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北京出口住房市场分析与预测

2000年北京出口住房市场分析与预测

一、2000年北京外销住宅市场分析与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张恩骏[1](2009)在《中国内地住宅地产的海外营销策略 ——基于顾客价值的研究》文中提出房地产是一个具有高度综合性和关联性的行业,不仅在改善人居环境和完善城市功能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方面也发挥着主导作用。我国的住宅地产行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房地产业中投资比重最大、海外关注度最高、竞争也最为激烈的一个分支领域。2008年,住宅市场内需不足的问题充分暴露,新盘销售不畅,存量房积压严重。在市场平淡又缺乏政策性利好的情况下,企业必须依靠自身的努力吸引顾客。海外顾客大都具备消费中高档住宅的能力,借助国际市场突围不仅能够有效的缓解国内客户流失的影响,有条件的企业还能以此为契机发展自己的跨国经营策略。基于顾客价值理论的海外顾客价值模型为中国内地住宅地产的海外营销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本文首先从中国内地住宅地产的海外顾客价值概念入手,对海外营销理论、不动产论理论和顾客价值理论作了系统的阐述;然后转入中国内地住宅地产的外销历史研究,探讨了公众、社会和国家对海外顾客置业决策的影响,并对海外顾客投资内地住宅地产的历史性规律作了分析;之后,作者又回顾了内地住宅地产的营销发展历程,将各时期主要营销思想流派的观点与顾客价值理论进行对比,指出它们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接着,本文以在沪外籍人士作为海外顾客来华置业的典型样本,对其基本状况和置业规律进行了整理,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中国内地住宅地产的海外顾客价值模型;随后,在海外顾客价值模型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海外营销的新挑战;针对这些挑战提出了具体的海外营销策略,基本解决了海外营销的定位问题,并对海外营销策略的运用提出了若干建议。中国内地住宅地产的海外顾客价值模型是本文最主要的研究成果,研究显示:原生价值和次生价值共同构成了中国内地住宅地产的海外顾客价值。原生价值包括了区位优势、住宅品质、综合服务和品牌价值,其形态相对固定,估值相对客观,由开发商传递给顾客;次生价值源自海外顾客获得物业后的货币性收益和非货币性收益,不同的顾客具有不同的次生价值诉求,短期投资(深红色)、短期持有(浅红色)、长期投资(浅绿色)、长期持有(深绿色)是四种最基本的顾客次生价值诉求,开发商应当以其中的一类顾客为主攻目标,将自身的价值主张与顾客的次生价值通过营销完成对接,并且在对接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减少价值传递损耗。

李智[2](2010)在《房地产泡沫:效应、测度及预警》文中提出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随着人口向城市的聚集,许多城市都曾出现过不同程度的房地产价格上涨,房价上涨是否一定会形成泡沫,从而威胁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影响公共福利?房地产的泡沫的理论界定和效应分析是理论问题;房地产泡沫的测度和预警是针对现实提出的实证问题。研究房地产泡沫在当前中国经济环境中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房地产泡沫是指由房地产投机所引起的房地产价格脱离了市场基础持续上涨而形成的虚拟部分。该定义有两层含义,一个是指资产价格脱离了市场基础,并保持持续上涨的过程和状态;第二个是市场房价高于由市场基础所决定的合理部分,便可以称为泡沫。房地产的建筑部分属劳动产品范畴,其价格是由利润、成本和税金决定,建筑物的价格一般相对比较稳定,也容易辨别。而通常所说的房地产泡沫,实际上是土地的价格泡沫,或者说是地价泡沫。因为土地是稀缺的资源,再生性较差,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土地是没有价值的,土地的价格由地租决定,即地租的资本化。房地产由房产和地产组成,两者在物理形态上不可分离,因此,土地价格虚高是形成房地产泡沫的根源,土地的稀缺性决定了房地产的可投机性。在对房地产泡沫以上基本认识基础之上,本文借鉴实验经济学方法的研究范式作为房地产泡沫研究的基本视角;运用空间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探索房地产估价模型,研究模型解和房地产的泡沫度量,以求出理性预期下的均衡解;并讨论了房地产泡沫的传导机制和空间效应。房地产价格的形成和泡沫的演化是土地市场、商品房交易市场中各参与主体之间相互博弈的结果。从房地产泡沫的定义中不难看出,过度投机是导致房地产泡沫产生的最直接原因;另外,消费者的预期、金融支持、政策导向和政府行为、外资进入等因素则间接促进了泡沫的形成。房地产泡沫可能在同一城市的不同板块间传导,也可能在不同城市间传导。在城市之间的传导是区别于城市内部传导的:房地产泡沫在板块间传导是基于理性预期和域内人口迁移;城市之间的传导是基于金融的协同发展效应和学习效应。通过测度房地产泡沫可以判断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程度,并对出台宏观调控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对各种测度房地产泡沫的方法作了概述,并进行了实证分析,从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角度度量泡沫的存在性,根据详尽的第一手资料,把一个城市的居民收入分为七个阶层,相应地,房地产供给类型也被分为七个等级,通过对应关系分别考察每个阶层的购房机会指数,累加后得出一个城市总体的购房机会均等指数,根据指数大小,判断房地产价格合理性及可能存在的泡沫大小。房地产泡沫的预警防范和治理,要从房地产市场周期波动规律角度进行模型方法的设计,进而判断房地产市场是过热、适中、还是偏冷,或者给出不同的警戒级别。房地产泡沫的膨胀可能给社会带来破坏作用:使社会生产力受到严重损害;金融体系受到严重破坏;甚至使得国民经济进入衰退状态。因此,研究房地产泡沫的社会效应对于制定有效措施以应对泡沫发生时可能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从而保证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目标以及研究框架如下:研究目标集中在资产泡沫理论以及房地产泡沫理论的分析,并且应用相应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在中国的城市发展过程中是否存在房地产泡沫,以及中国城市发展中影响房地产价格的相关因素。由于泡沫问题的研究与资产定价理论密切相关,因此,在本文研究中,房地产市场主要界定为城市住宅产品市场,而对住宅产品市场的分析并未区分住宅的耐用消费品特性以及将住宅作为投资品的市场。本文的结构为:第一部分,提出研究的背景以及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在历史回顾的基础上,对房地产泡沫进行概念界定,并综述了目前的研究进展;第三部分,分析了房地产泡沫的成因;第四部分,解释房地产泡沫的测度指标,并分析江苏省特别是南京市的城市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第五部分,在城市规划的视角下分析了房地产泡沫的空间传导机制;第六部分,探讨了房地产泡沫的效应,包括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第七部分,从体制和政府行为角度分析房地产泡沫的产生;第八部分,介绍了房地产泡沫的预警机制;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列出了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马霄阳[3](2007)在《我国房地产业市场细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发展,目前我国房地产业已经进入买方市场阶段,房地产市场的消费需求日益分化,消费多样性和个性化日趋明显。上世纪90年代笼统模糊的市场概念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为了适应竞争,房地产企业在房地产产品营销方面必须有新的视角,跳出市场竞争的同质化和价格战陷阱,明确自己的目标市场和品牌定位,实行STP即目标市场营销,才能在目标市场上树立本企业产品独特的品牌形象和竞争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而市场细分则是实现这一营销战略的关键步骤。本文基于产业经济学的企业行为理论和市场营销学的市场细分理论着重研究房地产行业的细分问题,为实行我国房地产产品的目标市场营销战略提供基础。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分析阐述了我国房地产业市场细分的目的和意义2.系统地分析了影响房地产业消费的人口、经济、地理、心理、文化、行为等因素,并得出基于这些因素的差异所导致的家庭住房和生产营业用房选择上的不同。3.运用市场细分理论和细分方法,深入分析了住宅市场和生产营业用房市场并得到相应的细分结果。4.归纳总结了现阶段我国房地产业市场细分现状、不足与展望,并指出了我国现阶段具有发展潜力的细分子市场。

