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具象到抽象的过渡——艺术设计专业色彩训练教学心得(论文文献综述)
孙立[1](2021)在《设计素描与设计色彩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创新初探》文中研究表明高校艺术设计的基础教育是专业教学的根柢,其中,设计素描与设计色彩则是基础之本。这两门课程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事物形态敏锐的观察能力与独特的感受能力;是研究解析造型、创造新形态的重要思维方式;是理性与感性的有机结合,对启发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想象力与创作力具有重要意义。
曹斌华[2](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曹勇[3](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研究说明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郭立忠[4](2021)在《中国现代漆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现代漆画是从中国传统漆绘发展而来的一个年轻的新画种,经过近百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探索,逐渐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伴随现代漆画教育、官方展览、组织机构等诸多因素的推动,终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文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产生、发展、繁荣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以中国传统漆艺术发展的历史传承性作为主线,系统的整理、研究中国现代漆画完整的发展脉络,理清其血脉基因联系。并将中国现代漆画放在世界范围内的漆艺术交流中整体去研究,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入手,将对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欧洲、日本和越南等国的漆画、漆艺术纳入到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研究过程中,从历史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两条路径作系统分析研究,以提高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研究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文章主要运用设计学、美术学、考古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和探讨中国现代漆画所涉及的诸多内容,试图通过对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中的众多事件、人物、工艺、展览等等方面的全面分析,阐释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完整路径,发掘其中必然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而对中国现代漆画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持,以期逐步完善中国现代漆画的理论体系建设,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启迪意义。
黄筱茹[5](2021)在《康定斯基艺术理论在中国当代语境下平面设计的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简述中国当代语境概况,通过梳理与文章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综述,提出课题空缺之处。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康定斯基艺术理论的回顾,探寻康定斯基艺术理论及教学理念对中国当代平面设计有何借鉴价值和局限性。第二章划分为两部分:首先是对康定斯基艺术理论的本源进行追溯,通过俄罗斯工业化环境背景、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化与绘画艺术创作主题和康定斯基个人的艺术发展脉络,从时代中追溯其艺术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内外因素。然后对艺术家的艺术理论进行从本人视角下的理解进行归纳总结,包括内在驱力与抽象构成,点线面艺术理论及艺术综合观。第三章分为三部分进行阐述:一、以康定斯基的艺术理论运用于包豪斯教学课程中为未来影响设计领域的学生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强调艺术家在包豪斯的重要地位。二、从他的壁画工坊教学、“分析素描”、“分析绘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研究文章中梳理了康定斯基的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理念。三、主要简述包豪斯在现代设计的重要地位及其影响了诸多中国设计教育学者,将康定斯基、包豪斯、中国现代设计连接起来。第四章首先解释文章采用语境的系统范围,接着从全球化、大众主义和消费主义三者的特点及对中国当代设计领域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第五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进行分析:一、首先说明中国当代平面设计面临的问题,梳理“平面设计在中国”赛事核心寻找中国当代平面设计主提规律。紧接着联系全球化、技术发展、行业发展、大众文化和消费主义五个方面多角度阐述中国当代平面设计在产业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尝试为中国平面设计师应对这一挑战提供浅薄的见解。二、分析阐述康定斯基对当代平面设计的实践价值,主要是唤醒设计师设计创新的主体意识。三、探讨康定斯基教学方法对当代设计教育的价值和局限。四、康定斯基的艺术理论和教学理念已经为定论,时代不断前行这要求中国当代平面设计师对其进行批判继承,挖掘新的创新角度以适应中国当代设计发展的大环境,做到设计普育并为人民的美好生活付之努力。最后对全篇文章进行总结,呼吁平面设计师主体意识的回归,强调平面设计为中国当代大众设计审美的普育工作贡献力量的重要性,当代年轻设计师要为“中国创造”传播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而为之创新奋斗。
