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桂林三金药品获国际市场认可(论文文献综述)
史思源[1](2021)在《基于杜邦分析体系的JC公司盈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于露[2](2021)在《中药上市企业综合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
荣雅婷[3](2021)在《供应链视角下片仔癀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王宇霞[4](2021)在《基于社会责任的YB药业财务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
李绎东[5](2021)在《J药企跨界食品行业的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蒋顺红[6](2020)在《广西贵港市港南区中药材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药材是中医的基础,促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医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广西贵港市港南区中药材栽培历史悠久,但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步伐加大,中药材产业发展受到极大影响。为深入了解港南区中药材资源和产业发展现状,寻求发展对策,本研究借助第四次全国中药材资源普查之机,对港南区中药材资源和产业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主要结果如下。1、港南区目前植被以桉树林为主,占72%。现有野生药用植物226个物种,隶属91个科136属,其中广西重点中药材15种,以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杠板归(Polygonum perfoliatum Linn.)蕴藏量最多。桉树林下中药材108种,隶属53个科,其中大青(Clerodendrum cyrtophyllum Turcz.)和火炭母(Polygonum chinense L.)为桉树林下储藏量最大优势中药材。2、港南区现有中药材生产实体9家,中药材基地8个,均以大田栽培为主,主栽品种有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e(Burm.f.)Nees.)、泽泻(Alisma plantagoaquatica Linn.)、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莪术(Curcuma zedoaria(Christm.)Rosc)、金钱草(Desmodium styraci folium(Osb.)Merr)、艾草(Artemisia argyi H.Lév.&Vaniot)等,总面积995.7公顷,产量3341.66(吨),产值3570(万元),涉及木格镇、新塘镇、湛江镇、东津镇、木梓镇、桥圩镇等6个乡镇。十年间中药材种植面积、总产量、市场销售金额分别增加2.5倍、3.2倍和7.87倍。产、购、销产业链基本形成。3、港南区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野生中药材资源开发利用率低;中药材栽培用地与大田作物争地;尚无质量标准和溯源体系;产业链短、效益低、市场竞争力弱;无中药材交易市场;高素质人才少;政府资金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4、港南区中药材产业发展建议与对策: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支持作用,协调好中药材产业发展与中药材资源保护关系;统筹规划中药材基地建设;建立质量标准和溯源系统;组织专家进行市场价值评估,引进林下高值中药材品种,树立品牌示范基地,拓展中药材第三产业;深化“产学研”县域战略,引进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建设现代中药材交易市场;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杨强[7](2020)在《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的中药上市企业绩效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实施的“十二”和“十三”两个五年计划的进程中,医药产业是诸多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中药行业就是医药产业六个子行业中举足轻重的一个。根据一份截止到2016年的统计报告显示,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医药上市公司为中药上市企业。然而因为众多动植物接近绝迹、中成药在质量认证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以及许多实力雄厚的外国企业参与到中药行业的竞争等因素,使得国内中药上市企业向前发展困难重重。可见对中药上市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但已有研究更侧重医药公司的社会职责和研发投入等的研究,但对中药企业经营的绩效研究几乎没有。另外经营绩效有助于发现企业自身的不足。