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邹城市豆制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现状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陈桂秀[1](2020)在《山亭区食品小作坊市场监管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区县级人民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同时也在从各个方面着手加大对食品市场监管工作的支持力度,食品安全状况也有较大好转。但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仍存在监管力量不足、监管手段滞后、监管方式落后等现实状况,尤其作为食品安全工作中薄弱环节的食品小作坊监管,因多方面原因和矛盾,使食品小作坊成为食品安全问题的多发地。因此,加强食品小作坊市场监管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在理论和实际方面均具有深刻意义。本文以山亭区食品小作坊市场监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食品小作坊市场监管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通过对山亭区食品小作坊市场监管研究的路径对文章的结构进行整体性把握。在查阅国内国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实地考察调研了山亭区食品小作坊的经营现状和市场监管情况,进而分析山亭区食品小作坊市场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寻山亭区食品小作坊市场监管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在食品小作坊市场监管方面,山亭区依据国家和省级法律法规,按照既定目标开展分类监管和分级监管,多措施实现对辖区内食品小作坊从源头至终端过程中的全链条监管,同时持续改进监管模式,提升监管效能,加大对食品小作坊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进一步改善当地食品小作坊市场监管现状。通过对山亭区食品小作坊的经营情况及市场监管现状的阐述和分析,发现山亭区食品小作坊市场监管存中在的以下问题:法律和制度建设方面,适用法律较少,配套法规制度有所欠缺,监管体系不够完善,同时一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未能完全匹配山亭区食品小作坊的现状,可执行度不高给监管工作带来了困难;监管力量方面,有限的监管主体与庞大的监管对象之间不平衡较为突出,监管力量薄弱,社会共治尚未形成;监管形式方面,监管手段单一粗放,监管技术条件落后;监管效能方面,食品小作坊条件改善不明显,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针对山亭区食品小作坊市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比研究国内其他经济社会发展相似市、县食品小作坊市场监管的优秀做法,结合山亭区食品小作坊市场监管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是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为食品小作坊增强政策支持。二是在监管主体方面,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提升监管队伍整体素质。三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第三方监管力量,构建社会共治格局,发挥监管合力。四是在监管手段方面,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创新监管模式,以提高监管效能。五是对监管对象加强培训引导,促进食品小作坊规范提升。以期通过以上解决方案能够使山亭区食品小作坊市场监管水平得到提高,进而推动山亭区整个食品安全监管水平的提升。
刘乘乘[2](2020)在《济宁市食品安全协同治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李为为[3](2020)在《2016-2017年济宁市基于哨点医院的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食源性疾病是世界范围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不管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中,都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WHO统计,全世界每年高达6亿人罹患食源性疾病,每10个人就有1人因食用被污染的食物而生病,每年由其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42万人,其中5岁以下儿童有12.5万。我国食源性疾病发病情况也不容乐观,平均6.5人中就有1人。食源性疾病不但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据估计,每年美国由食源性疾病造成的社会负担约为360亿美元,而在我国每年仅由细菌性食源性疾病造成的经济负担高达132.15亿元。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跨国旅游和留学的增加,环境的污染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食品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知的食源性疾病的流行范围和发病率不断上升,未被认识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且致病菌耐药性的不断发生和增强,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食源性疾病均未得到有效控制,仍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我国食源性疾病防控形势也非常严峻,研究我国食源性疾病发病情况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有效做好济宁市食源性疾病的防控工作,本研究对2016-2017年济宁市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进行了研究,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目的:依托济宁市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和疾控中心构建的食源性疾病监测和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体系对济宁市散发病例和暴发病例进行综合分析,了解济宁市的食源性疾病的分布特征和流行趋势,掌握济宁市食源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和高危食品,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掌握病原体的流行趋势,为济宁市食源性疾病的治疗、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指导,以降低济宁市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率。