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活·教育·活动(论文文献综述)
孔令通[1](2021)在《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书·百官公卿表》《续汉书·百官志》等传世文献中比较系统地记载了汉代职官的设置情况,同时,在玺印、封泥、简牍等出土文献中亦存在着大量的汉代职官材料,这些内容对於研究汉代职官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广泛搜1整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职官材料,与《百官表》进行比照,并讨论相关问题。论文分爲上下编:上编爲研究篇。绪论介绍了出土文献中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一章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分爲五节,将出土文献中所见高祖至吕后时期、文景时期、西汉中期、西汉晚期的职官与《百官表》进行了对比,并总结了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之中央职官。经过对比发现《百官表》所述职官体系至文景时才开始颇具雏形,至西汉中期方形成,而西汉晚期是“省减”期,注重机构的裁撤与省并。第二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分爲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侯国及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三节。汉承秦制,但其实刘邦称帝前後都部分继承了楚制,因此这一部分着重追溯职官至战国时期,并对其职能进行概括总结。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侯国即已存在侯家吏和上属於中央的两套行政系统。第三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分二节:第一节爲郡职官,第二节爲县职官。重点梳理了西汉早期和西汉中晚期的郡县属吏,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郡守以军事职能爲主,属吏设置相对简单。西汉中晚期,郡属吏设置增多。且少数民族地区可能亦存在汉廷所辖职官与少数民族职官两套行政系统。第四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本章分爲工矿商业类、军事类、农林水利类、畜牧类、仓储类五节,对西汉时期的盐铁官、都水官、工官等秩比县令长的职官进行了考察。下编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编,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集成五个表格,分别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王国、郡、县、侯国职官表,其中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分爲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和未见於《百官表》职官两个表格。
许子潇[2](2021)在《论陈梦家的甲骨学研究 ——以《殷虚卜辞综述》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陈梦家(1911.4-1966.9),现代着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诗人。在古文字学的诸多分支学科中,陈梦家留下了一批极具分量的学术着作,尤以甲骨学领域的《殷虚卜辞综述》最为系统全面。该书闳中肆外,在总结前人意见的基础上创立己说,全面消化了当时所见的甲骨材料,基本构建起了甲骨学学科框架,代表了陈梦家甲骨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和最终成果。本研究以《殷虚卜辞综述》为中心,参照陈梦家的其他甲骨学、历史考古学论着,从甲骨学的若干重点问题出发,梳理陈梦家学术观点的改易。参照《殷虚卜辞综述》之前、之后以及同时期的甲骨学着作,从学术史的角度讨论陈梦家观点的来源、成就、不足和影响。结合陈梦家亲友们的信札、日记、回忆录等史料,复原陈梦家所处的学术环境和甲骨治学历程。本文主体共六个部分,分为上下两编:一、绪论。界定本文的研究范围;介绍陈梦家甲骨学的研究现状和本次研究的意义-、立场、方法、局限与不足。二、学术生涯研究。探讨陈梦家从诗人转变为学者的原因;解释陈梦家甲骨治学历程中几次研究方向和旨趣的转换;钩沉相关史料,复原作为甲骨学者的陈梦家。三、专题研究。本部分包括正文的第二章至第七章。选择文字考释、断代、祭祀、宗教、地理、职官、世系、继统法、名谓、集合示名等在甲骨学和商代史上较为有代表性的问题,考察陈梦家在这些问题上观点的改易、观点之间的相互影响;结合相关甲骨学论着和不同学科理论,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对陈梦家意见进行全面探讨。四、余论。以论着目和通论性着作为主要材料,梳理甲骨学的学科发展脉络,分析《殷虚卜辞综述》对甲骨学框架的搭建;对陈梦家甲骨学研究和《殷虚卜辞综述》的学术价值做出总结评价。五、附录。在论文撰写时,对《殷虚卜辞综述》论及的若干问题有所思考,择与“甲骨文内容分类”、“二人共贞”、“征人方排谱”问题相关的三篇文章作为附录。以上为论文上编。六、《殷虚卜辞综述》引用甲骨材料研究。从骨片、辞条和文字三个层面对《殷虚卜辞综述》所见引用甲骨材料的各种问题进行分类;制作《殷虚卜辞综述》引甲骨材料整理表,对陈梦家引用的甲骨进行分类、替换《甲骨文合集》号码,全面清理材料引用所见的问题。以上为论文下编。
宋佳真[3](2021)在《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影响因素及SEM的探究 ——基于TPACK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国务院、教育部等发布《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信息化2.0》等文件,对教师技术能力提出要求并制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无论是现实的诉求还是政府文件的要求,数学教师和数学师范生理应拥有较高的信息素养,才能在教学过程中选择适合的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好的展示与表征,营造优良的教学环节,构建独特的数学文化。除了数学知识本身的传授以外,还要在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形成融技术与传统教学于一体的信息化教学。数学师范生是数学教师的主要来源。数学师范生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水平如何?如何在师范生学习期间提升他们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能力?这些是本研究的主要问题。本研究首先整理了以往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搭建框架,然后收集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验证,最终根据模型提出相关的培养建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第一,构建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知识框架,并设计开发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知识的预测工具。在使用知识图谱分析和内容分析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之后,以TPACK结构为基础,结合我国数学教育实际情况,参考《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按照数学知识、教学知识、技术知识、数学教学知识、数学技术知识、教学技术知识和整合技术的数学教学知识七个指标构建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知识框架。在此框架的基础上,开发预测工具。第二,在之前的基础上,使用预测工具收集预测数据,使用因子分析得到构成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知识的五个因子。分别为:数学基础知识、数学能力与核心素养、教学知识、技术知识、技术支持的数学教学,并以性别、是否学习过信息技术相关课程、民族、本科在读年级、研究生在读年级、户口为依据进行分组,探究每组中五个维度之间的差异。第三,构建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能力的结构方程模型。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统计分析工具,对影响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五个核心元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分析研究,在假设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结构方程模型中的验证性因子分析、路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模型进行评估与修正,最终所有相关的拟合指数均达标,得到拟合度较好的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影响因素模型,说明本研究构建的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体系是合理的。第四,根据模型提出了如下建议:(1)从理论层面完善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标准。(2)师范高校系统化师范生相关知识的日常教学与培养。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践的两个层面充实了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领域的研究。在研究的结尾部分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以及研究的方向。
