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循环泵中V带传动的可靠性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吴镇[1](2020)在《魔芋精粉机传动系统设计与分析》文中认为魔芋精粉机是魔芋粉干法加工的主要设备,传动系统作为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整机的生产效率和魔芋粉加工质量。目前针对魔芋精粉机传动系统的研究较少,本文借鉴了面粉加工技术和辊式磨粉机原理,以魔芋精粉机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为:1.结合魔芋精粉加工的特性,介绍了魔芋精粉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完成魔芋精粉机传动系统各级传动方案设计,传动系统主要由第一级传动到第四级传动组成,在魔芋精粉机空载、负载工况下,研究分析了传动系统的功率传递过程,并进行了电动机、带的选型计算;2.以传动系统中各级传动为研究对象,对其中V带传动进行理论计算与分析,基于多体动力学Recurdyn软件分别建立各级传动模型,使用离散单元法建立带的模型,并结合实际工况设置参数,通过仿真分析,得到各级传动的运动参数曲线及运动规律;3.以传动系统中V带传动为研究对象,对其横向振动进行分析,建立横向振动力学模型和运动学微分方程。设置6个测量点,进行横向振动的数值仿真分析,得出各点横向振动情况,并分析不同张紧力、主动轮转速、负载工况下对横向振动的影响,得到V带传动的横向振动规律;4.以传动系统中V带、同步带传动为研究对象,对其传动噪声的产生机理进行分析,根据产生原因的不同分为振动噪声、摩擦噪声、冲击噪声及空气流动噪声,通过分析得到振动噪声是传动噪声的主要来源,并分析张紧力、主动轮转速、同步带带宽、同步带齿数等对传动噪声的影响,采取措施降低传动噪声;5.以传动系统中第二级传动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磨辊、轴承进行摩擦生热计算分析,结合传热学理论,对磨辊传热过程进行计算分析,采取设置18℃的恒温车间,以对流换热为主的散热方式,可防止魔芋颗粒因温度过高而发生糖化。通过对魔芋精粉机传动系统中各级传动设计,并对其中带传动进行理论及仿真分析,补充了魔芋精粉机传动系统上的理论分析与研究,这些理论研究对智能魔芋精粉机的开发具有工程指导意义。
左效超[2](2020)在《V型带式CVT调速特性研究及参数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V型带式CVT作为传动比连续可变的变速传动机构由于其操作简单、易于维护、速比变化连续等优点在雪橇车、沙滩车、全地形车等车辆上面得到广泛应用。V型带式CVT的参数匹配在整车动力传动系统匹配中至关重要,其速比变化规律直接影响整车的动力性及经济性。V型带式CVT传统实验设计方法存在设计试验周期长难以快速量产化等缺点,对V型带式CVT零部件参数整体调整策略的研究尚不明确。因此对V型带式CVT零部件参数匹配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工程实用价值。文章以某巴哈赛车上V型带式CVT为研究对象,对其结构原理、调速特性、参数匹配优化等核心内容进行探究。搭建相关动力学模型研究V型带式CVT调速特性。最后搭建半实物仿真台架进行实验验证,仿真及实验验证了V型带式CVT关键部件参数优化的合理性,对V型带式CVT的零部件参数匹配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巴哈赛车上某V型带式CVT,分析其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理想调速特性;(2)分析V型带式CVT传动理论,分析V带摩擦力方向角的影响。建立V型带式CVT的力学平衡方程并在MATLAB/Simulink中建模,绘制出固定零部件参数下的CVT调速曲面。基于模型分析V型带式CVT不同零部件参数对调速特性影响;(3)在Maltlab和Recurdyn中分别搭建整车纵向动力学模型及V型带式CVT动力学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将整车动力学模型与Recurdyn中建立的V型带式CVT模型联合仿真,并在几种简单工况下验证仿真模型;(4)结合发动机特性及巴哈赛车行驶工况分析V型带式CVT优化目标,基于遗传算法对V型带式CVT的主要零部件参数(调速蹄块的质量、主动轮压缩弹簧刚度、主动轮压缩弹簧预紧力、从动轮压扭弹簧刚度,从动轮压扭弹簧预紧力)进行优化;(5)联合仿真及搭建试验台架验证零部件参数优化后的V型带式CVT能否合理的匹配发动机特性及赛车行驶工况。
孙红闯[3](2019)在《基于空气涡轮和ORC的机载电冷联供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发展是衡量国家航空航天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近20年来,高超声速技术有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机载能量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机载能量的综合管理包括机载能量之间的转移和转化,如热能、冷能、电能、化学能等,对降低油耗、减轻重量、缩小体积和降低成本等有着促进作用。电能是飞行器控制、供给、导航等辅助系统运行的基础,机动飞行、隐身、激光武器等技术需要消耗百千瓦甚至兆瓦级的电能,使电力生成成为高超声速飞行面临的问题之一;同时,电子元件在外部气动热和自身散热的共同作用下,处于恶劣的热环境中,强制风冷技术作为机载电子元件最常用的冷却方式,冷源空气的来源受限,因此,电子元件冷源空气供给是高超声速飞行器面临的又一问题。为解决高超声速飞行器电力生成和冷源空气供给的问题,本文从机载能量综合利用的角度,基于空气涡轮和有机朗肯循环(ORC),构建了一个电冷联供系统,其基本原理是:空气涡轮发电的同时使空气大幅降温,ORC以空气涡轮出口空气为热源,对空气进一步降温并产出额外电能,既增加了功率又减小了燃料冷能的消耗,符合能量综合利用的思路。为确保空气涡轮高马赫条件的使用,采用燃料对空气涡轮进行冷却。首先针对构建的电冷联供系统开展了总体性能的研究,然后分别针对空气涡轮动叶冷却和ORC两大部分展开了详细的讨论。其中,针对空气涡轮动叶的冷却,研究了动叶冷却通道内碳氢燃料的流动和换热问题;针对ORC开展了实验研究,对ORC的基础性能和部件性能展开了详细的讨论,并进一步研究了透平膨胀器用于ORC的性能。通过本文的设计和研究,最终得到了一个功率为118.9k W,且具有0.292kg/s低温空气流量的电冷联供系统。相比于空气涡轮方案,既提高了20.7%的发电量,又得到了低温空气,减少了17%的冷能消耗。对于燃料冷却的空气涡轮,5g/s的流量即可实现单叶片190K以上的温降,吸热热流密度高达1.74MW/m2。进一步研究表明:动叶冷却通道内的流动特征主要由旋转数决定;在高速转动的加热通道内,离心力主导了管内压力,形成巨大的压力跨度,加之加热引起流体的温度升高,从而导致碳氢燃料物性的变化。密度的变化导致离心通道的离心力高于向心通道,表现出流动热加速效果,具有减小进出口压差的作用。为研究电冷联供系统中ORC热源空气的温度的实际变化规律,定义了ORC的热源温度利用率,表征热源实际温降和理想最大温降的比值。通过实验研究了中低温热源条件下热源温度利用率的变化规律,发现减小热源流量可以提高热源的温度利用率,进而提高热源的温降,但循环效率可能降低。同时,实验得到了各部件的性能,研究了流动损失对ORC的影响,总结了131个实验工况,建立了理论和实际循环性能参数的线性关系。实验获得了良好的部件性能和总体性能:涡卷膨胀器最高等熵效率达95.4%;轮叶泵稳定性好且无泄漏,最大等熵效率为46.2%;实验获得的ORC最高热效率为6.1%,最高净功率为1.65k W。最后,研究了透平膨胀器用于ORC的性能,提出了调节喷嘴数以拓宽透平使用范围的方法,并用CFD方法探索了R245fa/R123混合工质透平的性能。
