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次大学英语教材使用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唐美华[1](2021)在《基于神经网络的EFL教材文本复杂度分级模型的构建》文中提出文本复杂度是母语和外语阅读教学研究中的重要构念,也是应用语言学领域的重点和难点,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学习者匹配与之语言水平相适应的阅读文本,以提高学习效果。现有研究存在如下不足:1)研究对象不清,将文本难度与文本复杂度混为一谈。文本难度指读者对文本的加工难度,受读者个体语言发展、语言能力、动机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而文本复杂度指文本自身的复杂度,是构成文本的各个语言子系统交互作用的结果,可以从客观量化的角度加以考察。2)所考察特征有待扩充。尽管研究者们不再囿于借助传统可读性公式来评判文本复杂度,开始将词汇、句法特征纳入考量范围,却很少关注语篇复杂度。3)以构建线性模型的方法为主,模型使用的特征有限,存在解释力不高、适用性不广的缺陷。本研究聚焦文本复杂度,除关注词汇、句法维度外,加入语篇复杂度特征,在特征优化的基础上,探究神经网络算法在文本复杂度分级模型构建中的应用,并对模型的性能和泛化能力加以考察。围绕以下3个研究问题展开:1)表征文本复杂度的语言特征如何确定?2)训练语料的文本复杂度分级是否合理?3)基于所选语言特征和训练语料构建的复杂度分级模型的性能和泛化能力如何?本研究借助Kyle团队研发的文本处理软件,以BNC baby为参照语料库,对词汇、句法和语篇复杂度等细颗粒度指标进行提取,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进行降维优化,共确定17个用以构建模型的主成分特征。经专家咨询和文献参考,选择《新概念英语》作为模型的训练语料,经聚类和方差分析后,该语料的分级合理性得以验证。在确定了模型输入特征和训练语料之后,本研究采用不同分类算法分别构建模型并对比其性能,发现基于神经网络的文本复杂度分级模型性能最优,10折交叉验证的精确率、召回率和F1均值分别达到92.10%、91.11%和90.77%。同时,与基于常见传统可读性公式和其它单维度特征构建的模型相比,基于本研究特征集构建的模型具有显着优势,在各性能评估指标上均高出20至30个百分点。最后,本研究特征集和建模方法对其它国内教材数据集具有较好的分级能力,且在多个不同数据集(如大学英语测试文本、二语写作文本以及国外教育报纸)的分级预测上也有不错的表现,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泛化能力。本研究将多元语言特征与神经网络相融合,构建文本复杂度分级模型,为文本复杂度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研究成果不仅对文本复杂度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在应用语言学领域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为学生阅读材料的选择、教材编写和改编以及阅读课程规划和测试设计提供参考。
乌凡迪[2](2021)在《《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读写教程》中国文化内容的呈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变得日益频繁,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中的核心,因此在英语学习中传播中国文化显得无比重要。然而目前我国许多英语学习者存在着无法用英语恰当流利地向外国人介绍我国文化的问题,这非常不利于我国文化的传播。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及《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都明确指出在英语教学中要关注到中国文化的融入。教材作为课程的载体,英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中国文化内容对于帮助大学生们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我国文化的传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大学英语教材的中国文化内容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读写教程》第一到四册的学生用书以及此套教材的使用者为研究对象,围绕“《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读写教程》中呈现了什么类型的中国文化内容?《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读写教程》如何呈现中国文化内容?教材使用者对此套教材的中国文化内容评价如何?”这三个研究问题而展开。通过对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英语教材评价、英语教材文化分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本研究选择了程晓堂的教材评价理论作为研究框架。在内部评价方面,本研究运用Byram的教材文化分类标准探究此套教材中国文化内容的类型及其比例,并对教材中国文化内容的呈现方式进行分析,从而发现此套教材中国文化内容编排的优缺点。在外部评价方面,对此套教材的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探究教材使用者们对此套教材中国文化内容的评价与期待。研究结论如下:1.中国文化内容类型的呈现。Byram提出的九大类文化类型在此套教材中均有涉及,但是各类型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布不均、内容不全面的情况。2.中国文化内容的呈现。从教材各版块的呈现情况来看,此套教材的中国文化内容在各个版块均有呈现,教材关注到了中国文化内容的融入,但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呈现分布不均问题。从呈现方式来看,《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读写教程》中国文化的呈现方式灵活多样,同时比较注重图文并茂,但是以隐性呈现方式为主。3.教材使用者的评价。教材使用者们都已经认识到了英语学习过程中中国文化输入的重要性,认为在教材中加入中国文化对于提高自己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是比较有帮助的。总体上,教材使用者对此套教材中国文化内容的呈现持基本满意的态度,但绝大多数的教材使用者都期待在教材中获得更丰富多样的中国文化内容。在教材中国文化内容的应用方面,此套教材的中国文化内容基本能满足教师的教学需要,但由于课时安排、教学资源难以获取等原因不能经常在实际大学英语教学中教授中国文化。根据研究结论,本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首先,教材编写者要重视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材中的重要地位,关注教材中中国文化的配置问题。其次,大学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英语教学观念,提高自己的中国文化素养、注重挖掘和补充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内容。最后,大学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念,正确看待中西文化之间的关系,自身也要积极培养自己对于中国文化学习的自主性。
闫奎霖[3](2020)在《大理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调查研究》文中提出大学时期是一个人学识、智力、品格、行为等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一个人价值观、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而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具有丰富文化含量和德育价值的必修课程,对大学生的影响可谓巨大且深远。党和国家文件以及《大学英语教学指南》都有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相关要求,立德树人,课程育人是所有高校教师的职责和使命,公共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是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阐述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础上,参考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运用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大理大学为个案,对大理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现状和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通过对大理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主体意识、渗透内容、渗透途径和方法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成绩经验,着重查找问题不足并分析原因。针对在其公共英语课程中德育渗透的薄弱环节,提出加强改进大理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德育渗透的对策建议,以利于促进公共英语“课程育人”。通过调研,发现大理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以下关于德育渗透不足和问题:渗透主体方面,存在着学院和公共英语教师对德育渗透的思想认识有待提高,公共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意识需要继续加强,公共英语教师没有充分利用教材的德育资源等问题;渗透客体方面,发现学生需要教师通过公共外语教学进行德育渗透,学生愿意接受教师在公共外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公共外语教学中适当进行德育渗透会对大学生有积极影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渗透不足;渗透介体方面,存在着教材使用、课堂教学渠道等方面德育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渗透环体(环境)方面,存在着德育渗透的公共英语教学环境、校园环境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而这些问题的形成,是由于公共英语教师的德育渗透意识不强、应试化教学使得德育渗透力度不够、德育渗透的内容、途径和方法不够完善等原因造成的。在分析问题以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九条加强和改进大理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渗透德育的对策建议: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德育渗透意识;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克服应试教育功利性倾向;优化渗透德育的内容;拓宽渗透德育的途径;改进渗透德育的方法;营造渗透德育的环境;加强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借鉴以及借鉴国外外语教学经验。以此促进公共英语德育渗透、“课程育人”工作。
