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经济改革完善管理机制促进经济发展——苏州新区开发建设金融

深化经济改革完善管理机制促进经济发展——苏州新区开发建设金融

一、深化经济改革 完善管理机制 促进经济发展——开发建设中的苏州新区财政(论文文献综述)

田雪梅[1](2020)在《珠海市新青科技工业园管理体制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开发区是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试验田,也是推动实体经济向前发展的主战场,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开发区为我国经济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近年来,经济开发区的管理体制优势正逐渐弱化,向传统行政体制复归现象明显,管理体制的弊端严重束缚了工业园区的发展。本文以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青科技工业园为例,以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为指导,深入分析园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通过借鉴国外先进园区的管理体制经验,结合实际提出解决园区管理体制问题的对策建议。本文首先以多中心治理理论及弹性政府理论为基础,提出新青科技工业园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其次,通过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等方法,全面总结园区发展现状及管理体制现状,全面分析园区发展现状折射的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成因分析。最后,通过比较案例研究法,结合国内外先进园区的管理体制经验,提出园区管理体制的改革路径。本文阐述了新青科技工业园的发展概况及管理体制现状,围绕管理体制的机构设置、职能权限、人员编制、制度保障等几个重要构成要素深入分析园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并逐一分析问题背后的客观因素,在进行可行性分析的前提下,对园区管理体制问题提出改革建议。在研究过程中,本文将管理体制作为影响园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发现管理权限作为管理体制的构成要素之一,对园区的行政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责权不一致的情况下,园区管委会难以实现执行的有效性。同时,多部门交叉管理也容易造成各管理主体之间推诿扯皮、缺乏担当的问题。为此,本文以管理权限问题为切入点,对相关方面的内容作了深入分析,以期在管理权限无法完全下放的客观条件下,给予基层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可行性建议。

葛思蒙[2](2019)在《区镇融合视角下开发区利益主体能动作用机制研究 ——以苏州高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开发区作为经济开放改革的产物,自成立以来一直担当城市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在区域经济转型与开发区的二次创业推进过程中,城市开发区土地发展空间呈现斑块化、碎片化发展格局。随着经济模式的转变与社会政治格局的变动,多种能动主体作用使得开发区的土地空间与管理格局日趋复杂化,开发区整体呈现转型升级的需求。在开发区空间格局演化的背后,不断强化的主体与竞合关系成为主导空间演化的关键性因素。在以开发区为主体,带动周边城镇一体化发展态势下,本文提出基于“区镇融合”视角,深入研究利益相关主体对空间的影响作用,对开发区空间格局演变进行理论及实证研究,探索区域格局优化发展策略,是当前规划者亟需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从区镇融合视角出发,结合开发区“三次创业”的转型期背景,以苏州高新区为案例,运用差异性分权、柔性尺度调整等理论,在深入分析苏州高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空间格局演变的基础上,从治理结构、规划管控、主体定位三个方面总结归纳苏州高新区区、镇、村三级能动主体的发展演变特征,再从能动主体不同的利益诉求出发具体分析行为主体在不同层面的能动作用,对所产生的结果展开根源性分析。最后结合开发区内部区镇多主体能动格局分析,探讨从“空间、功能、管理、协同”四个维度共同构建的区镇融合优化发展治理体系框架。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区划调整及高新区相应发展的实际过程,将苏州高新区的空间演进分为起步期、发展期、扩张期、转型期四个阶段,总结出空间演化的“轴向发展与点状填充并存、管理单元斑块化重叠”两大特征。同时指出当前开发区的区镇融合发展经历了行政区划拼合的“1.0版本”、功能空间组合的“2.0版本”,以及正在走向治理协同的“3.0版本”,展开对开发区由功能“拼合”向区镇“融合”转型的思考。(2)通过构建行为分析概念框架,辨析区镇村三大利益群体作为行动主体,基于不同动机在市场与制度共同调控形成的能动格局,通过不同的行为表达影响能动格局的形成与调整。其中,区政府与镇村行政主体作为主要行为主体,基于物质与理念利益驱动下的发展诉求,在相关空间政策引导下,通过规划管制与调整直接推动不同区块的空间形态演变。(3)结合相关理论,从治理结构、规划管控、主体定位三个方面讨论开发区多主体能动特征。发现在行政区划调整下,开发区治理结构呈现多元化演变、规划编制管控中多主体作用交织、主体职能转变中多主体作用交织的特点。其中初期开发区依靠政策倾斜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增长极,中期行政拓展过程中拼合多片区发展,后期向区域融合一体化转型发展。对开发区中多主体博弈结果展开根源性分析,发现其核心原因在于:多元化治理主体利益化驱动,缺乏约束平台;规划频繁调整,缺少管控约束力;政策制度内部结构性与外部条件缺陷三个方面。(4)开发区作为最初的特殊经济政策的产物,其最终的发展方向应走向功能综合完善的区镇融合道路,研究针对开发区内部区镇多主体能动格局,结合对开发区空间格局演进与主体能动作用的分析,从“空间、功能、管理、协同”四个维度共同构建区镇融合优化发展的治理框架。其中空间整合是架构,功能复合是条件,管理协同是保障,环境协调是基础,通过协调各行为主体的发展要素,逐步实现区镇融合态势。

李阳[3](2018)在《对外投资中“高层外交”和“落地管理”之间的张力及其分析 ——以中新苏州工业园区为例》文中认为1965年独立以来,新加坡一直专注于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这个发展战略为新加坡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效果,也让其积累了丰富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经验,但是,到1990年,由于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上升等原因,新加坡吸引外资的竞争力急剧下降。中国在改革开放过后,也将吸引外资列为了发展外向型经济重要任务之一,中国虽然有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却缺乏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经验。在这个背景下,中新双方高层领导人达成了建立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的共识。这背后的逻辑是中新双方优势互补,新加坡有丰富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经验,中国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制造成本低廉且市场潜力巨大,通过合作建设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双方都能从中受益。在中新“高层外交”的推动下,苏州工业园区在建设初期(1994年至1997年)取得了十分优秀的成绩,它的外国直接投资率一直为全国最高,但是1997年过后,它的竞争力却急剧下降,陷入危机,最终导致新加坡政府让出园区大股东位置,退出了园区运营管理。本文认为这是因为在“落地管理”阶段,该项目遭遇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策不一致、不连续的政治风险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其中政治风险的具体体现为苏州新区针对苏州工业园区的恶意竞争、新加坡政府和苏州市政府关系恶化,而新加坡政府受到的国内政治压力和中新两国的文化差异则是次要原因。

