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佛山岩溶环境与经济开发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陈玥[1](2021)在《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评价与保护策略 ——以施秉、荔波-环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拥有无可比拟的自然美和地貌学价值,IUCN明确提出重点关注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系统服务。世界自然遗产作为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应该被保护起来,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威胁遗产地的生态安全。生态脆弱性评价是实现遗产地生态保护的有效措施,对维护遗产地自然景观完整性与人地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生态经济学、遗产保护学、人地协调发展、生态经济平衡、遗产开发与生态保护协同理论,针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特征、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和保护管理等科学问题,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生态环境总体结构和保护管理基本现状的贵州省选择施秉白云岩喀斯特与荔波-环江石灰岩喀斯特为研究区,通过对遗产地野外考察和资料收集,运用模型构建、层次分析、熵权法等研究方法,围绕生态压力、生态状态、生态响应三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重点阐明自然环境因素、人为活动因素与生态脆弱性的联系,构建适用于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的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揭示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特征、动态演变及其机制,提出生态保护管理策略,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1)2010至2020年,施秉遗产地生态压力得分整体上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由0.07减少到0.04;而荔波-环江遗产地生态压力得分增大,由0.24增加到0.26,这主要由荔波-环江遗产地较高的污染压力和旅游压力所致:2010至2020年,荔波-环江遗产地污染压力得分由0.06增加到0.08,旅游压力得分由0.10增加到0.13,污染压力和旅游压力对生态脆弱性综合评分贡献度增大。遗产地周边居民使用的化肥农药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在水循环的作用下流向遗产地及其周边地区,导致植被死亡、植被覆盖度降低、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旅游开发活动加重遗产地生态环境负担,旅游设施的修建对地表植被的破坏难以修复,旅游道路的地表硬化使得土壤透水透气能力减弱,雨水的下渗速率降低,容易在雨季导致低洼处积水,对植被的生长产生威胁。(2)2010至2020年,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生态状态得分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施秉遗产地生态状态得分由0.30减少到0.18,荔波-环江遗产地生态状态得分由0.18减少到0.05:植被、土地、气候是反映生态系统状况的直观因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涉及到整个地球圈。2010至2020年,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气候状态、土地状态、植被状态得分均呈下降趋势,表明遗产地生态环境好转,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加;而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土壤状态得分变化趋势不明显,表明遗产地土壤状况较为稳定。(3)2010至2020年,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生态响应得分均逐年减小,施秉遗产地生态响应得分由0.22减少到0.10,荔波-环江遗产地生态响应得分由0.12减少到0.06:2010至2020年,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管理措施和植被恢复得分均呈下降趋势,表明管理机构对遗产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有所加强和重视。外界干扰超过生态系统的最大承受能力时,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降低,生态环境显现脆弱性特征,很难恢复到原始状态,若不加以人为保护措施的干预,生态环境可能会持续恶化。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内各景区的游客量不一,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程度不同。遗产地管理机构应严格进行管理保护,定期进行生态环境评估,实行轮流开放制度让生态环境脆弱程度高的景点进行生态恢复。(4)2010至2020年,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的生态脆弱性指数均逐渐降低,施秉遗产地生态脆弱性指数由0.59减少到0.32,荔波-环江遗产地的生态脆弱性指数由0.55减少到0.37,生态脆弱程度均呈现中度-轻度-轻度的转变,表明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生态脆弱程度减弱,生态环境好转:生态脆弱性是生态系统的内在属性,与自身的调节能力和外界干扰有关,在一定压力下逐渐显现脆弱性特征。喀斯特世界遗产地因其先天脆弱性和外界干扰而呈现不同级别的脆弱性特征,在对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的生态脆弱性特征、动态演变及其机制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施秉模式、荔波模式和环江模式的生态保护管理策略。未来可借助3S技术手段研究遗产地内各功能分区的生态脆弱性,进一步优化喀斯特世界遗产地评价指标体系及研究方法,完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不同功能区的生态保护策略制定。
张俞[2](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面临着人地矛盾突出、植被退化严重、次生林分结构缺失、物种多样性低、稳定性差、生态经济功能低效等问题。乔灌草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是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遏制石漠化发生、控制水土流失、维护脆弱生态系统稳定、保护物种多样性和提升经济水平等服务功能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推动石漠化地区的生态重建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综合性与区域性的特点,结合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物种多样性、因地制宜、乔灌草对位配置可持续发展、多角度多领域养分平衡、植物群落演替、功能性状的权衡及对位配置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通过60个试验样地连续定位观测、71个优势种环境要素与植物性状数据进行采集与测试,围绕石漠化治理中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研究工作。重点从植被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服务功能、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和验证推广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国家石漠化治理工程提供科技参考。(1)探讨了物种和群落两个级别植物生理结构随石漠化等级的变化规律,阐明了植物多样性与功能性状特征,阐明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下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性状的差异及其对植物叶片-凋落物-土壤的养分的运移分配的影响。随着石漠化等级的降低物种多样性越高,群落立体性结构越明显。功能性状中乔木、灌木干物质含量高,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强,草本植物更适合作为群落结构配置过程中的林下物种,其比叶面积277.18 cm2·g-1要高于乔木153.78cm2·g-1、灌木108.85 cm2·g-1两个演替阶段,具有较高的光补偿能力和生长速率,较低的强光耐受能力。与全球植物叶片养分含量相比较,石漠化地区植物叶片有较强的C储存能力(482.31 mg·g-1),表现为N缺乏而P充足。石漠化土壤变异性较高,中度以上石漠化环境土壤有机质分解和矿化速率较高,其养分含量低于植物叶片和凋落物。