资料与方法:1材料收集(1)选择济宁市35家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接诊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主动监测哨点医院接诊的主动监测病例和11县市区调查处置上报的暴发事件为研究对象。(2)利用“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和“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并整理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2统计分析利用Excel2007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应用率和构成比对病例、病原体、暴发事件的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可疑暴露食品等指标进行统计学描述,应用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病原体的检出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2016-2017年济宁市35家哨点医院共监测食源性疾病病例17770人,发病主要集中在5-9月份,男女比例为1:1.04;25-34岁年龄组人数最多,其次是0-5岁年龄组;地区分布以任城区最多,其次为邹城市和嘉祥县。2.食源性疾病病例的可疑暴露食品主要是水果类及其制品(包括果脯和蜜饯),其次为肉与肉制品和蔬菜类及其制品;可疑进食场所主要为家庭,其次为饭店(酒店)和街头食品。3.2016-2017年在主动监测哨点医院共采集病例生物标本648例,阳性标本为182例,检出率为28.09%,其中诺如病毒138例,致泻性大肠埃希菌54例,检出率分别为21.30%和8.33%,不同病原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4,P<0.00l)。4.病原体及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在第三季度出现高峰,检出率分别为37.72%和 16.17%(χ2=11.25,P=0.010;χ2=22.24,P<0.001);诺如病毒在第三季度检出率最高。病原体及诺如病毒在45-65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 39.42%和 33.58%(X2=17.67,P=0.003;χ2=19.16,P=0.002);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在45-65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病原体、诺如病毒及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在农民及民工中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38.54%,29.76%和12.20%(X2=25.53,P=0.001;X2=19.12,P=0.014;χ2=17.23,P=0.028)。进食水产动物及其制品的患者中病原体及诺如病毒检出率最高,分别为36.36%和36.36%(X2=28.51,P=0.003;χ2=24.22,P=0.012)。5.对病原体检出率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原体在第三季度更易检出(OR=2.043,95%CI:1.075-3.882);职业为农民及民工(OR=5.039,95%CI:1.380-18.398)、散居及托幼儿童(OR=29.972,95%CI:2.489-360.898)、离退人员(OR=9.857,95%CI:2.136-45.492),年龄在 25-45岁(OR=2.952,95%CI:1.279-6.810)和 45-65 岁(OR=4.673,95%CI:2.132-10.245),进食过水产动物及其制品(OR=6.690,95%CI:1.190-37.598)、肉与肉制品(OR=5.155,95%CI:1.082-4.558)、水果类及其制品(包括果脯和蜜饯)(OR=6.551,95%CI:1.435-29.912)、粮食类及其制品(含淀粉糖类、焙烤类及各类主食)(OR=6.230,95%CI:1.347-28.826)、蔬菜类及其制品(OR=5.634,95%CI:1.216-26.102)的病例更易检出病原体。6.对诺如病毒检出率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诺如病毒在散居及托幼儿童(OR=19.658,95%CI:1.440-268.396),25.45 岁(OR=2.687,95%CI:1.095-6.592)和 45-65 岁(OR=4.054,95%CI:1.755-9.364)年龄组,进食过水产动物及其制品(OR=8.384,95%CI:1.485-47.339)、水果类及其制品(包括果脯和蜜饯)(OR=4.815,95%CI:1.039-22.318)、粮食类及其制品(含淀粉糖类、焙烤类及各类主食)(OR=5.065,95%CI:1.081-23.737)等食品的病例更易检出。7.对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在第二季度不易检出(OR=0.228,95%CI:0.078-0.671);在职业为农民及民工(OR=2.592,95%CI:1.219-5.511)、散居及托幼儿童(OR=7.727,95%CI:2.002-29.816)的病例中更易检出。8.济宁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主要集中在5-9月份,占总起数的73.42%,34月份住院率较高(66.67%,69.23%),不同月份住院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20,P<0.001);发生场所主要为家庭,事件起数和发病人数均最多(51.90%,36.59%),发生在街头摊点和农村宴席的住院率较高(63.64%,57.50%),不同发生场所住院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9,P<0.001);查明致病因素的事件中,化学性因素引起的事件数最多(15.19%);微生物性因素导致的发病人数最多(20.30%),有毒动植物及其毒素类引起的住院率最高(100%)(χ2=50.68,P<0.001)。查明病因食品的事件中,肉与肉制品引起的事件起数和发病人数最多(18.99%,29.07%),进食有毒植物类和罐头类食品引起的住院率较高(100%,100%),进食不同食品引起的住院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95,P<0.001);查明引发因素的事件中,食品加工不当引起的暴发事件起数和发病人数最多(13.92%,20.30%),误食误用引起的住院率最高(66.67%),不同引发因素引起的住院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40,P<0.001)。结论1.食源性疾病在济宁市呈现明显的季节趋势,夏秋季高发,发病集中在25-34岁和0-5岁年龄段,家庭为好发场所,水果类及其制品、肉与肉制品为主要好发食品。2.济宁市食源性疾病病例的主要病原体为诺如病毒(以GII基因型为主),其次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以EAEC为主);诺如病毒呈现全年流行状态,在散居及托幼儿童,25-45岁和45-65岁年龄组,进食过水产动物及其制品、水果类及其制品(包括果脯和蜜饯)、粮食类及其制品(含淀粉糖类、焙烤类及各类主食)等食品的病例中更易检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在农民及民工、散居及托幼儿童中更易检出。3.济宁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主要集中在夏秋季,好发家庭,肉与肉制品为主要好发食品,主要致病因素为化学性因素,以亚硝酸盐和农药为主,食品加工、储存不当及误食误用是暴发事件发生的主要引发因素。
