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研究海平面上升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胡恒智[1](2021)在《气候变化情景下内涝灾害风险稳健决策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认为气候变化导致全球变暖加剧,受海平面上升、地面沉降和快速城市化等社会环境因素综合影响,未来沿海特大城市发生极端暴雨内涝事件的频率和强度都可能会显着增加,城市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基于“先预测后行动”的传统风险思路仅关注灾害风险和损失评估,较少涉及如何应对气候情景不确定性,也无法解决深度不确定性情景下的稳健决策问题。本研究基于国际先进的深度不确定性稳健决策方法框架(DMDU),耦合了RDM(Robust Decision Making,RDM)和DAPP(Dynamic Adaptive Policy Pathway,DAPP)决策思路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研发SUIM(Shanghai Urban Inundation Model,SUIM)综合内涝风险评估模型,在未来气候变化不确定性情景下开展内涝风险适应对策性能评估和适应对策路径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综述了深度不确定背景下稳健决策方法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进展,从政策结构、情景生成、对策生成、稳健性度量和脆弱性分析五个维度研判了各DMDU方法的技术异同。在此基础上,剖析RDM稳健决策、IGDT(Info-Gap Decision Theory)信息差距和DAPP适应对策路径3种被广泛应用于洪涝风险管理领域方法的优势,综合RDM和DAPP两种理论构建内涝风险防治稳健决策方法,深化DMDU稳健决策框架体系,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模拟了历史“913”暴雨事件并验证了模型模拟精度。本研究以上海市为例,基于SCS(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SCS)模型,根据气候预测和城市社会环境的相关研究结论,选取未来降水、城市雨岛效应和城市排水能力下降为不确定性因子,以拉丁超立方体抽样方法构建100种未来极端暴雨情景,并分别模拟未来极端暴雨情景下的城市内涝淹没情况。结果显示,未来情景中市中心地势低洼区域始终存在较大的内涝风险;极端情景下城市内涝最大淹没深度可达1.5m,即使是温和场景市中心地势低洼区域仍会有1m以上的积水;相关性分析表明降水增加和城市雨岛效应对淹没深度贡献度小,排水能力下降是主要影响因子。(3)开发了集淹没模拟-风险评估-措施评估为一体的城市内涝综合评估模型(SUIM)。考虑由水淹引起的建筑物淹没物理损失、室内财产损失以及经济中断损失作为暴露资产构建承灾体空间资产价值。在未来淹没情景基础上,以致灾因子、暴露和脆弱性“三要素”进行内涝风险建模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未来各极端降雨情景导致的内涝风险集中于地势低洼的市中心商业、居民住宅密集区域,也是资产价值密集区域;不同情景下内涝风险的严重程度和空间淹没分布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温和情景造成的内涝范围较小损失较轻,而中等与极端情景造成的淹没范围及损失显着增加。(4)评估了各适应措施的风险减少率及经济效益比。根据上海市地方排水规划选取了城市公共绿地、地下排水管网以及地下深隧3种适应措施方案,并使之模型参数化。结合规划设计方案和专家知识共创,分别在模型中模拟了不同措施组合在各种极端情景下的性能,统计了各措施及组合的平均风险减少率,结果显示,“排水增强+公共绿地建设+地下深隧30%吸纳能力”可以将未来的淹没风险降低85%(±8%)。基于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估算各措施年平均成本,结合风险减少率给出了不同措施组合的经济效益比。结果表明,“排水增强+公共绿地建设+地下深隧30%吸纳能力”与“地下深隧70%吸纳能力”两种措施减灾效益高但建设成本也高,而“地下深隧50%吸纳能力”具备较好的减灾能力和相对较低的成本投入,因此经济效益比最高。(5)评估了各适应措施的稳健性,并制定动态实施路径。以病人规则归纳方法(Patient Rule Induction Method,PRIM)进行脆弱情景探索,以平均风险减少率控制标准评估各措施组合的成功情景数和稳健性;在此基础上,通过临界点分析判断路径方案的失效时间,权衡措施性能和成本效益,并制定适应对策路径。研究结果显示“排水能力增强”和“公共绿地建设”两种措施未能达到70%平均风险减少率控制标准;“地下深隧30%吸纳能力”、“排水增强+公共绿地建设”、“地下深隧50%吸纳能力”、“排水增强+公共绿地建设+地下深隧30%吸纳能力”以及“地下深隧70%吸纳能力”的稳健性依次增强、有效期限依次增长;综合分析发现“排水增强+公共绿地建设+地下深隧30%吸纳能力”为最优适应措施路径方案,该方案动态可转换,符合短中长期防汛除涝标准。综上,本研究基于DMDU框架耦合RDM和DAPP优势的方法作为研究理论基础,以SCS水文模型为基础研发了综合城市内涝评估模型SUIM。构建了未来极端暴雨情景,结合上海市地方规划,评估了防汛除涝措施组合在未来极端暴雨情景下的减灾性能以及措施的成本效益。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各措施组合的脆弱性情景和稳健性度量,构建了具备动态适应的路径规划方案。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为上海气候变化背景下应对城市内涝防灾减损提供科学工具,也可为其他沿海城市的决策部门制定气候变化适应战略提供稳健决策理论方法和最佳实践。
王梦瑶[2](2020)在《海平面上升对小岛屿国家影响的国际法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气候变化引发海平面上升,致使小岛屿国家的国土受到被淹没的威胁。尽管国际社会已对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做出过种种努力,但小岛屿国家面临的威胁并未减小。已有一些小岛屿国家及国民从不同方面做出种种尝试,如气候变化移民和人工岛礁建设。然而实践中,这些救济途径都存有不同程度的阻碍。小岛屿国家想要应对气候变化,不仅需要改变战略措施、寻求不同的发展途径,更需要国际社会的帮助与支持,甚至挑战当前国际法。本文首先介绍了小岛屿国家和“小岛屿国家联盟”的基本情况,及其所受海平面上升的影响,从其陆地领土被逐渐淹没这一逻辑起点谈起,分析这些小岛屿国家在被海水逐渐淹没的过程中,其海洋划界及海洋权利丧失问题;进而讨论若其领土被海水完全淹没之后,其国家权利和国际法主体资格的问题;最终落脚在这些国家无家可归的的居民人权保护问题上。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逐一递进。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首先介绍了小岛屿国家及“小岛屿国家联盟”的概况,然后从三个层面介绍海平面上升对小岛屿国家的影响:对其领土划界及海洋权利、国际法主体资格和对其居民人权的影响。第二章对海平面上升导致小岛屿国家面临的国际法问题进行分析:小岛屿国家海洋管辖权问题分析、淹没的小岛屿国家是否保留国际法律人格问题分析及小岛屿国家居民人权保护问题分析。第三章提出解决方案及相应的法律选择:针对小岛屿国家海洋管辖权问题,提出永久固定既存基点和基线,推进人工岛礁建设方案;继续保留物理上消失的小岛屿国家国际法主体地位;继续推进气候变化和难民保护的国际法制建设,主张违反气候变化国际义务的国家承担国家责任。最后一部分得出结论:在小岛屿国家领土被完全淹没之前,这些国家可以采取固定海洋基线和建造人工岛礁来保障其原有的海洋权益和领土范围;在小岛屿国家丧失其领土的短期甚至一段时间内,可继续保留其国际主体地位及其原有的历史性权利,直至其原有居民得到妥善安置,同时要完善各种基金以支持小岛屿国家应对海平面上升;另外还需要完善难民保护的国际法制度建设并且呼吁违反气候变化义务主体承担国家责任。