所以本文在探究中药上市企业经营现状的基础上将企业的经营绩效评价作为研究重点,并基于评价结果为中药上述企业更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本文对中药上市企业及其经营绩效的定义进行阐述,并深入探讨中药上市企业发展现状及其经营绩效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战略管理、利益相关以及委托代理等理论基础上对20122016年我国中药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进行评价。本文重点分析了中药上市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基于文献归纳和中药上市企业实际经营特征,查找并提取出了12个相关评价因子:包括盈利因子(净资产的收益率等),运营因子(总资产的周转率等),债务偿还因子(资产的负债率等)和企业成长动力因子等。之后以灰色关联分析法这一定量模型为基础,得出中药上市企业经营绩效评估的全过程建模体系,该体系由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模型、评价结果分析等部分组成。最后评估出20122016年中药上市企业的经营绩效的灰色关联度值并对其指标因子进行分析。更进一步,重点对“九芝堂”集团的经营绩效评价特征进行分析。最后在绩效评价的结果分析基础上,将评价结果运用到中药上市企业实际经营中,提出了更具有针对性的中药企业综合实力增强方案。结果表明:20122016年经营绩效综合评分前五名的企业分别是云南白药、九芝堂和东阿阿胶集团等,所有前五企业的灰色关联度值都在0.735以上;而20122016年经营绩效综合评分后五名的企业分别是:莱茵生物、太龙药业、益盛药业、国发股份以及紫鑫药业。同时研究显示盈利、偿债、营运和成长能力等四方面的因子对企业绩效评价的结果具有较大影响,其这四大类指标因子的权重由大到小分别为盈利>营运>偿债>成长因子。结果显示盈利因子的高低决定了中药上市企业综合绩效的高低,排名靠前的企业普遍具有较好的偿债能力,营运因子会显着影响企业综合绩效评价,而成长因子可增强企业的发展。另外,“九芝堂”集团在20122016年经营绩效逐步上升,反映为这些企业在盈利和运营等方面的进步。所以本文建议我国中药上市企业需加强国际化交流合作,建立自身品牌优势;扩大融资渠道,增强营运效率;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始终坚定创新发展;另外政府也需加强引导扶持力量,促进企业走特色发展之路。
金安琪[8](2020)在《中成药企业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探究》文中认为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新型发展模式已成为高技术产业不断提高竞争力的源泉。药品制造业是世界公认的高技术行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和长周期的特点。中成药制造业作为药品制造业的一部分,同样需要依托科技实力发挥出不同于生物药和化学药的医疗优势。然而,中成药长期以来在科技研发上有着王永炎院士指出的“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现代中成药多为历史沿袭的产物,且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研发投入不足、利润率低、创新药物少等困境,这使得中成药从根本上偏离了以科技创新为重点投入的正确方向。为了扭转中成药科技创新不足的现状,提升中成药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需要构建一套衡量中成药企业科技创新投入、有效对比和评价中成药企业科技创新水平的工具和方法。基于上述背景分析,本文结合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在分析中成药科技创新现状和模式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由科技创新指数和科技创新效率两部分组成的综合评价体系,旨在从中成药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率的双重视角进行量化分析,为评估中成药企业科技创新潜力提供参考依据。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中成药制造业科技创新现状及问题研究以2009年~2018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等统计数据为基础,分别从研发平台、研发人员、研发经费、专利成果数、新产品等五个方面共计1 1个统计指标,对中成药制造业的科技创新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医药制造业的平均水平发现:中成药制造业的科技创新水平普遍较低,且增速显着低于化学药和生物药制造业,主要总结为以下3点:(1)中成药制造业研发机构和研发项目在医药制造业占比逐年降低,分别下降了 19.11%和15.2%。近十年来,中成药研发人员比例(2.67%)低于生物药(4.60%)、化学药(3.98%)制造业,且反映科技人力水平的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占比从2009年到2018年间下降了 5.14%。上述变化反映出中成药制造业的研发平台优势减弱,研发人员缺口明显。(2)中成药制造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1.39%,低于医药制造业的1.69%。