曾滨[4](2007)在《北京市住宅市场供需及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的发育程度和运行状况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息息相关。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住宅需求不断增加,住房制度货币化改革之后,住宅房地产市场成为城市居民满足住宅需求的主要媒介,市场呈现供需两旺的趋势,但由于土地供给的限制和市场不规范行为的存在,区域性住宅市场过热的趋向显现,市场供需结构不合理的矛盾突出。特别是特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成为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关注的焦点、社会大众讨论的热点。本文以北京市住宅需求和住宅供给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梳理概念,明确界定住宅市场供求的关系,通过调查分析准确把握北京市住宅市场供求的真实状况;其次,通过分析市场总量和供需结构上存在的失衡现象,溯及影响因素,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研究表明,北京市住宅市场供需现状不仅存在供需总量失衡,还普遍存在供给结构结构失衡。总量失衡的原因在于要素约束、时间约束、二手房交易障碍,导致有效供给不足,投资需求、改善需求、拆迁需求导致总体需求高涨:结构失衡的原因既来自于政府引导缺位,也来自于房地产行业的不规范行为和行业自律的缺失,对消费者有效需求的误判也导致了供需结构的不匹配。针对导致总量失衡、结构失衡的成因,研究提出,一方面从优化土地供给、简化行政程序、清除二手房交易障碍、抑制投资需求、合理释放拆迁需求、正确引导住宅消费入手,实现总量平衡:另一方面,加强市场行为规范,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促进住宅供给结构合理化,引导住宅市场理性发展。这样才能把国家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政策落到实处。本研究虽然是对北京市住宅供给与需求的分析,调查取得的数据和分析方法等还有待完善,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局限性,但对类似的大城市仍有借鉴意义。

顾建发[5](2007)在《上海房地产周期波动分析》文中提出房地产,亦称为不动产。是指土地、建筑物及固着在土地、建筑物上不可分离的部分及其附带的各种权益。经济的发展往往伴随着大量建筑物的兴起,房地产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能对经济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房地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部门,不但能创造较高的增加值,而且能创造巨大的就业机会。房地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巨额投资是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的行业达到50多个。因此,房地产业往往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举足轻重,起到支柱产业的作用。房地产是构成社会财富的重要内容,为整个社会经济、社会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和基本的构成要素,它的发展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力量。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稳定、长远的影响。目前,房地产业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支柱产业,占GDP的比重在10%以上。据统计,美国的不动产价值约占国民总财富的四分之三,其中土地占23.2%,建筑物占50%。英国房地产价值约占国民总财富的73.2%。目前,房地产业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支柱产业,占GDP的比重在10%以上。例如,美国房地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1987至2000年都维持在11%12%之间。几个经济发达的州,房地产增加值占GDP比重更是高达14%15%;2000年,美国加州的房地产增加值高达2090亿美元,占当地生产总值比重为15.5%;纽约州2000年房地产增加值达到1110亿美元,占当地生产总值比重为13.9%。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日本为10%,中国台湾地区为11%,中国香港特区为19%,韩国为8%。从我国情况来看,房地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城市和地区,房地产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上海,房地产业从2000年启动以来,房地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步上升,2004年达到了8.4%;2005年尽管受到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影响,这一比重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8%以上的水平。全社会建筑面积已超过6亿平方米,如以每平方米5000元计,总价值达3万亿元以上。由此可见,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总规模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房地产业由于受到内生和外在的影响,形成一定的周期波动,所引发的一些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上海房地产当前主要面临以下问题:房地产业发展与资源条件不足的矛盾;住房供给结构与消费需求结构局部失衡的矛盾;住房价格波动严重影响住房消费扩大的矛盾;住房资源的不公平现象加剧的矛盾;住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的矛盾。因此,正确把握上海房地产周期波动规律,充分发挥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减小房地产周期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本文以宏观经济中周期波动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经济周期与房地产周期相互关系、中外房地产周期波动比较、上海房地产周期波动分析的系统研究,提出了减小上海房地产周期波动的路径。本文共分六章,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第二章是本文的基础理论部分。通过问题提出以及对经济周期、房地产周期相关理论进行综述和分析,为房地产周期波动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第四、第五章是本文的重点。第三章通过比较研究揭示了国外房地产是市场作用于房地产周期,中国房地产是政策作用于房地产周期,中国区域房地产是市场和政策双重作用于房地产周期的判断。第四章运用实证分析,通过翔实的数据资料,客观反映了上海房地产周期波动。在完全计划体制下的房地产周期波动是很微弱的,在计划为主、市场为辅下的房地产周期波动有一定的反映,在市场为主、计划为辅下的房地产周期波动反映比较明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房地产周期波动则表现为非常敏感。第五章运用数学模型方法,对上海房地产周期波动进行分析,同时对未来周期波动进行预测。第六章提出了缓解上海房地产周期波动的路径。通过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绩效分析和国外经验,认为提高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绩效就是要尽快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认为通过积极调整住房结构和稳定房地产投资规模,使房地产市场管理进一步完善,从而实现房地产业与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刘立军[6](2006)在《北京城市住宅市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系统思想为指导,通过分析影响北京住宅市场的各类要素,而找出各类要素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动态关系,并将主要的要素进行定量分析,进而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再利用计算机仿真模拟得出政策决策者关心的趋势性结论。在某个指定的时间区间内,这些结论的指导除了会使住宅产业发展以更明确的方向性外,同时也是对政策的一种重要的支持。

李明[7](2006)在《经济适用房价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96年7月,中央做出把住宅建设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消费热点的决策,对住宅市场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引导下,商品房市场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9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的提出形成了新时期我国住宅建设的政策框架,这一政策框架提出了新的住房供应体系——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住房供应体系。然而,经过多年的积累,商品住房市场沉淀下来不少问题,在所有这些对房地产业与住宅市场问题的讨论中,人们把焦点集中在近年来大中城市房价的持续上涨以及我国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住宅市场显露出来的问题向人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号:在1998年提出的住房分类供应体系政策框架下,我国的住宅市场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其发展局面已经远远偏离了当时提出的供应体系。换句话说,经济适用房并未成为市场上供应的主要产品,而商品住宅却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与此同时,改革走到今天出现了如下现实背景: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城市化高速发展以及全面协调利益关系构建和谐社会。这些现实背景与上述住宅市场呈现出来的问题从正反两方面要求我们对我国住宅市场在1998年至今走过的路进行回顾与反思。本文运用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框架,对住宅市场的子市场——经济适用房市场的价格机制进行研究,分析经济适用房价格形成的决定力量,探讨影响经济适用房需求与供给的主要因素,寻找经济适用房市场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文共分为九章。第1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指明论文的

