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激素对蝗虫配子发生的影响

神经激素对蝗虫配子发生的影响

一、神经激素对蝗虫配子发生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丁奎[1](2019)在《刺参神经内分泌系统对运动和应激行为调控的分子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是我国重要的海洋经济物种,在我国北方海水养殖产业中刺参养殖产业的单一产值最大。刺参行为学研究可为刺参采捕设施的研发和增殖放流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为刺参工厂化养殖、池塘养殖等增养殖模式创新提供参数支撑。行为内分泌学是行为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探究动物激素和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本研究以褪黑激素和两种代表性神经肽为例,综合运用红外摄影技术、运动行为量化软件、代谢组学技术,系统探究了褪黑激素和两种神经肽对刺参运动行为的调控作用和行为变化的内在生理机制。此外,本研究还运用转录组学技术查明了刺参应激行为—吐肠行为的内在分子机制。1.褪黑激素对刺参运动行为的调控及内在机制研究检测了褪黑激素在刺参体腔液中的含量,并采用体腔注射的方法研究了褪黑激素对刺参运动行为的影响。此外,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检测了褪黑激素对刺参肌肉组织代谢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褪黑激素在刺参体腔液中的浓度为135.0 ng/L左右,随着注射褪黑激素浓度的增加,注射后9小时内刺参运动的总距离和步数逐渐减少,且部分处理组差异显着,而平均和最大运动速度及步幅和步幅频率均有所下降,但无显着差异。因此褪黑激素对刺参具有镇静作用。在褪黑激素处理组刺参肌肉组织中检测到22种代谢物的浓度发生改变,其中5-羟色胺、9-顺式视黄酸、全反式视黄酸、黄素单核苷酸浓度明显下降。此外,处理组肌肉组织中游离脂肪酸(FFA)和腺苷5’-三磷酸(ATP)的浓度均降低。因此,褪黑激素抑制刺参运动行为的潜在生理机制包括运动调节剂—血清素浓度下降、降低脂肪酸氧化和氧化磷酸化过程。2.Pedal神经多肽对刺参运动行为的调控及内在机制研究采用体腔注射后记录刺参运动行为变化的方法研究Pedal神经多肽对刺参运动行为的影响,同时基于UPL-Q-TOF-MS代谢组学检测技术研究Pedal神经肽注射后刺参肌肉代谢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Pedal神经肽注射后刺参的步幅有所降低,表明该神经肽很可能参与调节刺参肌肉的收缩。此外,运动路程、步数的增加和运动速度的降低表明Pedal神经肽可增强刺参的运动耐力而降低其运动效率。肌肉代谢组学结果表明,磷脂酰乙醇胺(PE)和磷脂酰胆碱(PC)的下调、LysoPCs和LysoPEs的升高以及花生四烯酸(ARA)浓度的升高是Pedal神经肽对刺参运动行为产生这些影响的潜在生理机制。3.SALMFamide神经多肽对刺参运动行为的调控及内在机制研究体外合成刺参L型SALMFamide神经肽后,采用体腔注射的方法研究了SALMFamide神经肽对刺参运动行为的调控作用,并采用代谢组学技术检测了该神经肽注射后刺参肌肉生理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SALMFamide神经肽使刺参运动步幅有一定提升,表明该神经肽可能参与刺参体壁肌肉松弛的调节。此外,运动路程、步数、时间和运动速度均增大表明SALMFamide神经肽不仅增强了刺参的运动耐力,而且提升了刺参的运动效率。代谢组学结果表明刺参肌肉泛酸含量的升高、磷脂酰乙醇胺(PE)和磷脂酰胆碱(PC)比例的变化、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ysoPEs)和花生四烯酸(ARA)浓度的升高是SALMFamide神经肽调控刺参运动行为的潜在生理机制。4.刺参吐肠行为内在分子机制研究为探究刺参应激行为—吐肠行为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采用Illumina(RNASeq)测序平台同时测试了刺参三种状态下的样品:正常(TCQ)、去除内脏时(TCZ)和去除内脏后3小时(TCH)。测试结果表明总共产生129,905个unigenes,N50长度为2651个碱基对,54787个unigenes可从7个功能数据库(KEGG,KOG,GO,NR,NT,Interpro和Swiss-Prot)得到注释。此外,在TCQ与TCZ、TCZ与TCH和TCQ与TCH的比较中,分别鉴定出190、191和320个发生差异表达基因(DEG)。这些DEG可映射到KEGG数据库中的157、113和190个信号传导途径。KEGG分析结果显示潜在的DEGs分别属于“环境信息处理”、“生物系统”、“新陈代谢”和“细胞过程”类别。这些DEGs与肌肉收缩、激素和神经递质分泌、神经和肌肉损伤、能量供应、细胞应激和细胞凋亡有关。这些相关的基因和信号通路有助于阐明刺参吐肠行为的内在分子机制。

张果[2](2018)在《海兔两类新颖神经肽家族的发现及其在摄食神经环路中的功能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中,神经肽都是种类最多、作用广泛的一类神经调质。它们对行为的影响通常是作用于特定神经环路元件的内在特性(比如:兴奋性)和突触连接。我们利用具有实验优势的软体动物海兔的摄食环路来研究神经肽对行为的调节功能。此文中,我们研究了两种神经肽家族(leucokinins和SPTR),并阐明了它们对摄食运动程序的作用及机制。本研究论文分为三部分:首先,我们着力于研究leucokinins家族神经肽。先前对于leucokinins家族神经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节肢动物,功能主要包括对昆虫后肠的肌活性、利尿活性及摄食量的调节,但其对于特定行为的中枢模式发生器(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CPG)的作用尚未有研究。我们在海兔中鉴定了神经肽leucokinins(Aplysia leucokinin-like peptides,ALKs)的表达。ALKs前体是目前最长的神经肽前体(由2025个氨基酸组成),其能够产生40种ALKs。此外,我们首次在神经环路水平研究了 leucokinins的功能,证明它能够调节摄食运动程序中的特定参数:使海兔齿舌伸长持续时间(protraction duration)缩短。我们还第一次证明了 leucokinins通过CPG特定中间神经元发挥作用。其次,我们研究了 SPTR家族神经肽。SPTR前体最初在腹足纲软体动物Lymnaea中发现,后来在其它软体动物和一些环节动物中也有鉴别,但没有发现功能。海兔SPTR前体先前通过EST方法被发现,但没有进一步的研究。我们首次鉴定 了海兔 SPTR-GF-DPs(Aplysia SPTR-Gene Family-Derived Peptides,apSPTR-GF-DPs)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表达,并着重研究apSPTR-GF-DP2。我们在神经环路水平鉴定了 aPSPTR-GF-DP2对摄食行为的作用,同ALKs相似,apSPTR-GF-DP2也能够使海兔摄食运动程序protraction duration缩短,并且我们阐明了 apSPTR-GF-DP2 的神经元来源 CBI-12(Cerebrobuccal intemeuron-12)以及可能的间接作用靶标B20。此外,我们通过CBI-12的多个神经肽apSPTR-GF-DP2和FCAP/CP2作用机制的比较,揭示了神经肽发挥作用的分子简并性现象。最后,由于以上两种神经肽都作用于摄食程序的protraction duration,我们深入研究了它们的作用机制。先前发现海兔摄食环路中有两个齿舌伸长终止子(protraction terminator),B64 和 CBI-5/6。我们在第一部分发现了 ALKs 的直接作用靶标B64,第二部分识别了 apSPTR-GF-DP2的间接靶标(B20)。我们现在发现apSPTR-GF-DP2 能够提高 CBI-5/6 的兴奋性。进一步,如果 protraction terminator要起作用,必然有相应的动作电位发放时间(spike timing)变化。我们发现,apSPTR-GF-DP2 能够使 CBI-5/6 spike timing 提前,同样地,ALKs 也能够使 B64 spike timing提前。总之,我们首次发现神经肽提高神经元的兴奋性并提前相应中间神经元的spike timing,从而改变运动输出。综上所述,我们鉴定了两种海兔新型神经肽在摄食环路(中枢模式发生器)的功能并阐明了其对spike timing的作用。由于神经肽广泛存在于其它动物中,而且大部分行为都是由中枢模式发生器支配的,我们所发现的新颖环路调节机制有望对其它动物中神经肽的神经调节研究有指导作用。

彭雄[3](2018)在《生物钟基因在不同生殖方式的禾谷缢管蚜光周期响应中的作用》文中认为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L.)属于半翅目Hemiptera蚜科Aphididae,在我国各麦类作物种植区均有分布,也是全球重要的麦类作物害虫之一。禾谷缢管蚜具有全周期型(营周期性孤雌生殖,Cyclical parthenogenesis,CP)和不全周期型(营专性孤雌生殖,Obligate parthenogenesis,OP)等不同生活史类型。全周期型禾谷缢管蚜的生活史由多个孤雌生殖世代和一个有性生殖世代共同组成,而不全周期型禾谷缢管蚜全年进行孤雌生殖。全周期型禾谷缢管蚜存在寄主转换现象,在初夏时分,有翅孤雌蚜从原生寄主(李属植物)迁飞到次生寄主(禾本科作物)上进行危害,在次生寄主上进行孤雌生殖;当秋季来临时,全周期型禾谷缢管蚜能够感受温度和光周期等环境因子的变化,进而产生有性蚜;不全周期型禾谷缢管蚜常年在次生寄主上危害,即使在低温短日照的诱导条件下,也不可能产生有性世代。两种生殖方式的禾谷缢管蚜对光周期现象的响应存在差异,而目前有关蚜虫响应光周期现象的内在机制还未见报道。本论文研究了生物钟基因在不同生殖方式禾谷缢管蚜光周期响应中的作用,研究结果对于明确禾谷缢管蚜光周期现象的内在机制、分析环境条件对禾谷缢管蚜种群动态的影响、探究蚜虫生殖转换的分子机理等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结果如下:一、不同生殖方式禾谷缢管蚜对低温短日照的差异响应在不全周期型的禾谷缢管蚜种群中,低温和短日照长期诱导处理后对子代蚜虫成虫寿命,总寿命和繁殖力有负面的影响。处理组(低温和短日照长期诱导处理)的净增殖率也显着低于对照组(长期饲养在常温和长日照蚜虫)。在全周期型的禾谷缢管蚜种群中,处理组若虫的发育历期均显着长于对照组,其成虫寿命和总寿命显着缩短,平均世代时间显着延长,平均繁殖力显着降低,生命表参数λ、rm、R0和GRR均显着低于对照组。这些说明不同生殖方式的禾谷缢管蚜对长期低温短日照处理的响应存在差异,并且,诱导条件对不全周期型的蚜虫同样也有影响。全周期型禾谷缢管蚜在诱导条件下产生的产雌性母的成虫寿命和总寿命均显着短于孤雌蚜的成虫寿命和总寿命,并且产雌性母有更长的繁殖前期和更低的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繁殖力、净增殖率和总生殖率。因此,产雌性母的繁殖潜力、适应性和种群扩张能力均显着低于孤雌蚜。传统的观点认为,雄蚜和雌性蚜在原生寄主(李属植物)进行交配产生越冬卵。本研究发现,饲养在次生寄主(小麦)上的产雌性母能产生雌性蚜,雌性蚜与雄蚜均能在次生寄主上长期存活,并且饲养在次生寄主上的雌性蚜也能与雄蚜进行交配产生越冬卵。正常条件下雄蚜和雌性蚜的寿命显着短于在诱导条件下的寿命,且在诱导条件下能产生少量的越冬卵,这些都说明有性世代也能在次生寄主上存活和繁殖,同时外界环境条件对有性世代的存活和繁殖有很大的影响。二、禾谷缢管蚜生物钟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本研究表明,禾谷缢管蚜有Cry1和Cry2两个Cry基因,同时存在timeless(Tim1)和timeout(Tim2)基因。本研究还从禾谷缢管蚜中成功克隆到6个其它生物钟基因(Per、Clk、Cyc、Shy、Pdp 1和Vri)。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这10个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分别与豌豆蚜、桃蚜和俄罗斯麦蚜各对应基因氨基酸的序列同源性较高,进化关系较近。不同生物钟基因在不同物种中的序列保守性不同,其中,Shy基因序列高度保守,而Per和Tim1基因的序列在不同物种中差异很大,其与同为半翅目的其他昆虫的相应基因序列间的相似度都在35%以下。