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CAI软件制作(论文文献综述)
曹斌华[1](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李贵,蓬辉,王兴东,邹光明[2](2020)在《数字智能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方法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一项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在机械类专业的教学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为顺利过渡到专业实践奠定基础。基于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理念,融合数字化与智能化设计技术,提出以面向数字化智能化设计为核心的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新方法。将三维设计软件引入到课程设计中,建立完全集成设计标准和规范的课程设计所需机械零件的参数化三维模型,并按照课程设计流程开发交互式可视化的智能设计软件,为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提供平台支撑,实现了设计方案快速模型化的设计效果。该平台可有效提高课程设计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宏观思维和创新能力,以达到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进一步适应当前机械制造企业对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高端人才的需求。
教育部[3](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4](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表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张魏[5](2020)在《面向轻工装备领域创新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轻工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领域,近年来发展迅速,不断提升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随着轻工业的快速发展,对轻工装备的创新制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轻工装备领域仍面临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经济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所需的轻工装备大多还依赖进口。当前,造成我国轻工装备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一方面是轻工装备领域知识复杂,缺乏系统规范的知识表示,设计者很难获取准确全面的领域知识;另一方面是产品设计水平相对较低,特别是缺乏针对轻工装备领域的创新设计方法和手段。基于本体的知识表达形式能够将复杂的轻工装备领域知识准确、全面地表示,便于知识的共享和重用;此外,TRIZ(发明问题解决原理)作为一种多学科融合的创新设计理论,在国内外应用广泛,其中的科学效应是以大量不同领域、不同范围的创新实例为基础的快速创新方法,科学地促进TRIZ理论的应用是实现领域创新设计的关键。因此,本文在研究基于本体的轻工装备领域知识表达和基于科学效应的深度知识库构建及应用的基础上,开发了面向轻工装备领域的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原型系统。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和成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改进七步法构建了轻工装备领域本体知识库。通过对本体理论进行研究,改进本体构建方法,提出基于改进七步法的轻工装备领域本体知识库构建模型,以轻工装备领域知识为基础,重点以皮革装备领域的皮革产品、加工工艺、加工设备和设备功能等知识为研究对象,运用protege工具和OWL语言构建轻工装备领域本体知识库,实现了对复杂轻工装备领域知识的表达和存储。(2)从深度知识获取、重组和应用的角度对TRIZ理论中的科学效应进行了研究。建立深度知识词典和基于科学效应库的深度知识挖掘模型,实现对科学效应知识的获取;基于FE模型构建深度知识库,实现对科学效应知识的重组;创建基于科学效应库和情景分解法的创新设计模型实现对深度知识的应用。(3)构建了面向轻工装备领域的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软件原型系统。以轻工装备领域知识库和深度知识库为基础,基于用SQL Server 2005数据库和C#编程等技术,设计并实现了面向轻工准备领域的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原型系统。该系统包含理论介绍模块、轻工装备领域知识库模块、科学效应深度知识库模块,能够为设计者提供支持轻工装备创新设计的领域知识和科学效应深度知识,提高创新设计的效率。(4)软件系统的实例验证。以皮革装备领域的皮革转鼓创新设计为例,利用面向轻工装备领域的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原型系统,对现有皮革转鼓湿加工过程中鞣剂利用不充分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获得了一种皮革真空转鼓,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实现了对现有转鼓的创新设计。同时,将该创新实例添加入系统中,验证了本系统对于解决轻工装备领域创新设计技术难题的合理性和实用性。综上,本文的研究内容有效地解决了轻工装备领域知识有待完善、创新方法和手段不足,TRTZ理论面向领域应用难的问题,为开展轻工装备领域创新设计提供了研究思路。