胡鑫[4](2021)在《出口农产品生产者道德风险分析 ——基于寿光市农户无公害农药使用意愿的调查》文中认为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舌尖上的安全”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对于农产品来说,其安全性大都来源于产品生产过程中,比如是使用了违规高毒农药还是使用了无公害农药,是否按照农产品生产的规范进行生产。现如今,农药在农产品生产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一方面可以预防农作物的病虫害,提高作物的产量,但是另外一方面,部分农户为了获取短期的高额收益,受到利益的驱使使用违规农药,发生道德风险,长此以往不利于农产品行业健康发展,也会影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为了避免农产品安全问题发生,需要采取果断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并提升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本文在大量阅读其他学者文献的基础上整理了前人对于农户道德风险的研究成果,发现研究者对于农户道德风险的分析研究缺乏具体的细化研究,尤其是从农户角度出发对于农产品的研究未能聚焦到某一因素上,未能形成以农药为切入点对于道德风险的深入研究分析。因此本文以无公害农药使用意愿为切入点,通过对寿光市生产出口农产品的农户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研究所需数据,希望通过详细的数据收集并且对于数据进行筛选分析之后,能够把握影响生产出口农产品农户的无公害用药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而对于防范农户道德风险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文章整体的研究思路,提出本研究的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然后介绍本文的理论基础,主要为农户的行为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外部性理论,在梳理国内外研究者对于农药使用道德风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现目前现有的研究存在的不足同时对于文献进行综合评述,针对研究现状发现问题,从而选择从影响无公害农药使用意愿作为切入点对农户道德风险做出分析。其次,结合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出口农产品生产者,对我国近些年部分可食用农产品的出口现状以及可食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在了解现实情形的前提下,对于农户道德风险发生原因进行理论性分析,通过专家走访等形式来构建和确认影响无公害农药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体系。再次,根据专家意见以及生活实际,对调查问卷进行设计,依据相关原则、简洁原则以及方便原则,保证问题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初步筛选,于200份问卷中保留183份有效数据,对有效数据进行效度信度分析,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再对收集到的样本特征进行描述,从农户的个人特征、政府特征、市场特征及非正式制度特征四个方面对农户的农药使用行为进行分析,根据前期专家访谈等形式确定的影响因素来做出相应的13个假设,所做出的假设都是符合逻辑以及符合生活实际的,结合相关理论,做好前期回归分析的准备。再利用OLS、Logit、Prob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选择13个影响因素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将农户的参与调查农户的年龄、性别、家庭人数、农户种植年限以及农户风险偏好作为控制变量放入模型,根据前文假设依次进行回归分析,并对符合预期的回归结果进行分析描述,对于与预期不符的回归结果做出相应解释。最后通过实证回归结果,结合国外对于农药以及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的相关经验,提出防范农户道德风险,提升农户无公害农药使用意愿的对策,主要为:1.开展培训,加强对于农户的教育。2.加大政府补贴,保障农民收入。3.加大政策宣传,加强行业监管。4.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道德风险防范提供理论依据。
王晶鸿[5](2021)在《定边县成年居民体质现状监测结果与分析》文中提出为了实现全民体质健康,政府颁布多项有关增强居民体质、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政策纲要,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生活方式以及生活观念的逐步提高,居民体质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本文以定边县成年居民体质现状调查与分析为研究课题,以20-59周岁的定边县成年居民的体质现状为监测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针对参与体质监测的成年人进行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身体形态方面的调查研究,对定边县成年居民体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剖析定边县成年居民体质监测数据与陕西省成年居民体质监测数据之间存在的差距,并根据定边县成年居民体质现状,综合评定其影响因素,旨在对定边县组织开展群众健身活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也对类似地区开展群众健身活动、提高成年人健康水平产生积极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定边县成年居民身体形态上:在身高方面表现出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加,身体高度呈现出下降趋势;在体重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身体机能方面:肺活量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台阶指数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出上涨的趋势;在身体素质上:反应时间、仰卧起坐、闭眼单脚站立、握力、俯卧撑、纵跳、坐位体前屈等指标总体上呈现出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定边县成年居民体质等级上,男性合格率低于女性。在身体形态指标上女性正常率要优于男性,在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纵跳指标上女性合格率优于男性。定边县男性居民在身高、台阶测试、握力、纵跳成绩要优于陕西省男性居民成绩、定边县男性居民在闭眼单脚站立成绩不及陕西省男性居民成绩,其余各项无显着差异。定边县女性居民在身高、体重、台阶测试成绩要优于陕西省女性居民成绩,其余各项无显着差异。影响定边县成年人体质健康的因素中危险因素包括:工人职业、每天吸烟、吸烟,但不是每天吸、很少有压力;保护因素包括:自由职业者、公务员职业、硕士学历、每周喝酒少于1次及以下、睡眠时间在6-8小时、偶尔有压力、参加体育锻炼。
