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干灰干排的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宋波,贾丕建,孙启超,邢学荣,贾旺霖[1](2021)在《热电厂锅炉干式除渣改造效益分析》文中提出东海热电厂锅炉原除渣系统采用传统的水力除渣方式,为解决水力出渣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干除渣技术的原理及系统组成,结合目前干排渣设备的发展现状,充分利用干排渣技术创新,制定热电厂干排渣改造方案,对改造后效益进行了分析,实践表明经改造后的干排渣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节能降耗效益明显。
张建斌[2](2020)在《燃煤电厂节水及废水零排放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出: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将逐步改善,严重污染的水体将明显减少,一些重点区域禁止污水排放。国家生态环境部于2017年6月1日发布了《火电厂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明确了火电厂工艺过程的水污染防治技术,提出了各类废水一水多用、梯级利用的技术手段。对工业用水和排水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燃煤电厂具有循环冷却水排水量大的特点,从节约水资源考虑,对其进行节水及零排放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某燃煤电厂为对象,首先进行全厂水平衡试验,通过试验摸清电厂各个系统用水量、排水量、水质和运行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存在问题进行诊断,根据不同系统提出不同节水优化方案;接下来对添加优选阻垢缓蚀剂的循环水通过模拟连续运行试验,判定系统是否有结垢和腐蚀倾向;最后,对电厂末端废水水质水量进行分析,探讨末端废水处理工艺。主要结论如下:为摸清电厂用排水情况,针对电厂进行冬夏两季水平衡试验。水平衡试验结果表明:该电厂冬季全厂取水量为816.8m3/h,单位发电取水量为1.81m3/(MW·h),总排废水为175.7m3/h,复用水率为97.3%。夏季全厂取水量为1179.7m3/h,单位发电取水量2.69m3/(MW·h),总排废水为276.9m3/h,复用水率为97.8%,单位发电取水量和复用水率均满足相关要求。根据电厂的运行状态制定切实可行的废水回用方式,充分利用各系统用排水的水质特性,做到梯级利用、一水多用。针对循环冷却水浓缩倍率偏低的问题,讨论不同浓缩倍率下循环排污水量及节水率的变化,进行循环水阻垢缓蚀剂筛选和模拟现场试验连续运行528h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号阻垢缓释剂为筛选最佳药剂。添加优选阻垢剂加药量为6mg/L和10mg/L的循环水在浓缩倍率5.0±0.2倍情况下均未发生结垢现象,316L不锈钢和20G碳钢腐蚀率最大分别为0.00034mm/a和0.00098mm/a,腐蚀率均满足相关要求。部分循环冷却系统改造后,循环水浓缩倍率可从2.03.0倍提高到4.0倍以上,循环水浓缩倍率提高后,仅处理210m3/h循环排污水可实现循环排污水不外排。通过对电厂脱硫废水和树脂再生酸碱水组成的末端废水进行水质水量分析,确定末端废水总量。针对脱硫废水具有悬浮物含量高,钙镁离子、重金属离子、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含量高等特点,进行废水零排放处理工艺探讨。结论如下:末端废水总量约为21.5m3/h,通过低温多效蒸发减量到5m3/h,减量后的废水最终进行旁路烟道蒸发结晶固化到除尘器内,实现废水零排放。
刘登收[3](2018)在《王曲电厂废水排放系统改造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当前严峻的环保形势下,通过开展废水排放系统的改造,可以基本实现火电厂废水零排放。首先,提高火电厂废水利用率,节约水资源;其次,解决火电厂外排水环保安全问题;最后,通过优化全厂水平衡体系,实施水的梯级使用和重复使用,将废水回收利用,少量难以回用的废水通过干灰拌湿和灰场喷淋消化。废水排放系统的改造能有效地回收利用废水资源,使电厂在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时,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论文在借鉴国内外已发布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两种了王曲电厂废水排放系统改造的技术方案、并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同步设计了废水排放系统改造的工程方案,并对方案的经济性进行了评估。本文提出了采用膜技术脱盐、提高循环水浓缩倍率来改造废水排放系统的技术处理原则,并列出两个方案,方案一是从循环水排污水和工业废水站取水,进入循环水系统设置的循环水排污水用处理系统处理后回水塔;方案二是从漳泽水库和中水站的直接来水中取部分水,经高度澄清池、二级软化处理后回水塔。两个方案的核心工艺均为采用膜技术进行脱盐处理,方案一由于循环水排污水脱盐处理规模较小、膜处理规模较小、基建成本低、循环水系统运行环境好、有利于建立全厂废水零排放型水平衡体系等优点,故方案一被建议采纳。在设计废水排放系统改造应用项目方案时,结合目前国内外技术,循环水排污水处理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反渗透装置,含煤废水处理采用在原有设备基础上增加新建沉煤池、煤水分离装置,脱硫废水采用以反渗透+正渗透双膜法为基础的主要工艺方案。采用上述方案后,预计王曲电厂全厂发电水耗将会由目前的2.62m3/(MW·h)降低至1.95m3/(MW·h),达到节约型火电厂发电水耗要求。每年可减少水库水取水量383万m3(696 m3/h),节约取水费651.1万元(年运行时间按5500h计,水库水1.70元/m3计);减少外排水量466万m3(847m3/h),节约排污费466万元(排污费1.00元/m3计),合计节约费用1117.1万元。