常玉生[8](2005)在《顺驰集团案例与分析》文中提出在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我们不断看到房地产公司成功和失败公司的例子。大家都在做同样的事情:拿地,规划,设计、融资,开发,销售,物业服务等。在同样的宏观条件下,用同样的人力资源,同样的策略,生产甚至雷同的产品,却有着天壤之别的结果,有人笑傲江湖,有人销声匿迹,问题的关键是什么?顺驰集团是一家立足于天津并积极开展全国扩张的房地产企业集团,其核心业务包括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和二手房交易,2004年完成销售额95亿元,开发楼盘超过30个,一举进入中国房地产开发规模前三名。从1994年成立到2004年仅仅十年过程中,顺驰集团由一个房地产代理销售公司成为以集团总部、北京集团、华北集团(天津、河北、山东、山西)、中南(湖北、湖南、河南、安徽、陕西、江西)集团、华东集团(上海、江苏、浙江)为框架的大型企业集团。在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顺驰集团的商业模式、经营手段、用人政策、战略制定和执行都引起了业内广泛的争论。全文分案例主体和案例分析两部分。上篇案例部分作者希望从尽可能客观的角度对顺驰集团进行全方位的描述。先后介绍了顺驰集团的历史,开发状况,在天津发展和全国的扩张,核心业务以及聚焦战略的管理体系等。并引出了关于顺驰集团发展的争议和思考。在本文的下篇是案例分析部分,作者通过运用管理科学理论,对顺驰集团的战略制定和执行,民营企业做强做大的途径,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房地产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会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顺驰集团的发展得失做了归纳和总结。并就顺驰集团这样快速发展的房地产企业如何做强做大给出了建议。

王阿芹[9](2005)在《《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评论》中文版商业计划书》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核心论点是: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清华大学出版社三方合作出版《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的中文版,这将是可行的和有望取得很大成功的一次合作。围绕上述论点,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了论述:1.行业分析。中国的期刊行业正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尤其在财经管理期刊市场。通过分析哈佛《商业评论》及《北大商业评论》两个具有可比性的成功案例,得到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2.市场分析。通过市场细分、目标读者分析以及杂志定位,并对《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评论》中文版的目标读者进行市场调查,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差异化的市场战略将会推动杂志的销售。3.运营分析。在编辑方面,有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雄厚的资源支持,杂志的内容及权威性将不容置疑。清华大学出版社现有的成熟分销网络可以帮助杂志进行全国销售。4.财务分析。预计最大投资需求是288,500美元,2007年可实现盈利,32个月后便可全部收回投资。因此,此次合作将是一个三赢的合作,不仅会增强三方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而且也会给三方带来经济上的收益。

张应运[10](2005)在《北京城市化进程中郊区住宅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郊区化是指人口、就业岗位和服务业在大城市由内向外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城市郊区住宅是城市化的必然产物。在总结中西方住宅郊区化过程与理论之后,本文首先分析了北京市人口城市化进入郊区化阶段的时空变化过程,然后分析了北京市郊区住宅随着城市的发展、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历程,总结了建国五十多年来的郊区住宅开发状况。最后通过研究影响未来郊区住宅发展的促进因素和限制因素,得出未来郊区住宅发展的空间格局,并对未来郊区住宅的功能和需求进行定位确定了其价格水平和产品特征,最后对未来郊区住宅在“宜居城市”中的发展和四大郊区市场预测其发展趋势。 本文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总结了郊区住宅发展的城市化背景研究和国内外住宅郊区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并作了相关比较,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城市化与郊区住宅研究的视角,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第二部分首先是通过对北京市人口城市化的总体进程、分地域、分区县以及外来人口的时空分布等全方位进行分析,总结出了北京市自80年代以来人口郊区化的时空变化的规律。 第三部分对北京市郊区住宅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包括其随着城市空间演化而产生、发展到高速发展;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住宅投资的时空变化过程;再利用建国后50年郊区住宅开发的数据分析了其空间发展状况,最后对郊区住宅的近年来发展态势作了相关分析。 第四部分则是在得出郊区住宅的发展现状之后,从影响其未来发展的因素分析,得出未来郊区住宅发展的空间格局;并通过对未来郊区住宅的功能和需求进行定位,确定了其未来的价格水平和产品特征,最后预测未来的郊区住宅在“宜居城市”中的发展和四大郊区市场的发展趋势。