黄靖雯[6](2021)在《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性别恒常性教育数字绘本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绘本是儿童最早接触的图文读物,被誉为“人生的第一本书”,在儿童生活与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年来,传统绘本因为时代更迭,衍生发展数字绘本,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对进行的继承和再创新,从纯图文转变为包含音、画、声等全方位的感官体验。而随着近几年来,大量的儿童性侵害事件进入公众视野,越来越多人群将目光放到儿童性安全和性教育上,意识到其重要性,早教系统也尝试用数字绘本的形式深入儿童的性别教育,希望通过新兴的科技艺术手段提升儿童对性别的认识和了解,创造一个更优异的性教育环境。本次毕业设计是目标为促进性别恒常性教育的数字绘本《我的爸爸不一样》,通过对现在儿童绘本现代化、数字化进行研究的同时了解现在国内外的性别教育绘本发展情况,为设计进行创作的事前调查,以向儿童传递科学性别知识的为出发点,选择了性别教育的转折点——性别恒常性的形成作为切入口;通过分析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儿童在前运算阶段的生理、心理特性进行梳理后,进一步拓展探究建立在首次将认知发展理论应用在社会性别心理领域的柯尔伯格性别恒常性学说,将提炼的前运算阶段儿童的心理表现和性别认知特点作为主要论据,用符合儿童前运算阶段的数字绘本这种故事性大于说教性的教育方式进行设计创作呈现。探讨如何将性知识以图像化、数字化的形式更好的呈现,通过数字绘本的趣味性设计和视听效果,将科学合理的性教育知识传递给儿童,并且能够刺激儿童的思考和内化,提升儿童的审美意识。制作过程运用儿童插画绘制的技巧,配合动画制作的部分流程,将性别知识融入绘本内容中。经过理论研究和进行的实际创作,将培养儿童性别恒常性的形成有目的有意识的运用在数字绘本的创作设计中,结合了现代阅读方式和性别教育,设计出包含开端、发展、转折的故事和相应的角色人物,通过线性阅读能够让儿童了解到性别知识,进一步发展并巩固性别恒常性。
宋子昕[7](2021)在《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所谓浴堂是指供人洁身沐浴之场所。浴堂的发展在古时与宗教仪式及庶民文化联系颇深。进入20世纪,北京的公共浴堂发生了重大变革,其社会功能、经营模式、行业组织、使用设备、顾客群体与以往相比截然相异。这一时期,北京代浴堂的发展沿革可以简单划分为五个阶段:1900——1911年,北京浴堂快速发展阶段;1912——1927,北京浴堂繁盛阶段;1927——1937,北京浴堂沉浮阶段;1937——1949,北京浴堂衰落阶段;1949——1952,北京浴堂回暖恢复阶段。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的演变与城市现代化进程推进、社会经济起伏、卫生观念普及、民众生活习惯变迁联系紧密,浴堂在这一时期可以被视为这样一个空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并存于其中,国家、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浴堂从业者、浴堂消费者皆对其有着基于自身需求的建构。因此研究北京浴堂可以管窥20世纪上半叶北京城市中公共场所及小商业的发展模式及行业依托。对北京浴堂进行自下而上的微观考察能够从另一个维度上理解20世纪上半叶的北京社会,获知近代北京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及文化环境。以浴堂这一社会基层单位为切入点,分析其中不同群体的活动亦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微观层面的个体经验、实践与宏观社会进程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浴堂行业的发展得益于城市的现代化进程,20世纪以来,自来水、电气设备、日化产品等现代产物在北京的浴堂中普及开来,现代技术改变了浴堂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浴堂的资本组织形式、产权结构、经营手段也相应调整。在浴堂广泛使用现代设施的时候,其运营成本也会相应提高,因此各浴堂不得不开源节流,甚至无视政府颁布的诸项规定。浴堂与政府不断地协调互动又常发生冲突,这点在社会经济困难时期体现的尤为明显。二者产生矛盾的根源在于双方对浴堂不同功能的侧重:政府注重浴堂的卫生功能,浴堂则偏重于追求更多的利润。现代化带来了社会结构的调整,雇佣制度的变化、顾客消费核心需求的转移,社会价值观念的变革,这些变化改变了浴堂业的生产体系,亦影响了浴堂伙计的生存实践。具体而言,社会结构的调整改变了浴堂的消费群体与消费需求,这直接导致浴堂经营模式的变化——服务质量成为决定浴堂收益的重要指征。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浴堂行业构建了工资制度,以行业内伙计的生存为条件,强迫他们提高服务水准。在此约束之下,伙计为了生存,不得不市侩殷勤以赚取更多小费,形成了浴堂业独有的服务方式、工作态度与营生技巧,他们的生存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浴堂的行业体制。浴堂经营者为了逐利,浴堂伙计为了生存,出于维护各自利益,浴堂同业公会与浴堂职业工会便应运而生。不同于传统的行会,北京浴堂同业公会是在行业资本化的趋势之下,以各店家共同的经济利益为基础而设立,其主体是各店铺的经营者,为了保障自身的经济收益,他们尽可能地降低伙计数量,延长其工作时间。因此同业公会的存在使得浴堂内部劳资双方的矛盾更加尖锐。在此情形下,浴堂伙计为了生存,便合力抵抗资方压迫,开始组建浴堂职业工会。职业工会的出现增强了工人店伙群体在浴堂行业中的地位,改善了工人的生活待遇,平衡了资方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开展,市民卫生意识的提高使得浴堂成为20世纪上半叶北京市重要的公共场所。与此同时,国家也试图凭借对城市的卫生改良将自己的权力传达到基层,浴堂既是政府施政的对象,又是政策实施的场所。但国家权力通过城市改良、卫生行政来介入城市基层事务的意图并非顺水推舟,政府虽然针对浴堂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定,着力建设平民及女性浴所,但效果均不尽如人意,这些政策及规定常受到来自浴堂经营者、从业者及顾客的巨大阻力。浴堂的卫生改良并不单纯是公共健康问题,浴堂并非像政府想象的那样,能够顺利成为既卫生廉价,又能“批量生产”干净整洁、遵纪守法市民的公共场所,其中还包含有浴堂经营状况、民众消费观念、行政机关经费等诸多变量。在推行现代化政策、改良城市面貌的过程中,城市移民人口大量增加,居民成分复杂,这使得城市肮脏、拥挤、贫困,充斥着犯罪、不良行为。暗娼、偷窃、赌博、毒品等问题同样在浴堂中滋生。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治理力度不可谓不大,甚至还常会有矫枉过正的现象发生,但北京浴堂盗窃、嫖娼等案件依旧频频发生。社会问题屡禁不止的根源在于社会环境而非问题本身。现代社会意识、公共道德、现代劳动薪酬制度与时人传统惯习之间的矛盾是社会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殖民者的文化介入等因素对其亦有影响。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之际,作为社会体制得以存续的介质,日常生活逐渐受到国家、政府及社会进步人士的关注,成为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场域,以及国家权力支配、组织的重要对象。对人们沐浴经验的改造是这一趋势的范例,改造方式是将沐浴行为与现代的社会价值观念关联,将浴堂、浴室及沐浴行为赋予平等、自由、健美、文明等现代意义,并通过重复单调的日常生活内化于人们的意识中,以为世人所接受。其实现途径是制造闲暇时间与构建消费观念,前者意图将沐浴规律化、惯习化、日常生活化,后者旨在通过引导人们对沐浴的需求来传递现代日常生活的价值观。但这种尝试在实施层面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分歧。浴堂中并非自由平等,其中阶级分明,闲暇会带来如“有闲阶级”、“不劳而获”等不被时人称道的世风,消费则培养起人们崇奢心理。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非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本意与预期的情形,这些歧义自然也会体现在浴堂中。浴堂中充斥着政府与浴堂店家、资方与劳方、店伙与顾客、国家权力与个体实践之间的对抗,不过这些对抗并非总是发挥着消极作用,其也会改变执政者们的政策,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形成人们对社会的认知。政府所制定的每一个政策,浴堂店家、伙计、顾客对政策的每一次回应,政府与社会进步人士对这些回应的反思与治理,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经环节。中国的现代化并非是单方面受西方经验的影响,其自身亦有腾挪的空间。
