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马綦镇[1](2021)在《微生物絮凝剂强化电厂循环水处理效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缺水问题十分严重,全国有超过300个城市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水污染导致的水质恶化更是使水短缺问题雪上加霜。絮凝工艺借助其成本低廉和工艺简便的特点在多种污水净化方法中脱颖而出,在各个领域中广泛应用。相比于具有毒性、易产生二次污染的无机和有机絮凝剂,绿色、无毒而且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剂便成为了当下研究开发的热点。本研究通过对培养基的优化、对微生物絮凝剂的分离提纯、组分分析和对电厂循环水的实际处理效果进行研究,以期对微生物絮凝剂后续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些许参考。选取产絮菌的发酵培养基中使用量最多的三种营养物质进行响应面分析实验,用响应面设计的培养基配比发酵得到的微生物絮凝剂进行絮凝实验,使用Design-Expert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计算,并结合不同因素两两之间的交互影响图来分析最佳的培养基配比。本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絮凝剂存在于产絮菌的发酵液中,是由产絮菌分泌到细胞外的代谢产物,且产絮菌胞体的存在不影响微生物絮凝剂的使用效果,因此在实际使用中不必进行分离提取的步骤。微生物絮凝剂的热稳定性较好,但絮凝效果会随着p H值的变化有较大改变,只有p H在7-8之间是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微生物絮凝剂的组成成份基本上是多糖和蛋白质,且多糖的含量远远多于蛋白质,二者的比值为41:1,起主要絮凝作用的成分是多糖。根据红外光谱分析图和气相色谱分析图显示,微生物絮凝剂同时具有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基团,其糖类成分包括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单糖为吡喃糖。基于动态模拟实验的结果,微生物絮凝剂对于电厂循环水的处理效果远优于或持平于化学絮凝剂。根据水体污染指标在30天内的变化情况,发现产絮菌的使用周期基本为20天左右。进一步使用微生物絮凝剂在电厂进行实地运行试验,在为期5个多月的试运行中,电厂循环水体系中的污染指标基本都在当地污水排放的控制要求范围之内,还能通过减少补充水量而达到提升电厂收益的结果。证实了微生物絮凝剂能够维持循环冷却水水质的稳定,可以实际应用于电厂循环水的处理中。
乔楠[2](2020)在《糖蜜及高浓度啤酒废水发酵产絮凝剂采收油脂酵母的效能与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可再生能源的迅速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更多能源、更低碳排放”的压力。生物柴油是一种典型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微生物油脂是具有潜力的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而油脂酵母由于产油量高、生长速度快、易于培养等优点,成为微生物油脂的最佳生产者。大豆油精炼废水可以培养发酵丝孢酵母,生产微生物油脂。但微生物油脂属于酵母的胞内产物,只有对酵母进行采收,才能获得微生物油脂。产絮霉菌M2-1生产的絮凝剂无毒害、对环境不产生二次污染,能够对油脂酵母进行高效、绿色的采收。但利用产絮培养基发酵M2-1生产絮凝剂,需要消耗大量的葡萄糖等营养成分,絮凝剂的原料成本过高。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首先利用廉价原料糖蜜发酵M2-1生产絮凝剂,降低了原料成本,并利用絮凝剂分别采收了大豆油精炼废水和糖蜜发酵的油脂酵母;又利用高浓度啤酒废水发酵M2-1生产絮凝剂,进一步降低原料成本,并分别采收了大豆油精炼废水和高浓度啤酒废水发酵的油脂酵母;阐明了絮凝剂对油脂酵母的絮凝机理,并评估了絮凝剂对油脂酵母组分和微生物油脂的影响,为工程应用中低成本地生产微生物絮凝剂,高效采收油脂酵母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对糖蜜发酵M2-1生产絮凝剂采收油脂酵母进行了研究。在利用糖蜜发酵产絮的适宜条件下,M2-1糖蜜絮凝剂的产量达到4.8 g/L,比使用产絮培养基发酵M2-1时絮凝剂的产量3.9 g/L明显提高,且絮凝剂的原料成本降低57%。对M2-1糖蜜絮凝剂和产絮发酵液采收大豆油精炼废水中发酵丝孢酵母的条件进行了优化,酵母的采收率分别达到97%和99%。使用产絮发酵液采收酵母时,虽然磷酸钙对采收率有一定的贡献,减小了絮凝剂的用量,但延长了达到理想的絮凝效果所需的时间。此外,利用M2-1糖蜜产絮发酵液采收了在糖蜜培养基中积累了1.21 g/L油脂的发酵丝孢酵母,在适宜条件下,酵母的采收率达到98%。(2)对高浓度啤酒废水发酵M2-1生产絮凝剂采收油脂酵母进行了研究。先用生活污水对高浓度啤酒废水进行1:1稀释,再利用产油微生物刺孢小克银汉霉代谢消耗了废水中90%左右的乙醇和乙酸等抑制M2-1生长和产絮的成分,之后对M2-1进行发酵生产刺孢-M2-1联合絮凝剂,絮凝剂的原料成本进一步降低,絮凝剂的产量达到4.2 g/L,同时获得了刺孢小克银汉霉积累的0.75 g/L微生物油脂。在适宜条件下,刺孢-M2-1联合絮凝剂及产絮发酵液对大豆油精炼废水中发酵丝孢酵母的采收率分别达到93.9%和94.4%。此外,利用刺孢-M2-1联合产絮发酵液采收在高浓度啤酒废水中积累了1.52 g/L油脂的发酵丝孢酵母,酵母的采收率达到95.8%。(3)解析了絮凝剂絮凝油脂酵母的机理。M2-1糖蜜絮凝剂和刺孢-M2-1联合絮凝剂主要含有糖类及其衍生物,少量的蛋白质、核酸,同时还含有大量的灰分,前者单糖主要包括半乳糖醛酸和木糖等,而后者主要包括甘露糖和葡萄糖等,两种絮凝剂的组分差异,使得它们对油脂酵母的絮凝时间不同。两种絮凝剂中除了含有碳、氢、氧、氮和硫等元素外,还含有质量分数大于20%的磷和总质量分数大于20%的金属离子钾与钠,这使得絮凝剂中灰分含量较高。两种絮凝剂的主要官能团均包括-OH、-COOH和-PO43-基团等,其中-PO43-基团是以次级键的方式与糖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相连,强烈吸附Ca2+,增强絮凝剂的聚集能力和絮凝活性。M2-1糖蜜絮凝剂和刺孢-M2-1联合絮凝剂絮凝发酵丝孢酵母的机理主要为二价阳离架桥理论,在p H4-10的范围内,絮凝剂带负电,但絮凝剂中的主要官能团是Ca2+良好的吸附位点,可以通过Ca2+形成架桥,吸附带负电的发酵丝孢酵母,发生絮凝;同时,絮凝剂的三维立体网状结构,可以通过包络作用促进发酵丝孢酵母的絮凝。吸附动力学结果显示,刺孢-M2-1联合絮凝剂对发酵丝孢酵母的吸附速率较快,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反应,化学吸附是主要限速步骤;而吸附热力学结果显示,絮凝剂对油脂酵母的吸附同时符合Langmuir、Freundlich和Dubinin-Radushkevich吸附等温方程,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在吸附过程中共同起作用。(4)评价了絮凝剂对油脂酵母组分及微生物油脂的影响。热重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糖蜜和高浓度啤酒废水,大豆油精炼废水培养的发酵丝孢酵母的脂质含量高,而糖类和蛋白质类物质少;絮凝剂对发酵丝孢酵母的组分基本不产生影响,但絮凝剂中较多的灰分使热失重后碳剩余量略有增加。絮凝剂对油脂产量和油脂含量几乎不产生影响,大豆油精炼废水培养的发酵丝孢酵母的油脂产量与含量在絮凝后略有增加,是因为絮凝剂采收油脂酵母的同时,也絮凝了废水中少量的废油脂。絮凝剂对微生物油脂的品质亦不产生影响,利用刺孢-M2-1联合絮凝剂采收大豆油精炼废水中的发酵丝孢酵母,获得的微生物油脂的脂肪酸组成中,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与油酸的含量之和占油脂脂肪酸总量的73.1%,该组成与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相似,可作为生物柴油的潜在原料。热解刺孢-M2-1联合絮凝剂采收的发酵丝孢酵母,得到的热解油中烷烃类物质的碳链变长,种类及占比增加,而含氧化合物的占比降低,同时固体热解产物也略有增加,使得热解油的品质和固体热解产物的附加值得以提升。本研究建立的利用糖蜜和高浓度啤酒废水生产絮凝剂采收油脂酵母的工艺,为工程应用中油脂酵母的低成本采收提供了思路,有利于推动食品工业废物、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刘雨[3](2019)在《红薯淀粉废水微生物絮凝处理及其资源化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淮河水专项中沙颍河中下游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与水质改善集成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课题为依托(课题编号015ZX07204-007),以红薯淀粉废水为研究对象,比较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单因素试验,对传统化学絮凝剂和微生物絮凝剂进行比较研究,筛选当地土着菌株开展微生物絮凝剂的研发,并且从回收蛋白质用于养殖饲料的制作和废水回田灌溉两个方面探讨微生物絮凝法处理红薯淀粉废水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1)选用PAC和PAM进行红薯淀粉废水的絮凝实验。同时也使用生物絮凝剂-壳聚糖进行红薯淀粉废水的絮凝实验,作为横向对比。通过实验结果分析,传统高分子絮凝剂PAC对SS和总磷的去除效果较好,而生物絮凝剂壳聚糖保持SS和总磷去除效果较好的同时,总氮和COD的去除效果也较为明显。(2)选取六种微生物即热带假丝酵母、黏芽孢杆菌、球形芽孢杆菌、放射性根瘤菌、酿酒酵母菌以及颍上县当地土种酵母小麯子酵母,开展红薯淀粉废水絮凝实验,初步考察其各自对红薯淀粉废水COD去除效果。对小麯子酵母的结构性质进行分析,包括菌群菌种形状、菌群多样性组成分析、OTU划分和分类地位鉴定、菌群比较分析和关键物种筛选。最终从筛选出来两个絮凝效果较好的菌株,分别是扣囊复膜酵母菌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洋葱伯克霍尔德菌GL13,Burkholderia cepacia strain GL13。(3)通过正交试验方法,以絮凝率、TP和COD为考察指标,得到微生物絮凝剂的较优水平和组合的搭配,即pH值为8,摇瓶培养时间为36h,离心条件为10000r/min,10min;三个影响因素从主到次的顺序为摇瓶培养时间>pH>离心条件。废水的出水COD去除率为58.7%,TP去除率为85.5%,絮凝率86.5%,比单因素实验较佳条件下的絮凝效果好。实验结果发现微生物絮凝剂对废水有机组分絮凝率达85.5%。将絮凝沉淀物进行脱水干燥处理,经试验研究分析,沉淀物中蛋白质含量为24.1%,可制备成蛋白饲料或蛋白饲料添加剂,同时将絮凝出水作为液体肥料灌溉回田。该研究已用于示范工程,依托颍上县美好乡村建设项目,采用“微生物复合絮凝剂+气浮”处理技术,开展淀粉废水中蛋白等有用组分的资源化利用研究;采用“水解酸化池-厌氧强化处理-氧化塘生态净化”组合工艺对淀粉废水进行末端生物处理。
