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内员工间知识互换的博弈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军丹[1](2020)在《基于FMEA的建筑企业知识共享能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型资源被看做是企业在行业内赢得竞争性地位的战略资源,致使企业对知识管理引起了高度重视。而知识资源共享行为是管理知识的重要流程,且意义重大。同时,在我国建筑企业逐渐走向国际舞台的形势下,其亟需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型升级。而建筑企业自身的特点、建筑企业内共享主体的多元性、共享环境的复杂性以及知识资源的特殊性使得建筑企业的共享能力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知识资源的创新和应用,进而影响到建筑企业的知识管理效果及其转型升级。因此,研究如何评价建筑企业知识共享能力的高低,并以此为建筑企业提供知识共享的对策与建议,对建筑企业知识资源的创新和应用以及有效开展知识管理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研读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以建筑企业为研究对象,根据建筑企业知识资源的产生与构成、建筑企业内知识的共享模式以及建筑企业的特点,对建筑企业的知识共享能力进行了分析与评价。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建筑企业内知识共享主体的多元性,采用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法对影响建筑企业知识共享能力的因素进行了识别,得到了影响因素识别清单。其次,通过实证调研的方法对影响因素识别清单进行了筛选,选择SPSS22.0和AMOS22.0对调研数据做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合信度值(α值)和校正项总计相关性(CICT)的大小对影响因素进行删减,最终得到了影响建筑企业知识共享能力的主要因素,并以此构建了以个体层面、项目层面、企业层面为一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采用C-OWA算子计算上述指标的权重大小,弱化了专家主观性引起的负面作用,并采用FMEA(模糊物元法)构建了建筑企业知识共享能力评价模型,结合现实存在的建筑企业,通过专家界定评价等级,得到了该建筑企业的知识共享能力的高低。分析结果与企业内员工的预判基本吻合,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孟占峰[2](2020)在《家族企业高管团队向二代继承者知识转移的博弈分析》文中认为作为一种古老的经营模式,家族企业历史悠久,在企业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直到今天,世界上以家族企业形式存在的组织,约是其他企业的十倍。代际传承对于家族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其失败率很高,据统计,能成功完成一次传承的只有三成左右,因此,如何提高代际传承的成功率是家族企业相关研究中的一个聚焦点。目前学术界主要从以下方面研究家族企业传承:一是企业代际传承时所有权和管理权的移交;第二则是家族企业内部的知识转移。家族企业进行代继传承的时候,一代企业管理者所掌握的有关企业经营发展的知识能否顺利传播,对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成功与否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本研究认为,所有权和管理权移交不能代表家族企业完成了代继传承,还要看企业一代管理者所掌握的有关企业管理与发展的知识是否已经成功转移给二代成员,因为这些知识对于企业保持市场竞争力和稳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与此同时,本研究还注意到,家族企业的管理层是由家族成员和少部分非家族经理人构成,这部分职业经理人帮助股东完成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所以在二代继承者接任家族企业之时,需要向企业管理层中的两个群体寻求相关知识的共享,而家族成员与非家族经理由于自身属性和企业情感的不同,在与二代继承者进行知识转移合作时会产生不同的博弈过程。本研究主要使用了博弈论、数值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得出结果:保守型的二代继承者更容易跟非家族经理人进行合作,而且非家族经理的薪酬越高,其判断继任者是保守型的概率就越高,合作意愿也越高。高管家族成员与二代继承者的知识转移合作可能会出现完全合作状态,也可能会出现完全不合作状态。受知识转移者传播能力、二代继承者学习能力等控制的知识转移比率,会正向影响知识转移者的传播意愿。较高的知识转移成本会抑制组织内的知识转移。受知识接受方的接受能力和接收意愿等因素控制的知识接收比率,与知识接受方的接收意愿成正向关系,高知识接收成本会抑制知识接受方接收知识。知识转移路径的建立非常必要,但是不宜投入太高的成本,否则会适得其反。
肖琳[3](2019)在《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以后,国家大力倡导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学技术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被提升到战略高度。企业在经济实践中也寻求协同合作,以控制成本和快速高效的方式开展创新活动,追求技术领先。协同创新潮流正是在这样的趋势下向全国蔓延壮大。协同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知识创新,创新的成果以知识为载体不断变革和传播。协同创新主体围绕知识开展交流与共享活动来提高知识创新的效率,通过互补性知识交流活动加速创新正成为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即知识互动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由此可以看出,研究企业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有强烈的实践需求。它对于丰富协同创新理论和知识管理都有重要理论意义;它对于分析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知识互动管理机制以指导企业的知识互动实践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背景展开研究,在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对企业协同创新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将研究聚焦于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机制问题,并根据这一研究主题提出了五个具体研究问题:1)企业协同创新的具体过程都有哪些知识互动的表现?2)企业在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3)有哪些因素影响着企业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以及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哪些是影响创新中知识互动的关键因素?4)这些影响因素在企业协同创新知识互动的长期演化过程中有哪些规律和促进知识互动的启示?5)围绕影响企业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的关键因素和演化规律,设计哪些相对应的机制措施,以促进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的知识互动?为了回答这五个问题,本文开展了围绕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机制的研究。本文研究的具体过程是:在第2章中梳理协同创新和知识互动的相关研究综述,从中得出本研究的理论渊源与依据;在第3章中紧密结合我国协同创新过程的知识互动行为进行分析,阐释其中知识互动的过程与特性;依据特性分析的内容,在第4章中整理和提出企业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的影响因素,建立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关研究的假设;第5章开展实证研究工作,采用了结构方程模型来检验研究的假设,步骤包括提炼相关构念、设计和修正量表、检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问卷调查、讨论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效果、中介效应检验和影响路径系数的计算等工作。最后依据检验结果得到假设的结论,对结论进行说明。在第6章对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行为开展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目的是为了得到知识互动系统的动态演化规律,通过其中的主导反馈环和灵敏度参数变化的仿真得到了不同参数变化的影响差异。并以此做出对应的政策分析。论文在第7章进行了机制构建工作,是以前两章静态实证研究和动态仿真分析得到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基础,开展企业知识互动的博弈分析,目的是通过博弈各方的得失得到机制设计的理论支持,步骤是对占优均衡策略探讨和动态复制方程的分析得到演化博弈的结论,以此探讨促进企业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的机制,提出多个方面的机制内容;并通过案例分析验证机制的合理性;最后也针对管理部门提出一些有益的政策建议。通过上述定性、定量和仿真方法的研究,本文得到解答上述五个问题的结论。这些结论主要内容如下:1)在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且有序递进变化。本文通过建立企业协同创新的框架模型,详细探讨企业协同创新过程并划分为构建、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讨论每个阶段对应的知识互动表现形式的不同。构建阶段的知识互动体现在知识搜寻与知识匹配;发展阶段的知识互动体现为知识共享和整合;成熟阶段的知识互动表现为知识创新与应用。知识互动的内容是为协同创新服务的。依据协同创新每个阶段的目标,知识互动行为发生相应的变化,且随着协同创新过程呈现有序递进的演化关系。2)企业协同创新的知识互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知识搜寻和匹配过程中注重知识互补性和战略一致性。在创新组织构建阶段,协同创新的盟主企业主要依照知识互补性和企业战略一致性评估合作对方,预估对方企业对创新目标的贡献度和重要性,以此判断对方企业是否合适加入到协同创新组织中。因此,这一阶段知识交流的主要前提是寻找互补性知识,目标是达成统一的协同创新战略。企业知识交流与共享过程高效运行依赖于参与双方对知识的处理能力,即知识发送企业的知识输出能力和知识接受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企业协同创新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达成企业间的知识协同、资源协同等。