安海泉[4](2017)在《高灰熔点煤两段供氧气化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型气流床气化技术是当今煤气化技术的发展方向,是目前可预见范围内最有前途的煤转化技术,其高效、清洁及高兼容性受到电站电厂及煤化工行业的广泛关注。我国动力用煤具有高灰分、高灰熔点的“双高”特点,目前均采用添加助熔剂或提高气化温度的方式来满足Texaco等国外大型加压气流床煤气化技术液态排渣工艺需要,给企业带来极大的能源浪费,严重限制了该技术在国内的大规模推广及运用。开发出适合我国高灰熔点煤种的干排渣气流床气化技术,对实现大规模高效清洁气化的推广普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高灰熔点煤焦加压条件动力学参数、水煤浆/干煤粉两段供氧气流床气化气化特性实验、数值模拟以及工业化两段供氧干排渣加压气流床气化技术工艺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首先,采用改造后的Thermax 500加压热重分析仪,以H2O/CO2为气化剂,对典型的高灰熔点煤焦——老矿精煤煤焦气化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考察气化温度、气化压力、反应气浓度对煤焦气化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并结合阿累尼乌斯方程、n级方程和未反应缩核模型,提出高灰熔点煤焦-H2O/CO2气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结合外扩散的影响因素,建立适用于广泛温度的煤焦气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气化反应速率最主要的原因,分压对气化反应速率的增益效果随着分压的提高而不断减弱,老矿精煤煤焦-H2O的气化反应速率约是老矿精煤煤焦-CO2的5倍左右。采用带有分压项的未反应缩核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的平均本征活化能和平均n级系数分别为,226.23 kJ/mol和0.44(煤焦-CO2气化反应),172.24 kJ/mol和0.54(煤焦-H2O气化反应)。其次,建立了20kg/h水煤浆两段供氧干排渣气流床气化实验台以及相应的一维动力学模型。实际考察了O/C摩尔比、有无二段供氧等对高灰熔点煤气流床气化结果的影响;一维动力学模型采用了高灰熔点煤动力学参数,考虑了能量守恒方程、化学反应平衡、元素守恒、物质守恒等基本要素;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O/C摩尔比的升高,无二段供氧和两段供氧气流床气化实验的气化温度、碳转化率、有效合成气成分均会有所提升;当O/C摩尔比大于0.95之后,两段供氧实验的气化效果开始优于无二段供氧的气化结果,具体包含合成气中的有效气体成分和碳转化率,同时,高出的值逐渐趋于稳定。当O/C摩尔比为1.1时,二段供氧比例为10%,取得有效合成气(CO+H2)摩尔分数为80.17%,碳转化率为93.24%,且二段供氧时的H2的含量高于无二段供氧实验组取得实验值。一维动力学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水煤浆两段供氧干排渣气流床气化实验结果,各项参数的平均误差不超过1.6%,且利用该模型模拟最佳反应工况,可以获得气流床气化中的一些重要参数,如冷煤气效率为69.56%,比煤耗为594.82 kg/kNm3,颗粒平均停留时间1.85s等。而后,改造并建立了15kg/h干煤粉两段供氧干排渣气流床气化实验台以及相应的二维数学模型。实际考察了O/C摩尔比、二段供氧(H2O)比例和煤种等对气化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模拟软件对几组实验工况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O/C摩尔比的升高,无二段供氧和两段供氧干煤粉气流床气化技术的气化温度、碳转化率、有效合成气成分均会有所提升;相同O/C摩尔比时,随着二段供氧比例的提升,H2的摩尔分数增加,CO的摩尔分数先增加后减小,CO2的摩尔分数先减小后增加,气化反应温度下降。综合考虑干排渣和气化结果的影响,最佳反应工况为O/C摩尔比为0.82,二段供氧比例为10%,此时获得的有效合成气组分为79.20%,碳转化率为92.04%。采用的二维模型能够有效的模拟出气化炉内的温度、压力、速度、湍流强度和各气体成分等的分布云图,能够有效说明二段供氧的作用,模拟的结果显示各合成气成分含量与实验值的绝对误差不超过±1.65%,但反应温度的模拟与实验值相差较大。此外,本文研究认为,对于高灰熔点煤两段供氧干排渣气流床气化过程,干煤粉供料方式适合于低供氧量、高CO含量的气化要求,水煤浆供料方式适合于高供氧量、高H2含量的气化要求。最后,计算了燃用高灰熔点煤的840t/d水煤浆两段供氧干排渣加压气流床气化技术效果,模拟了不同一段/二段氧气比例、二段供氧中不同水蒸气/氧气(氧原子摩尔)比例对气化效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两段供氧干排渣加压气流床气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针对高灰熔点煤老矿精煤,使用两段供氧干排渣加压气流床气化技术,最佳的O/C摩尔比为1.13,一段/二段供氧比例(氧原子摩尔比)为80:20,最优的二段供氧中O2/水蒸气比例(氧原子摩尔比)为50:50,预计此时的气化反应温度在13311450℃之间,CO+H2的有效合成气成分(干气)为80.33%,气量为60666.94Nm3/h,碳转化率达到94.96%,煤颗粒平均停留时间6.37s,比煤耗576.92 kg/kNm3,比氧耗386.08 Nm3/kNm3。
沈昊男[5](2015)在《对不同堆存条件粉煤灰的氮磷吸附特征研究 ——以淮南高皇灰场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煤电工业的发展,大量的火电项目不断地被投资建设,粉煤灰堆放量不断地增加,不仅严重影响了环境,也导致人地矛盾的加剧。粉煤灰场地生态复垦能够有效地解决人地矛盾,增加耕地面积,具有良好的前景。但利用粉煤灰重构的土壤毕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土壤,其吸附营养元素的能力可能会与农业土壤存在差别,在场地复垦工程的实践中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本文以安徽省淮南市高皇灰场为研究对象,选取了灰场内自然状态下不同堆存条件的4种粉煤灰样品,测定了其常用理化性质粒径、含水率、电导率(EC)、以及pH,分析了其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特征,并通过选择合理的评价体系评价了老灰场的复垦效果。