刁欢[4](2018)在《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净化高效絮凝菌筛选及絮凝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生物絮凝剂(Microbial flocculants,MBF)是微生物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生长代谢至一定阶段产生的具有絮凝活性的物质,具有高效、安全、无残留的优点。作为水处理剂,目前已被广泛用于生活、印染、乳品等多种污水处理的研究与生产应用中,但对于高酸度、高浓度、高粘度、高温度的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的微生物絮凝剂处理还未见报道。目前此类废水多采用化学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处理,虽然处理成本不高,处理效果较好,但容易出现丙烯酰胺单体的残留,其为人体的神经毒剂,可引起神经毒性和癌症的效应,中毒后表现出肌体无力,运动失调等症状。因此,开发出适合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处理的微生物絮凝剂至关重要,可有效减少絮凝剂的二次污染。本文从筛选高效絮凝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悬浮物的絮凝剂着手,经初筛、复筛、鉴定,系统研究了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发酵特性、絮凝条件、提取条件,以及絮凝剂的结构特征与机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高效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中悬浮物中絮凝菌的筛选与鉴定。采用稀释涂布法从安徽瑞福祥食品有限公司的小麦淀粉制酒精污水沉淀池污泥中,共分离出来22株菌,并根据初筛和复筛结果,确定菌株M1对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的悬浮物具有较高的絮凝活性,初始絮凝活性为72.09%。此菌株对营养要求不高,菌落为透明、粘稠、菌苔状。根据菌株M1形态学、生理生化、16Sr DNA分子特性等鉴定,鉴定为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命名为M1。该菌株现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存中心,保藏号为CCTCC M 2018098,并在GenBank进行了注册,其在GenBank的登录号为MG987011。(2)絮凝剂产生菌株M1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优化。分别对菌株M1的培养条件和最佳培养基组成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培养基经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的正交优化后,选择菌株M1的较为经济高效的培养基组成为:以葡萄糖为碳源(15 g/L),蛋白胨为唯一氮源(2 g/L),磷酸盐投加量为KH2PO4 1 g/L,K2HPO4 2.5 g/L;根据单因素试验确定较适絮凝条件为:静置时间30 min,培养液添加量8%、助凝剂CaCl2添加量3%;菌株M1培养条件经正交优化后,获得最佳培养条件:培养时间48 h,培养温度30℃、发酵pH为4.5,转速150 r/min,优化后絮凝率最高达82.03%。因此,菌株M1可作为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微生物絮凝的优选菌种。(3)菌株M1所产絮凝剂的条件及其提取工艺优化。研究Klebsiella pneumoniae.M1所产絮凝剂的最佳条件和提取工艺,可为微生物絮凝剂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絮凝剂提取工艺。响应面优化后絮凝剂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剂选择无水乙醇,提取剂与提取液之比为1.54:1,提取pH 9.06,提取时间12 h,此时提取物得率可达3.914 g/L。在该条件下进行絮凝剂提取验证试验,重复3次,絮凝剂平均得率为3.998 g/L,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误差约为2.1%,说明构建的模型可以很好预测絮凝剂的响应面值。(4)菌株M1产絮凝剂的理化性质研究、纯化和结构解析。分别采用苯酚一硫酸法、考马斯亮蓝、清除自由基等方法测多糖、蛋白质含量等,以及抗氧化性研究。采用Sevag去蛋白和凝胶色谱法进行纯化,再采用用紫外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气相色谱、凝胶色谱、核磁共振波谱和扫描电镜对纯化的絮凝剂分子结构进行解析。该絮凝剂主要由多糖和蛋白质组成,含量分别为65.9%和19.74%。抗氧化性试验研究表明,此类微生物絮凝剂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尤其具有较强的超氧阴离子去除率,以及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经Sevag和葡萄糖凝胶Sephadex G-200层析柱纯化后,得到单一纯化组分,再根据凝胶色谱-示差-多角度激光光散射仪联合测得结果其分子量为4.784×106D,且主要由L-鼠李糖、L-阿拉伯糖、L-岩藻糖、D-木糖、D-甘露糖、D-葡萄糖和D-半乳糖等单糖组成,它们之间的摩尔比为0.290:0.360:1:0.314:0.466:0.566:1.01;多糖中除含有羟基、碳氧键、饱和碳氢键等特征基团外,还有含氧基团(核磁共振波谱位置3.5~4.5 ppm)和芳香基团(核磁共振波谱位置7.0ppm)。(5)部分絮凝机理研究。分别采用强极性和非极性物质检验絮凝剂与溶液中颗粒之间的结合键、絮凝剂的成膜特性试验、以及利用先进的二代(Illumina)与三代(PacBio)测序技术相结合,测定筛选菌株M1的全基因组序列,并结合上一章中絮凝剂的结构特征分析,解析菌株M1所产絮凝剂絮凝时可能的絮凝机理。结合键检测结果表明,EDTA和HCl使絮体较为迅速的解絮,说明菌株M1所产絮凝剂与废水中悬浮物结合主要通过离子键的结合,可能为离子键形成的“吸附架桥”作用;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菌株M1基因组全长5,511,794 bp,GC含量58.39%,含量分布正常,呈现出近似于泊松分布的形状;基因组约包含基因总数5383个。通过功能基因数据库碳水化合物酶相关的专业数据库比对,发现基因组中具备了 5类碳水化合物相关的酶系的编码基因,说明菌株M1基因组中有与多糖产生息息相关的相关的功能基因。
王姗镒[5](2017)在《一株微生物絮凝剂的分离筛选鉴定及其絮凝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生物絮凝剂具有无毒无害无二次污染、处理效率高等优点,因而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研究了一种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分、鉴定及其培养过程,为降低微生物絮凝剂的培养成本,优化了利用传统的通用发酵培养基以及廉价易得的啤酒废水培养基对絮凝剂产生菌的培养过程,并对两种培养基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特性,耐受性和絮凝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采用传统筛选法、DEHP筛选法和吡啶筛选法共三种筛选方法优选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结果表明,传统筛选法较其他两种方法的筛出率更高,筛出的微生物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效果更好。研究中利用传统筛选法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经过形态鉴定、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鉴定其属于克雷伯氏菌属。为提高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效果,对菌Klebsiella sp.OS-1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最佳通用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20 g/L,尿素 0.75 g/L,酵母粉 0.75 g/L,KH2PO42 g/L,K2HPO45 g/L,AlCl30.1 g/L,pH自然状态下即可。培养条件为30℃,28小时收获。为降低微生物絮凝剂Klebsiellasp.OS-1的培养成本,用啤酒废水替换通用发酵培养基的碳源和氮源,并对啤酒废水作为培养基时微生物絮凝剂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絮凝剂产生菌Klebslella sp.OS-1的最佳培养基为:葡萄糖15 g/L,KH2PO4 2 g/L,K2HPO4 5 g/L,NaCl 0.1 g/L,啤酒废水 CODcr 1013 mg/L,TN 7.2 mg/L,pH6.5 左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5℃、摇床转速140 rpm、培养时间40 h。对通用发酵培养基和啤酒废水培养基培养产生的絮凝剂的成分和絮凝特性,耐受性及絮凝机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利用通用发酵培养基培养的微生物絮凝剂的成分包括:多糖78.6%,蛋白质14.3%。利用啤酒废水培养基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的成分包括:多糖69.4%,蛋白质24.5%。两种絮凝剂物质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了该种絮凝剂中含有氨基,羧基,羟基和酰胺基团。因此,两种絮凝剂在成分大致相同,都属于糖类絮凝剂,这与红外和蛋白质的测定结果一致。通用发酵培养基培养的微生物絮凝剂的最佳加量为6.667 mg/L,最佳温度为30℃,耐温范围为20-70℃,最适合的酸碱范围为5-8,不需添加Ca2+,Na+等金属阳离子作为其助凝剂。啤酒废水培养的絮凝剂的最佳加量为10 mg/L,最佳温度为30℃,耐温范围为20-70℃,最适合的酸碱范围为2-7,不需添加Ca2+,Na+等金属阳离子作为其助凝剂。综上所述,啤酒废水培养的微生物絮凝剂不仅降低成本,而且比通用发酵培养基培养的微生物的适应性更强。结合Zeta电位测定结果,初步判断两种絮凝剂的絮凝机理最可能为吸附架桥。
