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星火密集区 县域经济大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余琪[1](2016)在《内生发展视角下西部省际边界县域组团协同发展研究 ——以秦巴腹心地区为例》文中指出四川、陕西和重庆三省(市)接壤的边界地区,具体包括四川省的通江县、万源市,陕西省的镇巴县、紫阳县,重庆市的城口县共五个县级行政单元,均位于我国十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秦巴山区南麓腹心地带(本文成其为秦巴腹心地区)。该区域区位条件十分特殊,自然和文化资源禀赋突出、极具开发潜力;但长期以来由于地理位置的边缘化、地区本位思想的影响、交通条件的极大限制等因素,区域内各县(市)无序的同质化竞争、利益兼顾的不足,导致比较优势难以发挥,内生发展能力薄弱,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滞后,不仅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在西部地区和秦巴山区也属后进地区。为避免进一步陷入“生态与贫困”互为遏制的困境,必须立足本区域实际,建立能够实现“多赢”的区域协调和分工协作新机制。从整体上全盘把脉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环境、空气等要素的症结与挑战,分析协同发展的优势与机遇,考虑如何通过弱化行政边界效应、进行区域功能的整体规划,来推动秦巴腹心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最终目标是将区域既有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培养区域内生发展动力,实现全区域效益最大化。本文的主体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二章为第一部分,通过充分的实地调研、大量的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分析、详实的文献调查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环境与资源特征、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特征、空间格局特征五个维度阐述秦巴腹心地区五县(市)的发展要素特征,这部分是区域整体共性问题和县域个体特殊问题相结合的分析思路。第三章和第四章为第二部分,文章以秦巴腹心区域省际边界经济特征为中心线索,对区域内五县(市)协同发展的症结与挑战、优势与机遇的特征和形成原因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透视协同发展的障碍与潜力因子。第五章为第三部分,从秦巴腹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定位着眼,提出了实行点轴推进和区域分类开发、以大旅游经济引领区域经济发展转型、交通一体化为内核驱动区域空间协同和构建高水平信息化发展平台等策略。要求整合区域内现有的人才、技术、资金及矿产能源、生态资源等,从自然资源、经济产业、社会文化的整体发展上搭建深度合作框架,构筑“地域相近,人缘相亲,经济相融”的和谐氛围,推动区域竞争力迅速提升。
么红杰[2](2012)在《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发展规划,是政府对未来科技活动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发展前景及科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战略预期。从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内蒙古一直不间断地分阶段进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工作。与国家已经制订和实施了8个专门的科技发展规划基本保持一致,内蒙古至今制定和实施了4个科技发展五年计划,3个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不同时期科技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回顾自治区成立以来内蒙古科技规划编制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自治区成立到改革开放(1947—1978),以“奠定基础,重点发展,迎头赶上”为目标,迅速建立起了强大的科研基础和完善的科研体系,这期间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改革开放后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着不同的发展特征。第一阶段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和“面向、依靠”的战略方针,努力破除经济与科技脱节的旧体制,先后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七五(1986-1990)”科技发展纲要》;《内蒙古自治区“八五”(1991-1995)科技发展规划》。第二个阶段通过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确立“创新、产业化”指导方针,调整科技基础结构,建设区域创新体系。1996年,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条例》;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省区的战略目标,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决定》、《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若干政策》。第三个阶段通过探索具有自治区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转变。200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发展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把向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努力作为面向未来的总体策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2006-2020)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五十年来,在国家宏观科技政策的大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事业顺应经济发展背景、科技发展面对的主要矛盾、科技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的变化,不断深入认识和正确把握区情,始终以制订、完善、实施科技规划作为科技战略发展的载体,引领科技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由“促进”到“支撑”,由“推动”到“引领”的历史性转变。但在科技规划实施过程中,内蒙古仍然存在重设计决策、轻执行评估;重行政指令、轻市场指导;重省市级层面的科技战略、轻旗县级层面等问题。特别是在科技规划实施绩效评估过程中,由于涉及面广、评价原则、方法较难把握、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等原因,虽然内蒙古在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方面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但对于科技发展规划后续的执行、执行过程中的评估、评估之后的改进和动态更新与修正,以及何时以何种方式来终结则关注不够,尤其是缺少对科技规划整体实施效果的评估,使得花费了很大精力制订的规划在指导科技实践和进步方面发挥的效力有限。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内部辑刊等史料的基础上,开创性地综合回顾与总结了内蒙古科技规划五十年的发展历程,这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也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对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本文通过借鉴其他区域科技政策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建立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估的可行性路径选择与方法模型,为决策层今后树立开展科技规划绩效评价的理念提供了科学论证和方法选择。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而提出通过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科技评估规章制度和系列评估专业规范,加强评估方法的研究;加强科技评估环境建设,系统地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等措施加快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步伐的建议。
董欣[3](2011)在《网络化:关中—天水经济区空间发展策略及规划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空间网络化是城市及区域空间演化的必然趋势,网络化的空间结构及城乡组织形态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大、中、小各级城乡聚落的协同功能,促使其整体效能最大化;能够对信息化、生态化的当代空间发展目标做出及时而准确的响应;还能够更好的发挥城镇群体的自组织与它组织机能。本文从对网络的基本认知入手,以关中-天水经济区作为空间网络化的实证研究对象,在城市及区域两个空间层次上,以多学科研究的视角,运用融贯研究的方法,对关中-天水经济区空间网络化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与探讨。空间理论研究层面上,通过对经典城市空间模式及地域演进理论中网络化思想脉络的回顾,通过对新区域主义、新城市主义及后现代空间网络观的全面梳理,以系统理论作为空间网络化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架构了以网络流组织、网络地域要素组织、网络内容要素组织为核心内容的空间网络化基础理论体系。空间分析方法层面上,在对关中-天水经济区中心地空间体系及发展模式反思的基础上,通过空间网络联系机能分析、空间网络协调机能分析、空间网络要素机能分析、空间网络演化机能分析及对空间网络化综合指标的系统评价,结合历史过程考察、比较研究及案例分析,验证了该区域空间网络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了区域城镇空间网络分析的完整框架。空间组织对策层面上,以关中城市群为依托,借助“边缘区”、“亚中心极化”等理论视角,从“点”、“轴线”、“圈层”、“域面”等空间要素入手,结合信息、生态、生产要素的空间组织,提出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内部空间网络组织策略;以全国城镇与经济网络体系及对外开放格局演化趋势为依托,借助全球生产体系地域镶嵌等理论视角,结合全球、中国、西部、经济区周边等区域空间组织单元,提出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外部空间网络衔接策略;以经济区内城市边缘区、小城镇及乡村聚落为依托,借助城乡网络融合、城乡一体化等理论视角,结合“交通组织”、“流域整合”、“黄土地形地貌因循利用”、“产业集聚”等空间组织手段,提出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城乡空间网络协同策略;’以系统观点为依托,借助产业生态网络、创新网络、绿色廊道网络、矩阵管理模式等理论视角,结合网络分工组织、网络通道组织、生态网络组织、管制网络组织等系统组织内容,提出了关中-天水经济区空间网络系统支撑策略。空间规划调控层面上,基于跨区域空间主体网络化的趋势,提出了包括规划目标机制转化、规划运行机制创新、规划编制体系完善的“网络时代”规划体制变革基本思路。
