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功能语法的多功能性

系统功能语法的多功能性

一、系统功能语法的多功能性(论文文献综述)

徐式婧[1](2021)在《汉语偏正复句关联标记的功能演变及其动因研究》文中指出现代汉语偏正复句关联标记主要有两种功能——"粘接"功能和"逻辑语义标示"功能,这两种功能在"复句中的句法位置""小句中的主语前後位置"以及"语义多功能性"等三大句法语义参数上呈现出对立—互补的表现。从历时来看,两大功能并非一直同步存在,汉语偏正复句关联标记起始於"粘接"功能,这是汉语复句表达从"意合"到"形合"的发展需要。随後,在复句表达追求分工细化与多样性,同时又注重简约性与经济性的双重作用之下,汉语关联标记的功能演变体现爲两条主要的发展路径:其一爲继续保持强大的"粘接"功能,最终发展爲现代汉语的主句标记系统。其二爲"粘接"功能渐弱,"逻辑语义标示"功能渐强,最终发展爲现代汉语的从句标记系统。从共时来看,由於不同关联标记的发展变化难以保持同样的速度,因此现代汉语偏正复句关联标记系统并非截然分开的两极,而是处在一个动态的"粘接-逻辑语义标示"功能连续统当中。

王连柱[2](2021)在《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文中指出伴随“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与实施,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愈发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欲解决好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以国外受众乐于接受的形式讲述好“中国故事”,除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外,还应加强语言本体研究、跨语言和跨文化研究。汉、印、阿、希四个民族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广泛的影响力,研究好他们的语言和文化,提出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的解决方案,对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本研究选取汉、印、阿、希四种民族语言及其及物性系统作为跨语言比较研究的对象,以期增进人们对四种语言、四个民族的认识,让民族沟通之路更为通畅。纵观语言研究史可知,史上论及及物性这一重要且复杂语言现象的学者众多,总结来看,他们对及物性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形式和意义两个层面,即(形态)句法及物性和语义及物性。最先从意义层面探讨语义及物性的学者是Halliday,其将及物性视为小句经验功能的一部分,作用是把人们对主客观世界的各种经验用“过程”“参与者”以及“环境成分”表达出来。Halliday和Fawcett的及物性系统主要是基于英语建构的,而每种语言都需要一个特定的、与该语言特征相适应的及物性系统。多位学者如Caffarel、Teruya和何伟已相继建构起针对法语、日语和汉语的及物性系统。此外,有些学者如Lavid、Matthiessen和何伟已经尝试开展及物性系统的跨语言比较或对比研究,或者类型学研究,但是这类研究的数量还比较少,覆盖的语种和语料也不够丰富,且没有将语言比较或对比与文化、思维层面的阐释相结合,追问何以呈现此样不同。在汲取前人研究经验并指出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本研究以Halliday的及物性理论以及何伟关于及物性系统建构的研究为指导,借助比较和对比等研究方法,探究汉、印、阿和希四语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之间的共性和殊性,并从认知、思维及文化出发,对殊异背后所隐伏的深层动因进行解释,以期补益于人们对四种语言,以及它们背后的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及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从及物性过程类型出发,本研究发现,四语的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有五点共性特征:丰富性、层次性、张力性、隐喻性和抽象性。丰富性指四语的及物性系统均拥有丰富的过程类型和多样化的参与者角色,都能够有效表征发生在物质和社会世界、心理世界和关系世界的认知经验。层次性指四语的及物性过程类型均可按照具化程度,区分为上层、基本层和下层过程,在进行语篇分析时,人们可以选择基于上层、基本层甚至是下层及物性过程进行分析。张力性指当受到使用语境、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等主客观条件“牵制”时,小句从本应属的某种过程类型变成了另一种过程类型,或者小句的过程类型难以分辨,亦此亦彼、非此非彼。隐喻性指一种及物性过程会被隐喻化为另外一种过程,与过程相关的参与者和环境的功能角色可能会随之出现变化。抽象性指四语及物性系统内部不同层次的过程之间存在抽象与具体的关系。从及物性过程的语义配置结构出发,本研究发现,虽然四语及物性过程的语义配置结构均包含“过程”“参与者”和“环境”三种语义成分,但它们的相对序位、省略与凸显、整合程度等并不完全相同。汉语呈现出:1)“参与者”前置,“过程”通常不居于小句句首,“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略多,有一定位置自由度;2)“环境”前置,位置集中;3)有较高比例的“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居中,语义整合程度稍高等显着特征。印地语呈现出:1)“过程”后置,“过程”的位置固定、单一,“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最少;2)“环境”前置,位置集中;3)有一定数量的“参与者”省略;4)语义成分整合类型最少,语义整合程度最低等显着特征。阿拉伯语呈现出:1)“过程”和“参与者”均可前置,但以“过程”前置为主,“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最多,位置自由度最高;2)“环境”分散,位置自由度较高;3)没有“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较多,语义整合程度最高等显着特征。希腊语呈现出:1)“过程”和“参与者”均可前置,但以“参与者”前置为主,“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较多,位置自由度较高;2)“环境”分散,位置自由度较高;3)有少量“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较多,语义整合程度较高等显着特征。四语在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上的殊异,是由四个民族不同的认知、思维直接导致的,但殊异产生的最终根源还在于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地理、自然和社会环境。汉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汉民族的农耕文化和儒道文化,及由其而生的事理逻辑思维、时间性思维、悟性思维和整体性思维,顺序象似性认知、由背景到图形认知和非常强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紧密相关。印地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印民族的多元文化、宗教文化,及由其而生的论辩逻辑思维、带有随意性的时间性思维、直觉证悟思维和整体—分析中介型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背景到图形认知和较强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低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密切相关。阿拉伯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阿民族的沙漠游牧文化、外来文化和宗教文化,及由其而生的形式逻辑思维、空间性思维、理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图形到背景认知和较弱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非常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密切相关。希腊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希民族的商贸文化、科学文化,及由其而生的形式逻辑思维、空间性思维、理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图形到背景认知和较弱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紧密相关。探究不同语言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之间的异同,并从认知、思维及文化出发,阐释殊异产生的根源,不仅有助于语言教学,而且对增进民族间的沟通与理解大有补益。