陈雪[4](2017)在《主体视角下苏州大都市外围地区空间演进及能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大都市区空间腹地——“大都市外围地区”逐渐成为研究焦点。这一区域既包括城市建成区,还包括广大乡村地区,多年来,多元利益主体争夺导致该地区空间演化机制复杂,问题与矛盾突出。回顾已有研究,空间演进过程与多元利益主体(区、镇、村)联系紧密,主体作用相互交织导致外围地区空间分化,映射“主体—能动”特征。因此,深入研究主体能动与空间结果作用机理,可有效促进大都市外围地区空间整合发展。本文以苏州为例,结合相关理论研究,构建利益主体能动机制理论框架,从“主体”、“动因”、“行为”和“结果”四要素探讨空间演进中的主体能动机制。首先,通过图景分析,基于主体作用视角梳理苏州大都市外围地区空间演进历程,并按照区、镇、村三级主体能动作用特征,总结出三种空间演进类型;其次,结合工业园区、高新区和吴江区三个典型案例地区,进一步归纳空间演进中主体能动机制差异;最后,针对性提出能动格局优化策略。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结合吉登斯行动者分层模型及相关理论,从“主体”、“动因”、“行为”和“结果”四要素构建概念框架:主体层面聚焦主体分层,即区政府、镇政府和村集体(村民)三个层级主体;行为层面突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行为路径差异;结果层面重点解析大都市外围地区存在的多种空间演进类型;动因层面强调制度赋权下各主体行为差异背后隐含的利益核心。(2)以苏州大都市外围五区(行政区和开发区)为例,采用图景分析的方法,基于主体作用视角梳理苏州大都市外围地区空间演进历程,并按照区、镇、村三级主体的能动作用特征,总结出三种空间演进类型:苏州工业园区为典型案例的“区”主导的新城型,以苏州高新区和相城区为代表的“区镇”拼合扩张型,以及以苏州吴中区和吴江区为代表的“镇村”混合并进型。(3)进一步从主体能动的动因、过程和结果三个层面归纳工业园区、高新区和吴江区三个典型案例主体能动机制特征:三个案例区尽管整体呈现出区、镇能级较强,村能级较弱的特征,但差异仍较为明显。工业园区由于启动资金充沛,规划建设超前,管理经验先进,城区与周边乡镇逐步由独立走向融合,形成较为理想的新城模式。高新区由于启动资金不足,区划调整频繁、规划管控受限等原因,导致城镇格局板块交错,用地争夺激烈,传统乡村锐减。吴江区由于各乡镇经济实力雄厚,资源禀赋良好,而区政府开发资金有限,区域自然基底复杂,空间约束能力有限,导致空间形态破碎,异质空间众多,城乡矛盾尖锐,亟需改善城乡社会环境。(4)从“本体定位”、“规划管控”和“政策制度”三个层面对主体能动格局提出优化策略:首先,明确各级政府在城市发展中“公共利益为先”的理性价值取向,通过有效制度设定划定地方政府行为边界,同时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式、自治与他治互动的村民自治组织,促使村集体和村民回归自治本体;其次,针对区、镇、村三级主体构建“宏观——中观——微观”多层级、网络化规划编制体系,并搭建多级主体利益共享平台保障规划有效实施;最后,从行政管理、土地、财政税收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通过政策制度改革保障主体能动作用。

殷凤军[5](2016)在《大城市新城交通规划推进机制研究 ——以南京南部新城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建设新城是我国大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交通规划也正成为新城规划中政府管理部门与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为交通系统建设推进的指引,交通规划的有效推进对引导新城空间拓展与土地利用,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构建集约高效的可持续交通系统具有重要作用。交通规划推进机制作为一种制度化方法,是保证规划编制科学性、实施高效性、保障法制性的重要支撑。在我国大城市新城交通规划推进机制并不完善的背景下,开展论文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论文通过比较分析新城的类型与特征,结合我国新城在空间、产业及功能等方面的发展趋势,界定以综合性新城作为研究对象。界定了大城市新城交通规划推进机制的内涵,从编制体系、组织实施和保障机制三方面分析交通规划推进机制的构成与特征。结合国内部分已建大城市新城交通数据,分析交通需求特征,揭示了新城交通需求总量和结构动态变化的阶段性特征。按照空间、产业与交通统筹协调的原则,探讨空间拓展、产业升级和交通发展对新城交通发展导向性,明确新城交通规划的目标需求,并提出规划理念转变、发展战略提升、编制体系调整和规划手段更新四个总体要求。根据发展导向与规划需求,提出了大城市新城交通规划推进机制的完善需求:完善规划编制体系与方法、加强规划实施统筹与协调、推进规划制度设计与保障。探讨大城市新城交通规划在规划编制、组织实施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对推进机制的要求,按照总规、控规和实施性规划阶段研究了推进机制对交通规划的作用。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和信息熵模型,分别从定性和定量角度深入研究了交通规划与推进机制的相互作用关系,揭示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通过对交通规划推进的要素、层次分析,构建了融合规划编制、组织实施和保障机制的大城市新城交通规划推进机制结构化体系,并提出机制的主要内容和相互关系。分析大城市新城交通规划编制体系建构需要协调的关系,通过梳理新城城市规划体系,分析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性,提出交通规划编制应与城市规划体系的三阶段保持一致,划分为交通总体性规划、控制性规划与实施性规划三个阶段。为保证上下层规划之间更有效的衔接,以利于规划的推进,提出在三阶段规划体系基础上增加控制性、实施性衔接层的规划,构建了"以交通发展战略为导向、系统规划为主线、设施规划为支撑"的大城市新城交通规划编制体系。结合大城市新城特点,提出各阶段规划的主要内容。考虑规划关键技术方法对大城市新城交通规划编制的重要性,开展交通需求分析方法、规划指标体系构建和道路网规划方法的研究。交通需求分析方法研究中,以供给调控与需求引导为需求分析的基本原则,引入供需双控模式,分析新城交通承载能力,建立交通需求总量平衡分析模型与结构平衡分析模型,提出了融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的交通需求分析方法。按照大城市新城交通发展导向与目标需求,充分借鉴国内外新城交通规划指标体系,采用案例研究、比较分析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制定了控制型与引导型相结合的规划指标体系,明确了各类型指标的规划落实要求。以公共交通优先为导向,推荐大城市新城采用高密度、小街区的密路网布局模式,构建公交导向的路网布局规划框架,采用基于公交站点覆盖率的方法,提出以350-400m作为大城市新城干路网间距推荐值;面向公交优先和慢行友好,综合分析公共空间、市政空间与道路交通空间的关系,尤其是完整街道设计和综合管廊布设对道路规划设计的要求,提出了道路网功能与空间资源配置体系。梳理交通规划实施要素及过程,整合规划编制体系、编制组织、实施组织及多方参与等要素,基于规划编制与实施融合的思想,从纵向推进和横向实施两个维度,以保障项目实施为目标设计了大城市新城交通规划实施流程。根据新城开发建设的动态特征,从一体化整合角度明确交通规划实施平台构建的目标、要求及要素,分析了指挥部、公司化和管委会模式的基本特征,重点研究了不同模式下交通规划的具体实施过程,并从规划编制、规划审批、单位性质、资金来源、项目运作、推进速度和实施效果7个方面比较分析了三种模式的特征与适用性。选取这7个比较要素为指标,建立基于属性识别的新城交通规划平台模式选择模型,以南京南部新城为例进行验证,指出不同模式的选择应根据新城发展阶段和地方政府管理体制确定。分析交通规划推进的制度环境,设计了大城市新城交通规划制度框架,将保障机制划分为政策法规保障、体制保障、制度保障和经济保障四要素,分别从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交通规划政策法规、公众参与机制和资金保障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保障内容与要求。以南京南部新城为例,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应用。