计算中成药企业/政府研发经费来源(2009年~2016年),发现中成药企业自主获取研发经费不足,企业/政府的研发经费来源比为12.97,低于医药制造业的16.52,这表明中成药制造业的研发经费陷入支撑乏力的困境。(3)中成药制造业的有效发明专利数占比显着下滑,在医药制造业的占比十年间下降了 28.9%。中成药制造业的新产品开发经费出现明显下降,在医药制造业的占比下降了 17.76%,新产品的销售收入在2018年下降了 6.6%,表明中成药制造业的研发成果竞争显着不足。2.我国中成药新药研发模式探究以早期药物发现和现代新药研制两个发展阶段为突破口,深入探讨中成药新药和化学药新药的研发模式和特点。利用框图法梳理可得中成药与化学药的新药研发模式已发生分离。通过比较新药研发的经典案例可以发现,早期中成药与化学药在背景、目标和路径分析等要素上基本保持一致,均为基于偶然发现或传统经验而寻找药物的过程。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分子生物技术和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成药与化学药在新药研发模式上逐步分离:化学药形成了以分析现象背后产生的原因为基础的西医理论,有效地利用计算机、分子生物学等相关技术,开辟了一条全新研发路径。相比较而言,中成药通过归纳现象的方式形成了中医基础理论,并以此作为经验依据进行新药开发,这一模式仍以延续历史经验为主,这可能是导致中成药在科技创新方面逐步落后的原因,也提示中成药制造业需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建设,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加强对科技创新的发展进行动态评估和比较。3.基于综合指数法的中成药企业科技创新指数研究研究选取研发投入经费、研发人员的数量、当年新增发明专利数等10个指标,采用熵值法赋予权重,构建出评价中成药企业科技创新指数模型。从wind数据库中筛选出主营收入排名较前的21家上市中成药企业作为评价对象,实证其在2015年~2018年间的科技创新水平。结果表明,21家中成药企业的科技创新指数结果平均值总体呈波峰状,其中2016年为峰值0.2829,值得注意的是,从2016年~2018年,中成药企业的科技创新指数一直呈下降趋势。波峰状的趋势与中药行业在相同时间段内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的变化趋势相一致。结合中成药企业的经济发展现状,选取每股收益和净利润这两个指标对这一评价体系进行验证和比较,显示该方法对每股收益的平均拟合度达56.3%,对净利润的平均拟合度达69.6%,说明这一方法具有可行性,且对净利润指标的拟合度较好。4.基于数据包络模型的中成药企业科技创新效率评价选取管理学中的常用模型——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对中成药企业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评价。通过前期文献调研,筛选出一套反映中成药企业科技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结果显示中成药企业的科技效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具体结论如下:(1)从静态结果来看,2015~2018年间的科技创新效率值总体呈下降趋势,从2015年的0.705下降至2018年的0.664,降幅达5.8%。其中2017平均综合效率值最低为0.573,这与中成药工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从2017年开始出现负增长的经济表观相一致。从规模收益情况来看,4年间21家企业出现规模报酬递增的次数多达51次,说明中成药企业的科技创新规模仍有较大上升空间,可通过扩大企业科技创新的规模提升效率。(2)从动态评价来看,21家企业的在2015~2018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起伏波动较大,如从2015年到2017年,TFP<1,说明这三年间生产效率是下降的。从技术效率变化来看,2015年~2017年均<1,说明2017年21家企业的技术效率低于2015年。2017年到2018年TFP>1,表明生产率是上升的,其主要贡献来源于技术效率的变化。从上述结果可得,中成药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主要受到技术效率变化的影响。分析21家企业生产率变化水平发现有61.9%的企业处于下降或不变状态,这表明总体生产率亟待提高。由此,对中成药企业有如下三点发展建议:第一,提高企业对研发效率的考核标准,将技术发展优势有效地转化为效率的提升;第二,合理配置研发资源,避免出现研发经费无效,研发人员冗余、低质工作等现象,注重研发成果的产出。第三,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加强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的投入,充分发挥由规模效应所带来的研发效率的提升。采用DEA法评价中成药企业的研发效率仅从研发活动的投入-产出角度进行了初步探索,考虑到本文的研究时间跨度较短、评价企业数量较少等局限性,针对中药企业研发创新的相关研究仍亟待补充完善。