教育部[6](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夏翔[7](2020)在《创新实验与特质构建 ——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基础课程研究》文中提出自2000年以来,英国建筑联盟学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下文以AA学院简称)如同横空出世般闯进我们的视野,它以一系列骄人成就与独特方式,激发了我们的研究热情:一大批AA学院的毕业生与教师,如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1950-2016)、丹尼尔·里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伯纳德·屈米(Bernard Tschumi)、彼得·库克(Peter Cook)、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尼古拉斯·格雷姆肖(Nicholas Grimshaw)、史蒂芬·霍尔(Steven Holl)、沃尔夫·狄·普瑞克斯(Wolf D.Prix.)……成为世界级的明星建筑师,他(她)们设计落成的具有先锋色彩及实验价值的建筑物在很大程度上改写了当今世界的空间景观,他们主导的“建筑电讯派”、解构主义建筑、数字化-参数化建筑等推动着当代建筑思潮及流派的发展。我们进一步发现AA学院一系列具有传奇色彩的方方面面,如它独立于大学体制之外的建筑教育模式;如以“工作单元”替代课程,教师给出的主题成为教学内容;如基础教学以装置、身体及行为、影像、拼贴等当代实验艺术方式作为练习手法,避开了功能、构造、制图等一般建筑入门教学内容;如以创新性、实验性、交叉性、艺术性的教学面貌等,引起了我们很大的学术兴趣。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在经过手工、图案、工艺美术等形态之后,在新时期转型为现代形态的艺术设计,而进入新世纪之后又逐渐进入数字化设计阶段。与多变相随的是同质化、程式化、职业化的教学景观,及千篇一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题作业与教材模式。同时,引起设计教育界极大关注、无数院校试图进行改革的设计基础课程,由于诸多原因整体上至今仍陷于“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模式而不能自拔。于是,在这种情境中的设计基础改革把视线转向了建筑教育,而AA学院的基础课程无疑为设计基础教学的突围带来了示范性意义,通过课题的研究与论文的写作,从各个层面进行解读,寻找可以参照借鉴、改写的路径,寻找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到作业手法的演绎之路。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作为AA学院独特面貌生成的背景与基础,包括了实验性建筑艺术的基础形态,建筑教育的实验性教学与基础教学的情境,2.AA学院的教育特质,包括发展历程、课程体系及着名教师,3.AA学院教学的工作单元设置与教师的主题教学,4.AA学院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学主题设计途径,学生对单元主题的二次设计、作业创意的多种路径等,5.AA学院基础教学作业的表现手法与视觉图式,包括对现当代艺术的借用与演绎,作业的形式手法及视觉表现等。附录部分整理了历年来AA学院基础教学的主要课题。
谢冠一[8](2019)在《基于空间整体性的室内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果说建筑是庇护身体的场所,那么内部空间显然就是建造行为的原始动机。然而建设程序的割裂现象表明两个领域之间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对话,从专业教育方面看,两者的方法和体系更是呈现明显分离的发展轨迹。作为专门化的职业,室内设计从诞生伊始就流露出与建筑专业在价值观念和思考方式上的普遍分立。时代背景、社会意识和服务对象是两者之间观念差异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影响了对空间概念的认知和各自的设计取向,成为干扰建筑整体性的客观矛盾。这是本文有关设计方法研究的主要着眼点。科学系统论将整体性作为系统的基本特征,并提供了实现整体性的两种可能。如果将建筑比作一个复杂系统,那么建筑的整体性存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反向的实施路径。这就意味着现实分立的建筑本体和建筑内部,可以从各自立场出发“自外而内”或“自内而外”地走向整体。而哲学、绘画、建筑领域的多元空间概念为“男性-女性、学术-工匠、公共-日常”这些相对关系提供了消解矛盾的方法启示。这是本文研究中有关设计方法对接的重要结合点。室内设计可以通过三条路径从具体方法上走向建筑整体:从空间概念出发走向具象体验;从材质工艺出发走向空间操作;从内部设施出发走向整体思维。它们以室内设行业内的三个主要内容为切入点,对照矛盾双方的逻辑与立场,利用建筑空间的抽象-具象、视觉-感知、实体-虚体等相对关系的可转换性,通过视角转换、要素转换和图底转换的方法以及相应的步骤,达到消解矛盾和统一秩序的意图,逐步走向对方立场并实现有机统一。在快速建设或建筑更新的语境中,上述方法对于两个专业的一线从业者来说,具有实践和借鉴的价值。
