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变观念 推进农电管理体制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刘延清[1](2020)在《BZ供电公司“放管服”背景下一体化管理变革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各个企业都作出了相应的管理方式的调整。公司管理水平关乎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未来前景如何,关键在于能否适应大环境的变革,供电公司也不例外。不仅如此,国家还在深化电力体制改,对供电公司的影响深远。与此同时,国内注册的售电公司也日益增多,截止到2019年6月份,售电公司数大约在1万家左右,对供电公司传统的龙头地位冲击很大。而在国有体制下,供电公司的管理往往滞后于其他标杆企业。供电企业是关系国家和民生的基础保障,只有供电公司管理再上新台阶,才能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那么,如何在国有公司制度框架下,保障供电公司管理水平提升,更好的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就成了供电公司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以BZ供电公司为研究对象,在讨论了研究背景后,先是总结和论述与研究相关的文献综述,基本上就组织变革和一体化管理展开讨论,总结前人一体化管理、组织变革的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对公司一体化管理的最近发展、组织变革的方向等进行讨论。其次对BZ供电公司进行深入的剖析,通过分析BZ供电公司的组织架构、公司管理的历程、各个部门的原有的管理方式,总结出BZ供电公司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论述实施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然后利用一体化管理理念,并借鉴其他公司的一体化管理措施,就BZ供电公司如何实施一体化管理提出管控机制完善提升、员工发展通道拓宽、信息系统优化整合等八个方面的措施并加以实施;接着从组织制度、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四个方面提出一体化管理变革实施的保障措施;最后对供电公司组织变革提出展望。本研究在“放管服”背景下开展,结合电力行业的发展脉络、国家的政策形势,全方位对BZ供电公司进行分析,结合组织变革和一体化管理对BZ供电公司的管理现状进行变革,是组织变革理论在国有企业落地的又一实例。组织变革的目的是适应未来组织发展的要求,提高组织内的协作能力,增强组织的竞争优势,实现组织设定目标,并最终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正是BZ供电公司管理的目的之所在,这也正是本研究的目的和初衷。不仅如此,本文的研究丰富了组织变革和一体化管理的研究成果,为相关理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通过本文对组织、组织变革、一体化管理等理论的再度梳理,研究并制定出的一系列一体化管理措施,不仅为BZ供电公司的管理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为其未来的发展、管理提供了高效的管理理念,同时也为其他组织的一体化管理和组织变革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李海涛[2](2014)在《A市电力公司农电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从农电管理的基本概念出发,在分析A市电力公司农电管理的基本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实际经验出发阐述了当前电力公司对农电管理的基本现状、农村电网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电力市场的拓展以及农电安全管理和线损管理等相关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的建议措施,表明A市电力公司需尽快改善其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才能以更好的面貌为农电事业的长足发展和满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的用电需求等方面服好务,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贡献。
杜建韶[3](2011)在《益阳电业局农电管理创新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电力体制的深化改革,电网企业面临着全新的市场环境的挑战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各级电网企业都需要重新思考自身的管理方式,通过管理上的创新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由于电力普遍服务集中体现在农村电力供应上,农村电力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响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三新”农电发展战略,国家电网公司的“三新”战略的实施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这既是为农电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更是对农电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本论文以益阳电业局为研究对象,在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的基础上,对益阳电业局农电的内外部环境进行详细分析,总结了益阳农电取得的主要成绩,提出了当前面临的困难与问题。本文概要的提出了益阳农电管理创新指导思想及原则,继而提出益阳农电在安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企业文化中创新的设计方案,以求益阳农电在这些方面能够得到完善具有竞争优势。并阐述了管理创新的保障,指出农电管理创新中必须处理好的三种关系。如何推动农电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农电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电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理论界与实际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为益阳农电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思路与参考,也为促进农电管理的完善提供参考现实指导作用。