王斌[4](2019)在《凸轮和齿扇齿条复合驱动的新型往复泵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往复泵因其自身某些独特的性能优势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尤其在石油钻井和矿山机械等工程领域中占有相当高的地位。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往复泵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结构,材料,制造工艺甚至工作原理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本文针对传统往复泵存在的结构复杂、流量波动较大,凸轮驱动往复泵寿命短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凸轮和齿扇齿条复合驱动的新型往复泵。凸轮机构和齿扇齿条机构交替工作驱动该往复泵的活塞做往复运动,使活塞实现匀加速—匀速—匀减速的运动规律。既可达到往复泵可靠换向的目的,又可实现往复泵所需的运动规律以满足往复泵流量特性的需要。该往复泵具有换向控制简单、流量压力波动小、性能可靠以及易于实现长冲程、低冲次等诸多特点。本文对凸轮和齿扇齿条复合驱动的新型往复泵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完成了新型往复泵动力端结构及总体传动方案的设计。参照传统往复泵的性能参数,设计出了新型往复泵的技术参数,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动力端主要零部件的设计,并进一步对新型往复泵动力端机构与传统曲柄滑块机构的机械传动效率进行了对比分析。(2)分析了新型往复泵活塞的运动规律,建立了单缸及三缸运动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型往复泵的流量特性,推导出了三缸瞬时流量及总瞬时流量公式,计算出了新型往复泵的流量脉动率。同时,得到了各缸活塞组件相位误差角与流量脉动率之间的关系。(3)基于水动力学计算出新型往复泵工作过程中作用于活塞表面的压力变化规律,采用RecurDyn软件对新型三缸往复泵进行了刚体动力学仿真,得到了活塞的速度、位移以及输入轴转矩,并与理论设计值进行对比分析。(4)在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动力端部件工作过程中的变形,对新型三缸往复泵进行了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并与刚体动力学仿真及理论设计值进行对比分析。
黄达[5](2019)在《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机构设计与仿真分析》文中指出心脑血管疾病致死率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介入手术相对传统手术优势明显,而人工手术对医生的伤害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以及公司对微创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的研究,以实现解放人手,利用机器的智能化、精准化规划手术规程,提高精度、降低风险,实现机器人实施手术的目标。设计、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手术机器人系统意义重大。总结现有问题基础上,结合具体手术操作需要,设计了一套手术机器人系统,其中包括推进装置、操作装置和定位机械臂。具体工作及成果如下:首先,根据医生操作的舒适性及手法习惯,设计一种操作装置,并对其性能参数进行详细计算;研究主从控制操作系统。此装置采用磁粉制动器提供制动力矩实现力反馈功能,相比较电机提供制动力矩方式,可避免“手抖”问题,提高安全性和精确性。其次,针对现有推进装置存在的问题,结合手术特点,设计一种夹丝压杆结构精确夹持导管导丝并解决了消毒问题;针对夹丝压杆结构的轴向进给和周向旋转,详细设计了以同步带和摩擦轮传动的推进装置,从而实现导管导丝的轴向进给和周向旋转;以杠杆原理实现力信号的采集。再次,设计一种模块化轻型机械臂作为定位机械臂,采用电机直驱,结构简单,内置扭矩传感器,可利用人手在其工作空间内拖曳达到目标位姿;对其进行运动学正反解计算以及工作空间仿真;然后对其进行静力学仿真验证。最后,研究同步带质量、张紧力对推进装置动态特性的影响,发现质量越小、张紧力越高对推进装置性能越有利;利用ANSYS拓扑优化对部分零部件进行轻量化分析并优化设计,减轻装置整体质量,仿真验证关键零部件的强度、刚度等安全性能;对同步带振动问题展开分析,分析同步带传动系统的模态,计算验证推进装置传动部分设计的合理性。
林如梦[6](2019)在《电封闭传动带疲劳寿命试验系统设计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机电行业发展迅速,对电机(发动机)和传动装置的精确性、平衡性以及安静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因此对传动带性能和质量的要求越发严苛,传动带性能和质量决定着带传动系统能否高效长久的工作。传动带疲劳寿命试验台作为传动带性能测试装置,其性能直接影响对传动带性能参数的评价。所以,对传动带疲劳寿命试验系统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传动带疲劳寿命试验的电封闭试验台及其测控系统进行研究,在结合国家标准分析试验原理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共用直流母线技术、模糊PID控制、试验台机械系统、测控系统控制方案及软件设计等内容,分析本试验系统实际需求,完成电封闭传动带疲劳寿命试验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其中,利用三维软件Solidworks设计出试验系统的机械部分,对张紧机构和输入输出轴结构进行详细设计,且对输入输出轴进行强度校核与有限元模态分析,以保证系统稳定性。对试验测控系统进行总体分析,详细介绍驱动/加载电机、变频器、传感器、控制器、数据传输系统和人机界面系统等硬件设备的选择,根据测控系统的控制要求,完成系统的控制电路图及电控柜的设计,并以TIA博途V15软件作为测控系统软件开发工具,完成系统PLC程序及触摸屏程序的编写。完成转速/转矩闭环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保证了试验测试系统的控制精度。基于Matlab-Simulink模块对矢量控制系统及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分析,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