邱雁[3](2021)在《汉语“肯”的多功能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周曼[4](2021)在《中高级留学生不同语体汉语话语标记使用情况研究》文中认为话语标记对话语的构建和整体连贯有重要意义,留学生在日常口语会话中,会不同程度地使用话语标记,不同语体下话语标记的使用功能不同。本文通过收集中高级留学生的口语录音,对留学生在对话体和独白体这两种语体下的话语标记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探究话语标记和汉语口语水平之间的关系。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介绍选题缘由及研究目的、研究现状、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相关概念、语料来源及转写符号。第二章将留学生的话语标记使用功能分为话语组织功能、言语行为功能、元语用功能,两种语体使用功能相同的是话语组织功能和元语用功能,言语行为功能不同。两种语体的使用频率均为元语言功能>言语行为功能>话语组织功能,独白体三大功能的使用总频率均高于对话体。两种语体话语标记使用频率较高的都是“呃”“嗯”“但是”“然后”“所以”,此外独白体中“那”使用频率也较高。第三章从多功能性和偏误情况两方面对留学生话语标记的使用特点进行分析。话语标记的功能具有多样性,但有一定的使用倾向:“呃”“嗯”的主要使用功能是元语用功能中的填充功能和言语行为功能中的延续功能,“但是”是话语组织功能中的开启话题和言语行为功能中的连接功能、延续功能,“然后”是话语组织功能中的延续话题和言语行为中的话轮、话题延续,“所以”是话语组织功能中的延续话题。三大偏误类型的偏误率都是误代>误加>杂糅,偏误原因是语际偏误、语内偏误和认知偏误。使用频率越高的功能和话语标记,偏误率越高。第四章分析话语标记使用情况与口语水平的关系。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只有对话体的话语组织功能使用频率下降,“那个”和“可是”的使用频率变多。填充标记使用过多会影响口语流利性,对判断中级水平学生的口语能力影响最大。第五章结合留学生的话语标记使用情况,从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两点进行思考,提出应在教材中加入话语标记的相关内容,并在教学中给学生树立恰当使用话语标记的意识。最后一章是结语,总结全文并提出本文的不足之处。

陈翕贤[5](2021)在《语义地图模型在对外汉语教学词义辨析中的应用 ——以“毕竟”类语气副词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毕竟”类语气副词使用频率较高,但语义空灵,较难把握;其偏误规律显着,混淆误代频次较高,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所在。以往的对外汉语教学专着及期刊论文中呼吁这类虚词的对比教学,提出的教学原则及教学方法颇多,却缺乏现成的教学设计可资借鉴。另外,由于这类词在句法、语义、语用三方面的表现存在一定的共性与个性,且与学生的母语之间也存在复杂的偏侧关系,再加上其他多种因素的存在,导致该类词的对比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清晰直观的辨析模式。语义地图模型是目前解决语言对比偏侧关系的理想工具,其概念空间能够图像化展现多功能语法形式的语义关联信息,也能在某种程度上揭示出人类心智在概念层面的共性与个性。本文选取“毕竟”类语气副词中的四个核心成员——毕竟、究竟、终于、终究进行研究,通过考察共时语料中的“毕竟”类语气副词的多功能性表现,寻找各个功能之间的语义关联,有望为该类虚词辨析及教学提供有益参考。本文通过收集来自CCL语料库、BCC语料库及经典的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语料,构建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毕竟”类语气副词的语义地图,结合发现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等的教学方式,设计选词填空、开展辩论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厘清此类副词的使用条件及语境,达到“在辨析中感受差异”“在使用中完成内化”的辨析目的。可以说,将实证的语义地图模型引向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义辨析,是本文最突出的创新之处。论文共有五章,第一章为绪论,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语料来源进行介绍。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从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毕竟”类副词研究综述与语义地图模型研究综述两个方面展开。第三章为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毕竟”类语气副词的概念空间语义图构建与绘制,是论文的重点部分。在这一部分,采取语义地图构建的普遍思路。第一步收集“毕竟”类副词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语料,第二步对这些语料进行多维度分析,整理出每个词的功能节点,在功能的选择与节点的命名上力求细致。对于“究竟”,文章归纳出三种功能,分别是强调原因与特点、进行追问、作为名词表示结果;对于“毕竟”,文章归纳出两种功能,分别是进行归结表示结论、强调原因与特点;对于“终于”,文章归纳出三种功能,分别是表示最后与最终、强调积极结果、强调消极结果;对于“终究”,文章梳理出四种功能,分别是进行归结表示结论、进行预测、表示最后与最终、强调消极结果。这十二个功能中有五个功能是重合的,因此实际上概念空间中的节点数为八个。第三步依据语法化与语法研究的有关理论构建节点数为八的概念空间,最后通过框定概念空间上连续的区域完成对“毕竟”类语气副词语义地图的绘制。第四章为“毕竟”类语气副词的语义地图在词义辨析中的应用,实际是将第三章中构建的语义地图应用到教学中去。这一章所提出的教学设计从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选择、教学环节与步骤五个小节来分别阐述。其中有三点值得强调,第一,教学对象应是中高级水平的成人汉语学习者;第二,辨析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让学生对词语进行深加工、在使用中完成内化才是教师所应追求的结果;第三,语义地图只是一种服务教学中虚词辨析的手段,并非最终目的,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实际化用该工具。第五章从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两个方面进行总结,指出了文章创新式地将语义地图模型引入对外汉语虚词对比教学中,是对从理论语法向教学语法过渡的有益尝试,为虚词对比教学中追求直观化、可视化、清晰化提供了借鉴。但文章存在的不足也是明显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话语的控制、教学用例的选取、制图过程的简化三个方面仍然存在值得继续优化的空间。

