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层通讯员的不足之处(论文文献综述)
邹炙林[1](2021)在《全媒体视阈下康巴藏语方言区县级融媒体融合困境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张玉玲[2](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历经百年而初心如始,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始终以自我革命的精神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不断提高全党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如何破解“历史周期律”,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和国家自我监督、拒腐防变的新路,一直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就是中国共产党成功探索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概括。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本源、传承中国传统监察思想的历史基因、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和显着优势的监督体系,是能够保持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推动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始终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社会主义权力监督体系。在当前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以宏观的历史视野,推进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整体性研究,仍是该领域研究的薄弱环节。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基本的理论基础,以逐一回答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什么”,中国“为什么”会形成独具特色的权力监督体系,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怎样形成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应该坚持和巩固的优势是什么,应该完善和发展的短板是什么等基本问题为逻辑主线,渐次展开本文的研究与论述。本文总体结构包括三部分:引言、正文、结语。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依据与研究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论文正文部分由六章内容构成,分别概述如下:第一章主要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构成要素和结构模式。分别从基本概念界定、十大要素的梳理整合和“多维立体协同”监督模式及其特点三个方面,从宏观上解读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什么”。第二章主要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内容逻辑。分别阐释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为谁监督”,厘清监督主体、强化问责——“谁来监督”,实现监督对象全覆盖——“监督谁”,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重点——“监督什么”,从内容逻辑视角解读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什么”。第三章主要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形成发展的思想探源。本文认为对马克思主义权力监督思想的理论本源的坚守、对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监督思想精神内核的继承创新、对中国传统监察思想的历史基因的秉承、对西方国家权力监督思想的域外借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四个重要的思想来源。分别从理论维度、实践维度、历史维度、世界维度,分析回答中国为什么会形成独具特色的权力监督体系。第四章主要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首先,依据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形成发展脉络,分三个阶段梳理其发展历程: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创立与撤销(1949-1978);二是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全面恢复与发展(1978-2012);三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体系化创新(2012——)。其次,总结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党和国家体系建设的五个方面的基本经验: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紧扣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必须坚持党内监督、国家监督与社会监督的协同发展,必须坚持紧紧抓住“关键少数”,必须坚持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分别从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两个方面,阐释回答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怎样形成的。第五章主要凝炼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显着优势与现实贡献。首先,通过古今中外权力监督体系的比较,凝炼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四个显着优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马克思主义权力监督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优势,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优势,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优势。其次,基于显着优势分析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四个方面的现实贡献:理论维度——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历史维度——中国传统监察思想的新超越,实践维度——党和国家自我革命的新阶段,世界维度——腐败治理的中国经验。从显着优势和现实贡献两个方面,回答新时代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应该坚持和巩固的优势是什么。