胡灿伟[4](2011)在《“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县域经济是我国区域经济的最基本单元,是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承载区域,是“国本经济”的关键;县域是我国大多数国民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县域经济关系到大多数民众的生活,是“民生经济”的关键;县域又是我国国土的主要分布地区,生态建设的关键地段,“三P”(污染、人口、贫困)问题的集中区域,是“生态经济”的关键;县域是我国弱势群体主要的聚集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关系到矛盾的消解和社会的稳定。开展县域经济研究,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和稳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我国中部地区县域人口众多,但经济发展极为滞后,开展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寻找县域经济发展的中部模式,促进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对于实现全国的小康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论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借助于发展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经济学理论以及数量经济学、现代计量经济学等分析方法,分析了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模式选择和优化路径。本研究在总结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模式后,从中部崛起背景战略上把握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在从历史演化、现状特征和数量评价三个方面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特征进行总结,从理论上提出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组团发展模式,并详细分析了县域组团发展模式的前提、规律和内涵,提出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格局。此后,围绕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四个主要机制,从空间优化、产业集聚、政府协作和要素推动四个方面,提出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优化路径。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模式梳理。总结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的经典理论,侧重对国外的农村地域(或曾经的农村地域)及其所依附的中小城市地域经济经验梳理,比较了在农业和农村发展形成典型过程和经验的美国、法国、日本三国作为借鉴对象进行分析,在系统论思想的指导下,分析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在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可能借鉴的经验。(2)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分析。从“中部崛起”角度,建立了一个区域分工的框架,在分析中部崛起历史背景的基础上,评估中部崛起战略规划对中部地区尤其是湖北省县域经济的影响,揭示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3)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化与现状特征分析。通过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分布基本情况分析基础上,从演化角度分析对湖北县域经济发展历程,并根据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总结了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特征与问题。(4)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数量评价。运用区域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采用规范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建立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湖北省各个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作出总体评价,然后以GEOdata软件,对湖北省县域经济进行空间经济评价,对湖北省县域经济与市域经济发展进行耦合评价。(5)“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模式。在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特征总结和发展反思基础上,提出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模式,并根据这一模式分析了中原县域组团发展实践经验,并根据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特征,提出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路径。(6)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布局优化分析。从回顾湖北省县域经济的“点-轴”开发模式出发,分析湖北省县域经济“点-轴”开发的现状与问题,利于首位度模型、断裂点模型、城市辐射能力评价模型等分析了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布局的困境,提出基于组团发展的县域经济空间布局优化路径。(7)湖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聚优化分析。在对湖北省县域产业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现状和困境,并指出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导向、布局和策略。(8)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增长要素分析。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在分析整理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湖北省实际情况,参考有关省市的研究成果,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反映经济增长与影响因素关系的增长模型;探讨影响湖北省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以及不同因素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与制约作用。(9)“中部崛起”视角下湖北省县域政府协作机制分析。在湖北省“市管县”向“省管县”行政体制变化的分析下,理清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县域政府之间的博弈状态,并根据博弈分析结果,提出加强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政府协作机制。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1)选题的前沿性。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是伴随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由非均衡发展战略向均衡发展战略调整而凸现出来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虽然国内理论界对县域经济研究已有一定成果,东部地区也涌现出了一批经济强县,创造出多个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但在广泛借鉴东部沿海县域经济发展经验的同时,中部地区还没有培育出特色县域经济模式,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仍然没有实现跨越发展。究其原因就在于中部地区同东部地区面临的历史环境、政策条件、资源禀赋和区域定位存在较大的差别,东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可能并不适合中部地区。因此,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问题集中表现在:“区域分工定位、经济发展历史与资源环境禀赋限制条件下,如何寻找一条适合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道路?”事实上,从当前研究现状看,还很少有研究从理论高度系统回答这一问题。为此,本研究以湖北省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的阐释与回答,从而具有一定的前沿性。(2)在理论上有所创新。论文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以湖北省为例,在中部地区现有的区域分工定位分析、县域经济现状特征分析和资源禀赋条件分析的背景下,在理论上找到一条适合中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并从政策层面提出实现这一道路的优化路径。论文在理论上得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并从整体上回答了宏观背景下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与优化问题。结论包括:①国内县域经济发展系统演化过程是一个从无序的区域发展到有序的经济发展要素协同过程,必须走“特色起飞-综合序化-创新集聚”路径。②中部崛起战略凸显湖北省县域区位优势,明确产业定位重点,提高县域通达程度,为湖北省县域经济序化发展奠定基础。③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大城市依附性特征、小城镇集聚特征、行政区域型、独立化发展特征、资源约束特征,不利于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区域经济协作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必须组团发展加速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序化。④湖北省县域点轴空间特征不适应中部崛起战略目标和区域序化发展,需要进行空间布局的优化,实现网状开发。⑤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未能支持产业集聚,需要优化产业的集群定位,实现集聚开发。⑥县域增长要素缺乏不能支持县域加速发展,必须充实县域的要素实力,实现跨越开发。⑦县域行政体制阻隔不能支持县域协作发展,必须革新县域的协作能力,实现协作开发。(3)在实证上有所创新。论文综合发展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和农业经济学等学科的数量分析手段,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创新给予实证支持,得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①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湖北省县域经济分为三个梯度。利用空间计量经济手段,发现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布局呈现“圈层结构”和“东高西低”特征、“双核结构”和“点-轴”发展特征、“金字塔”结构和“离散”发展特征、“集聚结构”和“聚合”发展特征。②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发现湖北省县域与市域经济分为四个耦合层次。