罗春霞[6](2021)在《战马坡拉祜语语气词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战马坡村拉祜语语气词为研究对象,从语气词的意义、用法、位置、语义特点、音节特征、虚词多功能性以及虚词语法化等角度入手,揭示拉祜语语气词的本质属性和特征。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首先对战马坡的地理位置以及语言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总的介绍,其次梳理了拉祜语语气词的研究现状和汉藏语系其他语言关于语气词的研究现状,最后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战马坡拉祜语语气词系统。首先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拉祜语语气词进行一个界定,其次根据语气词在句中的分布位置和所表达的语气意义进行了分类,最后简单介绍了战马坡拉祜语语气词系统以及它的特点。第三章战马坡拉祜语语气词的意义和用法。通过对战马坡拉祜语语气词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描写,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根据语气词在语句中的位置,可分为句中语气词和句末语气词;2.从语音上看,拉祜语语气词都有声调;3.从音节上看,可分为单音节语气词、双音节语气词和三音节语气词,双音节语气词和三音节语气词也可称为连用语气词。语气词连用现象在拉祜语中很普遍,连用之后表达的语气比单用时复杂;4.从用法上看,战马坡拉祜语语气词语义丰富,用法多样。有的语气词可以通过元音舌位或调值的高低来表达不同的语气意义。第四章战马坡拉祜语几个常用语气词的形成。首先描写了?o31、l?33、ve33三个常用语气词多功能性的特点,并运用语法化和“三个平面”的理论分析了语气词?o31、l?33、ve33的语法化过程,并初步得出实词语法化是语气词形成的主要途径。实词语法化的现象在拉祜语中比较普遍,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第五章结语,对整篇论文进行一个总结,并提出论文的不足之处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综上所述,本论文对战马坡拉祜语语气词的意义、用法和形成过程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立体、动态的考察。通过对拉祜语语气词的分析和考察,不仅有利于我们对拉祜语语气词本身的了解,而且对汉语和其他少数民族语言语气词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文洁[7](2020)在《基于语义地图汉语多功能词“到”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语义地图理论和语法化理论为指导,共时类型与历史溯源相结合的类型学研究思路,研究现代汉语多功能词“到”。参考《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分方言区搜集与“到”有关的方言语料,从普通话和方言角度考察“到”的多功能性。通过文献查阅法和对比分析法,详细阐释汉语普通话和方言中“到”的不同用法,并结合历时语料梳理“到”不同用法间的关系,最终构建“到”的概念空间底图。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章引言部分,简要交代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思路和理论方法;综述普通话和方言中“到”的研究现状和语义地图研究成果;说明本文语料来源和文中涉及的符号意义;最后以表格形式规定“到”的相关语义功能及界定标准。第二章从共时和历时角度考察普通话“到”的多功能性。首先,通过整理CCL语料和分析前贤研究成果,列出普通话“到”的六种常用功能;其次,依据历史语料,梳理这六种功能间的关系、出现的历史时期和所处的句法环境。第三章跨方言探讨汉语方言中“到”与普通话“到”不同的各种语法功能。以一百多个方言点中的“到”为观察对象,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察出方言中“到”有别于普通话“到”的八种独特用法,并对它们做了跨方言的句法环境、语义特点和来源分析。第四章根据第二章和第三章对普通话和方言中“到”多种用法的整理,总结了“到”的多功能性,按照语法化理论和语义地图模型操作方法构建汉语多功能词“到”的概念空间。此外,在概念空间底图的基础上,绘制代表方言点的语义地图。结语部分概括了本文的基本结论。在前四章的研究基础上,总结本文的主要结论:其一,“到”在普通话、方言中具有不同的演变路径,“到”的多功能性是多向语法化的结果;方言中“到”的用法更具有多样性。其二,依据概念空间底图,总结出各功能间的蕴含共性。

郭争[8](2020)在《基于语义地图的汉语趋向范畴“去”的多功能性研究》文中认为语言中表达空间位置和变化的概念往往会演化为具备抽象语法意义的多功能的语法形式。汉语中存在一类反映空间位置动态变化的词——趋向动词,我们提取了这类词最典型的特征——“趋向”,以“趋向范畴”来统摄趋向动词及其演化出的多种功能。“去”是汉语趋向范畴的一个典型成员,在普通话、古汉语和方言中表现出多种功能。本文采用语义地图模型的理论,以普通话、古汉语和方言三个维度的语言事实为基本材料,对汉语趋向范畴“去”的语义、语法功能进行梳理和归纳。在此基础上,以横向的语言事实和纵向的语法化路径为参照,厘清其各功能之间的关联,进而构建汉语“去”的概念空间和语义地图,呈现该语法形式的多功能模式并发掘蕴含共性。在整个研究中,本文坚持“普—方—古”彼此观照、共时分析与历时考察互为支撑,事实描写与理论解释相互结合的方法。全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明确了文章的研究目的、意义、对象和方法,并介绍了有关语义地图模型的发展历程及其理论实践,并对汉语“去”在共时层面的性质和历时的语义演变及语法化的研究现状、成果等进行整理和评述。第二部分参照权威辞书和相关着述,并依托于各种语料库中的语言事实,对现代汉语“去”的多种用法展开分析,整理出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去”的动词、趋向动词和助词范畴下的多种语义类型和功能。第三部分通过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的古代汉语语料库,发掘“去”在汉语史上的呈现出的不同意义、功能和用法,并结合语法化理论和现有的研究成果,尝试归纳出各种功能的来源和关联模式。第四部分结合方言词典、相关研究文献和调查所得的方言语料,重点关注方言中“去”有别于普通话的语法功能,整合出“去”在方言中的功能分布,并追溯各种功能的来源,为构拟概念空间和拓展功能节点提供跨方言的例证。第五部分首先介绍了语义地图的绘制步骤。在前文“普—方—古”考察的基础上,分析出汉语趋向范畴“去”的功能节点,并梳理出“去”的功能关联链条,进而构建汉语趋向范畴“去”的概念空间并切割出语义地图。从语义地图中发现了该多功能模式的语源、多向发展路径等演化事实,并提出了蕴涵共性。第六部分为结语,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并指出了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朱光鑫[9](2020)在《敦煌变文有标假设条件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假设条件句研究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问题,而敦煌变文语法研究在汉语语法史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以敦煌变文有标假设条件句作为研究对象,从句法特征、语义层次、标记语义来源与跨方言(语言)比较三个角度展开,以求能较为全面地呈现敦煌变文中有标假设条件复句的基本面貌与特点。全文共六章,约13万字。