二、2000年北京外销住宅市场分析与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北京外销住宅市场分析与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内地住宅地产的海外营销策略 ——基于顾客价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以及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 跨国营销理论
        2.2.1 营销组合理论:4P、4C及其他
        2.2.2 市场全球化理论:莱维特和科特勒
        2.2.3 社会心理学理论:霍夫斯泰德和阿奈特
    2.3 不动产理论
        2.3.1 区位理论
        2.3.2 住宅估价方法
    2.4 顾客价值理论
        2.4.1 顾客价值的概念
        2.4.2 顾客价值模型研究
    2.5 文献综述分析
3 中国内地住宅地产的外销历史与营销发展历程
    3.1 中国内地住宅地产的外销历史
        3.1.1 缘起:从海洋贸易到中国风
        3.1.2 缘聚:从"扶清灭洋"到华洋杂处
        3.1.3 缘散:从收回租界到没收住宅
        3.1.4 缘续:从土地使用权拍卖到外销房
    3.2 中国内地住宅地产的营销发展历程
        3.2.1 第一阶段:从老总"批发"到点子高手
        3.2.2 第二阶段:从概念营销到区位制胜
        3.2.3 第三阶段:从"泛地产"到品牌战略
        3.2.4 第四阶段:从降价打折到"价值地产"
4 中国内地住宅地产的海外顾客价值模型
    4.1 中国内地住宅地产海外营销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4.1.1 必要性分析
        4.1.2 可行性
    4.2 海外顾客内地置业需求的典型样本分析:在沪外籍人口
    4.3 中国内地住宅地产的海外顾客价值模型
        4.3.1 原生价值与客户价值核心
        4.3.2 次生价值与中国内地住宅地产的海外颐客价值模型
        4.3.3 四种主导动机与次生价值四象限
        4.3.4 次生价值四象限的转换规律
5 中国内地住宅地产的海外营销新挑战
    5.1 挑战之一:如何应对海外顾客分散的次生价值诉求
    5.2 挑战之二:如何避免海外营销中的原生价值"缩水"
    5.3 挑战之三:如何缩小价值认知差距并减少价值传递损耗
6 中国内地住宅地产的海外营销策略与建议
    6.1 基于中国内地住宅地产海外顾客价值模型的海外营销策略
        6.1.1 围绕原生价值核心的三种营销策略
        6.1.2 围绕次生价值区域的三种营销策略
    6.2 对中国内地住宅地产海外营销的定位
    6.3 对中国内地住宅地产海外营销的建议
7 研究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7.1 本文的研究结论
    7.2 本文的局限性以及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2)房地产泡沫:效应、测度及预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内容
        1.2.3 本文的技术路线
第2章 房地产泡沫的历史回顾、概念界定和研究进展
    2.1 房地产泡沫现象的历史回顾
        2.1.1 日本的房地产泡沫
        2.1.2 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房地产泡沫
        2.1.3 中国区域性房地产泡沫现象
        2.1.4 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现状
    2.2 房地产泡沫概念的界定
        2.2.1 对泡沫的基本认识
        2.2.2 房地产泡沫的定义
    2.3 房地产泡沫研究综述
        2.3.1 国外研究综述
        2.3.2 国内研究综述
第3章 房地产泡沫成因分析
    3.1 房地产泡沫成因概述
    3.2 资产虚拟性:地价攀升与房地产泡沫形成
        3.2.1 地租、地价理论与房地产泡沫
        3.2.2 土地制度缺陷与房地产泡沫
    3.3 过度投机:预期与房地产泡沫形成
        3.3.1 投机心理和羊群行为:房地产泡沫的传导和膨胀
        3.3.2 对投机心理和羊群行为的一般认识
        3.3.3 羊群行为与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和传导
    3.4 金融市场失控与房地产泡沫膨胀
        3.4.1 银行信贷过度,助长房地产泡沫形成
        3.4.2 汇率冲击与房地产泡沫膨胀
        3.4.3 金融业低估风险引发房地产泡沫
    3.5 权力寻租与房地产泡沫
        3.5.1 土地出让环节
        3.5.2 审批规划环节
        3.5.3 土地用途环节
    3.6 外资涌入与房地产泡沫
        3.6.1 外资进入房地产市场的形式
        3.6.2 跨境资本“豪赌”中国房地产市场
        3.6.3 政府监管游资不利,可能助推房地产泡沫
第4章 房地产泡沫的测度
    4.1 关于房地产泡沫测度的文献综述
        4.1.1 国外文献综述
        4.1.2 国内文献综述
    4.2 房地产泡沫测度方法概述
        4.2.1 统计法(间接检验)
        4.2.2 指标法(间接检验)
        4.2.3 理论价格法(直接检验)
    4.3 房地产泡沫测度方法的选取标准
        4.3.1 对统计检验法的评价与适用性分析
        4.3.2 对指标指示法的评价与适用性分析
        4.3.3 对理论价格法的评价与适用性分析
    4.4 基于住房负担能力的房地产泡沫理论及实证检验
        4.4.1 房价收入比存在的缺陷
        4.4.2 基于居民住宅负担能力的合理房价测度
        4.4.3 对江苏省房价结构合理性的评价
        4.4.4 已有住房情况下居民购房负担能力分析
    4.5 基于DEA模型的房地产泡沫理论及实证检验
        4.5.1 DEA理论基础
        4.5.2 指标选取与过程计算
        4.5.3 基于DEA模型的江苏省房地产泡沫实证分析
第5章 城市规划与房地产泡沫的空间传导
    5.1 外部冲击下的房地产价格波动与传导
        5.1.1 外部冲击与房地产价格初始波动与传导
        5.1.2 日本房地产泡沫的外部冲击与传导
    5.2 城市规划与房地产泡沫:板块间传导
        5.2.1 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基本内涵
        5.2.2 城市规划对房地产泡沫的作用机制
        5.2.3 房地产开发对城市规划的反馈机制
        5.2.4 案例:南京河西板块房地产泡沫传导
    5.3 城市规划与房地产泡沫:城市间传导
        5.3.1 城市规划调控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机理分析
        5.3.2 城市规划与房地产价格波动:空间维度的寡头分析框架
        5.3.3 案例:上海房地产泡沫向周边城市传导
第6章 房地产泡沫的效应分析
    6.1 房地产泡沫经济效应分析
        6.1.1 房地产泡沫经济效应一般概述
        6.1.2 宏观视角的房地产泡沫经济效应分析
        6.1.3 房地产泡沫对泡沫经济的诱发作用
    6.2 房地产泡沫的社会效应
        6.2.1 房地产泡沫产生的社会影响
        6.2.2 房地产泡沫与社会制约因素
        6.2.3 房地产泡沫造成的新的社会问题
第7章 体制、政府行为与房地产泡沫
    7.1 政府调控房价:在困境中徘徊
        7.1.1 地方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中的行为特征
        7.1.2 地方政府调控房价的行为分析
    7.2 政府间的博弈与房地产泡沫:理论假说
        7.2.1 地方政府间的博弈
        7.2.2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
    7.3 制度变迁与房地产泡沫:实证分析
        7.3.1 房地产市场化改革及其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7.3.2 政策选择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第8章 房地产泡沫预警
    8.1 房地产泡沫预警:房地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
    8.2 房地产泡沫预警的指标体系
        8.2.1 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周期的指标体系
        8.2.2 房地产泡沫的预警指标分析
        8.2.3 房地产泡沫预警基准
    8.3 基于指标体系法的房地产泡沫预警系统
        8.3.1 房地产泡沫预警系统设计
        8.3.2 案例:南京仙林板块风险预警
第9章 结论、创新点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本文主要结论
        9.1.1 基于居民住房负担能力的指标更能反映房价合理性
        9.1.2 中国房地产泡沫受政策因素影响较大
        9.1.3 房地产泡沫受开发商竞争策略的影响
        9.1.4 房地产市场的腐败影响调控效率
    9.2 可能的创新点
    9.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9.3.1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构建中国的住房保障机制
        9.3.2 完善土地储备制度、规范土地批租转让市场
        9.3.3 规范金融秩序、完善房地产信贷市场
参考文献
致谢

(3)我国房地产业市场细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1 现阶段我国房地产业存在的问题
        1.1.2 现阶段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环境
    1.2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1.2.1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1.2.2 房地产业市场细分的意义
    1.3 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
        1.3.1 国外理论研究综述
        1.3.2 国内理论研究综述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我国房地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1 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历程
    2.2 我国房地产业现状
        2.2.1 当前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2.2.2 当前我国房地产业市场供给现状分析
        2.2.3 当前我国房地产业市场需求现状分析
    2.3 我国房地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第三章 市场细分理论和细分方法
    3.1 市场细分的基本理论
    3.2 房地产市场细分方法
        3.2.1 市场细分要求
        3.2.2 市场细分常用的细分因素
第四章 我国房地产业细分子市场分析
    4.1 住宅市场
        4.1.1 根据收入差异细分
        4.1.2 根据年龄差异细分
        4.1.3 根据生活方式和个性需求差异细分
    4.2 生产营业用房市场
        4.2.1 写字楼市场
        4.2.2 商铺市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课题研究结论
    5.2 我国房地产市场细分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前景展望
        5.2.1 我国房地产市场细分研究存在的不足
        5.2.2 我国房地产细分市场发展前景展望
    5.3 结语
参考文献

