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蟠龙川大桥变形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杜承龙[1](2020)在《高速铁路特大桥建设工程防洪影响评价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腾飞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急速攀升,全国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入了“高速时代”。2004年1月21日,中国国务院审议通过《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规划建设“四横四纵”客运专线,此后中国的铁路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跨越式发展,至2019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3.5万千米,居世界第一。在中国铁路建设的大力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新建铁路桥梁需经过河道、河口和洪水蓄滞区等防洪区域。为了确保新建铁路桥梁及河道防洪安全要求,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在有防洪任务的河流上兴建的大型建设项目,进行防洪影响评价分析十分必要。为此,本文以延安至榆林高速铁路柳树店延河特大桥的基本情况及管辖河道的防洪要求和标准为研究对象,进行涉河特大桥工程防洪评价研究,为特大桥防洪安全评价方法提供指导和借鉴。涉水桥梁防洪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论证洪水水文要素,分析论证拟建桥位所在河段范围内河道冲淤演变情况,分析计算桥位处流速和水位参数,根据大桥设计资料及相关标准规范,计算桥梁壅水和最大冲刷深度,在设计洪水条件下,分析评价大桥建设对河道河势稳定、河道已有构筑物、规划水利工程、行洪、防洪抢险、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等影响进行综合评价,并就防洪影响的有关问题提出相应防治与补救措施与建议等要素。本文以拟建延安至榆林高速铁路柳树店延河特大桥为防洪评价研究对象,对高速铁路特大桥防洪影响评价的研究背景、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等进行论述;全面分析特大桥建设工程防洪影响区域如:河道、气象、水文、水沙、地质等特性及水利工程;归纳总结特大桥防洪评价分析计算的各项指标及计算公式;利用上述研究内容成果对研究对象进行防洪综合评价并提出防治措施,最终得到结论拟建延安至榆林高速铁路柳树店延河特大桥防洪评价符合标准,桥墩壅水对河道行洪能力有一定影响,通过对河道堤岸的加高、砌护等补救措施进行弥补。通过本文高速铁路特大桥建设工程防洪影响评价研究,将会对其他地区高速铁路特大桥防洪评价提供坚实的理论及数据参考,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有效地进行实践。
赵楚[2](2020)在《建国以来宝鸡城市文地变迁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化的加速、功利性的城市建设导致部分城市的文化空间建设层面上出现了种种问题,而近年来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国家和学者的重视,文化空间强调尊重城市特色、延续城市文化的重要性。文地系统规划是对于文化空间如何保护、传承的系统研究方法,本文基于此理论,以宝鸡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建国以来城市进入现代化建设后,其文地随着城市空间的发展而变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际案例的研究,充实文地理论框架并对未来宝鸡的文化空间建设产生指导意义。宝鸡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降临之厚土,文化产生之故乡,为周秦朝发祥之地。对中国经济政治文明之发展有重大意义,有着丰厚的历史遗存及有地方特殊性的历史空间格局,城市建设发展也与其厚重的文化休戚相关,这对大部分市县的文化建设有较强的借鉴意义。首先,界定了本文的支撑性核心概念以及研究对象的时间、空间范围,综述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研究进展,总结得出本文的技术路线。通过相关历史文献的解读、现代城市发展资料的研读,对城市发展大事记进行时间脉络上的整理,从历史城市以及建国以来至今的四个现代城市发展阶段展开城市格局的梳理研究;总结其各阶段城市发展的特征及城市空间格局。其次,讨论了文地的分类方法,以及文地在现代城市发展中与城市用地分类的对应关系。基于文地的分类,对各类型的文地分别从一般概念、发展历史及代表性空间进行进一步的阐释,将宝鸡各类文地的年代、面积等信息统计梳理,得到宝鸡现代文地数据库。利用核密度分析法以及梯度分析法分析了在宝鸡市区范围和中心城区范围两个空间尺度下的文地分布特征,并识别出当下宝鸡城市中存在的主要文地集聚区。再次,以时间为线索,以城市发展阶段为节点,分析城市文地在不同的时间阶段下的建设、搬迁和消失的过程,通过数量、规模的变化以及空间分布特征的演变,总结宝鸡城市关键文地的变迁规律。并进一步总结宝鸡文地建设的普遍规律,在此基础上从自然山水、历史积淀、国家政策、文化研究等角度探究出其在建设发展背后的动力机制。最后,在把握宝鸡城市文地发展态势,并结合今天的城市发展诉求的基础上,通过对宝鸡现状文地结构的组成、文地系统的特征以及宝鸡文地建设存在的现状问题的分析,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对宝鸡市文地系统提出优化策略,希望宝鸡市文化空间的建设提供启发。本文对于宝鸡城市文地的类型划分、分布特征、建设的动力机制等各方面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城市文化空间的相关学术研究,充实文地系统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宝鸡文地系统的初步构建及优化策略提升,以期对同类城市的文化空间建设提供一定的启示与借鉴。
邓凡[3](2020)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平转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和交通事业的发展,新建线路经常需要跨越既有铁路、公路、峡谷等。跨线采用转体法施工方法不中断交通,对既有线干扰总体较小,安全可靠,因此由其独特的优势逐渐被运用于跨越既有铁路、公路的桥梁建设中。墩顶转体和墩底转体十分常见,本文依托的大树村龙川江三线大桥连续梁桥(52m+88m+52m)为墩中转体技术,若采用墩顶转体则施工空间受限,采用墩底转体则桥墩高度较高,重心不易控制。本文针对墩中转体连续梁桥的球铰设置高度、施工过程、敏感参数改变对主梁的影响、墩中转体中跨合龙方法及顶板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分析:(1)从理论出发推导了球铰设置高度对于转体结构的稳定性计算公式,运用ABAQUS建立了转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转体墩身和转体梁自重对转体墩身的受力与变形影响,从理论和计算两方面探讨了平转施工的球铰合理设置高度。(2)运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对大树村龙川江三线大桥墩中转体连续梁桥施工过程建立力学模型并模拟仿真,分析主梁悬臂施工阶段、边跨合龙、中跨合龙的关键截面应力与变形变化规律,并得到关键施工阶段关键截面的特性为墩中转体监控提供依据。(3)运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改变墩中转体主梁混凝土弹性模量、容重、预应力钢束管道摩阻系数与管道偏差系数大小对墩中转体桥梁成桥10年后的挠度进行研究。(4)本文提出了墩中转体连续梁桥的中跨合龙段改进钢壳法施工技术,包括改进钢壳法的系统组成与改进钢壳法中跨合龙施工过程,改进钢壳法解决针对传统钢壳法中存在的加劲肋板对施工影响、钢壳受力、合龙口钢壳施焊对下部结构影响以及闭合钢壳在吊装与闭合时稳定性不好等问题。本文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钢壳的混凝土浇筑施工阶段进行分析,验证受力的合理性。(5)本文提出了墩中转体连续梁桥的通用顶板模板系统的设计原理、系统构造与顶板模板施工技术。墩中转体的通用顶板模板结构的优点减小顶板模板损耗、节省材料、减少改装时间从而节省工期,而且结构通用性好,尤其对无锯齿块梁段和有锯齿块梁段浇筑顶板均能使用。
