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汉语中兼具两个相反义的词(论文文献综述)
罗薇[1](2021)在《《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出版的、专为高等教育编写的汉语语法教科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该书既是一部实用的汉语教材,也是一部传承俄罗斯汉学研究传统、充分吸收以往欧洲人汉语学习与研究成就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较早以普通语言学理论解释汉语的学术着作。本文将以1902年首版为基础,结合施密特个人档案、拉脱维亚大学所藏施密特个人藏书中的相关资料,从成书的历史背景、俄罗斯人的汉语学习与研究传统、欧洲人学习汉语的历史、世界语言学史以及俄罗斯汉语教育史的角度挖掘该书的特点和价值。该书写作的主要基础来源于俄罗斯人研究与学习汉语的传统。得益于作者施密特在彼得堡大学所受的东方学专业训练,俄国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汉学学派汉语教学的传统、以及俄国人的语言研究传统对施密特写作《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产生了深刻影响。首先,在俄国汉语研究的强项方面,如语法分析系统、汉字分析法等方面,施密特广泛采纳了前辈学者的观点,并且在传统汉学的基础上提出适应新局势的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此外,对俄国人学习汉语的继承还表现在另一些方面,如:延续俄国汉学研究的传统项目,同时关注汉、满、蒙三语,又根据海参崴东方学院对学生掌握东亚语言的要求增添了日语、朝鲜语以及越南语等语言材料。其次,继承彼得堡学派对中国历史语言文化的基本观点,认为包括汉语在内的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地区文化一样,可以通过一般方法被科学地认识、研究,汉语并非是某些欧洲汉学家认为的“停滞不前”的、处于其原始状态的一种低级语言,而是具有与其文化相关的理据性,需要理性地认识。再次,彼得堡汉学学派注重积累史实材料,在研究汉语时,施密特大量收集、引用丰富的语言材料和例证,这也是施密特作为瓦西里耶夫弟子最突出的传承特点之一。俄罗斯人早期对汉语的认识主要来源于驻北京东正教使团成员论着和西方人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有大量从中国运回的中文原典。俄罗斯人对汉语的认知从一开始就具有三方面的视野,他们既传承本国人的研究,又善于参考西方、中国的研究和学习资料。一方面,该书吸收了当时欧洲和中国学术界对汉语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一部在系统、科学的文献综述基础之上的学术着作,对欧洲其他汉学家的观点、成果和语言材料进行整合,从中得出更进一步的观点,从而成为外国人汉语教材编着史发展到19、20世纪之交时具有综述性、整合性的一部着作。另一方面,《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中对欧洲人汉语学习资料的运用还在于对其中收集的语言材料进行分类、精选,找到最适合编入该书的范例。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特点还在于将以往欧洲汉学家、语言学家的资料,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将之整合纳入他的语法系统中—一汉语实用语法系统是作者要着重教授的内容,也是这部教材相比于一些欧洲汉学家语料搜集式的汉语教科书更具优势之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并非只有零散的语法点汇集,而是强调汉语语法规则的整合归纳,并且首次在俄语语境下构建一套新的汉语实用语法体系。是明清时期以来外国人对汉语语法科学研究史的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继往开来之作,也是20世纪以后国际学界的现代汉语研究往纵深方向开拓的重要前提,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从欧洲语言学史和俄罗斯语言学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到19世纪末,欧洲和俄国语言学经过了多年的方法和材料积累,在历史比较语言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经为学界所接受,这些思想对这一时期包括施密特在内的俄国语言工作者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普通语言学的新思想在外语教材编纂方面的应用也具有重大意义。从语言学研究的角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汉学史上第一次尝试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的语法着作。一方面来说,以汉语为参照、拓宽了普通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路径和研究范围,反过来说,也从西方语言学的新成果出发丰富了汉语研究的方法论。从语言本身的发展来看,这一时期的汉语内部也发生了重要变化,随着清末社会大变革,越来越多的新词日渐成为时尚,北方官话口语日益成为最重要的中外交往标准语,白话文运动已在酝酿之中;另一股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来自西欧语言学的发展——经过19世纪的发展,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该书可以看作是一部汉语史研究与汉语实践语法研究相结合的产物,书中证实了运用产生于印欧诸语言框架下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方法在汉语研究中的可能性与可行性。通过对本书的研究,可以从“他者”的角度审视汉语对普通语言学理论和方法论的贡献,挖掘汉语对历史语言学及普通语言学研究的补充意义,加深历史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观念下对汉语及其历史演变的认识。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出版使用对19、20世纪之交俄国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的汉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语言实践教材,为了使学生便于理解规则、掌握用法,作者不仅善于描写语法规则时在抽象化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化表述,注重使用条件、搭配对象、适用范围、特例等方面的考察,力求使语法规则呈现出严谨、易懂、实用的特色,同时还配有大量精选范例。此外,教材的内容还间接地反映了俄国的教育政策、教育历史,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汉语课程大纲、教学目标,施密特本人的教学思想等。因此,教材的内容折射出这一时期俄国汉语教育史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生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即19、20世纪之交)、特定教育场所中(即海参崴东方学院)、特定教育者(即施密特)主导下、针对特定学习者群体(即就读于海参崴东方学院的大学生、军官和少量其他社会人士)的教育活动的历史进程。总之,俄国汉学家施密特专为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汉语学习者编写、并于1902年出版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既继承了俄罗斯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学派既往的已有研究成果和研究传统,采用了俄国人头脑中相对成熟的俄语语法框架基础,又能放眼世界,有所取舍地借鉴当时流传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其他国家汉学家所着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成功运用最新的俄国和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研究方法论,以及截止到清末时期的中国传统语言学成就来科学地描写汉语,是俄国汉语教育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部语法教科书。本文将结合教材原着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梳理本书的编写特点及研究成果,全面考察这部着作的重要作用及价值。
