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3年十大热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谢春涛[1](2021)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探索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最新成果。李长春曾经指出,关于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最重要就是回答了文化发展朝什么目标迈进和走什么路这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决定着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与发展路径,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文化理念,也形塑着当代中国文化的样态。本文将1978年至2012年中国共产党文化相关理论的内在逻辑与历史轨迹为考察对象,以文化的发展目标和文化发展中最重要的三对关系作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命题,旨在分析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的理解和定位,解答中国共产党对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文化体制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这三对关系的认识变迁。关于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与成就,相关研究较为充分,本文试图从文化发展道路中最重要的几个问题着手,历史性地梳理重要文献,对比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面对不同的时代挑战时思想与理论的变迁。在思想变迁的历史脉络之中,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更加清晰,这也更加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复杂的历史互动中不断开拓与调试而形成的。本文第一章主要探讨文化发展目标与任务,以及与之相关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的定位。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建设目标的设定不断地进行调整。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出的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初衷是恢复党风与社会风气,十二大报告还以共产主义为核心提出了“四有”的目标。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精神文明逐渐褪去了共产主义色彩。鉴于精神文明偏重思想道德建设,中共中央又在1990年代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加聚焦文化艺术和思想道德两个方面,并且更强调文化的中国特色。新世纪以后,胡锦涛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目标。同时,中国共产党看待文化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的视角不断拔高,对于文化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改革开放初期更多是从以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抵制腐朽思想的角度出发,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大局。文化对于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则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与综合国力概念的形成的过程中被逐渐认识。第二章主要探讨文化的民族性和现代性问题,实质是中国共产党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出现了全面否定传统文化、全盘拥抱西方文化的虚无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为应对文化领域的思想斗争,彻底转变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但中国共产党由于长期受到列宁“两种文化”理论的影响,试图对传统文化进行精华与糟粕二元对立划分,直到进入新时代才突破这种二元划分方法。在应对西方文化的问题上,尽管中国共产党始终警惕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但整个社会在向西方文化学习借鉴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导致对于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倾向,如,将西方文化等同于现代文化。直到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强调文化自信,中国气派,中国的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才逐步开始摆脱对西方的盲从。第三章围绕文化如何适应改革开放的问题,主要探讨文化与政府、市场和人民三者的关系。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文化市场的形成,文化受众被赋予更多选择权,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扩大。而当时文化是政府包办的“事业”和“工作”,在“以文补文”等小修小补无法解决文化市场供需矛盾后,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尊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对于文化生产的重要性。在理顺“两种属性”与“两种效益”的关系之后,中共中央对市场化的文化产业和公益化的文化事业进行了区分,重新定义了文化领域中政府主导文化事业、市场主导文化产业和人民作为文化发展主体的关系。第四章是坚持意识形态领导权与文化多样化发展的问题。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底线思维,对触及底线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文化进行批判和抵制,并且落实二为方针增强文化活力。但在变革时代,老经验不灵、新经验不足,中国共产党在应对社会思潮过程中收获了一些教训。进入1990年代以后,中共中央在以立为本的基调下,提出了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工作方针,放弃了以往对意识形态进行刚性约束的办法,为如何处理主导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进入新世纪,面对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新的挑战,胡锦涛提出要增强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引领力,在不断推动文化的发展繁荣的过程中,通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更为主动地引领社会发展、推动共识形成。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进行创新,一是理论建构新,本文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角度探讨文化的民族性与现代性,从文化体制改革探讨如何摆正政府、市场与人民的关系来解放文化生产力,从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探讨意识形态主导权与文化繁荣发展的辩证统一,能够更好地涵盖文化自身发展以及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更加全面论述文化发展道路的同时,更加突出理论重点。