因此围绕企业间的知识互动行为是开展知识的共享和整合。企业需要明确自身缺少哪些知识、对方需要什么知识、如何更有效地将知识传送给对方、如何将对方传递的知识有效地吸收和消化、并与自身知识进行整合等,只有做到创新组织内成员间的知识互相共享与整合,才能实现知识的协同。知识的创新和应用关键是知识结合企业实践进行内化增值。知识创新才是知识互动的目的。在知识共享基础上,将整合的知识结合自身的实践进行升华,才能形成新的独有知识。这是知识内化的过程。当然,创新的知识只有投入应用才会产生创新绩效,但知识的应用还会受到市场环境的制约。3)从特性分析中理出企业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收益预期、文化相容性、信任程度、知识输出能力、知识吸收能力、信息化平台。讨论这6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机理并提出影响路径假设。通过设计问卷、调查和数据检验开展具体的实证研究工作。实证研究的结果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影响路径的显着性。结果表明收益预期对知识互动存在重要影响;文化相容性对知识匹配存在影响,但对知识搜寻影响不大;信任程度对知识搜寻和匹配都存在影响;知识输出能力对知识共享存在很大影响,但对知识应用没有太大直接作用;知识吸收能力对知识共享和知识应用的影响系数都很大,决定了知识互动的效率和质量;创新信息化平台因素对知识互动存在影响,但系数相对较小。4)本研究的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系统的动力学仿真和结果分析表明了企业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及存在的差异,揭示了知识互动系统的一些长期演化的规律。(1)知识接受企业学习效率比知识输出企业获得创新知识的效率要高。输出企业将自身知识过快投入到知识共享活动中,容易造成过早散失知识优势。企业过分专注协同创新会造成自身自主创新绩效降低。(2)收益预期指标对整个协同创新活动都存在强大的刺激效应。从长期演变规律看,收益预期能大幅提高知识创新效率。(3)知识输出能力降低会严重影响企业投入的共享知识量,降低协同创新的知识基础水平。相反的,提高知识接受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有利于缩短创新组织的知识交互的时间,对创新组织的平均知识水平增长高度正相关。(4)信任对整个创新反馈环都起到一定的良性影响。维护和增强信任度,会促使共享和创新的知识量良性增长。5)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的演化博弈分析说明了企业会采取何种占优均衡策略受到企业参与知识交互活动可获得的总收益和投入的总成本影响。博弈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分配与激励制度是提高知识互动积极性的重要保障。对企业间关系水平系数的分析说明制定高效的信任机制可以提高各利益主体的知识互动的积极性和互动效率。设计符合企业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的协调机制将极大提高知识互动的效率与效果。建立有效学习机制来提高参与企业的知识输出能力、知识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减少知识互动的成本,促使知识互动顺利开展。本文依据演化博弈分析的结果开展对应的机制设计,不同的子机制共同构成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机制的整体。其中激励机制、学习机制、信任机制、协调机制和保障机制五个方面是互为补充,共同保障知识互动整体有序有效开展。为了验证本文设计的机制合理性,采用金龙客车协同创新的案例来说明。通过分析案例中影响知识互动的几个要素,佐证了机制中提出建议的可行性。并在机制设计基础上,从企业组织和政府管理两个角度提出促进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学术贡献在于:1)对知识互动的细化和分析使得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代理人对知识有更好地能动掌控,为知识互动提供了可具体操作的依据,有利于对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隐性知识的挖掘与运用,为学术界其他研究者进行企业协同创新知识互动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2)研究从知识互动的有序形态递进变化的视角分析其演进过程中的不同影响因素,构建实证研究的理论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丰富和扩充了企业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也是为知识管理的理论添砖加瓦。3)研究采用静态数据实证研究和动态仿真分析相结合、演化博弈提供理论支持,三种手段互为补充,更有效和全面地观察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长期动态的演化规律,为机制设计提供了依据,使得整个研究将更具科学性与有效性。本研究虽然解答了预期的问题,但研究中还存在不足,如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有待扩充和完善、实证研究存在地域覆盖局限性等,改进这些不足之处和开展案例研究及知识互动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等都是后续研究的主要方向。
赵艳敏[4](2018)在《基于博弈理论的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共享行为及激励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工业化时代和信息化时代退出世界经济的舞台,知识经济昂首阔步而来。在这个时代,知识化水平的髙低,直接决定着现代经济发展的快慢、好坏,知识逐步取代土地、资源等传统生产要素成为新的经济资本,成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要素。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拥有知识量的多少以及知识的独特性等状况将决定企业的发展前景,因此,企业越来越重视对知识的管理。由此,作为知识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知识共享也是研究的热点。企业内的知识共享能够使知识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流动、学习和使用,进而创造新的知识,产生新的价值,知识共享有利于知识的应用与创新。然而知识共享不会自动实现,解决知识共享问题的关键是建立和谐的知识共享氛围和灵活有效的激励机制。近几年来,虽然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关于知识共享激励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但是对高新技术企业这一具有自身独特特征的现代企业的知识共享激励研究却比较缺乏,高新技术企业以知识员工为主体、企业知识创新能力强、员工的需求层次较高的特点,因此选取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具有实践意义。首先,本研究在阐释演化博弈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激励理论、知识共享管理理论的前提下,系统梳理了国内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共享与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为后续论文写作奠定了基础。以激励理论和博弈理论为理论基础,本文充分考虑了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理性、知识特性和知识共享主体间的博弈关系,根据高新技术企业内部不同层面(员工与企业组织、员工与员工间)知识共享的过程与特征,研究高新技术企业内部知识共享激励机制。在企业内部知识共享过程中,当员工与企业知识共享时,员工具有完全理性,员工将个人隐形知识共享给企业;当员工之间知识共享时,员工具有有限理性,员工之间共享的知识既可以是显性知识也可以是隐性知识。将这种思想与激励理论及博弈理论的基本原理相结合,研究高新技术企业内知识共享激励机制,更符合高新技术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的特点。在构建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共享博弈模型之前,首先从界定知识共享及高新技术企业概念及特征出发,将影响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共享的因素分为三个维度: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共享激励维度、知识共享主体能力维度、知识共享客体即知识特性维度,最终构建了员工与员工间知识共享的演化博弈激励机制模型,以及企业与员工知识共享的委托代理激励机制模型,求解出两个模型的演化均衡点和最优激励机制,并分析各个影响因素参数变化对知识共享博弈模型的影响及变化趋势。最后,有针对性的从促进交流,增加隐性知识共享量、加大学习和培训力度,增强隐性知识转化能力、增进协同度、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建立严明的惩罚和防范机制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有利于增强员工的知识共享的对策。
陈华[5](2017)在《基于博弈视角的私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私营企业地位日渐凸显,它们在发展经济、吸纳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看到私营企业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正视私营企业不断增多的劳资纠纷案件。鉴于此,本文以私营企业劳资关系为研究对象,指出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现状及导致劳资矛盾的原因,并从博弈论角度进一步分析私营企业劳资矛盾的原因,旨在提出以政府为主导,劳资双方为主体,三方机制为推动力量,建立劳资长期合作博弈机制为根本的路径选择,并提出了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建议。首先,详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并对涉及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其次,指出了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基本特点及劳资关系现状,通过对河北省11家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现状的调查及访谈进一步证实了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基本状况,并总结归纳了导致劳资矛盾的原因。再次,从博弈视角对私营企业劳资关系不和谐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通过对企业与劳动者、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工会之间展开分析,并提出了私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实现方式即建立劳资动态的长期合作博弈机制。最后,给出了构建私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建议。要实现和谐劳资关系,企业要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政府要积极发挥其主导作用,工会组织也要积极作为切实维护劳动者利益,此外,劳动者也要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增强自己在劳资博弈中的力量。