③从首位度分析看,湖北省城市规模分布属于首位分布类型。从极点城市评价看,湖北极点城市可以分为三类,综合实力均较弱。④从断裂点理论看,武汉的强弱辐射圈均较大,但不能涵盖鄂东北部分县域,内部展现序化特征;宜昌-荆州-荆门县域经济区,三个极点城市辐射半径相连,但强辐射半径仍然较小;襄阳-十堰-随州县域经济区,呈现出线性开发特征,极点城市之间辐射分散;鄂西南县域经济区,区内的点辐射处于无序分散布局状态,经济开发难度较大。⑤利用计量经济学分析发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和城镇化水平对县域经济增长有显着正向影响;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显着为负。⑥从县域间博弈结论看,县域政府机会主义行为使县域经济集群发展陷入囚徒困境、县域经济协作产业领域为互补性产业、政府考核机制的改变可以使得县域间的合作更为可能、合作利益优化分配有利于县域间合作机制的建立、有效的惩罚机制也是县域建立合作机制的重要措施。(4)在政策上有所创新。根据理论和实证研究,论文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政策措施:①根据湖北省县域经济特征,提出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格局为武汉“城市圈”单极县域经济组团、“宜昌东部-荆州-荆门”三核县域经济组团、“襄阳-十堰”双核县域经济组团、鄂西南县域经济组团以及“长江县域经济连接带”与“汉十县域经济连接带”。②县域组团发展空间优化路径选择包括建设武汉-荆州都市连绵区,提升江汉平原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打造宜昌市和襄阳市城市增长极点,以“点-轴”模式提升鄂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强化“两轴四线”,提升县域间集聚发展能力;以多种政策加快对鄂西县域综合开发力度等。③根据湖北省的资源优势和中部崛起的战略分工要求,可以依据县域组团发展形式形成食品工业县域产业集群、高科技县域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业县域产业集群、“化工-冶金”县域产业集群、汽车配件县域产业集群、轻纺产业集群文化旅游、县域产业集群。④增强对县域经济的投资额度和金融扶持水平,提高县域的城镇化水平。⑤必须从“利益分配机制、资源整合机制、监管监督机制和政府考核机制”等方面构建县域政府协作机制。虽然论文从理论研究、经验研究和政策优化三个层面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但由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其理论基础比较薄弱,还有较多工作亟待下一步研究:理论研究方面:“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边界和内涵还可以进一步丰富,尤其是可以用数理模型进行阐释;不同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影响因子有什么不同;区域分工与县域组团存在哪些区别;县域经济组团发展中,交通设施和产业集聚等存在什么关联;县域组团内部产业如何分工”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阐述。实证研究方面:“还可以进一步用空间计量手段分析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特征,尤其是可以用市域综合实力代替交通和人口因子分析市域经济的辐射半径:在产业集聚中,还可以用主导产业选择方法实证分析县域组团内部的产业集群”等。政策研究方面:可以进一步细化研究针对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区域规划策略和差别化政策,并通过在典型县域的调查基础上,模拟政策实施效果。
林梅[5](2010)在《福建科技兴农模式绩效评估与分析》文中认为为适应新形势下福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科技兴农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本论文在对福建科技兴农模式现状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评价体系,并对福建现有几种科技兴农模式进行定量绩效评价,从而提出优化和完善福建科技兴农模式的对策,这将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推广和创新能力,促进福建科技兴农的发展。论文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总结了福建现有的科技兴农模式的现状,分析影响科技兴农的制约因素。同时,从科技兴农模式产生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科技成果引进和推广能力、科技创新能力方面考考虑,坚持系统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采取专家咨询法,设定了指标的权重和标准值。探讨建立了科技兴农模式的指标评价体系和绩效评价方法。并结合福建现有几种科技兴农模式星火计划、农业综合开发、科技兴农集团承包、科技特派员的有关项目进行定量绩效评价。结果表明:在科技兴农实践中,科技特派员模式关键在“重心下移,高位嫁接”的机制显示了生命力,有效推动科技成果的创新和转化。集团承包模式,其成功在于综合配套的推广,有利于在大面积大范围组织综合性配套技术推广,提高科技规模效益。星火计划项目大力培育农村特色和优势产业,突破产业发展技术瓶颈、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提高乡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利用指标体系对福建现有的星火计划、集团承包、科技特派员等模式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论文探讨提出新时期优化和完善福建科技兴农模式的对策: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和民间力量为辅的多元化科技推广组织体系;实行国家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以无偿服务为主,有偿服务为辅的科技推广机制;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发挥星火计划等项目带动作用,从而形成农科教紧密结合的成果转化创新模式。
孙晓明[6](2009)在《县市科技发展模式及其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县市科技发展模式的形成,对于中国整体科技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中国县市科技发展有哪些主要的模式,这些发展模式有什么特点,在县市经济中发挥什么作用,其复制性需要哪些条件?这些在理论上如何加以总结?研究与讨论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研究县市科技发展模式是总结中国科技兴县市工作实践最恰当的切入点,有可能成为有中国特色县市科技发展理论突破性发展的重要标志。本项研究是在作者多年主持的工作实践基础上开展的,主要研究方法:一是实地调查,二是重点进行案例研究,三是进行实证分析。根据科技部有关科技兴县市工作统计资料和典型调查资料,利用文献分析、趋势预测法、多元回归法、典型案例分析等方法,结合经济增长理论,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友好三个视角对科技影响县市经济发展做出实证分析。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对于县市科技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一是对于不同地区县市科技发展的水平和特点进行了系统地比较。从总体来看,东部县市科技发展显着优于中部,中部优于西部,县、市和城区以及东中西部均有较大差别,另外,省内县市科技投入在不同地区有较大差异。从2001年至2006年来看,科技投入明显增加,科技实力有所增强;科技产出明显提高,技术市场越来越活跃,市场调节和配置科技资源的作用越来越显着;企业积极参与研发活动,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自己的竞争力;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在工业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不断增加,部分县市高新技术产业占主要份额。从各个地区县市科技综合评价来看,甘肃省和江西省的科技队伍指数最低,山东省、浙江省和江苏省等地科技投入队伍指数相对较高,最高水平地区是最低水平的两倍多。科技队伍指数较低往往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从产出指数来看,地区差别最大,福建省、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和浙江省等地科技产出指数较高,其它地区均处于较低水平。而且地区之间差距巨大。与科技队伍指数和科技投入指数结合起来来看,江苏省和浙江省科技实力、科技投入与科技产出呈现一一对应关系。然而,山西省、黑龙江省、吉林省、新疆建设兵团等地区县市的科技产出与科技队伍与科技投入不相称。由此可见,应针对不同地区,选择不同科技发展战略、不同科技发展模式,未来重点工作之一便是针对县市经济做出调整。二是系统地分析了科技投入、科技实力、科技产出三要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总体来看,科技投入、科技实力与科技产出与经济发展存在正相关关系,与科技投入和科技实力相比,科技产出与人均GDP相关性程度相对较高,科技产出对于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促进作用相对较强。科技投入、科技实力和科技投入之间存在良好相互关系,科技投入越高的地区,其科技产出水平也越高,科技活动也越活跃。另外,通过简单计量分析,可以发现,科技投入对于经济增长有显着影响,但是对于工业和服务业来说并没有显着影响。因此,从促进经济增长来看,不仅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增强科技实力,还要扩大科技供给以及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与此同时,这也暗示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利用科技产出也可以实现经济增长,但是需要创造利用科技产出的良好环境。三是系统地分析和评价了不同类型县市科技发展的主要模式。县市科技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但是县市经济发展所处阶段与县市科技发展所处阶段对县市科技发展模式起着主导作用。县市科技发展模式既取决于科技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受制于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不论科技资源配置、扩大科技供给,还是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均影响着科技投入、科技产出以及最终影响着县市经济发展,这均将对县市科技发展模式产生影响。从县市科技发展模式来看,农业县中农业科技园区、粮食主产区以及科技扶贫发展模式较为典型。对于工业县市而言,较为典型的是工业园区带动科技发展模式、产业集聚县市科技发展模式、科技项目为载体示范带动以及科技转移模式。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县市而言,不同模式差别在于高新技术来源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定位不同。
王祖翠,全正斌,李墨染,许朝峰,陈洪涛,陈巧,李传寨,艾文金[7](2009)在《推动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谷城》文中提出编者按 鸟和百籁疑调管,花发千岩似画屏。谷城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热潮一浪盖过一浪,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丰富多彩,科学发展的势头突飞猛进。当我们置身于谷城,无处不使人感到一个“开放谷城、富裕谷城、生态谷城、人文谷城、和谐谷城、平安谷城”正在科学发展中崛?