二是材料相对较新,得益于报刊电子化和材料的公开,文章大量利用了当时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其他报刊材料,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当时党内外的观点。三是研究视角新,本文吸收传播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从文化受众的角度分析文化背景,能够更充分地展现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在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形成过程中的影响,以进一步理解文化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战略意义。总的来说,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用更加全面、更具民族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代替了偏重于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于文化建设战略意义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同时,中国共产党更加全面地认识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对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两种效益”以及“两种属性”有了更加辩证统一的认识。在意识形态主导权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层面,中国共产党也探索出了一元主导与多样化并存的基本思路,更加关注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
方露[2](2021)在《印尼中高级汉语学习者汉语流行语习得情况调查研究》文中指出迈入了21世纪,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大量新思想、新事物如雨后春笋在神州大地涌现,而“汉语流行语”正是这些新思想、新事物最好的佐证。汉语流行语作为反映社会文化发展的特殊语言现象,一直以来都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视线转向东南亚人口大国印度尼西亚,自从中、印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两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日趋频繁,印尼的本土汉语教育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汉语专业已经成为印尼高校语言类专业中的大热门,深受学生们的青睐。近年来,针对流行语与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的研究有不少,但是国别化领域里暂时还没有专门针对印尼汉语学习者进行的当代汉语流行语的习得研究。基于这一背景,笔者选取了印尼布拉维加亚大学(Universitas Brawijaya)中文系的72名中高级汉语水平的汉语学习者作为研究样本,参考并使用权威杂志《咬文嚼字》编辑部所发布的“2020年十大流行语”为测试语料,采用调查问卷法、访谈法、偏误分析法对印尼中高级汉语学习者汉语流行语习得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本文研究范围涵盖印尼中高级汉语学习者对汉语流行语的接触情况、掌握情况、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以及汉语流行语对其汉语学习的影响六大方面,并根据得出结论提出了针对汉语流行语教学的可行性建议。研究结果显示:1.学习者对汉语流行语的学习充满兴趣,期望通过学习汉语流行语丰富口语表达,更好地了解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和中国人的思维价值观念,为毕业后去中国留学、旅游或从事汉语相关的工作打好语言基础。但与之相对的是印尼汉语学习者在汉语流行语用法、意义、背景文化和来源掌握方面存在诸多障碍,若不能妥善处置,极易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而有必要在汉语课堂上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汉语流行语的教学。2.印尼汉语学习者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汉语流行语,大部分学习者均表示愿意通过网络或汉语课堂教学的方式学习汉语流行语。笔者以权威杂志《咬文嚼字》的“2020年年度十大流行语”为测试语料对印尼汉语学习者进行调查,发现其对上述流行语内容理解、掌握程度不佳。其中,正确率较高的部分流行语与新闻时事关联程度较高,而正确率相对较低的部分流行语则与政策、政治和社会生活关联度较高。印尼汉语学习者对汉语流行语的理解偏误主要来源于以下四种类型:由语素直解引起的偏误、把原义当成新义引起的偏误、不当的联想引起的偏误以及字形相近引起的偏误。3.印尼汉语学习者对汉语流行语在汉语学习中的影响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大部分学习者认为学习汉语流行语可以提升汉语交际能力、加深其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少部分学习者认为汉语流行语不够实用,考试用不到,还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对汉语学习造成了干扰。文章最后就汉语流行语的教学从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三个方面提出了可行性建议:1.教师方面,向学校提议将汉语流行语紧密融入报刊阅读课和中国文化课程中;应选取具有时代代表性、交际实用性和表意积极明确的汉语流行语作为重点语料进行讲解;注重媒体的作用。2.课堂教学方面,可采取类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以旧带新对比教学法、翻译与语境相结合、融合社会文化背景进行讲解等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3.学生方面,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倡课内、外学习相结合。
段娅晗[3](2021)在《冰雪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研究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候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气候要素的变化、气候舒适度的等级、舒适期的长短会影响游客的出行和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因此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基于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对我国东北地区冰雪旅游进行气候舒适度的定量评价及变化趋势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作者阅读了大量国内外文献,基于旅游气候舒适度的研究,利用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气压和风速等相关气候要素,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线性回归方程与通用热气候指数模型(UTCI),对我国东北地区以及东北地区十大冰雪旅游热点城市的冰雪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评价研究,在气候舒适度的基础上对相关旅游活动进行适应性评价,分析冰雪旅游热点城市的气候舒适度变化趋势。得出以下结论:(1)从气候要素来看,黑龙江省纬度高,气温较低,适宜进行运动休闲类的冰雪旅游活动,比如滑雪、滑冰、冰钓等运动项目。辽宁省冬季平均气温相对较高,积雪日数较短,可进行观光类的冰雪旅游活动,如观看冰雕展、雪雕展、雾凇等活动。吉林省冬季平均气温不低且资源丰富,适宜多种冰雪旅游活动,如高山滑雪运动、室外温泉等活动。研究区东北部(大兴安岭地区、呼伦贝尔、黑河、鹤岗、伊春、绥化、哈尔滨)冬季平均相对湿度相对较大,西南部(赤峰、朝阳、通辽、葫芦岛)相对较小。西南部赤峰市、朝阳市、锦州市冬季平均相对湿度最小。东北地区各地冬季日照时间相差不大,整体上自西向东逐渐减少。