三、温度和光周期对禾谷缢管蚜生物钟基因的影响除Cyc基因在昼夜条件下表达较为稳定外,禾谷缢管蚜其它生物钟基因在昼夜不同时间点的表达量存在显着差异。温度能够影响部分生物钟基因的表达。Cry2、Clk、Cyc、Per和Vri基因在常温条件下的表达量显着高于低温条件的表达;Cry1和Tim1基因在低温条件下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常温条件;Tim2、Pdp1和Shy基因在常温与低温条件下的表达量没有显着差异。光周期对生物钟基因的昼夜表达也有影响,仅Cry1基因在长日照条件下的表达显着高于短日照条件。全暗条件下,不管温度如何,10个生物钟基因在6个不同时间点的表达量均有显着差异。温度能够显着影响生物钟基因的表达,其中Cry2、Clk、Cyc、Tim1、Tim2、Shy和Pdp1基因在24℃下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其在4℃下的表达水平,Clk、Cyc、Per、Tim2、Shy和Pdp1基因在12℃下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其在4℃下的表达水平。仅Cry1和Vri基因在4℃仍保持较高的水平。全暗条件下,生物钟在头部和胚胎中的表达存在一定差异,不同温度下,在这两个组织间表达存在差异的生物钟基因不同。24℃条件下,Cry2、Per、Tim1、Tim2、Pdp1和Shy基因在头部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在胚胎中的表达量;12℃条件下,Clk、Per、Tim1和Shy基因在头部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在胚胎中的表达量。在这两个温度下没有生物钟基因在胚胎中表达量显着高于头部。四、不同生殖方式禾谷缢管蚜生物钟节律基因在昼夜条件下的表达母代的饲养条件会显着地影响子代对光周期和温度的响应,饲养在长日照常温条件下的CP-LN种群诱导后第二代才有少量的雄蚜产生,第三代产雌性母、雌性蚜和雄蚜才大量产生。而长期饲养在长日照低温的CP-LL种群诱导后第一代就有产雌性母和少量的雄蚜产生,诱导后第二代产雌性母、雌性蚜、雄蚜均有产生。这些结果表明,母代饲养于低温条件时会导致雄蚜和雌性蚜虫在诱导条件下提早产生。除饲养在长日照常温的OP-LN种群G1代禾谷缢管蚜的Per基因在昼夜不同时间点的表达不存在显着差异外,其他种群的生物钟基因在昼夜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存在显着差异。诱导条件下,部分生物钟基因在不同生殖方式禾谷缢管蚜种群中的表达存在差异,且随低温短日照诱导时间的变化,各生物钟基因的表达也存在变化。长日照低温条件下,除Clk基因以外,其他9个生物钟基因在CP-LL与OP-LL种群禾谷缢管蚜间的表达量均差异显着。其中,Cry1、Tim1、和Shy基因在CP-LL种群中的表达量显着低于OP-LL种群,而Cry2、Cyc、Tim2、Vri和Pdp1基因在CP-LL种群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OP-LL种群。诱导条件下,除Shy基因以外,其它九个生物钟基因在CP-LL和OP-LL种群G1代蚜虫间的表达量均存在显着地差异。其中,Cry1、Clk、Tim1、Tim2和Pdp1基因在CP-LL种群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OP-LL种群,而Per和Vri基因在CP-LL种群中的表达量显着低于OP-LL种群。五、六个核心生物钟基因在禾谷缢管蚜光周期现象中的作用本研究发现,干扰某一个生物钟基因会显着影响其他生物钟基因的表达,其中,Cry1基因的干扰使Cry2、Tim1、Clk、Cyc、Shy和Vri基因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干扰Cry2基因使Cry1基因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使Tim1、Clk和Per基因的表达水平降低;干扰Clk基因使Cry2、Tim1和Cyc基因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使Per基因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干扰Cyc基因使Clk和Vri基因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使Cry1、Pdp1和Per基因的表达水平升高;干扰Per基因使Cry2基因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使Tim1基因的表达水平降低和Cyc基因的表达水平升高;干扰Tim1基因使Shy和Per基因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使Clk和和Cyc基因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干扰6个核心生物钟基因(Cry1、Cry2、Tim1、Clk、Cyc和Per)并不会使不全周期型禾谷缢管蚜产生有性世代,而干扰这6个核心生物钟基因会影响全周期型禾谷缢管蚜子代产雌性母、雄蚜、雌性蚜、有翅孤雌蚜和无翅孤雌蚜的数量。干扰Cry1、Clk和Cyc会使无翅孤雌蚜的数量显着下降,也使子代雌性蚜和雄蚜的数量增多。干扰Cry2、Per和Tim1会使子代无翅孤雌蚜的数量显着升高,子代雌性蚜和雄蚜的数量显着降低。光周期能够显着影响禾谷缢管蚜的生长和发育,在常温条件下,禾谷缢管蚜在短日照条件下的二龄、三龄和四龄若虫发育历期和繁殖前期均显着长于长日照条件。温度也能显着影响禾谷缢管蚜的生长和发育。常温条件下的禾谷缢管蚜一龄、二龄、三龄和四龄若虫发育历期和繁殖前期均显着短于低温条件下的发育历期和繁殖前期。诱导前种群相同时,不管是饲养在长日照常温还是长日照低温,诱导后饲养在长日照低温条件下种群的产生雄蚜、雌性蚜和只产生有性世代所需的诱导光周期循环次数少于诱导完后饲养在长日照常温条件下种群所需的循环次数。这说明诱导后的饲养条件对雄蚜和雌性蚜的产生有重要的影响,即诱导后饲养条件为低温时可能有利于雄蚜和雌性蚜的产生。并且,母代处于低温条件时也会促进子代雄蚜和雌性蚜尽早产生。CP-LN种群诱导后转移至长日照低温条件后能产生相对较多的雄蚜和雌性蚜,CP-LL种群诱导后转移至长日照低温条件后能产生相对较多的雌性蚜。CP-LN种群在低温短日照条件诱导11和10天后,在两个对照组中均未有雄蚜产生,而在注射dsCry1、ds Clk和dsCyc的三个处理组中都有极少量的雄蚜产生。CP-LN种群诱导15和14天后,两个对照组中也均未有雌性蚜产生,而在注射dsCry1、dsClk和dsCyc的三个处理组中都有极少量的雌性蚜产生。CP-LN种群诱导24和23天后,两个对照组中均有无翅孤雌蚜和有翅孤雌蚜产生,而在注射dsCry1、dsClk和dsCyc的三个处理组中均没有发现无翅孤雌蚜和有翅孤雌蚜产生。CP-LN种群诱导12天后,两个对照组中均有雄蚜产生,而在注射dsCry2、dsTim和dsPer的三个处理组中都没有雄蚜产生。CP-LN种群诱导16天后,两个对照组中均有雌性蚜产生,而在注射dsCry2、dsTim和dsPer的三个处理组中均没有发现雌性蚜。CP-LN种群诱导25和26天后,两个对照组中均没有无翅孤雌蚜和有翅孤雌蚜产生,而在注射dsCry2、dsTim和ds Per的三个处理组中均发现无翅孤雌蚜和有翅孤雌蚜的存在。不同生物钟基因对蚜虫光周期计时(photoperiodic timer)过程的影响存在差异。CP-LN种群诱导13天后,两个对照组中均有雄蚜产生,在注射dsCry2和dsPer的处理组中都没有雄蚜产生,而在注射dsTim的处理组中有少量雄蚜产生。CP-LN种群诱导17天后,两个对照组中均有雌性蚜产生,在注射dsPer的处理组中没有雌性蚜产生,而在注射dsCry2和dsTim的处理组中都有少量雌性蚜产生。六、褪黑素在禾谷缢管蚜光周期现象中的作用本研究从禾谷缢管蚜中成功克隆了3个AANAT基因(AANAT1、AANAT2和AANAT3)和1个TPH基因。饲养在不同光温条件下的禾谷缢管蚜种群的褪黑素合成相关基因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程度存在显着差异。光周期和温度能够影响这四个基因的表达,这些基因在不同光温条件下达到峰值表达水平的时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禾谷缢管蚜AANAT1、AANAT2和AANAT3基因在全天黑暗条件下的表达显着高于全天光照条件。全暗条件经光照处理会显着降低AANAT1、AANAT2和TPH基因的表达。全天光照条件经黑暗处理后AANAT1、AANAT2和TPH基因的表达显着增加。饲养在黑暗条件下不同温度的禾谷缢管蚜种群的褪黑素合成相关基因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水平也不同。不管饲养温度为常温(24±1℃)还是低温(12±1℃),AANAT3基因在头部的表达水平均显着高于胚胎。生物钟基因与褪黑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干扰Cry1基因导致褪黑素合成相关基因AANAT1、AANAT2、AANAT3和TPH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Clk和Cyc基因的干扰使AANAT1和AANAT3基因的表达显着下降。而Tim和Per基因的干扰使AANAT3基因的表达显着下降。注射外源褪黑素能够导致Cry1、Clk和Cyc基因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也能影响Cry2、Per和Tim1的表达。全周期型和不全周期型种群AANAT1、AANAT2、AANAT3和TPH基因在诱导条件下不同世代间的表达存在显着地差异。饲养在长日照常温条件下的禾谷缢管蚜在短日照低温条件诱导二代后,AANAT2基因在全周期型蚜虫中的表达水平显着低于不全周期型禾谷缢管蚜。不管饲养在长日照常温条件下的禾谷缢管蚜在短日照低温条件诱导一代还是三代,饲养在长日照低温条件下的禾谷缢管蚜还是饲养在该条件下的禾谷缢管蚜经短日照低温条件诱导一代,AANAT3基因在全周期型蚜虫中的表达水平均显着高于不全周期型禾谷缢管蚜。AANAT1、AANAT2、AANAT3和TPH基因在五个不同蚜型中的表达情况存在差异。三个AANAT基因在雄蚜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产雌性母、有翅孤雌蚜和无翅孤雌蚜。这三个基因均在雌性蚜中的表达量最低。TPH基因在产雌性母中的表达最高,其在雌性蚜中的表达水平也最低。注射一次褪黑素或者干扰AANAT3基因并不会使饲养在长日照常温条件下的全周期型禾谷缢管蚜产生有性世代,也不会使不全周期型禾谷缢管蚜产生有性世代。褪黑素也能够显着降低禾谷缢管蚜的繁殖力。诱导一段时间的全周期型禾谷缢管蚜注射褪黑素后产生的蚜型种类没有变化,但雄蚜比例显着增加,无翅孤雌蚜比例显着降低。诱导一段时间的全周期型禾谷缢管蚜干扰AANAT3基因后产生的蚜型种类也没有变化,但无翅孤雌蚜和有翅孤雌蚜的比例显着增加,产雌性母和雌性蚜的比例显着降低。褪黑素在蚜虫光周期钟计时(photoperiodic timer)过程中存在重要的作用。

李聪思[4](2016)在《中学生物学特级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培养大量优秀的生物学教师、发展生命科学的基础教育是时代的要求。特级教师是教育领域内职业发展成功的人,研究中学特级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促进青年教师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有关特级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英语和语文两科,尚未见有关于生物学特级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报道,学科分布很不均衡。本文采用质的研究中个案研究方法,以一位中学生物学特级教师(Z老师)的专业发展为研究对象,描摹Z教师的成长足迹、分析Z教师的个人特质、专业素养、影响Z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主要结果有以下四方面:第一,Z教师在非关注阶段,于文化大革命后参加高考并开始与教师职业结缘;虚拟关注阶段,Z教师在NC师院学习,为后期专业发展奠定基础;生存关注阶段,Z教师于CK中学开始正式的生物学教师生涯;任务关注阶段是在CK中学后期任教期间,在此阶段Z教师提升其专业素养;自我更新关注阶段,Z教师于LC中学和ND中学任教、担任重任指导奥赛、关注学术科研,该阶段是其专业发展的高效阶段。第二,Z教师个人特质中具有外向性、和善性、自律性、低神经质性、开放性五个特征。第三,Z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包括知识与专业技能素养(生命科学素养,生物学相关知识素养,实际知识素养;实践技能素养);理论与能力素养(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课程论及生物学教学论的理论素养;语言表达能力,组织教学能力,教学科研能力,自学能力,拓展创造能力素养);师德与敬业精神。第四,影响Z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在因素有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内在因素主要包括个人特质、内在发展动机、个人习惯。上述研究成果可丰富中学生物学特级教师专业发展实证案例,为中学生物学特级教师的专业发展理论提供基础素材,并为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或欲从事生物学教学的青年、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参考。