张国平[8](2009)在《我国县域科技创新研究 ——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文中指出创新自古以来就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一个民族发展不竭的动力。随着人类发展主要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方式的转变,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上升,地位日益重要。小至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其科技创新活跃的程度以及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仅成为衡量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而且成为衡量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科技发展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其整体水平已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有些科研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科技创新还存在巨大的城乡差异,与城市相比,县域科技创新总体上呈现出基础薄弱、人才匮乏、创新能力不足等特征,创新环境亟待进一步优化。这种现状与人口和国土面积占绝大部分的县域经济社会极不相称,也使城乡差别呈现出加速扩大的趋势。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源头在哪里,根基何在?本文认为关键是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和科技创新的能力。在整个社会越来越重视和关注科技创新的形势和社会氛围下,如何通过加强县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和增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是当今条件下,加快我国县域发展的重要课题。县域科技创新体系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县域科技创新和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一起构成了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建设县域科技创新体系,不仅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的迫切需要,更是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推动我国县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经济发展难点在县域,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于提升科技创新的能力。目前把科技创新与县域经济社会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还较少见,对科技创新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企业创新能力方面。对县域经济的研究侧重于县域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基础条件下的产业特色的培育和优势产业塑造。虽然目前有关科技创新和县域经济的研究都非常热,尤其是对科技创新的研究,但专门探讨县域科技创新问题的研究文献非常罕见。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县域经济普遍不发达,以及县域层面的科技创新研究缺乏资料和数据的支撑,抑或对影响我国县域科技创新的因素很难进行独立分析,甚至于认为研究县域科技创新的条件还不成熟,为时过早。本文在县域经济的视野下,探讨科技创新发展问题,试图构建县域科技创新理论,以揭示科技创新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和发展趋势,这在目前科技创新研究中有一定的新意。从县域层面把科技创新与县域经济结合研究是作者的一项大胆探索。之所以选择常熟市作为个案研究的重点,主要原因是:常熟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县域地区之一,科技创新具备较好的基础和条件,在全国发达的县域经济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经济发达的县域科技创新的经验和规律,对其他县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示作用。本文研究的总体思路是:首先对与本文主题相关的科技创新理论进行梳理、贯通和评价,分析县域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和一般模式。然后,以常熟市为重点研究对象,分别从科技创新战略的形成,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科技创新能力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和考察评价,在此基础上总结和归纳常熟市科技创新体系及其科技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加快常熟区域经济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策略选择。全文遵循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的分析思路,采用典型调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纵向回顾与横向对照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全文共分九章,简述如下:第1章绪论。县域科技创新问题的提出,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本文的内容、结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2章科技创新的理论与基本概念。主要介绍目前国外、国内有关科技创新的主要理论、发展现状,并作一定的评述。第3章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与功能。分析和讨论了政府干预科技创新的依据,发达国家政府构建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体系中的经验,我国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与功能定位。第4章县域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与模式选择。阐述了县域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县域科技创新的特点,分析县域经济科技创新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制约因素,县域科技创新的模式及其选择。第5章常熟市科技创新战略的形成。分析了常熟的经济地理特征、区位特色、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常熟科技创新战略的形成和发展。第6章科技创新与常熟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论述了科技创新对常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以及常熟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影响;讨论了科技创新与常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关性,对科技进步在常熟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进行了测度。第7章常熟科技创新能力的考察与评价。提出了县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构成,并应用主成份和因子分析方法,对常熟市科技创新能力和高新技术产业进行了实证分析。还结合常熟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调研,提示了常熟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特点和现状。第8章常熟市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面临的挑战。主要阐述了目前在科技投入、科技创新的环境建设、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吸引外资、企业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第9章常熟市加强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在分析了常熟市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常熟市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与设想,常熟市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常熟市要把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构建科技创新型城市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作为引领和支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选择。在发展路径上要加强自主创新,不断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在创新方式上要以开发重大产品和培育新兴产业为目标,坚持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研发相结合,努力实现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集成和突破;在创新体制上要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重点,全面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在发展部署上要坚持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人才培养并重,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在资源配置上要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有效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
王俊亚[9](2008)在《安阳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2年11月,“县域”和“县域经济”的概念第一次被写进党的文献,中国经济在向城市经济侧重近20年后,正进入向县域经济侧重阶段转换,县域经济大发展将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性特征。本文借鉴国内外县域经济相关研究及已经成熟的理论成果,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等方法,首先对安阳市各县(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创新性地提出了安阳市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林州市—“工业+劳务+旅游三位一体”模式、安阳县—“工业强县”模式、汤阴县—“区位招商+农业产业化带动模式”、滑县—“1+N”模式、内黄县—“特色农业带动模式”;在此基础上,对安阳市的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了研究,指出了目前制约安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总体实力相对较低;二是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三是县域工业现状堪忧;四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五是投资拉动作用较弱;六是小城镇集聚效应不强;七是缺乏人才技术支持。据此,提出安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一是把发展县域经济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二是围绕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三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四是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五是抓好招商引资和劳务经济;六是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七是改革创新县域金融体制;八是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王林[10](2008)在《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联机制研究 ——以关中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都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如何发展城镇,并试图通过调整、完善产业结构带动城镇发展。