李杰[7](2016)在《基于一种两层、多孔式磁性新型V带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在工程中广泛使用着的普通V带大多是三层、实心式V带结构,这种V带在结构上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与缺陷,如V带的断面为三层组合式结构,它的上下层是胶体、中间是抗拉体,V带在位于带轮处进行弯曲运动时,V带组合结构中抗拉体与胶体的接触层处容易产生滑移错位;V带的弯曲柔性相对差、弯曲应力大;V带的无效质量相对多、离心应力大;V带与带轮间相对摩擦力小、V带的传动能力低。另外在很多权威教科书、获奖教材中对V带传动进行设计计算时参数确定的设计步骤也存在着不足,V带传动设计结果与工程实际应用有较大差异;设计的V带传动大都没能实现理论所期望的严格数值下的过载打滑,没有真正起到V带传动“安全保护器”的作用。针对普通V带结构和教科书中V带参数设计步骤的不妥,本研究提出了一种两层、空心、磁性包布式的新型V带结构,并给出了V带传动最佳设计参数确定的设计步骤。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两大部分:V带结构改进性研究:将V带的三层实体结构,改为两层空心式结构,降低了V带制造成本,改善了V带加工制造的工艺性;V带中性层最优设计,将中性层确定在抗拉体与胶体的分界线上,有效地发挥了V带抗拉体的承载能力,减少V带抗拉体与胶体滑移脱落的危险;将V带的内层胶体处适度间隔设计为数排圆柱孔,减轻了无效胶体的重量,增加了V带的弯曲柔性,有效地减少V带传动的离心拉应力;V带包布采用磁性橡胶材料,除了固定抗拉体与胶体外,能增加V带与带轮的吸附力,增加V带的承载能力。在V带结构改进、理论分析的同时,采用了ANSYS软件进行建模,进行了应力模拟测试,给出了测试结果,从而在理论上对V带的新理论、新设计提供了支持依据。V带传动的最佳设计方法与设计步骤:本研究改变了原来V带设计中,率先查图盲目确定V带型号,然后再确定其它参数的设计步骤。而是依据工作机应用特点,先确定大离散性的参数,如带的根数,然后再协调确定带的型号、带轮直径和带长,并可以按不同的带的根数,得到诸多个方案提供优选,从而为V带传动设计的最优化提供了很好的保障。本设计理念及设计步骤能保证设计结果恰好近似达到理想的设计临界状态,真正实现V带传动起到“过载保护器”的作用。通过对V带结构、性能的分析与研究,本文设计出一种两层、多孔式磁性新型V带,并且改进了V带的计方法和步骤,提出了最佳设计的方法步骤。从而解决了传统的三层、实心式普通V带的缺陷与不足,解决了教科书中V带传动设计步骤存在的不妥。
闫扬义[8](2016)在《多级斜盘柱塞式气泵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严重,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技术被研究得越来越多。气压储能式制动能量回收技术就是通过气泵将汽车的制动能量转化为压缩气体的压力能并储存起来以便重复利用。气泵作为气压储能式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中的关键元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决定了制动能量回收的效率,因此,对应用于气压储能式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高压气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本文旨在对应用于气压储能式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气泵进行探索性研究与设计。因为气压储能式制动能量回收技术与液压储能式制动能量回收技术的原理基本相同,其中用于回收制动能量的气泵/液压泵的特点及应用非常相似,所以本文查阅了大量国内外与液/气压储能式制动能量回收技术相关的文献资料,阐述了其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其中用于回收制动能量的液压泵/气泵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通过对比分析各种结构型式的气泵的特点及应用场合,并参考应用于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液压泵/气泵的一些关键参数的设计指标,设计了一种多级斜盘柱塞式气泵。根据双向斜盘式气泵的结构特点及其柱塞的相对运动规律,将气泵内的气缸进行分级组合,并在前、后气缸盖处通过单向阀配流将同一级气缸并联连接,相邻级气缸串联连接,实现了四级压缩,将多级压缩技术应用于斜盘式轴向柱塞泵。该多级斜盘柱塞式气泵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总压缩比高、平衡性能好、振动噪声小、容易实现高转速等优点。论文阐述了气泵的总体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重点讲解了气泵中柱塞组件、配流方式、冷却系统及润滑系统的设计,对气泵工作过程中柱塞的运动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对其中柱塞和斜盘等关键零部件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计算。根据变质量系统热力学的基本原理,首先,建立了气泵工作过程中任意单个气缸内伴有气体泄漏和不稳定传热耦合作用影响的气体压缩与膨胀热力过程的数学模型,运用MATLAB软件中的四阶龙格库塔算法对其进行数值求解,得到了气泵工作过程中任意单个气缸内气体质量、压力与温度随主轴转角的变化规律曲线,并分别讨论了气体泄漏、不稳定传热及其耦合作用对气体压缩与膨胀过程的影响。其次,在此基础上计算分析了气泵整机在多级压缩工作过程中气体压力与温度两方面的热力特性,得到了多级斜盘柱塞式气泵工作过程的p-V图和T-s图,并从节省压缩气体指示功和降低排气温度两个方面分别对比分析了多级压缩相对于单级压缩的优点。最后,加工制造了一台实验用多级斜盘柱塞式气泵的样机,设计了气泵的实验方案,搭建了实验平台,为接下来气泵的工作性能台架试验和气泵的制动能量回收汽车惯性试验台模拟试验做了一定的准备工作。