对比分析发现,无-潜在石漠化环境植物表观量子效率0.17 mol·mol-1要高于其他两个示范(0.054 mol·mol-1),这是植物生长的优势,林下植物在弱光环境中光合潜能高,光利用能力和制造有机能力强。潜在-轻度石漠环境乔木林植物生长优势是对光的利用范围广,具有高光饱和点和低光补偿点,对强弱光的适应能力强。有利于揭示石漠化环境植物群落生态过程及养分循环修复机理。(2)探讨了物种和群落变化规律的驱动因素,揭示基于物种多样性的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出土壤环境因子对土壤酶、植物功能性状、养分运移的驱动机制,利用结构功能性状提出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土壤酶对石漠化程度响应方式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酶活性的主导环境因子为SOC、TN、C:P、N:P;潜在-轻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pH、T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C:N、N:P、TN,各因子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功能冗余,部分酶活性因素受多个环境因子叠加影响。土壤环境因子影响植物功能性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主控环境因子是SWC和TN;潜在-轻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TN、N: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和SOC。土壤环境因子对植物养分的吸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N:P、TP;潜在-轻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为pH、TP、C:P、SOC;中度-强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TP、C:N、SWC。因此,在石漠化治理中需要对主控因子进行施肥管理和养分运移保护。结构性状与生理性状间存在相关性,验证了叶经济谱的存在。71种不同功能型物种通过叶片性状间的权衡采取不同的环境适应策略。乔木树种多为缓慢投资-收益型物种,灌木多为快速投资-收益型物种。一般快速投资开拓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生长速率和获取能力快的物种;缓慢投资保守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养分储存效率的植物。将71个物种水源涵养和土壤保育性能进行排序发现乔木功能性状较高,灌木次之,草本最低,最后根据服务功能性状建造了12个功能群及调控策略。这对揭示生态过程及运作机制、预测群落演替趋势、提高整体服务性能具有重要意义。(3)根据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生态修复与林产业技术体系。根据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复合经营模式,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循环经营模式,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持续经营模式,分别简称为“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成熟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石漠化地区特色经济林种子贮存及处理、施肥管理、修枝整形、果实加工贮存、林间套种、衍生产业开发及可持续发展、乔灌草物种多样性维持、植物功能性状监测、植物功能群建造技术和功能性状调控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乔灌草立体配置、群落功能组合、规划诱导自然修复、特色经济林产业开发、林下养殖、权衡策略建造等技术集成。(4)构建的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效果良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主要分布在南方石漠化地区,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9.89%、5.26%和8.95%。2016年以来,在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三个研究区实施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共计20个示范点,面积达到223 hm2,树立了治理典范,得到了百姓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响应,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2016-2020年植被覆盖率提高了4.77%,保土5 913.00 t/y,保水46 644 m3/y,经济林收入达到1 990.5万元/y,有效促进了石漠化植被修复及林产业化发展。通过GIS指标分级与权重计算、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建立了海拔、降水、平均气温、坡度、人均GDP、人口密度、石漠化等级、土地覆盖、土壤类型、岩性等评价指标,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区195.37×104 km2的面积上,毕节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19.12×104 km2、36.17×104 km2、41.28×104 km2、51.72×104 km2、47.08×104 km2;关岭-贞丰模式分别为10.17×104 km2、31.14×104km2、46.13×104 km2、59.65×104 km2、48.28×104 km2;施秉模式分别为17.30×104km2、36.47×104 km2、48.27×104 km2、56.45×104 km2、36.88×104 km2。
明晓星[3](2020)在《金佛山水房泉地下河流域硝酸盐来源与迁移转化》文中研究表明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地下水约占地球上液态淡水的99%,是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水源。然而,随着农业、工业、城市化、旅游快速发展,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成为国内外最普遍、污染面积最大的地下水污染问题,威胁着人类的供水安全。中国岩溶地下水占地下水资源总量的1/4,仅在中国西南岩溶区就有超过一亿人使用岩溶水。岩溶地区由于高渗透性的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极易遭受硝酸盐污染,且污染后在高流速运移中难以得到有效降解。作为旅游胜地的金佛山岩溶世界遗产地,每年有大量的游客游览,导致了岩溶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目前,国内外研究普遍关注了农业、城市发展背景下岩溶地下水硝酸盐来源与转化,对旅游活动影响下岩溶地下水硝酸盐来源及迁移转化过程关注很少。与此同时,硝酸盐的来源和迁移转化过程可能具有较大的时间变异性。然而,当前硝酸盐来源与迁移转化的相关研究仍以短期监测为主,这对于准确研究硝酸盐的来源和迁移转化过程是十分不利的。因此,从长时间视野下,系统地从补给、径流和排泄研究旅游活动影响下地下河流域硝酸盐来源与迁移转化过程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此,本文选取金佛山岩溶世界遗产地水房泉地下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在流域内根据地下河补给、径流和排泄的关系,设置酒店用水、化粪池污水、落水洞污水、水房泉地下水(地下河出口)、雨水、土壤水等六处代表性采样点。在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两个水文年期间,通过自动化监测流域降水量、地下河流量,每24d左右定期采集水样,测试水化学、硝酸盐氮氧同位素(δ15Nnitrate和δ18Onitrate),综合分析水文、水化学、δ15Nnitrate和δ18Onitrate,结合SIAR和Mix SIAR模型,研究了季节和年际尺度上硝酸盐动态、来源、迁移转化及其形成机理。综合水文、水化学和硝酸盐双同位素分析了硝酸盐及其同位素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地下河流量对大气降水响应较快,不同季节流量变化幅度较大。时间上,流域硝酸盐浓度主要在旅游高峰期升高;空间上,化粪池、落水洞污水硝酸盐浓度最高,酒店用水和水房泉地下水硝酸盐浓度基本保持在自然背景值范围内。两个水文年内,酒店用水各水化学指标和δ15Nnitrate、δ18Onitrate值稳定。酒店用水NO3–浓度范围为4.41~17.61 mg/L,NO3–浓度低,水质总体较好。化粪池、落水洞污水水化学指标和同位素值变幅较大。化粪池污水NO3–浓度范围为0.73~105.34 mg/L,落水洞污水NO3–浓度范围为0.96~86.38 mg/L,两个采样点的NO3–浓度与游客人数相关性较好,主要随游客人数波动变化。水房泉地下水在两个水文年内NO3–浓度范围为4.65~18.22 mg/L,水质总体较好,但在旅游高峰期(夏季伏旱和冬季干旱期),NO3–浓度略微升高,硝酸盐双同位素相应变化,水质略微恶化,表明地下河水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识别了流域硝酸盐来源及各来源贡献比例。流域δ15Nnitrate值变化范围为?0.8‰~21.5‰,δ18Onitrate值变化范围为?11.6‰~35.5‰。