刘慧婷[5](2016)在《黄脸油葫芦雌激素相关受体(TeERR)蛋白水平定量与定位表达及其与蜕皮激素受体(TeEcR)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核受体(nuclear receptors, NRs)是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该受体通过整合生物体内部和外部信号调节多种生理过程,维持生物体内环境的稳定。核受体超家族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分布广泛,其中一类成员的生理配体至今未被发现,因此被称为孤儿核受体,雌激素相关受体(estrogen-related receptor, ERR)是最早被发现的孤儿核受体,它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s, ERs)具有高度同源性。ERR发挥作用的方式主要通过单体或形成二聚体的形式与靶基因的特定DNA序列即激素反应元件相结合,并通过某些辅助因子调节靶基因的转录。ERR对哺乳动物的生长发育具有多种调节功能,但目前已有研究发现,在昆虫中,ERR参与果蝇代谢途径的调节。另外,ERR对拟黑多刺蚁的品级分化也有一定的作用。但ERR是否对昆虫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有必要进行此方面的研究。蜕皮激素受体(ecdysteroid receptor, EcR)是昆虫蜕皮激素(ecdysteroid hormnones, EH)的调节因子,它通常与超气门蛋白(ultraspiracle protein, USP)组成异源二聚体,介导蜕皮激素信号在昆虫体内的传递,从而调节昆虫的多种生命活动。有研究证明雌激素相关受体反应元件序列(estrogen-relative receptor response element, ERRE)与蜕皮激素受体反应元件序列(ecdysteroids receptor response element, EcRE)具有相似性,但二者是否有相关性尚未见报道。黄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emma Ohmachi & Matsumura, T.emma)隶属直翅目(Orthoptera),蟋蟀科(Grylliade),发育过程历经卵,若虫(分6个龄期)和成虫三个阶段,从4龄开始可区分雌雄,卵发育至成虫约需80天。因其发育周期较短且龄期划分明显等优点,可作为研究经济昆虫的开发利用及害虫防治等方面的实验材料。本研究以黄脸油葫芦(T.emma)为实验材料,首先,通过qRT-PCR、Western-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T.emma不同发育阶段个体头部和胸部TeERR从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进行定量及定位表达分析。其次,通过RNAi技术对TeERR进行干扰,观察干扰后虫体表型及行为的变化,从而分析TeERR对T.emma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可能的调控机制。最后,检测TeERR被干扰后,TeEcR在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表达情况的变化,进而推测TeERR及TeEcR在调控T.emma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相关性。结果如下:1.采用实时定量PCR (qRT-PCR)技术对TeERR mRNA在T.emma不同发育阶段个体胸部的表达情况从转录水平进行相对定量检测。结合本实验室已得到的TeERR mRNA在头部的实时定量表达结果,综合分析表明:TeERR mRNA在T.emma头部及胸部均有表达,且因发育阶段及存在部位不同,其表达量具有差异性。在头部,TeERR mRNA随个体生长发育,表达量逐渐降低,到4龄若虫期达到最低,随后到成虫期表达量又逐渐增加。且从5龄若虫到成虫期,TeERR mRNA在雌性个体头部的表达量高于雄性。TeERR mRNA在胸部的表达趋势与在头部的表达趋势类似,不同的是,在5龄期TeERRmRNA在头部的表达量高于胸部,但到6龄期和成虫TeERR mRNA在胸部的表达量高于头部。TeERR mRNA表达呈现出的阶段差异性、组织差异性及雌雄个体差异性表明:TeERR对T.emma不同发育时期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且不同组织所含TeERR mRNA量的差异可能与其生理调节功能有关;TeERRmRNA在雌性个体内的表达量高于雄性,表明TeERR可能对雌性个体的发育起更重要的调节作用。2.采用Western-blot技术对TeERR在T.emma不同发育阶段个体头部及胸部的表达情况从蛋白水平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TeERR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与转录水平的表达情况基本一致,该结果进一步显示TeERR蛋白在T.emma不同发育阶段及不同组织部位中的作用发挥与mRNA水平基本一致,说明TeERR在转录水平与翻译水平对T.emma发育的调控没有明显差异。3.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TeERR蛋白在T.emma 4龄及成虫期个体头部的表达情况从蛋白水平进行定位检测。结果表明,TeERR蛋白在T.emma头部有广泛的阳性表达,且表达情况呈现明显的组织差异性。在前脑中,TeERR蛋白在蕈形体、中央复合体及脑桥体中均呈现出较强烈的阳性颗粒,特别是在蕈形体冠和Kenyon细胞中,阳性表达更加强烈,中央复合体及脑桥体次之。在中脑嗅叶及后脑,阳性颗粒依然明显,但在咽侧体中,检测不到明显的阳性颗粒。根据TeERR蛋白在T.emma头部表达的定位结果推测:TeERR对T.emma的脑神经发育及行为调控发挥重要作用。4.采用RNAi技术,将体外合成的TeERR-dsRNA通过合适的方法导入虫体,干扰TeERR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从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检测TeERR及TeEcR表达情况的变化,观察虫体表型及行为变化,进而推测TeERR对T.emma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及TeERR与TeEcR之间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TeERR表达受到干扰后,虫体的死亡率及畸形率升高,主要表现为:卵死亡、翅皱缩、腹节膨大、蜕皮次数增加但不能顺利完成蜕皮行为。由此说明TeERR是调控T.emma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基因。TeERR表达受到干扰后影响TeEcR的正常表达,主要表现为:4龄期TeERR表达量降低导致TeEcR表达量降低,而5、6龄期TeERR表达量降低导致TeEcR表达量增加,在T.emma其他生长发育阶段,TeEcR的表达不受TeERR表达变化的影响。根据此结果推测:TeERR与TeEcR相关性密切,且二者在T.emma 4龄期生长发育阶段相互促进,可能有协同作用,在5、6龄期生长发育阶段可能有拮抗作用,二者之间彼此协调作用共同调节T.emma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组织特异性。本研究首次从蛋白水平对ERR在非完全变态昆虫整个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ERR基因对昆虫生长发育的作用,丰富了ERR在昆虫中的研究内容。本研究成功地对TeERR的表达进行了干扰,探究了TeERR与TeEcR的相互作用关系对T.emma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为与经济昆虫的开发利用及害虫防治密切相关基因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孙怡然[6](2014)在《小学科学课程“生命科学”领域概念及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学概念的学习在小学生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学习科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方面,概念的定义可以作为推理的依据,有助于学生进行判断和推理。然而,调查显示,小学科学教师中有很大一部分教师未进行科学方面的专业教育,科学素养有待提高,部分科学老师反映对于科学概念的转化把握不准。论文依据双层表征理论对概念进行分析,将概念的两个成分原型和核心进行划分,概念的原型由知觉显着内容组成,也是便于小学生学习的内容;概念的核心是具有诊断性,不易直接感知的内容,是教师应该掌握的部分,教师可以依据概念的核心和概念的原型对科学概念进行转换。本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和对科学(1-6年级)课程标准中涉及的关于生命世界的概念梳理及分析,将生命世界的概念分成植物、动物、人体、生物与环境四部分,并对每个概念进行内容分析,为教师提出教学建议。论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小学教师科学素养、教学过程中对概念的把握程度、小学生认知特点、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概念表征的研究观点、哲学重演律进行分析;第二部分说明概念分析研究的意义;第三部分说明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及在论文中的应用;第四部分是研究内容,包括对科学(1-6年级)课程标准中涉及的关于生命世界的概念梳理、概念分析、教学建议。

欧阳霞辉,侯兰新,高丹丹,陈红[7](2014)在《拟黑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性腺雌激素相关受体基因的表达》文中研究表明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对拟黑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蚁后卵巢中和雄蚁精巢中pvERR mRNA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pvERR mRNA在卵子发生过程中滤泡细胞的胞质和生长期、卵黄发生期的卵母细胞有表达.在变形期的精细胞胞质和成熟精子头部有很强的表达.