李璇[4](2019)在《基于销售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研究 ——以济宁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是人民首要关心之事,同时它也是政府立足之本、执政之基。但是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尤其是在食品销售环节爆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凸显了当前食品安全形势的严峻性,因此加强销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势在必行。但是目前由于我国政府监管本身存在不足及漏洞,单一的政府监管显然解决不了当前食品安全困境,而其他主体在参与食品安全监管上明显缺位或者参与监管不力。因此本文以多中心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济宁市为例,通过对销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为我国销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研究提供新思路。本文首先介绍了食品销售环节和食品安全监管基本概念,阐释了市场失灵理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主要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济宁市为例,对销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同时采用调查问卷调研消费者对销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认知情况,并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我国销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政府监管水平及能力有限;食品销售企业主动性不强;社会中间层主体监督不力;消费者参与度不高。这些问题的成因主要有:政府监管弱化、食品销售企业利益驱动、社会中间层运转低效及消费者意识薄弱。最后,通过借鉴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经验,本文提出了关于推进多元主体参与销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四点建议。首先,要发挥政府的主导性力量,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与控制体系,不断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度,鼓励支持其他主体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其次要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力量,提高食品销售企业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度,加快推进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建立,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第三,要发挥社会中间层的整合性力量,积极培育食品行业协会,优化食品行业协会机构设置和组织运行机制,积极推动行业规范和诚信体系建设,加强行业协会对企业的帮扶作用。第四,要发挥公众的基础性力量,建立公众普遍参与监督的食品安全管理平台,加强食品安全普法工作,完善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降低消费者的维权成本,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发挥媒体的引导与监督作用,畅通政民沟通渠道,打造政民沟通渠道零距离。
郑梦琪[5](2017)在《我国六城市四、五年级小学生营养素养及饮食行为的现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儿童时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其营养需要甚至高于成年人,充足的营养是他们智力和体格正常发育,乃至一生健康的物质基础。同时,儿童时期也是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形成的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会使他们终生受益。因此,需要加强儿童的饮食健康教育,促进其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研究目的研究北京、广州、南京、重庆、济南、哈尔滨6个城市四~五年级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态度,了解其相关营养教育的需求、食物摄入频次及饮食行为,为相关部门制定学生营养改善政策和计划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首先从北京、广州、南京、重庆、济南、哈尔滨6个城市中分别随机抽取两个中心城区和两个近郊城区,再从每个城区中随机选取3所小学,然后从选中的每所学校的四~五年级中分别随机选择2个班,所选取班级中的所有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参加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四五年级学生的营养相关知识、态度、食物摄入、早餐、零食、中式快餐、西式快餐、饮料等饮食行为现况。包括《学生膳食摄入调查问卷》和《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统一采用自填的方式填写。研究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22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剔除不合格问卷后,有效问卷为12197,问卷有效率为99.8%。六城市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对营养知识的知晓率一般,对于谷物、含蛋白质食物、含钙食物有超过60%的儿童有了解,而对于含铁食物的了解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数。对营养知识的需求比例很高,从想要获得营养知识的途径来看,除了希望从家庭、课本及校园的宣传来获得知识,还希望从网络、同学朋友处获得知识的比例也大大增长。并且无论是对营养知识的兴趣,还是对饮食、早餐和营养知识对健康重要性的认可,甚至是愿意为健康改变饮食行为的态度,接受的比例都高达90%以上。在食物摄入频次方面,肉类、蛋类摄入频次较为平均但仍有12%和13%的比例几乎不吃,鱼虾类、豆类、菌藻类摄入频次普遍较低,奶类、新鲜蔬菜水果类摄入频次已达较高水平,并且奶类几乎每天都喝者超过50%,营养补充剂摄入虽不普遍但也有增加的趋势。本次调查对象中仍有1.3%的比例不吃早餐,每周仅吃1-2次早餐的比例为3.2%,几乎每天都吃比例为88.5%,有31.8%的儿童早餐营养质量较差,蛋白质和蔬菜水果的摄入的比例都较低未达到50%,奶类摄入的比例也还不足70%。六城市中家里是消费零食的主要场所,消费比例高达96.4%,在家、在学校最常吃的零食前三为水果蔬菜、奶类、谷类,而在其他地方则为谷类、糖果和饮料,首选零食的原因都是好吃。每周食用中式快餐次数超过5次的比例大约为10.3%,食用西式快餐超过5次的比例为4.5%,每周1-2次的人数比例最多分别为36.9%和41.4%。