结合流域δ15Nnitrate、δ18Onitrate值和硝酸盐不同来源典型同位素值区间,辨别流域硝酸盐来源主要为土壤有机氮和粪肥污水。运用SIAR、Mix SIAR模型定量计算硝酸盐来源结果表明,两个水文年中,粪肥污水贡献比例最大,达60%~70%。具体地,硝酸盐来源贡献比例季节变化大,2018年雨季,粪肥污水贡献比例高达71.8%,达到两个水文年最高值,主要原因是游客人数增多所致。2018至2019年旱季,粪肥污水贡献比例降低至44%左右,达到两个水文年最低值,主要是金佛山西坡索道关闭维修,游客人数明显下降造成的。结合流域实际情况,对比SIAR和Mix SIAR模型定量计算结果,发现MixSIAR模型的计算结果更贴近流域实际情况。分析了两个水文年内地下河流域硝酸盐迁移转化规律及形成机理。通过分析水文、水化学、NO3–/Cl–摩尔浓度比值和NO3–浓度与δ15Nnitrate、δ18Onitrate值关系,表明酒店用水的硝酸盐转化过程主要为富氧环境下的硝化作用。酒店粪便污水在排入化粪池并经落水洞灌入含水层的过程中,粪便污水与富氧自来水混合后缓慢运移,主要发生硝化作用。然而,在游客人数增多的旅游高峰期,加之适宜的温度、厌氧或微厌氧等条件,化粪池与落水洞污水主要发生反硝化作用,降解了部分硝酸盐。雨季,污水灌入地下河后,出现了明显的稀释效应。旅游淡季(也是雨季),地下河中可能出现微生物同化作用。旅游高峰期(夏季伏旱和冬季干旱期),地下河水主要受粪便污水影响,发生硝化作用。本研究将为岩溶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硝酸盐通量管控奠定一定的科学基础,同时也有助于我国绿水青山的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田林[4](2020)在《基于GIS与改进TOPSIS法的休耕区域选择研究 ——以金佛山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耕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对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耕地的利用与管护也就因此成为了全社会关心和研究的热点之一。实行耕地休耕是我国耕地利用与管护转型的一项重要制度性安排:实行耕地休耕制度试点,是党中央、国务院基于我国农业发展矛盾和国内外粮食市场供求变化等现实问题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其目的在于促进耕地休养生息,实现农业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休耕区域选择作为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在于运用科学方法对实行休耕的耕地进行诊断和识别,为休耕耕地的落地和配置提供方法论指导,判明可以实现休耕的客体单元。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总结分析适宜休耕地的影响因素,研究选取了16项指标,采用特尔非法、熵权系数法和基于联系度改进的TOPSIS法构建了休耕区域选择模型。通过分析研究,从行政区域来看,研究区适宜进行休耕的耕地地块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其中分布最广的是在三泉镇与大有镇,其次是头渡镇,再次是金山镇,最后是南城街道。联系理论研究与现实意义,若在金佛山地区进行耕地休耕工作与休耕地块空间布局安排,应当先在三泉镇与大有镇对适宜休耕耕地进行休耕,该区内的休耕工作应当重点布局东部与南部,优先推进东南部休耕工作的进行。(2)从研究区整体来看,研究区内有1364.99hm2的耕地适宜安排进行休耕,占整个研究区耕地面积的8.29%,7141.4hm2的耕地地块较适宜被安排进行休耕,占研究区耕地面积的43.35%。较不适宜或不适宜休耕的耕地面积占研究区总体耕地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为37.19%(6125.95 hm2)、11.17%(1841.48 hm2)。(3)通过对休耕区域空间布局方案进行梳理,最终大有镇各村合计耕地休耕规模为390.85hm2,占休耕落地安排与空间布局方案的26.98%;三泉镇各村合计耕地休耕规模为809.60hm2,占休耕落地安排与空间布局方案的55.88%;头渡镇各村合计耕地休耕规模为136.15hm2,占休耕落地安排与空间布局方案的9.40%;金山镇合计耕地休耕规模为22.32hm2,占休耕落地安排与空间布局方案的1.54%;南城街道各村合计耕地休耕规模为89.96hm2,占休耕落地安排与空间布局方案的6.20%。研究区合计耕地休耕规模为1448.88hm2,其中,适宜休耕地面积为1149.21hm2,占比79.33%,较适宜休耕地面积为299.67hm2,占比20.68%。
黄奇波[5](2019)在《北方半干旱岩溶区岩溶碳汇过程及效应研究 ——以山西柳林泉岩溶流域为例》文中提出大气CO2浓度的持续上升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气温增高、蒸发量加大、水循环加剧,由此带来的全球暴雨、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越来越频发,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采取有效增汇固碳方法抑制大气CO2浓度升高,减缓全球变暖,成为各国科学家研究全球变化的重中之重。岩溶作用是一种发生在地球浅部表层环境下的特殊地质作用过程,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密切相关。岩溶动力系统作为一个低温地球化学开放系统,具有开放敏感性和生物参与性等特点,对环境变化响应迅速,积极的参与全球碳循环。我国大陆地区的岩溶类型主要有4种,分别是西南热带亚热带型岩溶、北方干旱半干旱型岩溶、东北湿温带型岩溶及青藏高山型岩溶。北方干旱半干旱型岩溶位于北纬35°以北,秦岭为南北方岩溶类型的分界带。北方干旱半干旱岩溶区碳酸盐岩面积分布达68.5×104km2,其中裸露区7.78×104km2,覆盖区8.74×104km2,埋藏区51.95×104km2,蕴藏有丰富的岩溶地下水资源。但相对于我国南方岩溶区,北方岩溶碳汇研究工作开展较少。一方面,受北方岩溶区土壤中次生碳酸盐含量高且易于沉积的影响,利用试片法来计算岩溶碳汇强度存在很大误差。另一方面,北方岩溶水主要赋存在层位较老的寒武—奥陶系地层中,煤矿则产于层位较新的石炭—二叠系。这种“煤在楼上,水在楼下”的特殊水文地质格局导致煤系地层硫化物氧化产生硫酸或大量堆置的矿渣经雨水淋溶产生酸性水,持续不断地向岩溶含水层入渗并参与碳酸盐岩溶蚀,从而造成碳汇效应降低;另外,奥陶系灰岩地层中含有数层石膏夹层,石膏夹层溶解向岩溶地下水中输入大量SO42-。在如此复杂的条件下,应采取哪种方法来准确计算岩溶碳汇强度,及如何扣除硫酸作用来计算岩溶碳汇通量是当前岩溶碳汇研究关注的两个重要方面。本研究以北方半干旱岩溶区具有代表性的山西柳林泉岩溶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溶蚀试片法和对土壤化学指标的监测,并采用同位素技术对原生和次生碳酸盐进行区分,定量计算土壤碳酸盐中次生碳酸盐所占比例,揭示我国干旱、半干旱岩溶区土壤层中碳酸盐的特征和来源。阐明半干旱岩溶区土壤系统影响溶蚀与沉积作用发生的机制,解答用岩溶试片法计算半干旱区岩溶地质碳汇效应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流域岩溶地下水进行系统取样和研究,揭示岩溶动力系统溶解无机碳循环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在定量评价石膏溶解对地下水SO42-贡献的基础上,采用化学计量法定量计算硫酸参与碳酸盐岩溶蚀的比例。运用Galy模型定量评价硫酸参与溶蚀作用的流域岩溶碳汇效应;揭示硫酸参与溶蚀作用下的岩溶碳汇过程。得出了如下结论:1、试片溶蚀速率受不同植被条件影响,并受控于土壤化学指标(1)植被条件是影响碳酸盐岩溶蚀速率的主要因子,相同层位的溶蚀速率均呈现出林地最大,灌丛次之,草地最小的变化规律,随着植被的恢复,碳酸盐岩溶蚀速率呈现增加的趋势。(2)土下试片溶蚀速率主要受土壤有机碳、土壤无机碳、土壤水份含量控制,而受土壤CO2浓度影响小。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水份含量对土下试片溶蚀速率具有促进作用,土壤无机碳含量对土下试片溶蚀速率具有抑制作用。(3)土壤无机碳质量分数高,是有机碳质量分数的2.855.06倍,在干旱少雨、蒸发量大的气候条件下容易过饱和并发生沉淀,使埋放于土壤层中的试片除受溶蚀作用影响外,还受土壤碳酸盐沉积作用,造成部分试片经过一个水文年的溶蚀后质量增加。因此,埋放于土壤中的试片在雨季发生溶蚀而重量变轻,而干旱季节主要接受碳酸盐的沉积而增重。(4)根据标准溶蚀试片法计算出裸露岩溶区平均岩溶碳汇强度为1.51 t/(km2·a),而根据Galy模型法计算出的结果为3.93 t/(km2·a),试片法计算结果仅为Galy模型法的1/3。由于半干旱地区土壤无机碳含量高且容易发生沉积,埋放于土壤系统中试片的溶蚀速率并不能真正代表基岩面的溶蚀速率,用溶蚀试片法会使岩溶碳汇强度被低估。利用溶蚀试片法来研究岩溶碳汇效应在北方半干旱地区土壤中受到了限制。2、土壤次生碳酸盐比例高,次生碳酸盐的沉积是土壤中试片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1)研究区土壤碳酸盐含量及其δ13C值主要受次生碳酸盐所占比例的控制,次生碳酸盐具有偏轻的碳同位素。林地、退耕地、灌丛地土壤剖面上层(050 cm)的碳酸盐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加,碳酸盐δ13C值则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偏轻,剖面下层(5070 cm)的变化趋势相反。这缘于土壤次生碳酸盐溶于土壤水向下运移并沉积,但下层(5070 cm)受土壤水分向下运移的深度有限,且更接近母质层,次生碳酸盐含量降低,而原生碳酸盐比例提高。(2)3个土壤剖面中CO2浓度在050 cm随深度增加而增加,5070 cm随深度增加而减少。由于上层土壤空气和大气的交换以及底层岩-土界面岩溶作用的消耗而降低。土壤CO2的δ13C值在上层(0-50cm)随土层深度增加而越来越偏负,下层(50-70cm)随深度增加而越来越偏正。