李应东[8](2013)在《细首纽虫性腺及幼虫发育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香港细首纽虫、扁额细首纽虫和Cephalothrix cf. filiformis为实验动物,研究了细首纽虫的胚胎及幼虫发育,温度、光照、去头、褪黑激素等对细首纽虫性腺发育的影响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温度和光照对香港细首纽虫Cephalothrix hongkongiensis性腺发育的影响对不同温度(4℃,6℃,8℃,12℃,16℃,24℃和28℃)和不同光照(24D:0L,18D:6L,12D:12L,6D:18L和0D:24L)条件下的香港细首纽虫的性腺发育速度、产卵时间及性别比例进行了观察。不同温度对体重增长、性腺发育、产卵时间及产卵期影响显着(P<0.05)。性腺成熟速度和产卵的快慢与温度成正相关,温度越高,成熟的越快,产卵越早。在4℃和6℃条件下的纽虫不摄食,身体断裂明显,并且在109天内全部死亡,没有发现性腺发育和产卵现象。8℃和12℃条件下的纽虫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体重和性腺大小均呈缓慢增长趋势,但未产卵。16℃组体重在实验开始时呈上升趋势,150天后开始下降,其性腺从第60天至实验结束(360天)都存在,并在136.5±6.5天时开始产卵,产卵期为213±9.9天。24℃和28℃组均在40天左右产卵,但24℃的产卵期要长于28℃组,并且有第二次性腺发育及产卵现象。光照对香港细首纽虫的性别比例,产卵时间,产卵期及性腺发育没有显着影响,但在对体重增长影响显着,黑暗组的体重显着高于光照组。2.温度对Cephalothrix cf. filiformis性腺发育的影响以Cephalothrix cf. filiformis为研究对象,将不同温度(0℃,6℃,12℃,18℃和24℃)处理下的体重变化,性腺发育速度,性别比例及产卵时间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温度对Cephalothrix filiformis的体重增长,性腺发育速度,性别比例及第一次产卵时间影响显着(P<0.05)。在6-18℃条件下的体重增长速度要显着快于0℃组和24℃组;6℃组和12℃的纽虫性腺发育速度显着快于0℃组、18℃组和24℃组的纽虫;在90天内,只有12℃组和18℃组的纽虫有产卵现象;在0-18℃范围内,其雄性的比例是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的。3.褪黑激素对香港细首纽虫Cephalothrix hongkongiensis性腺发育的影响及HIOMT的定位研究了去头术、外源褪黑激素对香港细首纽虫体重和性腺发育的影响,并对褪黑激素合成酶HIOMT进行了Western blotting测定和免疫组织化学定位。去除头部的香港细首纽虫的性腺发育速度显着的快于正常的虫体(P<0.01),处理40天后配子完全成熟,而对照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均没发现性腺。这说明在香港细首纽虫的头部有性腺抑制激素(GIH)存在,抑制了性腺发育速度。褪黑激素对香港细首纽虫的性腺发育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越显着。在75mg/L褪黑激素浓度处理下,香港细首纽虫的性腺在40天处完全消失。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在大小约为38kDa处有阳性条带,说明香港细首纽虫的头部存在HIOMT。免疫组织化学定位,在脑神经节的几个神经细胞显示HIOMT阳性反应,成对称分布。4.香港细首纽虫Cephalothrix hongkongiensis幼虫发育的研究应用连续观察、组织切片和荧光染色方法对香港细首纽虫从受精卵到幼虫的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并用微量呼吸仪对其胚胎和幼虫的耗氧率进行了测定。在22℃度条件下,香港细首纽虫在受精30分钟后第一极体排出,40分钟第二极体排出,60分钟后第一次卵裂,80分钟后4细胞期,110分钟后8细胞期,140分钟后16细胞期,170分钟后32细胞期。受精15小时后,进入囊胚期;20小时后进入原肠期,通过内陷法形成原肠胚;23小时后体表出现纤毛,可以使胚胎转动;30小时后进入幼虫期,出现顶纤毛束,可做旋转运动。44小时后头原基的两侧开始内陷,形成神经原基;45小时后出现尾纤毛束;80小时出现侧纤毛束,90小时在头部两侧出现眼点。进入幼虫期后,细胞骨架系统在胚孔处形成一个环状结构。随着发育的继续,幼虫内部出现垂直于虫体纵轴的环状结构。并且,幼虫头部开始变窄变长。单个纽虫的耗氧率是随着发育进程逐渐上升。5.扁额细首纽虫Cephalothrix simula幼虫的初步研究研究了扁额细首纽虫(Cephalothrix simula)从胚胎及幼虫的发育过程、温度对幼虫发育的影响、胚胎及幼虫的耗氧率。在20℃条件下,扁额细首纽虫受精后40分钟第一极体排出,80分钟后第一次卵裂,18小时后进入囊胚期,26小时进入原肠期,45小时后出现顶纤毛束,53小时后出现尾纤毛束,84小时后先后出现侧纤毛束和眼点。在14-26℃范围内,不同温度对扁额细首纽虫幼虫的成活率影响显着,18℃和20℃条件下的幼虫成活率比其他温度组高,但对畸形率的影响不显着。单个纽虫的耗氧率是随着发育进程逐渐上升。投喂实验未见该纽虫的幼虫摄食单细胞藻类。

刘晓明[9](2013)在《拟黑多刺蚁蜕皮激素受体(EcR)和超气门蛋白(USP)的cDNA测序、mRNA表达及其与雌激素相关受体(ERR)的功能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蜕皮激素受体(ecdysteroid receptor,EcR)是昆虫中唯一一个配体已知的核受体,它的配体为蜕皮激素(ecdysteroid hormones, EH)。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蜕皮和变态等生理过程都受到蜕皮激素的严格调控,EcR是蜕皮激素的作用靶标,处于昆虫变态、蜕皮及繁殖等生命过程级联反应的启动位置,对于完成昆虫生长发育及繁殖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超气门蛋白(ultraspiracle protein, USP)隶属于核受体第二亚家族,与保幼激素具有亲和性,是保幼激素受体的候选基因,在昆虫的蜕皮变态过程中,蜕皮激素受体必须与超气门蛋白结合形成异源二聚体后才能与蜕皮激素结合,激活下游蜕皮反应基因,引起蜕皮变态的级联反应。雌激素相关受体(estrogen receptor-related receptor, ERR)是人类发现的最早的孤儿核受体之一,在结构上它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非常相似,对哺乳类动物的研究表明,ERRs参与ER信号通路,与众多生长发育过程密切相关,并且参与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但该基因不能与雌激素相结合。在昆虫中也发现ERR的存在,但是其具体作用仍然不是很清楚。拟黑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 Roger)隶属于昆虫纲(Insecta)、膜翅目(Hymenoptera),蚁科(Formicidae),多刺蚁属(Polyrhachis),是一类典型的营群居性生活的社会性昆虫,同时,也是国家卫生部指定的药食兼用型资源昆虫。拟黑多刺蚁具有社会性昆虫的典型特征,具有广泛的多态现象和高度复杂的神经系统,是研究昆虫发育的优良动物实验材料。本文以拟黑多刺蚁为实验材料,通过RT-PCR技术、RACE末端扩增技术、荧光实时定量RT-PCR技术、原位杂交技术以及RNA干扰技术对拟黑多刺蚁蜕皮激素受体(EcR)、超气门蛋白(USP)及雌激素相关受体(ERR)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定位定量及功能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拟黑多刺蚁EcR基因cDNA序列全长2235bp,包含一个长度为1737bp的开放阅读框,5’-UTR为20bp,3’-UTR为478bp。将序列命名为PvEcR,上传至GenBank,获得序列号为JX028426.1。PvEcR蛋白质含有579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63.4kDa,理论等电点pI=7.79,为亲水性蛋白质,N端不存在信号肽,为非分泌性蛋白。PvEcR蛋白氨基酸序列与膜翅目昆虫日本弓背蚁、大头蚁、无刺蜂、熊蜂和意大利蜜蜂的序列相似性高达99%,与其他昆虫类的蛋白序列相似性也很高,基本在70%以上。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表明PvEcR蛋白是alpha-beta型。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研究PvEcR基因在拟黑多刺蚁的不同发育阶段、三个品级及脑部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在拟黑多刺蚁的幼虫期,PvEcR的表达量较高,特别是在3龄幼虫期,PvEcR的表达量达到最高,随后,在4龄幼虫期缓慢下降,在蛹期的PvEcR的表达量急速下降,至成虫期,表达量又缓慢恢复。在拟黑多刺蚁的三个品级成虫中,PvEcR的表达量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在不同品级的成虫头部中,雄蚁头部的PvEcR表达量最高,推测该基因可能跟雄性蚂蚁特定的神经系统以及雄特有的行为相关。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PvEcR在拟黑多刺蚁三个品级头部的表达进行定位分析,结果显示PvEcR广泛表达于拟黑多刺蚁不同品级脑部,且表达量存在差异。PvEcR在工蚁和雌蚁脑部蕈形体中高表达,特别是在球形细胞中阳性表达较高,在雄蚁脑部的视叶中,PvEcR阳性反应较其它两品级显着,说明PvEcR可能与蚂蚁神经系统调控的趋光性、求偶行为相关。利用RNA干扰技术抑制PvEcR在拟黑多刺蚁不同发育阶段幼虫、不同品级成虫的表达,结果表明,在蚂蚁的胚胎期及1龄幼虫期,该基因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自2龄幼虫开始,PvEcR表达量开始下降,特别是在PvEcR高表达的3龄、4龄幼虫期,该基因表达量开始下降,并引起昆虫表型的变化,出现幼虫体重降低、成虫雄蚁残翅等现象,说明我们所使用的dsRNA测试液可以引起该基因的沉默现象,也证明了PvEcR在蚂蚁发育阶段及成虫翅膀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拟黑多刺蚁USP基因cDNA序列全长1553bp,包含一个长度为1275bp的开放阅读框,5’-UTR为78bp,3’UUTR为200bp,将序列命名为PvUsP.上传至GenBank,获得序列号为KC188780.PvUSP含有424个氨基酸残基,蛋白质分子量为47.7kDa,理论等电点pi=8.63,为亲水性的蛋白质,N端不存在信号肽,为非分泌性蛋白。PvUSP与膜翅目各类蜜蜂的USP均有80%以上的序列相似性,与其它昆虫的序列相似性在70%以上。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表明PvUSP蛋白是alpha-beta型。通过荧光实时定量RT·PCR分析jvUSP在拟黑多刺蚁不同发育阶段虫体、不同品级成虫及头部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PvUSP基因在所检测的各个时期及各个品级内均有表达。PvUSP高表达于拟黑多刺蚁胚胎期,说明其在胚胎发生过程和细胞增殖分化中有重要作用。在幼虫的发育过程中,PvUSP在蛹期存在一个表达高峰,该高表达一直持续到昆虫变态完成,说明该基因在昆虫的变态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拟黑多刺蚁的三个不同品级成虫中,PvUSP在雄蚁中的表达量最高,工蚁次之,雌蚁最少,在三个品级成虫头部,PvUSP在工蚁头部的表达量最高,雄蚁次之,雌蚁最少,PvUSP在三个品级成虫及头部的不同表达趋势证明该基因参与了拟黑多刺蚁中神经系统的构建,并在雄性生殖系统中发挥作用。3.利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分析PvERR在拟黑多刺蚁不同发育阶段虫体、不同品级成虫及头部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PvERR在拟黑多刺蚁发育过程中的表达量具有阶段特异性。在幼虫的胚胎期和1龄、2龄等蚂蚁早期发育过程中,PvERR的表达量基本恒定,自3龄幼虫开始,PvERR的表达量逐渐增加,在成虫的表达量最高,说明PvERR与拟黑多刺蚁的发育有关。PvERR在拟黑多刺蚁蛹期到成虫期相对表达量有了明显增加,这可能说明PvERR在成虫的组织分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拟黑多刺蚁的三个品级中,PvERR在雌蚁中的表达量远远高于工蚁和雄蚁,说明该基因可能与雌蚁生殖功能相关。在拟黑多刺蚁三个品级成虫和脑部中,PvERR在雌蚁中表达量最高,工蚁次之,雄蚁最少,该基因在不同品级间的表达差异可能与它们的社会分工相关,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PvERR在拟黑多刺蚁三个品级头部的表达进行定位分析,结果表明PvERR在拟黑多刺蚁不同品级脑部蕈形体和球形细胞中的阳性表达最为强烈,说明该基因参与了拟黑多刺蚁神经系统的发育。在拟黑多刺蚁的不同品级脑部,PvERR的表达量各不相同,说明该基因的具体功能与拟黑多刺蚁的社会分工相关。利用RNA干扰技术抑制PvERR在拟黑多刺蚁不同发育阶段幼虫、不同品级成虫体内的表达,结果表明,在蚂蚁的胚胎期及1龄、2龄幼虫期,该基因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自3龄幼虫期至成虫期,PvEcR表达量下降得较为明显,下降幅度在50%-60%之间。这说明我们所用的dsRNA测试液能够沉默PvERR的表达,并引起幼虫及成虫体重降低、3龄和4龄幼虫致死等现象,从而也证明了PvERR在蚂蚁的生殖和发育阶段具有重要作用。4.本研究利用RNAi干扰技术,研究PvEcR、PvUSP和PvERR在拟黑多刺蚁发育与生殖阶段的功能相关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PvEcR的表达被沉默或表达量极少的时候,PvUSP能够在蜕皮过程关键的4龄幼虫期和蛹期提高表达,弥补PvEcR的表达缺失,与对照组相比,ERR的表达量虽有提高,但是表达量没有显着性差异,说明PvEcR的沉默不会引起PvERR的表达量变化;在PvERR表达被沉默或表达量极少时,PvEcR和PvUSP在蚂蚁发育前期表达量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在蜕皮变态的蛹期,两基因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特别是PvEcR的表达量上升尤为显着,因此,我们推测PvERR可能处于PvEcR和PvUSP的上游调控位置,但是其具体功能,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究。