总之,东北地区西南部锡林郭勒盟、赤峰市、朝阳、锦州、葫芦岛冬季平均日照时间长于东北地区的其他区域,因为自东向西离海洋的距离逐渐变大,同时受蒙古-西伯利亚南下高压影响,气温低,降水较少,日照时间长。东北地区东部冬季平均日照时间最短,包括吉林省东北部,黑龙江省东南部;东部地区距离海洋较近,全年降水较多,大气中水汽含量较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日照时间相对较短。冬季本身气温就偏低,日照时间越长,游客的人体舒适度就越高,也会使游客更倾向于选择日照时间长的地区作为旅游的目的地。整个研究区内冬季平均风速较小,黑龙江省东部、大连市风速最大。东北地区东部、南部临海地区风速较大,其次,内蒙古东五盟市风速较大;东北地区北部和东南部风速最小。(2)从旅游气候舒适度的时间分布来看,东北地区冬季各月旅游气候舒适度等级有四个:“凉”、“较冷”、“冷”、“很冷”。舒适度等级的分界线随着时间的变化,先向南再向北推移。1月份各舒适度等级的界线最低,UTCI指数值也最小,冷不舒适程度最高。3月份舒适度等级的界线最高,但UTCI指数没有达到最大值。总体上,11月份的舒适度等级最高,1月份的舒适度等级最低。(3)从旅游气候舒适度的空间分布来看,我国东北地区冰雪旅游地的冬季年平均UTCI指数分为两个等级:“冷”和“较冷”,明显体现出随纬度的升高、距离海洋越来越远,UTCI指数值越来越小的变化规律。东北地区东南部的UTCI指数最大,辽宁省大部分地区的UTCI指数普遍高于其他地区。东北地区北部纬度高远离海洋UTCI指数值较小,且呼伦贝尔的UTCI指数值最小。(4)从不同舒适度等级的频率来看,舒适度等级为“凉”的主要分布在渤海湾地区,旅游气候舒适度较高,虽然较舒适,但冰雪资源不足,冰雪旅游活动的体验度不高。“较冷”日数多集中在11月和3月,辽宁省北部、吉林省、黑龙江省南部和内蒙古东五盟市为适游区,但游客也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冷”日数大多集中在1月和2月份,东北地区北部和西部的“冷”日数较长,这是因为大兴安岭和长白山的海拔高,舒适程度较低,由于其独特的地形特征,游客们可以进行高山滑雪运动。“很冷”日数只在1月份出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五盟市的呼伦贝尔,由于海拔较高,呼伦贝尔的“很冷”期为44.8d,是整个东北地区“很冷”频率最大的区域。(5)从东北地区1980-2019年代际变化来看,冬季平均UTCI指数整体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东北地区冬季各月UTCI指数5年滑动平均值曲线在1990年之前有波谷状波动,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1990—2010年之间波动相对和缓,2010年之后又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东五盟市的UTCI指数的5年滑动平均值的变化趋势大致保持一致,从1987年开始,各省区UTCI指数的5年滑动平均值明显开始上升,从1992年开始UTCI指数的5年滑动平均值呈现波动性的上升趋势,到2008年,UTCI指数的5年滑动平均值开始大幅下降,出现近期的最小值,之后开始大幅上升。(6)从十大冰雪旅游热点城市的气候舒适度时空分布特征来看,时间上,11月份的UTCI指数值最大,大部分地区为“较冷”,且出现“凉”等级的城市是大连。“冷”等级分布在位于高纬地区的呼伦贝尔和漠河。12月和1月份的UTCI指数值较小,“冷”等级分布的地区较多,其中1月份呼伦贝尔达到“很冷”的舒适度区间。2月份“较冷”等级的城市开始逐渐增多,UTCI指数值逐渐变大,大部分地区为“较冷”的舒适度区间。在空间上,有很强的纬度差异性与经度差异性,纬度最低的大连“凉”频率最大;“较冷”期最长的是白山,呼伦贝尔和漠河“很冷”期较长,呼伦贝尔是十大冰雪旅游热点城市中冷应力最强的地区。漠河是位于我国最北端的城市,冬季“冷”期最长,这意味着漠河冬季气候舒适度普遍偏低。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大部分热点冰雪旅游城市的气候舒适度在“较冷”和“冷”的舒适度区间,也是最适宜作为冰雪旅游的目的地的城市。(7)从十大冰雪旅游热点城市年均及月均的UTCI指数变化来看,冬季多年平均UTCI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呼伦贝尔、延吉和白山的冬季多年平均UTCI指数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冬季UTCI指数5年滑动平均值拟合程度最好的是大连。在UTCI指数呈现上升的城市中,长春和大连的增幅最大,其次是吉林和哈尔滨;牡丹江、漠河、沈阳的增幅稍低。UTCI指数呈现下降的城市有呼伦贝尔、延吉和白山,其中白山下降的趋势不明显,呼伦贝尔下降的幅度最大。冰雪旅游气候舒适度应该根据不同旅游活动进行定量评价,今后的旅游气候舒适度研究应结合实际问卷调查,考虑到除了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气压和日照时数以外的气候要素,如积雪日数、降水等要素,结合旅游者的不同旅游活动,从人体生理机能角度出发,得出更客观的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指标。
金珺,李猛[4](2020)在《高德纳公司十大战略技术发展趋势分析(2010—2020年)》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高德纳(Gartner)公司2010—2020年每年发布的十大战略技术发展趋势和基于技术成熟度曲线的技术发展趋势进行汇总分析,归纳战略技术变化趋势以及技术发展成熟度趋势,而后将十大战略技术发展趋势与高德纳公司每年发布的技术成熟度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并举例论证二者的关系。最后,本文在分析高德纳公司的战略技术发展趋势和技术成熟度曲线契合规律的基础上,对产业技术发展、创新创业、国家战略技术规划和相关学者开展进一步研究提供建议。
周萍[5](2020)在《对话新闻学视域下的新闻反转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网络和传播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闻生产方式的变革,给社会土壤里带来了对话的因子。新闻生产是以互联网为中介进行的,新闻线索的“爆料”、对受众所关注话题的筛选,甚至新闻报道的采写,都需要借助互联网上的全民对话来进行。对话新闻学的强势崛起,带来了新闻传播结构的巨变,并引发了当下严重新闻反转现象的出现。笔者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文献分析、案例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笔者梳理了新闻反转和对话新闻的内涵,探究了新闻反转中的对话传播特征。其次,结合新媒体环境,描述了新闻反转的社会表情,分析了新闻反转中的对话结构和社会功能。再次,结合对话新闻学,从新闻生产话语变革、情绪化传播和新闻话语的流转三个维度分析了新闻反转的动因。最后,从政府、媒介和用户三个主体入手,思考如何通过各方努力实现理性的“对话”和良性的新闻反转。但是在当下新闻传播实践中,推进“对话新闻”理念的实现,还需要解决许多实际上的难题。笔者希望通过对新闻反转的对话性描述,为改善网络生态环境提供了一些思考。
常玉[6](2020)在《网络流行语在广告文案传播中的应用分析 ——以2014-2019年网络流行语为例》文中提出网络流行语是网络语言中被大众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言,它是网络语言的特殊变体。其语言形式多样,可以是一个词语,或者是一个短语,也可以是一个句子。近些年来,由于互联网技术不断更新,大量社交媒体的涌现,网民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网络流行语更是呈现井喷式增长,每年国家语言监测中心和语言类刊物《咬文嚼字》都会公布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不仅流行于网络空间,也逐渐进入现实世界,影响着大众的生活。其语言简洁、个性化、流行性、娱乐性、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征被越来越多的广告主看中,他们将其应用到广告文案传播中,吸引更多消费者的注意。广告文案,是品牌通过语言文字来传递广告信息内容,激发消费者购买欲的一种文字输出物。过去的广告文案更注重形式的规范与语言的准确,相对单一化,集体主义观念较强,久而久之人们容易对广告产生审美疲劳。而如今越来越多个性化、时尚化的网络流行语出现,开始冲击传统语言的表达习惯,这些网络流行语大多是比较喜闻乐见的,亲民、有趣、诙谐幽默,并且很多网络流行语都是来源于社会热点事件,因此得到受众的青睐。将网络流行语应用于广告文案中,可以使得广告更加生动有趣,吸引观众的注意,更好地达到宣传的效果。