土壤CO2浓度及其δ13C值的双向梯度变化,均反映了上层土壤CO2受空气交换、土壤有机质分解及土-岩界面岩溶作用的共同影响。(3)土壤中次生碳酸盐来源于原生碳酸盐溶解后的重新结晶。在有机碳的参与下,通过反应SOC→CO2(g)→CO2(aq)→HCO3-(aq)→CaCO3(s),重新沉淀生成次生碳酸盐晶体。3个土壤剖面的次生碳酸盐比例均较大,退耕地、林地、灌丛地的比例分别为0.52、0.42和0.32;高比例的次生碳酸盐沉积是造成埋放于半干旱土壤中的试片增重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北方半干旱岩溶区利用试片法计算岩溶碳汇强度时,应在溶蚀实验的基础上,运用碳同位素值对试片上沉积的次生碳酸盐进行定量计算,根据次生碳酸盐岩的沉积量来修正试片的溶蚀速率,消除次生碳酸盐的影响,然后再根据试片的溶蚀速率来计算流域岩溶碳汇强度。3、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受径流条件控制,具有区域演化规律(1)流域岩溶地下水化学特征受水文地质条件的控制,水温、电导率(EC)、TDS、离子总量、Na+、Ca2+、Mg2+、Cl-、HCO3-、SO42-含量从补给区、到径流区、到排泄区、再到深埋区,随着径流途径增加不断升高。其中Na+、Cl-、SO42-含量变化范围大,最大值分别为最小值的50倍、80倍和32倍。而Ca2+、HCO3-变化范围相对较小,最大最是最小值的2-3倍。在补给区、径流区中,Na+含量较少,Ca2+为地下水中主要阳子,但在排泄区和深埋区,Na+含量明显超过了Ca2+和Mg2+含量,成为地下水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水化学类型由HCO3-Ca.Mg型转化为HCO3.SO4-Ca.Mg型和HCO3.SO4-Ca.Na.Mg型,最终演变为Cl.HCO3-Na.Ca、Cl.HCO3-Na型和Cl-Na.Ca型。(2)受土壤高浓度CO2控制,流域岩溶地下水的PCO2明显高于大气CO2的分压(300350ppm),反应出大气降雨吸收土壤层中的高浓度的CO2形成碳酸对下部碳酸盐岩进行溶蚀的过程。方解石和白云石的饱和指数(SIC、SID)均大于0,这2种矿物均处于较强的过饱和状态。但由于受Ca2+、HCO3-的来源比较复杂的影响,从补给区、到径流区、到排泄区、再到深埋区SIC、SID的变化无明显的趋势性变化规律。(3)流域岩溶地下水中石膏的饱和指数(SIG)均小于0,石膏在岩溶地下水中一直处于溶解状态。从补给区、到径流区、到排泄区、到深埋区,石膏的饱和指数不断升高,表明随着地下水的径流石膏层的不断溶解。(4)流域内岩溶地下水的δ13CDIC具有较大的变化范围,最小值与最大值相差5.569‰。补给区和径流区δ13CDIC值偏轻,具有较宽的分布范围,而径流区和深埋区偏重,范围较为集中。从补给区、到径流区、到排泄区,到深埋区δ13CDIC值呈不断增重的变化规律。随着径流途径增大,DIC中来源于土壤CO2的比例减小,碳酸盐岩来源的碳的比例增加。(5)流域内岩溶地下水的δ34S具有较大的变化范围,最大值为24.11‰,最小值为2.56‰。补给区的δ34S偏轻且较为集中,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径流区δ34S增重且比较分散,来源于大气降水和石膏溶解;排泄区的硫同位素偏重,但三川河南岸的岩溶水比北岸偏轻4-5‰,反映南北两岸岩溶水具有不同的硫同位素来源。深埋区具有较高含量的SO42-和最重的δ34S,其水的径流路径长,循环深度深,水岩作用时间最长,石膏溶解得最充分。总体上,随着径流途径增大,石膏溶解来源的比例不断增加。4、运用Galy模型,评价了硅酸盐岩风化及硫酸参与溶蚀对流域岩石风化消耗的CO2通量的影响(1)岩溶地下水中的K+、Na+、Cl-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盐岩的溶解。硅酸盐岩风化对岩溶地下水的SiO2和K+、Na+离子组份也具有重要贡献。Ca2+、Mg2+、HCO3-、SO42-在补给区、径流区、排泄区主要来源于方解石、白云石的溶解的贡献。而深埋区主要来源于石膏溶解和去白云化作用。(2)硫酸参与碳酸盐岩溶解对补给区、径流区、排泄区的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组份具有重要贡献,而对深埋区的贡献不明显。补给区的地下水主要主要来源于碳酸溶解碳酸盐岩溶解;径流区地下水主要受碳酸溶蚀作用控制,但硫酸风化碳酸盐岩也有一定影响;排泄区的地下水更多的受到硫酸风化作用的影响。(3)硫酸参与碳酸盐岩溶蚀产生的HCO3-的所占比例平均值在补给区、径流区小于10%,排泄区和深埋区大于10%,即随着径流途径的增中,碳酸参与碳酸盐岩溶蚀的比例逐渐减小,而硫酸参与的比例不断增加。(4)利用Galy模型计算出排泄区上青龙泉L02和杨家港泉L29岩石风化消耗的CO2通量分别为30.80×103mmol/km2.a-1和31.63×103mmol/km2.a-1;补给区车鸣峪-关口泉L01为89.25×103mmol/km2.a-1,排泄区上青龙泉和杨家港泉岩石风化消耗的CO2通量是上游补给区的车鸣峪-关口泉的1/3。(5)硅酸盐岩风化消耗CO2通量在流域中占有大的比例。岩石风化消耗的CO2通量中硅酸盐岩风化消耗所占比例最大的为杨家港泉L29,为51.92%;其次为上青龙泉L02,为44.98%。最小为车鸣峪-关口泉域L01,为11.09%;从补给区到排泄区,硅酸盐风化的比例和消耗的CO2通量不断增加。(6)在考虑硫酸参与碳酸盐岩溶蚀时,3个岩溶泉的碳汇通量分别扣除10.35%、5.77%、8.63%。从补给区到排泄区,硫酸溶解碳酸盐岩的比例增加。
谢国文[6](2019)在《西南典型岩溶含水介质特征识别方法研究 ——以重庆金佛山水房泉流域为例》文中指出我国岩溶地下水资源占地下水资源总量的1/4,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岩溶地下水以岩溶含水介质为运移和存储场所。受物质迁移和碳酸盐岩差异化溶蚀,岩溶含水介质的非均质性和水力联系的各向异性突出。管道、裂隙和孔隙等介质形态组合具有多重性、复杂性。同时,岩溶区地形崎岖,在地表无法观察到地下水系统含水介质的特征,水文勘探难度较大。这就使得对其研究方法与地表水有所不同,单一方法难以获取对含水介质的系统认识,需要多种方法相互验证。基于此,本文以金佛山水房泉流域为研究对象,在掌握区域气候、水文地质、地貌及人类活动情况的基础上,通过自动化监测气温、降雨量、流量及电导率等气象与水文地化指标的高分辨率数据;并开展野外示踪试验,将在线监测与定量解译相结合;同时按天采集降雨条件下的水房泉水样,分析水中阴阳离子。综合运用流量指数衰减法、示踪试验、电导率频率分布(CFDs)和水化学分析四种方法,探讨水房泉流域岩溶含水介质的组合特征。通过流量过程曲线分析发现,曲线形态呈上升翼陡而下降翼缓的不对称尖峰型,区域发育岩溶管道的同时,还有相当岩溶裂隙、孔隙介质,其对地下水具有一定调蓄功能。分析流量增长曲线,求得地下水平均流速为41.52m/h,地下水基本库容量约为117-145m3。强降雨下流量衰减曲线可划分出三个亚动态,弱降雨下第一亚动态表现不明显。溶洞-管道介质水量占储水总量的7.6%,而裂隙-孔隙介质占总水量的92.36%,裂隙-孔隙介质对流域水资源的储存和调蓄发挥重要作用。示踪试验表明,1号落水洞与水房泉间存在直接水力联系。天来宝回收率仅为65.2%,与其非保守的性质有关。研究区地下水流路径通畅,最大流速可达1431m/d,雷诺数大于4000,呈紊流流态。试验段岩溶含水介质极不均匀,发育两条过水通道,为主管道并联支管道或裂隙结构,无地下湖和溶潭发育。流道形态可分为三种:分支串联型、先分支再串联后汇流型以及先汇流再串联后分支型。利用Qtracer2程序,求得1号落水洞至水房泉段岩溶管道储水量为2244-4317m3,横截面积为2.84-5.47m3,管道直径为1.9-2.64m,雷诺数为4518-5374。其它水文地质参数:摩擦系数为0.26-0.35,弥散系数为0.12-0.29m2/s,纵向弥散度为35.89-148.08m,舍伍德数为259.46-299.81,水力深度为1.49-2.07m,分子扩散边界层厚度为6.35-10.17mm。CFDs分析表明,流域内存在四种水源组分,其又可归并为两大类:储存于岩溶裂隙、孔隙介质中的P1组分,主要是基质或者岩溶裂隙重力水。以及来自于地表雨水、土壤及酒店污水的P2、P3、P4组分,其主要以管道介质为运移载体。研究区的这种裂隙介质与管道介质并存的特征解释了CFDs的多峰现象,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而水化学结果同样表明,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组分有多个来源,水岩作用产生的HCO3–、Ca2+、Mg2+、Sr2+等离子变异系数较小,存储于裂隙、孔隙和溶隙等岩溶非饱和带中,在降雨期间受活塞效应影响,随扩散流补给地下河。来自酒店污水以及水土流失的NO3-、Cl-、全Fe和Al3+等化学组分未得到岩溶非饱和带的调蓄,变异系数大,主要通过落水洞等地表通道直接灌入地下河,以管道流形式快速输送。研究认为,可利用流量指数衰减方程查明水房泉流域不同含水介质的构成比例,并结合示踪试验分析地下河管道直径和形态特征,划定流域范围并计算相关水文地质参数,同时以CFDs和地球化学分析为辅助,识别地下水不同组分运移路径的差异,从而验证不同含水介质并存的事实。
杨平恒,詹兆君,明晓星,陈峰,任娟,邓书金,洪爱花[7](2019)在《旅游酒店排污影响下的岩溶地下水水化学变化》文中指出岩溶地下水系统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脆弱性,使得地下水极易遭受污染.为探究旅游酒店排污对岩溶地下水水化学变化的影响,以金佛山世界自然遗产地水房泉流域为例,对水房泉地下水的水化学进行自动化监测,对流域内雨水、土壤水、某酒店自来水、污废水进行定期采集,结合流域硝酸盐氮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监测期间水房泉水化学变化随酒店入住游客量总体表现为3个阶段:前期受降雨影响显着,旅游高峰期间水质急剧恶化,后期水质明显好转.酒店生活污废水的排放成为水房泉水化学演变的重要因素,硝酸盐氮氧同位素表明水房泉的NO3-主要来自粪便、污废水以及土壤N的混合. H2SO4及污水中HCl、有机酸等可能参与了碳酸盐岩的溶蚀,使水房泉Ca2+、Mg2+、HCO3-浓度增加明显.流域岩溶管道发育,地下水流速快,使污染物质扩散迅速,故在研究期间水房泉主要离子的浓度高峰对污废水排放高峰的响应仅滞后约4 d.