王小峰[4](2020)在《铁路大吨位连续梁桥高墩墩中转体结构力学分析与施工技术》文中提出我国经济的提高和物质文化需求也在增加,为了满足需求交通运输的发展必不可少,尤其是铁路急需要发展。桥梁转体施工法出现降低桥梁建造对既有线路运营的影响,转体施工法可以在特殊地区使用,因此转体施工法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因此需要对转体桥梁建造进行分析研究,其目的是确保转体桥梁施工的安全、稳定、经济和快速发展。本文依托大树村龙川江三线大桥墩中转体施工桥为例,对墩中转体球铰系统的设计与施工进行详细的叙述,优化结构施工方式,并根据结构的特点与施工环境详细的设计墩中转体加宽部件来提高施工的安全性,使得转体能够顺利进行;采用ABAQUS与Midas civil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转体球铰及转体结构加宽部件进行精细化仿真模拟,分析墩中转体球铰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下球铰受力状况,并研究不同圆心角对球铰的应力影响从而获得合理圆心角的范围;本文还对墩中转体结构的加宽部件进行设计和受力分析,从而验证结构设计可以满足施工要求。通过研究得到相应的结论有:(1)本文对墩中转体施工这种新型的施工工艺、施工控制要点以及墩中转体系统组成和转体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2)本文详细介绍墩中转体施工与墩顶转体和墩底转体施工的区别,并设计了新型托架结构解决墩中转体施工空间不足问题,分析选转体位置的选择。(3)采用弹塑性力学与接触力学对球铰结构受力进行理论计算得到解析解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得到的数值解对比,验证采用弹性力学和接触力学计算结果可应用与实际工程中。结合理论计算提出球铰合理的圆心角取值范围,并运用ABAQUS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4)通过ABAQUS分析了球铰应力与摩擦系数无关,并得到了球铰应力分布规律,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准确性。(5)根据墩中系统受力特点对墩中转体加宽结构受力进行分析,并运用Midas civil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结构设计符合施工要求;对墩中转体牵引系统计算来获得相应牵引设备的选择,保证牵引设备满足要求。
于菁竹[5](2020)在《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文中指出苗族是诞生于中国大地上的古老民族,苗族先民是中华早期文明的重要建构者,在长途迁徙、地理隔绝的分散发展中,形成了肇始悠远、同源殊貌的支系文化,也育成了枝脉宏繁、造诣精湛的染织服饰体系。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集体创作、综合功能、稳定传承的传统村落生态中,沉淀着中国造型艺术滥觞时期的吉光片羽,也凝缩着苗族人民的历史记忆、世界认知、情感希冀,其传统纹样符号既是管窥苗族精神世界的窗口,也是蠡测中国早期文化的活态样本。同时,两地蜡染艺术以蓝白画缋的灵活性、物质工艺的可塑性、文化反馈的快捷性,不仅成为苗族人生活情境、艺术思维、审美心理变迁的显像板;在民族村落旅游化、文化遗产资源化、东方文化自信心提升的时代场景下,也成为各界话语、观念纠缠发酵的折射镜。而就其艺术本体而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拥有丰富的纹样、独特的风格与强烈的感染力,在艺术品收藏、商品化转型、产业化开发方面是黔东南乃至贵州蜡染界的典型,就其艺术、审美特征进行深描对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研究的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风格类型归纳为前提、以图像学分析为主线,结合田野、文献资料,借助美术学、人类学、考古学的理论及成果,对两地苗族蜡染风格形成的历史文化契机与创作思维进行推溯;在此基础上使用美学、审美人类学方法,对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传统风格进行审美分析。以现存蜡染资料中不同风格出现的时间顺序为线索,将两地苗族蜡染的风格嬗变置于原始符号、巫术艺术、古典艺术、现代设计的演化场域中,展现出蜡染纹样从记事性、象征性、装饰性到再现性、表现性、叙事性的发展进程,也展示出其创作方法从集体传承到个体创新、审美意识从朦胧混一到清晰独立、造物理念从权宜谋生到追求品质、民族特征表达从模糊懵懂到积极强化的发展轨迹。首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抽象几何纹样共同拥有单元拼合、相似互渗的造型方式,以及记事符号与装饰艺术、表意功能与审美功能混沌合一的特征,体现出人类艺术幼年时期的创作思维。二者拥有的一系列固定符号、纹样,如榕江蜡染中的太阳纹、卍字纹、正交布局、四鸟朝日,以及丹寨蜡染中的“窝妥纹”、“归宗纹样”,都与中国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的太阳崇拜符号、时空概念、历法图式具有造型上的连续性。而在苗族文化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这些图式的原意逐渐被替换成与苗族祖先情感、迁徙记忆、宗教信仰、现世民俗相关的内容,古人在观察自然中形成的记录时空规律、生存智慧的几何图式也沉淀为装饰纹样的基本构图规律和风格定式,使由太阳形象带来的光华烨烨的线条成为榕江蜡染的基本装饰,而精密严谨的螺旋纹也是丹寨蜡染中的永恒主题。就两地蜡染的具象部分来看,榕江蜡染以古拙的动物纹见长,其中摆贝型苗族的蜡染纹样中保存着大量我国先秦时期动物纹的造型方式,不仅龙、鸟纹的造型与商周时期的青铜纹饰惊人地吻合,蛙虫纹的造型思维也与古黾字的概念高度相似。作为中国初民艺术大传统的遗存或后裔,这种时空遥远的风格给人以荒远、古怪、陌生的审美印象。同时,苗族原始巫术思维中敬畏合一的心理,使之对神圣动物抱有崇高和恐惧一体两面的情感,使动物纹的塑造呈现狰狞、诡谲的“原始丑”特征,流露出狞厉的丑美。此外,作为鼓藏节祭祖仪仗的蜡染幡旗是摆贝型苗族蜡染中最为精彩的类型,而祭祀仪式神圣、雄壮、肃穆的氛围也造就了摆贝型蜡染独特的审美场域和文化价值。然而,厚重的文化背景、狞厉的视觉体验也使摆贝型蜡染的审美特征趋于深邃、艰奥,与现代人的日常审美习惯相去甚远,以至于难以在现代的苗族村落生活中继续存续,在民间创作喜好日趋纤柔、世俗化的当下,摆贝型蜡染的传统风格正面临消散的危险。与正在淡出民间的摆贝型传统风格相比,丹寨蜡染中丰富的花鸟纹饰是生命力旺盛的后起之秀,其出现得益于白领苗对汉族古典花鸟艺术以及近现代染织品纹样的学习与本土化改造,呈现出鲜明的早、中、后三期阶段性风格。丹寨蜡染中最古老的鸟纹和植物纹带有与榕江蜡染相似的原始风格,清代黔东南生苗区开辟之后,以汉族服饰及蓝印花布为载体的汉族花鸟纹样传入苗疆,使白领苗习得了花鸟纹样并作为日用传统;而至近现代染织设计中的花草纹样被白领苗接受之时,丹寨花鸟蜡染已基本完成了从图案性到绘画性转型。与此相伴,白领苗的审美思维跳出了巫术性、功能性的局限,而转向对日常生活、优美事物的欣赏;丹寨蜡染的艺术语言中也出现了写实性的再现方式、模仿软笔绘画的自律线条,以及景、境的物象组织意识。这种效仿专业艺术、跟随流行趋势、接近大众审美的风格在当前拥有巨大的民间创作热情,也奠定了丹寨蜡染在产业化转型过程中较高的艺术起点。改革开放以来,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走上了商品化、产业化的道路,两地蜡染纹样的先天禀赋及两县产业环境的后天资源也使两地蜡染风格的发展、存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丹寨蜡染产业起步早、影响大,借助邻近行政中心的地理优势,吸引了高水平的外来资本、设计人才及合作机会,颇具规模的地区产业集群不仅使丹寨本土的传统蜡染纹样良好地传承、衍生,也使丹寨成为各地蜡染风格的熔炉,并大量吸纳了榕江蜡染风格为己用。而榕江县的本地蜡染产业薄弱,因此对传统蜡染风格进行了简易化、情景化的改造,并随着蜡娘外出打工、产品异地销售形成了在黔东南地区广泛传播并被大量模仿的“普世风格”。在黔东南区域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形成了水乳交融的连理整体,共同以苗族文化、传统工艺的身份面对着外部世界的价值赋义。当前,蜡染产品涵盖了艺术品、服装、软装、文创产品等多种形态,民族旅游和休闲体验则形成了苗族蜡染文化叙事的两条基本脉络:一方面,在民族旅游的凝视下,苗族传统文化中乡村性、原始性、异质性的部分被提炼成一系列特定的视觉符号,如盛装人物、民俗场景、铜鼓、牛角、蝴蝶妈妈、锦鸡舞之类,成为丹寨、榕江蜡染绘画的新题材,也催生了蜡染创作中叙事化、奇观化、浪漫化的手法。另一方面,作为拥有丰富内在结构的物质文化门类,丹寨、榕江的蜡染艺术不再仅仅作为苗族文化的子集,而是以独立的姿态,在后现代生活美学、自然美学以及东方休闲美学、造物伦理、社会效应的视角下,令物质材料、工艺流程、生活方式、创作主体等每一个侧面都获得审美意义,使蜡染艺术的审美范围从对纹样的欣赏扩展到了对整个文化生态的理解与崇尚。