李立欣[6](2016)在《基于松花江水源水絮凝沉淀工艺的微生物絮凝剂净水效能研究》文中指出絮凝沉淀是给水处理工艺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而絮凝剂的应用是该技术的核心,其性能直接决定絮凝处理效果、絮凝工艺运行费用和后续工艺处理负荷。絮凝沉淀工艺中存在常规絮凝剂处理效率偏低,絮体沉降性能差等工程问题,特别在处理低温低浊水时问题尤为突出,因此,研制新型高效、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剂成为絮凝剂发展的新方向。微生物絮凝剂因其安全无毒、无二次污染、絮凝效率高的特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很少有研究将微生物絮凝剂应用于给水处理领域。本研究基于对水处理剂开发及应用的实际要求,以微生物絮凝剂(CBF)与聚合氯化铝铁(PAFC)为材料,制备出新型生物复合絮凝剂PAFC-CBF,研究其防腐保质性能及絮凝机理,开展了基于絮凝沉淀工艺的微生物絮凝剂强化絮凝处理水源水效能研究,为微生物絮凝剂大规模应用奠定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持。CBF对地表水源水浊度及色度均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在最佳条件下,CBF对浊度去除率达到91.99%,色度去除率达到73.33%。通过L16(45)正交实验,研究微生物絮凝剂CBF投加量、助凝剂Ca Cl2投加量、p H、水力条件和沉降时间5个因素对低温低浊水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絮凝条件为:絮凝剂投加量为20 mg/L;助凝剂Ca Cl2(10%,w/v)的投加量为1.5 m L/L;p H值为8.0;水力条件为搅拌速度160 r/min,搅拌时间40 s;沉降时间30 min。以PAFC和CBF为原料,通过机械混合制备出不同复合比的一系列生物复合絮凝剂PAFC-CBF,PAFC-CBF为带天然发酵香味的淡棕色液体,带少量不溶物。通过红外光谱特征峰、XRD衍射峰以及SEM分析对比,表明CBF成功嵌入PAFC,形成新的复合絮凝剂,且具有两者共同的特征结构。在微絮凝剂防腐保质性能实验中,通过对絮凝率、细菌总数和防腐剂市场价格等指标的考察,结果表明当添加0.50 g/L山梨酸钾,或添加0.125 g/L山梨酸钾+0.063 g/L对羟基苯甲酸丙酯钠复合防腐剂时,均能延长PAFC-CBF保质期到12个月,有效解决其保质时间相对较短问题,为PAFC-CBF大规模应用奠定基础。对生物复合絮凝剂PAFC-CBF在不同絮凝条件下处理水源水的絮凝效果及絮凝特性进行研究,包括[Al+Fe]的形态分布、絮体的电荷特性、絮体形貌与尺寸、絮体破碎与恢复特性等。结果显示,PAFC-CBF对水源水中的污染物具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基于对生物复合絮凝剂PAFC-CBF絮凝特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生物复合絮凝剂的絮凝机理。其絮凝作用机理为:首先,PAFC的吸附电中和作用使水中胶体颗粒脱稳凝聚,部分形成微絮体;其次,CBF本身带有多种活性官能团,如-NH2、-COOH、-OH等,能通过氢键、共价键等作用与脱稳的胶体颗粒吸附结合,由于CBF为两性物质,其本身带多种负电荷基团,能通过离子键和范德华力与PAFC结合,絮凝形成较大絮体,但沉降性能较差;最后,由于CBF分子链上带有大量相同电荷基团,之间形成斥力,使大分子物质充分展开,桥联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最终形成粒径较大、沉降性能良好的大絮体。生物复合絮凝剂PAFC-CBF是在几种絮凝机理的作用下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共同到达协同增效作用。通过对PAFC、CBF复合投加比例及投加方式处理水源水效能的研究。证明PAFC-CBF、PAFC+CBF絮凝性能优于单独投加PAFC、CBF+PAFC,并可以在较低投加量下获得相对较好的絮凝效果。进一步证明了投加适量CBF不会引起有机物增加,并对有机物去除有良好的强化絮凝作用。开发设计出一套絮凝沉淀设备,并基于该絮凝沉淀工艺开展了CBF强化絮凝处理各季节地表水源水效能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絮凝剂与PAFC复配后在不同季节均对浊度、色度、TOC、UV254有较好去除效果,絮凝过程中CBF能够起到良好的助凝增效作用。最佳复配浓度总体来看出现在CBF的投加量1-2 mg/L范围内,综合水质、经济及技术因素等因素考虑:冬季低温期时,最佳复配浓度为CBF 1 mg/L与PAFC 15 mg/L,浊度去除率达到70.37%,色度去除率为47.37%,TOC去除率38.56%,UV254去除率37.44%;夏季高温期时,确定最佳CBF与PAFC的投药量为2 mg/L和15 mg/L,浊度去除率达到95.20%,色度去除率为83.33%,TOC去除率56.32%,UV254去除率48.61%;春秋转换期时,最佳复配浓度为CBF 1 mg/L与PAFC 15-20 mg/L,浊度去除率87.62%-90.56%,色度去除率80.00%-83.33%,TOC去除率37.53%-39.44%,UV254去除率64.62%-65.82%。菌落总数随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现象,夏季菌落总数最大,接近6×104 CFU/m L;而冬季菌落总数最小,仅为550 CFU/m L,而在春季、秋季典型季节转化期,菌落总数在1.6×104 4 CFU/m L-1.7×10 CFU/m L之间。四个时期中,PAFC与CBF复配使用对菌落总数的去除效果均显着,去除效果显着高于单独投加PAFC处理组。在工艺运行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运行条件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发生明显变化,存在较大的微生物群落差异,证明了不同时期中投加CBF强化絮凝均能够有效控制细菌的种类及数量,对潜在致病菌具有良好去除效果。微生物絮凝剂CBF强化絮凝技术能有效提高给水工艺的安全保障,进一步降低后续消毒成本。
赵璇[7](2015)在《克雷伯氏菌NIII2产絮凝剂机制及其分子阳离子化修饰研究》文中认为微生物絮凝剂具高效、无毒、无二次污染等多种特点,可在饮料工业、食品发酵、生物制药、废水处理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但目前市场上还无商品化产品,主要原因是其产量过低、生产成本高,且其发酵工艺不稳定,提高微生物絮凝剂产量、稳定其性能势在必行。本论文研究发酵条件、絮凝剂产量、结构、组成及其活性的相关性,对微生物絮凝剂大规模生产有重要实用和理论意义。本文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其质谱等分析手段,研究克雷伯氏菌NIII2产糖蛋白类微生物絮凝剂特性,并对其所产微生物絮凝剂阳离子化条件探索,获得以下成果:(1)氮源种类对克雷伯氏菌NIII2产量影响明显。硝酸钠为最佳氮源,絮凝剂产量最高达7.18g/L。具强还原性的亚硝酸钠也可为氮源,但当其氮素浓度大于0.5g/L时,因强还原性对菌体细胞损伤,致使NIII2菌产絮凝剂效率明显下降。(2)足量硫元素对NIII2菌合成絮凝剂至关重要。投加硫代硫酸钠和硫酸钠(以硫元素计16mg/L),絮凝剂产量最高可达9.03g/L。且絮凝剂聚合度增大,总巯基、二硫键含量高,且蛋白质相对含量分别比无硫元素时提高11.8%和16.58%。(3)克雷伯氏菌NIII2高产絮凝剂同时分泌含短链肽、低聚糖及其糖肽以共价键相结合的低分子混合物,外加该混合物可使NIII2菌提前分泌絮凝剂,并提高产量。外加10mg/L腐胺絮凝剂产量可提高1.1g/L。而外加适量亚精胺和腐胺均有助于提升絮凝剂中的蛋白含量及其絮凝活性。(4)阳离子醚化剂可使生物絮凝剂阳离子化:每10g絮凝剂与0.01mol阳离子醚化剂及适量NaOH,适温反应时间2h,可获得Zeta电位约为+16.5mV的阳离子化絮凝剂,其无助凝剂存在下,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本论文研究结果为絮凝剂的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邱国良[8](2013)在《厌氧后猪场废水资源化制备微生物絮凝剂》文中提出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絮凝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是一种高效、安全、能在自然条件下降解的新型水处理剂,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高昂的生产成本制约了微生物絮凝剂的规模化应用,所以寻找一些可以替代碳源、氮源等培养基的廉价底物,降低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成本,对实现生物絮凝剂的大规模生产有重要的意义。猪场废水主要包括猪尿、部分猪粪、和猪舍冲洗水,有机物浓度高(C0D4.0-10.0g/L),氨氮及总氮含量高(氨氮0.35.0g/L),总氮(0.6-2.3g/L)是一类较难处理的有机废水,但是猪场废水可以为微生物生长提供氮源。本研宄选择红平红球菌作为产絮微生物,利用厌氧处理后的猪场废水作为培养基,通过检测碳源、氮源、磷酸盐、pH等对微生物絮凝剂絮凝率的影响,考察了红平红球菌利用厌氧处理后的猪场废水生产微生物絮凝剂的性能。通过正交实验研宄各因素对絮凝率的交互影响以及影响程度的相对大小,从而确定了最佳培养基。然后对发酵液中的微生物絮凝剂进行了收获与鉴定。最后通过定性以及定量测定微生物絮凝剂的投加量、pH、Ca2+、金属离子对微生物絮凝剂的影响,为微生物絮凝剂的规模化和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测定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的成分发现,厌氧消化液中含有丰富的氮源,碳源相对不足,猪场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碳源、磷酸盐可以用于红平红球菌生产微生物絮凝剂的廉价培养基,结果表明,1.0L厌氧处理后的猪场废水中加入蔗糖10.0g、KH2PO42.0g、K2HPO45.0g、NaCl1.0g、MgSO40.2g,在温度30°C、摇床速度120r/min、pH=8的条件下发酵72h后,发酵液的絮凝率可达到92.6%。表明厌氧处理后的猪场废水中加入适量的蔗糖和磷酸盐,完全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生产微生物絮凝剂的培养基。红平红球菌所产的絮凝剂主要存在于发酵液内,属于胞外絮凝剂,该絮凝剂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和核酸类物质。对高岭土悬浊液絮凝时发酵液的最佳投加量为20mL/L,与无机絮凝剂相比较,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好、絮凝速度快等优点。