张飞[9](2013)在《多V带传动驱动力分配及其磨损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关于带传动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其实用技术,关于多V带同时驱动的理论研究工作较少。本论文通过理论分析认为:各V带及V带轮加工制造误差引起各V带张力分配不匀,而张力分配不匀与磨损不匀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如果出现某个或某些V带加剧磨损,传动变为恶性循环,相反,如果各V带的磨损趋于均匀,传动便是良性的磨合运转。在多V带传动设计计算方面,应该合理设计传动参数,使得各V带分配张力更加合理,使用寿命则更容易达到预期,这样才能使得传动效果最大化的接近理想情况。本文首先分析了多V带传动中张力分配不匀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主动轮槽加工偏差、从动轮槽加工偏差以及V带制造误差。以上误差使得各V带张紧后拉伸变形不同,也就是张力分配不同,其拉伸变形情况符合胡克定律,以此推导出某V带紧边、松边的张力与理想平均分配张力的偏差公式。其次分析了V带张力分配与磨损的关系。V带传动在主动轮与从动轮上都会发生弹性滑动,引起弹性滑动是V带紧边与松边张力相互过渡引起的,由此可推导出滑动速度与张力变化量的关系式,V带的弹性滑动速度与其所对应的摩擦力的乘积便是磨损功率,通过驱动轮转动一周关于传动时间积分,可得到轮转一周的磨损功,通过Arechard公式便可得到磨损体积,将磨损体积通过几何变换为磨损深度。而后研究了V带的磨损规律。通过建立磨损深度与运行周期的关系式模型,结合张力分配偏差公式,以此推得磨损深度与V带制造误差、带轮加工偏差以及运行周期的关系式,通过对关系式的探讨,可研究V带的磨损规律,如随着运行,误差越来越大,则属于恶性加剧磨损,反之为良性磨合运转。建立了多V带传动中预测传动寿命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了提高V带传动寿命的方法。影响各V带寿命的因素较多,有带传动设计计算公式的缺陷、各V带及其带轮槽的加工几何尺寸偏差、两带轮的安装定位偏差等,通过对各因素对V带寿命的影响分析,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可以较好的预测多V带传动寿命。提出了多V带传动优化设计方法。将可靠性设计与优化设计相结合的理论应用于多V带传动,对多V带传动的设计进行目标约束,传动中心距约束、带速约束、带轮直径约束等,通过可靠性优化设计不仅使带传动满足目标约束要求,传动可靠度达到0.99,为实际设计提供参考。论文还应用UG二次开发的功能,建立V带轮设计CAD,输入相关带轮参数,即可得到相应的带轮三维模型。并且通过此功能在UG中建立了存在误差的多V带传动组装模型,用ANSYS对其进行了简单静力学分析,形象的说明了存在误差影响各V带初始张力分配。
侯越强[10](2013)在《平行管道外周向翻转除垢机器人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管道运输已经广泛应用到国民生产,“三高”原油长距离管道输送中由于原油流动性差通常采用平行直导热管式加热炉加热输送,但由于燃烧控制不佳而导致的导热管结焦会严重影响热交换效率,本文在比较国内外管道作业机器人的结构和功能的前提下,设计了一种翻转式炉膛清扫机器人,适应加热炉内导热管平行分布且在管道间没有连接的特殊结构,能在平行管道间有完全借助自身的结构实现绕管道翻转换道和沿着管道行进,可用于平行直管加热炉炉膛内管道的自动清灰,将工人从高粉尘的恶劣清扫工作环境中解脱出来,大大降低了工作强度。本机器人包括行走机构、清扫机构和翻转机构三个模块。行走机构为轮式结构,包括夹紧和放松两种工作状态,夹紧状态时保证机器人的可靠定位及移动所需的力的支持;放松状态则为环管道翻转运动提供方便,不产生额外的翻转阻力,由于两种状态需要频繁转换,采用力封闭的支持方式提高转换的灵活性和可靠性。清扫机构从刷丝自身相关参数、刷子的操作参数等方面对影响刷子清扫效果的因素进行了讨论,以定量控制接触压力和清扫速度等因素,实现机器人的清灰面积率达到85%以上。翻转机构利用摩擦力实现环管道运动,采用双主动轮并联驱动方式的解决方案,克服了皮带打滑,并从动角特性和伸长量特性定量分析方案的有效性。本文对行走、翻转、清扫等主要工作状态进行了受力分析,为合力排布驱动源、优化控制系统结构及其适应性提供了基础。针对机器人出现的故障和问题,分析故障原因,并进行了优化和改进,经实验验证,证实了改进方案的有效性和冗余性,基本具备了自动清扫平行直导热管式加热炉的能力,可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二、循环泵中V带传动的可靠性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循环泵中V带传动的可靠性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魔芋精粉机传动系统设计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魔芋粉加工设备研究现状 |
1.2.2 辊式磨粉机传动方面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魔芋精粉机传动系统及理论分析 |
2.1 魔芋精粉机 |
2.1.1 魔芋精粉机组成 |
2.1.2 魔芋精粉机工作原理 |
2.2 魔芋精粉机传动系统方案设计 |
2.2.1 电动机与快辊间传动方案 |
2.2.2 快、慢辊间传动方案 |
2.2.3 快、慢辊间传动的驱动方式 |
2.2.4 慢辊与前喂料辊间传动方案 |
2.2.5 前、后喂料辊间传动方案 |
2.3 传动系统功率传递分析 |
2.3.1 空载时传动系统功率传递 |
2.3.2 负载时传动系统功率传递 |
2.4 主要零部件选型计算 |
2.4.1 电动机选型计算 |
2.4.2 V带选型计算 |
2.4.3 齿楔带选型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传动系统中带传动原理及动态分析 |
3.1 V带传动原理分析 |
3.1.1 当量摩擦系数 |
3.1.2 受力分析 |
3.2 基于Recurdyn带传动建模 |
3.2.1 介绍Recurdyn软件 |
3.2.2 带传动建模方法 |
3.3 第一级传动动态仿真分析 |
3.3.1 建立第一级传动仿真模型 |
3.3.2 动态仿真分析 |
3.3.3 V带拉力对比分析 |
3.4 第二级传动动态仿真分析 |
3.5 第三级传动仿真分析 |
3.6 第四级传动仿真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传动系统中带传动振动分析 |
4.1 带传动的振动理论分析 |
4.1.1 建立V带横向振动模型 |
4.1.2 静态下横向振动的固有频率 |
4.1.3 动态下横向振动的固有频率 |
4.2 V带横向振动仿真分析 |
4.3 不同工况对横向振动的影响 |
4.3.1 不同张紧力 |
4.3.2 不同主动轮转速 |
4.3.3 不同从动轮负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传动系统中带传动噪声分析 |
5.1 声学基本概念 |
5.1.1 声强、声功率、声压 |
5.1.2 声级 |
5.2 带传动噪声类型 |
5.3 带传动噪声理论分析 |
5.3.1 冲击噪声分析 |
5.3.2 振动噪声分析 |
5.3.3 摩擦噪声分析 |
5.3.4 空气流动噪声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传动系统中第二级传动热分析 |