消费快餐的原因首先都是好吃,并且对快餐认识不足,意识到中式快餐和西式快餐食物搭配不合理比例仅为1.9%和2.7%,中式快餐和西式快餐营养价值不合理的比例为5.2%和15.3%,中式快餐和西式快餐热能含量不合理8.5%和6.4%。六城市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在家中消费饮料的比例高达92.5%,其次是在其他地方为70.7%,学校最低为51.4%,女生消费饮料的比例都高于男生,五年级学生消费比例高于四年级学生。纯牛奶饮用的人数比例最高,但在选择碳酸饮料方面男生的比例要远高于女生,并且在家、在学校和在其他地方在最常饮用饮料中碳酸饮料的排名依次上升。选择饮料的首选原因是好喝本次研究可以看出综合饮食行为良好的比例占大多数为88.5%,饮食行为健康的占6.0%,仍有5.5%的综合饮食行为较差。结论六城市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对营养知识的知晓率一般,对营养知识的需求比例很高,营养相关的态度良好,愿意改变不良饮食习惯的比例很高。食物摄入频次中除奶类和新鲜蔬菜水果每周摄入频次较高,其余摄入频次一般。仍有小部分儿童不吃早餐,并且早餐中蛋白质和蔬菜水果的摄入较少,早餐营养质量差所占比较较高。零食和饮料消费普遍,且好吃和好喝都是首选原因。对快餐的认识普遍存在不足,有少部分儿童甚至每周食用快餐超过5次。综合饮食行为良好者占大多数,但综合饮食行为较差者依然存在,仍需进一步加强健康和饮食行为的宣传教育。
刘向群[6](2011)在《枣庄市中小产业集群发展与金融支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随着中小企业经营方式和发展模式的逐步深化,中小产业集群式、板块式发展已经成为其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共享公共资源、实现各自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然而,长期以来,资金问题这一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难题仍然没能得到有效解决。制约中小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的关键在于融资难。目前,我国中小产业集群大多处于集群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在获取资金能力上的不足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如何有效弥补我国中小产业集群低成本竞争优势的资金缺口,将金融支持更好地融入产业集群,实现由以往单户中小企业融资到集群融资共同体的演变,对于有效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保持中小产业集群优势的持久化和最大化都将具有十分明显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枣庄市中小产业集群为样本,在吸收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金融支持中小产业集群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枣庄市中小产业集群与金融支持现状以及金融支持中小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最后,对如何缓解中小产业集群融资难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文结构如下:第一章是导论;第二章是文献综述;第三章是国内外中小产业集群发展与金融支持经验借鉴;第四章是枣庄市中小产业集群发展与金融支持现状;第五章是金融支持促进中小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郭富凤[7](2010)在《提高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替代性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国际金融危机自2007年爆发以来,对包括农产品国际贸易在内的几乎所有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冲击,尤其是令美国、日本等国家经济衰退,引发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重新盛行。发达国家对农业高补贴、高保护所形成的不公平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也愈加严峻。黑龙江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具有发展农产品贸易雄厚的自然禀赋基础,然而在这场金融危机中,黑龙江省的农产品出口贸易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再加上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及产品营销中存在的自身问题,给黑龙江省农产品贸易带来了巨大的阻力,农产品出口贸易面临巨大的挑战。本论文针对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措施,对促进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论文以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作为介入点,重点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替代性薄弱阻滞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问题,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对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替代性薄弱的原因做以分析。最后,结合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成功经验,建立替代性数学模型,创造性的提出提高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替代性是促进全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重要手段,并分别以企业、政府和行业协会为主体提出了对策建议。通过对提高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替代性问题的研究,期望能够有助于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规避非关税壁垒带来的不利影响,为促进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打开一条新的路径。
吴月芳[8](2008)在《我国豆制品产业发展回顾与展望》文中指出豆制品在我国居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豆制品产业对我国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贡献。目前,我国豆制品行业已经取得了显着的成就,但还有一些地方需要不断加强和提高.本文综述了我国豆制品行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十一五"期间豆制品产业应达到的发展目标,强调了豆制品产业发展重点和具体措施。。