第六章主要剖析新时代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现实挑战和完善对策。本文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成果颇丰,但当前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进党和国家监督制度逐渐成熟定型,仍然面临三个方面的现实挑战:一是党内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协同性有待提升;二是党内监督的短板——“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有待加强;三是社会监督体制机制有待健全。基于对现实挑战的剖析,本文提出新时代应对现实挑战、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三条对策:一是完善协同监督机制,增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协同性;二是多管齐下,破解“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三是固本强基,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体制机制。分别从现实挑战和完善对策两个方面,回答新时代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应该完善和发展的薄弱环节是什么。结语部分是对全文观点的宏观提炼与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的未来展望。本文基于以上六章内容的研究,得出如下三点结论:第一,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夺取反腐败斗争彻底胜利的必由之路。第二,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的“制度密码”。第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管住公权力”的“中国智慧”。笔者认为,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研究,协同监督机制研究,权力配置、运行和制约机制研究,以及关于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理论阐释,将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点方向。
郝羽[3](2021)在《三圈理论视域下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研究 ——以内蒙古临河区融媒体中心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按照中央宣传部提出的“2020年底全国基本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全覆盖”的时间表,此时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已经进入最后阶段。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自此,媒体融合开始深入到基层传播格局中,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成为国家打通基层群众“最后一公里”融合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两年来,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在政策支持、理论研究与实际操作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上下“一张网”、“一朵云”的联动效应初步显现,全媒体传播体系基本形成。尽管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部分地区的县级融媒体发展依然处于落后水平。由于我国县域众多且情况复杂,西北地区因人口结构、经济水平限制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差异较大,面临的问题也更加棘手。因此,在媒体融合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条件下,西北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如何正确发挥基层舆论引导作用值得认真探讨。本文以媒体融合为时代背景,将公共管理领域中的“三圈理论”引入到新闻传播领域,试图从价值圈、能力圈、支持圈三个范畴深入探析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本研究通过个案分析法,以位于西北地区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融媒体中心为个例进行深入调研,从三圈理论视角出发,在分析该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存在支持圈要素推动力不足;能力圈产品同质化与能力约束;价值圈、支持圈、能力圈三圈无法实现结构性平衡等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出了“重塑以用户为核心的价值导向”、“加强以政府为基础的支持圈建设”、“促进以内容为核心的能力圈建设”、“‘三圈’融合共建,使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效益最大化”等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西北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改革建设发展路径提供些许思路与启发。
孙洋[4](202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市私营工厂党的组织建设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说明上海市私营工厂党的组织建设是在上海市委统一领导下,借鉴市政机关单位及国营工厂整党建党运动经验开展的,私营工厂党的组织在“五反”运动及民主改革运动期间获得一定发展,既在私营工厂中宣传了党的政策,提高工人阶级觉悟,同时也带动了私营工厂生产发展,提升私营工厂基层组织力,为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奠定组织基础。本文将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市私营工厂党的组织建设入手,在已有学术成果基础上,梳理其主要内容,探讨在私营工厂开展党的组织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旨在从中总结相关经验。本文以四章内容呈现对上海市私营工厂党的组织建设的研究。第一章交代了上海市私营工厂党的组织建设的理论来源与实践需要。第二章主要阐述上海市私营工厂党员队伍建设,梳理在上海市私营工厂进行公开建党、发展新党员等一系列党员队伍建设过程。第三章探讨了上海市私营工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具体做法,主要介绍健全私营工厂党组织系统,介绍党员干部队伍调配情况,其次是针对私营工厂党的基层骨干进行训练教育。本文在第四章对上海市私营工厂党的组织建设所取得的成效与经验进行解读,肯定了党在私营工厂中进行组织建设的意义与价值,以期为新时代“两新”组织党的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黄琳舒[5](2021)在《中共党报宣传的地方性实践:《淮海报》(1941-1949)研究》文中指出
