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傅兰妮:教育改变世界(论文文献综述)
周蕊[1](2017)在《文化传承视角下的城中村更新策略研究 ——以浔美村为例》文中认为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城市化的进程速度非常快,城中村问题暴露,而文化危机也就此衍生,一方面是不可避免的社会建设的必经过程,一方面是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传承情怀,如何在二者中取得平衡,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在城市发展的大环境下尽可能的保留和保护城中村的文化传统并将其流传下来,即建设城市文化类公园的可能性。即可顺应时代发展,改善城市环境,增加城市通透性,又可最大化的将城中村的文化传统保留传承。本文以解决城市扩张和文化传承在城中村更新中的冲突为目标,以人居环境科学、系统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念、文脉传承理论、场所精神论、批判的地域主义为主要理论来研究本课题,以文献分析、实地考察、深层访谈、分析研究为基本方法,得出位于转化为城市公园的可行性策略,并以泉州市城中村浔美村为例进行可行性研究,文章分为三部分进行分析研究:基础研究:在这一部分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首先指出不可避免的城中村更新过程中文化传承的必要性,其次对泉州市现有城中村案例进行分析,最后总结了现有的相关理论,得出文化传承有三个影响因素,分别为自然环境形态要素、人文环境形态要素、人工环境形态要素。策略研究:顺应基础研究中提出的三个影响要素,本文先后从自然、人文、人工三个方面研究案例浔美村的现状,并提出文化传承的更新策略,然后细化各策略,在自然环境传承方面强调维护当地地形气候和生态生物,在人文环境传承方面强调尊重历史文脉和风土人情,在人工环境传承方面强调保护历史文化建筑与遗迹。策略应用:基于上述分析,总结案例泉州市浔美村的现状和历史,将策略运动到案例中,经过分析和研究,最终得出泉州市浔美村历史文化公园的设计方案,来印证上述策略。
陈庆合[2](2016)在《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具体内涵和时代要求》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发展的内在动力,城市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前台",在国家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核心作用。我们的社会正在向现代化时代快速迈进,城市作为社会的细胞,必须顺应时代要求进入现代化。
陈憧[3](2016)在《中国有色金属供求平衡分析及其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属生产国和消费国,但主要的有色金属消费产品在我国境内的资源分布较为贫乏,无法满足这十几年中国有色金属产业的超常发展,因此我国有色金属原材料供给依赖于海外的状况愈发严重。2003-2014年,中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增长了2.77倍;而消费量的增幅远超过产量。期间,伦敦金属期货交易所的期铜价格增长了282%、期铝价格增长了33%、期锌价格增长了157%、期铅价格增长了308%。有色金属价格不仅仅是急速上涨,而且价格波动也极其剧烈。2003-2014年间,LME期铜、期铝、期锌、期铅的最高价和最低价相差3.44倍、0.86倍、2.85倍、3.94倍。不断上涨的原材料价格给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和企业带来了极大的成本压力,也为今后中国有色金属产业的健康发展蒙上了阴影。对仍处于工业化发展时期的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依然需要有色金属产业的长期支持,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对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需求是长期和具有刚性的,因此研究中国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情况是关系到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战略性课题。本文吸收了地质学、成矿学、产业经济学、资源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为基本手段,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发展中遇到的资源约束问题、中国有色金属供需平衡问题做探讨,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1)从产业链出发,论证了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中上中下游产业的资源约束问题。(2)从工业体系出发,研究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关联研究。(3)从供求平衡体系出发,研究中国有色金属产业的进出口贸易情况。围绕这些问题,论文的研究工作和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中国有色金属产业资源约束的原因研究从产品工艺流程的视角看,在我国有色金属产业链条中,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在自然条件下,无论是生产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满足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需求。在采选业、冶炼业、压延加工业和制品业四个产业链条中,采选业的资本和技术投入落后于其他三个环节,在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中是滞后的。利用投入产出法分析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在工业体系中对其他产业有较强的关联作用,中国工业化推进时期,有色金属工业仍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生产是整个产业链条中最薄弱的,制约着有色金属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二、中国有色金属产业的产业价值链发展分析从经济学的视角,应用产业链理论,从供需链、价值链、企业链等角度对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及资源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得出制约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根本原因,中国有色金属产业链失衡、价值传递不合理等结论,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三、2015-2025年中国主要有色金属产品的供求格局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国际上三种公认的判断工业化阶段的方法,界定未来十年内中国所处的工业化时期。