朱芸[6](2015)在《基于产城一体化的开发区空间优化研究 ——以苏州高新区为例》文中认为开发区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和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产业空间形态,经过30年如火如荼的建设,已成为城市强劲的经济增长极,并且带动了城市的空间扩张和结构更新,加速城市的功能转型,是城市化的重要动力和主要载体。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开发区也成为城市转型发展的先行区,对城市空间的重构和扩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随着我国开发区进入“二次开发”阶段,开发区各种问题也不断涌现,开发区向新城区转型的趋势明显,开发区的空间问题成为影响开发区转型和再开发的瓶颈。本文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省级开发区三类发展形式较相似的开发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以开发区产业与功能相互关系演变为依据,将开发区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总结每个阶段的产业发展特征和城市功能特征,针对产城关系的不同阶段分析开发区空间演变的特征,研究开发区空间演变的内在机制,认为开发区空间发展受到自组织和他组织的共同作用,自组织通过开发区城市功能变化和产业发展而发生作用,他组织则通过开发区空间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发挥作用,主要有政策、城市规划、自然地理条件、区位条件、社会环境等,开发区空间发展过程中始终受到自组织和他组织的共同影响,开发区发展的阶段越成熟,空间发展的自组织驱动作用越明显。随着开发区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功能与产业对开发区发展的作用力愈加明显,产城一体化的发展是未来开发区向新城区转变的现实需求。基于此,本文引入产城一体化的发展内涵,从产业、创新、文化、生态、社会五个维度入手构建产城一体化的发展目标,通过土地混合、功能复合、环境融合、以人为本四个方面的组织,优化开发区的产业、创新、文化、生态、社会服务五个功能空间,实现产城一体化发展。最后引入苏州高新区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分析高新区的发展阶段、空间演进特征、内在机制以及存在问题,结合高新区未来功能和产业的发展趋势,从总体格局、产业空间、创新空间、文化空间、生态空间和公共服务空间六个方面,提出优化策略和空间应对。

吉玫成[7](2015)在《中国新城拓展的区域差异比较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新的城市空间类型增加、数量增多,有经济特区、开发区、工业园,以及后来广泛出现的新城。在这些新城市空间中,新城作为当下备受关注的事物,其发展前景不可估量。本文在对新城概念加以界定,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以我国大陆地区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主要城市的新城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旨在探寻我国不同区域新城拓展的差异特征。首先,本文基于35个主要城市的新城在1990、2000、2005、2010四个时间点的影像图数据,结合数据统计分析与现场踏勘,对新城拓展特征进行研究。在阐述新城发展总体情况和新城拓展面积变化的基础上,指出新城拓展在东部地区发展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中西部地区起步慢但发展势头强劲。其次,经过总结新城拓展差异特征,寻求这一差异特征背后的机制。主要有三种机制,一是国家政策促使各区域新城差异发展,不同时期国家政策倾斜地区不同,影响地区新城发展;二是东中西地区产业阶梯差异是造成新城区域差异的另一原因;三是地区自然地形地貌和人口规模差异影响新城发展。第三,根据新城发展主要驱动力将新城类型分为功能新城、产业新城、大学城、枢纽新城、卫星城和综合新城,其中产业新城的占比最高;依据新城与中心城距离统计数据,确定新城空间发展方式的评判标准,归纳新城空间有接触发展、近域发展和跳跃发展三种发展模式,并指出接触发展模式是多数城市发展初期其新城选择的方式,近域发展模式适合产业新城的发展,跳跃发展模式主要在超大城市(北京、上海)中出现。此外,对新城开发管理模式进行梳理总结。最后,本文对主要的研究做出总结,并指出新城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理性有序建设新城,完善设施配套等政策建议。然后指出研究的不足以及对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加以阐述。本文正文共约37000字,图表20幅。

施雯[8](2014)在《基于空间生产的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中心城市快速持续扩张,其空间结构由最初的单中心逐步向多中心演化,都市区化也越来越明显。根据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空间重组与重构本质是社会变迁的产物。如果不对空间活动赖以运行并受其改变的社会制度给以应有的关注,就无法对空间转型与重构进行充分的理解。鉴于此,本文基于新马克思空间生产理论,尝试建立了一个城市结构演化的综合分析框架,将苏州中心城市空间演化“嵌入”到具体地方化的社会制度变迁场景之中,基于空间生产的解释视角,分析了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特征及机制;基于空间生产的批判视角,提出了苏州中心城市空间优化策略。首先,基于空间生产的基本理论内涵,分析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中空间生产的运作逻辑,从“资本-权力-空间”互动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根据空间生产的动力不同,将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划分为三个阶段,从“资本-权力-空间”互动的角度,分析各个阶段空间结构的特征和形成机制。研究认为:(1)1980年代,国企改革、市管县体制的实施共同推动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的生产,形成单中心的空间结构;(2)1990年代,外来资本和地方政府互动推动苏州中心城市资本的空间化,使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呈现多中心特征;(3)进入21世纪,伴随着两次大的撤县建区行政区划调整,资本空间化与空间资本化的交织、权力关系的再生产共同推动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的扩张,使苏州中心城市都市区化越来越明显。最后,基于空间生产的过程思辨和“时空统一的辩证乌托邦”城市理想,认为“重物质空间,轻社会空间”的空间生产方式导致了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生产的隐忧;基于目前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的优化策略。

李建伟[9](2012)在《空间扩张视角的大中城市新区生长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城市新区是城市旧城区之外规划新建的一个具有系统整体性和功能独立性的开发建设地区,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空间扩张的主要形式。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近20多年来城市新区在空间要素积聚与扩散和空间格局重构转型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同时,城市新区开发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也不断显现。因此,分析与总结城市新区发展的经验教训,探寻城市新区的发展规律,对于科学引导和管控城市空间扩张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从大中城市空间扩张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城市新区空间生长的分析与模拟,对城市新区形成的动力机制,城市新区在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城市空间规模扩张和城市功能完善提升等方面的作用特征进行研究,提出了设立城市新区最佳时机的“反波浪”理论模式、城市新区区位选址的基本流程、城市新区规模预测的计算模型、城市新区功能定位的方法体系以及相应的调控模式。本文形成的主要结论包括:(1)城市新区多因开发区建设而设立并发展壮大,政策保障、土地财政、基本活动、多元主体和外商投资是影响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增长极理论,可将城市新区划分为孕育初创期、快速成长期和稳定成熟期三个发展阶段;依据城市新区成长动力及实现途径的不同,又可将其划分为开发区重构型、重大项目推动型和乡镇整合发展型三种发展模式。目前,城市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主导,管理混乱;遍地开花,浪费资源:贪大求高,不切实际;产居分离,功能单一。(2)建立了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的空间相互竞争模型,认为政府行为、市场作用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对新区和旧城这两种空间扩张方式具有重要影响。城市新区形成的最佳时机,即城市空间突变式扩张时机与城市空间扩张速率和入口—城市扩张弹性指数之间具有强相关性,与经济—城市扩张弹性指数之间的联系性不强。当城市空间扩张速率和人口—城市扩张弹性指数处于上升增长状态时,就有必要通过设立城市新区来缓解压力(降低城市空间扩张速率或者减小人口—城市扩张弹性指数),并且每次压力反弹的时间不断缩短,强度不断增强,表现为“反波浪”的发展模式。(3)城市新区一般集中分布在11-14km左右的范围内,多依托既有建成区和交通线发展,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新区与母城间的距离逐渐增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情景分析法的城市新区区位选址的基本流程,即:城市空间结构背景分析→因素识别→情景模拟→测试评价→确定战略,旨在解决在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演变不确定前提下的新区选址问题。(4)通过对城市新区空间效益综合评价,认为城市新区空间效益的高低与政府政策、城市等级、空间距离、立地条件和设立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进而试探性地提出8-20km2的空间规模阈值,并认为最大上限也不宜超过城市现有规模。在明确母城用地规模总量和评价同类新区发展潜力(建立城市新区发展潜力定量评价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新区空间规模的理论计算模型,并认为城市规划是导致新区面积过大的一个主要原因。(5)基于城市新区与母城功能之间关联背景、理念、互动和要素的分析,提出了“区域—城市—场地”三位一体的城市新区功能定位方法体系,并将城市新区功能配置可以理解为求解外溢功能和新兴功能的过程:确定城市新区发展的主导功能;在主导功能确定的基础上,配置城市新区发展所必须配置的基础功能;确定主导功能与基本功能的区位偏好、发展可能性与发展内涵。(6)针对城市新区形成、发展和演变中的问题,从管理、空间、规模和功能四个方面提出优化调控措施。