刘秀兰[9](2008)在《传统非发酵豆制品中污染物调查及安全监管对策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鉴于目前非发酵豆制品生产现状,本研究旨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为保障非发酵豆制品的食用安全,提出切实可行的安全监管对策,以促进该行业的健康发展。方法:调研以文献查阅及实际抽样检测形式展开。其中,实际调查从两方面展开。一是每半年一次的城市抽样检测,抽样范围包括省会城市、两个地级市和三个县。流通市场随机抽来的样品集中送往相关检测机构进行砷、镉等安全指标的检测,获得检测数据;二是采取到企业实地调研的方式,通过填写表格和企业座谈的方式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结果:两年连续四次抽样检测的数据说明:(1)食品添加剂苯甲酸在非发酵豆制品中存在滥加的现象,有近20%的样品中检出了该物质;(2)山梨酸在非发酵豆制品中的使用情况一直很规范,没有超标现象;(3)腐竹中添加吊白块的现象依然普遍;(4)微生物指标超标现象严重。结论:为加强对非发酵豆制品的安全监管,应该建立健全非发酵豆制品标准;在生产领域逐步建立安全保障体系,执行适合我国传统非发酵豆制品的HACCP;在流通领域执行标识流通;加大科研力度和行业扶持力度;加大执法力度。
孙益明[10](2007)在《加工环节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和监管体系研究 ——以盐城市豆制品加工为例》文中认为食品质量安全涉及食品原材料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市场等方面。食品质量安全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工环节的食品质量安全是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前提和基础,加工环节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工环境和设施、加工实施技术和监管技术是食品质量安全的保证。大豆制品是健康食品,也是我国人民的主要食品之一。大豆制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在媒体屡屡曝光,在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中具有代表性。大豆加工从组织原料、加工环境、设施设备、加工工艺、加工技术、包装、贮藏、运输,直到销售,各环节都存在安全隐患,解决大豆制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对解决农产品、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回顾和总结国内外食品质量安全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以盐城市豆制品质量安全状况为例,分析了该市豆制品加工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及其原因,并有针对性的研究了加工环节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监管技术,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邹城市豆制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现状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邹城市豆制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山亭区食品小作坊市场监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食品小作坊 |
2.1.2 食品安全 |
2.1.3 市场监管 |
2.2 相关理论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市场失灵理论 |
2.2.3 政府规制理论 |
3 山亭区食品小作坊经营和市场监管现状 |
3.1 山亭区食品小作坊经营现状 |
3.1.1 山亭区食品小作坊经营情况 |
3.1.2 山亭区食品小作坊经营存在的问题 |
3.2 山亭区食品小作坊市场监管现状 |
3.2.1 监管依据初步形成 |
3.2.2 监管主体明确统一 |
3.2.3 监管合力逐渐形成 |
3.2.4 监管制度逐步完善 |
3.2.5 监管成效初步显现 |
4 山亭区食品小作坊市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
4.1 食品小作坊市场监管依据针对性弱 |
4.1.1 监管法律体系不完备 |
4.1.2 监管法律法规可操性不强 |
4.2 食品小作坊市场监管力量薄弱 |
4.2.1 监管主体能力不足 |
4.2.2 监管合力不够 |
4.3 食品小作坊市场监管方式落后 |
4.3.1 监管手段传统单一 |
4.3.2 监管技术支撑欠缺 |
4.4 食品小作坊市场监管效能不高 |
4.4.1 监管存在盲区 |
4.4.2 监管效果不理想 |
5 国内食品小作坊监管经验及启示 |
5.1 国内食品小作坊监管的经验 |
5.1.1 内蒙古自治区食品小作坊集中监管模式 |
5.1.2 贵州省清镇市食品小作坊构建智慧监管体系 |
5.1.3 青岛市多举措提升食品小作坊安全水平 |
5.1.4 佛山市顺德区构建食品小作坊监管新机制 |
5.1.5 广安市岳池县点线面构建立体监管模式 |
5.2 国内食品小作坊监管经验的启示 |
6 完善山亭区食品小作坊监管的对策 |
6.1 健全法律法规,增强政策支持 |
6.2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强化监管主体责任 |
6.3 构建社会共治格局,形成监管合力 |
6.4 创新监管模式,提升监管效能 |
6.5 强化培训引导,促进规范提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2016-2017年济宁市基于哨点医院的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资料来源 |
3 研究方法 |
4 质量控制 |
结果 |
1 2016-2017年济宁市食源性疾病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 |
2 2016-2017年济宁市食源性疾病病原体的流行病学特征 |
3 2016-2017年济宁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 |
讨论 |
本研究的优势与局限性 |
1 优势 |
2 局限性 |
结论与建议 |
附录1 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 |
附录2 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生物样本检验结果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基于销售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研究 ——以济宁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特色或创新之处 |
第2章 概念阐释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阐释 |
2.1.1 食品安全 |
2.1.2 食品安全监管 |
2.1.3 食品销售环节 |
2.1.4 企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市场失灵理论 |
2.2.2 多中心治理理论 |
第3章 销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现状 |
3.1 我国销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现状 |
3.2 济宁市销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现状 |
3.3 济宁市销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与消费者认知情况问卷调查分析 |