并假定未来中国的工业化发展是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结合不可再生资源的最优耗竭理论对未来中国有色金属消耗进行定性判断。在定性判断的基础上,利用ARIMA模型对中国未来有色金属产品的供求状况进行定量预测。四、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进而提高竞争力基于中国国内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做战略规划,在此基础上,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整合产业组织,降低冶炼业在产业链中的占比,提高产业集中度,减少无序竞争,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水平。企业和政府共同推动产学研结合,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形成多层次的产品结构覆盖市场。五、中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多元化全球资源配置利用进口来源集中度和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两个指标分析中国有色金属进口的依赖程度,建议中国实行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多元化的全球配置战略,以降低对个别国家或地区,个别产品的过度依赖,从而形成中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多元化国别结构和多元化产品结构的供应链。六、再生有色金属产业降低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对原矿的依赖中国有色金属产业的最大薄弱环节是上游资源供应能力无法满足国内需求,发展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不仅能够提高中国有色金属产业的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从根本上降低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对国外矿产资源进口的依赖,发展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是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朱杰堂[4](2014)在《新型城镇化: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文中提出一、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目前,世界正处于第三次城镇化的浪潮,城镇化的水平已超过50%。预计到2020年,全球城镇化率将达到55%[1]。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最近几年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到2009年年底,全国31个省区市共有设市城市655个,城镇化率达46.59%,城镇人口达到了62186万。预计到2020年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将达50%,2050年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将达75%[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2年的52.75%,城镇人口由1.72亿增加到6.91亿,每年有超过1000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规
冯占民[5](2012)在《城市群低碳发展的区域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人类社会转向后工业时代,全球气候问题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重要议题。自英国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以来,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应对能源危机和全球气候变暖的现实选择。然而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方式,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展低碳经济不仅需要树立全新的低碳理念,还需要创新低碳发展制度,调整产业结构,塑造低碳生活等。同时气候问题也是一种“公共地悲剧”,在气候所有权无法私有化的前提下,这种问题的解决只能通过区域合作共同治理。城市群作为区域空间发展的一种高级形态,是城市的一种空间集合体。它是我国参与全球分工和国际竞争的主要地域单元,也是我国区域之间开展竞争的主要单元。城市群的发展将深刻影响着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影响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发展低碳经济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城市群的发展提出了新挑战。作为区域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城市群因人口和产业集聚而成为了我国地域空间碳排放最多的地区。因此,控制城市群碳排放,推动城市群低碳发展已成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它不仅关系到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否成功,还关系到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成效。本文以城市群低碳发展为研究对象,从区域合作角度开展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群低碳发展的模式选择,指出在城市群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阶段的限制下,城市群低碳发展只能采取非均衡合作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城市群低碳发展的概念模型,主要包括三个模块:区域合作治理模块、区域合作路径模块和区域合作机制模块。其次,本文对低碳发展背景下城市群区域合作治理创新进行了研究,认为推动城市群低碳发展需要创新区域合作治理理念、创新区域合作治理制度、创新政府职能以及创新区域合作治理模式等。再次,本文研究了城市群低碳发展的区域合作框架,认为城市群不同发展时期,其低碳发展的碳平衡目标是不同的,首先从正碳失衡转向碳平衡,再实现负碳失衡。因此,城市群低碳发展的首要目标是通过区域合作实现区域碳平衡。为实现这个目标,本文还对区域合作主体及其合作行为进行了博弈分析。从政府、产业、技术、社会和碳汇等五个方面构建了区域合作网络,并分别构建了推动其合作的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和制约机制。最后,本文以武汉城市圈为样本丌展了实证分析,分析了武汉城市圈低碳发展的区域合作现状、取得的成效,提出了创新武汉城市圈低碳发展的区域合作机制的政策建议。