文桂芳[2](2021)在《汉语关联副词的来源及演变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从历时演变角度考察汉语关联副词的来源及其语义演变路径,并以关联为核心,探讨其向相关范畴的演变研究,进而探讨其演变动因与机制,归纳其演变规律。全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介绍本文研究背景与目标、研究现状与述评、研究内容与全文框架、研究方法及其语料来源等。第二章主要讨论汉语关联副词的范围以及和连词的区别,并从语义上对其进行分类。典型的关联副词,主要有“又、也、更、还、再、倒、却、便、就、才”等。根据语义,可以将它们分为三大类,一类是表示重复义的关联副词,主要包括“更、还1、再、又、复、亦、也、却1”;一类是表示转折义的关联副词,主要包括“倒、却2、顾、反、覆、转、翻、还2”;一类是表示顺承义的关联副词,主要包括“即、便、就、乃、乃/廼、则、遂”等。第三章主要探讨重复义关联副词的来源与演变。重复义词能从“重复”义直接发展出“并列”连词功能,也能从“重复”经由“增益”,发展出表示假设条件或是让步条件的关联功能,有的继续发展出了成熟的递进连词功能和选择连词功能,前者如“更”,后者如“还”、“复”等。第四章主要考察了转折义关联副词的来源与演变。转折义词都发展出了表示“转折”义的关联功能,有的经由强调肯定功能后,继续发展出了表示让步的关联功能,如“倒、却”,有的发展出了表示轻转的转折连词功能,如“顾”等。第五章探讨顺承义关联副词的来源与演变。顺承义词都发展出了表示顺承的关联功能,也大多经由强调肯定功能,发展出了让步条件关联功能,有的还发展出了对比性述题标记,如“则、即”。第六章总结汉语关联副词语义演变路径与规律。以上三类词的语义相去甚远,之所以能共同发展出关联功能,关键在于其语义框架中预设了一个早先发生的事实或是预设了一个前提:或为重复的动作,或为反预期的事实,或为前提条件与原因,正是在此语义框架基础之上发展演变出了各种关联功能。汉语关联副词在语义演变过程中具有以下特征:单向性与渐变性;并存性与择一性;保持性与滞后性;频率性与降类性。
冯卓[3](2021)在《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文中指出词汇是语言三要素中最灵活易变的,对社会文化有着较强的依附性。清末民初是汉语发展史上近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过渡阶段,社会动荡,与外界语言接触频繁,导致此时期词汇产生较大的变化,非常具有研究价值。但从研究成果来看,这一时期的语言现象显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申报》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长、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作为大众传播的载体,能够快速、真实、全面地反映当时的词汇现象。因此本文以1872—1919年清末民初时期的《申报》为语料,对此期的《申报》词汇展开全面研究。本文共分为五章:第1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对象、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现状、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2章为《申报》词汇的构词法研究。从复合式构词和派生式构词两个角度进行考察。复合式构词主要对偏正、联合、主谓、动宾、补充五种结构系统分析,考察分布情况和特点。派生式构词按词缀所在位置,分别考察前缀、中缀和后缀的构词情况。其中后缀是词缀系统考察的重点,分别对真后缀和类后缀展开研究。第3章为《申报》词汇的造词法研究。本章综合参考学界对造词法的分类标准,结合《申报》词汇特点,对语法造词法、仿词造词法、简缩造词法、修辞造词法展开讨论。语法造词法注重对造词理据的考察,修辞造词法比较丰富,又分为比喻造词、夸张造词、委婉造词三个方面。第4章为《申报》词汇的词形研究。主要研究异形词和同素异序词,系统考察两种词形的特点和发展情况。异形词主要从成因、音节类型、意义关系几方面着手分析,成因包括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及音译词,意义关系包括全等关系、包孕关系或者交叉关系。同素异序词主要考察了AB—BA以及A—B之间的结构类型、语法属性和语义关系可能相同,也可能完全不同。同时,本章两种词形都与现代汉语进行历时比较,观察二者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变化情况发现《申报》中异形词和同素异序词在现代汉语中都有共存、有存有隐和共隐三种情况。第5章为《申报》新词新义研究。新词研究从外来新词和本土新词两个角度考察,主要探讨《申报》新词的来源和分类。外来新词包括西源外来词和日源外来词,西源外来词数量较多,主要来自英语,翻译的方式也比较丰富,包括单纯音译、半音译加半意译、音译兼意译、音译加义标、造字音译和字母借形几种方式。日源外来词中一部分是日本利用汉字新造的词,即原语借词;另一部分则是之前从中国传入日本,在日本流传后又回归到中国的词汇,即回归借词。本土新词包括本族新词、意译和仿译的新词。新义研究从词汇义、色彩义和语法义三个方面进行考察。词汇义的演变主要体现在“一个词的意义的演变”和“词的一个意义的演变”。前者侧重分析词的义项增加或者减少,后者侧重于词的某个义项发生词义扩大、词义缩小或词义转移等情况。另外,词汇义演变与引申有着密切联系,隐喻和转喻是引申的思维机制,隐喻的认知基础是相似,转喻的基础是紧密的关联,所以词义引申从相似引申和相关引申两个角度分析。结语:通过对全文内容梳理,分别从构词法、造词法、词形、新词新义几个方面概括出清末民初《申报》的词汇语言特色,从而归纳出《申报》词汇的整体特点,以期为清末民初词汇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黄雪婷[4](2020)在《含“且”义素连词的来源及语义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虚词“且”的功能十分强大,汉语中以“且”为词根语素构成的虚词也非常多,这些词在使用过程中差异较大,因此厘清相互之间的关系对于辨析这类词的使用规律有比较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且”为纽带,探究其周边的词的语义演变路径,以期对这类词的来源和形成有更全面的了解。共分为以下七个部分:第一章是引言部分,主要对连词、虚词“且”和与“且”相关的常用连词进行了研究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范围和重点,研究思路和方法,并对语料来源情况进行了说明,提出问题:来源路径问题是语义演变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连词“且”的语义关系丰富,以“且”字为纽带探索“且”及含“且”这个义素的连词来源路径对把握“且”的演变过程有一定参考价值。第二章本文重点,主要介绍了“且”的来源和语义功能。“且”的本义是“祖”,“且”可以假借“徂”的动词义,获得含有空间位移变化“往、到”的意思,隐喻机制作用下,发展为时间副词,又从副词演变为并列连词,表示并列关系是其他连词语义关系的发端,而表示递进关系是“且”最主要的用法,由递进义又演变出转折、让步、选择、假设等语义。第三章至第六章,按照递进、转折、让步、假设四种语义功能标准对含“且”的连词进行了分类,分别阐述每种语义类别下属的连词的来源和语义演变,并对每个词的来源路径进行了分析。具体路径如下:(1)递进连词:而且:“并列—递进”;并且:“偕同—递进”;况且:“比况—递进”;且夫:“强调—递进”。(2)转折连词:要且:“强调—转折”;然且:“顺承—递进—转折”;反且:“反转—转折”;且是:“强调—递进—转折”。(3)让步连词:“尚且”和“犹且”具有相同的语义演变路径:“比况—递进—让步”;“且做”的“且”由“姑且、暂且”副词义直接演变为表示让步关系的连词,“做”只是词缀。(4)假设连词:且使:“条件—假设”;且如:“递进—假设”。第七章结语