李凯[6](2017)在《基于企业学习网的知识转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组织的一个重大变革是开始导入知识管理。一方面知识具备可重复利用性和累积增值性,另一方面由于个人或者组织拥有的知识是不完全且有限度的,故依赖知识转移以实现知识增加与更新则成为知识管理的核心任务之一。概括地说,知识转移可分为知识共享、知识传递、知识吸收三个子过程。其中知识共享是知识转移得以发生的前提,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只有激励因素才能激发知识转移相关主体的积极性。因此,如何更好地激励知识拥有者的知识共享动机?如何从众多的共享动机中找出可以充当激励因素的动机并加以有效干预,就成了知识转移过程中不容回避的关键问题。在传统社会环境下,出于"互惠"原则,不同个体与组织之间会通过互相交流知识与经验,实现知识连接。在非正式学习的知识社区内进行知识转移,则有很大区别,首先表现在非正式学习的知识社区内成员身份是虚拟的,知识提供者的知识共享行为很难有传统意义上的"回报";其次,非正式学习的知识社区内往往存在着具有一定知识储备却不愿张扬的潜在知识专家。本文以面向非正式学习的企业社会学习网(简称企业学习网,LENs)为中心,通过重构企业内部知识转移的动机和共享机制,探求提升知识转移效果的激励因素,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内的知识传递是依照社会网络节点依次进行的。针对IBM、NEC和施乐的研究表明,跨部门的非正式社群对促进知识共享、知识创新具有积极意义。非正式社群大多是准星型结构,边缘清晰,核心人物普遍担负着知识专家和意见领袖的角色;在核心人物周边往往存在着有相近知识储备的沉默者。这些沉默者不常在公众场合发言,但在更为私密的场合会留下记录,是社群内的潜在知识专家和潜在意见领袖。为了识别并激发潜在知识专家的共享动机,研究将聚焦以下问题:(1)设计一套面向企业内部员工非正式学习的SNS知识社区系统,对传统的企业学习网站进行SNS改造,使之适应非正式学习。(2)开发节点角色分析工具,用以评价用户的节点角色。(3)开发语义分析工具,挖掘用户各种帖子的知识价值。(4)找出影响知识共享动机的激励因素,结合不同节点角色的特征设计干预策略。(5)进行实证研究,观察干预措施对用户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为实现上述目标,本研究主要在三个层面上展开。首先,通过文献梳理、问卷设计和专家访谈,在中国电信内部学习网站就知识共享动机做了问卷调研和统计分析,发现兴趣动机、好友动机和声望动机这些与内在认同相关的因素具有最高的激励作用。其次,开发了相关的用户角色识别工具和语义分析工具以识别潜在专家和桥节点,探讨了知识流动的网络建模、传播路径优化和替代节点的寻找方法,语义分析的主题模型和对用户发布内容的价值判断,以及面向非正式学习的知识社区设计问题。最后,根据用户的知识共享动机进行了三轮干预,依据大量的实证数据对用户行为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针对兴趣动机的干预可以普遍提高用户的参与度;针对好友动机的干预可以促进跨社群的知识转移;针对声望动机的干预可以激发潜在专家的共享行为。基于多年的工作实践、理论探索和大量的实证数据分析,本研究可望在以下方面有所推进或突破:第一,对企业员工的知识共享动机做了量化描述和分析。在双因素理论指导下,通过问卷调查找出了能够提升企业员工知识共享意愿的激励因子,并在后续的实证研究中通过干预取得了预期效果。第二,建立了企业内部知识转移模型。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和企业员工间的知识关系对企业内部知识转移的路径做了描述和分析;利用Ucinet对企业内部知识关系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进行可视化描述和分析,找出了知识转移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第三,建立了社会网络中的社群、核心成员及知识专家的识别机制和方法。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节点间联结强度和节点重要性等网络静态特征进行度量及分析,通过节点间联结强度识别出不同社群并找出社群间的结构洞,通过中心性分析识别出核心成员,利用LDA主题模型等语义分析方法识别出知识专家,尤其是不活跃的("潜水员"式)潜在知识专家。第四,通过提升网络社区成员的知识共享动机和优化知识转移路径,提高了企业社区网络内知识转移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对能够提升社区成员知识共享意愿的激励因子进行干预,提升了知识提供者的社区活跃度;通过对社区中结构洞及不合理知识节点的识别,对社区内知识转移的路径进行了优化;通过对社区成员间的交往数据分析,显示出社区网络内知识转移的效率和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黄文才[7](2017)在《基于内部知识转化的商业银行服务创新形成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服务开始主宰经济发展,透过服务创造附加价值成为企业竞争的基本筹码。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服务企业,服务创新对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促进商业银行战略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互联网金融的出现给商业银行服务创新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商业银行属于典型知识密集型企业,服务经济与知识经济之间内在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知识管理来解决商业银行服务创新的难题成为研究焦点。论文从内部知识转化的角度,对商业银行服务创新的形成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章主要由八个章节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提出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提出了相关的基础理论,对应第1章和第2章;第二部分分析了商业银行服务创新历程及发展趋势,引出了内部知识转化的视角。进一步构建基于内部知识转化的商业银行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并从服务创新概念形成、服务创新行为产生和服务创新绩效输出三个方面分析了商业银行内部知识转化对服务创新形成的影响机理,对应第3章和第4章;第三部分为实证研究部分。首先引入个体服务创新行为和服务创新绩效作为服务创新的衡量指标,构建了内部知识转化、个体服务创新行为和服务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并提出了相关研究假设;接着将内部知识转化作为外因潜在变量,个体服务创新行为和服务创新绩效作为内因潜在变量,同时将个体服务创新行为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影响路径进行实证研究,并对提出的假设进行了验证,对应第5章和第6章;最后第四部分提出了促进商业银行服务创新的对策,并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对应第7章和第8章。通过构建结构方程对商业银行内部知识转化与服务创新形成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从内部知识转化的角度提出了促进服务创新形成的对策,论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完善商业银行内部知识转化来促进服务创新的产生。创新点有以下三个方面:(1)构建了基于内部知识转化的服务创新形成影响机理模型,扩展了服务创新理论范畴从内部知识转化的视角研究商业银行服务创新形成机理,在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基础上,引入内部知识转化维度并构建了基于内部知识转化的服务创新形成影响机理模型,将内部知识转化理论与服务创新理论相结合,研究视角新颖,扩展了服务创新理论范畴。以往将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作为衡量服务创新形成的理论模型,论文在模型中引入了内部知识转化维度,并将服务创新形成划分为服务创新概念形成、服务创新行为产生和服务创新绩效输出三个阶段,理论模型创新。(2)将个体服务创新行为作为中介行为变量构建了新的实证模型从个体层面构建商业银行个体服务创新行为维度及测量量表,并将个体服务创新行为作为中介行为变量,服务创新绩效作为结果变量,构建实证模型。以往关于行为变量的维度多是作为结果维度,论文则将个体层面的服务创新行为作为中介变量,从而能更清晰的分析其对结果变量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更符合实证逻辑。(3)结合内部知识转化构建了新的服务创新激励机制在对策研究中,一是引入了动态演化博弈模型,从个体层面分析了内部知识转化的影响因素,结合模糊综合法量化评价内部知识转化效果构建激励机制;二是知识型个体群体协作效应委托代理模型中将知识共享作为责任约束,结合内部知识转化构建新的激励机制。