刘微[4](2020)在《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文中提出近代中国英语教育的兴起是中国被迫融入世界一体化进程中的产物。从改变政治外交的被动局面到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主动诉求,英语凭借其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藉以近代新学制被正式确立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学科。本文以近代中国早期英语的传播为背景,从香港地区的英语教育着手,对近代中国本土英语学科的建立及教育发展进行全景式勾勒与历时性考察,研究内容既有对英语学科教育每个发展阶段特征的概括,也有对相应时期英语教育政策的梳理;既有对全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整体描述,也有对个别地区、个别教学机构英语教育的深层剖析;既有以英语教育活动为对象的本体研究,也有对英语教育与财政经济互动关系的探讨;既有对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范式的归纳,也有对其社会功能、存在的问题以及经验启示的总结。论文主要内容分述如下:文章导论部分主要阐明了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对研究的相关概念与范围进行界定,通过对本选题相关的学术史进行回顾,总结了之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本文的研究思路,最后交待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介绍了英语在中国早期的传播情况。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与西方列强对外扩张之间的矛盾催生了近代英语通事与中国洋泾浜英语。本章通过对其不同发展阶段的梳理,论述了两者在扫除语言障碍、沟通中西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与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逐步卷入世界市场后急需开展正规英语教育的诉求。第二章分析了近代中国香港早期的英语教育。笔者对英华书院、马礼逊学堂等几所具有代表性的教会学校进行考察,揭示其英语教学的具体情形及特点。此外,还分析了香港地区英语教育政策的变化以及该地区对近代中国英语教育产生的影响。第三章探讨了处于起步阶段的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笔者除了对洋务运动时期外语学堂与军事技术学堂的英语教育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还对京沪粤三地的同文馆作了较为全面的比较分析。通过回顾这一时期教会学校关于“英语教学”问题争论的整个过程,阐述了这次争论对本土英语教育产生的重要意义。第四章论述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制度化的过程。笔者讨论了从清末到民国几次重要学制变革以及不同学制下初等、中等、高等三个不同阶段英语学科教育的情况;分别以南开中学与北京大学为个案,从历史沿革、教学师资、教材、教学管理等方面对这两所学校的英语学科教育进行微观层面分析及历史评价,揭示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水准与运行实态;最后,从经费的筹措与使用探究了英语教育与财政经济的关系。第五章分晚清时期与民国初中期两个时间段对近代中国的英语教育政策进行了历时梳理,展现其演变进程、基本特点及发展趋势;从教育目标、教材使用、教育研究与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总结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基本范式。第六章从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入手,揭示了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由改制传统书院再到创设新式学堂的发展路径,通过学制的更迭分析不同时期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发展变化,并结合全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格局归纳出近代武汉地区外语学科教育的特点。结语部分是对近代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评价,包括英语教育的社会功能与历史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启示。本文通过研究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历程,藉以重新审视当下英语学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以历史关照现实。笔者期望在今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语境中,科学认识英语学科的地位,挖掘英语学科教育的内涵,通过深化英语学科教育改革,全面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在与世界交往的过程中,以英语为通用语发出中国声音、传播中国文化。
吴晓芳[5](2020)在《中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观念研究 ——以广西三所高校为案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于2015年提出了“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推动应用型转型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大学英语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培养具有较强英语运用能力的本科生为教育目标,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具有较强英语运用能力毕业生的需求。然而,目前广西应用型转型高校本科生的整体英语水平比较低,英语运用能力低下,英语学习中“重知识,轻应用”的现象较突出,造成毕业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不能有效地服务于地方经济产业的发展,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英语学习观念引导着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影响着学习目标、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效果等。因此,应用型转型高校本科生建立起科学的合理的英语学习观念,对于提高英语运用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基于上述现象,本研究聚焦于广西应用型转型高校本科生的英语学习观念,以元认知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观为理论视角,考察研究对象的英语学习观念现状,探讨本科生不合理的英语学习观念形成的影响因素,并基于研究结果从外语教育规划视角提出帮助本科生建立合理的英语学习观念的具体途径。本研究试图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广西三所应用型高校本科生的英语学习观念现状如何?(2)本科生的英语学习观念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3)如何从外语教育规划视角帮助应用型高校本科生建立合理的英语学习观念?为了回答本研究中的第一个问题,研究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南宁学院、广西财经学院和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这三所广西应用型转型试点高校本科生的英语学习观念现状进行定量研究,同时采用SPSS软件17.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并分析本科生的英语学习观念现状,包括大一年级和大二年级本科生持有的英语学习观念的总体情况、大一年级和大二年级本科生的英语学习观念差异,以及大一年级不同英语水平本科生的英语学习观念差异。通过对“大学生英语学习观念调查表”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发现,应用型高校本科生倾向于把英语学习看作是语言知识的学习过程,忽视语言文化对学好英语的重要性;认为形式操练策略有利于提高英语水平;母语依赖观念较强;持有以通过考试和找工作为主导的工具型学习动机;具有偏低的自我效能感。其次,大一年级和大二年级本科生在语言学习性质观念、学习策略观念和母语观念维度内存在显着性差异,并且大一年级本科生存在着更多不合理的英语学习观念。再次,大一年级低分组本科生更加重视学习教材中的单词、语法规则和句型结构,并且频繁地使用母语进行英语阅读、翻译和写作活动;对形式操练策略观念和母语观念的赞同度较高,而对使用英语进行民族文化交流和专业知识技能交流的能力缺乏自信心。为了回答本研究中的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研究者基于定量研究的结果,采用个案研究法和半结构访谈法深入挖掘本科生不合理的英语学习观念形成的影响因素。