张欣[3](2020)在《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后置定语的翻译策略 ——以《应对全球变暖》(1-11章)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报告选取科技文本《应对全球变暖》中的部分章节作为翻译实践。全球变暖是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的问题,书中主要介绍了全球变暖带来的系列变化,着重于现下粮食安全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提出了野生作物亲缘种的重要性。由于科技文本用词严谨,句式复杂,本实践报告的目的在于通过探究科技文本中后置定语的翻译,解决部分翻译障碍并提出相应的翻译方法,使译文表达更加清晰准确、通顺易懂、符合目标语读者的习惯。在翻译过程中,以英国语言学家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为指导,该理论可分为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其中,范畴转换又可以细分为结构转换、词类转换、单位转换和内部体系转换,以便于分析和解决不同层面的问题,并使用拆分法、逆序法、增译法、转换法这四种翻译方法,为翻译后置定语时遇到的障碍提供解决方案。本报告一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文献综述。第二章描述了项目过程。第三章阐述了翻译转换理论。第四章是报告中选用的后置定语形式的介绍。第五章是本文主体部分,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最后一章对本文进行了总结。
薛鑫[4](2020)在《径流量变化和海平面上升对南渡江河口咸潮入侵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口地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场所,河口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这使得这一地区成为重要的农业基地。此外,很多来自上游的河流经河口汇入海洋,河口也带来了丰富的的营养物质,使得河口的近海域成为重要的渔场。在全世界范围内,大概有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和河口地区,在这些地方又存在着许多大城市,它们已发展成为重要的经济、贸易、文化中心。但是,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咸潮灾害频繁发生。盐水入侵是河口地区的主要水文问题,不仅会影响当地的种植业,还会直接影响鱼类的洄游路线和产卵场位置的变化,给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巨大威胁,迫切需要研究变化环境下河口水资源的响应规律。南渡江是海南岛的第一大河流,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盐水入侵问题逐年加剧。本文通过建立海平面上升和上游径流量变化下南渡江一维水流及盐度模型,试图揭示环境变化后南渡江河口咸潮入侵距离沿程差异和盐度超标历时时空分异。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利用南渡江河道断面数据基于MIKE11水动力(HD)模块建立南渡江河道一维模型,并对南渡江洪水进行了率定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对于洪水径流水位的模拟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并对南渡江大小潮期的水位和盐度进行了模拟和验证,盐度模拟采用MIKE11 AD(对流扩散)模块进行计算,水位与盐度模拟值与实测值变化的幅度和相位基本一致,模型对于计算洪水和大小潮的水位盐度CC值均在0.9以上,表明计算值和实测值相关性强;而SS值也均在0.9以上,表明计算值和实测值吻合极好,模拟效果较好。证明模型在模拟南渡江大小潮水位和盐度时,具有较好的可信度。(2)设置七种径流和海平面情景来模拟海水入侵,流量设置为南渡江枯季平均流量,共设置三种情景分别为46m3/s、105m3/s和210m3/s。海平面基准面初始为0m,通过分别增加0.2m,0.4m来模拟海平面上升的情景。得到结论:(1)海水入侵距离随着径流的增大而减少,径流越小,盐水入侵愈强烈,盐水入侵过程中盐度降低的速度越慢;径流越大,盐水入侵越弱,沿途的盐度降低越快。径流和盐水入侵距离的关系式为:L(28)2333649.Q0-.577。(2)海水入侵距离和海平面呈正相关关系,当流量设置为46m3/s,当海平面上升0.2m时,0.45等盐度线基本没有变化,当海平面上升0.4m时,等盐度线上移了800m。(3)上游取水口大小潮盐度变化:(1)径流对盐度变化的影响:当枯季流量为46m3/s时,五个监测点的盐度均超过标准值,25h时间范围盐度统计连续最长和累积超标时间均为25h。当流量增大到210m3/s时:Station3大小潮盐度连续最长超标时间为13h,累积超标时间分别为18h和16h。Station4监测点盐度不超标。大小潮连续最长超标时间和累积超标时间均为0h。当咸潮上溯比较严重时,可以通过增加上游的排水量来缓解盐水入侵状况,从而使取水盐度能够达到合格状态。(2)海平面上升对盐度变化的影响:海平面上升整体上会使盐水入侵加剧,咸潮上溯距离变远,大潮期的盐度比小潮期的盐度略小。海平面上升后将增强盐水倒灌,但会有利于上游适宜取水口的取水。
李远航[5](2020)在《海平面上升情境下“消失的岛屿”海洋权利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海平面的不断上升及上升速率的逐渐增加,“消失的岛屿”将不再是一个遥远的话题。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最新报告指出,在温室气体排放强劲增长且不加以控制的情形下,到本世纪末海平面还将持续上涨1.1米。如果极端情形发生,岛屿将逐渐下沉甚至被完全淹没,这些处于动态变化中的岛屿都可以被概括为“消失的岛屿”。海平面上升已经对小岛屿国家造成了许多现实影响。就陆地而言,沿岸区域将变得不再宜居,威胁到沿海的基础设施以及沿海地区的人口生存;就海洋而言,作为基线确定依据以及海洋权利起算线的沿岸低潮线将发生改变,重要基点可能被淹没,从而对海洋权利造成威胁。然而,面对这些现实威胁,《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在制定当时并未将海平面上升的影响考虑在内,也未对此作出相应规定,从而对法律层面的应对提出了新的要求及挑战。国际法协会先后成立了基线委员会和海平面上升委员会,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因此,对海平面上升为“消失的岛屿”的海洋权利所带来的影响提前作出假设并提供应对策略是合理且有必要的。针对这一研究,论文主要解决以下问题:海平面的上升将对领海基线及海洋权利带来哪些影响?基线是否应随海平面的上升而发生改变?是否应当对“消失的岛屿”的海洋权利加以保留以及应当通过怎样的方式实现?由于海洋权利的确定要以基线为基础,因此首先在第二章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海平面上升情境下基线是否会随之发生变动?