孙舰[8](2017)在《工程项目合作网络内的知识转移研究》文中提出知识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正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同其他企业合作以实现共赢,而借助合作平台学习先进企业的知识就成为了企业获取外部知识资源的重要渠道。随着建筑业由粗放型、劳动密集型向集约型、知识密集型转变的需求,知识管理在建筑业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参与项目建设的所有企业以工程建设合同及监督管理关系为联结的纽带,以完成共同的建设工程项目为最终目标,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交流、沟通、协调,从而形成了建设工程项目合作网络。本研究选取建设工程项目合作网络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合作网络内各个参建单位之间的知识转移活动。在对已有的关于社会网络、知识转移以及项目情境下的知识转移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关于社会网络与知识转移在建筑工程领域研究存在的不足;根据工程项目各阶段参与单位的不同,分别构建了项目建设每一阶段的合作网络模型;应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工程项目合作网络内企业开展知识转移活动的前提条件,并进一步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当前工程项目合作网络内企业之间知识转移活动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项目特性、网络特性、知识转移主体特性的视角提出了工程项目合作网络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了知识转移影响因素作用模型;参考了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设计了 30个测量题项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测量,通过多种渠道向建筑行业内的参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选取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利用SPSS19.0和Amos21.0对210份有效问卷的相关数据展开分析,并讨论了实证研究的假设检验结果及原因;综合上述研究成果,分别从项目视角、网络视角、知识转移主体视角提出了提升工程项目合作网络知识转移效果的相关建议。在上述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得出下述研究结论:(1)在工程项目合作网络内,企业之间以转移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技术以及安全与环境管理知识为主;(2)在工程项目合作网络内,企业之间主要通过技术交底、项目例会、现场协调会等正式的面对面交流方式传递知识;(3)项目的施工阶段是被调研者认为项目建设过程中知识转移最频繁的阶段;(4)施工总承包单位作为项目建设任务的主要承担者,是各个单位知识转移活动的首要对象;(5)在中国式"关系"的大背景下,项目组织的临时性不会影响网络联结强度和知识转移双方的信任关系;项目的紧迫性会正向影响网络的联结强度和知识接受方的接收意愿,但对知识发送方的发送意愿不会起到正向的影响作用;网络的联结强度会正向影响知识转移双方的意愿和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网络的规模对知识接受方的接收意愿会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但对知识转移双方的信任关系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作用,同时,其对知识发送方的发送意愿的正向影响作用也未得到验证;知识转移双方的信任关系越强,知识发送方和知识接受方分享和学习知识的意愿越高;知识接受方的接收意愿会正向影响知识的转移效果,而由于建设项目的特殊性,知识发送方的发送意愿对知识转移效果的正向影响作用并未得到验证。本文基于建设工程项目的特点,从知识转移情境视角出发,探索了影响工程项目合作网络内知识转移的各类因素,深入分析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不仅是对当前知识转移研究成果的丰富,而且弥补了建筑工程领域知识转移实证研究成果的不足,有助于处在合作网络内的企业剖析自身在知识管理方面存在的短板,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升未来知识转移活动的效果。
申楠[9](2016)在《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制造业总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大国。但是我国制造业仍主要以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三高一低”粗放型增长模式为主,加剧了我国资源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不良态势。国家高度重视制造业健康成长、确立绿色发展理念、实施绿色创新驱动、强化绿色制造技术,对今后制造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推动建立节能、降耗、降低污染的绿色系统,实现制造业的绿色转型,无论对于破解当前难题或是惠及长远发展,都具有深刻而重要的意义。绿色创新系统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包含绿色科技创新、绿色理念创新和生态体制创新的系统。绿色创新系统的运行被更多理解为有关清洁生产、循环制造、末端处理等新知识在系统内的产生、扩散和应用的过程。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成果共享是社会进步的本质要求,因此推动绿色技术、绿色产品、绿色工艺、绿色标准等新型知识在绿色创新系统中的应用,并运用机制的力量,促进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的有机融合、相辅相成,进而合力提升绿色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提高制造业绿色转型、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和关键举措。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机制为研究内容,通过构建基于知识管理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剖析了知识溢出中的产生机制、传导机制和吸收机制,研究了知识共享中的发生机制、竞合机制和激励机制,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保障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有效运行、提升绿色创新能力、提高绿色制造业的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第一,分析了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对知识溢出和知识共享的概念进行探讨;阐述了知识管理与制造业绿色创新的关系,提出基于知识管理进行绿色创新系统的必要性;剖析了绿色创新主体子系统、知识溢出子系统、知识共享子系统和绿色创新环境子系统,阐明基于知识管理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的特征与功能。第二,基于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因素之间的关系,对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和知识共享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总结,研究了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和知识共享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因素,并分别分析了两种因素对知识溢出和知识共享的影响机理,为知识溢出和知识共享机制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研究了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的产生机制、传导机制和吸收机制,其中产生机制探讨了知识溢出的产生根源、产生主体源以及产生动力;传导机制探讨了知识溢出的传导方向、传导路径和传导阶段;吸收机制中探讨了知识吸收能力和吸收特征;通过选取知识溢出效应中的绿色专利产出效应和绿色产品生产效应为被解释变量,高校及科研院所知识供给为解释变量,知识势差、政府创新支持政策和中介机构创新服务能力为控制变量,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效应进行测度。第四,研究了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知识共享的发生机制、竞合机制和激励机制,其中发生机制探讨了知识共享的发生动机、知识共享发生的三维空间;竞合机制探讨了知识共享中的竞合机制、基于两种竞合关系的竞合模型,并分析了不同竞合关系下的知识共享博弈过程;激励机制探讨了知识共享的激励目标和激励方式,并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知识共享激励模型。第五,应用系统动力学对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中的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进行了仿真研究。具体包括:提出基本假设和确定系统边界,绘制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的因果关系图以及SD流图,设置基本方程;以黑龙江省作为绿色创新系统研究单元进行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的SD仿真,模拟并预测2000年—2050年在改变制造企业绿色创新投入、高校及科研院所绿色创新投入以及政府绿色创新投入三种情况下绿色创新系统中的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的变化情况;分析相关变量的仿真结果。第六,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的创新对策以及系统中知识溢出、知识共享的对策,其中绿色创新系统的对策包括优化绿色创新资源配置、提高绿色创新系统的主体协同效应;知识溢出对策包括增加知识溢出源的绿色创新投入、提高知识接受者的知识吸收能力;知识共享对策包括构建适应知识共享的组织结构、培育绿色创新系统的知识共享文化、拓宽绿色创新系统的知识共享方式。
崔君[10](2015)在《生态产业集群知识转移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家和地区间的合作越发紧密,产业集群开始形成并快速发展。产业集群内不同企业长时间聚集在一个空间内,彼此之间开展密切的交流和合作,长此以往资源得以完成优化配置,最终在该区域形成良好的经济效应。因此产业集群往往作为本地区最重要的商业战略可以帮助区域最大限度保持其持续竞争优势。但是产业集群在不断给区域带来经济效应的同时也加重了环境承载力的负担,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成长并不是长久之计。资源是有限的,一旦环境与经济的矛盾爆发就可能带来难以解决的负面效应。所以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是当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化需求。生态产业集群企业之间特有的共生关系主要体现在下游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上游企业的生产废弃物作为资源来进行生产,这样一来不同企业甚至产业之间相互合作,在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伤害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挖掘区域资源的潜力以实现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和谐发展。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除了需要充分考虑环境的问题,集群内企业如果不能在彼此合作的过程中激发其创新潜能就很可能一蹶不振直至被市场淘汰。知识作为新一代生产要素是促进企业甚至产业发展最重要的一环。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有效的知识转移可以帮助集群内的企业保持其独有的竞争优势。因此,针对生态产业集群内知识转移进行研究是有必要的。本文以生态产业集群内知识转移相关的文献和理论为基础,梳理了产业集群、知识转移、生态产业集群和生态产业集群内知识转移等理论和概念,并分析生态产业集群内知识转移的特点、模式、过程和机制。首先,依据博弈论的理论建立并分析一般企业间知识转移的静态博弈模型。然后,结合生态产业集群大背景下企业间特有的共生关系构建生态产业集群内知识转移演化模型并对生态产业集群内知识转移过程中的各利益方进行博弈分析,之后通过仿真分析生态产业集群内影响企业选择知识转移各个因素,为制定生态产业集群内知识转移策略提供依据。最后,在生态产业集群内知识转移内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生态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知识转移机制以及相关的管理策略和建议。因此,本文对生态产业集群内企业开展知识转移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二、企业内员工间知识互换的博弈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内员工间知识互换的博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FMEA的建筑企业知识共享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主要内容与方法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4.4 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知识的相关论述 |