卞丹晶[10](2011)在《苏州环太湖地区空间整合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苏州市“沿湖”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苏州环太湖地区的战略性地位日益提升,在开发区转型升级、郊区化及本地城镇化等多重推动力下,空间形态得以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具有滨湖以及城乡融合空间特征的城市地区。对其空间问题的研究为地区乃至苏州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以苏州环太湖地区为研究对象,对其空间发展过程进行详细梳理和总结,根据各阶段的空间组织特征与主要影响机制,将此地区的空间演变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即农业社会时期、乡镇工业时期、开发区时期和如今的协调发展时期。苏州环太湖地区空间组织在产业发展、规划理念、基础设施和政策指导等不同因素影响下已由原来分散的农村风貌演变成具有相当融合度的城市空间形态,成为苏州大都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详细梳理苏州环太湖地区空间演变历程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其客观存在的问题,包括产业集聚度不高、发展不平衡;空间开发破碎、布局不合理;用地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偏低;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功能组团联系不紧密等等。分析了苏州环太湖地区未来发展的重大影响因素,包括长三角一体化、休闲经济发展,苏州生产力布局,总体规划部署、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太湖的作用和影响等,认为出环太湖地区未来将发展成为苏州发展休闲经济和新城拓展的战略要地。以“整合”的思路对苏州环太湖地区进行空间重组的研究,提出优化产业布局、构建生态格局、整合功能组团和协调“城—湖”发展这四大具有针对性的整合策略。即“一区、四组团、六心、双轴、一带以及太湖湖泊大景观的渗入”的空间总体结构调整优化方案。

二、深化经济改革 完善管理机制 促进经济发展——开发建设中的苏州新区财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化经济改革 完善管理机制 促进经济发展——开发建设中的苏州新区财政(论文提纲范文)