第一章,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研究现状、针对当前研究的不足确定研究方案,最后交代了语料选择的版本依据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二章,参照语言学类型学中考察状语从句句法特征的若干参数,本章确定了考察敦煌变文假设条件句句法特征的五大参数:时体、情态、句类、论元编码方式、否定。从这些句法特征入手对敦煌变文中36种532个有标假设条件句进行穷尽性地描写,并进行了详细统计。在统计的基础上,对各种假设条件句表现出的句法差异,进行了分析、总结。第三章,本章引入国际上一种专门用于分析状语从句语义的分析方法——“小句连接的五个层次”,并结合汉语的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并命名,增加了主观性、客观性的分类。运用这套分析方法,本章对敦煌变文各种有标假设条件句的语义层次进行了穷尽描写。从五个层次出发,能将敦煌变文中各种标记引导的假设条件句区分开来。标记音节的增减,不同语义类标记组合,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因素,会对其语义层次分布、主观性程度产生影响。第四章,根据假设条件标记在句中的位置,可以分为前置、后置标记两类。本章考察敦煌变文中前置假设标记的来源,共分为:比拟、短时、情态、使令、或然等五类。参考学界已有成果,简述了其演变的过程。然后与现代汉语方言及中国境内民族语中的情况进行了比较,有同有异。第五章,本章考察敦煌变文后置假设条件“者”、“时”的来源,认为“者”来源于其名物化标记用法,泛指句与条件句密切联系;“时”则来源于时间。然后与现代汉语方言及中国境内民族语中的情况进行了比较,敦煌变文的情况在现代汉语方言中有所继承。并发现前置标记与后置标记,在所属语义范畴相似的情况下,存在平行演变。语义相似性是演变的基础,但句法位置会对其句法表现产生影响。演变前在动词之前、之后,分别演变为前置连词、后置助词。第六章,结论。总结本研究的基本结论,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王越[10](2020)在《沈阳方言语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除去绪论和结语共分上中下三编十二章。绪论共分三小节,第一节为沈阳概况,第二节为东北方言研究综述及沈阳方言研究综述,第三节为本文研究目的、语料来源和体例说明。上编为沈阳方言词类研究。从名词、动词、副词、介词和连词四个方面进行描写。第一章名词,描写沈阳方言名词的构词法重叠、儿化和附加,以及对沈阳方言名词的特殊小类时间词和方位词进行描写,其中主要论述方位词“里”的再附缀化过程。第二章动词,描写动词的重叠,泛义动词“整”,以及动词“属于”—从包含动词发展为一个话语标记。第三章副词,描写沈阳方言中频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第四章介词与连词,描写沈阳方言介词系统和连词中的并列连词、选择连词、因果连词、假设连词、条件连词以及转折连词。中编为沈阳方言范畴分析。从指示范畴、情态范畴和程度范畴三个范畴进行论述。第五章指示范畴,描写人称指示和行为回指。第六章情态范畴,从情态词、和情态构式两个个方面描写了沈阳方言情态系统,情态词包括“愿意、得意、喜欢、愿意、指定、稀的、兴、待、敢是”9个情态词,情态构式包括“VC了、V得了、X得过儿了”3个情态构式。第七章程度范畴,从程度副词,程度补语以及拟声词的程度性三个方面进行讨论。程度副词包括“老、贼、精、黢、恶、瓦”9个程度副词,程度补语包括“去了、完了、老了、屁了、够呛”5给程度补语,具有程度性的拟声词包括“嗷嗷、哇哇、嘎嘎、呜呜”4个拟声词。下编为沈阳方言语法个案考查。第八章描写沈阳方言时间名词“前儿”和“头儿”的多功能性及其语法化过程。第九章对沈阳方言“咱们”的人称包括性进行研究,沈阳方言“咱们”可用于表达排除性的语义,也就是“咱们”可以表达不包括听者的人称指称模式,条件是说出“咱们”的说话者必须同时确信听话者能够清楚辨识这个“咱们”表达的集合中的每个个体,即“咱们”的所指必须具有个体指称上的“可辨识性”。第十章对沈阳方言中介词悬空现象进行研究。本章描写沈阳方言介词悬空的现象,结合其他方言介词悬空的现象列出介词悬空的等级序列,并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来谈介词悬空的制约条件。第十一章对沈阳方言“俩”进行研究,沈阳方言中“俩”有主观性用法,没有客观真值语义,不表双数“两个”,“俩”是沈阳方言里一个意外情态标记,给句子带来主观意外色彩,“俩”的演化过程是经过介词后相邻句位,意外情态语境重新分析,最后类推扩展完成。第十二章对沈阳方言情态词“能”的多样性用法及其演变进行研究。沈阳方言“能”从实义动词发展来,先出现动力情态用法,再发展出道义情态和认识情态用法,沈阳方言“能”的用法在汉语方言中具有独特性,但其演变符合世界语言发展规律,通过对沈阳方言“能”的个案描写,补充并细化现代汉语方言情态语义地图。结语和余论,指出本文主要观点与创新,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二、系统功能语法的多功能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系统功能语法的多功能性(论文提纲范文)

(2)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语种和语料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及物性研究综述
    2.1 引言
    2.2 及物性
        2.2.1 句法及物性
        2.2.2 语义及物性
    2.3 及物性系统
        2.3.1 悉尼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2.3.2 加的夫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2.3.3 融合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2.3.4 其他及物性系统
    2.4 及物性系统的比较或对比及类型学研究
        2.4.1 双语比较或对比
        2.4.2 多语比较或对比及类型学研究
    2.5 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设计
    3.1 引言
    3.2 理论基础
        3.2.1 及物性理论及及物性、及物性系统的层次归属
        3.2.2 及物性和及物性系统的概念
        3.2.3 及物性系统的建构
    3.3 研究设计
        3.3.1 总体设计
        3.3.2 语料的处理与使用
        3.3.3 语言与认知、思维和文化
    3.4 小结
第四章 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共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4.1 引言
    4.2 丰富性
        4.2.1 及物性系统丰富性的世界经验基础
        4.2.2 及物性过程的丰富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4.2.3 及物性过程的丰富性与语篇分析: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4.3 层次性
        4.3.1 及物性系统层次性的生物学基础
        4.3.2 及物性系统的层次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4.3.3 及物性过程的层次性与语篇分析: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4.4 张力性
        4.4.1 何谓张力性
        4.4.2 及物性系统的张力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4.4.3 一种认知经验与多种经验过程: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4.4.4 一种经验过程与多种认知经验: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4.5 隐喻性
        4.5.1 隐喻性的思维基础