(4)北京市住宅市场供需及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基本概念研究
    1.1 住宅与房地产
        1.1.1 房地产
        1.1.2 住宅的概念,功能,基本特征
    1.2 房地产市场与住宅市场
        1.2.1 房地产市场
        1.2.2 住宅市场
        1.2.2.1 住宅市场的概念
        1.2.2.2 住宅市场的分类
        1.2.2.3 住宅市场的特征
        1.2.3 住宅市场的功能
    1.3 住宅供需理论研究
        1.3.1 住宅需求理论
        1.3.1.1 住宅需求的定义
        1.3.1.2 住宅需求的作用
        1.3.1.3 住宅需求的影响因素
        1.3.1.4 住宅有效需求和潜在需求
        1.3.2 住宅供给理论
        1.3.2.1 住宅供给的定义
        1.3.2.2 住宅供给的影响因素
        1.3.3 住宅市场供需关系理论
        1.3.3.1 住宅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均衡态
        1.3.3.2 住宅市场供给与需求的非均衡态
2 北京市住宅市场供需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2.1 北京市住宅市场供给现状分析
        2.1.1 住宅投资总额
        2.1.2 住宅供给指标分析
        2.1.3 住宅供给总量测算
        2.1.3.1 增量供给总量测算
        2.1.3.2 存量供给总量测算
        2.1.4 供给结构现状分析
        2.1.4.1 供给住宅类型分析
        2.1.4.2 供给区域分析
        2.1.4.3 供给面积套数分析
    2.2 北京市住宅需求现状分析
        2.2.1 住宅销售面积分析
        2.2.2 住宅需求总量测算
        2.2.2.1 新增人口的居住需求
        2.2.2.2 城镇化需求
        2.2.2.3 拆迁需求
        2.2.2.4 改善需求
        2.2.2.5 自然折旧需求
        2.2.2.6 投资需求
        2.2.3 需求结构现状分析
        2.2.3.1 住宅类型需求结构
        2.2.3.2 住宅面积需求结构
        2.2.3.3 选择住宅所在区域
    2.3 商品住宅空置分析
    2.4 北京市住宅市场供需关系的基本判定
        2.4.1 总量失衡
        2.4.2 结构失衡
3 北京市住宅市场供需失衡的成因分析
    3.1 导致总量失衡的主要因素分析
        3.1.1 供给角度分析
        3.1.1.1 土地-要素约束
        3.1.1.2 行政程序复杂-时间约束
        3.1.1.3 二手房交易障碍
        3.1.2 需求角度分析
        3.1.2.1 存在大量的投资需求
        3.1.2.2 改善需求
        3.1.2.3 拆迁需求
    3.2 导致结构失衡的主要因素分析
        3.2.1 供给角度分析
        3.2.1.1 各类型住宅投资总额
        3.2.1.2 开发商对高额利润的追求
        3.2.1.3 经济适用房供应存在的问题
        3.2.2 需求角度分析
        3.2.2.1 房价收入比
        3.2.2.2 购房所交纳的税费繁多
        3.2.2.3 消费者对购房区位的偏好加剧了住宅供需的结构性失衡
4 解决北京市住宅市场供需失衡的建议
    4.1 解决总量失衡的建议
        4.1.1 优化土地供给
        4.1.1.1 合理控制用地规模,加大住宅建设土地供给
        4.1.1.2 彻底明确土地拍卖政策,进一步改革完善土地出让方式
        4.1.1.3 严厉打击囤积土地现象,合理处置闲置用地
        4.1.2 简化行政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4.1.3 清除二手房交易障碍
        4.1.3.1 从根本上明晰和理顺住宅产权关系
        4.1.3.2 调整税收制度,促进存量房上市
        4.1.3.3 整顿中介机构,促进存量房上市
        4.1.4 抑制商品住宅市场的投机行为
        4.1.4.1 对住房交易加强税收征管
        4.1.4.2 规范开发商的预售行为
        4.1.4.3 尽快开征房产税和土地闲置税
        4.1.5 正确引导住宅消费
        4.1.6 合理释放拆迁需求
    4.2 改善住宅供给结构
        4.2.1 发挥政府政策导向作用,促进住宅供给结构合理化
        4.2.2 调整税收以促进住宅供给结构合理
        4.2.2.1 开征高档住宅、公寓、别墅消费税,抑制高端需求
        4.2.2.2 正税清费,减少普通住宅购房者的负担
        4.2.2.3 土地增值税的调整
        4.2.3 进一步完善经济适用房
        4.2.4 妥善处理空置商品住宅
5 结语
    5.1 研究的基本结论
    5.2 需要进一步研究并应说明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1 统计方法及结果
附录2 华富家苑计算详例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5)上海房地产周期波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文献相关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经济周期与房地产周期
    第一节 经济周期理论
        一、定义
        二、理论概述
        三、运行原理
    第二节 房地产周期
        一、房地产周期的定义和内涵
        二、房地产周期波动的运行机理
        三、影响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内生因素
        四、影响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外部条件
    第三节 经济周期与房地产周期相互关系
        一、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
        二、中国经济周期与房地产周期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外房地产周期发展与比较
    第一节 美日等发达国家房地产周期
        一、美国房地产周期波动
        二、日本房地产周期波动
    第二节 香港、台湾等地区房地产周期
        一、香港房地产周期波动
        二、台湾房地产周期波动
    第三节 中国、北京、深圳等地房地产周期
        一、中国房地产周期波动
        二、北京房地产周期波动
        三、深圳房地产周期波动
    第四节 中外房地产周期波动比较
        一、国外房地产是市场作用于房地产周期波动
        二、中国房地产是政策作用于房地产周期波动
        三、中国区域房地产是市场和政策双重作用于房地产周期波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海房地产周期波动实证分析
    第一节 完全计划体制下的周期波动分析
        一、房地产的供给增长有限
        二、房地产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
    第二节 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周期波动分析
        一、房地产供应开始出现市场配置
        二、房地产需求开始转向,市场得到部分满足
    第三节 房地产第一轮繁荣期分析
        一、供给不足转为供给过量
        二、供求关系失衡下的空置房屋过量
    第四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调整期分析
        一、一级土地市场供应加速
        二、房地产投资得到控制
        三、二级市场上市速度过于集中
        四、三级市场心有余力不足
    第五节 房地产新一轮繁荣期分析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止跌回升
        二、一级市场趋于活跃
        三、二级市场稳步增长
        四、三级市场继续高速增长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海房地产周期波动的模型分析
    第一节 上海房地产周期的识别:频谱分析
        一、原理
        二、计算软件和方法
        三、采用Welch 法识别的房地产价格周期
    第二节 上海房地产价格的移动平均线预测
        一、原理
        二、不同周期的移动平均线分析
        三、结论
    第三节 OBV 价量关系分析
        一、原理
        二、上海房地产OBV 年度分析
        三、上海房地产OBV 月度分析
        四、结论
    第四节 上海市“十一五”(2006~2010)商品房消费量预测
        一、上海市“十一五”(2006~2010)商品住房消费量预测
        二、上海市“十一五”(2006~2010)办公楼消费量预测
        三、上海市“十一五”(2006~2010)商品营业用房消费量预测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缓解上海房地产周期波动的路径
    第一节 宏观调控对房地产周期的影响
        一、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政策回顾
        二、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绩效分析
        三、提高房地产宏观调控绩效的对策措施
    第二节 运用反周期策略
        一、房地产周期波动与反周期对策
        二、控制动拆迁的规模和速度
        三、提高房地产业集中度
    第三节 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市场管理
        一、积极调整住房结构
        二、稳定房地产投资规模
        三、完善房地产价格调控
        四、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制度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6)北京城市住宅市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选题的社会与经济背景
    1.3 研究内容
        1.3.1 评价需求
        1.3.2 界定系统环境
        1.3.3 相关参量因果关系分析
        1.3.4 构造系统动力学模型
        1.3.5 计算机模拟
        1.3.6 模拟结果分析
        1.3.7 决策建议
    1.4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北京城市住宅市场概况
        2.1.1 北京的基本情况
        2.1.2 北京住宅产业的发展历程
        2.1.3 北京城市住宅市场的构成
    2.2 国外城市住宅市场发展概述
        2.2.1 历史上的自由买卖、自由租赁和住宅市场
        2.2.2 国家干预型的住宅市场
    2.3 系统动力学简介
        2.3.1 系统动力学的发展简史
        2.3.2 系统动力学的研究对象
        2.3.3 系统动力学的特征和应用
3 北京城市住宅市场系统动力学模型
    3.1 模型建立原理
    3.2 构造模型
        3.2.1 系统界定
        3.2.2 系统分析
        3.3.3 构造模型
        3.3.4 模型环境
    3.3 系统变量和参数
        3.3.1 模块和变量
        3.3.2 参数估算
        3.3.3 简单模型的假设条件
    3.4 模型描述
        3.4.1 数学方法
        3.4.2 参数测算和敏感性分析
        3.4.3 率量方程
        3.4.4 变量方程
        3.4.5 数据
    3.5 模型的检验
    3.6 小结
        3.6.1 因果关系分析
        3.6.2 系统中的反馈环
4 模型模拟结果分析及决策建议
    4.1 模型模拟运行
        4.1.1 模型运行
        4.1.2 模拟结果的分析
    4.2 决策建议
        4.2.1 土地利用的建议
        4.2.2 对于住宅市场的建议
5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模型变量定义
附录二 程序
附录三 模拟结果