朱宏敏[8](2021)在《清末民初士人年谱所见疾病与医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年谱除了记载谱主的生平事迹和经历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重要事件外,还会留下他们有关疾病、身体情况和医疗就诊信息的记录。因此,对这些疾病信息进行整理,有助于了解病患及病家对疾病的认知情况、采取的应对策略、对患病成因的解释,以及医者和病者的互动关系。本研究选取社会转型时期的清末民初为切入点,以士人年谱中有关病人疾病体验与医疗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学科交叉法等历史学、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疾病与医疗相关方面的内容进行展开和论述。对年谱中出现的有关疾病记录进行归类和分析,发现这一时期病人既受流行性传染病的危害,又有一些常见慢性病时常对病人的生活造成困扰,对疾病的感知与描述还缺乏清晰地认识,诸如只提及病症却无法指出所患何病。从治愈疾病的结果来看,这一时期的医者水平仍相当有限。在致病成因中,关于对病者患病缘由的描述,可以获悉他们对病因的认识更多的与自身生活境况和社会环境有关。在所处的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时代的这种剧烈的变动并没有像在历史书写中那样描写的波澜壮阔,而是透过这些简洁文字的记录,发现因罹患疾病,他们原有生活方式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了,他们内在的精神状态和外在的工作无不受着影响。当疾病来临时,病人的治疗措施包含五种情况。一是延请名医良医和西医医者,这一类病人倾向于看重医者的口碑和专业的医术。在择医选择上,中西医并治的医疗举措,表明西医医疗人员和医院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中国传统医疗空间和医疗行业。二是在他人推荐中,病人是通过人际网络的关系寻找合适的医者,清代医学知识的传播和医学书籍的编撰出版,为病人接触和学习医药知识在自行医治上带来了便利。三是民俗疗法广泛存在于乡土社会中,病人往往是在医药无效的情况下选择求神、祷天、庙观求方等方式治疗疾病。四是亲属对病人的医疗救护与官方倡导的主流文化意识分不开,儒家孝道的伦理思想渗透在家庭伦理的医护活动中,记录的文本展现了侍疾中孝子和孝妇的形象。此外,在家庭医疗照护中,涉及到了男女性别分工的差异,女性的照顾对象较为多元,患病的亲人几乎全部囊括在内,而男性多为父母为主。五是病人通过环境疗养、饮食调理、温泉疗疾、读书养心、静坐导引等养生方式预防和治疗疾病,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这众多的医疗选择中,病者治疗疾病的行为并无先后之分,在选择上是自主且多元的。在医病互动中,病人及其家属并不是被动接受医生的治疗,频繁地择医、换医、群医共诊的现象时有发生,最终决定治疗方案的往往是病家。反观现代病人就诊情况,因医疗体制和医学发展水平的巨大变化,使得病人的声音在现代医疗模式中逐渐消失。在科学主义话语权的影响下,因医学的权威性和医生的专业性使得病人过度依赖和尊崇医生的治疗,缺乏与医生的互动,自身参与意识不强。而在清末民初时期病人不是没有发声的机会,面对多元的医疗选择和医疗市场的鱼龙混杂,对病家而言是增加了选择的困难性,延请庸医是病家无奈的选择。对此采取的则是更为谨慎的态度,影响了病人的求医愿望。
王佑莹[9](2021)在《社交媒体赋能的员工碎片化学习概念开发及其前因后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对日益复杂动荡的商业环境,当代组织越发认可组织学习的战略重要性,并斥巨资开展线上线下的员工培训、辅导和师徒传帮带等。如今,社交媒体技术在工作场所的普及逐渐改变了员工的学习方式。作为支持微型学习和移动学习的互动平台之一,社交媒体使员工能随时随地根据自身需要从各种渠道获取与工作相关的信息和知识。由此产生的碎片化的员工学习现象虽然引起了广大网民的热议,却很少受到管理者和学者的关注。实践上,尽管碎片化的学习方式颇受员工欢迎,但由于企业管理者尚不清楚员工使用社交媒体进行碎片化学习对于员工及组织的价值以及员工进行此类活动的原因,他们可能就此错过以员工喜闻乐见的方式培育人才的机会。理论上,虽然学者们已经注意到社交媒体在员工学习中的应用,但缺乏对碎片化学习这一形式的关注。现有文献尚未系统阐述员工使用社交媒体进行碎片化学习的现象,也未曾全面探究员工碎片化学习的法则网络,具体表现出三个不足:(1)员工碎片化学习的内涵不够清楚。(2)员工碎片化学习在组织内的效用尚未被检验。(3)影响员工参与碎片化学习的前因尚未被探索。针对上述管理困境和研究空白,本论文开展以下三个子研究。立足于员工学习、碎片化学习和工作中的社交媒体使用的文献,研究1提出社交媒体赋能的员工碎片化学习概念,并探讨其定义、特征和维度。该学习方法的碎片化特征表现为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的碎片化、学习空间和学习媒介的多样化以及学习者注意力的碎片化等。根据社会网络视角,社交媒体赋能的碎片化学习可被细分为基于本地实践共同体的碎片化学习和基于电子实践网络的碎片化学习。基于明确的概念阐述,本文严格遵循量表开发流程为社交媒体赋能的员工碎片化学习编制测量量表,最终开发了 10个测度项。为检验社交媒体赋能的员工碎片化学习(简称员工碎片化学习)对于组织的价值,研究2根据信息处理理论探讨个体吸收能力对员工碎片化学习影响工作绩效的中介作用,以及认知风格对员工碎片化学习影响个体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2还假设分析型认知风格和直觉型认知风格可以差异化地调节员工碎片化学习通过个体吸收能力与工作绩效之间的间接关系。面向一家大型软件公司311个员工样本的问卷调查显示:(1)基于本地实践共同体的碎片化学习(简称本地碎片化学习)和基于电子实践网络的碎片化学习(简称网络碎片化学习)与员工工作绩效呈正相关。(2)个体吸收能力部分中介了本地碎片化学习与工作绩效的关系,而完全中介了网络碎片化学习与工作绩效的关系。(3)分析型认知风格削弱了网络碎片化学习对个体吸收能力的正向影响,而直觉型认知风格削弱了本地碎片化学习对个体吸收能力的正向影响。(4)低水平的直觉型认知风格和分析型认知风格强化了个体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为探索员工碎片化学习的影响因素,研究3根据任务-个人-技术匹配模型提出社交媒体特征、员工特征、任务特征共同影响员工参与碎片化学习的理论框架。具体而言,基于员工学习和社交媒体采纳的文献,研究3选取信息含量和社会临场感来代表社交媒体特征,将工作-家庭分割偏好和多任务时间观视为碎片化学习情境下的员工特点,并考虑任务非常规性。研究3对一家大型国有能源公司的496名员工开展问卷调查。层级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1)信息含量和社会临场感正向影响员工对本地碎片化学习的参与。(2)工作-家庭分割偏好正向调节社会临场感与本地碎片化学习的正向关系,而多任务时间观负向调节信息含量与本地碎片化学习的正向关系。(3)当员工从事非常规任务时,社会临场感与工作-家庭分割偏好的正向交互效应变弱,而信息含量与多任务时间观的负向交互效应以及社会临场感与多任务时间观的正向交互效应变强。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的结果识别出了其他前因变量组合,从而补充解释了员工参与本地碎片化学习的原因。通过开发社交媒体赋能的员工碎片化学习概念以及实证检验其法则网络,本文做出了以下理论贡献。首先,本文的概念阐述和量表开发,突出了员工使用社交媒体进行自主学习的碎片化特征,这有助于深化对碎片化学习、员工学习和工作中社交媒体使用的现有理解。第二,本文从认知处理的角度考察员工碎片化学习影响工作绩效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补充了有关员工学习结果的现有知识。第三,通过探究社交媒体特征、员工特征和任务特征对员工参与碎片化学习的交互效应,本文扩展了关于员工学习和工作情景下社交媒体采纳的前因的实证研究。最后,本文基于信息处理理论和任务-个人-技术匹配模型提出研究模型和假设,论证了上述理论在员工碎片化学习情境下的适用性。在实践方面,本文提醒员工和管理者意识到碎片化学习是社交媒体时代员工学习的新趋势。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应合理看待员工的碎片化学习。研究发现有助于指导管理者创造条件来实现碎片化学习的预期效果,以及制定策略来利用和激励员工的碎片化学习实践。
焦海艳[10](2020)在《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成效的比较研究 ——基于从教准备度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在教师教育专业化和高度化的背景之下,发展研究生层次的教师教育已是国际趋势,也是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日益成为我国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质量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自2009年开始实施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以来,大部分培养院校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采用的是传统的历时态模式。一些研究表明,历时态模式下理论与实践难以融合的问题仍然存在。为此,许多高校都在尝试推进融合模式的改革,融合模式特别强调课程学习、教育实践和论文研究等的相互交叉、相互作用,以期达到整体意义上的融合。那么,融合模式是否比历时态模式的培养成效更好?如果前者比后者更好,好在哪些方面?原因何在?搞清楚这些,对于思考和推进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本研究选择以从教准备度来表征教育硕士培养的成效,并以此比较融合模式与历时态模式的培养。