实验结果如下:通过测定粉煤灰样品的理化性质发现相同深度的样品之间粒径大小相似,堆存时间不同的样品间pH值相差不大,样品的可溶性盐含量均比较小,粉煤灰样品对氮磷的吸附行为以物理吸附为主。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室温下4种粉煤灰样品对营养元素氮磷吸附平衡的时间大致相同,其中对氮吸附平衡的时间是5h,对磷吸附平衡的时间是24h,一级动力学方程能够较好的描述粉煤灰样品对营养元素氮磷的吸附动力学过程。显着差异性分析表明,平衡时间基本不受堆存时间和粒径的影响,而粒径直接影响着氮磷吸附量;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能够比Freundlich吸附模型更好描述4种粉煤灰样品对氮磷吸附特征,且理论饱和吸附量最大的是采集的堆存1年位于表层的粉煤灰样品;显着差异性分析表明,粒径和电导率影响着样品对氮磷的吸附量。资料显示,粉煤灰具有良好的持水能力和供肥能力;通过复垦质量体系评价了高皇老灰场复垦效果,结果表明,老灰场复垦质量综合指数为1.441,复垦效果一般,需要复垦项目仍需要进行改善。
吴传明[6](2009)在《水介质长期作用下的粉煤灰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水介质长期作用的低钙湿态粉煤灰是我国及世界范围内大量长期堆存于灰场、资源化利用严重滞后的燃煤固体废弃物,有关低钙湿灰资源化利用的研究结果较多,主要是将其用于道路路基稳定、建筑制品生产及活性激发,但对粉煤灰与水长期接触后基本性能变化研究奇缺。对湿灰性能变化的研究,有利于燃煤电厂可持续发展,更有利于环境保护。针对现有研究方法中,无法获得水介质作用前后同批次粉煤灰,从而难以反映水介质长期作用过程对粉煤灰性能影响的研究难点,本文通过实验室模拟制备低钙湿灰的方法,对比研究了粉煤灰性能随与水接触时间长短的变化规律。试验采用仪器分析及粉煤灰用做掺合料时性能测试方法,对长龄期(5年)与水介质作用粉煤灰的性能及其变化进行分析,并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低钙湿灰长期与水接触发生一定程度的自水化反应,颗粒被水化产物所覆盖而变得粗化,进而使粉煤灰早期矿物减水作用明显降低,需水量比降低约10%,但仍可满足作为一般混凝土掺合料时的需水性要求。粉煤灰与水接触后其体积稳定性得到改善,但自水化过程也导致了粉煤灰烧失量增加;2)低钙粉煤灰长时间与水接触后,其基本矿物组成及其晶体结晶度大小基本无变化;长时间(最长为3年)与水介质作用的低钙粉煤灰,大部分颗粒仍保持原有形态,但少数颗粒表面出现侵蚀现象,具体表现为粉煤灰颗粒内部晶态颗粒逐渐暴露,颗粒外部外形规则的晶体受水侵蚀后颗粒尺寸变小,氧化钙含量决定了粉煤灰与水作用过程中形态发生变化的大小;3)湿灰活性在与水作用前5个月内下降明显,降低值可达5%以上,但不超过10%,后期活性降幅较小。粉煤灰与水接触后,其早期水化速度降低,后期水化速度加快。湿灰体系呈碱性,在与水介质作用前几天碱性增加迅猛,随后呈现缓慢降低趋势,氧化钙含量越高,后期碱性降速越大;4)较高的环境温度(95℃)在加快粉煤灰自水化同时,又有激发粉煤灰活性的作用,但粉煤灰活性整体仍表现为降低的趋势;排灰介质成分、酸碱性、静态/动态浸泡方式对湿灰活性影响不明显。细度对粉煤灰与水作用早期的活性影响较小,但导致其后期活性下降明显;氧化钙含量越高,粉煤灰活性下降速度和幅度也越大; 5)虽然低钙湿灰用于混凝土时矿物减水作用同原状干灰相比,有明显降低,但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得到改善。掺加长期与水介质作用的湿灰的新拌混凝土泌水性及其与外加剂的适应性同掺加原状干灰新拌混凝土无明显差异;6)用长期与水介质作用的粉煤灰拌制的混凝土强度早期明显降低,后期降幅趋缓:掺加与水介质作用5个月粉煤灰混凝土强度抗压强度比下降约5%,掺加30%的与水介质作用时间为36个月粉煤灰,其混凝土抗压强度比仍可达到75%;掺加与水介质作用时间为5年粉煤灰混凝土28d抗压强度比与掺加湿排36个月粉煤灰混凝土几近一致。长期湿排粉煤灰硬化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结果表明,其耐久性发展趋势与原状干灰类似。本文研究结果说明长期与水介质作用的低钙湿排粉煤灰,虽然使得混凝土大部分性能降低,但仍可满足作为水泥混凝土掺合料时的性能要求。
陈旭,刘延泉,葛建宏[7](2009)在《基于PLC控制的干排灰系统改造》文中研究表明针对石家庄某电厂原排灰系统中部分水力排灰用水量大、能耗高等问题,对除灰系统进行了基于PLC控制的干排灰技术改造。通过改造后的排灰系统目前已经投产,经验证确认排灰效率和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提高,同时节约了生产用水,提高了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减轻了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张苏[8](2009)在《大型火力发电厂锅炉干排渣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详细阐述了大型火电站干排渣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干排渣技术的系统原理和技术特点,论证了干排渣技术应用于伊敏电厂,进行技术改造的必要性和技术经济性。对干排渣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计算,提出了最佳运行参数,分析了干排渣系统改造对锅炉效率造成的影响。对伊敏电厂排渣系统进行了干排渣技术改造,且进行了现场试验,获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运行参数和技术数据,通过现场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论文对干排渣技术的研究和实际应用对于我国大型火电机组进行干排渣系统的设计、改造、运行及技术创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践经验。