文章首先分析了现有《公约》下的基线制度,包括正常基线以及直线基线,并对法律意义上的基线以及地理意义上的基线进行了区分;其次分析了海平面上升将对基线带来的改变,主要包括正常基线沿岸低潮线的变化,以及直线基线重要基点的下沉甚至消失等;进而认为现有《公约》下的基线是“变动的基线”这一理论存在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将驱动沿海国对专属经济区内的资源争夺、沿海国投入大量资源以保护基线从而可能造成的浪费以及海域边界陷入不确定影响到划界从而引发冲突等。其次在第三章要解决的问题是:“消失的岛屿”的海洋权利是否应当保留?为此,文章首先讨论了海平面上升对海洋权利带来的影响;其次,文章从价值取向角度出发,分析了边界制度的可确定性及稳定性、成本及效率以及公平正义理念等因素,认为保留海洋权利具有合理性;最后,文章从法律解释角度出发,运用了文义解释、目的解释以及体系解释等方法,认为保留海洋权利具有合法性。第四章主要讨论了海洋权利面临威胁的沿海国的应对。文章一方面分析了在现有制度下小岛屿国家为保留海洋权利所能采取的应对措施,另一方面也从完善制度的角度出发提供了两种选择。首先,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即可得以实现且争议较小的方式包括对海岸线位置进行巩固以及有计划地撤退,同时可以通过和平谈判以及小岛屿国家联盟相关决议和国内立法等方式进行制度保障。其次,文章提供了冻结领海基线以及冻结海洋权利的外部界限这两种方式,并对比分析了两种方式的冻结依据及法律后果。最后,文章将海平面上升情境下的中国因素考虑在内,分析了中国所面临的现实风险,如沿海地理环境复杂且独特、同周边国家的领域主权纠纷复杂等,进而认为中国可采取的对策包括通过建筑海堤、人工吹填等方式加固海岸线,保护重要领海基点和基线,以及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合作,同时帮助受海平面上升影响显着的小岛屿发展中国家。
陈奇放,翟国方,施益军[6](2020)在《韧性城市视角下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城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厦门市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化,海平面上升速率逐渐加快,严重影响着沿海城市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提升沿海城市韧性已经成为其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共识。基于韧性城市理论,构建了海平面上升影响分析及韧性评价模式,并以厦门市为例,展开了不同时间情景下的影响分析及韧性评估。结果表明,2030年和2050年在海平面上升的影响下,受灾人口将增加6万人和8万人,受灾建设用地将增加5.1km2和8.3km2,受灾道路将增加14.6km和24.0km。同时通过空间评估,明确了不同地区韧性提升的重点。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厦门城市韧性提升的策略。
赵宗慈,罗勇,黄建斌[7](2019)在《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全球海平面的变化与海洋热容量的变化和海洋与陆地冰盖(或冰川)的融化密切相关,因此全球海平面变化是衡量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IPCC第五次科学评估报告继续强调,全球变暖和全球海平面上升密切相关[1]。但是,由于海洋观测资料的获取困难和气候模式的不确定性等因素,提出对全球变暖与海平面上升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近年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召开了海平面变化研讨会[2],给出了自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以来的进展,由于研究涉及的领域宽
刘忠辉[8](2019)在《海平面上升对珠江河口盐水入侵和物质输运影响的数值研究》文中指出位于珠江三角洲的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第四大湾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珠江河口环境正面临海平面上升带来的严峻挑战。开展珠江河口盐水入侵和物质输运对海平面上升响应的研究,对保证粤港澳大湾区能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建立了基于EFDC(Environmental Fluid Dynamic Code)模型的珠江河口河网—河口—近海一体化的三维水动力数值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模拟珠江河口盐水入侵和物质输运过程对不同海平面上升幅度的响应。本文的特色和创新主要有:1)模型网格细致刻画了珠江河网区域并同时延伸到了陆架邻近海域;2)将海平面上升对盐水入侵的影响进行量化与规律统计分析;3)采用保守性示踪物量化分析海平面上升对物质输运的影响。由于大湾区中心城市主要位于东四口门和伶仃洋周边地区,故本文重点分析东四口门和伶仃洋区域。本文以2007年为基准,模拟了珠江河口的盐水入侵和物质输运过程对海平面上升幅度分别为30、50、100和150 cm的不同响应。结果表明海平面上升对珠江河口的盐水入侵有显着的强化作用。当海平面上升100 cm时,珠江河口东四口门的盐水入侵长度最大将增加21.371 km。研究还发现海平面上升幅度与各支流枯季的盐水入侵长度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回归关系,这可为未来建设自来水厂等工程的选址提供依据。在洪季时,海平面上升会使珠江河口陆源物质输运受阻,伶仃洋区域是水龄增长最显着的区域;而在枯季会同时出现由于海平面上升引起水龄增大或减小的区域。但海平面上升幅度越大,水龄的变化幅度也越大。此外,研究还发现海平面上升会增强珠江河口的水体层化。本文还验证了“以淡压咸”方案应对海平面上升的有效性。通过研究在海平面上升100 cm的情况下珠江河口枯季盐水入侵对不同的径流量的响应,发现“以淡压咸”方案具有较显着的效果。通过增大径流量,各自来水厂盐度超标的问题有显着改善,当径流量阈值达到3600 m3/s时,河口上游的石溪水厂和沙湾水厂在枯季几乎不出现盐度超标的情况。各支流枯季的盐水入侵长度均随径流量阈值的增大而减小,且发现二者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利用该线性回归关系与珠江流域水利工程项目所能负载的径流量阈值相结合,可以为未来建设自来水厂等工程提供选址依据。
马博[9](2018)在《海平面上升对小岛屿国家的国际法挑战与应对——“中国—小岛屿国家”合作展望》文中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化而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对沿岸国家,特别是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严重威胁。从国际法角度看,岛屿的沉没与消失对于一国主权、海洋权益和公民的人权均会构成损害。为了应对这一严峻现实,以岛礁建设形式巩固既有岛屿的技术已在不少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然而,对因海平面上升可能导致的后果,《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存在滞后性。从维护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小岛屿国家的利益出发来审视海平面上升对于海洋法的影响和岛礁建设的意义,是国际社会为维护人类可持续发展权利所必须正视的一项重大课题。