李勇成[6](2012)在《过程控制CAI软件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表明“过程控制”是自动化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之一,是自动化专业学生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的必备课程。作为自动化领域的专业人才,学好这门课程尤为重要。但由于该课程理论知识涉及面广,不易掌握;实践性强,但受实验设备和实验室场地的限制,实验效果往往不太理想。因此,充分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研发一套过程控制CAI软件,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根据现有CAI软件的特点,结合湖南省某高校过程控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实际需求和人才培养需要,设计开发了一套过程控制CAI软件。该软件包括理论教学CAI子软件和实践教学子软件两部分。理论教学CAI子软件采用Authorware作为开发工具,图标流程线编程,进行了片头片尾界面,主界面,章节界面等各种界面设计,实现了文字浏览,视频播放,PPT播放,习题测试交互,登录,数据库修改等功能。软件按课程章节呈现知识点,对各章重点进行分析,采用文字、图像、视频等手段,有助于学生理解消化所学的理论知识。软件设计了习题测试互动功能,能够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我测试,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点,通过友好易用的软件界面,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反馈,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提高。采用Matlab GUI软件开发了实践教学CAI子软件,绘制设计了目录主界面、对象特性测试实验界面、PID参数整定实验界面、控制系统分析、Simulink仿真等图形界面,编写了相关M程序;利用Matlab强大的运算功能,开发了过程控制系统性能分析,液位控制仿真实验功能;通过控件的应用,实现了实验签到功能,实验数据保存打印功能;编写了与组态王的通讯接口程序,实现了CAI软件对实验设备运行参数的读取和控制,将CAI软件与实验设备有效结合,使理论学习、仿真分析、实际验证融为一体,提高了实验效率和实践教学质量。对本文所开发的过程控制CAI软件进行测试表明,该软件操作简便、交互良好、运行可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良好的维护和管理功能。该软件已在湖南某高校高级过程控制实验室投入使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师生好评。
张继红[7](2008)在《教学型大学工科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湖南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案例研究》文中指出实践教学是工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在教学型大学工科人才培养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是教学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目前,国内大学实践教学存在诸多的问题,对实践教学研究显得比较重要。而针对教学型大学本科实践教学模式进行的研究十分匮乏,因此,该研究具有创新性和现实意义。“模式”是对某一事项或实体的内在机械设计与外部联系的直观和简洁的描述,是对相对简单状况所做的象征性合乎逻辑的设想。作为结构化的、简约化的表达方式,模式涉及到目标、策略、方法和评价及它们的有机整合。实践教学模式是对实践教学的要素结构和时空序列的系统概括。本研究以湖南工业大学机械设计专业“模块化+个性化”实践教学模式为例进行个案分析,简述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目的和内容,选取正确的研究方法,安排有序的研究过程,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文章对湖南工业大学机械设计专业的发展历史,对机械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发展的各个阶段特点及构建“模块化+个性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形成过程进行了论述。深入分析了“模块化+个性化”实践教学模式的目标定位、实施方式、运行保障三个方面的内容,总结了该模式的特征及该模式实施所取得的实践效果。指出了“模块化+个性化”实践教学模式对我国其他教学型大学工科实践教学改革的指导意义。强调加强实践教学是教学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并呼吁大家,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加强和改进我国教学型大学本科实践教学,以期为我国教学型大学加强本科建设、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尽绵薄之力。
汪永明[8](2007)在《机床典型结构和传动系统CAI软件开发》文中研究表明机床典型结构的工作原理和传动系统比较复杂抽象,教师讲解起来枯燥呆板,学生学起来较难,教学效果较差。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开发机床典型结构与传动系统CAI软件的总体结构,并讨论了CAI开发的流程和相关技术方法,最后以CA6140车床的主运动传动链CAI模块为例,介绍如何利用Flash软件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和声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CA6140机床传动系统的动态演示效果。该CAI软件可以提供丰富的立体直观效果,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彭亮[9](2007)在《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欧洲工业革命后西方设计教育的发展历史和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轨迹为研究背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纵向和横向地比较了中西方设计在教育模式和设计教育专业课程方面的差异,针对中国家具设计教育严重滞后于家具制造产业发展这一难题,提出了构建“中国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范例,填补了国内在设计教育相关理论和实务研究的空白。论文共分为七个章节,以理论阐述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系统地论证了通过设计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升我国家具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意义、方法和策略。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针对中国家具产业背景、设计教育背景、研究方法和选题意义作了简要和整体的阐述,初步提出研究方法和框架,并对国际与国内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二章重点对150年来西方家具设计教育的历史、着名设计大学家具设计专业的个案、设计教育与家具企业的互动机制经典案例进行系统的分析。