李佳欢[9](2020)在《外贸政策对广西高成长性科技创新企业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在新经济发展背景下,高成长性科技创新企业已经在高新技术企业群中脱颖而出。中国为高成长性科技创新企业设定了大致的培养路线:创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龙企业,各省份也根据本省辖区内相关企业的发展水平制定了更加细化的、有梯度的高成长性科技创新企业成长路径。广西壮族自治区初步制定了:科技型企业---纳入市瞪羚企业培育库的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的培养路线,目前广西“瞪羚”计划正在稳步实施中,自治区政府也在积极寻找潜在的独角兽企业。广西有44%的瞪羚企业有进出口业务,外贸政策对广西瞪羚企业的影响远不止于贸易往来,更触及技术引进和外资流入等环节,直接关乎瞪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培育和未来发展动向。本文先对中国高成长性科技创新企业中: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明确广西高成长性科技创新企业整体发展水平和定位,摸清广西瞪羚企业存在的发展短板。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影响机制、影响因素和具体企业的案例分析几个层次,分别解决外贸政策通过什么机制影响广西高成长性科技创新企业的成长、从哪些方面影响、具体如何影响这三个问题,得出结论:对外发展是广西高成长性科技创新企业成长的必经之路,外贸政策在技术创新、海外人才流入、融资及金融支持、国际交流和合作方面对广西瞪羚企业产生深远影响。文末针对广西高成长性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在政府和企业自身两方面,分别给出政策意见和发展建议,最终结合综合优势发展战略为广西高成长性科技创新企业未来发展规划做出设想。
李思琪[10](2020)在《哈佛分析框架在JH制药企业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推进我国医药市场的健康发展,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新政策,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盈利情况。面对医药行业发生的变革,企业能否能够在激荡的市场中生存是首要问题,与此同时也要提高企业持续向前发展的能力。在过去,企业通常利用传统的财务指标对自身经营进行分析,而这种方法具有明显的片面性。现今,越来越多的的学者关注到哈佛分析框架这种财务分析体系。该体系区别于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它有效的弥补了财务分析方法的片面性,不仅包含会计数据指标,而且还融入了非财务的信息,更加科学且全面。本文以药品的研发和生产为主的JH制药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文中以哈佛分析框架为基础,并选取JH制药企业公布的2014-2018年财务报表数据,从企业的战略层面、会计层面、财务层面、前景层面四个维度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首先从战略的视角出发,利用PEST分析、波特五种竞争力模型,从宏观方面分析企业所处的经营大环境,利用SWOT模型定性分析企业自身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中的机遇与威胁以及JH制药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等信息;其次,会计分析是通过企业的资产负债构成、利润情况和现金流量情况来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选择重要的会计科目进行详细分析;再次,财务层面是利用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以此评价企业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情况,通过因子分析法来分析综合财务状况,并以同行业企业作参考;最后,前景分析是将前面三个维度的分析结论相结合,并运用财务预警模型全面预测JH制药企业在未来的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针对分析结论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因此,运用哈佛分析框架是一种更加全面系统的方法体系,它能够准确的分析公司财务经营状况,弥补了传统财务分析方法只重视企业财务报表数据,仅从财务视角分析公司财务状况的缺陷。本文运用哈佛分析框架对JH制药企业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为企业的健康平稳发展提供参考。
二、桂林三金药品获国际市场认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桂林三金药品获国际市场认可(论文提纲范文)
(6)广西贵港市港南区中药材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3 中药材资源普查概况 |
1.3.1 全国普查概况 |
1.3.2 广西中药材资源普查概况 |
1.3.3 广西贵港市港南区概况及第三次中药材普查情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3 技术路线 |
2.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5 港南区中药材资源普查方法及数据来源 |
