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性能混凝土掺粉煤灰的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小东,张启志,曹中顺[1](2022)在《复掺粉煤灰和超细矿渣对高性能混凝土力学与耐久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将活性矿物掺入混凝土中可以有效提高其使用性能。基于此,制备了不同粉煤灰和超细矿渣配比的高性能混凝土试件,测试了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分析了单掺和复掺粉煤灰和超细矿渣对混凝土力学与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和矿渣掺入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当粉煤灰和矿渣掺量分别为10%和15%时,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当粉煤灰和矿渣掺量均为10%时,抗拉强度达到最大;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能力随粉煤灰和矿渣总掺量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粉煤灰和矿渣的最佳总掺量为25%。
王小东,张启志,曹中顺[2](2022)在《复掺粉煤灰和超细矿渣对高性能混凝土力学与耐久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将活性矿物掺入混凝土中可以有效提高其使用性能。基于此,制备了不同粉煤灰和超细矿渣配比的高性能混凝土试件,测试了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分析了单掺和复掺粉煤灰和超细矿渣对混凝土力学与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和矿渣掺入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当粉煤灰和矿渣掺量分别为10%和15%时,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当粉煤灰和矿渣掺量均为10%时,抗拉强度达到最大;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能力随粉煤灰和矿渣总掺量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粉煤灰和矿渣的最佳总掺量为25%。
王胜年,曾俊杰,范志宏[3](2021)在《基于长期暴露试验的海工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以高耐久性为重要特征的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已经在海港码头、沿海和跨海桥梁等基础设施得到广泛的应用。为研究分析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在实际海洋环境下长期性能,文章以广东湛江海洋暴露试验站混凝土长期暴露试件为研究对象,在采用传统方法磨粉化学分析氯离子含量分布情况的基础上,采用压汞法(MIP)、背散射电镜(BSE)和能谱分析(EDX)等微观测试技术,测试混凝土的孔结构及水化产物对氯离子的固化性能。经对比分析,海工高性能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具备更优的孔结构,且长期暴露于氯盐环境下有大量的弗里德尔盐生成,固化氯离子效果显着。长期暴露试验和工程实践证明,海工高性能混凝土是有效提高海洋环境混凝土结构抗氯离子渗透性的根本措施,可显着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大幅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通过追溯和回顾,陈肇元院士对文章的研究工作给予重要的启发和促进,并对海工高性能混凝土的推广应用发挥重要的推动引领作用。
赵庞远[4](2021)在《重载铁路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渗透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重载铁路混凝土结构在服役年限内往往出现混凝土开裂、钢筋腐蚀等耐久性问题,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影响铁路混凝土耐久性的外部因素是无法消除的,因此从源头上提高铁路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显得十分重要,此外,用于评价铁路混凝土渗透性的电通量法和RCM法存在诸多缺点,特别是针对重载铁路等重大工程,难以达到混凝土质量预控的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全计算法应用于重载铁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并提出了以电阻率表征混凝土渗透性的测试方法,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采用全计算法完成C60重载预应力轨枕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设计,并通过电通量法和RCM法分析了矿物掺合料种类和掺量(0、10%、20%、30%)、掺入方式及养护龄期变化(28d、56d)对混凝土电通量和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电通量及氯离子扩散系数随养护龄期的延长及粉煤灰、矿粉掺量的增加而降低,粉煤灰和矿粉以2:1比例复掺时,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最强。(2)介绍了四电极法测试原理,推导电阻率计算公式,在借鉴AASHTO TP 95-14规范的基础上,对混凝土电阻率具体测试流程进行规定,研究分析水胶比、矿物掺合料种类、掺量及龄期变化对混凝土电阻率演化过程的影响,建立了多因素电阻率演化模型,通过COMSOL软件求解标准立方体混凝土试件的电阻率形状修正系数K,并建立了三维随机骨料模型,分析了骨料含量变化对电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电阻率与水胶比呈负相关,粉煤灰、矿粉的掺入能够显着提高混凝土电阻率,且复掺效果明显好于单掺,混凝土电阻率随骨料含量的提升而增加。(3)对28d及56d养护龄期下的混凝土电阻率、电通量、氯离子扩散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电阻率与氯离子扩散系数两者间具备良好的幂函数关系,其相关系数R2为0.875,电阻率与电通量具备良好的指数函数关系,其相关系数R2为0.896,以电阻率评价混凝土的渗透性是切实可行的,并提出了基于电阻率法的铁路混凝士抗渗评价标准。
