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析计算机文化探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余建芳[1](2020)在《线上“金课”建设——以《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作为高校所有大一学生的必修课,涉及内容多而且广泛,仅仅依靠现有的教学方式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线上"金课"的建设符合当下教学的迫切需要,加大在线"金课"建设力度,全面高效地开展在线"金课"建设,将是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关键举措。
魏威,赵伟[2](2019)在《微课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文中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计算机、手机的普及,引发高职教学方式的改革。微课教学是近些年新出现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具有真实、直观、典型、重点突出的特点,能加强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理解和消化。将微课引入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是本研究的重点。
李翠梅[3](2018)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慕课教学模式探讨》文中认为《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内蒙古财经大学的一门公共必修基础课,学校对于该课程的建设一直是不断地推进,精益求精。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比较成熟,但也是有利亦有弊。本文尝试对新近流行的慕课元素引入教学后形成的混合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冉祥金,张伟红,王玉[4](2018)在《地质类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文中研究指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针对该课程存在的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状,提出针对地质类专业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的教学思路以专业知识作为教学案例。实践证明,新的教改思路能够充分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基本技能的兴趣,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谭小康[5](2017)在《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作用和地位核心思路》文中研究表明在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如何对于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进行更好的推进,明确其重要的作用和地位,这是我们必须要思考和探索的一方面问题。本文就结合高职院校的具体教学情况,分析和探讨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相关问题。
蒋兴红[6](2016)在《关于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革的探索》文中研究说明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学过后通常出现理论知识不通,实践技能又不到位的现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各行各业与计算机的联系日趋紧密。高职学生在专业学习、实习及就业中要求具备较高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因此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如何通过各种有效途径结合学院特色,形成高职计算机课程的自身特色,从而进一步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效果。
杨青[7](2016)在《基于MOOCs的高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求,而基于MOOCs的高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弥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翻转课堂是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来实现教学结构的翻转,最终达到个性化教学。同时MOOC平台拥有优质课程资源,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知识传递与分享,为不同学科及对象的教与学创造了大量的机会。可见,构建基于MOOCs的高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必要性和必需性。全文共分六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首先从MOOC风暴和翻转课堂两方面的趋势阐明本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梳理国内外翻转课堂与MOOC研究现状,明确本研究的研究目标及意义。第二部分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本章节是对研究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梳理分析及界定,详细介绍了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为本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深入了解与分析当前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成因进行思辨性分析,以准确确立本研究的现实依据。第四部分进一步分析MOOCs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功能进行深度挖掘,以便为研究奠定技术基础。同时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再挖掘,为构建模式提供技术基础,从而初步建构一个基于MOOCs的高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第五部分是对该模式开展行动研究,通过三轮研究对模式进行修改完善,最后将其应用于实践并分析效果。通过对比对照组与实验组得出,基于MOOCs的高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课程成绩。最后一部分总结概括论文成果、研究不足等方面,并对后续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余丽娜,彭涛[8](2015)在《关于计算机文化基础“以证代考”考试改革的思考——以江西青年职业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国内部分高职院校实行了计算机文化基础"以证代考",本文就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当前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分析了推行"以证代考"考试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乜大伟[9](2014)在《多元文化视域下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发展》文中研究指明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必修课,应注重多元化的发展,在多元文化视域下有效解决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课的弊端,促进计算机文化基础课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发展。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课要本着多元文化教育的原则进一步增强师生互动,最终使其从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转化为积极主动学习研究的过程。
杨淑珍,薛振清[10](2014)在《基于职业岗位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以职业岗位作为切入点,从培养应用型人才角度出发,?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多样化的教学改革思路并进行了剖析。
二、解析计算机文化探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解析计算机文化探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线上“金课”建设——以《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现状 |
1. 教师团队编写适用学生教材 |
2. 存在问题 |
三、关于线上“金课” |
1. 线上“金课”的由来 |
2. 线上“金课”应用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意义 |
四、线上“金课”建设思考 |
1. 教师转变观念 |
2. 进行学习内容的整合,做到所有资源网上共享 |
3. 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线上学习平台 |
4. 教学团队不断完善学习资源与考试资源 |
5. 预期效果 |
五、总结 |
(2)微课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微课教学 |
二、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 |
(一) 授课现状 |
(二) 微课设计 |
1.内容设计 |
2.注意事项 |
三、结语 |