朱勋杰[9](2007)在《齐鲁石化热电厂洋浒崖灰场扬尘控制技术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收集了有关粉煤灰综合处理与利用方面的详细文献,并对齐鲁石化公司热电厂粉煤灰产生与综合利用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统计,同时对洋浒崖灰场扬尘进行了为期3年的系统监测,并对扬尘污染现状与趋势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发现随着齐鲁石化公司热电厂排灰量的不断增加,灰场面积快速增加,使得灰场扬尘污染现象有逐年加剧的趋势。污染的程度取决于灰场附近风力的大小。0-2级风不会产生扬尘。3级风时粉煤灰颗粒主要以滚动或跃动的形式进行风力搬运。当风力达到4级以上时,就能够引起粉煤灰的扬尘污染。从飞灰污染发生的频率上看,发生频率最大的是在3-5级风的天气条件,占83%左右;6-7级风的天气条件占16%左右;而在8级以上的天气条件下粉煤灰污染发生频率低,但污染的强度与范围是最最大、最广的。在此基础上,在室内开展了粉煤灰扬尘与风速、粉煤灰颗粒含水率、灰面化学固化特点、植物覆盖度或用土覆盖度等方面的相关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当风速大于2.5m/s(天气预报预报的风力在3级以上)时,有可能出现扬尘;而当预报的风力在6级以上时,就有可能会产生恶劣扬尘现象,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控制扬尘的方法国内外目前普遍采用浇水防尘法,植物群落防风固尘法、灰面固化法及覆土法等。采用浇水防尘法时,只要使表面一定厚度的粉煤灰颗粒含水率达到85%即可,以节约水资源与污染防治成本。采用植物群落防尘时,在植物生长期群落盖度达到85%时,就能够有效地起到防风固尘作用。采用目前的化学固化剂进行固化,喷施量为80 g(干固形物)/m2就能够达到防止灰面扬尘的目的。采用覆土法时,一般的覆土厚度要达到30cm并要与植物防尘等方法相结合。化学固化法为单项最优控制技术,其次为覆土法。按照目前齐鲁石化热电厂洋浒崖灰场现有防风固尘措施,研究结果认为化学固化法配合现场的树木是最佳的综合防尘技术,具有成本最低,效果最好,施工容易,管理方便等优点。
张美香[10](2007)在《高活性矿物掺合料料浆制备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水泥混凝土工业已成为社会基建中的支柱型产业,随着其生产工艺的改进与优化,尤其是对工业废渣的资源化利用,使这个资源消耗大户在环境保护及经济效益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依托发展绿色建材的国家政策,利用湿排粉煤灰、电石渣及基质胶凝组分(废弃水泥浆体成分之一)制备矿物掺合料料浆,用于配制商品混凝土,一方面可以节省水泥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将工业废渣资源化利用,减少废渣对环境的污染。本论文提出利用湿排粉煤灰、基质胶凝组分和电石渣制备矿物掺合料料浆的方案,设计矿物掺合料料浆的制备工艺,并研究湿磨时间、改性剂对湿排粉煤灰料浆稳定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提出有效的解决途径;通过比较机械活化、化学活化及联合活化对湿排粉煤灰料浆活性激发效果,以得出最佳的活性激发方式;设计了湿排灰复合电石渣料浆、湿排灰复合基质胶凝组分料浆的制备工艺,利用最佳活性激发方式对复合料浆进行活化激发;利用矿物掺合料料浆配制水泥净浆试件,并对其进行强度测试、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以研究矿物掺合料的活化效果和活化机理;对湿排粉煤灰料浆进行了配制混凝土实验,并对其工业化生产进行可行性分析。主要取得以下结论:1、本实验料浆制备参数为:料浆湿磨时最佳球料比是2.5∶1.4;湿排粉煤灰料浆最佳湿磨水固比为0.7,湿磨时间15—30min;湿排粉煤灰与基质胶凝组分的固含量比为70∶30的复合料浆活性效果较佳,其最佳湿磨水固比为1.2,湿磨时间10—20min;湿排粉煤灰与电石渣料浆的固含量比为75∶25的复合料浆活性效果较佳,其最佳湿磨水固比为0.7,湿磨时间10—20min。2、改性剂A和B对改善湿排粉煤灰料浆分散稳定性能和流变性能效果较好,得到了相对粘度为2.1、2h析水率为4.7%、最终析水率为10.7%的湿排粉煤灰料;对料浆实施机械湿磨+改性剂的性能调节方案,可显着改善料浆的流变性能,但不能完全解决料浆的稳定性能问题;对料浆进实施机械湿磨+改性剂+自循环搅拌的性能调节方案,可解决此问题。3、对湿排粉煤灰料浆的活化方式由优到劣依次是:联合活化>机械活化>化学活化;通过分析比较经不同机械湿磨时间对湿灰料浆净浆试件强度,及水化产物的XRD、SEM测试结果,得出机械活化可优化湿排粉煤灰和水泥颗粒群分布之间的匹配,使粉煤灰的填充效应和微集料效应得到充分发挥;随着湿磨时间延长,粉煤灰颗粒表面参与二次水化反应程度提高,并且粉煤灰颗粒与水泥水化产物结合更为紧密。化学改性剂对湿排粉煤灰料浆的活化效果由优到劣依次是:0.92%C>1.5%A>1.5%B。4、通过分析比较掺加经联合活化的复合料浆净浆试件强度,及水化产物的XRD、SEM测试结果,得出了高钙含量的基质胶凝组分和电石渣的掺合料效应较湿排粉煤灰差,但可以为湿排粉煤灰的后期活性激发提供有利条件;化学改性剂对复合料浆的活化效果由优到劣依次是:1.5%A>0.92%C>1.5%D。5、经过联合活化的湿排粉煤灰料浆的活性高于干排灰活性,可应用于实际工程;制备湿排粉煤灰料浆及利用料浆配制混凝土的工艺简单易行,并且能带来良好的社会环境与经济效益,利于其工业化生产。
二、我国干灰干排的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干灰干排的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热电厂锅炉干式除渣改造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改造前的出渣系统 |
2 干排渣改造的实施方案 |
2.1 干排渣改造系统工艺流程图 |
2.2 干排渣改造实施方案 |
3 干排渣改造的技术创新点 |
4 改造后干排渣的运行效果 |
5 干排渣改造后的效益分析 |
5.1 电耗分析 |
5.2 节煤效益分析 |
5.3 干渣综合利用效益分析 |
5.4 安全文明生产效益 |
5.5 社会效益分析 |
6 结语 |
(2)燃煤电厂节水及废水零排放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水资源状况 |
1.1.2 火力发电厂用水需求 |
1.1.3 火力发电厂节水要求 |
1.2 火力发电厂取水量和排水量分析 |
1.2.1 电厂取水量要求 |
1.2.2 锅炉补给水系统 |
1.2.3 冷却水系统 |
1.2.4 脱硫工艺用水系统 |
1.2.5 除灰渣和输煤系统 |
1.2.6 其他用水系统 |