2.1.1 知识的定义 |
2.1.2 知识的分类 |
2.2 知识管理的相关论述 |
2.2.1 知识管理 |
2.2.2 知识共享 |
2.3 建筑企业知识共享相关分析 |
2.3.1 建筑企业知识资源的分析 |
2.3.2 建筑企业知识共享的内涵及特点 |
2.3.3 建筑企业知识共享的过程 |
2.3.4 建筑企业知识共享模式 |
2.4 知识共享能力的概念及特性分析 |
2.5 知识共享能力评价常用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建筑企业知识共享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影响因素识别的常用方法 |
3.1.1 影响因素识别思路 |
3.1.2 影响因素识别的常用方法分析 |
3.2 建筑企业知识共享能力影响因素识别 |
3.2.1 个体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3.2.2 项目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3.2.3 企业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3.2.4 影响因素初步识别整理清单 |
3.3 基于建筑企业知识共享能力的结构维度构建检验 |
3.3.1 建筑企业知识共享能力的维度构建 |
3.3.2 基于建筑企业知识共享能力构建维度的测量题项的筛选 |
3.3.3 基于建筑企业知识共享能力的构建维度检测 |
3.4 建筑企业知识共享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建筑企业知识共享能力评价模型构建 |
4.1 评价标准设定 |
4.1.1 评价等级设定 |
4.1.2 评价等级标准设定 |
4.2 基于C-OWA算子的评价指标体系赋权分析 |
4.2.1 C-OWA算子的理论基础 |
4.2.2 C-OWA算子的适用性分析 |
4.3 模糊物元法应用分析 |
4.3.1 模糊物元法的理论基础 |
4.3.2 模糊物元的适用性分析 |
4.4 基于FMEA的建筑企业知识共享能力评价模型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建筑企业知识共享能力评价案例分析 |
5.1 企业概况 |
5.2 基于模糊物元的X企业知识共享能力综合评价过程 |
5.2.1 经典域和评价物元的确定 |
5.2.2 隶属度物元的确定 |
5.2.3 评价指标权重物元的确定 |
5.2.4 模糊物元的确定 |
5.2.5 综合评价物元的确定 |
5.2.6 评价结果分析 |
5.3 建筑企业知识共享能力提升的建议与对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附录 |
(2)家族企业高管团队向二代继承者知识转移的博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 研究的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 |
2.1 家族企业要素及界定 |
2.1.1 家族 |
2.1.2 家族企业 |
2.1.3 非家族经理 |
2.1.4 家族成员 |
2.2 知识相关概念及理论 |
2.2.1 知识的概念 |
2.2.2 知识的特性 |
2.2.3 知识转移 |
2.2.4 知识转移模型 |
2.3 委托代理理论 |
2.3.1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
2.3.2 委托代理理论两种情况概述 |
2.4 社会情感财富理论 |
2.5 家族企业知识研究综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组织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博弈分析 |
3.1 提出问题及前提假设 |
3.1.1 问题提出 |
3.1.2 前提假设 |
3.2 非家族经理与二代继承者知识转移研究 |
3.2.1 博弈分析 |
3.2.2 图像分析 |
3.3 家族成员与二代继承者知识转移演化博弈分析 |
3.3.1 一代家族成员与二代继承者知识转移博弈分析 |
3.3.2 数值分析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鑫钢铁代继传承案例分析 |
4.1 海鑫钢铁简介及传承过程 |
4.1.1 海鑫钢铁集团简介 |
4.1.2 海鑫钢铁传承过程 |
4.2 海鑫钢铁集团破产问题分析 |
4.2.1 继任者与非家族经理合作失败 |
4.2.2 继任者与高管家族成员合作失败 |
4.2.3 失败的知识转移路径建立 |
4.2.4 企业破产的其他原因 |
4.3 海鑫钢铁传承经验启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及启示 |
5.1.1 研究结论 |
5.1.2 相关建议 |
5.2 研究局限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情况及联系方式 |
(3)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
1.2.1 协同创新及类型 |
1.2.2 知识与知识互动 |
1.3 研究范围界定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协同创新研究综述 |
2.2 知识互动研究综述 |
2.3 文献总体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3 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的特性分析 |
3.1 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的动因 |
3.1.1 外部动因 |
3.1.2 内部动因 |
3.2 企业协同创新过程的三个阶段 |
3.2.1 协同创新构建阶段 |
3.2.2 协同创新发展阶段 |
3.2.3 协同创新成熟阶段 |
3.3 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形式 |
3.3.1 构建阶段的知识搜寻与匹配 |
3.3.2 发展阶段的知识共享和整合 |
3.3.3 成熟阶段的知识创新与应用 |
3.3.4 知识互动的动态模型 |
3.4 企业协同创新不同阶段的知识互动特性 |
3.4.1 构建阶段的知识互动特性 |
3.4.2 发展阶段的知识互动特性 |
3.4.3 成熟阶段的知识互动特性 |
3.5 本章小结 |
4 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4.1 模型分析框架 |
4.2 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收益预期对知识互动的影响 |
4.2.2 文化相容性对知识互动的影响 |
4.2.3 信任程度对知识互动的影响 |
4.2.4 知识输出能力对知识互动的影响 |
4.2.5 知识吸收能力对知识互动的影响 |
4.2.6 信息化平台对知识互动的影响 |
4.3 知识互动各形式之间的关系 |
4.3.1 知识搜寻与匹配对知识共享的影响 |
4.3.2 知识共享对知识应用的影响 |
4.4 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影响研究的理论模型 |
4.4.1 研究假设 |
4.4.2 理论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5 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实证研究过程 |
5.1.1 构念测度及量表设计原则 |
5.1.2 问卷设计 |
5.1.3 问卷投放与回收 |
5.2 相关构念的测度的定性分析及问卷题项设置 |
5.2.1 解释变量题项设置 |
5.2.2 中介变量题项设置 |
5.2.3 被解释变量题项设置 |
5.3 调查结果描述及初步分析 |
5.3.1 被访企业基本情况 |
5.3.2 问卷题项得分的基本情况 |
5.4 量表质量检验 |
5.4.1 解释变量的量表检验 |
5.4.2 中介变量量表检验 |
5.4.3 被解释变量量表检验 |
5.5 模型检验与研究假设验证 |
5.5.1 需要验证的结构方程模型 |
5.5.2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结果 |
5.5.3 研究假设的验证结果 |
5.6 实证结果讨论 |
5.6.1 对各影响因素的讨论 |
5.6.2 对知识互动不同形式间影响的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6 企业协同创新过程知识互动的系统动力学仿真 |
6.1 知识互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6.1.1 知识互动系统边界的确定 |
6.1.2 系统因果关系 |
6.1.3 系统动力学流图 |
6.1.4 系统的主要方程设立 |
6.2 系统仿真分析 |
6.2.1 模型参数、变量初值及常量设定 |
6.2.2 系统模型仿真结果 |
6.3 主导反馈环结果分析 |
6.3.1 主导反馈环分析 |
6.3.2 企业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的系统基模 |
6.4 政策参数的灵敏度分析 |
6.4.1 收益预期参数 |
6.4.2 信任程度参数 |
6.4.3 知识输出与吸收能力参数 |
6.4.4 文化相容参数 |
6.4.5 信息化平台参数 |
6.5 管理启示 |
6.6 本章小结 |
7 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的博弈与机制设计 |
7.1 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的合作竞争博弈分析 |
7.1.1 企业协同创新的知识互动博弈模型 |
7.1.2 静态博弈均衡策略分析 |
7.1.3 结论分析 |
7.2 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的演化博弈研究 |
7.2.1 复制动态方程 |