徐英[10](2013)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美育的渗透》文中指出美育是美学与教育学的有机结合体。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学校的美育应该贯穿于包括生物学在内的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之中。本文概括了美育的内涵,国内外美育的研究概况,调查分析高中生物教学中美育渗透的实施现状,明确了高中生物学美育的目标,通过挖掘人教版生物教材中的潜在美育因素,从自然美、科学美、和谐美、人格美四方面研究了生物学美育内容,阐明了高中生物教学中美育渗透的基本原则,提出了美育渗透的实施策略,探讨了美育渗透的途径方法,并在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的实践。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证明高中生物教学中美育渗透是有效的。

二、神经激素对蝗虫配子发生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神经激素对蝗虫配子发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刺参神经内分泌系统对运动和应激行为调控的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刺参及其养殖产业介绍
        1.1.1 刺参分类地位、分布及生物学特征
        1.1.2 我国刺参养殖产业发展现状
        1.1.3 我国刺参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1.1.4 我国刺参产业发展对策及方向
    1.2 刺参行为学研究进展
        1.2.1 刺参运动行为研究进展
        1.2.2 刺参摄食行为研究进展
        1.2.3 刺参繁殖行为研究进展
        1.2.4 刺参吐肠行为研究进展
        1.2.5 刺参夏眠行为研究进展
    1.3 刺参神经内分泌学研究进展
        1.3.1 刺参体腔液激素对环境的应答
        1.3.2 刺参神经多肽与多肽激素的鉴别分析
        1.3.3 刺参神经多肽功能研究现状
    1.4 转录和代谢组学技术在刺参研究中的应用
        1.4.1 转录组学技术在刺参研究中的应用
        1.4.2 代谢组学技术在刺参研究中的应用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思路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科学问题
        1.5.3 内容与技术路线
        1.5.4 预期成果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褪黑激素对刺参运动行为的调控作用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刺参采集、暂养及褪黑激素检测
        2.2.2 褪黑激素处理及刺参运动行为视频采集与分析
        2.2.3 肌肉样品采集及UPLC-Q-TOF-MS检测
        2.2.4 肌肉ATP和 FFA检测
        2.2.5 数据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刺参体腔液褪黑激素的含量
        2.3.2 褪黑激素对刺参运动行为的影响
        2.3.3 褪黑激素对刺参肌肉生理的影响
        2.3.4 褪黑激素处理前后刺参肌肉FFA和 ATP含量
    2.4 讨论
        2.4.1 刺参体内的褪黑激素
        2.4.2 褪黑激素对刺参运动行为的影响
        2.4.3 褪黑激素抑制刺参运动行为的潜在机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Pedal神经肽对刺参运动行为的调控作用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Pedal神经肽合成
        3.2.2 刺参采集、暂养
        3.2.3 Pedal神经肽处理及刺参运动行为视频采集与分析
        3.2.4 肌肉样品采集、UPLC-Q-TOF-MS检测及数据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刺参Pedal神经肽合成结果
        3.3.2 Pedal神经肽对刺参运动行为的影响
        3.3.3 Pedal神经肽对刺参肌肉生理的影响
    3.4 讨论
        3.4.1 Pedal神经肽对刺参运动行为的影响
        3.4.2 Pedal神经肽促进刺参运动行为的潜在机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SALMFamide神经肽对刺参运动行为的调控作用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SALMFamide神经肽合成
        4.2.2 实验刺参采集、暂养
        4.2.3 SALMFamide神经肽处理及运动行为视频采集与分析
        4.2.4 肌肉样品采集、代谢组学检测及数据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刺参SALMFamide神经肽合成结果
        4.3.2 SALMFamide神经肽对刺参运动行为的影响
        4.3.3 SALMFamide神经肽对刺参肌肉生理的影响
    4.4 讨论
        4.4.1 SALMFamide神经肽对刺参运动行为的影响
        4.4.2 SALMFamide神经肽促进刺参运动行为的潜在生理机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刺参吐肠行为分子机制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刺参采集及暂养
        5.2.2 吐肠行为诱导及取样
        5.2.3 RNA提取及Illumina测序
        5.2.4 转录组数据组装及基因功能注释
        5.2.5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及富集分析
        5.2.6 RT-qPCR验证
        5.2.7 数据分析
    5.3 实验结果
        5.3.1 样品测序结果
        5.3.2 转录组序列组装、注释及分类结果
        5.3.3 刺参吐肠行为相关差异表达基因
        5.3.4 DEGs功能富集分析
        5.3.5 RT-qPCR验证结果
    5.4 讨论
        5.4.1 刺参吐肠行为与信号传导和刺激反应相关基因
        5.4.2 刺参吐肠行为与动物有机系统相关基因
        5.4.3 刺参吐肠行为与代谢相关基因
        5.4.4 刺参吐肠行为与其他功能相关基因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性
    6.3 存在问题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海兔两类新颖神经肽家族的发现及其在摄食神经环路中的功能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表
第一章 神经肽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1.1 神经肽概述
        1.1.1 神经肽的多样性
        1.1.2 神经肽的作用方式
        1.1.3 神经肽的研究方法
    1.2 模式动物神经肽研究进展
        1.2.1 线虫的神经肽研究
        1.2.2 昆虫类动物的神经肽研究
        1.2.3 甲壳纲动物的神经肽研究
    1.3 软体动物海兔神经肽的研究
        1.3.1 海兔概述
        1.3.2 海兔摄食神经环路
        1.3.3 海兔中已发现的神经肽总结
    1.4 Leucokinins家族神经肽的研究现状
        1.4.1 神经肽leucokinins的发现
        1.4.2 神经肽leucokinins的功能研究进展
        1.4.3 神经肽leucokinins有待于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
    1.5 SPTR家族神经肽的研究现状
        1.5.1 SPTR-GF-DPs(SPTR-Gene Family-Derived Peptides)的发现
        1.5.2 SPTR-GF-DPs的功能研究
        1.5.3 SPTR-GF-DPs有待于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进化及功能
    1.6 神经肽对神经元spike timing的影响
        1.6.1 神经元spike timing的研究现状
        1.6.2 待研究的科学问题: 神经肽对神经元spike timing可能的影响
    1.7 总结
第二章 海兔神经肽leucokinins的发现及功能和机制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3.1 ALKs前体的鉴别
        2.3.2 ALKs前体mRNA及神经肽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分布
        2.3.3 质谱分析ALKs前体的加工过程和翻译后修饰
        2.3.4 ALKs对海兔摄食环路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2.4 讨论
第三章 海兔SPTR-GF-DPs对摄食环路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3.1 SPTR基因家族(SPTR-Gene Family)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apSPTR前体
        3.3.2 apSPTR-GF-DPs在海兔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
        3.3.3 单个神经元apSPTR前体的加工过程和翻译后修饰
        3.3.4 神经肽apSPTR-GF-DP2对海兔摄食环路的调节作用