王融[9](2011)在《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XNJA的筛选与絮凝条件优化》文中研究指明絮凝剂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工业领域中,例如废水处理、食品发酵工业、饮用水纯化和工业下游处理。絮凝剂一般分为化学合成絮凝剂(有机和无机絮凝剂)和天然絮凝剂(壳聚糖、海草素和微生物絮凝剂)。传统的絮凝剂有毒性,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对新型絮凝剂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技术迅速发展,一类新型的水处理剂—微生物絮凝剂应运而生。微生物絮凝剂是由微生物分泌的特殊大分子,可以引起液体中悬浮的固体颗粒、细菌、细胞和胶体离子絮凝沉淀,具有沉降效率高、可生物降解、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是一种高效安全的“第三代”絮凝剂。本文从江苏苏州某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初筛分离出12株产絮凝剂的微生物菌株,复筛得到1株具有较高絮凝活性的絮凝剂产生菌株,将其命名为XNJA,通过16S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并结合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将菌株XNJA鉴定为沙雷氏菌属。菌株XNJA在pH6.0~10.0范围内生长良好,最适生长pH为7.0,最适生长温度为30℃,葡萄糖为其最适生长碳源,蛋白胨为其最适生长氮源。菌株XNNJA对高岭土悬浮液的最佳絮凝生长条件为: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脲素、pH为7.0~8.0、温度为30℃左右、培养时间为96h。在最佳絮凝条件下,2%絮凝剂投加量对4%的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达到80.5%。Ca2+对絮凝活性起促进作用,Al3+对菌株XNJA的絮凝活性无明显影响,而Ni+、Hg+、Fe3+、Mg2+会抑制菌株XNJA的絮凝活性。菌株XNJA的絮凝活性成分主要分布在其发酵液的无细胞上清中,因此,菌株XNJA产生的生物絮凝剂为胞外多聚体。参照Bar-or Y and Shilo M.和Salehizadeh et al.法,提取并纯化了由菌株XNJA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提纯后的微生物絮凝剂为白色粉末状物质,产量为1.46g/L,且纯化后的絮凝剂的絮凝率仍可达到79.6%。同时,对该絮凝剂进行了脱色效果的测定,试验数据表明这种絮凝剂对生物染料的脱色率可达71.6%,具有良好的脱色性能。对纯化的生物絮凝剂进行了化学分析,该生物絮凝剂是由多糖和蛋白质组成的蛋白聚糖。通过红外线光谱测定进一步推测它含有羧基、羟基和氨基基团,是一种典型的杂多糖。有效的絮凝能力和脱色性能说明该生物絮凝剂在工业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刘祎[10](2011)在《微生物絮凝剂结构—性能关系分析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微生物絮凝剂是由微生物分泌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具有混凝、脱色及其它固液分离功能。易降解、无毒,对环境不产生二次污染。因此,研究开发这种新型、高效的绿色絮凝剂是水处理药剂开发的发展趋势。本论文从微生物絮凝剂的定义及特点、种类及结构特性、絮凝机理、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做了综述,并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对一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NII4生产絮凝剂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以获得最佳产量;对絮凝剂的性质、结构和絮凝机理进行了分析鉴定,并对絮凝剂处理实际水样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研究获得以下结果:(1)用优化后的培养基生产微生物絮凝剂,其最大产量可达到2.552g/L。(2)利用酒精废水作为替代碳源,最佳投加量为0.6%(V/V),微生物絮凝剂产量可以达到2.256g/L。(3)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NII4分泌的微生物絮凝剂主要成分为糖蛋白类物质,分子中含有—COOH、—OH、—NH2和—PO3等基团;其Zeta电位随pH增加逐渐减小,当pH从12降低到1时,Zeta电位从-36mV上升到0.59mV。此时的絮凝剂溶液絮凝时不需要加入助凝剂CaCl2就可获得很高的絮凝率,表明NII4产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应该是以电中和为主;(4)NII4产微生物絮凝剂对刚果红水样有极好的脱色效果,脱色率可达81.06%;对西安市第四污水处理厂进水SS去除率可达86%,COD去除率可达39.25%,对西安市第三污水处理厂进水SS去除率可达89.2%。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为微生物絮凝剂的工业化生产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与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微生物絮凝剂强化电厂循环水处理效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絮凝剂概述 |
1.2.1 无机絮凝剂 |
1.2.2 有机絮凝剂 |
1.2.3 微生物絮凝剂 |
1.3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 |
1.3.1 微生物絮凝剂的作用机理 |
1.3.2 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现状 |
1.3.2.1 印染废水 |
1.3.2.2 重金属废水 |
1.3.2.3 食品工业废水废水 |
1.3.2.4 含油废水 |
1.3.2.5 污泥脱水 |
1.3.2.6 微藻采集 |
1.3.3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 |
1.3.4 微生物絮凝剂现存问题 |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3 菌株 |
2.4 培养基 |
2.5 实验方法 |
2.5.1 灭菌 |
2.5.2 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 |
2.5.2.1 种子培养 |
2.5.2.2 摇瓶发酵 |
2.5.3 微生物絮凝剂的分离提纯 |
2.5.4 絮凝实验 |
2.5.5 微生物絮凝剂的稳定性分析 |
2.5.5.1 微生物絮凝剂的热稳定性 |
2.5.5.2 微生物絮凝剂的p H稳定性 |
2.5.6 微生物絮凝剂的组分分析 |
2.5.6.1 Molish反应 |
2.5.6.2 蒽酮反应 |
2.5.6.3 茚三酮反应 |
2.5.6.4 双缩脲反应 |
2.5.7 糖的定量测定 |
2.5.8 蛋白质的定量测定 |
2.5.9 红外光谱分析 |
2.5.10 气相色谱分析 |
2.5.11 pH、电导率、浊度的测定 |
2.5.12 钙离子硬度的测定 |
2.5.13 COD的测定 |
第三章 絮凝剂的培养基优化及稳定性研究 |
3.1 培养基优化 |
3.1.1 响应面设计 |
3.1.2 响应面分析结果及方差分析 |
3.1.3 絮凝率优化响应曲面分析 |
3.1.4 模型验证 |
3.2 絮凝活性成分分布位置的确定 |
3.3 微生物絮凝剂的稳定性 |
3.3.1 微生物絮凝剂的稳定性 |
3.3.2 微生物絮凝剂的p H稳定性 |
3.4 小结 |
第四章 微生物絮凝剂组分研究 |
4.1 糖和蛋白质的定性测定 |
4.2 糖和蛋白质的定量测定 |
4.3 红外光谱分析 |
4.4 气相色谱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循环冷却水实际处理效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动态模拟运行 |
5.3 现场运行效果研究 |
5.3.1 现场状况 |
5.3.2 现场运行结果 |
5.4 节水性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2)糖蜜及高浓度啤酒废水发酵产絮凝剂采收油脂酵母的效能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产油微生物与油脂酵母研究现状 |
1.2.1 产油微生物 |
1.2.2 油脂酵母 |
1.3 絮凝剂与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 |
1.3.1 无机絮凝剂 |
1.3.2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
1.3.3 微生物絮凝剂 |
1.4 糖蜜和啤酒生产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
1.4.1 糖蜜作为廉价发酵基质 |
1.4.2 啤酒生产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2 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 |
2.1.1 实验所用菌株 |
2.1.2 实验所用仪器设备 |
2.1.3 实验所用试剂 |
2.1.4 实验所用培养基和废水 |
2.2 油脂酵母采收实验 |
2.2.1 发酵丝孢酵母的培养 |
2.2.2 发酵M2-1 生产絮凝剂 |
2.2.3 絮凝剂采收发酵丝孢酵母 |
2.3 絮凝剂絮凝油脂酵母机理的分析方法 |