彭健秋[5](2021)在《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制备及性能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说明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具备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施工简便、经济效益显着等优点,在复杂山区桥梁建设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钢管混凝土良好力学性能的关键在于钢管与管内混凝土紧密结合,由于管内混凝土的收缩特性以及现有灌注工艺原因,管内混凝土与钢管之间难免存在脱粘甚至脱空。预填骨料混凝土是现在模板内预置粗集料,再灌注高流动性浆体而形成的混凝土,粗集料体积含量高、骨料相互嵌锁,可充分发挥粗集料的骨架作用,且胶材用量少,体积稳定性能较常规混凝土有显着改善。将预填集料混凝土用作钢管管内混凝土,形成钢管预填集料混凝土,增加管内混凝土体积稳定性,保障钢管与管内混凝土共同工作,充分发挥钢管混凝土与预填集料混凝土的优势,促进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与应用。目前工程应用的预填集料混凝土的强度普遍较低,其与钢管结合不能较好发挥钢管混凝土高承载的力学性能优势,需要开发高强预填集料混凝土。本文重点探讨了粗集料组成与灌浆料特性对预填集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提出粗集料级配组成、空隙率要求,以及高强高流态低收缩灌浆料制备方法,并成功制备出超高强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具有研究内容与主要成果如下:(1)预填粗集料组成与特性要求:研究了预填粗集料的组成对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提出了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用粗集料的设计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级配类型越连续、粒级范围10~25mm、空隙率越低的粗集料,制备的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强度越高;考虑到空隙率对灌注难度和强度的影响,空隙率宜控制在34.7%~40.7%。级配设计为10~16mm:16~25mm=3:7、空隙率为34.7%时,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强度可达到较高水平。此外采用母岩强度较高的粗集料,成型方式采用分层、振动灌浆,有利于提高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强度。(2)高性能灌浆料性能要求与制备方法:研究了矿物掺合料体系、配合比参数、膨胀剂掺量、水泥强度等级对灌浆料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用高性能灌浆料的制备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选取粒级范围10~25mm的破碎卵石、空隙率34.7%的粗集料,采用高性能砂浆作为灌浆料,一次免振成型可制得28d抗压强度115.9MPa、90d干燥收缩率165×10-6的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单方原材料成本较常规C100混凝土约减少46.4%。在同样粗集料组成条件下,采用高性能净浆作为浆体材料,一次免振成型可制得28d抗压强度114.2MPa、90d干燥收缩率264×10-6的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单方原材料成本较常规C100混凝土约减少25.7%,灌注难度小,且无需机制砂,可有效缓解砂石资源短缺问题,两者均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协调性。
倪彤元[6](2020)在《掺合料高强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特性及其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强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更容易发生早期开裂,其体积变形是引起早期开裂的重要原因。拉伸徐变是混凝土早期体积变形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早龄期混凝土拉伸徐变是混凝土早期开裂预测和控制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具有重要意义。加入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粉(本文简称矿粉))是改善高强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既经济又有效的方法。在约束条件下,高强混凝土的早期开裂风险与其内部应力发展、体积变化发展、结构中的约束形式、约束程度以及混凝土早期弹性模量、极限拉伸强度、拉伸徐变等性能的发展与变化密切相关。徐变会改变高强混凝土内部的应力分布,缓解约束条件下混凝土内部拉应力的发展,对降低高强混凝土早期开裂风险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掺合料高强混凝土(C50)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掺合料(粉煤灰、矿粉)与掺合料掺量水平(包括不含掺合料的对照组-Ref.,10%粉煤灰-FA10,20%粉煤灰-FA20,30%粉煤灰-FA30,50%矿粉-BS50,20%粉煤灰+25%矿粉-FA20BS25)、不同荷载水平(应力强度比为0.2、0.3、0.4)、不同加载龄期(1d、2d、3d、5d、7d)为实验参数,通过实验研究掺合料净浆早龄期拉伸弹性模量发展及掺合料高强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特性;分析用现有拉伸徐变模型来预测评价掺合料高强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的适用性;在ZC模型中引入掺合料因子以探寻掺合料对早龄期拉伸徐变的影响规律,并引用第三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分析。就本文研究范围,可归纳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与对照组相比,掺合料高强混凝土的拉伸弹性模量在早龄期有所下降,反映其拉伸刚度下降,柔度上升,抗变形能力增强;净浆的拉伸弹性模量随龄期发展与混凝土并不一致,混凝土拉伸弹性模量明显大于净浆对应同龄期拉伸弹性模量,是其净浆拉伸弹性模量的一倍以上。(2)粉煤灰高强混凝土的水化温升相对于对照组明显降低;矿粉高强混凝土水化温升较对照组高,并且达到温峰的龄期也比对照组早。粉煤灰高强混凝土28d龄期自收缩量值较对照组降低20%以上,但自收缩量值减小并非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单调增加。矿粉的掺加也降低了高强混凝土的自收缩,但效果没有粉煤灰显着。(3)随着粉煤灰掺量增加,其对高强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的影响增大。加载龄期为1d、2d时,粉煤灰掺量10%时可以有效发挥“微集料效应”,对掺合料高强混凝土早龄期徐变起到抑制作用。矿粉对高强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有削弱作用。初始加载龄期对高强混凝土拉伸徐变值影响显着。加载初期的拉伸徐变发展较快,在加载持荷的前3d发生的拉伸徐变达到持荷28 d的拉伸徐变值一半以上。对照组初始加载龄期为3 d持荷至28d的拉伸徐变值是初始加载龄期为1d时的71%,初始加载龄期为7 d时则为37%。这种现象掺粉煤灰各组则更加明显,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这种趋势得到增强。矿粉组也存在类似规律。(4)掺合料高强混凝土的早龄期拉伸徐变并非是所有加载龄期均符合―Davis-Glanvile‖的线性法则。实验结果表明徐变的―Davis-Glanvile‖线性法则在无掺合料高强混凝土中仍然适用。掺合料高强混凝土早龄期的拉伸徐变也在一定龄期后表现出线性徐变特征,但呈现线性特征的加载龄期较无掺合料混凝土推迟,且加载龄期越迟,其线性特征越明显,这种加载龄期的影响随掺合料掺量的增加表现的越显着。