(1)珠海市新青科技工业园管理体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2.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内容与主题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主题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的方法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核心概念界定
        1.5.1 工业园区
        1.5.2 管理体制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弹性政府理论
        2.1.2 弹性政府理论与工业园区管理体制问题研究
        2.1.3 多中心治理理论
        2.1.4 多中心治理理论与工业园区管理体制问题研究
    2.2 研究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 珠海市新青科技工业园管理体制历史沿革及现状分析
    3.1 珠海市新青科技工业园发展概述
        3.1.1 园区概况
        3.1.2 园区规划建设情况
        3.1.3 园区产业发展情况
        3.1.4 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情况
    3.2 珠海市新青科技工业园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3.2.1 阶段一:1999年3 月至2006年6月
        3.2.2 阶段二:2006年6 月至2012年10月
        3.2.3 阶段三:2012年10 月至今
    3.3 珠海市新青科技工业园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
        3.3.1 园区现行管理模式
        3.3.2 园区现行管理权限及职能职责
        3.3.3 园区机构设置情况
        3.3.4 园区人员编制情况
        3.3.5 园区管理体制现状特征
第四章 珠海市新青科技工业园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珠海市新青科技工业园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4.1.1 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授权不充分
        4.1.2 职能权限模糊且与区级职能部门的责权关系不明确
        4.1.3 机构设置不能满足工作现状需求
        4.1.4 考核评价机制、人才引进机制、容错纠错机制不够完善
        4.1.5 经济管理职能相对薄弱
    4.2 珠海市新青科技工业园管理体制问题成因分析
        4.2.1 管委会地位缺乏法律保障
        4.2.2 受制于宏观制度背景
        4.2.3 行政授权委托风险较大
        4.2.4 新旧体制冲撞激烈,缺乏新的探索路径
第五章 国内外先进园区管理体制案例比较研究
    5.1 国内外先进产业园区管理体制案例分析
        5.1.1 新加坡裕廊工业园
        5.1.2 苏州工业园
        5.1.3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
        5.1.4 西安高新区
    5.2 国内外先进产业园区管理体制经验借鉴
        5.2.1 赋予园区明确的法律地位
        5.2.2 领导高配和高效的组织机构设置
        5.2.3 明确的职能权限
        5.2.4 “政府+企业化”的运作模式
第六章 珠海市新青科技工业园管理体制问题的解决思路
    6.1 珠海市新青科技工业园管理体制问题解决思路的相关依据
        6.1.1 政策依据
        6.1.2 实践依据
        6.1.3 实施的环境条件
    6.2 理顺园区与地方政府的责权关系
        6.2.1 实行“园镇合一”的管理模式
        6.2.2 高级别配备园区管委会主任
        6.2.3 明确园区与镇街的职能分工
        6.2.4 依法依规赋予管委会一定的经济社会管理权
        6.2.5 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
        6.2.6 采用市场化的用人机制
    6.3 探索政企分离型的管理机制
        6.3.1 成立园区开发建设公司
        6.3.2 实行政企分离的运行模式
        6.3.3 积极搭建第三方服务平台
    6.4 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
        6.4.1 建立科学合理的园区考核评价机制
        6.4.2 建立完善的容错纠错机制
        6.4.3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6.5 通过立法赋予园区管委会法律地位
        6.5.1 加强政府层面的沟通
        6.5.2 通过人大代表议案或政协提案呼吁立法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2)区镇融合视角下开发区利益主体能动作用机制研究 ——以苏州高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界定
        1.3.1 核心概念界定
        1.3.2 研究对象选择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框架
    2.1 相关研究综述
        2.1.1 开发区空间演变研究
        2.1.2 产城融合相关研究
        2.1.3 多主体能动相关研究
        2.1.4 既有研究述评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新国家空间理论与法团主义
        2.2.2 差异性分权与柔性尺度调整
    2.3 概念框架构建
        2.3.1 能动格局理论分析框架
        2.3.2 能动主体行为分析框架
第三章 苏州高新区空间演进历程分析
    3.1 苏州高新区发展背景
    3.2 高新区“区镇”空间发展阶段
        3.2.1 起步期:孤岛式组团集聚发展(1990-1993年)
        3.2.2 发展期:小格局高效滚动发展(1993-2002年)
        3.2.3 扩张期:多片区拼合式扩张(2002-2012)
        3.2.4 转型期:区镇内部整合式发展(2012至今)
    3.3 高新区“区镇”空间发展特征总结
        3.3.1 用地轴向发展与点块填充并存
        3.3.2 管理单元斑块化分布重叠
    3.4 开发区区镇“融合”的发展态势
        3.4.1 空间整合
        3.4.2 功能复合
        3.4.3 管理协同
        3.4.4 环境协调
第四章 苏州高新区区镇多主体能动特征
    4.1 治理结构多元
        4.1.1 功能区+行政区
        4.1.3 小结:行政区划调整下治理结构呈现多主体演变特征
    4.2 规划编制管控
        4.2.1 第一轮规划——苏州新区总体规划(1995年)
        4.2.2 第二轮规划——2004年版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协调发展规划
        4.2.3 第三轮规划——2009年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城乡一体化暨分区规划
        4.2.4 小结:规划编制管控中多主体作用交织
    4.3 主体职能定位
        4.3.1 区:开发区向新城迈进
        4.3.2 镇:镇建制与街道分化
        4.3.3 村:政权不断渗透下移
        4.3.4 小结:主体职能转变中权责划分界限模糊
第五章 苏州高新区区镇多主体能动作用机制
    5.1 主体能动利益诉求
        5.1.1 区:版图扩张与高效治理
        5.1.2 镇:政治绩效考评与自身利益谋求
        5.1.3 村:个体层面收入保障与生活方式转变
    5.2 主体能动作用分析
        5.2.1 治理结构
        5.2.2 规划编制
        5.2.3 权责分配
    5.3 能动结果根源性分析
        5.3.1 多元治理主体利益化驱动,缺乏约束平台
        5.3.2 规划频繁调整,管控约束力下降
        5.3.3 政策制度结构性缺陷下权责分配模糊
第六章 苏州高新区区镇融合治理体系
    6.1 区镇融合治理框架
    6.2 区镇融合治理路径
        6.2.1 空间多元整合
        6.2.2 管理协同共管
        6.2.3 功能复合共建
        6.2.4 环境协调建设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3)对外投资中“高层外交”和“落地管理”之间的张力及其分析 ——以中新苏州工业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论文选题及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论文框架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背景与动因
    第一节 新加坡的区域化战略
    第二节 中国的改革开放
    第三节 中新双方战略达成一致
第二章 中新“高层外交”推动下的苏州工业园区初期建设
    第一节 苏州工业园区的组织架构
    第二节 硬件建设
    第三节 “软件传输”项目
    第四节 双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第五节 成功的初期建设
第三章 苏州“落地管理”中的问题与危机
    第一节 亚洲金融危机
    第二节 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新区之间的激烈竞争
    第三节 新加坡政府与苏州市政府关系恶化
第四章 新加坡退出
    第一节 退出细节及其它退出原因
    第二节 新加坡退出后的苏州工业园区
    第三节 苏州工业园区项目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4)主体视角下苏州大都市外围地区空间演进及能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界定
        1.3.1 研究范围界定
        1.3.2 核心概念界定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框架
    2.1 相关研究综述
        2.1.1 城市空间演进机制研究
        2.1.2 利益相关主体行为研究
        2.1.3 既有研究评述
    2.2 相关制度背景
        2.2.1 土地制度
        2.2.2 行政制度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行动者”理论
        2.3.2 博弈理论
        2.3.3 选择行为理论
    2.4 概念框架构建
第3章 主体视角下的苏州大都市外围地区空间演进
    3.1 苏州城镇化发展阶段
        3.1.1“苏南模式”阶段(1980-1990年代)
        3.1.2“新苏南模式”阶段(1990-2000年代)
        3.1.3“后苏南模式”阶段(2000年以后)
    3.2 主体视角下苏州空间演进路径
        3.2.1 空间演进图景
        3.2.2 空间演进路径
    3.3 主体视角下苏州大都市外围地区空间演进类型
        3.3.1 外围各区空间演进历程
        3.3.2 外围各区空间演进类型
    3.4 小结
第4章 苏州大都市外围地区主体能动机制分析
    4.1“区”主导新城型:工业园区
        4.1.1 主体能动的动因
        4.1.2 主体能动的过程
        4.1.3 主体能动的结果
        4.1.4 主体能动特征总结
    4.2“区镇”拼合扩张型:高新区
        4.2.1 主体能动的动因
        4.2.2 主体能动的过程
        4.2.3 主体能动的结果
        4.2.4 主体能动特征总结
    4.3“镇村”混合并进型:吴江区
        4.3.1 主体能动的动因
        4.3.2 主体能动的过程
        4.3.3 主体能动的结果
        4.3.4 主体能动特征总结
    4.4 主体能动类型比较思考
    4.5 小结
第5章 苏州大都市外围地区主体能动格局优化策略
    5.1 主体定位转型
        5.1.1 各级政府完成转型
        5.1.2 社区回归自治本体
    5.2 规划管控支撑
        5.2.1 构建完整规划体系
        5.2.2 有效推进规划实施
    5.3 政策制度保障
        5.3.1 行政管理制度创新
        5.3.2 土地相关制度改革
        5.3.3 财政税收制度优化
        5.3.4 社会保障制度完善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6.1.1 主要结论
        6.1.2 论文创新点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5)大城市新城交通规划推进机制研究 ——以南京南部新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新城交通规划体系
        1.2.2 新城交通规划方法
        1.2.3 新城交通规划推进机制
        1.2.4 规划推进案例解析
        1.2.5 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对象界定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大城市新城交通规划推进机制的特征分析
    2.1 新城交通规划推进机制的内涵
    2.2 新城交通规划推进机制的构成
        2.2.1 新城交通规划编制体系
        2.2.2 新城交通规划组织实施
        2.2.3 新城交通规划保障机制
    2.3 新城交通规划推进机制的特征
        2.3.1 规划编制
        2.3.2 组织实施
        2.3.3 保障机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城市新城交通规划推进机制的需求分析
    3.1 新城交通发展导向
        3.1.1 交通需求分析
        3.1.2 新城空间和产业与交通统筹协调
        3.1.3 空间拓展与交通引导
        3.1.4 产业发展与交通支撑
        3.1.5 交通系统发展需求
    3.2 新城交通规划的需求分析
        3.2.1 规划目标
        3.2.2 规划编制需求
    3.3 新城交通规划推进机制的完善需求
        3.3.1 完善规划编制体系与方法
        3.3.2 加强规划实施统筹与协调
        3.3.3 推进规划制度设计与保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城市新城交通规划与推进机制相互作用机理
    4.1 新城交通规划对推进机制的要求
        4.1.1 交通规划编制组织
        4.1.2 交通规划组织实施
        4.1.3 交通规划保障机制
    4.2 推进机制对新城交通规划的作用
        4.2.1 总规阶段交通规划
        4.2.2 控规阶段交通规划
        4.2.3 实施性规划阶段交通规划
    4.3 新城交通规划与推进机制的相互作用机理
        4.3.1 交通规划与推进机制相互关系
        4.3.2 交通规划与推进机制耦合作用模型
    4.4 大城市新城交通规划推进机制的建立
        4.4.1 新城交通规划推进的要素与层次
        4.4.2 新城交通规划推进机制的结构与内容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城市新城交通规划编制体系与方法
    5.1 新城交通规划编制体系建构的基础分析
        5.1.1 交通规划体系建构的界定
        5.1.2 交通规划体系建构的协同关系
    5.2 新城交通规划编制体系建构
        5.2.1 新城城市规划体系结构
        5.2.2 新城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体系的协调性
        5.2.3 新城交通规划编制体系架构
    5.3 新城交通规划编制内容
        5.3.1 交通总体性规划
        5.3.2 交通控制性规划
        5.3.3 交通实施性规划
        5.3.4 交通衔接性规划
    5.4 新城交通需求分析方法
        5.4.1 基于供需双控的新城交通需求分析
        5.4.2 交通供需总量平衡分析
        5.4.3 交通供需结构平衡分析
    5.5 新城交通系统规划指标体系
        5.5.1 指标体系与规划的关系
        5.5.2 指标体系的构建
    5.6 新城道路网规划方法
        5.6.1 新城路网布局模式选择
        5.6.2 新城路网布局规划
        5.6.3 新城干路网间距研究
        5.6.4 新城道路功能结构配置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大城市新城交通规划的实施研究
    6.1 新城交通规划实施要素与过程
        6.1.1 实施要素
        6.1.2 实施过程
    6.2 基于编制与实施融合的交通规划实施流程设计
        6.2.1 融合要素
        6.2.2 融合模式
        6.2.3 流程设计
    6.3 新城交通规划实施平台
        6.3.1 实施平台构建
        6.3.2 三种平台模式的特征
    6.4 不同模式下的新城交通规划实施
        6.4.1 指挥部模式下的交通规划实施
        6.4.2 公司化模式下的交通规划实施
        6.4.3 管委会模式下的交通规划实施
        6.4.4 模式比较
    6.5 平台模式选择
        6.5.1 建模方法的选择
        6.5.2 建模思路与过程
        6.5.3 模型应用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大城市新城交通规划的保障机制研究
    7.1 新城交通规划保障的制度设计
        7.1.1 制度环境分析
        7.1.2 制度设计
    7.2 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7.2.1 优化规划管理体制
        7.2.2 完善规划运行机制
    7.3 交通规划政策法规
        7.3.1 强化交通政策指引
        7.3.2 规范交通规划编制
        7.3.3 制定规划编制法规体系
    7.4 公众参与机制
        7.4.1 明确公众参与环节
        7.4.2 完善公众参与路径
    7.5 资金保障
        7.5.1 重视财政资金平衡
        7.5.2 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案例应用——南京南部新城交通规划推进机制
    8.1 南部新城概况
        8.1.1 南部新城发展特征
        8.1.2 南部新城管理主体模式
    8.2 南部新城交通规划推进机制的需求
    8.3 南部新城交通规划推进机制的建立
    8.4 南部新城交通规划编制
        8.4.1 南部新城城市规划体系
        8.4.2 各阶段交通规划编制
        8.4.3 交通规划案例
    8.5 南部新城交通规划的实施
        8.5.1 实施平台模式
        8.5.2 各阶段交通规划组织实施
    8.6 南部新城交通规划保障机制
    8.7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成果
    9.2 主要创新点
    9.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经历