第三章主要围绕中国大陆家具设计教育的历史、中国台湾地区的家具设计教育的历史、中国香港地区设计教育的历史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第四章通过从8个方面进行分类比较,找出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的差异,从而有的放矢地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先进设计教育的长处,弥补我国设计教育的不足。第五章主要是通过对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在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与教学案例进行深入的剖析,重点对中西方当代高等设计教育的4种类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大学、理工大学设计专业中家具设计专业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比较,从专科、本科、研究生(硕士)3个学历层次培养入手,力求对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在专业课程方面进行归纳、解剖和梳理,从而为中国家具设计教育在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方面提供借鉴的范例和思路。第六章围绕中国当代设计教育在学习西方设计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的研究与实践,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育模式与课程改革实践作为个案进行剖析。第七章是本文的结论,从对西方设计教育模式的再认识、建立高等设计教育与家具制造产业的互动机制、探索现代中国家具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对中国家具设计教育与家具产业的未来展望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初步提出构建中国家具设计教育体系的理论框架。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纵向与横向的比较研究,将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实地考察学习与网络文献检索相结合、区域研究与具体案例分析相结合,力求从中找到一条适合当代中国家具设计教育的发展道路,探索一种能与中国现代家具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家具设计教育模式,为未来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参照的实践范例。
陈晓慧[10](2005)在《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立场,以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关系为视角,兼容了多种文化学说与传播学理论、媒介理论,对信息化教育这一崭新的教育实践系统工程进行了全方位的审视,系统揭示教育信息化文化实践的各个方面的表现及影响,对教育信息化研究首次实现了文化学定义上的探讨。教育信息化即是信息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又是信息时代教育改革的必然成果,作为一个崭新的教育文化实践,它包含的意义是什么,影响是什么,表现在哪里,与其它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本论文从文化学意义上进行了全面的探讨。论文共分为八章。导言部分详细地介绍了本论文选题的定义,说出了关于文化、教育文化、教育与文化之间关系等几个必要的解释。第一章:通过对教育信息化与当代教育变革的关系出发,系统介绍了信息与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信息技术对当代教育改革的影响、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界定以及世界各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给出了完整的教育信息化概述。第二章:通过对20世纪文化思潮进行回顾,提供了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文化碰撞问题,进而进一步指出了教育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功能。这些文化的某些方面在信息化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有着不同程度和范围的表现。第三章:网络及网络社会,作为信息时代的文化特征之一,对当前教育起着重要影响。它所提供的文化范式是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它应用到教育中之间产生了网络教育这一新的教育形式,这种新的教育形式也是一种新的教育文化实践,它所产生的教育影响,特别是教师角色问题应为本章讨论的主要问题。第四章: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实践活动,文化传播的形式和效果是必须要面对的。本章从文化传播的意义、历史、媒介与文化学、信息时代的媒介文化及其网络传播模式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从而揭示教育信息化与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第五章:信息化课程文化是信息环境下教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传播的内容及文化实践过程。在信息化教育文化实践中课程的意义及基本精神,信息化课程的价值取向以及课程表现形式是本章的基本论述内容。第六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化课程文化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开展的关键领域。本章从教育整合理论出发,揭示了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目标、意义。提供了若干课程整合模式,揭示了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各育的关系。第七章:人际交往,是人们文化实践的主要活动方式之一。因此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人际交往特征及影响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章从交往过程与文化传播、交往方式与教育文化、信息化教育中的交往活动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八章:由于本论文中对文化进行了广义的界定,因此教育文化中既包含了物质要