首先,本研究从大一年级低分组的被试者中筛选并确定三位个案研究对象,分别从英语学习经历、社会和家庭环境、以及大学英语学习经验三个方面探讨不合理的英语学习观念的影响因素,进而形成个案研究。其次,本研究对三所应用型高校的英语教师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不仅可以对本科生英语学习观念形成的影响因素加以补充和佐证,也为回答第三个问题“如何从外语教育规划视角帮助应用型高校本科生建立合理的英语学习观念”提供数据支持。定性研究结果发现,本科生所持有的不合理的英语学习观念主要受到语言教学模式、语言使用环境、语言课程设置和学习评价体系这四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应用型转型高校本科生的英语学习效率低下,以及英语运用能力偏弱的学习结果。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在我国“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的教育政策背景下,有必要从外语教育规划视角帮助本科生建立科学合理的英语学习观念,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和英语运用能力。外语教育规划作为语言规划的重要范畴,强调以国家语言教育政策为指导,以外语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教和学的问题为出发点,在外语教育领域内对语言的使用者、语言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以及这些方法在发展个人外语能力中进行的规划活动。英语学习观念关注学习者的英语学习现状,并且从微观层面反映了英语教学现实,为有效的外语教育规划活动提供了数据支持;那么,外语教育规划则是帮助学习者建立起合理的英语学习观念的重要途径。因此,本研究认为,应用型高校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帮助本科生建立合理的英语学习观念:(1)规划衔接高中和大学阶段的英语课程,明确大学英语学习目标;(2)设计具有英语国家语言文化和我国民族文化的英语教材;(3)构建以英语运用能力为主的多样化评价体系;(4)提供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师培训项目。基于研究结果,本研究从外语教育规划视角构建出了应用型高校本科生建立合理的英语学习观念模型图。上述外语教育规划活动能够帮助应用型转型高校本科生建立合理的英语学习观念,提高他们的英语运用能力,也可以促进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满足国家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刘文辉[6](2019)在《“听说+读写”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学模式事关汉语教学的成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汉语教学中,传统的“分技能教学模式”在教学效率方面存在着不足,因此我们通过数年的理论探索,尝试构建出汉语教学的一种新型模式——“听说+读写”教学模式,并经过两年的大规模实证研究,证明该模式是有效的,是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检验的。本论文共分为4个部分,另加若干附录。第一部分为绪论与相关文献综述。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起、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对象与方法,勾勒出全文的研究框架;其次对国内外现有教学模式,尤其是汉语及对外汉语教学界的教学模式主要成果进行了较为详实的综述,从而为本教学模式的全方位构建提供借鉴。第二部分是“听说+读写”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主要介绍了该教学模式的五大构成因素,即理论基础(包括认知主义、建构主义、自主学习、“输入”与“输出”假说、联结主义等各种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包括课程设计、教师团队构建与培训、教材选用与改编、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部分。同时,本文还归纳了该教学模式的6大特点,即:以多种理论为基础、结合汉语及汉语教学的特点、进行了较大规模且较长时间的系统实证研究、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语言技能的全方位配合、以强有力的“管理”作为辅助和保障。第三部分是“听说+读写”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结果。重点展示了运用对比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实证检验的过程与结果。研究发现:(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汉语总体水平提升更为显着(以新HSK5级成绩为标准);(2)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学生听、说、读、写等各项语言能力进步明显;(3)实验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显着提升;(4)实验组学生对“听说+读写”教学模式持非常肯定的态度(从实验时及实验半年后跟踪调查问卷数据所知);(5)该模式效果与学生汉语基础无关,适用于汉语高水平及低水平的学习者。实验结果达到预期目标,该教学模式取得成功。第四部分是针对“听说+读写”教学模式所展开的讨论以及本文的结论。首先,结合第二轮教学实验的过程与结果证明该教学模式具有较广的适用性;其次,总结了这一教学模式对国内外汉语教学界的9点启示,并对未来该模式的进一步实施与推广提出6点展望;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刘成玉[7](2019)在《《新应用大学英语》教材的适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英语在全球化背景下交流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大学英语教育的长足发展促进了对大学英语教材的关注。教材是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工具,一本好的教材既要能有效传递知识,又要能开阔学生视野。随着“一纲多本”政策的提出,市场上出现了各种版本的英语教材,大大丰富了选择教材的机会,那么怎样选择一本适合教师和学生学习的教材尤为重要,教材评价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对教材进行各方面的分析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利用手中的教材。《新应用大学英语》是根据2017年教育部正式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而出版的新一代大学英语教科书,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应用大学英语》教材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及其适用性的问题,并对教材编写和使用教材提出建议。本研究梳理和分析了国内外有关教材评价的相关文献,认真掌握本研究所涉及领域的现状,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以语言输入假说、输出假说和需求分析理论为基础阐述对《新应用大学英语》教材进行适用性研究的必要性。笔者首先分析了学生的需求(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其次利用文献法对《新应用大学英语》教材的指导思想、教学方法、教材内容、教材结构等方面进行内部评价;最后利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对电子商务和食品科学管理专业132名学生和5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得到师生对教材的外部评价与反馈。研究结果表明:该教材难度适中,输入量大,体裁丰富;教材在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满足了大部分学生的需求,因此,该教材是适用于学生的。但是教材中的口语活动较难;听力内容较少;语法内容呈现较少。笔者建议减小口语活动的难度;增加听力的篇幅;多呈现语法内容,根据学生对自己需要达到的英语水平选择合适的教材内容满足不同阶段的学生的需求。
刘晶[8](2019)在《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叙事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人才”竞争变得日益激烈。然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优秀的教师。所谓“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目前,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教师队伍的素质,并提出“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的要求。“教师身份”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内容,是教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提升高校教师身份认同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的关键。基于本研究的研究主题,研究者对我国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高校英语教师身份认同的现状并不乐观,存在诸多问题,如:高校英语教师的跨学科知识有待加强、信息素养有待提高;高校英语教师面临教育改革带来的巨大压力;高校英语教师的工资待遇满意度较低;英语学科的地位在下降;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感明显、对科研缺乏积极的态度等等。基于这种研究现状,本研究对三名不同类型的高校一线英语教师深入地开展叙事探究,通过倾听他们的心声,尝试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2)影响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因素有哪些?3)如何促进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的发展?