(6)基于产城一体化的开发区空间优化研究 ——以苏州高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给开发区产业发展带来新挑战
        1.1.2 我国新型城镇化推动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
        1.1.3 开发区肩负城市新形势下转型发展的先行使命
        1.1.4 开发区向综合型新城空间转变的诉求愈演愈烈
        1.1.5 高新区加快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的现实需求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开发区
        2.1.2 产城一体化
        2.1.3 城市空间
    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2.1 产业与空间的研究
        2.2.2 城市开发区的研究
    2.3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3.1 产城关系的相关研究
        2.3.2 开发区的相关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产城关系的开发区空间演变
    3.1 开发区产城发展阶段划分
        3.1.1 建设初期:产业要素集聚、功能滞后阶段
        3.1.2 快速扩张期:产业主导、功能完善阶段
        3.1.3 稳定发展期:产业调整、功能嬗变阶段
        3.1.4 创新升级期:产城功能一体化发展阶段
    3.2 开发区产城关系不同发展阶段的空间表征
        3.2.1 产业空间块状集聚,城市功能空间依托主城发展
        3.2.2 产业空间快速扩张,城市功能空间分散化发展
        3.2.3 产业空间结构调整,与城市功能空间逐步融合
        3.2.4 产业空间与城市功能空间互相耦合发展
    3.3 开发区空间发展的组织机制分析
        3.3.1 空间的自组织——功能和产业发展
        3.3.2 空间的他组织——外部影响因素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产城一体化的开发区空间发展目标与组织
    4.1 开发区产城一体化空间发展的多维目标
        4.1.1 产业维度
        4.1.2 创新维度
        4.1.3 文化维度
        4.1.4 生态维度
        4.1.5 社会维度
    4.2 基于产城一体化的开发区空间组织
        4.2.1 功能空间
        4.2.2 空间组织
第五章 苏州高新区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5.1 高新区发展概况
    5.2 苏州高新区产城发展历程
        5.2.1 初创萌芽期:各类要素积累阶段(1986-1991年)
        5.2.2 快速发展期:产业集聚与扩展阶段(1992-2002年)
        5.2.3 稳定推进期:“新城区”转型阶段(2003-2010年)
        5.2.4 跨越提升期:创新城市片区发展阶段(2011年至今)
    5.3 苏州高新区空间演进特征及作用机制
        5.3.1 初创萌芽期:低效蔓延与自发填充
        5.3.2 快速发展期:块状集聚与多样组合
        5.3.3 稳定推进期:低密度扩散与零星重构
        5.3.4 跨越提升期:多中心调整与相互渗透
    5.4 高新区目前存在的问题
        5.4.1 产业方面:层次偏重,服务业比重偏低,偏离高新产业定位
        5.4.2 功能方面:城市各种功能发展不均衡
        5.4.3 空间方面:土地存量有限,缺乏总体统筹,各片区缺乏有机整合
    5.5 高新区功能定位与产业导向
        5.5.1 机遇与挑战分析
        5.5.2 功能定位
        5.5.3 产业导向
    5.6 苏州高新区优化策略及空间应对
        5.6.1 以多中心网络复合构建高新区有机空间格局
        5.6.2 以产业集群高端化发展构建高新区产业空间
        5.6.3 以要素流动紧凑化发展营造高新区创新空间
        5.6.4 以地域文化多元化融合重构高新区品质空间
        5.6.5 以生态网络渗透化融合营造高新区绿色空间
        5.6.6 以多层级服务体系构建高新区公共服务空间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不足之处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介