姜姗[6](2021)在《《解放日报》“新闻通讯”专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42年,《解放日报》创刊于延安,它在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上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极大地加强了根据地之间的信息沟通,并且让外界了解到党当时的斗争工作。《解放日报》不仅在新闻实践方面为延安时期党的新闻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而且在新闻理论的研究上也有不小的成就。尤其是《解放日报》第4版不定期刊出的新闻学研究专刊“新闻通讯”,刊登了当时许多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关于新闻学基本理论的看法与见解,为我国新闻事业做出了很多积极探索,也留下了一些宝贵的理论;并且在新闻业务实践上,也刊登了许多指导新闻采访、新闻写作以及新闻通讯工作的相关内容,也有利于将新闻学的基本原理和新闻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本文将对“新闻通讯”上刊登的文章进行分类梳理,以探求其中的新闻学基本理论及其新闻业务实践工作经验。
付甜甜[7](2020)在《延安《讲话》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组织形态及理论推进》文中提出20世纪20年代初至延安文艺座谈会(以下简称“座谈会”)召开,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完成了从稚嫩到成熟,从理论模仿、照搬到结合中国实际最终实现中国化的发展过程。作为一种外源性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与传播离不开每个参与其中的文艺工作者的努力,更离不开各种文艺组织、刊物等的推动。座谈会前,以组织形态为划分依据,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与传播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社团时期(1921年至1930年,主要以文学社团为平台的传播时期)、“左联”时期(1930年至1936年,主要以“左联”为依托传播与发展的时期)、延安文艺前期(1937年至1942年,依托多种类型组织的发展时期)。不同时期的组织形态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既包含优点也有局限性。不同阶段的组织形态之间也有内在的关联,下一阶段的组织方式既有对上一阶段的继承也有发展,它们在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新的问题。但无论是发展还是问题,又都成为下一个阶段的起点。在这种组织形态的更替与演进中,马克思主义文论不断向前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始终与中国共产党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不同的阶段,中国共产党人都或多或少参与了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过程,成为组织形态的有机组成部分:社团时期,共产党人主要以个体身份有限地参与到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中,中国共产党作为组织,基本上没有介入这一过程;“左联”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其主导下的群众性文学组织——“左联”参与到这一进程,但受到客观条件的极大限制,尤其是在“左联”后期,党组织与“左联”一度失去联系;延安文艺前期,中国共产党直接组织领导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但此前党与文艺组织间松散的联结关系并没有完全改变。中国共产党作为组织参与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进程的局限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因客观历史条件限制,介入与领导不够;二是因缺乏经验及党内的错误思想,造成了一些失误。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与传播主要以文学社团为依托。文学社团作为本时期理论发展的主要方式,其优点是非常明显的:集团性的论战方式、激进的论战策略使马克思主义文论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文坛的关注,为此后马克思主义文论赢得了一定的发展空间;文学社团集创作、批评与理论研究于一体,社团内的理论家与当下文坛、文本紧密联系,理论与文学实践互动,使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从开始就带有一种实践性品格;论战过程中各社团为了寻找有利于自身的理论武器做了大量的译介工作,为此后他们实现联合、成立“左联”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局限性也客观存在:身处在社团中的理论家难以改变的、基于社团利益的先在立场,使得他们在提倡某种理论时,有意识地进行选择,甚至误解、扭曲,导致理论的偏狭、偏激;文学社团作为一种群体组织,其群体行为在思维以及决策上的特点,助长了“左”的倾向,压抑了左翼文学内部多元化观点的发展;中国现代文学社团留有封建宗法组织的痕迹,为了标榜自己的观点而导致门户之见,忙于无谓论争与内耗,未认真进行学理辨析,不利于学术问题的探讨。从整体上来看,马克思主义文论本时期在国内的发展还是初步的、稚嫩的且有很大片面性。“左联”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以群众性文艺组织“左联”为具体依托。“左联”与社团时期的文学社团相比既有一些共性,也有不同之处。共性在于:在社团生存方式上,他们都采取激进的、对外论战的生存策略;在人事关系上,普通盟员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以刊物作为联结的纽带。不同之处在于:从立场上看,“左联”成立的首要因素是政治立场的一致,而社团时期的文学社团基本都是同人社团,更多是以文学观点、趣味的一致作为集合的因素;从组织结构来看,“左联”比普通文学社团结构更为严密,且多了一个机构——党团。“左联”的优势在于:在中国共产党的主导下,它将文坛上的左翼文艺团体以及个人都收入麾下,结束了左翼文坛论争不断的混乱局面,保存并壮大了左翼文艺力量。马克思主义文论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现了初步的中国化。“左联”在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左联”内部有两个领导核心一一党团与鲁迅,这两个核心之间因“左联”后期“联络人”的不确定性以及非面对面的交往模式而导致沟通不畅,不利于“左联”文艺活动的深入开展;其次,“左联”是一个以社团间联合为主导的新型文学组织,这使得“左联”的组织基础薄弱,内部思想分歧并不时论争,造成了内部的分裂与隔阂;最后,“左联”是“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的成员,苏联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左的、机械主义的倾向也对“左联”有着直接的影响。延安文艺前期,国内外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成立,为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马克思主义文论在这里获得了相对自由多元的发展空间。因此座谈会之前,各种类型的文艺组织蓬勃发展。