于正良[8](2016)在《重庆金佛山降水中飞灰单颗粒特征及其在表层岩溶系统中的运移》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空气污染问题愈发严重。作为生物质燃料、化石燃料等燃烧过程中形成的球形颗粒物,飞灰携带了较多的重金属、硫化物及有机污染物等易挥发组分。表层岩溶系统是一种高度开放而又脆弱的系统,存在特殊的地表、地下双层结构,地表污染物极易进入岩溶地下水系统。鉴于岩溶水的重要性、脆弱性及国内外关于飞灰的研究现状,提出以下科学问题:(1)重庆金佛山降水中飞灰的单颗粒的形貌、化学组成特征及来源;(2)岩溶地下水中飞灰单颗粒特征及其在表层岩溶系统中的运移途径。本研究以重庆金佛山山顶的表层岩溶系统为研究对象,采集了金佛山2014年冬季的一场降雪的样品及2015夏季的暴雨雨水样品,并分别在对应的融雪期间及暴雨期间采集水房泉中的悬浮颗粒物,运用扫描电镜及X能谱分析联用系统(SEM-EDS)对样品中飞灰的单颗粒形貌、化学组成进行分析。采集了水房泉流域内草地、林地两种优势植被类型下的土壤剖面样品,以获取碳质球形颗粒(SCP)在土壤层中的分布及运移特征。此外,在水房泉流域的落水洞进行了高精度在线示踪实验以了解该区域地下岩溶管道的发育状况。结果表明:降雪中存在大量球形飞灰颗粒,包含光滑颗粒、粗糙颗粒及聚合体颗粒三种形态,分别占统计颗粒的80.31%、14.39%和5.30%;平均粒径1.64?m,平均环度1.09。按主导化学元素分为富硅类、富碳类、富铁类、富铝类及富钛类5种,所占比例分别为34.09%、49.24%、12.88%、2.27%和1.52%。富碳类飞灰可能主要来自金佛山当地;富硅飞灰来自于渝西、黔北、湘中、浙赣一带及粤西的火力发电厂;富铁颗粒则来源于渝西和黔北、湘中的金属冶炼活动。对暴雨中的飞灰的特征进行了统计,粒径介于0.1414.45?m之间,平均值2.23?m;环度平均值1.13;光滑颗粒占87.3%,粗糙颗粒达15.32%,聚合体颗粒仅0.90%。依据化学元素组成将飞灰划分为富硅类、富碳类、富铁类及富钛类4种,所占比例分别为:42.34%、43.24%、4.51%、9.91%。相比冬季降雪中的飞灰特征,暴雨中的飞灰平均粒径增加,环度值增加,各种化学类型所占的比重发生变化:富碳类、富铁类飞灰减少,富硅类、富钛类比重增加,这可能与不同季节的气流强度及人类活动强度存在差别有关。富碳类飞灰可能主要来自桂、滇、贵中及金佛山局地等地区的居民生活生产及工业生产排放;富硅类飞灰来源桂中、滇东北、贵中及贵北的火力发电厂;富钛类飞灰来源于滇东北、桂西北和贵中、贵北地区的金属冶炼厂;富铁类颗粒主要来自于贵州北部的钢铁厂或轧钢厂。在融雪期间及暴雨期间,水房泉均发现了来自大气沉降的飞灰。融雪期间水房泉飞灰的特征:粒径介于0.162.93?m之间,平均值0.81?m;环度介于11.63之间,平均值1.16;按化学成分进行分类,可分为富碳类、富硅类及富铁类3种,所占比例分别为80%、10%和10%。暴雨期间水房泉飞灰的特征:平均粒径1.03μm,介于0.248.39?m之间;环度平均值1.11,介于1.03和1.28之间;根据主导化学元素分类,飞灰可以分为富碳类和富硅类两种,分别占到72.13%、27.87%。总体而言,水房泉中的飞灰与其相对应的降水中的飞灰存在较高的相似性,泉水中的飞灰一定程度上继承了降水中飞灰的特征。林地剖面表层SCP的含量最高,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SCP数量呈递减趋势,在5060cm处消失。草地剖面中,SCP在520cm处变化不大且有微升的趋势,于1520cm处达到最大值;向下SCP不断递减,在6070cm深度消失。因此,在水房泉流域,球形碳质颗粒难以穿透土壤层的拦截,无法进入地下含水系统。高精度在线示踪实验表明,药池坝西部的落水洞与水房泉之间的地下水管道的横截面积为0.96m2,表面积0.3m2,直径1.1m,难以对直径仅为数?m的飞灰颗粒进行有效拦截,进入岩溶地下水系统的飞灰可以较为通畅地从表层岩溶泉中排出。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总结出飞灰在表层岩溶系统中的运移的过程:(1)飞灰在人类燃烧活动中产生并排入大气;(2)通过干、湿沉降到达地表,部分飞灰再次悬浮返回大气;(3)部分飞灰通过地表裂隙进入岩溶地下含水系统,另一部分进入土壤层并向下运移至一定的深度,但无法穿过整个土层;(4)到达岩溶地下含水系统的飞灰经表层岩溶泉或地下河出口排泄出来。
喻阳华[9](2015)在《赤水河上游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群及其结构配置与调整对策》文中研究说明赤水河上游森林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降低、水土流失加剧与补水量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对国酒茅台的酿造环境和下游河流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前人对水源涵养林的研究多集中于群落尺度,本研究以赤水河上游32个水源涵养林树种和10个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以植物功能群为尺度转换工具,在水源涵养林类型特征、树种适应功能和水源涵养功能研究的基础上,对水源涵养功能林分结构进行诊断,并提出水源涵养林结构配置与调整对策。取得如下成果:1、植物群落特征根据赤水河上游植被和立地类型的差异,将选取的74个群落样地按TWINSPAN分类方法划分为杉木林、丝栗栲林、马尾松林、柏木林和白栎林等17个群系,再按照顺序替代过程划分为灌草、灌丛、灌木、乔林和次顶极5个演替阶段。从17个群系中,选择分布面积较广的柏木林、杉木林、丝栗栲林、马尾松林、撑绿竹林、白栎林、马尾松+柏木林、杉木+马尾松林、马尾松-白栎林和火棘+金佛山荚蒾林共计10个类型开展水源涵养林类型特征研究。随着顺向演替进展,群落高度逐渐增加、结构愈加复杂。不同演替阶段的植物多样性特征为:垂直结构上,灌木层多样性最高、物种组成丰富,但植物多样性指数整体不高,乔林群落阶的物种组成最丰富,可作为森林群落结构调整的参考依据。2、水源涵养林树种适应性与功能群(1)32个水源涵养林树种的叶片含水量为54.44%80.46%,束缚水/自由水为0.0210.07,蒸腾速率为0.051.30 g.cm-2.h-1,水势为-2.43-14.74 MPa,相对水分亏缺为34.74%69.03%,比叶面积为230.15585.39 cm2.g-1,干物质量为8.3931.83。其中:叶片组织含水量与比叶面积、干物质量均呈极显着幂函数关系,干物质量与比叶面积、相对水分亏缺均呈二次函数关系。(2)林分内形成的林窗以中小型为主,光照强度为林窗>林缘>林内,边缘木平均高度越低则林窗内光度值越高。光合特性主要受到最大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根据光合生理指标可将32个水源涵养林树种划分为高光合低蒸腾高水分利用效率、低光合低蒸腾高水分利用效率、低光合高蒸腾低水分利用效率、低光合低蒸腾低水分利用效率和高光合高蒸腾低水分利用效率5种类型。植物群落优势种的幼苗在林窗内出现的频率较高,综合来看80160 m2的林窗较有利于森林更新,<80 m2的林窗最不利于森林更新。(3)叶片δ13C值变幅为-26.97‰-31.72‰,均值为(-29.44±1.19)‰,低于我国总体水平。乔木与灌木,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常态地貌与喀斯特地貌,石灰土、黄壤、石质土和紫色土的植物叶片δ13C值差异均不显着。植物叶片δ13C值与最大持水率、最大持水速率呈显着的指数函数关系,但与自然含水率无显着的相关关系(P<0.05)。(4)32个水源涵养林树种的适应能力大小为:油桐、撑绿竹、构树、李、柑橘、白栎、柏木、枇杷、金佛山荚蒾、枫香、马尾松、盐肤木、杨梅、黄连木、茶、梧桐、火棘、黄荆、乌桕、慈竹、毛桐、杉木、丝栗栲、南天竹、山胡椒、马桑、杨树、油茶、南酸枣、楝树、香椿、檵木。3、水源涵养功能树种持水特性与功能群(1)32个水源涵养林树种060 cm根区土壤层的最大持水量为212.00357.94 mm,有效贮水量为11.0785.15 mm;其持水速率大于失水速率,均表现为初期下降快、后期下降慢的特征,二者与时间的关系均符合幂函数模型。(2)32个水源涵养林树种枯落物的现存量为0.154.50 t.hm-2,自然含水率为10.23%137.66%,饱和持水深为0.041.70 mm,有效拦蓄深为0.021.27 mm,最大失水深为0.010.43 mm。树种枯落物持水速率和失水速率均表现为前期大于后期、初期下降更快、后期趋于平缓的特征。(3)32个树种的叶片最大持水倍数为0.331.59,表面被毛的叶片持水能力相对更强;持水速率和失水速率均与时间呈现出显着的幂函数关系,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持水速率和失水速率均逐渐降低。(4)32个树种的胸径/地径、树高和冠长等测树因子与树冠层持水量呈现出较好的幂函数关系,可用于估算和预测树冠吸持水分功能。从树冠层来看,毛桐、白栎、柏木等具有较高的持水率,而马尾松、油桐、楝树和香椿等的持水率较低。(5)32个树种水源涵养能力的大小排序为杉木、南天竹、毛桐、梧桐、杨树、慈竹、黄荆、杨梅、撑绿竹、香椿、檵木、枫香、茶、丝栗栲、马尾松、枇杷、油茶、白栎、山胡椒、金佛山荚蒾、楝树、盐肤木、柑桔、柏木、南酸枣、火棘、黄连木、构树、乌桕、李、马桑、油桐,包括低截留-低拦蓄-低根区孔隙-低水源涵养Ⅰ、中截留-低拦蓄-低根区孔隙-低水源涵养Ⅱ、中截留-低拦蓄-低根区孔隙-中水源涵养Ⅲ、高截留-低拦蓄-高根区孔隙-中高水源涵养Ⅳ、高截留-中拦蓄-高根区孔隙-高水源涵养Ⅴ、中截留-中拦蓄-中根区孔隙-中水源涵养Ⅵ、中截留-高拦蓄-中根区孔隙-中高水源涵养Ⅶ7组水源涵养功能群。4、不同森林类型水源涵养功能结构、能力及调整对策研究区10个主要森林类型可以包括4种结构类型,分别是低持水竹灌林(火棘+荚蒾林、撑绿竹林)、中持水针叶林(杉木林、马尾松-白栎林)、中高持水针叶林(柏木林、马尾松+柏木林、杉木+马尾松林)、高持水针阔林(丝栗栲林、马尾松林、白栎林)。不同植被水源涵养结构类型调整方向应以高一级演替的结构功能为目标。低持水竹灌林以水源涵养功能群Ⅱ、Ⅶ的物种为主,应增加水源涵养功能群Ⅲ、Ⅵ、Ⅴ、Ⅳ的物种,朝高持水针阔林或针叶林发展;针叶林功能群结构类型主要以水源涵养功能群Ⅲ、Ⅵ的物种组成,应增加水源涵养功能群Ⅱ、Ⅳ、Ⅴ和Ⅵ的物种,朝高持水针阔林发展;高持水针阔林类型以水源涵养功能群Ⅳ、Ⅵ的物种为主,应维持现有林分。研究区80160 m2林窗的数量及面积比例、林窗内光度值、土壤养分水平和环境综合指数均较高,幼苗个体密度最高,更有利于幼苗更新。