(7)经济适用房价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动机
        1.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2 经济适用房及其价格的概念及特征
        1.1.3 研究经济适用房价格的意义
    1.2 本文的研究框架、方法及力图做出的创新
        1.2.1 研究框架
        1.2.2 研究方法
        1.2.3 力图做出的创新
    1.3 本文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1.3.1 总体思路
        1.3.2 内容概要
2 经济适用房价格理论溯源
    2.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价格理论
        2.1.1 价值理论
        2.1.2 生产价格理论
        2.1.3 地租(价)理论
        2.1.4 收入分配理论
    2.2 西方经济学价格理论
        2.2.1 供求均衡论
        2.2.2 福利经济学理论
        2.2.3 市场失灵与政府管制理论:效率与公平
    2.3 关于经济适用房与其价格研究的最新进展
        2.3.1 国外的最新进展
        2.3.2 国内的最新进展
        2.3.3 国外与国内的比较
    2.4 小结
3 全国经济适用房价格现状及问题
    3.1 全国经济适用房价格的整体运行状况分析
        3.1.1 全国经济适用房与其价格的一般性描述
        3.1.2 数据分析
    3.2 全国经济适用房开发状况分析
        3.2.1 全国经济适用房开发投资状况分析
        3.2.2 全国经济适用房竣工状况分析
        3.2.3 全国经济适用房新开工状况分析
    3.3 全国经济适用房交易状况分析
        3.3.1 全国经济适用房销售总量分析
        3.3.2 全国经济适用房销售面积占住宅的比重分析
        3.3.3 全国经济适用房销售面积增长率分析
    3.4 全国经济适用房市场评价及问题
        3.4.1 评价指标体系
        3.4.2 全国经济适用房市场综合评价
        3.4.3 全国经济适用房市场的主要问题
    3.5 小结
4 区域经济适用房价格现状及问题
    4.1 区域经济适用房价格的运行状况分析
        4.1.1 区域经济适用房价格的一般性描述
        4.1.2 数据分析
    4.2 区域经济适用房开发状况分析
        4.2.1 区域经济适用房开发投资状况分析
        4.2.2 区域经济适用房竣工状况分析
        4.2.3 区域经济适用房新开工状况分析
    4.3 区域经济适用房交易状况分析
        4.3.1 区域经济适用房销售总量分析
        4.3.2 区域经济适用房销售面积增长率分析
    4.4 区域经济适用房市场评价及问题
        4.4.1 区域经济适用房市场综合评价
        4.4.2 区域经济适用房市场的主要问题
    4.5 对第3、4章的小结
5 经济适用房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5.1 与经济适用房价格相关的一些概念
        5.1.1 效率与公平
        5.1.2 中低收入者
        5.1.3 房价收入比
    5.2 经济适用房价格形成的理论分析
        5.2.1 经济适用房价格形成的黑箱
        5.2.2 形成经济适用房价格的福利经济学理论
        5.2.3 形成经济适用房价格的基本理论模型及分析框架
    5.3 经济适用房的价格构成分析
        5.3.1 经济适用房价格的基本构成
        5.3.2 经济适用房价格的合理性分析
    5.4 小结
6 经济适用房需求研究
    6.1 经济适用房需求者收入水平与购房能力
        6.1.1 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6.1.2 中低收入者购房能力
    6.2 经济适用房需求及其与价格形成的关系
        6.2.1 经济适用房需求
        6.2.2 经济适用房需求弹性
    6.3 经济适用房需求影响因素
        6.3.1 经济适用房的土地需求
        6.3.2 经济适用房需求的影响因素
        6.3.3 需求失控:对经济适用房需求的进一步分析
    6.4 小结
7 经济适用房供给研究
    7.1 经济适用房供给者研究
        7.1.1 开发商与政府
        7.1.2 开发商与经济适用房供给
    7.2 经济适用房供给及其与价格形成的关系
        7.2.1 经济适用房供给
        7.2.2 经济适用房供给弹性
    7.3 经济适用房供给影响因素
        7.3.1 经济适用房的土地供给
        7.3.2 经济适用房供给的影响因素
        7.3.3 供给失控:对经济适用房供给的进一步分析
    7.4 对第5、6、7章的小结
8 经济适用房价格模型设计
    8.1 模型设计思想及指标选取
        8.1.1 设计思想
        8.1.2 指标选取与使用资料的说明
    8.2 经济适用房价格模型构建
        8.2.1 住宅系统价格理论模型
        8.2.2 经济适用房价格模型结构
        8.2.3 经济适用房价格模型各子结构及运算方程
    8.3 经济适用房价格模型运行与评价
        8.3.1 模型调整
        8.3.2 模型估计
    8.4 经济适用房价格模型走势预测
        8.4.1 变量平均发展速度预测
        8.4.2 经济适用房供求量、供求缺口与价格预测
    8.5 小结
9 经济适用房价格调控政策建议
    9.1 经济适用房现状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剖析
        9.1.1 住房政策演进概述
        9.1.2 经济适用房市场的主要问题
    9.2 经济适用房价格调控政策建议
        9.2.1 土地政策设计
        9.2.2 供给政策设计
        9.2.3 人口政策设计
        9.2.4 金融政策设计
        9.2.5 税收政策设计
    9.3 小结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8)顺驰集团案例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1 篇 顺驰集团案例与分析
上篇:顺驰集团案例主体
    引言
    1.1 房地产销售代理出身的顺驰集团
    