6.1 摩擦生热分析 |
6.1.1 磨辊与魔芋颗粒摩擦生热 |
6.1.2 轴承摩擦生热 |
6.2 传热学基本理论 |
6.3 磨辊传热分析 |
6.3.1 磨辊热传导分析 |
6.3.2 磨辊对流换热分析 |
6.3.3 磨辊热辐射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V型带式CVT调速特性研究及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V型带式CVT结构及工作原理 |
2.1 V型带式CVT基本结构 |
2.1.1 主动轮结构组成 |
2.1.2 从动轮结构组成 |
2.1.3 V型橡胶带结构 |
2.2 V型带式CVT工作原理 |
2.3 V型带式CVT理想调速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V型带式CVT力学模型 |
3.1 V带传动分析 |
3.1.1 V带传动受力 |
3.1.2 V带传动几何关系 |
3.1.3 V带摩擦力方向角研究 |
3.2 V型带式CVT的轴向加压模型 |
3.3 V型带式CVT的带轮模型 |
3.3.1 主动轮处的轴向压力 |
3.3.2 从动轮处的轴向压力 |
3.3.3 轴向加压模型简化 |
3.4 V型带式CVT的双轮模型 |
3.5 CVT型带式CVT参数对速比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Simulink和 Recurdyn的巴哈赛车纵向动力学仿真 |
4.1 动力学建模理论 |
4.2 巴哈赛车动力传动系统 |
4.2.1 巴哈赛车动力传动系统结构 |
4.3 巴哈赛车行驶工况 |
4.4 巴哈赛车Simulink纵向动力学建模 |
4.4.1 巴哈赛车传动系统数学建模 |
4.4.2 巴哈赛车Simulink纵向动力学仿真 |
4.5 V型带式CVT Recurdyn动力学建模 |
4.5.1 动力学建模理论 |
4.5.2 V型带式CVT建模 |
4.5.3 V型带式CVT模型验证 |
4.6 Simulink与 Recuydyn纵向动力学联合仿真 |
4.6.1 平路工况仿真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V型带式CVT参数优化及试验验证 |
5.1 车辆参数优化方法 |
5.2 V型带式CVT优化目标 |
5.2.1 赛车行驶工况简化 |
5.2.2 发动机特性匹配 |
5.2.3 V型带式CVT优化目标 |
5.3 V型带式CVT零部件参数优化 |
5.3.1 优化算法设计 |
5.3.2 参数优化约束条件 |
5.3.3 确定适应度函数 |
5.3.4 遗传算法参数优化 |
5.4 参数匹配试验验证 |
5.4.1 整车联合仿真 |
5.4.2 V型带式CVT台架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于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3)基于空气涡轮和ORC的机载电冷联供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机载电力生成研究现状 |
1.2.2 机载冷源及电子元件冷却方法研究现状 |
1.2.3 涡轮叶片冷却研究现状 |
1.2.4 ORC发电研究现状 |
1.3 研究现状分析及现存问题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机载电冷联供系统方案构建及分析 |
2.1 引言 |
2.2 基于空气涡轮和ORC的电冷联供系统方案构建 |
2.2.1 空气涡轮联合ORC的方案构建思路 |
2.2.2 电冷联供系统方案及原理 |
2.3 电冷联供系统用高温ORC理想性能分析 |
2.3.1 ORC能量分析理想模型 |
2.3.2 高温ORC构建及定冷热源工况参数优化 |
2.3.3 高温ORC蒸发过程数值模拟 |
2.4 电冷联供系统用空气涡轮气动性能 |
2.4.1 单级大膨胀比空气涡轮结构设计 |
2.4.2 空气涡轮气动性能数值模拟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空气涡轮动叶燃料旋转冷却数值研究 |
3.1 引言 |
3.2 动叶冷却方案及燃料旋转冷却的效果分析 |
3.2.1 高马赫数高温空气涡轮的冷却需求分析 |
3.2.2 空气涡轮动叶冷却方案及物理模型 |
3.2.3 碳氢燃料冷却涡轮动叶数值模拟分析 |
3.3 旋转通道内流动特征理论基础 |
3.3.1 理论基础简介 |
3.3.2 旋转数对流场的影响 |
3.4 旋转通道分流与汇流流动特征 |
3.4.1 空气涡轮转子内冷却通道物理模型 |
3.4.2 旋转通道分流腔与汇流腔流动特征 |
3.5 物性变化对碳氢燃料旋转通道内流动换热的影响 |
3.5.1 物理模型及工质物性二元多项式拟合 |
3.5.2 采用状态方程与多项式拟合的对比 |
3.5.3 碳氢燃料旋转冷却热加速效应 |
3.5.4 流量对碳氢燃料旋转冷却流动换热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ORC系统及部件性能实验和数值研究 |
4.1 引言 |
4.2 ORC?分析理想模型 |
4.3 ORC实验系统 |
4.3.1 循环回路及设备 |
4.3.2 实验不确定度分析 |
4.4 ORC基础性能及热源温降规律实验研究 |
4.4.1 定热源流量ORC性能实验研究 |
4.4.2 ORC热源温度利用率实验研究 |
4.5 实际循环中部件性能对ORC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
4.5.1 实验工况和稳态数据样本 |
4.5.2 ORC主要部件性能实验研究 |
4.5.3 换热器流动损失对系统性能影响 |
4.6 透平膨胀器用于小功率ORC系统的数值研究 |
4.6.1 工质 |
4.6.2 透平降低转速增宽范围的研究 |
4.6.3 混合工质透平性能探索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冷联供系统总体性能 |
5.1 引言 |
5.2 电冷联供系统总体性能的研究 |
5.2.1 热源温度对ORC性能的影响 |
5.2.2 电冷联供系统总体热力学性能分析 |
5.3 电冷联供系统性能提升的研究 |
5.3.1 空气涡轮气动性能的提升 |
5.3.2 电冷联供系统冷能的提升 |
5.4 电冷联供系统功重比的估计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凸轮和齿扇齿条复合驱动的新型往复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往复泵研究及发展现状 |
1.3 几种传统往复泵 |
1.3.1 曲柄滑块机构往复泵 |
1.3.2 凸轮机构往复泵 |
1.3.3 液压驱动往复泵 |
1.3.4 直线电机往复泵 |
1.4 齿轮齿条式往复泵的研究及发展 |
1.4.1 齿轮、齿条传动的柱塞泵 |
1.4.2 齿扇齿条往复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5.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本文技术路线 |