仲艳[10](2014)在《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美学全球对比及其世界遗产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南方喀斯特区域集中发育了类型众多的高质量、高品位喀斯特景观,具有极其重要的美学价值。“中国南方喀斯特”是中国政府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出的一项分期申报的系列世界遗产的总称(包括第一期的石林喀斯特、荔波喀斯特、武隆喀斯特遗产地和第二期的桂林喀斯特、施秉喀斯特、金佛山喀斯特,以及作为荔波喀斯特拓展的环江喀斯特提名地),是展示喀斯地貌与自然景观的最好范例,满足了世界遗产的美学标准(vii)和地质地貌标准(viii)。本研究正值中国政府申报“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之际,同时针对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美的文献资料缺乏系统研究的事实,依据喀斯特地貌学、景观美学和世界遗产价值等基本理论,采取实地考察调研、文献资料查阅、比较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与自然美、“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美学全球对比、中国南方喀斯特在美学方面的突出普遍价值与贡献。通过研究,取得如下主要成果和结论:1.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与自然美:中国南方喀斯特发育和保存了一套完整而独特的喀斯特景观形态谱系,保存了绝妙的自然景观、具有突出的美学价值和遗产价值。“中国南方喀斯特”不仅发育了剑状、锥状和塔状喀斯特,还发育了天坑峡谷、台原台地、白云岩喀斯特、溶洞系统和洞穴堆积物等一系列代表性喀斯特景观,完整和丰富了中国南方喀斯特的美学特征和美学价值,同时展示了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的复杂演化历史。其中,石林喀斯特发育了剑状、塔状等多种形态的石林形态;金佛山喀斯特以喀斯特台原和两级封闭陡崖为特色;武隆喀斯特发育了集芙蓉江峡谷洞穴、羊水河峡谷天生桥和后坪天坑的于一体的喀斯特景观;施秉喀斯特以白云岩峡谷、柱状孤峰、簇状峰丛和刀脊状山岭为景观特色;而荔波-环江喀斯特有极为经典壮观的锥状喀斯特;桂林喀斯特是陆地最完美的塔状喀斯特景观。本文是首次对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与自然美的研究成果,是一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项目,为同类项目的研究积累了经验。2.“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美学全球对比:将“中国南方喀斯特”6个片区置于世界遗产美学标准下,与世界遗产、预备遗产、其它有潜力的非遗产地以及“中国南方喀斯特”提名地之间进行全球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证明,“中国南方喀斯特”的每一个片区都发育和保存卓越的喀斯特景观,都比全球范围内的同类型喀斯特景观更具代表性和典型性。但是,我们对许多比较对象的了解十分有限,各区研究程度和深度不均衡,这也为以后的研究作下了铺垫。3.中国南方喀斯特基于自然美的世界遗产价值:“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的提名地将与第一期的遗产地共同构成一个更加完整的系列遗产。该遗产几乎囊括了全部喀斯特景观形态,其中尤以剑状喀斯特(石林)、台原喀斯特、峡谷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锥状喀斯特、塔状喀斯特景观为全球喀斯特同类型景观的杰出范例和代表地,在美学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和贡献,完整和丰富了中国南方喀斯特的美学特征和美学价值。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其它世界遗产地里的黄龙和九寨沟,二者同为钙华喀斯特的典型,是中国南方喀斯特钙华景观的名片。其它有潜力的5处非遗产地,分别代表了天坑、地缝、峡谷、洞穴、瀑布等景观类型,它们的美学价值有待得到国际上的认识和肯定。
二、金佛山岩溶环境与经济开发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佛山岩溶环境与经济开发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评价与保护策略 ——以施秉、荔波-环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生态脆弱性与生态保护 |
(二)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脆弱性与生态保护 |
(三)生态脆弱性研究进展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四)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特征 |
(一)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环境特征 |
1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整体特征 |
2 施秉遗产地环境特征 |
3 荔波-环江遗产地环境特征 |
(二)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特征 |
1 自然环境脆弱 |
2 人文环境脆弱 |
四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与模型 |
(一)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2 评价模型的选择 |
3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 评价指标说明 |
(二)指标数据来源与处理 |
1 指标数据来源 |
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3 指标权重的计算 |
4 生态脆弱性指数计算 |
五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评价与分析 |
(一)生态脆弱性指数计算结果与等级划分 |
1 生态脆弱性指数计算结果 |
2 生态脆弱性等级划分 |
(二)生态脆弱性对比分析 |
1 生态压力分析 |
2 生态状态分析 |
3 生态响应分析 |
4 生态脆弱性指数分析 |
六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保护管理机制与策略 |
(一)生态保护管理机制 |
1 环境预警机制 |
2 生态补偿机制 |
3 问责评估机制 |
(二)生态保护管理策略 |
1 建立监测与反馈体系,提高生态弹性 |
2 严控旅游面积开发,减少生态压力 |
3 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强健生态响应措施 |
4 建立社区共管机制,协调人地矛盾 |
(三)施秉模式 |
(四)荔波模式 |
(五)环江模式 |
七 结论与讨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现状 |
第一节 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
第二节 石漠化治理中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
第三节 研究进展与展望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数据可信度分析 |
第三章 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 |
第一节 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
一 植物物种及生活型组成 |
二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结构特征 |
三 植物重要值及多样性分析 |
四 研究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分析 |
第二节 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 |
一 植物结构功能性状 |
二 植物生理功能性状 |
三 研究区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对比分析 |
第三节 生态系统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一 毕节撒拉溪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二 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三 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四 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对比分析 |
第四章 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第一节 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 |
一 土壤酶对环境耦合适应策略 |
二 植物性状对环境的适应策略 |
三 环境对养分循环的驱动机制 |
四 研究区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对比分析 |
第二节 乔灌草结构-功能关系协同 |
一 植物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
二 植物生理性状与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
三 植物功能性状权衡策略 |
四 研究区结构-功能关系协同对比分析 |
第三节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机制 |
一 服务功能特性 |
二 物种功能群的建立及调控策略 |
三 研究区的服务功能对比分析 |
第五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 |
第一节 模式构建 |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
三 模式构建的技术体系 |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
五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模式结构与功能对比分析 |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
二 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研发 |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技术优化与集成 |