郑开雄[10](2018)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 ——以厦门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候变化与城镇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与发展,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城市作为复杂动态系统由多种因素构成,而作为城市“第一资源”的城市空间是人居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载体,其结构影响气候变化和城市发展。滨海城市作为人口密集、海陆交界地区,气候变化与快速城镇化叠加,城市空间结构剧烈变迁,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气象灾害频发,城市气候承载加剧,既有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无法应对,如何从技术与方法上认知空间、解析空间、评测空间及优化空间,适应气候变化,是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科学发展动向,针对我国滨海城市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气候变化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胁迫、风险与影响,城市空间结构亟待转型优化而又缺乏科学制定方法和适应、有效的应用模式,本文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标,以城市空间结构为对象,基于GIS、DPSIR、灰关联熵法、状态空间法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从外力适应、内力适应和综合适应层面,研究基于风险管控、气候承载和复杂适应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的技术与方法,以厦门为案例城市,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1)首先研究“什么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理论方法和概念模型研究。本文基于DPSIR,提出了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核心测度——城市气候承载力概念(UCCC),并阐释其内涵、价值、特征,构建了城市气候承载力结构模型,,构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概念模型(USSCACM),提出结构输入要素:胁迫、风险、影响和模式输出要素:风险管控、气候承载和复杂适应,进而设计构建了概念模型的5个主要模块内容和相关方法技术体系:情景模块(事实与趋势)、关系模块(胁迫、风险与影响)、管控模块(外力适应)、承载模块(内力适应)和适应模块(综合适应)。(2)然后研究“为什么要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进行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演变情景与关系研究。基于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和系统耦合理论,对我国滨海城市气候变化和空间结构演变进行历史回顾性分析,采用线性趋势估计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揭示滨海城市近50年气候变化事实与特征,情景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定性识别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特征,辨析提出滨海城市空间结构与气候变化的胁迫、风险与影响,并以厦门为例进行实证研究。(3)继而研究“如何评测气象灾害风险与空间区划?”进行外力适应——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测与空间区划研究。基于风险指数法、层次分析法、加权综合评分法、专家评估法,提出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方法,构建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界定气象灾害风险分级判定标准,在此基础上,基于GIS进行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编制城市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UMDR Map),判定气象灾害风险等级和差异性空间分布状态,从而确定基于风险管控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的热点区域,并以厦门为例进行实证研究。(4)接着研究“如何评测城市气候承载力与空间分布?”进行内力适应——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分布研究。基于DPSIR、灰关联熵法、状态空间法,提出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技术与方法,构建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界定城市空间气候承载状态分级判定标准与值域范围。在此基础上,基于GIS进行城市气候承载力空间分布分析,编制城市气候承载分布图(UCC Map),判定气候承载状态等级和差异性空间分布状态,从而确定基于气候承载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的热点区域,并以厦门为例进行实证研究。(5)最后研究“如何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在前文研究基础上,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和GIS,针对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与空间胁迫、风险与影响,依据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测与空间区划、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分布的相关研究结果,基于风险管控、气候承载、气候适应3个层面,构建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性单元模型,并以此为模块进行复杂适应性内部组织、外部组织和系统组织,构建社区级、片区级、城市级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韧性、均衡、网络化的空间结构适应模式。并以厦门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基于GIS叠合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UMDR Map)与城市气候承载分布图(UCC Map),编制城市空间气候地图(USC Map),提出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建议,并基于全球变暖、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情景分析,提出减缓、适应、韧性规划策略。
