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邓小平关于人才建设理论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葛英儒[1](2021)在《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党的第一属性是政治性,政党自我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是政治建设。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基本理论、政治原则以及严明纪律组织起来的先进政党。在历史变迁和实践发展中,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从自发到自觉、从表面到深层、从理论到实践,逐渐形成了相应的基本规范和制度体系,不断呈现出系统性、工程性、集成性的鲜明特征。在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历史进行中,政治建设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水平实现了新发展、新跃进。因此,“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命题的提出是基于历史基础和现实需要而形成,是一个科学的党建研究命题。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体系,是新时代落实党的建设总要求和不断提升党的政治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重要保障,是党的政治自觉和制度自信的充分彰显,是管党治党的长效机制。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是一项宏大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工程。全党必须从各个方面考量促进党的建设“政治要素”和“制度要素”的共生共长、融合协同,致力于为党的政治建设构建坚实制度保障,并顺利推进建设“系统完备、科学有效的政治规范体系”。本研究遵循“概念阐释—思想资鉴—历史考察—问题分析—逻辑解析—内容构建—实践展开”的研究思路,既进行历史性的考察,也开展共时性的分析,深入分析和探索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的历史、理论和实践问题,实现对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这一新命题、新课题的进一步思考和解答,从制度层面不断强化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是围绕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原则、主要方面和实践要求建立起来的一系列制度规范,并具有体系化的结构特质。这一制度体系既是从党的政治建设本身出发进行的制度设计,经过历史积累和演进形成了制度基础,又是从科学建构的维度出发形成制度保障,是现实可操作性的实践方案,具有权威性、统领性和稳定性的基本特点。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作为党的制度体系的主体制度系统,在管党治党中发挥着强制约束功能、持久维护功能、正向激励功能和文化涵育功能。因此,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命题意义重大。从理论上看,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国外执政党治党理政的制度实践和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也为制度体系构建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借鉴。在伟大的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推进自身政治建设及其制度构建,不仅形成了深厚的优良传统,也塑造了科学的制度体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不同历史阶段,既有新的制度生成,也有对已有制度的创新发展。整体来看,主要围绕民主集中、组织领导、政治纪律、政治生活、监督检查、干部管理等方面对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进行构建和发展。应该说,既往一切制度努力为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的形成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要看到,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还面临着一些现实性的问题,仍需要以严肃、审慎的态度加以应对。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既不是漫无目的的试错,也不是先入为主的试对,而是要始终遵循内在规律、围绕具体内容、结合具体实际进行有效梳理、整合和演绎,必须始终坚定方向、坚持原则、筑牢基础,进一步破解现实发展困境和引领实践方向。在内容上,本研究从政治信仰制度、政治领导制度、政治生活制度、政治文化制度、政治能力提升制度等方面对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进行构建和描述,将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的具体制度系统完整呈现出来,不断完善制度体系的框架和内容。在实践上,注重从组织领导、思想引领、动态优化、条件创设等方面综合协力地推进和实施,确保制度体系构建能够顺利推进和达到更高水平,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窦星辰[2](2021)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主导意识形态的传播,内涵丰富、结构多元、特征鲜明,具有舆论导向和价值引领的重要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时代体现,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话语是作为语言实践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符号系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形成、用以描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符号系统,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施教者和受教育者交流过程中使用的符号体系,具有维护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属性。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受教育者进行理论灌输、价值观引领使用和保障使用的符号系统,包括内容体系、表达体系、传播体系、保障体系、评估体系五个方面,具有输导功能、转换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和引领功能,呈现政治性与学术性、科学性与人本性、恒定性与动态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等特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国内背景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背景,伴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时俱进的发展而探索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必须体现时代性,即体现新时代的新要求,抓住机遇,探索创新,同时直面新时代的新问题。一方面,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复杂化、话语权主体位移、公众认同危机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带来一定的挑战;另一方面,也面临着话语主体“空场”、话语“泛意识形态化”、普遍性掩饰了“精准性”、话语转换无序等现实问题,有“主导”与“主体”关系认识不到位、教育者素质及转换能力有待提升、资源开发程度不够、协同机制不完善、话语环境的影响等多重归因。建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有益于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供需矛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实效性、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话语思想为思想基础,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为理论指南,吸收借鉴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和西方话语资源,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学术性与生活化相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原则,努力以突出思想性、坚定自信心、提升亲和力、掌握主导权和彰显实效性为目标建构的话语体系。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是个复杂的工程,要健全和完善党的领导与政策引领机制、社会协同与公众参与机制、高校主导与融合育人机制,多维联动,确保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目标明确、内容完善、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着。新时代是信息时代,是全媒体时代,要培养平等对话交流的新型话语主体,建构具有时代特色的话语客体,丰富话语载体、拓展话语空间以创新话语介体,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情境、健康雅正的校园语境、积极向上的社会语境、开放包容的对外语境、绿色活跃的网络语境和温馨和谐的家庭语境以优化话语环体,充分利用全媒体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新时代的中国是发展中的中国,是世界的中国。建构立足时代、面向未来、走向世界的中国话语体系,是中国精神家园之建构,中国话语体系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同源同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必须具有国际视野,明确话语为人民、话语说中国,把中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积极应对“话语陷阱”,努力提升文化话语权,用中国话语重塑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特色,建构“话语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健步走向世界。
王鑫[3](2021)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学习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重视党员教育和党内学习活动的开展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形成了十分丰富的理论成果,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通过开展党内学习,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显着增强,可以说,党的执政能力与时代的要求总体是相适宜的。然而当前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执政难度进一步加大,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前所未有。与此同时,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严峻问题,迫切要求强化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增强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本领,以应对党内外、国内外的挑战和压力。加强和规范党内学习是强化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补足党员干部精神之钙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当前复杂局势,提高党员干部解决问题破解难题本领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本文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学习问题这一重要论题出发,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内学习的理论发展和历史沿革,研究新时代党内学习活动的已有经验,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首先,在对中国共产党党内学习进行学理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党内学习活动的历史沿革,总结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加强党内学习的制度、法规、做法等,为党内学习问题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其次,分析了新时代加强党内学习的现实紧迫性,明确了加强党内学习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必然选择,是增强执政本领的现实需要,是应对国际国内复杂形势的必然要求。最后,总结新时代开展党内学习的已有经验,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现实,明确新时代党内学习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把握新时代党内学习总体要求、分层分级开展党内学习活动、丰富完善党内学习内容体系、挖掘创新党内学习方式方法、建立健全党内学习长效机制。