庞梦宇[9](2019)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设计基础教育的变革 ——以三次“高校图案教学座谈会议”为基点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对史料的整理和分析,以三次高校图案教学座谈会为切入点,以三大构成引入为线索,以具有代表性的广州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设计基础教学改革为例,展现和反思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设计基础教育变革的历程。通过梳理和比较各院校教学改革的内容,总结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设计基础教学改革呈现的三种面貌:革新、融合和传统。通过分析三大构成的源流,阐释了三大构成并非源于包豪斯,认为三大构成是对抽象形态多种可能性造型的研究;研究点线面组织规律,和图案讲求的形式美的法则有一定相似之处。最后,笔者在文末提出了设计基础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表达、观察力和想象能力。
侯德娟[10](2019)在《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结构与测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理视觉素养是中学生为顺利完成地理学习任务,通过看、读、绘等行为活动与认知活动相互作用的训练与实践,有目的、有计划获得的对地理视觉信息选择、操作、解码、阐释、应用、评价反思以及可视化表达等一系列综合性视觉认知能力。它是在新时代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提出的。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的深度学习课堂以及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迫切要求重新审视地理视觉表征的教学功能和育人价值,探讨中学生掌握和应用视觉工具应具备的能力。从符号学视角出发,系统阐释地理视觉表征的内涵、结构、特征和分类。依托建构主义认知观,构建了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形成的学习过程模型。在此基础上,深度融合扎根理论的研究结果,萃取出地理视觉素养的内涵、特征、核心要素及表现标准。结合学习进阶理论,探讨各要素的进阶水平和行为表现。采用德尔菲法对研究的理论构想进行优化,形成了完整合理的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结构框架。以项目反应理论中的Rasch模型作为测验工具编制的理论基础,基于威尔逊“四基石”模型开发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测验工具。运用优化后的测验工具进行大样本测试,并对测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最后,结合地理视觉素养的理论构想和实测结果,基于目标-测评-教学一致性,探讨了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的培育体系。全文包括以下基本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明了研究的缘起、背景和意义,界定了核心概念。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搭建了研究框架,包括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方法和表述框架。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地理视觉素养形成的理论基础。从符号学视角出发厘清地理视觉表征的内涵和外延,阐释了它的三要素结构,归纳其特征,并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整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地理科学研究成果,结合地理教学课例《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构建了地理视觉素养形成的学习过程模型,由视觉认知任务管理、知觉加工、地理意象操作、概念加工、整合表达和应用反思六个阶段构成。地理视觉素养正是在地理视觉表征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综合性视觉认知能力。第二章的重点是构建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结构框架,包括地理视觉素养的内涵、特征、构成和学习进阶。首先,从学习过程模型出发提炼地理视觉素养的内涵、特征和初始构成要素;结合扎根理论研究成果,以更大的学科分析单元整合初始要素后,萃取出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的核心要素。基于学习进阶理论、SOLO分类理论和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思想,尝试划分了各要素的层级水平和对应的行为表现。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优化后,最终提出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由视觉工具选择、视觉解码、视空思维、视觉表达、视觉转换和视觉工具评价构成。其中视觉工具选择和视觉工具评价不做水平的划分,其它要素水平均划分为3级。将构建的理论工具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课例《黄土高原》和高中地理教学课例《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分析了初、高中地理视觉素养的教学现状。同时也发现,与传统的地图技能、地图能力和地图素养研究成果相比,它的教学实践适应性更强。第三章内容是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测验工具的开发与检验。