(5)持荷早期阶段的混凝土表现出加载龄期越早,拉伸徐变速率越大的趋势,拉伸徐变速率随持荷龄期呈幂函数下降;进入持荷中期,徐变速率渐趋稳定,呈指数函数下降;进入持荷后期,徐变速率基本稳定,各实验组的徐变速率值差异不大。掺合料对拉伸徐变速率的影响表现为:初始加载龄期越早,影响越显着。粉煤灰掺量越高,拉伸徐变速率越大。与对照组相比较,掺合料对混凝土拉伸徐变速率的影响随着持荷时段的延长逐步衰减:持荷早期时段影响最显着,持荷中期时段影响减小,持荷后期时段影响可以忽略。(6)对比分析FA30早龄期拉伸徐变实验值与六种徐变模型预测值,结果表明:BP-2、B-3、MC2010、ACI209R、GL2000这五个徐变模型用于预测评价加载龄期7 d前的早龄期拉伸徐变并不合适,对于掺合料高强混凝土的早龄期拉伸徐变预测也不合适。而ZC模型从赋予模型参数的物理化学意义出发,考虑了水泥石组分物性随龄期的变化,在模型建立的机理上得到改进,在确定模型参数数值时有了明确的指向,用于预测评价掺合料高强混凝土的早龄期拉伸徐变有较大的优势。加载龄期1d、2d、3d时,ZC模型预测计算值与实验观测值吻合度较好,其他五种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偏差较大;加载龄期5 d、7d时ZC、GL2000这两个模型的预测计算值与实验观测值之比约为0.8,预测均偏小,而ACI2009R模型预测值与实验观测值之比更接近1.0,预测较精确。综合比较而言,ZC更适用于FA30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的预测评价。(7)掺粉煤灰时,修正ZC模型中掺和料因子q’与加载龄期呈线性相关,并随粉煤灰掺量增加,相关性趋于更紧密;而掺入矿粉时,线性关系消失,并趋于指数函数关系。修正ZC模型的参数MC(?,t 0)随加载龄期很好地遵循指数函数递减规律,而参数Cg(?,t 0)随加载龄期却有较好的线性递减规律。参数?与加载龄期的关系规律与参数MC(?,t 0)有点类似,显示出指数函数的递减关系,但与指数函数的相关性没有参数MC(?,t 0)强。掺和料对参数E H/EV的影响非常显着,且粉煤灰的影响大于矿粉。对照组的参数E H/EV与加载龄期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掺和料加入后,参数E H/EV与加载龄期呈幂函数关系。(8)修正ZC模型预测值与第三方徐变实验值的对比结果显示,不同粉煤灰掺量的徐变模型预测值相对于实验值有93%测点的偏差在15%以内,表现出较好地适用性。
黄杰[7](2020)在《大掺量粉煤灰—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和水化进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具备较优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因此除了水利工程外,其在桥梁、道路、房建等工程领域的应用也愈发广泛。然而大掺量粉煤灰的掺入必然使得水泥基材料的强度发展和水化进程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本文研究了不同水胶比(0.4、0.5、0.6)、粉煤灰掺量(0、30%、40%、50%、60%、70%)和养护温度(20℃、35℃)条件下粉煤灰-水泥基材料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化学结合水量和粉煤灰反应程度的发展,探究粉煤灰-水泥基材料的强度发展和水化进程之间的联系。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标准养护条件下,粉煤灰-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早期发展较快,后期发展缓慢。但是,随着粉煤灰掺量的提高,砂浆强度后期增长相对越快。随着水胶比的增大,粉煤灰掺量的提高,粉煤灰-水泥砂浆的强度降低,抗压强度和粉煤灰掺量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随着水胶比的降低,粉煤灰掺量对砂浆强度的影响越显着。(2)高温养护(35℃,RH>95%)条件下,粉煤灰-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发展速率依旧是早期发展较快,后期趋缓,且强度相较标准养护条件下有所提升。纯水泥砂浆在高温养护条件下早期强度发展较快,后期强度基本不增长。粉煤灰-水泥砂浆早期强度基本随着粉煤灰掺量的提高而线性降低,而后期强度随着粉煤灰掺量的提高先升高后降低。(3)标准养护条件下,粉煤灰-水泥净浆的化学结合水量和粉煤灰反应程度都随着养护龄期的延长而提高,早期发展速率高于后期发展速率。随着水胶比的提高,化学结合水量和粉煤灰反应程度增大,但是水化早期水胶比的影响较小,后期水胶比的影响更为显着。随着粉煤灰的掺量的增大,体系的化学结合水量和粉煤灰反应程度越低。(4)高温养护条件下,粉煤灰-水泥净浆的化学结合水量早期增长速率依旧高于后期增长速率,且相较于标准养护,体系的早期化学结合水量提高显着,而后期的化学结合水量发展更为平缓。随着水胶比的提高,体系的化学结合水量提高。随着粉煤灰掺量的提高,体系化学结合水量基本呈线性下降。(5)建立并验证了标准养护条件下和高温养护条件下粉煤灰-水泥净浆化学结合水量的定量预测方程。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粉煤灰-水泥基材料化学结合水量预测方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标准养护条件下,水胶比相同时,化学结合水量与抗压强度近似成线性关系,且水胶比越小,拟合直线斜率越大。基于测试结果建立了标准养护条件下基于化学结合水量的粉煤灰-水泥砂浆抗压强度预测方程。
刘晓明[8](2019)在《掺合料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影响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节能利废及自密实混凝土在研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本课题选取粉煤灰和矿渣粉作为自密实混凝土的掺合料,研究其不同掺量、不同等级及不同掺入形式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论文首先采用JGJ/T 283-2012中的绝对体积法,参考CECS 203-2006和JGJ/T 283-2012等规范进行自密实混凝土初步配合比计算,经试配、调整,得出C40自密实混凝土基准配比。在此基础上,改变粉煤灰及矿渣粉的质量等级、掺量及掺入形式,研究其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不同龄期强度及干缩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借助X-射线对自密实混凝土的水化产物进行分析。最后应用计算机对比分析程序综合对比掺合料单掺或复掺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影响,得出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影响较好及经济效益较高的配合比,为自密实混凝土在实际施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和矿渣粉的质量等级和掺量改变对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和干缩均会产生影响。自密实混凝土的填充性和间隙通过性随粉煤灰和矿渣粉等级的提高而提高,Ⅲ级粉煤灰活性较差,对自密实混凝土中的工作性基本没有改善作用。在30%掺量的情况下,自密实混凝土的各龄期强度随粉煤灰和矿渣粉质量等级的降低而降低。单掺Ⅱ级粉煤灰或S95级矿渣粉,自密实混凝土各龄期强度均随掺量增加而降低。复掺Ⅱ级粉煤灰或S95级矿渣粉,当复掺总量为30%时,粉煤灰和矿渣粉掺入比例的不同对自密实混凝土的填充性和间隙通过性的影响不大;但当复掺总量为40%时,随着粉煤灰掺入比例的提高,自密实混凝土的填充性会小幅度降低,间隙通过性会明显变差。无论复掺总量为30%或40%,自密实混凝土的各龄期强度随着粉煤灰掺入比例的增大而降低;单掺或复掺Ⅱ级粉煤灰和S95矿渣粉均可有效抑制自密实混凝土的干缩,掺量越多,抑制效果越好。通过对粉煤灰和矿渣粉不同掺量及不同掺入形式下自密实混凝土用胶凝材料成本及性能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可得:单掺10%S95矿渣粉、复掺10%Ⅱ级粉煤灰和20%S95矿渣粉、复掺20%Ⅱ级粉煤灰和10%S95矿渣粉对自密实混凝土综合性能影响较好,且产生的经济效益较高。