高云亮[4](2021)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文中指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问题历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在精准扶贫进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政治引领优势、统筹协调作用、资源整合功能是保证广大贫困村实现脱贫的重要动因,也是推动农村党建科学化的决定性因素。截止2019年底,我国已在533824个行政村建立党组织,覆盖率超过99%。1从基层党组织引领干部群众推进精准扶贫的实践来看,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发挥形成鲜明的交互促进特征:一方面,贫困村的扶贫必须依靠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来推动、组织、实施;另一方面,精准扶贫又为农村基层党组织以提升功能为重点的自身建设提供了良好平台。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工作已进入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战略决胜期,由于扶贫主体的自身能力因素、脱贫主体的内在动力因素、帮扶策略的试用匹配因素、扶贫保障的机制体制因素等方面的影响,精准扶贫的成效受到一定制约。在此种情形下,在今后的脱贫攻坚中如何才能有效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特定功能,如何才能强化农村党组织功能促进脱贫实效,如何理解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功能内涵,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如何实现等等,这些问题亟需提上重要日程,也是我们党巩固农村执政根基、加强自身建设、推动脱贫实现进程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难题。从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演进来看,能够为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下科学高效地推进脱贫攻坚提供经验借鉴。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作用是组织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提高农村土地产出率,承接落实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工代赈政策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扶贫开发阶段专门成立农村扶贫工作领导机构,增强了广大农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有效加强对农村扶贫工作的领导,承接落实贫困县独有的优惠政策,增强扶贫攻坚的驱动力。扶贫攻坚阶段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互促模式促进贫困人口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新世纪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格局中形成攻坚合力,以“一体两翼”战略建立农户参与式利益协调,以“多予、少取、放活”的强农惠农方针确立利益协调的行动导向。新时代精准脱贫阶段主要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主导、社会动员、群众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承接第一书记驻村制度安排,促进精准化脱贫与党的政策机制有效衔接,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典型做法,呈现出脱贫攻坚与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战略性、资源开发与整合的统筹性、制度政策与利益诉求衔接的科学性等特征。我们党通过探索与实践,不仅使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贫困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更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显着加强,彰显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背景下脱贫攻坚的贫困治理价值。从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内涵看,在对政党功能作用理论展开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村级党组织履行功能时呈现出直接现实性、动态不均性、相对变易性、权责限定性、权威内生性等基本特点,分类分析了影响村级党组织功能的历史选择因素、制度机制因素、利益结构因素、干部能力因素和服务保障因素,在本体层面、载体层面、中接层面、取向层面、职责层面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定位。以此为基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组织建设功能、经济发展功能、宣传教育功能、联系群众功能、整合动员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建设性地提出生态建设功能供理论研讨;通过对习近平在精准扶贫中关于村党支部功能重要论述的话语分析,析理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这一特定条件下发挥的核心领导功能、队伍建设功能、致富引领功能、宣传扶志功能、资源整合功能、基础保障功能等实际功能;阐明了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作用机制,为后文研究提供基本遵循。在对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时,一是以全国范围内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实现状况为标的,结合历史考察方法进行重点梳理。二是选取甘肃省陇南市、兰州新区的100个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调研对象,对其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状况开展实证研究。三是结合中观层面的功能实现状况和微观层面的调研走访结果,推证出精准扶贫进程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功能主体本位化、功能结构固有化、功能方式单一化、功能策略浅表化、功能保障低效化等主要问题,并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深入探究问题成因。在脱贫攻坚背景下,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主要途径应当聚焦于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以多元化为引领,拓展功能主体。以加强扶贫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以加强扶贫公开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以加强扶贫领导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第二,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重点是: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第三,以多元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尤其是:坚持多元推动,统筹扶贫方式;坚持要素整合,统筹扶贫资源;坚持人才整合,统筹精英参与。第四,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必须着力于: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效;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第五,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持续壮大村级积累,持续健全协调体系,持续强化服务保障,为实现脱贫攻坚奔小康提供强大支撑。从现实来看,广大农村地区当下乃至今后两年的扶贫攻坚工作具有极端特殊性:既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收官阶段,也是既有脱贫成果的检验巩固阶段;既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决胜阶段,也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的布局强基阶段。值得指出的是,全面小康是一个大的历史范畴,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多维建设的有机统一,也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结果和归宿。因此,精准扶贫思想的最大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针对脱贫攻坚实践的指导意义,而在于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目标为统率,促成路线、方针、政策、举措、治理能力、具体工作等全方位的精准化,从根本上提升发展效能。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彰显农村党组织的功能,以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着力点,带动农村“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立体、科学、渐进地融入全面小康社会。
唐丕跃[5](2020)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研究(1949-1959)》文中研究说明少数民族统战是指中国共产党为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实现不同时期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团结广大的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并同党外的少数民族代表性人士,在一定的共同目标下结成的政治联盟。“少数民族上层人士”是一个历史概念,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对特定人群的一个称谓,主要是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民族地区民主改革前,少数民族中的当权者、民族头领,以及少数民族宗教界的主要代表人物。本文在厘定少数民族统战的概念、区分民族工作与少数民族统战工作异同的基础上,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工作的时代背景作了分析,主要是民族地区敌对势力渗透破坏严重,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薄弱,民族地区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同时,由于民族宗教上层在本民族和宗教信仰中有特殊权威,以及解放民族地区、推进民主改革和向社会主义过渡需要团结一切力量,这构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的重要时代背景。本文还深入挖掘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民族统战的思想,为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提供思想来源和理论依据。从历时态的角度,重点考察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地区解放、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中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进行统战的历史进程与内容。总结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借助民主建政、通过特殊人物、结合民族政策检查和组织访问慰问参观等活动开展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各种途径,并对不同途径的具体运用和效果作理性评价。概括归纳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方法,主要包括和平协商、区别对待、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请上来”“派下去”以及教育改造等方法,并对不同方法的具体运用和效果作理性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稳定了民族地区社会秩序,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增进了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对新政权的感情,增强了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壮大了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力量。形成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共同繁荣发展、坚持协商民主等宝贵经验。但也有深刻的教训,即必须加强政治团结合作、必须充分照顾同盟者利益、必须尊重民族宗教感情、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和改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工作对新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统战工作的启示在于:要突出抓好干部人才的选派、培养和引进,强化人才支撑;要务实推进产业发展,夯实民族团结的经济基础;要坚持民生优先,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要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着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要更加注重文化统战,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扎实做好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统战工作,壮大共同奋斗力量。