顾林琦[4](2011)在《农电企业集约化管理模式研究》文中认为1999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加强农村电力管理的意见》,提出了农电改革的三种模式。在此基础上,改革后的农电企业如何摆脱困境,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成为摆在农电企业面前最重要的课题。因此,对农电系统的集约化管理也随着浮出水面,并引起了业界的普遍关注。电网企业的集约化,主要是指遵循电网发展规律,改善电网结构,降低电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能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国家电网公司。集约化管理是实现农电企业与供电企业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的有效途经,也是农电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集约化管理县级农电企业,能够解决多年来存在的省电网经营企业向趸售地区农村电网投资的体制障碍,优化电网规划,合理确定电网布局,保证了在城市电网与农村电网间、主电网与配电网间、区域内农村电网间的统一管理,避免了重复建设,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本文对农电企业集约化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阐述了农电企业实施集约化管理的内容和运作模式,作者以沈阳市某县级农电企业为例,对省电力公司、县级农电企业如何实施农电企业人、财、物的集约化管理进行了优化设计,阐明了全面实施集约化管理的必要性以及实施集约化管理的总体思路、工作重点、具体措施、操作办法,通过实施对县级农电企业的产权整体划转,进而实现对农电企业的集约化管理。对农电企业实施集约化管理,是农电企业当前最为紧迫的一项任务。要运用市场经济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尽快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农电企业集约化管理机制,适应社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在对本企业进行分析的同时,旨在为全国尚未实施产权整体划转的农电企业在集约化管理的操作方式、方法上作以借鉴。
李小罗[5](2009)在《衡阳电业局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电网企业面临着全新的市场环境和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各级电网企业必须对自身的战略定位进行重新思考,通过战略转型实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市级电网企业必须在国家电网公司总体战略的指导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战略研究。论文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工作指导价值。论文以市级电网企业衡阳电业局为研究对象,以现代战略管理理论为基础,在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衡阳电业局内外战略环境进行分析,识别自身具有的优势和劣势,所面临的机遇与威胁,科学提出了衡阳电业局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战略思路与战略步骤,并从工作思路、建设目标与工作重点等方面提出了衡阳电业局的电网与营销两大业务战略,安全生产、人力资源管理、农电管理、资本财务、优质服务、信息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六大职能战略,并从完善管理机制、优化电网结构、市场营销管理创新、人力资源开发、农电改革等方面对其战略实施的对策进行了认真研究。全文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衡阳电业局战略形势的把握进行了有效而充分的调查研究,研究资料详实,研究结论与研究成果对衡阳电业局的发展规划具有现实指导作用。
王蕾[6](2009)在《葫芦岛农电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用电和城市用电相比悬殊仍然十分巨大,为了促进农村发展,我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规划。经济要发展,电力需先行,为使新农村战略得以顺利实施,尤其对农电企业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适应农村电力发展需求,农电企业市场化发展是趋势。当前,很多农电企业的财务管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使企业不能很好适应市场化发展,进一步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对促进农电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葫芦岛农电企业为例,就葫芦岛农电企业财务管理进行研究。本文共分为五部分:文章的第一章为绪论。文章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目的。文章的第二章为财务管理基本理论概述。文章界定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概念,分析了其特点,并探讨了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文章第三章为葫芦岛农电企业财务管理状况分析。文章分析了农电企业内外部环境,介绍了葫芦岛农电企业概况,并对其葫芦岛农电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说明。文章的第四章为葫芦岛农电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文章从多角度分析了葫芦岛农电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导致问题的原因。文章的第五章为强化葫芦岛农电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这些对策主要是:深化体制改革,加强资产管理、打造优秀的财务员工队伍、开展财务标准化建设、强化预算管理等。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葫芦岛农电系统财务管理的研究,为企业决策者和国有资产管理者提供参考。在研究方法方面,主要是运用了规范性理论分析方法、访谈法以及文献分析法。