万真宜[5](2020)在《基于语料库的俄汉语“时间观念阈”对比分析》文中指出观念学说在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融入了语言学诸多分支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具有多学科融合的特性。但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思想的“观念学”,仍致力于揭示“语言—文化—人”的相互关系,即如何通过语言表征展现思维方式的群体性特征。为进一步揭示这些群体性心智特征相互间的联系方式和大致形态,对观念的单独阐释和描写可转向观念阈研究,即观念集合在文化空间中的运作模式的分析。对于观念阈的研究,既可从民族语言文化共体的角度进行宏观审视,也可选取特定角度,对观念阈的某一侧面进行更为详细的阐释。本文选取了时间观念,作为观念阈分析的具体对象。多样的时间现象在人类社会中既具有普遍性,又携带着鲜明的民族文化基因,从而形成了各异的时间观念系统。时间观念在语言系统中,具有相对恒定和丰富的表征方式,传递着相关群体的思维方式及其对周围世界的认识结果;而由于时间分割方式的多样性,在各民族语言中,存在多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时间关键词,但这些关键词在相应的时间体系中的地位并不均等,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只有明确这些关键词在体系中的位置与分布,及其发挥的不同作用,方可了解相应民族时间认知体系的整体特征。因此,本文尝试采用观念阈理论对其进行具体分析。鉴于时间观念的语言表征、尤其是时间词在中俄两种语言中的繁复性与多样性,为更为直观地观察时间观念阈的结构与排布方式,需采用语料库的词频数据。语料库中所纳入的文本,正符合语言学研究对语料“真实、自然”的诉求;语料库收入的大量语料则能帮助研究者从客观的角度观察观念词的文化伴随意义和使用频率;此外,观念词的文化价值不是仅靠观察一个词的词形就能确定的,而要综合考量词源、搭配和具体运用语境等因素,而在语料库中对一个词进行检索的同时也能展现相应的上下文。在正式对观念阈进行分析之前,我们需要明确观念阈与观念学说、以及语言学下诸多学科的联系。因此,本文首先梳理了观念研究的文脉,并对观念学说在俄罗斯和中国学界的研究历史进行概述。由此概括学者们对观念本质的认识,进而对观念阈这一概念的研究缘起、概念内涵、结构类型进行更为详细的阐释。我们发现,借助于观念阈的理论框架,可对时间观念这一复杂的语言文化现象,进行更为全面的考量和比较。其次,通过分析时间本质的多学科阐释可知,对时间的认识大多集中在时间的延续性和运动方式等主要方面,随之形成了相应的时间观念;这些时间观念在语言中具有鲜明、多样的表征方式,并具有各异的民族性。为对两个民族时间观念的整体面貌进行综合考量,本文对俄语国家语料库和国家语委语料库中关键时间词的出现频率进行归类整理;结合相应时间词的文化特性,初步构拟出俄汉语时间观念阈的基本框架,分别对俄汉语时间观念阈的核心区、近核心区成分的词源信息、词典释义、搭配组合和完整含义进行分析,从而展现出两种语言中时间观念阈的大致形态。最后,俄汉民族时间观念阈的结构异同、构成成分的文化特性异同,须在对比中得以呈现。因此,本文分别对两种语言时间观念阈的各个区域分别进行对比,并分析差异成因(宗教与哲学思想、社会结构、语言结构、时间切分方式等),由此展现出时间观念背后蕴含的民族文化特性。基于上述研究思路,本文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绪论主要阐释本论文的现实性(观念和观念阈的研究历史,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以及材料来源。第一章首先从观念理论的学理渊源、观念分析的语言学价值等方面,对观念理论做出界说;在此基础上对观念阈的内涵、结构、类型和分析方法进行定义和界说,并阐释其与相关术语的联系与区别。第二章分别对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中的时间理论进行简要介绍,分析俄语和汉语中的时间系统的结构和表征方式,并通过俄语国家语料库和国家语委语料库的时间词出现频率,划定俄汉语时间观念阈各区域的基本构成。第三章对俄语时间观念阈的核心区构素——год和время的词源信息、历时词义演变、搭配组合和含义体系作出阐释;并对近核心区主要构素,如基本计时单位час,минута,секунда、历法单位 неделя,дни недели,месяц、短时间词语 момент,миг,мгновение、昼夜分割时间词денъ,утро,вечер,ночь,сутки和季节名等的语义演变过程和含义进行分析。第四章首先分析了汉语时间观念阈核心区构素——“年”和“时”的词源信息、历时词义演变、搭配组合方式和含义体系;随后对近核心区的主要构素——以“日”、“月”为构形和取义核心的昼夜、历法时间词、以及季节名的语义演变过程和含义进行分析。第五章首先对俄汉语时间观念阈各区域的构素、构成方式的异同进行对比分析,随后对引起差异的成因——如地理环境、社会主导结构、文化类型、宗教哲学思想、语言结构特点等进行说明。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观念阈具有多层级的结构,进入其中的观念有序排布,承载着民族文化共体的关键文化信息,可集中反映相应群体认识世界的方式;与此相应,俄、汉语时间观念阈也凝结着两个民族时间观的不同侧面;两种时间观念阈都可大致划分为三个区域,其中核心区的构成成分相似,而近核心区则存在一定差异;总体来看,虽然两种观念阈的时间关键词都包含着人们对时间之流和生命之流、时间的有限性与无限性、时间的循环和线性模式的认识,但俄罗斯民族的时间观具有抽象性与分析性的特征,而汉民族则倾向于具象性与整体性。这种整体倾向,需通过各区域时间关键词共同呈现。借助俄汉语语料库相关时间词的出现频率来构拟时间观念阈的结构与成分,对于观念分析和语言文化学的研究来说,是较为新颖的尝试;将对个别观念的研究拓展至观念阈这个“全局范畴”,又将其范围限定在“时间观念阈”这种个别范畴中,使得对于观念阈的研究更具实操性。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为俄汉语言、乃至文化的对比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韩金秒[6](2020)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捌)》虚词研究》文中提出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以下简称“清华简”)是2008年清华大学校友赵伟国自香港购回并捐赠给清华大学的一批竹简,在迄今发现的战国竹简中占有重要地位。清华简第七1和第八1分别於2017年和2018年发布,其内容涉及春秋战国时期一些史事和治国理政的思想。由於面世时间较短,加之竹简本身容量大且复杂,学界对其的研究仍主要处在字词释疑阶段,对词汇的研究比较薄弱。