以优化后的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结构框架作为测验目标依据,以Rasch模型作为工具编制的理论基础,参照威尔逊“四基石”模型,设计了测验工具开发程序。最终,根据测验细目表编制了6份测验工具,并采用小样本的定性试测和大样本量化试测进行检验。试测结果表明,项目和被试的拟合指数等各项指标基本达到了 Rasch模型质量参数的要求。然而,研究也发现了被试的分离度和信度比较低,一些项目拟合指数不理想,单维性指标超出了标准残差系数的范围,部分建构反应题的评分等级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因此,针对不足的地方作出了相应的修订。与经典测验理论相比,基于Rasch模型开发的工具具有客观等距性,克服了工具和样本的依赖性,更准确和稳定。因而,编制的测验工具可用于标准化测试,具有教学推广性。第四章重点是运用编制测验工具进行大样本测试。测评数据进一步验证了测验工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量化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地理视觉解码和视觉表达处于较高水平;视空思维和视觉转换处于中等水平;而视觉工具选择和视觉工具评价则处于较低水平。对地理视觉素养的学校差异、性别差异以及年级差异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不同层次学校学生的地理视觉素养存在着显着差异,基本呈现学校层次越高、学生视觉素养水平越高的趋势。除了视觉转换素养,男、女生在其它方面的地理视觉素养差异均不显着。高三学生的地理视觉素养成绩显着高于高一和高二,但高一与高二之间并没有显着性差异。在结果讨论的基础上,探讨了地理视觉素养的培育体系,即增强培育意识,树立整体的培育观念,实施精准分层的培育路径和混合培育方式,遵循中学生的视觉认知规律,采取问题驱动、知觉组织、组块化、联想与想象、层次化构建心理地图、脚本化等具体培育方法。第五章总结了研究在理论和实证方面取得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展开了讨论,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二、从具象到抽象的过渡——艺术设计专业色彩训练教学心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具象到抽象的过渡——艺术设计专业色彩训练教学心得(论文提纲范文)
(1)设计素描与设计色彩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创新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习设计素描与设计色彩的必要性 |
二、设计素描与设计色彩创新教学实践的目标 |
三、设计素描与设计色彩创新教学实践的原则与要求 |
四、设计素描与设计色彩创新教学实践的方法 |
(一)造型的表象认知训练 |
(二)形态的结构研究 |
(三)形态的抽象归纳与创意表达 |
结语 |
(2)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中国现代漆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现代漆画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梳理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研究的相关说明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第五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与结构框架 |
第一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 |
第一节 中国古代传统漆绘 |
一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历史源流 |
二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工艺传承 |
三、中国古代漆艺术的文化发展脉络与缺失 |
四、中国古代漆绘的发展沿革 |
第二节 东亚古代漆绘的源流 |
一、汉四郡时代的朝鲜半岛漆艺术 |
二 鉴真东渡与日本古代漆艺术的“师法中华” |
三 南洋漆艺术的“副中心” |
四 琉球与台湾的古代漆艺术 |
第三节 欧洲近现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一 十三世纪始始中欧漆艺交流简述 |
二 欧洲新艺术运动与1900 年巴黎博览会 |
三 欧洲装饰艺术运动与漆画代表人物 |
四 近现代欧洲化学漆及其工艺价值与影响 |
第二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 |
第一节 日本江户时代的漆艺术与明代“倭漆”的兴起 |
一 飞鸟时代的漆艺术觉醒与镰仓时代漆艺术的成熟 |
二 江户时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三 中国明代漆艺术的退步 |
四 福州沈家脱胎与薄料工艺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洋血统” |
一 密陀绘工艺 |
二 螺钿镶嵌工艺的历史传承 |
三 明清时期漆器的“和风”盛行 |
四 近现代欧洲漆艺崛起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三位奠基人 |
一 雷圭元:“代用品”与新观念的首倡者 |
二 沈福文:西洋绘画与古代漆绘的合成者 |
三 李之卿:古代漆艺现代化的推陈出新者 |
第三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 |
第一节 越南磨漆画的影响 |
一 越南磨漆画的源起 |
二 抗法抗美战争中的越南漆画家 |
三 越南磨漆画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系列美展的影响 |
四 五十年代末越南磨漆画对中国美术界引起的轰动 |
第二节 艺术魅力、时局影响与体制因素 |