1.3 火力电厂取水水质和排水水质分析 |
1.3.1 取水水质分析 |
1.3.2 排水水质分析 |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2 燃煤电厂水平衡测试及问题诊断 |
2.1 试验目的 |
2.2 水平衡试验 |
2.2.1 试验原则和方法 |
2.2.2 试验过程 |
2.2.3 测试结果 |
2.2.4 测试结果分析 |
2.3 各用水系统问题诊断 |
2.3.1 原水预处理系统 |
2.3.2 除盐水系统 |
2.3.3 循环冷却水系统 |
2.3.4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
2.3.5 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
2.4 小结 |
3 燃煤电厂节水分析及优化 |
3.1 燃煤电厂节水的主要途径 |
3.2 原水预处理系统节水分析及优化 |
3.3 锅炉补给水系统节水分析及优化 |
3.4 凝结水精处理系统节水及优化 |
3.5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节水及优化 |
3.6 循环水系统节水及优化 |
3.6.1 开式循环水系统改造 |
3.6.2 节水量与循环水浓缩倍率的关系 |
3.6.3 循环水药剂筛选试验 |
3.6.4 循环水动态模拟试验 |
3.6.5 循环水动态试验结论 |
3.6.6 循环排污水减量处理 |
3.6.7 循环水系统水务管理 |
3.7 其他系统节水建议 |
3.8 小结 |
4 燃煤电厂废水零排放技术探讨 |
4.1 末端废水水质和水量分析 |
4.1.1 末端废水水质分析 |
4.1.2 末端废水水量分析 |
4.2 末端废水处理技术路线 |
4.2.1 工艺回用 |
4.2.2 浓缩减量 |
4.2.3 固化处理 |
4.3 电厂工艺选择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作者简介 |
(3)王曲电厂废水排放系统改造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废水排放系统改造的意义 |
1.1.2 王曲电厂废水排放系统概述 |
1.1.3 王曲电厂废水排放系统改造的必要性 |
1.1.4 王曲电厂废水排放系统改造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王曲电厂废水排放系统改造应用的背景 |
2.1 概况 |
2.1.1 拟建地点 |
2.1.2 建设规模与预期目标 |
2.1.3 循环水系统及凝汽器材质概况 |
2.2 水质、水量资料 |
2.2.1 目前电厂水源主要水质指标 |
2.2.2 水量资料 |
2.3 电厂现有水处理系统描述 |
2.3.1 供水系统 |
2.3.2 锅炉补给水系统 |
2.3.3 循环水系统 |
2.3.4 除灰渣系统 |
2.3.5 脱硫用水系统 |
2.3.6 生活用水系统 |
2.3.7 废水处理及回用水系统 |
2.4 工程建设 |
2.4.1 电厂总体布置 |
2.4.2 交通运输 |
2.4.3 工程外部接口 |
2.4.4 工程建设条件 |
2.4.5 工程拟建设场地 |
2.4.6 工程预留接口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工艺方案设计及比较 |
3.1 主要用水系统现状 |
3.1.1 水质水量 |
3.1.2 主要用水系统现状 |
3.1.3 废水综合治理前水量平衡情况 |
3.1.4 全厂产生的废、废水量 |
3.1.5 全厂可以消耗废水的系统一览 |
3.2 工艺技术方案关键点 |
3.3 工艺方案选择原则 |
3.4 技术路线 |
3.5 工艺技术方案 |
3.5.1 全厂废水“零排放”改造预期目标 |
3.5.2 技术方案设计及比较 |
3.5.3 含煤废水系统改造 |
3.5.4 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
3.5.5 其它系统改造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废水排放系统改造工程方案 |
4.1 循环排污水处理改造项目 |
4.1.1 工艺设计说明 |
4.1.2 构筑物及设备材料 |
4.2 含煤废水处理改造项目 |
4.2.1 工艺设计说明 |
4.2.2 构筑物及设备材料 |
4.3 脱硫废水处理改造项目 |
4.3.1 工艺设计说明 |
4.3.2 构筑物及设备材料 |
4.4 其它系统改造 |
4.5 土建项目设计 |
4.5.1 概况 |
4.5.2 设计原则 |
4.5.3 总体布置方案 |
4.6 供电项目设计 |
4.6.1 设计范围 |
4.6.2 供电系统要求 |
4.6.3 控制方式 |
4.6.4 电气设备配电 |
4.6.5 电气设备的控制 |
4.6.6 电气设备的保护 |
4.6.7 所需电气设备 |
4.6.8 照明 |
4.6.9 检修电源 |
4.6.10 接地系统设计 |
4.7 节能与节水项目设计 |
4.7.1 节能措施 |
4.7.2 节水措施 |
4.8 环境保护和安全措施 |
4.8.1 环境保护 |
4.8.2 安全防护 |
4.8.3 安全施工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投资估算和经济性评价 |
5.1 投资估算 |
5.1.1 投资估算说明 |
5.1.2 应用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
5.2 运行成本 |
5.2.1 循环排污水处理系统运行成本 |
5.2.2 脱硫废水处理系统运行成本分析 |
5.3 经济性评价 |
5.3.1 节约地表水 |
5.3.2 减少排污废水 |
5.3.3 经济效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高灰熔点煤两段供氧气化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大型气流床气化技术进展 |
1.2.1 国外气流床气化技术 |
1.2.2 国内气流床气化技术 |
1.2.3 现有大型气流床气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
1.3 气化反应动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
1.3.1 煤焦气化的主要反应 |
1.3.2 煤焦气化反应研究方法及影响因素 |
1.3.3 煤焦气化反应性的表征及反应动力学模型 |
1.3.4 现有煤焦反应动力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气流床气化数学模拟研究现状 |