1.5.3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凸轮和齿扇齿条复合驱动的新型往复泵总体方案及主要零部件设计 |
2.1 总体方案设计 |
2.1.1 新型往复泵的工作原理 |
2.1.2 传动方案设计及电机选型 |
2.2 往复泵基本性能参数 |
2.2.1 往复泵的流量 |
2.2.2 往复泵的压力 |
2.2.3 往复泵的功率 |
2.3 主要结构参数的设计 |
2.3.1 活塞平均速度u_m的选择 |
2.3.2 冲次n的选择 |
2.3.3 冲程s的选择 |
2.3.4 活塞直径D及程径比ψ的选择 |
2.4 动力端主要零部件设计 |
2.4.1 凸轮设计 |
2.4.2 齿扇设计 |
2.4.3 齿条组件设计 |
2.4.4 轴承设计 |
2.5 凸轮和齿扇齿条机构与曲柄滑块机构动力传输性能对比 |
2.5.1 曲柄滑块机构机械传动效率 |
2.5.2 凸轮和齿扇齿条复合驱动机构的机械传动效率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凸轮和齿扇齿条复合驱动的新型往复泵运动及流量特性分析 |
3.1 新型往复泵运动学分析 |
3.1.1 单缸运动规律分析 |
3.1.2 单缸运动学模型 |
3.1.3 三缸运动学模型 |
3.1.4 实例计算分析 |
3.2 新型往复泵流量特性分析 |
3.2.1 瞬时流量分析 |
3.2.2 流量脉动分析 |
3.2.3 相位误差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凸轮和齿扇齿条复合驱动的新型往复泵动力学分析及刚体动力学仿真 |
4.1 新型往复泵动力学分析 |
4.1.1 吸入过程动力端载荷计算 |
4.1.2 排出过程动力端载荷计算 |
4.2 新型往复泵输入轴转矩计算 |
4.2.1 单缸输入轴转矩计算 |
4.2.2 三缸输入轴转矩计算 |
4.3 新型往复泵刚体动力学仿真 |
4.3.1 结构及仿真参数 |
4.3.2 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建立 |
4.3.3 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凸轮和齿扇齿条复合驱动的新型往复泵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 |
5.1 RecurDyn软件简介 |
5.2 FFlex有限元柔性体建模 |
5.3 刚柔耦合样机建立 |
5.3.1 创建约束 |
5.3.2 柔性体建模 |
5.4 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 |
5.4.1 刚体动力学与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结果对比 |
5.4.2 动力端整体应力分布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
(5)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机构设计与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微创介入手术机器人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状态 |
1.4 课题来源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操作装置设计 |
2.1 引言 |
2.1.1 微创介入手术介绍 |
2.1.2 微创介入手术机器人 |
2.2 操作装置结构设计分析 |
2.2.1 设计指标 |
2.2.2 现有操作装置存在的问题 |
2.3 操作装置力反馈方案分析 |
2.3.1 磁粉离合器原理和特性 |
2.3.2 磁粉制动器参数选取 |
2.4 操作装置机构设计 |
2.4.1 结构设计及选型 |
2.4.2 整机性能参数 |
2.5 主从操作系统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定位机械臂结构设计及分析 |
3.1 引言 |
3.2 定位机械臂结构设计 |
3.2.1 项目技术指标 |
3.2.2 定位机械臂结构选择 |
3.2.3 模块化轻型机械臂 |
3.3 定位机械臂仿真分析 |
3.3.1 运动学分析 |
3.3.2 工作空间分析 |
3.4 静力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推进装置设计 |
4.1 引言 |
4.2 推进装置结构设计分析 |
4.2.1 设计要求 |
4.2.2 现有机构存在的问题 |
4.3 推进装置构型分析及结构设计 |
4.3.1 推进装置构型分析 |
4.3.2 推进装置整体设计 |
4.3.3 夹持导丝结构设计 |
4.3.4 轴向移动及周向转动结构设计 |
4.3.5 摆动测力结构设计 |
4.3.6 消毒功能的实现 |
4.4 推进装置的性能参数 |
4.4.1 元器件选型 |
4.4.2 整机性能参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推进装置仿真及分析 |
5.1 引言 |
5.2 基于ADAMS的机构动特性仿真分析 |
5.2.1 ADAMS软件介绍 |
5.2.2 仿真分析 |
5.3 基于WorkBench的强度及轻量化分析 |
5.3.1 可移动底板的轻量化分析 |
5.3.2 可摆动底座的轻量化分析 |
5.3.3 底座的轻量化分析 |
5.3.4 夹丝帽强度分析 |
5.3.5 夹丝杆强度分析 |
5.4 推进装置同步带直线传动振动分析 |
5.4.1 横向振动分析 |
5.4.2 同步带驱动模态分析 |
5.4.3 纵向振动分析 |
5.4.4 避免共振数值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项目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6)电封闭传动带疲劳寿命试验系统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目的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电封闭传动带疲劳寿命试验系统总体设计与工作原理 |
2.1 传动带疲劳寿命试验国标要求 |
2.1.1 汽车同步带疲劳寿命试验国标要求 |
2.1.2 V带疲劳寿命试验国标要求 |
2.1.3 汽车多楔带疲劳寿命试验国标要求 |
2.2 电封闭传动带疲劳寿命试验系统总体技术参数 |
2.3 试验台机械系统结构及原理 |
2.4 试验台测控系统组成与原理 |
2.5 测控系统闭环PID控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封闭传动带疲劳寿命试验系统调速与加载原理 |
3.1 三相异步电机运行状态及调速方式分析 |
3.1.1 三相异步电机运行状态 |
3.1.2 三相异步电机调速方式 |
3.2 三相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