2.3.1 絮凝剂组分及元素分析 |
2.3.2 红外光谱分析 |
2.3.3 Zeta电位分析 |
2.3.4 吸附动力学分析 |
2.3.5 吸附热力学分析 |
2.3.6 扫描电镜分析 |
2.4 絮凝剂对油脂酵母组分与微生物油脂影响的评价方法 |
2.4.1 热重分析 |
2.4.2 微生物油脂分析 |
2.4.3 热解分析 |
第3章 糖蜜发酵M2-1 生产絮凝剂采收油脂酵母 |
3.1 引言 |
3.2 糖蜜发酵M2-1 生产絮凝剂 |
3.3 M2-1 糖蜜絮凝剂采收大豆油精炼废水中油脂酵母 |
3.4 M2-1 糖蜜产絮发酵液采收大豆油精炼废水中油脂酵母 |
3.5 M2-1 糖蜜产絮发酵液采收糖蜜培养的油脂酵母 |
3.5.1 糖蜜培养基培养发酵丝孢酵母 |
3.5.2 采收糖蜜培养基培养的发酵丝孢酵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浓度啤酒废水发酵M2-1 生产絮凝剂采收油脂酵母 |
4.1 引言 |
4.2 高浓度啤酒废水发酵M2-1 生产絮凝剂 |
4.2.1 废水浓度的影响 |
4.2.2 营养元素的影响 |
4.3 刺孢小克银汉霉与M2-1 联合生产絮凝剂 |
4.3.1 刺孢小克银汉霉与M2-1 共培养 |
4.3.2 刺孢小克银汉霉与M2-1 联合培养 |
4.3.3 刺孢小克银汉霉对高浓度啤酒废水的脱毒作用 |
4.4 刺孢-M2-1 联合絮凝剂采收大豆油精炼废水中油脂酵母 |
4.5 刺孢-M2-1 联合产絮发酵液采收大豆油精炼废水中油脂酵母 |
4.6 刺孢-M2-1 联合产絮发酵液采收高浓度啤酒废水中油脂酵母 |
4.6.1 高浓度啤酒废水培养发酵丝孢酵母 |
4.6.2 采收高浓度啤酒废水培养的发酵丝孢酵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絮凝剂絮凝油脂酵母的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絮凝剂的组分分析 |
5.3 絮凝剂的元素分析 |
5.4 絮凝剂中-PO_4~(3-)基团的作用分析 |
5.5 絮凝剂的红外光谱分析 |
5.6 絮凝剂与油脂酵母的Zeta电位分析 |
5.7 絮凝剂对油脂酵母的吸附动力学分析 |
5.8 絮凝剂对油脂酵母的吸附热力学分析 |
5.9 絮凝剂与油脂酵母的扫描电镜分析 |
5.10 本章小结 |
第6章 絮凝剂对油脂酵母组分及微生物油脂的影响评价 |
6.1 引言 |
6.2 絮凝前后油脂酵母的热重分析 |
6.3 絮凝剂对微生物油脂的影响 |
6.3.1 絮凝剂对油脂产量和油脂含量的影响 |
6.3.2 絮凝剂对微生物油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6.4 絮凝剂对油脂酵母热解产物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红薯淀粉废水微生物絮凝处理及其资源化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红薯淀粉废水的来源及其水质分析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4 国内外处理方法及研究现状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絮凝剂的种类及其特性 |
2.1 絮凝剂种类 |
2.2 絮凝作用的机理 |
2.3 微生物絮凝剂机理的研究 |
2.3.1 微生物絮凝剂的组成 |
2.3.2 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机理假说 |
2.3.3 与絮凝机理有关因子的探讨 |
第三章 传统絮凝剂与微生物絮凝剂的对比 |
3.1 传统絮凝剂与微生物絮凝剂对红薯淀粉废水的絮凝效果对比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菌株活化 |
3.2.2 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 |
3.2.3 实验过程 |
3.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小麯子酵母的多样性检测 |
4.1 小麯子酵母来源 |
4.2 菌群菌种形状 |
4.3 菌群多样性组成 |
4.3.1 分析步骤 |
4.3.2 分析流程 |
4.4 原始数据整理和分析 |
4.4.1 原始双端测序数据的处理 |
4.4.2 OTU划分和分类地位鉴定 |
4.4.3 Alpha多样性分析 |
4.4.4 Alpha多样性指数计算 |
4.4.5 各分类水平的微生物类群数统计 |
4.4.6 样本(组)间分类学构成的差异分析 |
4.4.7 菌群比较分析和关键物种筛选 |
4.4.8 关联网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小麯子酵母制备微生物絮凝剂 |
5.1 小麯子酵母分离纯化 |
5.2 利用小麯子酵母制备微生物絮凝剂 |
5.2.1 实验药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利用小麯子酵母制备微生物絮凝剂 |
第六章 微生物絮凝剂处理红薯淀粉废水的研究 |
6.1 实验材料 |
6.1.1 实验试剂 |
6.1.2 实验仪器 |
6.2 实验方法 |
6.2.1 摇瓶培养时间对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效果的影响 |
6.2.2 红薯淀粉废水pH值对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效果的影响 |
6.2.3 离心条件对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效果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多指标正交实验设计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 |
7.2.1 实验试剂 |
7.2.2 实验仪器 |
7.3 微生物絮凝L9(33)多指标正交实验方法与设计 |
7.3.1 实验过程 |
7.3.2 正交实验设计表 |
7.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微生物絮凝法处理红薯淀粉废水的资源化探究 |
8.1 引言 |
8.2 红薯淀粉废水资源化利用方法探讨 |
8.3 微生物絮凝处理红薯淀粉废水资源化探讨 |
8.3.1 红薯淀粉废水资源化可行性 |
8.3.2 红薯淀粉废水营养物归田的可行性 |
8.3.3 微生物絮凝处理红薯淀粉废水资源化利用 |
8.3.4 实验原理 |
8.3.5 操作方法 |
8.3.6 实验结果 |
8.4 淀粉废水回收蛋白等组分资源化研究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微生物絮凝法处理红薯淀粉废水示范工程应用 |
9.1 工程应用背景 |
9.2 工艺流程 |
9.2.1 微生物絮凝处理技术的应用 |
9.3 红薯淀粉废水末端生物处理与生态净化组合技术研究 |
9.3.1 水解酸化池厌氧预处理技术研究 |
9.3.2 高浓度淀粉废水厌氧强化处理与能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
9.3.3 淀粉尾水氧化塘生态净化技术研究 |
第十章 结论及展望 |
10.1 结论 |
10.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清单 |
(4)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净化高效絮凝菌筛选及絮凝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酒精废水污染处理现状 |
2 微生物絮凝剂研究现状 |
2.1 微生物絮凝剂来源 |
2.2 微生物絮凝剂特性 |
2.3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的影响因素 |
2.4 微生物絮凝剂的分离、纯化、鉴定 |
2.5 微生物絮凝剂的理化性质 |
3 絮凝机理 |
3.1 吸附架桥 |
3.2 电性中和作用 |
3.3 化学反应 |
3.4 卷扫(网捕)作用 |
4 微生物絮凝剂在净化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中应用 |
4.1 啤酒废水中的应用 |
4.2 白酒废水中的应用 |
4.3 絮凝淀粉制酒精废水的微生物种类 |
5 絮凝菌全基因组学研究 |
6 研究意义和内容 |
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6.2 研究内容 |
6.3 学术思路 |
第二章 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高效絮凝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仪器 |
1.2 试验试剂 |
1.3 样品采集 |
1.4 培养基 |
1.5 絮凝菌筛选 |
1.6 絮凝菌鉴定 |
1.7 菌种保藏 |
1.8 菌株生长曲线 |
1.9 絮凝率测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菌株筛选 |
2.2 菌种鉴定 |
2.3 菌株生长曲线 |
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絮凝菌培养条件优化及絮凝活性物质分布测定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仪器 |
1.2 试验材料 |
1.3 絮凝条件单因素试验 |
1.4 菌株絮凝活性物质分布 |
1.5 絮凝菌培养条件优化 |
1.6 发酵培养基优化 |
1.7 微生物絮凝剂应用试验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絮凝条件单因素试验 |
2.2 絮凝活性成分的分布 |
2.3 培养条件优化 |
2.4 培养基优化 |
2.5 微生物絮凝剂应用试验 |
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絮凝剂提取条件的响应面优化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仪器 |
1.2 提取液制备与絮凝剂粗提 |
1.3 絮凝剂提取工艺优化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因素优化 |
2.2 响应面优化 |
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絮凝剂理化性质、提纯及组分结构分析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仪器 |
1.2 菌株M1发酵液制备与絮凝剂粗提 |
1.3 絮凝剂理化性质鉴定 |
1.4 絮凝剂的纯化 |
1.5 絮凝剂多糖组分的结构解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絮凝剂理化性质鉴定 |