本研究主要回答两个研究问题:(1)两种模式下全日制教育硕士的从教准备度如何?(2)两种模式下各主要培养环节对全日制教育硕士从教准备度的贡献如何?本研究采用用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相结合的范式,从D大学选取2018年7月行将毕业的402名全日制教育硕士和16位教师教育者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生命故事线等方法收集数据。研究按照以下步骤开展:(1)通过文献梳理和专家调查,构建《全日制教育硕士从教准备度和培养模式分析框架》。(2)依据分析框架,设计《全日制教育硕士从教准备发展状况及培养模式各环节对其贡献度问卷》,并运用该问卷对两组对象进行调查。(3)对两种模式下各主要培养环节的贡献度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追加访谈以验证和解释调查结果。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与历时态模式相比,融合模式培养的全日制教育硕士的从教准备度处于更好的发展水平。通过对两种模式下全日制教育硕士的从教准备度具体维度的比较发现,二者在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维度的从教准备度呈现显着差异,在专业知识的准备度方面并无显着差异。具体而言,融合模式下全日制教育硕士的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发展更显着,而在教育知识的具体维度,融合模式下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发展水平略优于历时态模式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即是说,融合模式的培养成效优于历时态模式。第二,两种模式下各主要培养环节对全日制教育硕士从教准备度的贡献存在显着差异。在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微格教学、学科专业类课程、学科教学类课程及教育理论类课程方面的贡献存在明显差异,融合模式下的全日制教育硕士更加认同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微格教学、学科专业类课程、学科教学类课程和教育理论类课程对其从教准备度的促进作用。进一步逻辑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对融合模式全日制教育硕士从教准备度的发展显着地具有“最重要”的贡献;微格教学、学科专业类课程、学科教学类课程、教育理论类课程和通识教育类课程对融合模式下的全日制教育硕士从教准备度的发展具有“比较重要”的贡献。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融合模式之所以取得很好的培养成效,专业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是核心要素,以动态思维设计和实施教师培养课程是关键路径,系统化、主题化和常态化的反思活动是主要措施,教师教育者之间的有效合作是重要保障。
二、生活·教育·活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活·教育·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1)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 |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 |
第一节 高祖至吕后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二节 文景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三节 西汉中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四节 西汉晚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五节 未见於传世文献且无法判断归属的中央职官 |
第二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 |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考述 |
一、楚汉之际王国职官 |
二、汉初之异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
三、汉初之同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
四、西汉中晚期之王国职官 |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考述 |
一、楚汉之际侯国职官 |
二、自刘邦称帝至武帝时侯国职官 |
三、自武帝时至西汉末侯国职官 |
第三节 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 |
第三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 |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考述 |
一、边郡管理系统 |
二、内郡管理系统 |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职官考述 |
一、西汉早期县职官设置 |
二、西汉中晚期县职官设置 |
第四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 |
第一节 工矿、商业类 |
一、工类 |
二、矿业类 |
三、商业类 |
第二节 军事类 |
第三节 农林、水利类 |
一、农林类 |
二、水利类 |
第四节 畜牧类 |
第五节 仓储类 |
下编 |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表 |
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
出土文献中未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
二、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表 |
三、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表 |
四、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表 |
五、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道邑职官表 |
引用谱录简称 |
参考文献 |
职官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2)论陈梦家的甲骨学研究 ——以《殷虚卜辞综述》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第一节 陈氏甲骨学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立场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本文的局限与不足 |
第一章 作为甲骨学者的陈梦家 ——生平概要及甲骨治学始末 |
第一节 从诗人到学者(1928-1936) |
第二节 从宗教、神话、礼俗到古文字、实物、古史(1932-1937) |
第三节 从材料的收集整理到《综述》(1937-1956) |
小结 |
第二章 陈梦家的甲骨文字考释 |
第一节 确释例 |
第二节 误释例 |
第三节 备考例 |
第四节 陈氏甲骨文字考释的特点 |
第三章 陈梦家的甲骨断代学 |
第一节 陈梦家甲骨断代学研究始末 |
第二节 有关《甲骨断代学》四篇与《殷虚卜辞综述》差异的考察 |
第三节 陈氏甲骨断代研究的基础 |
第四节 陈氏甲骨断代的成就 |
第五节 陈氏断代的不足与遗憾 |
小结 |
第四章 陈梦家与甲骨文中的祭祀和商代宗教 |
第一节 本部分讨论的逻辑与范围 |
第二节 陈氏早期的祭名研究 |
第三节 《综述》中的周祭研究 |
第四节 陈梦家的商代宗教神灵研究及商代宗教观 |
第五节 商代晚期的宗庙制度 |
第五章 陈梦家的商代地理研究 |
第一节 陈氏早年商代地理研究述评 |
第二节 《禹贡》与陈氏的家国情怀 |
第三节 方法与问题——陈氏所见的卜辞地理研究史 |
第四节 “方国地理”——陈氏的总结与推进 |
第五节 “政治区域”——陈氏的突破与贡献 |
第六章 陈梦家的卜辞职官研究 |
第一节 概念界定与陈氏的研究范围 |
第二节 《综述》之前的卜辞职官研究 |
第三节 《综述》第十五章中提到的商代职官 |
第四节 《综述》中的职官分类 |
小结 |
第七章 陈梦家的卜辞名谓世系集合庙主研究 |
第一节 商代先公诸王名谓、世系研究 |
第二节 商代王位的继承法则 |
第三节 商王名谓所见的商代日名制度 |
第四节 集合示名 |
第五节 本部分的反思与小结 |
第八章 余论及结语 |
第一节 甲骨学与甲骨学科 |
第二节 构建甲骨学的框架 |
第三节 结语 |
附录一:甲骨分类史小考 |
附录二:《综述》“并卜卜人”概念补证 |
附录三:谈《综述》征人方排谱中误收的两版甲骨 |
主要参考文献(上编) |
《殷虚卜辞综述》所见甲骨材料引用问题 |
第一节 骨片问题 |
第二节 辞条问题 |
第三节 释字问题 |
第四节 余论 |
《殷虚卜辞综述》引用甲骨材料整理表 |