3.3.1 调查问卷设计 |
3.3.2 调查对象 |
3.3.3 结果分析 |
第4章 我国销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我国销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
4.1.1 政府监管水平及能力有限 |
4.1.2 食品销售企业主动性不强 |
4.1.3 社会中间层主体监督不力 |
4.1.4 消费者参与度不高 |
4.2 我国销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政府监管弱化 |
4.2.2 食品销售企业利益驱动 |
4.2.3 社会中间层运转低效 |
4.2.4 消费者意识薄弱 |
第5章 国外食品安全监管的经验及启示 |
5.1 美国食品安全监管经验 |
5.2 欧盟食品安全监管经验 |
5.3 日本食品安全监管经验 |
5.4 国外食品安全监管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5.4.1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 |
5.4.2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
5.4.3 注重行业协会的作用 |
5.4.4 加快推进食品安全信用制度建设 |
第6章 加强我国销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建议 |
6.1 发挥政府的主导性力量 |
6.1.1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 |
6.1.2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 |
6.1.3 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与控制体系 |
6.1.4 鼓励支持其他主体参与食品安全治理 |
6.2 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力量 |
6.2.1 提高食品销售企业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度 |
6.2.2 加快推进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建立 |
6.2.3 严格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
6.3 发挥社会中间层的整合性力量 |
6.3.1 积极培育食品行业协会 |
6.3.2 优化食品行业协会机构设置和组织运行机制 |
6.3.3 积极推动行业规范和诚信体系建设 |
6.4 发挥公众的基础性力量 |
6.4.1 建立公众普遍参与监督的食品安全管理平台 |
6.4.2 加强食品安全普法工作 |
6.4.3 完善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 |
6.4.4 发挥媒体的引导与监督作用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济宁市销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与消费者认知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访谈对象一览表 |
致谢 |
(5)我国六城市四、五年级小学生营养素养及饮食行为的现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研究目的 |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 样本量的计算 |
2. 抽样方法 |
3. 研究方法 |
4. 统计分析 |
5. 技术路线图 |
研究结果 |
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2. 调查对象的营养知识情况 |
2.1 调查对象营养知识知晓率 |
2.2 调查对象营养知识获取的途径情况 |
3. 调查对象的营养相关态度 |
4. 调查对象的食物摄入频次情况 |
5. 调查对象的早餐行为情况 |
6. 调查对象的零食行为情况 |
7. 调查对象的中式快餐行为情况 |
8. 调查对象西式快餐行为情况 |
9. 调查对象的饮料行为情况 |
10. 调查对象饮食行为的评分情况 |
讨论 |
1. 调查对象的营养素养 |
2. 调查对象的食物摄入频次 |
3. 调查对象的饮食行为情况 |
3.1 调查对象的早餐行为 |
3.2 调查对象零食行为 |
3.3 调查对象快餐行为 |
3.4 调查对象饮料行为 |
4. 调查对象饮食行为的评分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综述 含糖饮料与健康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枣庄市中小产业集群发展与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主要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图 |
1.2.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中小产业集群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研究动态 |
2.1.2 国内研究动态 |
2.2 中小企业融资理论 |
2.2.1 MM理论 |
2.2.2 鸟啄次序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 总体述评 |
第3章 国内外中小产业集群发展与金融支持经验借鉴 |
3.1 美国金融支持中小产业集群发展 |
3.2 日本金融支持中小产业集群发展 |
3.3 台湾地区金融支持中小产业集群发展 |
3.4 结论 |
第4章 枣庄市中小产业集群发展与金融支持现状 |
4.1 枣庄市经济概况 |
4.2 枣庄中小产业集群现状 |
4.2.1 枣庄市中小产业集群的形成 |
4.2.2 枣庄市中小产业集群发展与金融支持 |
4.2.3 金融支持对于促进枣庄市中小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意义 |
第5章 金融支持中小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
5.1 从中小产业集群自身 |
5.1.1 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不断扩大直接融资比例 |
5.1.2 加强企业融资联合,逐渐实现由单户融资向融资共同体的转变 |
5.1.3 强化行业协会团体组织的作用,发挥集群优势解决担保难问题 |
5.2 从金融机构角度 |
5.2.1 设立村镇银行或园区银行,提高金融服务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
5.2.2 加大业务创新能力,多渠道解决融资难题 |
5.2.3 加快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产业集群融资能力建设 |
5.3 从政府角度 |
5.3.1 完善法制建设,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支持中小产业集群发展 |
5.3.2 重视中小产业集群融资,牵头组织与金融中介的业务合作 |
5.3.3 加强政策扶持,提高中小产业集群的资金融通能力 |
5.3.4 建立健全信用保险制度和担保体系建设 |