张建中[7](2007)在《綦南供电局农电管理模式的改进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电管理体制改革是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加快农村电力体制改革与发展,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解决农民用电问题的重要措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在此背景下,重庆市电力公司对农电管体制进行了初步改革,由早期集资办电时期的农村供电所模式,过渡到”劳务外包,统一管理”的农电管理一体化模式。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现行农电管理模式仍然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暴露出诸多问题,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企业安全生产和经营效益,本课题是针对綦南供电局农电管理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期望通过对现行农电管理体制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结合农电管理工作中的经营、生产实际,发现和消除农电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改进现有管理模式,以适应未来长期的农村电网生产、经营可持续稳定发展的要求。论文首先根据我国农电管理体制的发展和綦南供电局农电管理实际,简要介绍了课题研究的基本背景,论证了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论文对包括美国、巴西等国外的农电管理体制及其发展进行了介绍,重点对我国农电管理体制的改革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改革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农电工管理的现状及其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论文还根据綦南供电局现行农电管理模式特点,对课题研究涉及到的外包管理理论、内部管理分析和绩效管理理论进行了简要综述,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然后,论文对綦南供电局农电管理体制的发展和改革历程进行了介绍,总结了现有农电管理模式及其特点,对实地面谈和问卷调研结果进行了介绍,对綦南供电局农电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各层次的影响因素展开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农电管理模式改进对策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理论结合实际,分别对组织结构和流程改进、生产经营管理流程和开展绩效管理等诸多问题提出了符合集约化、精细化、人性化管理要求的管理模式改进对策。课题研究结合綦南供电局实际,研究成果对解决农电管理中较为普遍的问题,提升农电管理水平,促进农电管理发展具有实际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部分研究成果在农电管理中得到实际应用,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
那日苏[8](2006)在《内蒙古农电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内蒙古农电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不久,未形成完善的战略管理模式,加之由于体制性的障碍,制约了内蒙古农电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笔者根据自己六年的农电工作经验,力图用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寻求内蒙古农电资产管理公司的战略制胜之道。本论文在对内蒙古农电的外部环境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的基础上,结合内蒙古实际,分析内蒙古农电的内部资源和能力,通过应用SWOT分析,总结内蒙古农电外部发展环境中的机遇和威胁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内部优势和劣势,概要的提出内蒙古农电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理念,继而为内蒙古农电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战略上的构想。并就内蒙古农电的总体战略模式及职能战略的要点做出描述,对战略的实施与控制从组织加构、企业文化、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价方面提出思路。以求内蒙古农电企业在战略的指引下作大作强,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本论文关键章节是内蒙古农电发展状况与现行发展战略存在的问题、内蒙古农电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内蒙古农电企业内部环境分析、内蒙古农电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内蒙古农电企业的职能战略、内蒙古农电发展战略的实施与控制。
董晓军[9](2006)在《汝州市电业局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回顾电力工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工业的三次重大改革,每一次改革都为电力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至此,中国的电力工业正式走上了市场化改革的道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本文以河南汝州市电业局为背景,回顾了我国农电体制改革的发展背景,明确了我国农电体制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五个阶段,重点分析了县级供电企业在电力体制改革过程中的演变分析,并阐明了县级供电企业在体制改革过程中的角色转型及面临的问题;对汝州市电业局的企业规模、发展历程、经营状况以及管理职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系统分析,通过对其资产现状、管理现状、经营现状、营销策略的深层次探讨,揭示出汝州市电业局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重点分析了汝州市电业局现有运作模式特点,并通过对同等规模、不同运作模式下的郏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及山东省莱州市电业公司进行对比和差异分析,得出汝州市电业局运作模式的优势和缺陷,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发展思路;对汝州市电业局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即建立以市场为导向、资产为纽带,以提高企业效益、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多元控股的供电公司,明确以加快电网建设、人力资源培育和储备、开展优质服务为核心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大成本核算和资本预算管理,创新营销策略,拓展发展空间,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型企业、管理创新型企业,积极服务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持续推进农电企业改革,实现农电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做出突出贡献。 本文在深入分析汝州市电业局目前面临的困境,以及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整体构想,对县级供电企业体制改革来说,有一定的实际价值。