2.2 微生物絮凝剂的纯化 |
2.3 絮凝剂结构解析 |
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絮凝机理研究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剂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絮凝剂与颗粒物结合机理 |
2.2 絮凝剂多糖链型检测 |
2.3 絮凝剂构型测定 |
2.4 菌株M1全基因组测序 |
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论文的总结和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序列在NCBI上BLAST比对结果 |
附录B 分子量测定结果分析报告 |
作者简介 |
(5)一株微生物絮凝剂的分离筛选鉴定及其絮凝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及目的 |
1.2 絮凝剂的种类 |
1.2.1 无机絮凝剂 |
1.2.2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
1.2.3 微生物絮凝剂 |
1.3 微生物絮凝剂的分类 |
1.4 微生物絮凝剂的化学组成 |
1.5 影响微生物絮凝剂合成的培养条件 |
1.5.1 碳源 |
1.5.2 氮源 |
1.5.3 培养时间 |
1.5.4 培养基初始pH值 |
1.5.5 培养温度 |
1.5.6 其他影响因素 |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7 絮凝机理 |
1.8 主要研究内容 |
1.9 技术路线 |
第2章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分离和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1.2 主要药品试剂 |
2.1.3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1.2 主要药品试剂 |
3.1.3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形态鉴定和生理生化鉴定结果 |
3.2.2 16S rDNA鉴定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絮凝剂产生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1.2 实验药品 |
4.1.3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碳源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4.2.2 氮源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4.2.3 培养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4.2.4 培养温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4.2.5 pH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4.2.6 金属离子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啤酒废水培养产絮微生物发酵条件的优化 |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1.2 实验药品 |
5.1.3 实验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不外加碳源和氮源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5.2.2 外加氮源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5.2.3 外加碳源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5.2.4 葡萄糖浓度的影响 |
5.2.5 培养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5.2.6 培养基初始pH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5.2.7 金属离子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5.2.8 培养温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5.3 小结 |
第6章 微生物絮凝剂的提取及性质分析 |
6.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6.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
6.1.3 实验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成分分析 |
6.2.2 元素分析 |
6.2.3 功能团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微生物絮凝剂絮凝特性及机理分析 |
7.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7.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7.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
7.1.3 实验方法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絮凝剂加量的优化 |
7.2.2 絮凝剂酸度耐受性的优化 |
7.2.3 絮凝剂温度耐受性的优化 |
7.2.4 阳离子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7.2.5 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机理的研究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不足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基于松花江水源水絮凝沉淀工艺的微生物絮凝剂净水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地表水源水污染现状及强化絮凝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2.1 我国地表水源水现状 |
1.2.2 松花江水源水现状 |
1.2.3 我国北方地区水质特点 |
1.2.4 饮用水强化絮凝技术 |
1.3 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
1.3.1 无机絮凝剂 |
1.3.2 有机絮凝剂 |
1.3.3 微生物絮凝剂 |
1.3.4 絮凝剂的复配与复合絮凝剂 |
1.4 微生物絮凝剂研究进展 |
1.4.1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研究 |
1.4.2 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研究 |
1.4.3 微生物絮凝剂存在的问题 |
1.5 微生物絮凝剂CBF的开发和应用 |
1.5.1 微生物絮凝剂CBF的开发 |
1.5.2 微生物絮凝剂CBF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
1.5.3 微生物絮凝剂CBF的应用 |
1.6 课题目的和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1 课题来源 |
1.6.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药剂 |
2.1.3 实验水样 |
2.1.4 实验装置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分析与检测方法 |
2.2.2 微生物絮凝剂CBF的制备 |
2.2.3 生物复合絮凝剂的制备 |
2.2.4 防腐发酵液的制备及储存条件 |
2.2.5 絮凝率的测定 |
2.2.6 烧杯实验 |
2.2.7 絮凝-破碎-再絮凝实验 |
2.2.8 絮凝过程中[Al+Fe]形态分布的测定方法 |
2.2.9 Zeta电位的测定方法 |
2.2.10 絮凝过程絮体粒径的在线测定 |
2.2.11 絮体强度及破碎后恢复能力测定 |
2.2.12 PAFC-CBF结构表征 |
2.2.13 扫描电镜分析方法 |
2.2.14 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 |
第3章 微生物絮凝剂CBF处理松花江水效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微生物絮凝剂CBF处理水源水的影响因素 |
3.2.1 CBF投加量对去除效能的影响 |
3.2.2 CaCl_2投加量对去除效能的影响 |
3.2.3 pH值对去除效能的影响 |
3.2.4 温度对去除效能的影响 |
3.3 微生物絮凝剂CBF处理低温低浊水效能 |
3.3.1 实验用水 |
3.3.2 CBF处理低温低浊水条件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物复合絮凝剂PAFC-CBF的制备及其防腐保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PAFC-CBF的制备 |
4.3 PAFC-CBF结构形态表征 |
4.3.1 基于红外吸收光谱(FT-IR)分析的结构特征 |
4.3.2 基于X-射线衍射(XRD)分析的结构特征 |
4.3.3 扫描电镜(SEM)观察 |
4.4 PAFC-CBF防腐保质性能研究 |
4.4.1 防腐剂对絮凝率的影响 |
4.4.2 防腐剂对细菌总数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PAFC-CBF絮凝特性及絮凝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絮凝过程中[Al+Fe]水解形态 |
5.2.1 CBF对Ferron显色剂体系空白吸光度的影响 |
5.2.2 不同质量比对 [Al+Fe]形态分布的影响 |
5.2.3 pH值对[Al+Fe]形态分布的影响 |
5.2.4 温度对[Al+Fe]形态分布的影响 |
5.3 PAFC-CBF絮体形成过程研究 |
5.4 PAFC-CBF絮体破碎再絮凝特性 |
5.4.1 PAFC-CBF絮体表面形态 |
5.4.2 絮体的形成、破碎及恢复过程分析 |
5.4.3 PAFC-CBF絮体强度及恢复能力 |