粗略地划分,这些文艺组织包含两大类型,一类是自由结社的知识分子型文学社团、一类是以文艺演出为主的文艺团体。前者主要继承了国统区的左翼文艺传统,后者则承继苏区文艺而来。这些蓬勃发展的文艺组织部分地克服了“左联”后期所出现的关门主义和宗派主义。本时期组织形态上的最大特点是党的高层领导对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高度关注与指导。但是座谈会之前的文艺组织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数量大、种类多、层次丰富,但是没有一个核心的领导组织进行统一的管理,这就造成文艺组织各自为政,莫衷一是。各文艺组织虽然明确文艺活动的大方向,但是对具体文艺问题的理解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第二,《讲话》前文艺活动总体上是在一种比较自由的氛围内开展,这在当时有积极意义,但是在战时敌我斗争的情况下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如一些文艺团体内部过于散漫、缺乏纪律性与集体意识、个人主义严重等。这就影响了文艺活动的深入,甚至产生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都成为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讲话》形成的重要背景。结语部分包含三方面的内容:首先,总结《讲话》前不同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特点及这种特点对理论发展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其次,梳理了三种组织形态下一些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子命题的推进。这实际上是对论文主题进行另一个视角的解读;最后,总结了《讲话》形成的背景以及《讲话》作为文艺理论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
张朔[8](2020)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反腐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国执政伊始,中国共产党就在借鉴苏联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党内监督和行政监察两条平行的垂直监察机制,以监察机构和廉政制度为节点的监察网络,对党政干部的违法乱纪行为实施监管。中共的顶层设计颇为有力,但地方组织资源大都需服务于紧迫的经济建设中心任务,处于起步状态的监察板块遭到了一定忽视,无法从组织力量中汲取充足的营养,监察主体与监察客体的发展呈现不均衡的状态,对比略显悬殊。全国执政并非意味革命步入“安全区”,中共执政初期可谓外忧内患兼具,外有严酷的军事斗争和国际压迫,内部统一全国还在进行之中,全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尚在摸索之中,因而迫切需要一批坚守先进性、纯洁性的共产党员,来引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同时应对潜伏在国际局势上的种种危机。如何实现行之有效的反腐倡廉措施,即成为执政者所面临的一大考验。在这种形势下,中共首先以批评教育为主的整风运动提升干部质量,继而在朝鲜战争带来的经济困境中,以群众协同“作战”的形式发动“三反”、“五反”运动对新型经济贪腐行径实施有力打击。运动式反腐短暂遏制了腐败蔓延的势头,但并未根除贪腐难题,为了标本兼治,中共开始从制度建设着手,以监察体系建设来寻求解决之道。1954年至1955年间,人民监察委员会依照宪法更迭为监察部,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改组为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标志着中共反腐模式从“运动反腐”到“制度反腐”的初步尝试。新成立的监委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苏联的监察模式,并切合中国实际情况构建了“双重领导”的全新领导体制。通过反腐机制的构建和党政监察机关的通力协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时刻,根除了旧社会遗留的腐败毒瘤,构建了国内党内监督的新体系。
刘虹驿[9](2020)在《县级融媒体新闻生产的服务力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网络技术、智能终端的更新迭代改变了媒介生态,从“中央厨房”到“县级融媒体中心”,我国主流媒体的融合创新始终在摸索中前行。作为区域化的新型主流媒体,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成为学界、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论文以县级融媒体APP的本地化新闻作品为研究对象,以服务力为研究核心,聚焦县级融媒体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评价与服务力优化研究。围绕这一核心议题,论文从三个层面来展开研究:一是研究如何建构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评估框架?二是探究县级融媒体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生成状况如何?三是探讨如何提升县级融媒体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论文以马克思主义传媒服务观、传媒功能理论、新闻接近性原理为理论基础,从内容构成、报道范式、报道服务力和报道效果等四个维度来建构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评估框架,该评估框架通过了信度和效度检验。论文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深度访谈法,通过构造周抽样方式从5个示范县的融媒体APP平台获取951篇新闻文本,并对24位县级融媒体中心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研究发现,本地新闻和时政类新闻占主导地位,且常规性议题最常见。此外,本地化新闻以原创为主,图文是最常见的呈现方式,党政机关是主要信源。整体来看,县级融媒体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构成失衡且层次较低,服务反馈不明显。其原因主要有:一是用户意识淡薄导致很难形成固定的用户群体;二是信息服务空窗期容易让平台用户流失;三是交流渠道受限降低了用户参与程度;四是融媒人才队伍不稳定导致用户黏性较弱。论文建议从四个方面来提升县级融媒体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一是要树立用户思维,坚持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并完善以服务为核心的绩效考核制度;二是要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强化融媒人才队伍的建设;三是要丰富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层次和形式,提升服务的供给能力;四是要融智慧城市建设与县级融媒体发展于一体,优化新闻信息服务与公共服务的对接,增强用户黏性,充分发挥县级融媒体中心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的职责。