岳晓鹏[6](2011)在《基于生物区域观的国外生态村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指出鉴于城市的无限扩张,生态环境的恶化,资源的过度消耗以及社会隔离的加剧等诸多问题,生态村作为一种全新的解决方式,于20世纪60年代在欧美等国家应运而生。作为社会实验绿色生态位,它是基于整体性原则指导下在替代性社会空间内的一种生态、经济和社会全面综合可持续发展的全新生活模式。论文首先借助书籍资料、网络信息等广泛文献力量,对生态村的纵向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从历史角度廓清它的起源和演化历程,按照洲际差异,诠释了不同地区生态村的文化背景、物质形态和实践类型,并总结概括其基本特征,是为首次对国外生态村发展历史进行的详实的综述性研究。其次探寻了支撑生态村发展生态理论——生物区域观,并且从宏观角度在范式内涵、核心思想、属性特征等方面将二者进行对应关联性分析,并对其生态哲学进行定位,认为生态村蕴含的哲学理念归属于持有“一元论”和“整体论”的生态中心主义哲学范畴。在此基础上,总结和归纳了基于生物区域观方法论及实践途径之上的生态村设计方法、生态、经济和社会实践。最后,针对生态村在意识形态、建设体制方面与主体社会的相悖性及其自身乌托邦性,确定其“告别激进,走向改良”的转型基调,并从根植地方社会网络、调整自身建设体制以及发展多种可行模式三个方面提出改进发展策略,为生态村与主体社会相互兼容提供创新性思路,也为生态村可持续发展开创折中性发展道路。论文最后针对中国快速城市化以及经济高速发展、能源消耗过高等社会问题,探讨以生态村模式衍生的解决思路,以发人深省。
宫漫[7](2011)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人地资源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拥有极其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如何在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实现土地和人力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和合理配置,统筹协调好城市化过程中人地资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城市化引起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空间结构及经济、社会、生态属性等变化入手,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影响因素,针对目前我国土地粗放型的利用模式和外延型扩张方式,提出要改变土地利用低效现状,需完善城市土地的政府主导作用,发挥市场配置土地作用,营造良好的城市土地市场环境,完善城市土地产权制度,建立城市建设用地总量控制模型。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城市化速度滞后于土地资源城市化速度,统筹城乡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不完善,人力资源投资落后,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低,需要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不断改革和完善,通过城市化带动劳动力就业,使人力资本得到有效提升。本文提出,区域人地关系协调发展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城市化追求的目标。当前,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城乡人口转化与城乡建设用地转化不协调,城乡双重占地问题日趋严重,需要不断完善土地制度,深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和管理制度的改革,健全转移人口城镇保障体制,赋予双重人口自由选择权。由政府收取土地增值税,为双重人口所提供的城镇福利进行融资。同时,根据社会需要和自然资源利用趋势,通过土地人口承载力预测分析,预测土地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量,探索构建人口—土地—粮食之间的平衡关系。采用异速生长规律对城市人口与城市用地的关系开展研究,对地级以上城市人口与城市用地整体特征、不同规模及东中西部地区城市人口与用地等级特征进行了分析。为解决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土地征用产生的失地农民边缘化和贫困化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健全土地征用制度,加快城市发展,加强失地农民教育培训,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最后,本文结合河北省城市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人地矛盾比较突出,城镇用地扩展速度大于城市化发展速度,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与城乡居民点用地节约和集约利用程度不协调等现状和问题,提出要注重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发挥土地资源管理对河北省建设经济强省,促进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邱洁[8](2010)在《全球城市治理与临时性政府机构设置研究 ——基于上海卢湾区迎世博窗口指挥部的个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化的强大力量驱动城市直接参与国际竞争,承接日益增多的全球性事务和多边往来。需要根据城市发展目标,重新调整城市治理机制。在中国,政府机构作为城市治理最重要的权利和责任主体,实际享有和使用着大量主要的城市资源。为了应对全球化带来的种种变化,在创新城市治理机制、转变政府职能角色、整合非政府参与者等方面,政府成为了必然的主导者。政府逐渐认识到仅仅依靠政府机构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能做到城市的有效治理的,政府和非政府机构、公民力量三者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合作的关系。近年来,在上海,一些专为特定事件,诸如重大国际交流活动、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等,而设置的临时性政府机构不断出现。为特定事件专门设置临时性政府机构,总体协调活动筹备和运营,似乎逐渐成为一种政府承办重要国际交流活动或体育赛事的模式。这种临时性政府机构一方面已经意识到必须创新机构设置,在运转中整合、利用现有城市资源,与非政府机构实现合作和协调,促进市民公众的广泛参与,才能获得理想的实际收效,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但另一方面仍不能摆脱旧有城市治理机制,依然以政府主导为主,无法主动为非政府机构和市民公众让渡充分的参与空间,往往使三方的依存和合作流于形式。本文试从城市治理机制的角度出发,分析临时性政府机构设置的现状和问题,探索在全球化背景下,临时性政府机构设置在全球城市治理中的理想模式,为创新城市治理机制给出政策建议。