屈弋[10](2006)在《转型进程中的浙江农电企业文化及其重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企业文化是指导企业运营的最基本的动因,它是决定一个企业能否有永久生命力的关键的因素。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使企业面对一个全新的竞争环境和经营形势。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及其重塑已经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农电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经营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势必带来经营观念、思维习惯和应用技术的相应变革,从而使管理的方式需要从硬性的要求到软性的激励,企业员工的工作姿态也要求由要我学习和工作转向我要学习和工作,这一切的变化使得浙江农电企业必须对已有的企业文化进行重塑,农电企业文化建设也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并且势在必行。 本文以转型进程中的浙江农电企业文化及其重塑为研究课题,希望通过分析和研究,为制定浙江农电企业文化的发展规划,促进浙江农电企业先进文化的形成,提高农电企业的管理水平,提供理论工具和现实的对策建议。 本文首先对企业文化的概念,企业文化的结构,企业文化重塑理论和研究背景进行了阐述。接着,调查研究了浙江省农电企业在农电企业改制后,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对浙江农电企业现有企业文化的调查研究,分析出浙江农电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农电企业文化的环境因素,从而提出了在企业转型的环境下,浙江农电企业文化重塑的目标、原则以及农电企业文化重塑实施的内容、手段、保证措施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和评估农电企业文化重塑的客户满意度指标体系。最后,根据农电企业文化重塑理论研究进行了案例分析——浙江德清供电局农电企业文化的重塑。 本篇论文的特点在于针对浙江农电企业应如何尽快适应经营环境变化这一课题,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对浙江农电企业文化重塑的理论、重塑的目标、原则、体系与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作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二、转变观念 推进农电管理体制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转变观念 推进农电管理体制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BZ供电公司“放管服”背景下一体化管理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组织变革 |
2.1.2 “放管服”改革 |
2.1.3 一体化管理 |
2.2 组织理论研究 |
2.2.1 古典组织理论 |
2.2.2 新古典组织理论 |
2.2.3 现代组织理论 |
2.2.4 组织理论的新发展 |
2.3 组织变革理论研究 |
2.3.1 组织变革的内涵及发展 |
2.3.2 组织变革的理论基础 |
2.3.3 组织变革的驱动力 |
2.3.4 组织变革的模式 |
2.3.5 组织变革的模型 |
2.3.6 组织变革的作用 |
2.4 一体化管理理论研究 |
2.4.1 一体化管理理论的发展 |
2.4.2 一体化管理理论的应用领域 |
2.4.3 一体化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
2.4.4 一体化管理在国内外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
2.5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第3章 BZ供电公司县公司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BZ供电公司简介 |
3.1.1 简介 |
3.1.2 组织结构 |
3.2 BZ供电公司县公司管理发展历程 |
3.2.1 代管体制及其问题 |
3.2.2 直管体制及其问题 |
3.2.3 “子改分”机制 |
3.3 BZ供电公司县公司管理现状分析 |
3.3.1 人力资源方面 |
3.3.2 营销服务方面 |
3.3.3 生产建设方面 |
3.3.4 业绩考核方面 |
3.4 BZ供电公司现有县公司管理体系存在问题 |
3.4.1 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
3.4.2 营销服务管理方面 |
3.4.3 生产建设管理方面 |
3.4.4 业绩考核管理方面 |
3.5 BZ供电公司实施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研究 |
第4章 BZ供电公司“放管服”背景下一体化管理变革的实践 |
4.1 实施框架 |
4.2 基本要求 |
4.2.1 定义“放管服”内涵 |
4.2.2 目的 |
4.2.3 原则 |
4.2.4 工作思路 |
4.3 实施准备 |
4.3.1 思想准备 |
4.3.2 人员准备 |
4.3.3 业务准备 |
4.4 变革实施 |
4.4.1. 组织机构一体化 |
4.4.2 管控机制一体化 |
4.4.3 人力资源一体化 |
4.4.4 业绩考核一体化 |
4.4.5 生产建设一体化 |
4.4.6 营销服务一体化 |
4.6 实施情况及取得成效 |
第5章 BZ供电公司“放管服”背景下一体化管理的保障机制 |
5.1 组织制度保障措施 |
5.1.1 组织结构管理 |
5.1.2 制定管理机制 |
5.1.3 修订管理制度 |
5.2 人力资源保障措施 |
5.2.1 人才队伍建设 |
5.2.2 人员交流培训 |
5.2.3 薪酬绩效管理 |
5.3 企业文化保障措施 |
5.3.1 营造良好氛围 |
5.3.2 典型经验推广 |
5.4 辅助保障措施 |
5.4.1 信息管理一体化保障措施 |