(7)中国新城拓展的区域差异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城市化“第四波”加快城市拓张
        1.1.2 新城建设成为城市营销工具
        1.1.3 开发区第三次创业催生新城发展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与数据获取
        1.4.3 研究框架
    1.5 章节安排
第二章 新城相关研究综述
    2.1 新城概念界定
    2.2 国外新城研究进展
        2.2.1 探索式的新城研究(19世纪至二战前)
        2.2.2 具备一定实践基础的新城研究(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
        2.2.3 对新城更加深入地研究(20世纪90年代至今)
    2.3 国内新城研究进展
        2.3.1 以国外理论借鉴与卫星城、工业区具体规划建设研究为重点(1978~1990)
        2.3.2 以开发区研究为重点(1990至21世纪初)
        2.3.3 以综合新区、新城研究为研究趋势(21世纪初期以来至今)
    2.4 研究述评
第三章 新城类型与新城开发管理
    3.1 新城的类型
        3.1.1 新城分类概况
        3.1.2 功能新城
        3.1.3 产业新城
        3.1.4 大学城
        3.1.5 枢纽新城
        3.1.6 卫星城
        3.1.7 综合新城
    3.2 新城空间的发展分析
        3.2.1 接触发展
        3.2.2 近域发展
        3.2.3 跳跃发展
    3.3 新城的开发
        3.3.1 新城开发的动力机制
        3.3.2 新城开发模式
        3.3.3 新城土地开发方式
    3.4 新城的管理
        3.4.1 新城管理模式
        3.4.2 新城管理存在的问题
        3.4.3 对中国新城管理的建议
第四章 我国新城拓展总体情况
    4.1 新城拓展总体情况
    4.2 新城拓展的空间差异
        4.2.1 新城拓展量及对城市拓展贡献的空间差异
        4.2.2 新城拓展模式的空间差异
    4.3 新城拓展的时间差异
    4.4 新城拓展差异的机制分析
        4.4.1 国家政策促使各区域新城差异发展
        4.4.2 东中西产业梯度差异是致使新城区域差异的另一原因
        4.4.3 地区自身因素差异使得新城差异发展
    4.5 新城发展存在问题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
    5.2 对我国新城发展建设工作的启示
    5.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插图和附表清单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基于空间生产的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苏州市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1.1.2 苏州中心城市行政区划的不断调整
        1.1.3 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结构转向都市区化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对象界定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进展
    2.1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阶段与特征
        2.1.1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阶段
        2.1.2 城市空间结构的模式特征
    2.2 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
        2.2.1 从制度变迁的角度
        2.2.2 从经济学的角度
        2.2.3 从政府行为的角度
第三章 空间生产理论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化
    3.1 空间生产理论
        3.1.1 空间生产的思想渊源
        3.1.2 空间生产的基本概念
        3.1.3 空间生产的主要内容
        3.1.4 空间生产的理论内涵
    3.2 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中空间生产的运作逻辑
        3.2.1 从“空间中物的生产”到“空间本身的生产”
        3.2.2 从“资本空间化”到“空间资本化”
        3.2.3 从“权力空间化”到“权力关系再生产”
    3.3 分析框架的构建
第四章 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空间的生产
    4.1 政府主导下的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结构(1978-1990)
        4.1.1 苏州中心城市发展概况
        4.1.2 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特征
        4.1.3 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形成机制
    4.2 地方政府主导下的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结构(1991-2000)
        4.2.1 苏州中心城市发展概况
        4.2.2 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特征
        4.2.3 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形成机制
    4.3 市场与政府耦合下的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结构(2001-2012)
        4.3.1 苏州中心城市发展概况
        4.3.2 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特征
        4.3.3 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形成机制
第五章 空间生产下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的优化
    5.1 空间生产的思辨与理想
        5.1.1 空间生产的过程思辨
        5.1.2 空间生产的城市理想
    5.2 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生产的隐忧
        5.2.1 生态环境的持续污染
        5.2.2 地域特色的日渐模糊
        5.2.3 社会分化的逐趋明显
    5.3 苏州中心城市空间优化对策
        5.3.1 注重空间生产的生态化
        5.3.2 注重空间生产的地域化
        5.3.3 注重空间生产的正义化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空间生产理论是解释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有力分析工具
        6.1.2 权力与资本的互动是推动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生产的动力机制
        6.1.3 空间形态与社会发展的割裂导致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生产存在隐忧
        6.1.4 生态公平与社会公正是未来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生产的关注重点
    6.2 创新点
        6.2.1 尝试构建“权力-资本-空间”的综合分析框架
        6.2.2 思辨看待城市空间生产及其存在问题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空间扩张视角的大中城市新区生长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城市新区概念辨析
        2.1.1 空间扩张与城市新区
        2.1.2 城市新区与卫星城
        2.1.3 城市新区与新城
        2.1.4 城市新区与边缘城市
        2.1.5 城市新区与开发区
        2.1.6 城市新区与相关概念的对比
    2.2 国外研究进展
        2.2.1 城市蔓延与新城理论
        2.2.2 开发模式研究
        2.2.3 发展动力研究
        2.2.4 社会问题研究
        2.2.5 规划设计研究
    2.3 国内研究进展
        2.3.1 国外相关理论引介
        2.3.2 城市新区与区域、城市发展研究
        2.3.3 城市新区开发建设模式研究
        2.3.4 城市新区发展态势研究
        2.3.5 城市新区规划设计研究
        2.3.6 城市新区社会问题研究
    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三章 城市新区发展建设解析
    3.1 城市新区发展历程
        3.1.1 发展演变
        3.1.2 发展阶段
    3.2 城市新区的成长路径
        3.2.1 开发区重构型
        3.2.2 重大项目推动型
        3.2.3 乡镇整合发展型
    3.3 城市新区特点诠释
        3.3.1 开发区是新区发展的主力军
        3.3.2 政策保障是新区发展的护航者
        3.3.3 土地财政是新区发展的顶梁柱
        3.3.4 基本活动是新区发展的原动力
        3.3.5 多元主体是新区发展的平衡阀
        3.3.6 外商投资是新区发展的推进器
    3.4 城市新区存在问题
        3.4.1 政府主导,管理混乱
        3.4.2 遍地开花,浪费资源
        3.4.3 贪大求高,不切实际
        3.4.4 产居分离,功能单一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新区动力机制与最佳时机
    4.1 城市空间生长的两种方式
        4.1.1 城市空间生长的过程
        4.1.2 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的辨证关系
    4.2 城市新区形成的理论学派
        4.2.1 城市经济学派
        4.2.2 城市生态学派
        4.2.3 城市社会学派
    4.3 城市新区形成的动力学模型
        4.3.1 基本假设
        4.3.2 动力学模型建构
        4.3.3 稳定性分析
    4.4 城市新区形成的发育机制
        4.4.1 国际产业转移
        4.4.2 城市人口增加
        4.4.3 城市经济增长
        4.4.4 功能提升诉求
        4.4.5 政府政策导向
    4.5 城市新区形成的最佳时机
        4.5.1 城市空间扩张拐点
        4.5.2 城市空间扩张规模特征
        4.5.3 城市空间扩张与新区形成的耦合分析
        4.5.4 城市新区设立时机的理论探讨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新区空间格局与区位选择
    5.1 城市空间结构演化
        5.1.1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
        5.1.2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模式
        5.1.3 城市空间结构的集聚和扩散作用
    5.2 城市新区与城市协同发展的空间模式
        5.2.1 近域连片型
        5.2.2 外围子城型
        5.2.3 多级综合型
    5.3 城市新区对空间结构的影响
        5.3.1 城市新区与城市空间形态
        5.3.2 城市新区与社会空间结构
        5.3.3 城市新区与城市经济格局
        5.3.4 城市新区与城市空间环境
    5.4 城市新区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
        5.4.1 城市新区的省域空间分布格局
        5.4.2 城市新区的市域空间分布格局
        5.4.3 城市新区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
    5.5 城市新区的空间区位选择
        5.5.1 空间区位选择方法
        5.5.2 母城空间结构分析
        5.5.3 城市新区区位选址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新区效益评价与规模预测
    6.1 城市最佳规模研究基础和方法
        6.1.1 城市最佳规模研究的理论基础
        6.1.2 城市最佳规模研究方法
    6.2 城市新区空间效益评价
        6.2.1 城市新区空间效益
        6.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2.3 城市新区空间效益综合评价
        6.2.4 评价结果分析
    6.3 城市新区空间规模阈值探讨
        6.3.1 城市新区空间规模现状分析
        6.3.2 城市新区空间规模理论探讨
    6.4 城市新区空间规模预测的理论框架
        6.4.1 对传统预测方法的反思
        6.4.2 预测思路的创新
        6.4.3 预测的步骤与方法
    6.5 渭北新区空间规模预测的实证检验
        6.5.1 研究区概况
        6.5.2 主城区用地规模预测
        6.5.3 城市新区发展潜力评价
        6.5.4 确定渭北新区用地规模
        6.5.5 城市新区空间规模讨论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城市新区功能定位与配置分析
    7.1 城市功能的内涵与发展演变
        7.1.1 城市功能的内涵
        7.1.2 城市功能的演替
    7.2 城市新区与城市功能的关联机制
        7.2.1 关联背景层面:“去工业化”和信息化
        7.2.2 关联理念层面:适配理念
        7.2.3 关联互动层面:外溢承接
        7.2.4 关联耦合层面:业态类型
    7.3 城市新区功能定位分析
        7.3.1 功能定位方法体系
        7.3.2 延安经开区功能定位分析
        7.3.3 延安经开区功能定位与目标
    7.4 城市新区功能配置分析
        7.4.1 功能配置的基本思路
        7.4.2 延安经开区功能配置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城市新区优化调控措施
    8.1 城市新区管理的优化调控
        8.1.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进行政管理服务
        8.1.2 优化战略决策模式,提升新区竞争潜力
        8.1.3 立足微观供需分析,改进土地利用规划
        8.1.4 政府市场双向互动,创新开发建设模式
    8.2 城市新区空间的优化调控
        8.2.1 适应城市空间演化,推动空间结构转型
        8.2.2 分析经济联系方向,合理布局空间区位
        8.2.3 注重基础设施导引,优化空间开发格局
    8.3 城市新区规模的优化调控
        8.3.1 立足于城镇化分析,适应城市发展节奏
        8.3.2 保障基础设施供给,调控新区增长规模
    8.4 城市新区功能的优化调控
        8.4.1 建设功能综合新区,推进城市整体开发
        8.4.2 不同阶段不同主题,促进互动协调发展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主要结论
    9.1 主要结论
    9.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陕西省30个城市新区的基本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苏州环太湖地区空间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起
    1.2 实践背景及意义
        1.2.1 全球城市转型发展的大趋势
        1.2.2 为苏州发展休闲经济提供战略空间
        1.2.3 有利于地区空间组织的优化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和框架
    1.4 相关概念梳理
        1.4.1 城市空间
        1.4.3 城市空间组织
    1.5 本文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第二章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1 城市空间研究
        2.1.1 国外研究概述
        2.1.2 国内研究概述
    2.2 城市空间演变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2.2.1 自然生态因素
        2.2.2 经济因素
        2.2.3 交通因素
        2.2.4 政策、规划等因素
    2.3 滨湖城市发展相关研究
        2.3.1 相关研究概述
        2.3.2 滨水空间开发研究与实践
第三章 空间整合体系构建
    3.1 “整合”的相关理论基础
        3.1.1 新木桶理论
        3.1.2 城乡一体化区域理论
        3.1.3 新城市主义思想
        3.1.4 生态城市建设理论
        3.1.5 创新地理学
    3.2 空间整合体系内容
        3.2.1 空间整合基础和依据
        3.2.2 空间整合的内容与目标
        3.2.3 空间整合类型与模式
第四章 苏州环太湖地区空间演变研究
    4.1 1949 年—1975 年——农业社会时期
        4.1.1 空间组织特征
        4.1.2 空间演变主要动力机制
    4.2 1976—1990 年——乡镇工业时期
        4.2.1 空间组织特征
        4.2.2 空间演变主要动力机制
    4.3 1991 年—2000 年——开发区时期
        4.3.1 空间组织特征
        4.3.2 空间演变主要动力机制
    4.4 2001 年至今——协调发展时期
        4.4.1 空间组织特征
        4.4.2 空间演变主要动力机制
第五章 苏州环太湖地区空间发展存在的问题
    5.1 产业布局有待优化
        5.1.1 行政区划阻碍产业集中
        5.1.2 地区内发展存在不均衡现象
        5.1.3 旅游开发整体态势不强
    5.2 空间开发质量不高
        5.2.1 空间开发过快
        5.2.2 空间开发破碎凌乱
        5.2.3 空间布局不合理
        5.2.4 新增城市建设用地结构不合理
        5.2.5 土地利用率低下
        5.2.6 自然景观未得到合理利用
        5.2.7 湖泊开发与城镇建设协调不够
    5.3 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5.3.1 自然资源破坏严重
        5.3.2 自然资源对空间发展的限制
    5.4 功能组团联系不紧密
        5.4.1 组团功能发挥不强
        5.4.2 组团、城镇联系不强
第六章 苏州环太湖地区空间整合
    6.1 苏州环太湖地区未来空间演变重大影响因素
        6.1.1 长三角一体化
        6.1.2 休闲经济发展
        6.1.3 苏州生产力布局
        6.1.4 苏州总体规划空间发展部署
        6.1.5 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6.1.6 太湖的作用与影响
    6.2 空间整合策略
        6.2.1 优化产业布局
        6.2.2 构建生态格局
        6.2.3 整合功能组团
        6.2.4 协调“城—湖”发展
        6.2.5 集约开发用地
    6.3 空间结构优化综合方案
    6.4 保障措施及政策建议
        6.4.1 以产业与空间的互动主导整合
        6.4.2 建立地区发展协调与优化机制
        6.4.3 强化相关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6.4.4 加强政策推动和引导
第七章 总结
    7.1 论文主要结论
    7.2 有待进一步改进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深化经济改革 完善管理机制 促进经济发展——开发建设中的苏州新区财政(论文参考文献)