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高校英语一线教师在教学、科研、学习和生活等领域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机遇和出路,旨在为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启示。本研究基于社会文化理论和心理学理论视角下的身份理论,对主要来自半结构式访谈和反思日志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三名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过程存在共同特征和不同特征。其中,共同特征体现在:(1)三名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过程都符合Steffy和Wolfe区分的教师成长阶段,新任教师——学徒教师——专业教师——专家教师,尽管阶段略有不同,但大致轨迹一致。2)他们都经历了从教学实践者向教师研究者的身份转变,而教师学习对这种转变起到了关键推动作用。不同特征体现为:受各自学校文化环境、教授课程性质、专业成长经历的影响,他们的专业身份发展体现出的独特性。(2)三名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的发展体现了三种发展类型:1)“多重身份冲突”型,这种发展类型体现为:前期研究对象不断地进行专业学习,如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对其教师专业身份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以及后期研究对象拥有教学实践者、教师研究者、梯队负责人、母亲等多重身份之间产生冲突,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其专业身份的发展。2)“身份危机”型,这种发展类型体现为:在新入职时期,研究对象对英语教学的热爱和投入建构了积极的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随着学校改革政策给研究对象带来的身份认同危机,导致其逐渐丧失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认同感。但是,研究对象能够发挥自身能动性通过继续进行专业学习,如国内访学、考博等方式来积极构建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3)“身份重构”型,这种发展类型体现为:研究对象通过不断地专业学习,如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获得了高校教师专业身份的发展。当专业发展遇到瓶颈时,研究对象能够及时寻找专业发展的新出路,对原来的高校英语教师身份进行解构,并重新构建新的教师专业身份,即转型为对外汉语教师。(3)影响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因素分为两类:1)个人因素,体现为:教师反思、教师情感、教师能动性、教师学习、教师知识和教学实践等;2)社会文化因素体现为:学校改革政策、学校文化、教师收入和家庭因素以及关键事件、导师影响等等。(4)受到学校改革政策的影响,研究对象的理想身份基本等同于他们的应当身份,这表明满足学校改革政策的期待变成了教师理想的职业生涯状态,这往往导致教师失去了身份协商的自由。最后,研究者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建构了我国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理论模型,旨在为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提供建议和启示。本研究基于社会文化视角下Davies和Harre的身份定位理论、Wenger的身份形成理论,以及心理学视角下的Markus的可能自我理论、Higgins的自我差异理论,对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过程及特征、专业身份发展的类型和对教师专业身份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建构了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理论模型,丰富了高校英语教师身份研究的理论视角和研究主题。同时,本研究可为我国教育部门制定教师教育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引起学界对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关注;促进高校英语教师对专业身份认同的认识,促使他们反思教学、科研,合理规划自身的专业发展。本研究对高校反思和引导各自的教育实践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于琼琼[9](2019)在《外研社初中英语教材《英语(新标准)》中的母语文化内容研究》文中提出语言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交际使用,交际离不开文化间的交流,尤其是跨文化交流中文化的双向沟通,要求外语使用者既能理解目的语文化内涵,也能熟练地用外语表达母语文化内容。目前我国许多英语学习者无法流畅地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内容,对母语文化是种伤害,也不利于对外交往中中国文化的传播。我国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课标里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在教学中,教材是学生获取语言文化信息的主要来源,那么目前初中生使用的英语教材中母语文化内容的分布情况如何?教材中的母语文化内容有哪些主题类型以及各类文化主题又有什么特征?教材使用者对现用英语教材中母语文化内容的评价如何?对今后教材中母语文化内容的改编又有什么样的期待?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以外研社初中英语教材《英语(新标准)》为例,通过对该套教材进行文本分析,并对教材的使用者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整体上来说,该套教材中的母语文化内容在各板块中均有分布,但分布不均衡,尤其是阅读和练习板块包含的母语文化数量相对较少;第二,虽然教材涵盖的母语文化主题比较全面,但各文化主题之间分布极不均衡;第三,教材里各类母语文化主题各具特点,但有些主题包括的文化内容不够深入全面,一些内容只是以语言符号的形式出现;第四,教材使用者期待今后改编的教材中包含更丰富的母语文化内容。根据分析结论,笔者提出了相关建议。首先,教材编者要重视母语文化在教材中的地位,关注教材中有关母语文化的配置问题;其次,教师要坚持文化教学原则、注重文化教学方法,对于教材中缺失的重要母语文化内容要及时加以补充;最后,学生要树立正确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积极学习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为今后的跨文化交际做准备。
魏雪钦[10](2018)在《“理解”视域下大学英语学习本真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意在提出一种本真的大学英语学习形态,为反思当下大学英语教育现状提供衡量尺度,为大学英语教育改革提供风向标。当前,我国大学英语学习中出现了严重的学习异化之现象,把本应是源于、关于、属于人的,并且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英语学习行为异化为压抑和控制人的外在力量。具体表现为: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目中无人”或者说是“目无全人”的状态,即英语学习者的主体性存在被遗忘、学习者的精神世界的完整性遭破坏、大学英语学习的意义被片面化、大学英语课程中丰富的人文内涵被忽略,取而代之的是科学化与理性化的英语语言知识教学,英语学习者的内部精神世界被整齐划一的封闭性语言知识所填充,等等。从理论渊源上寻求症结,可以发现,我国大学英语学习中出现的各种异化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实体论哲学观、现代工业化社会中的价值理性式微以及工具论语言本质观。为了结束大学英语学习中出现的异化现象,恢复大学英语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本文从“理解”视域出发来寻求出路,提出大学英语学习中的各项学习关系之间应该走向理解,从而实现大学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的本真存在,复归英语学习是作为英语学习者与异域文化世界相处的本来意义。本文试图突破以往研究的局限性,遵循“历史追溯-实证分析-理论阐述-路径构想”的思路展开。首先,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梳理1949年以来我国大学英语学习的基本状况,归纳出建国后、改革开放后以及21世纪初三个历史时期内我国大学英语学习的三种形态,然后分别分析出这三种英语学习形态的基本特征和存在的危机,最终总结出三个阶段中三种大学英语学习形态对现实产生的共同的影响是学习者的主体性被遮蔽。接着,本文对当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实践现状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主要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借助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方式获得反映当下大学英语学习真实情况的系列数据资料。通过对这些数据资料的分析、归纳和概括,最终总结出当前大学英语学习具有这样一些“意义”危机: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与自我疏离、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与文本的疏离、教师主导的大学英语课堂上学习者主体性存在被遗忘。通过揭示当前大学英语学习的“意义”危机,反思“意义”迷失背后的深层原因后发现,目前大学英语学习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异化”,因此,追寻大学英语学习的本真势在必行。鉴于此,本文提出在“理解”的视域下探寻大学英语学习的本真。“理解”是哲学解释学的中心话语,哲学解释学作为一种解读人文科学的哲学,主要通过对各类“文本”的解读,以此探讨对个体生命存在的理解。哲学解释学中的“理解”思想为我们洞察人类世界中的各种关系、意义和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视野。哲学解释学强调在对语言和历史意蕴的解读过程中,关注解释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注重解读过程中的多元化与差异性。这也为我们追寻大学英语学习本真提供了新的视域。本文提出在“理解”视域下对大学英语学习进行重新审视并不是对现实的大学英语学习进行全盘否定,而是使大学英语学习从“非本真状态”走向“本真状态”,进入澄明之境,使大学英语学习成为大学生认识自我、提升自我与实现自我的过程,而不是外在于学习者精神世界的机械操作性行为。与此同时,“理解”视域下对大学英语学习本真的重新审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途中”。为了追寻“理解”视域下大学英语学习本真,本文提出从哲学解释学中的“理解”思想出发,重新审视我国大学英语学习中的各项理解关系,以学习者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在本体论层面上透析大学英语学习走向理解的深层内涵。文章最后部分主要是从以下几个维度展开的:学生与教师之间走向主体性理解是大学英语学习走向本真的基础;学生对英语文本的体验性理解是大学英语学习走向本真的过程;学生对自我的反思性理解是大学英语学习走向本真的旨归;师生与文本走向理解共生是大学英语学习本真的开显。因此,大学英语学习走向理解的目的在于凸显大学英语学习者的主体性地位,丰富英语学习者的精神世界,终极目标则指向大学英语学习“质”的提升。