        4.5.2 及物性隐喻:从“一致式”到“隐喻式”
        4.5.3 及物性隐喻的跨语言普遍性: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4.6 抽象性
        4.6.1 何谓抽象性
        4.6.2 及物性系统的相对抽象性: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4.6.3 不同层次及物性过程的相对抽象性
    4.7 小结
第五章 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殊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5.1 引言
    5.2 “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陈述语气小句视角
        5.2.1 关于序位和语气
        5.2.2 汉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3 印地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4 阿拉伯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5 希腊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6 “过程”与“参与者”序位的跨语言比较:陈述语气小句视角
    5.3 “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感叹语气小句视角
        5.3.1 关于感叹语气
        5.3.2 汉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3 印地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4 阿拉伯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5 希腊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6 “过程”与“参与者”序位的跨语言比较:感叹语气小句视角
    5.4 “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1 关于“环境”
        5.4.2 汉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3 印地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4 阿拉伯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5 希腊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6 “环境”序位的跨语言比较
    5.5 “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与凸显
        5.5.1 关于省略
        5.5.2 汉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3 印地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4 阿拉伯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5 希腊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6 “参与者”或“过程”省略的跨语言比较
    5.6 “参与者”“过程”等语义成分的分立与整合
        5.6.1 关于语义成分的分立与整合
        5.6.2 汉、印、阿、希语中“复合参与者”现象
        5.6.3 汉、阿、希语中“过程”和“参与者”的重合
        5.6.4 阿、希语中“参与者”同“过程”的并合
        5.6.5 语义成分分立与整合的跨语言比较
    5.7 小结
第六章 从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及民族文化看殊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6.1 引言
    6.2 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和民族文化
    6.3 从民族认知看殊性
        6.3.1顺序象似性(自然顺序)和突显象似性(规约顺序)
        6.3.2 由背景到图形和由图形到背景
        6.3.3 认知突显与不突显
        6.3.4 范畴化与去范畴化
    6.4 从民族思维看殊性
        6.4.1 事理逻辑(类比)思维(汉)、形式逻辑(演绎)思维(希、阿)和论辩逻辑(演绎+类比)思维(印)
        6.4.2 时间性思维(汉)、空间性思维(希、阿)和带有随意性的时间性思维(印)
        6.4.3 悟性(直觉)思维(汉)、理性(逻辑)思维(希、阿)和直觉证悟思维(印)
        6.4.4 整体性/综合性思维(汉)、分析性思维(希、阿)和整体—分析中介型思维(印)
    6.5 从民族文化看殊性
        6.5.1 农耕文化(汉)、商贸文化(希)、沙漠游牧文化和外来文化(阿)及多元文化(印)
        6.5.2 儒道文化(汉)、科学文化(希)和宗教文化(阿、印)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研究发现
    7.2 创新之处
    7.3 研究局限
    7.4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术语缩略表
    附录2 参与者角色术语缩写表
    附录3 英汉姓名对照表
    附录4 英汉术语对照表
    附录5 语言标注指南
    附录6 汉语文本语料
    附录7 印地语文本语料
    附录8 阿拉伯语文本语料
    附录9 希腊语文本语料

(4)中高级留学生不同语体汉语话语标记使用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目的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现状
        1.2.1 语体研究现状
        1.2.2 话语标记研究现状
        1.2.3 留学生话语标记使用情况研究现状
    1.3 相关理论、概念解释及研究方法
        1.3.1 相关理论
        1.3.2 相关概念解释
        1.3.3 研究方法
    1.4 语料来源及转写符号
        1.4.1 语料来源
        1.4.2 转写符号
2 中高级留学生不同语体话语标记使用功能
    2.1 话语标记使用功能分类
        2.1.1 话语组织功能
        2.1.2 言语行为功能
        2.1.3 元语用功能
    2.2 功能使用数量和频率
        2.2.1 对话体使用数量和频率
        2.2.2 独白体使用数量和频率
        2.2.3 对比分析
    2.3 小结
3 中高级留学生不同语体话语标记使用特点分析
    3.1 话语标记多功能性
        3.1.1 多功能性话语标记使用频数
        3.1.2 典型性话语标记对比分析
    3.2 偏误分析
        3.2.1 总体偏误情况
        3.2.2 偏误类型
        3.2.3 偏误成因探析
    3.3 小结
4 话语标记使用情况与留学生汉语口语能力
    4.1 不同阶段留学生话语标记使用情况
        4.1.1 使用功能数据对比
        4.1.2 典型性学生个案分析
    4.2 不同阶段留学生话语标记使用偏好
    4.3 小结
5 对话语标记教学的相关思考
    5.1 对口语教材话语标记编排的思考
        5.1.1 口语教材现状
        5.1.2 对口语教材的建议