杨云峰[6](2020)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大学生头脑路径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党、国家和民族凝聚力所在,是引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旗帜,是破解深层次发展难题的“金钥匙”,是回答“中国走向何处”的“最强音”,是描摹“中国梦”路线图,是透视国际国内问题的“透视镜”,是显现风险挑战的“放大镜”,是前瞻人类社会发展走向的“望远镜”,是全国上下加油干的“主心骨”。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大学生头脑,既是我们对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经验的赓续,也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必然需要,更是培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应有之义。实证调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进大学生头脑现状后,得出问题体现为:一是理论认识不准;二是情感共鸣不足;三是意志品质不佳;四是外化行为不实。进一步剖析问题,得到课堂教学育人功能性弱化、校园文化育人旨归性不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差、社会实践育人落实较困难是其制约因素。因此,提出晓之以理,增强课堂教学育人实效,奠定大学生理论认知之准;动之以情,增强校园文化育人实效,强化大学生情感共鸣之足;笃之以意,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增强大学生意志品质之佳;导之以行,增强社会实践育人实效,培育外化行为之实的现实路径,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大学生头脑实效性。
夏玲玲[7](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和政治优势,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工作理论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理论的形成、性质和地位等,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重要文献进行全面研读和分析,学习领悟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及创新演变。统一战线在民主党派工作、宗教工作、民族工作中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等方面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和成效,最大程度地吸纳、巩固和团结了广大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人士。改革开放40多年来,国家与社会的面貌日新月异,党的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实现了创新与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的引领下,统一战线经验积微成着,统一战线的同心圆越画越大。在梳理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统一战线基本理论和成效的基础上,从理论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统战立法等方面总结凝练出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经验。新时代,统一战线不仅在协调社会主要矛盾、社会阶层结构分化、利益诉求多样化方面的作用愈加突出,而且在思想引领和凝聚社会共识方面的作用也愈加突出。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化、利益关系的调整,统一战线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挑战,因此,在把握党领导一切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同时强化统战工作意识,运用统战思维凝聚磅礴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而努力,为统一战线工作的实践创新提供有益参考。
韩东云[8](2020)在《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程研究》文中认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吸引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任务。虽然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才明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战略任务,但是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进程却不能仅从这个时候开始算起。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价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与信念、性质与宗旨的集中体现,在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都可以找到源头和发展脉络。系统梳理和阐释这一历程,对于我们党在新时代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早在五百年前,空想社会主义者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积极的价值预设,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价值预设中蕴含着大量的社会主义价值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这些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并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规律性和价值性进行了论述。列宁把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在此基础上接力探索,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积极弘扬社会主义价值。总的来说,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未来社会的价值预设,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论述,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都蕴含着与社会主义价值相关的思想和实践成果,为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思想来源。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积极的准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的革命可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壮大,成功构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价值观,并努力在革命实践中践行党的价值观,最终取得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由局部执政转变为在全国范围内执政,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教育文化领域的指导思想地位,为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础前提。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始探索。从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至改革开放前,虽然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曲折,但是仍取得巨大的成就。我们党积极探索出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独立自主、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并积极培育了“大公无私”的时代精神。在实践上,我们党不断把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并重,独立自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发挥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自觉能动性和注重榜样的示范作用,构建社会主义价值观取得一定的成绩。虽然我们党在1957年以后,出现了反右斗争扩大化、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乃至“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但正是这些错误教育了全党,为我们党在今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宝贵经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根据我们党在新时期的根本任务,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这些理论体系中,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性认识,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价值蕴含,胡锦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的深化等,都为我们党持续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起到推动作用。2006年,我们党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并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实践过程中广泛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也为我们党在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迅速升华。党的十八大创造性地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专家学者也兴起了学习研究的热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理上得到更加充分的阐释。党和政府积极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公众人物和家庭,依靠党的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各类实践活动;通过健全组织领导机构,提供政策与物质保障,完善法律与法规机制,建立学习教育机制,制定监督与评价机制,畅通反馈机制等,为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制度保障。通过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进程中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的积极努力及进行的具体实践可得到一些启示,这就是在新时代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突出人民群众价值主体地位和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杨盘冬[9](2020)在《老一辈革命家红色家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习近平对家庭、家教、家风的关系作了精辟的论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习,做家风建设的表率。