宋全收[9](2019)在《粉煤灰对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再水化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内部存在大量未水化的胶凝材料,其在有水环境中服役时,外部渗入的水分会与未水化胶凝材料发生反应,即再水化反应。再水化反应对混凝土材料宏观和微观性能都有显着的影响,需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研究了粉煤灰掺量、粉煤灰细度和再水化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理论和试验相结合,研究了再水化作用下上述因素对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的强度、质量变化、水化程度、微观结构、体积稳定性等的影响规律。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基于水泥水化动力学模型,考虑水化产物对未水化胶凝材料的约束作用,建立的纯水泥体系再水化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不同水灰比水泥净浆试件在不同再水化时间再水化程度的变化规律;类比水泥水化过程,通过考虑粉煤灰与水泥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粉煤灰-水泥体系的再水化模型,水化程度模拟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2)研究了 60℃水浴再水化条件下不同粉煤灰掺量(0%、15%、30%和45%)的净浆试件的强度、水化程度规律。不同粉煤灰掺量的试件总水化程度随着再水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而再水化程度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减小。再水化作用下不同粉煤灰掺量的净浆试件抗折、抗压强度变化规律有明显的差异,抗折强度变化规律为强化-损伤-修复三个阶段;抗压强度变化规律根据粉煤灰掺量的不同基本可以分为两类:粉煤灰掺量小于等于30%时,抗压强度变化分为强化-损伤-修复三个阶段;粉煤灰掺量为45%时,抗压强度变化主要为强化阶段。(3)研究了温度和粉煤灰细度对再水化作用的影响,并结合SEM和压汞试验分析了再水化过程中的微观形貌以及孔隙变化规律。20℃、40℃和60℃水浴再水化环境中,粉煤灰掺量为30%的水泥净浆试件强度变化呈强化-损伤-修复三个阶段,再水化程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高细度粉煤灰-水泥净浆试件强度变化率小于低细度粉煤灰-水泥净浆试件。再水化作用使试件内部孔结构细化,同时增强了粉煤灰与再水化产物间的薄弱界面,进而提高其强度,起到强化或修复作用;但当没有足够空间容纳再水化产物时,再水化产物体积膨胀,引起损失和裂缝,导致强度降低。(4)对高性能混凝土进行单轴两次预加载试验,对预加载损伤混凝土开展再水化试验,分析了再水化作用下试件质量、体积稳定性、强度等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再水化90d时,预加载损伤混凝土裂缝处填充物明显,试件质量不断增加。再水化对预加载损伤混凝土强度有修复作用,粉煤灰的掺入能够促进再水化修复作用。
王俊杰[10](2019)在《粉煤灰和矿渣粉在云南省高速公路工程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矿物掺合料作为当代混凝土不可获取的重要组分,已经成熟运用于各类房建、市政工程。但是,在国家重点基础建设的公路工程实际应用中,掺合料设计和使用的标准与地域性原材料质量差异及供需矛盾依旧存在。对于火电站和钢铁厂欠发达的云贵高原地区,掺合料原料来源更加匮乏,随着云南省“五网”公路建设的推进,分布在山区的公路工程受限于交通和材料来源的制约,在高桥隧比工程中C50以上高等级混凝土配合比的掺合料技术要求与实际供需存在极大的矛盾。为实现云南省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论文针对云南地区Ⅰ级粉煤灰和S95级矿渣粉产能少、品质差的现状,进行S75级矿粉和Ⅱ级粉煤灰配制公路C50、C55混凝土的应用研究。论文通过测定新拌混凝土坍落度、扩展度表征混凝土工作性能;根据测定3d、7d、28d抗压强度及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表征混凝土力学性能;通过进行抗氯离子渗透试验,抗冻试验、抗开裂试验,表征混凝土耐久性能。论文采用S75级矿渣粉和Ⅱ级粉煤灰为矿物掺合料,配制出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的C50和C55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Ⅱ级粉煤灰和S75级矿渣粉掺量在5%15%内时,与纯水泥相比混凝土工作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改善显着,特别在抗开裂性上可降低10%以上开裂面积风险,且随掺量的增加而提高,掺入15%的Ⅱ级粉煤灰和S75级矿粉的混凝土28d抗压强度、静弹模量、抗冻性相对纯水泥配比降幅较小(5%以内),均能满足与Ⅰ级粉煤灰或S95级矿粉配制混凝土的耐久性规范的同级评定;(2)Ⅱ级粉煤灰或S75级矿渣粉相比Ⅰ级粉煤灰或S95级矿渣粉在15%以内的同掺量下,混凝土工作性差异较小,静弹模量和28d强度降幅在1.7%内,抗氯离子渗透、抗裂性、抗冻性降幅在4%以内,能满足与掺入Ⅰ级粉煤灰或S95级矿粉配制混凝土的同等耐久性评定等级;(3)采用云南地区Ⅱ级粉煤灰和S75级矿渣粉资源,在云南香丽高速、元蔓高速、泸弥新鸡高速公路工程配制的C50、C55混凝土,其强度、耐久性指标均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
二、高性能混凝土掺粉煤灰的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性能混凝土掺粉煤灰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复掺粉煤灰和超细矿渣对高性能混凝土力学与耐久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及配比 |
2 试验结果分析 |
2.1 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分析 |
2.2 高性能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分析 |
2.3 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分析 |
2.4 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分析 |
3 结论 |
(2)复掺粉煤灰和超细矿渣对高性能混凝土力学与耐久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及配比 |
2 试验结果分析 |
2.1 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分析 |
2.2 高性能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分析 |