经过实践证明,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城镇化推进对第一产业的优化、第二产业的提升以及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同时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同样需要以城市为载体,以城镇化为依托,并对城镇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各非农产业部门转移,最终体现为城镇化的变动。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互动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即以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增加为标志的产业结构升级会推动城镇化进程,促进城镇化率的提高;反过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镇化率的提高,又会带动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因此只有将关中地区的产业结构按照其独有的特点,发展特色第一产业,巩固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做到真正在城镇化。本文通过实地踏勘,调研关中地区各个城镇的详细资料,分析城镇经济发展特征。通过模型的计算、分析为城镇创建新的产业调整方式,调整并完善关中城镇的产业机构,从而带动关中地区的城镇发展,促进关中地区经济持续增长。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一个规范化的理论模型,并使用此模型分析产业结构变动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互动关联机制。2.运用该模型把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段联系起来,真正深入地研究两者间的时序对应关系。通过模型研究,得出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城镇化水平高,则需求有更合理的产业结构与之对应;而产业结构趋于完善合理,则对城镇化的持续发展,对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3.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系统化的分析,紧密结合关中地区实际情况,全面深入地研究现代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变动与城镇化化发展间关系的特殊性及其规律。
二、建设星火密集区 县域经济大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设星火密集区 县域经济大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内生发展视角下西部省际边界县域组团协同发展研究 ——以秦巴腹心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经济全球化 |
1.1.2 城市和区域一体化 |
1.1.3 解决省际边缘地区问题的紧迫性 |
1.2 研究概念与对象界定 |
1.2.1 相关概念 |
1.2.2 研究对象 |
1.3 相关文献回顾与研究进展 |
1.3.1 省际边缘区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县域经济发展相关理论综述 |
1.3.3 城市区域及其协同发展相关理论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思路与框架 |
2 秦巴腹心地区县域组团发展现状及特征 |
2.1 秦巴腹心地区概况:山区、连片特困与省际边界多重要素叠加 |
2.2 环境与资源特征——生态环境复杂脆弱,自然资源丰富 |
2.2.1 生态环境复杂脆弱 |
2.2.2 自然资源丰富 |
2.3 经济特征——区域整体贫困落后,产业结构亟待优化 |
2.3.1 经济发展水平滞后 |
2.3.2 财政缺口逐年增大 |
2.3.3 产业发展水平滞后 |
2.4 社会与文化特征——城乡二元和人口外流现象突出,文化多元 |
2.4.1 城乡发展不均衡 |
2.4.2 人口结构及素质严重制约发展 |
2.4.3 文化资源丰富 |
2.5 空间特征——城镇体系松散、空间拓展艰难 |
2.5.1 县域城镇体系格局:城镇体系松散,各乡镇发展极不均衡 |
2.5.2 中心城区空间格局:人口密度大,空间拓展受限严重 |
2.6 本章小结 |
3 秦巴腹心地区五县(市)协同发展症结与挑战 |
3.1 区域协同不足的“战国时代” |
3.1.1 区域边缘化特征明显 |
3.1.2“行政区经济”导致出现政策洼地 |
3.1.3 同质化发展,缺乏区域视角 |
3.2 区域内生增长能力弱 |
3.2.1 高度依赖国家资金和政策 |
3.2.2 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 |
3.2.3 对外开放程度低 |
3.3 区域交通发展不同步 |
3.3.1 区域各县(市)交通发展不平衡 |
3.3.2 各自为政造成的道路规划和建设脱节 |
3.3.3 城乡交通难以支撑城镇体系的外引内联 |
3.4 精准扶贫欠缺 |
3.5 本章小结 |
4 秦巴腹心地区五县(市)协同发展机遇与优势 |
4.1 多重区域政策叠加凸显制度红利 |
4.1.1 宏观层面政策 |
4.1.2 中观层面政策 |
4.1.3 微观层面政策 |
4.2 各级经济区规划助力秦巴腹地区域合作 |
4.2.1 放眼秦巴山区大环境 |
4.2.2 融入“西三角经济区” |
4.2.3 借力成渝经济区和关天经济区 |
4.2.4 立足川东北经济区和陕南避灾扶贫搬迁工程 |
4.2.5 创新机制构建“秦巴山区扶贫统筹试验区” |
4.3 区域生态和文化旅游协同发展优势 |
4.3.1 区域旅游发展态势 |
4.3.2 区域生态休闲旅游资源丰腴 |
4.3.3 区域“红绿”文化旅游资源特色鲜明 |
4.4 区域特色产业协同优势和机遇 |
4.4.1 产业生态化转型机遇 |
4.4.2 富硒产业具有区域产业集群潜力 |
4.5 后发优势助力跨越式发展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内生发展能力的秦巴腹心地区协同发展路径探讨 |
5.1 秦巴腹心地区发展目标 |
5.1.1 发展愿景 |
5.1.2 转变发展思路 |
5.1.3 明确协同发展策略 |
5.2 空间结构重组与优化:实行点轴推进和区域分类开发 |
5.2.1 构建“一心、两轴”区域城镇空间结构 |
5.2.2 大力发展万源区域性中心城市 |
5.2.3 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区域内各县(市) |
5.2.4 有重点地发展县域小城镇 |
5.3 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特色产业协同推动区域经济转型 |
5.3.1 着力推进产业内生化、集群化和生态化 |
5.3.2 创建秦巴山地旅游核心引擎区 |
5.3.3 构筑南北物流中转基地 |
5.3.4 建设国家富硒产业基地 |
5.3.5 打造特色农产品“一县一品,5+N”模式 |
5.4 交通体系对接与完善:交通一体化为内核驱动区域空间协同 |
5.4.1 目标和策略 |
5.4.2 建立区域综合交通体系 |
5.4.3 强化对旅游发展的支撑作用 |
5.5 建立区域经贸一体化协调机制和信息化平台 |
5.5.1 建立“秦巴腹地经贸协作区” |
5.5.2 建立高水平的区域信息化平台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存在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主要课题研究 |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主要工程实践项目 |
(2)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理论层面 |
1.1.2 现实层面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我国宏观科技政策的研究综述 |
1.3.2 科技政策理论研究综述 |
1.3.3 区域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4 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综述 |
1.3.5 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6 内蒙古科技规划、政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
第二章 建国初期,内蒙古开始全面规划科技事业 |
2.1 国家确定集中科技资源解决经济建设关键问题的政策 |
2.1.1 “十二年”科技规划 |
2.1.2 《科研工作十四条》和《十年规划》 |
2.2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 |
2.3 内蒙古自治区《1961——1962年科技发展纲要》和《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 |
第三章 内蒙古科技事业迎来“科学的春天”,科技规划更加注重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
3.1 国家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确立 |
3.1.1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
3.1.2 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的确立——迎接新的世界产业革命的挑战 |
3.1.3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
3.2 内蒙古科技事业从瘫痪到恢复 |
3.2.1 建国以来自治区召开的第一次科学大会 |
3.2.2 自治区科技工作进入全面快速恢复发展时期 |
第四章 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三个层次科技计划 |
4.1 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 |
4.1.1 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 |
4.1.2 “科教兴国”战略确立 |
4.2 内蒙古开始实施“八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科技三项改革稳步推进 |
4.2.1 内蒙古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
4.2.2 科研机构事业费管理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拨款制度改革政策 |
4.2.3 技术市场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成果丰硕 |
4.2.4 农村牧区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
4.2.5 民办科技机构崭露头角,成为科技改革新的“生力军” |
4.3 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3个层次科技计划 |
4.3.1 星火计划与振兴农村经济 |
4.3.2 火炬计划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4.3.3 攻关计划 |
4.3.4 其它相关配套科技计划与政策 |
第五章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内蒙古 |
5.1 国家确立以创新为主线的科技政策 |
5.1.1 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 |
5.1.2 科技人才体系不断完善 |
5.2 科技计划集中集成,六大领域重点突破,自治区全面推进“科教兴区”战略 |
5.3 建立新型科研结构和区域创新体系 |
5.3.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框架及科研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出台 |
5.3.2 科研机构转制攻坚战 |
5.3.3 全区技术创新大会 |
5.3.4 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
5.4 新世纪之初科技基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
5.4.1 科技生产力布局136程 |
5.4.2 科技计划5226体系 |
5.4.3 建设创新型内蒙古,从“科教兴区”到“科技强区”转变 |
5.4.4 科技政策规划体系 |
5.4.5 科技投资结构 |
第六章 内蒙古科技发展的经验与反思 |
6.1 内蒙古科技事业五十年(1958-2008)的发展 |
6.2 值得借鉴的几条经验 |
6.2.1 以科技规划引领科技战略发展,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
6.2.2 加快原始创新步伐,充分发挥传统特色产业先发优势 |
6.2.3 通过技术进步重大项目推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 |
6.2.4 全力打造特色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取得显着成效 |
6.2.5 强化高层次引进和培养,实现科技资源的跨区域配置 |
6.3 有待反思的几个问题 |
6.3.1 科技政策与宏观政策关联度大,宏观政策的偏差易致科技政策的盲动 |
6.3.2 科技投入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受到制约 |
6.3.3 研究开发能力仍然不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
6.3.4 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受制约 |