        3.3.5 apSPTR-GF-DP2的神经环路靶标
        3.3.6 apSPTR-GF-DP2的神经元来源CBI-12
        3.3.7 CBI-12发挥作用的其它途径
    3.4 讨论
第四章 两种神经肽家族对相位终止子spike timing的调节作用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
        4.3.1 apSPTR-GF-DP2使CBI-2诱发的摄食程序protraction duration缩短的直接靶标: CBI-5/6
        4.3.2 CBI-12使CBI-2诱发的摄食程序protraction duration缩短的靶标:CBI-5/6
        4.3.3 B20使CBI-2诱发的摄食运动程序protraction duration缩短的靶标:CBI-5/6
        4.3.4 其它的神经肽:ALKs对CBI-5/6及B64的兴奋性和spike timing作用
    4.4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与创新性
    5.2 生物学意义与展望
参考文献
已发表与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3)生物钟基因在不同生殖方式的禾谷缢管蚜光周期响应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光周期和温度对昆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1.1.1 光周期对昆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1.1.2 温度对昆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1.1.3 光周期和温度对子代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1.2 昆虫的光周期现象
        1.2.1 光周期和温度在昆虫季节性变化中的作用
        1.2.2 光周期现象的过程
        1.2.3 有关光周期钟的两种主要模型
        1.2.4 生物钟与光周期现象的关系
        1.2.5 蚜虫光周期现象
    1.3 生物钟
        1.3.1 生物钟相关的基因
        1.3.2 昆虫生物钟分子机制
    1.4 生物钟基因在昆虫光周期现象中的作用
    1.5 褪黑素在昆虫光周期现象中的作用
    1.6 禾谷缢管蚜的危害和生殖方式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不同生殖方式禾谷缢管蚜对低温和短日照的响应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禾谷缢管蚜品系
        2.1.2 全周期型和不全周期型禾谷缢管蚜生活史特征的比较
        2.1.3 正常和诱导条件下禾谷缢管蚜有性世代生活史比较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诱导条件对不同生殖方式禾谷缢管蚜生活史特征的影响
        2.2.2 诱导条件对不同生殖方式禾谷缢管蚜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2.2.3 生殖方式为全周期型的禾谷缢管蚜种群中产雌性母和孤雌蚜的比较
        2.2.4 全周期型禾谷缢管蚜种群中雌性蚜和雄蚜在诱导条件和正常条件下的比较
    2.3 小结与讨论
        2.3.1 小结
        2.3.2 讨论
第三章 禾谷缢管蚜生物钟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昆虫
        3.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3.1.3 用TRIzol提取RNA
        3.1.4 cDNA第一链的合成
        3.1.5 生物钟基因部分片段的克隆
        3.1.6 序列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禾谷缢管蚜隐花色素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3.2.2 禾谷缢管蚜Clk和Cyc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3.2.3 禾谷缢管蚜Per、Tim1和Tim2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3.2.4 禾谷缢管蚜三个生物钟调节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3.3 结论与讨论
        3.3.1 小结
        3.3.2 讨论
第四章 温度和光周期对禾谷缢管蚜生物钟基因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昆虫及饲养
        4.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4.1.3 荧光定量PCR引物设计
        4.1.4 实时荧光定量PCR
        4.1.5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生物钟基因在不同光温组合条件下的昼夜表达
        4.2.2 黑暗条件下生物钟基因在不同温度下的昼夜表达
        4.2.3 黑暗条件下生物钟基因在头部和胚胎中的昼夜表达
    4.3 结论与讨论
        4.3.1 小结
        4.3.2 讨论
第五章 不同生殖方式禾谷缢管蚜生物钟节律基因在昼夜条件下的表达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昆虫
        5.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5.1.3 两个全周期型禾谷缢管蚜种群CP-LL和CP-LN对低温短日照的响应
        5.1.4 两个全周期型禾谷缢管蚜种群的诱导处理
        5.1.5 RNA提取cDNA第一链的合成
        5.1.6 实时荧光定量PCR
        5.1.7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两种全周期型禾谷缢管蚜对诱导条件的差异响应
        5.2.2 在不同条件下全周期型和不全周期型禾谷缢管蚜的昼夜表达情况
    5.3 结论与讨论
        5.3.1 小结
        5.3.2 讨论
第六章 六个核心生物钟基因在禾谷缢管蚜光周期现象中的作用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昆虫
        6.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6.1.3 dsRNA引物设计
        6.1.4 dsRNA的合成
        6.1.5 dsRNA的注射
        6.1.6 干扰核心生物钟基因后对蚜型产生的影响
        6.1.7 温度和光周期对禾谷缢管蚜生长发育的影响
        6.1.8 不同条件下产生雄蚜、雌性蚜以及完全产生有性后代的关键时间点的确定
        6.1.9 生物钟基因对禾谷缢管蚜光周期响应过程的影响
        6.1.10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禾谷缢管蚜六个生物钟基因干扰效率的确定以及干扰后对其它生物钟基因的影响
        6.2.2 六个生物钟基因的干扰对全周期型和不全周期型禾谷缢管蚜子代不同蚜型蚜虫数量的影响
        6.2.3 饲养条件对禾谷缢管蚜生长发育的影响
        6.2.4 CP-LN和CP-LL禾谷缢管蚜种群在短日照低温条件下进行生殖转换的三个关键时间点的确定
        6.2.5 生物钟基因干扰后对CP-LN禾谷缢管蚜种群生殖转换过程的中的影响
    6.3 结论与讨论
        6.3.1 小结
        6.3.2 讨论
第七章 褪黑素在禾谷缢管蚜光周期响应中的作用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供试昆虫
        7.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7.1.3 褪黑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
        7.1.4 褪黑素合成相关基因在不同光温组合条件下的表达
        7.1.5 光照和黑暗条件对褪黑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影响
        7.1.6 干扰生物钟基因对褪黑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影响
        7.1.7 注射褪黑素对生物钟基因的影响
        7.1.8 不同生殖方式禾谷缢管蚜褪黑素合成相关基因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达
        7.1.9 注射褪黑素对禾谷缢管蚜蚜型产生的影响
        7.1.10 干扰AANAT3对禾谷缢管蚜蚜型产生的影响
        7.1.11 褪黑素在禾谷缢管蚜光周期响应过程中的作用
        7.1.12 数据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禾谷缢管蚜褪黑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7.2.2 温度对褪黑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影响
        7.2.3 光照和黑暗条件对褪黑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影响
        7.2.4 禾谷缢管蚜褪黑素与生物钟基因的相互作用
        7.2.5 褪黑素对禾谷缢管蚜蚜型产生的影响
        7.2.6 褪黑素在禾谷缢管蚜光周期响应过程中的作用
    7.3 结论与讨论
        7.3.1 小结
        7.3.2 讨论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8.1 全文主要结论
    8.2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中学生物学特级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教师专业发展
        1.1.1 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1.1.2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1.2 特级教师
        1.2.1 特级教师概念
        1.2.2 特级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研究方法与技术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过程
        2.2.1 资料的获取
        2.2.2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2.2.3 资料的验证
3 研究结果
    3.1 生物学特级教师专业发展足迹
        3.1.1 非关注阶段
        3.1.2 虚拟关注阶段
        3.1.3 生存关注阶段
        3.1.4 任务关注阶段
        3.1.5 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3.2 生物学特级教师的个人特质
        3.2.1 外向性
        3.2.2 和善性
        3.2.3 自律性
        3.2.4 低神经质
        3.2.5 开放性
    3.3 生物学特级教师的专业素养
        3.3.1 知识和专业技能素养
        3.3.2 理论与能力素养
        3.3.3 师德和敬业精神