1.4.1 平衡模型 |
1.4.2 动力学模型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灰熔点煤焦加压气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
2.1 引言 |
2.2 高灰熔点煤焦加压气化反应实验 |
2.2.1 高灰熔点煤焦制备实验系统 |
2.2.2 高灰熔点煤焦加压热重实验系统 |
2.2.3 高灰熔点煤焦加压热重实验流程 |
2.2.4 高灰熔点煤焦加压热重实验工况 |
2.3 高灰熔点煤焦加压气化反应动力学模型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高压条件下高灰熔点煤焦-H2O/CO2 气化反应参数与模型 |
2.4.2 高压条件下高灰熔点煤焦-H2O/CO2 气化反应分析与模型验证 |
2.4.3 高温条件下反应动力学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煤浆两段供氧干排渣气流床气化实验及模拟 |
3.1 引言 |
3.2 一维动力学模型 |
3.2.1 水煤浆两段供氧干排渣气流床气化机理 |
3.2.2 两段供氧干排渣气流床气化炉一维模型 |
3.2.3 挥发分析出模型 |
3.2.4 气固非均相反应模型 |
3.2.5 气相反应模型 |
3.2.6 固体的停留时间 |
3.3 水煤浆两段供氧干排渣气流床气化实验台 |
3.3.1 水煤浆两段供氧干排渣气流床气化实验系统 |
3.3.2 两段供氧干排渣气流床气化实验步骤 |
3.3.3 水煤浆两段供氧干排渣气流床气化实验工况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温度分布 |
3.4.2 合成气组分 |
3.4.3 合成气组分差值比较 |
3.4.4 碳转化率及有效合成气分数 |
3.4.5 停留时间 |
3.4.6 最优反应工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干煤粉两段供氧干排渣气流床气化实验及模拟 |
4.1 引言 |
4.2 干煤粉两段供氧干排渣气流床气化实验台几何模型 |
4.2.1 干煤粉两段供氧干排渣气流床气化实验台几何模型建立 |
4.2.2 干煤粉两段供氧干排渣气流床气化炉燃烧室几何模型网格划分 |
4.2.3 边界条件 |
4.3 干煤粉两段供氧干排渣气流床气化数学模型 |
4.3.1 气相湍流流动模型 |
4.3.2 离散相控制方程 |
4.3.3 传热模型 |
4.3.4 辐射模型 |
4.3.5 煤颗粒挥发分析出及焦炭燃烧模型 |
4.4 干煤粉两段供氧干排渣气流床气化实验台 |
4.4.1 干煤粉两段供氧干排渣气流床气化实验系统 |
4.4.2 干煤粉两段供氧干排渣气流床气化实验步骤 |
4.4.3 干煤粉两段供氧干排渣气流床气化实验工况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温度分布 |
4.5.2 合成气组分 |
4.5.3 碳转化率 |
4.5.4 数值模拟 |
4.6 干煤粉与水煤浆两段供氧气流床气化实验对比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840t/d两段供氧干排渣加压气流床气化技术工艺设计 |
5.1 引言 |
5.2 两段供氧干排渣加压气流床气化炉计算过程及工况 |
5.2.1 两段供氧干排渣加压气流床气化计算过程 |
5.2.2 两段供氧干排渣加压气流床气化计算工况 |
5.3 两段供氧干排渣加压气流床气化炉计算结果及分析 |
5.3.1 温度分布 |
5.3.2 合成气组分 |
5.3.3 有效合成气成分和碳转化率 |
5.3.4 有效合成气成分气量 |
5.4 两段供氧干排渣加压气流床气化技术工艺设计 |
5.4.1 炉型结构 |
5.4.2 工艺操作条件 |
5.4.3 工艺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 |
(5)对不同堆存条件粉煤灰的氮磷吸附特征研究 ——以淮南高皇灰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2 粉煤灰概述 |
1.2.1 粉煤灰产生及分类 |
1.2.2 自然堆存状态的粉煤灰对环境的影响 |
1.3 不同排放方式及风化对粉煤灰性质的影响 |
1.3.1 干排对粉煤灰性质的影响 |
1.3.2 湿排对粉煤灰性质的影响 |
1.3.3 风化对于粉煤灰性质的影响 |
1.4 粉煤灰在农业方面利用的研究现状 |
1.4.1 粉煤灰作为土壤改良剂 |
1.4.2 粉煤灰制作肥料 |
1.4.3 土地复垦 |
1.5 粉煤灰吸附性研究现状 |
1.6 技术路线 |
2 场地粉煤灰堆存条件及主要理化指标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位置 |
2.1.2 研究区气候特征 |
2.2 样品采集 |
2.3 样品主要理化指标的测定 |
2.3.1 实验方法 |
2.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 不同堆存条件粉煤灰的氮磷吸附动力学研究 |
3.1 实验方法 |
3.1.1 氮吸附动力学实验方法 |
3.1.2 磷吸附动力学实验方法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氮吸附动力学特征研究 |
3.2.2 磷吸附动力学特征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4 不同堆存条件粉煤灰的氮磷等温吸附研究 |
4.1 氮等温吸附研究 |
4.1.1 实验方法 |
4.1.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 磷等温吸附研究 |
4.2.1 实验方法 |
4.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 粉煤灰氮磷吸附特征与其理化参数相关性分析 |
4.3.1 粉煤灰吸附氨氮特征与其理化参数的相关关系 |
4.3.2 粉煤灰吸附磷特征与其理化参数的相关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土地复垦目标的储灰场复垦效益分析评价 |
5.1 前言 |
5.2 复垦利用研究进展 |
5.2.1 粉煤灰重构土壤的持水能力 |
5.2.2 粉煤灰重构土壤对植物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 |