有鉴於此,本文以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和《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捌)》为研究材料,通过计量的方法,对其中的虚词进行较为全面地整理,客观地反映其中虚词的实际概况,以期揭示了汉语虚词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为《清华简(柒-捌)》的研究提供一些资料参考。论文在结构上分为七个部分。绪论主要从本文的研究材料、研究意义和方法三个部分进行简单论述,对本文研究的虚词范围进行界定。第一章是《清华简(柒-捌)》副词的相关研究,从语法意义角度将副词分为判断、时间、程度、状态、疑问、关联、范围、劝令、否定、推度十类。第二章是《清华简(柒-捌)》介词的相关研究,从语法功能角度将介词分为五类:引进工具、条件、方法和依据,引进对象,引进原因或目的,引进时间以及引进处所或范围。第三章是《清华简(柒-捌)》连词的相关研究,从语法功能角度将连词分为并列、顺承、假设、选择、让步、因果、转折连词七类。第四章是《清华简(柒-捌)》语气词的相关研究,从语义角度将语气词分为表陈述语气、表疑问语气、表感叹语气三类。第五章是《清华简(柒-捌)》助词的相关研究,从语法功能角度把助词分为结构助词、语助词、语缀助词三类。这五章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方法,辅之以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资料,对《清华简(柒-捌)》中的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和助词五大类虚词进行计量整理、全面分析,揭示出不同类、不同个体虚词的内在规律与特点。结语部分是从虚词各大类和虚词内部各小类用例的不均衡方面对《清华简(柒-捌)》中的虚词进行分析,从语音形式、语义和语法功能、历史演变等方面总结出一些结论。研究表明,《清华简(柒-捌)》中的虚词具有鲜明的语法特点和语用特徵,对於汉语语法史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这些虚词研究材料能够为《清华简(柒-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参考。
曹雨杨[7](2020)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时期的竹简,据碳14年代测定为战国中晚期,文字风格主要为楚系。经整理,2010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内容包含《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武王之志(金縢)》《皇门》《祭公之顾命(祭公)》《楚居》等九篇;2011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内容包含《系年》一篇;2012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内容包含《说命上》《说命中》《说命下》《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良臣》《祝辞》《赤鹄之集汤之屋》等八篇;2013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内容包含《筮法》《别卦》《算表》等三篇;2015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内容包含《厚父》《封许之命》《命训》《汤处於汤丘》《汤在啻门》《殷高宗问于三寿》等六篇;2016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内容包含《郑武夫人规孺子》《管仲》《郑文公问太伯(甲、乙)》《子仪》《子产》等五篇;2017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内容包含《子犯子余》《晋文公入于晋》《赵简子》《越公其事》等四篇。本文主要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的三十六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对简文中一些未能解决、讨论较多的疑难字词进行串联集释,收集各家观点以及研究成果,同时对诸家观点尽量客观分析并补充自己的意见,下编在归纳总结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古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献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对简文进行重新校注,力求反应当下学界的研究成果。限於篇幅,本论文仅选择《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部分。
张洁[8](2020)在《《新序》反义词研究》文中提出刘向所撰《新序》是“采传记行事”而成的一部“谏书”。目前,关于《新序》的研究多从版本校勘、成书性质、文本内容、取材来源、文学价值、思想价值等角度切入研究成果显着,但从语言词汇角度仅从复音词、介词、副词、单音节谓语动词切入进行了研究,在该方向仍有较大研究空间。通过检索,以语言学视角研究刘向《新序》仅有4篇硕士论文和一篇期刊文章,在反义词的关注上可以说是空白的。缘此,本文选取以刘向《新序》反义词为研究课题,对书中反义词进行封闭穷尽性的统计研究,在此基础上详细考察分析,进而从分类、存在方式、义位对应关系、语用角度上展示出《新序》反义词的全貌、语义关系及其特点作用等,愿求对古代汉语反义词的研究提供一些可借鉴的资料。本论文就《新序》反义词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相关研究。绪论部分。简介刘向《新序》及语料价值,概述《新序》研究现状及古汉语反义词研究现状,并通过定量与定性结合、描写与解释结合的研究方法,穷尽式的统计归纳出该书反义词词组,着重对《新序》反义词的判定标准和原则做出界定。第二部分从词性、反义逻辑关系、内容角度详细描写了《新序》反义词的分类,并从反义连文、反义对文、标签式反义词、语境反义词几方面论述《新序》反义词的存在方式。第三部分从语义上从义位对应关系的角度切入,用四种类型概括了《新序》中反义词,分别为双边单义、双边多义、多边单义、多边多义。第四部分从语用上分析总结《新序》反义词的特点和作用,得出《新序》反义词数量上丰富繁多,其中单音词反义词的数量远超双音节反义词,在《新序》中占主导地位;大部分反义词出现使用的频率次数较高,一直为后世沿袭至今;反义词在词性分布、义位对应关系、音节分布上不平衡性明显;比较稳定,多为语言反义词;言语反义词占一定比例。其次,主要从构词、表意、修辞与辨析词义几方面来论述《新序》反义词作用。结语部分。
刘婕[9](2020)在《汉语限止类转折词语的篇章及语义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对限止类转折词语“但/但是、可、可是、却、倒、只是、不过”这七组虚词进行研究,运用语义结构分析法和Talmy的认知语义理论对词语的语义模式进行分析和归纳,并对其在篇章中的表现的影响进行一定的概括描述。总的说来,全文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第一,重点对现代汉语限止类转折词语中的虚词进行语义及语义模式分析,从语义的角度,说明了该类词语的共同语义基础及其相异之处。第二,运用注意理论对限止类转折虚词进行分析,找出说话者在使用该类词语时所标记的注意转移方式。这种观察和陈述的注意方式与词语本身的语义有着较强的关联,二者呈现出一致的状态,并在具体的篇章运用中表现出来。说话者通过词语本身内含的逻辑和语义基础,在具体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词语,从而实现预期的表达效果。本文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绪论。交代选题的原因和意义,并对以往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整理,总结前人研究的成果与不足,说明本文的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等。第二章是对具体的限止类转折虚词的个案分析。本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从语义和注意理论的角度入手,分别对“只是、不过、却、倒、但/但是、可、可是”进行语义分析、语义模式概括、语义特征分析、注意路径转移以及篇章表现的描写,并陈述语义与说话者观察事物时的注意方式对词语选用的影响,说话者根据自身的注意转移方式选择与其相匹配的词语,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第三章是对个案分析的总结。本章将限止类转折虚词的共同语义基础和各自的区别特征进行了概括和总结。第四章是本文研究结论和不足的总结。