何江[9](2010)在《城市风险与治理研究 ——以中国为例》文中指出20世纪中后期世界进入信息化与全球化时代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越来越多的重大灾难事件。这些灾难与传统灾难不同,他们隐蔽性强、扩散性大、伤害力强,并且防不胜防地隐藏在现代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等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学家更是惊呼,人类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社会阶段:即“风险社会阶段”。他们指出,正是所谓代表“现代科学理性”的化工、电子、基因技术等科学技术,以及“使地球不适于居住的政策实施”,成为风险产生的源源动力;也正是通过无限制的现代化风险的生产,地球上的灾难不断加剧出现。正是基于对上述风险社会基本理念的认同,本文以风险社会理论为出发点,研究作为典型的人类社会——城市的整体风险性。本研究首先提出,城市是人类力量特别是科学技术对自然改变最剧烈、最集中的典型产物。随着世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也越来越多地承载着人类社会愈加复杂的功能。因此,城市具有天然的内在风险属性;然后,本研究将治理理论、城市治理理论、复杂系统理论、城市社会理论作为分析工具,对城市主要风险,尤其以我国的主要城市风险为例,进行了框架式展现与分析,以凸显城市的风险特征;最后,基于上述城市系统的整体风险特征,尝试提出了对城市进行“全面风险治理”的解决思路框架。
李明宇[10](2009)在《论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政府职能建设》文中认为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实质是城市空间的不断扩展、产业结构的转换升级、生产生活方式的逐步转变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发展更加和谐,就必需使城市发展更加合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政府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塑造城市功能的主体,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城市现象和问题中抓住症结,建设、管理好城市,其职能的发挥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也是对其城市政府职能的挑战。由于受到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以及长期重视以经济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模式的阻碍,城市政府职责的模糊性和职能的错位性等因素都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就是将城市政府职能纳入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对可持续发展中城市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阐释和剖析。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角度,从城市政府职能问题出发,使城市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探索城市政府职能的发展规律,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城市职能发展的经验,分析政府职能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探讨政府应该如何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能,如何在城市治理的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如何负责任地调整城市发展战略、制定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城市,进而探索可持续发展中城市政府职能配置与科学定位。
二、傅兰妮:教育改变世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傅兰妮:教育改变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传承视角下的城中村更新策略研究 ——以浔美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1.3 现存问题 |
1.2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总结 |
1.4 研究对象及项目背景 |
1.4.1 研究对象选择 |
1.4.2 项目背景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6 课题的创新之处 |
1.6.1 本课题的特色之路 |
1.6.2 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实践 |
2.1 相关理论 |
2.1.1 城中村更新相关理论 |
2.1.2 文化传承相关理论 |
2.1.3 公园设计相关理论 |
2.2 泉州是城中村案例提取及解析 |
2.2.1 泉州市后淮村 |
2.2.2 泉州市浦西村 |
2.2.3 晋江市五店市 |
2.3 文化因素在城中村更新中的影响 |
2.3.1 自然环境的保留与保护 |
2.3.2 人文环境的复兴与延续 |
2.3.3 人工环境的恢复与改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中村的环境形态更新策略 |
3.1 城中村的自然环境形态更新策略 |
3.1.1 保护原生自然风貌 |
3.1.2 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
3.1.3 改造与再造自然 |
3.2 城中村的人文环境形态更新策略 |
3.2.1 抓住个性,明确文化定位 |
3.2.2 复兴传统节日的文化风俗 |
3.2.3 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文化 |
3.3 城中村的人工环境形态更新策略 |