二、日研究海平面上升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研究海平面上升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气候变化情景下内涝灾害风险稳健决策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2章 研究区、数据和技术路线 |
2.1 研究区 |
2.2 研究数据 |
2.3 技术路线与主要方法 |
第3章 情景构建与淹没分析 |
3.1 不确定性因子 |
3.2 内涝模型建模 |
3.3 淹没模拟与分析 |
3.4 相关因子探索 |
3.5 小结 |
第4章 内涝灾害风险评估 |
4.1 内涝风险模型建模 |
4.2 致灾因子分析 |
4.3 承灾体资产价值评估 |
4.4 灾损曲线 |
4.5 内涝风险评估 |
4.6 小结 |
第5章 适应对策评估与路径制定 |
5.1 研究区适应对策选取 |
5.2 模型情景及对策表现 |
5.3 防灾减损性能评价 |
5.4 成本效益分析 |
5.5 稳健决策权衡分析 |
5.6 适应路径与权衡分析 |
5.7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海平面上升对小岛屿国家影响的国际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文章结构 |
三、研究现状 |
(一)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气候变化对小岛国的影响 |
(二)关于小岛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 |
(三)关于气候变化对小岛屿国家的国际法问题研究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海平面上升对小岛屿国家的影响概述 |
第一节 小岛屿国家海平面上升现状及应对措施 |
一、小岛屿国家概述 |
二、海平面上升现状及未来 |
三、小岛屿国家应对措施 |
第二节 海平面上升使小岛屿国家面临的国际法问题 |
一、领土及海洋权利问题 |
二、国际法主体资格问题 |
三、居民人权保护问题 |
第二章 海平面上升使小岛屿国家面临国际法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海洋管辖权问题分析 |
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海洋区域的规定分析 |
二、对小岛屿国家基点线划定影响分析 |
三、对小岛屿国家海洋区域划界及海洋权利影响分析 |
第二节 被淹没小岛屿国家国际法主体资格分析 |
一、领土丧失与国家地位 |
二、保留国际法律人格的方案 |
三、保留国际法律人格与“陆地统治海洋”原则的冲突 |
第三节 居民人权保护问题分析 |
一、现行国际立法对气候难民保护的探索 |
二、气候难民损害诉讼保护实践 |
三、气候难民保护的困境 |
第三章 小岛屿国家应对海平面上升问题的法律路径 |
第一节 海洋权益保护与人工岛礁建设 |
一、永久固定既存基点和基线 |
二、人工岛礁建设方案 |
第二节 保留物理消失的小岛屿国家国际法主体地位 |
一、继续拥有海域管辖权 |
二、被淹没小岛屿国家国际法主体问题的解决 |
三、借鉴联合国托管制度 |
第三节 完善难民保护的国际法制度 |
一、完善气候难民保护的国际法制度 |
二、呼吁违反气候变化义务主体承担国家责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后置定语的翻译策略 ——以《应对全球变暖》(1-11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
1.2 Layout of the Report |
Chapter Two Task Description |
2.1 Preparation for Translation |
2.2 Process of Translation |
2.3 Revision of Translation |
Chapter Three Catford’s Translation Shift Theory |
3.1 Catford’s Translation Shift Theory |
3.1.1 Level Shifts |
3.1.2 Category Shifts |
3.2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in Translating Sci-tech Texts |
Chapter Four Postpositive Attributives |
4.1 Prepositional Phrase as Postpositive Attributives |
4.2 Adjective Phrase as Postpositive Attributives |
4.3 Non-finite Verb Phrase as Postpositive Attributives |
4.4 Attributive Clause as Postpositive Attributives |
Chapter Five Case Study |
5.1 Prepositional Phrase as Postpositive Attributive |
5.1.1 Amplification |
5.1.2 Conversion |
5.2 Adjective Phrase as Postpositive Attributives |
5.2.1 Conversion |
5.2.2 Inversion |
5.3 Non-finite Verb Phrase as Postpositive Attributives |
5.3.1 Conversion |
5.3.2 Division |
5.4 Attributive Clause as Postpositive Attributives |
5.4.1 Amplification |
5.4.2 Conversion |
5.4.3 Division |
5.4.4 Inversion |
Chapter Six Summary |
6.1 Major Findings |
6.2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Ⅰ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径流量变化和海平面上升对南渡江河口咸潮入侵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动力模型研究现状 |
1.2.2 盐水入侵研究现状 |
1.2.3 盐水入侵主要驱动因子识别研究 |
1.3 存在问题 |
1.4 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南渡江流域及研究区域介绍 |
2.2 南渡江流域水文气象介绍 |
2.2.1 降雨和径流 |
2.2.2 潮汐和潮流 |
2.2.3 风与波浪 |
2.2.4 海平面 |
2.3 本章小结 |
3 南渡江枯水径流量研究 |
3.1 前言 |
3.2 研究区与数据来源 |
3.3 研究方法 |
3.3.1 参数估计与拟合优度检验 |
3.3.2 滑动秩和检验法 |
3.4 结果分析 |
3.4.1 流量基本统计特征 |
3.4.2 概率分布函数选择 |
3.4.3 极值流量的变化趋势 |
3.4.4 不同重现期对应的极值流量 |
3.5 讨论 |
3.6 结论 |
4 基于MIKE11 建立一维水动力和水质模型 |
4.1 MIKE11 模型介绍 |
4.1.1 MIKE系列软件 |
4.1.2 MIKE11 应用 |
4.1.3 MIKE11 模块介绍 |
4.2 MIKE11 水动力模型建立 |
4.2.1 MIKE11 HD建模所需信息 |
4.2.2 MIKE11 HD结构 |
4.2.3 建模过程 |
4.3 MIKE11 水质模型的建立 |