凡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3)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影响因素及SEM的探究 ——基于TPACK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文献可视化 |
2.1.1 国外关于教师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研究概况 |
2.1.2 国内关于教师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研究概况 |
2.2 教师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相关研究述评 |
2.2.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研究 |
2.2.2 美国相关研究 |
2.2.3 欧盟相关研究 |
2.2.4 我国相关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知识框架的构建与预测工具的开发 |
3.1 理论基础 |
3.1.1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 |
3.1.2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 |
3.1.3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 |
3.2 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能力的预测工具开发 |
3.3 本章小结 |
4 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影响因素与现状分析 |
4.1 项目分析 |
4.1.1 临界比值法 |
4.1.2 同质性检验 |
4.2 因子分析 |
4.3 不同成份之间的差异 |
4.4 本章小结 |
5 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5.1 验证数据收集 |
5.2 理论模型构建 |
5.3 模型的识别与估计 |
5.4 模型拟合度检验 |
5.4.1 绝对拟合指数 |
5.4.2 卡方自由度比 |
5.4.3 GFI(拟合优度指数) |
5.4.4 SRMR(标准化均方根残差) |
5.4.5 RMSEA(近似误差的均方根) |
5.4.6 相对拟合指数 |
5.4.7 简约拟合指数 |
5.5 模型修正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建议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 |
6.3 思考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项目 |
致谢 |
(4)出口农产品生产者道德风险分析 ——基于寿光市农户无公害农药使用意愿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术语界定 |
1.3.2 关于农户道德风险的文献综述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6.1 论文的创新点 |
1.6.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我国出口农产品现状及道德风险原因分析 |
2.1 相关理论 |
2.2 我国部分农产品出口交易规模 |
2.3 我国农产品生产及出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3.1 国际贸易壁垒问题 |
2.3.2 我国出口农产品农药使用存在的问题 |
2.4 产生农产品道德风险的原因分析 |
第3章 农产品生产者道德风险影响因素体系的构建 |
3.1 农产品生产者道德风险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3.1.1 农户自身及市场方面分析 |
3.1.2 非正式制度方面分析 |
3.2 农产品生产者道德风险影响因素体系构建与确认 |
3.2.1 关于农产品生产者道德风险影响因素维度的文献梳理 |
3.2.2 影响因素的选取 |
3.2.3 基于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设 |
第4章 样本描述统计与无公害农药使用意愿的测度 |
4.1 问卷设计 |
4.2 数据来源和数据获取 |
4.3 样本描述统计分析 |
4.3.1 个体特征 |
4.3.2 家庭特征 |
4.3.3 经营特征 |
4.3.4 政府规制、国际市场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特征 |
4.3.5 非正式制度特征 |
4.4 出口农产品农户无公害农药使用意愿的测度 |
第5章 无公害农药使用意愿实证分析 |
5.1 信度效度检验分析 |
5.2 变量选择 |
5.3 模型选择与参数估计 |
5.3.1 模型选择 |
5.3.2 农户使用无公害农药的模型参数估计 |
第6章 出口农产品生产者使用农药道德风险的防范 |
6.1 开展培训教育,改善教育状况 |
6.2 加大政府补贴,保障农民收入 |
6.3 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多方监管 |
6.4 发展合作组织,完善组织功能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定边县成年居民体质现状监测结果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国民体质是综合国力的体现,是社会发展需要 |
1.1.2 我国居民慢性疾病发病率高,国民体质有待加强 |
1.1.3 国民体质监测是我国制定相关政策的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解释 |
1.3.2 国内研究 |
1.3.3 国外研究现状 |
1.3.4 研究评述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测量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对比分析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定边县成年居民体质总体状况 |
3.1.1 身体形态 |
3.1.2 身体机能 |
3.1.3 身体素质 |
3.2 定边县成年居民体质各指标评定 |
3.2.1 身体形态指标评定 |
3.2.2 身体机能指标评定 |
3.2.3 身体素质指标评定 |
3.3 定边县成年居民体质与陕西省成年居民体质比较 |
3.3.1 定边县男性成年居民体质与陕西省成年居民体质比较 |
3.3.2 定边县女性成年居民体质与陕西省成年居民体质比较 |
3.4 定边县成年居民体质的影响因素 |
3.4.1 不同性别 |
3.4.2 不同年龄 |
3.4.3 不同职业 |
3.4.4 不同学历 |
3.4.5 不同吸烟情况 |
3.4.6 饮酒情况 |
3.4.7 不同睡眠时间成年人体质等级评价 |
3.4.8 不同压力居民体质等级评价 |
3.4.9 闲暇时间的体育锻炼情况 |
3.4.10 不同交通方式 |
3.4.11 工作场所或居住场所是否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 |
3.4.12 不同生活满意度 |
3.4.13 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分析 |
4.1 定边县成年居民体质测量结果分析 |
4.1.1 身体形态方面 |
4.1.2 身体机能方面 |
4.1.3 身体素质方面 |
4.2 定边县成年居民体质综合评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职业特征 |
4.2.2 学历特征 |
4.2.3 吸烟 |
4.2.4 饮酒 |
4.2.5 睡眠时间 |
4.2.6 体育锻炼 |
4.2.7 压力程度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专家对问卷效度评价量表 |
附件 2 欢迎您参加 2020 年国民体质监测!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性别恒常性教育数字绘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课题来源 |
(二)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状况 |
1.国外性别教育知识绘本的基本情况 |
2.我国性别教育读物的严重缺失 |
(四)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五)课题研究方法及内容 |
1.研究方法 |
2.研究内容 |
3.论文研究框架 |
二、基于前运算阶段儿童认知下的性别教育 |
(一)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
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四个阶段 |
2.前运算阶段儿童认知特征 |
(二)以认知发展为延伸柯尔伯格性别恒常理论 |
1.性别认同 |
2.性别稳定性 |
3.性别一致性 |
4.性别角色 |