3.3.1 保留历史沉淀文化 |
3.3.2 延续历史建筑风貌 |
3.3.3 历史感与现代感统一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从文化传承角度出发的浔美村更新设计 |
4.1 浔美村文化传承的总体原则 |
4.1.1 保证自然环境的完整性 |
4.1.2 强调人文环境的传承性 |
4.1.3 重视人工环境的地域性 |
4.2 浔美村文化传承中自然环境传承的设计 |
4.2.1 重视绿色文化遗产 |
4.2.2 保护生物多样性 |
4.2.3 再造生物栖息地 |
4.3 浔美村文化传承中的人文环境传承设计 |
4.3.1 历史资料的汇编与展示 |
4.3.2 历史建筑的选取与展示 |
4.3.3 建筑实体及界面设计 |
4.4 浔美村文化传承中的人工环境传承设计 |
4.4.1 空间布局的梳理与空间秩序的整合 |
4.4.2 多方位的空间体验 |
4.4.3 空间节点的完善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总结 |
5.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2)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具体内涵和时代要求(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城市、治理和现代化三个概念的理解 |
(二)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具体内涵 |
(三)城市治理现代化是保持和形成民族、地域特色的客观要求 |
(四)城市治理现代化是提升城市形象和促进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
(五)城市治理现代化是城市自身建设和市民诉求的客观要求 |
(3)中国有色金属供求平衡分析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 |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3.1 “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塑 |
1.3.2 处于紧缩阴影下的全球经济 |
1.3.3 新形势下中国矿产资源行业面临的问题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7 创新点与特色之处 |
第二章 主要概念及理论依据 |
2.1 矿产资源产业链 |
2.2 矿产资源需求与供给平衡理论 |
2.3 产业分工理论 |
2.4 投入产出分析理论 |
第三章 中国有色金属需求分析 |
3.1 主要有色金属品种用途 |
3.2 中国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矿产资源消费特点 |
3.3 矿产资源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 |
3.3.1 影响矿产资源需求的主要因素 |
3.3.2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消费的特征 |
3.4 矿产资源消费的基本规律 |
3.4.1 经济发展与矿产资源消费的规律 |
3.4.2 人均矿产资源消费的规律 |
3.4.3 矿产资源消费强度的规律 |
3.4.4 矿产资源消费速率变化规律 |
3.4.5 矿产资源消费与人口规模增长的递进规律 |
3.4.6 矿产资源循环再利用规律 |
3.5 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实证分析 |
3.5.1 中国有色金属产业链结构情况分析 |
3.5.2 利用投入产出法对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实证分析 |
3.5.3 中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产业链运行情况 |
第四章 中国有色金属供给分析 |
4.1 中国主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分布特点 |
4.1.1 主要有色金属资源的国际和国内分布 |
4.1.2 中国有色金属大宗矿产的基本特点 |
4.2 中国有色金属生产分析 |
4.3 中国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分析 |
4.3.1 中国进出口贸易实证分析 |
4.3.2 中国铜矿石进口贸易分析 |
4.4 中国工业化带来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特点 |
第五章 中国有色金属供求平衡分析 |
第六章 中国有色金属供求预测分析 |
6.1 中国所处工业化阶段的判断 |
6.1.1 工业化阶段的划分标准 |
6.1.2 中国目前正所处的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变的阶段 |
6.2 中国有色金属供求预测的定性研究 |
6.2.1 不可再生矿产资源的最优耗竭模型 |
6.2.2 新型工业化经济增长模型 |
6.3 中国有色金属供求预测的定量研究 |
6.3.1 ARIMA模型的原理及建模步骤 |
6.3.2 中国有色金属供求平衡定量预测 |
6.4 新常态下中国的矿产资源战略 |
6.4.1 矿产资源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基本联系 |
6.4.2 资源供需波动是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诱因 |
6.4.3 从全球化的角度,重新认识中国的矿产资源对外贸易 |
6.4.4 新常态下全新的有色金属矿产战略 |
第七章 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加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发展方式转变 |
7.2 多元化的国别配置和产品配置降低依赖程度 |
7.3 发展循环经济战略,鼓励发展再生金属产业 |
7.4 提升中国在有色金属商品国际市场定价权能力 |
7.5 建立中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储备管理运营体制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4)新型城镇化: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 |
二、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
三、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
(一)中国要从规模扩展型城镇化转向质量提高型城镇化 |
(二)中国要走既城乡有别又协调推进的城镇化道路 |
(三)中国要建立健全现代城镇体系和产业体系 |
(四)中国要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镇化 |
(五)中国要建设社会公平和谐的城镇化 |
(六)户籍土地财税等配套改革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制度保障 |