杨晓晖[6](2019)在《河流阶地地铁基坑明挖的岩土体变形特征数值模拟分析》文中认为河流阶地是城市地质环境中常见的地貌单元之一,该地貌单元的地下铁道建造,需要应对地下水、近邻结构物以及临时荷载等因素影响产生的岩土工程问题。目前地铁基坑开挖的岩土体变形特征研究中,针对地质结构、水环境和周边荷载分布等复杂环境影响,以多地层、地下水准动态和近邻荷载简化等处理方式获得的规律,仍不能体现河流阶地岩土体平面上的各向异性、深度上的二元结构特征以及相应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在工程活动中的量化作用。文章依托长沙地铁5号线一期土桥出入段工程,基于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监测,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河流阶地条件下地铁基坑明挖的岩土体变形特征。研究成果为依托项目的施工工艺优化、场地安全评估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类似工程项目的基坑设计提供理论参考。研究内容及获得的结论如下:1、针对河流阶地环境下岩土体复杂的应力应变问题,建立了河流阶地环境下的数值分析模型,以此分析了河流阶地条件下基坑开挖的岩土体变形特征,比对阶地的纵向和横向岩土体变形差异,得出了基坑纵向和横向开挖场地内岩土体应力应变的变化规律。2、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应用有限元计算程序,结合现场抽水试验,实现了河流阶地环境下流固耦合的数值模拟,分析比对水位变化三个状态(高、低、常)的基坑开挖岩土体变形差异,揭示了河流阶地环境中不同水位下基坑施工的岩土体变形规律。3、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考虑地层结构与组成、地下水位状态、临时荷载以及近邻构筑物等因素,对狭长基坑开挖的岩土体变形影响或者受影响的规律,提出了施工过程中最不利的影响因素组合,为后期工程的安全施工提供了可靠的评估预测。
杨鹏[7](2018)在《(108+190+108)m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基于连续刚构桥刚构桥的优点:(1)施工方便:不需要设置支座,完成两次体系转换;(2)结构简单:利用墩柱的柔度来适应温度效应、混凝土收缩与徐变、预应力荷载损失所引起的水平位移,满足受力要求;(3)项目投资少,性价比较高。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现在应用的越来越广泛,跨度也是越来越大。大跨度的连续刚构桥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桥梁的应力和梁底的标高进行实时的监测,以此来保障施工过程不出现应力过大或者成桥梁底标高与设计不符的现象。本文以英德北江特大桥悬臂施工为例,采用桥梁专业软件Midas/Civil对桥梁进行仿真模拟分析,对关键截面的应力,跨中的下挠,墩顶纵向变形等都进行了分析,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以英德北江大桥施工监控项目为背景,建立施工监控系统。应用现代桥梁监控理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通过使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进行三维建模,对宏观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并进行了结构分析。总结了在悬臂施工、边跨合龙、中跨合龙、三年收缩与徐变阶段桥梁关键截面应力与挠度的变化规律,为其他桥梁提供参考。(3)以模型计算结果作为参照,将理论分析值和实测结果放在一起进行分析,掌握其变化规律。发现实测应力的变化趋势与理论计算大体相符,但个别节段应力值有较大偏差,后经分析,梁体自身温度和梁段预应力张拉效应会使应力值出现较大波动。对比节段标高与计算值后结果发现;梁端悬臂越长,高程变化越明显,各种施工因素会均对梁底高程造成影响。(4)对合龙段顶推要点进行叙述,详细叙述中跨合龙段顶推力和顶推量的计算步骤,通过北江桥实际顶推,验证了几种计算方式的准确性。
侯广伟[8](2017)在《宝鸡市上塬路立交桥转体施工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国家大力支持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的修建,又由于施工场地及技术限制,促使了转体施工的发展,尤其是对一些自平衡体系的应用,如斜拉桥、连续钢构等。但随着转体施工的快速发展,其相应规范及技术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本文以宝鸡市上塬路立交桥-V型刚构桥为工程背景,在总结已有工程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工程特有的结构特点、场地条件、施工工艺等情况,从转动结构设计、施工控制、转动控制、转动过程主梁力学特性分析和转动球铰参数分析以及球铰有限元分析等方面,对影响转体平衡的主因、转动球铰的应力分布规律、转体V构关键施工技术、施工监控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期针对小曲线、大吨位转体V构的设计、施工、监控理论做出有意义的补充和完善。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1.结合本项目的特殊性,对转体牵引系统进行精细计算,对转体系统中关键部位进行设计计算,对转体结构的称重试验进行设计,按照规范要求对风荷载作用下,T构稳定性进行验算,得出桥梁合理安全的配重方案。2.运用ANSYS建立球铰接触分析模型,研究了转动球铰在静力荷载作用下应力分布规律。3.针对V型墩墩身与承台接触区域建立ANSYS实体有限元模型,研究了V型墩墩身与承台及其接触区域在最不利工况下应力分布规律。4.建立Midas有限元模型,对主墩球铰局部受力特性和V型墩局部应力变形特性进行分析。5.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芯部水化热温度的测试及结果的分析,为施工单位确定合理的拆模时间,防止内外温差过大造成的混凝土表面开裂,提供了理论指导。测定了大体积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容重及收缩系数,对施工期桥墩的位移及应力、墩身变位及沉降进行监控,确保大桥施工安全。
巴俊杰[9](2017)在《云南腾冲县瑞滇地热田岩浆囊热源主导型热储成因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瑞滇地热田处于云南腾冲-梁河弧形热活动断裂带与瑞滇-曲石断裂交汇处,是腾冲地热带热显示最强烈的热田之一。前人已在瑞滇地热田做较详实的水文地质测绘、钻探及物探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以瑞滇地热田作为研究对象,以其特有的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高地热异常区等地质背景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成因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综合分析法、仿真数值耦合模拟法及多信息资料集成综合法,对岩浆囊热源主导型热储的典型代表一腾冲县瑞滇地热田成因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本研究在系统收集、综合整理前人对瑞滇及相邻区域地质、地球物理、流体化学特征等方面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开展了较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样品采集、室内试验等工作,并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a、研究区区域地质构造背景的演化特征、区域岩浆囊侵入形态及构造活动与瑞滇高地热异常区的关系;b、研究区物化探分析、地质结构特征及热田热储结构研究;c、对瑞滇地热田流体化学组分特征、H-O同位素特征、基底花岗岩岩相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了流体化学组成空间差异的成因关系,并对热流体补给高程、热流体形成年龄进行了分析推断;d、运用AquaChem分析软件,结合CL-SO4-HCO3三角图、Na-K-Mg三角图、Piper 图、Langelier-Ludwig 图、Ternary 图以及 Schoeller Plot 指印图等图解,对瑞滇地热田的地下热流体化学组合特征及演化进行研究;e、采用PHREEQC软件对研究区热泉水热液矿物的饱和度指数、热流体化学相平衡进行分析;f、利用石英温标、硅焓图解法、氯焓图解法、流体化学线性回归法等方法对瑞滇地热田浅部、深部热储温度及“冷”、热流体混合比例进行了分析推算;g、运用ANSYS仿真软件,对岩浆囊侵入后研究区地温场的二维、三维温度场响应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h、运用FEFLOW仿真软件,综合地热分布特征、热储温度、热流体循环流域、热流体年龄及流体的运移模式等条件,对瑞滇地热田的成因机理进行了耦合研究;i、综合上述研究成果,建立了瑞滇地热田岩浆囊热源主导型热储的成因模式。