习近平强调:继承和弘扬红色家风对加强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推进廉政建设,正党风促政风带民风,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兴旺发达,离不开进步的精神力量的引领,而良好家风就是这种精神力量的微观体现。红色家风是红色文化在特定的革命家庭中经过长期凝练而形成的道德风尚,是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特色和底色,彰显着党的信仰、宗旨和作风,我们党的老一辈革命家矢志不渝、坚定不移地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利益奋斗的进程中,从“齐家”做起,处处以身作则,形成了红色家风,成为全党全社会称颂的家风表率。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家风建设的历史,家风是家庭乃至家族立世的风气和风貌。红色家风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中,以老一辈革命家的家庭为主要场所形成的共产党人“齐家实践”的结晶。红色家风的思想文化渊源主要表现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论述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红色家风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是以工人阶级高尚的精神品质为依托形成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家训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老一辈革命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家训文化。革命先辈在战争年代通过实践检验的红色家风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统一体。红色家风提高了中国社会及家庭的文明程度,培育了一代代合格的革命事业接班人,引导产生了大批良好家风的家庭,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推动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发展。通过对老一辈革命家奋斗史的回顾,深化对红色家风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实现红色家风对家庭、社会的现实指导意义,引导人们重视家风建设,建立良好家风。党员领导干部更要率先垂范,加强良好家风的建设,涵养优良作风,成为道德榜样和良好家风的树立者和守护者,使家风成为预防和抵制腐败的“防火墙”,共育家庭美德、共倡时代新家风、共圆伟大梦想。
胡婷[10](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特权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旗帜鲜明的反特权是中共鲜亮的政治底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坚决反对领导干部特权。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党的历届领导人自此都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反对党内特权为工作重心,巩固党的政治基础。本文以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共反特权的发展为视角,探讨和分析中共党内反特权一以贯之的着力点,对于形成相对系统的反特权思想理论提供借鉴意义,从而有助于指导新时期党的建设具体行动,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队伍,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为深化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新鲜血液。本文基本内容构成如下:第一章:特权与中共反特权的相关理论概述。本章分为两小节,首先在进行研究之前对本文的基础概念进行了剖析,界定了一般意义上特权的内涵和外延,特权与腐败之间的辩证关系、特权的分类以及危害。第二节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反特权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基础,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特权理论、改革开放前中共反特权的实践经验总结和国外反特权的相关理论和教训三个方面综合论述了中共反特权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是本文的基础理论部分。第二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反特权认知的演进。本文将1978年之后中共反特权的历程分为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和十八大以来三个阶段,结合时代背景论述不同时期党内特权滋生的原因和各异的表现形式,分析提炼中共在不同阶段反特权的认知演进过程。第三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反特权的实践路径。纵观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共反特权的实践,可以发现其有一般规律可循。即都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强化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完善法律法规强化贯彻执行、推进权力运行的公开透明与严格监督以及加强对特权现象的严密防范与惩戒。第四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反特权的卓越成效与基本经验。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背景,归纳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共反特权的成效表现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特权思想、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以及构建起富有成效的反特权体制机制。总结出了中共反特权的基本经验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夯实反特权的政治保障、增强党性意识和公仆观念构筑反特权的思想防线、健全党纪国法供给反特权的制度支撑、规范用权建构反特权的保障机制、丰富监督形式提供反特权的制约机制。
二、学习邓小平关于人才建设理论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习邓小平关于人才建设理论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概述 |
一、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的概念辨析 |
(一)制度、制度化与制度体系 |
(二)党的政治建设与制度建设 |
(三)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及其构建的内涵 |
二、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的特点、功能和构建意义 |
(一)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的主要特点 |
(二)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的功能作用 |
(三)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的构建意义 |
三、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理论渊源与借鉴 |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建设理论的指导 |
(二)国外执政党治党理政制度实践的借鉴 |
(三)中国古代治国理政政治智慧的滋养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历史考察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初构 |
(一)党内权力运行中集中领导制度的建立 |
(二)党员权利实现中党内民主制度的确立 |
(三)党的政治活动中政治纪律规矩的形成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发展 |
(一)党的领导制度的深入发展 |
(二)干部学习制度的系统建设 |
(三)党的纪律制度的持续加强 |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变革 |
(一)党内政治生活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
(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正确坚持和发展 |
(三)党员和党组织政治标准的严格规定 |
(四)党的监督制度及纪律检查体制的改进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创新 |
(一)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坚持和完善 |
(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的重塑和强化 |
(三)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健全和执行 |
(四)党的选人用人体制的完善和优化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问题审思 |
一、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权威问题 |
(一)党的政治建设权威主体边界模糊 |
(二)党的政治建设权威运行过程失范 |
(三)党的政治建设制度权威意识欠强 |
二、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动力问题 |
(一)党员参与制度创新实践不够充分 |
(二)落后分子对于制度建设形成阻滞 |
(三)基层党建基础工作推进存在短板 |
三、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要素问题 |
(一)政治建设制度系统发展程度不尽相同 |
(二)政治建设制度体系内部衔接不够通畅 |
(三)政治建设制度相应配套机制尚不健全 |
四、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条件问题 |
(一)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供给的现实困境 |
(二)党内政治生活非制度化行为的侵扰 |
(三)党的政治建设外部环境的多维影响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基本遵循 |
一、坚定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方向 |
(一)维护党中央权威性的核心指向 |
(二)保持党组织有效性的突出指向 |
(三)增强党员个体先进性的具体指向 |
二、坚持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原则 |
(一)坚持政治强化与科学规范相统一 |
(二)坚持整体推进与系统建构相统一 |
(三)坚持教育引导与刚性约束相统一 |
(四)坚持现实针对与战略设计相统一 |
三、筑牢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基础 |
(一)发扬旗帜鲜明讲政治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
(二)把握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政治形态跃升 |
(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成熟定型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 |
一、巩固政治信仰制度 |
(一)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的制度 |
(二)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 |
(三)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的制度 |
二、强化政治领导制度 |
(一)落实“两个维护”的制度 |
(二)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 |
(三)坚持党组织在同级组织中领导核心地位的制度 |
三、完善政治生活制度 |
(一)完善党的组织生活和民主生活的制度 |
(二)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制度 |
(三)坚持正确干部选拔和任用使用的制度 |
(四)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和服务群众的制度 |
(五)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民主监督的制度 |
四、建立政治文化制度 |
(一)建立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制度 |
(二)建立坚持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的制度 |
(三)建立自觉抵制不良文化影响的制度 |
五、健全政治能力提升制度 |
(一)健全提升广大党员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能力的制度 |
