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护理培养目标”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盛永琴,张莹[1](2021)在《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文中指出目的:分析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探讨提高门诊药房的管理水平,以提升药房服务质量。方法:以医院门诊药房为研究对象,建设自动化发药系统并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比较自动化发药系统实施前后门诊药房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后门诊药房的取药等候时间、单方配药时间、药师工作强度评分等均少于实施前,实施后人均日配药量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着(P<0.05)。结论:加强对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门诊药房管理水平,提升药房工作效率与药房服务质量。
李雅文[2](2021)在《目标管理教学法对妇产科带教作用的探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目标管理教学法对于妇产科临床护理带教中护生操作技能与理论知识水平的作用及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入院实习的护生共68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带教研究。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带教,研究组接受目标管理教学法带教。对比两组带教后各时间段护理技能、护理理论知识水平考核成绩差异及教学满意度评价结果。结果临床实习带教期间,研究组实习中期及实习末期护理技能、护理理论知识水平考核成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 <0.05;相较对照组,研究组护生思维构建、护理示范、理论深化及临床引导满意度评价结果均明较高,P <0.05。结论目标管理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显着。
周珺[3](2020)在《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制定并实施手术室行为导向教学具体方案,探讨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进入手术室实习的护理实习生共240人展开研究。所有护理实习生在护理部按照完全随机的分配方法,分别进入手术室A病区和B病区实习。应用抛硬币法随机抽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进入A病区手术室实习的护理实习生为干预组,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同期进入B病区手术室实习的护理实习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习周期为4周,分别应用护士核心能力测评表、一般自我效能感、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成绩、实习生带教满意度及临床护理带教教师行为锚定等级评价表,对护生的综合能力及临床带教教师的带教水平进行评价。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运用均值±标准差、率和构成比等方法进行一般性统计描述,运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行为导向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在手术室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差异。结果共236名护生完成了整个研究,其中,对照组117人,干预组119人,结果显示:1.护士核心能力测评总分比较:干预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P>0.05);干预后,对照组总分为(107.92±3.59)分,干预组总分为(118.18±5.72)分,干预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0,P<0.01)。且两组护生在带教干预前后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得分比较:干预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0,P>0.05);干预后,对照组为(2.12±0.52)分,干预组为(2.23±0.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9,P<0.01)。且两组护生在带教干预前后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理论考核成绩比较:干预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1,P>0.05);干预后,对照组为(84.21±3.65)分,干预组为(89.75±3.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7,P<0.01),且两组护生在带教干预前后理论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干预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8,P>0.05);干预后,对照组为(85.13±4.33)分,干预组为(91.36±2.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3,P<0.01),干预组在进行带教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则无显着差异(P>0.05)。4.手术室护理满意度比较:干预后,对照组得分为(68.36±4.68)分,干预组得分为(90.14±2.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2,P<0.01)。5.临床带教教师行为锚定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P>0.05);干预后,对照组为(9.07±1.17)分,干预组(11.69±0.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3,P<0.05)。结论1.将行为导向教学法应用于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中,可以提升护理实习生的护士核心能力,增强其一般自我效能感,使其熟练掌握手术室相关护理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提高护生对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的满意度。2.行为导向教学法能够改变临床带教教师的教学理念,督促带教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实践中,利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可以完善和补充临床护理带教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符晓红[4](2020)在《中医院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培训方案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编制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测评问卷;2.了解目前中医院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现状及岗位培训需求;3.依据现实及需求,构建、修订基于M-Learning的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培训方案。方法本研究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现状与培训现状及需求调查第一阶段: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测评问卷研制①访谈分析。