(三)性别教育的现状 |
1.前运算阶段儿童性别教育所包含的内容 |
2.性别教育的必要性 |
3.我国性别教育普及的方式 |
4.在性别教育普及中的薄弱点 |
三、前运算阶段儿童性别教育数字绘本 |
(一)数字绘本的构成 |
(二)数字化绘本的特征 |
1.视觉设计要素 |
2.认识辅助手段 |
3.视觉引导流程 |
4.儿童交互体验 |
(三)前运算阶段儿童与数字绘本的关联 |
1.前运算阶段儿童对数字绘本的图形视觉认知 |
2.对声音的听觉认知 |
(四)前运算阶段儿童对数字绘本的需求分析 |
1.视觉需求 |
2.听觉需求 |
3.信息需求 |
(五)性别教育数字绘本的现状 |
1.性别教育数字绘本的优势 |
2.儿童性别教育数字绘本的困境 |
(六)性别教育数字绘本的受众分析 |
1.设计调研概述 |
2.调查目的 |
3.调研对象数据分析 |
4.调查数据提炼与分析 |
四、前运算阶段性别教育数字绘本的设计定位 |
(一)设计要求分析 |
(二)设计目标 |
1.寓教于乐 |
2.简洁易懂 |
3.积极向上 |
(三)设计原则 |
1.引导性原则 |
2.观赏性原则 |
3.记忆性原则 |
4.趣味性原则 |
5.动态性原则 |
(四)数字绘本对儿童性别认知的行为引导作用 |
五、数字绘本研究设计流程 |
(一)创作构思 |
1.主题设计 |
2.故事梗概 |
3.选材来源 |
4.情绪引导 |
(二)设计目标与意义 |
(三)脚本分镜 |
(四)画面制作 |
1.色彩基调 |
2.人物设计 |
3.场景设计 |
4.文字编排 |
(五)分镜头台本 |
(六)动画(GIF及配音) |
六、总结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性别教育绘本《我的爸爸不一样》数字绘本设计静态图一览 |
附录2:儿童性别教育研究问卷调查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7)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旨趣 |
二、学术回顾 |
三、概念界定与文献来源 |
四、研究方法与文章框架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城市空间与浴堂生态 |
第一节 北京浴堂的发展概述 |
一、元明清时期的北京浴堂 |
二、新式浴堂的发展及繁荣(1900——1926) |
三、北京浴堂行业的由盛及衰(1926——1952) |
第二节 20 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兴起的社会条件 |
一、沐浴的文明化 |
二、沐浴的知识化 |
第三节 浴堂与北京城区商业格局 |
小结 |
第二章 浴堂的经营与管理 |
第一节 浴堂的资本与流水 |
一、浴堂的资本模式 |
二、浴堂的产权结构 |
三、浴堂的营业流水 |
第二节 浴堂的日常开支 |
一、电力与通讯 |
二、毛巾与肥皂 |
三、燃料 |
四、自来水 |
五、铺底与房租 |
六、纳税与认捐 |
第三节 收费标准与价格起伏 |
一、价格的分化与浮动 |
二、影响价格的因素 |
三、恶性通胀时代的澡价调控 |
第四节 浴堂经营与管理策略 |
一、浴堂的管理体制 |
二、浴堂的营业方式 |
三、浴堂的经营之道 |
小结 |
第三章 浴堂的从业者及社会团体 |
第一节 浴堂从业者的工作与生活 |
一、浴堂从业者的工作职责 |
二、浴堂从业者的身份与社会来源 |
三、北京浴堂伙计的工作日常 |
四、北京浴堂伙计的收入与生活状况 |
第二节 北京浴堂伙计的价值观念及社会形象 |
第三节 北京浴堂同业公会 |
一、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成立始末及历史沿革 |
二、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组织情况 |
三、浴堂同业公会的功能 |
四、政府在浴堂同业公会中的权力渗透 |
第四节 北京浴堂职业工会 |
一、浴堂职业工会产生的社会要素 |
二、浴堂职业工会成立风波 |
三、浴堂职业工会成立后的劳资纠纷 |
第五节 浴堂中的地下活动 |
一、浴堂中开展地下工作的优势 |
二、北平市和平解放之际浴堂业的地下工作 |
小结 |
第四章 公共卫生、卫生行政与北京浴堂业 |
第一节 公共卫生与城市改良 |
一、北京的卫生环境与市民沐浴观念 |
二、浴堂卫生规章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国民政府对北平浴堂业的管理 |
一、北平市政府对浴堂卫生的监督与稽查 |
二、北平市政府对违章浴堂的惩处 |
三、政府对浴堂卫生管理不力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市政体系中的浴堂 |
一、浴堂与城市沟渠排水系统 |
二、防疫、公共卫生与浴堂 |
第四节 女性及平民浴堂 |
一、女性浴所的设立 |
二、平民浴堂的创办 |
小结 |
第五章 浴堂中的社会问题 |
第一节 浴堂的公共安全 |
一、晕堂 |
二、火灾与触电 |
三、建筑安全 |
第二节 浴堂中的盗窃犯罪 |
一、盗窃案件频发的社会背景 |
二、浴堂中偷窃案件的地缘因素 |
三、浴堂中偷窃案件的犯罪方式与窃贼身份 |
四、浴堂中偷窃犯罪的治理 |
第三节 浴堂中的风化问题 |
一、浴堂中的混浴现象 |
二、女浴堂中的男性工役 |
三、政府对浴堂社会风化问题的治理 |
小结 |
第六章 浴堂与日常生活 |
第一节 沐浴社会价值的重塑 |
一、沐浴内涵的转释 |
二、沐浴的日常生活化过程 |
第二节 沐浴的日常生活化建构 |
一、作为惠工设施的职工浴堂 |
二、作为规训手段的学生浴间 |
三、作为现代日常生活基本单元的家庭浴室 |
四、以消费构建现代生活的公共浴堂 |
第三节 公共浴堂与沐浴之现代释义的争论 |
一、浴堂消费模式与平等观念的矛盾 |
二、日常生活构建过程中的分歧 |
三、闲暇与国家权力之间的抵牾 |
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清末民初士人年谱所见疾病与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概念界定 |
三、选题价值 |
四、研究现状 |
五、研究内容与方法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士人年谱所见疾病种类 |
第一节 传染病 |
第二节 常见呼吸道疾病与消化道疾病 |
第三节 咯血或吐血 |
第四节 其他疾病 |
第二章 士人年谱所见致病原因 |
第一节 外部环境侵袭 |
第二节 情绪失衡与饮食不适 |
第三节 笃信鬼神与天命 |
第四节 过度劳累 |
小结 |
第三章 士人年谱所见治疗措施 |
第一节 延请专业医者 |
第二节 他人推荐或自行医治 |
第三节 民俗疗法 |
第四节 亲属救护 |
第五节 养生 |
小结 |
第四章 士人年谱所见医病互动 |
第一节 病家掌握医疗的主导权 |
第二节 医者的应对策略 |
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士人年谱所见疾病病例一览 |
附录二:士人年谱所见药方一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社交媒体赋能的员工碎片化学习概念开发及其前因后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动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动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员工学习 |
2.1.1 员工学习相关理论 |
2.1.2 员工学习的定义 |
2.1.3 员工学习的分类和形式 |
2.1.4 员工学习的前因 |
2.1.5 员工学习的结果 |
2.2 碎片化学习 |
2.2.1 碎片化学习的内涵 |
2.2.2 碎片化学习的表现 |
2.2.3 碎片化学习的特征 |
2.2.4 碎片化学习的挑战和策略 |
2.2.5 碎片化学习相关理论 |
2.2.6 文献评述 |
2.3 社交媒体使用和知识管理实践 |
2.3.1 社交媒体技术 |
2.3.2 社交媒体在工作中的应用 |
2.3.3 社交媒体上的员工知识管理实践 |
2.3.4 社交媒体在员工知识管理实践中应用的前因 |
2.3.5 社交媒体在员工知识管理实践中应用的结果 |
2.4 总结 |
第3章 社交媒体赋能的员工碎片化学习:概念和量表开发 |
3.1 研究背景 |
3.1.1 研究动机 |
3.1.2 研究目标 |
3.2 理论基础 |
3.2.1 基于社交媒体的员工学习的性质 |
3.2.2 社交媒体在员工学习中应用的文献现状 |
3.3 社交媒体赋能的员工碎片化学习:概念化 |
3.3.1 构念的定义 |
3.3.2 构念的特点 |
3.3.3 构念的维度 |
3.3.4 与相似概念的区别 |
3.4 社交媒体赋能的员工碎片化学习:量表开发和验证 |
3.4.1 步骤1:测量项目的编制 |
3.4.2 步骤2:测量项目的内容效度检验 |
3.4.3 步骤3:初始量表的精炼 |
3.4.4 步骤4:正式量表的验证 |
3.5 讨论与启示 |
3.5.1 理论贡献 |
3.5.2 实践贡献 |
3.5.3 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
3.6 结论 |
第4章 社交媒体赋能的员工碎片化学习的结果探究 |
4.1 研究背景 |
4.1.1 研究动机 |
4.1.2 研究问题与目标 |
4.2 理论基础 |
4.2.1 信息处理理论 |
4.2.2 个体吸收能力 |
4.2.3 分析型和直觉型认知风格 |
4.3 研究模型与假设 |
4.3.1 碎片化学习与工作绩效 |
4.3.2 个体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 |