兰俊莹[10](2020)在《《元曲选》宾白陈述句研究》文中提出《元曲选》由明代臧晋叔编纂而成,是我国现存影响最大,收罗最丰富的一部元杂剧选集。它是研究近代汉语口语的重要资料,其宾白部分能反映当时的口语面貌。论文以《元曲选》宾白中的陈述句爲研究对象,对其作数据统计,分析其陈述内容、句式结构以及语气词使用的不同和变化,总结《元曲选》宾白陈述句的自身特点。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爲绪论,简述《元曲选》宾白陈述句研究的选题缘起,介绍陈述句的研究现状,说明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对象。第二章研究陈述句的分类,把《元曲选》宾白中的陈述句分爲判断句、描写句、叙述句和主观句等四种类型,并分析其陈述内容的不同和表述方式的特徵。第三章研究陈述句句式,主要对《元曲选》宾白中的“是”字句、处置式、被动式、兼语式和连谓式等五种句式作详细考察,总结其在结构方面的特点和发展变化。第四章研究陈述句语气词,考察了上古汉语遗留语气词“也、矣、耳”等,近代汉语新兴语气词“哩、了、的、来、咱、者、便了、波、罢、罢了”等,并通过历时对比,分析其语法功能和变化过程。此外,还考察“了也、了罢、者波”等语气词连用的情况。第五章是结论部分,结合全文的研究内容,总结《元曲选》宾白陈述句的特点,分析其在汉语陈述句发展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古汉语中兼具两个相反义的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汉语中兼具两个相反义的词(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历史背景及其作者 |
1.1 海参崴东方学院及其培养目标 |
1.1.1 办学背景 |
1.1.2 学院设置 |
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作者施密特 |
1.2.1 施密特的早年求学、实习生涯 |
1.2.2 赴海参崴东方学院任教后的汉学研究 |
1.3 教材的学习者与使用情况 |
1.3.1 教材的出版、使用、影响 |
1.3.2 学员的汉语学习情况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俄国传统汉学背景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语音系统考辨 |
2.1.1 南北官话的语音系统、汉语音韵研究 |
2.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注音方案 |
2.1.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发音规则 |
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比丘林汉语语法体系的突破 |
2.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词法体系 |
2.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句法体系 |
2.3 施密特对比丘林、瓦西里耶夫等人汉字理论的发展 |
2.3.1 汉字的起源问题 |
2.3.2 关于汉语口语、书面语的讨论 |
2.3.3 汉字的“六书” |
2.3.4 施密特对瓦西里耶夫汉字体系的增补 |
2.4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满、蒙、日、朝、越等语言的关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世界汉语研究史框架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3.1 例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欧美汉学的反思 |
3.2 以“声调”为例谈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音研究的整合 |
3.2.1 声调的本质 |
3.2.2 汉语声调的发音特点 |
3.2.3 汉语声调的标调系统 |
3.2.4 汉语方言的声调语音规律 |
3.2.5 中外学者论“汉语声调的演变” |
3.2.6 “入声”之争 |
3.3 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法研究成果的整理 |
3.3.1 某些语法形式在各地的使用差异 |
3.3.2 各国汉学家对若干语法规则的不同观点 |
3.3.3 欧洲汉学家普遍忽略的汉语语法知识 |
3.4 选编欧美、日本汉语教材及中文原典的书面官话范例 |
3.4.1 筛选范围:标准北方书面官话材料 |
3.4.2 筛选入编:符合语法规范、排列顺序合理 |
3.5 个案研究:德国汉学家阿恩德对施密特的影响 |
3.5.1 阿恩德及其《官话手册》 |
3.5.2 两部教材的总体设计 |
3.5.3 以重音理论为例讨论施密特对阿恩德的取舍 |
3.6 个案研究:《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中国传统文献的改编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世界语言学发展进程中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4.1 施密特的汉语观 |
4.1.1 对汉语的两种定位 |
4.1.2 静态与动态、共时与历时 |
4.2 汉语语音史的构建:历史比较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的结合 |
4.2.1 汉语语音史研究的基础材料 |
4.2.2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辅音音变考察 |
4.2.3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元音音变考察 |
4.2.4 语言史的社会性——汉语官话的形成 |
4.2.5 语言现象的“类推作用”:汉语词根溯源问题 |
4.3 俄国语言学成果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应用 |
4.3.1 用“形式语法”思想分析汉语的词法 |
4.3.2 语言与思维的联系——汉语与中国人的心理 |
4.3.3 波捷布尼亚及其弟子的句法思想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从语言教育及应用视角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5.1 一部“研究—学习—教学”三位一体的汉语教科书 |
5.2 从课程理论分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材料建构 |
5.2.1 横向组织:课程教学板块的功能分析 |
5.2.2 纵向组织:螺旋渐进的主题序列性 |
5.3 从应用语言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教学大纲 |
5.3.1 字词大纲及词汇控制 |
5.3.2 语法大纲及翻译训练 |
5.4 本章小结 |