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1名规培护士,10名规培护士导师,8名护理管理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其规培导师临床教学能力的看法、期望、建议及岗位培训需求,为临床教学能力问卷的编制和培训方案的构建进行内容补充。②结合查阅文献、访谈分析结果,初步编制“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问卷”,通过专家小组会议讨论,最终形成“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了验证:便利选取符合标准的335名规培护士纳入研究对象,采用同质性信度评价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程度;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检验问卷的结构效度以及内容效度指数计算问卷的专家内容效度;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方法验证探索性因子阶段的结果。第二阶段: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现状调查。以自行编制的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问卷为调查工具,便利抽取郑州市5所三级中医院92名规培护士,获得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现状的相关信息,为本研究的培训内容设置提供依据。第三阶段:规培护士导师岗位培训需求调查。采用向利编制的《临床护理教师岗位培训现状及需求》问卷为调查工具,便利抽取郑州市5所三级中医院的规培导师125人进行问卷调查,获得规培导师培训现状及需求的相关信息,为本研究方案构建提供基础。第二部分:基于M-Learning的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培训方案构建与修订本部分是在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文献查阅和访谈分析结果,初拟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培训方案,并形成专家咨询表,经过2轮Delphi专家咨询对其修订。结果第一部分:第一阶段: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测评问卷研制①结合规培护士、规培护士导师及护理管理者对临床教学能力的看法、期望及建议,提炼出“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及教学素养”四个主题,22个亚主题,其中教学设计能力涵盖教学内容设计能力、教学时间分配能力、教学手段设计能力、教学目标设计能力、授课方式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包含了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的能力、语言表达和沟通交流能力、教学媒体选择能力和调节反馈能力、启发学生思考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涵盖对学生学情的评估能力、对学生全面评价的能力、与同行交流的能力;教学素养涵盖人文关怀能力、中医护理思维能力及专业发展能力、多媒体制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自我完善发展能力兴趣发掘能力、教学方法创新能力、以研促教能力。最终补充了临床教学能力测评问卷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及教学素养”的具体条目。②结合查阅文献、访谈分析结果,初拟问卷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及教学素养”四个维度,共31个条目,专家小组会议共删除了 3个条目,修订了 4个条目,问卷由原来31个条目修改为28个条目。信效度检验结果: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测评问卷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66,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分别在0.819~0.917。折半系数为0.932,且各维度的折半系数在0.667~0.847之间。间隔两周后的重测信度为0.886,且各维度的重测信度均大于0.6(P<0.05)。该问卷的S-CVI为0.95,各I-CVI均大于0.8。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问卷表共选取4个公因子,即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素养,解释变异量的累积方差贡献率71.997%。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探索性因子分析选取的4个公因子结构进一步验证,结果显示,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问卷的4个因子模型拟合较好,所有条目载荷均大于0.4,所有的拟合指数均达到标准,拟合指数χ2=664.533,χ2/df=1.932,RMSEA=0.067,RMR=0.032,CFI=0.924。第二阶段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总均分为(3.59±0.37)分,处于中等水平,教学素养低于中等水平。其中导师学历、带教年限为主要影响因素(P<0.05)。第三阶段规培护士导师岗位培训现状及需求显示:规培护士导师的培训需求强烈,认为“比较需要”的占49.2%,“非常需要”接受培训的占19.2%,“非常不需要”或“不需要”的仅占1.6%;76%的是因为岗位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以往培训中存在问题:54.4%规培护士导师表示在培训前未进行培训需求评估,69.6%的规培护士导师表示临床工作任务繁重,与培训时间冲突;60.8%规培护士导师认为培训缺乏内容需求性分析,无针对性;51.2%的规培护士导师表示培训内容随机,无系统性。规培护士导师希望培训内容实用化,包括带教方法和沟通技巧培训(83.2%),护理人文及教育心理学培训(72.0%);希望得到的培训形式信息化,培训方法多元化。希望培训形式手机网络学习(72%),培训方法希望选择网络平台(74.4%)、讨论经验交流(73.6%)、案例分析(72.0%)情景模拟(59.2%)等能互动方法;希望培训师资来源丰富化、培训效果持续化。第二部分:初步构建临床教学能力培训方案,经过2轮Delphi专家咨询,最终构建中医院规培护士导师教学能力培训方案包含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学时及方式、培训师资及培训效果评价6各方面。其中培训目标23个条目;培训内容包含教学理论及规范、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和教学素养五个模块,104个条目,共38学时;培训师资16个条目,培训效果评价13个条目。结论本研究基于M-Learning构建了中医院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培训方案,包含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学时及方式、培训师资及培训效果评价6各方面;培训内容包括教学理论及规范、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和教学素养五大模块。该方案是在了解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基础及岗位培训现状需求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结果进行构建的,突出临床教学能力及信息化特点,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靠性,为中医院开展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培训提供了科学依据,然而在今后培训方案实施的过程中仍需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以确保对规培护士导师培训质量和效果的提高。