2.3 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分析 |
2.4 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分析 |
3 结论 |
(3)基于长期暴露试验的海工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海工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历史回顾 |
2 海工高性能混凝土长期暴露试验及耐久性研究分析方法 |
2.1 华南海洋工程材料暴露试验站概况 |
2.2 暴露混凝土试件测试方法 |
3 基于长期暴露试验的海工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分析 |
3.1 高性能混凝土长期氯离子渗透性 |
3.2 长期暴露高性能混凝土孔结构特征 |
3.3 长期暴露高性能混凝土的氯离子固化特征 |
4 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应用工程案例 |
5 结 论 |
(4)重载铁路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渗透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高性能混凝土在铁路工程中的应用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铁路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1.3.2 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渗透性研究 |
1.3.3 高性能混凝土渗透性试验方法 |
1.4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重载铁路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2.1 原材料 |
2.1.1 水泥 |
2.1.2 矿物掺合料 |
2.1.3 细骨料 |
2.1.4 粗骨料 |
2.1.5 减水剂 |
2.1.6 拌合水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件的成型与养护 |
2.2.2 抗压强度试验 |
2.2.3 电通量法 |
2.2.4 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法(RCM法) |
2.3 基于全计算法重载铁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2.3.1 全计算法原理及步骤 |
2.3.4 C60 重载预应力混凝土轨枕配合比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混凝土电阻率测试方法及影响因素研究 |
3.1 四电极法测试混凝土电阻率原理 |
3.2 电阻率测试方法 |
3.3 试验配合比及测试结果 |
3.4 水胶比对混凝土电阻率的影响 |
3.5 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电阻率的影响 |
3.5.1 单掺粉煤灰对混凝土电阻的影响 |
3.5.2 单掺矿粉对混凝土电阻的影响 |
3.5.3 双掺粉煤灰和矿粉对混凝土电阻的影响 |
3.6 混凝土电阻率演化模型建立 |
3.7 混凝土电阻率细观数值模拟 |
3.7.1 电阻率形状修正系数 |
3.7.2 三维随机骨料模型建立 |
3.7.3 骨料含量对混凝土电阻率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4 基于电阻率铁路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研究 |
4.1 矿物掺合料对重载铁路混凝土渗透性的影响 |
4.1.1 单掺粉煤灰对渗透性的影响 |
4.1.2 单掺矿粉对渗透性的影响 |
4.1.3 双掺粉煤灰和矿粉对渗透性的影响 |
4.2 电阻率法与抗氯离子渗透性测试方法相关性研究 |
4.2.1 电阻率与RCM法的相关性 |
4.2.2 电阻率法与电通量法的相关性 |
4.3 基于电阻率法铁路混凝土抗渗评价标准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制备及性能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的发展与应用 |
1.3.1 预填集料混凝土发展与应用 |
1.3.2 钢管混凝土发展与应用 |
1.4 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研究现状 |
1.4.1 灌浆料研究现状 |
1.4.2 预填粗集料研究现状 |
1.4.3 小结 |
1.5 主要存在问题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2 原材料参数及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参数 |
2.2 试验方法 |
3 预填粗集料组成研究 |
3.1 粗集料级配类型研究 |
3.2 粗集料粒级范围研究 |
3.3 粗集料空隙率研究 |
3.3.1 空隙率对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3.3.2 空隙率对灌浆料流动度要求的影响 |
3.4 粗集料种类研究 |
3.5 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成型方式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4 高性能复合砂浆制备研究 |
4.1 复合砂浆性能对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性能影响 |
4.1.1 复合砂浆工作性能对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影响 |
4.1.2 复合砂浆力学性能对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影响 |
4.1.3 复合砂浆体积稳定性能对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影响 |
4.2 高性能复合砂浆制备研究 |
4.2.1 单掺粉煤灰体系对复合砂浆性能影响 |
4.2.2 双掺微珠、硅灰体系对水泥砂浆性能影响 |
4.2.3 胶砂比对复合砂浆性能影响 |
4.2.4 低水胶比复合砂浆制备研究 |
4.2.5 水泥强度等级对复合砂浆性能影响 |
4.2.6 膨胀剂对复合砂浆性能影响 |
4.3 C100 超高强复合砂浆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高性能复合净浆制备研究 |
5.1 复合净浆性能对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性能影响 |
5.1.1 复合净浆工作性能对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影响 |
5.1.2 复合净浆力学性能对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影响 |
5.1.3 复合净浆体积稳定性能对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影响 |
5.2 高性能复合净浆制备研究 |
5.2.1 单掺粉煤灰体系对复合净浆性能影响 |
5.2.2 双掺粉煤灰、硅灰体系对水泥净浆性能影响 |
5.2.3 低水胶比复合净浆制备研究 |
5.2.4 水泥强度等级对复合净浆性能影响 |
5.2.5 膨胀剂对复合净浆性能影响 |