(5)城市群低碳发展的区域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预期创新 |
2 城市群低碳发展的理论机理 |
2.1 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3 模式选择 |
3 城市群低碳发展的区域合作框架 |
3.1 区域合作原则 |
3.2 区域合作动力 |
3.3 区域合作目标 |
3.4 区域合作主体博弈分析 |
3.5 区域合作概念模型 |
4 城市群低碳发展的区域合作路径选择 |
4.1 低碳政府合作路径 |
4.2 低碳产业合作路径 |
4.3 低碳技术合作路径 |
4.4 低碳社会建设合作路径 |
4.5 碳汇合作路径 |
5 城市群低碳发展的区域合作机制构建 |
5.1 低碳政府合作机制 |
5.2 低碳产业合作机制 |
5.3 低碳技术创新的合作机制 |
5.4 低碳社会建设的合作机制 |
5.5 碳汇建设合作机制 |
6 城市群低碳发展的区域合作治理创新 |
6.1 创新区域合作治理理念 |
6.2 创新区域合作治理政府职能 |
6.3 创新区域合作治理制度 |
6.4 创新区域合作治理模式 |
7 武汉城市圈低碳发展的区域合作实证分析 |
7.1 武汉城市圈低碳发展的由来 |
7.2 武汉城市圈低碳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
7.3 武汉城市圈低碳发展的区域合作现状 |
7.4 武汉城市圈低碳发展的区域合作创新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6)基于生物区域观的国外生态村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源起 |
1.1.1 居住问题思考 |
1.1.1.1 建筑耗能加剧 |
1.1.1.2 居住模式改变 |
1.1.1.3 政府力量局限 |
1.1.2 新型居住模式的出现 |
1.2 概念界定 |
1.2.1 基本概念 |
1.2.1.1 生态村 |
1.2.1.2 生物区域观 |
1.2.2 相关概念及辨析 |
1.2.2.1 理念社区 |
1.2.2.2 合作居住社区 |
1.2.2.3 可持续社区 |
1.3 相关研究回顾 |
1.3.1 国外实践与研究 |
1.3.1.1 生态村整体设计研究 |
1.3.1.2 生态村建设操作性研究 |
1.3.1.3 生态村性能评价的研究 |
1.3.1.4 生态村社会学视角研究 |
1.3.1.5 研究机构及相关学者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研究现状分析 |
1.4 问题提出 |
1.5 研究方法意义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二章 生态村历史沿革及相关特征 |
2.1 发展背景 |
2.1.1 社会背景:新社会运动的兴起 |
2.1.2 思想基础:绿色环境运动演变 |
2.1.3 理论依据:乡村规划理论演进 |
2.1.4 设计方法:结合自然设计探索 |
2.2 历史沿革 |
2.2.1 欧洲:合作居住运动的升华 |
2.2.2 北美:公社与反土归田运动的嬗变 |
2.2.3 欧美汇聚:全球生态村网络产生 |
2.2.4 亚洲:衰落农村的生态修复 |
2.2.5 非洲:传统农村的生态现代化 |
2.2.6 发展现状 |
2.3 基本特点 |
2.3.1 主要特征 |
2.3.2 自身优势 |
2.4 生态村分类 |
2.4.1 城乡地理区位差异 |
2.4.2 物质空间形态有别 |
2.4.3 社会教化功能不同 |
2.5 评价体系 |
2.5.1 生态村自评价体系 |
2.5.2 其他评价体系 |
2.5.2.1 生态足迹 |
2.5.2.2 能值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物区域观与生态村共性研究 |
3.1 生物区域观起源发展 |
3.1.1 社会背景及起源 |
3.1.2 相关定义 |
3.1.2.1 生物区域 |
3.1.2.2 生物区域观 |
3.1.2.3 重新定居 |
3.2 生物区域观范式与生态村内涵 |
3.2.1 规模 |
3.2.2 经济 |
3.2.3 政体 |
3.2.4 社会 |
3.3 生态村生物区域观核心思想体现 |
3.3.1 生物区域观的场所感释义 |
3.3.2 生态村的“场所感”解析 |
3.3.2.1 地方生存——定向 |
3.3.2.2 地方归属——认同 |
3.3.2.3 地方抵制——反抗 |
3.4 生物区域观特征与生态村属性 |
3.4.1 分散化 |
3.4.2 小尺度 |
3.4.3 自足性 |
3.4.4 多样性 |
3.5 两者共同生态哲学探析 |
3.5.1 生态中心主义哲学 |
3.5.2 生态村其他思想基础 |
3.5.2.1 深生态学 |
3.5.2.2 生态自治主义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生物区域观的生态村实践研究 |
4.1 生物区域观实现方法论与生态村设计方法 |
4.1.1 生物区域观生态整体主义 |
4.1.2 生态村整体理念层次性解析 |
4.1.2.1 开放式闭合循环生态系统 |
4.1.2.2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
4.1.2.3 生态村联合整体性运动 |
4.2 生物区域观实践途径与生态村设计策略 |
4.2.1 设计维度:永续农业设计 |
4.2.2 技术维度:适宜性技术 |
4.2.3 实施维度:公众参与 |
4.3 生态村生态技术实践 |
4.3.1 区域供暖系统 |
4.3.1.1 单管式区域太阳能供暖 |
4.3.1.2 中性木微粒燃烧锅炉供暖 |
4.3.1.3 热电联产集中供暖 |
4.3.1.4 其他方式 |
4.3.2 污水的生物处理 |
4.3.2.1 生活机器 |
4.3.2.2 人工湿地 |
4.3.2.3 堆肥厕所 |
4.3.3 有机农业的种植 |
4.3.3.1 社区农场 |
4.3.3.2 社区花园 |
4.3.4 建筑材料地方化 |
4.3.4.1 秸秆砖 |
4.3.4.2 土坯砖 |
4.3.4.3 模数泥土 |
4.3.4.4 其他材料 |
4.4 生态村生态经济实践 |
4.4.1 内部的经济状况 |
4.4.1.1 所有制及融资方式 |
4.4.1.2 社区内部固定收益 |
4.4.1.3 低成本社区生活 |
4.4.2 培育地方经济模式 |
4.4.2.1 建立社区企业 |
4.4.2.2 发行地方货币 |
4.4.2.3 职住平衡设计 |
4.4.2.4 物品服务交换系统 |
4.5 生态村生态社会实践 |
4.5.1 自组织的营建方式 |
4.5.1.1 营建方式分类 |
4.5.1.2 开发建设过程 |
4.5.2 共享型的社区生活 |
4.5.2.1 物质结构与社会结构同构 |
4.5.2.2 生活的私有与共享的契合 |
4.5.3 民主型的社区管理 |
4.5.3.1 社区自我治理 |
4.5.3.2 决议共同制定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态村发展问题及策略研究 |
5.1 发展基本问题研究 |
5.1.1 宏观层面:社会维度 |
5.1.1.1 与社会发展相悖性 |
5.1.1.2 自身生态乌托邦性 |
5.1.2 中观层面:社区维度 |
5.1.2.1 建设体制收益相异性 |
5.1.2.2 建筑标准评价局限性 |
5.1.3 微观层面:个人维度 |
5.1.3.1 原教旨主义者的梦想 |
5.1.3.2 个人参与成本过高 |
5.2 告别激进,走向改良主义 |