总体来说,论文从既有文献中建构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评估框架,并以此检视县级融媒体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生成状况,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张喆喆[10](2020)在《延安时期《边区群众报》人才培养研究》文中指出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逐步发展壮大的重要时期,也是党为适应斗争需要加强人才培养的关键阶段。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新闻人才培养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党报和教育机构相结合的方式。以《解放日报》为代表的中央机关报和一些地方党委机关报成为新闻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这其中,在解放区地方党报中出版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的《边区群众报》,对人才培养工作在思想上重视,讲求方法,注重实效,在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及培养方式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成为当时党报工作者学习新闻业务、探讨新闻理论的“第一站”和启蒙学校,成为培养新闻工作者的摇篮。总结《边区群众报》的人才培养实践,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是高度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二是侧重选取与新闻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理论与实践教学。三是注重文化与道德教育。《边区群众报》立足边区、面向实际,走出了一条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边区群众报》的人才培养实践不仅适应了战争年代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需要,也为党的人才培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才培养创造了一种成功模式。本文拟通过对延安时期《边区群众报》人才培养内容和方式的梳理与分析,总结归纳其工作成效与实践经验,试图为新时代我国新闻人才培养和新闻队伍建设,从方法论上提供一些借鉴。
二、基层通讯员的不足之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层通讯员的不足之处(论文提纲范文)
(2)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价值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一)国内外文献研究现状 |
(二)主要研究领域及代表性观点简介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构成要素与结构模式 |
一、基本概念阐释 |
(一)权力、政治权力、国家权力、公权力与腐败 |
(二)监督、监督制度、监督体系和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构成要素 |
(一)中国共产党对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构成要素认识的不断深化 |
(二)学界对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构成要素的探讨 |
(三)梳理与整合:党和国监督体系的“十大要素”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结构模式 |
(一)“多维立体协同”监督结构模式及其结构分析 |
(二)“多维立体协同”结构模式的特点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内容逻辑 |
一、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为谁监督” |
(一)党内监督坚守“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不断推进自我革命 |
(二)国家监督践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打造廉政为民政府 |
(三)社会监督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构筑人民监督网 |
二、厘清监督主体——“谁来监督” |
(一)厘清党内监督多元主体 |
(二)厘清国家监督多元主体 |
(三)厘清社会监督主体 |
三、实现监督对象全覆盖——“监督谁” |
(一)党内监督对象始终坚持全覆盖和抓“关键少数”相结合 |
(二)国家监督逐步实现监督对象全覆盖 |
(三)社会监督对象的统一性和全覆盖 |
四、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重点——“监督什么” |
(一)压实责任,党内监督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
(二)强化责任担当,国家监督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
(三)依法有序监督,社会监督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形成发展的思想探源 |
一、始终坚守马列主义权力监督思想的理论本源 |
(一)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监督思想内核的坚守 |
(二)对列宁社会主义监督思想的继承 |
二、始终继承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监督思想的精神内核 |
(一)学习借鉴苏联的党政监督模式 |
(二)党政监督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 |
(三)重视党政监督法规建设 |
(四)建立局部政权条件下的行政监察制度体系 |
三、始终秉承中国传统监察思想的历史基因 |
(一)对我国传统法治监察思想的传承 |
(二)对我国传统监察制度体系建设思想的借鉴 |
(三)对我国传统廉政文化教育的扬弃 |
四、对西方国家权力监督制约思想的借鉴 |
(一)各国应在共同反腐中交流互鉴 |
(二)对资产阶级权力监督思想的批判吸收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发展历程 |
(一)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制度框架的创立与撤销(1949-1978) |
(二)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恢复发展(1978-2012) |
(三)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体系化创新发展(2012——)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
(二)必须坚持紧扣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和中心任务 |
(三)必须坚持党内监督、国家监督与社会监督的协同发展 |
(四)必须坚持紧紧抓住“关键少数” |
(五)必须坚持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
第五章 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显着优势和现实贡献 |