第六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推广 |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三 林产业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
四 林产业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
五 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与推广 |
一 模式问题与优化调整 |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
三 模式可推广应用范围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三节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3)金佛山水房泉地下河流域硝酸盐来源与迁移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硝酸盐来源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
1.2.2 硝酸盐氮氧同位素在水体硝酸盐研究中的应用 |
1.2.3 硝酸盐来源的定量研究 |
1.2.4 硝酸盐氮氧同位素在岩溶地下水研究中的应用 |
1.2.5 研究区研究进展 |
1.3 科学问题的提出 |
1.4 主要研究目标和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4.4 论文新意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水文地质概况 |
2.1.3 旅游发展和潜在污染 |
2.2 研究方法 |
2.2.1 野外布点、现场取样与测试 |
2.2.2 野外在线监测 |
2.2.3 实验室测试与数据处理 |
2.2.4 游客数据获取 |
2.2.5 基于SIAR模型的硝酸盐来源定量解析 |
2.2.6 基于Mix SIAR模型的硝酸盐来源定量解析 |
2.3 论文工作量 |
第3章 地下河流域硝酸盐动态变化特征及其来源识别 |
3.1 地下河流域出口流量动态变化特征 |
3.2 地下河流域水化学与同位素时空动态变化特征 |
3.3 地下河流域硝酸盐来源定性解析 |
3.4 利用SIAR模型定量解析地下河流域硝酸盐来源 |
3.4.1 基于SIAR模型的地下河流域硝酸盐来源年际变化 |
3.4.2 基于SIAR模型的地下河流域硝酸盐来源季节变化 |
3.5 利用Mix SIAR模型定量解析地下河流域硝酸盐来源 |
3.5.1 基于Mix SIAR模型的地下河流域硝酸盐来源年际与季节变化 |
3.5.2 SIAR和 Mix SIAR模型定量计算结果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下河流域硝酸盐迁移与转化 |
4.1 地下河流域硝酸盐的迁移与转化 |
4.1.1 硝化作用 |
4.1.2 反硝化作用 |
4.1.3 同化作用 |
4.1.4 地下河流域硝酸盐迁移与转化的年际变化 |
4.2 地下河流域硝酸盐迁移与转化概念模型及污染控制措施探讨 |
4.2.1 地下河流域硝酸盐迁移与转化概念模型 |
4.2.2 地下河流域硝酸盐污染控制措施探讨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基于GIS与改进TOPSIS法的休耕区域选择研究 ——以金佛山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预处理 |
第3章 休耕区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评价单元的确定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3.4 评价指标的数据获取及标准化处理 |
第4章 休耕区域空间布局研究 |
4.1 休耕区域选择模型的构建 |
4.2 休耕区域选择结果与分析 |
4.3 休耕区域空间布局 |
第5章 休耕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
5.1 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 |
5.2 休耕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
(5)北方半干旱岩溶区岩溶碳汇过程及效应研究 ——以山西柳林泉岩溶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岩石风化碳汇积极参与全球碳循环是重要的前沿研究领域 |
1.2.2 岩溶碳汇是地质碳汇的主要组成部分 |
1.2.3 岩溶碳汇评价方法 |
1.2.4 硫酸风化机制及与区域碳循环的关系为科学家们最为关注的科学问题 |
1.2.5 半干旱区土壤次生碳酸盐沉积是影响试片溶蚀速率的关键因素 |
1.2.6 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法是碳汇研究的重要手段 |
1.2.7 柳林泉岩溶流域研究现状 |
1.2.8 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与工作方法 |
1.3.3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柳林泉岩溶流域地质背景条件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与水文 |
2.1.4 社会经济状况 |
2.2 地质背景条件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3 柳林泉岩溶地下水系统 |
2.3.1 柳林泉岩溶水系统边界 |
2.3.2 柳林泉岩溶地下水系统特征 |
2.4 地下水类型及赋存特征 |
2.5 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第三章 柳林泉岩溶流域生态环境条件 |
3.1 植被类型组成与覆盖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 |
3.2 土壤类型组成与分布 |
3.2.1 调查方法 |
3.2.2 结果 |
3.3 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
3.3.1 材料和方法 |
3.3.2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溶蚀实验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溶蚀实验及碳汇强度计算 |
4.1.1 材料和方法 |
4.1.2 溶蚀实验结果 |
4.1.3 讨论 |
4.2 土壤次生碳酸盐来源及对溶蚀实验的影响 |
4.2.1 材料和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土壤系统影响溶蚀与沉积作用发生的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流域的水化学与同位素特征 |
5.1 取样点的分布与测试 |
5.1.1 取样点基本情况及分布 |
5.1.2 样品分析测试 |
5.2 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
5.2.1 物理指标特征 |
5.2.2 离子组分特征 |
5.2.3 水化学类型 |
5.2.4 CO_2分压和饱和指数 |
5.3 碳同位素特征及来源 |
5.3.1 δ~(13)C_(DIC)组成与空间分布 |
5.3.2 基于δ~(13)C的岩溶地下水碳来源及变化 |
5.4 硫同位素特征及来源 |
5.4.1 δ~(34)S组成与空间分布 |
5.4.2 不同来源的SO_4~(2-)所占比例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硫酸参与溶蚀及岩石风化碳汇通量 |
6.1 地下水中离子组分来源分析 |
6.1.1 地下水离子组分来源识别 |
6.1.2 主要离子的来源 |
6.2 硫酸参与碳酸盐岩溶蚀 |
6.2.1 硫酸参与溶解的水化学证据 |
6.2.2 碳酸和硫酸共同风化碳酸盐岩的δ~(13)C_(DIC)证据 |
6.2.3 硫酸参与溶蚀的比例计算 |
6.3 流域碳汇通量及影响因素 |
6.3.1 流域不同岩石风化过程对CO_2的影响 |
6.3.2 Galy方法计算岩石风化碳汇通量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建议 |
附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西南典型岩溶含水介质特征识别方法研究 ——以重庆金佛山水房泉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溶含水介质研究进展 |
1.2.2 岩溶含水介质特征识别方法 |
1.2.3 区域研究进展 |
1.3 提出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与地貌 |
2.1.3 气候与水文地质 |
2.1.4 土壤与植被 |
2.1.5 岩溶生态系统 |
2.1.6 人类活动情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野外自动监测 |
2.2.2 样品采集与测试 |
2.2.3 分析方法 |
第3章 基于流量衰减法的含水介质研究 |
3.1 2017年水房泉流量变化总体特征 |
3.2 流量增长曲线分析 |
3.3 流量衰减曲线分析 |
3.3.1 不同强度降雨下的流量衰减过程 |
3.3.2 岩溶含水介质类型 |
3.3.3 岩溶含水介质对地下水的调蓄功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高分辨率示踪试验的含水介质研究 |
4.1 示踪试验开展 |
4.2 试验结果分析 |
4.2.1 示踪剂回收情况 |
4.2.2 地下水流场 |
4.2.3 岩溶管道形态 |
4.2.4 水文地质参数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电导率频率分布与水化学的含水介质研究 |
5.1 电导率频率分布识别水源组分与岩溶发育特征 |
5.1.1 水房泉电导率频率分布(CFDs)特征 |
5.1.2 水源组分解析 |
5.1.3 CFDs指示岩溶含水系统结构 |
5.2 降雨条件下的地下水化学组分来源与运移路径 |
5.2.1 水物理化学指标对降雨的响应 |
5.2.2 主成分分析及变异系数结果 |
5.2.3 化学组分来源 |
5.2.4 化学组分运移路径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对四种分析方法的评价 |