同时,部分的广告文案在创作的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时尚的流行语,被大众广而传播。本文选择参考了 2014-2019年国家语言监测中心和《咬文嚼字》发布的各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并通过百度、微博、微信搜索、品牌官网、知网等,搜集近六年内的网络流行语在广告文案传播中的应用案例,通过问卷调查,定量研究受众对网络流行语在广告文案中应用现象的认知、态度及想法,并通过对案例内容进行分析,以求梳理网络流行语在广告文案中的应用现状,笔者经过研究发现,广告创意人员主要通过直接吸收引用和部分改编两种方式将网络流行语应用于广告文案中,从而吸引受众,满足目标群体需求,进而提升品牌形象。网络流行语在广告文案传播中的应用,究其原因是网络流行语具有分享价值的语言特征,“年轻化”的消费群体特征促使网络流行语为消费行为新增意象消费的动力,新旧媒体平台的助推以及媒介文化环境的影响,都为网络流行语在广告文案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较多使用网络流行语的是那些以年轻受众为目标消费群体的品牌。此外,品牌在网络流行语的应用过程中,还采取了借势、造势、情感、线上线下整合等多种营销策略,为在消费者头脑中建立起品牌信仰和认知。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流行语应用于广告文案不仅能扩大品牌传播力,某种程度上也能折射出受众的群体状态和情感诉求,同时也对传统文化和意识形态进行一定的消解与重构。不可避免的是,网络流行语在广告文案应用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不稳定性、内容低俗化、盲目投放消费群体等等,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广告文案在应用网络流行语时要注重广告宣传导向性,精准定位目标消费者,结合产品形象特征,同时要把握好流行语流行热度等应用规范策略,并对其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展望。
刘洋[7](2020)在《中国网络热词流变研究(2012-2019)》文中研究说明网络热词是网络语言的一种。它言语犀利而又不失诙谐幽默,形式简洁凝练,包含信息丰富,往往一语中的,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穿透力。近年来,网络热词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多角度、多层次的实时反映了社会转型变革进程的全貌,承载着现实生活的朴素民意,对传统大众传播模式和舆论生态产生了巨大冲击。文章运用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年度十大网络热词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伯明翰学派亚文化“风格”理论对2012-2019年度十大网络热词的概念、特点、亚文化属性、流变表达、流变归因、传播价值和负面影响等内容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发现,作为一种新颖且独特的语言形式,网络热词网络热词表现出鲜明的碎片性、娱乐性、主体性、倾向性、阶段性和融合性,是青年亚文化在网络空间中发展的产物,代表着朴素民意,精确的捕捉和反映了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社会状态和文化心理,具有与生俱来的亚文化属性。受社会转型中的民主话语实践和文化工业推动下的群体狂欢影响,2012-2019年中国网络热词在传播中发生了明显的流变:从虚拟网络空间走向了现实社会生活,由有限范围的青年网民狂欢到全民接受和使用,由自我娱乐到与主流媒体双向互动,由关注社会发展到追求个人娱乐,由即时感情宣泄到理性委婉表达,价值判断由一元化、理想化和抽象化向多元化、世俗化和具体化转变。网络热词在变化中以不尽相同的方式展现出社会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具有展现社会生活、表达社会心态、延展话语体系、传递正面能量和增强舆论监督的传播价值,对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作用。同时,网络热词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娱乐性限制网民深层次思考、消极性导致大众价值观偏离、抵抗性酝酿社会不稳定情绪和失范性损害公民合法性权利,需要网民、网络平台和政府部门充分重视,共同努力,趋利避害,促进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
郭祥[8](2020)在《当代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不同于一般的网络流行语,指的是最初孕育发酵于网络环境中,后被社会大众所认同并使用,产生出不同于其原始义、基本义或字面义的新义的词语。本文以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概念进行了界定,通过检索2008年至今的各大网站和论坛、大众媒体和官方平台以及既有的学术研究着作和词典,搜集到了422个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然后进行了分类归纳,描写每一类的典型词语,总结其特点。其次,借助认知语言学等理论,探究其生成机制,并将其与一般的现代汉语词语进行对比分析。再次,运用语用学理论对其语用功能和影响力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这类词(语)的应用价值和规范化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合理的规范化建议。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分为六大类十一个小类。其中旧词(语)义变类占绝大部分,旧词(语)义变的成词方式能产性极高。词长以二字词即双音词为主。词语结构上以合成词为主,其中偏正式和动宾式居多。词义数量上以多义词为主,语义色彩上多为中性和贬义,语义领域较多涉及社会生活方面。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生成机制涉及到隐喻和转喻等认知规律,同音模因和义变模因等模因理论,以及现代文化的多元性、重构性和形象性等社会文化理论。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较一般词语词长更长一些,成词方式较粗俗随意,构成材料较为广泛,部分词语使用频率在短时期较高,消亡速度较快。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具有新奇独特、经济简便和幽默生动的语用特征。有时会故意破坏一些语用原则,产生一些言外之意。影响范围覆盖大众生活、现代汉语和华文教育及对外汉语教学。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在日常使用和学术研究上有重要价值,其规范化需要遵循必要性原则等,充分发挥语言的自我调节功能,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加大学术研究力度。满足一定条件后才能收录到规范的词典中。
刘亚鑫[9](2020)在《虚假新闻话语分析 ——以《新闻记者》公布2010-2019年样本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前,虚假新闻仍是我国乃至世界新闻业中的顽疾,2016年牛津词典用“后真相”(Post-Truth)描述了“雄辩胜于事实,立场决定是非,情感主导选择”的新闻现象,尤其是乘上社交媒体的快车后,从2016年美国大选到英国脱欧公投,从2019年英国“集装箱”案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虚假新闻更是形成了病毒式的扩散。目前,在西方世界的虚假问题开始破坏其媒体的权威性并由此导致了社会不安,而我国的虚假新闻也开始从传统媒体蔓延到社交媒体。在这种背景下,很有必要对虚假新闻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因此本文采取了内容分析法和话语分析法,收集了2010-2019《新闻记者》杂志遴选的年度十大虚假新闻作为研究文本。一方面,本文通过对年度十大虚假新闻的文本从内容层面和话语层面分析,发现我国虚假新闻的一些文本特征:在议题类型上,主要集中在民生事件和文体娱乐类软新闻,另外凡是重大社会事件都会出现虚假新闻的泛滥;在报道篇幅上,虚假新闻多注重短篇,一是因为文本越短越难被发现造假的信息,二是因为越短的消息越容易传播;话语修辞方面,虚假新闻擅于煽情,这点从新闻标题和文内词语的使用上可以发现,带有情感色彩的形容词和动词使用较多;写作手法上擅于设置悬念,通常夸大事实、利用恶趣味,甚至捏造与正文矛盾的信息;消息来源方面,我国虚假新闻消息来源单一,并且多为匿名消息来源,刻意不使用一些必要的消息来源,值得注意的是虚假新闻多倾向于使用网络消息来源。在新闻图式结构层面,通过研究发现,虚假新闻的标题明显较长,用具有偏向性的词语描写主要事件,而导语多为描写式导语,故事性盖过了概述性;在故事范畴,虚假新闻则呈现出更多与常规新闻无异的特征,尤其是对于主要事件的描述,既符合概述范畴中的主题,又有许多补充性细节,但是后果范畴相较来说则暴露出更多漏洞。新闻应该是新闻行业根据新闻事实的客观创作,一旦掺杂了任何主观目的,就有产生虚假新闻的可能,因此治理虚假新闻仍然需要从行业内部着手,规范新闻生产结构的同时,加强相应的核查和问责措施。