一、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显着优势 |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 |
(二)马克思主义权力监督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优势 |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优势 |
(四)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优势 |
二、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现实贡献 |
(一)理论维度——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 |
(二)历史维度——中国传统监察思想的新超越 |
(三)实践维度——党和国家自我革命的新阶段 |
(四)世界维度——腐败治理的中国经验 |
第六章 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现实挑战与完善对策 |
一、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现实挑战 |
(一)党内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协同性有待提升 |
(二) “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仍是党内监督的短板 |
(三)社会监督体制机制有待健全 |
二、健全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完善对策 |
(一)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协同监督机制 |
(二)多管齐下,破解“一把手”监督、同级监督难题 |
(三)固本强基,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体制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三圈理论视域下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研究 ——以内蒙古临河区融媒体中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外媒体融合研究综述 |
2.国内媒体融合研究综述 |
3.县级融媒体中心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1.参与观察法 |
2.个案分析法 |
3.深度访谈法 |
4.问卷调查法 |
(五)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释义 |
(一)媒体融合 |
(二)融媒体 |
(三)县级融媒体中心 |
二、临河区融媒体中心建设概况及效果研究 |
(一)研究案例选择分析 |
1.以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为研究案例原因及该地区媒体发展概况 |
2.临河区融媒体中心作为案例分析的代表性与可行性 |
(二)临河区融媒体中心传播效果调查研究 |
1.研究设计 |
2.样本分析 |
三、“三圈”理论视阈下临河区融媒体中心建设现状分析 |
(一)以三圈理论之“价值圈”分析临河区融媒体中心的公共价值 |
1.政治宣传价值:打通治国理政最后一公里 |
2.资源整合价值:打通传播壁垒最后一公里 |
3.社会服务价值:打通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 |
(二)以三圈理论之“能力圈”分析临河区融媒体中心的发展能力 |
1.内容生产能力:优化采编流程、强化内容生产 |
2.平台建设能力:多元发布平台、打造移动矩阵 |
3.人才培养能力:培养组织学习、制定激励措施 |
(三)以三圈理论之“支持圈”分析临河区融媒体中心的支持要素 |
1.政府支持:统筹规划、共建共享 |
2.受众支持:提供服务、满足需求 |
3.市场支持:遵循规律、激发活力 |
四、临河区融媒体中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支持圈要素推动力不足 |
1.体制机制僵化,互联网融合思维不足 |
2.宣传推广范围有限,受众认知程度不高 |
(二)能力圈产品同质化与能力约束 |
1.内容同质化严重,平台吸引力不足 |
2.专业人才缺口大,可持续发展后劲乏力 |
3.“造血”功能缺失,经营创收能力不足 |
(三)价值圈、支持圈及能力圈“三圈”无法实现结构性平衡 |
1.服务功能薄弱,无法实现供需平衡 |
2.舆论引导能力不足,无法实现动态平衡 |
五、县级融媒体中心“三圈”平衡策略研究 |
(一)重塑以用户为核心的价值导向 |
1.做好用户画像:了解受众与满足需求并重 |
2.强化服务功能:聚合产业与个性化产品并同 |
(二)加强以政府为导向的支持圈建设 |
1.创新体制机制:整体统筹与专项突破并立 |
2.坚持双管齐下:财政“输血”和平台“造血”并行 |
(三)促进以内容为核心的能力圈建设 |
1.优化内容质量:立足本土与形式创新并举 |
2.专业人才培养:技能提升与队伍调整并进 |
(四)“三圈”融合共建,使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效益最大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临河区融媒体中心负责人访谈提纲 |
附录2:临河区融媒体中心传播效果调查研究 |
致谢 |
(4)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市私营工厂党的组织建设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目标、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市私营工厂党的组织建设动因分析 |
第一节 私营工厂党的组织建设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的组织建设论述 |
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工厂党的组织建设论述 |
第二节 上海市私营工厂党的组织建设实践需要 |
一、顺应中国共产党历史任务的要求 |
二、发展私营工厂党的基层力量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市私营工厂党员队伍建设 |
第一节 党组织的公开与整顿 |
一、公开党组织 |
二、私营工厂党组织的整顿与建设 |
第二节 发展党员 |
一、积极、慎重发展党员 |
二、组织党员教育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市私营工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
第一节 调整私营工厂党员干部队伍 |
一、健全私营工厂党组织系统 |
二、落实私营工厂干部调配工作 |
第二节 培训私营工厂党的基层干部 |
一、组织理论学习 |
二、开展实践锻炼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市私营工厂党的组织建设成效与经验 |
第一节 上海市私营工厂党的组织建设之成效 |
一、提高了工人阶级的思想觉悟 |
二、促进了私营工厂生产发展 |
三、提升了私营工厂基层组织力 |
第二节 上海市私营工厂党的组织建设之经验 |
一、确保党对工业生产的领导 |
二、注重与生产相结合 |
三、加强私营工厂党的基层骨干训练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解放日报》“新闻通讯”专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解放日报》与“新闻通讯”专刊 |