7.2.2 知识互动策略演化博弈分析 |
7.2.3 结论分析 |
7.3 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的机制设计 |
7.3.1 知识互动机制的总体框架 |
7.3.2 激励机制 |
7.3.3 信任机制 |
7.3.4 学习机制 |
7.3.5 协调机制 |
7.3.6 保障机制 |
7.4 佐证案例 |
7.4.1 案例背景与创新需求 |
7.4.2 金龙客车的协同创新情况 |
7.4.3 案例研究小结 |
7.5 政策建议 |
7.5.1 针对企业的政策建议 |
7.5.2 针对政府管理部门的建议 |
7.6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研究的创新点 |
8.3 存在的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影响因素研究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博弈理论的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共享行为及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知识共享研究综述 |
1.3.2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共享研究现状 |
1.3.3 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高新技术企业 |
2.1.1 高新技术企业概念及特点 |
2.1.2 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特征 |
2.2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共享理论概述 |
2.2.1 知识共享理论 |
2.2.2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共享模式 |
2.2.3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共享影响因素 |
2.3 博弈论 |
2.3.1 委托代理理论 |
2.3.2 演化博弈 |
2.4 激励机制相关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演化博弈的高新技术企业员工间知识共享 |
3.1 模型的基本假设与变量 |
3.2 模型建立及稳定性分析 |
3.3 参数变化的影响分析及最优激励机制 |
3.3.1 参数变化的影响分析 |
3.3.2 有限理性条件下最优激励机制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委托代理的高新技术企业与员工知识共享 |
4.1 模型基本假设 |
4.2 相关基本函数 |
4.2.1 知识共享产出函数 |
4.2.2 知识共享成本函数 |
4.2.3 最优激励合同函数 |
4.2.4 知识共享期望效用 |
4.3 基本模型 |
4.3.1 单阶段知识共享模型 |
4.3.2 多阶段知识共享模型 |
4.3.3 知识共享模型结果分析及解释 |
4.4 基本激励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共享管理对策 |
5.1 促进沟通,加强员工关系 |
5.2 开展培训,增强员工知识转移和吸收能力 |
5.3 建立自学平台,提升员工知识存量 |
5.4 建立合理有效的知识共享激励机制 |
5.5 制定公平的惩罚机制和监督机制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基于博弈视角的私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概述 |
2.1.1 私营企业 |
2.1.2 劳资关系 |
2.1.3 和谐劳资关系 |
2.1.4 合作博弈 |
2.1.5 非合作博弈 |
2.1.6 纳什均衡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劳资关系理论 |
2.2.2 劳资关系理论模型 |
2.2.3 和谐劳资关系理论 |
2.2.4 博弈论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私营企业劳资关系调查分析 |
3.1 新时期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特点 |
3.1.1 劳资关系复杂化 |
3.1.2 劳资关系市场化 |
3.1.3 劳资关系契约化 |
3.2 私营企业劳资关系总体现状 |
3.2.1 劳资争议数量不断上升 |
3.2.2 劳动合同管理不规范 |
3.2.3 克扣拖欠劳动者工资 |
3.2.4 对劳动者安全保护不足 |
3.2.5 劳动者收入增长缓慢且分配制度不合理 |
3.2.6 农民工和劳务派遣人员同工不同酬 |
3.2.7 劳动者社会保障水平低 |
3.3 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现状调查—以河北省私营企业为例 |
3.3.1 调查对象分布情况 |
3.3.2 调查项目设置 |
3.3.3 调查结果分析 |
3.4 劳资关系不和谐的原因 |
3.4.1 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平衡 |
3.4.2 劳动者技能素质水平低 |
3.4.3 政府执法及监管不到位 |
3.4.4 工会没能形成有效制约力量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劳资关系不和谐原因的博弈分析及和谐劳资关系的实现方式 |
4.1 劳资关系不和谐原因的博弈分析 |
4.1.1 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博弈分析 |
4.1.2 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博弈分析 |
4.1.3 企业与工会之间的博弈分析 |
4.2 和谐劳资关系的实现方式——建立动态的长期合作博弈机制 |
4.2.1 建立长期合作博弈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4.2.2 序贯博弈中劳资合作博弈的实现 |
4.2.3 重复博弈中劳资合作博弈的实现 |
4.2.4 政府参与下劳资长期合作博弈的实现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构建私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建议 |
5.1 发挥企业的主体地位 |
5.1.1 尊重劳动力的价值 |
5.1.2 增强法律和道德修养 |
5.1.3 建立合理的工资分配和增长机制 |
5.1.4 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 |
5.2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为建立动态的长期合作博弈机制提供保障 |
5.2.1 改进对政绩的考核标准 |
5.2.2 适度倾斜立法改善博弈结构 |
5.2.3 端正态度加大执法监管力度 |
5.2.4 加大对私营企业扶持力度 |
5.2.5 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
5.3 工会要积极发挥作用促进动态的长期合作博弈机制的建立 |
5.3.1 创新工会组织建设 |
5.3.2 工会要积极作为切实维护劳动者的经济利益 |
5.3.3 重视劳动争议的预防处理 |
5.4 劳动者不断增强自身博弈力量 |
5.4.1 不断增强自身技能和素质 |
5.4.2 学法懂法做到依法维权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基于企业学习网的知识转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知识成为企业生产的核心要素 |
1.1.2 知识转移的路径与社会网络 |
1.1.3 社会网络软件的发展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1 相关领域研究的沿革 |
1.2.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对象 |
1.5 研究中的关键概念 |
1.5.1 知识 |
1.5.2 知识转移 |
1.5.3 知识共享 |
1.5.4 双因素理论 |
1.5.5 社会网络 |
1.6 论文框架 |
1.7 研究方法 |
1.7.1 文献研究法 |
1.7.2 问卷调查法 |
1.7.3 社会网络分析法 |
1.8 研究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综述 |
2.1 知识转移的相关概念及其研究 |
2.1.1 知识 |
2.1.2 知识转移 |
2.1.3 知识共享 |
2.2 社会网络的相关概念及其研究 |
2.2.1 社会网络 |
2.2.2 弱联结优势 |
2.2.3 强联结优势 |
2.2.4 社会资本 |
2.2.5 结构洞理论 |
3 知识共享动机的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1.1 研究流程 |
3.1.2 研究方法列表 |
3.1.3 研究工具 |
3.2 理论模型设计 |
3.3 问卷设计 |
3.3.1 问卷题项设计 |
3.3.2 样本描述 |
3.3.3 量表校验 |
3.4 数据分析 |
3.4.1 探索性因子分析 |
3.4.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3.4.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3.4.4 结构方程模型 |
3.5 调查结论 |
4 基于社会网络的企业知识社区及其理论基础 |
4.1 知识社区内知识传播路径 |
4.1.1 知识传播网络结构建模 |
4.1.2 社会网络关系中节点影响力评价 |
4.1.3 社会网络关系中聚类和角色分析 |
4.2 传播路径优化(寻找结构洞和桥接点) |
4.2.1 寻找角色节点 |
4.2.2 寻找代替节点 |
4.3 LDA主题模型 |
4.4 用户发布内容的价值计算 |
5 知识社区实证数据分析 |
5.1 研究整体设计 |
5.1.1 知识社区概述 |
5.1.2 分析内容 |
5.1.3 分析思路 |
5.1.4 分析工具 |
5.2 知识关系分析 |
5.2.1 数据概况 |
5.2.2 各讨论帖的回复数分布 |
5.2.3 知识关系矩阵 |
5.2.4 中心度分析 |
5.2.5 密度分析 |
5.2.6 节点连接度分析 |
5.3 互动关系分析 |
5.3.1 数据概况 |
5.3.2 互动关系矩阵 |
5.3.3 中心度分析 |
5.3.4 邻近度分析 |
5.3.5 密度分析 |
5.4 知识关系和互动关系的相关性分析 |
5.5 分析结论 |
6 对知识社区的干预设计及效果验证 |
6.1 系统干预及相关理论 |
6.1.1 干预的定义 |
6.1.2 全面系统干预理论 |
6.2 运用于知识社区的干预措施实践 |
6.3 以促进知识共享动机为目标的干预措施 |
6.3.1 数据收集与分析 |
6.3.2 干预措施 |
6.3.3 干预效果检验 |
6.4 以消除结构洞为目标的干预措施 |
6.4.1 数据收集与分析 |
6.4.2 干预措施 |
6.4.3 干预效果验证 |
6.5 以激励潜在专家为目标的干预措施 |
6.5.1 数据收集与分析 |
6.5.2 干预措施 |
6.5.3 干预效果验证 |
6.6 干预措施总结表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2 后续研究展望 |
附录 网上大学知识社区问卷调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内部知识转化的商业银行服务创新形成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 |