(二)健全提升党员干部把握大局和防范风险能力的制度 |
(三)健全提升各级各类组织政治属性政治功能的制度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实践推进 |
一、加强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组织领导 |
(一)坚持党的中央组织顶层设计 |
(二)强化各级各类组织政治责任 |
(三)激发广大基层党员积极参与 |
二、强化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思想引领 |
(一)坚持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导 |
(二)加强制度体系的宣传教育 |
(三)注重制度执行的意识培育 |
三、推进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动态优化 |
(一)科学评估制度体系的基本要素 |
(二)及时回应政治建设的制度诉求 |
(三)有序推进制度体系的结构调适 |
四、创设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有利条件 |
(一)营造制度改革创新的良好氛围 |
(二)积极破解不良制度因素的困扰 |
(三)有效推进与法律体系衔接联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研究主要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理论解读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话语 |
2.1.2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
2.1.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
2.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结构 |
2.2.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体系 |
2.2.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体系 |
2.2.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体系 |
2.2.4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保障体系 |
2.2.5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评价体系 |
2.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功能 |
2.3.1 输导功能 |
2.3.2 转换功能 |
2.3.3 激励功能 |
2.3.4 辩护功能 |
2.3.5 引领功能 |
2.4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特征 |
2.4.1 政治性与学术性 |
2.4.2 科学性与人本性 |
2.4.3 恒定性与动态性 |
2.4.4 统一性与多样性 |
第三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背景及意义 |
3.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背景 |
3.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
3.1.2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3.1.3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时俱进的发展 |
3.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的现实困境与归因 |
3.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存在现实问题 |
3.2.2 新媒体语境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提出了新要求 |
3.2.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困境的原因分析 |
3.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意义 |
3.3.1 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
3.3.2 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供需矛盾 |
3.3.3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实效性 |
3.3.4 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
3.3.5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 |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思想资源 |
4.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话语思想 |
4.1.1 话语的社会属性理论 |
4.1.2 话语的阶级属性理论 |
4.1.3 话语的意识形态属性理论 |
4.1.4 话语功能理论 |
4.1.5 话语权力与话语传播理论 |
4.2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
4.2.1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
4.2.2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4.2.3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
4.3 可资利用的中西文化资源 |
4.3.1 中华传统教化思想 |
4.3.2 西方话语资源 |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
5.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指导思想 |
5.1.1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5.1.2 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
5.1.3 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
5.1.4 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
5.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原则 |
5.2.1 守正与创新相统一 |
5.2.2 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统一 |
5.2.3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
5.2.4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 |
5.2.5 学术性与生活化相统一 |
5.2.6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 |
5.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目标 |
5.3.1 突出思想性 |
5.3.2 坚定自信心 |
5.3.3 提升亲和力 |
5.3.4 掌握主导权 |
5.3.5 彰显实效性 |
第六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多维联动机制 |
6.1 组织领导与引领保障机制 |
6.1.1 组织领导机制 |
6.1.2 宣传引领机制 |
6.1.3 政策保障机制 |
6.2 社会协同与公众参与机制 |
6.2.1 舆论监督机制 |
6.2.2 社会协同机制 |
6.2.3 公众参与机制 |
6.3 高校主导与融合育人机制 |
6.3.1 全科育人机制 |
6.3.2 管理育人机制 |
6.3.3 队伍建设机制 |
6.3.4 综合评价机制 |
6.4 多维联动机制综合分析 |
第七章 应用全媒体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 |
7.1 培养新型的话语主体 |
7.1.1 提高施教者的基本素养 |
7.1.2 培养新型主体关系 |
7.2 建构具有时代特色的话语客体 |
7.2.1 掌握话语之“因” |
7.2.2 整合话语资源 |
7.2.3 丰富话语内容 |
7.3 创新话语介体 |
7.3.1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载体 |
7.3.2 话语表达生活化、生动化、多样化 |
7.3.3 拓展话语空间 |
7.4 优化话语环体 |
7.4.1 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情境 |
7.4.2 营造健康雅正的校园语境 |
7.4.3 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语境 |
7.4.4 优化开放包容的对外语境 |
7.4.5 打造绿色活跃的网络语境 |
7.4.6 建造温馨和谐的家庭语境 |
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国际视野 |
8.1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话语体系建构思路 |
8.1.1 建构由中国人民言说的话语体系 |
8.1.2 建构讲述中国故事的话语体系 |
8.1.3 建构为中国人民代言的话语体系 |
8.1.4 建构立足中国实际的话语体系 |
8.2 凝聚中国话语优势 |
8.2.1 把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 |
8.2.2 应对“话语陷阱” |
8.2.3 提升文化话语权 |
8.3 建构“话语中国” |
8.3.1 用中国话语重塑中国形象 |
8.3.2 用中国话语传播中国声音 |
8.3.3 用中国话语阐释中国特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访谈提纲 (教师) |
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访谈提纲 (学生)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学习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学习的理论渊源和历史沿革 |
一、中国共产党党内学习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武装的思想是党内学习的理论基础 |
(二)传统文化中的崇学文化是党内学习的历史文化渊源 |
二、中国共产党党内学习理论的发展历程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学习理论的发展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内学习理论的发展 |
(三)改革开放以来党内学习理论的发展 |
三、中国共产党党内学习的历史沿革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学习的历史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内学习的历史 |
(三)改革开放以来党内学习的历史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加强党内学习的现实紧迫性 |
一、加强党内学习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必然选择 |
(一)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
(二)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宗旨 |
(三)涵养谋幸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
二、加强党内学习是增强执政本领的现实需要 |
(一)推进反腐败工作的顺利进行 |
(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三、加强党内学习是应对复杂形势的必然要求 |
(一)国际局势充满不确定性给党的执政带来新的考验 |
(二)外国势力从未停止挑衅分裂的脚步 |
(三)大国地位赋予我国更多的国际责任 |
(四)社会转型期国内形势错综复杂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学习的发展成效和问题透视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学习的发展成效 |
(一)建立相对完善的党内学习制度体系 |
(二)通过印发指导性文件规范党内学习 |
(三)借助主题教育的契机加强党内学习 |
(四)党内学习的实效性显着增强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学习的问题透视 |
(一)党内学习的实效性仍需加强 |
(二)党内学习的多样化渠道有待统筹 |
(三)党内学习的长效机制尚不完善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规范党内学习的对策建议 |
一、把握新时代党内学习总体要求 |
(一)坚持党内学习的指导思想 |
(二)明确党内学习的主要目标 |
二、分层分级开展党内学习活动 |
(一)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
(二)推动党内学习向全体党员拓展 |
三、丰富完善党内学习内容体系 |
(一)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学习 |
(二)突出党员干部党性学习 |
(三)注重专业化知识的学习 |
(四)拓展党内学习的知识面 |
四、拓展创新党内学习方式方法 |
(一)统筹传统渠道和非传统渠道 |