6.3.5 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严重制约创新能力的发挥 |
6.3.6 科技创新制度与环境不健全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
6.4 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
6.4.1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宏观体系 |
6.4.2 在加大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研发平台和产业化载体的升级工作 |
6.4.3 推动激励自主创新各项政策的落实,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
6.4.4 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
6.4.5 加强国际国内科技合作 |
6.4.6 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大科技观,整体推动科技资源向农村牧区延伸 |
第七章 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价 |
7.1 科技评价综述 |
7.1.1 科技评价的范畴和主要方法 |
7.1.2 我国科技评价的发展 |
7.2 内蒙古科技评价现状 |
7.3 以“十一五”为例,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 |
7.3.1 决策单元的界定与评价指标的选择 |
7.3.2 样本归集 |
7.3.3 样本运算及分析 |
7.4 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 |
7.4.1 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 |
7.4.2 加强对评估方法的研究,建立健全科技评估专业规范 |
7.4.3 系统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统筹科技评估环境建设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网络化:关中—天水经济区空间发展策略及规划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论文选题背景 |
0.2 相关研究综述 |
0.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0.4 研究内容框架 |
0.5 研究创新之处 |
1 网络空间体系:当代城市及区域空间组织的理想形态 |
1.1 网络概念梳理 |
1.1.1 基本含义辨析 |
1.1.2 概念层次释义 |
1.1.3 基本特征综述 |
1.2 “网络时代”透视 |
1.2.1 网络时代的特征 |
1.2.2 网络时代的空间性 |
1.3 网络思维审视 |
1.3.1 网络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 |
1.3.2 网络思维方式主导下的城市竞争策略 |
1.3.3 网络思维方式激发空间创新价值 |
1.4 空间网络界定 |
1.4.1 三个层面的基本划分 |
1.4.2 三个方面的要素构成 |
1.4.3 三个角度的概念界定 |
1.5 空间网络化剖析 |
1.5.1 网络化过程解析 |
1.5.2 网络化机制辨析 |
1.5.3 网络化效应透析 |
本章小结 |
注释 |
2 基础理论综述:空间网络相关研究的多维度审视 |
2.1 关于空间网络化的当代理论思潮 |
2.1.1 时空性凸显的空间网络观 |
2.1.2 现代到后现代的空间网络观 |
2.1.3 新区域主义的空间网络观 |
2.1.4 新城市主义的空间网络观 |
2.2 关于空间网络化的方法论基础 |
2.2.1 系统理论是网络化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
2.2.2 系统理论基础上的空间网络研究方法 |
2.3 关于空间网络化的经典理论支撑 |
2.3.1 经典城市空间模式理论中的网络化思想源流 |
2.3.2 经典地域结构演进理论中的网络化思想脉络 |
2.4 关于空间网络化的核心理论框架 |
2.4.1 关于空间网络“流”组织的理论体系 |
2.4.2 关于空间网络地域要素组织的理论体系 |
2.4.3 关于空间网络内容要素组织的理论体系 |
本章小结 |
注释 |
3 空间网络模式:城镇化进程中空间组织方式转换必然趋势 |
3.1 历史过程考察 |
3.1.1 城市演绎——网络化基础 |
3.1.2 历史图景——网络化过程 |
3.2 发展趋势考察 |
3.2.1 空间背景转换——网络趋势性凸显 |
3.2.2 空间要素转化——网络关联性增强 |
3.2.3 空间范式转型——网络模式性确立 |
3.3 经典案例考察 |
3.3.1 全球城市群体网络化趋势 |
3.3.2 国内城市群体网络化趋势 |
3.4 空间战略考察 |
3.5 研究本体考察 |
本章小结 |
注释 |
4 分析框架建构:网络化理念下空间分析方法的整合与创新 |
4.1 空间网络联系机能分析 |
4.1.1 分析框架 |
4.1.2 案例分析 |
4.2 空间网络协调机能分析 |
4.2.1 分析框架 |
4.2.2 案例分析 |
4.3 空间网络要素机能分析 |
4.3.1 分析框架 |
4.3.2 案例分析 |
4.4 空间网络演化机能分析 |
4.4.1 分析框架 |
4.4.2 案例分析 |
4.5 空间网络综合指标评价 |
4.6 空间网络发展现状反思 |
本章小结 |
注释 |
5 内部网络组织:网络体系建构的基础环节 |
5.1 以关中天水城市群体为基础 |
5.2 以各类空间地域要素为依托 |
5.2.1 空间网络中的点要素组织 |
5.2.2 空间网络中的圈层结构组织 |
5.2.3 空间网络中的轴线要素组织 |
5.2.4 空间网络中的域面形态组织 |
5.3 以区域发展支撑要素为抓手 |
5.4 以空间网络演化过程为脉络 |
本章小结 |
注释 |
6 外部网络衔接:网络功能优化的主导方向 |
6.1 全球层次网络衔接 |
6.2.1 全球网络化分工总体格局及其中国响应 |
6.2.2 全球分工网络化镶嵌模式及其地域组织 |
6.2.3 经济区全球网络衔接及其生产要素组织 |
6.2 国家层次网络衔接 |
6.2.1 城镇网络体系衔接 |
6.2.2 经济网络格局衔接 |
6.3 区域层次网络衔接 |
6.3.1 面向西部层面的空间网络衔接 |
6.3.2 面向东部层面的空间网络衔接 |
6.3.3 面向周边地区的空间网络衔接 |
本章小结 |
注释 |
7 城乡网络整合:空间网络调控的全面深化 |
7.1 网络形成机制 |
7.2 网络要素组织 |
7.2.1 以地形地貌为城乡网络组织基础 |
7.2.2 以河流水系为城乡网络组织脉络 |
7.2.3 以交通线路为城乡网络组织骨架 |
7.2.4 以产业集聚为城乡网络组织目标 |
7.3 小城镇网络组织 |
7.3.1 建构特色小城镇网络 |
7.3.2 建构生态小城镇网络 |
7.4 乡村聚落组织 |
7.5 城乡网络融合 |
7.5.1 内涵与目标 |
7.5.2 思路与抓手 |
7.5.3 经验与思考 |
本章小结 |
注释 |
8 系统网络支撑:网络系统运行的整体思维 |
8.1 网络分工组织 |
8.1.1 网络分工背景 |
8.1.2 产业(传统)网络整合 |
8.1.3 创新网络优化 |
8.1.4 职能网络衔接 |
8.2 网络通道组织 |
8.2.1 信息网络通道组织 |
8.2.2 交通网络通道组织 |
8.2.3 物流网络通道组织 |
8.2.4 设施网络通道组织 |
8.3 生态网络组织 |
8.3.1 网络整体格局控制 |
8.3.2 景观生态网络组织 |
8.3.3 绿色廊道网络组织 |
8.4 管治网络组织 |
8.4.1 管治模式建构 |
8.4.2 行政区划调整 |
本章小结 |
注释 |
9 规划模式响应:基于空间网络状主体的城乡规划变革 |
9.1 运行体制的空间网络化应对 |
9.1.1 空间网络化趋势形成的体制改革背景 |
9.1.2 基于空间网络状主体的运行机制建构 |
9.1.3 基于跨行政区网络整合运作机制创新 |
9.2 编制体系的空间网络化响应 |
9.2.1 空间网络化背景下的规划目标机制转化 |
9.2.2 空间网络化背景下的规划编制体系完善 |
9.2.3 空间网络化背景下的规划编制方法完善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目 |
表目 |
致谢 |
附录 |
(4)“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实践意义 |
1.2.2 论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县域经济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5.3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6.1 选题的前沿性 |
1.6.2 在理论上有所创新 |
1.6.3 在实证上有所创新 |
1.6.4 在政策上有所创新 |
1.6.5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与实践: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
2.1 引言 |
2.2 区域经济发展的经典理论及其对县域经济的启示 |
2.2.1 关于农业与工业关系的经典理论 |
2.2.2 关于区位布局传统理论 |
2.2.3 关于空间经济组织的理论 |
2.2.4 区域核心竞争力理论 |
2.2.5 县域经济发展经典理论的评述 |
2.3 发达国家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 |
2.3.1 美国的县域发展 |
2.3.2 法国的县域发展 |
2.3.3 日本的县域发展 |
2.4 国内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经验 |
2.4.1 国内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解析:基于系统论的分类 |
2.4.2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践解析 |
2.5 启示与借鉴 |
2.5.1 国外县域经济发展实践的借鉴 |
2.5.2 国内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启示 |
第3章 “中部崛起”与湖北县域经济发展 |
3.1 引言 |
3.2 “中部崛起”的历史背景 |
3.2.1 中部地区的资源优势 |
3.2.2 中部地区的战略地位 |
3.2.3 中部地区发展的困境:"中部塌陷" |
3.2.4 中部地区的发展趋势:"边缘化" |
3.3 “中部崛起”战略的现实背景 |
3.3.1 “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的背景 |
3.3.2 “中部崛起”战略的区域定位 |
3.3.3 “中部崛起”战略的发展策略:“点-轴”开发模式 |
3.4 “中部崛起”与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
3.4.1 县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推进中部崛起战略目标的实现 |
3.4.2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形成重要支撑 |
3.5 小结 |
第4章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历史演化与现状特征 |
4.1 引言 |
4.2 湖北省县域分布的基本情况 |
4.2.1 湖北县域地理分区 |
4.2.2 湖北县域人口分区 |
4.2.3 湖北县域自然资源分区 |
4.2.4 湖北县域生态资源分区 |
4.3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化:1978-2008 |
4.3.1 第一个时期:县域经济起步阶段(1978-1981年) |
4.3.2 第二个时期:县域经济快速改革阶段(1982-1992年) |
4.3.3 第三个时期:县域经济快速成长期(1982-1992年) |
4.3.4 第四个时期: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时期(2002年至今) |
4.4 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4.4.1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析:1999-2008 |
4.4.2 当前湖北县域经济总体分析:2009 |
4.4.3 湖北省县域经济的分县分析 |
4.4.4 湖北省县域经济的比较分析 |
4.5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
4.5.1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4.5.2 湖北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困境 |
4.6 结论 |
第5章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数量评价 |
5.1 引言 |
5.2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评价 |
5.2.1 评价指标选择 |
5.2.2 分析方法 |
5.2.3 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数量评价 |
5.2.4 县域梯度划分及结果分析 |
5.3 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空间分布评价 |
5.3.1 空间自相关分析 |
5.3.2 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自相关分析 |
5.4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 |
5.4.1 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关系 |
5.4.2 研究方法 |
5.4.3 湖北省县域经济和市域经济耦合 |
5.4.4 县域经济与市域经济耦合关联的空间差异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模式 |