4.3.1 AD参数文件编辑器 |
4.3.2 定义AD边界条件 |
4.3.3 运行MIKE11 AD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水动力模型验证和盐度验证 |
5.1 洪水验证 |
5.1.1 模型边界 |
5.1.2 模型断面糙率 |
5.1.3 率定和验证 |
5.2 大小潮位验证 |
5.3 盐度验证 |
5.4 误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海平面上升和径流量变化下盐水入侵的研究 |
6.1 不同情景设置下盐水入侵距离变化 |
6.1.1 径流量对盐水入侵的影响 |
6.1.2 海平面对盐水入侵的影响 |
6.2 不同情景下大小潮盐度统计 |
6.2.1 径流对取水口盐度的影响 |
6.2.2 海平面对取水口盐度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5)海平面上升情境下“消失的岛屿”海洋权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消失的岛屿”及其引发的法律挑战 |
第一节 气候变化下的海平面上升:“消失的岛屿”形成 |
一、海平面上升速率逐渐增加 |
二、岛屿逐渐被淹没甚至消失 |
第二节 小岛屿国家可能面临的现实影响 |
一、沿岸区域将变得不再宜居 |
二、海洋权利边界将发生改变 |
第三节 小岛屿国家可能面临的法律挑战 |
一、领海基线是否应随海平面上升而移动 |
二、海洋权利是否应随海平面上升而缩减 |
第二章 “消失的岛屿”海洋权利的起算线 |
第一节 基线是海洋权利的起算线 |
一、基线制度的法律规定 |
二、基线具有强烈地理特征 |
第二节 现有制度下的基线随海平面上升的改变 |
一、正常基线的沿岸低潮线发生改变 |
二、直线基线的基点被淹没甚至消失 |
第三节 海平面上升情境下对现有基线制度的再思考 |
一、现有基线制度被认为是“变动的基线” |
二、“变动的基线”可能存在的风险 |
第三章 “消失的岛屿”海洋权利的外部界限与保留 |
第一节 海洋权利外部界限随基线发生改变 |
一、海洋权利外部界限位置的变化 |
二、海洋权利外部界限范围的变化 |
第二节 从价值取向角度理解海洋权利保留 |
一、可确定性及稳定性 |
二、成本及效率 |
三、公平正义理念 |
第三节 从公约解释角度理解海洋权利保留 |
一、文义解释的角度 |
二、目的解释的角度 |
三、体系解释的角度 |
第四章 海洋权利面临威胁的沿海国的应对 |
第一节 小岛屿国家面临“消失的岛屿”严重威胁 |
一、小岛屿国家联盟及其采取的行动 |
二、小岛屿国家面对海洋权利减损所采取的实践 |
第二节 现有制度下保留海洋权利的应对措施 |
一、保护现状:巩固海洋边界线及撤退 |
二、制度保障:和平方式及区域性立法 |
第三节 完善制度以保留海洋权利的路径选择 |
一、选择一:冻结领海基线 |
二、选择二:冻结海洋权利的外部界限 |
三、两种选择的比较 |
四、冻结实现的方式 |
第四节 海平面上升情境下的中国因素 |
一、中国的海洋权利面临的现实风险 |
二、中国就海洋权利减损可采取的对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6)韧性城市视角下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城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厦门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相关文献回顾 |
1.1 气候变化背景下韧性的定义及内涵 |
1.2 海平面上升影响评估 |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2.2.1 韧性视角下的海平面上升影响分析及评价模式 |
2.2.2 韧性评估中指标体系的构建 |
(1)评估指标的选取。 |
(2)指标权重的确定。 |
3 厦门市海平面上升影响分析及韧性评价 |
3.1 风险情景设置 |
3.1.1 海平面上升预测 |
3.1.2 风险情景设置及其参数 |
3.2 风险情景模拟 |
3.3 不同情景下海平面上升对厦门的影响 |
3.3.1 受影响的人口分析 |
(1)人口规模预测及人口空间化。 |
(2)不同淹水深度下受影响的人口分析。 |
3.3.2 受影响的用地类型分析 |
3.3.3 受影响的道路交通分析 |
3.3.4 韧性评估结果分析 |
3.4 应对海平面上升的城市韧性提升策略 |
3.4.1 优化防灾空间及应急疏散系统 |
3.4.2 合理引导人口发展 |
3.4.3 构建土地栽韧性规划的骨架 |
3.4.4 推进低碳交通建设并增强交通系统冗余度 |
3.4.5 加强洪水管理的韧性思维 |
3.4.6 加快低碳型、紧凑型城市建设 |
4 结论 |
(7)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论文提纲范文)
1 观测的近百年全球海平面上升 |
2 气候模式的模拟与预估 |
3 未来研究方向 |
(8)海平面上升对珠江河口盐水入侵和物质输运影响的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情况 |
1.2.2 珠江河口研究情况 |
1.2.3 国内其它河口研究情况 |
1.3 珠江河口区域概况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
1.5.1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5.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珠江河口三维水动力数值模型 |
2.1 EFDC模型 |
2.1.1 模型特点 |
2.1.2 控制方程组 |
2.2 珠江河口水动力模型的建立及参数设置 |
2.2.1 模型网格 |
2.2.2 参数设置 |
2.3 模型的率定和验证 |
2.3.1 水位验证 |
2.3.2 潮流验证 |
2.3.3 盐度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平面上升对盐水入侵的影响 |
3.1 盐度变化 |
3.2 盐水入侵长度变化 |
3.3 线性回归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平面上升对物质输运过程的影响 |
4.1 水龄的计算方法 |
4.2 当前表层污染物输运情况 |
4.2.1 模拟结果及分析 |
4.2.2 治理建议 |
4.3 物质输运对海平面上升的响应 |
4.3.1 水龄变化 |
4.3.2 东四口门输出物质对西四口门的影响 |
4.4 水体层化对海平面上升的响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以淡压咸”应对海平面上升 |
5.1 模拟条件设置 |
5.2 盐水入侵的响应 |
5.2.1 盐度变化 |
5.2.2 纵剖面盐度分布变化 |
5.2.3 盐水入侵长度变化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海平面上升对小岛屿国家的国际法挑战与应对——“中国—小岛屿国家”合作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海平面上升对小岛屿国家的影响与法律挑战 |
(一) 海平面上升对小岛屿国家的影响 |
(二) 小鸟屿国家的应对现状 |
(三) 海平面上升引发的国际法问题 |
二应对“消失的岛屿”:现行方案的比较与法律困境 |
(一) 气候变化移民 |
(二) 人工添附与岛礁建设 |
1.《公约》视角下岛礁建设的合法性问题 |
2.《公约》对岛礁建设的限制以及相关法律的缺失 |
三岛礁建设方案与国际法创新 |
(一) 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原则 |
(二) 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作用 |