5.3 储灰场复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5.3.1 复垦灰场生产力评价 |
5.3.2 复垦灰场环境效应评价 |
5.3.3 复垦灰场美学评价 |
5.4 灰场复垦质量综合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水介质长期作用下的粉煤灰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燃煤副产物—粉煤灰的形成 |
1.1.1 煤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
1.1.2 粉煤灰的产生与排放 |
1.2 粉煤灰的危害 |
1.3 粉煤灰建材资源化研究与应用 |
1.4 水介质长期作用下的粉煤灰研究及利用现状 |
1.4.1 道路工程 |
1.4.2 水泥、混凝土掺合料 |
1.4.3 建材制品 |
1.4.4 环境改造 |
1.4.5 粉煤灰优选 |
1.5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目的 |
1.6 本论文主要研究的问题及研究思路 |
2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1.1 粉煤灰 |
2.1.2 水泥 |
2.1.3 砂 |
2.1.4 石子 |
2.1.5 水 |
2.1.6 外加剂 |
2.1.7 化学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水介质作用粉煤灰制备 |
2.2.2 粉煤灰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试验 |
2.2.3 粉煤灰水化特性测定 |
2.2.4 胶砂抗压强度比试验 |
2.2.5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件成型养护 |
2.2.6 新拌混凝土性能试验 |
2.2.7 硬化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 |
2.2.8 混凝土耐久性试验 |
2.2.9 微观试验 |
3 水介质长期作用下粉煤灰基本物理性能变化研究 |
3.1 细度及粒度分布 |
3.2 需水性 |
3.3 体积安定性 |
3.4 堆积密度 |
3.5 粉煤灰烧失量 |
3.6 本章小结 |
4 水介质长期作用下粉煤灰微观特性 |
4.1 矿物组成 |
4.1.1 低钙粉煤灰 |
4.1.2 高钙湿煤灰 |
4.2 水介质长期作用下的粉煤灰形貌及微区成分分析 |
4.2.1 低钙粉煤灰 |
4.2.2 高钙粉煤灰 |
4.3 粉煤灰热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水介质长期作用下的粉煤灰活性及其水化特性 |
5.1 粉煤灰活性 |
5.2 活性影响因素 |
5.2.1 内部因素 |
5.2.2 外部因素 |
5.3 水介质长期作用下的粉煤灰水化特性 |
5.3.1 粉煤灰-水体系 |
5.3.2 粉煤灰-Ca(OH)2-H20 体系 |
5.3.3 粉煤灰-水泥体系 |
5.4 本章小结 |
6 水介质长期作用下的粉煤灰用于混凝土的性能 |
6.1 粉煤灰含水率 |
6.2 掺加水介质长期作用的粉煤灰混凝土的工作性 |
6.2.1 流动性 |
6.2.2 坍落度经时损失 |
6.2.3 混凝土泌水性 |
6.2.4 粉煤灰与外加剂的适应性 |
6.3 混凝土力学性能 |
6.4 水介质长期作用下的粉煤灰拌制混凝土耐久性 |
6.4.1 混凝土抗渗性 |
6.4.2 混凝土抗碳化性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8)大型火力发电厂锅炉干排渣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气力输送技术的发展趋势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干排渣技术简介 |
2.1 干排渣技术的工作原理 |
2.1.1 工作原理 |
2.1.2 系统组成 |
2.2 华能伊敏电厂排渣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3 干排渣改造的必要性 |
第三章 干排渣系统设计计算 |
3.1 计算说明 |
3.2 系统参数计算 |
3.3 实际运行参数 |
3.4 小结 |
第四章 干排渣改造对锅炉效率的影响 |
4.1 锅炉效率计算 |
4.2 修正计算 |
4.3 计算结果 |
4.4 小结 |
第五章 现场实验 |
5.1 系统组成 |
5.2 干排渣系统对锅炉运行的影响 |
5.3 干式排渣原理与系统 |
5.4 伊敏电厂气力排渣系统现场试验 |
5.5 伊敏电厂干式排渣系统改造指导意义 |
5.6 干排渣改造后性能与经济效益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9)齐鲁石化热电厂洋浒崖灰场扬尘控制技术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粉煤灰的来源 |
1.2 粉煤灰的理化性质 |
1.3 粉煤灰的生态环境危害 |
1.4 粉煤灰扬尘污染的控制技术现状 |
1.4.1 覆土法 |
1.4.2 水湿法 |
1.4.3 化学固化法 |
1.4.4 植树法 |
1.4.5 其他方法 |
1.5 齐鲁石化热电厂粉煤灰灰场特征 |
1.5.1 洋浒崖灰场环境特征 |
1.5.2 粉煤灰年净排放量 |
1.5.3 洋浒崖粉煤灰场环境污染特征 |
1.6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扬尘污染监控点布置与采样方法 |
2.1.1 扬尘污染监控点布置 |
2.1.2 扬尘采样方法 |
2.2 粉煤灰吹扬动力学实验方法 |
2.2.1 实验装置及其主要构件 |
2.2.2 干灰吹扬实验方法 |
2.2.3 浇水量对吹扬过程的影响实验 |
2.2.4 植物群落特征对吹扬过程的影响实验 |
2.2.5 化学固化对吹扬过程的影响实验 |
2.2.6 覆土法对吹扬过程的影响实验 |
2.3 测试指标与方法 |
2.3.1 扬尘量 |
2.3.2 含水率 |
2.3.3 粉煤灰粒级分析 |
2.3.4 环境湿度分析 |
2.4 工程实施方案优选方法 |
2.5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5.1 实验仪器 |
2.5.2 实验试剂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粉煤灰场扬尘污染现状评价 |