5.3.5 设立政府主导的专业融资机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提高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替代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4 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可能的创新 |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
2 理论综述 |
2.1 保护幼稚工业理论 |
2.2 超保护贸易理论 |
2.3 新贸易保护理论 |
2.4 国际竞争力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分析 |
3.1 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现状 |
3.2 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 |
3.2.1 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总量分析 |
3.2.2 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商品结构 |
3.2.3 黑龙江省农产品主要出口市场 |
3.2.4 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方式分析 |
3.3 黑龙江省发展农产品出口贸易优势分析 |
3.3.1 具有雄厚的自然禀赋基础 |
3.3.2 拥有独特的差异化产品优势 |
3.3.3 具有显着的市场区位优势 |
3.4 黑龙江省发展农产品出口贸易劣势分析 |
3.4.1 农产品出口替代性薄弱 |
3.4.2 农产品出口秩序混乱 |
3.4.3 从事农产品贸易的专门人才缺失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替代性薄弱原因分析 |
4.1 影响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替代性的主观因素 |
4.1.1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 |
4.1.2 出口农产品科技竞争力薄弱 |
4.1.3 产品认证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
4.1.4 农产品出口市场狭窄 |
4.2 影响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替代性的客观阻碍因素 |
4.2.1 主要出口目的国设置严格的非关税壁垒体系 |
4.2.2 农产品出口数量受到限制 |
4.2.3 农产品生产成本被迫提高 |
4.2.4 国际农产品市场环境不稳定 |
4.3 本章小结 |
5 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分析与经验借鉴 |
5.1 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特点 |
5.1.1 农产品出口总量持续增长 |
5.1.2 农产品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 |
5.1.3 出口农产品替代性不断增强 |
5.2 山东省农产品出口遭遇的制约因素 |
5.2.1 国际贸易保护措施加剧 |
5.2.2 生产性成本提高 |
5.2.3 出口市场比较集中 |
5.3 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经验借鉴 |
5.3.1 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应对国外贸易壁垒 |
5.3.2 依据自身特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
5.4 本章小结 |
6 提高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替代性的对策与建议 |
6.1 替代性模型分析 |
6.2 提高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替代性的原则 |
6.3 宏观层面的对策建议 |
6.3.1 加快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
6.3.2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
6.3.3 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服务系统 |
6.3.4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6.3.5 发挥政策性引导职能 |
6.4 微观层面的对策建议 |
6.4.1 实施优质农产品策略 |
6.4.2 实施产品出口差异化策略 |
6.4.3 实施品牌发展策略 |
6.4.4 重视高新技术引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
6.4.5 积极申请国际标准的认证 |
6.4.6 加快农产品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
6.5 中观层面的对策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传统非发酵豆制品中污染物调查及安全监管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传统豆制品及文化传承 |
1.2 传统非发酵豆制品(豆干、豆皮、腐竹等)简介 |
1.3 传统非发酵豆制品在膳食中的重要地位 |
1.4 传统非发酵豆制品的生产现状及技术进展 |
1.5 传统非发酵豆制品可能存在的污染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
1.5.1 原料大豆中的农药残留 |
1.5.2 非发酵豆制品中砷、镉的含量 |
1.5.3 致病微生物 |
1.5.4 生产过程滥加化工原料 |
1.5.5 生物毒素、大豆自身的抗营养因子 |
1.5.6 转基因成分 |
1.6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方法、结果与分析 |
2.1 研究方法 |
2.1.1 样品采集方案 |
2.1.1.1 采样方法 |
2.1.1.2 样品种类 |
2.1.1.3 样品处理方法 |
2.1.2 砷、镉含量检测 |
2.1.2.1 试剂与仪器 |
2.1.2.2 分析方法 |
2.1.3 微生物指标检测 |
2.1.3.1 试剂与仪器 |
2.1.3.2 分析方法 |
2.1.4 有毒有害物质含量检测 |
2.1.4.1 试剂与仪器 |
2.1.4.2 分析方法 |
2.1.5 豆制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现状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非发酵豆制品砷、镉污染及原因分析 |
2.2.1.1 非发酵豆制品中砷、镉含量的检测结果 |
2.2.1.2 不同年份和地域非发酵豆制品中砷、镉含量的检测结果分析 |
2.2.2 非发酵豆制品微生物污染及原因分析 |
2.2.2.1 非发酵豆制品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 |
2.2.2.2 不同年份和地域非发酵豆制品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
2.2.3 非发酵豆制品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及原因分析 |
2.2.3.1 非发酵豆制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含量的检测结果 |
2.2.3.2 不同年份和地域非发酵豆制品苯甲酸、山梨酸检测结果分析 |
2.2.3.3 不同年份腐竹中甲醛含量检测结果分析 |
2.2.4 农药残留 |