4.3.3 认知风格的调节作用 |
4.3.4 整合模型 |
4.4 研究方法 |
4.4.1 样本与数据收集 |
4.4.2 量表开发 |
4.5 数据分析与结果 |
4.5.1 信效度检验 |
4.5.2 共同方法偏误 |
4.5.3 中介效应分析 |
4.5.4 调节效应分析 |
4.5.5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 |
4.5.6 补充分析 |
4.6 讨论与启示 |
4.6.1 结果讨论 |
4.6.2 理论启示 |
4.6.3 管理启示 |
4.6.4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4.7 总结 |
第5章 社交媒体赋能的员工碎片化学习的前因探究 |
5.1 研究背景 |
5.1.1 研究动机 |
5.1.2 研究问题与目标 |
5.2 理论基础 |
5.2.1 任务-个人-技术匹配模型 |
5.2.2 社交媒体的技术特征 |
5.2.3 边界管理偏好和多任务时间观 |
5.2.4 任务非常规性 |
5.3 研究模型与假设 |
5.3.1 社交媒体特征与碎片化学习 |
5.3.2 个人-技术匹配与碎片化学习 |
5.3.3 任务-技术匹配与碎片化学习 |
5.3.4 任务-个人-技术匹配与碎片化学习 |
5.4 研究方法 |
5.4.1 方法概述 |
5.4.2 样本与数据收集 |
5.4.3 量表开发 |
5.4.4 信效度检验 |
5.4.5 共同方法偏误 |
5.5 分析1: 回归与假设检验 |
5.5.1 主效应 |
5.5.2 二阶交互效应 |
5.5.3 三阶交互效应 |
5.6 分析2: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
5.6.1 校准 |
5.6.2 必要条件分析 |
5.6.3 充分条件分析 |
5.7 讨论与启示 |
5.7.1 结果讨论 |
5.7.2 理论启示 |
5.7.3 管理启示 |
5.7.4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5.8 总结 |
第6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理论意义 |
6.3 实践意义 |
6.4 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开放式问卷 |
附录B. 预测试问卷条目 |
附录C. 内容效度检验 |
附录D. 研究2的问卷调查量表 |
附录E. 研究3的问卷调查量表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10)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成效的比较研究 ——基于从教准备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培养高质量教师的必然要求 |
(二)构建有效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现实诉求 |
二、研究问题 |
(一)两种模式下全日制教育硕士的从教准备度如何? |
(二)两种模式下各培养环节对全日制教育硕士从教准备度的贡献如何? |
三、研究目标 |
四、核心概念 |
(一)全日制教育硕士 |
(二)培养模式 |
(三)从教准备度 |
五、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关于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的研究 |
(一)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 |
(二)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实践 |
(三)全日制教育硕士教师教育者 |
二、关于教师培养项目评价的研究 |
(一)教师培养项目评价的目的 |
(二)教师培养项目评价的理论框架 |
(三)教师培养项目评价的应用研究 |
三、基于从教准备度的教师培养项目评价研究 |
(一)从教准备度的兴起 |
(二)从教准备度的内涵 |
(三)从教准备度的主要内容 |
(四)从教准备度的研究特点与未来走向 |
四、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的整体设计 |
(一)研究问题的进一步阐释 |
(二)研究范式的选择 |
(三)研究视角与分析框架 |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
(一)资料收集的方法 |
(二)资料分析的方法 |
三、研究对象的选取 |
(一)参与学校的选取 |
(二)全日制教育硕士的选取 |
(三)大学教师教育者的选取 |
第四章 两种模式下全日制教育硕士从教准备度的状况分析 |
一、历时态模式下全日制教育硕士从教准备度的状况分析 |
(一)一级维度的状况分析 |
(二)二级维度的状况分析 |
二、融合模式下全日制教育硕士从教准备度的状况分析 |
(一)一级维度的状况分析 |
(二)二级维度的状况分析 |
三、两种模式下全日制教育硕士从教准备度的比较分析 |
(一)一级维度的比较分析 |
(二)二级维度的比较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两种模式的培养对全日制教育硕士从教准备度的贡献度分析 |
一、历时态模式的培养对全日制教育硕士从教准备度的贡献度分析 |
(一)对从教准备度一级维度的贡献度分析 |
(二)对从教准备度二级维度的贡献度分析 |
二、融合模式的培养对全日制教育硕士从教准备度的贡献度分析 |
(一)对从教准备度一级维度的贡献度分析 |
(二)对从教准备度二级维度的贡献度分析 |
三、两种模式的培养对全日制教育硕士从教准备度的贡献度比较分析 |
(一)对从教准备度一级维度的贡献度比较分析 |
(二)对从教准备度二级维度的贡献度比较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成效的讨论与分析 |
一、历时态模式与融合模式的成效比较 |
(一)教师培养课程总体贡献度的比较分析 |
(二)教师培养课程对全日制教育硕士从教准备度贡献度的差异分析 |
二、融合模式下教师培养课程的成效比较 |
(一)实践类课程是总体贡献度较大的教师培养课程 |
(二)学科类课程是比较重要的教师培养课程 |
(三)教育理论类课程是比较重要的教师培养课程 |
(四)通识教育类课程也是比较重要的教师培养课程 |
第七章 研究的结论、建议及局限性 |
一、研究的结论 |
(一)两种模式下全日制教育硕士从教准备度状况 |
(二)两种模式的培养对全日制教育硕士从教准备度的贡献度状况 |
二、建议 |
(一)以专业教育和终身教育为理念 |
(二)以动态思维设计和实施课程 |
(三)主题化的反思活动贯穿全过程 |
(四)加强教师教育者之间的有效合作 |
三、研究的局限性 |
(一)在个案选择方面 |
(二)在数据收集方面 |
(三)在研究者自身方面 |
参考文献 |
附件1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状况调查 |
附件2 全日制教育硕士从教准备度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
附件3 全日制教育硕士素质和能力发展故事线图(访谈时画) |
附件4 教师教育者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生活·教育·活动(论文参考文献)
- [1]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D]. 孔令通. 吉林大学, 2021(01)
- [2]论陈梦家的甲骨学研究 ——以《殷虚卜辞综述》为中心[D]. 许子潇. 吉林大学, 2021(01)
- [3]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影响因素及SEM的探究 ——基于TPACK视角[D]. 宋佳真.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4]出口农产品生产者道德风险分析 ——基于寿光市农户无公害农药使用意愿的调查[D]. 胡鑫.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1)
- [5]定边县成年居民体质现状监测结果与分析[D]. 王晶鸿. 延安大学, 2021(12)
- [6]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性别恒常性教育数字绘本研究[D]. 黄靖雯.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7]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D]. 宋子昕.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8]清末民初士人年谱所见疾病与医疗研究[D]. 朱宏敏.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9]社交媒体赋能的员工碎片化学习概念开发及其前因后果研究[D]. 王佑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6)
- [10]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成效的比较研究 ——基于从教准备度的视角[D]. 焦海艳.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