论文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研究区内近南北向区域性大盈江-腾冲断裂带是热田控热构造的主体,能够导通至固东-马站岩浆囊,为瑞滇高温地热田的形成提供高温热源条件。瑞滇-曲石断裂亦是热田大型次级控热断裂构造。(2)瑞滇地热田基底古永花岗岩体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燕山晚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其围岩蚀变作用强烈,主要有钾长石化、钠长石化、云英岩化,次要蚀变有黄铁矿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等。研究区的花岗岩富含238U,232Th,40K等放射性元素,富集层中衰变所产生的热量平均生热率为6.9μW/m3。(3)研究区地层岩性和构造断裂以及热田地热地质条件是控制流体化学组成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流体化学相的平衡研究显示,热流体溶解所需的钾长石、钠长石、钠云母和黑云母等矿物来源与研究区基底花岗岩矿物成分元素组成基本一致。流体组分主要受控于热流体对岩石的溶解作用,岩浆、热液的蚀变作用以及地下水补给的带入。(4)利用保守离子Cl-与地热流体中Na、F、B、Li、Rb、Cs、SiO2特征组分的相关关系良好特征,表明热储水源统一、冷热流体混合过程单一,并能推断瑞滇地热田泉水中混入的初生母源流体来自于同一个深部热储。瑞滇地热田流体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l-Na型,其次为HCO3·F-Na等。(5)基于瑞滇地热田的热储层结构,本文提出了瑞滇热储的概念模型。地热田热储可分为花岗岩风化带深部热储和下更新统砂砾石层浅部热储两层。(6)利用地热田的氢氧同位素特征,推算补给热储的大气降水主要来自2200m以上的东侧及南侧中高山区。氚法测年推算出瑞滇地热田混合热流体形成年龄大于15年。石英温标法、硅-氯焓图解等方法估算出浅层热储在140℃左右,深层热储在220℃左右;并表明瑞滇地热田内存在“冷”、热流体混合过程,冷水混合比例一般在60%到70%之间。(7)通过运用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反演模拟岩浆囊侵入后,研究区区域温度场的变化特征。晚更新世岩浆囊的侵入对瑞滇地温场的影响显着,是瑞滇高温地热田形成的主要热源。(8)论文基于热田地热地质条件,对瑞滇地热田流体化学组分特征、化学组合类型及其成因以及混合模型的定量分析,建立了热田热流体化学场。并结合地温场的背景、热储结构、地温梯度特征、大地热流特征、岩浆囊侵入特征以及区域地温场影响等条件,建立了区域地温场数值模型,探究岩浆囊对瑞滇地热田的控热关系。在上述研究过程中,综合地热分布特征、热储温度、热流体循环流域、热流体年龄及流体运移模式等条件,并运用FEFLOW仿真软件对瑞滇地热田的成因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为瑞滇地热田的成因模式定性认识提供了定量支撑。
王斐,李君涛,王艳华,闫涛[10](2016)在《西江界首至都城河段航道整治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江界首至都城河段水沙条件复杂,浅滩相连,礁石密布。随着航道等级的提升,部分滩段因水深不足而出浅碍航,或由于航槽内或航槽两侧分布有礁石,对船舶航行造成安全隐患。根据碍航特点,提出了疏浚、炸礁为主,筑坝为辅的整治原则,并针对不同滩段具体情况,提出了不同的整治方法。通过定动床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方案工程前后沿程水位及航槽内流速变化。研究成果表明:推荐方案实施后,研究河段航槽稳定,航道水深满足设计水深要求。
二、蟠龙川大桥变形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蟠龙川大桥变形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铁路特大桥建设工程防洪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速铁路特大桥建设工程防洪影响区域分析 |
2.1 特大桥研究区域概况 |
2.1.1 项目所在区域概况 |
2.1.2 河道概况 |
2.1.3 气象、水文特性 |
2.1.4 水沙特性 |
2.1.5 地形地貌 |
2.1.6 工程地质情况 |
2.2 建设项目概况 |
2.3 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概况 |
2.3.1 水文观测设施 |
2.3.2 现有水利设施 |
2.3.3 其他相关设施 |
2.4 水利规划及实施安排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桥位处河道演变分析 |
3.1 河道演变分析概念 |
3.2 河道历史演变分析 |
3.3 河道近期演变分析 |
3.4 河道演变趋势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特大桥防洪评价计算分析 |
4.1 基础资料收集 |
4.2 设计洪峰流量计算 |
4.2.1 河位干流设计洪水 |
4.2.2 桥位断面设计洪水流量计算成果的比选与评价 |
4.3 设计洪水位分析计算 |
4.3.1 设计洪水位计算方法 |
4.3.2 涉河桥梁设计洪水位计算 |
4.4 壅水分析计算 |
4.4.1 壅水高度计算 |
4.4.2 壅水影响范围 |
4.4.3 风壅、浪高计算 |
4.4.4 桥梁底部高度评价计算 |
4.4.5 居民、农田淹没评价计算 |
4.5 冲刷分析计算 |
4.5.1 一般冲刷计算 |
4.5.2 墩台局部冲刷计算 |
4.5.3 弯道冲刷计算 |
4.5.4 冲刷计算成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防洪综合评价及防治措施研究 |
5.1 防洪综合评价 |
5.1.1 项目建设与有关规划的关系及影响分析 |
5.1.2 项目建设对现有防洪标准、技术要求的影响分析 |
5.1.3 项目建设对河道行洪的影响分析 |
5.1.4 项目建设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 |
5.1.5 项目建设对现有水利工程及其他设施的影响分析 |
5.1.6 项目建设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 |
5.1.7 项目建设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 |
5.2 防治与补救措施 |
5.2.1 工程建设对规划影响的防治与补救措施 |
5.2.2 工程建设对堤岸影响的防治与补救措施 |
5.2.3 对河势影响的补救措施 |
5.2.4 施工期对河道行洪影响的防治与补救措施 |
5.2.5 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影响的防治与补救措施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主要研究结论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建国以来宝鸡城市文地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文化空间的重要性 |
1.1.2 文化空间建设的现实问题 |
1.1.3 宝鸡在文化空间建设上的典型性 |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解析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文地的概念及内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概述 |
1.3.2 国外研究概述 |