5.4.2 后勤服务一体化保障措施 |
5.4.3 作风纪律建设一体化保障措施 |
第6章 结论与不足 |
6.1 结论 |
6.2 不足 |
附录 员工座谈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A市电力公司农电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农电管理的相关概念 |
1.4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5 课题的应用创新性 |
2 A市电力公司农电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2.1 A市电力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2.1.1 政治环境 |
2.1.2 经济环境 |
2.1.3 科技环境 |
2.1.4 社会文化环境 |
2.2 A市电力公司内部资源能力 |
2.2.1 A市电力公司概况 |
2.2.2 A市电力公司农电管理的主要内容 |
2.3 A市电力公司农电的基本情况 |
2.3.1 A市电力公司农电改革现状 |
2.3.2 A市电力公司农电工作管理的现状 |
2.3.3 电力事业发展对电力企业农电管理的新要求 |
2.4 A市电力公司农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2.4.1 电力公司农村电网建设可持续发展问题 |
2.4.2 电力企业农电工用工管理和队伍建设问题 |
2.4.3 农电人员职业生涯问题 |
2.4.4 农村电力市场拓展问题 |
2.4.5 农村电网线损管理问题 |
2.4.6 控股、代管公司规范化管理问题 |
2.4.7 农电安全管理问题 |
3 A市电力公司加强农电管理对策研究 |
3.1 解决农电管理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措施 |
3.2 加强A市电力公司对农村电网建设改造管理的措施 |
3.3 解决农电用工管理和提高农电工队伍建设水平的措施 |
3.4 加强A市电力公司农村电力市场拓展的措施 |
3.5 加强农电线损管理的措施 |
3.6 加强控股、代管公司管理规范措施 |
3.7 加强农电安全管理的措施 |
4 结论 |
5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益阳电业局农电管理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框架 |
1.3 课题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1.3.1 创新之处 |
1.3.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管理创新理论概述 |
2.1 管理创新理论的发展概况 |
2.2 管理创新的概念 |
2.3 管理创新与企业创新的关系 |
2.4 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 |
2.5 管理创新与基础管理的关系 |
2.6 供电企业管理创新的动因 |
2.6.1 管理创新是企业制胜的法宝 |
2.6.2 管理创新是企业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的基础和保证 |
2.6.3 管理创新是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内驱力 |
2.6.4 企业管理创新的外部压力 |
2.6.5 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
2.7 管理创新对供电企业的指导意义 |
2.7.1 实行战略管理创新 |
2.7.2 实行知识管理创新 |
2.7.3 实行基础管理创新 |
第3章 益阳电业局农电管理创新的环境分析 |
3.1 外部环境分析 |
3.1.1 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新农电 |
3.1.2 中部崛起和“十二五”规划带来的战略机遇 |
3.1.3 益阳农业产业化和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 |
3.1.4 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 |
3.1.5 农村家用电器的不断增加 |
3.2 内部环境分析 |
3.2.1 经营管理现状 |
3.2.2 电网状况 |
3.2.3 服务状况 |
3.2.4 人力资源状况 |
3.2.5 农电科技状况 |
3.2.6 农电企业文化状况 |
第4章 益阳电业局农电管理创新的指导思想、原则 |
4.1 管理创新的指导思想 |
4.2 企业管理创新遵循的原则 |
4.2.1 适应市场经济的原则 |
4.2.2 系统管理的原则(整体最优信息反馈原则) |
4.2.3 以人为本的原则(全员参入的原则) |
4.2.4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
4.2.5 遵循企业发展战略目标要求的原则 |
第5章 益阳电业局农电管理创新方案的设计 |
5.1 农电安全管理创新 |
5.1.1 农电安全目标管理创新 |
5.1.2 安全基础管理创新 |
5.1.3 过程管理创新 |
5.1.4 加大安全用电宣传,签订安全用电协议 |
5.1.5 加强电力安全管理的相关建议 |
5.2 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
5.2.1 精简队伍,建立合理的用工机制 |
5.2.2 建立农电职工的教育培训机制 |
5.2.3 完善规范管理机制 |
5.2.4 建立健全的激励约束机制 |
5.2.5 强化绩效考核机制 |
5.3 农电营销管理创新 |
5.3.1 完善电费回收管理模式 |
5.3.2 加强农电线损管理 |
5.3.3 大力开拓农村电力市场 |
5.3.4 提高农电服务水平 |
5.4 农电企业文化创新 |
5.4.1 先进的农电企业文化特征 |
5.4.2 提炼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 |
5.4.3 打造“客户至尊,服务至诚”的服务文化 |
5.4.4 大兴学习之风,全面建设学习型企业 |
5.4.5 营造全员参与的企业文化氛围 |
第6章 益阳电业局农电管理创新的保障 |
6.1 设立农电管理权利机构 |
6.2 国家给予优惠政策扶持农电发展 |
6.3 政策制定要因时、因地、因网制宜,农电体制改革区别对待 |
6.4 建立农电可持续发展机制 |
6.5 争取农网改造配套政策 |
6.6 加强农电立法,建立农电发展的法律框架 |
第7章 结束语 |
7.1 必须处理好产业与事业的关系 |
7.2 必须处理好发展与管理的关系,发展才是硬道理 |
7.3 必须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农电企业集约化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农电企业实施集约化管理的意义 |
1.1.2 农电企业实施集约化管理的必要性 |
1.1.3 实施集约化管理的目标 |
1.1.4 实施集约化管理的路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集约化管理理论 |
2.1.1 集约化管理的含义 |