6.1 引言 |
6.2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与反思 |
6.2.1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特征 |
6.2.2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反思 |
6.2.3 破解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困境的选择:组团发展模式 |
6.3 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模式的基本理论 |
6.3.1 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前提 |
6.3.2 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规律 |
6.3.3 县域经济组团发展“分工-合作”类型分析 |
6.4 案例:中原县域组团 |
6.4.1 中原县域经济组团 |
6.4.2 中原县域组团发展模式 |
6.4.3 中原县域组团发展成效 |
6.5 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模式分析 |
6.5.1 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格局 |
6.5.2 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策略 |
6.5.3 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支撑体系 |
6.6 小结 |
第7章 基于组团发展的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布局优化分析 |
7.1 引言 |
7.2 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点-轴”演化 |
7.2.1 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点-轴”演化 |
7.2.2 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问格局演化的驱动因素 |
7.3 基于县域经济发展的“点-轴”布局特征分析 |
7.3.1 湖北省“点-轴”发展现状 |
7.3.2 湖北省“点-轴”发展特征 |
7.3.3 湖北省“点-轴”发展问题 |
7.4 基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湖北省“点-轴”空间布局评价 |
7.4.1 基于城市首位度的经济空间分析 |
7.4.2 湖北省极点城市综合实力评价 |
7.4.3 基于断裂点理论的经济空间分析 |
7.5 基于县域组团发展的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优化路径选择 |
7.6 小结 |
第8章 基于组团发展的湖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聚分析 |
8.1 引言 |
8.2 湖北省县域产业评价 |
8.2.1 湖北县域产业结构评价 |
8.2.2 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影响分析 |
8.3 湖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困境 |
8.3.1 湖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
8.3.2 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
8.3.3 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特点 |
8.3.4 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困境 |
8.4 “组团发展”下湖北县域产业集群的优化 |
8.5 湖北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
8.6 小结 |
第9章 基于组团发展的湖北省县域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
9.1 引言 |
9.2 县域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9.2.1 投资与经济增长 |
9.2.2 贸易与经济增长 |
9.2.3 制度与经济增长 |
9.2.4 文化与经济增长 |
9.3 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与理论命题 |
9.3.1 制度变迁因素 |
9.3.2 资本因素 |
9.3.3 产业结构因素 |
9.3.4 自然与区位因素 |
9.3.5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三个理论命题 |
9.4 湖北省县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9.4.1 模型 |
9.4.2 数据的来源 |
9.4.3 变量涵义及选择依据 |
9.4.4 实证分析 |
9.4.5 模型分析 |
9.5 结论 |
第10章 基于组团发展的湖北省县域政府协作机制分析 |
10.1 引言 |
10.2 县域经济集群发展的行政体制约束分析 |
10.2.1 “市管县”体制:围绕县域经济发展的四个悖论 |
10.2.2 “省管县”的可行性 |
10.2.3 湖北省的"省管县"改革 |
10.3 “省管县”体制对湖北省县域经济集群发展的影响 |
10.3.1 “省管县”体制对湖北省县域经济集群发展的积极影响 |
10.3.2 “省管县”体制对湖北省县域经济集群发展的消极影响 |
10.4 县域经济集群发展下政府协作的博弈分析 |
10.4.1 县域经济协作博弈假设 |
10.4.2 县域经济协作博弈构建 |
10.4.3 县域经济协作博弈分析 |
10.4.4 基于博弈模型的促进县政府之间合作的创新策略解析 |
10.4.5 县域经济协作博弈结论 |
10.5 湖北省县域经济集群发展协作模式选择 |
10.5.1 大都会区政府协作模式 |
10.5.2 国内县政府间自主协调模式: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为例 |
10.5.3 省级政府派出机构协调模式:以长株潭一体化为例 |
10.5.4 联合党委领导下的协调模式:以乌昌一体化为例 |
10.6 湖北省县域经济集群发展中政府协作机制分析 |
10.6.1资源整合机制 |
10.6.2 利益分配机制 |
10.6.3 有效监督机制 |
10.6.4 政府考核机制 |
10.6.5 推动撤县设区,促进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 |
10.6.6 加快区域性设施网络建设,提高区域一体化程度 |
10.7 小结 |
第11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科研成果 |
致谢 |
(5)福建科技兴农模式绩效评估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科技兴农模式 |
1.2.2 我国科技兴农模式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福建科技兴农模式现状 |
2.1 科技兴农的概念和特征 |
2.1.1 概念 |
2.1.2 特征 |
2.2 福建科技兴农主要模式和成效 |
2.2.1 农业综合开发的成效和特点 |
2.2.2 星火计划 |
2.2.3 科技兴农集团承包 |
2.2.4 科技特派员制度 |
2.2.5 其它科技兴农模式 |
2.3 福建科技兴农模式制约因素 |
2.3.1 农村科技力量薄弱 |
2.3.2 科技兴农与农业推广、生产未能紧密结合 |
2.3.3 运行机制缺乏活力,政府管理职能急需转变 |
2.3.4 科技兴农资金投入不足,缺乏风险投入保障 |
2.3.5 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整体文化素质不强 |
2.3.6 农村科技服务手段滞后 |
第三章 福建科技兴农模式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实证分析 |
3.1 科技兴农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3.2 科技兴农模式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
3.2.1 科技兴农模式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2 权重与标准值的测算方法与步骤 |
3.3 科技兴农模式的绩效评价方法 |
3.3.1 科技兴农模式评价模型与计算方法 |
3.3.2 评价指标测算实证与分析 |
第四章 完善福建科技兴农模式的对策措施 |
4.1 以农村推广组织为核心,健全多元化农村科技推广组织体系 |
4.1.1 推进推广组织多元化 |
4.1.2 整合推广机构,优化推广队伍 |
4.2 以科特派制度为重点,增强科技兴农模式的适应性 |
4.2.1 继续拓宽和优化科技特派员工作的运行模式 |
4.2.2 鼓励科技特派员制度向多模式利益共同体运行发展 |
4.2.3 营造科技服务农村的良好政策环境 |
4.3 以产业链为主线,提高科技兴农模式的技术集成 |
4.3.1 农业科教单位农业技术集成推广活动 |
4.3.2 引导龙头企业、中介组织等参与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
4.3.3 推进"产、学、研"结合的新体制 |
4.4 以项目带动为抓手,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
4.4.1 星火计划 |
4.4.2 其他项目 |
4.5 建立科技兴农的保障体系 |
4.5.1 制度保障 |
4.5.2 经费保障 |
4.5.3 政策保障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县市科技发展模式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进展与问题 |
1.2.1 相关理论与实证综述 |
1.2.2 论文研究空间和本研究的局限性 |
1.3 统计资料、研究方法与其他说明 |
1.4 论文的结构 |
1.5 论文的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县市经济发展与科技发展现状与总结 |
2.1 县市经济总体论述 |
2.2 当前我国县市经济发展现状 |
2.2.1 县市经济发展阶段的总体判断 |
2.2.2 当前县市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
2.2.3 县市经济发展历史视角分析 |
2.2.4 县市经济对科技发展需求 |
2.3 县市科技发展现状 |
2.3.1 当前县市科技发展总体描述 |
2.3.2 纵向比较 |
2.4 县市科技进步体系的评价和比较 |
2.4.1 县市科技评价框架与数据说明 |
2.4.2 2006 年各地区的县市科技发展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县市经济与县市科技发展联系 |
3.1 科技与经济发展:理论基础 |
3.1.1 科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机制 |
3.1.2 县市科技发展与县市经济的协调性 |
3.2 我国县市科技与县市经济社会发展之间联系 |
3.2.1 县市科技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 |
3.2.2 县市科技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 |
3.2.3 县市科技产出与经济社会发展 |
3.2.4 当前全国县市科技与县市经济社会发展 |
3.2.5 县市科技发展对县市经济的计量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县市科技发展模式的理论分析 |
4.1 区域科技发展 |
4.2 区域科技发展模式 |
4.2.1 何为“模式” |
4.2.2 何为县市科技发展模式 |
4.3 县市科技发展因素分析的归纳与总结 |
4.3.1 科技资源配置 |
4.3.2 科技供给 |
4.3.3 科技成果转化与利用 |
4.3.4 县市科技发展模式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县市科技发展典型模式案例分析 |
5.1 农业县的科技发展模式 |
5.1.1 农业科技园区的科技资源聚集推动型 |
5.1.2 粮食主产区粮食产业链延伸科技拉动型 |
5.1.3 农产品产业链延伸科技推动型 |
5.1.4 科技扶贫县市科技能力提升型 |
5.2 工业发达县的科技发展模式 |
5.2.1 工业县科技发展模式 |
5.2.2 科技转移与县市经济 |
5.3 高科技产业的县市科技发展模式 |
5.4 三种科技发展模式:基于机制创新类型 |
5.4.1 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进型 |
5.4.2 科技专家大院推进型 |
5.4.3 信息科技先导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对策建议与未来研究方向 |
6.1 县市科技发展现状与模式总结 |
6.1.1 县市科技发展 |
6.1.2 县市科技发展与县市经济联系 |
6.1.3 县市科技发展模式总结 |
6.2 对策建议 |
6.2.1 政府和行政部门要重视科技发展 |
6.2.2 加强和推进科技园区发展 |
6.2.3 科技支撑县市产业发展 |
6.2.4 提升县市基层的科技信息服务水平 |
6.2.5 通过机制和体制创新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
6.3 论文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
6.3.1 论文的局限性 |
6.3.2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我国县域科技创新研究 ——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和意义 |