张晓雪[10](2020)在《场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舆论社会研究》文中提出从李普曼、考夫卡、卢因等人开始,有关“场”或“场域”的概念就与舆论研究密切相关。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被公认为是场域理论研究的集大成者,他创造性地将场域理论运用到媒介现象的观察分析中。此外,布迪厄所提出的文化再生产等相关理论也对舆论研究具有很大帮助。场域理论与文化再生产理论相结合,可以用来分析舆论对于社会可能产生的重构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国舆论场域中诸多因素发生变化,舆论在国家、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于社会的变革性作用越来越强烈。伴随着这种变化,社会舆论作为一种社会表达现象,开始逐步突破原有的影响范围,对社会形态产生建构作用,舆论社会作为一种舆论高度发达的社会形态渐趋产生。参考丹尼尔·贝尔关于后工业社会的界定,本文拟定了中国舆论社会形成的指标体系,结合这一指标体系,考证了舆论社会在我国形成的时间节点。其后,就中国舆论社会形成过程中的核心要素、舆论社会的运行机制、舆论社会的关系结构和舆论社会中的舆论治理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论述,并为舆论社会勾画了一幅未来图景,具体来说主要包括:1.舆论社会形成的指标体系舆论社会在学理上是一个新的社会形态,一个社会形态的形成势必要符合一系列的指标特征,并通过这些指标特征与舆论社会形成之前的社会产生明显区隔。本文参照贝尔关于后工业社会的界定,为我国舆论社会的形成制定了一个指标体系,分别是:(1)舆论结构:从“宣传”到“沟通”,即从传统主流媒体主导的“宣传框架”转向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的“沟通框架”;(2)舆论主体:从“单元”到“多元”,即舆论场域中的话语权由以往的“精英化”逐步转向“平民化”,全员凭借技术手段普遍参与成为新的主体特征;(3)舆论影响:从“社会反映”到“社会建构”,即舆论以其特有的生产链条和运行机制,重构着社会的组织、圈层以及交往方式,舆论成为社会的鲜明标签;(4)舆论效能:从“周期应用”到“全程赋能”,即舆论赋能成为社会发展的全程性动力,舆论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经常性手段。在明确了指标体系后,本文从这些指标形成的时间去考证,最终提出中国于2015-2016年间正式进入了舆论社会。2.舆论社会的核心要素舆论社会的核心要素包括舆论社会形成过程中的舆论场域要素以及舆论社会形成后的构成要素。舆论社会的形成与舆论场域的变迁密不可分,场域中的要素变化成为舆论社会产生的重要前提条件。舆论社会在现实社会中一旦形成,它自身又会包含许多现实要素。经过梳理,本文从技术变革、商业资本、信息要素等三方面来探讨场域要素变迁与舆论社会的形成,并勾画出各要素与舆论社会形成之间的密切关系。3.舆论社会的运行机制作为一种亚文化社会形态,舆论社会与其他宏观社会形态相比,同样具备其自身的运行机制。一个社会形态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舆论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形态,也不例外。媒介技术是舆论社会中的核心生产力,与作为舆论社会生产关系存在的媒介关系之间的矛盾,构成了舆论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社会治理背景下的主客交流,构成了舆论社会的运行机制。4.舆论社会中的关系结构舆论社会由媒介连接在一起,又不以媒介的某一端为中心,这种由媒介开始,但又不完全以媒介为中心的去中心化发散式的关系,成为舆论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典型特征。关系意味着权力,关系意味着地位。此时,媒介赋权在由媒介延伸开来的各种关系组成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与之前布迪厄场域理论中资本的力量不谋而合。据此,本文用舆论场域中媒介赋权的视角来审视舆论社会中的媒介与媒介、媒介与人、媒介与社会的关系,发现其与前舆论社会相比均发生了显着的变化。5.舆论社会中的舆论治理舆论治理在国家层面尚没有作为一个正式的治理概念加以推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有关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决议中,仍然将舆论治理具体化为舆论引导机制加以论述。但是,在学术层面,舆论治理早已不是一个新的提法,特别是在网络场域中,探讨网络舆论治理的文章也有很多。舆论社会中,围绕舆论社会治理重提舆论治理,似乎更有必要,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本文将舆论治理视为舆论社会的治理手段,将其与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其他手段相比较,并提出了“舆论治理”与“治理舆论”在主客体、出现时间、治理手段和治理目的等方面的差异。此外,针对各级融媒体中心作为舆论社会中舆论治理的创新性实体机构进行了专门论述,并以县级融媒体中心为例,阐述了构建基层主流舆论场对于促进基层舆论社会治理的重大意义。6.舆论社会的未来图景舆论社会已经到来,从构成要素到运行机制,从关系结构到舆论治理,舆论社会的轮廓逐步清晰。未来舆论社会究竟将呈现出怎样的景象?本文将结合业界和学界专家对于未来舆论发展、技术发展、社会发展等几方面的预测,结合未来舆论场域可能出现的变化,试着勾画一幅舆论社会的未来图景。具体来说,本文认为未来舆论社会将在四个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分别是智能传播将成为舆论社会的主要特征,扁平化机制将主导舆论社会的运行,“身体在场”成为舆论社会关系结构的新方向,舆论治理将进入国家核心治理体系。
二、2003年十大热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十大热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问题提出:转折与建构 |
0.2 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道路相关理论的研究 |
0.3 研究创新之处 |
0.4 研究方法 |
0.5 概念界定 |
0.5.1 文化建设 |
0.5.2 文化发展道路 |
0.5.3 文化受众主体性 |
0.6 研究思路 |
第1章 目标、任务与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与定位 |
1.1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1.1.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提出与目标设定 |
1.1.2 1986 年“精神文明决议”指导思想的转变 |
1.1.3 “四有”的概念提出及其演变 |
1.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1.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提出与精神文明的新定位 |
1.2.2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
1.2.3 “文化强国”的概念形成 |
1.3 文化的战略意义:“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 |
1.3.1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
1.3.2 从服务于政治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1.3.3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发突出 |