2.1.2 电力企业集约化管理的主要特征 |
2.1.3 集约化管理原则 |
2.1.4 集约化管理的作用 |
2.2 价值链管理理论 |
2.2.1 价值链管理的含义 |
2.2.2 价值链管理的条件 |
2.2.3 价值链管理的原则 |
2.2.4 价值链管理的作用 |
2.3 其他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组织结构 |
2.3.2 工作专门化 |
2.3.3 部门化 |
2.3.4 工作分解结构图 |
2.3.5 调查分析法 |
2.3.6 供应链管理 |
第3章 某县级农电企业的现行管理模式 |
3.1 某县级农电企业简介 |
3.1.1 某县总体情况 |
3.1.2 该县农电企业概况 |
3.1.3 负荷情况 |
3.1.4 66千伏主网现状 |
3.1.5 配电网现状 |
3.1.6 资产情况 |
3.1.7 经营情况 |
3.1.8 人员及收入情况 |
3.2 某县级农电企业管理现状 |
3.2.1 电网建设情况 |
3.2.2 企业经营情况 |
3.2.3 人力资源管理情况 |
3.3 某县级农电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3.3.1 国有资产管理困难 |
3.3.2 与电力市场经营战略不适应 |
3.3.3 供电能力无法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
3.3.4 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后续能力不足 |
3.3.5 安全问题突出 |
3.3.6 人力资源管理松散 |
3.3.7 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风险 |
3.3.8 物资管理功能缺失 |
3.4 问题成因 |
3.4.1 农电代管体制导致资产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 |
3.4.2 电力市场资源缺乏优化配置 |
3.4.3 农网改造投入不均衡 |
3.4.4 农电企业经营收益水平较低 |
3.4.5 农电基础管理薄弱 |
3.5 实施集约化管理是区域经济发展对该农电企业的必然要求 |
第4章 某县级农电企业集约化管理的优化设计 |
4.1 某县级农电企业集约化管理的优化设计 |
4.2 省公司及县级农电企业集约化管理的具体措施和操作办法 |
4.2.1 集约化管理的基础保障 |
4.2.2 人力资源管理集约化 |
4.2.3 财务资金管理集约化 |
4.2.4 物资管理集约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衡阳电业局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电网企业战略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电网企业战略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电网企业战略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电网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理论 |
2.1 战略与战略管理 |
2.1.1 战略的定义与层次结构 |
2.1.2 战略管理及战略管理过程 |
2.2 国内外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及研究趋势 |
2.2.1 国外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理论研究 |
2.2.2 国内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理论研究 |
2.2.3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趋势 |
2.3 战略分析的方法 |
2.3.1 价值链分析法 |
2.3.2 SWOT 分析法 |
2.3.3 回归分析法 |
2.3.4 波士顿矩阵分析法 |
第3章 衡阳电业局战略环境分析 |
3.1 衡阳电业局外部环境分析 |
3.1.1 衡阳市地理人文 |
3.1.2 衡阳市国民经济发展现状及规划 |
3.1.3 衡阳市电力供需形势分析与未来发展预测 |
3.1.4 机会与威胁 |
3.2 衡阳电业局内部环境分析 |
3.2.1 衡阳电业局概况 |
3.2.2 经营管理现状分析 |
3.2.3 电网现状分析 |
3.2.4 营销状况分析 |
3.2.5 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
3.2.6 农电管理分析 |
3.2.7 财务现状分析 |
3.2.8 竞争优势与劣势 |
第4章 衡阳电业局总体战略制定与选择 |
4.1 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 |
4.1.1 指导思想 |
4.1.2 战略定位 |
4.1.3 总体目标 |
4.2 战略思路与步骤 |
4.2.1 战略思路 |
4.2.2 战略步骤 |
4.3 业务战略 |
4.3.1 电网战略 |
4.3.2 营销管理 |
4.4 职能战略 |
4.4.1 安全生产 |
4.4.2 人力资源 |
4.4.3 农电管理 |
4.4.4 资本财务 |
4.4.5 优质服务 |
4.4.6 信息化建设 |
4.4.7 企业文化 |
第5章 衡阳电业局发展战略对策 |
5.1 锐意改革进取,完善管理机制 |
5.1.1 树立勇于创新、敢于争先的进取意识 |
5.1.2 致力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提升企业管理质量 |
5.2 夯实发展基础,优化电网结构 |
5.2.1 高水平做好电网建设规划 |
5.2.2 高质量建设好电网 |
5.2.3 高起点改造好电网 |
5.3 积极拓展市场,推进营销管理创新 |
5.3.1 创新营销管理理念 |
5.3.2 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使营销管理跃上新水平 |
5.4 以人为本,深度开发人力资源 |
5.4.1 优化人力资源的组织管理模式 |
5.4.2 完善人才选拔、使用和培养的激励机制 |
5.4.3 完善人才开发培训体系 |
5.4.4 大力实施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
5.4.5 建立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
5.4.6 系统提升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能力 |
5.5 加大农电改革力度,服务新农村 |
5.5.1 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加快农网工程的施工建设 |
5.5.2 加强农电员工的培训 |
5.5.3 加强优质服务工作 |
5.5.4 深入开展供电所规范化管理工作 |
5.5.5 强化安全生产管理 |
5.5.6 加强农电费用管理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及参与课题 |
(6)葫芦岛农电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财务管理基本理论概述 |