余论 施密特《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价值和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书影及相关影像资料 |
附录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序言及目录 |
附录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俄语字母注音表(含例字) |
附录4 阿恩德《官话手册》序言及目录 |
致谢 |
(2)汉语关联副词的来源及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主要目标 |
1.2 研究现状与主要问题 |
1.2.1 句法语义视域下的关联副词研究 |
1.2.2 功能认知视域下的关联副词研究 |
1.2.3 语义演变理论研究 |
1.2.4 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本文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汉语关联副词的范围与分类 |
2.1 副词语义类别和关联副词范围 |
2.2 关联副词和连词的区别 |
2.3 关联副词的分类 |
第三章 重复义关联副词的来源及演变考察 |
3.1 重复义关联副词“更”的来源及演变发展 |
3.1.1 “更”的让步条件功能来源与动因 |
3.1.2 “更”的递进连词功能来源与发展 |
3.1.3 “更”的并列连词功能来源与动因 |
3.1.4 小结 |
3.2 重复义关联副词“再”的来源及演变发展 |
3.2.1 “再”的让步条件功能来源与发展 |
3.2.2 “再”的并列连词来源与发展动因 |
3.2.3 小结 |
3.3 重复义关联副词“还_1”的来源及演变发展 |
3.3.1 “还_1”的选择连词功能来源与发展 |
3.3.2 “还_1”的假设条件功能来源与发展 |
3.3.3 小结 |
3.4 其他重复义关联副词的来源与发展 |
3.4.1 “又”、“复” |
3.4.2 “亦”、“也” |
3.4.3 “却_1” |
3.5 重复义关联副词的演变规律与制约因素 |
3.5.1 重复义关联副词的演变规律 |
3.5.2 诱发重复义关联副词演变的制约因素 |
3.5.3 重复义关联副词语义演变路径总结 |
第四章 转折义关联副词的来源及演变考察 |
4.1 转折义关联副词“倒”的来源及演变发展 |
4.1.1 “倒”的转折功能来源与发展 |
4.1.2 “倒”的让步功能来源与发展 |
4.1.3 小结 |
4.2 转折义关联副词“却_2”的来源及演变发展 |
4.2.1 表示顺承与转折的关联副词来源与发展 |
4.2.2 表示让步与选择连词功能的来源与发展 |
4.2.3 小结 |
4.3 转折义关联副词“顾”的来源及演变发展 |
4.3.1 “顾”的转折副词功能的来源 |
4.3.2 “顾”的转折连词功能的来源与发展 |
4.3.3 小结 |
4.4 其他转折义关联副词的来源与发展 |
4.4.1 “反”“覆”“转” |
4.4.2 “翻”“还_2” |
4.5 转折义关联副词的演变规律与制约因素 |
4.5.1 转折义关联副词的演变规律 |
4.5.2 诱发转折义关联副词演变的制约因素 |
4.5.3 转折义关联副词语义演变路径总结 |
第五章 顺承义关联副词的来源及演变考察 |
5.1 顺承义关联副词“即”的来源及演变发展 |
5.1.1 “即”的顺承功能来源与发展 |
5.1.2 “即”的对比性述题标记来源与发展 |
5.1.3 “即”的让步功能来源与发展 |
5.1.4 小结 |
5.2 顺承义关联副词“便”的来源及演变发展 |
5.2.1 “便”的顺承功能来源与发展 |
5.2.2 “便”的让步功能来源与发展 |
5.2.3 小结 |
5.3 顺承义关联副词“就”的来源及演变发展 |
5.3.1 “就”的顺承功能来源与发展 |
5.3.2 “就”的让步功能来源与发展 |
5.3.3 小结 |
5.4 其他顺承义关联副词的来源与发展 |
5.4.1 “乃”、“乃(廼)” |
5.4.2 “则” |
5.4.3 “即、便、就、乃、则、遂”的比较 |
5.5 顺承义关联副词的演变规律与制约因素 |
5.5.1 顺承义关联副词的演变规律 |
5.5.2 诱发顺承义关联副词演变的制约因素 |
5.5.3 顺承义关联副词语义演变路径总结 |
第六章 汉语关联副词的演变动因、机制及规律 |
6.1 汉语关联副词的语义演变动因与机制 |
6.1.1 关于语义演变的动因与机制 |
6.1.2 汉语关联副词语义演变的动因与机制 |
6.1.3 语义框架理论 |
6.2 汉语关联副词的语义演变规律与特征 |
6.2.1 汉语关联副词语义演变的规律 |
6.2.2 汉语关联副词语义演变的特征 |
6.3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3)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 |
1.3.1 清末民初词汇研究现状 |
1.3.2 《申报》词汇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1.5.1 对过渡时期词汇研究的补充 |
1.5.2 考察现代汉语词汇源头 |
1.5.3 大型语文类工具书的编纂与修订 |
1.6 研究方法 |
1.6.1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
1.6.2 描写与解释相结合 |
1.6.3 历时与共时相结合 |
第2章 《申报》词汇构词法研究 |
2.1 复合式构词 |
2.1.1 偏正式复合词 |
2.1.2 联合式复合词 |
2.1.3 动宾式复合词 |
2.1.4 主谓式复合词 |
2.1.5 补充式复合词 |
2.2 派生式构词 |
2.2.1 词缀界定 |
2.2.2 词缀考察 |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申报》词汇造词法研究 |
3.1 造词法与构词法 |
3.2 造词法分析 |
3.2.1 语法造词法 |
3.2.2 仿词造词法 |
3.2.3 简缩造词法 |
3.2.4 修辞造词法 |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申报》词汇词形研究 |
4.1 异形词 |
4.1.1 异形词界定 |
4.1.2 异形词成因 |
4.1.3 异形词的音节类型 |
4.1.4 异形词的意义关系类型 |
4.1.5 异形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 |
4.2 同素异序词 |
4.2.1 同素异序词的结构类型 |
4.2.2 同素异序词的语法属性 |
4.2.3 同素异序词的语义类型 |
4.2.4 同素异序词在《申报》中的使用情况 |
4.2.5 同素异序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申报》新词新义研究 |
5.1 新词研究 |
5.1.1 外来新词 |
5.1.2 本土新词 |
5.2 新义研究 |
5.2.1 词汇义的演变 |
5.2.2 色彩义的演变 |
5.2.3 语法义的演变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含“且”义素连词的来源及语义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来源 |
1.2 研究现状 |
1.2.1 连词相关研究 |
1.2.2 含“且”义素连词的研究 |
1.2.3 语义演变和语法化的理论研究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语料来源 |
2 “且”的语义功能及其语法化 |
2.1 “且”的本义 |
2.2 动词“且” |
2.3 副词“且” |
2.3.1 时间副词 |
2.3.2 情态副词 |
2.4 连词“且” |
2.4.1 并列连词 |
2.4.2 选择连词 |
2.4.3 递进连词 |
2.4.4 转折连词 |
2.4.5 让步连词 |
2.4.6 假设连词 |
2.5 助词“且” |
2.6 虚词“且”的语法化 |
2.6.1 动词“且”到副词“且”的语法化 |
2.6.2 副词“且”到连词“且”的语法化 |