1.2 论文的总体思路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2章 县域科技创新的理论 |
2.1 技术创新理论 |
2.2 区域创新体系理论 |
2.3 我国县域科技创新研究综述 |
2.4 几个基本概念 |
2.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3章 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与功能 |
3.1 政府干预科技创新的依据 |
3.2 发达国家政府构建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体系中的经验 |
3.3 我国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与功能定位 |
3.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4章 县域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与模式选择 |
4.1 县域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
4.2 县域科技创新的特点 |
4.3 县域科技创新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制约因素 |
4.4 县域科技创新的模式选择 |
4.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5章 常熟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战略的形成 |
5.1 常熟的经济地理特征 |
5.2 常熟的区位特色 |
5.3 常熟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5.4 常熟科技创新战略的形成和发展 |
5.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6章 科技创新与常熟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 |
6.1 科技创新在常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
6.2 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
6.3 科技创新与常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6.4 科技进步对常熟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 |
6.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7章 常熟科技创新能力的考察与评价 |
7.1 科技创新能力的涵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
7.2 常熟与苏州其它县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对比分析 |
7.3 常熟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评价 |
7.4 常熟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基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调查 |
7.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8章 常熟市科技创新政策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
8.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8.2 面临的挑战 |
8.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9章 加快科技创新,促进常熟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 |
9.1 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 |
9.2 科技创新的主要目标 |
9.3 科技创新的发展重点 |
9.4 对策与措施 |
9.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企业调查问卷 |
后记 |
(9)安阳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 |
2.1 县域经济的基本概念 |
2.1.1 县域经济的基本涵义 |
2.1.2 县域经济的特点 |
2.1.3 县域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
2.2 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理论 |
2.2.1 增长极理论 |
2.2.2 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 |
2.2.3 区域分工理论 |
2.2.4 产业生命周期与梯度推移 |
第三章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及模式 |
3.1 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历程 |
3.2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 |
3.3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
3.4 对安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
第四章 安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特点与模式 |
4.1 安阳市概况及比较优势 |
4.1.1 历史文化优势 |
4.1.2 资源优势 |
4.1.3 交通优势 |
4.1.4 旅游科技优势 |
4.2 安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
4.3 安阳市县域经济的主要发展模式 |
4.3.1 林州市—工业+劳务+旅游三位一体发展模式 |
4.3.2 安阳县-工业强县发展模式 |
4.3.3 汤阴县—区位招商+农业产业化带动模式 |
4.3.4 滑县—"1+N"模式 |
4.3.5 内黄县—特色农业带动模式 |
4.4 安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分析 |
4.4.1 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
4.4.2 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
4.4.3 城镇化建设有序推进 |
4.4.4 非公经济发展势头迅猛 |
4.4.5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
4.5 安阳市县域经济存在问题及分析 |
第五章 安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 |
5.1 把发展县域经济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
5.2 围绕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
5.3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5.4 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 |
5.5 抓好招商引资和劳务经济 |
5.6 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
5.7 改革创新县域金融体制 |
5.8 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安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
6.2 安阳市县域经济的特点和存在问题 |
6.3 安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
6.4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联机制研究 ——以关中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文献与基本方法 |
1.3.1 研究文献综述 |
1.3.2 研究基本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创新之处 |
2. 理论研究现状 |
2.1 国外城镇化理论研究 |
2.1.1 区位理论 |
2.1.2 二元结构理论 |
2.1.3 人口迁移理论 |
2.1.4 非均衡增长论 |
2.1.5 国内城镇化理论研究 |
2.2 产业化理论研究 |
2.2.1 国外产业结构理论研究 |
2.2.2 国内产业结构理论研究 |
2.3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3. 关中地区经济发展与城镇职能研究 |
3.1 关中地区城市职能研究分析 |
3.2 关中地区经济发展分析 |
4. 关中地区城镇化研究 |
4.1 关中地区城镇化现状 |
4.2 区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的关联分析 |
5. 关中地区产业结构研究 |
5.1 产业结构的一般规律 |
5.2 陕西产业结构的演变现状 |
5.3 关中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
5.4 关中地区产业分析 |
5.4.1 第一产业 |
5.4.2 第二产业 |
5.4.3 第三产业 |
5.5 关中星火产业带与高新技术产业带 |
5.5.1 高新技术产业带 |
5.5.2 星火产业带 |
5.5.3 两带建设与关中城镇建设分析 |
6. 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联机制研究 |
6.1 各产业同城镇化的关系 |
6.1.1 城镇化与第一产业的关系 |
6.1.2 城镇化与第二产业的关系 |
6.1.3 第三产业与城镇化的关系 |
6.1.4 城镇化与各产业之间分析 |
6.2 产业结构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计算 |
6.3 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关联机制分析 |
6.3.1 关中地区各产业之间的相关分析 |
6.3.2 关中地区各产业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多元回归分析 |
6.3.3 关中地区各产业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灰色关联分析 |
6.4 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促进关中经济中心可持续发展 |
6.5 努力推进具有陕西特色的城镇化进程 |
6.5.1 统筹区域经济结构调整 |
6.5.2 城乡兼顾,协调发展 |
6.5.3 强化优势,突出特色 |
6.5.4 以中心城市为核心,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 |
6.5.5 政府引导和市场推进并举,坚持体制创新 |
6.5.6 增强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优质人居环境 |
6.6 其他因素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四、建设星火密集区 县域经济大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内生发展视角下西部省际边界县域组团协同发展研究 ——以秦巴腹心地区为例[D]. 余琪. 重庆大学, 2016(03)
- [2]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D]. 么红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7)
- [3]网络化:关中—天水经济区空间发展策略及规划模式研究[D]. 董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12)
- [4]“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研究[D]. 胡灿伟.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4)
- [5]福建科技兴农模式绩效评估与分析[D]. 林梅.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06)
- [6]县市科技发展模式及其对策研究[D]. 孙晓明.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04)
- [7]推动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谷城[N]. 王祖翠,全正斌,李墨染,许朝峰,陈洪涛,陈巧,李传寨,艾文金. 湖北日报, 2009
- [8]我国县域科技创新研究 ——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D]. 张国平. 复旦大学, 2009(12)
- [9]安阳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 王俊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2)
- [10]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联机制研究 ——以关中地区为例[D]. 王林. 西北大学,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