二、一次大学英语教材使用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次大学英语教材使用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神经网络的EFL教材文本复杂度分级模型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缩略语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教材研究的重要性 |
1.1.2 阅读文本复杂度研究的重要性 |
1.1.3 文本复杂度自动分级研究的重要性 |
1.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梳理 |
2.1.1 教材 |
2.1.2 文本复杂度 |
2.2 文本复杂度实证研究 |
2.2.1 基于语料库的文本复杂度研究 |
2.2.2 文本复杂度自动分级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语料 |
3.3 研究步骤 |
3.4 研究工具和方法 |
3.4.1 文本复杂度特征提取 |
3.4.2 多元统计方法 |
3.4.3 机器学习及模型验证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本复杂度各维度特征的确定 |
4.0 参照语料库的选取 |
4.1 词汇复杂度指标——TAALES主成分 |
4.1.1 词汇频率和分布 |
4.1.2 学术书面语特征 |
4.1.3 三元词互信息 |
4.1.4 两元词频率和分布 |
4.1.5 动词特定性 |
4.2 句法复杂度指标——TAASSC主成分 |
4.2.1 名词短语扩展 |
4.2.2 所有格 |
4.2.3 VAC频率和嵌入式小句 |
4.2.4 小句从属情况 |
4.2.5 VAC中构式对主动词的关联强度 |
4.2.6 VAC中主动词对构式的关联强度和构式频率 |
4.2.7 名词主语并列 |
4.2.8 限定词 |
4.3 语篇复杂度指标—TAACO主成分 |
4.3.1 相邻2句词汇重叠 |
4.3.2 相邻3句和段落间重叠 |
4.3.3 深度衔接 |
4.3.4 并列附加连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训练语料分级合理性验证 |
5.1 训练语料的选取依据 |
5.1.1 使用时间长、业界口碑好 |
5.1.2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
5.2 训练语料文本复杂度单元聚类 |
5.3 《新概念英语》文本复杂度册级对比 |
5.3.1 册级间词汇复杂度对比 |
5.3.2 册级间句法复杂度对比 |
5.3.3 册级间语篇复杂度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文本复杂度分级模型的构建和评估 |
6.1 模型构建及其评估方法 |
6.1.1 建模方法 |
6.1.2 模型评估方法和指标 |
6.2 不同方法建模性能比较 |
6.3 各类特征建模比较 |
6.3.1 传统可读性公式 |
6.3.2 本研究特征集 |
6.4 模型对不同数据集的泛化能力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发现 |
7.2 主要贡献及启示 |
7.3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读写教程》中国文化内容的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论文框架 |
二、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文化、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化内容 |
2.中国文化内容的呈现 |
3.《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读写教程》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外有关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研究 |
2.国内外有关英语教材评价的研究 |
3.国内外有关英语教材文化分类的研究 |
4.国内有关英语教材文化内容的研究 |
5.国内有关《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文化内容的研究 |
6.小结 |
(三)理论基础 |
1.跨文化交际理论 |
2.教材评价理论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1.《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读写教程》学生用书 |
2.教材使用者——学生和教师 |
(三)研究工具 |
1.调查问卷 |
2.访谈提纲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内容分析法 |
3.调查法 |
(五)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
(一)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内容类型的呈现 |
1.社会身份与社会群体 |
2.社会交往 |
3.信念与行为 |
4.社会与政治体系 |
5.社会化与生活圈 |
6.国家历史 |
7.国家地理 |
8.定势与国家认同 |
9.国家文化遗产 |
(二)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内容的呈现 |
1.中国文化内容在教材各版块的呈现 |
2.中国文化内容在教材中的呈现方式 |
(三)教材使用者对此教材中国文化内容的评价 |
1.对此套教材的了解情况 |
2.对中国文化输入的评价 |
3.对此套教材中国文化内容呈现的评价 |
4.对此套教材中国文化内容呈现的改编需求 |
5.对此套教材中国文化内容运用的评价 |
五、结论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1.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内容类型的呈现 |
2.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内容的呈现 |
3.教材使用者的评价 |
(二)研究建议 |
1.对教材编写者 |
2.对大学英语教师 |
3.对大学生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读写教程》中国文化内容 |
附录2 关于《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读写教程》中国文化内容的呈现研究的调查问卷(学生版) |
附录3 关于《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读写教程》中国文化内容的呈现研究的调查问卷(教师版) |
附录4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大理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思路和重点、难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重点难点 |
五、文献综述 |
(一)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方法的研究现状 |
(二)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的研究现状 |
(三)国外外语教学渗透德育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一、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
(一)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教育部文件精神之必须 |
(二)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 |
(三)是每位教师的崇高使命 |
(四)是优化公共英语教学内容的需要 |
二、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渗透德育的可行性 |
(一)大学公共英语的学科特点与德育渗透相契合 |
(二)大学公共英语的教材内容与德育渗透相契合 |
(三)与《大理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大纲》要求相契合 |
第三章 大理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渗透德育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大理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渗透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
(一)主体方面 |
(二)客体方面 |
(三)介体方面 |
(四)环体方面 |
二、大理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渗透德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学校、学院和教研室对课程德育渗透的要求及宣传教育有待加强 |
(二)应试化教学使得德育渗透力度不够 |