5.2.1 理论论证的必然性 |
5.2.2 实践发展的必然性 |
5.3 联系外在:根植地方社会结构 |
5.3.1 作为开放系统的生态村 |
5.3.2 根植性概念的引入拓展 |
5.3.3 生态村对外发展途径 |
5.3.3.1 根植经济网络 |
5.3.3.2 根植社会网络 |
5.4 调整自身:兼容住宅建设体制 |
5.4.1 作为绿色生态位的生态村 |
5.4.2 兼容性概念的引入拓展 |
5.4.3 生态村自身改进措施 |
5.4.3.1 开发方式市场化 |
5.4.3.2 参与机制规范化 |
5.4.3.3 建设模式综合化 |
5.4.3.4 评价机制折中化 |
5.5 放眼未来:发展多种可行模式 |
5.5.1 城市化下生态村转型 |
5.5.2 信息化下生态村转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论文创新点 |
6.2 生态村与中国社会发展问题思考 |
6.2.1 生态村与城市化 |
6.2.2 生态村与经济发展 |
附录1:生态村统计数据表 |
附录2:生态村自评价体系 |
附录3:生态村个案分析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人地资源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预期创新和不足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关于城市化过程中土地资源利用研究 |
2.2 国内外关于城市化与人力资源关系的研究 |
2.3 国内外关于人地关系理论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形势分析 |
3.1 城市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3.2 城市化土地利用影响因素 |
3.3 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 规律与趋势 |
3.5 本章小结 |
4 城市化过程中人力资源利用形势分析 |
4.1 现状与问题 |
4.2 城市化过程中人力资源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
4.3 规律和趋势 |
4.4 本章小结 |
5 城市化过程中土地资源与人力资源综合研究 |
5.1 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地协调 |
5.2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 |
5.3 城市化过程中转移人口的双重用地 |
5.4 土地人口承载力 |
5.5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与城市用地关系研究 |
5.6 城市化进程中农地征用和地上人力资源权益保障 |
5.7 人地关系发展趋势 |
5.8 本章小结 |
6 河北省实证研究 |
6.1 河北省概况 |
6.2 河北省城市化发展研究 |
6.3 河北省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利用 |
6.4 河北省人口城市化研究 |
6.5 河北省人地关系研究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全球城市治理与临时性政府机构设置研究 ——基于上海卢湾区迎世博窗口指挥部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导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基本观点 |
第四节 论证方法和论文结构 |
第二章:全球城市发展中的上海城市治理 |
第一节 全球城市治理的理论研究 |
第二节 全球城市发展中上海城市治理的机遇与挑战 |
第三节 世博会契机下上海创新城市治理机制的尝试 |
第三章:临时性政府机构与上海城市治理——以上海市卢湾区迎世博窗口指挥部为例 |
第一节 案例介绍 |
一、卢湾区迎世博窗口指挥部的功能定位 |
二、卢湾区迎世博窗口指挥部的组织结构 |
三、卢湾区迎世博窗口指挥部的运作流程 |
第二节 案例分析 |
一、卢湾区迎世博窗口指挥部设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二、卢湾区窗口指挥部机构设置、运作的优势 |
三、卢湾区窗口指挥部机构设置、运作的缺陷 |
四、优势与缺陷的比对分析 |
第四章 全球城市治理中临时性政府机构的设置与展望 |
第一节 全球城市治理中临时性政府机构设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一、临时性政府机构设置是全球城市在改革城市治理模式中的有益尝试 |
二、临时性政府机构设置是对现有常设政府行政机构的有益补充 |
第二节 临时性政府机构的科学设置以及加强公民参与 |
一、临时性政府机构的科学设置 |
二、加强公民参与 |
第三节 临时性政府机构发展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9)城市风险与治理研究 ——以中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框架 |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主要突破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 |
第一节 风险 |
一、"风险"的涵义 |
二、风险与"危机" |
第二节 风险社会 |
一、风险社会的涵义 |
二、风险社会的特征 |
第三节 城市风险的演变 |
一、前工业化时期的城市风险 |
二、工业化时期的城市风险 |
三、信息化与全球化时代的城市风险 |
第四节 城市风险的内生属性 |
一、聚集性为根本特征的城市 |
二、作为人工改造产物的城市 |
三、多样化功能与复杂联系的城市 |
第三章 城市风险分析工具 |
第一节 治理理论 |
一、治理理论的背景 |
二、治理理论的内涵 |
第二节 城市治理理论 |
一、城市公共空间治理理论 |
二、城市公共治理理论 |
第三节 城市复杂系统理论 |
一、复杂系统理论 |
二、城市复杂系统 |
三、城市复杂系统的特征 |
第四节 城市社会理论 |
一、社会冲突理论 |
二、城市人特质理论 |
三、社会燃烧理论 |
第四章 城市社会风险 |
第一节 人口聚集风险 |
一、城市大型集会风险 |
二、城市承载力风险 |
三、城市疫病传播风险 |
第二节 社会冲突风险 |
一、城市贫富差距风险 |
二、城市就业风险 |
三、城市流动人口风险 |
第三节 社会个体心理风险 |
一、城市个体心理特点 |
二、城市个体心理风险表现 |
第四节 道德失范风险 |
一、社会转型期与道德失范 |
二、我国社会道德失范风险特点 |
第五章 城市技术风险 |
第一节 技术与城市风险 |
一、技术与风险的伴生 |
二、城市技术风险的特点 |
第二节 城市主要技术风险 |
一、城市生命线系统风险 |
二、城市消费品生产技术风险 |
第六章 城市生态风险 |
第一节 城市与生态风险 |
一、生态与生态风险 |
二、城市生态风险的典型性 |
第二节 我国城市生态风险现状 |
一、环境污染风险 |
二、资源利用风险 |
三、气候灾害风险 |
第七章 我国城市风险治理对策——城市全面风险管理 |
第一节 进行全面城市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