2.5.1 港南区中药材普查领导小组及队伍建设 |
2.5.2 港南区中药材资源普查样地及样方套选取 |
2.5.3 港南区中药材资源鉴定和统计方法 |
2.5.4 蕴藏量计算 |
2.5.5 信息数据整理 |
2.5.6 中药材产业情况调查 |
第三章 港南区中药材资源及产业调查结果与分析 |
3.1 港南区中药材资源调查 |
3.1.1 港南区中药材资源普查样地植被调查 |
3.1.2 港南区林下中药材资源多样性调查 |
3.1.3 桉树林下植物多样性及蕴藏分析 |
3.2 港南区中药材产业现状调查 |
3.2.1 中药材种植情况 |
3.2.2 前后10 年中药材产业比较 |
3.3 港南区中药材市场现状调查 |
3.3.1 中药材市场特点 |
3.3.2 固定市场 |
3.3.3 临时市场 |
第四章 港南区中药材产业发展SWOT分析 |
4.1 港南区发展中药材产业的优势 |
4.2 港南区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劣势 |
4.3 港南区发展中药材产业的机遇 |
4.4 港南区发展中药材产业的挑战 |
第五章 港南区中药材产业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
5.1 港南区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
5.2 港南区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情况 |
(7)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的中药上市企业绩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中药的定义 |
2.1.2 中药企业及经营绩效的定义 |
2.2 灰色关联度模型相关理论 |
2.3 相关经营绩效理论简介 |
3 中药上市企业经营绩效现状及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3.1 中药上市企业的发展情况 |
3.1.1 规模水平 |
3.1.2 盈利能力 |
3.1.3 偿债能力 |
3.1.4 营运能力 |
3.1.5 成长能力 |
3.2 中药上市企业经营绩效存在的问题 |
3.2.1 中药上市企业规模有待提高 |
3.2.2 盈利能力较弱 |
3.2.3 不断下降的资产负债率 |
3.2.4 营运能力较弱 |
3.2.5 成长能力不够理想 |
3.3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3.4 建立绩效评价指标 |
3.4.1 盈利能力 |
3.4.2 运营能力 |
3.4.3 偿债能力 |
3.4.4 成长能力 |
4 中药上市企业经营绩效评估及算例 |
4.1 灰色关联度模型优点及建模步骤 |
4.2 中药企业绩效评价的数据准备 |
4.3 中药上市企业绩效评价算例 |
4.4 本章小结 |
5 中药上市企业2012-2016年经营绩效评估及指标因子分析 |
5.1 中药上市企业2012-2016年综合绩效评估 |
5.1.1 灰色关联法评估2012-2015年中药上市企业经营绩效 |
5.1.2 中药上市企业2012-2016年经营绩效的平均灰色关联值 |
5.2 “九芝堂”在2012-2016年综合绩效评估 |
5.3 中药上市企业运营绩效的指标因子分析 |
5.3.1 中药上市企业指标因子的灰色关联权重定量分析 |
5.3.2 中药上市企业经营绩效指标因子的定性分析 |
6 中药上市企业发展建议与措施 |
6.1 增强盈利能力,提升自身竞争力 |
6.2 提升企业营运能力,优化资源配置 |
6.3 提升企业偿债能力,优化债务布局 |
6.4 提高企业成长能力,加强科技创新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成药企业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制药业产业属性决定了科技创新的必然性 |
1.1.2 中成药制造业面临传统经验与现代研究融合的挑战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文献综述 |
1.4.1 相关概念 |
1.4.2 国内外对新药R&D评价现状 |
1.4.3 构建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综述 |
第二章 我国中成药制造业科技创新现状与问题 |
2.1 研究方法 |
2.1.1 数据来源 |
2.1.2 统计指标确定 |
2.1.3 统计工具及方法 |
2.2 中成药制造业科技创新现状研究 |
2.2.1 中成药制造业研究平台和研究项目 |
2.2.2 中成药制造业研发人员 |
2.2.3 中成药制造业研发经费 |
2.2.4 中成药制造业研发专利 |
2.2.5 中成药制造业新产品研发 |
2.3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中成药新药研发模式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1.1 资料来源 |
3.1.2 案例筛选 |
3.1.3 分析思路与方法 |
3.2 早期中成药与化学药研发模式比较研究 |
3.2.1 早期中成药产生模式 |
3.2.2 早期化学药产生模式 |
3.2.3 早期中成药与化学药比较 |
3.3 现代中成药与化学药研发模式比较研究 |
3.3.1 现代中成药研发模式 |
3.3.2 现代化学药研发模式 |
3.3.3 现代中成药与化学药研制模式对比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综合指数法的中成药企业科技创新指数研究 |