2.1 企业财务管理的概念以及特点 |
2.1.1 企业财务管理概念 |
2.1.2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特征 |
2.2 财务管理的作用 |
2.2.1 财务管理的作用 |
2.2.2 如何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 |
第3章 葫芦岛农电企业财务管理状况分析 |
3.1 葫芦岛农电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分析 |
3.1.1 葫芦岛农电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
3.1.2 葫芦岛农电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特点 |
3.2 葫芦岛农电企业概况 |
3.2.1 葫芦岛市概况 |
3.2.2 组织机构和行政职能 |
3.2.3 人员、电网及营销状况 |
3.2.4 财务管理模式 |
3.3 葫芦岛农电企业财务状况 |
3.3.1 主要指标 |
3.3.2 主要数据分析 |
第4章 葫芦岛农电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与原因 |
4.1 人员素质不高使财务基础工作薄弱 |
4.2 企业体制不顺造成资产管理存在问题 |
4.3 程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缺陷 |
4.4 信息化水平较低难以形成全面预算管理 |
4.5 电费资金控制不严加大企业经营风险 |
第5章 强化葫芦岛农电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
5.1 深化体制改革,加强资产管理 |
5.2 提高员工素质 |
5.2.1 完善企业财务人员的培训 |
5.2.2 针对个体差别,实施多元激励 |
5.2.3 转变财务管理人员观念 |
5.3 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形成约束机制 |
5.3.1 建立财务监督机制 |
5.3.2 以标准化的内控制度和流程规范财务秩序 |
5.3.3 建立财务约束机制,发挥财务监督作用 |
5.4 强化预算管理 |
5.4.1 深化财务预算管理,加强成本控制 |
5.4.2 强化预算的执行性 |
5.4.3 重视企业预算分析 |
5.5 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水平,加强和改善财务管理 |
5.5.1 推进企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
5.5.2 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内部信息管理系统 |
5.5.3 积极推进企业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工作 |
5.6 加强企业资金管理控制 |
5.6.1 进行内部牵制 |
5.6.2 进行定期盘点和对账 |
5.6.3 完善信息披露和监控制度,提高资金信息质量 |
第六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綦南供电局农电管理模式的改进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课题研究思路 |
1.4 本章小结 |
2 国内外农电管理体制及其改革 |
2.1 国外农电管理的经验和借鉴 |
2.2 我国农电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及其效果 |
2.2.1 对农电管理体制改革的简要回顾 |
2.2.2 农电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
2.2.3 农电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效 |
2.3 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
2.4 农电用工管理模式及其初步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综述 |
3.1 外包管理模式及其分析 |
3.1.1 外包管理的概念 |
3.1.2 外包管理的理论依据 |
3.2 企业内部管理分析和诊断 |
3.3 绩效管理理论 |
3.3.1 绩效和绩效管理 |
3.3.2 绩效指标的主要形式与内容 |
3.3.3 绩效管理过程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綦南供电局农电管理的发展及其分析 |
4.1 背景概述 |
4.2 綦南供电局的农电管理体制发展和现状 |
4.2.1 概况 |
4.2.2 供电营业所的现有管理模式 |
4.2.3 农电管理调研结果及其分析 |
4.3 农电管理绩效影响因素及其分析 |
4.3.1 现有农电管理模式的不足 |
4.3.2 对农电管理模式影响因素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綦南供电局农电管理模式改进的对策和建议 |
5.1 农电管理模式改进的对策分析框架 |
5.2 农电管理的组织结构分析及其改进对策 |
5.2.1 问题分析 |
5.2.2 对策建议 |
5.3 供电营业所生产和经营管理模式的改进对策 |
5.3.1 问题分析 |
5.3.2 对策建议 |
5.4 农电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改进对策 |
5.4.1 问题分析 |
5.4.2 实施农电工全面绩效管理的对策 |
5.5 其他方面的改进对策 |
5.5.1 逐步建立多样化的电费收缴方式 |
5.5.2 明确资产产权和优质服务界限和提高优质服务水平 |
5.5.3 开展农电安全性评价,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
5.5.4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供电所科技含量 |
5.6 对农电管理改进对策的概括和应用效果评价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内蒙古农电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第一篇 内蒙古农电发展状况与现行发展战略存在的问题 |
1.1 内蒙古农电基本情况 |
1.2 两改一同价工作带来的发展和后续问题 |
1.3 内蒙古农电现行战略存在的问题 |
第二篇 内蒙古农电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
2.1 宏观环境 |
2.2 经济环境 |
2.3 技术环境 |
2.4 自然环境 |
2.5 行业环境 |
2.6 法律环境 |
2.7 内蒙古农电企业外部环境分析表 |
第三篇 内蒙古农电企业的内部环境分析 |
3.1 农电的实力与地位 |
3.1.1 农电企业的技术和装备 |
3.1.2 人力资源状况 |
3.1.3 企业文化状况 |
3.1.4 企业的财务状况 |
3.2 两改一同价后的发展问题 |