一 由“漆绘”到“漆画”、由“手艺人”到“画家” |
二 20 世纪新材料、新技法和新工艺的突破 |
三 “美展体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鼓励、扶植 |
四 现代绘事与古代工艺的契合点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时期的人和事 |
一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群体 |
二 领军人物乔十光 |
三 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价值 |
四 20 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漆画展事活动 |
第四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繁荣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现状 |
一 全国院校现代漆画教育现状评估 |
二 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
三 漆艺企业总体没落与工作坊的兴起 |
四 “院体派”的艺术高度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得失谈 |
一 “美展体制”退潮的巨大影响 |
二 画廊的市场主导作用 |
三 东西洋漆艺术的启示 |
四 漆画家的“内修”与“外功”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评估与前瞻 |
一 不可遏止的潮流: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 |
二 传统绘事技法的保留与革新 |
三 漆艺术在艺术表现体系中的生存与定位 |
四 坚守“以漆画世”的宗旨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5)康定斯基艺术理论在中国当代语境下平面设计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课题的来源 |
四、研究的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康定斯基及艺术理论 |
一、理论产生的本源追溯 |
(一)俄罗斯工业化特征及其对文化影响 |
(二)俄罗斯文化与绘画艺术 |
(三)康定斯基艺术道路 |
二、康定斯基的艺术理论 |
(一)内在驱力与构成理论 |
(二)点线面理论 |
(三)艺术综合观 |
第三章 康定斯基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
一、艺术理论对包豪斯设计的影响 |
(一)有关元素的课程实践 |
(二)有关构成的课程实践 |
二、康定斯基在包豪斯教育实践的影响 |
三、包豪斯的地位及其对中国现代设计的影响 |
第四章 中国当代语境分析 |
一、中国当代语境的相关概述 |
(一)语境的相关理论 |
(二)关于中国“当代”的概述 |
二、全球化的影响 |
(一)经济全球化 |
(二)文化全球化 |
三、大众文化与消费主义 |
第五章 康定斯基艺术理论运用于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的价值 |
一、中国当代语境下的平面设计 |
(一)“平面设计在中国”发展脉络 |
(二)产业转型过程中的平面设计现状 |
二、艺术理论对当代平面设计的实践价值 |
(一)理论实践价值 |
(二)平面设计实践 |
三、教学方法对中国当代平面设计教育的价值与局限 |
四、局限与反思 |
总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创新实验与特质构建 ——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基础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背景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确立 |
二.课题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
(一)研究目的 |
(二)理论意义 |
(三)应用价值 |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一)相关概念解读 |
1.关于基础课程 |
2.关于“建筑学”、“设计学”、“纯艺术(美术学)”之间的关系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学科演绎与AA学院的历程——建筑教育实验与AA学院发展研究 |
第一节 建筑教育的学科演绎 |
一.从美术学院到理工院校 |
二.学科发展与多元实验 |
第二节 基础课程的多元教学 |
一.从空间生成入手 |
二.从建构与建造入手 |
三.从艺术形式入手 |
第三节 AA学院的发展与特质 |
一.第一阶段:非学院派的开端之路 |
二.第二阶段:艰难变革的现代主义之路 |
三.第三阶段:桀骜传奇的先锋之路 |
第四节 AA学院的基本特质 |
一.独特性:体制之外 |
二.开放性:教师背景的多元化 |
三.创新性:课程结构中的“工作单元”与“主题教学” |
四.研究性:教学情境中的学理探求与实验色彩 |
五.先锋性:作业中的当代艺术与前卫色彩 |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多元演绎与前卫色彩——现当代建筑及AA学院实验研究 |
第一节 “AA人”的现当代建筑书写史 |
一.游牧与插件:建筑电讯派的纸上建筑 |
二.机器与结构:高技术主义建筑设计 |
三.“分延”与“差异”:解构主义建筑艺术 |
四.“非线”与“生态”:参数化建筑艺术 |
第二节 “AA人”的知识背景与研究性实验 |
一.叙事与空间:屈米的理论与实验 |
(一)叙事与时间 |
(二)叙事与空间 |
二.乐思与空间:里伯斯金的理论与实验 |
(一)音乐体验 |
(二)符号语言中的建筑与音乐 |
三.建筑与电影:舒宁的理论与实验 |
(一)实验与理论建构 |
(二)相关课题教学案例 |
四.绘画与现实:哈迪德的理念与建筑艺术 |
(一)构成主义绘画 |
(二)碎片与建筑实验 |
(三)流体与建筑艺术的世界 |
五.建筑师与哲匠:库哈斯的多元面貌 |