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CAI软件制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CAI软件制作(论文提纲范文)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数字智能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方法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以数字化设计为核心的课程设计实践教学 |
2 数字化智能化课程设计软件平台开发 |
2.1 课程设计机械零部件全参数化设计 |
2.2 数字化智能化课程设计软件平台 |
3 基于课程设计系统的应用实例 |
4 结语 |
(4)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5)面向轻工装备领域创新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TRIZ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2 知识库构建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3 TRIZ在我国轻工业领域应用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4 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CAI)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创新设计基本理论 |
2.1 TRIZ理论 |
2.2 科学效应 |
2.2.1 科学效应的概念 |
2.2.2 科学效应链 |
2.3 知识库的定义 |
2.4 知识库构建理论——本体论 |
2.4.1 本体的概念和组成 |
2.4.2 本体构建原则和方法 |
2.4.3 本体描述语言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本体的轻工装备领域知识库的构建 |
3.1 轻工装备领域知识 |
3.2 轻工装备领域知识本体构建方法 |
3.3 轻工装备领域本体知识库的构建 |
3.3.1 抽取轻工装备领域知识核心概念术语 |
3.3.2 确定轻工装备领域知识类和类的层次关系 |
3.3.3 定义轻工装备领域知识类的属性和属性特性 |
3.3.4 创建轻工装备领域知识本体实例 |
3.3.5 本体形式化与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TRIZ效应的深度知识库构建及应用研究 |
4.1 中文专利科学效应深度知识获取的研究 |
4.1.1 深度知识词典的构建 |
4.1.2 基于科学效应库的专利深度知识挖掘过程模型 |
4.2 基于FE模型的深度知识库构建 |
4.3 基于科学效应库与情景分解法的创新设计模型研究 |
4.3.1 情景分解法 |
4.3.2 基于科学效应库与情景分解法的创新设计模型 |
4.3.3 创新设计模型在换刀机械手设计中的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5 面向轻工装备领域的CAI软件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软件系统概述 |
5.2 软件系统体系结构、整体框架和功能模块 |
5.2.1 软件系统体系结构 |
5.2.2 软件系统整体框架和功能模块 |
5.3 软件系统开发中的关键技术 |
5.3.1 数据库开发工具 |
5.3.2 开发语言 |
5.3.3 底层数据库的构建 |
5.4 软件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的展示 |
5.4.1 理论介绍模块 |
5.4.2 轻工装备领域知识库模块 |
5.4.3 科学效应深度知识库模块 |
5.5 本章小结 |
6 软件系统在轻工装备创新设计中的应用 |
6.1 一种皮革真空转鼓的创新设计 |
6.2 皮革真空转鼓创新实例的添加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附录A: 软件系统部分功能程序代码 |
(6)过程控制CAI软件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 CAI 的发展与现状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过程控制 CAI 软件需求分析 |
2.1 需求分析 |
2.1.1 当前存在的问题 |
2.1.2 实验设备介绍 |
2.1.3 用户需求分析 |
2.1.4 功能需求分析 |
2.2 CAI 开发流程 |
2.3 开发平台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过程控制理论教学 CAI 软件设计 |
3.1 总体方案设计 |
3.2 理论教学内容 |
3.3 视频教学内容 |
3.4 Authorware 简介 |
3.5 CAI 软件开发与实现 |
3.5.1 素材准备 |
3.5.2 系统结构设计 |
3.5.3 主程序流程及章模块设计 |
3.5.4 片头设计 |
3.5.5 主界面设计 |
3.5.6 章节模块设计 |
3.5.7 视频播放模块 |
3.5.8 权限管理及登录验证模块 |
3.5.9 管理功能模块 |
3.5.10 习题测试模块 |
3.5.11 PPT 浏览模块 |
3.6 实际应用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过程控制实践教学 CAI 软件设计 |
4.1 设计目的 |
4.2 设计方案 |
4.3 仿真实验内容 |
4.4 软件结构设计 |
4.5 用户图形界面 Matlab GUI 概述 |
4.6 实验界面设计 |
4.6.1 界面设计步骤 |
4.6.2 主界面设计 |
4.6.3 实验界面设计 |
4.7 仿真实验主要算法 |
4.8 CAI 软件与实验硬件的通讯 |
4.8.1 实验设备硬件结构 |
4.8.2 与组态王通讯的实现 |
4.9 实际应用 |
4.10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过程控制 CAI 软件系统测试与应用 |
5.1 测试方法和过程 |
5.1.1 测试环境 |
5.1.2 测试方法 |
5.1.3 测试过程 |
5.2 测试结果 |
5.3 软件实际应用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部分界面及相应源代码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C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7)教学型大学工科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湖南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与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