6.1 各分析方法的优劣 |
6.2 研究区岩溶含水介质总体特征分析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不足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旅游酒店排污影响下的岩溶地下水水化学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野外自动监测 |
2.2 样品采集与测试 |
2.3 实验室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雨水、土壤水、自来水、污水水化学特征 |
3.2 旅游活动高峰期及其前、后水房泉水化学变化特征 |
3.3 硝酸盐氮氧同位素分布特征 |
4 讨论 |
4.1 水房泉水化学变化的影响因素 |
4.2 基于氮氧同位素的硝酸盐来源 |
4.3 水房泉水化学变化原因探析 |
4.3.1 与水岩作用相关的离子变化原因Ca2+、Mg2+、HCO3-是岩溶区碳酸盐岩溶蚀的产物, 这种溶蚀过程可描述为: |
4.3.2 与酒店污水排放相关的离子变化原因 |
5 结论与不足 |
(8)重庆金佛山降水中飞灰单颗粒特征及其在表层岩溶系统中的运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飞灰的来源 |
1.2.2 飞灰的形成机理 |
1.2.3 携带的有害组分 |
1.2.4 大气环境中的飞灰单颗粒研究 |
1.2.5 重庆地区大气气溶胶研究现状 |
1.2.6 球形碳质飞灰 |
1.2.7 飞灰对地下水影响 |
1.3 科学问题的提出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降水及泉水中飞灰的采集 |
2.2.2 降水及泉水中飞灰颗粒的样品处理与分析 |
2.2.3 降水中飞灰潜在来源的分析方法 |
2.2.4 土壤中球状碳质颗粒(SCP)的垂直分布 |
2.2.5 示踪实验 |
第3章 金佛山降雪中飞灰单颗粒特征及其来源解析 |
3.1 形貌特征 |
3.2 化学组成特征 |
3.3 粒径分布特征 |
3.4 飞灰的来源分析 |
3.4.1 飞灰的物质来源 |
3.4.2 飞灰的地域来源 |
3.5 小结 |
第4章 暴雨中飞灰单颗粒特征及来源解析 |
4.1 暴雨中飞灰的形貌特征 |
4.2 化学组成特征 |
4.3 粒径分布特征 |
4.4 飞灰潜在地域来源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飞灰在表层岩溶系统中的运移 |
5.1 泉水中的飞灰及特征 |
5.1.1 融雪期岩溶地下水中的飞灰 |
5.1.2 暴雨期间泉水中飞灰的特征 |
5.2 碳质飞灰在土壤层中的分布 |
5.2.1 林地剖面SCP的分布特征 |
5.2.2 草地剖面土层中SCP的分布特征 |
5.3 飞灰在表层岩溶系统中的运移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结论 |
6.1.1 降水中飞灰的主要特征 |
6.1.2 飞灰在表层岩溶系统中的运移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赤水河上游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群及其结构配置与调整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概述 |
第一节 研究现状及立题依据 |
1 研究现状 |
2 立题依据 |
第二节 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 |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赤水河上游主要水源涵养林类型特征 |
第一节 主要水源涵养林类型 |
1 水源涵养林类型 |
2 主要水源涵养林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水源涵养林树种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水源涵养林演替阶段与植物多样性特征 |
1 不同演替阶段森林结构特征 |
2 不同演替阶段森林群落的物种组成 |
3 不同演替阶段的植物多样性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源涵养林树种适应性 |
第一节 水分生理特征 |
1 水分生理特征 |
2 植物叶片水分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
第二节 林窗光环境与水源涵养林树种光合生理生态特征及更新 |
1 林窗大小特征 |
2 林窗光照强度分布 |
3 光合生理生态特征及类型 |
4 林窗土壤养分特征 |
5 林窗环境综合指数 |
6 森林更新规律 |
第三节 水源涵养林树种叶片稳定性碳同位素特征 |
1 植物叶片 δ~(13)C值特征 |
2 叶片功能性状对其 δ~(13)C值的影响 |
3 地貌对叶片 δ~(13)C值的影响 |
4 土壤类型对叶片 δ~(13)C值的影响 |
5 叶片 δ~(13)C值与持水性能的关系 |
6 影响水分利用效率的因素 |
第四节 水源涵养林树种适应性特征 |
1 判断矩阵的构造 |
2 评价指标权重排序分析 |
3 树种适应性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源涵养功能树种持水特性与功能群 |
第一节 树种根区土壤持水功能 |
1 树种根区土壤持水能力 |
2 树种根区土壤持水与失水过程 |
第二节 树种枯落物持水功能 |
1 树种枯落物持水与失水基本特征 |
2 树种枯落物持水与失水动态特征 |
第三节 树冠层持水功能 |
1 叶片持水功能 |
2 枝条持水功能 |
3 树冠层持水功能 |
第四节 树种水源涵养功能及其功能群 |
1 树种水源涵养功能 |
2 树种水源涵养功能群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森林类型水源涵养功能群结构及能力与调整对策 |
第一节 不同森林类型水源涵养功能群结构及其类型 |
1 不同森林类型基本特征 |
2 各森林类型水源涵养功能群结构及其类型 |
第二节 水源涵养功能群结构类型的水源涵养能力 |
1 林地土壤层持水能力 |
2 林分枯落物层持水能力 |
3 林冠层截留能力 |
第三节 赤水河上游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结构调整对策 |
1 不同演替阶段的植被水源涵养功能结构类型调整目标 |
2 树种适应性及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
3 水源涵养功能结构调整关键技术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讨论 |
1 主要结论 |
2 讨论 |
3 展望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美学全球对比及其世界遗产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现状 |
1 喀斯特景观 |
2 喀斯特景观美学 |
3 喀斯特景观研究进展与展望 |
二、研究设计 |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
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4 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与自然美 |
1 喀斯特景观类型 |
2 喀斯特景观结构 |
3 喀斯特景观美学特征 |
4 喀斯特景观美学重要性 |
5 “中国南方喀斯特”喀斯特景观自然美 |
四、“中国南方喀斯特”基于自然美和美学价值标准的全球对比分析 |
1 石林喀斯特基于自然美和美学价值标准的对比分析 |
2 金佛山喀斯特基于自然美和美学价值标准的对比分析 |
3 武隆喀斯特基于自然美和美学价值标准的对比分析 |
4 施秉喀斯特基于自然美和美学价值标准的对比分析 |
5 荔波-环江喀斯特基于自然美和美学价值标准的对比分析 |
6 桂林喀斯特基于自然美和美学价值标准的对比分析 |
五、中国南方喀斯特基于自然美的世界遗产价值 |
1 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谱系的完整性 |
2 “中国南方喀斯特”整体美学价值及贡献 |
3 “中国南方喀斯特”遗产地美学价值及贡献 |
4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其它世界遗产地美学价值与贡献 |
5 中国南方喀斯特其它潜在世界遗产地美学价值与贡献 |
六、结论与讨论 |
1 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与自然美 |
2 “中国南方喀斯特”基于自然美和美学价值标准的全球对比分析 |
3 中国南方喀斯特基于自然美的世界遗产价值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四、金佛山岩溶环境与经济开发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评价与保护策略 ——以施秉、荔波-环江为例[D]. 陈玥.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8)
- [2]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D]. 张俞.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3]金佛山水房泉地下河流域硝酸盐来源与迁移转化[D]. 明晓星. 西南大学, 2020(01)
- [4]基于GIS与改进TOPSIS法的休耕区域选择研究 ——以金佛山地区为例[D]. 田林. 西南大学, 2020(01)
- [5]北方半干旱岩溶区岩溶碳汇过程及效应研究 ——以山西柳林泉岩溶流域为例[D]. 黄奇波. 中国地质大学, 2019
- [6]西南典型岩溶含水介质特征识别方法研究 ——以重庆金佛山水房泉流域为例[D]. 谢国文. 西南大学, 2019(12)
- [7]旅游酒店排污影响下的岩溶地下水水化学变化[J]. 杨平恒,詹兆君,明晓星,陈峰,任娟,邓书金,洪爱花. 湖泊科学, 2019(02)
- [8]重庆金佛山降水中飞灰单颗粒特征及其在表层岩溶系统中的运移[D]. 于正良. 西南大学, 2016(02)
- [9]赤水河上游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群及其结构配置与调整对策[D]. 喻阳华. 贵州大学, 2015(03)
- [10]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美学全球对比及其世界遗产价值研究[D]. 仲艳. 贵州师范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