(一)“反引力”:作为建筑师 |
(二)三本书:作为理论家与批评家 |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课程体系与工作单位——AA学院基础课程的教学结构 |
第一节 AA学院的课程体系 |
一.AA学院基础课程 |
(一)预科课程 |
(二)一年级课程 |
二.AA学院核心课程 |
(一)中级学院课程 |
(二)专业学院课程 |
三.AA学院研究生课程 |
(一)硕士课程 |
(二)博士课程 |
四.AA学院公共课程 |
(一)媒体研究课程 |
(二)历史与理论研究课程 |
(三)技术课程 |
五.相关教学项目与课程活动 |
(一)海外游学 |
(二)讲座 |
(三)评图 |
(四)作业发布与展示 |
第二节 AA学院的教学结构 |
一.关于教学结构的几种模式 |
二.工作单元与课程设置 |
(一)学年模式与课程群 |
(二)工作室模式与工作单元的选择 |
(三)主题性模式与工作单元的内容 |
(四)教学主题与作业二次设计 |
三.双轨制课程结构 |
第三节 AA学院课程教学的比较研究 |
一.思路拓展阶段 |
二.专业知识建立阶段 |
三.意识的提升阶段 |
四.领域前沿与学科发展 |
五.理论与技术支持 |
(一)表现 |
(二)思维 |
(三)建造 |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预科教学的主题设定与作业设计——因素、方法、特征与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教学主题设定的因素与方法 |
一.教师层面:职业素质与工作方式 |
二.主题的基本策略 |
(一)身体与空间 |
(二)城市与景观 |
(三)衍生与延伸 |
第二节 作业二次设计的因素与方法 |
一.学生层面:个性因素与寻找切入点 |
二.案例分析 |
(一)2000年主题“空间与体验” |
(二)2002年主题“外来文化研究” |
(三)2008年主题“剖析环境” |
(四)2009年主题“模糊边界” |
(五)2010年主题“比例、场景和身体” |
(六)2011年主题“观察、想象与转化” |
(七)2015年主题“瞄准现场” |
(八)2016年主题“文本与片段” |
(九)2017年主题“材料的趣味” |
(十)2018年主题“精确切割和误差范围” |
第三节 预科教学作业二次设计的基本方法 |
一.资源素材的广泛性与奇特性 |
二.概念图式的隐喻性与观念性 |
三.实验展开的游戏性与多解性 |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一年级教学的主题设定与作业设计——因素、方法、特征与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教学主题设定的因素与方法 |
一.教师层面:建筑师与学者 |
二.主题设定的基本策略 |
(一)意义与趣味 |
(二)案例与学理 |
(三)考察与体验 |
第二节 作业二次设计的因素与方法 |
一.学生层面:专业因素与学习兴趣 |
二.案例分析 |
(一)2000年主题“身体与重力” |
(二)2002年主题“环境与身体” |
(三)2008年主题“泰晤士河” |
(四)2009年主题“比例与模型” |
(五)2010年主题“对立与交叉” |
(六)2011年主题“设计方法与写作” |
(七)2015年主题“居住世界”、“女神与复仇者”、“体验当下” |
(八)2016年主题“栖息地、城市与城市呈现、空间组织、反项目、形式及其它” |
(九)2017年主题“比较:伦敦与美国城镇” |
(十)2018年主题“人、建筑、环境” |
第三节 一年级教学作业二次设计的基本方法 |
一.知识方法的多元化与反思性 |
二.叙事语言的意象性与戏谑性 |
三.设计方案的功能性与形式化 |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表现形式与视觉图式——AA学院基础课程的作业手法研究 |
第一节 主题表现与现当代艺术 |
一.解读:现当代艺术的表现特征 |
二.实验:当代艺术与现当代建筑 |
三.挪用:作业手法与现当代艺术 |
(一)装置艺术 |
(二)身体与行为艺术 |
(三)影像艺术 |
(四)数字媒体艺术 |
(五)概念艺术 |
第二节 图式与视觉表现 |
一.库克《绘画:建筑的原动力》 |
二.非制图与非建筑画 |
三.综合媒介与拼贴图像 |
第三节 模型与空间体验 |
一.模型制作:概念与意象表现 |
二.空间建造:体验与1:1建造 |
三.数媒表现:虚拟——无限幻境 |
小结与讨论 |
结论 |
一.研究思路与脉络总结:现象到本质 |
二.研究与分析方法总结:经验与解释 |
三.研究主要发现与成果:特质与同构 |
四.对设计教育基础课程的建议 |
五.研究的主要学术贡献与影响力 |
附录一 AA学院基础课程1999-2018学生作业原始资料 |
附录二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基于空间整体性的室内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 |
1.1.1 室内设计的困惑 |
1.1.2 割裂的整体 |
1.1.3 图像时代的空间觉醒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整体观念在设计领域的研究 |
1.2.2 空间概念在设计领域的研究: |
1.2.3 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相关性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对象:室内设计方法 |
1.3.2 研究目标:建筑内外整体性 |
1.3.3 研究内容:空间概念与方法对接 |
1.3.4 研究价值:理论、实践与教学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基本思路 |
1.4.2 总体框架 |
1.4.3 重点和难点 |
1.4.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室内设计的空间觉醒 |
2.1 室内设计的诞生与演化 |
2.1.1 早期室内装饰行业的非专业化倾向 |
2.1.2 现代室内设计的演化特征 |
2.1.3 方法与体系的思辩 |
2.2 空间观念的多元辨析 |
2.2.1 空间概念的刍议 |
2.2.2 哲学与科学领域的空间概念 |
2.2.3 艺术领域的空间概念 |
2.2.4 建筑领域的空间概念 |
2.3 整体观思想的导入 |