    3.4 影响生物学特级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3.4.1 外在因素
        3.4.2 内在因素
4 结论、反思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4.2 研究反思
        4.2.1 丰富课程并营造学术氛围促进师范生的教育
        4.2.2 发挥内在因素作用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4.3 下一步研究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5)黄脸油葫芦雌激素相关受体(TeERR)蛋白水平定量与定位表达及其与蜕皮激素受体(TeEcR)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核受体概述
    1.2 雌激素相关受体ERR研究概述
        1.2.1 ERR的三种亚型及结构
        1.2.2 ERR的组织分布与作用
        1.2.3 ERR的作用机制及信号通路
    1.3 昆虫蜕皮激素研究概述
    1.4 昆虫蜕皮激素受体EcR研究概述
    1.5 昆虫蜕皮激素20E与其受体EcR/USP的转录调控机制
    1.6 黄脸油葫芦研究概述
        1.6.1 黄脸油葫芦简介
        1.6.2 黄脸油葫芦的饲养
        1.6.3 黄脸油葫芦的龄期划分
        1.6.4 黄脸油葫芦的脑部结构
    1.7 RNAi技术研究概述
        1.7.1 RNAi的分子机制
        1.7.2 昆虫RNAi的方法
        1.7.3 影响昆虫RNAi效率的因素
        1.7.4 RNAi的应用
    1.8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9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9.1 研究内容
        1.9.2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步骤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的饲养
        2.1.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2.1.3 实验主要试剂及溶液的配制
    2.2 实验步骤
        2.2.1 Total RNA的提取
        2.2.2 cDNA第一链的合成
        2.2.3 引物设计及特异性检测
        2.2.4 dsRNA的体外合成
        2.2.5 dsRNA导入虫体
        2.2.6 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干扰效率
        2.2.7 Western-blot技术
        2.2.8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TeERR mRNA水平表达的定量研究
        3.1.1 Total RNA的提取
        3.1.2 实时定量引物特异性及模板质量检测
        3.1.3 qRT-PCR检测TeERR在mRNA水平的表达
    3.2 TeERR蛋白水平表达的定量研究
        3.2.1 蛋白质标准曲线的制作
        3.2.2 Western-blot检测TeERR蛋白水平的表达
    3.3 TeERR蛋白水平表达的定位研究
        3.3.1 免疫组化检测TeERR蛋白在4龄若虫脑部表达分布
        3.3.2 免疫组化检测TeERR蛋白在成虫脑部表达分布
    3.4 TeERR的RNAi实验
        3.4.1 合成dsRNA的引物特异性及模板质量检测
        3.4.2 添加T7启动子序列的目的基因片段检测
        3.4.3 dsRNA稳定性检测
        3.4.4 TeERR-dsRNA干扰浓度的确定
        3.4.5 半定量PCR检测TeERR-dsRNA的干扰效果
        3.4.6 qRT-PCR检测干扰后TeERR mRNA水平表达的变化
        3.4.7 Western-blot检测干扰后TeERR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
        3.4.8 免疫组化检测干扰后TeERR蛋白在脑部表达分布的变化
    3.5 TeERR-dsRNA干扰后虫体表型及行为的变化
    3.6 TeERR与TeEcR相关性研究
        3.6.1 qRT-PCR检测干扰后TeEcR在mRNA水平表达的变化
        3.6.2 Western-blot检测干扰后TeEcR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
        3.6.3 免疫组化检测干扰后TeEcR蛋白在脑部表达分布的变化
第4章 讨论
    4.1 关于TeERR mRNA水平表达的定量结果
    4.2 关于TeERR蛋白水平表达的定量结果
    4.3 关于TeERR蛋白水平表达的定位结果
    4.4 关于TeERR被干扰后虫体表型及行为的变化结果
    4.5 关于TeERR与TeEcR的相关性结果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小学科学课程“生命科学”领域概念及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问题缘起
    (一) 对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的调查
    (二) 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概念的教学把握不准
    (三) 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概念表征的研究观点
        1. 科学概念的重要性
        2. 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概念表征的研究观点
    (四) 小学生的科学认知特点
        1. 生命科学发展史
        2. 哲学重演律
        3. 小学生的科学认识特点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内容分析法
四、研究内容
    (一) 概念梳理
        1. 植物
        2. 动物
        3. 人
        4. 生物与环境
    (二) 概念分析及教学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细首纽虫性腺及幼虫发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纽形动物繁殖及发育的研究进展
    1.1. 纽形动物性腺发育和繁殖的研究
        1.1.1. 纽形动物的性腺
        1.1.2. 寄生虫对纽虫性腺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1.1.3. 环境因子对纽虫动物性腺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1.1.4. 激素对纽形动物性腺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1.2. 褪黑激素对纽形动物的影响
        1.2.1. 褪黑激素的分布
        1.2.2. 褪黑激素的合成及作用
        1.2.3. 褪黑激素的检测
    1.3. 纽形动物胚胎及幼虫发育
        1.3.1. 纽形动物的胚胎发育
        1.3.2. 纽形动物的幼虫发育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主要研究内容
2. 温度和光照周期对香港细首纽虫 Cephalothrix hongkongiensis 性腺发育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动物
        2.2.2. 实验方法
        2.2.3. 样品的处理及组织切片研究
        2.2.4. 数据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不同温度对香港细首纽虫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2.3.2. 不同光照周期对香港细首纽虫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2.4. 讨论
        2.4.1. 不同温度对香港细首纽虫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2.4.2. 不同光照周期对香港细首纽虫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3 温度对 Cephalothrix cf. filiformis 性腺发育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动物
        3.2.2. 实验方法
        3.2.3. 样品处理及组织切片研究
        3.2.4. 数据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不同温度对 Cephalothrix cf. filiformis 体重增长的影响
        3.3.2. 不同温度对 Cephalothrix cf. filiformis 性腺发育的影响
        3.3.3. 温度对 Cephalothrix cf. filiformis 性别比例的影响
        3.3.4. 不同温度对产卵时间的影响
    3.4. 讨论
4. 褪黑激素对香港细首纽虫 Cephalothrix hongkongiensis 性腺发育的影响及 HIOMT 的定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动物
        4.2.2. 实验方法
        4.2.3. 数据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去头术对香港细首纽虫体重和性腺发育的影响
        4.3.2. 褪黑激素对香港细首纽虫性腺发育的影响
        4.3.3. 香港细首纽虫头部 HIOMT 的 Western blotting 测定和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4.4. 讨论
        4.4.1. 切断手术(去除头部)对香港细首纽虫体重和性腺发育的影响
        4.4.2. 褪黑激素对香港细首纽虫性腺发育的影响
        4.4.3. 香港细首纽虫头部 HIOMT 的 Western blot 测定和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5. 香港细首纽虫(Cephalothrix hongkongiensis)幼虫发育的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动物
        5.2.2. 实验方法
    5.3. 实验结果
        5.3.1. 香港细首纽虫胚胎及幼虫发育过程
        5.3.2. 香港细首纽虫幼虫骨架的发育
        5.3.3. 香港细首纽虫早期发育的耗氧率
    5.4. 讨论
        5.4.1. 香港细首纽虫的胚胎发育及幼虫发育
        5.4.2. 香港细首纽虫早期发育耗氧率
6. 扁额细首纽虫(Cephalothrix simula)幼虫的初步研究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动物
        6.2.2. 实验方法
        6.2.3. 数据分析
    6.3. 实验结果
        6.3.1. 扁额细首纽虫的发育分期
        6.3.2. 不同饵料投喂扁额细首纽虫幼虫的效果
        6.3.3. 不同温度对扁额细首纽虫幼虫成活率及畸形率的影响
        6.3.4. 扁额细首纽虫幼虫的耗氧率
    6.4. 讨论
        6.4.1. 扁额细首纽虫胚胎发育,幼虫生长及变态