1.4 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宝鸡城市发展历程及城市空间格局梳理 |
2.1 宝鸡城市的发展历程概况 |
2.1.1 城市关键建设时期的梳理 |
2.1.2 城市发展历程中的文化空间建设 |
2.2 历史城市文化空间格局的形成与营建经验 |
2.2.1 历史文化空间要素 |
2.2.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的营建经验 |
2.3 建国后宝鸡城市空间格局发展概述 |
2.3.1 工业带动下的城市快速起步(1949年-1978年) |
2.3.2 改革开放带来的城市内向集中发展(1979年-1999年) |
2.3.3 西部大开发拉动城市飞速发展(2000年-2010年) |
2.3.4 一带一路下的城市稳步发展(2011年-2019年) |
2.4 城市空间格局发展特征总结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宝鸡城市文地的分布特征 |
3.1 文地的数据来源 |
3.2 文地的分类统计 |
3.2.1 文地类型的划分 |
3.2.2 文化精神标识用地 |
3.2.3 纪念用地 |
3.2.4 宗教用地 |
3.2.5 文化遗产用地 |
3.2.6 文化设施用地 |
3.2.7 文化产业用地 |
3.3 文地的构成及分布特征 |
3.3.1 宝鸡城市文地的总体分布特征 |
3.3.2 基于核密度法的城市文地分布特征 |
3.3.3 基于梯度分析的城市文地分布特征 |
3.3.4 文地集聚区的识别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宝鸡城市文地的变迁及动力机制 |
4.1 宝鸡城市文地的变迁过程 |
4.1.1 城市快速起步时的文地建设(1949年-1978年) |
4.1.2 城市内向发展时的文地建设(1979年-1999年) |
4.1.3 城市重心东移下的文地建设(2000年-2010年) |
4.1.4 城市稳步发展时的文地完善(2011年-2019年) |
4.2 宝鸡城市文地的动态变迁特征 |
4.2.1 文地要素的数量变化 |
4.2.2 文地的规模变化 |
4.2.3 文地分布特征的变化 |
4.3 宝鸡城市文地建设的动力机制 |
4.3.1 自然山水的定位 |
4.3.2 历史的积淀 |
4.3.3 政策的影响 |
4.3.4 工业发展的推进 |
4.3.5 文化建设的重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宝鸡文地系统优化探索 |
5.1 宝鸡城市文地的现状问题 |
5.2 文地系统优化的策略 |
5.2.1 建构不同尺度的文地系统规划体系 |
5.2.2 历史文地的保护与提升 |
5.2.3 建构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 |
5.3 建立城乡一体、分区定位明确的区域文地系统 |
5.3.1 突显区域文地核心 |
5.3.2 建构区域文地格局 |
5.4 建立结构清晰、文化氛围浓厚的城市文地系统 |
5.4.1 微观文地空间的塑造 |
5.4.2 中观轴线的强调 |
5.4.3 宏观结构的调整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与不足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录 |
表录 |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相关工作及成果 |
附表 |
附图 |
致谢 |
(3)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平转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概述 |
1.1.1 连续梁桥简介及受力特点 |
1.1.2 连续梁桥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 平转施工连续梁桥发展现状 |
1.2.1 连续梁桥平转施工简介 |
1.2.2 平转施工连续梁桥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3 发展前景 |
1.3 平转施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面临的问题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连续梁桥平转施工的球铰设置高度研究 |
2.1 引言 |
2.2 球铰高度对稳定性影响的理论计算 |
2.3 转体结构有限元建模 |
2.3.1 ABAQUS有限元软件介绍 |
2.3.2 有限元建模过程 |
2.4 平转施工连续梁桥不同球铰设置的有限元分析 |
2.4.1 不同球铰设置高度对转体墩身的受力影响 |
2.4.2 不同球铰设置高度对转体墩身的变形影响 |
2.5 小结 |
3 大树村龙川江三线大桥墩中转体连续梁桥有限元模型建立与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2 连续梁桥悬臂施工 |
3.3 墩中转体施工 |
3.3.1 转体的基本情况 |
3.3.2 转体系统的组成 |
3.3.3 转体施工过程 |
3.4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4.1 单元类型 |
3.4.2 材料参数 |
3.4.3 荷载定义 |
3.4.4 施工阶段的划分 |
3.5 有限元模拟结果及分析 |
3.5.1 悬臂施工阶段 |
3.5.2 中跨合龙阶段 |
3.5.3 边跨合龙阶段 |
3.5.4 二期恒载及十年收缩徐变阶段 |
3.6 施工控制参数敏感性分析 |
3.6.1 混凝土容重的敏感性分析 |
3.6.2 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敏感性分析 |
3.6.3 预应力损失的敏感性分析 |
3.7 小结 |
4 墩中转体连续梁桥的中跨合龙钢壳法施工技术改进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中跨合龙改进钢壳法施工 |
4.2.1 合龙钢壳系统组成 |
4.2.2 安装预埋钢壳 |
4.2.3 连续梁10#节段施工与滑动装置安装 |
4.2.4 转体后合龙 |
4.3 钢壳法模拟仿真及分析 |
4.3.1 荷载计算 |
4.3.2 荷载组合 |
4.3.3 荷载简图 |
4.3.4 建立有限元模型 |
4.3.5 计算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5 墩中转体连续梁桥主梁的通用顶板模板系统与施工技术 |
5.1 引言 |
5.2 墩中转体连续梁桥通用顶板模板系统 |
5.2.1 设计原理 |
5.2.2 墩中转体连续梁桥通用顶板模板系统构造 |
5.3 墩中转体连续梁桥通用顶板施工技术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4)铁路大吨位连续梁桥高墩墩中转体结构力学分析与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桥梁施工技术概况 |
1.2 桥梁转体施工法简介 |
1.2.1 桥梁转体施工法定义 |
1.2.2 转体施工法分类 |
1.3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3.1 桥梁转体施工法的优势及发展前景 |
1.3.2 桥梁转体施工法面临的挑战及意义 |
1.4 桥梁转体施工法在国内外发展历程 |
1.4.1 桥梁转体施工法在国外发展历程 |
1.4.2 桥梁转体施工法在国内发展历程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目的 |
2 墩中转体受力理论分析 |
2.1 墩中转体系统组成 |
2.1.1 球铰的构造 |
2.1.2 球铰制作精度要求 |
2.1.3 墩中转体的基本原理 |
2.2 墩中转体球铰理论分析 |
2.3 墩中转体托架结构理论分析 |
2.4 转动牵引力的计算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墩中转体施工技术 |
3.1 工程概况 |
3.2 墩中转体系统施工 |
3.2.1 托架施工 |
3.2.2 下球铰骨架与下球铰施工 |
3.2.3 滑道施工 |
3.2.4 限位挡板与浇筑下球铰底面混凝土 |
3.2.5 中心销轴与聚四氟乙烯板施工 |
3.2.6 撑脚与砂箱施工 |
3.2.7 上球铰与上转盘施工 |
3.3 墩中转体施实 |
3.3.1 墩中转体控制技术指标与参数 |
3.3.2 转体前准备 |
3.3.3 试转 |
3.3.4 正式转体 |
3.4 本章小结 |
4 墩中转体系统有限元分析 |
4.1 有限元基本思想 |
4.2 有限元理论分析 |
4.3 球铰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1 ABAQUS有限元软件介绍 |