崔佳佳[5](2019)在《基于临床真实情境下的PBL在护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探讨在临床真实情境下运用PBL教学法在护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护生实习带教方法改革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选择从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在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实习的三年制护理高职实习生96名。经医院护理部同意将实习生按学号顺序分组,每6名学生分为1组,共16个组,将16个组按顺序编号,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小组48名实习生。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干预前两组护生均进行基线调查,包含一般资料、批判性思维能力测评、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及人文关怀能力测评。干预后两组进行批判性思维能力、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及人文关怀能力测评,收集相关资料。两组护生出科前根据《迷你临床考核量表》进行床边理实一体化考核了解教学效果,并由PBL的临床带教老师完成效果评价表以了解教师对PBL教学法的评价。比较两组护生的成绩、批判性思维能力、护生临床沟通能力、人文关怀能力,评价在真实临床环境下的PBL临床教学效果。结果1批判性思维能力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批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各维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总分高于对照组,其中分析能力、寻找真相、系统化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自信心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批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寻找真相、分析能力高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批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各维度高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沟通能力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沟通能力总分及各维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沟通能力总分及建立和谐关系、确认病人问题、共同参与、传递有效信息、验证感受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对照组护生沟通能力中的各维度和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沟通能力中的建立和谐关系、敏锐倾听、确认病人问题、传递有效信息、验证感受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人文关怀能力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人文关怀能力总分及各维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人文关怀能力总分及灌输信念和希望、健康教育、人道利他价值观、协助满足基本需求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总分及科学解决健康问题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迷你考核量表成绩比较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生的迷你考核量表中的各维度得分比较,结果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迷你考核量表中护理问诊、护理诊断、健康咨询、人文关怀、整体评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查体、护理措施、组织效能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真实情境下运用PBL教学法,更有助于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促进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人文关怀能力,对提高护生临床胜任力具有良好的效果。
李霞[6](2019)在《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信效度检验》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构建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对其临床综合能力考核,以提高其临床服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从而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儿科护理人才奠定基础。方法:(1)培养现状调查: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护生人文关怀品质量表调查目前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培养现状、核心能力及人文关怀能力现状。(2)拟定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雏形:以泰勒的教育评价理论、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和护理人文关怀理论为基础框架,同时利用文献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半结构式访谈及问卷调查法等,并结合儿科护理特点初步形成。(3)德尔菲法:选择全国7个地区共23名专家进行2轮多中心专家函询。(4)指标筛选、权重设置: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运用界值法结合小组讨论筛选指标,进而使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值。(5)信度和效度检验:纳入23名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指标信度检验和5名儿科护理教育及儿科临床护理专家进行指标内容效度检验。(6)实测:以构建的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评价指标体系为考核依据,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25名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能力,并于半年后重测,以初步验证其可行性。结果:(1)访谈提炼出4大主题:培养目标不明确、缺乏考核工具、临床教学不规范、带教教师素质有待提升;核心能力调查结果表明各维度中临床护理能力得分最低为2.30±0.73,人文关怀能力调查表明人文关怀理念得分最低为3.88±0.67。(2)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26项、三级指标97项,两轮专家函询后形成了专家的一致性意见,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5.65%、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38,Kendall和谐系数分别为0.117、0.096,经检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信效度较高:评价指标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36,内容效度为0.868。(4)权重设置:一级指标中“职业道德”权重值最高,为0.184;二级指标中“制定和落实工作计划”权重值最高,为0.076,三级指标中“有计划地完成带教老师分配的护理工作”权重值最高,为0.038。(5)实测:25名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其临床能力得分总均分为4.141±0.178,半年后重测得分总均分为4.204±0.127,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课题构建的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能较全面、客观地考核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综合能力,为培养高层次、多元化儿科护理人才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在临床实际应用中有待进一步优化评价指标体系。