第五节 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模块化+个性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形成 |
第一节 "能力本位教育"观对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指导 |
一、能力本位教育——一种新的价值观念 |
二、从能力本位出发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
三、构建以"能力本位教育"为指导的实践教学模式 |
第二节 机械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发展的历史沿革 |
一、机械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背景 |
二、"模块化+个性化"实践教学模式形成的三个阶段 |
第三节 "模块化+个性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形成过程分析 |
一、构建新的机械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
二、比较新旧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新型实践教学体系 |
第二章 "模块化+个性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内容 |
第一节 "模块化+个性化"实践教学模式的目标定位 |
一、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是知、德、能、行的统一 |
二、实践教学是"知、德、能、行"统一型人才的培养基石 |
第二节 "模块化+个性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方式 |
一、"模块化+个性化"实践教学模式突出"厚基础"的特点 |
二、"模块化+个性化"实践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
第三节 "模块化+个性化"实践教学模式运行保障 |
一、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
二、抓好"三加强"建设,创造优良的实践教学软硬环境 |
三、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
四、实行实践教学质量考核与评估 |
第三章 "模块化+个性化"实践教学模式的特征和运行效果 |
第一节 "模块化+个性化"实践教学模式的特征 |
第二节 "模块化+个性化"实践教学模式的运行效果 |
一、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 |
二、实践教学与学科、专业建设相结合促进了学科与专业建设 |
三、实践教学与教研、科研相结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
第四章 "模块化+个性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启示和反思 |
第一节 "模块化+个性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启示 |
第二节 "模块化+个性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反思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
致谢 |
(9)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1 论文研究选题的缘起 |
1.1.2 研究的背景 |
1.1.3 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背景及其影响 |
1.1.4 中国家具产业的高速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
1.1.5 制造大国的设计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3.3 研究的框架 |
1.4 国际与国内的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4.1 国际与国内对艺术设计史论的研究现状 |
1.4.2 国际与国内对设计教育的研究现状 |
1.5 论文主题的概念及其形成 |
1.5.1 本研究课题的创新性 |
1.5.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预期研究成果 2 对西方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百年历史发展进程的剖析 |
2.1 现代家具与设计教育模式的概念 |
2.1.1 现代家具的概念 |
2.1.2 艺术设计教育模式的类型 |
2.2 西方艺术设计教育模式的发展历程 |
2.2.1 欧洲工业革命前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 |
2.2.2 欧洲工业革命后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 |
2.2.3 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 |
2.2.4 信息时代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 |
2.3 现代设计教育的先行者 |
2.4.1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西方设计教育从孕育到起步 |
2.3.2 建筑师和设计师是现代设计教育的先行者 |
2.3.3 商行与行会在早期设计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
2.3.4 英国早期设计教育的办学宗旨的模糊与盲目 |
2.3.5 艺术与技术的矛盾——英国早期设计教育的探索 |
2.3.6 设计教育的初步成型——德意志制造联盟与设计教育 |
2.4 世界着名设计大学的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的个案研究 |
2.4.1 从行会培训转变为正规职业技术教育——巴黎布尔学校 |
2.4.2 现代设计教育的奠基者——德国包豪斯学院 |
2.4.3 北欧设计学派的发源地——哥本哈根皇家艺术学院 |
2.4.4 从默默无闻到誉满全球——赫辛基艺术设计大学 |
2.4.5 现代设计教育的新篇章——美国克兰布鲁克艺术学院 |