(三) 国内立法与实践 |
四“中国—小岛屿国家”共同应对海平面上升的合作展望 |
五结语 |
(10)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 ——以厦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应对气候变化危机的全球背景 |
1.1.2 适应城镇化与转型发展的经济背景 |
1.1.3 调节生态系统平衡的环境背景 |
1.1.4 建立城市防灾减灾措施的社会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概念界定与范畴 |
1.3.1 应对气候变化 |
1.3.2 城市空间结构 |
1.3.3 适应 |
1.3.4 研究范畴界定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 小结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气候变化问题发展历程 |
2.1.1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发展历程 |
2.1.2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战略 |
2.2 城市气候变化事实相关研究 |
2.2.1 城市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
2.2.2 城市气候变化影响研究 |
2.3 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研究 |
2.3.1 减缓气候变化研究 |
2.3.2 应对极端气候研究 |
2.3.3 适应气候变化研究 |
2.4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研究 |
2.4.1 城市空间结构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 |
2.4.2 城市空间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策略研究 |
2.4.3 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气候变化规划研究 |
2.5 小结 |
2.5.1 综合评价 |
2.5.2 研究展望 |
第3章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理论方法与概念模型 |
3.1 理论方法基础 |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1.2 系统耦合理论 |
3.1.3 状态空间理论 |
3.1.4 复杂系统理论 |
3.2 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核心测度 |
3.2.1 城市气候承载力概念提出 |
3.2.2 城市气候承载力概念内涵 |
3.2.3 城市气候承载力概念意义 |
3.2.4 城市气候承载力系统特征 |
3.2.5 城市气候承载力结构模型 |
3.3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概念模型 |
3.3.1 模型构建原则 |
3.3.2 概念模型构建 |
3.3.3 概念模型结构输入要素 |
3.3.4 概念模型模式输出要素 |
3.4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块设计 |
3.4.1 情景模块: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事实和情景预测模块 |
3.4.2 关系模块: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关系模块 |
3.4.3 管控模块: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测与空间区划模块 |
3.4.4 承载模块: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区划模块 |
3.4.5 适应模块: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模块 |
3.5 小结 |
第4章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演变情景与关系 |
4.1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区域背景 |
4.1.1 滨海城市区域概况 |
4.1.2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背景 |
4.2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情景与趋势 |
4.2.1 滨海城市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 |
4.2.2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问题 |
4.3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特征 |
4.3.1 海陆空间增长,外部形态变迁 |
4.3.2 功能向海转移,内部结构重组 |
4.4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与气候变化胁迫 |
4.4.1 填海造地围海化,城市热岛效应 |
4.4.2 功能布局割裂化,城市雨岛效应 |
4.4.3 内部空间工程化,城市干岛效应 |
4.4.4 形态延展临海化,复合灾害效应 |
4.5 气候变化对滨海城市空间发展风险 |
4.5.1 气候变化加剧,滨海城市脆弱性凸显 |
4.5.2 海平面持续上升,滨海城市威胁加剧 |
4.5.3 气象灾害威胁,滨海城市安全危机 |
4.5.4 海洋灾害频发,滨海海岸侵蚀加速 |
4.5.5 气候环境恶化,滨海系统运行失衡 |
4.6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与气候变化影响 |
4.7 实证研究:厦门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演变情景与关系 |
4.7.1 厦门区域概况 |
4.7.2 厦门近60年气候变化特征 |
4.7.3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
4.7.4 厦门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胁迫与影响 |
4.8 小结 |
第5章 外力适应—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测与空间区划 |
5.1 我国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特征 |
5.1.1 台风灾害 |
5.1.2 风暴潮灾害 |
5.1.3 暴雨洪涝灾害 |
5.1.4 海平面上升 |
5.2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方法 |
5.2.1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内涵 |
5.2.2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原则 |
5.2.3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数据与方法 |
5.2.4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的技术流程 |