李娟娜[7](2019)在《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精细化管理的运用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在临床护理实习生的带教当中运用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方法对照组护理实习生均采取常规的临床带教方式,观察组护理实习生则在此基础上开展精细化管理,对两组护理实习生的带教效果进行评估与对比,并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对于带教教师的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技能以及护患沟通能力的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实习生对于带教教师的各项评估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实习生(P <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实习生的带教工作中开展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提升临床带教质量,提高护理实习生的实习效果,因此精细化管理值得在临床护理实习生的带教中加以应用。
柳春波[8](2016)在《基于核心胜任力的护理实习生临床路径教学模式的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建立基于核心胜任力的护理实习生临床路径教学模式,探讨该教学模式对提升护理实习生核心胜任力的效果,为临床教学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查阅、专家咨询建立基于核心胜任力的护理实习生临床路径教学模式,选取在三甲医院实习的100名护理专业实习生,采用随机数字表分成实验组50名,对照组50名,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根据实习大纲轮转的要求分别在内科科室、外科科室、妇产科科室以及儿科科室随机选择8个科室为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实施科室,其余的科室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习生进入临床实习后每次出科前由所在科室总带教老师使用核心胜任力测评量表进行核心胜任力测评,同时要求每位实习生进行自我核心胜任力测评。统计学分析实习生实习初期(第4周)、中期(第20周)、末期(第36周)的核心胜任力情况。结果两组实习生实习前的核心胜任力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随着实习时间的推移核心胜任力都有提升。从带教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中发现:两组实习生不同实习阶段的比较中良好的个人特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习初期与中期两组实习生的核心胜任力总分、临床护理能力、支持和人际沟通能力、专业建设和自我发展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实习末期,实验组的核心胜任力总分、临床护理能力、支持和人际沟通能力、专业建设和自我发展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习中期和后期,实验组实习生的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两组实习生的核心胜任力总分、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得分的干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心胜任力总分、临床护理能力、支持和人际沟通能力、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专业建设和自我发展能力得分的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习生胜任力随着实习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核心胜任力总分的干预因素与时间因素存在交互作用(P<0.05)。从实习生自我核心胜任力评价中发现:两组实习生不同实习阶段比较中良好的个人特质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实习初期与中期,两组实习生的支持和人际沟通能力、专业建设和自我发展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习末期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习初期,两组实习生的核心胜任力总分、临床护理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实习中期及末期,实验组的核心胜任力总分、临床护理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两组实习生的核心胜任力总分、临床护理能力、支持和人际沟通能力、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得分的干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实习生的核心胜任力总分、良好的个人特质、临床护理能力、支持和人际沟通能力、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专业建设和自我发展能力得分的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习生胜任力随着实习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核心胜任力总分、临床护理能力、支持和人际沟通能力、专业建设与自我发展能力得分的干预因素与时间因素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该临床教学模式以护理胜任力为导向,通过设计科学的临床路径教学表单,明确核心胜任力培养目标,改变了传统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保障了教学过程的同质化管理,对提升实习生核心胜任力起到积极作用。
杨丹[9](2016)在《临床护理教师在实习生带教中微信应用体验的质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透过微信在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广泛应用的现象,了解深入挖掘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在将微信应用于实习生带教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剖析微信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的本质和意义,探索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型社交媒体在医学教育,尤其是护理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为今后社交媒体在护理教育领域的更广泛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浙江省内医院等级为三级的综合性临床教学医院、且具有五年以上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经验的带教老师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现场录音,同时注意观察受访者的言谈举止、表情变化及音调、语速方面的信息,并做好记录。然后将录音资料导入质性研究资料分析软件NVivo10.0中,并逐字逐句转录成文字资料,运用软件进行编码分析。采用原始资料佐证法、参与者检验法和编码一致性检验三种方法校对资料,提炼主题。