4.3.2 球铰有限元模型建立 |
4.4 球铰局部应力分析 |
4.4.1 球铰荷载工况 |
4.4.2 球铰理论计算结果与有限元结果 |
4.5 球铰几何参数对墩中转体系统的影响 |
4.5.1 计算工况 |
4.5.2 不同圆心角上球铰分析结果 |
4.5.3 不同圆心角承台分析结果 |
4.5.4 不同圆心角下球铰分析结果 |
4.5.5 下球铰承台应力实测结果 |
4.5.6 静摩擦系数对球铰应力影响 |
4.6 本章小节 |
5 墩中转体支撑系统分析 |
5.1 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介绍 |
5.2 托架有限元分析 |
5.2.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2.2 托架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5.3 钢管支架有限元分析 |
5.3.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3.2 钢管支架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5.4 转动牵引力的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界定 |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概念界定 |
二、以丹寨、榕江两地苗族蜡染艺术并列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苗族蜡染的研究历史与成果分布 |
二、苗族服饰及传统纹样的辑录与研究 |
三、与本文相关苗族历史、文化研究 |
四、当前苗族蜡染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现有成果的不足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难点 |
一、本文使用的理论方法 |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纹样的历时性归纳研究 |
三、丹寨、榕江地区蜡染风格的空间比较及蜡染产业的发展研究 |
四、田野调查与访谈经历 |
第一章 丹寨、榕江苗族传统文化与蜡染的乡村生态 |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阶段 |
一、中华文明的孕育阶段:苗族艺术中原始特征的积累时期 |
二、迁居西南的持守阶段:黔东南苗族地域文化特色的形成时期 |
三、黔东南生苗区的开放阶段:苗族文化、艺术的快速变化时期 |
第二节 丹寨、榕江苗族的村落生活环境与传统文化习俗 |
一、自然地理环境与村寨的物质生活 |
二、苗族传统村寨的社会组织、宗教文化 |
第三节 丹寨、榕江苗族村落中的传统蜡染生态 |
一、村落中的蜡染劳动环境 |
二、蜡染材料与工具 |
三、蜡染制作工艺 |
第四节 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
一、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人群:白领苗 |
二、白领苗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第五节 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
一、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摆贝型苗族与滚仲型苗族 |
二、摆贝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三、滚仲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小结 |
第二章 法天怀故: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中的抽象纹样与几何规律 |
第一节 榕江苗族蜡染中的太阳图式及其衍生的造型风格 |
一、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纹的基本样式及流变 |
二、卍字纹的变形与四叶旋转图形的具象化 |
三、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鸟图式 |
四、光体纹造型混融于动、植物纹样 |
第二节 “窝妥纹”及四方八螺旋图式的分析 |
一、当前关于“窝妥纹”的研究状况 |
二、“窝妥纹”骨格结构蕴含的时空体系 |
三、八螺旋象征四方八位之风气 |
第三节 丹寨苗族蜡染中的“归宗纹样” |
一、保家纹 |
二、马蹄纹 |
三、锅圈纹 |
四、归宗纹样的构图方式分析 |
五、归宗纹样的“归宗”含义辨析 |
小结 |
第三章 原始神圣: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动物纹样 |
第一节 古老的造型程式: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样的原始性 |
一、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动物性特征的原始性 |
二、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的古老姿态造型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鸟纹、鸟龙及黾纹 |
四、古怪、荒远: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直观审美印象 |
第二节 恐惧与崇拜同在: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神秘属性与丑怪造型 |
一、善厉一体:苗族原始观念中龙的复杂角色 |
二、狰狞诡谲: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的夸张造型手法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丑怪风格与崇高审美特征 |
第三节 摆贝型苗族鼓藏幡承载的神圣世界 |
一、摆贝型苗族鼓藏幡的使用场合与功能 |
二、苗族鼓藏节、鼓藏幡背后的综合性审美场域 |
第四节 摆贝型苗族蜡染的风格变化与传统造型程式的消解 |
一、摆贝型苗族传统蜡染审美特征之艰奥性 |
二、传统仪礼的松散与传统图像的松动 |
三、当前的经济、生活条件使蜡染创作逐渐退出摆贝型苗族的生活习惯 |
四、摆贝型苗族自发的风格探索逐渐远离传统样式 |
小结 |
第四章 优美包容:丹寨苗族蜡染中的花鸟纹样 |
第一节 沿承与吸纳: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早期风格 |
一、归宗纹样中蕴含的原始植物造型 |
二、丹寨花鸟纹蜡染的早期风格 |
三、丹寨蜡染中写实花鸟纹样的形成契机 |
第二节 本土性的显现: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中期风格 |
一、总体风格特征:蜡染作品的绘画性与个性趣味彰显 |
二、植物纹样的变迁体现出苗族植物审美观念的改变 |
三、现实性鸟类意象体现出日常、生动的本土气息 |
第三节 绘画性提升: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后期风格 |
一、被面大花:乡村生活与近现代专业图案设计的碰撞 |
二、写意小景:丹寨蜡染模仿中国软笔绘画的过程 |
小结 |
第五章 丹寨县、榕江县的蜡染商业化状态及传统纹样的生存状况 |
第一节 丹寨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地区品牌、产业集群带动的良性循环 |
一、丹寨县蜡染产业总体情况 |
二、丹寨蜡染艺术在本地企业中的整合与提升 |
三、丹寨蜡染的商业风格: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优化升级 |
第二节 榕江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宝贵资源亟待地区凝聚力的形成 |
一、榕江县蜡染产业的总体状况 |
二、滚仲型苗族蜡染的商业风格:革新与危机共存的适应过程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商业前景:作为地区象征的潜质与当前仍面对的不足 |
小结 |
第六章 旅游休闲文化赋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新传统与新价值 |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产业的一体多元局面 |
第二节 民族旅游促成的苗族蜡染纹样新题材 |
一、旅游凝视下的民族特色与异文化需求成为苗族蜡染新题材的创作动力 |