(二)统筹主流渠道和辅助渠道 |
(三)统筹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 |
五、建立健全党内学习长效机制 |
(一)营造党内学习的良好氛围 |
(二)完善党内学习的制度体系 |
(三)健全党内学习的配套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问题意识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梳理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研究成果评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的理论依据 |
1.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思想 |
1.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反贫困思想 |
1.1.2 列宁的反贫困思想 |
1.1.3 毛泽东的反贫困思想 |
1.1.4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思想 |
1.1.5 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思想 |
1.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分析 |
1.2.1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概念 |
1.2.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内涵 |
1.2.3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原理 |
1.2.4 马克思主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 |
1.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理论分析 |
1.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特殊性分析 |
1.3.2 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相互关系分析 |
1.3.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基本内涵分析 |
1.3.4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二章 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考察 |
2.1 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78 年一1985 年) |
2.1.1 组织领导功能:有力推动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 |
2.1.2 政策执行功能: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商业发展 |
2.1.3 统筹协调功能:带动农村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
2.1.4 资源整合功能:助力农村基础设施显着改善 |
2.2 扶贫开发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86 年一1993 年) |
2.2.1 成立农村扶贫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功能的新起点 |
2.2.2 落实专项帮扶计划:加强政策承接功能的着力点 |
2.2.3 纳入贫困县惠顾序列:加强致富引领功能的关键点 |
2.3 扶贫攻坚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94 年一2000 年) |
2.3.1 统筹农村“三位一体”扶贫力量 |
2.3.2 推动建立农村多元互促扶贫模式 |
2.3.3 带领农村群众开展内源扶贫 |
2.4 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01 年一2011 年) |
2.4.1 全力构建农村大扶贫格局 |
2.4.2 在“一体两翼”战略中推进农户参与式扶贫 |
2.4.3 以“多予、少取、放活”确立行动导向 |
2.4.4 在“双轮驱动”中增强农村贫困群众生活保障 |
2.5 精准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12 年一2020 年) |
2.5.1 扶贫领导作用持续强化 |
2.5.2 功能实现特征更加鲜明 |
2.5.3 引富带富成就广受认同 |
2.5.4 党建扶贫经验值得推广 |
第三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实证分析 |
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的个案研究 |
3.1.1 样本选择 |
3.1.2 现实表现 |
3.2 精准扶贫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主要问题 |
3.2.1 功能主体中的本位化问题 |
3.2.2 功能结构中的固有化问题 |
3.2.3 功能方式中的单一化问题 |
3.2.4 功能策略中的浅表化问题 |
3.2.5 功能保障中的低效化问题 |
第四章 精准扶贫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思考 |
4.1 以多元化为方向,拓展功能主体 |
4.1.1 以加强致富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 |
4.1.2 以加强党群联系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 |
4.1.3 以加强农村治理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 |
4.2 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 |
4.2.1 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 |
4.2.2 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 |
4.2.3 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 |
4.3 以多样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 |
4.3.1 实施多元推动,促成扶贫路径多样化 |
4.3.2 实施资源整合,促成要素配给多样化 |
4.3.3 实施人才战略,促成精英参与多样化 |
4.4 以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 |
4.4.1 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 |
4.4.2 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果 |
4.4.3 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 |
4.5 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 |
4.5.1 持续壮大村级积累 |
4.5.2 持续健全协调体系 |
4.5.3 持续强化服务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5)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研究(1949-195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 研究现状概述 |
(二) 主要成果分析 |
(三) 存在的不足与要加强研究的问题 |
四、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
五、研究方法 |
六、相关概念的厘定 |
(一) 民族与少数民族 |
(二) 少数民族上层人士与少数民族代表人士 |
(三) 统战与少数民族统战 |
(四) 民族工作与少数民族统战工作 |
第二章 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统战思想 |
(一) 无产阶级政党的原则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 |
(二) 无产阶级政党应在不同历史阶段组成不同性质的统一战线 |
(三) 无产阶级政党要“照顾同盟者利益” |
(四) 压迫其他民族的民族不能获得解放 |
(五) 历史地对待民族问题 |
(六) 以真正无产阶级的态度对待民族问题 |
二、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族统战思想 |
(一) 坚持和加强党对统一战线领导 |
(二) 党与非党人士合作共事商量办事 |
(三) 劳动人民同非劳动人民联盟 |
(四) 团结民族上层有利于争取下层 |
(五) 加强民族团结 |
(六) 慎重稳进推进民族地区社会改革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内容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的时代背景 |
(一) 民族地区敌对势力猖獗和匪患严重 |
(二) 民族地区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
(三) 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薄弱 |
(四) 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滞后 |
(五) 民族上层自身仍具有特殊权威 |
二、解放之初的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 |
(一) 耐心争取西藏上层,和平解放西藏 |
(二) 反复争取西北叛乱部落首领,平息西北叛乱 |
(三) 妥善安置甘青新边境哈族流窜部落首领,安定社会秩序 |
(四) 真诚团结西南少数民族上层,为解放大西南创造条件 |
三、民主改革过程中的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 |
(一) 团结封建地主制度地区的封建主,不动多余浮财 |
(二) 团结奴隶制和封建农奴制地区的农奴主,和平协商推进改革 |
(三) 团结原始社会末期地区的民族首领,直接过渡实现改革 |
(四) 团结牧区的头人牧主,牧区实现和平改革 |
四、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 |
(一) 对牧区的牧主在经济上实行赎买政策 |
(二) 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在政治上给予适当安排 |
(三) 保障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生活水平 |
(四) 平息西藏武装叛乱,废除封建农奴制度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途径 |
一、借助民主建政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
(一) 借助民主建政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
(二) 借助民主建政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
二、结合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
(一) 结合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
(二) 结合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
三、通过特殊人物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
(一) 通过特殊人物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
(二) 通过特殊人物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
四、结合访问参观等活动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
(一) 结合访问参观等活动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
(二) 结合访问参观等活动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方法 |
一、和平协商的方法 |
(一) 和平协商方法的运用 |
(二) 和平协商方法的评价 |
二、区别对待的方法 |
(一) 区别对待方法的运用 |
(二) 区别对待方法的评价 |
三、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的方法 |
(一) 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方法的运用 |
(二) 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方法的评价 |
四、“派下去”“请上来”的方法 |
(一) “派下去”“请上来”方法的运用 |
(二) “派下去”“请上来”方法的评价 |
五、教育改造的方法 |
(一) 教育改造方法的运用 |
(二) 教育改造方法的评价 |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经验教训及当代启示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基本经验 |
(一)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
(二) 坚持大团结大联合 |
(三) 坚持共同繁荣发展 |
(四) 坚持协商民主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主要教训 |
(一) 必须加强政治团结合作 |