5.3 C100 超高强复合净浆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性能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掺合料高强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特性及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高强混凝土早龄期体积变化与徐变 |
1.1.1 高强混凝土早龄期体积变化 |
1.1.2 高强混凝土早龄期的时变应变组成 |
1.2 掺合料高强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发展动态 |
1.3 本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本文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1.3.2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
1.3.3 本文内容提纲要点 |
1.3.4 本文各章内容框架 |
第2章 高强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影响因素 |
2.1 引言 |
2.2 高强混凝土早龄期徐变 |
2.2.1 徐变应变与收缩应变 |
2.2.2 影响徐变的主要因素 |
2.3 评价高强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特性的参数与指标 |
2.3.1 混凝土弹性模量/劈裂弹性模量 |
2.3.2 加载龄期 |
2.3.3 应力强度比 |
2.3.4 比徐变与徐变系数 |
2.3.5 徐变速率 |
2.3.6 徐变柔度函数 |
2.4 混凝土早龄期微结构演变对徐变的影响 |
2.4.1 胶凝材料水化反应与微结构演变 |
2.4.2 混凝土早期微结构演变与强度发展对徐变的影响 |
2.4.3 混凝土早期微结构演变与弹性模量发展对徐变的影响 |
2.4.4 混凝土内部湿度变化对徐变的影响 |
2.4.5 混凝土内部微结构内应力状态对徐变的影响 |
2.5 本章小节 |
第3章 掺合料高强混凝土及其浆体拉伸弹性模量的早龄期时变特性 |
3.1 引言 |
3.2 掺合料高强混凝土净浆拉伸弹性模量的早龄期时变特征 |
3.2.1 理想复合材料拉伸弹性模量的理论假设 |
3.2.2 原材料及掺合料微观形貌特征 |
3.2.3 配合比 |
3.2.4 实验方法与环境条件 |
3.2.5 结果与分析 |
3.3 掺合料高强混凝土拉伸弹性模量早龄期时变 |
3.3.1 掺合料高强混凝土拉伸弹性模量 |
3.3.2 掺合料净浆与掺合料高强混凝土拉伸弹性模量早期时变对比 |
3.4 掺合料高强混凝土浆体早期微观结构演变对其浆体拉伸弹性模量的影响 |
3.5 本章小节 |
第4章 掺合料高强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特征的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掺合料高强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的实验方法 |
4.2.1 原材料 |
4.2.2 早龄期拉伸徐变测量系统的设计与测量实验 |
4.2.3 掺合料高强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实验参数的设定 |
4.3 掺合料高强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 |
4.3.1 与拉伸徐变相关力学指标及混凝土内部温度的经时变化 |
4.3.2 掺合料高强混凝土的自收缩 |
4.3.3 对照组的拉伸基本徐变 |
4.3.4 掺合料对拉伸徐变的影响 |
4.4 掺合料高强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特征 |
4.4.1 应力水平对线性徐变特征的影响 |
4.4.2 初始加载龄期的影响 |
4.4.3 徐变速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强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预测模型的适用性 |
5.1 引言 |
5.2 徐变的流变学机理与模型分析 |
5.2.1 徐变的流变学机理 |
5.2.2 国内外徐变预测模型分析 |
5.3 基于流变学理论的混凝土徐变预测模型 |
5.3.1 基于流变学理论的徐变模型基本单元构件 |
5.3.2 微预应力-固结理论的徐变模型构建 |
5.4 拉伸徐变ZC模型构建与应用 |
5.4.1 ZC模型的构建 |
5.4.2 赋予物理意含义的模型参数 |
5.5 各徐变模型对早龄期掺合料高强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的适用性分析 |
5.5.1 与拉伸徐变相关的掺粉煤灰高强混凝土实验基本参数与力学性能指标 |
5.5.2 各徐变模型参数的确定 |
5.5.3 各拉伸徐变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的比较分析 |
5.5.4 各拉伸徐变模型预测评价掺合料混凝土拉伸比徐变的精度分析 |
5.6 本章小节 |
第6章 掺合料高强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预测与评价 |
6.1 引言 |
6.2 含掺合料因子的高强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模型 |
6.2.1 含掺合料因子的拉伸徐变模型构建 |
6.2.2 模型参数及掺合料因子赋值分析 |
6.3 修正ZC徐变模型中模型参数及掺合料因子的非线性回归分析 |
6.3.1 修正ZC徐变模型中参数赋值 |
6.3.2 加载龄期对修正ZC模型参数的影响 |
6.4 早龄期拉伸徐变修正ZC模型预测的验证 |
6.4.1 既有文献中的第三方实验参数与实验结果 |
6.4.2 修正ZC模型对第三方徐变实验的预测评价 |
6.5 本章小节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本文局限性与未来工作展望 |
7.3.1 本文局限性分析 |
7.3.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3.1 参与的科研项目 |
3.2 获奖情况 |
4 发明专利 |
5 软件着作权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大掺量粉煤灰—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和水化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粉煤灰-水泥基材料的发展 |
1.2.2 粉煤灰-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 |
1.2.3 粉煤灰-水泥基材料的水化进程表征 |
1.2.4 大掺量粉煤灰-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水化进程 |
1.2.5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1.1 水泥 |
2.1.2 粉煤灰 |
2.1.3 砂 |
2.1.4 水 |
2.1.5 外加剂 |
2.2 配合比 |
2.3 试件的制备及养护 |
2.3.1 试件的制备 |
2.3.2 试件的养护 |
2.4 基本力学性能试验 |
2.5 水化反应进程试验 |
2.5.1 化学结合水量 |
2.5.2 粉煤灰反应程度 |
第三章 粉煤灰-水泥基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 |
3.1 标准养护条件下的粉煤灰-水泥砂浆力学性能 |
3.1.1 抗折强度 |
3.1.2 抗压强度 |