    5.2 对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思考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语义地图模型在对外汉语教学词义辨析中的应用 ——以“毕竟”类语气副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毕竟”类语气副词的范围
        1.3.2 “毕竟”类语气副词的语料库偏误统计
        1.3.3 本文所研究的“毕竟”类语气副词
    1.4 研究方法
        1.4.1 语义地图模型
        1.4.2 文献法
    1.5 语料来源
        1.5.1 语料库
        1.5.2 工具书
        1.5.3 对外汉语教材
    1.6 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毕竟”类语气副词的研究现状
        2.1.1 “毕竟”类语气副词偏误、习得研究综述
        2.1.2 “毕竟”类语气副词词义辨析研究综述
        2.1.3 “毕竟”类语气副词教学研究综述
    2.2 语义地图模型研究综述
        2.2.1 国外关于语义地图模型的研究综述
        2.2.2 国内本体领域关于语义地图模型的研究综述
        2.2.3 国内对外汉语领域关于语义地图模型的研究综述
        2.2.4 关于语气副词的语义地图研究综述
    2.3 小结
第三章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毕竟”类语气副词的概念空间语义图
    3.1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究竟”
        3.1.1 “究竟”的多功能性分析
        3.1.2 以“究竟”为核心的概念空间
    3.2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毕竟”
        3.2.1“毕竟”的多功能性分析
        3.2.2 以“毕竟”为核心的概念空间
    3.3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终于”
        3.3.1 “终于”的多功能性分析
        3.3.2 以“终于”为核心的概念空间
    3.4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终究”
        3.4.1 “终究”的多功能性分析
        3.4.2 以“终究”为核心的概念空间
    3.5 以语义功能为核心的概念空间
    3.6 “毕竟”类语气副词的语义地图
    3.7 小结
第四章 “毕竟”类语气副词的语义地图在词义辨析中的应用
    4.1 教学对象分析
    4.2 教学目标分析
    4.3 教学方法选择
    4.4 教学环节与步骤
        4.4.1 环节1感知回忆阶段
        4.4.2 环节2深入理解阶段
        4.4.3 环节3总结运用阶段
    4.5 教学设计使用建议
    4.6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本研究的创新点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一) 外文专着类
    (二) 中文专着类
    (三) 中文期刊类
    (四) 学位论文类

(6)战马坡拉祜语语气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战马坡及战马坡拉祜纳方言概述
        一、战马坡村简介
        二、战马坡拉祜语音系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拉祜语语气词研究综述
        二、藏缅语、壮侗语、苗瑶语语气词研究综述
        三、汉语语气词研究综述
    第三节 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语料来源
第二章 战马坡拉祜语语气词系统
    第一节 战马坡拉祜语语气词界定
    第二节 战马坡拉祜语语气词分类
    第三节 战马坡拉祜语语气词系统
第三章 战马坡拉祜语语气词的意义和用法
    第一节 战马坡拉祜语句中语气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a~(31)
        二、o~(31)
        三、lo~(31)
        四、a~(33)
        五、(?)
        六、(?)
        七、mε~(31)
        八、(?)
        九、ve~(33)(?)
        十、(?)mε~(31)
        十一、o~(31)(?)
    第二节 战马坡拉祜语句末语气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陈述句的语气词的意义和用法
        二、疑问语句语气词的意义和用法
        三、祈使句语气词的意义和用法
        四、感叹句语气词的意义和用法
        五、转述句语气词的意义和用法
    第三节 战马坡拉祜语句末语气词连用的意义和用法
        一、陈述语气词与陈述语气词连用
        二、陈述语气词与祈使语气词连用
        三、陈述语气词+疑问语气词
        四、祈使语气词与祈使语气词连用
        五、转述语气词与祈使语气词连用
        六、感叹语气词与疑问语气词
        七、陈述语气词+陈述语气词+感叹语气词
第四章 战马坡拉祜语语气词(?)、lε~(33)、ve~(33)的形成
    第一节 战马坡拉祜语语气词(?)的形成
        一、(?)做判断动词
        二、语气词(?)的意义和用法
        三、语气词(?)的语法化历程
    第二节 战马坡拉祜语语气词lε~(33)的形成
        一、lε~(33)作系动词
        二、lε~(33)作话题标记
        三、lε~(33)作并列标记
        四、语气词lε~(33)的意义和用法
        五、语气词lε~(33)的语法化历程
    第三节 战马坡拉祜语语气词ve~(33)的形成
        一、ve~(33)做定指标记
        二、ve~(33)做领属标记
        三、ve~(33)做名物化标记
        四、ve~(33)做补语助词
        五、ve~(33)做连接词
        六、语气词ve~(33)的意义和用法
        七、语气词ve~(33)的语法化历程
第五章 结语
    一、 战马坡拉祜语语气词的特点
    二、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和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基于语义地图汉语多功能词“到”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思路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不足
        1.2.1 汉语多功能词“到”的语义功能研究
        1.2.2 汉语多功能词“到”研究的不足
        1.2.3 语义地图的研究现状及研究不足
    1.3 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理论
        1.3.2 研究方法
    1.4 语料来源及相关说明
        1.4.1 语料来源及方言点选取依据
        1.4.2 相关说明
    1.5 相关语义概念界定
2 普通话“到”的多功能性考察
    2.1 普通话“到”的多功能性考察
        2.1.1 “到达”义
        2.1.2 表终点
        2.1.3 表结果
        2.1.4 表方向
        2.1.5 可能补语
        2.1.6 补语标记
    2.2 普通话“到”多功能用法的历时考察
        2.2.1 先秦时期
        2.2.2 两汉——六朝
        2.2.3 唐五代时期
        2.2.4 宋——清