4.1 中成药企业科技创新指数构建方法及原则 |
4.1.1 指数构建方法 |
4.1.2 指数的评价原则 |
4.1.3 数据来源 |
4.2 中成药企业科技创新指数评价指数的构建 |
4.2.1 无量纲化处理 |
4.2.2 权重确定 |
4.2.3 结果及分析 |
4.3 科技创新发展指数评价结果验证 |
4.3.1 经济指标验证 |
4.3.2 经济发展趋势验证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DEA模型的中成药企业的科技创新效率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DEA模型原理 |
5.1.2 指标选取与评价原则 |
5.2 中成药上市企业科技创新效率静态评价 |
5.2.1 综合效率分析 |
5.2.2 纯技术效率分析 |
5.2.3 规模有效性和规模收益分析 |
5.2.4 静态效率测度结果分析 |
5.3 中成药上市企业科技创新效率动态评价 |
5.3.1 时间维度动态分析 |
5.3.2 企业科技创新效率动态分析 |
5.3.3 动态结果分析与应用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数据包络模型静态效率相关原始数据 |
附录2 Malmquist指数相关原始数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9)外贸政策对广西高成长性科技创新企业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2.1 外贸政策 |
1.2.2 高成长性科技创新企业 |
1.3 研究综述 |
1.3.1 有关科技创新型企业自身发展的研究 |
1.3.2 有关政府与科技创新型企业关系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外贸政策理论概述与中国高成长性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情况分析 |
2.1 外贸政策理论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贸政策发展 |
2.1.1 相关外贸政策理论 |
2.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贸政策演变 |
2.2 中国高成长性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情况分析 |
2.2.1 中国瞪羚企业发展情况及其国际化趋势 |
2.2.2 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现状 |
第三章 广西高成长性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情况与短板 |
3.1 广西区内高成长性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情况 |
3.1.1 围绕“瞪羚计划”的广西高成长性科技创新企业申报情况 |
3.1.2 广西高成长性科技创新企业地区分布和行业分布情况 |
3.1.3 广西高成长性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现状总结 |
3.2 广西高成长性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短板 |
3.2.1 高成长性科技创新企业整体规模偏小,成长滞后 |
3.2.2 产业分布过于集中,优势产业不突出 |
3.2.3 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弱,产品可替代性强 |
第四章 外贸政策对广西高成长性科技创新企业的影响机制分析 |
4.1 来自外贸政策的直接作用 |
4.1.1 国家总体外贸政策方向 |
4.1.2 广西出台涉及高成长性科技创新企业的外贸政策及措施盘点 |
4.2 外贸政策对广西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 |
4.2.1 广西高新技术产业受外贸政策影响程度的测定 |
4.2.2 结果整理和分析 |
4.3 产业调整对高成长性科技创新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
4.3.1 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 |
4.3.2 高成长性科技创新企业的技术扩散效应 |
第五章 外贸政策对广西高成长性科技创新企业的影响因素和案例分析 |
5.1 外部因素 |
5.1.1 广西产业结构规划 |
5.1.2 相关配套设施和服务 |
5.2 内部因素 |
5.2.1 R&D与技术创新支持 |
5.2.2 企业融资和金融支持 |
5.2.3 技术型人才流入促进技术贸易成功率提升 |
5.2.4 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 |
5.3 案例分析---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受外贸政策影响情况分析 |
5.3.1 公司简介 |
5.3.2 桂林南药涉外环节发展情况 |
5.4 涉及广西高成长性科技创新企业的外贸政策漏洞 |
5.4.1 外贸政策及实施措施“用药过猛”,可持续性欠佳 |
5.4.2 与高成长性科技创新企业相关的外贸政策精准度欠缺 |
5.4.3 高成长性科技创新企业政策反馈和信息披露缺失 |
5.5 影响研究总结 |
第六章 对策与展望 |
6.1 针对政府部门的意见 |