5.5 PAFC-CBF的投加对Zeta电位的影响 |
5.5.1 配比对Zeta电位的影响 |
5.5.2 投加量对Zeta电位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絮凝沉淀工艺的微生物絮凝剂CBF中试效能及群落结构解析 |
6.1 引言 |
6.2 中试实验流程及设备开发 |
6.3 微生物絮凝剂CBF强化絮凝静态实验结果与分析 |
6.3.1 微生物絮凝剂CBF强化絮凝前后絮体形貌变化 |
6.3.2 不同投加方式结果与分析 |
6.3.3 不同投加比例结果与分析 |
6.4 基于絮凝沉淀工艺微生物絮凝剂CBF强化絮凝效能 |
6.4.1 冬季低温季节中试实验结果与分析 |
6.4.2 夏季高温季节中试实验结果与分析 |
6.4.3 春秋季节中试实验结果与分析 |
6.5 基于絮凝沉淀工艺的微生物去除效能及群落结构解析 |
6.5.1 微生物去除效能研究 |
6.5.2 微生物群落系统解析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克雷伯氏菌NIII2产絮凝剂机制及其分子阳离子化修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 |
1.1 絮凝剂概述 |
1.1.1 絮凝剂的分类 |
1.1.2 化学絮凝剂应用的局限性 |
1.2 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 |
1.2.1 天然生物絮凝剂研究与开发 |
1.2.2 微生物絮凝剂的分类、结构及优势 |
1.2.3 微生物絮凝剂研究与开发现状 |
1.3 克雷伯氏菌产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 |
1.3.1 克雷伯氏菌特点 |
1.3.2 克雷伯氏菌产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 |
1.4 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4.1 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 |
1.4.2 微生物絮凝剂研发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4.3 絮凝剂阳离子化改性方法研究现状 |
1.5 课题组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2 氮源及无机含硫化合物对NIII2菌产絮凝剂特性的影响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和药剂 |
2.1.3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NIII2菌高产絮凝剂培养基最优氮源的确定 |
2.2.2 氧化还原性氮源对克雷伯氏菌NIII2发酵絮凝剂的影响 |
2.2.3 培养基中无机含硫化合物对克雷伯氏菌NIII2产絮凝剂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3 克雷伯氏菌NIII2小分子分泌物对其产絮凝剂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和药剂 |
3.1.3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黄色分泌物表征及其对NIII2菌分泌絮凝剂产量的影响 |
3.2.2 多胺物质对克雷伯氏菌NIII2发酵絮凝剂的影响 |
3.2.3 小分子有机酸对克雷伯氏菌NIII2发酵絮凝剂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微生物絮凝剂分子阳离子化修饰条件的探索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和药剂 |
4.1.3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正交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 |
4.2.2 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3 微生物絮凝剂阳离子化条件优化 |
4.2.4 微生物絮凝剂阳离子化后投加量的确定 |
4.2.5 微生物絮凝剂阳离子化前后对比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厌氧后猪场废水资源化制备微生物絮凝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我国水资源及水污染概况 |
1.1.2 猪场废水处理现状 |
1.2 微生物絮凝剂概述 |
1.2.1 微生物絮凝剂的概念 |
1.2.2 微生物絮凝剂的特点 |
1.2.3 微生物絮凝剂的种类 |
1.3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背景 |
1.3.1 国外微生物絮凝剂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微生物絮凝剂研究现状 |
1.4 微生物絮凝剂合成的影响因素 |
1.4.1 发酵培养基对絮凝剂合成的影响 |
1.4.2 环境因素对絮凝剂合成的影响 |
1.5 微生物絮凝剂活性的影响因素以及絮凝机理 |
1.5.1 絮凝剂活性的影响因素 |
1.5.2 微生物絮凝剂的作用机理 |
1.6 微生物絮凝剂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7 微生物絮凝剂廉价制备 |
1.7.1 廉价碳源替代培养基 |
1.7.2 廉价氮源替代培养基 |
1.7.3 高浓度有机废水替代培养基 |
1.8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发展趋势 |
1.9 主要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1.9.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9.2 研究内容 |
1.9.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条件考察及优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检测方法 |
2.2 实验仪器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微生物絮凝剂廉价培养基的确定 |
2.3.2 正交实验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微生物絮凝剂的产出与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2.3 检测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微生物絮凝剂在培养液中的分布与收获 |
3.3.2 微生物絮凝剂的化学组成 |
3.3.3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特性 |
3.3.4 微生物絮凝剂与无机絮凝剂的性能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絮凝剂产生菌的发酵动力学 |
4.1 引言 |
4.2 发酵动力学方程 |
4.2.1 菌体生长Logistic方程 |
4.2.2 产物形成Luedking-Piret方程 |
4.2.3 底物消耗方程 |
4.3 菌体生长动力学 |
4.4 絮凝剂合成动力学 |
4.5 底物消耗动力学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发明专利目录 |
致谢 |
(9)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XNJA的筛选与絮凝条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与缩略语说明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絮凝剂的种类 |
1.1 传统絮凝剂 |
1.1.1 无机絮凝剂 |
1.1.2 有机絮凝剂 |
1.2 微生物絮凝剂 |
1.2.1 微生物絮凝剂的定义 |
1.2.2 微生物絮凝剂的分类 |
1.2.3 微生物絮凝剂的特点 |
2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 |
2.1 微生物絮凝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 |
2.2.1 吸附架桥理论 |
2.2.2 电性中和作用 |
2.2.3 卷扫作用 |
2.2.4 化学反应机理 |
2.3 产微生物絮凝剂的菌株 |
2.4 微生物絮凝剂的分子结构 |
2.5 影响微生物产絮凝剂的培养条件 |
2.5.1 培养基的组分、配比 |
2.5.2 培养条件 |
3 微生物絮凝剂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
3.1 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 |
3.1.1 废水处理 |
3.1.2 活性污泥的性能改善 |
3.1.3 畜产废水的处理 |
3.1.4 浮化液的油水分离 |
3.2 微生物絮凝剂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
参考文献 |
实验部分 |
第一章 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株XNJA的分离、鉴定及培养条件优化 |
第一节 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株XNJA的分离和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土样、培养基及仪器 |
1.1.1 供试土样 |
1.1.2 培养基 |
1.1.3 仪器 |
1.2 絮凝菌株的分离和筛选 |
1.3 絮凝活性的检测方法 |
1.3.1 初筛 |
1.3.2 复筛 |
1.4 菌株的培养特性及生理生化鉴定 |
1.5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的PCR扩增及测序 |
1.5.1 菌株基因组总DNA的提取 |
1.5.2 菌株16S rRNA基因的PCR扩增 |
1.5.3 普通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 |
1.5.4 质粒DNA的小量提取 |
1.5.5 PCR产物的回收及T/A克隆 |
1.5.6 16S rRNA基因的序列测定 |
1.5.7 菌株的系统发育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分离 |