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背景 |
二、我国城市风险治理的转型诉求 |
三、有效的风险管理是城市治理者的职责 |
第二节 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对城市风险治理的适用 |
一、从风险管理到全面风险管理模式的演变 |
二、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与城市风险治理路径的契合 |
三、风险管理与城市治理的联系 |
第三节 构建我国城市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
一、建立多元风险治理主体 |
二、确立城市全面风险管理战略 |
三、建立城市全面风险管理决策机制 |
四、形成城市全面风险管理文化 |
五、建立风险信息互动沟通平台 |
六、建立开放的社会风险释放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10)论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政府职能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背景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国内研究现状 |
(四) 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评价 |
(五)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一、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城市政府职能定位 |
(一)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涵义、特征及内容 |
1. 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
2.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
3.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和目标 |
(二) 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城市政府职能定位 |
1. 城市政府职能的涵义 |
2. 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城市政府的职能定位 |
(三) 我国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城市政府职能的关系 |
1. 城市发展水平落后,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 |
2. 城市人口就业与城市贫困人口增加带来的各种挑战 |
3. 城市资源短缺与浪费增加,环境恶化 |
二、我国城市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城市行政管理体制 |
1. 政府利益与落后的城市管理机制的影响 |
2. 管理水平滞后、工作效率低下与寻租、腐败 |
3. 我国的城市政府的行政地位和职权等级性影响 |
(二) 城市公共服务与公众政治参与 |
1. 政府职能的实现缺乏多方参与和支持 |
2. 政府职能的实现缺乏一定的技术手段和科学教育支持 |
(三) 法制环境与制度保障 |
1. 法制环境较差 |
2. 行政法制监督体系不完善 |
3. 政府职能法律保障的缺失 |
三、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城市政府职能体系建设的对策 |
(一) 促进城市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
1. 做好城市定位 |
2. 健全法制环境、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制度环境 |
3. 经营城市 |
4.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城市政府 |
5. 管理重心由经济管理向社会管理转变 |
6. 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事业 |
(二) 保障民生权益、构建社会和谐 |
1. 提高社会保障能力,重视提高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 |
2. 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文化 |
3. 加强公共决策与公告群体的政治参与 |
4. 积极推进非政府组织发展 |
(三) 积极推进人口、资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
1. 制订科学完善的城市生态规划以及环境治理原则 |
2. 摒弃经济效益至上观,树立全面效益生态人观念 |
3. 建立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的组织系统 |
4. 确立新的城市发展核算体系 |
5. 发展城市循环经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傅兰妮:教育改变世界(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传承视角下的城中村更新策略研究 ——以浔美村为例[D]. 周蕊. 华侨大学, 2017(01)
- [2]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具体内涵和时代要求[J]. 陈庆合. 大陆桥视野, 2016(07)
- [3]中国有色金属供求平衡分析及其对策研究[D]. 陈憧. 昆明理工大学, 2016(12)
- [4]新型城镇化: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J]. 朱杰堂. 河南社会科学, 2014(03)
- [5]城市群低碳发展的区域合作研究[D]. 冯占民.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8)
- [6]基于生物区域观的国外生态村发展模式研究[D]. 岳晓鹏. 天津大学, 2011(05)
- [7]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人地资源利用研究[D]. 宫漫.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7)
- [8]全球城市治理与临时性政府机构设置研究 ——基于上海卢湾区迎世博窗口指挥部的个案分析[D]. 邱洁. 复旦大学, 2010(05)
- [9]城市风险与治理研究 ——以中国为例[D]. 何江.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2)
- [10]论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政府职能建设[D]. 李明宇. 内蒙古大学,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