果 |
4 结论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论文发表情况 |
8 致谢 |
四、自制天然水果保鲜剂(论文参考文献)
- [1]纳米银-氧化淀粉涂膜对无籽露葡萄和南丰蜜桔的保鲜性及安全性探究[D]. 王鑫.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合掌消抑菌富集物对柑橘绿霉病的抑菌机理及其保鲜效果的研究[D]. 戚雯雯.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3]二氧化氯控释瓦楞纸箱和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水果保鲜中的应用[D]. 李湲湲. 西南大学, 2020(01)
- [4]多功能生物蛋白涂层的制备及其在鲜切水果上的应用研究[D]. 刘荣. 长安大学, 2020(06)
- [5]纳米纤维素/壳聚糖复合涂膜对柑橘的保鲜效果及涂膜制备与表征[D]. 余易琳. 西南大学, 2020(01)
- [6]细叶小檗生物碱的制备与抑菌活性研究[D]. 张海婷.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2)
- [7]改性氧化石墨稀/磺化聚醚醚酮平衡气调膜的制备及其保鲜果蔬的研究[D]. 董浩.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紫苏在圣女果防腐保鲜中的应用研究[D]. 郭莎莎.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1)
- [9]桉叶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荔枝、樱桃番茄保鲜中的应用研究[D]. 岳淑丽.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10]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在樱桃番茄保鲜上的应用[D]. 王楠. 天津科技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