3.2 高温养护条件下的粉煤灰-水泥砂浆力学性能 |
3.2.1 抗折强度 |
3.2.2 抗压强度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粉煤灰-水泥净浆体系的水化进程 |
4.1 化学结合水量 |
4.1.1 养护龄期的影响 |
4.1.2 水胶比的影响 |
4.1.3 粉煤灰掺量的影响 |
4.2 粉煤灰反应程度 |
4.2.1 养护龄期的影响 |
4.2.2 水胶比的影响 |
4.2.3 粉煤灰掺量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温养护条件下的粉煤灰-水泥净浆水化进程 |
5.1 养护龄期对化学结合水量的影响 |
5.2 水胶比对化学结合水量的影响 |
5.3 粉煤灰掺量对化学结合水量的影响 |
5.4 养护温度对化学结合水量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化学结合水量的粉煤灰-水泥砂浆强度预测 |
6.1 基于养护龄期、水胶比和粉煤灰掺量的化学结合水量预测 |
6.1.1 标准养护条件下净浆化学结合水量预测 |
6.1.2 高温养护条件下净浆化学结合水量预测 |
6.2 抗压强度与化学结合水量关系 |
6.2.1 标准养护条件 |
6.2.2 高温养护条件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本研究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掺合料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影响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自密实混凝土概述及特点 |
1.1.2 国内外自密实混凝土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
1.1.3 自密实混凝土在研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1.4 掺合料概述 |
1.1.5 掺合料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 |
1.2 课题的提出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 课题采用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简介 |
2.1 试验用原材料 |
2.1.1 水泥 |
2.1.2 粉煤灰 |
2.1.3 矿渣粉 |
2.1.4 粗骨料 |
2.1.5 细骨料 |
2.1.6 水 |
2.1.7 外加剂 |
2.2 C40 自密实混凝土基准配合比设计 |
2.2.1 自密实混凝土配制要点 |
2.2.2 C40 自密实混凝土基准配比设计要求 |
2.2.3 试验用C40 自密实混凝土基准配合比及其性能 |
2.3 试验用到的主要仪器设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粉煤灰、矿渣粉等级的改变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试验研究方案 |
3.3 粉煤灰、矿渣粉等级的改变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影响研究 |
3.3.1 不同等级粉煤灰对工作性影响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2 不同等级矿渣粉对工作性的影响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 粉煤灰、矿渣粉等级的改变对自密实混凝土强度影响研究 |
3.4.1 不同等级粉煤灰对强度影响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2 不同等级矿渣粉对强度影响试验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粉煤灰、矿渣粉掺量的改变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试验研究方案 |
4.2.1 掺量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和强度影响试验方案 |
4.2.2 掺量对自密实混凝土水化产物影响试验研究方案 |
4.2.3 掺量对自密实混凝土干缩影响试验研究方案 |
4.3 粉煤灰、矿渣粉掺量的改变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影响研究 |
4.3.1 单掺粉煤灰对工作性影响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2 单掺矿渣粉对土工作性影响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3 粉煤灰、矿渣粉复掺对工作性影响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 粉煤灰、矿渣粉掺量的改变对自密实混凝土强度影响研究 |
4.4.1 单掺粉煤灰对强度影响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2 单掺矿渣粉对强度影响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3 粉煤灰、矿渣粉复掺对强度影响试验结果及分析 |
4.5 粉煤灰、矿渣粉掺量的改变对自密实混凝土水化产物影响分析 |
4.5.1 单掺粉煤灰对水化产物影响结果及分析 |
4.5.2 单掺矿渣粉对水化产物影响结果及分析 |
4.5.3 粉煤灰、矿渣粉复掺对水化产物影响结果及分析 |
4.6 粉煤灰和矿渣粉掺量对自密实混凝土干缩影响研究 |
4.6.1 单掺粉煤灰对干缩影响试验结果及分析 |
4.6.2 单掺矿渣粉对干缩影响试验结果及分析 |
4.6.3 粉煤灰、矿渣粉复掺对干缩影响试验结果及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经济效益分析及性能综合对比 |
5.1 研究目的 |
5.2 掺合料单掺或复掺对自密实混凝土用胶凝材料成本影响分析 |
5.3 掺合料单掺或复掺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综合对比 |
5.3.1 计算机程序简介及工作原理 |
5.3.2 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综合对比 |
5.4 较优配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9)粉煤灰对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再水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再水化作用的研究现状 |
1.2.1 矿物掺合料对再水化的影响 |
1.2.2 再水化作用对混凝土损伤的修复研究 |
1.2.3 再水化机理的研究 |
1.2.4 再水化模型的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试验原材料及试验方案 |
2.1 试验原材料 |
2.2 配合比设计 |
2.3 试件制作及养护 |
2.4 模拟再水化试验 |
2.5 性能测试方法 |
2.5.1 强度试验方法 |
2.5.2 体积稳定性测试方法 |
2.5.3 水化程度试验 |
2.5.4 微观形貌观测 |
2.5.5 压汞试验 |
3 掺粉煤灰的水泥基材料再水化模型研究 |
3.1 引言 |
3.2 纯水泥体系再水化模型 |
3.2.1 水泥水化-再水化微观结构 |
3.2.2 水泥再水化过程控制方程 |
3.2.3 各因素对再水化过程的影响 |
3.2.4 完全水化结合水及再水化速率参数 |
3.2.5 水泥再水化程度 |
3.2.6 纯水泥体系水化程度模拟值与试验结果对比 |
3.3 掺粉煤灰-水泥体系再水化模型的建立 |