        6.4.2. 不同单胞藻对扁额细首纽虫幼虫的影响
        6.4.3. 温度对扁额细首纽虫幼虫成活率及畸形率的影响
        6.4.4. 扁额细首纽虫胚胎及幼虫耗氧率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拟黑多刺蚁蜕皮激素受体(EcR)和超气门蛋白(USP)的cDNA测序、mRNA表达及其与雌激素相关受体(ERR)的功能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前言
    1.1 核受体的研究现状
        1.1.1 核受体概况
        1.1.2 核受体的分类
        1.1.3 核受体的结构
        1.1.4 核受体的命名
        1.1.5 核受体的分子作用机制
    1.2 蜕皮激素受体概述
        1.2.1 EcR的结构与类型
        1.2.2 蜕皮激素与EcR
        1.2.3 EcR的应用价值
    1.3 超气门蛋白研究进展
        1.3.1 USP概述
        1.3.2 保幼激素与USP
        1.3.3 USP/EcR与分子伴侣
    1.4 雌激素相关受体概述
        1.4.1 ERR的结构与类型
        1.4.2 ERR与ER的家族进化及关系分析
        1.4.3 ERR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1.4.4 ERR的分布与表达
        1.4.5 ERR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1.5 拟黑多刺蚁概述
        1.5.1 拟黑多刺蚁简介
        1.5.2 拟黑多刺蚁的品级与社会分工
        1.5.3 拟黑多刺蚁的应用研究
        1.5.4 拟黑多刺蚁的脑部结构
    1.6 RNAi概述
        1.6.1 RNAi的生物机制
        1.6.2 RNAi的导入方法
        1.6.3 RNAi的应用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8 本研究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8.1 研究内容
        1.8.2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常用溶液配方
        2.1.4 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总RNA提取
        2.2.2 第一链cDNA的合成
        2.2.3 全长cDNA序列扩增
        2.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2.2.5 荧光实时定量PCR
        2.2.6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2.2.7 RNAi技术
第3章 拟黑多刺蚁EcR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
    3.1 全长基因的克隆
        3.1.1 总RNA提取
        3.1.2 拟黑多刺蚁EcR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扩增
    3.2 生物信息学分析
        3.2.1 全长cDNA序列开放阅读框分析
        3.2.2 蛋白质理化性质分析
        3.2.3 蛋白质功能预测
    3.3 各个发育阶段及不同品级的定量分析表达
        3.3.1 各龄期样品的选择
        3.3.2 引物专一性及模板检测
        3.3.3 标准曲线的制作
        3.3.4 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PvEcR的表达
    3.4 不同品级脑部的定位分析
        3.4.1 原位杂交探针的选择
        3.4.2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3.5 RNAi的效率检测
        3.5.1 dsRNA干扰片段的获得
        3.5.2 dsRNA的合成
        3.5.3 dsRNA的饲喂
    3.6 讨论
        3.6.1 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获得
        3.6.2 蛋白质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
        3.6.3 实时定量分析PvEcR的mRNA水平表达情况
        3.6.4 荧光原位杂交定位分析PvEcR的mRNA水平表达情况
        3.6.5 RNAi效率分析及PvEcR功能预测
第4章 拟黑多刺蚁USP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
    4.1 全长基因的克隆
        4.1.1 拟黑多刺蚁USP基因部分编码区的扩增
        4.1.2 拟黑多刺蚁USP基因非编码区的扩增
        4.1 3 全长cDNA序列拼接
    4.2 生物信息学分析
        4.2.1 全长cDNA序列开放阅读框分析
        4.2.2 蛋白质理化性质分析
        4.2.3 蛋白质功能预测
    4.3 各个发育阶段及不同品级表达的定量分析
        4.3.1 引物专一性及模板检测
        4.3.2 标准曲线的制作
        4.3.3 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PvUSP的表达
    4.4 讨论
        4.4.1 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获得
        4.4.2 蛋白质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
        4.4.3 实时定量分析PvUSP的mRNA水平表达情况
第5章 拟黑多刺蚁ERR基因的表达研究
    5.1 各个发育阶段及不同品级的定量分析表达
        5.1.1 引物专一性及模板检测
        5.1.2 标准曲线的制作
        5.1.3 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PvERR的表达
    5.2 不同品级脑部的定位分析
        5.2.1 原位杂交探针的选择
        5.2.2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5.3 RNAi的效率检测
        5.3.1. dsRNA干扰片段的获得
        5.3.2 dsRNA的合成
        5.3.3 dsRNA的饲喂
    5.4 讨论
        5.4.1 实时定量分析PvERR的mRNA水平表达情况
        5.4.2 荧光原位杂交定位分析PvERR的mRNA水平表达情况
        5.4.3 RNAi效率分析及PvERR功能预测
第6章 拟黑多刺蚁EcR、USP和ERR三基因的功能相关性分析
    6.1 EcR干扰后,USP和ERR表达量变化情况
        6.1.1 EcR干扰后,USP的表达量变化情况
        6.1.2 EcR干扰后,ERR的表达量变化情况
    6.2 ERR干扰后,EcR和USP表达量变化情况
        6.2.1 ERR干扰后,EcR的表达量变化情况
        6.2.2 ERR干扰后,USP的表达量变化情况
    6.3 讨论
        6.3.1 PvEcR与PvUSP功能相关性分析
        6.3.2 PvEcR与PvERR功能相关性分析
        6.3.3 PvUSP与PvERR功能相关性分析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版
附录二 缩略语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高中生物教学中美育的渗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研究背景
    0.2 研究意义
    0.3 研究方法
        0.3.1 文献法
        0.3.2 调查法
        0.3.3 访谈法
        0.3.4 实验研究法
1. 美育理论的概述
    1.1 美育概念的界定
    1.2 国内外美育理论
        1.2.1 西方传统美育思想
        1.2.2 中国传统美育思想
    1.3 国内外美育的研究概况
        1.3.1 国外的主要相关研究
        1.3.2 国内的主要相关研究
    1.4 高中生物教学中美育渗透的实施现状和问题分析
        1.4.1 高中生物教学中美育渗透的问卷调查及分析
2. 高中生物教学中美育目标的确立
3. 生物学美育内容的挖掘
    3.1 自然美
    3.2 科学美
    3.3 和谐美
    3.4 人格美
4. 高中生物教学中美育渗透的基本方法
    4.1 美育渗透的基本原则
    4.2 美育渗透的实施策略
    4.3 美育渗透的途径方法
        4.3.1 课堂教学的美育渗透
        4.3.2 课外活动的美育渗透
5. 高中生物教学中美育渗透的实践研究
    5.1 研究方法
    5.2 研究对象
    5.3 研究过程
    5.4 研究案例
        5.4.1 课堂教学案例
        5.4.2 课外活动案例
    5.5 结果与分析
6. 结论与反思
    6.1 结论
    6.2 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二 高一生物试卷
附录三 学生在美育渗透实验后感知美和鉴赏美的能力的变化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神经激素对蝗虫配子发生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刺参神经内分泌系统对运动和应激行为调控的分子机制[D]. 丁奎.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9(08)
  • [2]海兔两类新颖神经肽家族的发现及其在摄食神经环路中的功能和机制研究[D]. 张果. 南京大学, 2018(05)
  • [3]生物钟基因在不同生殖方式的禾谷缢管蚜光周期响应中的作用[D]. 彭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11)
  • [4]中学生物学特级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D]. 李聪思. 江西师范大学, 2016(03)
  • [5]黄脸油葫芦雌激素相关受体(TeERR)蛋白水平定量与定位表达及其与蜕皮激素受体(TeEcR)相关性研究[D]. 刘慧婷.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5)
  • [6]小学科学课程“生命科学”领域概念及教学研究[D]. 孙怡然. 首都师范大学, 2014(09)
  • [7]拟黑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性腺雌激素相关受体基因的表达[J]. 欧阳霞辉,侯兰新,高丹丹,陈红.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 [8]细首纽虫性腺及幼虫发育的研究[D]. 李应东.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1)
  • [9]拟黑多刺蚁蜕皮激素受体(EcR)和超气门蛋白(USP)的cDNA测序、mRNA表达及其与雌激素相关受体(ERR)的功能相关性分析[D]. 刘晓明.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4)
  • [10]高中生物教学中美育的渗透[D]. 徐英. 苏州大学, 2013(S2)

标签:;  ;  ;  ;  ;  

神经激素对蝗虫配子发生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