结果经过对访谈资料的反复阅读、分析、反思、归类和提炼,最终得出四个主题,十一个副主题,罗列如下:1.对微信在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应用的看法:①认为微信“蛮好的”(普遍流行和习惯应用、经济实惠且功能强大);②认为微信“一般”或“不够好”(年龄因素和接纳程度、网络原因和硬件设施、多种通讯工具可以选择)。2.微信在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功能应用体验:①微信群应用体验(加群方式、群聊内容及沟通频率);②朋友圈应用体验(分享内容、分享原因);③公众号应用体验(关注内容、关注渠道)。3.微信在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应用的收获:①有助于师生间联系紧密;②有助于实习生建立团队概念;③有助于实现教学创新。4.微信在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应用的困扰:①发通知的即时性、有效性不够;②实习生轮转周期短、人数过多或过少;③朋友圈和微信群信息量过多,公众号水平参差不齐。结论微信在临床护理教师实习生带教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应用的功能为微信群、朋友圈和公众号,微信应用不仅有助于加强沟通交流,拉近师生距离,帮助实习生建立团队概念,增加护理教师团队凝聚力,同时也是实现教学创新,增加教学质量反馈的有效渠道。在应用过程中,应加强对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应用的导向化管理,鼓励其与创新教学方式的紧密结合,将微信更广泛地应用于医学教育中。
东梅[10](2014)在《目标教学法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临床实习是理论联系实践、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阶段,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也是护理专业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过渡时期。为了提升临床带教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很多新的带教模式应运而生,其中目标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根据"掌握学习"理论建立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1],强调目标对教学的导向作用,遵循理论为实践服务的指导思想,注重教学评价和反馈矫正;其特点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目标为核心和主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
二、“护理培养目标”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护理培养目标”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 |
1.1 患者取药流程 |
1.2 发药机工作流程 |
2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管理 |
3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管理模式的优化 |
4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实践效果 |
5 讨论 |
(2)目标管理教学法对妇产科带教作用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考核成绩对比 |
2.2 教学满意度评价对比 |
3 讨论 |
(3)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对象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2.1 对照组:护生接受传统手术室护理带教 |
2.2 干预组:护生接受行为导向教学法干预的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 |
2.3 基于行为导向的带教方法与传统带教方法比较 |
3 工具与效应指标 |
3.1 实习生一般情况调查表 |
3.2 护士核心能力测评表(Competency Inventory for Registered Nurse, CIRN) |
3.3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 |
3.4 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成绩 |
3.5 教学满意度评分 |
3.6 临床护理带教教师行为锚定等级评价量表 |
4 数据处理 |
5 质量控制 |
5.1 排除教学内容差异的影响 |
5.2 排除教师教学水平差异的影响 |
5.3 排除考核标准评分差异的影响 |
5.4 排除数据录入误差的影响 |
5.5 排除问卷收集过程的影响 |
6 技术线路图 |
结果 |
1 一般情况调查结果 |
2 两组护生的护士核心能力测评比较 |
2.1 教学干预前对照组与干预组护士核心能力比较结果 |
2.2 带教干预对两组护生的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 |
3 两组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比较 |
3.1 教学干预前对照组与干预组一般自我效能感比较结果 |
3.2 带教干预对两组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
4 两组护生考核成绩比较 |
4.1 教学干预前对照组与干预组考核成绩比较结果 |
4.2 带教干预对两组护生考核成绩的影响 |
5 两组护生的教学满意度调查 |
6 两组临床护理教师带教能力比较 |
6.1 教学干预前两组临床护理教师带教能力比较 |
6.2 教学干预后两组临床护理教师带教能力比较 |
讨论 |
1 实验对象一般资料分析 |
2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中的优势分析 |
2.1 行为导向教学法对护生能力具有积极影响 |
2.2 行为导向教学法能够显着提高护理实习生满意度 |
2.3 行为导向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手术室临床护理教师带教能力 |
3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3.1 临床护理带教师资力量局限性 |
3.2 行为导向教学法教学资料不足 |
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附录 |
致谢 |
(4)中医院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培训方案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1.1 立题依据 |
1.2 相关概念及定义 |
1.3 国内外文献回顾 |
1.4 小结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3 理论依据 |
4 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研究 |
第一阶段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测评工具的研制 |
1 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测评工具的研制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 资料收集及处理 |
1.4 结果 |
1.5 问卷编制 |
1.6 问卷信效度检验 |
1.7 讨论 |
1.8 小结 |
第二阶段 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现状调查 |
2 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现状调查 |
2.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阶段 规培护士导师岗位培训现状及需求研究 |
3 规培护士导师岗位培训现状及需求研究 |
3.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二部分 基于M-LEARNING的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培训方案的构建与修订 |