2.3.1 整体观与系统论 |
2.3.2 系统论下的两种建筑整体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从空间概念出发的室内设计路径 |
3.1 空间的抽象性与可操作性的矛盾 |
3.1.1 空间作为实体 |
3.1.2 空间作为虚体: |
3.1.3 空间概念与室内设计的距离 |
3.2 从三个图式看建筑空间的抽象性 |
3.2.1 多米诺体系的形式抽象 |
3.2.2 空间构成图式的物质抽象 |
3.2.3 九宫格问题的视角抽象 |
3.3 立体主义绘画的启示 |
3.3.1 观察角度 |
3.3.2 具象感知 |
3.4 视角转换:自内而外的观察角度 |
3.4.1 从上帝视角回到蠕虫视角 |
3.4.2 从一点透视走向多点透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材质工艺出发的室内设计路径 |
4.1 工匠性与抽象性的矛盾 |
4.1.1 材质工艺作为技术内容 |
4.1.2 材质工艺作为形式内容 |
4.1.3 工匠性与抽象性的矛盾 |
4.2 从三类界面看材质工艺的局限性 |
4.2.1 结构理性的局限性 |
4.2.2 饰面技术的分裂性 |
4.2.3 材质消隐的非物质性 |
4.3 装配部件法的启示 |
4.3.1 要素的区分与抽象 |
4.3.2 要素的组织与操作 |
4.4 要素转换:从材质工艺走向空间操作 |
4.4.1 从功能要素走向抽象要素 |
4.4.2 从界面设计走向界面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从内部设施出发的室内设计路径 |
5.1 日常性与整体性的矛盾 |
5.1.1 内部设施作为生活日常 |
5.1.2 内部设施作为系统部件 |
5.1.3 日常性与整体性的矛盾 |
5.2 从内部设施看建筑日常的复杂性 |
5.2.1 卫生设备的技术复杂性 |
5.2.2 日用家具的形式多样性 |
5.3 透明性的启示 |
5.3.1 透明的区分 |
5.3.2 透明的延伸 |
5.4 图底转换:从局部问题走向整体思维 |
5.4.1 从形体构图走向空间构图 |
5.4.2 从局部空间走向整体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正反思辨 |
二、设计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四、展望反思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
(9)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设计基础教育的变革 ——以三次“高校图案教学座谈会议”为基点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三次“高校图案教学座谈会议”的研究现状 |
2、关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设计教育的研究现状 |
(1)关于设计教育史的梳理及研究 |
(2)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研究 |
(三)研究路径 |
二、八九十年代设计艺术教育变革的因素 |
(一)八九十年代设计教育的发展背景 |
1、经济环境 |
2、教育环境 |
(二)八九十年代设计教育变革的催化剂——构成教学的引进 |
1、构成作为造型规律——中国的构成 |
2、构成作为基础造型——日本的构成 |
3、构成作为造型的一种方式——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构成 |
三、三次高校图案教学座谈会议的思想交锋 |
(一)理清概念、重视图案——第一次高校图案教学座谈会议 |
(二)深挖教学方法、构建图案理论——第二次高校图案教学座谈会议 |
(三)重申图案和构成地位,反思图案教学——第三次高校图案教学座谈会议 |
四、百舸争流——各代表院校设计基础教育课程变革的试验 |
(一)秉承革新观——以广州美术学院与中央美术学院为例 |
1、突破传统、敢为人先——广州美术学院 |
2、别具一格、艺术为重——中央美术学院 |
(二)秉持融合观——以浙江美术学院为例 |
1、以写生-变化为基础的图案教学时期 |
2、图案与构成融合时期 |
(三)坚守传统写生-变化的图案教学方法、创建中国特色的图案学 |
1、坚守传统,创建中国特色的图案学——南京艺术学院 |
2、坚守传统写生-变化的图案教学方式——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浙江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装潢美术、染织美术与陶瓷美术专业的设计基础课程变化整理 |
附录二: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浙江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基础课部分授课内容 |
附录三:采访记录 |
采访一:冯罗铮老师采访记录 |
采访二:陈淞贤老师采访记录 |
采访三:宋浩霖老师采访记录 |
采访四:宋建明老师采访记录 |
采访五:孙恒俊老师采访记录 |
采访六:孙晴义老师采访记录 |
采访七:王敏老师采访记录 |
采访八:王善珏老师采访记录 |
采访九:王雪青老师采访记录 |
采访十:吴德隆老师采访记录 |
采访十一:谭平老师采访记录 |
致谢 |
(10)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结构与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背景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地理视觉表征 |
二、地理视觉素养 |
三、认知模型 |
四、测评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研究进展 |
二、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架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框架 |
第一章 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形成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中学地理视觉表征的丰富意蕴 |