1.1.1 从监狱走出来的顺驰集团老板-孙宏斌
    
1.1.2 房地产销售代理和中介
    1.2 顺驰在天津的发展
    
1.2.1 天津的房地产市场概况
    
1.2.2 中国房地产行业概况
    
1.2.3 顺驰的房地产开发
    
1.2.4 从顺驰集团到顺驰中国
    
1.2.5 顺驰的公司治理结构
    
1.2.6 顺驰的商业模式和风险
    
1.2.7 顺驰的房地产开发流程
    1.3 顺驰的异地化发展和全国扩张
    
1.3.1 顺驰的异地发展肇端
    
1.3.2 顺驰在全国的快速扩张
    1.4 聚焦战略、强调执行的顺驰
    
1.4.1 顺驰的战略、愿景、文化、价值观
    
1.4.2 把战略翻译成可操作语言
    
1.4.3 把战略翻译成考核指标体系
    
1.4.4 顺驰的人力资源及沟通体系
    
1.4.5 顺驰集团的激励机制
    
1.4.6 学习型组织
    1.5 关于顺驰的争议
    
1.5.1 房地产开发的速度和规则
    
1.5.2 潜规则挑战者
    
1.5.3 顺驰的资金链
    
1.5.4 对变化和困难的独特理解
    1.6 思考题
下篇:顺驰公司案例分析
    1.7 从顺驰看战略制定和执行的重要性
    
1.7.1 战略执行
    
1.7.2 战略执行能力比战略制定更重要
    1.8 从顺驰看房地产企业成功的要素
    
1.8.1 战略选择
    
1.8.2 聚焦战略的管理体系和战略执行力
    
1.8.3 领导人和管理团队
    
1.8.4 激励和沟通机制
    
1.8.5 市场导向
    1.9 从顺驰看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10 从顺驰看房地产企业的战略思考
    1.11 从顺驰看房地产市场的机会和风险
    1.12 从顺驰看房地产企业如何做强做大
    附录1:《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
    附录2:顺驰的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战略思考 第2篇 北京市房地产市场(商品住宅)价格分析及预测
2.1 北京市房地产市场(商品住宅)分析
    2.1.1 市场概况
    2.1.2 消费市场分析
    2.1.3 政策情况
2.2 价格现状分析
    2.2.1 地产价格的组成
    2.2.2 影响价格的因素
    2.2.3 定价方法及策略
    2.2.4 价格现状
2.3 未来五年北京房地产市场发展预测
    2.3.1 北京2008 奥运会对房市的拉动作用
    2.3.2 消费者收入及消费取向分析
    2.3.3 房地产商开发地段及户型的分析
    2.3.4 房地产政策之分析
    2.3.5 开发商竞争策略及营销策划技术之发展
2.4 未来五年北京房地产价格走向预测
    2.4.1 1998-2003 年的房地产价格的变化
    2.4.2 今后五年的房价变动
2.5 结语:微观经济学原理在分析中的应用 第3 篇 SAMSUNG MOBILE PHONE MARKETING STRATEGY ANALYSIS
3.1 COMPANY BACKGROUND (SAMSUNG ELECTRONICS)
3.2 MARKET SITUATION
    3.2.1 Customer Analysis
    3.2.2 Competitor Analysis
    3.2.3 Company and Competitors Assessment
3.3 MARKETING STRATEGY OF SAMSUNG
    3.3.1 Positioning
    3.3.2 4P Strategy
    3.3.4 Promotion
3.4 RECOMMENDATION 第4篇 中国建筑行业上市公司(五家)财务分析报告
4.1 公司治理结构分析
    4.1.1 上海建工
    4.1.2 隧道股份
    4.1.3 北京城建
    4.1.4 路桥建设
    4.1.5 浙江广厦
    4.1.6 各公司股价变动对股东的回报
4.2 公司基本财务状况分析
4.3 风险分析
    4.3.1 浙江广厦(600052)
    4.3.2 上海建工(600170)
    4.3.3 路桥建设(600263)
    4.3.4 北京城建(600266)
    4.3.5 隧道股份(600820)
    4.3.6 综合分析
    4.3.7 非杠杆的β因子分析
4.4 投资回报分析
    4.4.1 浙江广厦
    4.4.2 上海建工
    4.4.3 路桥建设
    4.4.4 北京城建
    4.4.5 隧道股份
    4.4.6 EVA 分析
4.5 资本结构分析
    4.5.1 融资方式分析
    4.5.2 当前债务成本情况
    4.5.3 最佳资本结构分析
4.6 股利政策分析
4.7 股票价格分析(市盈率估价法)
4.8 成长性分析
    4.8.1 上海建工(600170)
    4.8.2 隧道股份(600820)
    4.8.3 浙江广厦(600052)
    4.8.4 路桥建设(600263)
    4.8.5 北京城建(600266)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评论》中文版商业计划书(论文提纲范文)