2.2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株XNJA的菌落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 |
2.3 菌株XNJA的基因组DNA的提取 |
2.4 16S rRNA基因的扩增 |
2.5 菌株XNJA的系统发育分析 |
2.6 菌株的生长曲线 |
2.7 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株XNJA生长的影响 |
2.7.1 温度对菌株XNJA生长的影响 |
2.7.2 初始pH对菌株XNJA生长的影响 |
2.7.3 通气量对菌株XNJA生长的影响 |
2.7.4 NaCl浓度对菌株XNJA生长的影响 |
2.7.5 不同碳源对菌株XNJA生长的影响 |
2.7.6 不同氮源对菌株XNJA生长的影响 |
3 小结 |
第二节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株XN,JA的培养条件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试剂与培养基 |
1.1.1 菌株 |
1.1.2 培养基 |
1.1.3 试剂 |
1.2 菌种制备及菌体生长量的测定方法 |
1.2.1 菌种制备 |
1.2.2 菌体生长量的测定方法 |
1.2.3 生长曲线的绘制 |
1.3 絮凝活性的检测方法 |
1.3.1 初筛 |
1.3.2 复筛 |
1.4 菌株最佳产生絮凝剂条件的研究 |
1.4.1 培养基成分对菌株XNJA絮凝活性的影响 |
1.4.2 温度对菌株XNJA絮凝活性的影响 |
1.4.3 时间对菌株XNJA絮凝活性的影响 |
1.4.4 培养基初始pH对菌株XNJA絮凝活性的影响 |
1.4.5 通气量对菌株XNJA絮凝活性的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培养基成分对菌株XNJA絮凝活性的影响 |
2.1.1 不同碳源对菌株XNJA絮凝活性的影响 |
2.1.2 不同氮源对菌株XNJA絮凝活性的影响 |
2.1.3 不同碳氮比对菌株XNJA絮凝活性的影响 |
2.2 温度对菌株XNJA絮凝活性的影响 |
2.3 培养时间对菌体生长及絮凝活性的影响 |
2.4 培养基初始pH对菌株XNJA絮凝活性的影响 |
2.5 通气量对菌株XNJA絮凝活性的影响 |
3 小节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培养基 |
1.1.1 菌株 |
1.1.2 培养基 |
1.2 菌株XNJA产絮凝剂的特性曲线 |
1.3 菌株XNJA絮凝活性的分布 |
1.4 不同金属离子对絮凝活性的影响 |
1.5 Ca~(2+)投加量对絮凝活性的影响 |
1.6 絮凝反应体系pH对絮凝活性的影响 |
1.7 絮凝剂投加量对絮凝活性的影响 |
1.8 絮凝剂的热稳定性试验 |
1.9 絮凝剂的脱色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菌株XNJA产絮凝剂的特性曲线 |
2.2 菌株XNJA絮凝活性的分布 |
2.3 不同金属离子对絮凝活性的影响 |
2.4 Ca~(2+)投加量对絮凝活性的影响 |
2.5 絮凝反应体系pH对絮凝活性的影响 |
2.6 絮凝剂投加量对絮凝活性的影响 |
2.7 絮凝剂的热稳定性试验 |
2.8 絮凝剂的脱色反应 |
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微生物絮凝剂的分离提纯和成分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设备 |
1.1.1 菌株 |
1.1.2 培养基 |
1.2 微生物絮凝剂的提取、纯化 |
1.3 微生物絮凝剂成分的物理化学分析 |
1.3.1 微生物絮凝剂成分的物理性质分析 |
1.3.2 微生物絮凝剂成分化学性质的定性实验 |
1.3.3 微生物絮凝剂成分化学性质的定量实验 |
1.3.4 微生物絮凝剂的紫外光谱分析 |
1.3.5 微生物絮凝剂的红外光谱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微生物絮凝剂成分的物理性质分析 |
2.2 微生物絮凝剂成分的化学定性分析 |
2.3 微生物絮凝剂成分的化学定量分析 |
2.3.1 苯酚-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 |
2.3.2 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总蛋白质含量 |
2.4 微生物絮凝剂成分的紫外光谱分析 |
2.5 微生物絮凝剂成分的红外光谱分析 |
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本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附录一 文中所用培养基及试剂配方 |
附录二 相关DNA序列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已接受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微生物絮凝剂结构—性能关系分析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 |
1.1 微生物絮凝剂概述 |
1.1.1 微生物絮凝剂的定义和特点 |
1.1.2 开发微生物絮凝剂的意义 |
1.2 微生物絮凝剂的种类和结构特性 |
1.3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 |
1.4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 |
1.4.1 产絮凝剂菌培养条件研究现状 |
1.4.2 微生物絮凝剂代替培养基的开发研究现状 |
1.4.3 微生物絮凝剂性质及结构分析研究现状 |
1.4.4 微生物絮凝剂实际应用研究现状 |
1.5 微生物絮凝剂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5.1 微生物絮凝剂开发过程中的问题 |
1.5.2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发展趋势 |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目的及内容 |
1.6.1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目的 |
1.6.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2 NII4 生产微生物絮凝剂的培养条件优化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和药剂 |
2.1.3 实验方法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1 无机盐培养基的筛选和确定 |
2.2.2 培养基碳源投加量的优化 |
2.2.3 培养基氮源投加量的优化 |
2.2.4 培养基Mg~(2+)投加量的优化 |
2.2.5 培养基中微量元素和钙离子对微生物絮凝剂产量的影响 |
2.2.6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NII4 生长曲线与产量的相关性 |
2.2.7 酒精废水为碳源发酵微生物絮凝剂最优条件的确定 |
2.2.8 前体物质对微生物絮凝剂产量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3 NII4 生产微生物絮凝剂的性质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和药剂 |
3.1.3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NII4 产微生物絮凝剂基本特性 |
3.2.2 酸碱度对微生物絮凝剂Zeta 电位及絮凝活性的影响 |
3.2.3 酸化对微生物絮凝剂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NII4 生产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用絮凝剂及其受试水样 |
4.1.2 实验仪器和药剂 |
4.1.3 实验方法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1 微生物絮凝剂对刚果红水样的脱色实验效果 |
4.2.2 微生物絮凝剂对西安市第四污水处理厂进水SS 和COD 的去除 |
4.2.3 微生物絮凝剂对西安市第三污水处理厂进水SS 的去除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和获得奖励 |
四、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与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微生物絮凝剂强化电厂循环水处理效能的研究[D]. 马綦镇. 辽宁大学, 2021(12)
- [2]糖蜜及高浓度啤酒废水发酵产絮凝剂采收油脂酵母的效能与机理研究[D]. 乔楠. 吉林大学, 2020(08)
- [3]红薯淀粉废水微生物絮凝处理及其资源化利用研究[D]. 刘雨.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4]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净化高效絮凝菌筛选及絮凝剂研究[D]. 刁欢. 安徽农业大学, 2018(04)
- [5]一株微生物絮凝剂的分离筛选鉴定及其絮凝特性的研究[D]. 王姗镒.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5)
- [6]基于松花江水源水絮凝沉淀工艺的微生物絮凝剂净水效能研究[D]. 李立欣.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
- [7]克雷伯氏菌NIII2产絮凝剂机制及其分子阳离子化修饰研究[D]. 赵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7)
- [8]厌氧后猪场废水资源化制备微生物絮凝剂[D]. 邱国良. 湖南大学, 2013(05)
- [9]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XNJA的筛选与絮凝条件优化[D]. 王融.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8)
- [10]微生物絮凝剂结构—性能关系分析及应用研究[D]. 刘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12)
标签:水处理絮凝剂论文; 絮凝沉淀论文; 聚丙烯酰胺絮凝剂论文; 酵母提取物论文; 微生物发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