(三)德育渗透的内容、途径和方法有待改善 |
第四章 大理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渗透德育的建议 |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 |
二、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德育渗透意识 |
三、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克服应试教育功利性倾向 |
四、强化并突出渗透德育的内容 |
(一)爱国主义教育 |
(二)集体主义教育 |
(三)家庭观念教育 |
(四)个人品德教育 |
(五)敬业观念教育 |
五、拓宽渗透德育的途径 |
六、改进渗透德育的方法 |
(一)语言熏陶法 |
(二)课外实践法 |
(三)多媒体教学法 |
(四)因“专”施教法 |
七、营造渗透德育的环境 |
(一)公共英语教学环境 |
(二)校园环境 |
八、加强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借鉴 |
九、借鉴国外外语教学经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政策文件 |
(三)硕博论文 |
(四)期刊论文 |
附录 |
附录1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2 调查问卷(教师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20世纪上半叶的相关研究 |
(二)20世纪下半叶的相关研究 |
(三)近二十年的相关研究 |
三、相关界定 |
(一)选题研究的语言 |
(二)研究的时间跨度 |
(三)英语学科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英语在华早期传播的回溯 |
一、通事:早期英语的主要操持者 |
(一)明清两朝政府机构中的通事 |
(二)不同贸易体制下的通事:从澳门通事到广东通事 |
(三)从通事到买办:条约时期核心“中介”角色的转移 |
二、洋泾浜英语的发展:从“广州英语”到“上海洋泾浜英语” |
(一)中国别式英语:别琴(皮钦)英语、广州英语、上海洋泾浜英语 |
(二)洋泾浜英语的语言特点及其社会影响 |
三、洋泾浜英语的传播 |
(一)洋泾浜英语的传播途径 |
(二)洋泾浜英语的学习读物 |
四、正规英语教育的诉求 |
(一)清政府政治外交的被动局势 |
(二)西学东渐、救国图存的外语需求 |
第二章 中国英语教育的先声:香港早期的英语教育 |
一、以教会学校为中心的英语教育 |
(一)教会学校的英语教学 |
(二)香港政府对教会学校英语教育的政策 |
二、香港英语教育世俗化的转向 |
(一)政府对中文学校英语教育的资助 |
(二)理雅各计划:突出英语教育 |
三、香港早期英语教育的作用与影响 |
(一)为内地英语教学提供借鉴 |
(二)向内地输送外语人才 |
第三章 英语学科教育的正式起步 |
一、近代中国英语教育之滥觞——京师同文馆 |
(一)创办的社会背景 |
(二)招生、办学及历史沿革 |
(三)课程、师资与教学 |
(四)办学成效及影响 |
二、京沪粤同文三馆之比较 |
(一)招生范围与条件 |
(二)学年制度 |
(三)课程设置 |
(四)英语教学 |
(五)实践教学 |
三、“西艺”学堂的英语教学:以福州船政学堂为例 |
(一)教习与学员 |
(二)课程体系 |
(三)教学特色 |
四、教会学校英语教学的发展:传教士关于英语教学的争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争论的全面爆发 |
(三)结果及其影响:“英语”地位的确立 |
第四章 英语学科教育的制度化发展 |
一、清末英语学科教育的制度化 |
(一)壬寅·癸卯学制的颁布 |
(二)各类学校英语教学概览 |
二、民国时期英语学科教育的调整与个案分析 |
(一)壬子·癸丑学制下的英语学科教育 |
(二)壬戌学制及之后的英语学科教育 |
(三)中学英语学科教学个案分析——南开中学 |
(四)高校英语学科教学个案分析——北京大学 |
三、英语学科教育经费 |
(一)教育经费的筹措与来源 |
(二)教育经费的使用与开支 |
第五章 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政策与范式 |
一、英语学科教育政策的演变 |
(一)晚清时期英语教育政策的分析 |
(二)民国初中期英语教育政策的分析 |
二、英语学科教育的基本范式 |
(一)教育目标 |
(二)教材使用 |
(三)教育研究 |
(四)教学评价 |
第六章 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考察 |
一、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与武汉地区英语学习的萌发 |
(一)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 |
(二)传统书院改制以及英语学习的萌发 |
二、新式学堂的创设及其英语学科教育 |
(一)外语学堂——从湖北自强学堂到方言学堂 |
(二)非外语类学堂 |
三、学制的更迭与英语学科教育:从本土学校到教会学校 |
(一)不同学制下本土学校英语学科教育的发展 |
(二)教会学校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演变 |
四、近代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特点 |
(一)地方决策者的引领作用突出 |
(二)教会教育与官办教育相互渗透、各具优势 |
(三)凸显本地“自强”文化特色 |
结语: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评价 |
一、社会功能和历史作用 |
二、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5)中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观念研究 ——以广西三所高校为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语言交际能力 |
2.2 英语学习观念 |
2.2.1 观念 |
2.2.2 学习观念 |
2.2.3 英语学习观念 |
2.2.4 英语学习观念的研究方法 |
2.3 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观念的相关研究 |
2.3.1 理论研究 |
2.3.2 实证研究 |
2.3.3 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观念相关研究的局限性 |
2.4 外语教育规划 |
2.4.1 语言教育规划 |
2.4.2 外语教育规划和英语学习观念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框架与研究思路 |
3.1 元认知理论 |
3.2 建构主义学习观 |
3.3 研究思路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方法 |
4.1.1 大学生英语学习观念调查表 |
4.1.2 个案研究 |
4.1.3 半结构式访谈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者角色 |
4.4 研究过程 |
4.4.1 定量研究的数据收集 |
4.4.2 定性研究的数据收集 |
4.5 研究的信效度和研究伦理 |
4.5.1 研究信度 |
4.5.2 研究效度 |
4.5.3 研究伦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英语学习观念现状与分析 |
5.1 研究对象的英语学习观念总体情况 |
5.2 不同年级被试的英语学习观念差异 |
5.3 不同英语水平被试的英语学习观念差异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本科生视角下英语学习观念的影响因素与分析 |
6.1 南宁学院本科生G的访谈结果 |
6.1.1 社会和家庭环境 |
6.1.2 英语学习经历 |
6.1.3 大学英语学习经验 |
6.2 广西财经学院本科生T的访谈结果 |
6.2.1 社会和家庭环境 |
6.2.2 英语学习经历 |
6.2.3 大学英语学习经验 |
6.3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本科生W的访谈结果 |
6.3.1 社会和家庭环境 |
6.3.2 英语学习经历 |
6.3.3 大学英语学习经验 |
6.4 个案研究结果的分析 |
6.4.1 社会和家庭环境对本科生英语学习观念的影响 |
6.4.2 英语学习经历对本科生英语学习观念的影响 |
6.4.3 大学英语学习经验对本科生英语学习观念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英语教师视角下英语学习观念的影响因素与分析 |
7.1 南宁学院大学英语教师的访谈结果 |
7.2 广西财经学院大学英语教师的访谈结果 |
7.3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大学英语教师的访谈结果 |
7.4 半结构式访谈研究结果的分析 |
7.4.1 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对本科生英语学习观念的影响 |
7.4.2 大学英语教材对本科生英语学习观念的影响 |
7.4.3 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对本科生英语学习观念的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应用型高校本科生的英语学习观念:影响因素及建议 |
8.1 英语学习观念的影响因素 |
8.1.1 语言教学模式 |
8.1.2 语言使用环境 |
8.1.3 语言课程设置 |
8.1.4 学习评价体系 |
8.2 应用型高校外语教育规划与英语学习观念 |
8.3 外语教育规划视角下本科生建立合理的英语学习观念的途径 |
8.3.1 规划与高中英语相衔接的大学英语课程 |
8.3.2 设计具有地区民族传统文化的大学英语教材 |
8.3.3 构建以英语运用能力为主的多样化评价体系 |
8.3.4 提供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师培训项目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9.1 研究发现和启示 |
9.2 研究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大学生英语学习观念调查表 |
附录二 个案研究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半结构式访谈提纲 |
附录四 个案研究访谈摘录 |
附录五 半结构式访谈摘录 |
附录六 广西三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英语课堂观察量表 |
附录七 广西三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英语期末考试试卷 |