(二) 必须充分照顾同盟者利益 |
(三) 必须尊重民族宗教感情 |
(四) 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和改造 |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上层统战工作对新时代少数民族统战工作的启示 |
(一) 抓好干部人才选派、培养和引进,不断强化人才支撑 |
(二) 务实推进产业发展,夯实民族团结的经济基础 |
(三) 坚持民生优先,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四) 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五) 推动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 |
(六) 更加注重文化统战,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七) 扎实做好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统战工作,壮大共同奋斗力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大学生头脑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概述 |
(二)国外研究概况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核心概念厘定 |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 |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大学生头脑概念阐释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 |
第一章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必要性 |
第一节 秉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一贯主张 |
第二节 深化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 |
第三节 创办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校的客观需要 |
第四节 培育民族复兴“时代新人”的必然选择 |
第五节 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变物质”本质要求 |
第二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大学生头脑不足和原因 |
第一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大学生头脑的现状考证 |
一、实证调查的基本情况 |
二、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
第二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大学生头脑的问题论析 |
一、理论认知不准 |
二、情感共鸣不足 |
三、意志品质不佳 |
四、外化行为不实 |
第三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大学生头脑的制约因素 |
一、课堂教学育人功能性弱化 |
二、校园文化育人旨归性不强 |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差 |
四、社会实践育人落实较困难 |
第三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大学生头脑的现实路径 |
第一节 晓之以理奠定大学生理论认识之准 |
一、建强教师“主力军” |
二、激发学生“内动力” |
三、多教法融合进课堂 |
第二节 动之以情强化大学生情感共鸣之足 |
一、寓“习”于境,创设校园物质文化 |
二、寓“习”于情,凝练校园精神文化 |
三、寓“习”于行,融入校园行为文化 |
第三节 笃之以意增强大学生意志品质之佳 |
一、建强网络思政育人阵地 |
二、营造网络思政育人环境 |
三、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
第四节 导之以行培育大学生外化行为之实 |
一、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
二、完善社会实践运行机制 |
三、革新社会实践内容形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大学生头脑路径探析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统战工作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统一战线的性质和地位 |
一、统一战线理论的形成 |
二、统一战线的性质 |
三、统一战线的作用和地位 |
第二节 统一战线的制度基础 |
一、多党合作制度 |
二、政治协商制度 |
第三节 统一战线的对象 |
一、广义层面的对象 |
二、狭义层面的对象 |
第四节 统一战线的方针和原则 |
一、统一战线的方针 |
二、统一战线的原则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统战工作成效 |
第一节 民主党派争当“主人翁”,主动参政议政 |
一、动员和组织民主党派积极参与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 |
二、民主党派工作的成效显着 |
第二节 民族凝聚力显着增强,宗教工作迈入规范化轨道 |
一、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 |
二、宗教工作迈入新轨道 |
第三节 党外知识分子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代表勇当“生力军”,积极建言献策 |
一、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凝聚功能不断凸显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代表工作更加务实 |
第四节 海(境)外统战搭起“连心桥”,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
一、坚持爱国主义导向的海外统战工作扎实有效 |
二、坚持民族复兴导向的境外统战工作稳步推进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统战工作经验 |
第一节 必须用党的创新理论不断丰富统战工作指导思想 |
一、创新党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 |
二、党的创新理论丰富了统战工作的思想指导 |
第二节 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为统战工作注入活力 |
一、民主协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
二、推进民主协商体制机制改革为统战工作增添动力 |
第三节 必须坚持统战工作服务中心工作原则不动摇 |
一、统战工作是党的中心工作全局的一部分 |
二、统战工作必须服务党的中心工作 |
第四节 科学开展统战立法为统战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
一、依法开展统战工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
二、创新统战工作立法为依法开展统战工作提供法律支撑 |
第四章 新时代做好统战工作的几点思考 |
第一节 坚定不移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 |
一、准确把握“党领导一切”的历史逻辑 |
二、准确领会“党领导一切”的实践逻辑 |
第二节 必须强化新时代统战工作的意识形态重点 |
一、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
二、新时代做好统战工作必须时刻绷紧意识形态这根弦 |
第三节 坚定不移运用统战思维凝聚民族复兴磅礴力量 |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汇聚各方力量 |
二、统战思维是汇聚全民族力量的重要法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与研究思路 |
一 研究综述 |
二 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及存在不足 |
一 研究创新 |
二 存在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辨析 |
第一节 价值观 |
一 价值的内涵及外延 |
二 价值观的内涵与特性 |
第二节 社会核心价值观 |
一 核心价值观 |
二 社会核心价值观 |
第三节 社会主义价值观 |
一 社会主义的多维解读 |
二 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
三 社会主义价值观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渊源 |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未来社会的价值预设 |
一 空想社会主义者价值预设中蕴含的社会主义价值思想 |
二 空想社会主义者传播及实现社会主义价值思想的途径 |
三 空想社会主义者价值预设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分析 |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面论述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规律性揭示 |
二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性认识 |
三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思考 |
第三节 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及实践 |
一 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 |
二 列宁、斯大林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弘扬社会主义价值 |
三 列宁、斯大林弘扬社会主义价值存在着历史局限性 |
第三章 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准备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贡献 |
一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及壮大 |
二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党的价值观的构建 |
三 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实践中努力践行党的价值观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前提 |
一 中国共产党由局部执政转变为全国范围执政 |
二 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 |
三 马克思主义在教育文化事业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 |
第四章 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社会现实 |
一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
二 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
三 “建设导向”与“革命导向”相互交织 |
第二节 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理论探索 |
一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
二 “四个现代化”、独立自主、共同富裕 |
三 积极培育“大公无私”的时代精神 |
第三节 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实践探索 |
一 发展生产力与人民群众利益并重 |
二 独立自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
三 发挥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自觉能动性 |
四 重视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 |
第五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持续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
一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性认识 |
二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蕴含 |
三 胡锦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的深化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 |
一 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背景 |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理论内涵 |
第三节 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一 建设高素质的宣传工作队伍 |
二 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教育 |
三 发挥主流媒体弘扬主旋律的作用 |
四 积极利用互联网优势 |
五 借助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