    2.3 小结
3 汉语方言中“到”的多功能性考察
    3.1 处所标记
        3.1.1 方言举例
        3.1.2 语义用法及句法形式
        3.1.3 处所标记“到”的来源
    3.2 可能补语
        3.2.1 方言举例
        3.2.2 语义用法及句法形式
        3.2.3 可能补语“到”的来源
    3.3 持续体标记
        3.3.1 方言举例
        3.3.2 语义用法及句法形式
        3.3.3 持续体标记“到”的来源
    3.4 完成体标记
        3.4.1 方言举例
        3.4.2 语义用法及句法形式
        3.4.3 完成体标记“到”的来源
    3.5 接受者标记
        3.5.1 方言举例
        3.5.2 语义用法及句法形式
        3.5.3 接受者标记“到”的来源
    3.6 计量标记
        3.6.1 方言举例
        3.6.2 语义用法及句法形式
        3.6.3 计量标记“到”的来源
    3.7 情状补语标记
        3.7.1 方言举例
        3.7.2 语义用法及句法形式
        3.7.3 情状补语标记“到”的来源
    3.8 趋向补语标记
        3.8.1 方言举例
        3.8.2 语义用法及句法形式
        3.8.3 趋向补语标记“到”的来源
    3.9 小结
4 汉语多功能词“到”的语义地图
    4.1 “到”的多功能性及概念空间
        4.1.1 “到”的多功能性
        4.1.2 “到”的概念空间
    4.2 赣方言
        4.2.1 南昌话
        4.2.2 永修话
        4.2.3 浏阳话
    4.3 客家话
        4.3.1 梅县话
        4.3.2 五华话
        4.3.3 宁化话
    4.4 湘方言
        4.4.1 长沙话
        4.4.2 溆浦话
        4.4.3 隆回话
    4.5 粤方言
        4.5.1 东莞话
        4.5.2 广州话
    4.6 闽方言
        4.6.1 厦门话
        4.6.2 福州话
    4.7 吴方言
        4.7.1 苏州话
        4.7.2 广丰话
    4.8 晋语-绥德话
    4.9 畲话-贵溪樟坪畲话
    4.10 土话-宜章土话
    4.11 中原官话
        4.11.1 洛阳话
        4.11.2 芮城话
        4.11.3 西安话
    4.12 胶辽官话-牟平话
    4.13 兰银官话-银川话
    4.14 北方官话-新泰话
    4.15 江淮官话
        4.15.1 南京话
        4.15.2 泰兴话
    4.16 东北官话-哈尔滨话
    4.17 西南官话
        4.17.1 常德话
        4.17.2 成都话
        4.17.3 柳州话
    4.18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到”多功能考察表
    附录二 方言合作人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8)基于语义地图的汉语趋向范畴“去”的多功能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对象及范围
        1.2.2 研究方法
    1.3 语义地图理论及其研究现状
    1.4 关于汉语“去”的研究
        1.4.1 汉语“去”的共时层面研究
        1.4.2 “去”语义演变和语法化研究
    1.5 语料来源
2.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去”的语义、语法功能考察
    2.1 辞书中“去”的相关解释
    2.2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去”的功能用法分析
3. 古汉语中“去”的功能及演化历程考察
    3.1 “离”义动词及其相关引申义
    3.2 从“离”义动词到“往”义动词
    3.3 趋向补语“去”的形成
    3.4 趋向动词和趋向补语的多向发展
        3.4.1 动相补语“去”的形成与发展
        3.4.2 事态助词“去”的产生与消亡
        3.4.3 处所介词“去”的产生与消亡
        3.4.4 目的标记“去”的形成
    3.5 “去”的功能演化小结
4. 汉语方言中“去”的多功能性考察
    4.1 汉语方言中“去”的基本功能
    4.2 汉语方言中“去”有别于普通话的功能
        4.2.1 作为实现体标记的“去”
        4.2.2 作为将实现体标记的“去”
        4.2.3 作为处所介词的“去”
        4.2.4 作为状态补语标记的“去”
        4.2.5 作为话题标记的“去”
        4.2.6 作为比较标记的“去”
    4.3 汉语方言中“去”的多功能性小结
5. 汉语趋向范畴“去”的语义地图构建
    5.1 语义地图绘制的基本步骤
    5.2 汉语“去”的功能节点及概念空间的构建
        5.2.1 汉语趋向范畴“去”的功能节点及关联
        5.2.2 汉语趋向范畴“去”的概念空间
    5.3 汉语趋向范畴“去”的语义地图
6.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9)敦煌变文有标假设条件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与意义
    1.2 确定敦煌有标假设条件句的标准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语料
    1.6 章节安排
第2章 敦煌变文假设条件句概貌及句法特征
    2.1 句法特征概述
    2.2 前置标记假设条件句
    2.3 后置标记假设条件句
    2.4 前后搭配标记假设条件句
    2.5 小结
第3章 敦煌变文有标假设条件句语义的五个层次
    3.1 “小句连接的五个层次”概述
    3.2 五个层次理论的补充
    3.3 敦煌变文前置有标假设条件句语义的五个层次
    3.4 敦煌变文后置有标假设条件句语义的五个层次
    3.5 敦煌变文前后置搭配有标假设条件句语义的五个层次
    3.6 小结
第4章 敦煌变文前置假设条件标记来源及其类型学考察
    4.1 敦煌变文前置假设标记来源
    4.2 汉语方言中前置假设标记来源
    4.3 小结
第5章 敦煌变文后置假设条件标记及其类型学考察
    5.1 敦煌变文中的后置假设条件标记
    5.2 汉语方言中的后置假设条件标记类型考察
    5.3 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主要引用书目
附录1 敦煌变文各类假设条件句句法特征表
附录2 敦煌变文各种假设条件句语义层次分布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沈阳方言语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沈阳概况
        1.1 地理人口
        1.2 沈阳城的建城史
        1.3 移民史
        1.4 沈阳方言的音系
    二、研究综述
        2.1 东北方言研究综述
        2.2 沈阳方言研究综述
    三、研究计划及相关说明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3 语料来源
        3.4 体例说明
上编 词类研究
    第一章 名词
        一、名词的构词法
        1.1 重叠
        1.2 儿化
        1.3 附加
        二、特殊名词
        2.1 时间词
        2.2 方位词
    第二章 动词
        一、动词重叠
        1.1 VV1
        1.2 VV2
        1.3 VV+语气词
        1.4 VV+的