2.7 小结 |
3 含“且”递进连词的来源和语义演变 |
3.1 而且:并列—递进 |
3.1.1 “而”的来源和语义演变 |
3.1.2 而且:并列-递进 |
3.2 并且:偕同—递进 |
3.2.1 “并”的语义演变 |
3.2.2 并且:偕同—递进 |
3.3 况且:比况—递进 |
3.3.1 “况”的来源和语义演变 |
3.3.2 况且:比况—递进 |
3.4 且夫:强调—递进 |
3.4.1 “夫”的语义演变 |
3.4.2 “且夫”的语义演变 |
3.5 小结 |
4 含“且”转折连词的来源和语义演变 |
4.1 要且:强调—转折 |
4.1.1 “要”的语义来源及演变 |
4.1.2 要且:强调—转折 |
4.2 然且:顺承—递进—转折 |
4.3 反且:反转—转折 |
4.4 且是:强调—递进—转折 |
4.5 小结 |
5 含“且”让步连词的来源和语义演变 |
5.1 尚且:比况—递进—让步 |
5.1.1 “尚”的语义演变 |
5.1.2 尚且:比较—递进—让步 |
5.2 犹且(且犹、且由):比况—让步 |
5.3 “且做”的来源 |
5.4 小结 |
6 含“且”假设连词的来源和语义演变 |
6.1 “且使”:条件—假设 |
6.2 “且如”:递进—假设 |
6.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5)基于语料库的俄汉语“时间观念阈”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0.1 选题的现实性 |
0.2 研究对象、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0.3 创新之处 |
0.4 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0.5 材料来源 |
第1章 观念和观念阈的概念界说及研究方法 |
1. 观念和观念分析 |
1.1. 观念研究的文脉梳理 |
1.2 观念的概念内涵 |
1.3 观念分析的方法与目的 |
1.4 观念分析的语言学意义 |
2 观念阈与观念阈分析 |
2.1 观念阈的概念内涵 |
2.2 观念阈分析的基本方法 |
2.3 观念阈分析的语言学意义 |
3. 观念阈与相关概念的联系及区别 |
3.1 观念阈与文化空间 |
3.2 观念阈与认知空间 |
3.3 观念阈与符号阈 |
3.4 观念阈与心智 |
3.5 观念阈与语义空间 |
3.6 观念阈与语言世界图景 |
4 观念阈的结构和类型 |
4.1 观念阈的基本结构 |
4.2 观念阈的基本类型 |
本章小结 |
第2章 时间、时间词和时间观念阈 |
1 时间本质的多学科阐释 |
1.1 时间的本源探析 |
1.2 时间观上的“线性模式”与“循环模式” |
2 语言学中的时间研究 |
2.1 语言中的时间系统概述 |
2.2 俄语时间系统概述 |
2.3 汉语时间系统概述 |
3 时间观念词和时间观念阈 |
3.1 作为观念词的时间词 |
3.2 时间观念阈的构成及判定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俄语时间观念阈的构成和成素分析 |
1 核心区год的含义阐释 |
1.1 год的词源探究 |
1.2 год的词义演化及词典释义 |
1.3 год的搭配组合 |
1.4 《год》的完整含义 |
2. 核心区《время》的含义阐释 |
2.1 время的词源探究 |
2.2 время的词义演化及词典释义 |
2.3 время的搭配组合 |
2.4 время的完整含义 |
3. 近核心区的构成和含义阐释 |
3.1 基本计时单位——час,минута,секунда |
3.2 泛指性时间单位——момент,миг,мгновение |
3.3 昼夜单位——день,утро,вечер,ночь,сутки |
3.4 季节单位——времена года |
3.5 基本历法单位——неделя,дни недели и месяц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汉语时间观念阈的构成和成素分析 |
1. 核心区“年”的含义阐释 |
1.1 “年”的词源探究与“岁名”意义演变 |
1.2 “年”的搭配组合 |
1.3 “年”的完整含义 |
2 核心区“时”的含义阐释 |
2.1 “时”的词源探究与意义演变 |
2.2 “时”的搭配组合 |
2.3 “时”的完整含义 |
3 近核心区的构成和含义阐释 |
3.1 “日”与“月”——时间概念基本参照 |
3.2 季节单位——“春”、“夏”、“秋”、“冬”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俄汉语时间观念阈的对比分析 |
1. 俄汉语时间观念阈构成成素的异同分析 |
1.1 核心区构成观念异同 |
1.2 近核心区构成观念异同 |
1.3 俄汉语时间观念阈的基本取向 |
2 俄汉语时间观念阈差异之成因分析 |
2.1 社会结构与文化取向 |
2.2 语言类型与结构 |
2.3 时间切分方式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捌)》虚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材料、意义和方法 |
一、研究材料介绍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虚词及本文考察虚词范围 |
第一章 副词 |
第一节 状态副词 |
第二节 时间副词 |
第三节 范围副词 |
第四节 程度副词 |
第五节 判断副词 |
第六节 关联副词 |
第七节 推度副词 |
第八节 否定副词 |
第九节 疑问副词 |
第十节 劝令副词 |
第十一节 副词的统计及分析 |
一、《清华简(柒-捌)》副词各类词频差异 |
二、《清华简(柒-捌)》副词的语法功能差异 |
第二章 介词 |
第一节 引进时间的介词 |
第二节 引进处所、范围的介词 |
第三节 引进工具、条件、方法和依据的介词 |
第四节 引进对象的介词 |
第五节 引进原因、目的的介词 |
第六节 介词统计及其分析 |
一、《清华简(柒-捌)》介词各类词频差异 |
二、介词与宾语之间关系的多样性 |
三、介词“於”和“于”的区别和联系 |
第三章 连词 |
第一节 并列连词 |
第二节 顺承连词 |
第三节 转折连词 |
第四节 假设连词 |
第五节 选择连词 |
第六节 让步连词 |
第七节 因果连词 |
第八节 连词统计及其分析 |
一、《清华简(柒-捌)》连词各类词频差异 |
二、《清华简(柒-捌)》连词内部词频的差异性 |
第四章 语气词 |
第一节 陈述语气词 |
第二节 疑问语气词 |
第三节 感叹语气词 |
第四节 语气词统计及其分析 |
一、《清华简(柒-捌)》语气词各类词频差异 |
二、《清华简(柒-捌)》语气词在各类句子中分布的不均衡性 |
第五章 助词 |
第一节 结构助词 |
第二节 语助词 |
第三节 语缀助词 |
第四节 助词的统计和分析 |
一、《清华简(柒-捌)》助词各类词频差异 |
二、《清华简(柒-捌)》助词的语法功能差异 |
结语 |
一、虚词使用的不均衡性 |
二、各类虚词内部的不均衡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前言 |
上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尹至》 |
第二节 《尹诰》 |
第三节 《程寤》 |
第四节 《保训》 |
第五节 《耆夜》 |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
第七节 《皇门》 |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
第九节 《楚居》 |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系年》 |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说命上》 |
第二节 《说命中》 |
第三节 《说命下》 |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
第五节 《芮良夫毖》 |
第六节 《良臣》 |
第七节 《祝辞》 |
第八节 《赤 之集汤之屋》 |