2.2.5 调研非发酵豆制品企业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三章 安全监管对策研究 |
3.1 加工环节的管理 |
3.1.1 传统豆制品的加工工艺流程 |
3.1.2 关键点(CCP)的确定 |
3.1.3 关键点(CCP)的监控 |
3.1.4 生产过程严格控制添加剂的使用 |
3.1.5 建立检查制度 |
3.1.6 记录 |
3.2 流通环节的管理 |
3.2.1 简化注册程序、降低注册成本 |
3.2.2 建立市场准入制度,逐步推行非发酵豆制品包装上市,采用标识流通制度 |
3.3 建立健全标准 |
3.3.1 在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基础上健全非发酵豆制品有关标准 |
3.3.2 整合检测力量,鼓励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发展,发动社会力量完善检测方法 |
3.4 科学研究方面 |
3.5 宣传教育方面 |
第四章 讨论与全文结论 |
4.1 讨论 |
4.1.1 样本的统计学意义 |
4.1.2 有关安全指标的选定 |
4.1.3 传统非发酵豆制品摄入量的确定 |
4.2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加工环节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和监管体系研究 ——以盐城市豆制品加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标和思路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可能存在的创新和不足 |
2. 国外食品质量安全发展情况综述 |
2.1 国外食品质量安全发展状况 |
2.2.1 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可持续农业 |
2.2.2 “绿色行动”与有机食品 |
2.2 国外食品质量安全研究现状 |
2.2.1 国外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
2.2.2 国外食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 |
2.2.3 国外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和职能 |
2.2.4 国外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 |
2.2.5 国外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和监管体系小结 |
3.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及监管体系分析 |
3.1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发展状况 |
3.2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
3.3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 |
3.4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和职能 |
3.5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 |
3.6 我国加工环节食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
4. 盐城市豆制品加工及质量安全 |
4.1 调查方案与实施 |
4.1.1 调查内容与调查表 |
4.1.2 调查实施 |
4.2 豆制品生产企业基本情况 |
4.2.1 企业分布及规模 |
4.2.2 产品种类 |
4.2.3 生产资质 |
4.2.4 执行标准 |
4.2.5 生产条件 |
4.2.6 卫生管理 |
4.2.7 检验能力 |
4.2.8 原料控制 |
4.2.9 质量管理 |
4.3 豆制品质量安全状况 |
4.3.1 感官要求、理化指标与食品添加剂 |
4.3.2 微生物指标 |
4.3.3 包装与标识 |
5. 盐城市豆制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小型作坊,生产条件差 |
5.2 卫生管理,思想认识差 |
5.3 生产方式落后,质量安全意识差 |
5.4 无证无照,违法生产多 |
5.5 行政干预过多,监管取缔困难 |
5.6 监管部门交叉,监管力量不足 |
6. 加工环节豆制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构想 |
6.1 进一步明确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职责 |
6.2 建立健全豆制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
6.3 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
6.4 建立食品溯源和召回制度 |
6.5 建立食品检查和信息公开制度 |
6.6 大力推进食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
6.7 建立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追究制度 |
6.8 落实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经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邹城市豆制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现状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亭区食品小作坊市场监管问题研究[D]. 陈桂秀.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3)
- [2]济宁市食品安全协同治理问题研究[D]. 刘乘乘. 湖南农业大学, 2020
- [3]2016-2017年济宁市基于哨点医院的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研究[D]. 李为为. 山东大学, 2020(02)
- [4]基于销售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研究 ——以济宁市为例[D]. 李璇.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5]我国六城市四、五年级小学生营养素养及饮食行为的现况研究[D]. 郑梦琪.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7(01)
- [6]枣庄市中小产业集群发展与金融支持研究[D]. 刘向群. 山东大学, 2011(06)
- [7]提高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替代性问题研究[D]. 郭富凤. 东北林业大学, 2010(04)
- [8]我国豆制品产业发展回顾与展望[A]. 吴月芳. 2008’中国食物与营养高层论坛论文集, 2008
- [9]传统非发酵豆制品中污染物调查及安全监管对策研究[D]. 刘秀兰. 湖南农业大学, 2008(09)
- [10]加工环节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和监管体系研究 ——以盐城市豆制品加工为例[D]. 孙益明.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2)
标签:食品安全论文; 豆制品论文; 食品安全监管论文; 国家食品安全城市论文; 食品安全标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