第一节 《解放日报》概述 |
一、《解放日报》的办报环境 |
二、《解放日报》的历史地位 |
第二节 《解放日报》的改版工作 |
一、《解放日报》改版的原因 |
二、《解放日报》改版的过程 |
第三节 “新闻通讯”专刊及其历史意义 |
一、“新闻通讯”专刊的基本概况 |
二、“新闻通讯”专刊的创刊目的 |
三、“新闻通讯”专刊的历史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闻通讯”专刊中的新闻学基本理论 |
第一节 新闻的定义 |
一、新闻定义的多种讨论 |
二、陆定一对于新闻的定义 |
三、邓仪对于新闻的定义 |
第二节 新闻的真实性 |
一、《解放日报》中存在的新闻失实现象 |
二、关于新闻真实性的讨论 |
三、如何做到新闻真实 |
第三节 报纸的功能 |
一、关于报纸功能的探讨 |
二、宣传、教育和组织功能 |
三、报纸的党性与人民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闻通讯”专刊中的新闻业务工作研究 |
第一节 关于新闻采访的业务交流 |
一、新闻采访的经验分享 |
二、采访的客观性 |
三、运用集体的力量进行采访 |
第二节 关于新闻写作的业务交流 |
一、新闻写作的经验分享 |
二、新闻写作的文风与语言 |
三、新闻导语的写作 |
四、国际新闻的写作 |
第三节 关于新闻通讯的业务交流 |
一、通讯工作的经验分享 |
二、通讯员网络的建立 |
三、通讯工作的重要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闻通讯”专刊的指导作用 |
第一节 指导办报的经验 |
一、实现全党办报 |
二、实现群众办报 |
三、办报要做到通俗化、地域化 |
第二节 指导生产的经验 |
一、关于运盐的报道 |
二、关于秋收的报道 |
三、关于纺织的报道 |
第三节 分析国际国内形势 |
一、关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 |
二、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延安《讲话》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组织形态及理论推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论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 基本概念界定与问题说明 |
三 研究现状分析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与理论推进 |
第一节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背景 |
一 晚近以来的社会及文化运动 |
二 国际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的发展 |
三 文学生产方式的转变 |
四 中国共产党对文艺领域的有限参与 |
第二节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及特点 |
一 20世纪20年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以文学社团为依托 |
二 20世纪20年代文学社团的组织形态特点 |
第三节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成就 |
一 创造社与太阳社创办的刊物 |
二 “革命文学”论争期间论战各方的理论观点及贡献 |
三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推进 |
第四节 文学社团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中的局限性 |
一 先在立场造成理论的偏狭 |
二 群体组织压抑多元观点的发展 |
三 宗法特点导致门户之见 |
第二章 “左联”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与理论推进 |
第一节 “左联”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背景 |
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左翼文艺运动 |
二 文学生产方式深入变革 |
三 南京政府对“左联”的文化压迫与对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围剿 |
第二节 “左联”的组织形态与特点 |
一 “左联”的组织结构 |
二 “左联”的组织特点 |
第三节 “左联”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成就 |
一 “左联”时期的刊物 |
二 “左联”时期的译介 |
三 原创性 |
第四节 “左联”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中的局限性 |
一 “左联”内部两个领导核心沟通不畅 |
二 “左联”组织基础薄弱 |
三 “拉普”对“左联”的消极影响 |
第三章 延安文艺前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与理论推进 |
第一节 延安文艺前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背景 |
一 陕甘宁边区成立与边区知识分子政策 |
二 延安文艺的源头:苏区文艺与左翼文艺 |
第二节 延安文艺前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及特点 |
一 党的高层领导开始比较多地介入文艺活动 |
二 形式多样的文艺组织 |
三 风格多样的文艺刊物 |
四 延安文艺前期文艺组织的优点及局限 |
第三节 延安文艺前期文艺组织与传播方式对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影响 |
一 领导讲话与文艺理论 |
二 文艺组织与文艺理论 |
三 文艺组织、文艺理论与文艺实践 |
四 文艺组织与理论译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反腐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选题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1.4 研究方法 |
2 全国执政初期:反腐败问题的提出与初步措施 |
2.1 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反腐败斗争与经验 |
2.2 中国共产党全国执政初期的“大环境”与“小环境” |
2.3 腐败问题的初显 |
(一) 胜利带来的浮躁之风浮现 |
(二) 贪污财物的问题初现端倪 |
(三) 政权交替的混乱局面与少数高级干部的“堕落” |
2.4 监察机构的初步架设与不足 |
2.4.1 党、政、军监察机构的组建 |
2.4.2 监察主体与监察客体力量的不均衡 |
3 运动反腐:刮骨疗毒的“猛药” |
3.1 前奏:粮食困难、强迫命令与突击整风 |
3.2 引子:朝鲜战争、三年整党规划和增产节约运动 |
3.3 高潮:“三反”运动与“五反”运动 |
3.3.1 “三反”运动的开端 |
3.3.2 “运动下行”的阻力 |
3.3.3 运动式反腐的推进 |
3.3.4 迭起:“五反”运动 |
3.3.5 收缩、收尾与核查 |
3.4 运动反腐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
4 制度反腐:治腐模式的初步探索 |
4.1 从运动到监管:反腐败思想的过渡 |
4.2 治腐机制的重组 |
4.2.1 财经监察制度 |
4.2.2 人民监察制度 |
4.3 监察力量的充实 |
4.3.1 监察机关职能的强化 |
4.3.2 监察干部的补充 |
4.4 监察方法的变革 |
4.4.1 重点检查:围绕中心任务 |