1.3.2 关于服务创新的研究 |
1.3.3 商业银行服务创新的研究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概述 |
2.1 内部知识转化理论 |
2.1.1 内部知识转化内涵 |
2.1.2 内部知识转化模式 |
2.1.3 内部知识转化过程 |
2.2 服务创新理论 |
2.2.1 服务创新含义 |
2.2.2 服务创新特点 |
2.2.3 服务创新分类 |
2.2.4 服务创新维度 |
2.2.5 服务创新绩效 |
2.3 商业银行内部知识转化理论 |
2.3.1 商业银行内部知识转化的内涵 |
2.3.2 商业银行内部知识转化模式 |
2.4 商业银行服务创新理论 |
2.4.1 商业银行服务创新内涵 |
2.4.2 商业银行服务创新内容 |
2.4.3 商业银行服务创新管理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商业银行服务创新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分析 |
3.1 商业银行服务创新发展历史演进 |
3.1.1 商业银行最初的服务创新—债务的发明 |
3.1.2 工业革命时期商业银行服务创新 |
3.1.3 衍生品时代的商业银行服务创新 |
3.1.4 信息化时代的商业银行服务创新 |
3.2 商业银行服务创新环境与现状分析 |
3.2.1 商业银行服务创新的政策制度环境 |
3.2.2 商业银行服务创新的市场竞争环境 |
3.2.3 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产品创新现状 |
3.2.4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现状 |
3.2.5 商业银行服务方式创新现状 |
3.2.6 商业银行服务创新现状特征 |
3.3 商业银行服务创新发展趋势分析 |
3.3.1 大数据技术运用 |
3.3.2 基于客户改变的服务革新 |
3.3.3 价值链分工的差异化服务创新模式 |
3.4 内部知识转化视角研究商业银行服务创新适用性 |
3.4.1 顺应知识经济发展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
3.4.2 互联网+时代金融服务创新的必然选择 |
3.4.3 完善商业银行内部创新模式提高运营效率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商业银行内部知识转化对服务创新形成影响机理分析 |
4.1 商业银行服务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
4.1.1 影响商业银行服务创新外部因素 |
4.1.2 影响商业银行服务创新内部因素 |
4.2 商业银行内部知识转化对创新知识产生的影响分析 |
4.2.1 内部知识转化与创新知识产生之间内在关系 |
4.2.2 基于内部知识转化的商业银行创新知识产生过程 |
4.3 商业银行内部知识转化对服务创新形成的影响机理 |
4.3.1 一般的服务创新形成模型 |
4.3.2 基于内部知识转化的商业银行服务创新形成四维度模型 |
4.3.3 商业银行内部知识转化对服务创新形成的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商业银行内部知识转化对服务创新形成影响假设及实证设计 |
5.1 变量的维度划分及内涵 |
5.1.1 内部知识转化的维度及内涵 |
5.1.2 商业银行个体服务创新行为维度及内涵 |
5.1.3 商业银行服务创新绩效维度及内涵 |
5.2 关系模型构建及研究假设 |
5.2.1 商业银行内部知识转化与服务创新形成关系模型构建 |
5.2.2 内部知识转化与商业银行个体服务创新行为的关系假设 |
5.2.3 商业银行个体服务创新行为与服务创新绩效的关系假设 |
5.2.4 商业银行个体服务创新行为的中介作用假设 |
5.3 实证设计 |
5.3.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5.3.2 变量的初始测量 |
5.3.3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
5.3.4 数据分析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商业银行内部知识转化对服务创新形成影响实证检验 |
6.1 小样本预测试 |
6.1.1 预测试量表信度分析 |
6.1.2 预测试量表的效度分析 |
6.2 大样本数据收集与分析 |
6.2.1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6.2.2 样本数据信度分析 |
6.2.3 样本数据效度分析 |
6.3 模型假设检验 |
6.3.1 测量变量间相关性分析 |
6.3.2 潜在变量的路径分析 |
6.3.3 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分析 |
6.4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7章 促进商业银行服务创新对策 |
7.1 加强客户关系管理促进外部知识获取 |
7.1.1 获取客户信息过程的前移 |
7.1.2 建立立体的客户分类 |
7.1.3 有效的渠道覆盖 |
7.1.4 提高个体知识吸收能力 |
7.2 加快商业银行内部知识转化促进服务创新行为 |
7.2.1 培育商业银行内部学习型文化氛围 |
7.2.2 促进商业银行内部个体知识共享的演化博弈分析 |
7.2.3 商业银行知识整合平台的构建 |
7.2.4 促进商业银行内部知识转化激励机制设计 |
7.3 促进商业银行个体服务创新行为提升创新绩效 |
7.3.1 知识共享责任下知识型个体群体协作激励机制 |
7.3.2 加强个体以顾客为导向的服务创新理念 |
7.3.3 信息技术的合理选择与运用 |
7.4 促进商业银行服务创新其他路径 |
7.4.1 基于服务价值链分工的知识精细化管理 |
7.4.2 加强商业银行间知识联盟 |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商业银行内部知识转化与个体服务创新行为及绩效关系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8)工程项目合作网络内的知识转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基本概念 |
1.5.1 工程项目合作网络 |
1.5.2 知识转移 |
2 文献综述 |
2.1 社会网络的研究综述 |
2.1.1 社会网络的相关理论 |
2.1.2 社会网络的研究层次综述 |
2.1.3 社会网络的分析视角研究综述 |
2.2 知识转移的研究综述 |
2.2.1 知识的类别及知识转移方式的研究综述 |
2.2.2 知识转移的过程研究综述 |
2.2.3 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2.2.4 知识转移的效果研究综述 |
2.3 项目环境中的知识转移的研究综述 |
2.3.0 项目环境中知识的分类研究综述 |
2.3.1 项目环境中知识转移的方式和过程研究综述 |
2.3.2 项目环境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3 工程项目合作网络内知识转移的前提及现状分析 |
3.1 工程项目各阶段合作网络的构建 |
3.2 工程项目合作网络内知识转移前提条件研究 |
3.2.1 基本假设 |
3.2.2 博弈模型构建 |
3.2.3 演化博弈的均衡点分析 |
3.2.4 演化博弈的演化路径分析 |
3.2.5 影响动态演化博弈收敛路径的因素分析 |
3.3 工程项目合作网络内知识转移现状分析 |
3.3.1 调研问卷的基本情况 |
3.3.2 工程项目合作网络内知识转移的内容 |
3.3.3 工程项目合作网络内知识转移的方式 |
3.3.4 工程项目合作网络内知识转移的阶段 |
3.3.5 工程项目合作网络内知识转移的对象 |
3.3.6 工程项目合作网络内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4 工程项目合作网络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研究 |
4.1 研究的理论框架 |
4.2 研究变量的内涵及维度 |
4.2.1 项目特性、网络特性的内涵及维度 |
4.2.2 知识转移主体的转移意愿、知识转移双方的信任关系 |
4.2.3 知识转移效果 |
4.3 相关研究假设 |
4.3.1 项目特性与网络特性 |
4.3.2 网络特性与知识转移主体的意愿、信任关系 |
4.3.3 项目特性与知识转移主体的意愿、信任关系 |
4.3.4 知识转移双方的信任关系与知识转移主体的意愿 |
4.3.5 知识转移主体的意愿与知识转移效果 |
4.4 本文总体研究模型及假设汇总 |
4.5 本章小结 |
5 知识转移影响因素问卷的设计与研究变量的测量 |
5.1 知识转移影响因素问卷的设计 |
5.2 变量的测量 |
5.2.1 自变量的测量 |
5.2.2 中介变量的测量 |
5.2.3 因变量的测量 |
5.3 实证方法的选择 |
5.3.1 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步骤 |
5.3.2 相关参数的界定 |
5.4 本章小结 |
6 工程项目合作网络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6.1 样本的选择和数据收集分析 |
6.2 样本的有效性及假设检验分析 |
6.2.1 样本的信度分析 |
6.2.2 样本的效度分析 |
6.2.3 样本的拟合优度分析 |
6.3 理论模型的假设检验分析 |
6.3.1 结构模型的拟合优度分析 |
6.3.2 假设检验分析 |
6.4 实证结果的讨论 |
6.4.1 项目特性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作用 |
6.4.2 网络特性对知识转移效果影响作用 |
6.4.3 知识转移双方信任关系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作用 |
6.4.4 知识转移主体意愿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作用 |
6.5 提升工程项目合作网络内知识转移效果的建议 |
6.5.1 从项目特性视角出发的相关建议 |
6.5.2 从网络特性视角出发的相关建议 |
6.5.3 从知识转移主体特性视角出发的相关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绿色创新系统 |
1.2.2 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 |
1.2.3 创新系统的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 |
1.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3.2 论文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基于知识管理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构建 |
2.1 绿色创新系统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绿色创新系统 |
2.1.2 知识溢出 |
2.1.3 知识共享 |
2.2 知识管理与制造业绿色创新的关系 |
2.2.1 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对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的载体作用 |