第1篇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评论》中文版商业计划书
    1.1 执行摘要
    1.2 背景
        1.2.1 合作方介绍
        1.2.2 目标
        1.2.3 使命
        1.2.4 关键成功要素
    1.3 市场调查与分析
        1.3.1 行业分析
        1.3.2 市场容量
        1.3.3 销售增长率
        1.3.4 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及市场定位
        1.3.5 目标读者市场调查
        1.3.6 成功案例----- 哈佛《商业评论》
        1.3.7 成功案例----- 《北大商业评论》
        1.3.8 竞争
    1.4 市场营销计划
        1.4.1 营销战略
        1.4.2 产品
        1.4.3 定价
        1.4.4 销售促进
        1.4.5 渠道
    1.5 运营
        1.5.1 组织结构图
        1.5.2 关键管理人员及编辑委员会
        1.5.3 设立新办事处
    1.6 财务分析
        1.6.1 收入预测
        1.6.2 成本预测
        1.6.3 投资预测
    附录A:预测收益表
    附录B:预测资产负债表
    附录C:预测现金流量表
    附录D:调查问卷(高级管理人员及清华MBA 学生)
第2 篇 北京市房地产市场(商品住宅)价格分析及预测
    2.1 北京市房地产市场(商品住宅)分析
        2.1.1 市场概况
        2.1.2 消费市场分析
        2.1.3 政策情况
    2.2 价格现状分析
        2.2.1 地产价格的组成
        2.2.2 影响价格的因素
        2.2.3 定价方法及策略
        2.2.4 价格现状
    2.3 未来五年北京房地产市场发展预测
        2.3.1 北京2008 奥运会对房市的拉动作用
        2.3.2 消费者收入及消费取向分析
        2.3.3 房地产商开发地段及户型的分析
        2.3.4 房地产政策之分析
        2.3.5 开发商竞争策略及营销策划技术之发展
    2.4 未来五年北京房地产价格走向预测
        2.4.1 1998-2003 年的房地产价格的变化
        2.4.2 今后五年的房价变动
    2.5 结语:微观经济学原理在分析中的应用
第3 篇 美菱电器2000 年营销纪实
    3.1 引言
    3.2 电冰箱市场分析
        3.2.1 宏观环境分析
        3.2.2 冰箱行业发展历程和产业特征
        3.2.3 家用电冰箱市场现状
    3.3 美菱的优劣势分析
        3.3.1 美菱的背景
        3.3.2 美菱的主要竞争对手
        3.3.3 美菱营销工作自身的优劣势分析
    3.4 美菱2000 年市场营销工作实战
        3.4.1 组织结构调整、人员任免和任务分配
        3.4.2 新春第一仗
        3.4.3 美菱换新颜
        3.4.4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3.4.5 网点扫盲与渠道优化
        3.4.6 美菱纳米材料冰箱闪亮登场
    3.5 结束语
第4 篇 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4.1 概况
    4.2 公司治理结构分析
    4.3 各公司基本财务状况分析
    4.4 风险分析
    4.5 投资回报分析
        4.5.1 投资策略分析
        4.5.2 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ROE)、资产收益率(ROA)分析
        4.5.3 各公司EVA(经济增加值)
        4.5.4 对未来投资的预测
    4.6 资本结构分析
    4.7 股利政策分析
    4.8 股票价格分析
        4.8.1 类比估价法
        4.8.2 市盈率估价法
        4.8.3 自由现金流折现法
        4.8.4 股权价值计算
    4.9 成长方式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北京城市化进程中郊区住宅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城市化进程中郊区住宅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概述
    1.1 城市化背景研究
        1.1.1 城市化发展阶段
        1.1.2 城市空间演化过程
    1.2 国外住宅郊区化理论
        1.2.1 国外发达国家住宅郊区化发展规律分析
        1.2.2 国外住宅郊区化的经验和教训
    1.3 中国的住宅郊区化研究
        1.3.1 我国典型大城市的住宅郊区化现象
        1.3.2 中国大城市住宅郊区化内在机制分析
        1.3.3 中外住宅郊区化研究的对比与借鉴
    1.4 郊区的界定
    1.5 城市化与郊区住宅关系的研究视角与思路
        1.5.1 研究视角概括
        1.5.2 研究思路
        1.5.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北京市人口城市化的时空演变过程
    2.1 城市化发展阶段及特征
        2.1.1 城市化发展阶段
        2.1.2 城市化发展特征
        2.1.3 城市化水平预测
    2.2 三大地域人口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
        2.2.1 人口数量空间变化
        2.2.2 人口增长的空间分异
        2.2.3 人口密度的变化
    2.3 分区县人口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分析
        2.3.1 人口的分布变化
        2.3.2 人口数量的变化类型
        2.3.3 人口年均增长率的变化
        2.3.4 人口密度的分布及其变化
    2.4 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分析
        2.4.1 市域外来人口总量的变化
        2.4.2 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
第三章 北京市郊区住宅发展现状分析
    3.1 郊区住宅随城市发展而发展,受城市规划的制约
        3.1.1 建国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郊区住宅的初步发展
        3.1.2 20世纪80年代,“分散集团式”的布局使郊区住宅加速发展
        3.1.3 近10年来郊区住宅的高速发展
    3.2 北京市经济高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也使得住宅建设投资增加
        3.2.1 北京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人们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3.2.2 房地产投资总量与比重逐年递增,住宅投资比重近10年来有所下降
    3.3 北京市建国五十年房屋开发多样化,住宅占大部分比重
        3.3.1 1949~1998年北京市房屋开发多样化发展,住宅比重下降
        3.3.2 1949~1998年新建住宅竣工面积近郊区占据了绝大部分比重
    3.4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郊区住宅开发比例在上升,区域化明显
        3.4.1 住宅郊区化发展,郊区住宅开发比例比较明显
        3.4.2 北京市郊区住宅分布格局发生变化,区域特征较为清晰
第四章 北京市郊区住宅发展趋势研究
    4.1 未来影响郊区住宅发展的因素分析
        4.1.1 促进因素
        4.1.2 限制因素
    4.2 未来郊区住宅发展的空间格局
        4.2.1 开发热点区域发生变化
        4.2.2 物业开发类型受区域限制影响变小,内城和新城商务物业商机无限
        4.2.3 新规划对京津冀三角房地产产生影响未来京津冀沿线有望形成城市走廊
        4.2.4 未来北京周边新城出现“族群”居住状态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分区”而居
        4.2.5 新规划下的“多中心”区域的发展分析
    4.3 未来郊区住宅的一些规划设计
        4.3.1 郊区住宅的功能和定位
        4.3.2 郊区住宅的规划布局原则
        4.3.3 需求人群
        4.3.4 价格水平
        4.3.5 产品特征
        4.3.6 宜居城市
        4.3.7 北京四大郊区住宅市场竞争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存在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四、2000年北京外销住宅市场分析与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内地住宅地产的海外营销策略 ——基于顾客价值的研究[D]. 张恩骏. 复旦大学, 2009(02)
  • [2]房地产泡沫:效应、测度及预警[D]. 李智. 南京大学, 2010(04)
  • [3]我国房地产业市场细分问题研究[D]. 马霄阳. 合肥工业大学, 2007(05)
  • [4]北京市住宅市场供需及发展研究[D]. 曾滨.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3)
  • [5]上海房地产周期波动分析[D]. 顾建发.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7(04)
  • [6]北京城市住宅市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D]. 刘立军. 北京林业大学, 2006(01)
  • [7]经济适用房价格研究[D]. 李明. 四川大学, 2006(03)
  • [8]顺驰集团案例与分析[D]. 常玉生. 清华大学, 2005(11)
  • [9]《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评论》中文版商业计划书[D]. 王阿芹. 清华大学, 2005(10)
  • [10]北京城市化进程中郊区住宅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D]. 张应运. 首都师范大学, 2005(04)

标签:;  ;  ;  ;  ;  

2000年北京出口住房市场分析与预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