3.3.1 粉煤灰水化-再水化的微观结构 |
3.3.2 粉煤灰再水化过程的颗粒变化 |
3.3.3 考虑粉煤灰与水泥颗粒间的相互影响 |
3.3.4 考虑粒径分布的水泥和粉煤灰的最终水化程度 |
3.3.5 化学结合水及水化参数计算 |
3.4 粉煤灰-水泥体系再水化模拟值与试验结果对比 |
3.4.1 粉煤灰掺量的影响 |
3.4.2 再水化温度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再水化作用净浆试件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粉煤灰掺量的影响 |
4.2.1 抗折强度分析 |
4.2.2 抗压强度分析 |
4.3 粉煤灰细度的影响 |
4.3.1 抗折强度分析 |
4.3.2 抗压强度分析 |
4.4 温度的影响 |
4.4.1 抗折强度分析 |
4.4.2 抗压强度分析 |
4.5 体积稳定性 |
4.6 再水化作用机理 |
4.6.1 微观形貌 |
4.6.2 孔结构特征 |
4.6.3 强度变化机理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再水化作用对预加载损伤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 |
5.1 引言 |
5.2 预加载损伤试验 |
5.2.1 预加载损伤试验 |
5.2.2 预加载试验对强度的影响 |
5.3 质量变化 |
5.4 体积稳定性 |
5.5 裂缝变化 |
5.6 强度变化规律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工作与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粉煤灰和矿渣粉在云南省高速公路工程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粉煤灰掺合料的研究现状 |
1.2.2 矿渣粉掺合料的研究现状 |
1.2.3 高性能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掺合料在公路混凝土中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实验原材料、设备及测试方法 |
2.1 试验原材料 |
2.1.1 水泥 |
2.1.2 粉煤灰 |
2.1.3 矿渣粉 |
2.1.4 粗集料 |
2.1.5 细集料 |
2.1.6 外加剂 |
2.1.7 水 |
2.2 试验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新拌工作性能和强度的测定 |
2.3.2 静力受压弹性模量的测定 |
2.3.3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测定 |
2.3.4 混凝土抗冻融性能的测定 |
2.3.5 混凝土早期抗开裂性能的测定 |
3.粉煤灰品质及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3.1 配合比参数 |
3.2 粉煤灰品质及掺量对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 |
3.3 粉煤灰品质及掺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3.4 粉煤灰品质及掺量对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的影响 |
3.5 粉煤灰品质及掺量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
3.6 粉煤灰品质及掺量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 |
3.7 粉煤灰品质及掺量对混凝土早期抗开裂性能的影响 |
3.8 C50 粉煤灰优化配合比 |
3.9 本章小结 |
4.矿渣粉品质及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4.1 配合比参数 |
4.2 矿渣粉品质及掺量对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 |
4.3 矿渣粉品质及掺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4.4 矿渣粉品质及掺量对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的影响 |
4.5 矿渣粉品质及掺量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
4.6 矿渣粉品质及掺量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 |
4.7 矿渣粉品质及掺量对混凝土早期抗开裂性能的影响 |
4.8 C55 矿渣粉优化配合比 |
4.9 本章小结 |
5.工程实际应用情况 |
5.1 香丽高速C50和C55 混凝土的应用 |
5.1.1 Ⅱ级粉煤灰应用于C50和C55 质量分析 |
5.1.2 Ⅱ级粉煤灰应用于C50和C55 成本分析 |
5.2 元蔓高速C50 混凝土的应用 |
5.2.1 S75 矿渣粉应用于C50和C55 质量分析 |
5.2.2 S75 矿渣粉应用于C50和C55 成本分析 |
5.3 泸弥新鸡高速应用案例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高性能混凝土掺粉煤灰的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掺粉煤灰和超细矿渣对高性能混凝土力学与耐久性能的影响研究[J]. 王小东,张启志,曹中顺. 当代化工, 2022(01)
- [2]复掺粉煤灰和超细矿渣对高性能混凝土力学与耐久性能的影响研究[J]. 王小东,张启志,曹中顺. 当代化工, 2022(01)
- [3]基于长期暴露试验的海工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分析[J]. 王胜年,曾俊杰,范志宏. 土木工程学报, 2021(10)
- [4]重载铁路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渗透性研究[D]. 赵庞远.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5]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制备及性能影响因素[D]. 彭健秋. 西华大学, 2021(02)
- [6]掺合料高强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特性及其评价[D]. 倪彤元.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7]大掺量粉煤灰—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和水化进程研究[D]. 黄杰.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8]掺合料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影响试验研究[D]. 刘晓明.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6)
- [9]粉煤灰对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再水化的影响研究[D]. 宋全收.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10]粉煤灰和矿渣粉在云南省高速公路工程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D]. 王俊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