(3)《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慕课教学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内蒙古财经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的课程定位 |
二、《计算机文化基础》传统教学模式的反思 |
三、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加入慕课元素的尝试 |
四、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结合慕课的混合教学模式探讨 |
(一) 需进一步加强MOOC教学平台与资源建设 |
(二) 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同于传统教学 |
(三) 教师的角色定位要准确 |
(四) 多管齐下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
1. 案例的选取要贴近生活, 体现实用性 |
2. 教师要进行线上监督, 线下检测 |
3. 结合传统的考核方式 |
(五) 班容量不能太大, 需得小班授课 |
五、结语 |
(4)地质类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地质类专业特点 |
3 针对地质类专业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
4 教学改革效果 |
5 结语 |
(5)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作用和地位核心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作用和地位分析 |
3、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思路 |
(6)关于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革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与专业、就业相结合,准确定位% |
2 打破传统模式,构建以项目为中心,理论实践一体的教学体系% |
3 改革与完善考核与评价体系,提高学生重视程度% |
4 改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5 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
(7)基于MOOCs的高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翻转课堂研究现状 |
1.2.2 MOOCs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模式的定义 |
2.1.2 教学模式 |
2.1.3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
2.1.4 MOOCs概述 |
2.2 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 |
2.2.1 掌握学习理论 |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2.3 学习金字塔理论 |
2.2.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5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3章 高职院校现行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
3.1 调研情况说明 |
3.1.1 调研目标 |
3.1.2 调研对象 |
3.1.3 调研工具 |
3.1.4 调研程序 |
3.2 调研结果统计与分析 |
3.2.1 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现状调查 |
3.2.2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 |
3.3 本章总结 |
第4章 基于MOOCS的高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
4.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
4.1.1 翻转课堂的特征 |
4.1.2 翻转课堂的设计原则 |
4.1.3 翻转课堂的操作流程 |
4.2 对MOOCS功能的分析 |
4.2.1 MOOC的类型 |
4.2.2 MOOCs主流平台介绍 |
4.3 MOOCS的特点 |
4.3.1 碎片化的课程组织形式 |
4.3.2 灵活多样的交流形式 |
4.3.3 全面及时的评价和反馈 |
4.4 基于MOOCS的高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
4.4.1 模式的构建 |
4.4.2 模式的实施流程 |
4.5 本章总结 |
第5章 基于MOOCS的高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 |
5.1 行动研究概要 |
5.1.1 总体目标 |
5.1.2 初步设想 |
5.2 行动方案设计 |
5.2.1 行动研究总体方案设计 |
5.2.2 行动研究具体方案设计 |
5.3 行动研究实施 |
5.3.1 准备阶段 |
5.3.2 第一轮行动研究 |
5.3.3 第二轮行动研究 |
5.3.4 第三轮行动研究 |
5.4 行动研究结论 |
5.4.1 主要观察结论 |
5.4.2 效果定量分析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的不足 |
6.3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8)关于计算机文化基础“以证代考”考试改革的思考——以江西青年职业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目前的考核模式 |
二、计算机文化基础目前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 |
三、推行“以证代考”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
四、推行“以证代考”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
五、对实行“以证代考”考试模式改革的几点建议 |
(9)多元文化视域下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多元文化教育的时代内涵 |
多元文化视域下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课存在的问题 |
1.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水平层级分化 |
2.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授课形式存在弊端 |
3.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课课程体系单调 |
4.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课评估系统不够灵活 |
多元文化教育视域下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实践 |
1.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多元化发展 |
2.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发展 |
3.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发展 |
(10)基于职业岗位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现状 |
2 教学改革的思路 |
2.1 改变教学理念, 明确教学目的和重点 |
2.2 融合多种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 |
2.3 改革考核评价方式 |
2.4 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库 |
四、解析计算机文化探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线上“金课”建设——以《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为例[J]. 余建芳. 办公自动化, 2020(20)
- [2]微课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J]. 魏威,赵伟.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1)
- [3]《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慕课教学模式探讨[J]. 李翠梅.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8(06)
- [4]地质类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冉祥金,张伟红,王玉.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14)
- [5]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作用和地位核心思路[J]. 谭小康. 商业故事, 2017(11)
- [6]关于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革的探索[J]. 蒋兴红. 内江科技, 2016(07)
- [7]基于MOOCs的高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D]. 杨青. 西南大学, 2016(02)
- [8]关于计算机文化基础“以证代考”考试改革的思考——以江西青年职业学院为例[J]. 余丽娜,彭涛.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5(06)
- [9]多元文化视域下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发展[J]. 乜大伟.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09)
- [10]基于职业岗位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研究[J]. 杨淑珍,薛振清. 科技视界,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