2.4.6 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新的里程碑——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 |
2.4.7 以建筑学为中心的设计教育模式——米兰理工大学 |
2.4.8 历史悠久的世界顶尖设计大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 |
2.4.9 家具设计本科专业名列英国前茅——伯明翰艺术设计学院 |
2.4.10 注重装饰艺术的法国设计教育——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 |
2.4.11 美国一流的设计大学——罗得岛设计学院 3 对中国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百年历史发展进程的反思 |
3.1 从明式家具高峰逐步走向衰落的中国近代家具 |
3.1.1 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家具设计教育 |
3.1.2 中国营造学社与中国传统家具研究 |
3.1.3 四川省立技艺专科学校—家具设计分科教育的雏形 |
3.1.4 民国时期上海圣约翰大学的建筑与家具设计教育 |
3.2 建国后的中国家具设计教育 |
3.2.1 建国初期至文革期间的中国家具设计教育 |
3.2.2 北京光华木材厂与新中国第一代家具人 |
3.2.3 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中国家具设计教育 |
3.3 中国台湾地区设计教育的发展历程研究 |
3.3.1 在台湾工业社会转型中建立的工业设计教育 |
3.3.2 台湾地区设计教育的基本状况 |
3.3.3 台北科技大学的家具设计专业 |
3.3.4 台湾设计教育体系对大陆设计教育的启示 |
3.3.5 “挑战2008”——台湾文化创意产业计划与创意家具设计 |
3.4 中国香港地区设计教育模式的发展历程 |
3.4.1 多元化与多层次的设计教育体制 |
3.4.2 亚洲地区的领导型设计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 |
3.4.3 香港特区政府设计政策与创建亚洲设计之都的举措 4 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 |
4.1 设计教育模式的概念 |
4.1.1 从“模型”到“模式”的概念发展 |
4.1.2 “设计教育模式”概念的提出 |
4.1.3 “设计教育模式”概念的界定 |
4.2 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模式专业设置的差异 |
4.2.1 起源于建筑学科的西方家具设计专业教育 |
4.2.2 起源于林业木材学科的中国家具设计专业教育 |
4.3 中西方设计教育模式与设计师领域的差异 |
4.3.1 西方建筑师与家具设计师的紧密合作和设计的宽广领域 |
4.3.2 中国建筑师与家具设计师的分离和设计领域的狭窄 |
4.4 中西方设计师教育背景与教师队伍的差异 |
4.4.1 西方设计师成长的国际化背景,从设计师到教授的教师队伍 |
4.4.2 中国设计师成长的本土化背景,从校门到校园的教师队伍 |
4.5 中西方设计系统建筑与室内设计的差异 |
4.5.1 西方家具设计与建筑室内设计的整体系统关系 |
4.5.2 中国家具设计与建筑室内设计的分离脱节关系 |
4.6 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模式设计学派与设计思潮的差异 |
4.6.1 繁荣的设计学派与设计思潮的西方设计教育 |
4.6.2 缺乏设计学派与设计思潮的中国设计教育 |
4.7 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模式设计师与企业合作机制的差异 |
4.7.1 西方家具设计师与家具品牌企业共同成长的双赢机制 |
4.7.2 中国家具设计师与家具企业家的雇佣机制 |
4.8 中西方设计教育在学科类型方面的差异 |
4.8.1 从“术”到“学”,突出“设计创造型”的西方设计教育 |
4.8.2 重“学”轻“术”,偏向“学科理论型”的中国设计教育 5. 中西方家具设计专业教育课程的比较研究 |
5.1 西方家具设计专业的多样性、课程模块化与学分制度 |
5.1.1 西方家具设计专业的多样性 |
5.1.2 西方家具设计课程体系的模块化 |
5.1.3 西方家具设计学分制度的创新 |
5.2 中西方家具设计专业教育课程设置的个案研究 |
5.2.1 美国罗得岛设计学院家具设计系的课程设置 |
5.2.2 美国创造研究学院家具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 |
5.2.3 美国萨凡纳艺术设计学院家具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 |
5.2.4 米兰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家具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 |
5.2.5 芬兰拉合提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家具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 |
5.2.6 瑞典LiTH理工大学技术学院家具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 |
5.2.7 台北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家具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 |
5.2.8 南京林业大学木材工业学院家具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 |
5.2.9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家具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 |
5.3 中西方家具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统计与分析 |
5.3.1 中西方设计大学家具设计课程与学分的基本比较分析 |
5.3.2 中西方设计大学中家具设计本科与研究生课程的比较分析 |
5.4 中西方家具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个案研究 |
5.4.1 对中国家具设计教育专业课程现状的分析 |
5.4.2 丹麦DIS国际学生家具设计工作坊的课程教学案例 |
5.4.3 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舒适坐具”的课程教学案例 |
5.4.4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青少年生活方式研究”教学案例 6 中国当代家具设计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