二、民族身份的表达:人物、风俗与叙事场景 |
三、象征苗族文化的新传统:铜鼓、牛角、百鸟、蝶母及幻想造型 |
第三节 休闲文化与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价值诠释与审美扩展 |
一、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产品结构扩展和审美要素转换 |
二、蓝染概念以工艺为纽带对苗族蜡染设计思路的开拓 |
三、中国古典文人造物对苗族蜡染产品设计理念的启发 |
四、休闲语境下蜡染文化生态中的自然之美与自由之意 |
五、寓于蜡染手工制作、朴素产品形态中的造物伦理之美 |
六、蜡染产业体现的社会关怀之美 |
小结 |
结论 |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承袭自中华初民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原始性艺术特征 |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与汉族古典艺术、现代生活方式的交流、互哺中体现出的风格变化、审美转型和时代价值 |
三、现代社会转型带给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全局性变革与存续方式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6)河流阶地地铁基坑明挖的岩土体变形特征数值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河流阶地环境下明挖基坑变形理论与数值模拟 |
1.2.2 地铁基坑开挖多地层流固耦合的数值模拟实现 |
1.2.3 近邻构筑物地铁基坑开挖的临时偏载对岩土体变形影响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线路 |
1.3.1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2 研究的技术线路 |
第2章 河流阶地环境下地铁基坑明挖岩土体应力应变分析 |
2.1 河流阶地的地质结构特征及工程背景 |
2.1.1 河流阶地的分类与特征 |
2.1.2 工程背景概况 |
2.2 捞刀河阶地的数值建模 |
2.2.1 MIDAS/GTS/NX程序平台 |
2.2.2 材料本构关系 |
2.2.3 等效地下连续墙及支护结构参数 |
2.2.4 土层结构及参数 |
2.2.5 近邻构筑物及周边堆载 |
2.2.6 河流阶地地层结构的数值建模 |
2.3 基坑纵向明挖岩土体变形特征 |
2.3.1 明挖的场地应力特征 |
2.3.2 明挖的场地应变特征 |
2.4 基坑横向明挖岩土体变形特征 |
2.4.1 明挖的场地应力特征 |
2.4.2 明挖的场地应变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下水位对地铁基坑明挖的岩土体变形影响 |
3.1 流固耦合的数值模拟实现 |
3.1.1 流固耦合数值模拟的一般性方法和原理 |
3.1.2 MIDAS/GTS/NX流固耦合实现理论 |
3.2 河流阶地地层结构条件流固耦合分析的具体实现 |
3.2.1 河流阶地地层结构的宏观入渗特征 |
3.2.2 不同岩土体的入渗特性 |
3.2.3 河流阶地地层结构环境流固耦合的有限元模拟 |
3.3 流固耦合结果与分析 |
3.4 地下水位波动变化影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近邻构筑物地铁基坑明挖的场地稳定性评估 |
4.1 单一地层下近邻构筑物地铁基坑明挖的岩土体变形特征 |
4.1.1 数值模拟的单一地层定义 |
4.1.2 单一地层下岩土体变形特征分析 |
4.2 河流阶地环境下近邻构造物地铁明挖的岩土体变形特征 |
4.2.1 数值模拟的河流阶地环境条件 |
4.2.2 河流阶地环境下岩土体变形特征分析 |
4.3 河流阶地近邻构筑物地铁基坑施工的现场监控 |
4.3.1 现场监控目的 |
4.3.2 监控具体内容 |
4.3.3 监测数据的分析 |
4.4 监测数据与数值结果的比对 |
4.4.1 地表最大沉降 |
4.4.2 围护结构最大变形 |
4.4.3 内支撑受力变形 |
4.5 明挖过程最不利阶段的场地稳定性预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成果和结论 |
5.2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
附录 B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7)(108+190+108)m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连续刚构桥结构特点 |
1.1.2 连续刚构桥国内外发展 |
1.2 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意义与发展 |
1.2.1 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意义 |
1.2.2 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发展 |
1.3 问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问题的提出 |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施工监控内容和方法 |
2.1 桥梁施工控制内容 |
2.1.1 结构变形控制 |
2.1.2 结构应力控制 |
2.1.3 结构稳定性控制 |
2.2 施工控制方法 |
2.3 结构分析方法 |
2.3.1 正装分析法的特点 |
2.3.2 倒装分析法的特点 |
2.4 施工控制的影响因素 |
2.4.1 结构设计参数 |
2.4.2 施工工艺 |
2.4.3 施工监测 |
2.4.4 温度变化 |
2.4.5 结构模型计算 |
2.4.6 材料收缩、徐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北江大桥结构仿真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1.1 施工过程 |
3.1.2 设计规范 |
3.1.3 设计技术标准及参数 |
3.1.4 梁体结构及主要尺寸 |
3.2 有限元仿真模拟 |
3.2.1 模型建立 |
3.2.2 边界条件定义 |
3.2.3 作用荷载 |
3.3 施工过程模拟 |
3.4 计算结果分析 |
3.4.1 悬臂施工阶段截面应力及挠度 |
3.4.2 边跨合龙后截面应力及挠度 |
3.4.3 中跨合龙后截面应力及挠度 |
3.4.4 三年收缩、徐变后截面应力及挠度 |
3.5 参数敏感性分析 |
3.5.1 混凝土容重影响 |
3.5.2 弹性模量影响 |
3.5.3 混凝土管道参数κ、μ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北江大桥现场施工监控实施 |
4.1 施工监控系统建立 |
4.1.1 施工监控系统建立原则 |
4.1.2 施工监控系统组成 |
4.1.3 施工监控目标 |
4.2 主梁线形监测 |
4.2.1 高程测量 |
4.2.2 支架、挂篮预压试验 |
4.2.3 施工线形控制及结果 |
4.3 主梁应力监测 |
4.3.1 应力监测理论 |
4.3.2 应力监测实施 |
4.3.3 应力监测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连续刚构桥中跨合龙顶推 |
5.1 中跨合龙顶推 |
5.1.1 连续刚构桥顶推必要性 |
5.1.2 顶推工艺的三要素 |
5.2 顶推位移量 |
5.2.1 理论顶推位移量的确定 |
5.2.2 实际顶推位移量的确定 |
5.3 确定连续刚构桥顶推力大小的方法 |
5.3.1 经验推导法 |
5.3.2 有限元计算法 |
5.3.3 解析公式法 |
5.4 合龙顶推现场实施 |
5.4.1 顶推实施安排 |
5.4.2 北江桥顶推实施特点 |
5.5 顶推结果及分析 |
5.5.1 顶推结果 |
5.5.2 位移值分析 |
5.5.3 控制截面弯矩比较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需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8)宝鸡市上塬路立交桥转体施工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外转体桥的发展 |
1.3 国内转体桥的发展 |
1.4 研究的必要性和目的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2 转体桥施工设计理论 |
2.1 转体施工法的分类 |
2.1.1 平转法 |
2.1.2 竖转法 |
2.1.3 平竖结合法 |
2.2 转体桥施工主要设计内容 |
2.3 转体体系重心的计算与配重设计理论 |