2.2.2 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对制造业绿色创新的推动作用 |
2.3 基于知识管理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要素 |
2.3.1 制造业绿色创新主体子系统 |
2.3.2 制造业绿色创新知识溢出子系统 |
2.3.3 制造业绿色创新知识共享子系统 |
2.3.4 制造业绿色创新环境子系统 |
2.4 基于知识管理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特征与功能 |
2.4.1 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的特征 |
2.4.2 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的功能 |
2.5 基于知识管理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基本框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初步确定 |
3.1.1 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的直接影响因素 |
3.1.2 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的间接影响因素 |
3.2 两类关键因素对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的影响机理 |
3.2.1 知识溢出直接因素的影响机理 |
3.2.2 知识溢出间接因素的影响机理 |
3.2.3 两类因素的混合影响机理 |
3.3 两类关键因素对绿色创新系统知识共享的影响机理 |
3.3.1 知识共享直接因素的影响机理 |
3.3.2 知识共享间接因素的影响机理 |
3.3.3 两类因素的混合影响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的知识溢出机制与溢出效应 |
4.1 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的产生机制 |
4.1.1 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的产生根源 |
4.1.2 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的产生主体源 |
4.1.3 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的产生动力 |
4.2 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的传导机制 |
4.2.1 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的传导方向 |
4.2.2 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的传导路径 |
4.2.3 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的传导阶段 |
4.3 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的吸收机制 |
4.3.1 绿色创新系统主体的知识吸收能力 |
4.3.2 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的吸收过程 |
4.4 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效应测度 |
4.4.1 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效应的概念界定 |
4.4.2 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效应测度模型构建 |
4.4.3 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效应的测度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的知识共享机制 |
5.1 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知识共享的发生机制 |
5.1.1 绿色创新系统中知识共享发生动机 |
5.1.2 绿色创新系统知识共享发生的三维空间 |
5.2 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知识共享的竞合机制 |
5.2.1 绿色创新系统知识共享中的竞合关系 |
5.2.2 基于两种竞合关系的知识共享博弈模型 |
5.2.3 不同竞合关系下绿色创新系统知识共享博弈过程 |
5.3 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 |
5.3.1 绿色创新系统知识共享的激励目标 |
5.3.2 绿色创新系统知识共享的激励方式 |
5.3.3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绿色创新系统知识共享激励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的仿真研究 |
6.1 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的SD仿真模型 |
6.1.1 基本假设和边界确定 |
6.1.2 因果关系模型的构建 |
6.1.3 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的SD流图 |
6.1.4 基本变量说明和方程设置 |
6.2 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的SD仿真过程 |
6.2.1 模型有效性检验 |
6.2.2 模型灵敏度分析 |
6.2.3 仿真实证的模拟 |
6.3 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的SD仿真结果分析 |
6.3.1 绿色知识溢出仿真结果分析 |
6.3.2 绿色知识共享仿真结果分析 |
6.3.3 制造业绿色专利产出仿真结果分析 |
6.3.4 制造业绿色产品产值仿真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提升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中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 |
7.1 针对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的创新对策 |
7.1.1 优化绿色创新资源的配置 |
7.1.2 提高绿色创新系统的主体协同效应 |
7.2 针对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中知识溢出的对策 |
7.2.1 增加知识溢出源的绿色创新投入 |
7.2.2 提高知识接受者的知识吸收能力 |
7.2.3 发挥绿色创新系统的知识溢出效应 |
7.3 针对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中知识共享的对策 |
7.3.1 构建适应知识共享的组织结构 |
7.3.2 培育绿色创新系统的知识共享文化 |
7.3.3 拓宽绿色创新系统的知识共享方式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10)生态产业集群知识转移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相关文献综述 |
2.1 产业集群相关研究 |
2.2 知识转移相关研究 |
2.3 生态产业集群相关研究 |
2.4 知识转移博弈与机制相关研究 |
2.5 总结和评述 |
2.6 本章小结 |
3 生态产业集群知识转移特性分析 |
3.1 生态产业集群知识转移特点分析 |
3.1.1 生态产业集群特点 |
3.1.2 生态产业集群知识特点 |
3.1.3 生态产业集群知识转移特点 |
3.2 生态产业集群知识转移模式分析 |
3.2.1 生态产业集群知识转移原因 |
3.2.2 生态产业集群企业间关系分析 |
3.2.3 生态产业集群知识转移模式 |
3.3 生态产业集群知识转移过程分析 |
3.3.1 生态产业集群知识转移过程 |
3.3.2 生态产业集群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
3.4 生态产业集群知识转移机制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生态产业集群知识转移演化博弈分析 |
4.1 生态产业集群知识转移情景 |
4.2 生态产业集群知识转移演化博弈 |
4.2.1 企业间知识转移静态博弈模型 |
4.2.2 生态产业集群知识转移演化博弈模型 |
4.2.3 生态产业集群知识转移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
4.3 生态产业集群知识转移演化博弈模型仿真及分析 |
4.3.1 演化博弈SD模型及变量说明 |
4.3.2 博弈模型仿真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生态产业集群知识转移机制与管理策略 |
5.1 生态产业集群知识转移机制设计 |
5.1.1 知识转移效率分析 |
5.1.2 知识转移机制分析 |
5.1.3 知识转移机制设计 |
5.2 生态产业集群知识转移管理策略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创新点 |
6.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企业内员工间知识互换的博弈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FMEA的建筑企业知识共享能力评价研究[D]. 张军丹.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1)
- [2]家族企业高管团队向二代继承者知识转移的博弈分析[D]. 孟占峰. 山西大学, 2020(01)
- [3]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机制研究[D]. 肖琳.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4]基于博弈理论的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共享行为及激励机制研究[D]. 赵艳敏.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5]基于博弈视角的私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构建研究[D]. 陈华. 燕山大学, 2017(05)
- [6]基于企业学习网的知识转移研究[D]. 李凯.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7]基于内部知识转化的商业银行服务创新形成理论与实证研究[D]. 黄文才. 武汉理工大学, 2017(07)
- [8]工程项目合作网络内的知识转移研究[D]. 孙舰. 北京交通大学, 2017(09)
- [9]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机制研究[D]. 申楠.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6(06)
- [10]生态产业集群知识转移机制研究[D]. 崔君. 江西财经大学,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