6.1.1 推动广西各市建立高成长性科技创新企业“培养方案” |
6.1.2 将“引资、引技”细化至“盘资、扶技” |
6.1.3 设立广西高成长性科技创新企业对政府的政策反馈机制 |
6.1.4 特色优势有侧重,区内发展需平衡 |
6.2 针对广西高成长性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建议 |
6.2.1 注重自主创新能力,增强高成长性科技创新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
6.2.2 拓宽海外市场,多方位提升竞争力 |
6.3 对广西高成长性科技创新企业的未来展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10)哈佛分析框架在JH制药企业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财务分析的概念及目的 |
2.1.1 财务分析的概念 |
2.1.2 财务分析的目的 |
2.2 哈佛分析框架概述 |
2.2.1 哈佛分析框架的内容 |
2.2.2 哈佛分析框架的作用 |
第三章 JH制药企业财务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JH制药企业基本概况 |
3.1.1 公司简介 |
3.1.2 公司经营模式 |
3.2 JH制药企业财务现状 |
3.2.1 公司主要经营业绩 |
3.2.2 公司财务组织体系 |
3.2.3 公司财务分析流程 |
3.3 JH制药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 |
3.3.1 未重视企业的战略分析 |
3.3.2 未有深入的会计分析 |
3.3.3 未有全面系统的横向财务分析 |
3.3.4 未有量化的前景分析 |
3.4 JH制药公司哈佛分析框架应用构建 |
第四章 哈佛分析框架在JH制药企业的应用 |
4.1 JH制药企业的战略分析 |
4.1.1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
4.1.2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4.1.3 SWOT分析 |
4.1.4 基于SWOT分析的战略选择 |
4.2 JH制药企业的会计分析 |
4.2.1 资产质量分析 |
4.2.2 利润质量分析 |
4.2.3 现金流量分析 |
4.2.4 评估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
4.3 JH制药企业的财务分析 |
4.3.1 营运能力分析 |
4.3.2 偿债能力分析 |
4.3.3 盈利能力分析 |
4.3.4 发展能力分析 |
4.3.5 财务综合分析(因子分析法) |
4.4 JH制药企业的前景分析 |
4.4.1 行业前景预测 |
4.4.2 主要面临的风险 |
4.4.3 财务危机预警 |
4.4.4 发展前景展望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JH制药企业的财务分析效果对比及建议 |
5.1 哈佛分析框架分析和传统财务分析的结果对比 |
5.1.1 哈佛分析框架和传统财务分析方法的结果比较 |
5.1.2 JH制药企业应用哈佛分析框架的优势 |
5.2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对JH制药公司的对策建议 |
5.2.1 战略层面下的对策建议 |
5.2.2 会计层面的对策建议 |
5.2.3 财务管理下的对策建议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四、桂林三金药品获国际市场认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杜邦分析体系的JC公司盈利研究[D]. 史思源. 沈阳化工大学, 2021
- [2]中药上市企业综合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D]. 于露.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
- [3]供应链视角下片仔癀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 荣雅婷. 湖南理工学院, 2021
- [4]基于社会责任的YB药业财务绩效评价研究[D]. 王宇霞. 宁夏大学, 2021
- [5]J药企跨界食品行业的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李绎东. 南昌大学, 2021
- [6]广西贵港市港南区中药材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 蒋顺红. 广西大学, 2020(07)
- [7]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的中药上市企业绩效评估研究[D]. 杨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中成药企业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探究[D]. 金安琪.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9]外贸政策对广西高成长性科技创新企业影响研究[D]. 李佳欢. 广西大学, 2020(07)
- [10]哈佛分析框架在JH制药企业的应用研究[D]. 李思琪.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