4.4.2 监察机构的调适与协作 |
4.5 监察机构的再次整合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获奖 |
致谢 |
(9)县级融媒体新闻生产的服务力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县级融媒体建设的相关研究 |
1.2.2 服务新闻、建设性新闻的相关研究 |
1.2.3 媒体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问题 |
1.3.1 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评估框架建构 |
1.3.2 县级融媒体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检视 |
1.3.3 县级融媒体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提升 |
1.4 研究方法 |
1.4.1 内容分析法 |
1.4.2 深度访谈法 |
1.5 研究创新 |
1.5.1 研究对象创新 |
1.5.2 理论应用创新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
2.1 核心概念 |
2.1.1 新闻生产 |
2.1.2 服务力 |
2.2 相关研究理论 |
2.2.1 马克思主义传媒服务观 |
2.2.2 传媒功能理论 |
2.2.3 新闻接近性原理 |
2.3 类目建构 |
2.3.1 内容构成 |
2.3.2 报道范式 |
2.3.3 报道服务力 |
2.3.4 报道效果 |
2.4 研究样本选择 |
2.4.1 研究对象:县级融媒体建设典型 |
2.4.2 信息载体:县级融媒体客户端 |
2.5 研究实施与检验 |
2.5.1 前测培训与编码 |
2.5.2 半结构式访谈 |
2.5.3 信度与效度检验 |
3 县级融媒体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解析 |
3.1 本地化新闻的内容构成 |
3.1.1 本地新闻占主导地位 |
3.1.2 常规新闻议题是主流 |
3.1.3 以时政新闻生产为主 |
3.2 本地化新闻的报道范式 |
3.2.1 图文是主要呈现方式 |
3.2.2 自主原创生产占多数 |
3.2.3 党政机关是信源主体 |
3.3 本地化新闻的服务力解析 |
3.3.1 本地化新闻的服务力全貌 |
3.3.2 解读类信息的服务力解析 |
3.3.3 策略类信息的服务力解析 |
4 县级融媒体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检视 |
4.1 本地化新闻服务力不足的主要表现 |
4.1.1 本地化新闻服务力构成不均 |
4.1.2 本地化新闻服务层次较低 |
4.1.3 本地化新闻服务反馈不明显 |
4.2 本地化新闻服务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
4.2.1 用户意识淡薄,用户群体难建立 |
4.2.2 信息服务空窗,用户群体易流失 |
4.2.3 交流渠道不畅,用户参与意愿低 |
4.2.4 人才队伍不稳,用户粘性难培养 |
5 县级融媒体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提升 |
5.1 树立新闻生产的用户思维 |
5.1.1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观念 |
5.1.2 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 |
5.2 加大融媒人才的培养力度 |
5.2.1 培养技术融媒人才 |
5.2.2 加强外部人才引进 |
5.3 丰富本地化新闻的服务供给 |
5.3.1 深化新闻服务层次 |
5.3.2 提供多种服务形式 |
5.4 对接本地的智慧城市建设 |
5.4.1 对接公共服务内容 |
5.4.2 优化线上服务体系 |
6 结语 |
6.1 研究不足 |
6.1.1 用户研究较浅 |
6.1.2 对个性缺乏关注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县级融媒体新闻生产的服务力编码本 |
附录B:县级融媒体新闻生产的服务力访谈提纲 |
致谢 |
(10)延安时期《边区群众报》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边区群众报》人才培养的时代背景 |
2.1 主观条件:相对稳定的根据地环境 |
2.2 现实要求:陕甘宁边区发展的需要 |
2.3 主观因素:党报队伍综合素养亟待提高 |
第三章 《边区群众报》人才的教育内容及培养方式 |
3.1 人才的教育内容 |
3.1.1 思想政治教育 |
3.1.2 科学文化及边区文化教育 |
3.1.3 新闻理论及业务教育 |
3.2 人才的培养方式 |
3.2.1 边区党委的具体指导与典型教育相结合 |
3.2.2 开办业余学校与开展自学相结合 |
3.2.3 通过老带新帮教新生力量 |
3.2.4 通过发展通讯员壮大队伍 |
3.2.5 设置制度规范 |
第四章 《边区群众报》人才培养的成效及经验 |
4.1 延安时期人才培养的工作成效 |
4.1.1 为党的新闻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
4.1.2 提高了党报队伍综合素质 |
4.2 延安时期新闻人才培养的历史经验 |
4.2.1 党性教育必须贯穿新闻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
4.2.2 新闻人才培养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
4.2.3 新闻人才培养必须着眼于为人民服务 |
4.2.4 对新闻人才培养的重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四、基层通讯员的不足之处(论文参考文献)
- [1]全媒体视阈下康巴藏语方言区县级融媒体融合困境与对策研究[D]. 邹炙林.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D]. 张玉玲.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三圈理论视域下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研究 ——以内蒙古临河区融媒体中心为例[D]. 郝羽.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4]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市私营工厂党的组织建设研究(1949-1956)[D]. 孙洋.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中共党报宣传的地方性实践:《淮海报》(1941-1949)研究[D]. 黄琳舒.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6]《解放日报》“新闻通讯”专刊研究[D]. 姜姗.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7]延安《讲话》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组织形态及理论推进[D]. 付甜甜. 山东大学, 2020(01)
- [8]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反腐实践研究[D]. 张朔. 武汉纺织大学, 2020(07)
- [9]县级融媒体新闻生产的服务力优化研究[D]. 刘虹驿.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0)
- [10]延安时期《边区群众报》人才培养研究[D]. 张喆喆. 广西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