1.3.4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
1.4 小结 |
第2章 现代性与民族性:当代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
2.1 批判封建主义与反思传统文化 |
2.1.1 批判封建主义是反思“文革”的必然 |
2.1.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评价 |
2.1.3 新启蒙主义思潮与传统文化危机 |
2.2 文化的民族性: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 |
2.2.1 “思想政治斗争”视角下的传统文化弘扬 |
2.2.2 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之困 |
2.2.3 超越“精华”与“糟粕”二元划分 |
2.3 文化现代性的探索:从学习西方到中国气派 |
2.3.1 “西为中用”与盲目崇拜西方的问题 |
2.3.2 “体”“用”相关:盲目崇拜西方的问题由来 |
2.3.3 中国气派:文艺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现代性探索 |
2.4 小结 |
第3章 政府、市场与人民:文化发展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
3.1 “政府办文化”与文化受众的矛盾与调试 |
3.1.1 政府包办下阻碍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思维定式 |
3.1.2 “以文补文”、“双轨制”:文化体制改革的尝试 |
3.1.3 改革难以推进的原因:对文化受众主体性的忽视 |
3.2 重新认识人民与市场: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 |
3.2.1 重新认识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时代意义 |
3.2.2 区分市场导向的文化产业与公益导向的文化事业 |
3.2.3 商品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的统一:全面改革的展开 |
3.3 小结 |
第4章 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意识形态领导权与文化发展 |
4.1 改革开放初期的意识形态与文化发展 |
4.1.1 “二为”方向的提出:文化与政治关系的新界定 |
4.1.2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
4.1.3 主体性觉醒及其应对的经验教训 |
4.2 主旋律与多样化: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的新思路 |
4.2.1 重在建设,以立为本 |
4.2.2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
4.3 信息技术革命中的意识形态工作与文化发展 |
4.3.1 信息技术革命与文化受众主体性的觉醒 |
4.3.2 网络文化建设与增强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 |
4.3.3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4.4 小结 |
结语: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文化发展道路的经验与新时代的新发展 |
参考文献 |
(2)印尼中高级汉语学习者汉语流行语习得情况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ENGLISH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现状 |
1.流行语的界定 |
2.汉语流行语研究综述 |
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流行语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关于本文的几点说明 |
1.中高级汉语水平的界定 |
2.测试语料 |
3.文中流行语的表述说明 |
二、印尼中高级汉语学习者习得汉语流行语的调查问卷设计及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一)调查问卷设计 |
1.问卷设计说明 |
2.调查对象和调查实施 |
(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
2.调查对象的用网习惯分析 |
三、印尼中高级汉语学习者习得汉语流行语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印尼中高级汉语学习者接触汉语流行语的情况 |
1.汉语流行语的接触频率 |
2.汉语流行语的接触途径 |
3.汉语流行语的接触情况 |
(二)印尼中高级汉语学习者对汉语流行语的掌握情况 |
1.印尼中高级汉语学习者对汉语流行语的语义理解调查结果 |
2.印尼中高级汉语学习者语义理解正确率高的汉语流行语分析 |
3.印尼中高级汉语学习者语义理解正确率低的汉语流行语分析 |
4.印尼中高级汉语学习者语义理解偏误 |
(三)印尼中高级汉语学习者习得汉语流行语难点和学习方式的偏爱度 |
1.印尼中高级汉语学习者对汉语流行语难易程度和难点的认识 |
2.学习方式的偏爱度 |
(四)印尼中高级汉语学习者对汉语流行语的学习兴趣、态度和动机调查分析 |
1.学习兴趣 |
2.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 |
(五)汉语流行语对印尼中高级汉语学习者汉语学习的影响调查分析 |
(六)本章小结 |
四、教学建议 |
(一)教师方面 |
1.教学课程的选择 |
2.教学内容的选取标准 |
3.注重媒体的作用 |
(二)课堂教学方面 |
1.类推教学法 |
2.情境教学法 |
3.以旧带新对比教学法 |
4.翻译法与语境相结合 |
5.联系社会文化背景讲解 |
(三)学生方面: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冰雪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研究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选择 |
2.1.2 气候概况和旅游资源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分析法 |
2.3.2 统计分析法 |
2.3.3 空间可视化分析法 |
2.3.4 通用热气候指数评价法 |
第3章 东北地区冰雪旅游气候舒适度相关要素分析 |
3.1 要素的选择和确定 |
3.1.1 气温与气候舒适度 |
3.1.2 相对湿度与气候舒适度 |
3.1.3 日照时数与气候舒适度 |
3.1.4 风与气候舒适度 |
第4章 近40 年来东北地区冬季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 |
4.1 东北地区冬季各月气候舒适度分析 |
4.1.1 东北地区十一月份气候舒适度分析 |
4.1.2 东北地区十二月份气候舒适度分析 |
4.1.3 东北地区一月份气候舒适度分析 |
4.1.4 东北地区二月份气候舒适度分析 |
4.1.5 东北地区三月份气候舒适度分析 |
4.2 东北地区冬季年内气候舒适度分析 |
4.3 东北地区冬季年均气候舒适度分析 |
4.4 东北地区旅游气候舒适期分析 |
4.5 东北地区40 年的时空变化特征 |
4.5.1 旅游气候舒适度的年际变化规律 |
4.5.2 旅游气候舒适度的年代变化规律 |
第5章 十大冰雪旅游热点城市气候舒适度及变化趋势评价研究 |
5.1 冰雪旅游热点城市概况 |
5.2 十大冰雪旅游热点城市气候舒适度评价 |
5.2.1 十大冰雪旅游热点城市各气候要素对冰雪旅游活动的影响 |
5.2.2 十大冰雪旅游热点城市气候舒适度分析 |
5.3 十大冰雪旅游热点城市气候舒适度变化趋势评价研究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高德纳公司十大战略技术发展趋势分析(2010—2020年)(论文提纲范文)
1 十大战略技术发展变化 |
1.1 2010—2020年十大战略技术中的战略技术变化 |
1.2 十大战略技术预测的发展变化 |
1.2.1 新兴战略技术不断涌现,成为新的关注热点。 |
1.2.2 战略技术之间交叉融合,存在相互影响。 |
1.2.3 重要的战略技术具有一定的继承性与延续性。 |
1.2.4 战略技术的诠释随着技术应用和技术焦点等变化而变化。 |
1.2.5 战略技术的划分随着技术之间的交叉融合更加细化。 |
2 技术成熟度曲线分析 |
3战略技术发展趋势与技术成熟度曲线相关性分析 |
4相关建议 |