  • [1]珠海市新青科技工业园管理体制问题研究[D]. 田雪梅.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2]区镇融合视角下开发区利益主体能动作用机制研究 ——以苏州高新区为例[D]. 葛思蒙. 苏州大学, 2019(04)
  • [3]对外投资中“高层外交”和“落地管理”之间的张力及其分析 ——以中新苏州工业园区为例[D]. 李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2)
  • [4]主体视角下苏州大都市外围地区空间演进及能动机制研究[D]. 陈雪. 苏州大学, 2017(04)
  • [5]大城市新城交通规划推进机制研究 ——以南京南部新城为例[D]. 殷凤军. 东南大学, 2016(12)
  • [6]基于产城一体化的开发区空间优化研究 ——以苏州高新区为例[D]. 朱芸. 苏州科技学院, 2015(07)
  • [7]中国新城拓展的区域差异比较研究[D]. 吉玫成. 南京大学, 2015(06)
  • [8]基于空间生产的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研究[D]. 施雯. 苏州科技学院, 2014(03)
  • [9]空间扩张视角的大中城市新区生长机理研究[D]. 李建伟. 西北大学, 2012(05)
  • [10]苏州环太湖地区空间整合研究[D]. 卞丹晶. 苏州科技学院, 2011(04)

标签:;  ;  ;  ;  ;  

深化经济改革完善管理机制促进经济发展——苏州新区开发建设金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