一、表征的符号学解读 |
二、视觉表征的分析框架 |
三、中学地理视觉表征的符号学结构 |
第二节 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形成的学习过程 |
一、认知心理学视域下的视觉认知过程 |
二、地理科学视域下的视觉认知过程 |
三、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形成的学习过程模型 |
第二章 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的结构框架及其教学应用 |
第一节 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的提炼 |
一、基于学习过程的地理视觉素养提炼 |
二、基于扎根理论研究的地理视觉素养补充 |
第二节 中学地理视觉素养的结构澄清 |
一、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的内涵、特征和构成 |
二、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的学习进阶 |
三、基于专家咨询法的地理视觉素养结构修订 |
第三节 地理视觉素养结构框架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
一、地理视觉素养结构框架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体现和应用 |
二、地理视觉素养结构框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体现和应用 |
第三章 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的测验工具开发与检验 |
第一节 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测验编制的理论基础 |
一、Rasch模型的概念与基本原理 |
二、Rasch模型的基本假设及要求 |
三、基于Rasch模型的测量过程 |
第二节 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测验工具的开发 |
一、测验工具的开发程序 |
二、测验工具项目的设计 |
三、测评工具的质量分析与优化 |
第四章 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的测评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工具 |
二、研究被试 |
三、数据分析 |
第二节 工具质量分析 |
一、评分者信度 |
二、总体统计 |
三、单维性 |
四、项目-被试对应 |
五、项目拟合和误差 |
六、项目评分等级结构 |
第三节 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测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一、不同层次学校学生测试成绩比较分析 |
二、不同性别学生测试成绩比较分析 |
三、不同年级学生测试成绩比较分析 |
四、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测验结果讨论 |
五、基于一致性的地理视觉素养培育体系探讨 |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一、理论方面的结论 |
二、实证方面的结论 |
第二节 关于研究的讨论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基于认知视角的地理视觉素养结构框架”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二: 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测评试卷(初选) |
附录三: 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测评试卷(试测) |
附录四: 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测评试(正式)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四、从具象到抽象的过渡——艺术设计专业色彩训练教学心得(论文参考文献)
- [1]设计素描与设计色彩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创新初探[J]. 孙立. 中国文艺家, 2021(07)
- [2]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中国现代漆画研究[D]. 郭立忠.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2)
- [5]康定斯基艺术理论在中国当代语境下平面设计的价值研究[D]. 黄筱茹.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2)
- [6]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7]创新实验与特质构建 ——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基础课程研究[D]. 夏翔.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8]基于空间整体性的室内设计方法研究[D]. 谢冠一.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设计基础教育的变革 ——以三次“高校图案教学座谈会议”为基点的考察[D]. 庞梦宇.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10]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结构与测评研究[D]. 侯德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