6.1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家具设计专业教育模式的个案研究 |
6.1.1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家具设计专业的产业背景 |
6.1.2 错开普通大学办学模式 另辟蹊径探索高职设计教育新路 |
6.2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构建教育与产业的双赢机制 |
6.2.1 加强“政、校、企合作”,成为地方产业发展的动力源 |
6.2.2 密切“产、学、研结合”,构建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 |
6.2.3 教育与产业相互促进,共同打造产业名牌和教育品牌 |
6.3 研究国际先进设计教育模式 全面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
6.3.1 “取法乎上”学习国际先进设计教育模式 |
6.3.2 “消化吸收”重构家具设计课程体系 |
6.3.3 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
6.4 以全面促进就业为导向,创新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
6.4.1 整合毕业设计教学环节 |
6.4.2 答辩、展览、招聘三结合创新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7 结论 |
7.1 对西方设计教育模式的再认识 |
7.2 重构中国设计教育体系 |
7.3 建立设计教育与制造产业的双赢互动合作机制 |
7.4 “大平台基础,多专业方向”,整合设计课程体系 |
7.5 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课题/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
7.6 教师从本土化到国际化,从“蜡烛”到“芯片”的转变 |
7.7 从“学科理论型”到“设计创造型”教育模式的构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
(10)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 |
第一节、信息化社会概述 |
第二节、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变革 |
第三节、信息文化概说 |
第四节、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界定 |
第五节、世界各国的教育信息化进程概览 |
第二章 教育信息化的文化背景分析 |
第一节、关于文化 |
第二节、20 世纪文化思潮回顾 |
第三节、教育文化概说 |
第三章 信息化教育的主要工具—网络对教育文化的影响 |
第一节、网络社会的概览 |
第二节、网络文化概览 |
第三节、网络与教育 |
第四节、因特网对当代教育的影响 |
第五节、网络教育中的教师角色重塑 |
第六节、网络文化在认知与观念上的特点 |
第七节、网络文化的结构形态 |
第八节、数字化校园——信息化教育的学校特征 |
第四章 文化传播与信息化教育 |
第一节、文化与文化传播 |
第二节、传播与教育文化 |
第三节、媒介文化概述 |
第四节、信息时代的媒介文化 |
第五节、媒介即信息 |
第六节、几种传播学理论回顾 |
第五章 信息化课程——一种崭新的教育文化 |
第一节、课程文化概述 |
第二节、学校课程的文化传播功能 |
第三节、信息化课程文化透视 |
第四节、信息化课程的价值取向 |
第五节、信息化教育环境下的课程文化表现形态——电子课程 |
第六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崭新的信息化课程文化实践 |
第一节、现代教育整合观的初步研究 |
第二节、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
第三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
第四节、信息技术课程的理念与实践 |
第五节、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各育的关系 |
第六节、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文化内化与文化整合 |
第七章 信息化教育过程中的教育交往 |
第一节、交往过程与文化传播 |
第二节、一般教育交往活动概述 |
第三节、信息化教育中的交往活动 |
第八章 信息技术教育的技术文化构成 |
第一节、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 |
第二节、技术和文化之关系辨析 |
第三节、信息化教育技术文化形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CAI软件制作(论文参考文献)
-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数字智能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方法探究[J]. 李贵,蓬辉,王兴东,邹光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0(06)
-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4]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5]面向轻工装备领域创新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D]. 张魏.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6]过程控制CAI软件设计与开发[D]. 李勇成. 湖南大学, 2012(04)
- [7]教学型大学工科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湖南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案例研究[D]. 张继红. 湖南师范大学, 2008(11)
- [8]机床典型结构和传动系统CAI软件开发[J]. 汪永明.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07(10)
- [9]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D]. 彭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7(01)
- [10]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 陈晓慧. 东北师范大学, 2005(09)
标签:创新设计论文;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