第四节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一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
二 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
三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 |
四 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
五 做好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升华 |
第一节 “三个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明确表达 |
一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凝练与表达 |
二 党的十八大明确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
三 “三个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学理阐释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 |
一 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
二 营造良好舆论生态和社会氛围 |
三 进行积极的话语转换 |
四 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 |
五 利用传统节日和纪念庆典活动 |
第三节 全面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 |
一 党员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 带领人民群众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三 引导公众人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四 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 |
五 注重在家庭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六 利用党的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开展践行活动 |
第四节 建立健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制机制 |
一 健全组织领导体制 |
二 建立政策与物质保障机制 |
三 完善法律与规章制度 |
四 建立长效学习机制 |
五 制定监督评价机制 |
六 畅通反馈机制 |
结语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启示 |
一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
二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三 突出人民群众价值主体地位 |
四 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9)老一辈革命家红色家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存在不足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基本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家庭、家风和红色家风概述 |
一、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 |
(一)家庭的概念 |
(二)现代家庭的类型 |
(三)家庭承担的职能 |
(四)家庭的社会作用 |
二、家风是立家的灵魂和根本 |
(一)家风有好坏 |
(二)好家风能使家道兴盛 |
(三)坏家风难免殃及子孙 |
(四)家风关系到政风 |
(五)国风之本在家风 |
三、红色家风是中华文化的精华 |
(一)红色家风的概念 |
(二)红色家风产生和发展 |
(三)红色家风的一般功能 |
(四)继承和弘扬红色家风 |
第二章 红色家风的思想文化渊源和实践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论述 |
(一)工人阶级与社会化大生产联系在一起 |
(二)工人阶级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代表者 |
(三)工人阶级具有组织性纪律性革命性 |
(四)大公无私是工人阶级最突出的道德 |
(五)共产党人具有非同一般的先进性特质 |
二、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宗旨和理想 |
(一)中国工人阶级的特殊优点 |
(二)中国共产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 |
(三)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 |
(四)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 |
三、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格魅力和道德修养 |
(一)马克思为人类解放的艰苦探索 |
(二)马克思和夫人燕妮的爱情生活 |
(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 |
(四)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个人品质和精神 |
四、中华民族的家庭美德和修身齐家传统 |
(一)周公《诫伯禽》 |
(二)孔丘《庭训》 |
(三)诸葛亮《诫子书》 |
(四)《颜氏家训》 |
(五)《朱子家训》 |
(六)《曾国藩家书》 |
五、中国革命和建设是红色家风的实践基础 |
(一)艰难曲折的中国革命道路 |
(二)战时共产主义生活的实行 |
(三)丰富多彩的红色革命精神 |
(四)不断涌现的革命英雄人物 |
第三章 红色家风的基本内容及历史作用 |
一、红色家风的表率 |
(一)毛泽东的家风和“三原则” |
(二)周恩来的家庭和“十条家规” |
(三)朱德家庭的“五心家规” |
(四)刘少奇“善于吃苦”的家庭教育 |
(五)邓小平“与人为善”的治家特色 |
(六)陈云的家庭和“约法三章” |
二、红色家风的内容 |
(一)廉洁奉公,先国后家 |
(二)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
(三)追求理想,坚定信念 |
(四)刻苦学习,书香传家 |
(五)热爱劳动,自食其力 |
(六)严守规矩,反对特权 |
(七)尊老爱幼,家庭和睦 |
(八)忠于爱情,夫妻互助 |
三、红色家风的特征 |
(一)先进性和科学性 |
(二)平等性和民主性 |
(三)进取性和创新性 |
四、红色家风的历史作用 |
(一)提高了中国社会及家庭的文明程度 |
(二)营造了建国初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
(三)培育了一代代合格的革命事业接班人 |
(四)引导产生了大批良好家风的家庭 |
(五)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
(六)推动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发展 |
第四章 老一辈革命家红色家风的现代价值 |
一、红色家风是中国共产党完成历史使命的重要资源 |
(一)中国共产党面临“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 |
(二)红色家风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
(三)红色家风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主要基因 |
二、红色家风是中国共产党与腐败现象作斗争的有利武器 |
(一)当前我国存在的不良风气 |
(二)腐败现象呈现出家族特点 |
(三)不良家风是腐败之因 |
(四)以红色家风遏制腐败蔓延 |
三、红色家风是党政干部修身齐家的标杆 |
(一)修身齐家是党政干部的必修课 |
(二)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
(三)不断矫正自己的“三观” |
(四)修身齐家要从细微处着手 |
四、良好家风的形成重在建设 |
(一)重视家规和家教 |
(二)发挥道德楷模的作用 |
(三)评选和表彰文明家庭 |
(四)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好家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特权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三)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特权与中共反特权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特权的基本概念 |
一、特权的涵义 |
二、特权与腐败的辩证关系 |
三、特权的分类 |
四、特权的危害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反特权的理论支撑与实践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特权理论 |
二、改革开放前中共反特权实践的经验总结 |
三、国外反特权的相关理论及经验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反特权认知的演进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中共反特权的认知 |
一、改革开放初期中共党内出现特权的原因 |
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特权现象 |
三、改革开放初期中共反特权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中共反特权认识的新变化 |
一、市场化进程中特权蔓延的原因 |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特权现象的新表现 |
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中共对反特权的认知 |
第三节 十八大以来中共反特权认知的新阶段 |
一、十八大以来中共反特权的时代背景 |
二、十八大以来领导干部特权的主要表现 |
三、十八大以来中共对反特权的新认知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反特权的实践路径 |
第一节 强化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 |
一、明确党员干部思想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
二、拓展反特权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
第二节 完善法律法规强化贯彻执行 |
一、充实党纪国法的制度规定 |
二、坚持制度执行没有例外 |
第三节 推进权力运行的透明公开与严格监督 |
一、着力构建权力公开运行机制 |
二、强化权力运行中的监督机制 |
第四节 加强对特权的严密防范与严厉惩戒 |
一、严格廉政风险防范管理 |
二、加大查处与追究力度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反特权的成效及基本经验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特权的卓越成效 |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特权思想 |
二、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
三、构建起富有成效的反特权体制机制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反特权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党的领导夯实反特权的政治保障 |
二、增强党性意识和公仆观念构筑反特权的思想防线 |
三、健全党纪国法供给反特权的制度支撑 |
四、规范用权构建反特权的保障机制 |
五、丰富监督形式提供反特权的制约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学习邓小平关于人才建设理论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研究[D]. 葛英儒. 兰州大学, 2021(09)
- [2]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研究[D]. 窦星辰. 河北大学, 2021(09)
-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学习问题研究[D]. 王鑫. 兰州大学, 2021(02)
- [4]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D]. 高云亮. 兰州大学, 2021(11)
- [5]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研究(1949-1959)[D]. 唐丕跃.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大学生头脑路径探析[D]. 杨云峰.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经验研究[D]. 夏玲玲. 扬州大学, 2020(05)
- [8]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程研究[D]. 韩东云. 郑州大学, 2020(02)
- [9]老一辈革命家红色家风研究[D]. 杨盘冬.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特权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胡婷. 三峡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