(5)对话新闻学视域下的新闻反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新闻反转的研究综述 |
二 对话新闻学的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深潜于多元对话中的新闻反转 |
第一节 新闻反转及其内涵 |
一 新闻反转的面向 |
二 对话新闻的新语境 |
三 新闻反转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节 新闻反转的对话性传播特征 |
一 新闻反转的类型与走向 |
二 新闻反转中的多元话语 |
三 新闻反转中的对话路径 |
第二章 新闻反转的结构和功能分析 |
第一节 新闻反转的社会表情 |
一 去中介的传播与多元窥视 |
二 时间和速度膨胀的资讯狂欢 |
三 多元主体的权力与利益博弈 |
四 网络围观、挖掘与迟到的真相 |
第二节 新闻反转中的对话结构 |
一 对单信源话语的补充 |
二 对权力话语的监看 |
三 对情绪化话语的隔离 |
四 多元会话中事实求证 |
第三节 新闻反转功能和影响 |
一 新闻反转的负功能 |
二 新闻反转的正功能 |
三 新闻反转潜在功能管窥 |
第三章 对话新闻学视域中新闻反转动因 |
第一节 碎片化传播中的话语变革 |
一 “我与你”的新传播语境 |
二 公民记者的传播势能 |
三 碎片化传播中的话语释放 |
第二节 情绪化传播的话语标签 |
一 情绪化话语的遮蔽 |
二 刻板印象的单面化 |
第三节 新闻话语对新媒体的流转 |
一 新闻“反映论”“对话论”的流变 |
二 从事实“说话”到“对话”求证 |
三 把关人缺位和“网络净化”补位 |
第四章 理性“对话”与良性的新闻反转 |
第一节 用“对话”理性规约新闻反转 |
一 技术赋权与新闻伦理 |
二 传播转型与法治规制 |
三 话语解放与理性“对话” |
第二节 调适“对话”主体优化新闻反转 |
一 政府:信息及时全面公开 |
二 媒介:新闻专业主义的新拓展 |
三 用户:提升媒体和人文素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网络流行语在广告文案传播中的应用分析 ——以2014-2019年网络流行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网络流行语与广告文案 |
第一节 网络流行语基本概念 |
第二节 广告文案基本概念 |
第三节 网络流行语与广告文案之间的联系 |
第二章 网络流行语在广告文案传播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广告文案中网络流行语应用形式 |
第二节 广告文案中网络流行语传播特点 |
第三节 广告文案中网络流行语应用优势 |
第四节 广告文案中网络流行语受众调研 |
第三章 网络流行语在广告文案传播中的应用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具有分享价值的语言特征 |
第二节 “年轻化”的消费群体特征 |
第三节 新旧媒体平台的助推 |
第四节 媒介文化环境的影响 |
第四章 网络流行语在广告文案传播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
第一节 精准定位,借势营销 |
第二节 因势利导,造势营销 |
第三节 借助社交媒体,整合营销 |
第四节 洞察用户诉求,情感营销 |
第五章 网络流行语在广告文案传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
第一节 扩大品牌传播力,提升品牌形象 |
第二节 折射社会群体心态,满足受众情感诉求 |
第三节 消解与重构传统意识,寻求文化认同 |
第六章 网络流行语在广告文案传播中的应用问题与未来发展 |
第一节 广告文案中网络流行语存在问题 |
第二节 如何规范网络流行语在广告文案中的应用 |
第三节 广告文案中网络流行语未来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网络流行语的调査问卷 |
致谢 |
(7)中国网络热词流变研究(2012-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对网络热词的研究 |
二、国外对网络语言的研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四节 理论梳理: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的“风格” |
第一章 网络热词的内涵、特点和亚文化属性 |
第一节 网络热词的内涵 |
第二节 网络热词的特点 |
一、表达方式的碎片化 |
二、与生俱来的娱乐性 |
三、丰富多样的主体性 |
四、价值判断的倾向性 |
五、传播过程的阶段性 |
六、传播走向的融合性 |
第三节 网络热词的亚文化属性 |
一、相同的依附群体和权威抵抗 |
二、一致的表达方式和表达内容 |
第二章 2012-2019年中国网络热词的流变表达 |
第一节 使用主体:由青年网民使用到全民狂欢 |
第二节 传播空间:由虚拟空间向现实社会渗透 |
第三节 表达方式:由即时感情宣泄到理性委婉表达 |
第四节 表达目的:由关注社会变迁到追求个人娱乐 |
第五节 互动程度:由自娱自乐到与主流媒体多维互动 |
第六节 价值判断:向多元化、世俗化和具体化转变 |
第三章 2012-2019年中国网络热词流变的归因 |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中的民主话语实践 |
一、公民意识提升后的政治参与 |
二、民生改善后的更高层次诉求 |
三、政府对民间话语的包容收编 |
第二节 文化工业推动下的群体狂欢 |
一、技术升级制造庞大的网民群体 |
二、多元价值观念中的新媒体赋权 |
三、泛娱乐化思潮下互动平台兴起 |
第四章 2012-2019年中国网络热词的传播价值和负面影响 |
第一节 传播价值 |
一、展现社会生活 |
二、表达社会心态 |
三、延展话语体系 |
四、传递正向能量 |
五、增强舆论监督 |
第二节 负面影响 |
一、娱乐性限制网民深层次思考 |
二、消极性导致大众价值观偏离 |
三、抵抗性酝酿社会不稳定情绪 |
四、失范性损害公民合法性权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A.2012-2019年年度十大网络热词单元样本 |
B.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8)当代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研究问题 |
一、选题依据及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对象及范围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理论资源与研究方法 |
一、理论资源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特色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静态描写 |
第一节 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界定和提取 |
一、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界定 |
二、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提取 |
第二节 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分类 |
一、分类标准及依据 |
二、类别描述及示例 |
第三节 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特点 |
一、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类别分布特点 |
二、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词长特点 |
三、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结构特点 |
四、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成词特点 |
五、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词义特点 |
第三章 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动态分析 |
第一节 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生成机制探索 |
一、认知语言学角度看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生成 |
二、模因论角度看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生成 |