(6)“听说+读写”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教学模式 |
2.2 国内研究 |
2.3 国外研究 |
2.4 模式研究述评 |
第3章 “听说+读写”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 |
3.1 理论基础 |
3.2 教学目标 |
3.3 操作程序 |
3.4 实现条件 |
3.5 教学评价 |
3.6 本模式特点 |
第4章 “听说+读写”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结果 |
4.1 实验目的 |
4.2 实验对象 |
4.3 实验方法 |
4.4 实验步骤 |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章 相关讨论 |
5.1 适用性 |
5.2 教学启示 |
5.3 未来展望 |
第6章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局限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华文教育系2016级实验班教学调查表之1(学期初) |
附录2 :华文教育系2016级实验班教学调查表之2(学期末) |
附录3 :华文教育系2016级实验班教学调查表之3(学年末) |
附录4 :华文教育系2016级实验班教学调查表之4实验结束半年后跟踪调查 |
附录5 :汉语中级读写I课 第十九课教案 |
附录6 :汉语中级听说I课 第十九课教案 |
附录7 :汉语中级读写II课 第十课教案 |
附录8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9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10 :课外学习资源推荐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后记 |
(7)《新应用大学英语》教材的适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教材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
2.1.2 教材评价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
2.1.3 教材的适用性评价 |
2.2 理论基础 |
2.2.1 输入假说 |
2.2.2 输出假说 |
2.2.3 需求分析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教材评价研究及发展 |
2.3.2 国内教材评价研究及发展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法 |
3.3.2 问卷调查法 |
3.3.3 访谈法 |
3.3.4 课堂观察法 |
3.4 研究的实施过程 |
第四章 《新应用大学英语》教材的适用性研究 |
4.1 学生学习需求分析 |
4.1.1 目标需求 |
4.1.2 学习需求 |
4.2 《新应用大学英语》教材内部评价 |
4.2.1 教材基本介绍 |
4.2.2 教材的指导思想 |
4.2.3 教材的教学方法 |
4.2.4 教材的内容分析 |
4.2.5 教材语言素材的真实性和地道性 |
4.2.6 教材的结构 |
4.3 《新应用大学英语》教材外部评价 |
4.3.1 教材使用情况调查 |
4.3.2 访谈结果分析 |
4.3.3 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
4.4 对《新应用大学英语》教材编写和使用的建议 |
4.4.1 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
4.4.2 对教材使用的建议 |
第五章 结语 |
5.1 主要结论 |
5.2 不足之处 |
5.3 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学生需求分析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新应用大学英语》教材的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访谈结果整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8)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叙事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源起 |
1.1.1 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
1.1.2 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 |
1.1.3 教师身份认同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身份的源起 |
2.3 身份的定义 |
2.4 教师身份的定义 |
2.4.1 教师身份 |
2.4.2 教师专业身份 |
2.5 英语教师身份的定义 |
2.5.1 英语教师身份 |
2.5.2 工作定义 |
2.6 教师身份的国内外研究 |
2.6.1 理论视角 |
2.6.2 研究主题 |
2.6.3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 |
2.6.4 国内外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引言 |
3.2 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身份认同理论 |
3.2.1 身份定位理论 |
3.2.2 身份的话语建构 |
3.2.3 话语中的身份与实践中的身份 |
3.2.4 Wenger的身份形成理论 |
3.3 心理学理论视角下的身份认同理论 |
3.3.1 Markus的可能自我理论 |
3.3.2 Higgins的自我差异理论 |
3.3.3 实现可能自我的条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叙事探究与教师身份 |
4.2.2 叙事探究的定义 |
4.3 研究者的角色 |
4.4 研究对象 |
4.4.1 研究对象选择阶段一 |
4.4.2 研究对象选择阶段二 |
4.5 先导性研究 |
4.5.1 先导性研究的设计 |
4.5.2 先导性研究的实施 |
4.5.3 先导性研究的启示 |
4.6 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 |
4.6.1 数据收集 |
4.6.2 数据分析 |
4.7 研究的效度和信度 |
4.8 研究的伦理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发现 |
5.1 引言 |
5.2 张玲的身份发展叙事 |
5.2.1 童年的身份发展 |
5.2.2 英语学习者的身份发展 |
5.2.3 新手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2.4 硕士阶段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2.5 博士阶段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2.6 国外访学阶段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2.7 改革背景下的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3 李敏的身份发展叙事 |
5.3.1 童年的身份发展 |
5.3.2 英语学习者身份发展 |
5.3.3 新手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3.4 国外访学阶段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3.5 改革背景下的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3.6 国内访学阶段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3.7 访学结束后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4 宋兰的身份发展叙事 |
5.4.1 童年的身份发展 |
5.4.2 英语学习者身份发展 |
5.4.3 新手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4.4 硕士阶段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4.5 硕士留校后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4.6 博士阶段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4.7 改革背景下的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讨论 |
6.1 引言 |
6.2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过程 |
6.2.1 高校英语教学实践者专业身份的发展过程 |
6.2.2 高校英语教师研究者专业身份的发展过程 |
6.2.3 高校英语教师职业认同的发展过程 |
6.2.4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特征 |
6.3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类型 |
6.3.1 “多重身份冲突”型 |
6.3.2 “身份危机”型 |
6.3.3 “身份重构”型 |
6.4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影响因素 |
6.4.1 影响高校英语教师身份发展的个人因素 |
6.4.2 影响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社会文化因素 |
6.5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模型 |
6.5.1 张玲的实际身份、理想身份和应当身份 |
6.5.2 李敏的实际身份、理想身份和应当身份 |
6.5.3 宋兰的实际身份、理想身份和应当身份 |
6.5.4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理论模型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引言 |
7.2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7.3 本研究的启示 |
7.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4.1 研究视角 |