3.2.1 三相异步电机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3.2.2 三相异步电机在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3.3 驱动电机矢量控制 |
3.3.1 矢量控制的原理 |
3.3.2 转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的原理 |
3.3.3 驱动电机转子磁链观测 |
3.3.4 加载电机定子磁链观测 |
3.4 加载电机直接转矩控制 |
3.4.1 直接转矩控制的原理 |
3.4.2 电压空间矢量与磁链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封闭传动带疲劳寿命试验系统机械系统设计 |
4.1 试验系统平台结构设计 |
4.2 试验系统张紧装置结构设计 |
4.2.1 三轮疲劳试验时张紧装置结构设计 |
4.2.2 两轮疲劳试验时张紧装置结构设计 |
4.3 试验系统输入输出轴设计 |
4.4 输入输出轴有限元模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封闭传动带疲劳寿命试验系统测控系统硬件设计 |
5.1 驱动、加载单元选型设计 |
5.1.1 驱动、加载电机的选型 |
5.1.2 驱动、加载电机变频器选型 |
5.2 测控元件选型设计 |
5.2.1 控制器选型 |
5.2.2 辅助设备选型 |
5.2.3 触摸屏选型 |
5.3 测控系统的硬件电路 |
5.3.1 试验系统主电路 |
5.3.2 PLC控制电路 |
5.3.3 电控柜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电封闭传动带疲劳寿命试验系统测控系统软件设计 |
6.1 测控系统总体控制要求 |
6.2 测控系统设备通信 |
6.3 测控系统PLC程序部分 |
6.3.1 主程序块设计 |
6.3.2 自动模式下PID的编程设计 |
6.4 测控系统触摸屏程序部分 |
6.4.1 触摸屏界面设计 |
6.4.2 触摸屏变量设置 |
6.5 测控系统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6.5.1 模糊PID控制器结构设计 |
6.5.2 输入输出变量的模糊化 |
6.5.3 模糊控制规则表的建立 |
6.5.4 PID参数在线自动校正流程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系统仿真与试验研究 |
7.1 系统仿真 |
7.1.1 驱动电机矢量控制仿真 |
7.1.2 加载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仿真 |
7.1.3 模糊PID控制仿真 |
7.2 试验系统调试及试验步骤 |
7.2.1 试验系统调试 |
7.2.2 试验步骤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工作总结 |
创新点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一种两层、多孔式磁性新型V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带传动简介 |
1.1.1 带传动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
1.1.2 带传动的传动特点、类型和失效形式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3 带传动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1.4.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4.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新型V带结构创新性研究 |
2.1 传统普通V带的结构 |
2.2 新型V带结构研究的创新点 |
2.3 本章小结 |
3 新型V带两层结构设计的原理及中性层计算 |
3.1 新型V带两层结构设计的原理 |
3.2 V带不同结构中性层位置的计算 |
3.2.1 三层、实心式普通V带截面结构及中性层计算 |
3.2.2 两层、实心式V带截面结构及中性层计算 |
3.2.3 两层、多孔式新型V带截面结构及中性层计算 |
3.2.4 不同的V带截面结构中性层位置的比较 |
3.3 本章小结 |
4 新型V带结构胶体处圆柱孔的设计及ANSYS分析 |
4.1 新型V带结构内周胶体圆柱孔的设计 |
4.2 V带内周胶体处设计圆柱孔对V带传动性能的影响 |
4.3 V带内周胶体处设计圆柱孔时的ANSYS Workbench分析 |
4.3.1 ANSYS Workbench分析软件的介绍 |
4.3.2 有限元分析的流程 |
4.3.3 V带传动实体模型的建立 |
4.3.4 有限元实体模型的加载及应力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V带磁性包布 |
5.1 V带包布改用磁性橡胶材料的原因 |
5.2 V带包布改用磁性橡胶材料的作用 |
5.3 本章小结 |
6 V带传动最佳设计方法与设计步骤 |
6.1 V带传动设计的理论依据 |
6.2 目前V带传动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不妥之处 |
6.2.1 采用传统V带设计其设计结果不能起到V带严格的过载保护作用 |
6.2.2 V带型号确定过于简单粗糙 |
6.2.3 V带传动小带轮直径选择太盲目 |
6.2.4 V带根数取舍不妥当 |
6.3 V带传动新的设计理念 |
6.3.1 V带根数、带长、带长修正系数KL、包角系数Kα的初步确定 |
6.3.2 带的型号、带轮直径及带长的同时协调确定 |
6.4 V带设计实例与设计效果对比 |
6.4.1 传统V带设计方法、设计步骤及设计结果 |
6.4.2 新理论V带设计方法、设计步骤、设计结果 |
6.4.3 新设计方法与传统设计方法设计结果的对比 |
6.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多级斜盘柱塞式气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可行性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研究目标和方法 |
2 斜盘柱塞式气泵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
2.1 气压储能式制动能量回收用气泵的特性分析与选型 |
2.2 双向斜盘柱塞式气泵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
2.3 双向斜盘柱塞式气泵的特点及应用 |
2.3.1 双向斜盘柱塞式气泵的特点 |
2.3.2 双向斜盘柱塞式气泵的应用 |
2.4 单级压缩 |
2.4.1 单级压缩的概念及原理 |
2.4.2 单级压缩的特点及应用 |
2.5 两级压缩与多级压缩 |
2.5.1 两级压缩与多级压缩的概念及原理 |