三、社会文化角度看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生成 |
第二节 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与一般词语的对比差异分析 |
一、词长角度 |
二、成词角度 |
三、使用频率角度 |
四、生命力角度 |
五、社会文化角度 |
第四章 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语用和影响分析 |
第一节 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语用分析 |
一、语用特征分析 |
二、语用原则分析 |
三、语用变化分析 |
第二节 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影响分析 |
一、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对大众生活的影响 |
二、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
三、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对华文教育及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 |
第五章 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价值和规范 |
第一节 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价值 |
一、日常使用 |
二、学术研究 |
第二节 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规范化问题 |
一、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规范化原则 |
二、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规范化手段 |
三、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词典收录与编撰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虚假新闻话语分析 ——以《新闻记者》公布2010-2019年样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价值 |
1、研究背景 |
2、选题价值 |
(二)文献综述 |
1、虚假新闻 |
2、话语分析 |
(三)虚假新闻概念界定和分类 |
1、虚假新闻概念界定 |
2、虚假新闻的分类 |
(四)研究方法 |
1、内容分析法 |
2、话语分析法 |
第一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样本概述 |
(二)研究样本采集 |
(三)问题描述 |
(四)类目构建 |
1、宏观层面 |
2、新闻格局 |
3、修辞层面 |
4、类目框架 |
第二章 我国虚假新闻格局分析 |
(一)研究对象 |
1、目标媒体 |
2、样本描述 |
3、首发媒体:网帖新闻化 |
4、报道篇幅:中短篇为主 |
5、主题分类 |
(二)新闻格局研究 |
1、概述范畴 |
2、故事范畴 |
第三章 我国虚假新闻修辞分析 |
(一)虚假新闻的修辞 |
1、事实修辞 |
2、情感修辞 |
3、细节修辞 |
4、悬念修辞 |
(二)虚假新闻的消息来源 |
第四章 我国虚假新闻话语特征总结和讨论 |
(一)虚假新闻宏观特征总结 |
1、偏向于软新闻的生产 |
2、网络媒体后来居上 |
(二)虚假新闻的新闻格局特征总结 |
1、新闻情节中真假掺杂 |
2、新闻格局中普遍缺失新闻要素 |
(三)虚假新闻的修辞特征总结 |
1、采用避重就轻的修辞手法 |
2、过度渲染刻板印象 |
(四)话语分析视角下的虚假新闻防治 |
1、规范新闻文本生产 |
2、完善行业内部核查制度 |
结论 |
附录 :2010-2019年《新闻记者》公布的虚假新闻样本基本信息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场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舆论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西方学界中的场域理论与舆论研究 |
二、中国近代以来舆论变迁及观点简述 |
三、中国当代舆论场研究的基本状况 |
第三节 场域视角下的社会舆论和舆论社会 |
一、社会舆论:作为社会现象的舆论存在 |
二、舆论社会:作为社会形态的舆论存在 |
三、舆论社会形成的指标体系 |
四、舆论社会形成的时间考证 |
第二章 舆论社会的核心要素 |
第一节 技术变革:舆论社会形成中的动力源 |
一、技术进步对于舆论发展的推动作用 |
二、技术要素对于舆论社会的建构意义 |
第二节 商业资本:舆论社会形成中的筹码作用 |
一、商业资本与社会舆论的相生相悖 |
二、舆论社会形成中的商业资本 |
第三节 信息要素:舆论社会形成中的内容贡献 |
一、舆论场域中的信息内容及其呈现 |
二、舆论社会形成中的作品变迁 |
第四节 制度要素:舆论社会形成中的机制规约 |
一、政治制度对于舆论场域的普遍性约束 |
二、中国舆论社会机制规约的独特性 |
第三章 舆论社会的运行机制 |
第一节 舆论社会的基本矛盾 |
一、舆论社会中核心生产力的存在 |
二、舆论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存在 |
第二节 舆论社会的运行机制 |
一、社会治理中的舆论社会运行 |
二、舆论社会中的客体主体化 |
三、主客交流中的社会运行 |
四、舆论场域与其他场域的互动关系 |
第四章 舆论社会中的关系结构 |
第一节 舆论社会中媒介与媒介的关系 |
一、舆论社会中的媒介间共生 |
二、舆论社会中的媒介间竞争 |
第二节 舆论社会中媒介与人的关系 |
一、作为主/客体的“人”与媒介的关系 |
二、作为媒介的“人”与媒介的关系 |
第三节 舆论社会中媒介与社会的关系 |
一、生存空间转换:社会对于媒介的包容性表现 |
二、社会治理构建:媒介对于社会的功能性表现 |
第四节 舆论社会中的权力结构分析 |
一、人:舆论社会中的权力中枢角色 |
二、媒介:权力结构中的中继与传导角色 |
三、社会:权力传导的接收与消化角色 |
第五章 舆论社会中的舆论治理 |
第一节 舆论治理:舆论社会的治理手段 |
一、舆论治理的地位及其协作关系 |
二、“舆论治理”与“治理舆论”的差异化辨析 |
第二节 融媒体中心:舆论治理的实体支撑 |
一、融媒体中心在舆论治理中的功能定位 |
二、构建主流舆论场实现舆论治理的底层支撑 |
第六章 舆论社会的未来图景 |
一、智能传播将成为舆论社会的主要特征 |
二、扁平化机制将主导舆论社会的运行 |
三、“身体在场”成为舆论社会关系结构的新方向 |
四、舆论治理将进入国家核心治理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2003年十大热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D]. 谢春涛. 中国人民大学, 2021(12)
- [2]印尼中高级汉语学习者汉语流行语习得情况调查研究[D]. 方露.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冰雪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研究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D]. 段娅晗.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高德纳公司十大战略技术发展趋势分析(2010—2020年)[J]. 金珺,李猛. 创新科技, 2020(11)
- [5]对话新闻学视域下的新闻反转研究[D]. 周萍. 郑州大学, 2020(06)
- [6]网络流行语在广告文案传播中的应用分析 ——以2014-2019年网络流行语为例[D]. 常玉. 苏州大学, 2020(03)
- [7]中国网络热词流变研究(2012-2019)[D]. 刘洋.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1)
- [8]当代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研究[D]. 郭祥. 华侨大学, 2020(01)
- [9]虚假新闻话语分析 ——以《新闻记者》公布2010-2019年样本为例[D]. 刘亚鑫. 长安大学, 2020(06)
- [10]场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舆论社会研究[D]. 张晓雪. 山东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