7.4.2 研究主题 |
7.5 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展望 |
7.5.1 研究的局限性 |
7.5.2 未来展望 |
7.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访谈提纲之一 |
附录3 访谈内容节选一 |
附录4 访谈内容节选二 |
附录5 学生反馈资料 |
附录6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认同调查问卷截图 |
(9)外研社初中英语教材《英语(新标准)》中的母语文化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 概念界定 |
(一)英语教材 |
(二)教材评价 |
(三)文化 |
(四)母语文化 |
二 外语教学中有关文化的相关研究 |
(一)国外语言教学中有关文化内容的相关研究 |
(二)国内英语教学中有关文化内容的相关研究 |
(三)小结 |
三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有关文化的要求 |
四 Byram关于教材文化主题的分类标准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 研究问题 |
二 研究对象 |
(一)外研社初中英语教材《英语(新标准)》 |
(二)学生和教师 |
三 研究方法和过程 |
(一)外研社初中英语教材《英语(新标准)》中母语文化内容的文本分析 |
(二)关于外研社初中英语教材母语文化内容研究的调查问卷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一 教材母语文化内容的文本分析 |
(一)教材中母语文化的分布 |
(二)教材中母语文化的主题类型 |
(三)各类母语文化主题在教材中的体现 |
二 文本分析的结果讨论 |
(一)阅读和练习板块包含的母语文化数量最少 |
(二)各类文化主题间的数量分布极不均衡 |
(三)关于母语文化主题的其他几点发现 |
三 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
(一)学生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
(二)教师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
四 调查问卷的结果讨论 |
(一)学生调查问卷的结果讨论 |
(二)教师调查问卷的结果讨论 |
第五章 结语 |
一 研究结论 |
(一)教材中的母语文化在各板块分布不均衡 |
(二)教材中各类母语文化主题之间分布不均衡 |
(三)教材中的母语文化内容不够全面 |
(四)教材使用者期待教材中包含更丰富的母语文化内容 |
二 研究建议 |
(一)对教材编者的建议 |
(二)对教材使用者的建议 |
三 本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1:关于外研社初中英语教材母语文化内容研究的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2:关于外研社初中英语教材母语文化内容研究的调查问卷(教师卷) |
致谢 |
附件 |
(10)“理解”视域下大学英语学习本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立足于大学英语学习现实的思考 |
(二) 立足于大学英语学习质量提升的需求 |
(三) 立足于笔者自身的感悟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 关于“理解”理论的研究综述 |
(二) 关于学习本质观的研究综述 |
(三) 关于大学英语学习的研究综述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 “理解”及“理解”视域 |
(二) 大学英语与大学英语学习 |
(三) 本真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工具 |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英语学习的历史回眸 |
一、建国后的起步阶段:政治伦理取向的大学英语学习 |
(一) 学习目的:以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为旨归 |
(二) 学习内容:理工科教材内容较多样,文科教材内容偏政治 |
(三) 学习过程:侧重对语言文本的思想性与政治性的开发 |
(四) 学习方法:以教师讲解为中心的语法-翻译法为主 |
(五) 学习结果: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自我缺席 |
二、改革开放后的发展阶段:科学主义取向的大学英语学习 |
(一) 学习目的:以获取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为指向 |
(二) 学习内容:融政治性、科教性与经济改革类题材的英语教材 |
(三) 学习过程:侧重对英语文本中语言形式的解析 |
(四) 学习方法:语法-翻译法与交际法并存 |
(五) 学习结果: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自我异化 |
三、21世纪初的深化阶段:倡导人本主义取向的大学英语学习 |
(一) 学习目的:提倡以学习者的人文素养发展为目的 |
(二) 学习内容:融合文学性和生活性题材的英语教材 |
(三) 学习过程:侧重理解语言文本中蕴含的人文思想 |
(四) 学习方法:提倡任务型学习法,但语法-翻译法仍占主导 |
(五) 学习结果: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自我存在意识逐渐萌生 |
四、小结 |
第二章 大学英语学习现状的“意义危机”与“理解”价值凸显 |
一、我国大学英语学习实践的现状调查 |
(一) 我国大学英语学习实践的研究设计 |
(二) 大学英语学习实践现状的调查研究 |
(三) 大学英语学习实践现状的综合考察 |
二、大学英语学习现状中的“意义危机” |
(一) 工具型学习动机导致大学英语学习中学习者的自我疏离 |
(二) 表层化学习策略导致大学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文本的疏离 |
(三) 在教师主导的大学英语课堂中学习者主体性存在被遗忘 |
三、大学英语学习实践中出现“意义危机”的根源 |
(一) 哲学根源:实体论的影响 |
(二) 社会原因:工业化社会中价值理性式微 |
(三) 教育观念:工具理性的外语教学观 |
(四) 对大学英语学习现存问题的整体反思 |
四、危机中的抉择:“理解”思想的介入 |
(一) 对语言学习本真存在的重新审视 |
(二) “理解”思想对探究英语学习本真的理性指导 |
第三章 “理解”视域下追寻大学英语学习本真的理论基础 |
一、哲学解释学中的“理解”思想的本体论解读 |
(一) 哲学解释学性质规定的逻辑演变 |
(二) 哲学解释学中的“理解”思想的发展演变 |
(三) 哲学解释学中的“理解”思想对本研究的启示 |
二、哲学解释学中的语言哲学本体论解读 |
(一) 哲学解释学中的语言哲学本体论思想 |
(二) 本体论语言哲学中的语言本质观 |
(三) 哲学解释学中的语言本质观对本研究的启示 |
三、哲学解释学对本文研究视角的指引 |
(一) 教学思维方式从实体论到关系论的转换 |
(二) 学习交往关系从主客二分到主体间性的转变 |
第四章 “理解”视域下对大学英语学习的重新审视 |
一、“理解”视域下对大学英语学习重新审视的实质-走向澄明之境 |
(一) “理解”视域下大学英语学习以学习者的主体性发展为中心 |
(二) “理解”视域下大学英语学习的意义走向澄明 |
二、“理解”视域下探寻大学英语学习的本真存在的可行性 |
(一) “理解”的内在属性 |
(二) “理解”视域下的大学英语学习的特征 |
三、“理解”视域下探寻大学英语学习的本真存在的必要性 |
(一) 内在因素-学习者自我发展对大学英语学习走向理解的呼吁 |
(二) 外在因素-社会转型背景下对大学英语学习走向理解的呼吁 |
四、“理解”视域下重新审视大学英语学习的实现原则 |
(一) 整体性原则 |
(二) 回归“生活世界”原则 |
第五章 “理解”视域下的大学英语学习本真澄明 |
一、“理解”视域下的大学英语学习走向本真的基础 |
(一) 师生之间的主体性理解关系 |
(二) 大学英语学习中师生关系的现实考察 |
(三) 大学英语学习中师生之间主体性理解达成的路径 |
二、“理解”视域下的大学英语学习走向本真的过程 |
(一) 哲学解释学视角下学生对语言文本的体验性理解的意蕴 |
(二) 大学英语学习中学生与语言文本学习关系形态的现实考察 |
(三) 大学英语学习中学生体验性理解语言文本的实践路径 |
三、“理解”视域下的大学英语学习走向本真的旨归 |
(一) 反思与自我的关系 |
(二) 反思之于大学英语学习的意义 |
(三) 大学英语学习中反思性理解的建构策略 |
四、“理解”视域下的大学英语学习本真的开显 |
(一) 师生与文本走向理解共生的意蕴 |
(二) 师生与文本走向理解共生的合理化路径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一次大学英语教材使用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神经网络的EFL教材文本复杂度分级模型的构建[D]. 唐美华.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读写教程》中国文化内容的呈现研究[D]. 乌凡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3]大理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调查研究[D]. 闫奎霖. 大理大学, 2020(05)
- [4]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D]. 刘微. 武汉大学, 2020(07)
- [5]中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观念研究 ——以广西三所高校为案例[D]. 吴晓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
- [6]“听说+读写”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证研究[D]. 刘文辉. 暨南大学, 2019(03)
- [7]《新应用大学英语》教材的适用性研究[D]. 刘成玉. 吉林师范大学, 2019(06)
- [8]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叙事探究[D]. 刘晶.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9]外研社初中英语教材《英语(新标准)》中的母语文化内容研究[D]. 于琼琼. 海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理解”视域下大学英语学习本真研究[D]. 魏雪钦.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