1 初拟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培训方案 |
2 形成专家咨询表 |
3 讨论与思考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现状对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基于临床真实情境下的PBL在护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 相关概念界定 |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方法 |
3 效果评价 |
4 资料收集与分析 |
5 质量控制 |
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1 干预前实习护生的总体情况及两组的基线比较 |
2 干预前两组护生的一般资料比较 |
3 两组干预前后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分比较 |
4 两组干预前后护生沟通能力得分比较 |
5 两组干预前后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得分比较 |
6 两组干预前后理实一体化考核成绩比较 |
7 临床PBL带教老师对Real-PBL教学法的评价 |
第四章 讨论 |
1 干预前护生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2 Real-PBL更有助于提升护生能力 |
3 Real-PBL有助于提高护生临床胜任力 |
4 临床带教老师对Real-PBL教学法的评价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互联网+”背景下 PBL 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阶段科研成果 |
致谢 |
(6)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信效度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儿科MNS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现状调查 |
1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儿科MNS研究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信效度检验 |
1 构建儿科MNS研究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2 理论框架 |
3 现实依据 |
4 方法 |
5 结果 |
6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7)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精细化管理的运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评价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护理实习生的带教效果比较 |
2.2 两组实习生对于带教教师的满意度比较 |
3 讨论 |
(8)基于核心胜任力的护理实习生临床路径教学模式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研究概述 |
1. 研究背景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 研究意义 |
4.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案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4. 技术路线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1. 两组实习生实习前的核心胜任力自我评价 |
2. 不同实习阶段带教老师对实习生的核心胜任力评价 |
3. 不同实习阶段实习生自我核心胜任力评价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规范的的教学流程是提升护理实习生核心胜任力的基础 |
2. 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是提升实习生核心胜任力的关键 |
3. 临床带教老师胜任力水平是提升实习生核心胜任力的保障 |
第五部分 结论、存在不足与展望 |
1. 结论 |
2. 存在不足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
(9)临床护理教师在实习生带教中微信应用体验的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
研究概述 1 |
研究背景 2 |
文献回顾 第二部分 |
研究方案 1 |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
研究方法的选择 3 |
研究对象的抽样与选择 4 |
研究工具 5 |
质性研究编码的信度和效度 6 |
研究的创新点 7 |
研究的伦理道德问题 8 |
研究技术路线 第三部分 |
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1 |
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2 |
研究结果 第四部分 |
讨论 1 |
微信是临床护理带教实现沟通交流的有效平台 2 |
微信是临床护理带教建立感情纽带的有益渠道 3 |
微信是实现教学创新的有力推手 4 |
微信等社交媒体在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面对挑战 第五部分 |
本研究结论 1 |
结论 2 |
本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
(10)目标教学法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目标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
1.1 应用的临床科室 |
1.2与其他教学方法的联合应用 |
1.3 带教教师的选择 |
1.4 目标的制订 |
1.5 实施过程 |
1.6 反馈与评价 |
2 目标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
2.1 明确实习目的, 激发学习兴趣 |
2.2 规范临床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
2.3 加强师生间沟通, 提高带教满意度 |
3 小结 |
四、“护理培养目标”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J]. 盛永琴,张莹.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24)
- [2]目标管理教学法对妇产科带教作用的探讨[J]. 李雅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15)
- [3]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D]. 周珺. 青岛大学, 2020(01)
- [4]中医院规培护士导师临床教学能力培训方案构建研究[D]. 符晓红. 郑州大学, 2020(02)
- [5]基于临床真实情境下的PBL在护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崔佳佳. 南京医科大学, 2019(04)
- [6]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信效度检验[D]. 李霞. 重庆医科大学, 2019(01)
- [7]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精细化管理的运用分析[J]. 李娟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07)
- [8]基于核心胜任力的护理实习生临床路径教学模式的实践[D]. 柳春波. 浙江大学, 2016(02)
- [9]临床护理教师在实习生带教中微信应用体验的质性研究[D]. 杨丹. 浙江大学, 2016(02)
- [10]目标教学法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东梅. 中华护理教育,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