3.2.1 农网改造贷款还本付息及所形成的资产的折旧、维护问题 |
3.2.2 集体电力资产的维护问题 |
3.2.3 农村用电电价水平偏高 |
3.3 农电企业的经营危机和风险 |
3.4 农电企业内部资源与能力分析 |
第四篇 内蒙古农电企业总体发展战略 |
4.1 内蒙古农电企业的企业愿景和战略目标 |
4.2 农电企业的战略目标 |
4.3 企业形象统一与个性定位 |
4.4 统一思想、提倡学习、尊重人才 |
4.5 内蒙古农电企业的总体战略定位 |
第五篇 内蒙古农电企业的职能战略 |
5.1 营销战略 |
5.2 财务战略 |
5.3 人力资源战略 |
5.4 科技与管理创新战略 |
第六篇 内蒙古农电发展战略的实施与控制 |
结束语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汝州市电业局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郑重声明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范围、目的和方法 |
1.3 本文的结构与主要内容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县级供电企业发展背景及演变分析 |
2.1 我国农电体制改革概述 |
2.2 县供电企业在电力体制改革过程中的演变分析 |
2.3 体制改革过程中的角色转型及面对的问题 |
第三章 汝州市电业局现状调查 |
3.1 企业规模 |
3.2 汝州电业发展简史 |
3.3 经营状况 |
3.4 管理职能(职能分配与变迁) |
第四章 汝州市电业局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分析 |
4.1 资产现状分析 |
4.2 管理现状分析 |
4.3 经营现状分析 |
4.4 营销策略分析 |
第五章 汝州电业局与不同模式县局的比较分析 |
5.1 汝州市电业局现有模式特点 |
5.2 郏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现有模式特点 |
5.3 莱州市电业公司管理模式的特点 |
5.4 汝州模式与其他县局模式的差异与分析 |
5.5 汝州市电业局现有模式与其他县局模式对比得出的结论 |
第六章 汝州市电业局发展模式及探索 |
6.1 股权多元化是汝州市电业局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 |
6.2 超前确定发展战略,强化核心竞争力是汝州市电业局发展壮大的基础 |
6.3 营销创新是汝州市电业局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
6.4 加强成本管理是汝州市电业局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 |
6.5 创建学习型企业 |
6.6 塑造“汝电特色”的企业文化 |
6.7 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 |
6.8 努力构建和谐企业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转型进程中的浙江农电企业文化及其重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有关概念界定 |
1.2.1 农电企业 |
1.2.2 企业文化重塑 |
1.2.3 农电企业文化重塑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企业文化理论研究 |
1.3.2 企业文化重塑理论的研究 |
1.3.3 国内外关于农电企业文化重塑的研究 |
1.3.4 简短的评价 |
1.4 本文研究方法、结构安排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2 浙江省农电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
2.1 浙江农电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
2.2 浙江农电企业文化建设上存在问题的分析 |
3 浙江农电企业文化与城市供电企业文化的特征比较与启示 |
3.1 浙江农电企业文化与城市供电企业文化的特征比较 |
3.2 城市供电企业文化对浙江农电企业文化重塑的借鉴与启示 |
4 浙江农电企业文化重塑目标与原则 |
4.1 浙江农电企业文化重塑的目标及可行性分析 |
4.1.1 浙江农电企业文化重塑的目标 |
4.1.2 浙江农电企业文化重塑目标可行性案例分析 |
4.2 农电企业文化重塑的原则 |
5 浙江农电企业文化体系的重塑 |
5.1 塑造以人为本的农电企业价值观 |
5.2 塑造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农电企业精神 |
5.3 塑造真诚服务的农电企业形象 |
5.4 塑造刚柔相济的农电企业制度文化 |
6 浙江农电企业文化重塑的实施与评估体系 |
6.1 浙江农电企业文化重塑的实施 |
6.1.1 浙江农电企业文化重塑实施的步骤和手段 |
6.1.2 浙江农电企业文化重塑实施中应防止的偏差和保障措施 |
6.2 浙江农电企业文化重塑的评估体系 |
7 转型进程中的浙江农电企业文化及其重塑的优秀案例分析——德清供电局企业文化及其重塑 |
7.1 明确德清供电局企业文化重塑目标和原则 |
7.1.1 德清供电局企业文化重塑目标 |
7.1.2 德清供电局企业文化重塑的原则 |
7.2 德清供电局文化重塑具体内容 |
7.2.1 德清供电局价值观、企业精神重塑 |
7.2.2 德清供电局行为文化重塑 |
7.2.3 德清供电局服务文化重塑 |
7.2.4 德清供电局制度文化重塑 |
7.2.5 德清供电局物质文化重塑 |
7.2.6 德清供电局学习型组织建设 |
7.3 农电企业文化重塑与客户满意度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转变观念 推进农电管理体制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BZ供电公司“放管服”背景下一体化管理变革研究[D]. 刘延清. 山东大学, 2020(05)
- [2]A市电力公司农电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李海涛. 四川师范大学, 2014(05)
- [3]益阳电业局农电管理创新研究[D]. 杜建韶. 湘潭大学, 2011(04)
- [4]农电企业集约化管理模式研究[D]. 顾林琦. 大连海事大学, 2011(06)
- [5]衡阳电业局发展战略研究[D]. 李小罗. 长沙理工大学, 2009(12)
- [6]葫芦岛农电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D]. 王蕾. 东北大学, 2009(03)
- [7]綦南供电局农电管理模式的改进及应用[D]. 张建中. 重庆大学, 2007(06)
- [8]内蒙古农电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那日苏. 内蒙古大学, 2006(06)
- [9]汝州市电业局发展对策研究[D]. 董晓军. 郑州大学, 2006(12)
- [10]转型进程中的浙江农电企业文化及其重塑研究[D]. 屈弋. 浙江大学,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