2.4 转盘的选择 |
2.5 转动牵引力的计算理论 |
2.5.1 只考虑球铰承载的计算 |
2.5.2 考虑中心球铰和环道共同支撑的计算 |
2.6 转动体系的稳定性分析理论 |
2.7 本章小结 |
3 宝鸡市上塬路立交桥转体施工设计 |
3.1 工程概况 |
3.2 主桥结构设计 |
3.3 转体体系重心的计算与配重设计 |
3.4 转盘结构计算 |
3.4.1 主墩球铰验算 |
3.4.2 主墩球铰局部应力分析 |
3.5 V型墩局部应力分析 |
3.5.1 有限元模型 |
3.5.2 材料参数 |
3.5.3 边界条件 |
3.5.4 荷载 |
3.5.5 计算结果 |
3.6 转动牵引力计算 |
3.7 转体结构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
3.8 本章小结 |
4 宝鸡市上塬路立交桥的转体施工 |
4.1 主桥箱梁施工方案 |
4.2 转体施工方案 |
4.3 转盘的施工 |
4.3.1 转体下盘 |
4.3.2 转体上盘撑脚与滑道 |
4.3.3 转体上盘 |
4.3.4 球铰制造与安装 |
4.4 转体施工 |
4.4.1 设备配置 |
4.4.2 试转 |
4.4.3 正式转体 |
4.5 本章小结 |
5 宝鸡市上塬路立交桥的施工监控 |
5.1 施工监控的目的 |
5.2 施工监控的主要内容 |
5.3 施工监控方法 |
5.3.1 水化热监控 |
5.3.2 支架预压的监控 |
5.3.3 混凝土弹性模量、容重及收缩系数的测定 |
5.3.4 预应力管道摩阻损失参数的测定 |
5.3.5 桥墩位移及应力监控 |
5.3.6 主梁结构应力及标高监控 |
5.3.7 转体施工安全监控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云南腾冲县瑞滇地热田岩浆囊热源主导型热储成因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热能利用与发展 |
1.2.2 花岗岩区放射性元素生热研究现状 |
1.2.3 地热田模拟研究现状 |
1.2.4 地热研究中其他的常用方法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3 论文工作量 |
1.3.4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热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气 象、水文 |
2.1.2 地形、地貌 |
2.2 地层岩性 |
2.3 区域构造背景 |
2.3.1 褶皱 |
2.3.2 断层 |
2.3.3 区域地质演化 |
2.4 岩浆岩及岩浆活动情况 |
2.4.1 区域岩浆囊特征 |
2.4.2 研究区与马站岩浆囊关系 |
2.5 区域新生代火山分布特征 |
2.6 区域地震分布特征 |
2.7 区域水热活动分布规律 |
第三章 腾冲瑞滇地热田地质特征 |
3.1 地热田地质条件 |
3.1.1 地层岩性 |
3.1.2 岩浆岩 |
3.1.3 地质构造 |
3.1.4 新构造运动 |
3.1.5 热田地貌演化特征 |
3.1.6 瑞滇盆地的形成与发展 |
3.2 热田水文地质条件 |
3.2.1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层(组) |
3.2.2 热储层结构 |
3.2.3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条件 |
3.3 地热显示 |
3.4 热田地球物理特征 |
3.4.1 重力场特征分析 |
3.4.2 地热田电测深成果解译 |
3.5 热田地热化探勘探 |
3.5.1 研究区化探分析 |
3.5.2 小结 |
3.6 研究区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 |
3.6.1 花岗岩岩相特征 |
3.6.2 研究区花岗岩化学特征 |
3.6.3 花岗岩年代特征 |
3.6.4 花岗岩放射性生热率研究 |
3.6.5 花岗岩放射性生热率对地温的贡献 |
3.6.6 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上热储层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
4.1 研究区地下热流体化学特征 |
4.1.1 流体化学组分特征研究 |
4.1.2 流体化学地质统计学分析 |
4.1.3 流体化学组合特征分析 |
4.2 研究区地球化学相平衡研究 |
4.2.1 热泉矿物饱和度 |
4.2.2 活度图解 |
4.3 研究区地下热流体同位素特征 |
4.3.1 氢氧同位素特征研究 |
4.3.2 其他同位素特征研究 |
4.3.3 地热田热流体测年 |
4.4 研究区热流体气体特征 |
4.5 研究区地热流体变异指数研究 |
4.6 小结 |
第五章 瑞滇地热田地温场特征 |
5.1 区域地温场背景 |
5.2 地温异常特征 |
5.3 大地热流特征 |
5.4 地温梯度特征 |
5.5 研究区热储层温度-温标法研究 |
5.5.1 SiO_2-阳离子地热温标 |
5.5.2 H_2-Ar惰性气体温标法 |
5.6 研究区下热储层温度推算 |
5.6.1 上热储层热流体冷热混合的标志 |
5.6.2 下热储层流体温度推算 |
5.7 地热田地温场分布特征 |
5.7.1 区域水热活动区地温场分布特征 |
5.7.2 研究区瑞滇地热田地温场分布特征 |
5.8 小结 |
第六章 瑞滇地热田成因模式 |
6.1 瑞滇地热田概念模型 |
6.1.1 瑞滇地热田范围 |
6.1.2 热源 |
6.1.3 热储层 |
6.1.4 热通道 |
6.1.5 盖层 |
6.1.6 瑞滇地热田概念模型 |
6.1.7 热储流体化学场与成因模型耦合关系研究 |
6.2 研究区温度场模拟研究 |
6.2.1 区域地温场模拟研究 |
6.2.2 地热田温度场模拟研究 |
6.3 瑞滇地热田成因模式总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问题及下一步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个人简介及论文发表情况 |
附录B 攻读硕士、博士期间从事校企合作横向课题目录 |
附表1 花岗岩测试分析表 |
附表2 水化学分析统计表 |
附表3 氢氧同位素统计表 |
附录1 程序附录 |
附录2 野外勘察照片 |
附图1- 研究区区域水文地质图 |
附图2- 研究区水文化学图 |
附图3- 研究区电测深及地面测温等值线图 |
附图4- 研究区区域水文地质图 |
(10)西江界首至都城河段航道整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河段概况 |
2 河床演变与碍航特点 |
2.1 河床演变特征 |
2.2 碍航特点 |
3 航道整治方案研究 |
3.1 整治标准 |
3.2 整治原则与思路 |
3.3 整治参数 |
3.4 整治方案定床模型试验研究 |
3.5 整治方案动床模型试验研究 |
3.5.1动床方案Ⅰ试验 |
3.5.2 动床方案Ⅱ试验 |
3.5.3 初选推荐方案试验 |
3.5.4 最终推荐方案试验 |
4 结语 |
四、蟠龙川大桥变形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铁路特大桥建设工程防洪影响评价研究[D]. 杜承龙. 长安大学, 2020(06)
- [2]建国以来宝鸡城市文地变迁研究[D]. 赵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平转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 邓凡. 重庆大学, 2020
- [4]铁路大吨位连续梁桥高墩墩中转体结构力学分析与施工技术[D]. 王小峰. 重庆大学, 2020
- [5]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D]. 于菁竹.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6]河流阶地地铁基坑明挖的岩土体变形特征数值模拟分析[D]. 杨晓晖. 湘潭大学, 2019(02)
- [7](108+190+108)m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研究与实践[D]. 杨鹏.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8(03)
- [8]宝鸡市上塬路立交桥转体施工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D]. 侯广伟. 西安理工大学, 2017(02)
- [9]云南腾冲县瑞滇地热田岩浆囊热源主导型热储成因模式研究[D]. 巴俊杰.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5)
- [10]西江界首至都城河段航道整治技术研究[J]. 王斐,李君涛,王艳华,闫涛. 水道港口, 2016(01)