        1.5 VP不 VP的
        1.6 V巴 V巴
        二、泛义动词“整”的分析
        2.1 “整”的语义
        2.2 “整”突显宾语、补语
        三、动词“属于”-从动词到话语标记
        3.1 沈阳方言“属于”的意义
        3.2 “属于”语义发展的句法环境
    第三章 副词
        一、频率副词
        1.1 盯价儿
        1.2 紧着
        1.3 直个劲儿/一个劲儿
        1.4 回回
        1.5 不离儿
        二、时间副词
        2.1 成天价/整天价/黑天白天价
        2.2 就手儿
        三、范围副词
        3.1 一抹儿
        3.2 整个楞儿
        四、语气副词
        4.1 坐地根儿
        4.2 到了
        4.3 亏了(的)
    第四章 介词和连词
        一、介词
        1.1 时间处所
        1.2 施事受事
        1.3 比较关涉
        1.4 工具方式
        1.5 原因目的
        二、连词
        2.1 并列连词
        2.2 顺承连词
        2.3 选择连词
        2.4 因果连词
        2.5 假设连词
        2.6 条件连词
        2.7 转折连词
中编 范畴分析
    第五章 指示范畴
        一、人称指示
        1.1 三身代词
        1.2 反身代词
        1.3 旁指代词
        1.4 统称代词
        1.5 非实指不定代词
        1.6 人称代词的数
        二、行为回指
        2.1 代动词“的”的性质
        2.2 代动词“的”的用法
    第六章 情态范畴
        一、情态词
        1.1 愿意
        1.2 喜欢
        1.3 稀的
        1.4 得意
        1.5 兴
        1.6 兴是、兴许
        1.7 待
        1.8 指定
        1.9 敢是
        二、情态构式
        2.1 (能)VC了
        2.2 V得了
        2.3 X得过儿了
    第七章 程度范畴
        一、程度副词
        1.1 老
        1.2 贼
        1.3 精、黢、恶、瓦
        二、程度补语
        2.1 去了
        2.2 完了
        2.3 屁了
        2.4 老了
        2.5 够呛
        三、拟声词的程度性质
        3.1 嗷嗷
        3.2 嘎嘎
        3.3 哇哇
        3.4 呜呜
        3.5 程度结构“拟声副词+的”
下编 个案考察
    第八章 沈阳方言时间词“前儿”和“头”的多功能性及其语法化过程
        一、引言
        二、“前儿”和“头”的意义和用法
        2.1 “前儿”的意义和用法
        2.2 “头”的意义和用法
        2.3 “前儿”和“头”的区别
        三、“前儿”和“头”的语法化机制
        3.1 “前儿”的语法化过程
        3.2 “头”的语法化过程
        四、“前”“头”的语法化途径
        4.1 由空间到时间
        4.2 由具体到抽象
        4.3 由时间到假设
        五、结语
    第九章 沈阳方言“咱们”的排除性指称模式——兼谈可辨识指标在人称范畴上的体现
        一、引言
        二、“咱们”的人称包括性
        2.1 “咱们”[1+2]型人称指称模式
        2.2 “咱们”[1+2→1/2]——人称偏转及其与同盟性的互动
        2.3 “咱们”[1+3]型人称指称模式
        三、可辨识限制条件与“咱们-我们”对立格局
        3.1 “咱们—我们”对立格局
        3.2 可辨识限制条件在人称代词中的表现
        四、早期材料反映的“咱们”的人称包括性
        4.1 《新编五代史平话》
        4.2 《老乞大》
        4.3 《中华正音(骑着一匹)》
        4.4 《你呢贵姓》
        4.5 《华音启蒙》
        4.6 县志材料
        五、从区域共性看“咱们”的排除性指称模式
        六、结语
    第十章 沈阳方言中的介词悬空现象及其制约条件
        一、引言
        二、沈阳方言中介词悬空的表现
        2.1 介词悬空的三种原因
        2.2 沈阳方言的介词悬空
        2.3 介词悬空蕴含共性
        三、介词悬空的制约因素
        3.1 句法制约
        3.2 语义制约
        3.3 语用制约
        四、结语
    第十一章 沈阳方言“NP俩”的主观性用法及其演化历程
        一、引言
        二、“俩”的意义与分布
        2.1 “俩”意义
        2.2 “俩”的句法分布
        2.3 “俩”的语境选择
        三、“俩”的演化过程
        3.1 相邻句位
        3.2 重新分析
        3.3 类推扩展
        四、“俩”的类型学意义
        五、结语
    第十二章 沈阳方言“能”的性质和用法的多样性
        一、引言
        二、沈阳方言“能”性质的多样性
        2.1 动词
        2.2 情态动词
        三、沈阳方言“能”用法的多样性
        3.1 “能”对其后成分X的选择
        3.2 “能”与体标记的互动情况
        四、“能”的来源与发展途径
        五、结语
结语和余论
    一、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二、研究不足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系统功能语法的多功能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偏正复句关联标记的功能演变及其动因研究[J]. 徐式婧. 汉语史学报, 2021(01)
  • [2]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D]. 王连柱.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汉语“肯”的多功能性研究[D]. 邱雁.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4]中高级留学生不同语体汉语话语标记使用情况研究[D]. 周曼.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语义地图模型在对外汉语教学词义辨析中的应用 ——以“毕竟”类语气副词为例[D]. 陈翕贤.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1)
  • [6]战马坡拉祜语语气词研究[D]. 罗春霞.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7]基于语义地图汉语多功能词“到”的考察[D]. 李文洁.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8]基于语义地图的汉语趋向范畴“去”的多功能性研究[D]. 郭争.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9]敦煌变文有标假设条件句研究[D]. 朱光鑫. 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10]沈阳方言语法研究[D]. 王越.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系统功能语法的多功能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