下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释文校注 |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释文校注 |
第一节 《尹至》 |
第二节 《尹诰》 |
第三节 《程寤》 |
第四节 《保训》 |
第五节 《耆夜》 |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
第七节 《皇门》 |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
第九节 《楚居》 |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释文校注 |
第一节 《系年》 |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释文校注 |
第一节 《说命上》 |
第二节 《说命中》 |
第三节 《说命下》 |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
第五节 《芮良夫毖》 |
第六节 《良臣》 |
第七节 《祝辞》 |
第八节 《赤(?)之集汤之屋》 |
附录一:全文全称简称对照表 |
附录二:引用文献及简称 |
附录三:《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论着知见录 |
凡例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 |
《尹至》篇知见录 |
《尹诰》篇知见录 |
《程寤》篇知见录 |
《保训》篇知见录 |
《耆夜》篇知见录 |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篇知见录 |
《皇门》篇知见录 |
《祭公之顾命(祭公)》篇知见录 |
《楚居》篇知见录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存目)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存目) |
综论知见录(存目) |
(8)《新序》反义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新序》选题缘由及语料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新序》反义词的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新序》反义词的判定和统计 |
第五节 《新序》反义词的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新序》反义词的分类 |
第一节 按词性分类 |
第二节 按逻辑关系分类 |
第三节 按照内容分类 |
第二章 《新序》反义词的存在方式 |
第一节 反义对文 |
第二节 反义连文 |
第三节 标签式反义词 |
第三章 《新序》反义词的语义分析 |
第一节 《新序》反义词的义位对应关系 |
第二节 《新序》反义词的词义分析 |
第四章 《新序》反义词的特点和作用 |
第一节 《新序》反义词的特点 |
第二节 《新序》反义词的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新序》反义词词表 |
附录2 :《新序》反义词按照反义逻辑关系分类 |
附录3 :《新序》反义词按照内容分类 |
后记 |
(9)汉语限止类转折词语的篇章及语义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综述 |
1.1.1 限止类词语观点的提出及相关概念研究 |
1.1.2 现代汉语中关于限止类转折词语的个案研究和比较研究 |
1.2 研究采用的理论及语料说明 |
1.2.1 拟采用的理论介绍 |
1.2.2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限止类转折词语的语义模式及篇章研究 |
2.1 “只是”的语义模式及篇章研究 |
2.1.1 “只是”的语义及语义模式分析 |
2.1.2 “只是”语义模式图示和注意模式在篇章中的表现 |
2.1.3 小结 |
2.2 “不过”的语义模式及篇章研究 |
2.2.1 “不过”的语义及语义模式分析 |
2.2.2 “不过”的语义模式图示和注意模式在篇章中的表现 |
2.2.3 小结 |
2.3 “但/但是”的语义模式及篇章研究 |
2.3.1 “但/但是”的语义及语义模式分析 |
2.3.2 “但/但是”语义模式图示和注意模式在篇章中的表现 |
2.3.3 小结 |
2.4 “倒”的语义模式及篇章研究 |
2.4.1 “倒”的语义及语义模式分析 |
2.4.2 “倒”语义模式图示和注意模式在篇章中的表现 |
2.4.3 小结 |
2.5 “却”的语义模式及篇章研究 |
2.5.1 “却”的语义及语义模式分析 |
2.5.2 “却”语义模式图示和注意模式在篇章中的表现 |
2.5.3 小结 |
2.6 “可”的语义模式及篇章研究 |
2.6.1 “可”的语义及语义模式分析 |
2.6.2 “可”语义模式图示和注意模式在篇章中的表现 |
2.6.3 小结 |
2.7 “可是”的语义模式及篇章研究 |
2.7.1 “可是”的语义及语义模式分析 |
2.7.2 “可是”语义模式图示和注意模式在篇章中的表现 |
2.7.3 小结 |
第三章 限止类转折词语的认知基础及内在区别 |
3.1 限止类转折词语的转折语义基础和认知基础 |
3.2 限止类转折词语间的区别 |
第四章 结语 |
4.1 全文的主要观点 |
4.2 有待改进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10)《元曲选》宾白陈述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陈述句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方法和对象 |
第四节 陈述句的界定及分类 |
第二章 《元曲选》宾白陈述句分类 |
第一节 判断句 |
第二节 描写句 |
第三节 叙述句 |
第四节 主观句 |
第三章 《元曲选》宾白陈述句句式 |
第一节 “是”字句 |
第二节 处置式 |
第三节 被动式 |
第四节 兼语式 |
第五节 连谓式 |
第四章 《元曲选》宾白陈述句语气词 |
第一节 上古汉语遗留语气词 |
第二节 近代汉语新兴语气词 |
第三节 语气词的连用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古汉语中兼具两个相反义的词(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D]. 罗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汉语关联副词的来源及演变研究[D]. 文桂芳.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3]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D]. 冯卓. 吉林大学, 2021(01)
- [4]含“且”义素连词的来源及语义演变研究[D]. 黄雪婷.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5]基于语料库的俄汉语“时间观念阈”对比分析[D]. 万真宜. 苏州大学, 2020(06)
- [6]《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捌)》虚词研究[D]. 韩金秒. 集美大学, 2020(08)
- [7]《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D]. 曹雨杨. 吉林大学, 2020(08)
- [8]《新序》反义词研究[D]. 张洁.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汉语限止类转折词语的篇章及语义模式研究[D]. 刘婕. 淮北师范大学, 2020(12)
- [10]《元曲选》宾白陈述句研究[D]. 兰俊莹. 兰州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