2.5.2 多级压缩的特点 |
2.5.3 多级压缩的级数选择 |
2.5.4 多级压缩各级压缩比的分配 |
2.6 本章小结 |
3 多级斜盘柱塞式气泵的结构设计 |
3.1 气泵的总体结构设计及工作原理 |
3.1.1 气泵的总体结构设计 |
3.1.2 气泵的工作原理 |
3.2 气泵柱塞组件的设计 |
3.3 气泵配流方式的设计 |
3.4 气泵冷却系统的设计 |
3.5 气泵润滑系统的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4 多级斜盘柱塞式气泵的运动及动力特性分析 |
4.1 柱塞的运动特性分析 |
4.2 柱塞的受力分析 |
4.3 斜盘及主轴的受力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多级斜盘柱塞式气泵的热力特性分析 |
5.1 任意单个气缸内气体压缩与膨胀过程的热力特性数值分析 |
5.1.1 数学模型的建立 |
5.1.2 模型的求解 |
5.1.3 气体泄漏对压缩与膨胀过程的影响 |
5.1.4 热交换对压缩与膨胀过程的影响 |
5.2 整机四级压缩工作过程中气体的热力特性数值分析 |
5.2.1 数学模型的建立 |
5.2.2 模型的求解 |
5.3 本章小结 |
6 多级斜盘柱塞式气泵的实验方案设计 |
6.1 气泵的样机制作 |
6.2 气泵的运动及热力性能台架实验 |
6.2.1 实验的总体方案设计 |
6.2.2 实验台的搭建及元器件的选型与制作 |
6.3 气泵的制动能量回收汽车惯性试验台模拟实验 |
6.3.1 实验的总体方案设计 |
6.3.2 实验台的搭建及元器件的选型与制作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9)多V带传动驱动力分配及其磨损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带传动研究概述 |
1.2 国外带传动研究概述 |
1.3 本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多V带传动中张力分配分析 |
2.1 多V带传动相关的误差 |
2.2 传动参数偏差与驱动力分配关系 |
2.2.1 轮槽加工误差对张力分配的影响 |
2.2.2 V带的制造误差对张力分配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V带的磨损与张力分配关系 |
3.1 多V带传动磨损模型建立 |
3.1.1 V带弹性滑动速度 |
3.1.2 弹性滑动磨损功 |
3.1.3 磨损量确定 |
3.2 张力分配与磨损量关系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V带传动磨损规律分析 |
4.1 磨损规律研究 |
4.2 磨损属性分析 |
4.3 模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V带传动中影响其寿命的因素分析 |
5.1 V带寿命预测模型 |
5.2 多V带传动中影响寿命的因素 |
5.3 数值模拟 |
5.4 提高多V带传动使用寿命的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多V带传动的参数优化 |
6.1 多V带传动可靠度分析 |
6.2 多V带传动参数优化 |
6.2.1 优化目标函数 |
6.2.2 约束条件 |
6.2.3 Matlab求解 |
6.3 V带轮参数优化 |
6.3.1 带轮三维实体参数化建模 |
6.3.2 人机接口创建 |
6.3.3 回调函数创建 |
6.4 多V带传动静力学模拟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问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期间的论文成果 |
致谢 |
(10)平行管道外周向翻转除垢机器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管外机器人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机器人结构 |
2.1 机器人工作环境及基本要求 |
2.1.1 工作环境 |
2.1.2 基本的技术要求 |
2.2 机器人的构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行走机构 |
3.1 行走机构 |
3.1.1 行走方式 |
3.1.2 支撑方式 |
3.1.3 行走机构的设计 |
3.2 行走机构受力分析 |
3.3 实验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清扫机构 |
4.1 对清扫机构的要求 |
4.2 清扫机构的设计 |
4.3 清扫机构的功率分析 |
4.4 清扫效果及技术指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翻转机构 |
5.1 翻转机构中存在的问题 |
5.2 对翻转机构的改进方案 |
5.3 可靠性分析 |
5.3.1 带传动可靠性指标 |
5.3.2 强度校验和可靠性 |
5.3.3 打滑 |
5.4 实验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控制系统 |
6.1 控制系统的基本设想 |
6.2 行走机构控制 |
6.3 清扫机构控制 |
6.4 翻转机构控制 |
6.5 机器人控制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循环泵中V带传动的可靠性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魔芋精粉机传动系统设计与分析[D]. 吴镇.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1)
- [2]V型带式CVT调速特性研究及参数优化[D]. 左效超.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3]基于空气涡轮和ORC的机载电冷联供系统研究[D]. 孙红闯.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4]凸轮和齿扇齿条复合驱动的新型往复泵的研究[D]. 王斌.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5]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机构设计与仿真分析[D]. 黄达. 燕山大学, 2019
- [6]电封闭传动带疲劳寿命试验系统设计与研究[D]. 林如梦. 长春理工大学, 2019(01)
- [7]基于一种两层、多孔式磁性新型V带的研究[D]. 李杰. 青岛科技大学, 2016(08)
- [8]多级斜盘柱塞式气泵的研究[D]. 闫扬义. 郑州大学, 2016(02)
- [9]多V带传动驱动力分配及其磨损规律研究[D]. 张飞. 青岛理工大学, 2013(S1)
- [10]平行管道外周向翻转除垢机器人设计[D]. 侯越强. 天津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