3.1.1 灰场扬尘发生的季节特征 |
3.1.2 灰场扬尘污染的空间特征 |
3.1.3 不同区域扬尘颗粒理化性质差异 |
3.2 干灰扬尘量与风速的关系 |
3.3 含水率对灰场扬尘量的影响规律 |
3.4 植物群落特征对灰场扬尘的影响规律 |
3.5 化学固化对灰场扬尘的影响规律 |
3.6 覆土对灰场扬尘量的影响规律 |
3.7 洋浒崖灰场扬尘控制技术最优化 |
3.7.1 各种控制方法的技术、经济分析 |
3.7.2 控制技术方法的最优选择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10)高活性矿物掺合料料浆制备及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矿物掺合料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
1.2.1 矿物掺合料研究历史 |
1.2.2 矿物掺合料研究现状 |
1.3 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
1.3.1 研究背景 |
1.3.2 研究意义 |
1.4 本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关键问题 |
第二章 原材料与实验方法 |
2.1 主要原材料及性质 |
2.1.1 水泥 |
2.1.2 工业废渣 |
2.1.3 化学外加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水泥基本性能实验 |
2.2.2 掺合料料浆基本性能实验 |
2.2.3 水化机理及微观测试方法 |
2.2.4 净浆试件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
2.2.5 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工作性能 |
第三章 湿排粉煤灰料浆制备及性能调节 |
3.1 湿磨机械简介 |
3.2 湿磨实验参数确定 |
3.2.1 湿磨球料比的确定 |
3.2.2 湿磨掺合料水固比的确定 |
3.3 湿排粉煤灰料浆制备工艺设计 |
3.4 湿排粉煤灰料浆的分散稳定性及流变性能调节 |
3.4.1 分散稳定性能表征方法及影响因素 |
3.4.2 流变性能表征方法及影响因素 |
3.4.3 湿磨时间对湿排粉煤灰料浆分散稳定性及流变性能影响 |
3.4.4 改性剂对湿排粉煤灰料浆分散稳定性及流变性能影响 |
3.4.5 自循环搅拌对料浆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湿排粉煤灰高活性化研究 |
4.1 机械湿磨对湿排粉煤灰活性的影响 |
4.1.1 机械湿磨对净浆试件强度的影响 |
4.1.2 机械激发对粉煤灰水化程度影响 |
4.2 化学激发对湿排粉煤灰活性的影响 |
4.3 机械与化学联合激发对粉煤灰活性的影响 |
4.3.1 机械和化学联合激发对净浆试件强度影响 |
4.3.2 机械和化学联合激发对粉煤灰水化程度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湿排粉煤灰复合其它工业废渣高活性化研究 |
5.1 湿排粉煤灰复合基质胶凝组分活性激发 |
5.1.1 料浆制备工艺及实验方案设计 |
5.1.2 活性激发机理研究 |
5.2 湿排粉煤灰复合电石渣活性激发 |
5.2.1 料浆制备工艺及实验方案设计 |
5.2.2 活性激发机理研究 |
5.3 小结 |
第六章 高活性矿物掺合料料浆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
6.1 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工作性 |
6.1.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工作性能 |
6.1.2 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 |
6.2 湿排粉煤灰料浆工业化生产可行性分析 |
6.2.1 料浆制备生产工艺 |
6.2.2 料浆制备混凝土工艺路线 |
6.2.3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1. 利用工业废弃物制备矿物掺合料料浆 |
2. 矿物掺合料料浆的制备工艺 |
3. 湿排粉煤灰料浆机械及化学活化研究 |
4. 湿排粉煤灰复合电石渣、基质胶凝组分料浆机械及化学活化研究 |
5. 湿排粉煤灰料浆的实际应用效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和申请专利 |
附录二: 硕士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附录三: 硕士期间获奖情况 |
致谢 |
四、我国干灰干排的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热电厂锅炉干式除渣改造效益分析[J]. 宋波,贾丕建,孙启超,邢学荣,贾旺霖. 能源研究与利用, 2021(04)
- [2]燃煤电厂节水及废水零排放探讨[D]. 张建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王曲电厂废水排放系统改造研究与应用[D]. 刘登收. 华北电力大学, 2018(01)
- [4]高灰熔点煤两段供氧气化基础研究[D]. 安海泉.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5]对不同堆存条件粉煤灰的氮磷吸附特征研究 ——以淮南高皇灰场为例[D]. 沈昊男. 安徽理工大学, 2015(07)
- [6]水介质长期作用下的粉煤灰性能研究[D]. 吴传明. 重庆大学, 2009(12)
- [7]基于PLC控制的干排灰系统改造[J]. 陈旭,刘延泉,葛建宏. 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 2009(01)
- [8]大型火力发电厂锅炉干排渣技术研究[D]. 张苏.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9(10)
- [9]齐鲁石化热电厂洋浒崖灰场扬尘控制技术及优化研究[D]. 朱勋杰. 苏州大学, 2007(11)
- [10]高活性矿物掺合料料浆制备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 张美香. 武汉理工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