5.3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模型构建 |
5.3.1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指标体系 |
5.3.2 分灾种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模型构建 |
5.3.3 综合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模型构建 |
5.4 实证研究:厦门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
5.4.1 台风灾害风险区划 |
5.4.2 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
5.4.3 大风灾害风险区划 |
5.4.4 低温灾害风险区划 |
5.4.5 高温灾害风险区划 |
5.4.6 气象干旱灾害风险区划 |
5.4.7 雷电灾害风险区划 |
5.4.8 大雾灾害风险区划 |
5.4.9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 |
5.5 小结 |
第6章 内力适应—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分布 |
6.1 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6.1.3 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框架 |
6.2 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模型构建 |
6.2.1 状态空间法的基本原理与构建 |
6.2.2 指标归类标准化与赋权 |
6.2.3 城市气候承载力理论模型 |
6.2.4 基于状态空间法的城市气候承载评价模型 |
6.2.5 城市气候承载状态分级判定 |
6.3 实证研究:厦门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分布 |
6.3.1 研究区域范围的界定 |
6.3.2 评价指标原始数据的获取 |
6.3.3 厦门城市气候承载力理想状态确定 |
6.3.4 厦门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 |
6.3.5 厦门城市气候承载力空间分布 |
6.3.6 厦门城市空间适应优化的热点地区确定 |
6.4 小结 |
第7章 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 |
7.1 城市空间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与原则 |
7.1.1 城市空间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 |
7.1.2 城市空间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 |
7.2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的城市空间气候系统分析 |
7.2.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 |
7.2.2 城市系统复杂适应性分析 |
7.2.3 城市空间系统复杂适应性分析 |
7.2.4 城市空间气候系统复杂适应性分析 |
7.3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 |
7.3.1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构成 |
7.3.2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需求 |
7.3.3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建构 |
7.3.4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组织策略 |
7.4 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 |
7.5 实证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厦门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 |
7.5.1 厦门城市空间气候适应区划判定 |
7.5.2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需求分析 |
7.5.3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建议 |
7.6 小结 |
第8章 结论和讨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 |
8.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与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日研究海平面上升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气候变化情景下内涝灾害风险稳健决策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D]. 胡恒智.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2]海平面上升对小岛屿国家影响的国际法分析[D]. 王梦瑶.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3)
- [3]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后置定语的翻译策略 ——以《应对全球变暖》(1-11章)为例[D]. 张欣.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4]径流量变化和海平面上升对南渡江河口咸潮入侵影响研究[D]. 薛鑫. 海南大学, 2020(07)
- [5]海平面上升情境下“消失的岛屿”海洋权利研究[D]. 李远航.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6]韧性城市视角下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城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厦门市为例[J]. 陈奇放,翟国方,施益军. 现代城市研究, 2020(02)
- [7]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J]. 赵宗慈,罗勇,黄建斌.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9(06)
- [8]海平面上升对珠江河口盐水入侵和物质输运影响的数值研究[D]. 刘忠辉.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海平面上升对小岛屿国家的国际法挑战与应对——“中国—小岛屿国家”合作展望[J]. 马博. 国际法研究, 2018(06)
- [10]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 ——以厦门为例[D]. 郑开雄. 天津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